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物理全本笔记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全本笔记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全本笔记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1-1分子动理论

一.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二.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着无规则运动

1.扩散:两种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2.扩散现象说明了:①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②分子间有间隙③固液气均可扩散

三.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二者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1-2内能和热量

一.温度与热运动

1.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的程度

2.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3.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二.物体的内能

1.内能: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

2.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都具有内能

三.改变内能的方式

1.做功:①实质:能量的转化②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2.热传递:①实质:能量的转移②条件:温度差(热量一定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四.燃料的燃烧

1.能量的转化:化学能——内能

2.热值(q):1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

3.单位:J/kg

4.q木炭=3.4×107J/kg的物理意义:1kg木炭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是3.4*107J

5.热值反应燃料的一种性质,只与燃料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无关

6.公式:Q=mq

§1-3比热容

一.比热容(C)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2.单位: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3.C水=

4.2×103J/(kg·℃)的物理意义: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降低的热量为4.2×103J

4.比热容反应物质吸收或释放热量的能力,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质量、体积无关

5.应用:暖气用水做介质、汽车用水做冷却剂

二.比热容公式:Q=Cm△t (Q:吸收热量、C:比热容、m:质量、△:温度变化、t:时间)

第二章改变世界的热机

§2-1热机

一.热机

1.定义:通过燃料燃烧,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2.能量转化:化学能(燃烧)—内能(做功)—机械能

3.最早的热机:蒸汽机——瓦特

4.热机的种类:蒸汽机,内燃机,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

5.热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汽缸。

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

做功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混合物剧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对外做功。

§2-2内燃机

一.内燃机

1.定义: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热机

汽油机:气缸、活塞、连杆、曲轴、飞轮、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

2.种类:

柴油机:气缸、活塞、连杆、曲轴、飞轮、进气门、排气门、喷油嘴

3.工作过程:相同点:①结构和主要部件作用相似②每个工作循环都有吸气冲程,压缩冲程(机械能-内能),做功冲程(内能-机械能),排气冲程四个冲程组成③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考飞轮惯性完成④每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返两次,曲轴转动一次,飞轮转动两周,做功一次

不同点:

§2-3热机效率

一.效率:

1.定义:热机所做有用功与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之比叫做热机效率

2.公式:η=有用功/总功×100%

3.热机能量的流失:①废气带走一部分②散热(热损失)③克服摩擦

4.提供热机效率:①使燃料充分燃烧②减少热损失③热记得设计和制造采用先进的技术④使用时保证良好的润滑

二.地球在我们心中

1.污染源:①大气污染②热污染③噪声污染

2.措施:①开发高性能热机②改进燃烧设备,消烟除尘③提高燃料的综合利用,采取集中供暖④在内燃机的排气管安装消声器⑤开发新型清洁能源

第三章认识电路

§3-1电现象

一.摩擦起电

1.摩擦起电:通过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2.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

3.电荷种类:

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

6.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的转移

原子核:正电

7.原子

核外电子:负电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验电器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3.验电器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片

三.电流

1.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3.要得到持续电流,需要电源,电路均为通路

4.能量转化:电池对外供电:化学能——电能、电池充电:电能——化学能

§3-2电路

一.电路的组成

1.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2.作用: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开关—控制电路工作、导线—连接电路

二.电路状态

1.通路(闭路):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用电器工作

2.短路(开路):电路中没有电流,用电器不工作

电源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将两极连接起来(不允许发生,引起火灾)

3.短路

部分短路:导线与用电器并联,那么根据并联分流的特点,电流大部分经过导线,只有很少的部分经过用电器,这就叫局部短路

三.电路图

1.作图标准:导线要求横平竖直用尺子画,用电器不能画在拐角处,导线不能穿过用电器

2.元件:交叉导线、相连导线、开关、单刀双掷开关、电池、灯泡、电铃、电动机

§3-3电路的连接

一.串联电路:

1.电路图:

2.特点:①用电器按顺序首位相连②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无分支③各用电器工作相互影响,若一个用电器断路,则所有用电器都不能工作④开关与用电器串联,控制所有用电器

二.并联电路

1.电路图:

2.特点:①各电路按顺序首首尾尾并列连接②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径,有干路和支路之分③各支路用电器可以单独工作,不互相影响④干路开关可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所在支路

第四章探究电流

§4-1电流

一.电流

1.定义:电流即电流的大小,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题横截面的电荷的多少来表示(I)

2.单位:安培简称:安(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uA)

3.1mA=10-3A 1uA=10-6A

二.电流的测量——电流表

1.量程:0-3A 分度值 0.1A 0-6A 分度值 0.02A

2.连接方法:①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用电器串联②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量程④任何情况下不能使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

三.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I A=I B=I C

四.并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 C=I A+I B

§4-2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

一.电压(U)

1.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2.单位:伏特简称:伏(V)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uV)

3.1kv=103V 1mv=10-3V 1mv=103uV

4.常见电压:一节干电池电压为1.5V、家庭电路中电压为220V、一节蓄电池电压为2V、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我国动力电压380V、发生雷电时云层间的电压为10000kV

二.电压的测量——电压表

1.量程:0-3V 分度值 0.1V 0-15V 分度值 0.5V

2.电压表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与被测电路并联,即接在被测电路两端(电压表可以看成断路)②电流要求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选择合适的量程,不要超过电压表量程④电压表可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测电源电压

三.电路中的电流

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等于并联电路两端总电压即:U=U1=U2

3.串联电池组的总电压等于各个电池电压之和

§4-3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一.电阻

1.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电阻(R)

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较小,容易导电

2.

绝缘体:对电流阻碍较大,不容易导电

注意: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

二.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结论一:当导体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结论二:当导体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结论三:当导体材料、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大

注意: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材料,横截面积,长度。导体的电阻还与导体的温度有关,对于大多数导体,温度升高,电阻增大

三.滑动变阻器

2.电阻箱:是一种可以调节电阻大小并且能够显示出电阻阻值的变阻器 第五章 欧姆定律 §5-1欧姆定律

一.电流与电阻,电压的关系

1.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流一定,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滑动变阻器作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电流

2.电流与电阻关系: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滑动变阻器作用: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定值电阻增大,滑动变阻器电阻减小;定值电阻减小,滑动变阻器电阻调大)

二.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U R

[I (A ):电流、U (V ):电压、R (Ω):电阻]

三.串联电路电阻正比分压:

U 1U 2 = R 2

R 1 四.并联电路电阻反比分流:I 1I 2 =

R 2

R 1

§5-2测量电阻

一.伏安法测电阻

1.电路图:

2.滑动变阻器作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5-3等效电路

一.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1.电路图

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1.电路图:

2.结论: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即:1 R = 1 R 1 +1 R 2

三.等效电路

第六章 电功率 §6-1电功 一.电能与电功

1.电能:电以各种形式做功(即产生能量)的能力。用电器工作的过程是消耗电能的过程,即使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

2.电功:电流所做的功(W )。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向其他形式能转化的过程 电流所做的功=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3.电功的国际单位:焦耳(J ), 常用单位:千瓦时(kW ·h )1度=1kW ·h=3.6×106

J 二.电能的计量

1.电能表:用来测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的仪表 2参数:①“220V ”表示电能表应在220V 的电路中使用 ②“10(20)A ”指电能表的正常工作范围

③“50Hz ”表示电能表在频率为50Hz 的交流电中使用

④“600r/kWh ”表示电能表上用电器每消耗1kW/h 的电能,转盘转600转 §6-2电功率

一.电功率 P (W )

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2.意义:描述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也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

3.公式:P=

W

t (P :电功率、W :电功、t :通电时间)

4.国际单位:瓦特(W ) 常用单位:千瓦(kW ) 1kW=1000W 1W=1J/s

5.结论:①电功率=电压×电流 即:P=UI [P :功率(W )、U :电压(V )、I :电流(A )]

②电压相同时,越串联总功率越小,越并联总功率越大

6.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跟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即:W=UIt

7.推导:当电路中只有一个电阻时,总功率为:P 总=UI=U ·

U R = U 2

R

§6-3焦耳定律

一.热效应

1.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

2.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①在电流和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②在电阻和时间相同时,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③在电流和电阻相同时,通电时间越长,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二.焦耳定律

1.定义: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2.公式:Q=I2Rt

3.对于纯电阻电路,若消耗的电能全部用来产生热量即Q=W

因为W=UIt、U=IR 所以Q=W=UIt=I2Rt

三.热效应的利用与防范危害

1.利用:电烤箱、电熨斗、电烙铁、白炽灯

2.防范危害:设法散热、装散热扇、散热孔

§6-4灯泡的电功率

一.额定功率

1.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U额

2.额定功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功率P额

3.“PZ220V-40W”表示该用电器额定电压是220V,额定功率是40W

二.测量小灯泡电功率

1.原理:P=UI

2.实验电路:

①当小灯泡U实=U额时,P实=P额正常发光

②当小灯泡U实>U额时,P实>P额较亮

③当小灯泡U实<U额时,P实<P额较暗

小灯泡的亮度是由它的实际功率决定的

第七章磁与电

§7-1磁现象

一.磁现象

1.磁性: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永磁体和软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成对出现)

4.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

二.磁化

1.磁化现象:使原来不具有磁性的物质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获得磁性的过程。

2.被磁化的物体如果是铁棒,获得的磁性会立即消失;被磁化的物体如果是钢棒,获得的磁性就会保持较

三.磁场

1.定义:对放入其中的小磁针有磁力的作用的物质

2.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3.方向:小磁针的北极在磁场中某点所受磁场力的方向为该电磁场的方向

四.磁感线的特点

①磁感线是假象的一种模型(磁场真实存在)

②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

③磁感线分布在磁体四周空间中,并非只在一个平面内

④磁感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磁场的方向,曲线分布的密疏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⑤磁感线永不相交

五.地磁场与地磁偏角(沈括)

1.定义: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的磁场叫做地磁场

2.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

§7-2电流的磁场

一.奥斯特实验

1.内容:显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的实验

2.现象:导线通电,周围小磁针发生偏转,电流方向改变,小磁针偏转方向相反

3.规律: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有关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1.特点:①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感线是从螺线管的北极指向南极

②通电螺线管内部的磁感线是从螺线管的南极指向北极

③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

2.如何判断通电螺线管磁极方向

安培定则:通电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与螺线管两端极性的关系可以用安培定则(也叫右手螺旋定则)。

判定方法:

(1)通电直导线中的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直导线,让大拇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四指的指向就是磁感线环绕方向

(2)通电螺线管中的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使四指弯曲与电流方向一致,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3.结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只与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的方向有关

§7-3电磁铁

一.电磁铁

1.定义:插入铁芯的通电螺线管(非永久磁铁)

2.特点:①有电流通过时有磁性,无电流通过时失去磁性②电磁铁所产生的磁场与电流大小、线圈圈数及中心的铁磁体有关

3.优点:磁性的强弱可以改变、磁性的有无可以控制、磁极的方向可以改变,磁性可因电流的消失而消失

二.电磁铁的磁性

结论:当匝数一定时,通入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当电流一定时,外形相同的螺线管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三.电磁铁的应用:电磁继电器、电磁起重机、磁悬浮列车、电磁流量计

§7-4电磁继电器

一.电磁继电器

1.组成:电磁铁、衔铁、弹簧片、触点

工作电路由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两部分构成

2.特点: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的作用

3.电路图:

第八章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

§8-1电磁感应现象

一.法拉第的发现

1.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进一步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

2.定义: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所产生的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3.结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的运动方向及磁场方向有关

二.发电机(机械能——电能)

1.定义: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

2.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由水轮机、汽轮机、柴油机或其他动力机械驱动,将水流,气流,燃料燃烧或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

3.交变电流: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而且在一周期内的平均值等于零的电流叫交变电流(AC),电流周期性变化的次数与所用时间的比叫做这一交变电流的频率,单位赫兹(Hz),我国电网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

§8-2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一.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1.实验图:

2.结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

3.从能量角度看,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二.电动机(电能——机械能)

1.定义: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

2.结构:由能转动的线圈(转子)与固定不动的磁体(定子)组成

3.原理:磁场对电流受力的作用,使电动机转动

4.换向器作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保持线圈持续转动

§8-3电话和传感器

一.声信息与电信息

1.话筒的原理:通过声波作用到电声元件上产生电压,再转为电能(电磁感应)能量转化:声音信息——电信号

2.听筒的原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动机)

能量转化:电信号——声音信号

3.扬声器的原理:通电导体(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能量转化:电信号——声音信号

二.传感器

1.定义:实现其他信息转换成电信息的器件

2.分类:光敏传感器——视觉

声敏传感器——听觉

气敏传感器——嗅觉

化学传感器——味觉

压敏、温敏、流体传感器——触觉

初中物理笔记大全

初中物理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求时间——v t= G = mg 密度公式: V m = ρ 浮力公式: F浮=G –F F浮=G排=m排g F浮=ρ液gV排

F 浮=G 压强公式: p =F/S p =ρgh F 1L 1=F 2L 2 或写成:1221L L F F 滑轮组: F = G 总 / n s =nh 斜面公式:FL=Gh 物理量 单位 F —— 拉力 N G ——物体重 N L ——物体通过的距离 m h ——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m 功公式: W =F s P =W/t

机械效率: 总有用 W W =η 物体吸热或放热 Q = c m △t (保证 △t >0) 燃料燃烧时放热 Q 放= mq 电流定义式: t Q I = R U I = 电功公式: W = U I t W = U I t 结合U =I R →→W = I 2Rt W = U I t 结合I =U /R →→W = R U 2t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100%

P = W /t P = I U 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阻:在串联电路中,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导体电阻之和。表达式:R=R 1+R 2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I =I 1=I 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 =U 1+U 2 分压原理: (利用等流推分压)212 1R R U U =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部分电路所做的电功之和。W = W 1+ W 2 各部分电路的电功与其电阻成正比。212 1R R W W = 串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串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表达式:P = P 1+ P 2 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表达式:212 1R R P P = 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阻:在并联电路中,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导体电阻的倒数之和。表达式:1/R=1/R 1+1/R 2 或R=R 1R 2/ (R 1+R 2) 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表达式:I =I 1+I 2 分流原理:(利用等压推流分)122 1R R I I =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U =U 1=U 2 并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支路所做的电功之和。W = W 1+ W 2

教科版九年级上、下册物理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知识体系 第一章分子动力论和能 分子动力论 一、分子动理论的容: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很小,但是分子仍能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由于分子运动,某种物质逐渐进入到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了: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之间有间隙 三、当分子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时,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此时,引力大于斥力,引力其主要作用;当分子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加得更快,此时,斥力大于引力,斥力其主要作用;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到分子直径10倍以上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忽略为零。 四、固体、液体、气体在形状和体积上的不同是由于他们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不同造成的。 五、“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裂痕处绝大部分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几乎为零。 能和热量 一、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反映了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3、把物体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二、1、把物体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能。 2、能不仅和温度有关,还和物体部分子的多少、种类、结构、状态等因素有关,一切物体都有能。 3、同一物体,温度升高,能增大;温度降低,能减小;温度不变,能不一定。 三、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能会增大(仅限于以下两种做功方式) A 克服摩擦,对物体做功,物体的能会增大。 B 压缩物体,对物体做功,物体的能会增大。 2、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能会减小。 3、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叫做热传递。发生热传递的前提条件是存在温度差。 4、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能减少,叫做放出了热量;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叫做吸收了热量。 5、改变物体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他们在改变物体的能上是等效的。 6、火柴可以擦然,也可以点燃,前者是用做功的方式使火柴燃烧的,后者使用热传递的方式是火柴燃烧的。 7、温度、能、热量的区别: A 能和热量可以“传递”,但温度不能“传递” B 能和温度可以“具有”,但热量不能说“具有” 四、1、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在燃烧的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能。 2、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染料的热值。 Q=mq 气体Q =Vq 比热容 一、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C来表示,单位是J/(Kg·℃) 2、C水=4.2×103 J/(Kg·℃),他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 J 二、由表可知: 1、水的比热容最大 2、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比热容不同 3、通常情况下,液体的比热容大于固体的比热容 三、1、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吸热多 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比热容小的温度升高得多 3、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放热多 4、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放出相等的热量,比热容小的温度降低得多 四、发动机冷却液应选用比热容大的、沸点低的、凝固点低的、温度低的液体 五、白天吹海陆风,晚上吹陆海风 六、Q吸=Cm(t-t。)Q吸=Cm△t Q放=Cm(t。-t) Q放=Cm△t 第二章改变世界的热机 热机 一、能的两个利用: 1、利用能来加热(能的转移) 2、利用能来做功(能转化为机械能) 二、热机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取能并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原理:化学能-能-机械能 燃机 一、活塞在往复运动中,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二、四冲程汽油机由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四个冲程组成。 一个工作循环完成四个冲程,燃气对活塞做功一次,曲轴转动两周,飞轮转动两周。 三、做功冲程靠燃气完成,其他三个冲程要靠安装在曲轴上的飞轮的惯性来完成,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装化为能;做功冲程中,能转化为机械能,能减小温度降低。 四、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 1、结构不同:汽油机汽缸顶部是火花塞,柴油机是喷油嘴。 2、工作过程不同: A 吸气冲程:汽油机吸入气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的燃料混合物,柴油机吸 ... . ... .

初中物理总复习笔记精简版(试卷版)

八年级(上册) 1、声音是由____________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 2、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真空不能传播________。 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______m/s。声音在____体中传播最快,在___体中传播最慢。 4、声音的特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音调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决定音调。_________越高,音调就越高。 6、响度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决定响度。_________越大,响度就越大。 7、________用来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8、噪声是发声体做_______________时发出的声音或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 9、控制噪声途径:防止噪声_______;阻断噪声的________;防止噪声__________。 10、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和_______。11、光在________________中沿直线传播。 12、光沿直线传播实例:_____、_____、月食、_________、________、瞄准 13、光在真空或空气的传播速度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约为____________。 14、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_________组成的。(例:彩虹) 15、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颜料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 16、反射定律:_______角=______角;光路是______的。 17、镜面反射:光线入射到_________的表面时,只能在反射光线的方向看到光。 漫反射:光线入射到__________的表面时,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 18、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_________规律,黑板的反光是________反射。 19、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与物体大小;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2)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且物和像以镜面为轴是的。 20、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_______形成的虚像。平面镜还可改变光的___________。 21、水中倒影形成原因:________成像(平静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成_____像。 22、光的折射特点: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物质时,折射光线向_________方向偏折。 光从水或其他物质斜射入到空气中,折射光线向_________方向偏折。 (2)垂直入射时则光线_________。光在折射时光路是_________的。 23、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_______射产生的现象。 24、凸透镜:中间____,边缘______;凹透镜:中间____,边缘______。 25、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 26、凸透镜成像规律:当u>2f时成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__________。当2f>u>f时成 _____________ 应用:__________。当u

教科版_九年级_物理_下册_教学计划

九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尚志市三阳学校和发财

九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 尚志市三阳学校和发财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为为本,坚持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教学根本目标,以常规教研工作和教学常规的落实为主要工作,以校本教研为重点,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素质;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精神并落到实处,按照学校教务处指导要求,加强对新教材研究学习,加强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的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使更多的学生提高物理科成绩而不懈努力。 二、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地位及前后联系 本学期教学内容是在上学期所学电学知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相关知识。如,家庭电路,以及核能等。这些知识是上学期电学知识的延续。再通过本学期知识的学习学生才会对电学和能量相关知识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这些知识既是基础,又是桥梁,作用非常重要。另外,本学期教材中渗透的某些研究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很有指导意义。 物理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激发要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物理学习需要的潜在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意向,成为实际学习活动的动力。这就需要创造问题情境,特别是要注意每个课开始的课题引入。教师要善于利用演示实验或简炼的具有强烈启发性的语言,在上课的开头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吸引住,激发学生的兴趣。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习比较全面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 (2)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志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创新意识,结合物理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复习教案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考点一:分子动理论 1?基本内容: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2?分子运动: (1)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 (热------温度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扩散: (1)定义: 由于分子运动,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2)扩散现象说明: A.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都可发生扩散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4?分子间的作用力 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 考点二:内能 1.定义: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互相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说明: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1)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2)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质量越大,物体内能越大

(3)材料:在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相同时,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4)状态: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状态不同,内能可能不同3?改变内能的方式 (1)做功 (2)热传递 区别:A做功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能的形式改变,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能的形式不变。 B从状态,做功者应处于运动状态,而热传递无论是传递着或被传递着,整体处于静止状态 考占三?热值 P 八、、八、、I I I- 1.定义: 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与燃料的质量m的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2.单位:J/kg 或J/m3 3.公式:q=Q/m 或q=Q/v 4.计算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 Q=qm 或Q=qv 说明: A物理意义:酒精的热值 3.0 x 107J/kg B热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其状态、质量、体积、燃烧情况均无关 考点四:比热容 1.定义: 质量为m的某种物质从外界吸收热量Q,温度升高厶t,则Q/m △ t即是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C=Q/m △ t 2.单位:J/(kg. C ) 3.物理意义: 由课本第15页比热容表引出: 如:水的比热容:4.2 X 103J/(kg. C )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4.应用:计算物体吸收(放出)的热量----热传递过程中 Q 吸=cm (t—t o) Q 放=cm (t°—t) 说明:

初中物理笔记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 求时间——v t = G = mg 密度公式: V m =ρ 浮力公式: F 浮= G – F F 浮= G 排=m 排g F 浮=ρ液gV 排 F 浮=G 压强公式:

p =F/S p =ρgh F 1L 1=F 2L 2 或写成:12 21L L F F 滑轮组: F = G 总 / n s =nh 斜面公式:FL=Gh 物理量 单位 F —— 拉力 N G ——物体重 N L ——物体通过的距离 m h ——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m

功公式: W =F s P =W/t 机械效率: 总有用 W W = η 物体吸热或放热 Q = c m △t (保证 △t >0) 燃料燃烧时放热 Q 放= mq 电流定义式: t Q I = ×100%

R U I = 电功公式: W = U I t W = U I t 结合U =I R →→W = I 2 W = U I t 结合I =U /R →→W = R U t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则:Q=W 如电热器。 P = W /t P = I U 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阻:在串联电路中,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导体电阻之和。表达式:R=R 1+R 2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I =I 1=I 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 =U 1+U 2 分压原理:(利用等流推分压)21 21R R U U =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部分电路所做的电功之和。W = W 1+ W 2 各部分电路的电功与其电阻成正比。212 1R R W W = 串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串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表达式:P = P 1+ P 2 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表达式:212 1R R P P = 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阻:在并联电路中,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导体电阻的倒数之和。表达式:1/R=1/R 1+1/R 2 或R=R 1R 2/ (R 1+R 2) 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表达式:I =I 1+I 2 分流原理:(利用等压推流分)122 1R R I I =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U =U 1=U 2 并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支路所做的电功之和。W = W 1+ W 2 各支路的电功与其电阻成反比。122 1R R W W = 并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并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表达式:P = P 1+ P 2 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表达式:122 1R R P P =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练习题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练习题 分子动理论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斥力 B.松软的大馍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这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c.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用热水相比较冷水更容易去掉衣物上污渍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2.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沙尘 B.五月份怀化市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c.春天来了,怀化乡村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 D.冬季,寒潮来临,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 3.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A.原子、电子、质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 B.磁铁吸引铁钉,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原子、中子和电子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原子核运动

D.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质子 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 B.把青菜用盐腊成咸菜 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D.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5.在“爱生活,爱物理”观察实践活动中,小明同学细心观察,发现原来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在他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对现象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吸油烟机的风扇和照明灯泡是串联的 B.打开冰箱门能闻到冰箱中榴放进冷水中,工件的温度会________,冷水的内能会________,冷水的内能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的. 17.“钻木”能“取火”,说明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烤火”能“取暖”,说明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8.同学们过春节都喜欢放鞭炮,其中有一种“甩炮”,不需用火点燃,只要稍用力将它摔向地面,鞭炮就可以炸响.鞭炮与地面发生碰撞时,通过________的方式,使它的内能增加,这是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 19.如图,夏季,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交警会强制一些重型汽车在降温池里停留一会,这是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通过________方式增加轮胎的内能,使轮胎的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轮胎停在水中,通过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前两章要点总结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前两章要点总 结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包括: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分子的直径是用10-10m来量度的(或百亿分之几米)分子用肉眼无法直接看到。 3、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逐渐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主要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其此还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间距(间隙),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气体之间、液体之间、固体之间,扩散现象之所以能发生,主要原因是分子无规则的运动,能说明无规则运动的事例有:1气体很容易被压缩(另一原因是分子间作用力很小)2水和酒精相混合总体积减小。3装有油的钢筒在高压下外壁渗出了油 4、物体难以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物体难以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气体分子可以到处漂移,是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引力非常小,往往可以忽略不计。 5、当分子间实际距离大于平衡间距时,分子引

力大于分子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当分子间实际距离小于平衡间距时,分子引力小于分子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当分子间实际距离等于平衡间距时,分子引力等于分子斥力,合力为零。当分子间实际距离为平衡间距10倍时,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都近似为零,分子力可忽略不计。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的更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的更快,故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6、由于分子无规则运动,使分子具有分子动能,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使分子具有分子势能. 7、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内能越大. 8、温度跟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剧烈程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运动速度越大)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内能常叫热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9、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及分子间相互作用情况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热机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 1. 热机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物理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准备器材:仪器:铁架台、试管、胶塞、酒精灯、水。汽油机实物模型软件:汽油机与柴油机的课件、 二、预习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利用挂图或模型讲解。利用挂图或模型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阅读“科学世界现代汽车” 了解汽车的一些常识。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了解燃料的热值和热机的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科学世界现代汽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1. 三、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通过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内燃机的主要结构;大致了解内燃机工作时,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情况;了解内燃机在现代生活,特别是交通方面的应用。通过具体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在利用燃料内能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一部分内能转化和转移到其他方面,因此要建立热机效率的概念,并与机械效率作联系和类比。“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是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价值表现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内燃机的发展对人类进步起到的作用,同时要使学生认识到它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 教学重点: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能的转化过程,燃料的热值。 教学难点:热机中的能量转化及损失,了解热机的效率。 教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热机》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热机的课件,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等

最新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要点 1、分子运动论的初步内容为: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2)一切物质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一切物质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 2、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内能就越大。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少。 3、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有温度差。 4、比热容(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 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单位是: J/(kg·℃) 。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形状、大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状态一定,比热容就相同。 水的比热容是:C=4.2×103J/(kg·0C),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0C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5、热量的计算:Q吸=cm(t-t0) =cm△t(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 J ;c 是物体比热容,单位是:J/(kg·℃);m是质量;t0是初温;t 是末温 . Q放=cm(t0-t),其中to-t=Δt指物质降低的温度。 6、热值(q ):单位质量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 J/kg 。 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mq;(Q是放出热量,单位是J;q是热值,单位是J/kg。 7、热机是利用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每个工作循环活塞上下运动两次,曲轴转动 2周,对外做功 1 次。 在热机中,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跟完全燃烧所获得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总小于 1。 8、电源:能提供电能的装置。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不断的使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在电源外部电流是从正极流向负极。 电源是把其它形式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用电器使用电能进行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9、电路是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组成。 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电路图:用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元件实物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10、串联:把用电器顺次连接起来,叫串联。(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 并联:把用电器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11、物理学中用电流来表示电流的大小。电流I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安培;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μA)。1安培= 103毫安= 106微安。 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新版教科版

2013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新版教科 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基础复习 一、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1)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分子间存在间隙;(2)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1)内能的大小与所有分子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分子间距离有关,表现为物体内能的大小与温度和物体体积有关。(2)内能改变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3、热值: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用q表示。单位J/kg。公式:q=Q/m。 3、比热容:1kg的某种物质,温度上升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 (1)比热容是表示吸热能力的物理量。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和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3)比热容的单位:焦/(千克摄氏度),符号: J/(kg℃)。

(4)利用水的比热容大,可用水做冷却剂和取暖剂调节气候等。 4、热量计算公式。 (1)吸热公式:Q吸=cm(t-t0)其中c表示这种物质的比热容,t表示末温,t0表示初温,t-t0表示物体升 高的温度,用△t表示t-t0,则Q吸=cm△t。 (2)放热公式:Q放=cm(t0-t)其中t0-t表示物体 降低的温度,用△t表示t0-t, 则Q放=cm△t。 二、改变世界的热机 (1)内燃机在汽缸内燃烧汽油或柴油。大多数汽车里的内燃机是燃烧汽油的,也叫汽油机。 (2)汽油机的构造:排气门、进气门、火花塞、汽缸、活塞、连杠、曲轴。 (3)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活塞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汽油机有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外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气缸。 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内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 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

初中物理笔记精简版

初中物理笔记精简版 1、声音是由____________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 2、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真空不能传播________。 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______m/s。声音在____体中传播最快,在___体中传播最慢。 4、声音的特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音调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决定音调。_________越高,音调就越高。 6、响度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决定响度。_________越大,响度就越大。 7、________用来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8、噪声是发声体做_______________时发出的声音或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 9、控制噪声途径:防止噪声_______;阻断噪声的________;防止噪声__________。 10、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和_______。 11、光在________________中沿直线传播。 12、光沿直线传播实例:_____、_____、月食、_________、________、瞄准 13、光在真空或空气的传播速度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约为____________。 14、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_________组成的。(例:彩虹) 15、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颜料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 16、反射定律:_______角=______角;光路是______的。 17、镜面反射:光线入射到_________的表面时,只能在反射光线的方向看到光。 漫反射:光线入射到__________的表面时,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 18、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_________规律,黑板的反光是________反射。 19、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与物体大小;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2)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且物和像以镜面为轴是的。 20、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_______形成的虚像。平面镜还可改变光的___________。 21、水中倒影形成原因:________成像(平静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成_____像。 22、光的折射特点: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物质时,折射光线向_________方向偏折。 光从水或其他物质斜射入到空气中,折射光线向_________方向偏折。 (2)垂直入射时则光线_________。光在折射时光路是_________的。 23、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_______射产生的现象。 24、凸透镜:中间____,边缘______;凹透镜:中间____,边缘______。 25、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作用。 26、凸透镜成像规律:当u>2f时成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__________。 当2f>u>f时成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__________。 当u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试卷.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九年级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2009年11月18日(共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欢迎你参加期中评价,祝你取得好成绩! 物理试题 第Ⅰ卷(2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第Ⅱ卷的选择题答题卡中,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 1.如图所示,小华同学从地上拿起鸡蛋,缓缓举过头顶,此过程所做功约 A.0.1J B.1J C.10J D.100J 2.如图所示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机械或工具,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3.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用滑轮组将摩托车向上吊起的过程中,摩托车具有 的机械能 A.逐渐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逐渐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4. 下列四幅图属于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能改变的是 起瓶器 A 老虎钳 B 独轮车 C 镊子 D

5.初春育秧,为防霜冻,农民傍晚要向秧田注水,白天再将水放掉。其物理原理是 A.水蒸发吸热能制冷 B.4℃水的密度最大 C.水有较大的比热容 D.水的导热性能较差 6.掉在水平地面上的弹性小球会被弹起,而且弹跳的高度会越来越低。如图所示是小球弹跳的频闪照片,MN为等高线,小球在3、5位置的高度一样。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位置4时的势能最大 B.小球3和5比较,动能相等,势能能也相等 C.小球3和5比较,它们的机械能相同 D.小球从位置1到位置2的过程中,势能主要转化为动能 7.下面的四幅图中属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 8. 周末小明在某动漫基地参观,他选择了一架可以调速的升降电梯。他将速度设定为0.5m/s从一楼来到二楼,再将速度设定为1m/s从二楼来到三楼(各楼层高相同),那么两次电梯() A.第一次做的功多,功率大 B.第二次做的功多,功率大 C.两次做功一样多,功率一样大 D.两次做功一样多,第二次功率大 9.学校每周升旗,在旗竿顶用一滑轮,为迎接60周年国庆,想办法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面国旗匀速提升同样高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定滑轮不仅能改变力的大小而且能改变力的方向 B.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了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精简版)教学提纲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响度单位分贝dB,正常说话60dB) 5.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6.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7.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热力学温度(T)也称绝对温度:符号T,单位开尔文,简称开(k)。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换算:T=t+273。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温度计使用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量程。2.温度计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壁。3读数时要等示数稳定再度;读数过程玻璃瓶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与液体凸处平行。 4.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5.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其中晶体熔化需要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6.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7.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如海波,冰,食盐,石墨,金属)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如石蜡,松香,玻璃,沥青)没有熔点。 10.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1.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2.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其中,液体表面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液体沸腾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13.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4.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含解析共66套)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含解析 共66套)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含解析共66套) 热机的原理及其分类初中物理热机的原理及其分类 【考点精讲】 1. 内能的应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加热物体,二是对物体做功。利用内能做功的过程,是内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热机就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得内能并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现代的交通工具要使用热机,现代的火电站和热电站也要靠热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然后再带动发电机发电。 2. 蒸汽机是最早的热机,1769年瓦特改进了蒸汽机,发明了冷凝器、蒸汽汽缸等部件,设计了将活塞直线运动转化成飞轮的动力机器。 3. 形形色色的热机:蒸汽轮机、内燃机、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等等。 【典例精析】例题1 下列例子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 A. 点燃的爆竹腾空而起 B.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温度升高 C. 冬天在室外跑步或跺脚使脚的温度升高 D. 冬天时,房间内用暖气取暖思路导航:点燃的爆竹腾空而起,爆竹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减小,A项正确;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温度升高、冬天在室外跑步或跺脚使脚的温度升高都是利用做功的方法使物体的内能增大,不属于内能的利用,B、C两项错误;冬天时,房间内用暖气取暖是利用内能来加热物体,故D错误。答案:A 例题2 我国“长征”系列火箭成功地把多颗卫星发射到预定的轨道,火箭点火后,高温高压燃气迅速膨胀向外喷出,燃气的温度下降,火箭则获得推力高速上升,并达到一定速度,在这个过程中,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 燃气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箭身的机械能 B. 燃气的全部内能转化为箭身的机械能 C. 燃气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燃气的全部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思路导航:火箭是热机的一种,它的工作原理就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但燃气的内能除了转化为内能外,还有一部分直接向外散热,一部分克服火箭与大气的摩擦做功,所以燃气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箭身的机械能,选A。答案:A 【总结提升】火箭发动机①火箭本身就是一部热机,工作时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②火箭的工作过程:燃料和氧化剂在燃烧室内混合、燃烧,产生高温燃气,燃气通过喷管向后高速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