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第四章护理理论]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基础护理学[第四章护理理论]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基础护理学[第四章护理理论]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四章护理理论

知识脉络图

第一节纽曼健康系统模式

一、纽曼健康系统模式的内容

(一)纽曼对护理四个基本概念的认识

1.人

纽曼认为人是一个整体,通过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生长发育和精神信仰五个方面的变化维持人的完整性。人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不断与环境相互作用。人有抵御环境中压力源侵袭的能力。

2.环境

纽曼认为环境是所有影响人的内、外因素的总和。除了机体内环境和外环境以外,她还提出了人的自身环境概念。

3.健康

纽曼认为健康是系统的最佳稳定状态。当系统的需要得到满足时,系统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生长发育和精神信仰五个方面的变化与系统整体间关系平衡而协调,机体处于最佳稳定状态。反之,系统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则机体的健康水平下降。

4.护理

纽曼认为护理是一门独特的专业,护理的任务是减轻压力源造成的危害,控制影响护理对象的各种变量,保持护理对象系统的健康稳定。要达到这一目的,她主张早期采取预防措施,并将预防措施分为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纽曼将护理方法分成三个步骤: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和护理结果。她的护理方法反映了系统论思想,她认为系统进程和护理措施都是有目的、有方向的活动。

(二)纽曼健康系统模式

纽曼健康系统模式描述的是一个综合的、以开放系统为基础的护理理念框架。该模式分为三部分,即压力源、机体防御机制和护理预防措施。

1.压力源

纽曼将环境中能改变系统稳定的因素称为压力源。压力源又分为机体内因素、人际因素和机体外因素三种。机体内因素如头痛、焦虑等;人际因素如人际关系紧张、失去亲人等;机体外因素如气候、地理环境变化等。

当压力源超过人体正常防御能力,突破正常防御线,这时系统稳定就被破坏,机体基本结构被损害,生命受到威胁。

2.机体防御机制

机体防御机制包括三种防御线:应变防御线、正常防御线和抵抗防御线。

(1)应变防御线处于机体最外层,最易被破坏,常处于波动之中。应变防御线的主要功能是防止压力源人侵、缓冲与保护正常防御线。如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正确的健康信念均为机体的应变防御线。

(2)正常防御线居于应变防御线和抵抗防御线的中间,是机体防御机制的主体。它的形成是个体在生长发育以及与环境持续互动过程中对环境中压力源的不断调节、应对和适应的结果,是个体逐步建立的对内、外界压力源的正常反应范围,一般可作为系统稳定或机体最佳健康状态的标准(水平)或作为确定系统/机

体偏离最佳健康状态的基线。一旦压力源入侵正常防御线,个体发生压力反应,就会表现为稳定性降低和疾病。

(3)抵抗防御线位于最里层,紧贴基本结构,由支持基本结构和正常防御线的一系列已知和未知因素,如白细胞、免疫功能以及其他生理机制组成。抵抗防御线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基本结构。

三条防御线相互保护,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应变防御线保护正常防御线,抵抗防御线保护基本结构。当个体遇到压力源时,应变防御线首先激活以防止压力源入侵。如应变防御线抵抗无效,压力源侵入正:常防御线,人体发生反应,出现症状。此时,抵抗防御线被激活。当抵抗有效,个体又回复到正常防御线未遭受入侵时的健康状态。

3.护理预防措施

(1)一级预防:当压力源可以存在,或压力源已经确定,应变防御线正抵抗压力源的侵袭时,护士应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压力的打击或增强应变防御线的抵抗能力,保护正常防御线的完整。

(2)二级预防:当正常防御线被压力源突破,出现症状和反应时,护理应采取治疗措施,积极处理出瑚的症状并增强抵抗防御线,防止病情变化。

(3)三级预防:是指二级预防之后,病情基本稳定时采取的措施,主要目的是使系统重获稳定状态,恢复健康。

二、纽曼健康系统模式与护理实

践的关系

纽曼发展了以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和护理结果为步骤的独特的护理工作步骤。

第二节奥伦自理理论

奥伦自理理论由美国著名护理理论家奥伦(又名奥瑞姆)提出并建立。奥伦出生于美国Mary Land州,1930年护校毕业,1939年获护理学士学位,1945年获护理教育硕士学位。从事过护理临床、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的工作。1971年她出版了《Nursing:The Concept of practice》一书,详细阐述自理模式及三个相关理论结构。以后又再版了四次,使自理模式的内容更加完善。

一、奥伦自理理论的内容

(一)奥伦对护理四个基本概念的认识

1.人

奥伦认为人是一个有别于动物的,具有生理、心理、社会的,并有不同自我照顾能力的整体。人能反映自身及其周围环境,能够表达自己的体验,总结经验,使用符号进行思维和交流,所以人能够学习。人的自我照顾能力不是先天就存在的,而是通过后天学习得到的。

2.环境

奥伦认为环境是存在于人周围的,能够影响自理能力的因素。奥伦分析了社会环境中影响人的自理能力的社会价值观,认为社会中的人在生活中都希望能够自我照顾,并对自己的健康及其依赖者的健康负责任。她认为大多数的人对不能满足自理需要的人们是会接受,并根据各自的能力提供帮助。即认为自我照顾和帮助他人是社会认可的有意义的活动,护理体现了这种价值观,是社会非常需要的活动。

3.健康

奥伦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

4.护理

奥伦认为护理是克服或预防自理缺陷发展,或为不能满足自理需求的个体提供帮助的活动。随着个体健康的恢复,或个体已经学会自我照顾时,个体对护理的需要也就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二)奥伦自理模式的三个理论结构

1.自理理论

自理理论解释了什么是自理以及人有哪些自理需求。奥伦认为自理活动是个体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采取的有目的行动,在正常情况下,人有能力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即人有自理能力。

(1)自理:自理即自我照顾,是个体为维持生命、健康和完整而需要自己采取的有目的的行动。包括进食、穿衣、洗漱等日常生活,也包括社会交往,适应环境变化等方面的个体活动。每一种具体的自理活动,都会涉及一系列环节,任何一个环节不能有效进行,都会对个体产生影响,而且每个人所采取的实际行动也是不同的。如进食自理活动,个体需要完成从采购、储藏、烹调到咀嚼、吞咽一系列动作,任何一个环节不能有效地进行,都可能造成自理缺陷,影响机体对营养需要的满足。

(2)自理能力:自理能力指个体完成自理活动的能力。一般情况下,人有自理能力。但是,自理能力存在个体差异。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生命阶段或处于不同的健康状况下,自理能力也会发生变化。如,健康成人一般有能力完成食物的采购、烹调、咀嚼和吞咽等一系列活动;有的人则可能需要营养知识的指导;高龄老人、小儿和患者单独完成全部活动会有困难,因此需要提供帮助。日常生活中贯穿着许多自理活动,个体的自理能力通过实践和学习而不断得到发展。影响个体自理活动和能力的因素除了年龄、发展状态和健康状况以外,还受家庭和社会的文化、信仰、习俗、生活方式等影响。

(3)自理总需求:自理活动是有目的的满足人的需要的活动,人的需要就是自理需求。自理总需求指人类全部的自理需求,包括三部分:一般的自理需求、发展的自理需求、健康不佳时的自理需求。

①一般的自理需求是指所有人在生命周期的各个发展阶段都存在的,与维持自身结构正常和功能完整有关的需求。其包括空气、饮食、排泄、活动、休息和睡眠、社会交往、预防有害因素的侵袭、机体功能活动的改善等八个方面。

②发展的自理需求是指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需求。如人在衰老过程中的心理调节需求;在上学、求职、结婚、生子等发展阶段的特定时期,存在的心理适应需求、交往需求和生活调整需求等。

③健康不佳时的自理需求是指在患病、创伤或诊断治疗过程中产生的需求。包括:及时得到治疗,有效地执行医嘱的需求;对疾病导致的身心反应(如疼痛、呕吐、腹胀、抑郁、自卑等)进行护理的需求;接受患病的事实,适应患者角色的需求;患病后作出相应的生活方式改变,预防疾病复发或恶化的需求。

(4)治疗性自理需求:治疗性自理需求是针对某个体当前正面临的自理需求,是需要采取行动予以满足的需求。因此,评估某患者的治疗性自理需求,需要护士针对该患者的具体情况,分析目前存在哪些尚未满足的需求。

2.自理缺陷理论

自理缺陷理论指出个体在什么时候需要护理帮助,也就是明确护理工作的范围。奥伦认为当个体的自理能力能够满足其治疗性自理需求时,个体处于平衡状态;当个体的自理能力无法满足其治疗性自理需求时,平衡被破坏,即出现自理缺陷。而出现自理缺陷,才是需要护理提供帮助的时候。此时,护士应采取措施弥补患者的自理不足,满足其治疗性自理需求。

自理缺陷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个体的自理能力无法满足自己的治疗性自理需求;另一种是照顾者的自理能力无法满足被照顾者的治疗性自理需求,如父母不能满足小儿的自理需求。

3.护理系统理论

护理系统理论指出通过什么护理方式,帮助有自理缺陷的个体,满足其治疗性自理需求。奥伦提出了三种护理系统,即完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支持一教育系统。

(1)完全补偿系统:当患者没有能力满足其治疗性自理需求时,护理应采用完全补偿系统,给予全面的帮助。常见情况有:患者在意识和体力上均没有能力从事自理活动,如昏迷患者,护理该类患者时不仅需要提供全面护理帮助,还要判断其存在哪些治疗性自理需求;患者意识清醒,知道自己的自理需求,但缺乏满足自理需求的体力,如高位截瘫患者以及医嘱限制其活动的患者;患者虽然具备体力,但存在严重精神障碍,无法满足自理需求,如精神分裂症患者。

(2)部分补偿系统:当患者的自理能力仅能完成部分治疗性自理需求,而需要他人提供帮助完成另一部分的自理需求时,应采用部分补偿系统。如下肢骨折卧床的患者,患者可以完成洗漱、穿衣、进食等自理活动,但需要别人帮助其日常饮食和大、小便等。同时也需要通过护士的教育和指导,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如帮助患者适应卧床生活,指导患者的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3)支持一教育系统:当患者有能力自己满足治疗性自理需求,但需要一些指导和支持时,应采用支持一教育系统。如糖尿病患者需要通过学习,掌握胰岛素自我注射的技术。

以上三种护理系统的采用应根据患者自理能力和治疗性自理需求灵活掌握,对一个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整个过程可采用不同的护理系统。因此可以认为,选择正确的护理系统就是选择正确的护理方法。

二、奥伦自理理论与护理实践的关系

(一)奥伦自理模式与护理程序

奥伦将护理程序分为三个步骤,即:评估判断患者存在哪些治疗性自理需求,

患者的自理能力以及存在哪些自理缺陷;选择适合患者的护理系统,设计护理方案;实施护理方案,观察患者反应,评价护理效果。

(二)奥伦自理模式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疾病谱的改变,慢性疾病将成为影响健康的主要问题。慢性疾病大多不能根治,其治疗护理主要围绕改善生活质量,控制疾病,预防并发症的目的进行,这就要求患者有一定的自我照顾能力。帮助患者提高自理能力,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奥伦的自理模式适应了这一要求,在护理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奥伦的护理系统理论设计了三种护理系统,护理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自理能力选择合适的护理系统。原则是护士应在患者现有的自理能力基础上,补偿其自理的不足,同时帮助克服自理的局限性,从而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护士不应无原则地包揽患者全部的自理活动,这样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和发展。当然,提倡发挥患者的自理能力,并不是把护理工作推给患者和家属去做,护士应起到指导、教育和促进健康的作用。

第三节罗伊适应模式

一、罗伊适应模式的内容

(一)罗伊适应模式的主要概念

1.适应水平

人应对环境刺激的适应水平与人的适应能力有关,每个人的适应水平是不同的,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其适应水平也是变化的。人的适应水平有一个区域,当作用于机体的各种内、外环境刺激的强度在个体的适应能力范围内时,个体能够做出正常的适应性反应。反之,当刺激过强,超过个体的适应水平,个体表现为无效反应。

2.环境中的刺激

罗伊将环境中能引起机体反应的各种刺激,根据其重要性归纳为主要刺激、相关刺激、固有刺激三类。主要刺激是指环境中引起个体反应的直接原因。相关刺激是指环境中除了引起反应的直接原因外,其他一些促成或加重这一反应的间接原因。固有刺激是指构成个体特性的固有因素,可能对行为产乍具有一定影响,但未得到证实的原因。

3.适应机制

机体的适应机制是通过生理调节、心理调节两个亚系统进行的。其应对能力既与先天因素和生物本能有关,又与后天学习和经验的积累有关。

4.适应方式或效应者

环境刺激作用于机体,通过生理调节和心理调节,在四个方面表现出机体应对的行为变化。

(1)生理功能适应方式:指通过生理功能方面的调节变化来适应环境刺激。如应激反应可引起呼吸频率和心率的增加,反应过度会引起消化道出血等。

(2)自我概念适应方式:自我概念指在一定时间内,个体与自我相关的感觉、信仰等。自我概念包括躯体自我和人格自我两方面,自我概念的适应方式主要通过改变认知、调整期望值等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3)角色功能适应方式:如大家是女性,是我国的女性公民,这是一级角色;现在在学习护理学,是护校的女学生,这是二级角色;学生中某人是班长或组长,这就属于三级角色。个体在角色功能适应方式中,越是基本的角色越重要,是首先要适应好的角色。

(4)相互依赖的适应方式:指与个体有重要关系的人以及众多支持系统与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个体面对难以应对的刺激时,常需要从相互依赖的关系中获得帮助和情感支持。

5.应对反应

罗伊认为应对反应存在两种结果。前面已经介绍了当机体面对刺激时,可通过内部的两个调节机制,在四个效应方面做出行为改变。如果这种行为的改变是适当的,是有利于保持个体的完整性,促进个体的生存、生长、繁衍和自我实现的,罗伊称之为适应性反应;反之,如果这种反应是不适当的,是无法满足个体生存、生长、繁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甚至是破坏个体完整性的,罗伊称之为无效反应。

(二)罗伊适应模式的内容

1.护理对象

罗伊认为护理的对象可以是个体、家庭、群体、社区或社会,不管其规模如何,都应该作为一个有适应能力的系统看待。罗伊认为人是一个有适应能力的复杂生命系统,人不断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为了维持自身的完整性,机体持续地适应环境变化。她将引起反应的环境刺激作为系统的输入部分,把人的适应机制作为控制部分,把适应反应和无效反应作为输出部分,输出部分作为反馈信号再次输入这个系统。即三种内、外环境刺激作用于机体,机体通过生理调节和心理调节两个亚系统进行调整和适应,表现出四个方面的效应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适应性反应,也可能是无效反应,这取决于个体的适应能力和刺激的强弱。

2.健康

罗伊认为健康与疾病是人生中无法回避的一种状态,反映了人与环境的适应过程。如果人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在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和相互依赖四个方面表现出适应性的行为反应,就能有效维持系统的整体性,保持健康。反之,如果人面对的是超过个体适应能力的内、外环境刺激,在四个适应方式上表现出无效反应,机体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即不能保持健康,也就处于疾病状态。 3.环境

环境是指人生存的环境及环境中所有影响人成长和发展的因素。这些因素就是前面介绍的主要刺激、相关刺激和固有刺激。三种刺激作为信号输入机体,诱

发人的反应。

4.护理

罗伊认为护理的目标是增强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人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和相互依赖四个方面的适应性反应。护士可通过控制各种刺激,减小刺激强度;或通过扩展人的适应范围,提高人的适应水平,最终使所有刺激都落在患者的适应区域内,达到促进适应性反应的护理目标。因此要求护士有能力分辨各种刺激,以便有意识地操纵它们,在三种刺激中,首先需要操纵的是主要刺激,然后是相关刺激和固有刺激。同时要求护士能够预计到患者无效反应的发生,尽早强化其生理调节和心理调节机制,帮助和支持患者创造性地运用自身的适应机制,保持健康。

二、罗伊适应模式与护理实践的关系

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程序有六个步骤,即一级评估、二级评估、护理诊断、指定护理目标、护理措施、评价。

(一)一级评估

一级评估是对患者的行为进行评估。通过观察、交谈、检查等方法收集患者有关四个方面的行为资料,然后判断其行为是适应性反应还是无效反应。四个方面主要的无效反应有:生理功能方面的无效反应、自我概念方面的无效反应、角色功能方面的无效反应、相互依赖方面的无效反应。

牛理功能方面的无效反应,常表现为病理反应,如分泌物增多、缺氧、休克、重要脏器负荷过重、营养不良、恶心、呕吐、便秘、腹泻、腹胀、大小便失禁、尿潴留、失眠、褥疮等。

自我概念方面的无效反应,如性概念紊乱、性行为异常、失落、焦虑、无能为力、自卑、自责等。

角色功能方面的无效反应,如角色差距、角色转移、角色冲突、角色失败等。

相互依赖方面的无效反应,如分离性焦虑、孤独、无助等。

(二)二级评估

二级评估是对引起反应的刺激进行评估。收集有关刺激的资料,识别主要刺激、相关刺激和固有刺激。

(三)护理诊断

完成一级评估和二级评估后,针对四个方面的反应方式提出护理诊断。并注意护理诊断的优先次序,排列时应根据威胁或影响个体生存、成长、繁衍和发挥潜能的程度考虑,将对个体生命威胁最大的,需要首先予以解决的护理诊断排列在最前面。

(四)制定护理目标

护理目标是提高护理对象的适应水平,促进护理对象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和相互依赖的适应性反应,改变或避免无效反应,从而维护护理对象的健康。

(五)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的选择和实施应遵循适应模式的基本观点,主要通过控制各种刺激和扩大护理对象的适应区域来达到护理目标。控制刺激不仅应针对主要刺激,还应注意对相关刺激和固有刺激的控制。扩大适应区域应了解其生理调节和心理调节的能力和特点,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六)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检验护理措施的有效性。评价的方法是继续运用一级评估和二级评估收集有关资料,以确定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对尚未达到预期目标的护理问题需要找出原因,以确定继续执行护理计划或修改护理计划。

第四节佩普劳人际关系模式

一、佩普劳人际关系模式的内容

(一)佩普劳对护理四个基本概念的认识

1.人

佩普劳认为人是一个生理、心理和社会都处于动态变化的有机体。人具有生化的、生理的和人际关系的特征和需要。

2.健康

佩普劳所指的健康是指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得到满足,是人存在和人生发展过程中向着创造性的、建设性的、有价值的人生前进时的各种活动。

3.环境

环境是与人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如文化、家庭、道德等。

4.护理

佩普劳认为护理是帮助人们满足现有需要的、建立重要的、治疗性的人际关系的过程。

(二)佩普劳人际关系模式

佩普劳人际关系模式认为护患关系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是护士与患者为了患者的健康(共同目标)互相理解,并共同努力解决患者健康问题的人际关系。

佩普劳将护患关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即熟悉期、确定期、开拓期、解决期。

1.熟悉期

护士和患者互相认识的阶段。此期患者有寻求专业性帮助的需要;护士通过收集患者资料增进_舣:疗

了解。

2.确定期

护士确定适当的专业性帮助的阶段。此期患者对护士作出选择性反应,可有独立自主、不依赖护士或与护士相互依赖或被动地完全依赖护士三种情况,并表达其对健康问题的认识;护士通过观察患者和收集资料找出患者存在的问题。确定为患者提供何种帮助,制订护理计划。

3.开拓期

患者从护理过程中获益,健康逐渐恢复,此期患者易出现依赖与独立的冲突,护士应帮助患者恢复自理能力。

4.解决期

此期患者需要得到满足,身体基本康复,情绪良好;护士帮助患者恢复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自立能力。

二、佩普劳人际关系模式与护理实践的关系

佩普劳人际关系模式认为,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对患者承担帮助者、教育者、咨询者、领导者、代理人等多种角色,以达到维护和促进患者健康的目的。

第五版基础护理学试题(附答案)

第五版基础护理学考核试题(附答案)姓名:科别: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可损伤皮肤、致癌、遗传、影响下一代的最主要污染是() A 、大气污染 B 、水污染辐射C、光线污染 D 、土壤污染 2、下列哪种患者需要较高的病室空气湿度() A 、心力衰竭 B 、支气管哮喘 C 、气管切开D、急性肺水肿 3、铺床时移椅至床尾正中离床约为() A、10cm B、15cm C、20cm D、5cm 4、病人取被迫卧位是为了() A、保证安全 B、减轻痛苦 C、配合治疗 D、预防并发症 5、休克病人应采取的体位是() A、头低脚高位 B、平卧头部抬高20°角,抬高下肢30°角 C、头高脚低位 D、平卧头部抬高30°角,抬高下肢20°角 6、中毒较深病人洗胃时应采取() A 、左侧卧位 B 、右侧卧位 C 、患侧卧位 D 、半卧位 7、阿米巴痢疾病变在回盲部,药物灌肠时可采取() A 、左侧卧位,保留灌肠 B 、右侧卧位,保留灌肠 C、右侧卧位,小量不保留灌肠 D、右侧卧位,大量不保留灌肠 8、选择拐杖长度,下列哪项不正确() A、患者身高减去40cm B、患者下肢长度加上40cm C、拐杖顶垫间相距约2~3cm D、拐杖底端应该侧离足跟15~20cm 9、一位长期卧床的病员呼吸道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可诱发() A、慢性支气管炎 B、坠积性肺炎 C、自发性气胸 D、吸入性肺炎 10、2人搬运病员正确方法是() A、甲托背部,乙托臀部 B、甲托头部,乙托臀部 C、甲托头、背部,乙托臀、膝部 D、甲托头、颈、肩、腰,乙托臀、膝部 11、某孕妇妊娠30周,胎位是臀先露,可用于纠正胎位的卧位() A、截石位 B、屈膝仰卧位 C、膝胸位 D、头低足高位 12、肌肉的等长练习的主要作用() A、可改变肌肉长度 B、不伴有明显的关节运动 C、可锻炼肌肉收缩对抗一定的负荷 D、作关节的活动锻炼 13、杀死病毒与芽胞的高效消毒剂是() A、70%酒精 B、95%酒精 C、0.5%碘酊 D、0.5%过氧乙酸 14、煮沸消毒时,加入1%~2%碳酸氢钠,其沸点可提高到()

护理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护理学基础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铺床时移开床旁桌、床尾椅的距离分别是() A.15cm,15cm B.30cm,15cm C.20cm,15cm D.15cm,20cm E.20c m,20cm 2.不符合节力原则的铺床方法是() A.按铺床顺序放置用物B.护士身体靠近床边 C.上身保持一定弯度D.两腿分开稍屈膝 E.使用肘部力量 3.符合患者要求的休养环境是() A.中暑患者,室温保持在4℃左右B.儿科病室,室温宜在22℃左右 C.产休室,应保暖不宜开窗D.破伤风患者,室内光线应明亮 E.气管切开患者,室内相对湿度为40% 4.医院里的工作人员做到“四轻”,是为了给患者() A.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B.创造安静的环境 C.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D.创造安全的环境 E.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5.患者初次住院,护士做入院指导不妥的一项是() A.作息时间B.规章制度 C.指导用药和诊断D.指导患者适应角色 E.指导正确留取常规标本 6.用平车运送输液患者最重要的是() A.上坡头在前B.下坡头在后 C.做好穿刺处的固定,防针头脱出D.使患者躺卧在平车中间 E.不可用车撞门 7.陈太太,76岁。在门诊候诊时,突然感到腹痛难忍,出冷汗,四肢冰冷,呼吸急促。门诊护士应() A.态度和蔼,劝其耐心等候B.让患者平卧候诊 C.安排提前就诊D.给予镇痛剂 E.请医生加快诊疗 8.杨某,孕9个月,宫口已开,急诊入院,住院处护士应首先做的护理工作是()

A.办理入院手续B.进行卫生处置 C.用平车送入产科D.通知住院医师 E.立即给孕妇吸氧 9.膀胱镜检查应取的体位是() A.膝胸位B.仰卧位C.截石位D.侧卧位E.头高足低位 10.患者因疾病或治疗的原因,被迫采取的卧位是() A.主动卧位B.被动卧位C.被迫卧位D.稳定性卧位E.不稳定性卧位11.用于限制病人下肢活动的约束方法是() A.约束手腕B.约束肩部C.约束膝部D.约束踝部 E.固定一侧肢体 12.预防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应取的卧位是() A.去枕平卧位B.头高足低位C.头低足高位D.半坐卧位E.平卧位13.采取中凹卧位时,应给予?() A.头胸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B.头胸抬高20-30°,下肢抬高20-30°C.头胸抬高30-40°,下肢抬高40-50°D.头胸抬高40-50°,下肢抬高20-30°E.头胸抬高50-60°,下肢抬高20-30° 14.有关疼痛病人护理措施的陈述,不正确的是() A.麻醉性止痛药用于难以控制的剧烈疼痛 B.药物性止痛方法是临床解除疼痛的主要手段 C.非药物止痛方法应与药物止痛方法联合使用 D.当病人存在疼痛时,应根据情况实施缓解疼痛的措施 E.给予药物止痛时,开始剂量宜小,以后逐渐加量,以免成瘾 15.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 A.2小时B.3小时C.4小时D.5小时E.6小时 16.紫外线消毒空气时,若每10平方米安装紫外线灯管1支,有效距离和消毒时间分别要求() A.<25cm>10分钟B.<60cm>15分钟 C.<1.0m>20分钟D.<1.5m>25分钟 E.<2m>30分钟 17.为传染病患者实施护理操作时,正确的是() A.穿隔离衣后,可到治疗室取物B.穿隔离衣后,可随意活动 C.穿隔离衣后仅用避污纸接触患者,脱衣后可不用消毒双手 D.护理操作前用物计划周全,以省略反复穿脱隔离衣及手的消毒 E.为患者发药时,可不用穿隔离衣 18.某男,30岁,因急性肝炎住传染科,入院时带的票证及书信消毒的方法是()

《护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解析

《护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解析 日期:科别:姓名:分数: 选择题每题2.5分 1、张某某,男,门脉高压大量呕血急诊入院,护士安排于危重病室卧于床上后需立即:D A、填写病历有关楣栏 B、测量血压、呼吸、脉搏 C、介绍环境 D、通知医生 2、静态性非语言交往的一种特殊形式是:B A、表情 B、容貌 C、手势 D、触摸 3、下列哪项不是护理人员满足病人需要的方式:D A、直接帮助病人满足其需要 B、协助病人发挥最大的潜能 C、去除阻碍病人满足需要的方式 D、协助病人的家属和单位熟悉病人的情况 14、正常人不易引起口腔感染是由于唾液中含有:C A、粘蛋白 B、尿酸 C、溶菌酶 D、淀粉酶 5、流质饮食不宜长期使用是因为:C A、影响病人食欲 B、影响消化吸收 C、所含热量及营养素不足 D、增加营养室工作负担 6、下列哪项检验须采取全血标本:B A、血钾 B、血糖 C、血钠 D、血钙 E、肝功能 7、输液中患者出现咳嗽、气促、呼吸困难、泡沫样血性痰为:C A、过敏反应 B、空气栓塞 C、肺水肿 D、发热反应 8、检查库血时,哪项提示有溶血的可能:C A、血液分为两层 B、上层血浆呈黄色 C、下层血细胞呈暗紫色 D、上、下层之间界限清 9、输血注意事项哪项是错误的:D A、输血前取血标本,禁止同时为两个病员采血 B、如用库,必须认真检查血液质量 C、血液内不得随意加入其它药品 D、输入两瓶以上血液时,要及时更换避免注入空气 10、现代护理学是一门:D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人文科学 D、综合性应用科学 11、护理学的目标是:D A、满足病人的生理需要 B、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 C、使病人适应社会状态 D、增进人类健康 12、护理承担的多重角色中,最重要的角色为:A A、直接提供护理 B、管理的角色 C、教师的角色 D、科研的角色 13、测口温时,体温计就放于:A A、舌下热窝处 B、舌与硬腭之间 C、舌颊之间 D、颊部 14、下列哪种病人应采取二级护理:A A、骨牵引 B、早产婴 C、高烧 D、慢性结肠炎 15、护士对病人进行治疗、护理的主要依据是:B A、病情 B、医嘱 C、病人的要求 D、各种检验单的数据

基护重点知识总结

第八章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一、名词解释题 1、医院内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病人、探视者和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受到感染,可在医院内发病或离院不久即发病的。 2、清洁:指清除物体上一切污秽,如尘埃、油脂、血迹等。 3、消毒:清除和杀灭物体上除细菌芽胞外的各种病源微生物。 4、热力消毒灭菌法:利用热力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变性,细胞膜发生改变,酶失去活性,以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5、压力蒸汽灭菌法: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灭菌法,利用高压下的高温饱和蒸气杀灭所以微生物及其芽胞,灭菌效果可靠。 6、光照消毒法:主要利用紫外线、臭氧机高能射线,使菌体蛋白质发生光解、变性,菌体内的核算、酶遭到破坏而致微生物死亡。 7、化学消毒灭菌法:本法是利用化学药物渗透到菌体内,使其蛋白质能股变性,酶失去活力,引起微生物代谢障碍,或破坏细胞膜的结构,改变其通透性,是细胞破裂、溶解,从而达到消毒、灭菌。 8、浸泡法:将物品浸没入消毒溶液中,在标准的浓度与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作用。 9、喷雾法:用喷雾器均匀喷洒消毒剂,使消毒剂呈微粒气雾弥散在空间,在标准的浓度内达到消毒的作用。 10、擦拭法:用消毒剂擦拭物品表面,如桌、椅、地面、墙壁等,在标准的浓度内达到消毒作用。 11、熏蒸法:将消毒剂加热或加入氧化剂,是消毒剂呈气体,在标榜的浓度与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作用。 12、无菌物品或无菌区域: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物品或区域。 1、交叉感染:指病人与病人、病人与工作人员之间的直接感染,或通过水、空气、医疗器械等的间接感染。 2、自身感染:指寄居在病人体内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在病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引起的感染。 3、灭菌:清除或杀灭物体上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的过程。 4、微波消毒灭菌法:微波是一种频率高、波长短的超高频电磁波。在电磁波的高频交流电场中,物品中的极性分子发生高速运动并引起互相摩擦,是温度迅速升高,而达到消毒灭菌的作用。常用于食品及餐具的处理、医疗药品及耐热非金属材料器械的消毒灭菌。 5、潜热:是指当1g100℃的水蒸气变成1g100℃的水时,释放出2255J的热能。 6、电离辐射灭菌法:应用核素60Co发射的丙种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阴极射线)穿透物品,杀死其中微生物的灭菌法。 7、生物净化法:采用生物洁净技术,通过三级空气过滤器,除掉空气中~5um的尘埃,选用合理的气流方式,达到空气洁净的目的。 8、灭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防止物价物品或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9、隔离:是将传染源传播者(传染病人和带菌者)和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和特殊环境中,暂时避免和周围人接触,对前者采取传染源隔离,防止传染病病原体向外传播,对后者采取保护性隔离,保护高度易感人群免受感染。 10、终末消毒处理:是对转科、出院或死亡病人及其所住病室、用物和医疗器械的消毒。 第九章病人的清洁护理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第五章习题和标准答案(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5

第五章患者安全与护士的职业防护【P50】 一.选择题 (一)A1题型 1.膝部约束带的规格是(E) A宽4㎝长50 ㎝ B宽6㎝长80㎝宽8㎝长100 ㎝D 宽10㎝长200㎝E宽10㎝长250㎝ 2.双腿被开水烫伤的患者,可考虑为其选用的保护具是(A) A支被架 B床挡 C 肩部约束带 D腕部约束带 E踝部约束带 3.宽蹦带常用于固定(B) A 双肩 B 手腕 C 头部D膝部 E 腹部 4.使用约束带正确的是(E) A符合使用指征即可使用B 使用前不一定取得很患者的同意C躁动着约束带科拉紧以防脱落 D 保护性制动时间科随意延长E 约束带下垫的床垫松紧要适度。 5.不可使用约束带的患者是(B) A 发热谵妄 B 神经官能症 C 麻醉后为清醒着D精神病患者E 烦躁不安的患者6.为防止躁动的婴幼儿发生意外应(B) A注射镇静剂B 使用保护具 C 特别护理E增加陪护 7.不需要使用保护具的患者是(A) A 分娩后产妇 B 昏迷 C 高热 D 躁动E谵妄 8.跌倒和坠床属于下列哪种损伤(A) A机械性损伤 B 温度性损伤 C 压力性损伤D放射性损伤E生物学损伤 9 因输氧不当所致的肺水肿属于下列哪种损伤(C) A机械性损伤 B 温度性损伤 C 压力性损伤 D放射性损伤E 生物学损伤 10由于药物使用不当所引起的损伤属于(B) A物理性损伤 B 化学性损伤C心理性损伤 D 生物学损伤 E机械性损伤 11.下列哪种属于压力下性损伤 (D) A 跌倒,撞伤B冰袋,制冷袋所致的损伤C因导尿不慎所致的黏膜损伤 D 因石膏,夹板固定过紧所形成的局部压疮E因医务人员或行为的不慎导致患者情绪波动,病情加重

最新《护理学基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答案学习资料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截石位适于下列那种情况:A A.产妇分娩 B.脊柱手术 C.心包积液 D.灌肠 E.休克病人 2.产妇胎膜早破时,采取头低足高位目的是防止:A A.脐带脱出 B.减少局部缺血 C.羊水流出 D 感 染 E.有利于引产 3. 采取中凹卧位时 ,应给予 :A A.头胸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 B.头胸抬高20-30°,下肢抬高20-30° C.头胸抬高30-40°,下肢抬高40-50° D.头胸抬高40-50°,下肢抬高20-30° E.头胸抬高50-60°,下肢抬高20-30° 4. 采取半坐卧位时 ,床头应抬高 :D A.10-15° B.15-30° C.20-40° D.30-50° E.45-65° 5. 以下哪种病人需要使用保护具:E A.休克病人 B.腹痛病人 C.体温过低病人 D.咯血病人 E.谵妄病人 6.最常用的口腔护理漱口液是:E A.1-4%碳酸氢钠溶液 B.1%双氧水 C.朵贝尔溶液 D.2%硼酸水 E.生理盐水 7.沐浴最佳时间为:D A.餐前1小时 B.晨起 C.餐后 D.餐后1小时 E.晚上 8.预防压疮的关键是:B A.保持床单干燥 B.间歇性解除皮肤的压力 C.皮肤易出汗处用爽身粉 D.被动按摩皮肤 E.增加营养 A.热水中 B.冷开水中 C.酒精中 D.清洗的消毒液中 E.朵贝尔漱口液中 10.压疮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为:A A.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B.局部组织缺乏按摩 C.营养状况差 D.局部组织感染 E.局部组织长期受潮湿及排泄物刺激 11.晨、晚间护理应分别安排在:A A.诊疗开始前,晚饭后 B.诊疗开始后,晚饭前 C.诊疗开始后,晚饭后 D.诊疗开始前,下午4时后 E.诊疗间隙中进行,临睡前 12.一长期不能进食病人,口腔有感染灶,且有出血,应选用的漱口液是:D A.1%甲紫 B.0.1%醋酸溶液 C.生理盐水 D.1%-3%过氧化氢溶液 E.0.2%呋喃西林溶液 13.淤血红润期的主要特点为:A A.局部组织红、肿、热、麻木或有触痛 B.表皮有水泡 C.浅层组织感 染 D.溃疡形成 E.皮下出现硬结有触痛 14.哪种病人不适于盆浴:E A.老年人 B.传染病人 C.心衰病人 D.感染病人 E.妊娠7个月以上孕妇 15.哪种病人不适于床上擦浴:B A.石膏固定者 B.传染病人 C.衰竭病人 D.牵引病人 E.无法自行沐浴者 16.以下哪种病人不需进行特殊口腔护理:C A.高热病人 B.昏迷病人 C.下肢外伤病人 D.危重病人 E.禁食病人

基础护理学常考知识点汇总

基础护理学常考知识点汇总-最新版(1 到50) 2015-06-11 医护之家 1.护理学的形成经历了人类早期护理(以自我护理、家庭护理为主)、中世纪的护理(以宗教护理、医院护理为主,护理工作仅限于生活照料)、文艺复兴与宗教革命时期的护理、护理学的诞生(19世纪中叶,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 2.1912年国际护士会将5月12日(南丁格尔的生日)定为国际护士节。中华护士会成立于l909年,l936年改名为中华护士学会,1964年改名为中华护理学会。 3.现代护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三个阶段。 4.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的圣托马斯医院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1888年,美国护士约翰逊在福州一所医院里开办了我国第一所护士学校。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将护理教育列为中专教育之一。1995年6月25日,全国开始了首次护士执业考试。 5.护理学的性质~是一门生命科学中综合了自然、社会及人文科学的应用性科学。护理学的范畴包括理论范畴和实践范畴,其中实践范畴包括临床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社区保健、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等方面。 6.人、健康、环境和护理是护理学最基本的四个概念,其中,核心是人,即护理实践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活动。护理中的人包括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四个层面。 7.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的服务对象从单纯的病人扩大到健康人群,即护理的服务对象是所有的人。 8.1990年WH0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没有绝对的健康或疾病状态,健康是动态的过程。 9.1980年美国护士学会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10.成长与发展是持续的、有顺序的,并按照有规律的和可预测的方式进行。 11.机体的环境包括内环境和外环境。

第五版基础护理学试题(附答案)

第五版基础护理学考核试题(附答案) 姓名:科别: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可损伤皮肤、致癌、遗传、影响下一代的最主要污染是() A 、大气污染 B 、水污染辐射 C、光线污染 D 、土壤污染 2、下列哪种患者需要较高的病室空气湿度() A 、心力衰竭 B 、支气管哮喘 C 、气管切开 D、急性肺水肿 3、铺床时移椅至床尾正中离床约为() A、10cm B、15cm C、20cm D、5cm 4、病人取被迫卧位是为了() A、保证安全 B、减轻痛苦 C、配合治疗 D、预防并发症 5、休克病人应采取的体位是() A、头低脚高位 B、平卧头部抬高20°角,抬高下肢30°角 C、头高脚低位 D、平卧头部抬高30°角,抬高下肢20°角 6、中毒较深病人洗胃时应采取() A 、左侧卧位 B 、右侧卧位 C 、患侧卧位 D 、半卧位 7、阿米巴痢疾病变在回盲部,药物灌肠时可采取() A 、左侧卧位,保留灌肠 B 、右侧卧位,保留灌肠 C、右侧卧位,小量不保留灌肠 D、右侧卧位,大量不保留灌肠 8、选择拐杖长度,下列哪项不正确() A、患者身高减去40cm B、患者下肢长度加上40cm C、拐杖顶垫间相距约2~3cm D、拐杖底端应该侧离足跟15~20cm 9、一位长期卧床的病员呼吸道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可诱发() A、慢性支气管炎 B、坠积性肺炎 C、自发性气胸 D、吸入性肺炎 10、2人搬运病员正确方法是() A、甲托背部,乙托臀部 B、甲托头部,乙托臀部 C、甲托头、背部,乙托臀、膝部 D、甲托头、颈、肩、腰,乙托臀、膝部 11、某孕妇妊娠30周,胎位是臀先露,可用于纠正胎位的卧位() A、截石位 B、屈膝仰卧位 C、膝胸位 D、头低足高位 12、肌肉的等长练习的主要作用() A、可改变肌肉长度 B、不伴有明显的关节运动 C、可锻炼肌肉收缩对抗一定的负荷 D、作关节的活动锻炼 13、杀死病毒与芽胞的高效消毒剂是() A、70%酒精 B、95%酒精 C、0.5%碘酊 D、0.5%过氧乙酸 14、煮沸消毒时,加入1%~2%碳酸氢钠,其沸点可提高到() A、150℃ B、115℃ C、105℃ D、120℃

护理学基础复习资料

护理学基础复习资料 第二章 第一节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空间,分为内环境(生理和心理环境)和外环境(自然和社会环境)。第二节/选 良好的医院环境具备以下特点: 1、服务专业性 2、安全舒适性 3、管理统一性 4、文化特殊性 医院环境的调控,物理环境方面: 1、空间。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少于1米。 2、温度。一般室温保持在18—22度,新生儿及老年患者室温保持在22—24度之间为佳。 3、湿度。病室的湿度以50%—60%之间为宜。湿度过高时,蒸发作用减弱,可移植出汗, 患者感到潮湿,气闷,尿液排出增加,加重肾脏负担。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易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等,对呼吸道疾患或气管切开患者尤为不利。 4、通风。一般通风30分钟可达到置换室内空气的目的。 5、噪声。白天理想强度是35—40dB。噪声在50—6-dB既能产生相当的干扰。 工作人员做到“四轻”:说话、走路、操作、关门轻。 第三章 第一节/选 患者入院的护理:指患者经门诊或急诊医生诊察后,因病情需要住院作进一步观察、检车和治疗,经诊查医生建议并签发住院证后,由护士为患者提供的一系列护理工作。 入院程序:1、办理入院手续2、实施卫生处置3、护送患者进入病区 (住院绿色通道,适用于心梗及中风的患者。) 铺床法的基本要求:舒适、平整、紧扎、安全、实用 常用的有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卧更 第二节/名解 卧位的分类,按自主性有三种: 1、主动卧位:花拿着身体活动自如,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随意改变体位。见于轻症患 者、术前及恢复期患者。 2、被动卧位:患者自身无力改变卧位,躺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见于极度衰弱、昏迷、瘫 痪的患者。 3、被迫卧位: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由于疾病的影响或治疗的需要,被 迫采取的卧位。如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由于呼吸极度困难而被迫采取端坐位。 其他卧位: 半坐卧位:姿势:上半身抬高,与床呈30—50度,再摇起膝下支架,防止患者下滑,必要时,床尾可置一软枕。 适用范围:见书P39. 端坐位: 变换卧位的注意事项: 1、移动患者动作应轻稳,协调一致,不可拖拉,以免擦伤皮肤。轴线翻身法时,要维持躯 干的正常生理弯曲。翻身后用软枕垫好肢体。 2、若患者身上有各种导管或输液装置时,应先将导管安置妥当,翻身后仔细检查导管是否 有脱落、移位、扭曲、受压、以保持导管通畅。 3、为手术患者翻身前后需要检查。P46。

护理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汇编

淄博建筑工程学校 护理学基础试题 一、A1型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现代护理学的形成是从哪个世纪开始的 A19世纪中叶 B18世纪中叶 C17世纪中叶 D16世纪中叶 E15世纪中叶2.现代医学模式为 A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生物-社会医学模式 C生物-医学模式D心理医学模式E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3.不属于护理理论四个基本概念的是 A人 B健康 C保健 D环境 E护理 4.抢救物品管理的“五定”不包括下列哪项 A定数量品种 B定点安置 C定期更换 D定期检查维修 E定人保管 5.组成护理程序框架的理论是 A人的基本需要论 B系统论 C方法论 D信息交流论 E解决问题论 6.国际护士节定于 A4月12日 B5月1日 C5月4日 D5月12日 E5月10日 7.护理程序的基本步骤正确的是 A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 B诊断、评估、计划、实施、评价 C评估、计划、诊断、实施、评价 D评估、诊断、实施、计划、评价 E计划、评估、诊断、实施、评价 8.以下护理诊断中属于“潜在并发症”的是 A合作性问题 B潜在性问题 C现存性问题 D护士单独处理的问题 E 医生处理的问题 9.护理诊断中E的含义 A健康问题 B相关因素 C临床针对和体检 D护理措施 E效果评估 10.属于主观方面的健康资料是 A血压16.3/10.6aPa B头昏脑胀 C骶尾部皮肤破损1cm*2cm D膝关节红肿、压痛 E肌张力Ⅲ级 11.护理诊断PSE公式中的S代表 A症状与体征B病人健康问题发生的原因C病人的既往史 D病人的健康问题E病人对现状 12.护士采用挪动法协助患者从床上向平车移动时顺序为 A下肢,臀部,上身B上身,下肢,臀部 C上身,臀部,下肢D臀部,下肢,上身E臀部,上身,下肢13.接住院处通知后,病区护士应立即根据病情需要选择 A责任护士B床位C药物D护理措施E医生 14.与患者交谈过程中,引起沟通障碍的是 A与交谈者经常保持目光接触B交谈过程中适当沉默 C用复述强调患者陈述的关键内容D交谈过程中随意改换话题E适时轻轻抚摸患者5.护理记录单常采用PIO形式,其中“O”代表的意义是 A健康问题 B 护理诊断 C护理目标 D 护理措施 E 护理计划实现的效果(结果) 16.保持病室安静的措施不包括 A、建立健全有关安静制度 B、医护人员进行各种操作时做到“四轻” C、病室办公桌、椅脚安装橡胶垫 D、治疗车轴、门轴应经常润滑 E、关好门窗、避免噪音 17.十二指肠引流采用 A 头低足高位 B 头高足低位 C 半坐卧位 D 中凹卧位 E 侧卧位 18.排列出院病历,体温单的上面是 A体检报告单 B医嘱单 C病史及体格检查 D护理记录单 E住院病历封面19.一般病人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应首先: A准备床单位 B扶助上床休息,护士自我介绍 C测量生命体征 D通知医生,协助体检 E填写住院病历有关栏目 20.护士对前来门诊的患者,首先应进行的工作是 A健康教育 B卫生指导 C预检分诊 D查阅病案 E心理安慰 21.铺备用床的目的是 A供暂离床活动的病人使用 B便于接受麻醉后尚未清醒的病人C为方便病人的治疗和护理 D保持病室整洁,准备迎接新病人E防止皮肤并发症的发生 22.下列哪项违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A.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边缘部分 B.取、放无菌持物钳时,将钳端闭合 C.打开无菌容器盖时,盖的内面向上放置 D.倒取无菌容液时,手不可触及瓶塞的内面 E.戴好手套的手不可触及另一手套的内面 23.穿脱隔离衣时要避免污染 A.腰带以上的部 B.袖子的后面 C.腰带以下部位 D.衣领 E.胸前、背后 24.有关使用无菌手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更多精品文档

基础护理学复习大总结

基础护理学复习大总结 1、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安全性、舒适性、整洁性、安静性。 2、医院适宜的温度是:一般病室的温度保持在18~22℃;新生儿、老年科 室及治疗检查时温度保持在22~24℃。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 到抑制,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不利于体热的散发,使人烦躁,影 响体力恢复;室温过低则因冷的刺激,使人畏缩,缺乏动力,又可 能会造成患者在诊疗护理时受凉。 3、适宜的病室湿度为:50---60%。当湿度过高时,蒸发作用弱,可抑制出 汗,患者感到气闷不适,尿液排出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对患 有心、肾疾病的患者又为不利;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人体蒸 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表现,对呼吸道疾患 或气管切开患者不利。 4、室内通风的作用:可使室内空气流通,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保持室内 空气新鲜,调节室内温湿度,增加患者舒适感,降低室内空气污染, 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5、噪音是指:凡与环境不协调的声音,患者感觉不愉快的声音均为噪音。 WHO规定:医院白天的噪音强度在35~45dB内。2、医院常见不安 全因素有哪些?如何预防 6、平车运送病人的注意事项:搬运患者时动作轻稳,协调一致,车速适宜, 确保患者安全、舒适。搬运患者时,尽量让患者身体靠近搬运者, 使重力线通过支撑面,保持平衡,又因缩短重力臂达到省力。推 车时,护士应站于患者头侧,便于观察病情,要注意患者面色、 呼吸及脉搏的变化。下坡时,患者头部应在高处一端,以免引起 不适患者的头部应卧于大轮一端。搬运骨折患者时车上需垫木板, 并固定好骨折部位。有输液及引流管,须保持通畅。推车进门时,

应先将门打开,不可用车撞门,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或损坏建筑 物。 7、去枕仰卧位适用范围: 答:(1)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2)椎管内麻醉或脊 髓穿刺后的患者 半坐卧位适用范围 答:(1)心肺疾患所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2)胸、腹、盆腔手 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3)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患者;(4) 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 .端坐位适用范围 答:心力衰竭、心包积液及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 8、协助患者变换卧位时注意事项有:(1)颅脑术后,一般只能卧于健侧或 平卧;(2)颈椎、颅骨牵引的患者,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3) 各种导管和输液装置应安置妥当,防止翻身时导管连接处脱落或 扭曲受压;(4)石膏固定和伤口较大的患者,翻身后将患处放于 适当的位置,防止受压;(5)操作时使患者尽量靠近护士,以缩 短重力臂,达到省力的目的。 9、压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 养不良而导致的组织溃烂、坏死。 预防压疮发生的护理措施:应做到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 (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定时翻身,减少组织的压力;保护骨 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正确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定。(2) 避免局部潮湿等不良刺激;(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全范围的关 节运动、按摩受压部位;(4)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10、何谓医院感染:是指患者、探视者和医院职工在医院内受到感染并出现 症状。WHO提出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有:清洁、消毒、灭 菌;无菌技术;隔离技术;合理使用抗生素。 11、医院感染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

第五版基础护理学三基知识考试题

基础护理学三基知识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对医务人员的“四轻”要求(C) A.说话轻 B.走路轻 C.开窗轻 D.操作轻 E.关门轻 2、测量呼吸时,护士的手仍然放在诊脉部位是为了(C) A.表示对病人的关心 B.看表计时 C.转移病人注意力 D.脉率与呼吸作对照 E.测脉率估计呼吸频率 3、下列有关血压的叙述,错误的是(E) A.运动或恐惧时血压升高 B.血压在傍晚时较高 C.下肢血压一般比上肢血压高 D.右上肢血压比左上肢高 E.冬季血压比夏季偏低 4、为女性病人导尿,尿管插入尿道4--6cm,见尿后再插深度是(A) A.1cm B.3cm C.5cm D.7cm E.9cm 5、膀胱高度充盈的病人,首次导尿不得超过(C) A.500ml B.100ml C.1000ml D.3000ml E.1500ml 6、下列英文缩写译意错误的是(D) A.Qd:每天1次 B.Bid:每天2次 C.q4h:每4小时1次 D. Qid:每天3次 E.Qn:每晚1次 7、服用时应避免与牙齿接触的药物是(C) A.止咳糖浆 B.棕色合剂 C.硫酸亚铁 D.碳酸氢钠 E.颠茄合剂 8、从上午10:00开始输液,液体总量为1500ml,输液速度为60滴/min,其输液结束的时间应是(B) A.16:00 B.16:25 C.16:30 D.16:45 E.17:00 9、下列哪项是输液应中急性肺水肿的特征性症状(E) A.心悸、呕吐 B.咳嗽、气促、呼吸困难 C.发绀、躁动不安 D.胸闷、心悸、气促 E.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气促、胸闷 10、某脑外伤病人呼吸由浅慢逐渐加快加深,后又逐渐变浅变慢,然后暂停数秒,如此周而复始,这属于哪种呼吸(D) A.间断呼吸 B.浮浅性呼吸 C.深大呼吸 D.潮式呼吸 E.吸气性呼吸困难 11、帮助留置导尿管病人锻炼膀胱反射功能,护理措施是(B)

基础护理学复习总结.doc

转]基础护理学的复习大总结啦都转回去慢慢看呀 1、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安全性、舒适性、整洁性、安静性。 2、医院适宜的温度是:一般病室的温度保持在18?22C;新生儿、老年科室及治疗检杏时温度保持 在22?24C。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不利于体热的散发,使人烦躁,影响体力恢复;室温过低则因冷的刺激,使人畏缩,缺乏动力,又可能会造成患者在诊疗护理时受凉。 3、适宜的病室湿度为50-60%o当湿度过高时,蒸发作用弱,可抑制出汗,患者感到气闷不适,尿液 排出量增加,加重仔脏负担,对患有心、肾疾病的患者又为不利;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人体蒸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表现,对呼吸道疾患或气管切开患者不利。 4、室内通风的作用可使室内空气流通,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调节室内温湿 度,增加患者舒适感,降低室内空气污染,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5、噪音是指凡与环境不协调的声音,患者感觉不愉快的声音均为噪音。 WHO规定:医院白天的噪音强度在35?45dB内。2、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有哪些?如何预防 6、平车运送病人的注意事项:搬运患者时动作轻稳,协调一致,车速适宜,确保患者安全、舒适。 搬运患者时,尽量让患者身体靠近搬运者,使重力线通过支撑面,保持平衡,又因缩短重力臂达到省力。推车时,护士应站于患者头侧,便于观察病情,要注意患者面色、呼吸及脉搏的变化。下坡时,患者头部应在高处一端,以免引起不适患者的头部应卧于大轮一端。搬运骨折患者时车上需垫木板,并固定好骨折部位。有输液及引流管,须保持通畅。推车进门时,应先将门打开,不可用车撞门,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或损坏建筑物。 7、去枕仰卧位适用范围: 答:(1)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2)椎管内麻醉或有髓穿刺后的患者 半坐卧位适用范围 答:(1)心肺疾患所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2)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 (3)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患者;(4)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 .端坐位适用范围 答:心力衰竭、心包积液及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 8、协助患者变换卧位时注意事项有:(1)颅脑术后,一般只能卧于健侧或平卧;(2)颈椎、颅骨 牵引的患者,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3)各种导管和输液装置应安置妥当,防II:翻身时导管连接处脱落或扭曲受压;(4)石膏固定和伤口较大的患者,翻身后将患处放于适当的位置,防止受压;(5)操作时使患者尽量靠近护士,以缩短重力臂,达到省力的目的。 9、压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组织溃 烂、坏死。 预防压疮发生的护理措施:应做到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 (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定时翻身,减少组织的压力;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正确使用石有、绷带及夹板固定。(2)避免局部潮湿等不良刺激;(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全范围的关节运动、按摩受压部位;(4)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10、何谓医院感染:是指患者、探视者和医院职工在医院内受到感染并出现症状。 WHO提出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有: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技术;合理使用抗生素。 11、医院感染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 12、清洁: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

2010级护理学基础期末考试题

2010级护理专业《人际沟通》期末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座位号:…………………………………………装订线……………………………………………………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压力源: 2.护理事故: 3.被动卧位: 4.灭菌: 5.无菌物品: 1. 国际护士节选定为每年的 A. 4月12日 B. 5月12日 C. 5月21日 D. 12月5日 E. 6月12日 2. 医院设护理部,实行护理三级管理制,要求病床应保证在 A. 100张以上 B. 150张以上 C. 200张以上 D. 250张以上 E. 300张以上 3.将护士分为“治疗护士”、“办公室护士”等用以完成护理任务的工作方式为 A. 责任制护理 B. 小组制护理 C. 综合护理 D. 功能制护理 E. 个案护理 4.护士素质中核心素质是 A.道德素质B.专业素质C.心理素质 D.身体素质E.文化素质 5.护理理论四个基本概念的核心是 A.环境B.护理C.疾病 D.健康E.人 6.护理的对象是 A.所有的人B.健康的人C.患病的人 D.有残疾的人E.有心理缺陷的人 7. 1990年WHO对健康定义的完整说法是 A.无躯体疾病,完整心理状态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 B.无躯体疾病、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C.无躯体疾病,完整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 D.无躯体疾病,完整心理状态和道德健康 E.无躯体疾病,良好社会适应能力 8.为危重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是满足病人的 A.生理的需要B.心理的需要C.安全的需要 D.自尊的需要E.社交的需要 9.依据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理论”,当生理需要满足后,则应满足 A.自尊的需要B.社交的需要 C.爱的需要D.安全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10.当个体经受某种压力时,调整自己的态度去认识压力源,属于 A.生理适应B.心理适应C.文化适应

基础护理学上册重点总结

第二章环境 第一节环境与健康 一、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命和生长的全部机体内部因素和外界条件的总和。 (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分类:内环境(生理环境、心理环境)、外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1、自然气候的影响: 2、地形地质的影响:如环境中缺碘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环境中氟过量会导致氟骨症;地方性砷中毒、克山 病等都与当地地质物质成分的含量有关。 3、环境污染的影响:(1)大气污染、(2)水污染、(3)土壤污染、(4)噪声污染、(5)吸烟污染 (6)温度过高或过低、(7)辐射、(8)废料、(9)室内空气污染 大气污染:毒物由呼吸道进入机体是危害最大 水污染:引起急性中毒、致癌至畸致突变、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 5月21日世界无烟日 (二)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影响因素:1、社会经济2、社会阶层3、社会关系4、文化因素5、生活方式6、卫生服务 三、护理与环境的关系 ?南丁格尔在护理工作中就已注意到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她曾说过:“症状和痛苦一般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并且 发生疾病常常不是疾病本身的症状而是其它的症状——全部或部分需要空气、光线、温暖、安静、清洁、合适的饮食等”。 ?护理的基本任务:减轻痛苦、预防疾病、恢复健康、促进健康。 第二节医院环境 一、医院环境的特点及其分类 医院:是对特定的人群进行治病防病的场所,是专业人员在以治疗为目的的前提下创造的一个适合患者恢复身心健康的环境。 良好的医院环境应具备的特点(※):1)医学专业化、2)安全舒适性、3)管理统一性 医院环境的分类(※) (1)物理环境 (2)社会环境 ?医疗服务环境:指以医疗技术、人际关系、精神面貌及服务态度等为主的人文社会环境。 属软环境,是深层次的,抽象的,无形的。 ?医院管理环境:属软环境。 二、医院环境的调控 (一)医院物理环境的调控(※) (1)空间: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1米。 (2)温度:一般室温保持在18~22℃较为适宜。新生儿及老年病人,室温以保持在22~24℃为佳。 (3)湿度 ?相对湿度: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一定温度的条件下,所含水蒸气的量与其达到饱和时含量的百分比。 ?病室湿度以50%~60%为宜。 (4)通风:一般通风30分钟即可达到换置室内空气的目的。 (5)噪声 ?噪声的单位是分贝(dB)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噪声的标准,白天病室较理想的强度是35~40分贝。噪声强度在50~60分贝时,即能产生相当的干扰。 ?长时间处于90分贝以上高音量环境中,能导致耳鸣、血压升高、血管收缩、肌肉紧张,以及出现焦躁、易怒、头痛、失眠等症状。 工作人员在说话、行动与工作时应特别注意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6)光线:病室采光一般采用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

第五版基础护理学六七章考试试题

第五版基础护理学六、七章考试题科室: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口腔卫生状况的评估包括:()、()、()、()、()、腭、唾液及口腔气味等。 2、皮肤的评估内容包括:颜色、()、柔软性和厚度、()、()、感觉和清洁度。 3、护士在为患者进行床上擦浴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和()等征象,应立即停止擦浴,并给予适当处理。 4、压疮多发生于()及缺乏()、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处。 5、为避免剪切力产生,如无特殊禁忌,半卧位患者床头抬高()。 6、压疮淤血红润期的皮肤完整性被破坏,表现为()、()、()、痛或麻木,解除压力30min后皮肤不能恢复正常。 7、会阴部的评估内容包括()()()和患者对会阴部知识的了解程度。 8、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和()。 9、肢体能台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判断肌力为() 10、保持病房的温度适宜,冬季为()℃,夏季为()℃左右,湿度保持在()。

11、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便器,切忌()、()便器,以免损伤()皮肤。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护士为卧床患者进行床上洗头时温水应调节至() A、22~26° B、28~32° C、40~45° D、50~60° 2、发生压疮的最主要原因是() A、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B、机体营养不良 C、局部皮肤潮湿或受排泄物刺激 D、急性应激因素 3、口腔护理的目的不正确的是() A、保持口腔清洁 B、清楚牙垢 C、观察口腔变化 D、清除口腔内细菌 4、皮肤清洁护理的目的不包括() A、去除皮肤污垢,保持清洁 B、保护皮肤,预防感染的发生 C、促进皮肤血液循环 D、为护士提供观察患者并与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机会 5、口腔护理中,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溶液为() A、多贝尔氏溶液 B、甲硝唑溶液 C、碳酸氢钠溶液 D、醋酸溶液 6、关于休息的条件不包括() A、缓解疲劳 B、身体方面 C、心理方面 D、环境方面

基础护理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基础护理学知识点复习 总结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第一章绪论护理学:是一门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研究有关预防保健与疾病防治过程中的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科学。 第二章环境 教学目的:能正确说出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能正确描述良好的医院环境所具备的特点 能正确解释环境的含义 能正确理解环境、健康与护理的关系 *能举例说明如何通过调控医院环境(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以满足患者的需要 第一节环境与健康 一、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命和生长的全部机体内部因素和外界条件的总和。 (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分类:内环境(生理环境、心理环境)、外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1、自然气候的影响:持续的高温环境可导致中暑,并没有导致肾脏、循环系统疾病及脑 卒中的危险;极冷的环境有增加呼吸道疾病和发生冻伤的可能。 2、地形地质的影响:如环境中缺碘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环境中氟过量会导致氟骨 症;地方性砷中毒、克山病等都与当地地质物质成分的含量有关。 3、环境污染的影响:(1)空气污染、(2)水污染、(3)土壤污染、(4)噪声污 染、(5)辐射 大气污染:毒物由呼吸道进入机体是危害最大

大气中有刺激作用的有害物(如烟尘、二氧化硫、硫化物、氯气、臭氧等),会诱发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大气中无刺激作用的有害气体由于不能为人体器官 所察觉,危害性比刺激性气体还要大。 水污染:引起急性中毒、致癌至畸致突变、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 5月21日世界无烟日 (二)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影响因素: 1、社会经济2、社会阶层 3、社会关系 4、文化因素5、生活方式 6、 卫生服务 三、护理与环境的关系 南丁格尔在护理工作中就已注意到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她曾说过:“症状和痛苦一般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发生疾病常常不是疾病本身的症状而是其它的症状——全部或部分需要空气、光线、温暖、安静、清洁、合适的饮食等”。 护理的基本任务:减轻痛苦、预防疾病、恢复健康、促进健康。 第二节医院环境 一、医院环境的特点及其分类 医院:是对特定的人群进行治病防病的场所,是专业人员在以治疗为目的的前提下创造的一个适合患者恢复身心健康的环境。 良好的医院环境应具备的特点(※):1)医学专业化、2)安全舒适性、3)管理统一性 医院环境的分类(※) (1)物理环境 (2)社会环境 医疗服务环境:指以医疗技术、人际关系、精神面貌及服务态度等为主的人文社会 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