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设计

在许多具有复杂系统的领域中,模块化都被证明是一个有用的概念。这个总的概念包含两个附属观点。第一个观点是不同模块内部的相互依赖关系和模块之间的独立性。模块是一个单元,其结构要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与其他单元中要素的联系相对较弱。这种不同的关联度导致了不同的模块化等级。换句话说,模块就是大系统单元,这些单元虽然结构上相互独立,但是共同发挥作用。因此,系统作为一个整天必须提供一个框架---一个架构----从而既保证结构的独立性又保证功能的一体化。

一、概念

所谓的模块化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将产品的某些要素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子系统,将这个子系统作为通用性的模块与其他产品要素进行多种组合,构成新的系统,产生多种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性能的系列产品。

模块化设计思想有两条基本原则:力求以少量的模块组成尽可能多的产品,并在满足要求的基础上使产品精度高、性能稳定、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模块间的联系尽可能简单;模块的系列化,其目的在于用有限的产品品种和规格来最大限度又经济合理地满足用户的要求。

二、主要特点

模块化设计可以通过模块的选择和组合构成不同的顾客定制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而且这是相似性原理在产品功能和结构上的应用,通过模块化设计我们可以实现标准化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及多品种、小批量与效率的有效统一,这是模块化设计的主要特点。

三、模块化设计的应用、

现如今模块化设计思想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

1、模块化软件在AVR单片机及教学机器人上的应用。该软件在设计上采用了模块化,将机器人的各个动作指令如直行、转向、启动关闭电机等模块化,在编写程序的时候只需将各个指令模块经行组合,即可完成对机器人动作指令的简单编写。

2、模块化机器人。机器人的模块化,就是将机器人某些要素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子系统;再将这个子系统作为通用性的模块与其他子系统进行组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机器人,甚至产生多种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性能的效果。

通过机器人的模块化过程有助于研究和开发。将机器人的各个组分分离开来进行研究,可以降低机器人研发的复杂度,使设计、制作、调试和维护等过程简单化、经济化、高效化;

同时让各个领域的专家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可以让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将自己负责的模块做到最好。

3、模块化设计在机床行业的应用。模块化机床具有很大适应性和灵活性、设计制造周期短、制造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使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机床模块化设计的主要方法有横系列模块化设计、跨系列模块化设计、总系列模块化设计及全系列模块化设计。而组合机床和组合夹具则是模块化设计在早期产品中的成功运用。

组合机床实际上是专用机床的模块化。对某些特定工序,通用机床上的某些机构成为无用机构,并且在生产效率、加工质量稳定等方面无法满足批量生产的要求。专用机床是针对某一特定产品中某一特定零件加工中的一个或几个加工工序而设计、制造的,可提高自动化程度并保证产品质量。专用机床是专门设计、单件小批生产,成本高、设计制造周期长,为解决这些矛盾,出现了组合机床。

组合机床是由通用部件与少数量的专用部件、零件组合而成,通用零部件是经过事先规划设计并且可成批进行制造。有关厂家和主管部门已制定了组合机床通用部件系列的统一标准,当需要一台新的组合机床时,只需设计和制造其中专用零部件,然后与现有的或外购的通用部件组装在一起即可,从而大大地缩短了机床设计和制造周期,降低了成本。因而组合机床的出现以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组合机床的特征是在对专用机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具有共性或相似的部分分解出来,再按其功能、尺寸、驱动和运动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设计成系列的通用部件,这些通用部件实质上就是可以互换的模块。所以可以说,组合机床是专用机床的模块化。

4、模块化的液压系统。目前,液压系统的设计正朝着集成化、模块化方向发展,其中液压系统叠加阀式集成配置形式是集成模块化方式中的一种。叠加阀式集成配置形式是在集成块和集成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液压控制系统。它采用标准化的液压元件,通过螺钉将阀体叠接在一起,组成一个系统。其优点是:叠加阀在组成系统时,由自身的阀体直接叠合而成,可节省大量油管和管接头;集成模块组成的液压系统结构紧凑、重量轻;由于系统元件之间是无管连接,消除了因油管、管接头等引起的漏油、振动和噪声;系统元件配置灵活,当工作系统发生变化、需要增加元件时,重新组装方便迅速,系统也易于保养维修;由叠加阀组成的集中供油系统,可大大节约能耗。

三、模块化的目的

模块化的宗旨是效益。它的意图和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多样化的需求和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下,实现最佳的效益和质量。模块化的对象

是产品或系统的构成,模块化不是研究和解决某一个孤立的产品或系统的设计或构成的问题,而是解决某类产品或系统的最佳构成形式问题,即系统由标准化的模块组合而成。由于模块化的对象是系统,因而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是开展模块化的基本原则。模块化的主要方法是系统的分解和组合,模块化的产品或系统是由标准的模块组成的。模块如何产生,能否有效地组合成产品或系统,产品或系统的分解和组合的技巧和运用水平,是模块化的核心问题。模块化的目标是建立模块系统和对象系统。模块化活动的目标或产物有两个,即形成模块系统和模块化的产品系统。建立模块系统是实施模块化设计的前提,形成模块化产品或系统则是模块化的最终归宿。

四、发展趋势

模块化是在传统设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设计思想,现已成为一种新技术被广泛应用,尤其是信息时代电子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模块化设计的产品正在不断涌现。如何使产品的模块化设计全方位地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应当引起企业经营者、新产品开发人员及其标准化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模块化设计已被广泛应用于机床、电子产品、航天、航空等设计领域,但至今模块化术语尚未给出公认的权威性定义。企业一方面必须利用产品的批量化、标准化和通用化来缩短上市周期、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使产品越来越个性化,满足客户的定制需求。这样,如何平衡产品的标准化、通用化与定制化、柔性化之间的矛盾,成为赢得竞争的关键能力。平台化、模块化的产品设计和生产可以在保持产品较高通用性的同时提供产品的多样化配置,因此平台化、模块化的产品是解决定制化生产和批量化生产这对矛盾的一条出路。

五、参考文献

《模块化原理设计方法及应用》童时中编著中国标准出版社

《模块化软件在AVR单片机及教学机器人上的应用》中国电力出版社

《设计规则.第一卷:模块化的力量》中信出版社

《创意之星:模块化机器人创新设计与竞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网络参考:百度百科

模块化生产系统软件设计

摘要 在现代工业中,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已成为突出的主题。随着工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自动化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中的重要支柱,无人车间、无人生产流水线等等,已经随处可见。同时,现代生产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产环境,如高温、放射性、有毒气体、有害气体场合以及水下作业等,这些恶劣的生产环境不利于人工进行操作。 工业机械手是近代自动控制领域中出现的一项新的技术,是现代控制理论与工业生产自动化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并以成为现代机械制造生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业机械手是提高生产过程自动化、改善劳动条件、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在高温、高压、粉尘、噪声以及带有放射性和污染的场合,应用得更为广泛。在我国,近几年来也有较快的发展,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受到机械工业和铁路工业部门的重视。 本题采用日本三菱公司的FX2N系列PLC,对机械手的上下、左右以及抓取运动进行控制。该装置机械部分有滚珠丝杠、滑轨、机械抓手等;电气方面由交流电机、变频器、操作台等部件组成。我们利用可编程技术,结合相应的硬件装置,控制机械手完成各种动作。 关键词:PLC;控制;机械手;

第一章可编程控制PLC 1.1 PLC简介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推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取代传统继电器控制装置以来,PLC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PLC的功能也不断完善。随着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PLC在开关量处理的基础上增加了模拟量处理和运动控制等功能。今天的PLC不再局限于逻辑控制,在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等领域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为离散控的制的首选产品,PLC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的PLC年增长率保持为20%~30%。随着工厂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PLC市场容量基数的不断扩大,近年来PLC在工业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放缓。但是,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PLC的增长十分迅速。综合相关资料,2004年全球PLC的销售收入为100亿美元左右,在自动化领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PLC是由摸仿原继电器控制原理发展起来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PLC 只有开关量逻辑控制,首先应用的是汽车制造行业。它以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输入和输出操作,来控制各类机械或生产过程。用户编制的控制程序表达了生产过程的工艺要求,并事先存入PLC的用户程序存储器中。运行时按存储程序的内容逐条执行,以完成工艺流程要求的操作。PLC的CPU内有指示程序步存储地址的程序计数器,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每执行一步该计数器自动加1,程序从起始步(步序号为零)起依次执行到最终步(通常为END指令),然后再返回起始步循环运算。PLC每完成一次循环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扫描周期。不同型号的PLC,循环扫描周期在1微秒到几十微秒之间。PLC用梯形图编程,在解算逻辑方面,表现出快速的优点,在微秒量级,解算1K逻辑程序不到1毫秒。它把所有的输入都当成开关量来处理,16位(也有32位的)为一个模拟量。大型PLC使用另外一个CPU来完成模拟量的运算。把计算结果送给PLC的控制器。

模块化设计方法的设计流程

BJ-EPM240T100学习板实验教程 模块化设计方法的设计流程 将这种模块化设计思路运用于FPGA/CPLD设计,将大规模复杂系统按照一定规则划分成若干模块,然后对每个模块进行设计输入、综合,并将实现结果约束在预先设置好的区域内,最后将所有模块的实现结果有机地组织起来,就能完成整个系统的设计。 (1)顶层模块的设计:项目管理者需要完成顶层模块的设计输入与综合,为进行Modular Design实现阶段的第一步—初始预算阶段(Initial Budgeting Phase)做准备。 (2)子模块的设计:每个项目成员相对独立地并行完成各自子模块的设计输入和综合,为进行Modular Design实现阶段的第二步—子模块的激活模式实现(ActiveModule Implementation)做准备。 模块化设计的实现步骤是整个模块化设计流程中最重要、最特殊的,它包含: (1)初始预算–本阶段是实现步骤的第一步,对整个Modular Design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在初始预算阶段,项目管理者需要为设计的整体进行位置布局,只有布局合理,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体现Modular Design的优势;反之,如果因布局不合理而在较后的阶段需要再次进行初始预算,则需要对整个实现步骤全面返工。 (2)子模块的激活模式实现(Active ModuleImplementation)--在该阶段,每个项目成员并行完成各自子模块的实现。 (3)模块的最后合并(Final Assembly)--在该阶段项目管理者将顶层的实现结果和所有子模块的激活模式实现结果有机地组织起来,完成整个设计的实现步骤。 模块化设计中模块划分的基本原则为: 子模块功能相对独立,模块内部联系尽量紧密,而模块间的连接尽量简单。

家具模块化设计方法实例分析

家具模块化设计方法实例分析 1前言 当前,消费者对家具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凸显,如何满足这种需求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家具企业发展的关键。要做到既符合现代机械化生产的发展主流,又节约成本,且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确实为难了不少的家具企业。有一坐企业尝试通过从销售终端满足个性化,但众多形态各异、尺寸繁多的家具定单从销售端传送至生产和设计部门,却带来了新的矛盾:设计任务艰巨、生产设计难排、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甚至由于部件尺寸的相近导致出错率增加、生产效率低下。有一些敢于吃螃蟹的企业尝试从设计入手,通过标准零部件的设计、组合成新产品来满足这种“个性化”“的需求。但遗憾的是,这种做法并未带来预期的效果,单一的产品导致了销售客额和顾客满意率的下降。所以,如何实现产品的个性化?是从销售端,还是从设计与生产端着手呢?这是家具企业必须根据企业现状做出回答的问题。定制是从销售端解决问题,而模块化设计是从设计端解决问题,旨在通过设计具有标准性和通用性的功能模块,达到组合成多样化的家具的目的。毫无疑问,模块化设计在家具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它既能解决个性化需求的问题,还能做到低成本与高效率。 模块化设计属于方法学的范畴,在其他工业行业中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家具消费环塘和制造环境的变化,模块化设计以其特有的优势,开始在家具行业尤其是办公家具中应用。而对于民用家具,

近年来个性化需求与家具企业的生产矛盾日益突出,有关模块化设计的探索才刚刚开始。鉴于国内尚无系统的家具模块化设计理论来指导企业的实践,本文着重以衣橱为例,详细具体地分析单个家具的非模块化设计过程,以进一步明确家具模块化设计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 2 设计概念及设计方法 家具模块化设计指的是在对家具进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划分并设计出一系列的家具功能模块,通过功能模块的选择与组合构成不同的家具,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设计方法。与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较,家具模块化设计呈现出许多新特征。首先,它是针对模块和家具产品系统的设计,既要设计模块,又要设计家具成品。其次,它以标准化、通用化的零部件快速组合成家具,能实现家具的多样化。模块化设计不同于标准化设计,标准化设计带来的是单一的产品,而模块化设计则不然,在设计之初就考虑模块可组合成产品的多样性。因此模块化设计是在标准化设计基础之上,实现产品多样化的一种方法。 根据家具模块化设计的概念,笔者提出从三个层次展开家具的模块化设计。第一层次是家具模块化总体设计。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模块化系统的总体策划,确定模块化实施的范围。良好的模块化总体设计,是模块化设计得以实现的基础。第二层次是家具模块设计,这是模块化设计系统具体化的过程,是承上启下的环节。模块化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模块化家具组合的最终效果。第三层次是家具模块化产品设计。这个阶段主要是选择模块,评价模块可能组合方式的合理

公司模块化设计理念

模块化设计理念 企业生存发展的三大支柱,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研发模式(模块化设计)的创新。 当今市场变化迅速,企业必须不断应用新技术以快速适应时时变化的市场环境。要想赢得未来竞争的胜利,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必须通过优化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业务链来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同时还要不断通过研发创新来满足客户的变化需求。产品定制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企业必须创建数量庞大的产品系列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企业必须同时具备以下的能力才能够应对挑战:持续提高的创新能力,使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以满足客户变化需求;不断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取得竞争优势;不断强化成本控制能力,通过优化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的成本、研发、生产、物流、销售和服务等环节控制产品总成本,取得产品价格优势;持续的质量改进能力。 企业一方面必须利用产品的批量化、标准化和通用化来缩短上市周期、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使产品越来越个性化,满足客户的定制需求。这样,如何平衡产品的标准化、通用化与定制化、柔性化之间的矛盾,成为赢得竞争的关键能力。 平台化、模块化的产品设计和生产可以在保持产品较高通用性的同时提供产品的多样化配置,因此平台化、模块化的产品是解决定制化生产和批量化生产这对矛盾的一条出路。 我公司近几年也已逐步导入平台化,模块化设计理念,比如以装载机驱动桥为平台,建立了主减速器、轮边减速器、制动器等二级模块,建立了差速器、螺旋减速齿轮副等三级模块,通过不同模块间的组合设计,先后开发了压路机桥,拖拉机桥等新产品,由于采用了成熟的模块,大大缩短了设计、采购和生产制造周期,从而加快了产品上市时间,为企业赢得了先机和效益。 产品平台化和模块化目前正在从企业竞争的优势技术,向一种企业竞争的必备技术转变,是制造业发展的趋势,也势必会对在未来市场中的产业细分带来深远的影响。三流的企业卖产品,二流的企业卖技术,一流的企业卖服务,超级企业卖标准。行业中的模块化实际上就是行业的标准,谁在竞争中取得制订行业标准的能力,谁就会成为超级企业!

模块化程序设计实例

9 .5 模块化程序设计实例 《程序设计基础》(基于C语言讲解)石光华编著—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面以设计一个简单的成绩管理软件为例,一步一步地按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进行设计。 1 .定义问题 设计一个成绩管理软件,其基本功能包括:输入成绩,成绩加分,计算平均成绩,找出最高分,找出最低分,输出成绩等。 2 .确定组成程序的模块 根据成绩管理软件的功能,确定软件的基本模块包括:输入模块,加分模块,平均分模块,最高分模块,最低分模块,输出模块等。 142 程序设计基础 3 .绘制程序结构图 成绩管理软件的结构图如图9-5所示。 图9-5 成绩管理软件结构图 4 .流程图 用流程图确定主程序的逻辑结构,如图9-6所示。 在流程图中,istate 的作用是记录是否已经输入成绩。istate 的使用有如下两种 方式。 (1) 作为全局变量使用。此时istate可以在所有模块中改变其值,主程序更简洁,但 可能产生边际效应。 (2) 作为主程序的局部变量使用。此时istate只能在主程序中改变其值。在主程序 中可以直观地看到其变化,能够防止边际效应。 采用方式(2)的主程序如下。

#include < stdio .h> #define SIZE 10 void main() { int iscore[SIZE] ={0}; int key= - 1; int iresult=0; float fresult=0; int istate=0; printf(″1:Input scores;\n″); 第9章模块化程序设计 143 图9-6 成绩管理软件主程序流程图 printf(″2:Output scores;\n″); printf(″3:Count for the max score;\n″); printf(″4:Count for the minimum score;\n″); printf(″5:Count for the total score;\n″); printf(″6:Count for theaverage score;\n″); printf(″- 1:Exit .\n″); while(1) { printf(″Please input your choose:″); scanf(″%d″,&key); if (key = = - 1) 144 程序设计基础

产品模块化设计

当今制造业企业一方面必须利用产品的批量化、标准化和通用化来缩短上市周期、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使产品越来越个性化,满足客户的定制需求。这样,如何平衡产品的标准化、通用化与定制化、柔性化之间的矛盾,成为赢得竞争的关键能力。平台化、模块化的产品设计和生产可以在保持产品较高通用性的同时提供产品的多样化配置,因此平台化、模块化的产品是解决定制化生产和批量化生产这对矛盾的一条出路。 以下总结了推行模块设计过程需要关注的要点: 1 产品模块化设计各个部门远景目标: 1)产品开发:产品开发过程分解为平台开发和产品开发过程,专门的团队进行平台的设计和优化,新产品的开发由平台通过 变量配置实现; 2)产品制造:产品制造部门按照产品平台分配产线和装配资源; 3)供应链管理:实现零库存,根据模块的要求选择能够承接模块设计和开发的供应商; 4)市场部门:实现按订单制定产品开发和制造计划。 2 模块化实施过程: 1)产品系列平台划分,采用“产品型号组方法”则是对整个目标 市场划分所进行的全部变型型号的规划和开发。新产品规划要

定义一组变型型号。配置应当与市场定位关联,其实际定义应 当与产品性能的部分关联,并体现出不同变型型号之间的差异。 2)产品模块划分,可以采用MFD方法进行模块划分,步骤包括: a 定义客户需求,利用卡诺模型区分客户需求与满意度关 系、使用QFD方法定义客户需求与产品性能的对应关系; b 选择技术方法,定义产品功能树,使用波氏方法选择 技术方法;使用DPM矩阵描述技术方法与产品性能的对 应关系; c 产生模块概念,定义模块驱动与技术解决方案的对应关 系,最理想的模块技术解决方法是可以自己组合成一个模 块,至少可以作为一个模块的基础; 不够优化的技术解决 方法应该和其他技术解决方法整合在一起组成模块。 d 评估模块概念,定义模块接口,优化模块接口。 e 模块优化,创建模块规格说明,进行模块优化,进行 经济和技术上的评价。 3)选项变量定义;在一个平台上定义许可的选项/选项集,定义选项之间的关系和约束。 3 模块化设计考核指标 1)部署通用产品结构的型号组/ 全部型号组; 2)通用模块实例/ 全部的模块实例; 3)CAD/PDM系统中零部件族的利用率;

模块化设计研究

一,引言 由于现代通信、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和微电子等种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 无线通信装备的技术越来越先进, 也越来越复杂。采用通用模块的设计方法, 可以最大限度地继承与利用已有的硬件和软件研究成果, 从而降低研制风险, 避免同一水平上的重复研制, 缩短研制周期, 节省研制费用, 并且, 采用开放性的模块结构, 便于实现网络互连、信息互通和功能互操作。无线通信装备模块化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满足人们追求多品种小批量要求下实现最佳效益和质量的要求, 它的第一受益方是研制厂商, 第二受益方是军队。无线通信装备模块化设计最终将有利于博采家所长, 推进无线通信装备模块化设计研制, 是无线通信发展的催化剂。 二、模块化设计分析 1工厂级模块化设计 工厂级的无线通信装备模块化设计指的是无线通信装备厂拥有自己的模块化结构设计、模块划分原则和总线母板等。随着技术进步和为了便于组织生产, 国内无线通信装备厂已逐步将电路板的织生产, 国内无线通信装备厂已逐步将电路板的大板结构改成按功能划分的小板结构, 并设计了本厂专有的母板。对于目前已有的通信装备而言,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模块化设计思想, 并且是切实可行的。通信装备模块的划分是工厂级模块化设计的关键。为使划分的模块合理, 首先应对该类装备有充分了解, 然后采取系统工程和功能分解的方法, 对装备组成进行分析和功能分解, 最后划分出级模块。 工厂级模块化设计是以现有技术体制和技术形式, 在对一定范围内的采用传统方式生产的不同型号装备进行功能分析和分解的基础上, 划分并设计、生产理器出一系列通用模块或标准模块, 然后, 从这些模块中选取相应的模块, 并补充新设计的专用模块或零部件一起进行相应组合, 以构成满足各种不同需要的装备。 工厂级模块化设计包括建立模块体系和组合形成新装备这两个基本步骤。 ( 1) 建立模块体系 正确合理地划分特定功能和接口的模块, 既是建立通信装备模块体系和组合形成新装备的关键, 也是今后拟制模块总体规划进行有效开发和应用的关键。因此, 模块的划分、设计、研制、生产以及模块体系的建立, 应是建立在对所有同类装备及组成部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并对现役装备的改造和新装备的开发等进行综合分析和组合的基础上, 采用系统工程和标准化的原理及方法去处理。根据使用需求, 从顶层向下按功能分解的方法, 将装备分解成不同等级的单元, 同时从底层单元向上进行模块需求分析, 按标准化原理对同类和相似装备进行对比、归类、简化、统一, 合理划分模块, 确定技术指标和质量要求, 然后进行设计、研制和生产, 从而建立起模块体系。 ( 2) 组合形成新装备 工厂级模块化设计应采用组合化设计方法, 充分利用种通用模块、专用模块和零件进行组合或派生种不同要求和用途的新装备。组合设计的关键在于总体方案设计, 这是一个多因素综合权衡的过程。 2设备级模块化设计 设备级的无线通信装备模块化设计指的是, 为了实现互通, 将一些功能模块设计成为个无线通信装备厂都能接受和采用的通用模块, 同时对一些影响互通的部件模块强制实现体制和功能上统一的设计。设备级的无线通信装备模块化设计必须首先抓好顶层设计, 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 制定设备级的无线通信装备模块化设计的模块化标准, 再以标准为指南, 才有可能实现无线通信装备的互连互通和模块化。 设备级模块化设计包括硬件模块设计和软件模块设计这两方面基本内容。 ( 1) 硬件模块设计

keil模块化设计

keil_C语言设计模块化思想考虑 使大项目得以有条不紊的开发,一步一步的做,不知不觉的就做好了,看每个小单元都是不起眼的小程序,每一个都不值得骄傲的,但总体看来,大项目出来了,成果很巨大,自己很激动,这时才悟出大项目原来是这样炼成的。 首先抛开单片机不谈,简单的说一下C语言的模块化思想,简而言之就是好多的 .C .H 文件,通过对变量作用范围的定义,利用C中最经典的子函数概念,有效的将大系统分割成小模块,模块之间动过变量(经过范围定义处理的)、形参—实参对应、函数返回值等连接。一切井井有条。如果那个模块需要更换或者出了毛病或者要全部修改或者全部删除,我们只要着重的处理一下该模块,而对于全局,稍微处理一下即可。这样就不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了。系统程序的兼容、维护、纠错能力都很强,固若金汤! 各个模块处理好了,直接编译,将各个.C 和.H文件编译连接,就出来hex执行文件了(C软件自己就能完成这个步骤,但是牛人用makefile技术来组织编译连接,在这里我就不说了,其实我也不会,不过对一般的项目和情况都用不着)。 在回到单片机,说说keil,keil对变量分类(按照生存周期和作用范围来分): 动态变量:只在某个特定函数中有意义,这个特定函数的生存周期就是这个动态变量的生存周期。将该函数调用结束后,动态变量的存储空间就被覆盖,即该动态变量的存储空间被释放了。 静态变量:只在某个特定函数中有意义,但静态变量的生存周期是永久的,即这个特定函数执行完,该静态变量不可被其它函数调用,该静态变量的意义失效了,但它的值保持不变(包含它的那个特定函数执行完后的值),直到那个特定函数再次调用,该静态变量才允许改变。静态变量的存储空间是不变的,永远被其独占。 上述动态变量、静态变量只是对我一般情况而言。其实它们还有“变种”,下面我会进行解释的。 公用变量(全局变量),在函数外定义的变量,生存周期是永久的,意义也是永久的。在定义它的这个.c或者.h文件中可以用,若在其它文件中调用,要先说明一下(不是定义),要在其前面加上 extern ,这样做的目的是告诉编译器在其它处查找变量而不分配存储空间,即存储空间已经由别的文件分配了。 下面在看一下静态变量的“变种”—静态公用变量(静态全局变量),在函数外定义的静态变量,(靠,杂交变量—自创,哈哈!),该变量有这静态变量和全局变量的特性,但不是完全继承,(总有点变异,嘿嘿!),静态全局变量仅在该文件中有意义,在其它文件中将不予识别。(靠,没护照!) 函数也有类似的,静态子函数、公用(全局)子函数、外部子函数;只要变量搞懂了化,对于函数以此类推,我就不说了。 下面给个实例,比较直观,仅供参考(如果光是看图是看不懂地,要静下心来研究各个变量的定义和特性) 动态变量 y()

模块化程序设计

第四章模块化程序设计 教学目的:模块程序设计是C程序合作编程序的方法,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能自己编C 程序中的函数,正确地调用函数,熟悉函数调用时形式参数和实在参数的关系。通过变量的存储类型,能正确使用各种不同存储类型的变量编程序。 重点难点:函数的嵌套调用及函数的递归调用。 前面各几章的学习,大家已有了编制小程序的经验。如果想编制大程序,在C语言下就得用模块化程序设计,其基本思想是将一个大的程序按功能分割成一些模块,使每一个模块都成为功能单一、结构清晰、接口简单、容易理解的小程序。 C语言提供了支持模块化软件开发的功能: 1 函数式的程序结构。程序由一个或多个函数组成,每个函数都有各自独立的功能和界面。 2 允许通过使用不同的存储类别的变量,控制模块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交换。 3具有预编译处理功能,为程序的调试、移植提供方便,支持模块化程序设计。 本章介绍这些功能及进行程序开发的基本方法。 4.1 函数 C程序结构 无论涉及的问题是复杂还是简单,规模是大还是小,用C语言设计程序,任务只有一种,就是编写函数,至少要编写一个主函数main(),C程序的执行就是执行相应的main()函数。即从它的main()函数的第一个花括号开始,依次执行后面的语句,直到最后的花括号为止。其它函数只有在执行了main()函数的过程中被调用时才执行。 高级语言中“函数”的概念和数学中“函数”的概念不完全相同。英语单词function有“函数”和“功能”两种介绍,高级语言中的函数实际上是功能的意思。当要完成某一个功能时,就用一个函数去实现它。在程序设计时首先要考虑main()函数中的算法,当main()中需要使用某一功能时,就用一个具有该功能的函数表达式表示。这时的函数,我们只知道它具有什么功能,其它先不作处理。设计完main()的算法并检验无误后,这时开始考虑它所调用的函数。如果在库函数中能找到,就可直接使用,否则再动手设计这些函数。这种设计方法称为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程序设计方法。这种方法设计出来的程序在功率高,程序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复杂程序的层次可从以下图形中看出: 许多大型软件系统包含了相当丰富的,可供从事某一领域工作人员选用,如一个高等学校的信息管理系统就包含了教务、科研、人事、财务,设备、图书、后勤、办公室等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以可分为许多子子系统。 这种软件为了方便用户大都采用菜单(menu)方式,这种形式的软件,大家都用过。用户

浅析模块化设计

浅析模块化设计 摘要:模块化设计是指在对一定范围内的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性能、不同规格的产品进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划分并设计出一系列功能模块,通过模块的选择和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的设计方法,。通过对减速器结构设计的分析, 更形象具体的阐述什么是模块化设计。 关键词: 模块化设计;功能分析;设计方法 Analysis of the modular design Abstract:Modular design is refers to the analytical basis functions in different function in a certain range or same function but different performance,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of the product, divide and design a series of functional modules, consisting of different products through the selection and combination of modules, to meet the different needs of design method of the market,.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deceleration, more specifically on what is modular design. Keywords: module design; functional analysis; ways of design 1.产生的背景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机械加工逐步成为产品加工成型的主要手段, 特别是机械工业产品。机械加工以产品的系列化, 加工的标准化, 形成零、部件具有通用化、互换性, 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 系列化的目的在于用有限品种和规格的产品来最大限度、且较经济合理地满足需求方对产品的要求。组合化是采用一些通用系列部件与较少数量的专用部件、零件组合而成的专用产品。通用化是借用原有产品的成熟零部件, 不但能缩短设计周期, 降低成本, 而且还增加了产品的质量可靠性[1]。标准化零部件实际上是跨品种、跨厂家甚至跨行业的更大范围零部件通用化。由于这种高度的通用化, 使得该零部件可以由工厂的单独部门或专门的工厂去单独进行专业化制造。 一般产品设计都具有一个明确的使用功能, 机械产品的总体使用功能是通过各个结构来实现的。由于机械产品的结构与功能之间并非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一个结构实体通常可以实现若干种功能, 一个功能往往又可通过若干种结构实体予以实现。可以视机械产品中的实体结构为结构模块, 将机械产品的总体功能分解若干个子功能, 功过结构模块将功能模块转化成实体模块, 从而实现总体功能,因此,采用结构模块化方法进行方案设计较为合适。 产品系列化、组合化、通用化和标准化孕育了模块化设计技术 2.模块化设计的原则 机械产品的模块设计,是以功能化的产品结构为基础,引用已有的产品通用零、部件等,

计算机考试系统模块化设计

2018年9月 接工作。 2.3委托代理 是指军事通信业务建设以及相关的保障型项目,为能够依托地方通信单位来完成,同时依靠军队支付劳务费的方式或者有偿的方式来促进军民融合的有效性。通常适用于一些基础的建设体系或者科研开发,维护保障体系中采取委托代理的方式,能够将一些通信基础设施设备,线路维护保养以及新技术研究开发,根据实际情况有军队通信部门交由地方通信单位来完成,这样能够保证军队和地方资源实现共享,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来促进军事融合,确保军事和经济效益能够实现互利。在军民融合过程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以招投标和协议签署的手段来实现军事通信,军民融合的高效合作确保将资源进行最优化配置。 总而言之,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于军事通信网络的规模,需求量逐渐增加,军事通信功能也随着全球范围内不断拓展,在一些突发战争中能够借助丰富的资源,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通用化的网络标准产生的网络安全控制越来越强,进一步能够实现军事通用军民融合。为了能够满足现在军事发展需求,需要从军事利益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坚持拓展军事功能为目标,坚持做好军事通信,军民融合的发展模式。3小结 处于新时期,随着军事变革的发展,为了能够有效促进国防事业以及我国军队信息化建设,实现全面统一的战略部署,需要构建完善的军民融合体系,实现我国独特的军民融合道路,而对于军事通信来说,军民融合是重要的内容之一,相比过去,军民融合来说其具有独特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余爱明.军事通信军民融合建设浅探[J].中国新通信,2015,17(11): 45~46. [2]寇琦,周义术.以军民融合发展为基点推动军事信息通信全面发展[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6(6):225. [3]杨同茂.军事通信抗干扰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通信技术, 2014,47(07):707~712. 收稿日期:2018-8-3 计算机考试系统模块化设计 杨杰(山西职业技术学院,030006) 【摘要】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互联网技术普及应用。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计算机在教育行业获得了深入的发展,如以计算机技术为载体代替传统考试,不仅可显著的提高考试的效率,还极大地激发了考生们的兴趣。本文结合本学院某计算机课程特点、考试模式,基于考试系统需求性分析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探讨计算机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从而达到考试系统高可靠性和经济实惠的目的。 【关键词】计算机;考试;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222(2018)09-0045-02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计算机已经深入各行各业的发展,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确切的说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程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经济的发展模式,因此计算机在各行各业的深入发展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尤其是在我国的教育体系行业中。本文结合本学院某计算机课程特点、考试模式,基于考试系统需求性分析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探讨计算机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从而达到考试系统高可靠性和经济实惠的目的。 1考试系统的需求分析 1.1非功能需求 从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实践对考试系统主要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1系统准确性 系统的精准性是系统是否可靠的重要评判依据,为使得系统的各个模块和环节都能正确,因此考试系统的设计必须做到系统的精准性。 1.1.2系统的容错能力 系统的容错能力具体主要体现在在系统对于故障的评估范围大小,如考试过程中非主观因素造成系统运行故障。此时就需要系统具有一定的故障评估、预测性使系统正常工作。1.1.3系统的易用性 系统的开发不仅为了节约设备的投入成本,还一定程度上为了方便客户的使用。既要满足使系统安装、调试具有一定的便携性外,更侧重于早考试过程简易、实用性。 1.1.4系统的可扩展性 随着系统应用界面的不断优化,各个系统之间的应用频率也会不断的提高,为了使得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因此需要保证系统具有足够强大的可扩展性,这样,系统才具有一定的兼容性,模块交互应用的能力。当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时,此时系统会凭借自身优势,来进行系统的整合应用。1.2功能需求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可以极大的给我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也让我们的考试效率更加高效。考试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由于使用的对象较多,因此系统在登入界面需要为来者的身份进行甄别,当身份得以确认后,才获得使用系统的权利,此外,还在考试系统的初始界面增加了系统的内部认证和数据库相关参量的更改,对于登入者来说极具人性化。根据课程的固有特性和考生的考试习惯,可有效防止考试过程中舞弊现象的发生。在考试过程中,系统还可以对考试的时间进行设置并进行提醒,如考生考完试卷后,系统会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对试卷进行评阅并在第一时间汇总出考试成绩。结合本文实际工作需要,本系统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分析,可将系统分为管 通信设计与应用45

基于项目化模块化的课程设计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项目化、模块化的课程设计 罗耀军 摘要:针对高职软件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公共应用基础课程--《数据库应用基础》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基于项目化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台阶式的模块化组织课程知识点,并分析课程各级台阶教学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解决办法及“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项目化;模块化;课程;设计 一、引言 根据区域经济建设所需的职业能力,以典型的工作项目构建高职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化的组织基于项目化课程的知识点,建立融“教、学、做”为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急需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项目化、模块化的《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设计,在充分的分析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形成课程目标后,笔者以一个典型的“学分制管理”数据库应用项目为“底盘”,采用竖“木桶”方式理顺《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的知识模块,台阶式的模块化组织课程知识点,并分析课程各级台阶教学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解决办法及“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完成项目化、模块化课程设计。课程教学项目化、模块化及“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培养的学生不仅能掌握基于项目化课程的必备知识,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职业岗位竟争能力。 二、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定位 《数据库应用基础》是软件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公共应用基础课程,它的前序课程是《计算机文化基础》,后续课程是各专业的《数据库应用技术》。本课程位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过渡到各专业的《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的中间,是各专业数据库应用方向的重要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数据库操作能力、代码编写能力和初步具备应用项目的开发能力。课程定位表如表一所示。

海底多相泵模块化设计

Multiphase Pump Module for Subsea Deployment1 Zhu Hongwu, Zhang Shousen, Kong Xiangling Electronic & Mechanical Depart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C, 102200 E-mail: zhuhw@https://www.360docs.net/doc/cf17537073.html, ,Rong66zh@https://www.360docs.net/doc/cf17537073.html,, kongxl1222@https://www.360docs.net/doc/cf17537073.html, Abstract Offshore reserves——especially those discovered in deep water ——will be important in meeting future global oil demand .As oil companies step out into deeper waters, operators may discover that finding oil and gas is the easy part ——the real challenge lies in moving produced fluids from the reservoir to the processing facility .Multiphase subsea pumping represents a key development need .While multiphase pumping has been proven onshore ,operators have been hesitant to deploy this technology subsea due to its cost saving. This paper present the state of art in subsea multiphase boosting. This includes the subsea pump, subsea integration, power and control system, and intervention, installation. There are also several examples of subsea multiphase modules as production enabling equipment. Som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will be addressed. Although multiphase pumps in most cases are used individually, they may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artificial lift technology like down hole pumps to offer integrated systems with premium reliability and economics. The last part of presentation will be related specifically to the prototype subsea multiphase pump design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 the motor-driven pump module is presented for vertical subsea installation on the sea bottom. Details of design like pump parameters, hydraulic parts(impellers, diffusers),cooling system ,bearings ,mixer will be presented. Keywords: multiphase pump; subsea; module; artificial lift; prototype 1 Introduction Deepwater oil deposits and stranded gas reservoirs represent significant world-class energy sources that have only recently become accessible through remarkable advance in technology[1].Modern offshor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make extensive use of subsea well and flowlines, thereby enabling access to remote resources. One of the forces driving increased use of subsea production system is the dramatic reduction in development costs whe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methods. Subsea multiphase pumping is also an enabling technology[2,3]. Multiphase production systems eliminate the need of separation and instead boost the produced stream directly to the gathering facility .This reduces the amount of equipment required and also reduces the footprint and emissions, both very favorable traits when it comes to compliance with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4]. The reduced space is also a plus in offshore production ,due to the limited space on platforms and vessels. Systems for subsea pumping of raw flow were first developed 20 years ago .The initial motivation was to enable economical production rates from new often marginal subsea fields tied back to existing production facilities. The first subsea multiphase pump was installed in 1993, followed by an electric-driven version in 2000[5].It is essentially a proven technology and is becoming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for increasing recovery in subsea wells, several pumps are now capable of delivering wellstreams with gas –volume fractions of 95%,sometimes higher. However special challenges are still having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For example the power transmission and pump control .Also ,topics like reliability, redundancy and intervention become even more significant when equipment is operated in one of the most remote locations on earth. 1This project is supported by National Hi-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863 Program, 2007AA09Z316) and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young and middle-aged Innovation Fund (07E1039)

第5章_模块化程序设计

第5章模块化程序设计 5.1 简答题 (1)指令“CALL EBX”采用了指令的什么寻址方式? 寄存器间接寻址 (2)为什么MASM要求使用proc定义子程序?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是不是作者写错了?我猜测可能的原因:在汇编语言中,函数、子程序等都称为过程,所以使用proc定义子程序) (3)为什么特别强调为子程序加上必要的注释? 便于程序员调用时使用,而不必关注子程序的内部实现。 (4)参数传递的“传值”和“传址”有什么区别? 传值是传递参数的拷贝,传址是传递参数的地址 (5)子程序采用堆栈传递参数,为什么要特别注意堆栈平衡问题? 保证正确返回;释放传递参数占用的堆栈空间,避免多次调用可能导致的堆栈溢出(6)INCLUDE语句和INCLUDELIB有什么区别? INCLUDE语句包含的是文本文件、是源程序文件的一部分;INCLUDELIB语句包含的是子程序库文件 (7)什么是子程序库? 子程序库就是子程序模块的集合,其中存放着各子程序的名称、目标代码以及有关定位信息,便于子程序的管理和调用 (8)调用宏时没有为形参提供实参会怎样? 缺少的实参,形参会做“空”处理。 (9)宏定义体中的标号为什么要用local为指令声明? 为了避免宏展开后出现标示符不唯一的情况,定义为局部。 (10)条件汇编不成立的语句会出现在可执行文件中吗? 不会。 5.2 判断题 (1)过程定义proc是一条处理器指令。 错,proc是伪指令 (2)CALL指令的执行并不影响堆栈指针ESP。 错,要改变,因为返回地址要压入堆栈 (3)call指令本身不能包含子程序的参数。 对。 (4) call指令用在调用程序中,如果被调用程序中也有call指令,说明出现了嵌套。 对。 (5)子程序需要保护寄存器,包括保护传递入口参数和出口参数的通用寄存器。 错,不能保护传递出口参数的寄存器 (6)利用INCLUDE包含的源文件实际上只是源程序的一部分。 对 (7)宏调用与子程序调用一样都要使用CALL指令实现。 错,宏调用是通过宏展开实现的调用,不用CALL指令 (8)宏定义与子程序一样一般书写与主程序之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