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疗的治病原理

脐疗的治病原理
脐疗的治病原理

脐疗的治病原理

人体病因病变过程:虚则寒一寒则湿一湿则凝一凝则瘀一瘀则堵一堵则瘤一瘤则癌。

一、“虚”的感觉是怎么样?“虚”的体质是“易疲劳,犯困,没有精神”等,体虚最大的二个原因就是我们生活习惯不好与工作压力大而引起。比如一个人生活习惯经常晚上很晚睡觉,或者说睡眠不好,则第二天就容易疲劳;一个人的生活压力大,经常超负荷工作,经常很烦恼,情绪不好,就容易让身体疲劳;而让身体经常处于疲劳中,我们器官的机能就开始下降,我们体质就是这样变“虚”。

二、“寒”的感觉是怎么样?“寒”的体质是感觉“怕冷”,怕吹空调,晚上睡觉感觉冷等,当一个体虚的人,在平时生活中不注意穿衣,晚上睡觉不注意盖被子,经常吹空调,冲凉水澡,往往就容易让我们体质受“寒”,特别现在女性平时穿衣少,更容易让身体受“寒”。

三、“湿”气的感觉怎么样?当身体“寒”气越来越重时,身体慢慢更容易进入“湿”气,一个身体“湿”气重的人,就象下雨天穿了一件淋过雨的衣服,感觉身体不舒服。特别注意:寒湿气容易进入我们身体的5个主要通道是:肩颈部的“大椎穴”,前胸的“膻中穴”,肚脐部位的“神阙穴”,腰部的“命门穴”,脚底的“涌泉穴”。从“大椎穴”进入的“寒湿气”容易引起肩颈酸痛,肩周炎,颈椎病,头晕头痛,失眠多梦。

四、“凝”的感觉怎么样?当体内“寒湿气”时长了,就容易身体“凝”的现象“凝”的意思是循环慢和代谢慢;身体容易酸,痛,身体不舒服。

五、“淤”的感觉怎么样?“淤”的时间长易出现阻塞,身体易酸痛,麻木、胀痛、混身不舒服,在疏通过程中痧点全是黑、紫色的。

六、“阻塞”的感觉怎么样?“阻塞”时间长了就容易生病,每个人生病不一样。

七、“瘤”的感觉怎么样?长“瘤”不可怕,怕的是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容易变异形成癌病。

八、”癌”的感觉怎么样?是个很恐怖的事情,那就等死了,脐疗在古代就是用来治病,很多圣医对这种疗法评价极高,黄帝内经:药之及,针之不到,须脐之。

“寒湿体质”是万病之源,而体质“虚弱”的人,寒湿气就更容易进入我们的身体;所以当人体因各种原因感觉疲劳时,就可以通过“脐疗”补充阳气及时恢复体力,不要让身体器官在疲劳中变“虚”;从而导致寒气进入我们体内。若您身体寒湿气较严重,那建议您经常做“脐疗”,通过“脐疗”补阳气,温热刺激的方式达到排寒排湿的效果。中医讲:虚则补、寒者热之;而“脐疗”就是最好的“补”与“热”的疗法。

脐疗功效: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益气升陷,回阳救逆,预防保健;其治疗原理就是通过“补阳气,行气血,温热刺激,激活体内特殊物质,自然疗法达到排寒逐湿,让身体变得轻松与健康。神阙穴出自《针灸甲乙经》“脐中,神阙也”,是任脉的一个重要腧穴,任督二脉互为表里,共理人体诸经百脉,脐为气血所聚,既有回阳救逆、培元固本、益气固脱之功,又有滋肾阴、调冲任、益精血之效。神阙穴表皮层薄、脐下无脂肪组织、屏障功能最弱、穴位周围的静脉网与神经分布丰富,更有利于药物的穿透与吸收。中药贴脐疗法即通过神阙穴给药,可避免药物口服在体内的吸收及对胃黏膜的刺激,同时此法操作简便,吸收效果好,易被患者及家属接受。

耳穴压豆疗法讲课讲稿

耳穴压豆疗法

为什么通过耳穴可以治疗许多疾病? 通过耳穴诊疗疾病早在2000年前《灵枢·厥病》篇就有记载;随后历代医家对耳穴治病的机理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认为耳为十二经脉气血汇聚之所。正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所言“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窍,其精阳之气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从耳廓的解剖关系来认识,耳廓神经分布十分丰富,包括了耳大神经、枕小神经、耳颞神经、迷走、舌咽面混合神经;同时论证了《黄帝内经》灵枢篇提出的“足太阳的分支到耳上角,足阳明上耳前,足少阳下耳后,分支到耳中,手太阳的分支到耳上角,手阳明别络入耳中,阴经则通过其别支合于阳经而与耳部相聚也”。均说明了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均汇聚于耳部。 根据全信息理论,认为耳为倒立的一个胎儿,内在脏腑与四肢躯干均在耳廓部有相应的对应点。通过这些对应点色与形的改变,以及局部脱屑、丘疹、结节,压痛敏感等反应,就可通过耳廓视诊来诊断内在脏腑的生理与病理变化;选择这些对应点压豆,并施以按、压、捏等外力刺激,通过神经与经络的感传效应,可调整内在脏腑与气血失调。 什么是耳穴压豆法?其主要治疗哪些疾病? 耳穴压豆法又称耳穴药压法,是使用较硬的王不留行籽、决明子等进行耳穴压贴的一种传统疗法。耳穴压豆法主要遵循耳针、中医辨证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选择一定的穴位进行组合,以调整相应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耳穴压豆法对于治疗以下疾病有较好疗效: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坐骨神经痛等神经性疼痛;扭伤、挫伤、落枕等外伤性疼痛;各种炎症性病症如咽喉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气管炎、肠炎、末梢神经炎等;一些功能紊乱性病症如眩晕症、神经衰弱、失眠、癔症、心律不齐、疲劳综合症、多汗症、胃肠功能紊乱、肥胖、月经不调、痛经、遗尿等;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病症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肠炎、荨麻疹等;各种慢性病症如对腰腿痛、肩周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肢体麻木等。另外,耳穴压豆法还有保健、减肥、美容、治疗近视等功效。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完整版)药枕疗法的治病原理

药枕疗法 药枕疗法的含义 ?枕,为人在睡卧之时,垫于颈项之下,使头颈限定在一定的高度和舒坦位置的一种睡具。 ?药枕疗法,是将具有芳香开窍、活血通脉、镇静安神、益智醒脑、调养脏腑、和调阴阳等作用的药物经过炮炙之后,置于枕芯之内,或浸在枕套之中,或直接做成睡枕,令人在睡卧之时枕之,用以防治疾病和延寿抗衰的一种自然疗法。 药枕疗法的源流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就载有用蒸大豆装入枕中,制成豆枕,用以治疗病人失眠。该书还选用麝香、青木香、虎头、犀角等药物制成药枕,用于临床治疗。 ?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载有“治头项强不得四顾方,蒸好大豆一斗,令变色,内(通“纳”)囊中枕之。” ?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有绿豆枕、吴萸枕、决明菊花枕、黑豆枕、桃枝枕等多首枕疗方剂用于临床。 ?清代吴尚先在《理瀹(yuè)骈(pián)文》中创制桃叶枕、蝉衣枕、蒸盐枕、决明枕、荆芥黑豆枕等多首药枕方用以治疗脑痛、小儿丹毒、项强、头风头痛、梦魇等多种病证。 药枕的制作 药枕的制作方法因其种类不同而稍有差异: ?根茎、木本、藤类药物多需晾晒或烘干,再粉碎成粗末即可; ?花、叶类药物多于晾晒后搓碎即可; ?矿石类,角质类药物多需打碎成小块如米粒大小,或剉成粉类,再装入枕芯; ?冰麝等贵重药物,易挥发类药物多混入药末之中,不需另加炮炙。 诸药混匀后,装入由纱布或棉皮缝制的枕芯中,底层枕芯加塑料布一块,防止药物渗漏而遗失。枕芯多选用松、柔、薄、透气良好的棉布、纱布,忌用化纤,尼龙类布匹。枕形有圆柱、方柱、扁柱、三角柱等多种。一般枕长以60-90cm,枕宽20-35cm为宜。 药枕疗法的治病原理 ?经络调节 ?血管神经调节 ?药物作用 药枕疗法的治病原理--- 药枕疗法的治病原理--- 药枕疗法的治病原理--- 药枕疗法的治病特点 ?方法简便容易推广 ?经济实惠节约药材

高血压药枕配方

高血压药枕 我国古代的人们早就发现,用装了药物的枕头(即药枕)来睡觉,能起到有良好的防病保健的作用,并可以防治多种慢性疾病,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药枕疗法”。 药枕疗法对高血压病有良好的治疗和保健作用。其作用的机理是多方面的。一般选用具有平肝潜阳、宁心安神、清脑明目的中药,如杭白菊、野菊花、罗布麻、淡竹叶、青木香、夏枯草、决明子、蔓荆子、桑叶、薄荷、白芷、川芎、晚蚕砂、珍珠母,以及茶叶、绿豆等。 这些药物通过以下途径而发挥作用:一是通过鼻腔闻到中药特有的芳香气味,达到“闻香治病”的作用;二是中药有效成分通过头项部的有关穴位,经皮肤毛孔进入人体经脉,起到疏通气血、调节体内气机平衡的作用。三是睡眠时头颈部的体温,促使枕内药物成分以微粒子的形式缓慢释放出来,从而起到缓慢而持久的降压和稳压的效果。 临床观察证实,患者使用降压药枕3-6个月以后,降压有效率可达80%以上。同时,这种药枕对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胸闷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中风后遗症、神经衰弱、偏头痛、鼻炎等也有良好疗效。 使用时,可以根据不同病人的具体病情,选择上述药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作枕芯,制成软硬适度,清香宜人的药物枕头。药枕的种类很多,有布式、薄型、石式、木式、囊式等多种。 此外,近年来有关单位还研制出电疗药枕、磁疗药枕、音乐枕头等特殊的药用枕头,应用得当,也能起到保健和治疗作用。此外,病家还可根据自己的病情,自己制作降压药枕。 药枕的制作方法是:花类、叶类药物必须充分晾晒,搓成碎末;根茎、木本、藤类药物必须充分晾晒或烘干,粉碎成粗末后使用;矿物质、角质类药物必须打碎成米粒状碎块,或加工成粉装后使用;种子类药物必须去除灰尘,或清洗后晒干使用;含有芳香、挥发类成分的药物,一般不需加工炮制,可直接混入其他药末中使用。 药枕的包裹用料宜选用松、柔、薄、透气性能良好的棉布、纱布,以利于药物的挥发,不用化纤、尼龙的布料。药枕底层枕芯可加垫塑料布一块,以防止药物渗漏,弄脏床单。一般药枕的长度为60-90厘米,宽度为20-35厘米,也可根据各人爱好和需求,制成各种形状及大小的药枕。 下面介绍几种有效的降压药枕配方,供选用: 1、枯草荷叶枕:用夏枯草1000克,荷叶500克制成药枕。功能清泻肝火,平肝降压。主治肝火上炎型的高血压病。 2、桑叶地黄枕:用桑叶、干地黄、巴戟天各500克,丹皮200克,制成药枕。功能双补阴阳。适用于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病。 3、桑菊枕:用桑叶、菊花各500克,薄荷30克,冰片20克。制成药枕。功能平肝潜阳,芳香降压。主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 4、菊花决明枕:用白菊花(或野菊花)1500克,决明子1000克制成药枕。该枕功能平肝泻火,明目降压,主治肝火上炎型高血压病。 5、天麻钩藤枕:用天麻200克,钩藤1500克,罗布麻叶300克,共研粗末,制成药枕。功能平肝熄风,清肝降压。主治肝风内动型高血压病,血压较高,有中风危险者。 6、黑豆磁石枕:用黑豆、生磁石各1000克。先将生磁石打碎至高粱米粒大小,与黑豆混合抖匀,装入枕芯,制成药枕。该枕功能滋补肝肾,养阴降压。主治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 7、晚蚕砂枕:夏季收集家蚕幼虫的新鲜粪便,当即晒干或烘干,除去杂质,装入枕芯,制成药枕。该枕功能化浊除湿,祛痰降压。主治痰浊内蕴型高血压病。 8、菊芎丹白枕:用菊花100克,川芎400克,丹皮、白芷各200克。体胖、午后有潮热者,丹皮用量可加至300克;头痛遇寒即发者,可另加细辛2000克。每袋药连续可用半年。该枕功能清肝明目,活血通络。主治肝郁化火型高血压病。 玉米须的药用价值 玉米,玉蜀黍的种子,又名苞米,俗称苞谷。 用玉米磨成的玉米面,又称棒子面,是北方做窝窝头的主要原料。 玉米虽然是粗粮,但其营养价值并不低于细粮大米。除淀粉和钙的含量略低于大米之外,所含蛋白质、脂肪、磷、铁以及B族维生素都高于大米。 玉米其味甘淡,其性平和。《本草纲目》说它有“调中开胃”的功效;《本草推陈》则称“煎服有利尿之功”。但通常作药治病的,并不是玉米,而是玉米须,正式收载于古药书《滇南本草》。 平淡无奇的玉米须应用得当,常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加之药性平和,所以医生乐于使用,民间也广泛应用。自古以来,玉米须主要用于利尿消肿。现代用来治疗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以及营养不良引起的水肿,都有一定的疗效。 对于慢性肾炎,还有助于改善肾功能和减少尿蛋白。一般可用新鲜玉米须煎汤代茶,饮用量以不超过每日尿量为限度。治疗肾炎水肿,可加鲜茅根60克煎服或与冬瓜皮、赤小豆各30克同煎服用;治疗肝硬化腹水,可加半边莲30

耳穴压豆法操作规范及流程图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耳针法(耳穴压豆法)操作规范 耳针示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 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调 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适应证】 1.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对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 带状疱疹、坐骨神络痛等神经性疼痛;扭伤、挫伤、落枕等外伤性疼 痛;五官、颅脑、胸腹、四肢各种外科手术后所产生的伤口痛;麻醉 后的头痛、腰痛等手术后遗痛,均有较好的止痛作用。 2.各种炎症性病症如对急性结合膜炎、中耳炎、牙周炎、咽喉 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气管炎、肠炎、盆腔炎、风湿性关节炎、面 神经炎、末梢神经炎等,有一定的消炎止痛功效。 3.一些功能紊乱性病症如对眩晕症、心律不齐、高血压、多汗 症、肠功能紊乱、月经不调、遗尿、神经衰弱、癔症等,具有良性调 整作用,促进病症的缓解和痊愈。 4.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病症如对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肠 炎、荨麻疹等,能消炎、脱敏、改善免疫功能。 5.内分泌代谢性病症如对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 经绝期综合征等,有改善症状、减少药量等辅助治疗作用。 6.一部分传染病症如对菌痢、疟疾、青年扁平疣等,有恢复和 提高机体的兔疫防御功能,加速疾病的治愈。 7.各种慢性病症如对腰腿痛、肩周炎、消化不良、肢体麻木等, 有改善症状、减轻痛苦的作用。耳针除上述病症外,还可用于针刺麻 醉中(耳针麻醉)。也可用于妇产科方面,如催产、催乳等。也能用 于预防感冒、晕车、晕船,以及预防和处理输血、输液反应。还可用 于戒烟、减肥,国外还用于戒毒等。 【操作流程】 1、备齐用物(治疗盘、针盒或菜籽、碘酒、酒精、棉签、镊子、 探棒、胶布、弯盘等),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中药熏蒸疗法治病与保健的原理

中药熏蒸疗法治病与保健的原理 中药熏蒸疗法,是用中草药煎煮产生的药汽熏蒸肌体,以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中药熏蒸疗法,因蒸汽熏蒸的热能与对症使用的药物,具有显著、强大、持久的生理、药理效应。治疗过程中,热与药这一对治疗因子是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机体产生协同增效作用的。 热是一种物理因子,热疗属物理疗法的范畴。熏蒸过程的热效应是由源源不断的热药蒸汽以对流和传导的方式直接作用于人体的。而药疗效应或是由熏蒸药物中逸出的中药粒子(为分子或离子,下同)作用于体表直接产生杀虫、杀菌、消炎、止痒、治痛等作用,或是经透皮吸收进入人体,通过激动组织细胞受体的生物化学过程发挥药疗作用。中药熏蒸过程中,丰富热能和大量药物持续作用于人体,使身体出现以下一系列生理、药理效应。 一促进气血循环。中药熏蒸时,周身体表毛细血管网被充分扩张、开放,外周血容迅速增多,导致体内储血和内脏血液重新分布,进而促进全身血液大循环。这种因热能因子疏通腠理及产生的舒张血管、通达血脉、促进血液大循环的结果,同时也促进了熏蒸时所加中药的渗透与吸收。如熏蒸时添加舒筋活血类中药:当归、川芍、丹参、益母草等,随着这些活血

化瘀药物的吸收并发挥药效,会使因热效应产生的活血化瘀作用更加突出,更加持久。 二调节和改善人体神经、经络系统。人体皮肤分布着无数神经感受器和由腧穴,这些感受器和膪穴分别通过神经纤维和十二经络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网络,时刻保持着皮肤-内脏一大脑间频繁的信息传递与调节过程。临床上常发现内脏病变时,某一区域皮肤痛觉变得敏感起来,还有可能发生牵涉痛或反射性肌痉挛。这种联系反映在解剖上的关系是:外周传入感觉神经在脊髓段与内脏传入神经发生了交织与联系,从而使传导的信号相互影响。因此,中药熏蒸的热药效应绝不仅仅是产生皮肤的温热或药疗作用,而是导致一系列如情绪轻松、肌肉松弛,睡眠改善、身心舒畅等生理、心理变化;反应在内部脏器上,就是偏胜偏衰的脏器功能趋于协调、平衡;这就是神经与经络调节的结果。同时施用养血补气安神中药可促进和强化上述调节过程。 三缓解和治疗肌肉骨疼痛。痛觉感受,对人的身心与健康是一种不良刺激。痛觉较重时,会对人的情绪、血压、饮食、睡眠乃至学习和工作造成严重干扰。熏蒸治疗因子作用于感觉神经,可降低其兴奋性,使主观上的痛觉感受减轻。这可能是因为感觉神经受到刺激产生的信号作为一种与痛觉信号同时传人脊髓神经再传至大脑中枢时,在传递的通路上对痛觉信号产生干扰,从而减弱其传至大脑中枢时的强度,使痛觉减轻。再

《黄帝内经》论脐与脐疗

·灵枢部分 1.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应取之十二原。 (小编提醒:在高树中《一针疗法》和《中医脐疗大全》将四关解释为肘、膝、膈、脐)《九针十二原第一》 2.肓之原,出于脖胦,脖胦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脖胦即气海的别称)《九针十二原第一》 3.肾脉急甚为骨癞疾;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缓甚为折脊;微缓为洞,洞者,食不化,下嗌还出。大甚为阴痿;微大为石水,起脐以下至小腹腄腄然,上至胃脘,死不治。小甚为洞泄;微小为消瘅。滑甚为癃(疒贵);微滑为骨痿,坐不能起,起则目无所见。涩甚为大痈;微涩为不月、沉痔。《邪气脏腑病形篇第四》 4.心脉急甚者为瘛疭;微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缓甚为狂笑;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大甚为喉吤;微大为心痹引背,善泪出。小甚为善哕;微小为消瘅。滑甚为善渴;微滑为心疝引脐,小腹鸣。涩甚为喑;微涩为血溢维厥,耳鸣癫疾。《邪气脏腑病形篇第四》 5.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胃病者,腹膜胀,胃脘当心而痛,上肢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邪气脏腑病形篇第四》 6.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

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经脉第十》 7.足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结于膝内辅骨,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其内者,著于脊。其病足大指支内踝痛,转筋痛,膝内辅骨痛,阴股引髀而痛,阴器纽痛上引脐,两胁痛引膺中,脊内痛。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命日仲秋痹也。《经筋第十三》8.手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内侧,结于锐骨,上结肘内廉,上入腋,交太阴,挟乳里,结于胸中,循贲,下系于脐。其病内急,心承伏梁,下为肘网。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筋痛。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其成伏梁唾血脓者,死不治,命曰季冬痹也。《经筋第十三》 9.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营气第十六》 10.小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邪在小肠者,连睾系,属于脊,贯肝肺,络心系。气盛则厥逆,上冲肠胃,熏肝,散于肓,结于脐。故

头痛的药枕疗法

头痛的药枕疗法 头痛的药枕疗法 头痛的药枕疗法是:主治:瘀血头痛: 头痛久治不愈,痛处固定不移,头部胀闷不适或者刺痛如锥刺, 每当气候变化时加剧,追问病史可有外伤史, 嘴唇及青色紫暗,舌下系带多有瘀紫怒张,脉弦涩。 技术一 填充药物: 将吴茱萸叶2000g在锅中蒸热,然后装入枕芯, 亦可将吴茱萸用棉布包里住,做成药枕。 令患者睡觉时枕之。枕时对准预部风池穴、风府穴效果更佳。治疗原则:疏风散寒,活络止痛。 主治:风寒头痛: 头痛不定时发作,牵连项背,怕风、怕冷,无汗,口不渴,每遇到风寒即发作,舌质淡,苔薄白,脉多浮紧。 技术二 填充药物: 黑豆150g,蔓荆子100g,甘菊花100g,通草100g,石菖蒲100g, 细辛75s,香白芷75g,川芎75g,蒿本75g,

白术50g,羚羊角10g,水牛角5g。 将除水牛角、羚羊角之外的药物一起烘干, 研成粗末,并将水牛角、羚羊角刹成粗末, 再将各药混匀,装入枕芯,制成药枕.嘱患者睡觉时侧卧枕上。 治疗原则:疏风请热,通络止痛。 主治:风热头痛: 头部闷痛.头胀,甚至头痛如破难忍,怕风,发热, 面红目赤,咽喉肿痛,口渴喜饮水,小便黄赤,大便干,舌质红,苔薄内,脉浮数,或脉弦数。 技术三 填充药物: 羌活250g,白芷g,川芎200g, 藿香150g,荆芥150g,苍术150g,蔓荆子100g,细辛100g。诸药一起烘干,共同研成粗末,装入枕芯, 制成药枕,并嘱咐病人睡觉时枕在项背之下。 治疗原则:松风胜湿,通络止痛。 主治:风湿头痛: 头痛,头昏、头沉重如布包裹,遇阴雨天时诸症加重, 胸闷纳呆,肢体沉重,怕风,鼻塞,语音重浊, 或者大便稀溏,苔白厚腻,脉沉满。 技术四

小儿常用脐灸 山东中医药大学高树中校长脐灸法

小儿常用脐灸山东中医药大学高树中校长脐灸法 脐灸三要素:艾绒面碗特制体质药粉 脐灸又称脐疗,中医认为脐与人体十二经脉相连、五脏六腑相通,肚脐是心肾交通的“门户”。所谓脐灸(Hilum therapy ),就是把药物用艾绒、面碗、药粉等方法施治于患者脐部,通过激发经络之气,疏通气血,调理脏腑,利用艾绒的纯阳和引药入里的作用,预防和调理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 脐灸主穴:神阙穴 肚脐中医上称为神阙穴,是人体的第一张嘴,是所有经络的汇集点,是人体的重力吸收黑洞,他的吸收率是胃部的70倍。脐为百风总窍五脏寒门,道家称之为“下丹田”,为人身之命蒂,脐位于关要之地无处不通,即为急则治其表,缓则治其本;脐为五脏六腑之根,通百脉,神经血管较丰实,且位于人体的黄金点,是调理人体的最佳点。在胚胎时期,脐部是胎儿连通母体,获得血液、氧气及营养供给的唯一通道;脐部与全身经络、五脏六腑仍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医称之为“神阙穴”。 脐为五脏六腑之根,通百脉,神经血管较丰实,且位于人体的黄金点,是调理人体的最佳点。肚脐是腹壁最薄的地方,没有皮下脂肪,但是血管非常丰富,所以各类药物易于渗透、

吸收;从养生角度来说,脐疗养生,应急则治其表,缓则治其本;药效不受胃酶的干扰破坏,因此用药量少、见效快;通过肚脐,药效不经肝脏代谢,可减少毒副反应,因此是一条理想的给药途径。 脐灸的六大调理作用 1强壮祛病,养生延年 脐之先天之命蒂,后天之气舍,是强壮保健的要穴。脐疗可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具有补脾肾,益精气之功。用于虚劳诸疾、神经衰弱和不寐少眠、多梦烦躁等症。 2通调三焦,利水消肿 脐疗能激发三焦的气化功能,使气机畅通,经络隧道疏通。可治疗小便不利、腹水、水肿、黄疸等病。 3调理冲任,温补下元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督带四脉与生殖及妇人的经带、胎、产息息相关,故药物温脐可调理冲任,固经安胎。临床用于阳痿、遗精、早泄及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滑胎、不孕等症。 4通经活络,行气止痛 脐通百脉,温热药贴脐后,能够通经活络,理气活血,达到“通则不痛”。适应于痹症,手足麻木及诸酸痛症。 5敛汗固表,涩精止带

药枕配方集锦(种配方)

药枕配方集锦(48种配方) 药枕配方集锦(48种配方) 选择药枕,必须根据自己的生理特点及健康状况因人而异。以下药枕处方可供参考: 1、治疗高血压:治高血压的药枕,处方为:菊花、夏枯草、决明子、桑叶、蒲公英和薄荷各等份,每味药用量为150克。 2、高血压、神经衰弱、头痛头晕等疾病。茶叶枕:长期作睡枕,可预防高血压。药物:茶叶300~400g。制法:将用过的茶叶,洗净晒干,做成小睡枕。 3、风火头痛、头昏、失眠、高血压等疾病,也适用于老年保健白菊花枕:适合用于长期高血压症兼头痛。药物:白菊花120g。制法:将白菊花冲洗干净,晒干,装进小纱布袋里再缝进枕头当中,每晚枕之睡觉。 4、高血压兼结膜炎。晚蚕砂枕:适用于高血压兼结膜炎患者,有明目作用。药物:晚蚕砂(即家蚕屎)120g。 5、高血压、目赤等疾病:决明子枕。 6、暑热心烦、头晕头痛等疾病:绿豆枕。

7、治视神经衰弱,药枕处方为:绿豆衣、橘叶、龙胆草、桑叶、地骨皮、菊花、草决明各等份,每味药用量为150克。 8、治哮喘不止,咳嗽不停,药枕处方为:黄芪、款冬花、五味子、甘草、麦麸、枇杷叶等量,每味药用量为75克。 9、治疗颈椎病主要中药有:通草300克,白芷lOO 克,红花100克,菊花200克,佩兰100克,川芎100克,桂枝60克,厚朴100克,石菖蒲80克。将这些药混合并加工使之软、硬适度,制成药物枕头。此外,对于颈椎病的不同症状,可相应加减药物。如颈项酸困、不适,可加苍术60克,豨莶草100克;头晕、鼻塞,可加葛根60克,辛荑花60克;肢体麻木,可加麻黄50克,桑枝100克,防风100克,羌活100克。对颈部生理曲线序列不齐、变直或反屈,轻度骨质增生、软组织紧张引起的症状,可枕于颈部,仰卧,以加强疗效。 10、用于高血压、鼻炎、头痛等。祛火降压枕:菊花、川芎、薄荷、白芷各100克。 11、颈椎病、头痛头昏、肩周炎、风湿等疾病,祛风通窍枕:晚蚕砂200克,绿豆衣、白芷、川芎、防风各100克。 12、神经衰弱导致的失眠、心烦心悸等养心安神枕:

耳穴压豆疗法

为什么通过耳穴可以治疗许多疾病? 通过耳穴诊疗疾病早在2000年前《灵枢·厥病》篇就有记载;随后历代医家对耳穴治病的机理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认为耳为十二经脉气血汇聚之所。正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所言“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窍,其精阳之气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从耳廓的解剖关系来认识,耳廓神经分布十分丰富,包括了耳大神经、枕小神经、耳颞神经、迷走、舌咽面混合神经;同时论证了《黄帝内经》灵枢篇提出的“足太阳的分支到耳上角,足阳明上耳前,足少阳下耳后,分支到耳中,手太阳的分支到耳上角,手阳明别络入耳中,阴经则通过其别支合于阳经而与耳部相聚也”。均说明了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均汇聚于耳部。 根据全信息理论,认为耳为倒立的一个胎儿,内在脏腑与四肢躯干均在耳廓部有相应的对应点。通过这些对应点色与形的改变,以及局部脱屑、丘疹、结节,压痛敏感等反应,就可通过耳廓视诊来诊断内在脏腑的生理与病理变化;选择这些对应点压豆,并施以按、压、捏等外力刺激,通过神经与经络的感传效应,可调整内在脏腑与气血失调。 什么是耳穴压豆法?其主要治疗哪些疾病? 耳穴压豆法又称耳穴药压法,是使用较硬的王不留行籽、决明子等进行耳穴压贴的一种传统疗法。耳穴压豆法主要遵循耳针、中医辨证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选择一定的穴位进行组合,以调整相应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耳穴压豆法对于治疗以下疾病有较好疗效: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坐骨神经痛等神经性疼痛;扭伤、挫伤、落枕等外伤性疼痛;各种炎症性病症如咽喉炎、扁桃体炎、腮腺炎、气管炎、肠炎、末梢神经炎等;一些功能紊乱性病症如眩晕症、神经衰弱、失眠、癔症、心律不齐、疲劳综合症、多汗症、胃肠功能紊乱、肥胖、月经不调、痛经、遗尿等;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病症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肠炎、荨麻疹等;各种慢性病症如对腰腿痛、肩周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肢体麻木等。另外,耳穴压豆法还有保健、减肥、美容、治疗近视等功效。

药枕配方

药枕的制作 1、治高血压药枕:①夏枯草、淡竹叶各50克,决明子300克、菊花200克,木香、桑叶、薄荷、丹参各50克。将上药装入枕中,每晚枕于脑下。本方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便秘或眼疾患者使用。 ②菊花、夏枯草、决明子、桑叶、蒲公英、薄荷各150克,制成药枕芯,再套上枕套供枕用。半年换一次药。 2、治脑动脉硬化药枕:丹参、乳香、没药、五灵脂、川芎、羌活、当归各100克,赤芍、菖蒲、薤白各50克,充作枕芯,每日枕用。本方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安神定志之功效。 3、治颈椎病药枕:白芷、川芎、威灵仙、红花各100克、黄菊花200克,片姜黄50克,透骨草100克,川草乌、川椒各50克,竹叶、夏枯草各100克,共制成枕芯,每日枕用。本方有疏经活络、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作用。 4、治神经衰弱药枕:夜交藤200克,合欢皮、柏子仁、枣仁、五味子、丹参、黄菊花、香附、竹茹各100克,磁石50克(或用直径4-5厘米的小磁铁一块)共装入枕中。本方有疏调气机、滋阴、调血安神、交合阴阳二气的功效。对于头痛、头晕、多梦、耳鸣、心烦、失眠的神衰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6、治支气管炎哮喘药枕:麻黄50克,半夏、银花各100克,甘草50克,陈皮、枇杷叶、款冬花、旋复花各100克,杏仁、细辛各50克,生黄芪100克,混合均匀后装入枕中使用。本方有宣肺化痰、降气止咳、平喘、益气固本的功效,适于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患者。 7、防治感冒药枕:黄芪、白术、防风、白芥子各100克,细辛、桂枝各50克,薄荷100克,麻黄、羌活、桔梗各50克,制成药枕使用。有宣肺解表、益气固本的功效。抵抗力弱,经常患感冒的人,可使用本枕。 8、治视神经衰弱、视力模糊药枕:绿豆衣、龙胆草、桑叶、地骨皮、菊花、草决明各150克,制成药枕使用。 9、治哮喘、咳嗽不停药枕:黄芪、款冬花、枇杷叶各100克,甘草、麦麸各75克,制成药枕使用。 10、治小儿夏天头热汗多药枕:绿豆500克作枕芯,让小儿枕用。绿豆枕有益于纠正某些小儿头部发育畸型(如“方”或“扁”),对头部有反作用力,使小儿头部受力分布均匀,促使头部发育正常。 11、防治耳聋药枕 方1:杭菊花1500克,当归、川芎、红花各500克,冰片30克。适用于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内听动脉供血下降的“感音神经性耳聋”。 方2:肉桂、木香、大茴香、艾绒、升麻、川楝、川椒、补骨脂各40克,附子20克、丁香15克。适于感音神经性耳聋伴有腰脊冷痛者,作为重要的辅助疗法。用本方制成暖腰袋,可以日夜佩戴,也可于卧睡时取下,置密闭塑料袋中以备再用。 方3:草决明1500克、石决明1000克、冰片30克。适用于高血压病继发感音性耳聋。 用法:一剂药可用一个月,3个月一个疗程,长期使用效果更佳。根茎类药材研为粗末,花茎类搓碎,冰片易挥发,可直接混合于它药之中。 注意事项:使用保健药枕,每隔15天左右放于通风处,使枕上的汗气发散。?由于药枕中药性散发较慢,一般使用3-6个月后才能显出疗效,切莫性急。如果想在药枕上敷盖枕巾,最好选用薄一点的。 保健药枕

自制药枕配方

自制药枕配方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介绍两个治疗高血压病的药枕配方: ①菊丹芎芷枕:菊花1000g,丹皮200g,川芎400g,白芷200g。上药共研细末,装入枕蕊,做成药枕,让病人枕用,3个月为1疗程。体胖、午后潮热者,丹皮可加至300g;头痛遇寒即发者,另加细辛200g;对白芷气味不适者,可酌减白芷用量。该药枕除可治疗高血压病外,还可治疗神经衰弱、内耳眩晕症、神经性头痛。据初步观察,癫痫患者不宜使用本药枕。 ②石膏枕:用中药生石膏适量,打碎,装入枕蕊,做成睡枕。 还有: 一、四季保健药枕 1、春季药枕:蔓荆子、青葙子、黄菊花、薄荷、钩藤各250克,装进枕中每日枕用。 分析:春季万物生发,体内风热随之而动,故选用上述五味疏风清热的中药,取其芳香之气吸人体内,以消除疲劳,预防感冒。尤其适于头晕、头痛及高血压患者使用。 2、夏季药枕:生大黄、荷叶、蔓荆子、藿香、苍术各250克,装入枕中每日枕用。 分析:夏日炎炎,酷热难当,体内湿气常聚,人多见疲惫不堪。选用上述清热、消暑、除湿的五味中药,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暑气侵脑,免致头晕目眩。对体胖多痰、湿热较重者尤为适宜。 3、秋季药枕:瓜蒌仁、旋复花、五味子、桔梗、射干、柑橘皮各250克,装入枕中每日枕用。

分析:秋季按五行属金,秋风肃杀,多影响人的肺气,发生咳嗽、哮喘、胸闷。选用以上降气、平咳、止喘药物,可使肺气通达而少生咳喘。本方对支气管炎、哮喘、咳嗽痰多者最为适宜。 4、冬季药枕:干姜200克,麻黄、附子、木香、陈茄子各250克,装入枕中每日枕用。 分析:冬季数九隆冬,寒气逼人,尤易伤脑而见周身不适(酸痛),关节疼痛。选用辛香燥火的药物,以防寒,增加体温,保护大脑不受伤害。本枕对年老体衰、命门火弱、阳虚怕冷者,尤为适宜。 以上四种药枕的药物,除种子类药物外,都应切碎或碾碎如豆粒大小,以便枕用时感到舒服些,并可使药气扩散(装入枕芯前应混合均匀),充分发挥药力。不同的季节须用不同的组方。 二、疗疾药枕方 1、治高血压药枕:①夏枯草、淡竹叶各50克,决明子300克、菊花200克,木香、桑叶、薄荷、丹参各50克。将上药装入枕中,每晚枕于脑下。本方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便秘或眼疾患者使用。 ②菊花、夏枯草、决明子、桑叶、蒲公英、薄荷各150克,制成药枕芯,再套上枕套供枕用。半年换一次药。 2、治脑动脉硬化药枕:丹参、乳香、没药、五灵脂、川芎、羌活、当归各100克,赤芍、菖蒲、薤白各50克,充作枕芯,每日枕用。本方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安神定志之功效。

脐疗的培训课件

脐疗的培训课件 一.可改善的人群;1改善人体寒性体质 2改善女性经期混乱及痛经子宫肌瘤和 3增强子宫,卵巢的运动。预防及治疗卵巢囊肿 4改善便秘及协助肠道宿便排出 5帮助收紧腹部及排除腹部多余脂肪 6增强五脏六腑血液营养的运行质量 7增强人体生育能力 8改善夫妻性障碍及增强性功能 二.特色。以中医基础为理论。纯中医的点穴按摩手法,可通经活络。加速全身的新陈代谢。打通全身12条经络。铭丽源特制的七年艾草可治三年之疾。灸具是特制白钢可吸附身体代谢的毒素。还有中医的火疗配合特制艾草达到肚脐直接给药快速渗透。具有到驱风散寒.疏理肠胃,补充元气(肾气)快速调理

严重亚健康的神奇效果。 三.脐疗在各个方面的功效 健康方面:快速改善内脏及组织的生理及病理活动,提高免疫力,强身健体特别对体质较弱、失眠多梦、寒性胃痛、腹泻者有极好的改善作用。 养生方面:微热的气流从脐部扩散到整个腹部,促进胃肠蠕动,加速体内毒素的排出,改善睡眠,使人精神身体都有无比的轻松、舒适、精力充沛。 美容方面:促进面部血液循环,能改善面部苍白、暗哑的现象,预防和淡化因循环不畅引起的色斑、暗黄等皮肤问题。 治疗方面:特殊的给药方式,使患者气血充盈,颜容光彩,诸疾不生,体健身轻,延年益寿。 四.脐疗的禁忌 1三小时之内禁止洗澡 2 有严重心血管疾病、体质特别虚弱者,处在怀孕期、哺乳期的女性,以及过敏性皮肤者,特别是腹部皮肤有炎症、破损、溃烂者均需要特殊进行脐疗。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有无药物过敏史,避免在用药时引起过敏。 3 要特别注意保暖。治疗不要在室外进行,或者让脐部对准风口。保持室内温暖,适当覆盖衣被。

药枕制作配方

药枕制作配方 闻香味能治病,在我国早有记载,三国时代的名医华佗就曾运用过香味疗法治病。他用花稠制成小巧玲珑的香囊,在囊里面装上麝香、丁香、檀香等药物,然后把香囊悬挂于室内,用以治疗肺痨、吐泻等疾病。 近年,利用香味疗法治病更为普遍,特别是运用某些中草药做成药枕,对治疗高血压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例如,用白菊花、艾叶、银花叶各半斤,矾石120克,装入布袋做成药枕伴睡,具有降血压作用。用草决明做成药枕,当枕头垫睡,也有明目作用。 唐朝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记载:“用蚕屡次、废茶叶装枕头可明目、清心”。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列有“明目枕”,称用“苦荞麦皮、黑豆皮、绿豆皮、决明子、菊花内和枕,,至老明目”,清代吴尚先《理渝骈文》中记有“健身丁公枕”,可以“疗百病,延年益寿”。江西景德镇市老中医张时奎现已九十岁了,他说:“他的健康长寿之道,就是几十年用“健康丁公枕”。我国民间有多种多样枕头,大都以清火、祛热为目的,头火重的人枕“蚕屡次枕”;夏天枕,“石膏枕”有祛热解暑之功;“小孩枕”,不凉不燥,有益于头部的正常发育。近年来,现代医药对枕头治病又有进一步的研究,如以“磁疗枕”;置于神经衰弱、失眠、头痛及耳鸣有一定疗效。 药枕可以能取得如此疗效?根据经络学说,颈肩部位有督脉、膀胱、胆等三条经络通过,大肠、小肠、三焦的经络也抵达肩、颈部,药枕能缓缓地刺激局部的穴位,有助一特异性治疗功能的发挥,使经络气血能流通正常。药枕的特点是作用缓慢,作用时间长,因而很适宜老年人及枕性病菌人的保健治疗。治疗高血压的药枕,可用决明子、菊花、夏枯、草、桑叶各三两作枕;治疗颈椎病的药枕可用葛根、白芍、木瓜、防风、羌活、鸡血藤等二丙研粗末作茧自缚枕;治疗腹腿痛的药枕可用川草乌、桂皮、杜仲、乌药各二两研末,再加冰片10克共作枕,都有一定疗效。 睡药枕一般在下面垫一个普通枕,上面放药枕。药枕大小根据用药数量多少,一般来说要注意枕的高度、硬度、弹性是否适中。 参考以上所介绍的办法和配方制造药枕,将爱到老年人的特别欢迎,可畅销无疑。特别是当前讲究长寿、健康方法的风气越来越高,人类的平均寿命也正在提高,人们对这种有明显疗效而使用又极为方便的物品,将愈来愈感兴趣,可大力研究、开发和制作。 闻香味能治病,在我国早有记载,三国时代的名医华佗就曾运用过香味疗法治病。他用花稠制成小巧玲珑的香囊,在囊里面装上麝香、丁香、檀香等药物,然后把香囊悬挂于室内,用以治疗肺痨、吐泻等疾病。 近年,利用香味疗法治病更为普遍,特别是运用某些中草药做成药枕,对治疗高血压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例如,用白菊花、艾叶、银花叶各半斤,矾石120克,装入布袋做成药枕伴睡,具有降血压作用。用草决明做成药枕,当枕头垫睡,也有明目作用。 唐朝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记载:“用蚕屡次、废茶叶装枕头可明目、清心”。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列有“明目枕”,称用“苦荞麦皮、黑豆皮、绿豆皮、决明子、菊花内和枕,,至老明目”,清代吴尚先《理渝骈文》中记有“健身丁公枕”,可以“疗百病,延年益寿”。江西

奉献祖传偏方

此方为中医脐疗中药外用热敷药。用药八角(大料)一斤艾叶一两每天一付,用一两热水泡一天,期间翻两次,泡湿了,根据病情准备几天的药,治疗时患者躺床上用被褥盖严,只露鼻孔,药上锅炒热至烫,装进毛巾做得口袋里,用绳子扎口,塞进被子里盖在肚脐上,药力通过肚脐向全身扩散,不热了以后拿出来再炒,加点水炒,加点高度酒炒最好,然后再塞进被子里盖在肚脐上,如此反复约一小时,停止,等病人落汗穿衣起床算一次,一天只要一次,(用药期间无病症的关节无反应,有病症关节用药后反映激烈,就向犯了病一样,这是正常的,不要怕,这是药和疾病在斗争的反应,刚用药出的是凉汗,以后每天凉汗少了热汗多了,等后两天一点凉汗没有了,病也就好了,)药凉后再加热,反复用直到出透汗,一天一次,轻者三天愈(多为病程短和产后风病患者),重者7天愈(病程长者)。 注意事项: 1治疗期间,人怕风拍冷,要绝对捂严实。 2,有心脏病的的人准备好速效救心丸,最好先含几粒,因为出汗多身体虚,以防万 一。" 3及时喝温淡盐水,因为要出很多汗 4每次治完身体虚,最好不要出门,不要再次受风,我自己感觉有点像妇女坐月子(身体虚)。 5多准备几条毛巾被铺在身子底下和盖身子用,要不被子褥子湿了可不好干,头也要毛巾包上, 6根据病情准备好足够的空闲时间天数,用完药身体虚,最好多休息几天,7最重要的一条;治疗期间病人很难受,特热,要出很多汗,我自己有体会,如果没有毅力,趁早别治,省的半途而废。 中医根据:

其性温,味辛。有温阳散寒,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寒呕逆,寒疝腹痛,肾虚腰痛,干、湿脚气等症。 艾叶味苦、辛,性温。归肝、脾、肾经。功能主治: 本品芳香、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要药。用治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证,如艾附暖宫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带下,妊娠胎漏,如胶艾汤。本品捣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此药治人无数,少有不愈者。 例一: 母亲一同事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已卧床半年多,用此药7天后行走如常人,生活完全自理,已近8年。 例二: 一修车师付的女儿患类风湿病全身紧缩如大虾,用药5天后关节伸展,疼痛消失,关节伸直,身高高出近10厘米,三年未犯。 例三: 我本人10岁时大年初一晚上从亲戚家回来的路上感觉一股冷风钻进右腿膝盖里,疼痛无比一整晚,此后不定期发作,阴天或累了后就隐隐作痛,用此药5次后再未犯过。 例四: 我姐姐生宝宝月子里开窗(热天)受风,全身多处关节疼痛,常常发作,痛苦不堪(无数母亲受此病困扰终生),用药三次后全身轻松,再未疼过,现宝宝已三岁。 特注: 本人家传中医,大学学的中医,所以奉献此方为大家所用。愿大家健康。本人对各种怀疑的不做任何解释。

耳穴压豆法操作规范

耳穴压豆法操作规范 【目的】 用物品(如菜籽、王不留行子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适应证】 临床适用于高血压、眩晕、失眠、疼痛、便秘、腹胀、颈椎病、腰痛等临床常见病症 【禁忌症】 1、耳郭上有湿疹、溃疡、冻疮破溃等,不宜用耳穴治疗。 2、有习惯性流产的孕妇禁用耳针治疗;妇女怀孕期间也应慎用,尤其不宜用子宫、卵巢、内分泌、肾等穴。 【用物准备】 治疗盘、耳穴模型、探针、棉签、%碘伏、镊子、王不留行籽、胶布、剪刀、弯盘等。 【操作流程】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 3、术者一手持耳轮后上方,另一手持探针由上而下在选区内找敏感点,常规消毒。 4、埋籽:左手手指托持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割好的方块胶布,中心粘上准备好的药豆,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揉按1~2分钟,

以局部耳廓微红、发热为度。 5、一边按压一边询问病人有无酸、胀、痛等“得气”感。 6、教会病人或家属按压的方法。 7、撤籽:撤除胶布和王不留行籽,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破损,并及时给予处理。 8、操作完毕,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操作后应进行手的卫生消毒。【注意事项】 1、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每日按压3~5次,隔1~3天换1次,两组穴位交替贴压。两耳交替或同时贴用。 2、动作轻巧,按压力度均匀适中,使病人有热、麻、胀、痛等感觉即可。 3、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以免脱落,一旦胶布潮湿,脱落应及时更换。 4、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 5、如对胶布过敏者,可用粘合纸代之。 6、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孕妇按压宜轻,急性疼痛性病症宜重手法强刺激。 【流程图】 评估患者耳针取穴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 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 ↓ 物品准备

颈椎的药枕

取当归、川芎、辛夷花、羌活、藁本、制川乌、乳香、没药、葛根、红花、赤芍、菖蒲、灯心草、桂枝、细辛、白芷、丹参、防风、威灵仙、冰片、合欢花、吴茱萸各 30克 ,研为粗末 ,装枕芯。每日枕用不少于 6小时 ,连用 3~ 6个月。此法对颈椎病有很好的疗效 ,对高血压、动脉硬化、腰椎病、风湿性关节炎等也有不同程度的防治作用。齐康网 药枕制作配方 闻香味能治病,在我国早有记载,三国时代的名医华佗就曾运用过香味疗法治病。他用花稠制成小巧玲珑的香囊,在囊里面装上麝香、丁香、檀香等药物,然后把香囊悬挂于室内,用以治疗肺痨、吐泻等疾病。 近年,利用香味疗法治病更为普遍,特别是运用某些中草药做成药枕,对治疗高血压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例如,用白菊花、艾叶、银花叶各半斤,矾石120克,装入布袋做成药枕伴睡,具有降血压作用。用草决明做成药枕,当枕头垫睡,也有明目作用。 唐朝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记载:“用蚕屡次、废茶叶装枕头可明目、清心”。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列有“明目枕”,称用“苦荞麦皮、黑豆皮、绿豆皮、决明子、菊花内和枕,,至老明目”,清代吴尚先《理渝骈文》中记有“健身丁公枕”,可以“疗百病,延年益寿”。江西景德镇市老中医张时奎现已九十岁了,他说:“他的健康长寿之道,就是几十年用“健康丁公枕”。我国民间有多种多样枕头,大都以清火、祛热为目的,头火重的人枕“蚕屡次枕”;夏天枕,“石膏枕”有祛热解暑之功;“小孩枕”,不凉不燥,有益于头部的正常发育。近年来,现代医药对枕头治病又有进一步的研究,如以“磁疗枕”;置于神经衰弱、失眠、头痛及耳鸣有一定疗效。 药枕可以能取得如此疗效?根据经络学说,颈肩部位有督脉、膀胱、胆等三条经络通过,大肠、小肠、三焦的经络也抵达肩、颈部,药枕能缓缓地刺激局部的穴位,有助一特异性治疗功能的发挥,使经络气血能流通正常。药枕的特点是作用缓慢,作用时间长,因而很适宜老年人及枕性病菌人的保健治疗。治疗高血压的药枕,可用决明子、菊花、夏枯、草、桑叶各三两作枕;治疗颈椎病的药枕可用葛根、白芍、木瓜、防风、羌活、鸡血藤等二丙研粗末作茧自缚枕;治疗腹腿痛的药枕可用川草乌、桂皮、杜仲、乌药各二两研末,再加冰片10克共作枕,都有一定疗效。 睡药枕一般在下面垫一个普通枕,上面放药枕。药枕大小根据用药数量多少,一般来说要注意枕的高度、硬度、弹性是否适中。 参考以上所介绍的办法和配方制造药枕,将爱到老年人的特别欢迎,可畅销无疑。特别是当前讲究长寿、健康方法的风气越来越高,人类的平均寿命也正在提高,人们对这种有明显疗效而使用又极为方便的物品,将愈来愈感兴趣,可大力研究、开发和制作。

耳穴压豆法

耳穴压豆法 耳穴压豆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疫、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又称耳廓穴区压迫疗法。 1操作方法 目录 2主治病症 3注意事项 1操作方法:选择1—2组耳穴,进行耳穴探查,找出阳性反应点,并结合病情,确定主辅穴位.以酒精棉球轻擦消毒,左手手指托持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割好的方块胶布,中心粘上准备好的药豆,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揉按1~2分钟。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每日按压3-5次,隔1~3天换1次,两组穴位交替贴压。两耳交替或同时贴用。 2主治病症: 一、胆石症胆石耳穴方(《中国民间疗法》) 王不留行籽。取耳穴胰、肝、胆、脾、胃、食道、贲门、内分泌、皮质下、交感、神门等。将王不留行籽放置在一块0.6×0.8cm见方的橡皮膏中央,上述耳穴(单侧)分别各贴置一块,间隔1~2天后撕去,贴另一耳穴,反复交替。每次饭后用手轻轻揉按各穴,共20分钟左右,以加强刺激。治疗期间每天中午食脂肪餐,可吃油煎鸡蛋两个或其它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功能疏肝利胆排石。主治胆石症。 二、失眠压豆安眠方(中医杂志1990;(10):46) 王不留行籽。

选择耳穴神门、皮质下、枕、垂前、失眠(主穴);心、肝、脾、肾、胆、胃(配穴)。先用75%酒精局部消毒,然后取王不留行籽贴在0.6cm 见方的胶布中间,对准穴位帖敷,并用手指按压,每日3~5次,每次3分钟左右,贴敷1次持续3~5天。功能清心安神,交通心肾。主治顽固性失眠。 三、支气管哮喘耳穴压豆定喘方(黑龙江中医药1978;(1): 36) 生白芥子或王不留行籽。取耳部支气管、肺、肾上腺、前列腺、内分泌等穴,将药籽置于O.3×0.5cm的胶布中央,贴双耳上述穴位,嘱患者每日压4~6次,每次每穴按压1~2分钟。功能宣肺平喘。主治各型哮喘。 四、腹痛腹痛耳穴压豆方(经验方) 王不留行籽或白芥子。取耳穴腹点、腹痛点、脾俞点,将药籽置于O.3×0.5cm的胶布上,贴于双侧上述部位,嘱患者半小时按压1次,每次按压5分钟。功能理气止痛。主治各种原因所致的腹痛。 五、胆囊炎利胆耳穴方(《中医外科》) 王不留行籽。用耳穴探测仪检查,在耳穴压痛点上敷贴中药王不留行籽。每日或隔日1换,10次为1疗程。功能疏肝利胆止痛。主治胆囊炎、胆区疼痛。 六、冠心病冠心止方(四川中医1987;(2):28) 王不留行籽。取耳穴心、冠状动脉后(位于三角窝内侧和耳轮脚末端)、小肠、前列腺后穴,取王不留行籽置于菱形胶布上,贴一侧耳穴上述各穴,嘱病人每日按压4次,每次每穴按压40次,5天交换1次,10天为1疗程。功能理气活血止痛。主治冠心病、心包炎、胸膜炎等引起的心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