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铝箔用冷轧带材》(送审稿)编制说明

《铝箔用冷轧带材》(送审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2010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2010]74号)文件《铝箔用冷轧带材》项目计划号为2010-0434T-YS,计划起始年为2019年,完成年限为2020年。在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委员会组织下,标准由中铝瑞闽铝板带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协作单位有:华北铝业有限公司、厦门厦顺铝箔有限公司等。

(二)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成员及其所作工作

1.2.1主要参加单位简介

中铝瑞闽铝板带有限公司是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一家从事高精铝板带加工的现代化企业。公司采取铸轧、热轧两种生产工艺向客户提供优质的铝板带产品。

铝箔坯料、CTP版基、建筑装饰用材、包装容器用材、电子行业用材、交通用材等为公司的主导产品。“瑞闽”牌铝板带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是国内外客户的首选,公司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公司拥有很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多次承担并完成省部级以上科技项目,其中铝箔坯料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多次获省部级奖励和发明专利,是铝板带国行标的主要编修单位之一。中铝瑞闽以高精铝板带的优势,最早成功实现了国内铝箔坯料研发和产业化,拥有良好和庞大的客户群市场基础,还曾三次承担并完成省级以上关于箔坯的科技项目,(其中一项为国家火炬项目《准宽幅铝箔坯料的开发》,并多次因铝箔坯料研发获省级科技奖和优秀新产品奖。《一种铝箔基材的生产方法》荣获2011年福建省专利特等奖,中铝瑞闽堪称我国铝箔坯料技术开发先行者和优胜者。中铝瑞闽先后主编或参编国家和行业标准项目30余项,曾是YS/T457-2003《双零铝箔用冷轧带材》的主编单位。1.2.2编制组主要人员及工作

(三)主要工作过程

3.1预研阶段

3.1.1在轻标委组织下,迅速成立主编和付主编单位为主的供需双方参半的共11个单位参加的编制组,明确阶段任务,有序工作。

3.1.2主编单位提出讨论稿,2010年10月确立编制原则、双零、单零和无零箔坯三大部分合一的编制框架、技术指标和检测要点。

3.1.3 2011年3月发出征求意见稿(第一次草案),进行广泛技术调研,征集供需双方的相关数据和现行标准,以便进行数据分析。

3.1.4 2011年8月提出预审稿(第二次草案)2011年9月进行预审,会上就汇集的分析数据进行沟通和分析,提出适用性更好的草案。

3.2.5提出送审稿(含编制说明和意见汇总表)

2.立项阶段

3.起草阶段

4.征求意见阶段

5.审查阶段

6.报批阶段

二、标准编制原则

2.1标准研究的预期目标

2.1.1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并与相关标准相协调;

2.1.2按照GB/T1.1-2009规则编制;

2.1.3科学性和先进性。涵盖国内绝大部分铝箔坯料生产和质量现状,体现国内技术创新

和进步。

2.1.4 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

2.1.5技术指标设置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满足市场需求。

2.2主要技术路线

2.2.1根据国家新标准和法律法规发布,新增规范性引用文件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此次修订增加了GB/T 1031、GB/T 26492.3、GB/T 32186的引用,这些配套标准为本标准提供了技术支持,使引用标准体系更完美。

2.2.2根据市场发展需求,新增合金产品规格和力学性能

——修改了牌号、状态、尺寸规格的要求,增加了1052、1085、1090、1230、2A12、3A21、5056、5082、5083、7072、7A11牌号

——加严了尺寸偏差的厚度要求(见4.4.1);

——加严了尺寸偏差的中凸度要求(见4.4.4);

——新增了尺寸偏差的特种箔用冷轧带材平直度要求(见4.4.5);

——修改了室温拉伸力学性能的要求,增加了1052、1085、1090、1230、2A12、3A21、5056、5082、5083、7072、7A11牌号力学性能的要求(见4.5);

坯料的牌号、状态及尺寸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需方需要其他牌号、状态、尺寸规格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并在订货单(或合同)中具体注明。

2.2.2.1新增产品规格

表1(续)

5056 H191

5082、5182、5083

H18

H19

7072 H19

7A11

H14

H16

8006

H14

H18

8011、8011A、

8021、8021B、

8079、8111

O

H14

H16

H18

特种箔用冷轧带材8021 H14 >0.20~0.70 ≤2200.0 纸芯

505、508、

605 根据市场发展及需求,本标准此次修订增加了1052、1052、1085、1090、1230、2A12、3A21、5056、5082、5083、7072、7A11牌号的供货标准,并根据产品使用要求分类,新增了特种箔用冷轧带材的要求。

2.2.2.1新增产品力学性能

带材的室温力学性能应符合表5的规定。需方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后在订货单(或合同)中具体注明。

表5 室温拉伸力学性能

表5(续)

表5(续)

H16 165~185 2

H18 ≥210 2 根据市场要求和近几年的生产贸易状况,本标准纳入已市场化的合金、状态规格,本标准此次修订增加了增加了1052、1085、1090、1230、2A12、3A21、5056、5082、5083、7072、7A11牌号力学性能的要求,以上修改都体现了我国铝箔生产技术和质量的提高。

2.2.3规定熔体纯净度要求,提升产品质量

——新增了坯料熔体纯净度要求的特种箔用冷轧带材氢含量要求(见4.3.1);

——新增了坯料熔体纯净度要求的渣含量要求(见4.3.2);

——新增了对食品用铝箔和铝箔用冷轧带材使用坯料的坯料要求(见4.8);

——新增了熔体纯净度渣含量检测的要求(见5.2.4,5.2.5);

——新增了熔体纯净度渣含量检测方法的要求(见5.1.2);

——新增了渣含量的检测项目和取样规定(见6.5);

——新增了渣含量检验结果的判定(见6.6.3)

2.2.

3.1坯料熔体纯净度要求

2.2.

3.3.1氢含量

氢含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需方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商定后在订货单(或合同)中具体注明。

根据厦顺、南山和忠旺提供的液态测氢数据,本次标准修订将单零箔用冷轧带材氢含量的要求由0.15修订为0.14,无零箔用冷轧带材氢含量的要求由0.18修订为0.15,见下表。

表1 氢含量要求

氢含量,不大于

产品分类

液态测氢法(mL/100g Al)固态测氢法(μg/g Al)双零箔用冷轧带材0.13 0.13

单零箔用冷轧带材0.14 0.15

无零箔用冷轧带材0.15 0.18

2.2.

3.3.2 渣含量

双零箔用冷轧带材渣含量宜符合GB/T32186中Ⅰ级纯净度中渣含量要求,其余宜符合Ⅱ级纯净度中渣含量要求。本标准新增了坯料熔体纯净度中渣含量要求。

氢含量应符合表5的规定,需方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商定后在合同中注明。

表 5

氢含量,不大于

产品分类

液态测氢法(mL/100g Al)固态测氢法(μg/g Al)双零箔用冷轧带材0.13 0.13

单零箔用冷轧带材0.15 0.15

无零箔用冷轧带材0.18 0.18

本标准此次修订根据科技发展现状,增加了固态测氢仲裁方法,增加了特种铝箔用冷轧带材氢含量要求和相应的固态氢含量要求。

三、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依据及主要试验和验证情况分析

四、标准中涉及专利的情况

本标准未涉及国内外相关专利,无知识产权之争。

五、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等情况

(一)项目的必要性简述

铝箔是柔软的金属薄膜,不仅具有防潮、气密、遮光、耐磨蚀、保香、无毒无味等优点,而且还因为其有优雅的银白色光泽,易于加工出各种色彩的美丽图案和花纹,因而更容易受到人们的青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啤酒、汽水等饮料和罐头食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多,这些都需要有现代化的包装与装潢,以利于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因此可以说,铝箔是具有多种优良性能,比较完美的包装材料,在诸多领域中都充分显示出它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的行业标准为2012年制定,行业的发展对合金范围和产品厚度等都提出了更广泛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行业标准进行修订,以统一质量要求和生产规范,促进国内电子行业用铝的有序快速发展。

我国包装工业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铝箔行业的消费,“十二五”期间建设民生工程、发展低碳经济对高性能铝箔材将有较强的需求。目前我国铝箔年需求量已达到30万吨以上,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包装大国,未来几年,包装用铝箔的增速将大幅超过我国空调及电缆等用途的增速。目前欧标和美标无相应铝箔用冷轧带材标准,而随着铝箔应用市场的不断扩大,对铝箔坯料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加细分和扩充铝箔用冷轧带材相关标准,以此来规范各个厂家生产,因此该标准急需修订更新。

铝箔是铝加工材产业中附加值较高的细分产品,行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与产销量连年

保持高速增长,铝合金带材对应的产品和标准变化较大,主要是铝箔合金牌号由1系、3系、5系、8系向2系、4系和7系扩展,因此行业标准YS/T 457-2012已经不满足当前市场产品及技术发展的需求,为了满足当前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各企业提供统一的贸易、生产依据,并与国际接轨,完成该标准的修订意义重大、且迫在眉睫。

在轻标委组织下,通过合理竞争,该产品的龙头企业中铝瑞闽以技术、质量、市场、人才和标准等综合优势竞得主编,以确保标准质量,推动行业发展。

(二)项目的可行性简述

中国是铝箔如此重要的生产大国,因此有关于铝箔用冷轧带材,很早便已建立了相应的行业标准对产品的要求进行规范,从一定程度上有效的规范了市场,在上下游商务交易的国程中较好的弥合了双方分歧。但随着近年技术的飞快发展,宽幅高精度的铝箔轧机在中国市场也已日益普及,铝箔日益减薄,同时铝箔的种类也呈爆发性增长之势。因此原有的标准从广度上已经不能覆盖急剧增加后的铝箔用冷轧带材牌号及性能;从深度上对于板带材内部质量、尺寸公差也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铝箔产品要求,一些特殊用途的铝箔更是对铝箔用冷轧带材提出了独特的要求,这都是需要尽快修订完善的。

欧美虽然针对铝箔有较为完善的标准进行规范,但铝箔用冷轧带材并没有特殊的要求进行规定,国外市场较为成熟,使用宽泛的通用冷轧带材标准尚能适用。但国内正值快速发展时期,市场良莠不齐,需要有一部贴合实际的铝箔用冷轧带材来规范贸易、生产。

国内铝箔用冷轧带材的主要供应企业有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西南铝业有限责任公司、南山铝业、厦门厦顺、镇江鼎胜等企业,这些企业具有丰富的冷轧带材生产经验,供应的产品也在下游铝箔企业使用多年,甚至部分企业自己就是铝箔全产业链的制造商,因此整合这些企业的力量,可以较好的完成铝箔用冷轧带材的修订任务。

确定本标准框架(主要内容的设置)时,首先研究了这三种铝箔坯料写于同一标准的可行性:首先它们都是用于铝箔的再轧制,只是厚度和铝箔用途不同;其二,他们都有相同的技术质量特性,只是牌号、状态、规格以及宽严程度不同;其三,在大企业中,为了合理配置资源,常存在通过工艺变更来实现相互调剂的现实。以上三大因素构成了合一标准的可行性基础。编写思路是按“模版”格式,通过提炼共性(如:标记示例、化学成分、尺寸偏差(平直度除外)、力学性能、低倍组织、外观质量等技术指标及试验方法、检验规格……)和细化数据,体现三种铝箔坯料质量指标的差别化(如牌号、状态、规格、平直度、氢含量等)的表述方式,实现涵盖双零、单零和无零箔坯(共计约占箔坯总量98%以上)的多牌号、多状态、多规格,技术指标科学简洁、先进合理的《铝箔用冷轧带材》行业标准,充分展示了铝板带

行业的主流产品的大标准风范。

(三)标准的先进性、创新性、标准实施后预期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3.1 标准体系结构的创新

随着铝箔工业的迅速发展,双零箔坯市场早已拓展到涵盖单零、双零和无零箔坯市场,而且单零和无零箔坯市场总量甚至超过双零箔坯。

根据这样的市场需求,如果按原行业标准的范围修订双零箔坯行业标准,就必须新增单零箔坯和无零箔坯的行业标准(如分别列为YS/T 457.1和YS/T 457.2以及YS/ T457.3三个行业标准)这样的体系结构虽无可厚非,却使标准体系显得分散和臃肿。

本标准抓住三种箔坯的用途和质量的共性,建立统一的技术指标评价和检测的框架,充分体现了结构的创新,一举解决了98%以上铝箔用冷轧带材长期无统一标准可循的关键问题。

5.3.2 标准框架的创新

本标准抓住三种箔坯的用途和质量的共性,建立统一的技术指标评价和检测的框架,把原只适用于双零箔坯的行业标准通过新增合金、状态、规格和各项技术指标体现差异性的细化数据等方法,形成合金、状态、规格多、技术指标先进合理,而且涵盖双零、单零和无零箔坯的主要品种的大标准,从而使该标准适用面更广、市场潜力更大,对供需双方而言更经济合理,充分体现了标准框架的创新。

5.3.3 编制组组成的创新

该产品标准编制组首次形成由供需双方及供需兼有的11家企业组成的阵容庞大的编制组,供需企业比例近50%,一改以往由供方或供方为主的编制组状况,足以可见该标准在供需双方引起的极大关注。由于供需双方的广泛参与,从而使意见更易协调,数据分析更为充分,技术指标制订更趋经济和合理。

5.3.4 检测方法创新

本标准首次引入固态测氢为仲裁分析方法,既满足市场需求,又体现了国内近年来的测氢技术的发展,使该产品的重要技术指标——氢含量更为先进和合理,有利于产品质量改善性的提高。

由于近年来“箔坯”产销量随着铝箔业发展的刚性需求而快速上升,故数年来各企业通过研发、生产检测和贸易积累了大量技术数据,各企业数据库的数据实际上已成为本标准修订的统计分析基础。通过来电、来函、电子邮件或会议反馈数据信息的近18家企业均是国内箔坯主要生产和采购大家,他们的产量几乎复盖了该产品国内总量的近56%。因此本标准

确定的技术数据实际上已得到我国主要企业,特别是参加起草的11家企业多年来的数据验证,反映了我国科技进步和产品质量现状,数据经济、合理,并得到供需双方确认。实际上,近年来箔坯逐步国产化,几乎全面替代进口的现实已充分说明不仅标准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更可喜的是我国箔坯的实物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是不争的事实。

本标准参考EN 12482-1998《铝及铝合金一般用途的再轧制用坯料》、EN 485.1-2008《铝及铝合金薄板、带材和厚板第1部分:检验和交货的技术条件》、EN485.2-2008《铝及铝合金薄板、带材和厚板第2部分:力学性能》、EN485.4-1994《铝及铝合金薄板、带材和厚板第4部分:冷轧产品尺寸和形位偏差》进行修订;其技术指标均达到或优于EN 12482-1998《铝及铝合金一般用途的再轧制用坯料》、、EN 485.1-2008《铝及铝合金薄板、带材和厚板第1部分:检验和交货的技术条件》、EN485.2-2008《铝及铝合金薄板、带材和厚板第2部分:力学性能》、EN485.4-1994《铝及铝合金薄板、带材和厚板第4部分:冷轧产品尺寸和形位偏差》比YS/T 457-2012版标准水平有了全面的提升,综合评定为国际先进水平标准。详解如下表:

表1 尺寸偏差对比

由上表可知,本标准此次修订的厚度允许偏差、中凸度、平直度要求均严于EN 485;与YS/T 457—2012相比,平直度新增特种箔冷轧带材要求,厚度允许偏差、中凸度指标均

严于YS/T 457—2012。

本标准根据客户需求和实际生产情况规定了不同合金的力学性能,可以保证客户的后续轧制要求,满足用户力学性能要求。与YS/T 457—20123相比,增加了增加了1052、1085、1090、1230、2A12、3A21、5056、5082、5083、7072、7A11牌号铝箔用冷轧带材力学性能要求。

本标准力学性能与EN 485相比,本标准规定的部分合金力学性能范围更加窄小,严于EN 485。

4.3 坯料熔体纯净度要求

本标准与YS/T 457—2012相比,增加了特种箔用冷轧带材的氢含量要求氢含量≤0.10 ml/100gAl;增加了渣含量要求。

EN 485中无氢含量和渣含量要求,严于EN 485。

4.4 低倍组织

本标准与YS/T 457—2012相比,低倍组织缺陷要求未做修订; EN 485中无低倍组织要求,严于EN 485。

4.5 外观质量

本标准与YS/T 457—2012相比,外观质量要求未做修订;GB/T 3880和EN 485中均无面粗糙度要求,严于EN 485。

本项目以科学性、先进性为先导,经济和合理为原则,确定了各种“箔坯“的技术指标、检测方法和规划的标准框架,统一了我国铝箔用冷轧带材的共性评价指标项目,又以指标数据的高低差异性体现了不同用途的差异质量需求,实现了物尽其用,资源合理配置,科学合理的标准促进了优质箔坯的质量稳定和提高,对目前急速发展的铝箔加工业起了极大的技术和市场支撑作用,对铝加工业的结构优化、行业升级有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该标准的制定发布和实施对于规范轧制铝箔用带材,统一标准的推广应用,推动铝加工行业的发展起积极作用,预期对我国铝加工工业发展和社会经济生活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

七、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特别是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协调配套情况

7.1本标准符合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及各项强制性标准。如《质量法》、《铝行业准入条件》以及相关的强制标准《铝加工安全生产规范》和行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标准《铝及铝合

金板、带、箔》系列标准。

7.2除了本标准的引用标准外本标准,还与以下相关的产品标准相协调,如:GB/T 3880.1《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一般规则》、GB/T 3880.2《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GB/T3880.3 《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3部分:尺寸偏差》;又与箔坯生产直接相关的上、下游产品标准上下衔接,相互配套,如:YS/T 90《铝及铝合金铸轧带材》、YS/T 590《铝及铝合金扁铸锭》、GB/T 3198《铝及铝合金箔》以及YS/T417.1~5《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及其加工产品缺陷》等。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九、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为保证本标准顺利贯彻执行,促进该产品的质量稳定和提高,并与国际标准接轨,建议相关企业进行本标准的宣贯培训外,还应按GB/T 9000-ISO9000族标准建立的企业质量体系有效运行,以确保本标准有效贯彻和实施。

十一、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在本标准发布实施之日起,代替YS/T 457-2012《铝箔用冷轧带材》

十二、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