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下《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教案

人教七下《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教案
人教七下《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教案

课题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备课

教师

单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地理位置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会平面直角坐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丰富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

重点

利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

教学

难点

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利用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讲授法

学法讨论法

教具三角板

教学

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内容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知探究

今天我们学习如何用坐标系表示地理位置,首先我们来探究以下

问题.

二、师生互动,探究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的方法

活动1:

根据以下条件画一幅示意图,指出学校和小刚家、小强家、小敏

家的位置.

小刚家:出校门向东走150米,再向北走200米.

小强家:出校门向西走200米,再向北走350米,最后再向东走

50米.

小敏家:出校门向南走100米,再向东走300米,最后向南走75

米.

问题:如何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呢?以何参照点为原点?如何确

定x轴、y轴?如何选比例尺来绘制区域内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

小刚家、小强家、小敏家的位置均是以学校为参照物来描述的,

故选学校位置为原点.根据描述,可以以正东方向为

x轴,以正北方向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取比例尺1:10000

(即图中1cm相当于实际中10000cm,即100米)

利用多媒体出

示问题,让学生分

小组讨论,培养学

生合作交流的能

力,和良好的学习

习惯。

由学生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标出学校的位置,即(0,0).

引导学生一同完成示意图.

问题:选取学校所在位置为原点,并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的正方向有什么优点?

可以很容易地写出三位同学家的位置.

活动2:归纳利用平面直角绘制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的过程.

经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后得出结论:

(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

(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

(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

应注意的问题: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时,一是要注意选择适当的位置为坐标原点,这里所说的适当,通常要么是比较有名的地点,要么是所要绘制的区域内较居中的位置;二是坐标轴的方向通常是以正北为纵轴的正方向,这样可以使东西南北的方向与地理位置的方向一致;三是要注意标明比例尺和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

(1)如图将点A(-2,-3)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1,在图上标出它的坐标,把点A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呢?

(2)把点A向左或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观察他们的变化,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

(3)再找几个点,对他们进行平移,观察他们的坐标是否按你发现的规律变化?

教师说明:对一个图形进行平移,这个图形上所有点的坐标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反过来,从图形上的点的坐标的某种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出对这个图形进行了怎样的平移.例如图(1),三角形ABC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4,3),B(3,1),C(1,2).

(1)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横坐标后减去6,纵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1、B1、C1,依次连接A1、B1、C1各点,所得三角形A1B1C1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建立这种思维习惯,特别是是数学学习的过程,归纳总结,寻找方法很重要。

和学生一起讨论我们在解题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给学生提示。

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的绘图能力,为以后打下基础。

(2)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纵坐标都减去5,横坐标

不变,分别得到点A2、B2、C2,依次连接A2、B2、C2各点,所

得三角形A2B2C2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

系?

知识在逐渐的加

深,但是可以用我

们已经学过的知识

解决,让学生体会

这种转化的思想。

巩固练习

1.根据以下条件画一幅示意图,标出某一公园的各个景

点.

菊花园:从中心广场向北走150米,再向东走150米;

湖心亭:从中心广场向西走150米,再向北走100米;

松风亭:从中心广场向西走100米,再向南走50米;

育德泉:从中心广场向北走200米.

2.已知四边形ABCD的各顶点坐标分别是A(-2,0),B(4,0),

C(3,4),D(-1,2),(1)求这个四边形的面积. (2)如

果把原来ABCD各个顶点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都

增加2,所得的四边形面积又是多少?

3. 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点A(1,2)平移后的坐标是A'(-3,3),

按照同样的规律平移其它点,则()变换符合这种要求.

A.(3,2)→(4,-2)

B.(-1,0)→

(-5,-4)

C.(2.5,

3

1

)→(-1.5,

3

2

) D.(1.2,5)→

(-3.2,6)

通过习题加深学生

对本节课知识的理

解,也能更好的让

老师对学生的掌握

情况有更好的了

解。

归纳小结通过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作业布置必做题:教材第65页第4题习题6.2中第1、2、4题. 选做题: 教材第59页第3题.

板书设计

6.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1)建立坐标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照点为原点,确定x轴、y轴的正方向;(2)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适当的比例尺,在坐标轴上标出单位长度;

(3)在坐标平面内画出这些点,写出各点的坐标和各个地点的名称.

新人教版初一数学教案.doc

新人教版初一数学教案 数学是研究数量、构、化、空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学 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小整理的数学教案供参考! 教学目 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掌握正数 和数的概念; 2能区分两种不同意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数; 3体数学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的需要激学生学数学的 趣 教学点: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的量知 重点:两种相反意的量 教学程:(生活)理念置情境 引入上开始教通具体的例子要明在前两个学段我已学 的数并由此学生思考:生 活中有些“以前学的数” 用了下面的例子供参考. :今天我已是七年的学生了我是你的数学老.下 面我先向你做一下自我介我的名字是XX身高 1.73 米体重 58.5 千克今年 40 .我的班是七 (13) 班有 60 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 22 个占全班人数的37%? 1:老才的介中出了几个数分你能将些数按以前学的 数的分方法行分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 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括小数). 问题 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 请同学们看书(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了什么数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也可以出示气象预报中的气温图地图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图工资卡中存取钱的记录页面等) 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有时候需要一种前面带有“-”的新数先回顾小学里学过的数的类型归纳出我们已经学了整数和分数然后举一些实际生活有相反意义的量说明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我们需要引入负数这样做强调了数学的严密性但对于学生来说更多 地感到了数学的枯燥乏味为了既复习小学里学过的数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所以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以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 这个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自己看书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都应予以重视 以上的情境和实例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为正确建立相反意义的量奠定基础 分析问题

(初中美术教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汇总(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汇总(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案 第一单元 单元总目标: 1、从古今中外的优秀绘画作品中,体会到劳动____人类创造力的源泉,劳动是许多画家经常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不同时代的画家通过劳动题材所表现的主题是不一样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性的高低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通过欣赏,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2、通过对表现劳动题材的优秀绘画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单元课时: 本单元分2课时教学。 活动安排: ◆观赏与描述: *你是否知道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劳动的性质和情节? *你对作品所表现的劳动场景有什么感受?

*你对作品中人物的劳动心情和态度有什么感受? ◆分析与研究: *你对这些作品和作者知道多少? *你了解作品的时代和社会特点吗? *你能不能想像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要表现的主题? ◆讨论与解释: *你从这些表现人类劳动的美术作品中获得了什么样的审美感受?*不同的人物对劳动有什么不同的态度和感情? ◆体验与评价: *你对人类劳动的意义有什么体验和联想? *你对“劳动创造世界”有什么体会和看法? 活动一 1、课题劳动____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上) 2、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3、课时1课时

4、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欣赏挂图、课件、课外收集表现劳动题材的美术作品、课本等。 学生准备学具:课本、钢笔、笔记本、自己收集到的作品等。 5、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① 通过欣赏(用课件展示)表现劳动题材的中外美术作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 ② 教师宣布本课时教学任务及采用的学习方式方法,要学生注重对中外美术作品的比较、分析,谈自己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③ 学生预习,看课本上的图片和文字,认真观察、思考问题。 (2)发展阶段 ① 欣赏、评述《在激流中前进》 ☆展示图片,学生欣赏、讨论。 ☆请几名学生根据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谈自己对这幅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教师归纳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 (七年级)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中学时代》 第一课 教学内容: 1.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 2.配乐诗朗诵。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三角铁、小铃鼓。 教学目标: 学会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并有感情地演唱,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勇敢地即兴表演。 教学过程: 1.播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 2.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例如,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么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歌曲演唱有什么特点?等等。 3.第二遍播放歌曲录音,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绪。 4.学生听录音学唱《新世纪的新一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轻声哼唱。5.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例如,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第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乐段的节奏有什么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是为表达歌曲意境、情感服务的。 6.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进一步练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 7.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拍击节奏,在“三角铁”处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自信地演唱1~2遍。 8.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哪个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9.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领唱等) 10.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讨论的意见,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练唱,边唱边拍手打节奏。还可由学生自主设计其他方式进行表演。 11.以下方法供参考: (1)在拍手处可以边拍手边喊:“嗨、嗨”,烘托气氛。 (2)可以根据歌词的提示做表演,如走秧歌步,精神饱满地和着音乐踏步。(3)教师为本课教学准备一些渲染气氛的道具:锣、鼓、镲、彩绸等,便于学生边歌边舞。 12.学生转入下一内容的学习──配乐诗朗诵。 (1)学生仔细阅读教材上的诗歌,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教学案例

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 课程标准解读 学生参与决定教学内容。Brainstorm(头脑风暴)即学生在学习之前根据课题搜集、整理与课题相关人物外表信息。(身高、身材、头发颜色,长度及发型、脸部特征、着装、性格表达等)这样学生课前自己准备学习材料,教师利用学生带入教室的各种信息组织语言教学活动,并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需求分析,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力图使学生自己输入成为主要教学内容资源,并成为整个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针对本班学生特点,对教材进行整合、取舍并及时扩充必要材料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教学中挖掘利用学生自身的知识与经验,使学习内容更切合实际,学生更容易深切感知。主张学生自主、自导学习,合作学习,强调不是个人学习,而是群体学习中的学生自主性。 总体教学思路: 本节课设计思路是两条主线,一条是知识线;另一条是任务链。 知识:知识的呈现是按照词、句、文,即,从易到难的顺序呈现的。从上节课的作业入手,然后分别复习人物外表如:身高、身材、头发颜色,长度及发型、脸部特征、着装、性格的词语介绍;讨论外表所需的询问和应答的句式,到知识综合运用和提高,最后是巩固和开放性作业。 任务:本节课任务设计以人物外貌为主线,上课以优秀小侦探导入新任务——识别罪犯,描述罪犯特征,然后,画出罪犯肖像,给马虎探长写回信。 教学目标:

1.学会描述人物外貌。 2.学习根据描述人物外貌的文章画出人物,并能就图片写出人物间外貌不同特征及区别。 教学重点和难点: 描述人物外貌特征。 读文画图,看图写文。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人物外表的词汇如:身高、身材、年龄、头发颜色,长度及发型、脸部特征、着装、性格的词语(至少15个),分小组写出描述同一器官的不同词语。 2.分小组准备长相不同的人物图片,分男女。每组准备一篇描述人物的文章,画两个或多个外貌不同的人物图。(带软盘或样图) 教学设计: 本课按照两条主线进行设计,一是知识支撑,二是任务设计: 本节课流程图 教学板块设计

初一数学教案(下册)

5.1.1相交线 [学习目标] 1.理解邻补角、对顶角的定义. 2.会根据邻补角、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有关角度的计算.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一)讲述: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5.1.1相交线(师板书) 二、出示目标 (一)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 : (二)屏幕显示 学习目标 1.理解邻补角、对顶角的定义. 2.会根据邻补角、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有关角度的计算. 三、自学指导 (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认真自学.] (二)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2-3练习前的内容.) ○ 1回答“探究”中的问题并填空白; ②理解邻补角和对顶角的定义,思考对顶角为什么相等.; ○ 3注意例题的解题步骤和格式.; 如有疑问,可以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6分钟后比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检测题 四、先学 (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二)检测 1.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懂了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比一比,看谁能正确运用 2.检测题:如图所示,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1)图中有几对对顶角?分别是哪些? (2)∠AOD 邻补角是 . (3)如果∠AOD=35°,则∠BOD 、∠BOC 、∠AOC 分别等于多少度? 分别让3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座位上做.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收集错误进行二次备课) D B C A O

五、后教 (一)更正: 请同学仔细看一看这3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请举手.(指名更正) (二)讨论: 评(1):对顶角找得对不对?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对顶角满足的两个条件:○1有一个公共顶点.○ 2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师板书). 评(2):邻补角找得对不对?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邻补角满足的两个条件:○1有公共边○2一个角的一边是另一角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教师板书).【注意 ∠AOD 邻补角有两个,不要漏。】 评(3):∠BOD 求得对吗?引导学生说出:邻补角互补. ∠BOC 、∠AOC 求得对吗?引导学生说出:对顶角相等.再问对顶角为什么相等.引导学生说出:同角的补角相等. 教师拓展引申: (1)∠1的对顶角是---------- (2)∠1的邻补角是---------- (三)归纳:1分钟识记邻补角、对顶角的定义及性质. 六、课堂作业 (一)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好,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 (二)出示作业题: 必做题:P8 2 选做题:P9 7 思考题:P9 8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5.1.1垂线(1) 学习目标: 1.理解垂直、垂线的概念并会表示两条直线垂直. 2.理解垂线的性质,会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A B E F C D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最新最全】

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 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 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与自然、文化的多重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美术作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立意与表现方式及手法。 难点:怎么理解美术一种“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不同肌理的石头、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课前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一)引导阶段: 1、教师活动:以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为背景音乐,观看祖国壮丽山河的实景图片,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一起欣赏毛主席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雪》。 2、教师活动:快速画出中国版画的轮廓线。提出讨论:这样的图形作为歌颂祖国山川美景的图画可以吗?说说你的观点。 3、教师总结: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一种造型艺术。符号化的形象很难传递出深厚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情感上的共鸣就需要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点明课题。(二)发展阶段: 1、教师和学生欣赏教材中的绘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教师介绍尺寸、绘画技巧,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观察分析: (1)从构图角度分析:近景、中景、远景分别是什么? (2)从色彩角度分析:画中怎样体现出季节、时间段的? (3)图画中的形象分别具有哪些象征意义? (4)画家们是通过怎样的视角表现如此宏大的场景的,换种表现视角行不行?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2、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几块不同质地的石头,找几位同学触摸之后对其质感进行评价,以便更好的理解画家对山石肌理感的表现。 (1)自然山石的幻化——“抱石皴”法。 (2)红日的霞光对画面整体气氛的烘托作用。 学生思考、体验“肌理”的含义。 3、多媒体展示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教师讲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在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作业布置】 结合本课欣赏的作品,谈谈自己对美术是一种创造美的艺术的理解。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1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春之声 一、编写意图 这个单元的内容设计与学校春季开学这样一种特定时段密切相关。目的在于,以“春之声”这一主题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聆听、演唱、演奏描绘春天的音乐作品,使他们体验并感受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作品独特的魅力,加深对音乐学科价值的认识。内容安排上,首先选取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节选)作为学生朗读的文字材料,并为之配上背景音乐(门德尔松的钢琴小品《春之歌》),将学生带人春天美好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情感。接下来安排的唱歌曲目为莫扎特的抒情歌曲《渴望春天》,突出春天的诗意,并与学生的春游活动相关联;欣赏曲目选取了中国作品《新疆之春》(小提琴独奏)《春晓》(独唱)《春节序曲》(合奏),外国作品选取了《春天奏鸣曲》(小提琴独奏);最后选取20世纪初著名的学堂乐歌《春游》(李叔同词曲)作为学生填词和器乐演奏的内容。 由于表现春天题材的音乐作品非常多,在材料筛选上,既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选取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作品;也注意了不同作品在课堂教学时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此外,教材中有意识地将地理、历史、古诗词、民间习俗等相关内容加以渗透,以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层面,同时也有助于开发音乐材料的人文价值。 二、教学安排 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课时。第一课时为“配乐诗朗诵”和“唱歌”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学吹竖笛”与“音乐活动”。 第一课时可以按教科书的顺序,先进行“配乐诗朗诵”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先安排“唱歌”。两种安排都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导入作用,能够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第二课时应当注意区分“欣赏”曲目的不同情绪、不同表现方式以及暗含其中的音乐基本要素:《新疆之春》是奔放欢快、载歌载舞的器乐独奏曲,切分节奏、装饰音的运用具有典型的新疆风格;《春晓》为古朴、深幽、令人回味的抒情歌曲,采用的是七声雅乐音阶;《春节序曲》为热闹欢腾背景下的秧歌舞蹈场面,双簧管迷人的音色在管弦乐队的陪衬下格外动人,同样运用切分节奏、装饰音,但采用的是汉族调式;贝多芬的小提琴与钢琴《春天奏鸣曲》中快速的音阶跑动使人感受到的旋律十分流畅清新,沐浴在春光下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练习中提及“和弦”概念;《春游》可以设计为用竖笛演奏、器乐合奏、演唱加竖笛或小乐队伴奏等多重形式。为《春游》填词练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索歌曲中词与曲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为学生分析歌曲、了解歌曲写作的基本常识做铺垫。 第一单元第一课 教学内容: 1.歌曲:《渴望春天》。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3.配乐散文:《春》。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VCD、打击乐、铃鼓、三角铁、响板、沙锤等。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复地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2.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人教版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一. Knowledge and abilities goals: 1.vocabulary:dance,swim,sing,play chess , paint ,speak English, play the guitar 2. How to use Model verb‖ can‖. 3.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and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Content of courses:In this period, students will learn some names of clubs ,such as art , music, chess club, swimming club, etc. students will learn the drills :Do you want to join…club ?Can you …? 四. Importance and difficulty: can Teaching Aids: A tape recorder. Some pictures. A projector Some sports things, such as volleyball, basketball, etc. Preparation test paper for lessons before class. Period 1 (Section A: 1a-2d) 授课人:______ 授课班级: _____ 授课时间:年___月___日____ 1.Knowledge Objects: Learn to talk about abilities. Know something about the culture of clubs. Can you/he..?What can you do? 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can, can‘t, draw, dance, swim, speak, walk. 2.Teaching key point: can

单项式1-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设计

第2课时 单项式 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重点)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能用单项式表示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难点) 一、情境导入 青藏铁路线上,在格尔木到拉萨之间有一段很长的冻土地段.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千米/时,在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可以达到120千米/时,请根据这些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列车在冻土地段行驶时,2小时能行驶多少千米?3小时呢?t 小时呢? 1.思考:(1)若正方形的边长为a ,则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体积是________. (2)设n 表示一个数,则它的相反数是________; (3)铅笔的单价是x 元,钢笔的单价是铅笔单价的2.5倍,则钢笔的单价是________元. (4)一辆汽车的速度是v 千米/时,行驶t 小时所走过的路程为________千米. 2.观察所列式子包含哪些运算,有何共同的运算特征.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单项式的相关概念 【类型一】 单项式的判断 下列代数式2x ,-1 3ab 2c ,x +12,πr 2,4x ,a 2+2a ,0,m n 中,单项式有( ) A .4个 B .5个 C .6个 D .7个 解析:2x ,-13 ab 2c ,πr 2,0,都符合单项式的定义,共4个.故选A. 方法总结:数与字母的积的形式的代数式是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分母中含字母的不是单项式,分子中含加、减运算的式子也不是单项式. 【类型二】 确定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分别写出下列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1)-ab 2; (2)5ab 3c 27; (3)2πxy 2 3. 解析:单项式的系数就是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单项式的次数就是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只要将这些字母的指数相加即可. 解:(1)单项式的系数是-1,次数是3; (2)单项式的系数是57 ,次数是6;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教学进度表: 周次课题 1-2周《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1课时3-4周《美术是个大家族》2课时 5-6周《小伙伴》2课时 7周《在校园中健康成长》2课时 8周《我们的风采》1课时 9周《有创意的字》1课时 10-11周《精美的报刊》2课时 12-13周《描绘我们的校园》2课时 14-15周《设计我们的校园》1课时 16周《实用又美观的日用产品》1课时

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 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 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与自然、文化的多重关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美术作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立意与表现方式及手法。 难点:怎么理解美术一种“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不同肌理的石头、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作业布置】 结合本课欣赏的作品,谈谈自己对美术是一种创造美的艺术的理解。【教学反思】 1、《江山如此多娇》这幅作品到底美在哪? 2、今后欣赏美术作品从哪几方面着眼? 第二课美术是个大家族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学科特征及美术的主要门类。

过程与方法:掌握美术作品中不同门类所涵盖的种类和代表种类的风格特征。了解美术作品除了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外,还是兼具使用功能的艺术门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美术作品正以形象化、直观化的特征证明着人类社会和文明的进步,提升着人们的生活品味,促进着世界多元化的传承与交流。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特点及区别,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 难点:掌握学生的类别及不同角度的分类。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总课时:第2课时)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备课本 学校: 月华中学 年级: 七年级 科目:音乐 姓名: 2 0 16 年 2 月

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完成 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二、工作任务: 1、初一(186班、187班、188班)音乐教材课堂教学,每周一节。 2、学校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娱工作。 三、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指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 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 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 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 鉴赏的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素质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 五、教材分析:初一年级选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分六单元,安排18课时。 六、教学措施:1、初二年级的音乐教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互相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型。3、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4、课外第二课堂,本学期计划以训练歌唱技巧为主,培养学生 的表演能力。

新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2 教案

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Section A (1a-2d) 一、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1)能掌握以下单词: up, get up, dress, get dressed, brush, tooth (pl.teeth) brush teeth, shower, take a shower, usually, forty, fifty, wow, never, early, job, work, station, radio station, o'clock, funny, exercise, night 能掌握以下句型: ①—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get up? —I usually get up at six thirty. ②—When do you go to work? —I usually go to work at eleven o'clock. ③—He has an interesting job. —He works at a radio station. 2)用when和what tim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询问时间和时间的表达法;用所学的目标语言对生活和学习活动做计划,学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本部分的话题是“日常作息时间”,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因为学生的作息时间安排是非常有规律的。通过互相询问或谈论自己或对方的作息时间安排和活动计划,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息习惯

和守时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 掌握时间的简单表达方式。 2) 学习询问和谈论时间和制订作息时间表。 2. 教学难点: when和what tim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和时间的表达法。 三、教学过程 Ⅰ. Warming-up and revision 1. Greet the Ss as usual. 2. Watch a short video program about daily activities. Ⅱ. Presentation 1.出示la部分的图片或幻灯片或播放该内容的课件,引导学生将词 语与图画进行搭配。 学生们观看1a部分的图片或幻灯片或该内容的课件,将词语与图画进行搭配,完成la部分的学习任务。 2. 出示一个可以转动时/分针的大钟,一边调整时间,一边询问学生时间“What time is it?”。 学生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回答时间: It's six o'clock. It's seven twenty. … (给学生们解释在英语中时间的简单的表达方式) 3. 调整时钟到某个时间,然后说:I get up at 6:00.I go to school at 6: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教案 全册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1正数和负数教学目的: (一)知识点目标: 1.了解正数和负数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 3.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二)能力训练目标: 1.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 2.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具准备:地图册(中国地形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活动:由两组各派两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一名按老师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在黑板上速记,看哪一组记得最快、最好 内容:老师说出指令: 向前两步,向后两步; 向前一步,向后三步; 向前两步,向后一步; 向前四步,向后两步。 如果学生不能引入符号表示,教师可和一个小组合作,用符号表示出+2、-2、+1、- 3、+2、-1、+ 4、-2等。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这样的符号的地方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带有特殊符号、表示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正数和负数。 讲授新课: 1.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 2.章头图。问题见教材。让学生思考-3~3℃、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9的意义。 3、正数、负数的定义:我们把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在这些数的前面带有“一”时叫做负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十”(正号)表示正数。 举例说明:3、2、、3 1等是正数(也可加上“十”)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美术七年级美术教案(下)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劳动 第一课----------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第二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第二单元春天畅想 第一课---------- 色彩的魅力 第二课---------- 春天的畅想 第三单元富有活力的运动会 第一课---------- 凝练的视觉符号 第二课---------- 亲切的使者 第三课---------- 喜悦与收获 第四单元校园艺术节 第一课---------- 广而告之 第二课---------- 盛情邀约 第三课---------- 独特的装扮 第五单元平面设计的盛宴

第一单元、第1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基础理论,为欣赏评述美术作品打下基础。 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互动解决问题和分析评述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画家的创作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互动解决问题和分析评述的能力。教学难点表现性艺术是否符合这一观点。教具准备课件、画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课: 1.回忆上学期的美术作品《开国大典》,分析说明这是一幅什么形式的美术作品? 2.作品描绘了什么? 3.作品表现的容是不是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 4.它来源于什么? 板书部分课题——源于生活 二、新授:

(1)欣赏王式廓的素描作品《血衣》,对照资料图片,引导学生体会美术作品是怎样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多媒体展示并介绍画家和创作背景)思考讨论:1.作品的题材容是怎样来的?如果现实生活中没有发生这类事件,艺术家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吗? 2.从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看,你认为再现性美术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 3.作品中重点突出了哪几个人物? 4.在作品中寻找一个你感兴趣的人物,谈谈作者是如何去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人物怎样的心理和性格? 5.谈谈你对整幅作品的感受。可见,美术是源于生活的。 (2)通过表现艺术作品,进一步说明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主题。播放格尔尼卡的图片,向学生介绍毕加索及立体主义绘画。 三、课堂小结: 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要善于发现,学会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 第二课时 一、继续上节课的艺术作品分析 a.播放格尔尼卡的图片,请同学用一两句话谈谈你初看该作品的感受。 b.师讲述《格尔尼卡》创作背景,请同学们仔细对照P4的文字说明及艺术形象区读懂该作品。(引导学生探讨发现其夸变形的手法) c.思考讨论 《格尔尼卡》这幅表现性绘画中的形象也来源于生活吗?它和再现性绘画中形象有什么不同?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呢? 从而印证本课课题——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二、展示课文中不同材质的工艺和雕塑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本身的特征与作

人教版新目标七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案(新)

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重点难点 I.复习词汇:can,play,want 2.词汇:guitar, dance, swim,sing, chess, speak, drum,trumpet,violin,play the guitar 3.句型:Can you/he/she/you dance? Yes,I/he/she/we can./No,I/he/she/we can’t. Can Bill play the guitar? Yes,he can,but he can’t sing.语法重点:情态动词can的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及肯定与否定回答、特殊疑问句的构成 Section A 教学内容 Section A(教材P59~6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Section A的主要内容是运用情态动词can “询问和谈论能力”;通过谈论自己在某一方面所具备的才能,学习情态动词Can的基本用法。 过程与方法 采用Classifying和Role—playing的学习策略,利用教学图片、幻灯片、实物(各种乐器)或制作课件(演奏各种乐器)等来展开课堂教学、Pairwork问答式的口语交际活动或小组活动,进行“询问和谈论能力”的课堂教学和练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Section A的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谈论的话题是能力。通过互相询问或谈论自己或对方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一种群体意识。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学习询问和谈论彼此的能力和特长; 语法难点 情态动词can的构成和使用。 教学突破 Section A重在通过使用情态动词can来询问和谈论能力,因此如何使用情态动词can就成了关键。教师可通过模仿、操练使学生掌握can的肯定句、否定句和疑问句的构成,再进行谈论能力的训练就容易多了。 教学准备 教学步骤 一、第一教学环节:情景创设,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Section A的主要内容是运用情态动词Can“询问和谈论能力”。在导入新课时,可采取演绎导人法和视听导入法。1.出示一些反映各种活动的图片、幻灯片或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谈论活动:He/She can dance/swim/sing/"?But I can’t dance/swim/sing/...等,学习表达活动的动词短语。 2.教师可携带一些易于演奏的乐器,也可带一些演奏乐器的图片,一边演示乐器,一边说.I can play the guitar.…等;再指着图片说:He/She can play the violin.But I can’t play it.等;然后询问学生:Can you play the guitar?….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回答。 3.出示1a部分的图片或幻灯片或播放该内容的课件,引导学生将活动与人物进行搭配,完成la部分的教学任务。

新人教版_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总课时:第3课时) 第二课时:(总课时:第4课时)

【作业布置】 用线造型的方法画一幅人物肖像画,并表现出其相貌特征。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学习人物脸部的比例、表情特点、以及人物头部的基本形等知识,以及人物头像的写生方法等。让学生明白人物头像写生的意义,人的形象最为生动完美,又富于动态、表情和个性特点的变化,因此,惟妙惟肖地画好人物形象也就是最为困难,需要较强的观察力、理解力和较高的素描技巧。人物头像的写生练习是获得这些能力和技巧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第二课在校园中健康成长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认识人体比例基础知识,观察和表现人物形象特征和动态特征,初步了解人物题材绘画的一般创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人物全身姿态的写生练习,感知人体结构的和谐美和人体的动态美.通过赏析画家的优秀作品进行再一定场景中以成组人物及情节表现一定主题的绘画创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提高对周围事物敏锐的观察和感觉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比例关系、人体运动时重心及人体的动态。 难点:运用速写的方式表现身边的小伙伴。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准备】 课本、课件、人体站坐速写示范图 【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总课时:第5课时)

【作业布置】 运用所学的知识,用速写的方法表现身边的伙伴。 第二课时: (总课时:第6课时 ) 【作业布置】 选取学校生活的一个活动场面,用速写的方法来表现。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完成 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二、工作任务: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1、初一(186班、187班、188班)音乐教材课堂教学,每周一节。 2、学校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娱工作。 三、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指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 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 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 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 鉴赏的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素质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 五、教材分析:初一年级选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分六单元,安排18课时。 六、教学措施:1、初二年级的音乐教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

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全册英教案(全英文版)

新目标人教版英语七下 全册教案 Unit 1 Where’s your pen pal from? Language goals: ●In this unit students learn to talk about countries, nationalities and languages. ●Ask and tell where people live. New languages: ●Where’s he / she from? ●He / She is from Australia / England / China / France / Singapore / Australia. ●Where does he / she live? He / She lives in Sydney. ●What language do you speak? I speak English. ●What’s your / his / her favorite subj ect? ●My / His / Her favorite subject is English. ●Does he / she have any brothers and sisters? Yes, he/ she does. / No, he / she doesn’t. Difficult points: 1. Listening for the information about countries, nationalities and languages. Write an e-mail about oneself. Describe the new students in class. 2. Where questions with from Where questions with live What questions Teaching aids: ● A tape recorder Teaching periods: ●Period 1:Section A中1a, 1b, 1c ●Period 2:Section A中2a, 2b, 2c,2d ●Period 3:Section A中3a, 3b, 4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1.1.1正数和负数教学目的: (一)知识点目标: 1.了解正数和负数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 3.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二)能力训练目标: 1.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 2.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具准备:地图册(中国地形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活动:由两组各派两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一名按老师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在黑板上速记,看哪一组记得最快、最好? 内容:老师说出指令:

向前两步,向后两步; 向前一步,向后三步; 向前两步,向后一步; 向前四步,向后两步。 如果学生不能引入符号表示,教师可和一个小组合作,用符号表示出+2、-2、+1、-3、+2、-1、+4、-2等。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这样的符号的地方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带有特殊符号、表示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正数和负数。 讲授新课: 1.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 2.章头图。问题见教材。让学生思考-3~3℃、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0.5、-9的意义。 3、正数、负数的定义:我们把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在这些数的前面带有“一”时叫做负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十”(正号)表示正数。 1等是正数(也可加上“十”) 举例说明:3、2、0.5、 3 1等是负数。 -3、-2、-0.5、- 3 4、数0既不是正,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为0的高度是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义已不仅表示“没有”。 5、让学生举例说明正、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展示图片(又见教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