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面试官常用问题

外资银行面试官常用问题
外资银行面试官常用问题

外资银行面试官常用问题

1. self-introduction(achievement, strength,weakness...)(70%)

根据研究数据,在所有的行业被问到的次数都是最高的。这是在所有的问题中,唯一一个应聘者有着充分主动权的问题。应该怎么来回答这个问题呢?

大多数从网上搜到的指导都写得太随意。这里我先来引述一下robert.lock的建议:

“很多官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破冰问题,一种得到内在信息的途径,也给应聘者一些时间的限制。你怎么介绍?你介绍你最喜欢的人,天气或你的宠物鹦鹉?在面试前,想一下你如何回答这类开放式问题。实际的问题可能是“告诉我一些你上没有的信息。如果你缺乏准备,这个最初的问题将会使你手足无措。面试官要求你说一些事情,但是你要说什么并不确定。在数千个可供选择的主题中,你应选择对你最重要的话题来讲。”

2.why do you apply for this pany/position?(60%)类似的`问题还有

(1)请说一下对商业银行业务的认识,以及为什么选择商业银行。(30%)

(2) why investment banking? how do you know about investment banking(20%)

3. 举一个领导团队的例子,来同时说明你对领导能力的理解(40%)

我一直很疑惑hr为什么问这个问题。但既然有人问,就要准备一下。先看一下领导力是怎么定义的。然后找几个案例,用topaq的结构阐述一下就可以了。

4. 在其他公司实习的收获?(35%)

5. work under pressure的经历(25%)

6. 团队合作中处理分歧的例子(20%)

7. 在困难条件下,成功决策/完成任务的例子(20%)

8. why should we hire you?(20%)

你能带给新的公司/团队什么?(20%)

9. 职业规划(30%)

10. 为什么选择现在的专业?(20%)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浅析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带来的经济影响

Foshan University 《金融研究专题》课程论文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金融学 学号 2012514212 学生姓名:吴嘉娱 指导教师:尹祖宁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

摘要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的速度也在逐渐加快,并且在金融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外资银行的进入,在经营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也许会对我国银行业产生积极的效应,但却可以同时可以促使国内银行业面临服务业务管理体制与运行体制人才竞争等方面的挑战为此,我国银行业应采取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加快对高层金融人才的培养等措施大力发展我过银行业务。 关键字:外资银行、积极影响、银行业、创新、竞争 一、背景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WTO第143个成员国,标志着我国对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等业务渐渐解除限制。根据协议,中国在入世五年后,也就是2006年12月11日,全面开放金融市场使得外资银行正式进驻。2006年11月国务院也颁布了《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对外资银行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目前,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主要有以下方式:一是参股或者控股中资金融机构,中资银行性质未变,二是在华建立代表处,待条件具备升格为分行,最后升级为独立法人银行;三是在中国建立合资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其他形式的金融机构,但性质上属于外资银行。外资银行的进入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竞争和效率,但在另一方面,也会对我国的银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我国的金融业和中资银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认识到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的挑战,以及如何在竞争中合作和取长补短对于我国银行业的今后发展非常重要。 摘要 (3) 一、背景 (3) 二、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形式 (4) 三、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的积极影响 (4) 四、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带来的挑战 (5) 五、对于改善我国银行业的建议 (6) 六.结论 (7) 参考文献[ 1 ] 王寒英,《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4) [ 2 ] 张智慧,《在华外资银行的发展现状及监管体系》,《财经科学》,2006 (4) [ 3 ] 韩孟泰、侯峻峰,《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市场结构和效率的影响分析》,《金融经济》,2009(1) [ 4 ] 徐德芳等,《外资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影响的实证研究》,《商场现代化》,2009(4) (8)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影响的文献整合

外资银行对国内银行业“组合绩效"的影响机制 孙会国李泽广 2008年6月 方法: 文章梳理了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并以我国银行业中全国性商业银行、地方城市商业银行、信用社以及中外合资银行为样本,就外资银行进入对样本银行的经营费用、盈利能力和银行效率等“组合绩效”指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结论: 在对1998--2005年79家国内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分类估计后发现:(1)外资银行进入的增加导致国内银行管理费用增加;(2)外资银行进入的增加促使国内银行的盈利能力提高;(3)伴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银行竞争不断加剧银行效率也呈现出降低的趋势。 借鉴:表格归纳文献内容; 外资银行的进入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钟熙维 Alejandro Daba 2006 内容:理论为主,无实证分析 通过对实证研究成果的分析考察外资银行的进入对发展中国家银行业的效率和稳定性两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对将来研究方向的建议,即在这个问题上的研究更需要着重于外资银行的进入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东道国和母国的经济演进和外资银行经营活动之间的互动反应。

外资银行进人对我国银行业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宋林,王建玲,王明倩 2009年5月 内容: 外资银行进入我国。一方面会带来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和金融创新方法等示范效应;另一方面,外资银行又会依靠其在管理与经营、资产质量、产品创新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严峻的挑战。运用我国13家商业银行1996--2007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效率的实际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效率起到了促进作用。 模型变量: 被解释变量——中国银行业效率E 结合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开放进程,本文确定从银行的盈利能力、经营成本效率和抗风险能力三个方面构建中国银行业效率E的衡量指标:其中,三项指标衡量银行的盈利能力——净利息收入率(IM)、非利息收入率(NIM)和税前利润率(PRO);一项指标衡量银行的经营成本效率——营业费用率(FE);一项指标衡量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呆账准备金率(RSK)。选择这五个指标,是因为在目前的中国上市公司年报中,它们是银行业的重要参考数据,同时这五个指标也直接或间接反映了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环境、公司治理结构、金融创新方式和国际化进程。 解释变量——外资银行进入变量、营业外支出率(OFE)、资产份额(ASSET)、GDP增长率(GDPGR)、中国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H)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一)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影响(一) 【摘要】文章介绍了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情况,分析了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带给我国银行业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外资银行;中国银行;全面开放;影响 中国的金融开放始于1979年。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 后,中国的金融开放被外在的规定了加速度和时间表,中国金融业全方位开放的时代已经开始。在2006年12月,中国已经兑现承诺,向外国全面开放银行业,外资金融机构享受与中资金融机构同等的国民待遇,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在公平对等的基础上展开各种类型的竞争。中国银行业如何面对这种开放局面权,已经成为学界和政府相关部门日益关注的问题。 一、中国银行业的开放概况 到2006年6月底,美洲银行成为中国建设银行的首家战略投资者;7月初,淡马锡成为建行的第二个国际战略投资者。与此同时,花旗银行、汇丰银行、高盛、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外资金融机构也纷纷加入到追逐中资银行的行列……外资金融机构参股中资银行,其强项业务的移植将为中资银行添加鲜活的血液。在此基础上中资银行冲击上市之举还被欺予了更多的期望。 据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2005年12月5日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截至2005年10月末,已有2家境外投资者入股17家中资银行。外资投资金额已超过165亿美元。占国内银行总资本的15%左右。其

中,在国有银行领域,美国银行和淡马锡公司投资中国建设银行54.66亿美元。苏格兰皇家银行、瑞士银行集团和亚洲开发银行投资中国银行36.75亿美元;在股份制银行领域。亚行、花旗和汇丰银行等投资了交通、光大、民生、兴业、浦发、深发展以及筹建中的渤海银行等。总投资额为29亿美元;在城市商业银行领域,加拿大丰业银行、澳大利亚联邦银行、荷兰国际集团、德国投资与开发公司、国际金融公司等投资了北京银行、上海银行以及西安市、济南市、杭州市和南充市商业银行,总投资额为5.6亿美元。 总的看来,外资银行在华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地域和运营门槛的限制进一步放宽,外资银行已经相当广泛地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竞争;(2)人民币业务开放迈出重大步伐;(3)外资银行参股中资银行速度加快,比重不断加大;(4)外资银行业务逐渐拓展,在许多领域体现出相当的竞争力。 二、金融市场全面开放带给中国银行业的机遇 (一)有利于促进银行体制改革,提高银行业的运行效率 金融业全面开放有助于国内银行服务效率的提高,进而有助于金融体系的完善,对金融安全起到正面作用。第一,外资银行的进入将打破垄断,增强竞争,促使中资银行服务成本的降低和服务水平的提升,第二,外资银行的进入,通过与中资银行的竞争与合作,还可以引人新的技术和理念,如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提高中资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国内商业银行深化体制改革,转换经营机制,

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1.引言:当前我国银行界除四大国有银行外,还存在许多外资银行,它们丰富了银行市场,在金融存储,理财产品上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同时也促进了银行工作效率的提升。但是另一方面,其对于本土银行的业务产生了较大冲击,不利于国有资本的发展。针对外资银行的双重影响,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的阐述。 1.1中外研究现状:目前大多数外资银行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其也随之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高校的运转模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本土银行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针对这一现象,要在对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的同时保持一定的谨慎,努力在竞争中提高本土银行的综合能力,使其能够在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优势。 1.2研究背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逐渐在金融,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采取开放态度,并且出台一系列吸引外资,鼓励外资企业进驻的政策。在庞大的中国市场刺激下,众多外资银行开始谋求在华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正式出台后,关于在我国金融银行领域开展正规且高效的开放,寻求本土银行和外资银行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条件更为成熟。 1.3研究方法:本文首先研究了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特点,随后分析其对本土银行的双重影响,并且据此提出提高本土银行发展和竞争水平的措施。 关键字:外资银行发展特点双重影响应对措施 一.外资银行的定义 顾名思义,外资银行指的是名义上在东道国设立并且经营,实际上由外国管理者掌握资本和管理资源的银行。就我国外资银行的形势来看,纯外资银行数量较少,大多数以股权投资的方式投入一部分资金,成为外资与民族资金共同起作用的形式存在。此外,还有一部分银行属于由国内投资,但是关键管理层由外国机构控制的形式,这些就是目前我国外资银行的主要存在方式。 二.外资银行跨国经营理论概述 1.比较优势理论 商业银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为消费者办理各类业务向消费者收取服务费,并由此获得经济效益。因此其在选择市场时通常会遵循比较优势理论。比较理论优势的主要论点有: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利润风险,外资银行会在涉外时进行区位分析,选择自己具有最多优势的区位进入。这些优势主要包括运营成本,安全,客户。首先是运营成本,一些国家本身银行业发达,已经具备完善的行业从业和监督规范,进入这类市场能够直接发挥外资银行的高效的管理优势,保持较低的运营成本。其次是安全,由于银行业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流转,所以往往会对市场安全度更为敏感。如果东道国市场银行信誉普遍较好,客户评价较优,外资银行在进入东道国时就能保持较高的信心对于自身业务安全问题更为放心。最后是客户,在全球市场上,驱使外资银行进行业务扩张和转移的根本因素就是客户,因此外资银行偏爱进入客户群体大,潜在消费实力强及对于银行金融业务较为熟悉的东道国,而中国恰恰满足了这三点因素,因此当前外资银行大量进入中国市场。 2.垄断优势论 相比民族银行,跨国银行在企业运营的多个方面都具有更大的优势,例如其在产品生产方面,能够充分运动自己跨国的特色,从各个国家中获得其生产成本最低的原材料,随后再自行生产。通过这种渠道获得的产品能够在总生产成本上达到最低,具有独一无二的价格优势;在创新能力上,跨国企业由于受到各国不同文化和思维的影响,往往更容易跳脱出传统的管理模式,孕育出创新的管理方法。外资银行作为跨国企业的一种,也具有这些部分领域内的绝对垄断优势。

加入WTO后外资银行进入的影响及对策

?加入WTO后外资银行进入的影响及对策 ? ?作者:李东杨晨来源:时间:2002-2-1 阅读次【大中小】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引进外资银行的方面,取得了 令人瞩目的成绩。加入WTO后,外资银行的大举进入,使我国银行 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 须认清形势加快改革步伐,大力提高中资银行的实力,以保证我国 金融业的健康发展。1999年11月15日,中美就中国加入世 界贸易组织(WTO)达成协议,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已 指日可待。依据协议,中国加入WTO后将在5年内向美国银行业开 放全部市场。外资银行在2年后可向国内企业提供人民币业务服务,5年内向国内个人提供人民币业务,在获准经营的地域内享受与国 内银行同等待遇(国民待遇)。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是机遇,但对我 国金融行业却是更严峻的挑战。一、中国引进外资银行的基本 情况(一)营业性机构稳步增长。中国的金融开放始于1979年。当年,日本输出入银行在北京设立了第一家代表处,它一开始 便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1999年底,境内共设立 外国银行157家,当地注册银行已有13家,到今年初,允许经营人 民币业务的银行已有32家。(二)外资银行实力强。引进的 外资银行大都为实力雄厚、资产资本总额位居世界前列的国际大银行,如美国花旗银行、美洲银行、英国汇丰银行、德国德累斯顿等,并且大多成绩骄人。(三)对外开放的地域不断扩大。最初, 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的设立仅限于特区。为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 中国人民银行今年已取消了外资银行营业性分支机构的地域限制, 从原有的上海、北京、天津、深圳等23个城市和海南省扩大到所有 中心城市。(四)业务规模逐渐扩大。自1981年外国银行在 我国设立第一家营业性分支机构以来,在华外资银行的资产总额一 直高速增长。当然,自1998年下半年以来,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在华外资银行的资产质量有所下降。但在一般情况下,外资金融机 构在华设立的营业性金融机构第2年就开始盈利。二、外资银 行的进入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伴随着我国经济、金融国际化趋 势的加快,进一步对外资银行开放已成为必然。 (一)引进外资 银行对我国金融业的意义及作用1.有利于治理通货膨胀。获 外资银行外汇贷款的企业并不能用外汇投资,必须先将外汇拿到外 汇交易中心兑换成人民币。于是大量的外汇涌入外汇交易中心,形 成外汇供大与求的局面,对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产生巨大的压力:央 行便大量抛出人民币,使大量的人民币流入市场,对通货膨胀起到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动因与影响

机遇还是挑战?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动因与影响 摘要: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参与全球化的步伐也越来越快。伴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我国的金融业参与全球化的程度也在加深,特别是在2006年我国政府全面放开银行业以后,外资银行在我国的投资日益频繁。外资银行的进入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竞争和挑战,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因此,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尤其是对我国银行业效率的影响,对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提升我国银行业竞争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外资银行;我国金融业;动因;影响 一、引言 近年来,对外资进入我国实体经济中的研究,国内学者已经涉及很多。但是对外资进入我国开放较晚的银行业的关注,持续性仍不够多,大多数的研究集中在2006年我国全面放开银行业之后的一两年 之内,对近年来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没能较好地加以分析和评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理清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其次从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现状入手进行实证分析, 检验外资银行进 入中国的动因。最后从宏观、微观以及民众三个方面定性的阐述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的影响。

二、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状况 从建国后直到1978年,我国对外资银行的态度,与当时的封闭政策相一致,持排斥的态度。这一时期,外资银行在我国基本上处于近乎完全停滞的状态。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1979年,我国批准第一家外资银行—日本输出入银行在北京设立代表处,拉开了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序幕。1981年我国政府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的经济特区(深圳、厦门、珠海、汕头)设立营业性金融机构,从事外汇金融业务,标志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在2001年底加入WTO时就承诺进一步开放中国的金融业市场,外资金融机构纷至沓来。2006 年末中国兑现向世贸组织的承诺,外资银行进入全面放开,中国银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外资银行大举进入我国银行业市场,毫无疑问,一方面中国银行业迎来了诸多的发展机遇,有利于中国银行向外资银行学习先进技术、金融创新方法、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运作方式等,从而促进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完善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外资银行有更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灵活的经营策略,有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动因分析全球范围的服务网络和雄厚的资金实力,有高素质的人才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在经营管理、资产质量、人力资源、产品创新等方面都占有绝对优势,因此,外资银行进入带给中国银行业严峻的挑战和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及对策 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在华外资银行开始呈现明显的加速增长势头。他们采取了一些新的发展战略,旨在进一步拓展业务,壮大实力,抢占中国金融业的“制高点”。为此,作为在华外资银行主要竞争对手的中资银行,有必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外资银行的新战略、新动向及目前的发展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努力提高自身竞争力,以弱化外资银行的挑战,促进自身业务的更大发展和提高。 一、在华外资银行的基本状况 从总体方面看,据银监会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止2006年9月末,在中国注册的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法人银行业机构共14家,下设14家分支行及附属机构;22个国家和地区的73家外国银行在中国24个城市设立了191家分行和61家支行;41个国家和地区的183家外国银行在中国24个城市设立了242家代表处;在华外资银行存款总额达到334亿美元;贷款余额为549亿美元。在华外资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达到1051亿美元,占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1.9%。 二、在华外资银行新的发展策略 (一)客户细分策略 就公司客户而言,外资银行将服务对象定位于跨过公司、信誉良好的三资企业、部分经营状况良好的国有及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等。他们采取主动上门联络、提供优惠贷款、简化结算手续、提供集中式服务等方法,大力发展这些客户。就个人客户而言,外资银行一般将目光定位于大中城市的中高收入阶层,其细分个人客户的主要标准是资产金额的多少。他们注重对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以差别化的个人客户服务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对客户的业务和心理需求。 (二)业务拓展策略 1.作强外汇业务。外汇业务一直是外资银行的优势业务领域,主要集中在外汇存贷款、国际结算、外汇资金业务等几个方面。截止2005年底,外资银行的外汇贷款额已占我国外汇贷款总额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