韶山精神及其当代价值试探

韶山精神及其当代价值试探

摘要:韶山精神是在毛泽东亲自培育下,在韶山人民长期英勇的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毛泽东的《七律·到韶山》一诗实际上早就对韶山精神进行了高度概括和赞扬。中共中央主要领导同志也曾对韶山精神进行过高度肯定和赞扬。韶山精神的丰富内涵在革命战争年代主要体现为“牺牲、奋斗、奉献”;改革开放后,韶山人民在传承与弘扬战争年代韶山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发展和凝练为“坚定信念、合群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宣传和弘扬韶山精神,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无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韶山精神;科学内涵;当代价值

韶山,这片神奇的革命热土,为艰苦卓绝的中国革命孕育和培养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在这些英雄人物的身上,皆具有大致相同的精神品格,后人将这种精神品格概括为“韶山精神”。“韶山精神”是在毛泽东的躬身实践、亲自培育下,在长期英勇的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其内涵为“牺牲、奋斗、奉献”。新的历史时期,韶山人民传承并进一步发展了革命战争年代的韶山精神,将其凝练为包含了六字精神的十六个字,即“坚定信念、合群奋斗、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笔者拟对韶山精神的缘起、内涵及其当代价值做些分析探讨。

一、韶山精神的缘起

(一)韶山人民的革命斗争与韶山精神

1.英勇奋斗求解放。“韶山冲来冲连冲,十户人家九户穷,有女莫嫁韶山冲,红薯柴棍度一生。”①旧中国的韶山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贫穷落后,民不聊生。1925年,在回韶山领导开展农民运动的过程中,毛泽东领导建立了以毛福轩、庞叔侃、毛新梅、李耿候、钟志申等“韶山五杰”为核心的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建立并发展了中共党组织、青年团、农民协会等革命组织以及革命统一战线形式的国民党组织,将非法的组织形式与合法的组织形式结合起来,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推动了韶山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政治上,打倒地主权威,利用雪耻会等合法组织,领导农民开展反帝斗争。经济上,平粜阻禁,保障农民生活。文化上,依靠进步教师从土豪劣绅手中夺过教育行政权和经济权,使学校成为开展革命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军事上,改造团防局,收缴其枪支,成立农民自卫军,为农民运动提供了坚强后盾。“马日事变”时,韶山农民自卫军1000余人组成工农义勇军参与攻打长沙,回师韶山时还在城前铺歼灭许克祥部一个连。②抗战时期,韶山人民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带领下,顽强抗击日寇,保卫家园。韶山还一度成为抗战时期湖南全省地下党活动的领导中心。1938年1月,邹祖培受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派遣,回到韶山恢复了中共湘潭(韶山)特别支部。1944年6月,日军进犯韶山,当时的中共韶山清溪区委,动员曾经担任过护国军将领的何海清、开明绅士毛国翘等人出面成立抗日自卫委员会和抗日自卫队,英勇打击日寇。直至日军撤出韶山。解放战争时期,韶山人民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与国民党反动势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中共党组织利用当时国民党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