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炼字技巧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炼字技巧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炼字技巧

送魏二①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②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①该诗作于王昌龄贬谪龙标尉时。②潇湘:潇水在零陵县与湘水会合,称潇湘。问:请分析“忆”在本诗中的作用。

答:“忆”字引出诗句,从对面生情,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孤月高照,两岸猿啼,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这样虚实结合,更加强化了诗人的离别之情。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文)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次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问:简析“望”字在诗中的作用。

答:“望”字起到对全诗景物描写的通领作用:[悠悠江水东逝,一去不返,一片寒鸦,在夕阳西下之时从眼前飞过,营造出了一种凄凉之境,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

2005全国高考湖南卷

登崖州城作(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问:此诗中“望”字有什么妙用?

答: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国君的眷念和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

2006年全国高考福建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端居①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⑴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答: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它词难以速到这种表达效果。2004全国高考浙江卷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问: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案:“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西江月遣兴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问:首句“醉里且贪欢笑”中的“欢笑”前加一“且”字,试分析其好处。答:“且”有“暂且”之意,暂且欢笑,实则流露出“欢笑”背后的愁苦。

鉴赏炼字的表达作用(效果)

步骤:

1、看所要鉴赏的语言的表现对象是什么

2、看所要鉴赏的语言对这个对象进行了怎样的描写(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

句中描述景象)

3、看它表现得怎样(准确、鲜明、形象、生动、含蓄、凝练、淋漓尽致等),

有怎样的作用(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作用)。

例: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问:第一句中的“铺”字有什么作用?

答:“铺”字写出了“残阳”(表现对象)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对这个对象进行了怎样的描写)用词更准确、形象(看它表现得怎样),而且它还能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更贴切地表现诗人此时的心境。(有怎样的作用)

一、对动词的考查

1、强调动态的动词的考查

2005全国高考湖南卷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问:此诗中“望”字有什么妙用?

答:此诗之“望”,虚写作者(看所要鉴赏的语言的表现对象是什么)置身峰头(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既生动形象地(看它表现得怎样)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更表达了对“京华亲故”一为援手的急切期待(有怎样的作用)。

2、表引领作用的动词的考查

(1)“某动词”领起了什么内容。

(2)对领起内容进行概括叙述

(3)由它领起的内容起到什么作用

例:

望蓟门

(唐)祖咏①

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②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③,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①祖咏:唐代诗人。② 三边:泛指边境。③胡月:胡地之月,边地之月。问:结合原诗,众写景抒情的角度谈一谈“望”字在全诗中的地位和作用。答:望在全诗中领起所见(“某动词”领起了什么内容):寒光、积雪、曙色、危旌、烽火等意象(对领起内容进行概括叙述),渲染了战斗场景气势之盛;全诗行文,由望中所见,生望中所感(“心惊”之感受,“论功”之壮志),景与情自然交融,使作者由望而感,渴望建功立业这种感情的抒发水到渠成(由它领起的内容起到什么作用)。

3、化动为静的动词的考查

例:2005上海卷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问: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

答:化动为静,形象(看它表现得怎样)地描绘出遥看瀑布(看所要鉴赏的语言的表现对象是什么)飞泻时的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4、对心理动词的考查

溪居即事

(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注。

注:却关:拉开门闩开门。

问:诗中的三、四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答:“疑”“急”二字用得最好,把一个正在玩耍的儿童(看所要鉴赏的语言的表现对象是什么)看到船儿进入水湾,“疑”是有客人来了,就“急”忙跑去打开柴门迎客的行动(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写活了,把儿时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出来了(看它表现得怎样)。

5、对兼有动词、名词两种词性的字的考查

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注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精舍:佛寺,即指柏林寺。

问: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画”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峰”本来是景物中的客观存在,用一“画”字,似乎说“峰”(看所要鉴赏的语言的表现对象是什么)本来并不存在,却由造物以云为墨,以天为纸即兴“画”出(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不仅写出峰的美妙如画,而且传达出“观者”的惊奇与喜悦,使首诗别有情趣(看它表现得怎样)。

6、形容词作动词的考查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问:第三句中的“绿”字有什么好处?

答:“绿”字化不十分易传达的听觉、感觉而为视觉,既见出春风的到来,又见出春风(看所要鉴赏的语言的表现对象是什么)到来后江南水乡的变化(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一派生机,欣欣向荣,并是全诗的诗眼(看它表现得怎样)。

7、化静为动的动词的考查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问:诗中的“护”“送”两字的运用有何妙处?

答: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将溪水、青山拟人化,仿佛溪水(看所要鉴赏的语言的表现对象是什么)也赞赏主人躬耕陇亩的品行,殷勤地环绕田亩将禾稼保护(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似乎青山(看所要鉴赏的语言的表现对象是什么)也理解主人寄情山水的意趣,主动地推门而入,将青翠山色送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将平淡的景物写得生动形象、有情有意(看它表现得怎样),很好地烘托了主人品行的高洁,也表现出了诗人退出政治漩涡所感受到的田园意趣和心情的闲适(有怎样的作用)。

二、对副词的考查

例2006年高考(江苏卷)

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问: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又”字暗示作者(看所要鉴赏的语言的表现对象是什么)不止一次浪迹天涯(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饱含愁苦与无奈(看它表现得怎样)。

三、对数词的考查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应如律,先发望春台。

问:诗中的“一”字有什么好处?

答:梅花(看所要鉴赏的语言的表现对象是什么)开在百花之前,称为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而开(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更突显出此梅的不同寻常,突出一个“早”字(看它表现得怎样)。

四、对形容词的考查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问:诗中的“凉”字有什么作用?

答:凉字既写天(看所要鉴赏的语言的表现对象是什么)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又写心境的孤寂(看它表现得怎样)。

五、对象声词的考查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②荦确:山多大石。

问: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答:“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看所要鉴赏的语言的表现对象是什么)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看它表现得怎样)。

六、对连词的考查

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宋黄庭坚

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酒船渔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问:此词中的“岂无”“难得”在表达上起什么作用?

答:“岂无”使上句成了设问句,“难得”使下句成了应答句。自问自答,上下句对偶,句意却单行直下,贯成一气,成为灵动自然的“流水对”。诗人的牢骚感慨之情,也借助这四个字的呼应自然流露出来。

2019中考语文总复习第10课时古诗词鉴赏考点一品味炼字教学案

第10课时古诗词鉴赏考点一品味炼字 【课时】第 10 课时 【授课时间】 【复习内容】古诗词鉴赏考点一:品味炼字 【考点突破】 1.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2.“炼字”炼什么?主要是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叠词等也不可忽视 【题目形式】 1.简析某字的妙处(艺术效果、表情达意的作用、意蕴)等 2.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词)?为什么? 3.本诗的诗眼歌是哪个字?为什么? 4.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5.诗中某个字(某句)换作(改作)某个字(某句)好不好?两者有什么区别?哪一个好,为什么?【方法指津】 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所用的手法。(第一步)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二步)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三步) 【答题格式】该字有的意思。运用的手法(修辞),生动形象地(特点),描绘了一幅 的形象或画面(内容),表达了作者(诗人)的情感(情感)或烘托了的意境。 【答题关键词】解释+手法(用法)+内容+情感 【题型示例】 示例一:直接鉴赏关键词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本诗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请说说你的理解。 技法点拨: 1.解释字义:“搔”本指用手指轻轻刮,此处指诗人要解愁的动作。 2.描述诗句: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凄之象”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 3.点出技巧,阐述效果(艺术效果、表意效果):搔”字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 示例二: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哪个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 点拨: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准确找出符合题意的独具特色的词,然后进行分析。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关注诗歌中的动词和形容词。 1.明确回答哪个字用得好:破字用得好 2.解释字义:破即碎,不完整。这指长安城沦陷,处处破败。 3.诗句描述:国都沦陷,城池破旧,满目断壁残垣,只有山河依旧在。 4.点出技巧,阐述效果(艺术效果、表意效果):破字使人触目惊心,营造了荒凉寂寞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感时忧国的深沉感慨。 示例三:比较鉴赏关键词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问题】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4分) 技巧点拨: 1.判断“能”或“不能”。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关注手法\用法(从修辞角度入手)

2019-2020年高考语文 复习诗歌鉴赏之炼字教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炼字教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炼字的题型炼字的种类炼字的方法炼字的答题 学习重点、难点:炼字的方法炼字的答题 学习课时:4课时 第一、二课时 【课前预习】 一、导引 苏小妹轻风细柳,淡月梅花。 苏东坡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苏小妹下品! 苏东坡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小妹中品! 苏东坡??? 苏小妹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东坡上品 ! ! ! 平常的两个字,却令一代文豪苏东坡拍手叫绝,为什么? 贴切地表现了细柳在轻风中弱不禁风的娇态以及如雪梅花融化在皎洁月光中的情景。 二、高考考点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①与②是否孤立的? 诗眼,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全联或全句的字词句。 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三、高考回忆 1、高考试题分析 2008年高考卷全国有六套试题考查了炼字: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天津卷、上海卷、安徽卷、湖南卷,其中湖南卷更是将考查点集中在炼字上。而我们湖北卷,05 、06、07、08 、09连续五年没有涉及到炼字。 2、高考题型展示 (08全国卷I)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参考答案】⑴“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 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08全国卷II)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日即事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模板及技巧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模板及技巧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模板及技巧 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例】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题示例】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分析表达技巧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提问方式 一般提问: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变式提问: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描写手法主要有: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2)联想和想象 (3)对比。 (4)白描。 修辞手法 (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

(完整版)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炼字专题(只需一字,尽得风流)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设题角度中的炼字方面的考查; 2.通过讲解和练习,归纳积累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 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教学方法: 精选习题,归纳总结,掌握运用。 课前作业: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问: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前,我们先来看几句诗。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 求得一字稳,耐得半宵寒。——顾文炜《苦吟》 大家看看这些句子向我们传达了一些什么信息?(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古人特别在意诗歌语句的锤炼,对个别词特别在意。)大家说得都没错。古人作诗特别讲究炼字,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锤炼语言的佳话。既然讲到炼字,何为炼字?我们来看下投影。 【PPT】何为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炼字可以使“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沈德潜)” 二、寻 了解了炼字的概念之后,现在我们来看一些诗句,请大家找出诗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字。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木兰花》宋祁)动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形容词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数量词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

高考古诗词鉴赏之炼字专题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设题角度中的炼字方面的考查; 2、通过讲解和练习,归纳积累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 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炼字型鉴赏题的答题方法 2、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诗词鉴赏水平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在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前,我们先来看几句诗。大家看看这些句子向我们传达了一些什么信息?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 求得一字稳,耐得半宵寒。——顾文炜《苦吟》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古人特别在意诗歌语句的锤炼,对个别词特别在意。)大家说得都没错。古人作诗特别讲究炼字,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锤炼语言的佳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词鉴赏之炼字。既然讲到炼字,何为炼字?我们来看下投影。 2、何为炼字 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二、高考常见题型: 1、诗中的某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直接鉴赏 2、诗中某句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确定字并鉴赏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亮观点并比较鉴赏 三、炼字对象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木兰花》宋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根据这些诗句以及你的做题经验,在做炼字题时我们要重点关注哪些类型的词呢?(让学生七嘴八舌地说,教师再呈现PPT整理)老师做了一个整理。 小结: 关注动词 关注形容词、副词、数词 关注特殊词(颜色词) 四、高考真题例析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参考答案: “拳”和“退”。拳是指像拳头一样蜷缩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退”是后退的意思。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传达出了作者内心的悠然与闲适。 参考鉴赏: 黄州濒临大江,赤鼻矶的石壁直插入江,地势险要,人们传说这儿就是三国时周瑜打败曹操大军的赤壁古战场(真正的赤壁位于湖北蒲圻),苏轼于此处曾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千古绝唱。潘大临曾伴随苏轼在此浏览,说不定还亲耳聆听过东坡的豪放歌声。 如今他独自来到这古代英雄驰骋争雄的地方,不禁浮想联翩。西山重岭叠嶂,连绵不绝,定有猛虎藏于其间。赤壁下临不测深渊,那直插江中的嶙峋巨石,正是龙宫的天然屏障。这虎踞龙盘的形胜处所,是三国鼎立时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的英雄叱咤风云,建立了盖世功业,就象这滚滚东去的万叠波浪一样流之无穷。人从思古的幽情中省悟过来,把目光重新投向眼前的实景:俯视沙滩,觉得一片明亮,那是因为许多白鹭本栖息在那里。仰望天空,天空是如此的开阔,以至高飞云端的鸿雁似乎不是在向前移动。俱往矣,群雄争渡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现在最羡慕的是江上的垂钓者,钓罢驾着一叶轻舟在烟雨中归去,悠闲地听着雨打船篷的声音 五、答题指津 (一)答题步骤: ①解释该字的含义,看是否使用了什么手法。 ——释含义/明手法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之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中表达技巧相关知识 2、掌握高考诗歌中表达技巧的鉴赏方法 二、教学重点: 1、掌握高考诗歌中表达技巧的鉴赏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考点透视: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含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1、修辞手法: 考点解读:古典诗歌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的修辞手法,为古典诗歌增添了许多风采、情趣和内涵。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仗、反问、设问、反复、互文等。 鉴赏修辞手法要辩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其对塑造形象、表现感情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 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感染力。比喻用在议论中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易于理解,接受。 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双关: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生动活泼,含蓄曲折地表达微妙的神态和情思。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排比:增强语势,强化感情。 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达上增强艺术感染力。 2、表达方式: 考点解说:古诗词常使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 记叙即叙述人物经历、事件发展和情景的转换;描写即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某一对象的状貌和情态;抒情即抒发和表现诗人的情感;议论即对景物、事件及相关人物的命运的态度和评价。 鉴赏诗词的表达方式要了解各种表达方式的特点,分析其在诗词中对塑造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 3、表现手法: 考点解读:为增强诗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引起读者共鸣,优秀古典诗词都使用丰

历年高考诗歌鉴赏炼字题

高考诗歌鉴赏炼字题 1、【2016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4分) 骤雨【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西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问题】第三、四句“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4分)2、(2015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3分) 望江东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 [注] 阑:阻隔;阻拦。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问题】简析首句“隔”字的妙用。(3分) 3、(2013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4分) 好事近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蓑:同“一蓑风雨任平生”中的“蓑”。【问题】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4分) 4、(07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问题】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5、(2017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4分) 早上五盘岭 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五盘岭:川陕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 (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分) 6、(2015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劳停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问题】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4分)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语言鉴赏之炼字教案-通用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语言鉴赏之炼字教 案-通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诗歌鉴赏语言教案 王洪梅 一.考点解析 贾岛“推敲”的典故,千古传为美谈,唐代诗人陆延让亦有“ 须”的感慨。诗僧齐己曾写过《早梅》诗,其中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其友郑谷将“数”改为“一”哪个好为什么 (学生讨论)总结:“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丽的雪中梅花图,图中,雪掩孤村,苔枝缀玉,白雪皑皑,孤梅怒放,极富意境美,所以“一”字不仅好在暗合题目“早梅”,而且一枝梅花怒放于皑皑白雪之中,愈发显得梅花是那样的清奇,香绝,孤艳,更富于意境美;而从情感上,“昨夜一枝开”则能表现出诗人突然发现梅花时的惊喜之情。 可见,古诗之中,往往一字之差而境界迥异。在许多古诗中都有一些关键的字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有的甚至成为诗眼,而这些字词也正是高考的热点,那么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字词呢 (一)关于语言鉴赏高考问答模式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义 )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析景) 明显手法要写出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意境. 感情)例: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二)关注四种词语: 、动词、修饰词、特殊词、意向组合的名词 、动词:首先要特别关注动词,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有很多例子,比如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绿”字,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见”字, 张先“沙上并禽池上鸣,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等等可谓是尽人皆知。 例题:《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峰。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教案(最详细最实用)

古代诗歌鉴赏 ——表达技巧 设题方式: (1)诗词中运用了那些表达技巧(表现手法)? ⑵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⑶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指出运用的表现手法; 2.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3.运用该手法的作用。 谨记:表达效果是为内容、结构服务的。 1、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她它)生动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 2、为意境服务。能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从而传达出作者的思想、精神境界。 3、为主题服务。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 诗词中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服务的,要围绕表情作用来答题。 表达技巧的种类: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方式。它的含义非常广泛,简单说包括各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写作手法)、结构技巧的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及结构技巧,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第一类、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 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诗歌中没有“说明”这一种)。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以高中课本中《琵琶行》和《孔雀东南飞》为代表,而律诗和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其中白描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例如:秦观的《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乐景哀情、托物言志等,而这一般又称之为抒情方式 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 (一)、鉴赏诗歌的描写手法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表达手法及技巧归纳篇教学内容

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之表达手法及技巧归纳 篇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篇 分为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三大部分 1、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因事抒情 抒情方式乐景乐情 借景抒情哀景哀情 间接抒情乐景哀情 哀景乐情 托物言志 咏史抒怀 (1 例1: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以慷慨悲凉的基调,把自己因怀才不遇而生出的一腔愤懑、抑郁之情通过诗句喷泻而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例2:杜甫《倦夜》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问:从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两句的抒情方式有何不同?

答:前六句是借景抒情,后两句是直抒胸臆 (2 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的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叙事则因事抒情,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史抒 怀。 ①因事抒情: 例3: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叙事中,寓含着作者急于回家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例4:唐代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②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中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乐景衬哀情: 例5: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后两句点明了诗人思归之情。诗人流落他乡,一年又一年,思乡心切而归期难知,心中是何等的伤痛。由这后两句可知,此诗用的是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哀景衬乐情: 例6 :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通过这些,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这画面充满着辛酸和悲哀。后四句直揭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 ③托物言志 “情”、“志”的区别:在诗歌里,“情”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一般都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出来的。 例7:李忱的《瀑布联句》中“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借写瀑布,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应志存高远,不畏艰辛,努力实现人生目标。 ④咏史抒怀: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描写方式

诗歌鉴赏之炼字高考题练习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专题——炼字 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释含义、明手法)?第二步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到句中描述景象(描景象) ?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情境/表感情/谈效果)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1)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题目。 木兰花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 注 ]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 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4辽宁)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东坡①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 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6分)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学设计

《诗歌鉴赏之炼字》教学设计 【课前导入】知识情况反馈,引入课题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释】①西楼,即诗中的朱楼,它依山面海。②钩珠箔,把帘子挂起。【问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1)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2)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打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景象。 在改卷过程中,很多同学错误的分析了本诗的情感。总结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写出了诗人一生坎坷,抒发了诗人年华易逝的苦闷。 2、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忧国忧民的感情。 3、诗人独自漂泊在外的孤独、落寞、心酸之情。 4、表达了诗人漂泊他乡的思乡之情。 5、讽刺当朝统治者政治腐败,表达了自己的苦闷之情。 【诗歌鉴赏要求】 (1)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掌握诗歌鉴赏中炼字类试题答题步骤。 2、通过规范设置问题并拟定参考答案,进一步强化高考诗歌鉴赏炼字题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答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炼字?(2分钟)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换句话说,炼字就是鉴赏一首诗中用的最生动、最传神、最精彩的那个字,我们看一下大屏幕中的诗句,你来找一找,看哪些字用得好? 1、红杏枝头春意闹 2、云破月来花弄影 3、一片孤城万仞山 4、人生几度新凉 5、羌笛何须怨杨柳 找出关键字,并说说他好在哪里? 二、牛刀小试:(5分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2020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必考专题六: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含解析)

专题06 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 技巧等) ★★考点解读★★ 表达技巧既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的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考查时,可以就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也可以综合在一起进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技巧点拨★★ ?常见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诗歌鉴赏通常涉及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此外还有记叙(多用于叙事诗)和议论(多用于点明诗歌主旨)等。 (2)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对偶、夸张、借代、设问、反问等,其特点和用法跟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大致相同。 (3)谋篇布局:主要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铺垫、层层渲染、先总后分、过渡、先景后情、卒章显志、伏笔、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等。 (4)其他常见表现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借事抒情、寓理于景、借古讽今、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对比、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白描等。 ?答题步骤 第一步: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第二步: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 第三步:指出运用该手法的作用(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了怎样的旨趣,产生了怎样的效果等。) ★★经典例题★★ 一、【2019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韩愈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9.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9.“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 【解析】9.本题考査考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把握能力。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的把握能力,内容涉及对诗歌的表达技技巧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思考诗歌中运用的表现手法,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本题要求简要分析诗歌前六句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已经明确了手法是对比手法,只需要找出对比手法,并且分析对比手法怎样勾勒精卫形象即可。诗歌中“山石细”和“海波平”两词形成对比,嘴里衔着山上的细石,决心把滔滔的海浪填平,从中表现“精卫”的雄心壮志和坚强的意志;“抱寸诚” 的决心“衔细石”的举动与“海波平”的宏图大愿形成巨大反差,在对比中充分表现精卫的心诚志坚。 二、【2019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唐)王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兼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20.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答案】20.①通过环境描写,如“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重装墨画”“香兼一架书”,分别写出了将军住处的清幽安静和书斋的素净雅致,表现了将军的文人趣味。②运用衬托,用“侍儿知礼数”衬托将军的文化修养。③通过“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传”等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和志趣。【解析】20.本题考查鉴赏作品文学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明确人物描写手法——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然后结合相关诗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诗歌前两联属于环境描写,首联描写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教案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教案 【教材分析】《考试大纲》在古代诗文阅读”中对该考点提出的要求是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学情分析】 诗歌鉴赏是大多数学生觉得无从下手的题,同时也是中考的必考题,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应着重讲解此类题的答题方法、答题技巧,培养学生的语感,为学生指明一个方向,能够较快地提升学生的能力。 【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懂得炼字型鉴赏题目的答题方法,学会分析诗歌的人物形象。 2、能力目标:掌握诗歌炼字型和人物形象型题的解答方法 3、情感目标:从诗歌鉴赏中体会古代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点】 “炼字”的相关知识、人物形象的分析 【教学难点】 诗歌鉴赏的答题方法。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都比较熟悉贾岛“推敲”的故事。至V底是“僧推月下门”好,还是“僧敲月下门”好。这实际上是古人诗歌创作中炼字的一个典型。诗歌语言的一大特色是形象、凝练、富于表现力。因此,注意诗歌语言的炼字,就成为鉴赏诗歌语言的一大切入点。 二、考点把握 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分析看来,诗词鉴赏题的设题范围呈“课内课外平分秋色”之势。题型多为对诗人情感的把握与对佳句的赏析。 三、答题技巧

(一)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情感是诗词的灵魂。诗词中的情感:有的委婉缠绵,有的激昂澎湃,有的沉郁,有的张扬。情感的抒发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有的托物言志。体会诗词的思想情感就是要把握诗词的情感基调,站在时代的高度,对古诗词中流露出来的情感、观 点或态度进行客观地分析评价。 题目形式:①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②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③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应对策略: (1 )把握题目,即从题目看题材,也就是看诗词写的是什么。 (2)弄清诗句含意,特别是“诗眼”的含义。 (3)明确与诗词有关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思想背景,探究诗人的写作意图。 (4)体味诗词的感情色彩 (二)鉴赏语言特色 诗词的语言具有精练性、生动性、准确性、形象性的特点。具体到某一首诗词,其语言风格不外乎以下几种:朴素、绮丽、清新、沉郁、豪放、活泼、直白、含蓄、婉约、恬淡等。 1、品味炼字型 题目形式:①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②“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③“某”字能否改为“某”字?④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对精练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 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2、名句赏析型 题目形式:①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②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 句,请分析原因。③从某句诗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应对策略: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 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3、分析语言特色型 题目形式: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②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应对策略: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 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绮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时:①要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诗歌的语言特色;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意象意境 诗词中所绘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题目形式:①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②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 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应对策略: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汇总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汇总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汇总》的内容,具体内容:诗歌表达技巧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学生得分率不高,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一)1.修辞(1)比喻化平淡为神奇,深奥... 诗歌表达技巧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学生得分率不高,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一) 1.修辞 (1)比喻化平淡为神奇,深奥为浅显,抽象为具体,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2)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 (3)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4)夸张提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5)对偶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反问加强语气 (7)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双关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含蓄蕴藉。 2.方法技巧 (1)情景交融间接而含蓄,景色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情感爱憎。

(2)对比烘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3)联想想象想象犹如天马行空,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 (4)用典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5)象征形象生动具体,化实为虚。 (6)使用叠词增强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7)托物言志感物抒怀,隐晦的表情达意,含蓄蕴藉。 (8)细节真实准确传神 (9)白描即不加渲染烘托,粗笔勾勒,真切深刻。 高考的《考试说明》,对诗歌方面的考查作了调整。由选择题改为简答题或填空题。许多考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回答显得模棱两可。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真正理解这些表达技巧的含义。为此,这里对古诗词中一些常用的手法做了一些归类。对每种手法作了解说和举例,以便同学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王实甫《十二月带尧民歌?别情》)(诗歌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分别从"怕黄昏"、"不销魂"、"新啼痕"、"断肠人"等四个角度将少妇别后的相思之悄表现得淋漓尽致。)

高考专题复习-----古典诗歌鉴赏之炼字 导学案(无答案)

2021届高考专题复习古典诗歌鉴赏 ——诗歌的炼字 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古典诗歌的炼字技巧,掌握诗歌炼字的设题方式和解题思路,提高鉴赏古典诗歌语言的能力。 2、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审美体验诗歌的炼字之妙,逐步掌握诗歌语言的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3、文化传承与理解:传承古典文化,提升文化修养。 教学方法:情景法、探究法 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传说有一天, 苏小妹、苏东坡和黄山谷三人在一起谈论诗句,苏小妹说:“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两句中间各加上一个字, 作为诗的‘腰’,成为五言联句。”你认为他们哪个加得妙?并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①, ②, ③, (附答案:①‘摇’‘映’确实写出了柳的动态和月的皎洁;②但‘舞’‘隐’,要略胜一筹.因为‘舞’是模仿人的动作,把柳的姿态反映得更加形象;‘隐’是夸张写法,使月的皎洁更加突出;③而“扶”拟人化更准确,既写出了风的轻微、柳的纤弱,又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和互相依偎的神态,“隐”字更传神,它准确地写出了月、梅融为一体的情景。) 2、炼字的定义: 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二、品赏佳句,推敲字词 (抢答:说说下面诗句中哪些字词用得最妙?) ①红杏枝头春意闹。 ②一片孤城万仞山。 ③山青花欲燃 ④大漠孤烟直 ⑤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⑥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总结规律:关注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数量词) 三、核心知识建构 诗眼:一句之眼: 重点找动词,活用词(使动.意动.被动) 一篇之眼: 统摄全篇,关乎主旨

(强烈推荐)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总结 一、表达技巧的分类 (一)运用表现手法的技巧 1.用典 古典诗歌中常常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这就叫作用典。使用典故使诗歌的内容更加丰富,表达主旨含蓄。如1996年高考诗歌鉴赏所选的一首元曲,阿鲁威的《[双调]折桂令·咏史》: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这首曲主要使用的手法就是“用典”。对用典的诗,需要理解典故的含义才能读懂诗。最典型的是课文中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 2.抑扬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的目的。抑扬按形式可分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两种。 举个欲抑先扬的例子。如李商隐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的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和对贾生的赞叹。可是读了后面两句,才恍然大悟,原来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虚席”,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怎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讽刺辛辣,感慨深沉,非抑扬而不能达到此效果。 举个欲扬先抑的例子。赵希璐《次萧冰崖梅花韵》:“冰姿琼骨净无瑕,竹外溪边处士家。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诗中三四两句突发奇想:如果牡丹花开早于梅花,谁又会迎风踏雪顾及梅花呢?然而牡丹毕竟不会开在梅花之前。诗人欲扬

先抑,只有冰晶玉洁的梅花才能在凛冽的风雪中吐芳争艳,才能受到人们的青睐。考生在遇到此类表达技巧的时候,就要仔细分析诗人扬抑的对象,不要歪曲了本意。 3.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联想和想象一样,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 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资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意义。 4.想象 人们在已有的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 又如,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的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驰骋想象他日与妻子团聚、“共剪西窗烛”时,再追话今日的“巴山夜雨”,构思之奇妙出人意料,设身处地去想又在情理之中。 5.象征 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借助某一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它的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它比一般比喻所概括的内容更为深广,有的作品艺术形象甚至全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如:《登崖州城作》(李德裕):“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