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快速凝固

第二章快速凝固
第二章快速凝固

第二章快速凝固技术

2.1快速凝固技术概论

快速凝固指的是在比常规工艺过程中快得多的冷却速度下,金属或合金以极快的速度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由于由液相到固相的相变过程进行的非常快,快速凝固材料可以获得普通铸件和铸锭无法获得的成分、相结构和显微结构。目前,快速凝固技术是冶金领域和金属材料专业研究的重要领域。

在金属凝固过程中,凝固系统的传热强度及凝固速率对凝固过程及合金组织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常规工艺下金属凝固的冷却速度一般不会超过102 K/s,通常大型砂型铸件及铸锭凝固时的冷却速度约为:10-6-10-3 K/s,中等铸件及铸锭约为10-3-100 K/s;薄壁铸件、压铸件、普通雾化约为100-102 K/s。快速凝固的金属冷却速度一般要达到106-109 K/s。

经过快速凝固的合金,会出现一系列独特的结构与组织现象。上世纪60年代美国加州理工学院Duwez等人采用一种特殊的熔体急冷技术,首次使液态合金在大于107 K/s的冷却速度下凝固。他们发现,在这样快的冷却速度下,本来是属于共晶系的Cu-Ag合金中,出现了无限固溶的连续固溶体;在Ag-Ge 合金系中,出现了新的亚稳相;而共晶成分Au-Si (XSi=25%)合金竟然凝固为非晶态的结构,获得了金属玻璃。这些发现,在世界物理冶金和材料科学工作者面前展现了一个新的广阔的研究领域。

70年代出现了利用快速凝固技术制备的晶态材料,80年代人们逐渐把注意力转向各种常规金属材料的快速凝固制备上,90年代大块非晶合金材料的开发应用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快速凝固技术已成为冶金工艺学和金属材料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快速凝固技术既是研究开发新材料的手段,也是新材料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基础。

2.2 快速凝固的组织特征

合金的组织结构与合金的凝固模式密切相关。在过冷不断加深的过程中,合金的组织及结构将发生变化,图2-1 示出了冷却速度加快引起的凝固组织的变化框图。

图2-1 冷却速度增大引起的凝固组织的变化

表2-1 快速凝固铝合金溶质合金元素固容量的变化

快速凝固合金相比常规凝固合金的组织及结构,主要发生的特征变化为:扩大了固溶极限,细化凝固组织,偏析倾向减小,形成非平衡相,以及高的点缺陷密度等。

(1)扩大了固溶极限

快速凝固可显著地扩大溶质合金元素在合金中的古溶极限。在18-8镍铬奥氏体不锈钢中,通过固态淬火所可能达到的最大固溶碳量为Wc=0.25-0.30wt%,而快速凝固可使固溶碳增至Wc=0.87%。在Fe-Ti-C合金中,固溶碳量由0.1%(质量分数)增至0.5%。表2-1汇集了快速凝固的铝合金中合金元素溶质固溶量数据。在Al-Cu、Al-Si、Al-Mg等铝合金中,快速凝固材料中合金元素的固溶量不仅大大超过了最大的平衡固溶极限,并且超过了平衡共晶点的成分。

(2)细化凝固组织

很大的过冷度下达到很高形核率,这导致快速凝固组织的细化。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晶粒尺寸减小,可获得微晶乃至纳米晶或非晶。快速的凝固合金具有比常规合金低几个数量级的晶粒尺寸,一般为小于0.1-1.0mm。在快速凝固的Ag-Cu (W Cu=50wt%) 合金中,观察到了细至30?的晶粒。当在快速凝固的合金中出现第二相或夹杂物时,其晶粒尺寸也相应地细化,例如在奥氏体不锈钢中,快速凝固后析出的MnS夹杂,其尺寸比常规凝固中析出的低2~3个数量级。

(3)偏西倾向减小

常规铸合金中出现的胞状晶及树枝晶总是伴随着成分的显微偏析,特别在树枝晶中,偏析尤为显著。而在快速凝固条件下,随着凝固速度的增大,溶质的分配系数将偏离平衡,实际的溶质分配系数总是随着凝固速度得增大而趋近于1,偏析倾向减小。当凝固速度足够大时,凝固前沿成为平界面,合金凝固进入了“绝对稳定界限”。如果凝固速率不仅达到了“绝对稳定界限”,而且超过了界面上的溶质原子的扩散速率,即进入了完全的“无偏析、无扩散凝固”时,便可在铸件的全部体积内获得完全不存在任何偏析的组织。

(4)形成非平衡相或亚稳相

在快速凝固的合金中,除了出现不稳定的过饱和固溶体外,还会形成其它的亚稳相。这些亚稳相的晶体结构可能与平衡状态图上相邻的某一中间相的结构极

为相似,因此可看作是快速冷却或大的过冷条件下,中间相的亚稳浓度范围扩大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形成某些在平衡状态图上完全不出现的亚稳相。在含W C=3.5~5.0 wt%、W Si=2.0 wt% 的Fe-C-Si合金中,ε相( h,c,p )组织通常只有在高压下才可能出现,但是在快速凝固条件下,在较高的碳硅含量时,ε相组织能直接由液相形成,并可保持到室温。这是因为高的碳量W C=3.5~5.0%起到了减小层错能的作用,而较高的硅量W Si =2.0%则起到阻止渗碳体析出的作用,从而保持了相中较高的含碳量。通过测定,ε相的最低含碳量是X C=14.28%(相当于Fe6C),最高含碳量是X C=25%(相当于Fe3C)。

(5)形成非晶态

当过冷度极大时,结晶过程被完全抑制,从而获得非晶态的固体。

(6)高点缺陷密度

由于液态金属中的“缺陷密度”要比同温度下的固态金属高得多,而在快速凝固的过程中,则会较多的保存在固态金属中。例如在快速凝固的Fe-Cr(W Cr=20%)-Ni(wNi=25%) 合金中,许多晶粒含有沿着<100>γ方向分布的,相互平行的空位环所形成的带,这些环的柏氏向量B=(a/2)<100>,在快速凝固的铝合金中则常出现许多无规则分布的空位环。又如在快速凝固的奥氏体钢中,常有M23C6颗粒沿<100>晶向呈带状析出(带间距为0.25~0.50μm)。类似的缺陷带状结构在雾化的镍基超合金粉末(粒度为10μm左右)中也可发现。

2.3 快速凝固合金的性能

特有的组织结构特征赋予快速凝固合金的优异性能。(1)高强度及高韧性。由于快速凝固合金具有扩大的固溶度、超细的晶粒度以及超细和高分散度的析出相所致。(2)高耐蚀性。在快速凝固条件下可提高铬含量而不致引起铬不锈钢中θ相的析出。(3)高抗蠕变能力。这是因为消除了偏析,疲劳裂纹的开始得以推迟,在高温合金中使早期熔化温度提高75~100%。(4)快速凝固还可使不锈钢具有良好的抗辐射性能及在高浓度氦气氛中不易膨胀的特性,因而可成为理想的核反应内壁结构材料。

快速凝固非晶态合金表现出一些独特的性能特点。(1)在力学性能上,具有极高的强度与硬度。如Fe80B20非晶态合金的屈服极限可达3626 Mpa,Hr硬度为10790 Mpa,杨氏模量E为165730 Mpa。虽然非晶态合金的延伸率较小(约为1.5%~2.5%),但在压缩时表现出很高的塑性;它的撕裂性能比一般晶态合金高,表明在高强度的同时有较好的韧性。(2)具有十分良好的软磁性能,其铁芯损耗仅为晶态合金的几分之一,是优异的变压器铁芯,磁录音头及多种磁性器件的材料。(3)具有很小直至为零的电阻温度系数,因而可以成为标准电阻及磁泡存储器材料。(4)以铁、镍、钴为基,含有一定量的铬及磷的金属玻璃(Fe70CrP13C7)有极好的耐蚀性能,优于最好的不锈钢。非晶态合金表面还具有良好的化学活性,并对化学反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再加上良好的耐蚀性能,使得金属玻璃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催化剂及电极材料。(5)非晶合金还有可能成为很有希望的储氢及超导材料。

2.4 快速凝固技术的应用

快速凝固可以大大提高现有合金的使用性能,用于发展一系列新型的合金材料。目前,快速凝固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获得新的凝固组织,开发新材料。

快速凝固使Al-Li合金中Li含量增加,制备航空工业需要的低密度合金。

快速凝固技术使镁合金的组织细化,力学性能改善。采用快速凝固粉末制备工具钢,可细化碳化物,并消除其宏观偏析,提高合金含量,从而提高其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非晶态金属材料是快速凝固技术应用的成功实例,它不仅具有特殊的力学性能,而且同时可以获得特殊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如软磁特性、耐腐蚀特性、超导特性等。

(2)制备难加工材料薄带、细小线材和块体材料

(3)简化制备工序,实现近终形成形

2.5 实现快速凝固的条件

2.5.1 定向凝固和体积凝固

在凝固过程中,液相向固相的转变伴随着结晶潜热的释放,液相与固相的降温也将释放出热量,只有热量被及时导出才能维持凝固过程的进行。定向凝固和体积凝固是两种典型的凝固方式,其热流传导示意于图2-2。定向凝固通过维持热流沿一维方向传导,使凝固界面沿逆热流方向推进,完成凝固过程。体积凝固通过对凝固系统缓慢冷却使液相和故乡降温释放的物理热、结晶潜热向四周散

图2-2 (a) 定向凝固,(b)体积凝固的传热方式

q1-自液相导入凝固界面的热流密度;q2-自凝固界面导入固相的热流密度;

Q-铸件向铸型散热的热量

2.5.2快速凝固的传热特点

凝固速度是由凝固潜热和物理热的导出速度决定的。通过提高铸型的导热能力,增大热流的到处速度,可使凝固界面快速推进,实现快速凝固。

目前主要的快速凝固技术,雾化法、单棍法、双棍法、旋转圆盘法及纺线法等,都是通过薄层液态合金与高导热系数的冷衬底之间的紧密相贴来实现极块的导热传热的。由于合金薄膜的顶面与边缘不与冷衬底接触,散热相对来说是很有限的,故问题可简化归纳为单向传热的定向凝固。

对于图2-2a所示的定向凝固,忽略凝固区的厚度,则热流密度q1和q2与结晶潜热释放率q3之间满足热平衡方程,

q2-q1=q3 (2-1)

根据傅立叶导热定律知道,

q1= L G TL(2-2)

q2=λS G TS(2-3)

q3=△hρSνS(2-4)

式中,λL、λS——分别为液相和固相的热导率;

G TL、G TS——分别为凝固界面附近液相和固相中的温度梯度;

△h——结晶潜热;ρS——固相密度;νS——凝固速度。

将式(2-2)至式(2-4)代入式(2-1),则可求得凝固速度为:

νS = (λS G TS - λL G TL) / ρS△h (2-5)

由式(2-5)可知,在忽略液相过热的条件下,定向凝固νS取决于固相中的温度梯度G TS。

νS =λS G TS / ρS△h (2-6)

对凝固层内的温度分布作线性近似(参见图2-3),得,

νS = λS(T k - T i)/ δρS△h (2-7)

式中,δ——凝固层厚度;T k ——液固界面温度;T i——铸型与铸件界面温度。

图2-3单向凝固速度遇到热条件的关系

d——凝固层厚度;Tk ——液固界面温度;

Ti——铸型与铸件界面温度;T0——铸型表面温度

由式(2-7)可知,影响单向凝固速度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选用热导率大的铸型材料或对铸型强制冷却,可以降低铸型与铸件界面温度T i,从而提高凝固速度,实现快速凝固;另一方面,凝固层内部热阻随凝固层厚度的增大而迅速提高,将导致凝固速度的下降。

2.5.3 深过冷

快速冷却提高热流的导出,可以实现现薄膜、细线及小尺寸颗粒的快速凝固。然而,由于试件内部热阻的限制,难以通过快速冷却实现大尺寸试件的快速凝固,只有通过深过冷,吸收结晶潜热,减少凝固过程中需要导出的热量,才可实现大尺寸试件的快速凝固制备。

深过冷快速凝固技术的关键是抑制凝固过程的形核,使合金熔体获得很大的过冷度而不凝固。由于深度过冷,凝固过程中,因凝固释放的潜热首先由过冷体的升温来吸收,这样大大减少了凝固过程中所需要导出的热量,从而可以获得很大的凝固速度。

2.6高速冷却快速凝固成形技术案例

快速凝固是通过高速冷却实现的。然而,由于合金内部热阻的存在,高的冷却速度只有通过减小试样尺寸才能实现。因此,快速凝固技术主要集中在线材、

薄带材和粉体的制备。目前,较成熟的金属线材快速凝固技术包括:玻璃包覆熔融纺线法、合金熔液注入快冷法、旋转水纺线法和传送带法等;金属带材快速凝固技术主要有:单棍法、双棍法、溢流法、甩出法等。

2.6.1玻璃包覆熔融纺线法制备快速凝固线材

玻璃包覆熔融纺线法最早是由Taylor于1924年提出的,因此又称为Taylor 法。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图示于图2-4,将合金棒或小块置入玻璃管中,玻璃管经抽真空后充入惰性气体,在其端部采用感应加热将和金融化,依靠熔融合金的热量使与其接触的玻璃管软化并与熔融合金润湿性紧密接触,在一定的拉力下拉制成很细的毛细玻璃管,金属熔体依靠润湿作用流入到毛细管中,经过冷却器的激冷,通过导管后直接缠绕,获得连续的玻璃包覆线材。

玻璃包覆熔融纺线法的技术关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玻璃选材

理想玻璃的软化温度应高出被包覆材料熔点100~200K,这样合金可以得到充分的融化,防止玻璃管过度软化而自行脱离。为了得到直径较细小的细丝,玻璃管的外径和壁厚分别为9~12mm、1.0~1.2mm为宜。

(2)保护气氛

为了防止制备过程中样品氧化,加热前应先抽真空,再充入氩气。保护气体压力要适当。

(3)加热

为了制备出理想的玻璃包覆合金细丝,要求熔化的合金有过热现象,最好高出其熔点300~400K。加热过多会发生熔融的合金和软化玻璃还没来得及拉丝便整个脱离加热区;若加热不足,玻璃管不能充分软化,导致拉不出丝材。

(4)冷却

冷却速度直接影响到细丝的状态,欲得到非晶细丝,要求获得足够高的冷却速度,冷却后的细丝温度应低于合金结晶温度。一般要求冷却速度大于104K/s,最好105~106K/s

图2-4 玻璃包覆熔融纺线法快速凝固原理图

2.6.2合金熔液注入快冷法制备快速凝固线材

Chen首先于1974年将Pd-Cu-Si系合金熔液注入水中获得直径为2mm的非晶棒材,之后,Kavesh将此方法发展为线材的快速凝固制备技术,其基本原理图解于图2-5。将熔融合金熔液通过喷嘴注入冷却液中,通过导流管使合金熔液与冷却液同步流动并被激冷,获得快速凝固线材。

图2-5 Kavesh法线材快速凝固原理图

1、7—导流管;2—喷嘴;3—合金液;4—感应加热器;

5—稳流罩;6—分散器;8—泵

合金熔液注入快冷法技术的几个主要控制环节,

(1)合金溶液的流动速度必须与冷却液的流动速度匹配;

(2)保证导流管中的液流平稳,不产生紊流;

(3)精确控制合金熔液的温度,通常使合金熔液的过热度维持在50~100K;

(4)精确控制合金熔液从喷嘴的喷射口到冷却液面之间的自由飞行距离,其典型值为2.6~5mm。

合金熔液注入法虽已获得成功应用,但导流管中液流稳定性的控制困难,冷去速度相对较低,生产效率也较低,很难形成大规模生产能力。

2.6.3 旋转水纺线法制备快速凝固线材

旋转水纺线快速凝固法是日本大阪大学中逸雄等于1978年提出来的,其基本原理图如图2-6所示。在高速旋转的鼓内加入冷却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冷却水在鼓内壁形成旋转的环形水,将熔融合金熔液喷入旋转水中,激冷获得快速凝固线材。

图2-6旋转水纺线法线材快速凝固原理图

1—旋转鼓;2—冷却水;3—喷嘴;4—喷射液柱;5—加热器旋转水纺线法已成功地用于非晶和微晶态细丝的生产,具有如下工艺特点:所得细丝比喷嘴直径小10%~20%;为了得到连续细丝,金属液喷射速度要稍大于水面线速度;对于表面张力小的铅合金等,丝越细断面越均匀;而对于密度小的铝合金等,若喷嘴直径过小时,金属液喷入水面后易波动,因而难以得到均质细丝,此时可减少入水角度,或以电磁力控制金属液的运动;降低冷却水温度,加强深冷处理,可提高急冷效果。

2.6.4传送带法制备快速凝固线材

传送带法综合了合金注入法和旋转水纺线法的特点。冷却水被带有沟槽的传送带从一端送入到另一端,熔融合金熔液通过喷嘴射入到传送带上的冷却水中冷却凝固,并被送出,进入卷取机构。

传送带法一个重要的控制条件是合金熔液的射入位置,当从水平段射入时,合金熔液柱可能从冷却水中飞出,使冷却速度减小,形成结晶态而发生脆断。而从圆弧段入射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可以保证合金熔液柱始终处于冷却水中,从而获得均匀的非晶态线材。

该方法制备非晶线材能及时送出冷却区,可以连续生产。冷却水是循环的,水温可以控制在恒定的低温,利于获得大的冷却速度。

2.6.5 单棍法快速凝固制备带材

单辊法又称熔体甩出法,它是采用高速旋转的激冷圆辊将合金熔液铺展成液膜,并在激冷作用下实现快速凝固的方法。根据熔融合金熔液引入方式的不同,单辊法可分为自由喷射甩出法和平流铸造法,其原理如图2-8所示。自由喷射甩出法合金熔液的喷嘴离单辊较远,合金熔液通过喷枪喷射到高速旋转的激冷辊上,形成薄膜并发生快速凝固。而平流铸造法合金溶液的出口离单辊的距离很近,在单辊与喷嘴之间形成一个熔池,该熔池对合金熔液流有缓冲作用,从而可获得更均匀的薄膜。以上两种方法均在合金熔液被拉成膜后,随激冷棍选旋转一定角度进一步冷却凝固,最后与冷却棍分离,进入收集器,或缠绕成卷,获得一定宽度的带材。单辊法线速度为10~60m/s,冷却速度为104~107K/s,制得的薄带厚度:10~100um。

根据合金熔池中热传输和动量传输的相对重要性,单辊法的液膜形成过程可分为:热传输控制和动量传输控制两种类型。热传输控制:如果合金带从熔池中拉出时已经发生凝固,凝固层的厚度决定着带材的厚度,则认为该过程是由热传输控制的。相反,如果合金带从熔池中拉出时仍为液相,液膜的拉出过程及厚度由熔池中合金熔液的动量传输控制,则认为该过程是动量传输控制的。

热传输控制的单辊法带材成形过程模型如图2-9所示,旋转辊上的任意一点一旦与合金熔液接触即在其表面发生凝固,凝固层厚度逐渐增厚,在其脱离熔池时凝固层的厚度已达到一定值ym,此时固液分离,ym即为最终获得的带材厚度。

动量传输过程控制的单辊表面液膜带材形成过程如图2-10所示。由于单辊直径相对于液膜的厚度非常大,可以忽略单辊表面的曲率,而将其视为平面运动;单辊将其运动传递到合金熔液中形成流动边界层。将流速达到单辊表面运动速度的1%的边界定义为层流边界;与熔池后缘的交点定义为液膜与熔池的分离点。液膜形成后,其上部的合金熔液流速仍然很低,仍在不断被加速,同时液膜拉薄。当动量传输控制的单辊表面液膜的水平速度达到与单辊的表面速度同步时,液膜的厚度固定下来不再变化。

单棍法制备薄带材,当宽度小于5mm时,采用圆孔喷嘴;当薄带材宽于5mm 时,采用狭缝喷嘴;当制备很宽的薄带材时,可以采用多喷嘴。图2-11示出了多喷嘴制备宽带材的原理示意图。

利用单棍法可以实现复合带材的快速凝固,图2-12为单棍法发展起来的复合带材快速凝固技术装置原理示意图。将熔融的合金液2喷在单辊表面发生快速凝固形成非晶态或结晶态的带材,在该带材与单辊分离之前,再将熔融的合金液5喷在合金液2形成的带材上快速凝固,从而获得快速凝固的复合带材。

单棍法快速凝固过程的原理非常简单,其传热过程也不复杂,但在实施中存在一些较难解决的技术问题,主要有:

(1)单辊需要以2000~10000r/min 的高速旋转,同时要保证单辊的均匀性很高,径向跳动非常小,以控制薄膜的均匀性;

(2)为了防止合金熔液的氧化,整个快速凝固过程要在真空或保护性气氛下进行;

(3)为了获得较宽并且均匀的非晶合金带材,液流必须在单辊上均匀成膜,液流口的设计及流速的控制精度要求极高。

采用单棍法快速凝固技术,我国的国家非晶微晶和金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可生产宽度在220mm 以下不同规格的铁基、铁镍基、钴基非晶带材,和铁基纳米晶带材。这些产品具有优异的软糍性能,使硅钢片、铁氧体的换代产品。

2.6.6双棍法快速凝固制备带材

双棍法是19世纪提出的钢坯连铸技术的发展,但长期未能实现工业化的应用。双辊法是一种比单辊法更直观的从合金熔液铸造薄带材料的技术,其基本原理如图2-13所示。通过将熔融合金熔液喷射到两个反向高速旋转的轧辊之间形成薄带,实现快速凝固。双棍法的主要优点是双面冷却,所获得的带材表面质量相同、均匀。

快速冷却能力由冷却速度和有效冷却时间确定。比较双辊法和单辊法,尽管前者增加了一个冷却辊,通过双面冷却,可以实现较高的冷却速度,但由于在快速凝固过程中,合金熔液与冷却辊的接触时间通常远小于单辊法,导致实际应用过程中,双辊法冷却能力下降,低于单辊法。

双辊法与单辊法的凝固工艺基础明显不同。单辊法是利用液相流动边界层的热传输或动量传输过程控制实现带材的快速凝固,而双辊法则是利用两个激冷辊的轧制作用控制的。双辊法工艺过程中两个冷却辊的平行度对带材质量的影响很大,如图2-14所示,冷却辊之间的任何形状变化都将反映在最终的产品上。

图2-14 双辊状态对带材表面质量的影响

(a) 平行;(b) 倾斜;(c)凸面;(d) 凹面;

为了获得带材,防止合金熔液破碎或球化,

双辊法快速凝固过程中合金熔液

应在两个冷却辊之间的很小范围内完成。一般情况下,双辊法线速度小于12m/s,冷却速度为104~107K/s。双辊法制备带材的快速凝固过程模型示于图2-15。合金熔液在与冷却辊的接触点a处开始凝固,当其通过两个辊之间的最小间隙后逐渐与辊分离,冷却辊的激冷作用逐渐失去。因此合金熔液的凝固在 角的范围内进行。

图2-15 双辊法快速凝固模型

如果合金熔液在冷却辊之间正好完成凝固过程,如图2-15中的第二种情况,则是理想的凝固过程;如果合金熔液在冷却辊之间的凝固进行的不完全,在离开冷却辊后冷却速度将减小,薄带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心部维持为液相,如图

2-15所示的第三种情况,带材质量下降;若果凝固过早完成,则失去一部分双棍的冷却作用,在冷却辊之间的最小距离处发生固态变形,则产生图2-15所示的第一种情况。

双辊法经过一个简单的设置改造,也可用来制备复合带材的快速凝固。图

2-16为一双辊法为基础的复合带材快速凝固制备技术原理图。将预制的一种带材沿其中一个冷却辊导入双辊之间,同时将另外一种合金熔液浇入双辊之间快速凝固,并贴着另一个冷却辊拉出,形成复合层。该方法用于制备复合带材时,由于复合层是贴着冷却辊之一被拉出的,与冷却辊有较长的接触时间,从而可以获得较大的冷却速度。

2.6.7 溢流法快速凝固制备带材

溢流法是单辊法的一种改进,其基本原理图示于图2-17。利用特制的坩埚与激冷单辊配合,使合金熔液从坩埚的特定形状的边沿溢出,并由高速旋转的单辊拉成薄膜,获得快速凝固带材。

图2-17溢流法快速凝固原理图

与单辊法相比,溢流法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坩埚边沿溢流的方法取代喷嘴喷射的方法,因而不存在喷射产生的紊流,合金熔液的流动更平稳,有利于获得均匀的带材;

(2)可采用溶剂对合金熔液进行表面保护,因此可在非真空,无保护气氛的条件下进行易氧化材料薄带的快速凝固。

由于上述特点,溢流法已被成功用于钛合金薄带的快速凝固制备,并已开发出工程化的生产设备,其合金的熔化分别采用了感应加热和电渣熔化技术。

2.6.8 甩出法快速凝固制备带材

图2-18是甩出法快速凝固制备薄带的基本原理图。甩出法是利用高速旋转的飞轮直接与坩埚中的合金熔液接触,合金熔液在短时间内“粘”在飞轮上被高速抛出,形成薄膜材料。与单辊法相比,

甩出法快速凝固技术不需要合金熔液导出

口,熔炼工艺简单,不存在喷嘴被堵住及液流不稳定的缺点。通过在飞轮上开口,可以获得非连续的材料。调整飞轮的速度和带材的宽度,可获得带材、碎片、线材、或短纤维。

图2-18甩出法快速凝固原理图

甩出法快速凝固过程中的控制参数主要是飞轮的浸入深度和旋转速度,前者决定着合金熔液与飞轮的接触长度。接触长度越大,合金熔液凝固时间越长,其产品的厚度就越大。Mitin等获得的带材厚度d与旋转角w及接触长度l之间的关系为:

(2-8)

式中,r——飞轮半径;

V——合金熔液的运动黏度;

2.6.9 喷射沉积技术快速凝固制备大尺寸块体材料

(一)喷射沉积原理

喷射沉积技术是上世纪70年代由英国Swansee大学Singer发明的,利用该技术可以获得大尺寸快速凝固块体材料。图2-19示出了喷射沉积快速凝固的原理图,合金熔液经过喷射雾化后形成飞行的液滴,这些液滴在完成凝固之前沉积在激冷的基板上快速凝固,通过连续沉积可获得大尺寸的快速凝固体材料或制件。

喷射沉积法快速凝固技术包含有两个过程:雾化散热过程和快速凝固过程。首先是雾化过程,采用喷射技术将合金熔液雾化成细小的液滴,这些液滴在飞行过程中散热,获得一定的过冷度,甚至部分发生凝固。然后快速凝固过程,在完成凝固之前,过冷的液滴沉积在极板上,被进一步冷却凝固。

图2-19喷射沉积法原理图

1-沉积室;2-基板;3-喷射液滴流;4-气体雾化室;5-合金液;

6-坩埚;7物化气体;8沉积体;9-运动机构;10-排气室及取料室

雾化散热过程的关键是控制液滴的尺寸和初始速度。为了获得更大的凝固速度,液滴应尽可能的小;同时,液滴还应具有尽可能大的飞行速度,增加沉积过程的冲击力,以利于提高沉积体的致密度。沉积体的表面应维持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液膜,保证合金液滴能够嵌入,从而获得快速凝固组织。

合金液滴在完成沉积后的凝固过程是由基板和沉积体的传热过程控制的。为了获得大的凝固速度,基板应具有大的蓄热系数;随着沉积体积厚度的增大,沉积体中的热阻增大,成为传热的控制环节;提高冷却

速度并保证凝固速度的稳定是喷射沉积工艺的控制关

键。

(二)轴向喷射沉积

图2-20为采用轴向喷射沉积连续生产合金坯材

的工作原理图。在设备上部的感应加热坩埚内进行合

金的熔化和保温,在坩埚的地步设有气体雾化器进行

合金溶液的雾化,快速凝固沉积成材。在沉积的同时,

旋转沉积坯维持原轴方向上的均匀性,并随沉积的进

行向下抽拉坯体,维持合金液滴飞行距离的恒定,实

现快速凝固圆柱坯体的连续生产。此外,在底部设有

分离器,可以收集偏离沉积体而凝固的物化合金粉体。

(三)径向喷射沉积

图2-21是径向喷射沉积连续生产合金坯材的工

作原理图。通过维持旋转基底的平动或转动,在其表面喷射沉积具有快速凝固组织特制的材料,获得具有圆柱体、圆锥体、圆鼓等复杂形状回转体的喷射沉积

体材料。利用空心圆管作为沉积基底,可以进行多种材料的复合,同时,在圆管中通入冷却液,可以提高沉积体的凝固速度。

图2-20轴向喷射 制备圆柱坯材

图2-21径向喷射沉积原理示意图

1-圆柱沉积坯;2-感应加热坩埚;3-喷嘴;4-沉积室;5-基棒;6-排气管;7-选环分离器2.7 大块非晶合金

前面所讨论的快速凝固方法可用于粉末、线材、薄带材等低维非晶态合金材料的制备。但是这些方法,大都是通过提高界面散热,提高冷却速度,实现快速凝固的。当用于具有一定三维尺寸的大体积熔液凝固时,合金溶液的内部热阻,组织了热量向界面的散热,导致仅仅通过提高界面散热,不可能获得较快的冷却速度,也就不能实现大体积合金溶液的快速凝固。因此,要实现大块合金的快速凝固,必须探索新的途径。

深过冷快速凝固技术是制备大块非晶合金的有效方法。深过冷技术是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抑制合金熔液中固相的形核,从而达到很大的过冷度,使合金熔液中的大量热量在凝固之前被排出,使凝固过程中需要导出的热流大量减少。

2.7.1深过冷技术形成非晶的临界条件

20世纪80年代初,Perepezko证实了形成非晶的临界条件不是冷却速度本身,而是过冷液体达到亚稳态的程度。1989年,Inoue首先发现Mg-Cu-Y和

La-Al-TM (TM=Ni, Cu, Fe)系合金存在明显的过冷温度域△T x=T x-T g(T x为晶化温度,T g为玻璃化温度)。在一般情况下,金属玻璃即大块非晶合金的形成能力随△T x的增大而增大。由于多组元合金具有低的临界冷却速度,和大的过冷温度域,因此可以通过配合控制非均匀形核的凝固工艺,直接从液相中获得块状非晶。

根据实验结果,Inoue提出了获得大块非晶合金的三个经验准则:

(1)三个以上组元构成的多元系合金;

(2)主要组元之间的原子尺寸比相差12%以上;

(3)具有负的混合热。

合金中组元数的增加可以使合金系统自液态相固态转变时的自由能变化减小,使得合金自液相发生结晶转变的热力学驱动力减少,不易发生结晶转变,而容易形成非晶。结构学上,原子尺寸相差增大和具有负的混合热,均使得随机密排的原子混乱度增加,一方面提高了液固界面能,抑制了晶相的形核,另一方面使得黏度增大,从而使得组成元素原子重排变得困难,抑制晶体长大。

2.7.2 大块非晶合金制备方法

(一)非晶粉末压实法

由于制备非晶合金粉末的技术早已发展, 所以多年来许多研究者尝试采用将非晶粉末在低于其晶化温度下进行等温挤压、温轧、冲击( 爆炸) 固化和高等静压烧结等方法制备大块非晶,但存在不少技术难题,如非晶粉末的硬度总是高于晶态,因而压铸性能欠佳。同时,因添加粘接剂的影响而使压块密度偏低,获得的块状材料强度不高,几乎与旋淬法制备的非晶薄带相同,难以作为高强度结构材料使用。另外,成本高、工艺复杂、制件的尺寸和形状也受到较多的限制。

(二)熔体直接凝固法

对于玻璃形成能力很强的合金体系,由于其临界冷速RC很低,可通过熔体直接凝固来形成块状非晶。通常有高压压铸法、水淬法、铜模铸造法、电弧熔炼法、定向区熔法和吸铸法。下面对这几种方法进行简要地介绍。

(1)高压压铸法

将母合金装入有感应圈加热的模腔内,然后在几毫秒内将熔融金属压入水冷铜模,压模速率与铸造压力均达到较高值,使热流以及模壁、熔体界面传热系数增大,从而达到较高冷速。用这种方法还可以制备形状较复杂的零件。通过选择具有宽的过冷液相区的三元合金Mg-Ln-TM 和Ln-A1-TM,厚度达10mm 的,具有金属光泽的柱状和板状大块非晶可通过该方法获得。

(2)水淬法

将预先熔炼得到的铸锭装入石英管中,再次熔化,然后连同石英管直接水淬,可获得很高的冷却速率,从而可得到大直径的柱状大块非晶。

Pd40Cu30Ni10P20合金通过水淬法制成了直径为72mm> 75mm 的非晶棒,其表面具有白亮色的金属光泽。

(3)铜模铸造法

将高纯度的组元元素在氩气保护下熔化,直接浇入到铜模中,利用金属模导热快来实现快速冷却,以得到各种形状的具有光滑表面和金属光泽的大块非晶合金。但由于铜模的冷却速率有限,所能够制备的大块非晶合金的尺寸也有限。利用该方法已将Zr60A110Ni10Cu15Pd5合金制成大块非晶。

(4)电弧熔炼法

利用电弧熔化四元或五元Zr-A1-TM(TM= CO,Ni9 CuD 合金的合金锭,并用水冷铜模冷却,所获得的铸锭的表层为少量的Zr2TM 晶相,这是由于铜坩埚底部容易引起晶相的非均质形核,因而难以完全抑制Zr2TM 晶相的析出。其中晶区的最外层为细小等轴晶,次层为柱状树枝晶,第三层为亚稳单相区。而内部区域是非晶相,虽然内部区域远离铜坩埚的强烈激冷作用,但此时的冷速已能使Zr-A1-CO-Ni-Cu 系合金形成非晶。

(5)定向区熔法

为了产生连续的没有试样长度限制的大块非晶,研究者设计制造了利用电弧加热的定向区熔设备。在熔炼Zr60A110Ni10Cu15Pd5合金锭时,由于铜坩埚中的合金液宽度为12mm,合金液的温度控制在2000K 左右,合金锭的移动速率为5. 7mm/S,则冷却速率

T-=G- V= dT

dz - V= 2000

6 > 5. 73 2> 103K/S,该值超过Zr-A1-TM 系合金的RC,可顺利连续生产,获得了厚10mm、宽12mm、长300mm 且表面具有金属光泽的

Zr60A110Ni10Cu15Pd5大块非晶。

(6)吸铸法

利用电弧加热系统对预先合金化的重约70g 的合金锭进行重熔,在铜模中心加一活塞,活塞以5. 0m/S 的速率快速运动使熔化室和铸造室之间产生一气压差,从而将熔融金属吸入到铜模内。采用吸铸法不存在因气体卷入而产生的气孔,有利于微型精密器件的制造。已利用吸铸法制备了直径16mm、长60mm 的Zr55A110Ni5Cu30大块非晶。

另外,根据经典的形核理论,要促进非晶的形成,就应当降低结晶形核速率,抑制非均匀形核,即控制容器壁和外来相的非均质形核作用。具体措施可通过电磁悬浮熔化、无容器壁冷凝的落管技术、以B2O3溶剂包裹吸收熔体表面乃至内部的杂质使合金纯化以控制非自发形核的发生。运用抑制非均匀形核方法制取大块非晶合金时首先要求合金具有较高玻璃形成能力,同时要求原材料纯度较高。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思考题 1设有一电炉丝浸于水中,接上电源,通过电流一段时间。如果按下列几种情况作为系统,试问 A U , Q,W为正为负还是为零? (1) 以电炉丝为系统; (2 )以电炉丝和水为系统; (3)以电炉丝、水、电源及其它一切有影响的部分为系统。 2设有一装置如图所示,(1)将隔板抽去以后,以空气为系统时,AJ, Q, W为正为负还是为零?(2) 如右方小室亦有空气,不过压力较左方小,将隔板抽去以后,以所有空气为系统时,A U, Q , W为正为负还是为零? 作业题 1 (1)如果一系统从环境接受了160J的功,内能增加了200J,试问系统将吸收或是放出多少热?(2)一系统在膨胀过程中,对环境做了10 540J的功,同时吸收了27 110J的热,试问系统的内能变化为若干? [答案:⑴吸收40J; (2) 16 570J] 2在一礼堂中有950人在开会,每个人平均每小时向周围散发出4. 2xl05J的热量,如果以礼堂中的 空气和椅子等为系统,则在开会时的开始20分钟内系统内能增加了多少?如果以礼堂中的空气、人和其它所有的东西为系统,则其AU = ? [答案:1.3 M08J;0] 3 一蓄电池其端电压为12V,在输出电流为10A下工作2小时,这时蓄电池的内能减少了 1 265 000J,试求算此过程中蓄电池将吸收还是放岀多少热? [答案:放热401000J] 4体积为4.10dm3的理想气体作定温膨胀,其压力从106Pa降低到105Pa计算此过程所能作出的最大 功为若干? [答案:9441J] 5在25C下,将50gN2作定温可逆压缩,从105Pa压级到2X106Pa,试计算此过程的功。如果被压缩了的气体反抗恒定外压105Pa作定温膨胀到原来的状态,问此膨胀过程的功又为若干? [答案:-.33 X04J; 4.20 X03J] 6计算1mol理想气体在下列四个过程中所作的体积功。已知始态体积为25dm3终态体积为100dm3; 始态及终态温度均为100 Co (1) 向真空膨胀; (2) 在外压恒定为气体终态的压力下膨胀; (3) 先在外压恒定为体积等于50dm3时气体的平衡压力下膨胀,当膨胀到50dm3(此时温度仍为100C) 以后,再在外压等于100 dm3时气体的平衡压力下膨胀; (4) 定温可逆膨胀。 试比较这四个过程的功。比较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0; 2326J; 310l J; 4299J] 习

纯金属的凝固习题与答案

纯金属的凝固习题与答案 1 说明下列基本概念 凝固、结晶、过冷、过冷度、结构起伏、能量起伏、均匀形核、非均匀形核、临界晶核半径、临界晶核形核功、形核率、生长线速度、光滑界面、粗糙界面、动态过冷度、柱状晶、等轴晶、树枝状晶、单晶、非晶态、微晶、液晶。 2 当球状晶核在液相中形成时,系统自由能的变化为σππ233 44r G r G V +?=?,(1)求临界 晶核半径c r ;(2)证明V V c c G A G c ?- ==?2 31 σ(c V 为临界晶核体积);(3)说明上式的物理意 义。 3 试比较均匀形核与非均匀形核的异同点,说明为什么非均匀形核往往比均匀形核更容易进行。 4 何谓动态过冷度?说明动态过冷度与晶体生长的关系。在单晶制备时控制动态过冷度的意义? 5 分析在负温度梯度下,液态金属结晶出树枝晶的过程。 6 在同样的负温度梯下,为什么Pb 结晶出树枝状晶而Si 的结晶界面却是平整的? 7 实际生产中怎样控制铸件的晶粒大小?试举例说明。 8 何谓非晶态金属?简述几种制备非晶态金属的方法。非晶态金属与晶态金属的结构和性能有什么不同。 9 何谓急冷凝固技术?在急冷条件下会得到哪些不同于一般晶体的组织、结构?能获得何种新材料? . 计算当压力增加到500×105Pa 时锡的熔点的变化,已知在105Pa 下,锡的熔点为505K ,熔化热7196J/mol ,摩尔质量为118.8× 10-3kg/mol ,固体锡的体积质量7.30×103kg/m 3,熔化时的体积变化为+2.7%。 2. 考虑在一个大气压下液态铝的凝固,对于不同程度的过冷度,即:ΔT=1,10,100和200℃,计算: (a)临界晶核尺寸;(b)半径为r*的团簇个数; (c)从液态转变到固态时,单位体积的自由能变化ΔGv ; (d)从液态转变到固态时,临界尺寸r*处的自由能的变化 ΔGv 。 铝的熔点T m =993K ,单位体积熔化热ΔH f =1.836×109J/m 3,固液界面自由能γsc =93J/m 2 , 原子体积V 0=1.66 ×10-29m 3。 3. (a)已知液态纯镍在1.1013×105Pa(1个大气压),过冷度为319℃时发生均匀形核。设临界晶核半径为1nm ,纯镍的熔点为

空气动力学第二章习题

2-1考虑形状任意的物体。如果沿着物体表面的压力分布为常值,是证明压力在屋面上的合力为零。 2-2 考虑如下速度场,其x,y向的速度分量分别为,其中c为常数。试求流线方程。 2-3考虑如下速度场,其x,y向的速度分量分别为,其中c为常数。试求流线方程。 2-4 考虑如下流场,其x,y向的速度分量分别为,其中c为常数。试求流线方程。 2-5 习题2-2中的流场被称为点源。对于点源,试计算: (a)单位体积的微元其体积随时间的变化率; (b)流场的旋度。 2-6 习题2-3中的流场被称为点涡,试对点涡计算: (a)单位体积的微元其体积随时间的变化率; (b)流场的旋度。 提示:2-5、2-6两题在极坐标下求解更方便。 2-7已知一速度场为,试问这一运动是否是刚体运动? 2-8 现有二维定常流场分布。那么 (a)该流场是否可压缩? (b)试求通过(0,0)点和(L,L)之间的体积流量。 2-9阐述流线和流管的概念。并解释流线和迹线的区别。 2-10 现有二维定常不可压流动的速度场试求其势函数并画出流谱。 2-11 现有平面流场(k为正的常数)试分析求解流场的以下运动特性: 流线方程、线变形率、角变形率、旋转角速度,画出流线图和相应的流体运动分解示意图。2-12已知在拉格朗日观点下和欧拉观点下分别有速度函数 和 试说明各自的物理意义和他们的差异。

2-13试推导一维定常无粘的动量方程(不及质量力)。 2-14 直角坐标系下流畅的速度分布为:,试证过电(1,7)的流线方程为 2-15 设流场中速度的大小及流线的表达式为 , 求速度分量的表达式。 2-16 求2-15中x方向速度分量u的最大变化率及方向。 2-17 试证在柱坐标下,速度散度的表达式为 2-18 在不可压流动中,下列哪些流动满足质量守恒定律? (a) (b) (c) (d) 2-19 流体运动具有速度 问该流场是否有旋?若无旋,求出其速度势函数。 2-20 不可压缩流体做定常运动,其速度场为 其中a为常数。试求: (a)线变形率、角变形率; (b)流场是否有旋; (c)是否有势函数?有的话求出。

材料成形原理课后习题解答汇总

材料成型原理 第一章(第二章的内容) 第一部分:液态金属凝固学 1.1 答:(1)纯金属的液态结构是由原子集团、游离原子、空穴或裂纹组成。原子集团的空穴或 裂纹内分布着排列无规则的游离的原子,这样的结构处于瞬息万变的状态,液体内部 存在着能量起伏。 (2)实际的液态合金是由各种成分的原子集团、游离原子、空穴、裂纹、杂质气泡 组成的鱼目混珠的“混浊”液体,也就是说,实际的液态合金除了存在能量起伏外, 还存在结构起伏。 1.2答:液态金属的表面张力是界面张力的一个特例。表面张力对应于液-气的交界面,而 界面张力对应于固-液、液-气、固-固、固-气、液-液、气-气的交界面。 表面张力σ和界面张力ρ的关系如(1)ρ=2σ/r,因表面张力而长生的曲面为球面时,r为球面的半径;(2)ρ=σ(1/r1+1/r2),式中r1、r2分别为曲面的曲率半径。 附加压力是因为液面弯曲后由表面张力引起的。 1.3答: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和冲型能力都是影响成形产品质量的因素;不同点:流动性是确 定条件下的冲型能力,它是液态金属本身的流动能力,由液态合金的成分、温度、杂 质含量决定,与外界因素无关。而冲型能力首先取决于流动性,同时又与铸件结构、 浇注条件及铸型等条件有关。 提高液态金属的冲型能力的措施: (1)金属性质方面:①改善合金成分;②结晶潜热L要大;③比热、密度、导热系大; ④粘度、表面张力大。 (2)铸型性质方面:①蓄热系数大;②适当提高铸型温度;③提高透气性。 (3)浇注条件方面:①提高浇注温度;②提高浇注压力。 (4)铸件结构方面:①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铸件厚度; ②降低结构复杂程度。 1.4 解:浇注模型如下:

金属凝固原理复习资料

金属凝固原理复习题部分参考答案 (杨连锋2009年1月) 2004年 二 写出界面稳定性动力学理论的判别式,并结合该式说明界面能,温度梯度,浓度梯度对界面稳定性的影响。 答:判别式, 2 01()()2 (1)m c v D s g m v D g G T k ωωωω * *??- ??? =-Γ- ++?? -- ??? ,()s ω的正负决定 着干扰振幅是增长还是衰减,从而决定固液界面稳定性。第一项是由界面能决定的,界面能不可能是负值,所以第一项始终为负值,界面能的增加有利于固液界面的稳定。第二项是由温度梯度决定的,温度梯度为正,界面稳定,温度梯度为负,界面不稳定。第三项恒为正,表明该项总使界面不稳定,固液界面前沿形成的浓度梯度不利于界面稳定,溶质沿界面扩散也不利于界面稳定。 三 写出溶质有效分配系数E k 的表达式,并说明液相中的对流及晶体生长速度对E k 的影 响。若不考虑初始过渡区,什么样的条件下才可能有0s C C * = 答:0 00 (1)N L s v E D C k k C k k e δ*- = = +- 可以看出,搅拌对流愈强时,扩散层厚度N δ愈小, 故s C * 愈小。生长速度愈大时,s C * 愈向0C 接近。(1)慢的生长速度和最大的对流时,N L v D δ《1,0E k k = ;(2)大的生长速度或者液相中没有任何对流而只有扩散时,N L v D δ》1,E k =1 (3)液相中有对流,但属于部分混合情况时,0 1E k k <<。1E k =时,0 s C C * = ,即在 大的生长速度或者液相中没有任何对流而只有扩散时。 四 写出宏观偏析的判别式,指出产生正偏析,负偏析,和不产生偏析的生长条件。 答:0 1s q q C k C k = -+,s C 是溶质的平均浓度,0C 是液相的原始成分,q 是枝晶 内溶质分布的决定因素,它是合金凝固收缩率β,凝固速度u 和流动速度v 的函数, (1)(1)v q u β=-- 。0s C C =,即 1p u v β β =- -时,q=1,无宏观偏析。0s C C >时,对于01k <的合金来说,为正偏析,此时 1p u v β β >- -。0s C C <时,对于01k <的合金来 说,为负偏析,此时 1p u v β β <- -。 五 解:用2m m m m r m m k r T V T V T H H σσ?=- ?=- ? ??计算

第二章计算流体力学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计算流体力学的基本知识 流体流动现象大量存在于自然界及多种工程领域中,所有这些工程都受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基本物理定律的支配。这章将首先介绍流体动力学的发展和流体力学中几个重要守恒定律及其数学表达式,最后介绍几种常用的商业软件。 2.1计算流体力学简介 2.1.1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 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组非常复杂,在考虑粘性作用时更是如此,如果不靠计算机,就只能对比较简单的情形或简化后的欧拉方程或N-S方程进行计算。20 世纪30~40 年代,对于复杂而又特别重要的流体力学问题,曾组织过人力用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做数值计算,比如圆锥做超声速飞行时周围的无粘流场就从1943 年一直算到1947 年。 数学的发展,计算机的不断进步,以及流体力学各种计算方法的发明,使许多原来无法用理论分析求解的复杂流体力学问题有了求得数值解的可能性,这又促进了流体力学计算方法的发展,并形成了"计算流体力学" 。 从20 世纪60 年代起,在飞行器和其他涉及流体运动的课题中,经常采用电子计算机做数值模拟,这可以和物理实验相辅相成。数值模拟和实验模拟相互配合,使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工程设计的速度加快,并节省开支。数值计算方法最近发展很快,其重要性与日俱增。 自然界存在着大量复杂的流动现象,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入,人们开始利用流动规律来改造自然界。最典型的例子是人类利用空气对运动中的机翼产生升力的机理发明了飞机。航空技术的发展强烈推动了流体力学的迅速发展。 流体运动的规律由一组控制方程描述。计算机没有发明前,流体力学家们在对方程经过大量简化后能够得到一些线形问题解读解。但实际的流动问题大都是复杂的强非线形问题,无法求得精确的解读解。计算机的出现以及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直接求解控制方程组的梦想逐步得到实现,从而催生了计算流体力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一、单选题 1) 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则() A.?S = 0,?W = 0 B.?H = 0,?U = 0 C.?G = 0,?H = 0 D.?U =0,?G =0 2) 对于孤立体系中发生的实际过程,下式中不正确的是() A.W = 0 B.Q = 0 C.?S > 0 D.?H = 0 3) 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则() A.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 B.不可以达到同一终态。 C.不能确定以上A、B中哪一种正确。 D.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 4) 求任一不可逆绝热过程的熵变?S,可以通过以下哪个途径求得?() A.始终态相同的可逆绝热过程。 B.始终态相同的可逆恒温过程。 C.始终态相同的可逆非绝热过程。 D. B 和C 均可。 5) 在绝热恒容的系统中,H 2和Cl 2 反应化合成HCl。在此过程中下列各状态函数 的变化值哪个为零?()

A. ? r H m B. ? r U m C. ? r S m D. ? r G m 6) 将氧气分装在同一气缸的两个气室内,其中左气室内氧气状态为 p 1 =101.3kPa,V1=2dm3,T1=273.2K;右气室内状态为 p 2 =101.3kPa,V2=1dm3,T2=273.2K;现将气室中间的隔板抽掉,使两部分气体充分混合。此过程中氧气的熵变为: ( ) A. ?S>0 B. ?S <0 C. ?S =0 D. 都不一定 7) 1mol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若其体积增加到原来的10倍,则体系、环境和孤立体系的熵变分别为:( ) A.19.14J·K-1, -19.14J·K-1, 0 B.-19.14J·K-1, 19.14J·K-1, 0 C.19.14J·K-1, 0, 0.1914J·K-1 D. 0 , 0 , 0 8) 1mol Ag(s)在等容下由273.2K加热到303.2K。已知在该温度区间内Ag(s)的C v,m=24.48J·K-1·mol-1则其熵变为:( ) A.2.531J·K-1 B. 5.622J·K-1 C. 25.31J·K-1 D. 56.22J·K-1 9) 理想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从始态A(p1,V1,T1)变到状态B(p2,V2,T2),其熵变的计算公式可用:( ) A. ?S =nR ln(p2/p1)+ B. ?S=nR ln(p1/p2)- C. ?S =nR ln(V2/V1)+ D. ?S =nR ln(V2/V1)- 10) 理想气体经历等温可逆过程,其熵变的计算公式是:( ) A. ?S=nRT ln(p1/p2) B. ?S =nRT ln(V2/V1) C. ?S =nR ln(p2/p1) D. ?S =nR ln(V2/V1)

(完整word版)第三章__纯金属的凝固答案

第三章纯金属的凝固 本章主要内容: 液态金属的结构; 金属结晶过程:金属结晶的条件,过冷,热力学分析,结构条件 晶核的形成:均匀形核:能量分析,临界晶核,形核功,形核率,非均匀形核:形核功,形核率 晶体的长大:动态过冷度(晶体长大的条件),固液界面微观结构,晶体长大机制,晶体长大形态:温度梯度,平面长大,树枝状长大、结晶理论的应用实例:铸锭晶粒度的控制,单晶制备,定向凝固,非晶态金属 一、填空 1..在液态金属中进行均质形核时,需要__结构_起伏和____能量起伏。 1.金属凝固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过冷度和能量起伏_____________。 2.细化铸锭晶粒的基本方法是:(1)___控制过冷度_,(2)___变质处理__,(3)____振动、搅拌等____。 5、形成临界晶核时体积自由能的减小只能补偿新增表面能的____2/3____。 6、液态金属均质形核时,体系自由能的变化包括(体积自由能)和(表面自由能)两部分,其中__表面_____ 自由能是形核的阻力,____体积___自由能是形核的动力;临界晶核半径r K与过冷度△T呈__反比_ T L T r m m ? - = σ2 _ 关系,临界形核功△G K等于____ ()2 2 3 3 16 T L T G m m k? ? = ? σ π 表面能的1/3___。 7 动态过冷度是______晶核长大时固液界面(前沿)的过冷度___。 8 在工厂生产条件下,过冷度增大,则临界晶核半径__减小___,金属结晶冷却速度越快,N/G比值___越大_____,晶粒越细_小。 9 制备单晶的基本原理是__保证一个晶核形成并长大__,主要方法有____尖端成核法和___垂直提拉法。 10. 获得非晶合金的基本方法是_____快速冷却___________。 11 铸锭典型的三层组织是______细晶粒区________, ___柱状晶区____, _____等轴晶区____。 12 纯金属凝固时,其临界晶核半径的大小、晶粒大小主要决定于_______过冷度_______________。 14 液态金属凝固时,异质形核需要的过冷度比均质形核小,这是因为_异质形核时固相质点可作为晶核长大,其临界形核功较小。 15、液态金属凝固过程中晶体长大的方式有(垂直长大方式)和(横向长大方式),其中大多数金属采用(垂直长大方式)方式长大。 二、名词解释 过冷度,临界晶核,临界晶核半径,自发形核,结构起伏、能量起伏,形核功,形核率,变质处理, 异质形核,非晶态金属、光滑界面、粗糙界面、温度梯度、 三、判断 1 纯金属中含有少量杂质在热力学上是稳定的。(√) 2 临界半径r K大小仅与过冷度有关。(×)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 一、判断题(说法对否): 1.当系统的状态一定时,所有的状态函数都有一定的数值。当系统的状态发生 变化时,所有的状态函数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变化。 2.在101.325kPa、100℃下有lmol的水和水蒸气共存的系统,该系统的状态 完全确定。 3.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热力学能与温度确定之后,则所有的状态函数也完 全确定。 4.系统温度升高则一定从环境吸热,系统温度不变就不与环境换热。 5.从同一始态经不同的过程到达同一终态,则Q和W的值一般不同,Q + W 的值一般也不相同。 6.因Q P = ΔH,Q V = ΔU,所以Q P与Q V都是状态函数。 7.体积是广度性质的状态函数;在有过剩NaCl(s) 存在的饱和水溶液中,当温度、压力一定时;系统的体积与系统中水和NaCl的总量成正比。8.封闭系统在压力恒定的过程中吸收的热等于该系统的焓。 9.在101.325kPa下,1mol l00℃的水恒温蒸发为100℃的水蒸气。若水蒸气可视为理想气体,那么由于过程等温,所以该过程ΔU = 0。 10.一个系统经历了一个无限小的过程,则此过程是可逆过程。 11.1mol水在l01.325kPa下由25℃升温至120℃,其ΔH= ∑C P,m d T。12.因焓是温度、压力的函数,即H = f(T,p),所以在恒温、恒压下发生相变时,由于d T = 0,d p = 0,故可得ΔH = 0。 13.因Q p = ΔH,Q V = ΔU,所以Q p - Q V = ΔH - ΔU = Δ(p V) = -W。14.卡诺循环是可逆循环,当系统经一个卡诺循环后,不仅系统复原了,环境也会复原。 15.若一个过程中每一步都无限接近平衡态,则此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16.(?U/?V)T = 0 的气体一定是理想气体。 17.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0℃、200kPa的始态反抗恒定外压(p环= 100kPa) 绝热膨胀达平衡,则末态温度不变。 18.当系统向环境传热(Q < 0)时,系统的热力学能一定减少。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 原子排列与晶体结构 1. fcc 结构的密排方向是 ,密排面是 ,密排面的堆垛顺序是 ,致密度为 ,配位数是 ,晶胞中原子数为 ,把原子视为刚性球时,原子的半径r 与点阵常数a 的关系是 ;bcc 结构的密排方向是 ,密排面是 ,致密度为 ,配位数是 ,晶胞中原子数为 ,原子的半径r 与点阵常数a 的关系是 ;hcp 结构的密排方向是 ,密排面 是 ,密排面的堆垛顺序是 ,致密度为 ,配位数是 ,, 晶胞中原子数为 ,原子的半径r 与点阵常数a 的关系是 。 2. Al 的点阵常数为0.4049nm ,其结构原子体积是 ,每个晶胞中八面体间隙数为 ,四面体间隙数为 。 3. 纯铁冷却时在912ε 发生同素异晶转变是从 结构转变为 结构,配位数 ,致密度降低 ,晶体体积 ,原子半径发生 。 4. 在面心立方晶胞中画出)(211晶面和]211[晶向,指出﹤110﹥中位于(111)平 面上的方向。在hcp 晶胞的(0001)面上标出)(0121晶面和]0121[晶向。 5. 求]111[和]120[两晶向所决定的晶面。 6 在铅的(100)平面上,1mm 2有多少原子?已知铅为fcc 面心立方结构,其原子半径R=0.175×10-6mm 。 第二章 合金相结构 一、 填空 1) 随着溶质浓度的增大,单相固溶体合金的强度 ,塑性 ,导电性 ,形成间隙固溶体时,固溶体的点阵常数 。 2) 影响置换固溶体溶解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1) ; (2) ;(3) ;(4) 和环境因素。 3) 置换式固溶体的不均匀性主要表现为 和 。 4) 按照溶质原子进入溶剂点阵的位置区分,固溶体可分为 和 。 5) 无序固溶体转变为有序固溶体时,合金性能变化的一般规律是强度和硬度 ,塑性 ,导电性 。 6)间隙固溶体是 ,间隙化合物是 。 二、 问答 1、 分析氢,氮,碳,硼在?-Fe 和?-Fe 中形成固溶体的类型,进入点阵中的位置和固溶度大小。已知元素的原子半径如下:氢:0.046nm ,氮:0.071nm ,碳:0.077nm ,硼:0.091nm ,?-Fe :0.124nm ,?-Fe :0.126nm 。 2、简述形成有序固溶体的必要条件。 第三章 纯金属的凝固 1. 填空 1. 在液态纯金属中进行均质形核时,需要 起伏和 起伏。 2 液态金属均质形核时,体系自由能的变化包括两部分,其中 自由能

材料成型原理课后题答案

第三章: 8:实际金属液态合金结构与理想纯金属液态结构有何不同 答:纯金属的液态结构是由原子集团、游离原子、空穴或裂纹组成的,是近程有序的。液态中存在着很大的能量起伏。而实际金属中存在大量的杂质原子,形成夹杂物,除了存在结构起伏和能量起伏外还存在浓度起伏。 12:简述液态金属的表面张力的实质及其影响因数。 答:实质:表面张力是表面能的物理表现,是是由原子间的作用力及其在表面和内部间排列状态的差别引起的。 影响因数:熔点、温度和溶质元素。 13:简述界面现象对液态成形过程的影响。 答:表面张力会产生一个附加压力,当固液相互润湿时,附加压力有助于液体的充填。液态成形所用的铸型或涂料材料与液态合金应是不润湿的,使铸件的表面得以光洁。凝固后期,表面张力对铸件凝固过程的补索状况,及是否出现热裂缺陷有重大影响。 15:简述过冷度与液态金属凝固的关系。 答:过冷度就是凝固的驱动力,过冷度越大,凝固的驱动力也越大;过冷度为零时,驱动力不存在。液态金属不会在没有过冷度的情况下凝固。 16:用动力学理论阐述液态金属完成凝固的过程。 答:高能态的液态原子变成低能态的固态原子,必须越过高能态的界面,界面具有界面能。生核或晶粒的长大是液态原子不断地向固体晶粒堆积的过程,是固液界面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只有液态金属中那些具有高能态的原子才能越过更高能态的界面成为固体中的原子,从而完成凝固过程。 17:简述异质形核与均质形核的区别。 答:均质形核是依靠液态金属内部自身的结构自发形核,异质形核是依靠外来夹杂物所提供的异质界面非自发的形核。 异质形核与固体杂质接触,减少了表面自由能的增加。 异质形核形核功小,形核所需的结构起伏和能量起伏就小,形核容易,所需过冷度小。 18:什么条件下晶体以平面的方式生长什么条件下晶体以树枝晶方式生长 答:①平面方式长大:固液界面前方的液体正温度梯度分布,固液界面前方的过冷区域及过冷度极小,晶体生长时凝固潜热析出的方向与晶体的生长方向相反。 ②树枝晶方式生长:固液界面前方的液体负温度梯度分布,固液界面前方的过冷区域较大,且距离固液界面越远过冷度越大,晶体生长时凝固潜热析出的方向与晶体生长的方向相同。 19:简述晶体的微观长大方式及长大速率。 答:①连续生长机理--粗糙界面的生长:动力学过冷度小,生长速率快。②二维生长机理--光滑界面生长:过冷度影响大,生长速度慢。③从缺陷处生长机理--非完整界面生长:所需过冷度较大,生长速度位于以上二者之间。 20:为生么要研究液态金属凝固过程中的溶质再分配它受那些因素的影响 答:液态金属在凝固过程中的各组元会按一定的规律分配,它决定着凝固组织的成分分布和组织结构,液态合金凝固过程中溶质的传输,使溶质在固液界面两侧的固相和液相中进行再分配。掌握凝固过程中的溶质再分配的规律,是控制晶体生长行为的重要因素,也是在生产实践中控制各种凝固偏析的基础。 凝固过程中溶质的再分配是合金热力和动力学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凝固

物理化学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基本要求 1.掌握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各种系统、环境、热力学状态、系统性质、功、热、状态函数、可逆过程、过程和途径等。 2.能熟练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功与热的取号,会计算常见过程中的Q,W, U和 H的值。 3.了解为什么要定义焓,记住公式U Q V , H Q p的适用条件。 4.掌握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仅是温度的函数,能熟练地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理想气体在可逆或不可逆的等温、等压和绝热等过程中, U, H, W, Q的计算。 二.把握学习要点的建议 学好热力学第一定律是学好化学热力学的基础。热力学第一定律解决了在恒 定组成的封闭系统中,能量守恒与转换的问题,所以一开始就要掌握热力学的一 些基本概念。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通过听老师讲解、看例题、做选择题和做习 题等反反复复地加深印象,才能建立热力学的概念,并能准确运用这些概念。 例如,功和热,它们都是系统与环境之间被传递的能量,要强调“传递”这个概念,还要强调是系统与环境之间发生的传递过程。功和热的计算一定要与变化的过 程联系在一起。譬如,什么叫雨?雨就是从天而降的水,水在天上称为云,降到地 上称为雨水,水只有在从天上降落到地面的过程中才被称为雨,也就是说,“雨” 是一个与过程联系的名词。在自然界中,还可以列举出其他与过程有关的名词,如风、瀑布等。功和热都只是能量的一种形式,但是,它们一定要与传递 的过程相联系。在系统与环境之间因温度不同而被传递的能量称为热,除热以外, 其余在系统与环境之间被传递的能量称为功。传递过程必须发生在系统与环境之间,系统内部传递的能量既不能称为功,也不能称为热,仅仅是热力学能从一种形式变 为另一种形式。同样,在环境内部传递的能量,也是不能称为功(或热)的。例如在 不考虑非膨胀功的前提下,在一个绝热、刚性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 燃烧甚至爆炸等剧烈变化,由于与环境之间没有热的交换,也没有功的交换,所 以 Q 0, W 0, U 0 。这个变化只是在系统内部,热力学能从一种形式变为

第二章 纯金属结晶作业答案

第二章纯金属的结晶 (一) 填空题 1.金属结晶两个密切联系的基本过程是形核和长大。 2 在金属学中,通常把金属从液态向固态的转变称为结晶,通常把金属从一种结构的固态向另一种结构的固态的转变称为相变。 3.当对金属液体进行变质处理时,变质剂的作用是增加非均质形核的形核率来细化晶粒 4.液态金属结晶时,获得细晶粒组织的主要方法是控制过冷度、加入结构类型相同的形核剂、振动、搅动 5.金属冷却时的结晶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6.液态金属的结构特点为长程无序,短程有序。 7.如果其他条件相同,则金属模浇注的铸件晶粒比砂模浇注的细小,高温浇注的铸件晶粒比低温浇注的粗大,采用振动浇注的铸件晶粒比不采用振动的细小,薄铸件的晶粒比厚铸件细小。 8.过冷度是金属相变过程中冷却到相变点以下某个温度后发生转变,即平衡相变温度与该实际转变温度之差。一般金属结晶时,过冷度越大,则晶粒越细小。 9、固态相变的驱动力是新、旧两相间的自由能差。 10、金属结晶的热力学条件为金属液必须过冷。 11、金属结晶的结构条件为在过冷金属液中具有尺寸较大的相起伏,即晶坯。 12、铸锭的宏观组织包括外表面细晶区、中间等轴晶区和心部等轴晶区。 (二) 判断题 1 凡是由液态金属冷却结晶的过程都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先形核,形核停止以后,便发生长大,使晶粒充满整个容积。( ×) 2.凡是由液体凝固成固体的过程都是结晶过程。( ×) 3.近代研究表明:液态金属的结构与固态金属比较接近,而与气态相差较远。( √) 4.金属由液态转变成固态的过程,是由近程有序排列向远程有序排列转变的过程。( √) 5.当纯金属结晶时,形核率随过冷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 P41+7 6.在结晶过程中,当晶核成长时,晶核的长大速度随过冷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当过冷度很大时,晶核的长大速度则很快减小。( √) P53 图2-33 7.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愈大,则其结晶后的晶粒愈细。( √) P53-12 8.所有相变的基本过程都是形核和核长大的过程。( √) 9.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金属模浇注的铸件晶粒比砂模浇注的铸件晶粒更细(√) 10.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高温浇注的铸件晶粒比低温浇注的铸件晶粒更细。( ×) 11.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铸成薄件的晶粒比铸成厚件的晶粒更细。( √) 12. 金属的理论结晶温度总是高于实际结晶温度。( √) 14.在实际生产条件下,金属凝固时的过冷度都很小(<20℃),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非均匀形核的结果。(√) 15.过冷是结晶的必要条件,无论过冷度大小,均能保证结晶过程得以进行。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黄淑清《热学教程》习题解答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0.2kg 的氮气等压地从20℃加热别100℃,问要吸收多少热量氮气的内能增加了多少它对外界作了多少功(氮的比热容:11..04.1--=K kg kJ c p 、 11..740.0--=K kg kJ c V ) 解: 比热容 M C c m =知M c C p m p =, M c C v m V =, 吸收热量: kJ T mc T C Q p m p 6.16)293373(1004.12.03,==-???=?=?=ν 内能增量: kJ T mc T C U v m V 8.1180)293373(740.02.0,=-??=?=?=?ν 对外界作功:由 A U Q +?= 得:kJ U Q A 8.48.116.16=-=?-= 一定量的氮在压强为Pa 51001.1?时的体积为1V =321000.1m -?,试求它在下述不同条件下体积膨胀到3221020.1m V -?=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内能改变. (1)压强不变;(2)绝热变化。 怎样解释这两种不同条件下内能变化的不同(氦的定容摩尔热容R C m V 25,= ;定压摩尔热容R C m p 2 7 ,=) 解: 由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RT PV ν= 得R PV T = ν 4.12 527 ,,===R R C C r m v m p 内能改变 )()(1122,12,V P V P R C T T C U m V m V -= -=?ν (1)压强不变 )()(12,1122,V V P R C V P V P R C U m V m V -=-= ?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及解答

第 二 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思考题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述判断的依据 (1)状态给定后,状态函数就有定值,状态函数固定后,状态也就固定了。 答:是对的。因为状态函数是状态的单值函数。 (2)状态改变后,状态函数一定都改变。 答:是错的。因为只要有一个状态函数变了,状态也就变了,但并不是所有的状态函数都得 变。 (3)因为ΔU=Q V ,ΔH=Q p ,所以Q V ,Q p 是特定条件下的状态函数? 这种说法对吗? 答:是错的。?U ,?H 本身不是状态函数,仅是状态函数的变量,只有在特定条件下与Q V ,Q p 的数值相等,所以Q V ,Q p 不是状态函数。 (4)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因为能量不会无中生有,所以一个系统如要对外做功,必须从 外界吸收热量。 答:是错的。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 Q W ?=+,它不仅说明热力学能(ΔU )、热(Q )和 功(W )之间可以转化,有表述了它们转化是的定量关系,即能量守恒定律。所以功的转化 形式不仅有热,也可转化为热力学能系。 (5)在等压下,用机械搅拌某绝热容器中的液体,是液体的温度上升,这时ΔH=Q p =0 答:是错的。这虽然是一个等压过程,而此过程存在机械功,即W f ≠0,所以ΔH≠Q p 。 (6)某一化学反应在烧杯中进行,热效应为Q 1,焓变为ΔH 1。如将化学反应安排成反应相 同的可逆电池,使化学反应和电池反应的始态和终态形同,这时热效应为Q 2,焓变为ΔH 2,则ΔH 1=ΔH 2。 答:是对的。Q 是非状态函数,由于经过的途径不同,则Q 值不同,焓(H )是状态函数,只要始终态相同,不考虑所经过的过程,则两焓变值?H 1和?H 2相等。 2 . 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原因 (1)可逆热机的效率最高,在其它条件相同的前提下,用可逆热机去牵引货车,能否使火 车的速度加快? 答?不能。热机效率h Q W -=η是指从高温热源所吸收的热最大的转换成对环境所做的功。

金属凝固理论答案

1.凝固速度对铸件凝固组织、性能与凝固缺陷的产生有重要影响。试分析可以通过哪些工艺措施来改变或控制凝固速度? 答:① 改变铸件的浇注温度、浇铸方式与浇铸速度; ② 选用适当的铸型材料和起始(预热)温度; ③ 在铸型中适当布置冷铁、冒口与浇口; ④ 在铸型型腔内表面涂敷适当厚度与性能的涂料。 2. 影响铸件凝固方式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合金凝固温度区间;②铸件断面的温度梯度。 3. 何为凝固动态曲线?有何意义? 答: 凝固动态曲线:在凝固体的断面上,不同时间、不同位置达到同一温度点(液相温度、固相温度)连接起来的曲线。 意义:判断金属在凝固过程中两相去的宽窄由两相区的宽窄判断凝固断面的凝固方式。 4. 凝固方式分为几种?对铸件质量有何影响? 答:①逐层凝固方式,对铸件质量的影响:流动性能好,容易获得健全的铸件。液体补缩好,铸件的组织致密,形成集中缩孔的倾向大(形成缩松的倾向小,可以采用一定的工艺措施消除集中缩孔)。热裂倾向小(因为热裂是在凝固区形成的,凝固区域窄,晶间不易出现裂纹,即使出现也可以焊合)。气孔倾向小,应力大,宏观偏析严重。 ②体积凝固方式,对铸件质量的影响:流动性能不好,不容易获得健全的铸件。液体补缩不好,铸件的组织不致密,热裂形成集中缩孔的倾向小。热裂倾向大(因为热裂是在凝固区形成的,凝固区域宽,晶间易出现裂纹),气孔倾向大,应力小,宏观偏析不严重。 ③中间凝固方式,对铸件质量的影响:可大幅改善铸件的组织和降低铸件的中心缺陷,介于前两者之间。 5.凝固时间“平方根定律”与“折算厚度法则”有何区别? 答:“平方根定律”是对于大平板,球体和长圆柱体铸件比较准确,对于短而粗的杆和矩形;“折算厚度法则”考虑了铸件形状,由于边角效应的影响,计算结果一般比实际凝固时间长10%~20%。“折算定律”考虑了铸件形状影响因素,接近实际,是对“平方根定律”的修正。它们形式一样但意义不一样。 6. 比较同样体积大小的球状、块状、板状及杆状铸件凝固时间的长?。 答:一般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上述物体的表面积大小依次为:A 球t 块>t 板>t 杆。 5. 在砂型中浇铸尺寸为300?300?20 mm 的纯铝板。设铸型的初始温度为20℃,浇注后瞬间铸件-铸型界面温度立即升至纯铝熔点660℃,且在铸件凝固期间保持不变。浇铸温度为 纯铝 212 1200 2700 6.5?10-5 3.9?105 砂型 0.739 1840 1600 2.5?10-7 试求:(1)根据平方根定律计算不同时刻铸件凝固层厚度s,并作出曲线; (2)分别用“平方根定律”及“折算厚度法则”计算铸件的完全凝固时间,并分析差别。 解:(1) 代入相关已知数解得: 2222ρλc b ==1475 ,

第二章流体力学作业题答案(1)

第二章流体力学作业题 答案(1)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二章流体力学 一、填空题 1、流体做稳定流动时,流线的形状 不发生变化 ,流线与流体粒子的 运动轨迹重合。 2、理想流体稳定流动时,截面积大处流速小,截面积小处流速大。 3、理想流体在水平管中作稳定流动 时,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流 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4、当人由平卧位改为直立位时,头 部动脉压减小,足部动脉压增 大。

5、皮托管是一种测流体速度的装 置,其工作原理为将动压强转化 为可测量的静压强。 6、粘性流体的流动状态主要表现为层流和湍流两种。 7、实际流体的流动状态可用一个无量纲的数值即雷诺数Re来判断:当_R e<1000,液体作层流;R e>1500时,流体作湍流。 8、在泊肃叶定律中,流量Q与管子 半径的四次方成正比,管子长度 成反比。 9、水在粗细不同的水平管中作稳定流动,若流量为3×103cm3s-1,管的粗处截面积为30cm2,细处的截面

积为10cm2,则粗细两处的压强差为4×103Pa。 10、正常成年人血液流量为0.85×10-4m3s-1,体循环的总血压降是11.8KPa,则体循环的总流阻为1.4×108Pa﹒s﹒m-3。 11、球型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受到 的流体阻力的大小与球体的速度 成正比,与球体半径成正比。12、实际流体具有可压缩性和粘 性,粘性液体则只考虑流体的粘 性而没考虑流体的可压缩性。13、粘性流体做层流时,相邻流层 的流体作相对滑动,流层间存在 着阻碍流体相对滑动的内摩擦力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物理化学练习题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不具状态函数特征的是:() (A)系统状态确定后,状态函数的值也确定 (B)系统变化时,状态函数的改变值只由系统的初终态决定 (C)经循环过程,状态函数的值不变 (D)状态函数均有加和性 2、下列叙述中,不具可逆过程特征的是:() (A)过程的每一步都接近平衡态,故进行得无限缓慢 (B)沿原途径反向进行时,每一小步系统与环境均能复原 (C)过程的初态与终态必定相同 (D)过程中,若做功则做最大功,若耗功则耗最小功 3、如图,将CuSO4水溶液置于绝热箱中,插入两个铜电极,以蓄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可以看作封闭体系的是:() (A)绝热箱中所有物质(B)两个铜电极 (C)蓄电池和铜电极(D) CuSO4水溶液 4、在一个绝热刚瓶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那么:() (A) Q > 0,W > 0,?U > 0 (B) Q = 0,W = 0,?U < 0 (C) Q = 0,W = 0,?U = 0 (D) Q < 0,W > 0,?U < 0 5、在下列关于焓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因为ΔH=QP,所以焓是恒压热 (B)气体的焓只是温度的函数 (C)气体在节流膨胀中,它的焓不改变 (D)因为ΔH=ΔU+Δ(PV),所以任何过程都有ΔH>0的结论 6、在标准压力下,1mol石墨与氧气反应生成1mol二氧化碳的反应热为Δr H ,下列哪种说法 是错误的? () (A) ΔH 是CO2(g)的标准生成热(B) ΔH =ΔU

(C) ΔH 是石墨的燃烧热(D) ΔU <ΔH 7、在标准状态下,反应C2H5OH(l)+3O2(g) →2CO2(g)+3H2O(g)的反应焓为Δr H mθ, ΔC p>0, 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Δr H mθ是C2H5OH(l)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B)Δr H mθ〈0 (C)Δr H mθ=ΔrUmθ (D)Δr H mθ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8、下面关于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成反应中的单质必须是稳定的相态单质 (B)稳态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被定为零 (C)生成反应的温度必须是298.15K (D)生成反应中各物质所达到的压力必须是100KPa 9、在一个绝热钢瓶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那么:() (A) Q > 0,W > 0,?U > 0 (B)Q = 0,W = 0,?U < 0 (C) Q = 0,W = 0,?U = 0 (D) Q < 0,W > 0,?U < 0 10、非理想气体进行绝热自由膨胀时,下述答案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 ) (A) Q=0 (B) W=0 (C) ΔU=0 (D) ΔH=0 11、下列表示式中正确的是( ) (A)恒压过程ΔH=ΔU+pΔV (B)恒压过程ΔH=0 (C)恒压过程ΔH=ΔU+VΔp (D)恒容过程ΔH=0 12、理想气体等温反抗恒外压膨胀,则( ) (A)Q>W (B)Q△H2 W1W2 (C)△H1=△H2 W1W2 14、当理想气体从298K,2×105Pa 经历(1)绝热可逆膨胀和(2)等温可逆膨胀到1×105Pa时,则 ( )

金属凝固学课程考试试题(个人整理版)

河南科技大学 2014级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30分) (1)共晶团;(2)小晶面相;(3)均质形核;(4)生长过冷度;(5)溶质平衡分配系数; (6)临界晶核;(7)等轴枝晶;(8)成分过冷;(9)溶质再分配;(10)形核速率 二、问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铸造铝硅合金变质处理,可以使共晶硅相细化和钝化,但只能使初生硅相细化,而不能改变其形态,为什么? 2.凝固过程中晶体的生长方式有哪些?不同生长方式的长大速度与生长过冷度的关系是怎 样的? 三、计算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在成分为含GalOppm的Ge-Ga熔液中生长Ge-Ga晶体,对流边界层厚δ=0.005厘米,设液相扩散系 数D L=5×10-5厘米2/秒,溶质分配系数k=0.1,凝固速度为8×10-3厘米/秒。问凝固到50%时形成的固相成分为多少?试绘制出凝固后沿锭子轴向的成分分布图。 2.通过热分析实验测得某共晶Zn-Al合金试样从开始结晶到结晶结束的时间为2s,对该试样进行定量 金相统计,得到共晶团最大直径为0.22mm,层片间距为0.0023mm。另有一共晶Zn-Al合金试样,由于冷却速度太快,在热分析实验所得的冷却曲线上分辨不出试样开始结晶和结晶结束的时刻,但对该试样进行定量金相统计,得到共晶团最大直径为0.05mm, 层片间距为0.0005mm,试推算该试样从开始结晶到结晶结束的时间(Zn-Al合金中的共晶组织为“非小晶面相一非小晶面相”共晶 四、综述题(每人选做一题,不能同题,40分) 1.查阅文献资料,综述有关液态金属结构的理论与实验结果。 2.查阅文献资料,综述有关金属液固相变物理机制的研究成果。 3.论述形核的热力学原理,以此为基础阐述孕育剂的作用。 4.解析形核的动力学规律,以此为基础阐述孕育剂的作用。 5.论述决定小晶面与非小晶面两种生长方式的热力学原理,以此为基础阐述变质剂改变晶体生长方式的 机理。 6.论述影响小晶面与非小晶面两种生长方式的动力学因素,以此为基础阐述变质剂改变晶体生长方式的 机理。 7.论述晶体生长方式及其长大速度,对二维形核生长方式的长大速度进行物理数学解析。 8.论述铸铁中石墨相的生长方式,以及变质处理改变石墨相形态的物理机制。 9.论述铸造铝硅合金中硅相的生长方式,以及变质处理改变硅相形态的物理机制。 10.试推导固相无扩散,液相均匀混合情况下球形晶生长的溶质再分配解析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