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师事务所核心竞争力探究[开题报告]

会计师事务所核心竞争力探究[开题报告]
会计师事务所核心竞争力探究[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会计师事务所核心竞争力探究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

(一)选题背景

从全球范围或发达国家来看,注册会计师行业经过百多年的发展,已是成熟行业。这表现在各事务所之间注重成本和服务上的竞争,并已经历过几次大的事务所间的合并和收购浪潮。从国内来看,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具有分散性的特征,表现在大多数事务所是中小型的,行业中不存在规模经济,没有一家事务所能够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运行发生影响。这也有其客观原因。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历程,从1980年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算起到现在也不过30年,还处于注册会计师行业初期阶段。在1999年“脱钩改制”以前,成立一家会计师事务所非常简单,这种现象突出显示了当时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进入障碍很低;而部门的保护,使各种执业资格证又形成了同一行业中不同产品(即不同的专业服务)之间的进入障碍。这些都分割了注册会计师行业市场,直接造成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不良现状,而众多中小事务所的激烈竞争又使自身的讨价还价能力不足,出现恶性的低价竞争。因此要改变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分散结构,谋求会计师事务所持续稳定的发展,就要找到并提高和建设事务所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审计行业的国际化进程逐步加快。在加入WTO 后,我国已逐步开放中介市场,国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纷纷进入,与我国尚未形成规模的CPA行业同台竞争。相对国外发展较为成熟的CPA行业,我CPA行业在规模、人才、技术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将有助于我们认清当前的竞争弱势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我国CPA行业的竞争力。

近年来,核心竞争力不仅引起了我国经济界、企业界的关注,也引起了其他行业的注意,像教育业、新闻业、出版业等都在纷纷研究本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认真借鉴国内外企业和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探索、归纳、总结出会计师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指导注册会计师行业强化市场意识、树立经营理念、拓展服务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加快注册会计师行业产业化进程的有效手段。

(二)选题意义

基于上述背景,本论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从学术价值角度看,当前国内外学者针对如何提升事务所核心竞争力这一问题所提出的方法也是众说纷纭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国内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本项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学术拓展性;从实用性角度看,本论文通过比较分析了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关于事务所核心竞争力研究成果,能够整合出一套评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可以实时评测事务所的综合竞争实力;从研究成果的价值角度看,本论文从当前我国事务所所面临的困境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各方学者的建议,可归结出一些能为提高我国事务所整体竞争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三)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核心竞争力研究相对于国内学者而言要早很多,他们在这方面的研究深度和广度都比国内学者要深、要广。早在1995年Craswell,Francis和Tayloy三位学者就指出事务所的品牌可以取得巨人的收益,更具竞争优势。Brian W.Mayhew在2001年时候提出,采用声誉战略是声誉构造问题的重点,声誉好的审计人员不仅可以增加个人收入,对所在事务所的竞争力也有提高作用。对此持相同观点是在2003年Evelyn Patterson和David Wrigh他们认为,如果审计人员认真执业,不欺骗客户和社会公众,并放宽责任范围,就会降低审计风险,取得竞争优势。Inder K.Khurana和K.K.Raman两位学者在2004年时候事务所的发展应该真正关乎自己审计质量,同时指出:审计质量可以反映一个事务所竞争力的大小,而又是什么因素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最大呢?以前的学者如DeAngelo(1981),Francis and Krishuan(1999)都是强调国际“四大”之所以能取得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在于他们的声誉资本。而本文作者则将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的“四大”与非“四大”进行比较并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诉讼风险相对于声誉资本而言,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更大,这也间接地表明诉讼风险对事务所竞争力的影响是大于声誉资本的。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关于这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提升会计师事务所核心竞争力途径和合我国国内审计行业竞争态势分析这两个方面。

在提升途径这一方面,漆江娜、陈慧霖(2004)提出了规模和品牌建设的道路,指出大规模与高品牌可使事务所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刘桂良(2002)也认为品牌可以为事务所带来附加值,体现核心竞争优势是其功能之一。周重揆(2004)提出强化文化方法,认为文化可以统一价值观念、凝聚人心、形成合力。李艳西(2001)把事务所业务的市场占有率看成是事务所强弱的标准。郭振山(2004)、白蔚秋(2002)、王媛、王春霞(2009)则指出只有加强会计师事务所核心人力资本队伍的建设才能拥有竞争优势。胡国龙(2003)则明确提出了会计师事务所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他认为事务所的核心竞争力是其在会计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具体指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人力资本的职业道德、专业胜任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优势的综合。

在审计行业竞争态势分析方面,陈艳萍、杨淑娥(2010)通过从整个审计市场和证券审计市场两个角度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市场集中度与竞争态势进行分析后发现,目前我国审计市场集中度与竞争态势因市场不同而各异。夏冬林、林震昃(2003)认为我国目前审计行业存在过度竞争现象已经严重阻碍我国审计行业健康发展。毛丽娟、李泱(2007)则通过对我国会计审计行业与国际审计行业的对比分析提出,国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纷纷进入国内市场,势必将于我国尚未形成规模的CPA行业同台竞争。同时她指出我国CPA行业在规模、人才、技术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基本内容

1、核心竞争力的相关概念及特性

本部分内容的研究旨在厘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以及所包含的主要要素,为指标体系的建立做好基础。

2、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竞争态势分析

主要是从当前我国事务所发展现实情况出发,通过与国际知名事务所的各项指标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得出国内所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和优势。

3、会计师事务所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对比国外学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整合提出一套适合评价我国国内

所核心竞争能力强弱的评价指标体系。

4、会计师事务所核心竞争力培育与提升途径的建议。从事务所自身和政府两个角度分析。

(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整合当前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2、剖析我们会计师事务所竞争弱势成因。

3、结合中国国情对如何提升我国事务所核心竞争力提出对策。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首先对于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进行广泛阅读,了解掌握国内外相关理论动态打好理论基础。

2、比较研究方法

本论文通过比较,在充分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构建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师事务所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3、规范研究方法。

由于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关于事务所核心竞争力研究方面的数据较少,因此,本课题在理论研究部分将主要运用逻辑推理和归纳演绎的规范研究方法,从大局角度来深入探讨现阶段及今后的在提升会计师事务所核心竞争力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发展方向。

(二)技术路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