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写流行歌曲和声进行

教你写流行歌曲和声进行
教你写流行歌曲和声进行

教你写流行歌曲和声进行

其实流行歌很好写。光让我写旋律的话,我一天能给你出十好几首“琅琅上口”的东西。我也没受过什么专业训练。只要你有一丁点的和声知识,看完我这些较土的心得以后都会写得比他好,出得比他多的(当然我有时也会推脱,那是因为我写歌词太屎了!这里就说曲)。不过,我觉得写一些流行口水歌是不需要什么专业训练的。有人说那些东西是糟泔,我赞成,的确是(绝大部分都是),但如果真写得那么口水可以赚零花钱嘛。现在在这里写一些我写流行曲的心得,主要是关于和弦运用和进行,其实这是最重要的。这东西出来了旋律就出来了,糟泔嘛。再说咱们在这里先不谈太多编曲的事(但毕竟会有一点点,因为有的时候写旋律和编配是关联到一起的)。

其中举到一些例子,为方便说明问题和比较,全都用C大调或者A小调。

其实我也是听多了以后把人家的进行记下来,多练,就会了。那么现在就拿一些例子来说说事。

现在我列出几个非常非常常用的和弦进行,尤其是大陆港台日韩这边的歌差不多都用这些。

1、C-Am-F-G。我并不是说整首曲子中都只有这个进行,不过如果你就想写一首流行朋克的曲子那这个足够了。当然这不是死的,有可能你在编的时候会变成C-Am7-Dm7-G7。但这可以是一个基本骨架。后面说到的东西也是同理。姑且认为这个进行的BASS是i-6-4-5吧。其实从前这个进行通常是i-6-2-5,因为6级和弦正好是2级的属和弦,2级和弦又正好是5级的属,然后再回来,因为5级是1级的属和弦。

举例:安立奎Enrique Iglesias的Hero大家肯定都听过吧(没听过就下一首听去哪都有)。这歌就两段。我记得好象是G调的,如上面说过的,为了好说明问题就改成C调来说了。第一部分的进行就是C-Am-F-G的重复,对不?

2、Am-F-C-G。假如你喜欢艾微尔,那么你用这个进行写几个复歌,你会立即把她的盘扔进垃圾筒(我不会,我有张原盘以后还卖呢,哈哈),因为她几乎在每首歌里都用到这个进行,那个Michelle Branch的All You Wanted也是如此。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进行的确是很常用的。Evanescence的Going Under 的复歌也是这个进行。

还有,有的时候也有很多用Am-F-G-C的,跟Am-F-C-G差不多流行。比如F.I.R的Lydia(够口水吧不过这歌我觉得的确不错,绝对不在糟泔之列)。第三部分高潮那里就用到了这个进行。

3、F-G-C。这个进行在复歌中非常常用。一首C大调的曲子,比如说一开始第一部分是C,当曲子发展到高潮部分的时候以4级和弦开始。这例子可就太多啦。比如像优客李林的认错。复歌部分是F-G-C-C7-F-G-C-...

也有很多地方用Dm-G-C-...的,那就不光是写高潮部分的了,在过渡段里也更经常的能用到。

4、BASS音阶!这是个重要的规律啊。最常用的是i-7-6-5,那么可以是C-G-F-G,C-Em-F-G,C-Em-Dm-G等等等等...有时候也可以i-b7-6-5,那么和弦可以是C-C7-F-G,C-bB-F-G等,如果音阶是i-7-b7-6-...那可以是C-G-bB-F,C-CM7-C7-F等等...另外一个音阶也是非常常用,可以给你增色许多的:6-#5-5-#4-4,那么可以用Am-C#-C-D-F(D也可以换成#Fdim)有时候不完全是半音阶,6-5-#4,这是最常见的,通常都用Am-Am7-Fm7b5(也就是Am6的转位),这个进行可以给歌曲的进行一个起伏的感觉,通常用在一段快结尾的地方,不信试试看。

还有太多太多种,大家自己自由创造组合。有一些不是最常用的,但有的很好听的歌的确用到。有一首美国乡村歌曲,刚出不久的Lonestar的

Let's Be Us Again,如果改在C调的话复歌的和弦进行是G-Dm7-Am-F-G...

这些东西,也许有的人说我全都知道,那么你的确用在你自己的歌曲里了吗?我觉得会用了才算真会了。很多时候从记住理论到学会应用是很不容易的一个过程,我写的这点东西不算什么理论,只能算是我的一些经验,或者说,我是这样来理解理论来应用到我的歌里的

[音乐常识]和声基本知识资料:适合音乐入门及和声提高

1. 大小三和弦、大小调中的主、属、下属和弦

西方古典音乐体系的和声基础是三和弦,三和弦又以大小三和弦为最基本。三和弦是由三个音组成的,分别被称为根音、三音和五音。而和弦的性质,则是由根音、三音和五音之间的距离(及音程),来决定的:根音和三音之间是大三度,三音和五音之间是小三度的,被称为“大三和弦”。根音和三音之间是小三度,三音和五音之间是大三度的,被称为“小三和弦”。

西方古典音乐(从16世纪以后),是以大小调为主的。大小调都各有三个最主要的三和弦:主和弦,属和弦和下属和弦,分别是调内的I级、V级和IV级。我们看到,大调的主、属、下属是大三和弦。

小调的主、属、下属是小三和弦。

作为小三和弦的小调属和弦,当进行到主和弦时,感觉缺乏力量。原因是小调的VII级,到I级是大二度,没有向I级的强烈倾向。而大调的VII级和I级之间是小二度关系,有强烈的倾向。因此,西方传统和声,常常把小调的VII级音升高半音。升高后的VII级音和I级和大调一样,是小二度关系,被称为“导音”,(大调的VII 级亦被称为“导音”)

这样,小调音阶中的VII级就被升高了。这种小调音阶,VI级和VII级间是增二度,被称为“和声小调”。VII级没有升高的,被称为“自然小调” 。

这两种小调,在现代流行音乐中,都被广泛运用,而在西方古典音乐中,和声小调占绝对优势。

西方传统和声是建立在这样的进行:由主和弦开始,经过下属和弦,到属和弦,最后解决到主和弦上的。这个进行是西方传统和声的基础,所有的其它和声进行,都是这个进行的扩展和补充。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下属不能直接接在属之后,这被称为功能倒置。

这是因为,西方古典音乐是建立在一种美学体系,及——力量不断增加,最后解决——的美学体系基础上的。属后直接接下属,被认为是解决到主和弦之前的力量衰减,因此不被接受。但现代流行音乐中,这种限制完全被打破。

我们的第一个和声公式:I-V-IV-V,后面可以接I级,或其它可以接V级的和弦。(其它可以接V级的和弦将在以后介绍。)

注1:“大小三和弦”是指和弦的性质,及这个和弦的特性是什么。而“主和弦,属和弦和下属和弦”是指和弦的功能,及在大小调中起什么作用。“I级、V级和IV级”是和弦根音的音级,及和弦根音在音阶中所占的

置。

2. 增减三和弦和大调中的副三和弦

西方传统和声体系中,除了大小三和弦外,增减三和弦也是很常用的。增三和弦是由两个大三度叠置而成。

减三和弦是由两个小三度叠置而成。

在大小调中,除了主、下属和属以外,其他音级上的副三和弦也是很常用的。大调上的副三和弦的性质分别为: ii级:小三和弦。iii级:小三和弦。vi级:小三和弦。vii级:减三和弦。

ii级三和弦,由于和IV级三和弦有两个共同音,有下属的功能倾向,因此被归为下属和声组。

vi级三和弦,由于和IV级三和弦有两个共同音,有下属的功能倾向,因此也被归为下属和声组。

然而vi级三和弦,同时和I级三和弦也有两个共同音,因此也有主的倾向,因此有时在属到主的进行中,用来代替主和弦的位置,被称为“阻碍终止”(因为它并不是真正的终止,感觉上象被vi级和弦从中间阻住了一样。)

iii级三和弦是一个较少用的和弦,它具有I级和V级的双重功能(因为它和I级、V级之间,各有两个共同音),作为I级的运用:I-iii-IV。

在这个例子中,为什么说iii级是具有I级的功能呢?因为它可以被I级7和弦代替(关于7和弦,后面有详尽的论述),而效果和用iii级三和弦及其相似。

我们也可以把iii级作为V级到IV级间的桥梁,因为西方古典音乐是不允许V级直接到IV级的连接的。

vii级三和弦和V级有两个共同音,它属于属和声组。vii级三和弦由于是建立在导音上的,因此也叫“导三和弦”。

现在我们把四个副三和弦加到我们的I-IV-V进行中:I-vi-IV-ii-V-I。这是最常用的和弦应用顺序,也是最符合人们听觉习惯的。(人们不大颠倒其中vi和ii的顺序,尽管它们都属于下属和声组。) 但这一和弦功能序进,可以简化和代替,如可以变成:I-vi-IV-V, 或者I-IV-ii-V,及更常用的I-ii-V,或vi-V,I-vi-ii-V等,后面可以跟I级或者接其他的可行连接。(其他可行连接将在后面介绍。)

这其中的V级也可以被vii级或iii级代替。

V级之后可以接I级,也可以接具有双重功能的vi级,变成:I-vi-IV-V-vi。vi级后面可以接上述所有能接在 vi级后的和弦公式连接片段。比如这两个功能连接都是很好的:I-vi-IV-V-vi-V-I,I-IV-V-vi-ii-V-I。

请注意这一和声公式:I-vi-IV,这是西方流行音乐中最常用的和声公式之一。

3.小调中的副三和弦及关系大小调、同名大小调之间的关系

自然小调上的副三和弦的性质分别为: ii级:减三和弦。III级:大三和弦。VI级:大三和弦。VII级:大三和弦。

其中ii和VI级的功能和大调类似。VII级由于是大三和弦,不具有导向I级的性质,因此更倾向于作为它关系大调的属和弦。(关于关系大小调,将在这一节的后面介绍。)III级和弦,由于有很强烈的关系大调I 级的属性,更多地被用来作为向关系大调的转换。和声小调上的副三和弦的性质分别为:

ii级:减三和弦。III级:增三和弦。VI级:大三和弦。vii级:减三和弦。

III级由于有导音需要解决,更倾向于连接i级。

这种III级较少见于流行音乐中。

vii级和大调中的vii级一样。由于它们是建立在导音上,因此被称为:“导和弦”(或称导三和弦)。

自然小调和和声小调中的和弦经常混用。

在流行音乐中,常用的小调和弦为:

i级: 小三和弦、ii级:减三和弦、III级:大三和弦、iv级:小三和弦、V级:大三和弦、

v级:小三和弦、VI级:大三和弦、VII级:大三和弦、vii级:减三和弦。(比大调多了几种大小和弦的选择。)

最常见的两个小调和声公式:

i-VII-VI-V

和i-iv-VII-III-(V)。

这个和声公式中的各和弦根音(在V级之前)都是五度关系,这在古典音乐里是一种非常有力的和声进行,我们可以不让它从III级直接接V级,继续按照五度关系推导下去,成为:i-iv-VII-III-VI-ii-V-i。

这在和声学中叫做模进。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看到,其中VII-III-VI三个和弦,与其说是a小调,不如说是C大调的V-I-IV更合适。这种暂时偏离原调的现象叫做“离调”。在小调中,经常出现向关系大调的离调,已使音乐更丰富。

所谓关系大小调,或称“平行大小调”,是指调号相同的一对大小调,它们互相为对方的关系大调或关系小调。比如C大调是a小调的关系大调,a小调是C大调的关系小调。

还有一种大小调关系称为“同名大小调”或“同主音大小调”,是指大小调共享一个主音,而调号相差三个升降号,比如C大调和c小调。

而关系大小调不共享主音,主音间相差小三度。在西方古典音乐中,同主音大小调要比关系大小调更近,转调更自然。而在现代流行音乐中,正好相反,关系大小更近。

4. 旋律小调及和声、和旋律大调;和弦的转位

我们看到,和声小调的VI级和VII级音之间是一个增二度,如果在旋律中用到这两个音级时,这个曾二度会使人感到很不自然。如果用还原的VII级音,及自然小调音阶,就没有了这个增二度,但是如果我们在和声中需要一个大的V级和弦,就不得不用升高的VII级音,不然和弦和旋律就会发生矛盾。另一个解决办法是把VI级也升高,增二度变成了大二度。这种小调称为“旋律小调”。

旋律小调音阶只有上行时VI级和VII级是升高的,下行时就同时还原了,和自然小调的下行相同。但我们不必拘泥于乐理知识上的上行、下行规则,用时完全可以灵活掌握。

我们看到,升高了VI级和VII级的a旋律小调上行音阶,和A大调音阶非常相似,唯一的不同是III级音,前者是 C后者是C#。从这里我们得出一个重要概念,区分大小调的唯一标准是I级和III级间的音程是大三度(大调)还是小三度(小调),其它音级均不能用来确定一个音阶是大调还是小调。

到目前为止,我们讲完了大小调体系中的三种小调:自然小调、和声小调、和旋律小调;而大调,其实也分三种:自然大调、和声大调、和旋律大调,只不过后两种大调没有那两种小调常用。

和声大调中的VI级音是降低的,用这个音构成的下属(IV级)和弦是小三和弦。

这个和弦对I级的倾向比大三和弦的IV级更强。

无论是作为大三和弦的IV级和弦,还是小三和弦的iv级和弦,进行到I级和弦,称之为“变格进行”;如果是在终止中,及被称为“变格终止”。这种进行通常用在一个乐曲或一个段落的结尾,作为补充,或称主和弦的延续,以增强终止的感觉。例如这样的和声进行:I-vi-IV-ii-V-I-iv-I。

而I-V-I称为“正格进行”或“正格终止”。I-IV(iv)-V-I在终止中被称为完全终止。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有的和弦的最低音都是根音,被称为“原位和弦”。如果和弦根音向上翻一个或几个八度,不再是和弦最低音时,我们称之为和弦的“转位”。三和弦总共有两个转位,被称为六和弦和四六和弦:

多数原位和弦都可以用它们的转位和弦代替。但习惯上,乐曲的开始和结尾较多是用原位的I级(弱起小节有很多是用原位或转位的V级)。

古典和声中,转位和弦经常被用作原位之间的过渡。

四六和弦经常用作原位和弦和六和弦的过渡。

在古典音乐的终止和半终止中(乐段的停顿称为“终止”,往往以主和弦结束;乐句的停顿称为“半终止”,往往以属和弦结束),我们经常能看到属和弦(V级)前有一个强拍上的主四六和弦,这个和弦称为“终止四六和弦”。

原位和转位的运用并没有固定的模式。由于和弦的低音位置(及原位还是哪个转位)其实就是和弦用什么音作为低音,因此,其主要作用还是得到一个好的低音线条,在通俗音乐中就是好的Bass声部的主干。多数情况下,低音线条才是决定和弦用原位还是哪个转位的关键。

古典音乐中最重要的规则恐怕就是:不能八度平行和五度平行。

八度平行被认为是使和声进行突然减少了一个声部。

而五度,在古典音乐中被认为是和谐度仅次于八度的音程,它太和谐了,以至于平行的五度使人感觉也象少了一个声部。

而五度平行这一规则被德彪西打破之后,无论在现代严肃音乐,还是流行音乐中,再也不是问题了。

德彪西式的美妙九和弦平行

爵士乐中的和弦平行

5. 和弦的开放排列,重复音及四部和声

当和弦音不是按照音高顺序排列,而是相隔一个音排列时,就会得到类似下面这个和弦的排列方式,这种排列方式叫:“开放排列”。

而我们以前一直用的排列方式叫“密集排列”。

在古典音乐中,和弦除低音以外的各音间的距离最好不要超过八度,而低音和它相邻的上声部则不受这个限制。这个原则源于声音在物理上的自然泛音列。我们看到,泛音列是从疏到密排列的,及越向上音程越小。

泛音列是向上无限延伸的,向下的箭头表示比记谱音低,向上的箭头表示比记谱音高。

由于西方古典音乐受教会音乐影响非常深远,和声学是从宗教四声部圣咏的写作原则发展而来,因此传统和声教学都是以四声部圣咏为基础。四个声部的名称自上而下分别为:女高音(soprano)、女中音(alto)、男高音 (tenor)、和男低音(bass)。和声学习题和范例通常把四个声部写在钢琴谱上。

三和弦共有三个音,我们怎么把它应用到四部和声当中呢?这就需要重复至少一个音:三和弦的原位通常重复根音,写成密集和开放排列法,共有六种排列方式:(上三声部是音高相邻排列的为密集排列法,如第一、三、五个和弦;反之是开放排列法,如第二、四、六个和弦。)

三和弦的第一转位,六和弦通常重复根音或五音,写成密集和开放排列法,共有四种排列方式:(第一、三个和弦是混合排列法,因为上三声部间既有相隔排列又有相邻排列;第二、四是开放排列法。)

三和弦的第二转位,四六和弦通常重复五音,写成密集和开放排列法,共有六种排列方式:(第一、三、五个和弦是密集排列法;第二、四、六个和弦是开放排列法。)

运用这些排列方式,在没有八度、五度平行的前提下,我们就可以写作传统和声了,下面是按照四部和声形式写的和声公式:I-vi-IV-ii-V-I

下面是一个学院里典型的和声习题片段:(从降b小调转到b小调)[摘自鄙人的和声练习]

由于我们的教程主要是面向流行音乐家的,所以我不在传统的四部和声上过多停留,只是要说明一些对于现代流行音乐仍然重要的一些原则:

(1) 重复音:当声部的数目多于和弦音的数目,需要重复时,三和弦应根据根音优先、五音其次、三音最次的原则,除了一些例外(例外将在后面一一介绍)。

(2) 保持各声部线条通畅,尽量使每个声部都有一定的旋律性(那些和声性乐器,及一个乐器演奏多个声部的,如钢琴、吉他除外)。

(3) 注意各声部的分工:高声往往是旋律声部,重要性自不必说。(当然,也常常有次要声部在主旋律之上的情况。) 内声部较为平稳,略有旋律性。(还要注意演奏内声部的乐器本身的特性。) 低声部除了旋律性外,要注意给音乐以稳定的低音的感觉,如果低音流动的象主旋律,就很可怕了。(低音线条不一定比主旋律流动的慢,但不是同一种流动方式。)低音也不能象内声部一样平稳而缺乏跳跃。一般情况下,低音在乐曲的开始是较平稳的,到了高潮和结尾处,常有四、五度的跳进,来增强和声的推动力。具体的处理

方法不能在几句话中完全说清,后面的内容中还有详细介绍。总之,好的声部写作中的高声部、内声部和低声部应该是不能随便互换的。

(4) 八度平行在两个独立声部间是不允许的,除非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独立声部,而是同一声部的八度重复。五度平行在通俗音乐中不受限制,但应注意,五度平行是和西方古典音乐格格不入的,它是另一种效果,你的作品是否需要的正是这种效果,而不是声部写作中的失误。

(5) 尽量避免不适当的声部交错:声部交错是指原先在下面的声部跑到其上声部的上面了,这样的声部进行,使声部本来的线条不清楚。

6. 和弦外音

在为旋律配和声时,最最棘手的恐怕就是如何选择和弦了。而要决定用什么和弦,就要先知道旋律中哪些可能是和弦音,哪些可能是和弦外音。看似十分简单的问题,其实很复杂,也是和声配的质量好坏的关键问题之一。

1) 经过音经过音就是两个和弦音之间作为过渡的自然音或半音,使旋律更为流畅。

2) 辅助音辅助音是同一和弦音的两次出现之间的自然音或半音装饰,使旋律更富于变化。

上述两种和弦外音的单个运用,可以说,几乎每个搞流行音乐的人都知道如何运用。但是它们除了单个运用,还可以多声部同时运用。三个以上声部就可以组成经过和弦。(经过和弦多由平行的六和弦或四六和弦组成)

下面的例子是美国著名的(或者说恶俗的)圣诞歌曲<白色的圣诞节>片段,标+号的为经过和弦或辅助和弦,请大家自己判断是经过还是辅助。

上面标箭头的和弦为倚音和弦,下面将重点讲述倚音。

低音声部也是可以运用经过音和辅助音的。(显然辅助音用得很少,因为低音中的经过音给人一种推动力,而辅助音好象原地未动。)

上面两例只标出了低声部中的经过音,请朋友们自己找出高音旋律中的经过音和辅助音。很多和弦超出了目前讲的范围,以后的内容会覆盖它们的。

小调原位主和弦(I级)之后的低音向下半音进行,在西方流行音乐中非常流行。

和弦外音中最容易被忽视的恐怕就是延留音和倚音了,而这两种和弦外音可以说是西方传统和声体系的精华之一,是枯燥的大小调和声体系使和声复杂化的最重要手段,也是浪漫派音乐美丽动人的不枯竭源泉之一。

3) 延留音延留音是前一和弦的和弦音在变和弦时不立刻离开,而是停留一段时间,然后在解决到新和弦的和弦音。

这音在前一和弦中,称为“预备”;在新和弦中停留,与新和弦相冲突时称“延留音”,解决到的新和弦音称“解决”。

学院派和声写作中,运用延留音的规则是:延留音要解决的那个音,不得在上三声部中与延留音同时出现(低音声部除外),因为这样就减弱了解决音的新鲜感,从而降低了延留音的效果。

4) 倚音倚音与延留音唯一的不同之处是倚音没有预备。

大量运用延留音和倚音,能使简单的和声进行变得非常丰富。[鄙人即兴演奏的片段]

延留音和倚音也可以在多个声部中出现,三声部的平行(如上面<白色的圣诞节>中箭头指的那个)就形成延留音或倚音和弦。

延留音或倚音的解决不一定在本和弦中,也可以在下一个和弦中解决。连续的运用延留音和倚音,可以形成瓦格纳式的“连续不谐和”且有推动力的,典型的晚期浪漫主义音乐。(下面的例子选自鄙人的《三首小前奏曲》之三)

5)持续低音持续低音是一种,把低音和上面声部的和声进行分开,而低音一直保持同一个音的和弦外

音。

由于低音是持续音,上面声部的和声就没有了低音,这样也就没法判断低音位置,是原位还是转位了,因此带有持续音的和声,在和弦标记上,只标出和弦功能,而不标原位还是转位,持续音由下面的一横线表示,横线一直拉到持续音结束的地方。我们看到,持续音的引出,是由一个和弦的低音引出的,后面的和声变了,可是低音却还保持原来的音,这就是持续音的用法。我们还发现,上例中的第二个和弦也可以解释为IV级六四和弦,这说明,在和声当中,同一和弦由于观察的方向不同,经常有不同解释,这是很正常的。

在实际应用中,并非只有低音可以“持续”,其它和弦音也都可以持续,只是没有低音那么常见而已。正如其它和弦外音一样,持续音也可以在两个声部以上使用,多个持续音就形成了持续和弦。

6) 先现音先现音是后一和弦的和弦音在前一和弦中提前出现。先现音通常比较短,不合前一和弦发生冲突。

在古典音乐中,先现音是比较少见的,但现在的欧美流行音乐中,先现音往往成为一种主要风格,大量先现音和先现和弦的运用,使节奏不那么呆板,而有生气。

Careless whistle

7)跳进的辅助音当辅助音不是两端都有和弦音支持,而是只有一端有和弦音时,称为跳进的辅助音。

和弦外音的分类:和弦外音根据它是与和弦同时出现,还是在和弦之间出现,被分为:强和弦外音和弱和弦外音:强和弦外音:延留音和倚音、持续音。这三种和弦外音和和弦发生短暂的撞击。弱和弦外音:经过音、辅助音、先现音和跳进的辅助音。这几和弦外音是在和弦之间,不同和弦发生撞击。

7. 传统和声中的四种七和弦

我们注意到,原位的三和弦都是三度叠置的。事实上,西方的和声就是以三度叠置的和弦和它们的转位为基础的。在三和弦之上再叠置一个三度,就成为“七和弦”。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三和弦(triad)的命名是由于它有三个音,而七和弦(seventh)以及后面的所有其它和弦都是以它们的最大音程命名的。

传统和声中的七和弦有四种:

大小七和弦:大三和弦+小七度

小小七和弦(可以简称小七和弦):小三和弦+小七度

减小七和弦(也称半减七和弦):减三和弦+小七度

减减七和弦:减三和弦+减七度(可以简称减七和弦)

七和弦由于有四个音,因此有原位和三种转位:原位:七和弦、第一转位:五六和弦、第二转位:三四和弦、第三转位:二和弦

转位和弦的命名,根据的是七和弦转位后有一个二度,这个二度的两个音和低音的音程关系。

七和弦由于有四个音,构成四部和声时不用重复任何音,总共有六种排列法:(第一、三、五是密集排列法,第二、四、六是开放排列法。)

如果声部数目超过四个,最先考虑重复的应该是根音,其次是五音,三音和七音最好不要重复,特别是大小七和弦。

最常用的七和弦恐怕是属七和弦了,它是属和弦(V级)加上一个小七度,是一个大小七和弦。

由于这个七度,它向主和弦(I级)的倾向就更强了。学院派和声学属七和弦(V7)解决到主和弦(I)的标准方式是:属的根音向上或向下跳进到主的根音,属的三音向上级进到主的根音,属的五音向下级进到主的根音,属的七音向下级进到主的三音。解决到的主和弦有三个根音,而没有五音。

属七和弦的其它三种转位解决到主和弦时,除了属的根音“保持”(原地不动称为“保持”)外,其它都一样。写成单谱表,密集排列法为:

属七和弦的五音是个无关紧要的音,有时可以省略,重复根音,以构成四声部:

省略五音的属七和弦解决方式如下,得到一个完整的主和弦。

属七和弦到VI级的阻碍进行:(关于“阻碍进行”,请见本章第2节。)

其它音的进行都和到主和弦相同,只是属和弦根音向上级进到VI级和弦的根音,这时VI级和弦重复三音(这是标准的西方传

统和声的阻碍进行)。

除了属和弦以外,次常用的恐怕是II级七和弦了,它在大调中是一个小小七和弦(或称小七和弦)在小调和和声大调中是一个减小七和弦(或程半减七和弦),它和II级三和弦一样,属于下属功能组,最常接的是属七和弦,标准的连接方式如下:

还有一个较常用的七和弦是导七和弦,导七和弦是建立在导音(I级音下方小二度)上的七和弦,自然大调中是减小七和弦(或程半减七和弦),和声大调和和声小调中是减减七和弦(简称减七和弦)。由于减七和弦向主和弦(I级)的倾向更强,因此在西方古典音乐的大调作品中更常用。导七和弦和导三和弦(VII级和弦)一样,属于属和声组,它的各转位解决到主和弦的标准进行是:

为了避免平行五度,导七和弦及其转位解决到主和弦时,主和弦重复三音。

写成单谱表,密集排列法为:

我们看到,减七和弦的原位和四个转位,听起来是完全一样的,因为它们在声学上都是小三度叠置,而仅仅在理论上不同。而同一个和弦,用不同的记谱方式,也可以写成不同的四个和弦,它们各自属于不同的调,可以解决到不同的主和弦。同一和弦可以解决到降E大调、C大调、A大调和升F大调:

也可以解决到降e小调、c小调、a小调和升f小调:

因此,我们就可以利用这种关系,进行“等和弦转调”。

8. 大小调中的其它七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十三和弦

除了大小七和弦、小小七和弦、减小七和弦和减七和弦外,流行音乐中常用的还有大大七和弦(简称大七和弦) 和小大七和弦。

唐诗宋词与现代流行歌曲

用古代的唐诗宋词来改编成现代流行歌曲。这方面成功的例子不少,最有名的是一张《淡淡幽情》的专辑,其中收录了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戏楼),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秦少游的《桃园忆故人》(玉楼深锁多情种),聂胜琼的《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李煜的《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和《虞美人》,欧阳修的《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朱淑真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这个琼瑶也用过,用在她为《烟锁重楼》还是《新月格格》所写的插曲《鸳鸯锦》里,柳咏的《雨霖铃》,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等,有台湾名声卓著的曲作家古月、刘家昌、翁清溪、陈杨等谱曲,曲与词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是这张专辑成为现代音乐史上足以传颂的极品,《音像世界杂志》曾将该片评为“十张最适合在夜晚用心聆听的专辑”。这张专辑里最有名的两首,一个是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一个就是后来王菲翻唱的《但愿人长久》,那倒是对这首古典佳作现代版诠释了。这首词其实在大陆也有多个谱曲版本,映象最深的是在83、84年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武松》中,张都监家的丫鬟,后来为武松跳楼的那个,就曾弹唱了这一曲。但这些多属于声乐作品的范畴,与流行隔着一段距离。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明了经典诗词与音乐的融合性。我们再来换一个角度,流行歌曲多表现一种通俗文化,而古典诗词的介入,恰好将其雅的一面也推到了众人面前,也正说明了,艺术其实并无雅与俗不可逾越之鸿沟,关键在于融合的手段了。 要说的是,很多拿来主义的诗词歌曲,较为普遍地被运用在反映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恰到好处来表现或烘托剧中人物的一种情绪或胸怀。大家比较熟悉的有岳飞的《满江红》,在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和其他一些与岳飞相关的影视作品中都曾被谱曲配唱,最有名的可能要数张明敏的那个版本到了。香港的武侠剧和历史剧中是最爱用这类作品的。而大陆方面,则多在表现某一主题的文艺活动中,喜欢讲一些相关的唐诗宋词谱曲演唱,比如孟郊的《游子吟》等,来表现一种既定的主题,籍诗词的影响力与歌曲的感染力来引导听众进入状态,从而受到预定的效果。另外一首广为传唱的则是徐小凤的那首《别亦难》,用的是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诗宋词构成了现代流行歌曲与创作的一个重要素材来源,并成为其创作的一种表达方式. 文学创作素来讲究一个广征博引,引经据典,物为我用,从而提示其所表现主体的 广泛性.许多现代的流行词作人,更是希望借用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典故或内容,将 其展开或以其为思路加以演绎,继而展现一段现代的故事情感。这方面最为突出的有两个人,一是台湾的琼瑶,她的很多歌词里都喜欢借用一些唐诗宋词中的名句,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庭院深深几许”,“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等,这与她一贯苦恼经营的古典婉约女子的形象是十分吻合的,也非常配合她所创作出的各种形象,一派的诗情画意,不食人间烟火状。 另一个是大陆的陈小奇,他是大陆歌坛岭南派创作人的领军人物。他又一个颇有吴市影响的的“涛声依旧三部曲”,《涛声依旧》(毛宁)、《白云深处》(廖百威)和《巴山夜雨》(李进),单从歌名上来看,已经是和古诗词有扯不断的联

教你写流行歌曲和声进行

教你写流行歌曲和声进行 其实流行歌很好写。光让我写旋律的话,我一天能给你出十好几首“琅琅上口”的东西。我也没受过什么专业训练。只要你有一丁点的和声知识,看完我这些较土的心得以后都会写得比他好,出得比他多的(当然我有时也会推脱,那是因为我写歌词太屎了!这里就说曲)。不过,我觉得写一些流行口水歌是不需要什么专业训练的。有人说那些东西是糟泔,我赞成,的确是(绝大部分都是),但如果真写得那么口水可以赚零花钱嘛。现在在这里写一些我写流行曲的心得,主要是关于和弦运用和进行,其实这是最重要的。这东西出来了旋律就出来了,糟泔嘛。再说咱们在这里先不谈太多编曲的事(但毕竟会有一点点,因为有的时候写旋律和编配是关联到一起的)。 其中举到一些例子,为方便说明问题和比较,全都用C大调或者A小调。 其实我也是听多了以后把人家的进行记下来,多练,就会了。那么现在就拿一些例子来说说事。 现在我列出几个非常非常常用的和弦进行,尤其是大陆港台日韩这边的歌差不多都用这些。 1、C-Am-F-G。我并不是说整首曲子中都只有这个进行,不过如果你就想写一首流行朋克的曲子那这个足够了。当然这不是死的,有可能你在编的时候会变成C-Am7-Dm7-G7。但这可以是一个基本骨架。后面说到的东西也是同理。姑且认为这个进行的BASS是i-6-4-5吧。其实从前这个进行通常是i-6-2-5,因为6级和弦正好是2级的属和弦,2级和弦又正好是5级的属,然后再回来,因为5级是1级的属和弦。 举例:安立奎Enrique Iglesias的Hero大家肯定都听过吧(没听过就下一首听去哪都有)。这歌就两段。我记得好象是G调的,如上面说过的,为了好说明问题就改成C调来说了。第一部分的进行就是C-Am-F-G的重复,对不? 2、Am-F-C-G。假如你喜欢艾微尔,那么你用这个进行写几个复歌,你会立即把她的盘扔进垃圾筒(我不会,我有张原盘以后还卖呢,哈哈),因为她几乎在每首歌里都用到这个进行,那个Michelle Branch的All You Wanted也是如此。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进行的确是很常用的。Evanescence的Going Under 的复歌也是这个进行。 还有,有的时候也有很多用Am-F-G-C的,跟Am-F-C-G差不多流行。比如F.I.R的Lydia(够口水吧不过这歌我觉得的确不错,绝对不在糟泔之列)。第三部分高潮那里就用到了这个进行。 3、F-G-C。这个进行在复歌中非常常用。一首C大调的曲子,比如说一开始第一部分是C,当曲子发展到高潮部分的时候以4级和弦开始。这例子可就太多啦。比如像优客李林的认错。复歌部分是F-G-C-C7-F-G-C-... 也有很多地方用Dm-G-C-...的,那就不光是写高潮部分的了,在过渡段里也更经常的能用到。

最喜欢最动听的歌曲

1.《如果这是爱情》演唱:张靓颖华语流行乐坛新生代天后,在网上火速走红,可以说这是一首全民票选的靓式K歌 2.《大笑江湖主题曲一笑解千愁》演唱:小沈阳,歌词幽默,歌曲铿锵有力,大家都很喜欢这种幽默轻松欢快的音乐,听音乐就是为了放松自己吗! 3.《Sunshine In The Rain》演唱:Bodies Without Organ 揉合动感欧陆舞曲动人抒情曲风及畅快80风格。横扫九○年代的瑞典怪趣流行舞曲团Army Of Lovers。主脑Alexander Bard领军欧陆超级流行团体。收“Sunshine In The Rain”首张专辑大受欢迎佳作。蔡依林新专辑《特务J》中主打“日不落”即翻唱此歌 4.《红尘情缘》演唱:黑鸭子,入默红尘情缘,缘悟今生梦里,快听一下吧,相信你一定会喜欢,歌曲表现出一种隐隐的忧伤,这首歌让人回味无穷。音乐搭配很巧妙 5.《爱之初体验》演唱:张震岳,是张震岳的代表歌曲,是含戴摇滚风格的一首歌。轻松诙谐,不管过多少时间,不管哪个年代的人,永远经典。 6.《最炫民族风》演唱:凤凰传奇,节奏感十足、鼓点平稳的舞曲旋律,配上众多精彩搞笑的视频,就成就了民族风的“全球化”演出。此歌开启了内地民族流行新纪元 7.《让我一次爱个够》演唱:庾澄庆其实旋律很简单(也许就是因此很简单才这么受到欢迎),但出线的原因就是够强烈,跟歌手调性相合,透过低沉破哑(一直到这张专辑,哈林的沙哑嗓音,还是被刻意压缩成更沧桑的,但压缩的比例已经逐渐减少)的歌声 8.《卢旺达饭店片尾曲Million voices》看此电影的人无不流泪,震撼悲痛,然后在孩子的歌声中燃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唱和平,欢快与轻柔,有种田园的惬意。 9.《Batte Forte》演唱:Lollipop 看看网上找这首歌的人你就明白了,一大群人想听此歌而不可得,你听听,是否是你期待很久的歌曲? 10.《走天涯》演唱:降央卓玛这首歌曲具有浓厚的蒙古草原风味,而从降央卓玛的歌喉唱出来,那些熟悉的草原之歌又重新注入了鲜活的旷野气息。难得的女中音,值得欣赏。 11.《流光飞舞》演唱:陈淑桦,很耐听的。本来,“耐听得很”四字是黄沾自己说的,像个献宝的小孩子,生怕别人忽略了他的得意之作,于是抢着在文案里告诉你——说“耐听”是不够的,非得要说出“耐听得很”心里才安然。不过,的确是杰作,词曲俱佳。雷颂德的编曲也好,一段古筝开场,立马给人光彩流动的感觉,继而引出陈淑桦柔美的声音 12.《姑娘我爱你》演唱:索朗扎西一位来自大山深处的藏族歌手,少数民族气质的歌,太好听了。 13.《爱情错觉》演唱:王娅爱情错觉的乐声回响耳边,滋润心灵,内心深沉

改编与创作的民歌民乐

改编与创作的民歌民乐 教学目标: 1、感受在现代艺术中民族音乐所处的不可缺少的地位,重视民族音乐的重要性,提高对民族音乐的认识。 2、通过欣赏与对比的教学方法,对我国传统独奏民族乐曲与改编和创作的民乐有一个比较与认识,提高独立欣赏的能力。 3、学生通过改编与创作为单旋律加入伴奏,感受有伴奏的乐曲 教学内容:歌曲《彩云追月》,民乐合奏《彩云追月》,二胡加伴奏《赛马》琵琶曲《送你一只玫瑰花》 教学重点:学生感受通过自己改编后,旋律的改编,做出对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通俗歌曲《彩云追月》 思考: 1.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歌曲? 2.这首歌曲旋律上有什么特点? (它加入了一些民族音乐的元素。这是一首根据我国传统的广东音乐《彩云追月》为素材改编而成的通俗歌曲) 二.民族乐器的认识 2011年10月11-14日在上海国际博览中心开展了国际音乐博览会 介绍民乐馆中的民族乐器(实物展示) 1.葫芦丝 2.陶笛 3.竹笛 4.二胡 5.古筝 二、由上面的欣赏引出本节课题——改编与创作的民歌民乐 1、欣赏与思考:民族管弦乐团演奏的《彩云追月》 (1)听辩这首乐曲是用哪些乐器演奏的? (2)我国的民族管弦乐团与西洋管弦乐团在乐器的组成和分类上有什么异同?

(它们都是由吹管乐器;打击乐器;弹拨乐器;拉弦乐器这几大类组成的) 2、欣赏与了解不同风格特点的传统民乐 (1)打击乐合奏《喜庆锣鼓》片段 (2)江南丝竹《中花六板》片段 (3)广东音乐《雨打芭蕉》片段 (4)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片段 三、由传统民乐团的民乐演奏谈及到新民乐的演奏与创作: (一)欣赏:女子十二乐坊作品《阿拉木汗》 思考: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民乐吗?为什么? (不是,因为它的音乐里面加入了很多流行音乐的元素,是一种民乐的改编与再创作;而且在舞台的布置,灯光音响的使用与处理上也运用了现代高科技手段。在演奏方法上也有较大差异,例如:传统民乐是坐着演奏的,而新民乐是站着的,并带有很多的身体语言的表演;在乐队组成上新民乐除了有传统民乐外还加入了现代的一些乐器如:架子鼓、吉他、电吉他等。) (二)欣赏女子十二乐坊作品《新古典主义》 思考:这首作品的风格有什么特点? (这首作品是由西方古典音乐作品中的一些名段改编而成的,它带有很浓郁的西方音乐的特点,却以中国民乐演奏的方式呈现,所以很特别。) 四、民乐在电影艺术领域中的运用 (一)欣赏电影:《十面埋伏》片段 思考:1、电影中的背景音乐是主要由什么乐器演奏的?(琵琶) 2、背景音乐选自哪首曲子?(《十面埋伏》) 3、这首曲子表达的情感是怎样的?(描写了重重的杀机和埋伏,是一种在战场上的场面) (二)介绍琵琶曲的分类: 琵琶曲分为文曲与武曲两种,文曲曲风以抒情为主,武曲曲风以为主。

快手上好听的歌曲大全精选_快手上超级好听的流行歌曲

快手上好听的歌曲大全精选_快手上超级 好听的流行歌曲 听好的音乐不一定要在音乐软件上。快手上也一样能听到好听的歌曲。喜欢玩快手的玩家不一定知道快手上那些好听的音乐是哪些?和一起来看一下吧!下面这些是为大家推荐的快手上好听的歌曲大全精选。 更多快手里面好听的歌单推荐戳☟☟☟ ♪♪♫快手最好听的歌曲排行榜 ♪♪♫快手最好听的歌曲大全 ♪♪♫2017年快手好听的歌曲排行榜 ♪♪♫快手好听的歌曲大全精选 快手上好听的歌曲【热门篇】1.父子 2.千纸鹤 3.风雨无阻 4.中国著名DJ王志新歌+精选-DJ小过 5.认真的雪电视剧《妈妈像花儿一样》插曲 6.IPhone短信铃声 7.怒放的生命《北京青年》电视剧插曲 8.开车

9.天蓝蓝 10.我和草原有个约定 11.哭不回的爱哭不回的你 12.亲爱的咱不哭-DJ版 13.西海情歌 14.沧海一声笑 15.走天涯 16.初恋的姑娘DJ开场版 17.你是我红尘中最美的缘Dj版 18.一辈子爱着你 19.感恩的心 20.青藏高原 快手上好听的歌曲【精选篇】1.最后一次的温柔 2.爱走了心碎了 3.月亮之上 4.完美世界 5.跳吧 6.当你老了《嘿,老头》电视剧片尾曲 7.今生爱的就是你 8.平凡之路 9.一次就好Dj版 10.结婚DJ版

11.黄土高坡 12.公鸡叫dj 版铃声超级搞笑 13.再度重相逢 14.火苗 15.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16.鸿雁 17.我是性情中人(DJ版) 18.下辈子不做女人 19.你坐着为王 20.大梦想家 快手上好听的歌曲【经典篇】1.做我老婆好不好 2.主啊,我赞美你 3.当我想你的时候 4.新贵妃醉酒 5.Wake Up 6.小草 7.主啊你最美 8.我要去西藏 9.主我愿追随你 10.我是一只小小鸟 11.伤心城市 12.水乡新娘

民歌鉴赏-答案

` 民歌鉴赏答案 民歌的产生 1“真正创造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过是把它们编成曲子而已”是()的名言。 A、斯美塔那 B、格林卡 ? C、德彪西 D、德沃夏克 正确答案:B 2 民歌的传承方式是口头传播。() 正确答案:√ 3 民歌是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其中的大部分我们都知道作者。() \ 正确答案:× 民歌的发展(一):历史的足迹 1

我国最早记录民歌的集子是()。 A、《离骚》 B、《乐记》 * C、《诗经》 D、《乐章集》 正确答案:C 2 《相和歌》出现在()。 A、宋代 ) B、唐代 C、魏晋南北朝 D、汉代 正确答案:D 3 我国最早对民歌的记录,是有曲谱的。()正确答案:× ! 4

清末民初,“学堂乐歌”的出现属于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正确答案:√ 民歌的发展(二):民族性的体现 1 《凤阳花鼓》源于()。 A、河南 ; B、河北 C、安徽 D、湖北 正确答案:C 2 ()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 A、《孟姜女》 B、《康定情歌》 C、《绣荷包》 D、《茉莉花》 正确答案:D

3 《凤阳花鼓》最初的表现形式是由()二人配合演唱。 【 A、母女 B、姐妹 C、夫妻 D、姑嫂 正确答案:D 4 · 音符的不同组合方式与演唱方式,体现出中西方音乐的不同。()正确答案:√ 民歌的发展(三):经典赏析 1 “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点红灯”出自()。 A、《绣荷包》 ? B、《孟姜女》 C、《龙船调》 D、《紫竹调》

正确答案:B 2 《孟姜女》最初是由()结构的短小民歌扩充而来。 ~ A、三句 B、四句 C、五句 D、六句 正确答案:B 3 作为音乐作品的《孟姜女》,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民歌之一。() ] 正确答案:√ 民歌的创作特征(一):整体特色 1 ()被称作“曲艺之乡”。 A、无锡 B、杭州

教你流行歌曲钢琴伴奏

教你流行歌曲钢琴伴奏~!· 市面上有很多关于即兴伴奏的书,实用的东西不多,书上只告诉你,这个和弦可以接什么和弦,但并没有告诉你,你拿到一首新曲后,该如何去配和弦,而这才是即兴伴奏的关键所在。诚实的讲,要想达到拿到一首新曲马上就能配的程度,须多年的实践经验,并有大量的曲目积累,最后是凭着对和声的感觉去配,这可不是一下就能做到的。到目前为止,我也没有看到过一篇文章能把这一点说清,本文也不例外。不过,本文把流行歌曲中的和弦进行总体规律概括出来,形成一个个常用的公式,并有相应的练习,供大家练习,相信大家经过大量的练习以后,对流行和声和弦的进行的规律、走向有一个大体的认识,为以后伴奏打下良好的基础。废话少说,马上开讲。 小常识: 1、如何正确的转换和弦。 配伴奏,必然会牵扯到和弦转换的问题,那么如何正确的换和弦呢?注:这一原则多用于纯伴奏(左右手都是伴奏)且针对于右手和弦,不过,左手也适用。原则:如果两个和弦有共同音,尽量保持他之间的共同音,并以最简单的方法换和弦,最短的路径换和弦。 2和弦的几种转位形态。 根、3、5音位置。即一个和弦的最上方的音分别为该和弦的根、3、5音。例:1、3、5这个和弦。1、3、5就是5音位置(原位);3、5、1就是根音位置(第一转位);5、1、3就是3音位置(第二转位)。从不同的旋律位置开始会直接影响后面连接和弦的形态。 常用公式 公式一:[1] [4] [5] [1] (和声王国的支柱和弦) 公式二:[1] [6] [4] [2] [5] [1] 公式三:[1] [6] [2] [5] [1] 公式四:[6] [2] [3](3、#5、7)[6] 公式五:[6] [4] [2] [3](3、#5、7)[6] 公式六:[2] [5] [1] [4] [7] [3](3、#5、7)[6] 公式七:[6] [2] [5] [1] [1、2] [3](先是3、6、7、

流行歌曲歌词大全【精品】

可惜不是你--梁静茹作曲:曹轩宾填词:李焯雄 这一刻突然觉得好熟悉 像昨天今天同时在放映 我这句语气原来好像你 不就是我们爱过的证据 差一点骗了自己骗了你 爱与被爱不一定成正比 我知道被疼是一种运气 但我无法完全交出自己 努力为你改变 却变不了预留的伏线 以为在你身边那也算永远 仿佛还是昨天 可是昨天已非常遥远 但闭上我双眼我还看得见 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 曾一起走却走失那路口 感谢那是你牵过我的手 还能感受那温柔 那一段我们曾心贴着心 我想我更有权利关心你 可能你已走进别人风景 多希望也有星光的投影 努力为你改变 却变不了预留的伏线 以为在你身边那也算永远 仿佛还是昨天 可是昨天已非常遥远 但闭上我双眼我还看得见 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 曾一起走却走失那路口 感谢那是你牵过我的手 还能感受那温柔 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 曾一起走却走失那路口 感谢那是你牵过我的手 还能感受那温柔感谢那是你牵过我的手还能温暖我胸口情歌--梁静茹 词:陈没曲:伍冠谚 时光是琥珀 泪一滴滴被反锁 情书再不朽也磨成沙漏 青春的上游白云飞走苍狗与海鸥 闪过的念头潺潺地溜走 命运好幽默让爱的人都沉默 一整个宇宙换一颗红豆 回忆如困兽寂寞太久而渐渐温柔 放开了拳头反而更自由 慢动作缱绻胶卷重播默片定格一瞬间 我们在告别的演唱会说好不再见 你写给我我的第一首歌 你和我十指紧扣默写前奏 可是那然后呢 还好我有我这一首情歌 轻轻地轻轻哼着哭着笑着 我的天长地久 命运好幽默让爱的人都沉默 一整个宇宙换一颗红豆 回忆如困兽寂寞太久而渐渐温柔 放开了拳头反而更自由 长镜头越拉越远越拉越远事隔好几年 我们在怀念的演唱会礼貌地吻别 你写给我我的第一首歌 你和我十指紧扣默写前奏 可是那然后呢 还好我有我这一首情歌 轻轻地轻轻哼着哭着笑着 我的天长地久 陪我唱歌清唱你的情歌 舍不得短短副歌 心还热着也该告一段落 还好我有我下一首情歌 生命宛如静静的相拥的河 永远天长地久 乐 乐

120首男女合唱流行歌曲

1.《你是我心中的一首歌》王力宏selina 2.《明明很爱你》品冠梁静茹——这个歌曲好听就不说了,主要是MV很有意思,泼一身水,一巴掌,蛮搞笑的,给人感觉也是超级甜蜜的~~ 3,《好心分手》王力宏卢巧音——这歌是粤语的,所以我们唱起来有些费劲,还有一个陆毅和卢巧音的版本《至少走的比你早》,貌似是这个名字,国语的,比较好唱~~ 4《珊瑚海》周杰伦Lara——我心情不好的时候一定会去听这个歌曲 5,《独唱情歌》Tank Selina——个人比较喜欢TANK的创作风格,很不错,很好听的歌曲 6,《美丽的神话》孙楠韩红——这个歌曲是我不敢听得歌曲之一,很多回忆,尤其是成龙和金喜善的版本《神话》,听了很伤感~~ 7,《只对你有感觉》Hebe 飞轮海 8,《Way Back Into Love 》Huge Grant Haley Bennett——很有feeling的一个歌曲,品冠和梁静茹有翻唱过~~梁静茹和品冠也唱过中文版《K歌情人》~~ 9,《水晶》任贤齐徐怀钰——很早的歌曲,记忆犹新的歌词“我和你的爱情,好像水晶......”是叫人感觉爱情甜蜜的歌曲~~ 10,《梁山伯与茱丽叶》卓文萱曹格——本来是两对情侣中各自的男女主人公,被安在一个歌曲里面,歌曲很经典~~ 11,《北极雪》陈慧琳冯德伦——此歌曲还有一个新版本,是小刚和陈慧琳的《再见北极雪》12,《选择》叶倩文林子祥——这个歌曲我印象不深,不过歌曲应该很老,很经典~~ 13,《让梦冬眠》孙楠艾雨——很考验的一个歌曲,主要是男高音太高 14,《You make me wanna》萧亚轩Blue——因为这个歌曲还有一场官司,不过我本人比较喜欢这首歌曲,就是rap,比较费劲~~ 15,《千里之外》周杰伦费玉清——我们同学两个人,唱的很像原声,我也听过演唱会JAY 的独唱,不过好像少了费先生少了点味道~~ 16,《不得不爱》潘玮柏弦子——迄今为止比较害怕的歌曲,我自己唱没有问题的,但是被我同学毁了~~ 17,《爱在蔓延中》梅林谢霆锋——翻唱歌曲 18,《有一点动心》张信哲刘嘉玲——经典歌曲,也是比较难唱的歌曲 19,《分开旅行》刘若英黄立行——比较喜欢刘若英的那一段,mv是我喜欢的风格

民歌鉴赏尔雅满分答案

————————————————————————————— 民歌的产生已完成 1 “真正创造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过是把它们编成曲子而已”是()的名言。 A、斯美塔那 B、格林卡 C、德彪西 D、德沃夏克 正确答案:B 2 在中国,关于民歌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 A、唐代之后 B、宋代之后 C、元代之后 D、明清之后 正确答案:D 3 民歌是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其中的大部分我们都知道作者。() 正确答案:× 4 民歌的传承方式是口头传播。() 正确答案:√ 民歌的发展(一):历史的足迹已完成 1 ()是唐代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构,兼管雅乐和俗乐。 A、大理寺 B、光禄寺 C、太常寺 D、太仆寺 正确答案:C 2 《相和歌》出现在()。 A、宋代 B、唐代

C、魏晋南北朝 D、汉代 正确答案:D 3 我国最早记录民歌的集子是()。 A、《离骚》 B、《乐记》 C、《诗经》 D、《乐章集》 正确答案:C 4 我国最早对民歌的记录,是有曲谱的。() 正确答案:× 5 清末民初,“学堂乐歌”的出现属于教育改革的一部分。() 正确答案:√ 民歌的发展(二):民族性的体现已完成 1 《凤阳花鼓》源于()。 A、河南 B、河北 C、安徽 D、湖北 正确答案:C 2 ()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A、《孟姜女》 B、《康定情歌》 C、《绣荷包》 D、《茉莉花》 正确答案:D 3 《凤阳花鼓》最初的表现形式是由()二人配合演唱。 A、母女 B、姐妹

C、夫妻 D、姑嫂 正确答案:D 4 通过学习民歌,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民族、一个地域在音乐表现方式上的特点。()正确答案:√ 5 音符的不同组合方式与演唱方式,体现出中西方音乐的不同。() 正确答案:√ 民歌的发展(三):经典赏析已完成 1 “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点红灯”出自()。 A、《绣荷包》 B、《孟姜女》 C、《龙船调》 D、《紫竹调》 正确答案:B 2 《孟姜女》最初是由()结构的短小民歌扩充而来。 A、三句 B、四句 C、五句 D、六句 正确答案:B 3 作为音乐作品的《孟姜女》,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民歌之一。() 正确答案:√ 民歌的创作特征(一):整体特色已完成 1 ()被称作“曲艺之乡”。 A、无锡 B、杭州 C、天津 D、北京 正确答案:C

【最新】流行歌曲调查报告范本模板范文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推荐下载使用!== 流行歌曲调查报告范本 流行歌曲是很多人都喜欢的,下面羽利小编整理了流行歌曲调查报告范本,欢迎阅读! 流行歌曲调查报告范本 一、研究背景 随着大众传播媒体以及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于音乐的欣赏与消费比以往的任何时代都更加迅速、有效和广泛。在最近的几年里,总是会不经意的发现在电视里、电波中、internet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与音乐有关的节目和网页,其数量以及被点击数超过其他的节目与网页,而且这些节目的数量、与时间也一直在不断的增加。大大小小的演唱会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电视屏幕上。音乐排行榜、演唱会、歌友会等等音乐有关的名词对于大多中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而孙燕姿、周杰伦、blue等歌手以及音乐团体更是耳熟能详。在大街上,在公车里,校园中经常可以见到带着walkman的学生。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和幻想未来使得中学生也迅速的成为了追捧流行音乐的一员,他们追求流行音乐的活力让人欣赏,可是也不得不问上一句:是什么让他们如此钟爱流行音乐(或者叫通俗音乐)?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调查,了解流行音乐风潮形成的原因,以及它为中学生带来的利与弊,引导中学生对此现象保持正常的心态。 2、通过进行研究调查,加深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并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了解有关的知识并搜集相关的资料,进行初步调查,拟订课题。 第二阶段:,制定《中学生音乐风潮调查问卷》,对城区几所中学的各年级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 第三阶段:综合各方面的资料,写出书面报告。 四、调查结果

100首好听的网络流行歌曲【热门篇】

100 首好听的网络流行歌曲【热门篇】 100 首好听的网络流行歌曲【热门篇】1) 最后哭着说再见 2) 卑微的承诺 3) 幸福是被你需要 4) 为你唱首歌 5) 放手也是幸福 6) 我爱我自己 7) 復刻回忆 8) 解药 9) 你还爱着他 10) 不同 11) 独自旅行 12) 素颜 13) never bereplaced remix 14) 你的烂借口 15) 曾经、我们的爱 16) 浪漫式乖乖 17) 全世界只有你和我 18) 铭记我们的爱情 19) joe

20) 停在昨天 100 首好听的网络流行歌曲【经典篇】21) 最后是我开了口 22) 欠你的太多 23) 专属味道 24) 专属电影 25) 泪落在琴上 26) 没有忘掉他 27) 一点点的蓝 28) 牵牵 29) 不必了 30) 我太任性 31) 过去式 32) 放晴 33) 最后的风度 34) 你还不懂 35) 然后没有然后 36) 朋友关系 37) 默写 38) 你还装什么 39) 慢慢习惯 40) 寂寞作祟 100 首好听的网络流行歌曲【推荐篇】41) 假动作 42) 幸福的记号

43) 我们一起唱 44) 像笑话般的爱你 45) 草戒指 46) 犯贱 47) 未见面就说再见 48) 爱情剧终 49) 一千遍我爱你 50) 习惯一个人 51) 唯你懂我心 52) 放不下 53) 放弃 54) 相约在雨季 55) 我们的回忆 56) 止步爱情 57) 不舍 58) 最美的风景 59) 失眠 60) 好想对你说 61) 回不去的甜 62) hi 小姐 63) 剧终 64) 若相惜 65) 回忆唱给你听

好听流行的英文歌.

1、Bubbly--Colbie Caillat(你听过一遍就会非常喜欢的歌); 2、Burning--Maria Arredondo; 3、Happy--丽安娜刘易斯; 4、Cry On My Shoulder--出自德国选秀节目(很早的一首,非常好听); 5、Apologize--Timbaland; 6、The Climb--Miley Cyrus(个人最喜欢的歌手之一); 7、You Belong With Me--泰勒.斯威夫特(绝棒的); 8、I Stay In Love--玛利亚.凯莉; 9、I Didn't Know My Own Strength--Whitney Houston(是非常棒的一首慢歌,也是我非常喜欢的黑人歌手之一。); 10、A Little Bit Longer--Jonas Brothers(嗓音非常棒的组合,几乎每首都很好听,尤其是这首!强力推荐); 11、The Little Things--Colbie Caillat; 12、Mad--尼欧; 13、My All--玛丽亚.凯莉(据说非常适合作手机铃声的歌); 14、My Love--WestLife(西域成名金曲,经典老歌,诠释了所有经典的定义。); 15、Need You Now--Lady Antebellum(时下排行榜热门歌曲); 16、The Saltwater Room--Owl City(最爱的歌手之一,曲风相当特别); 17、Take A Bow--Rihanna(听2秒就会爱上的歌手和歌~); 18、The Technicolor Phase--Owl City(《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主题曲之一); 19、This Is It--迈克尔.杰克逊(不知到底是翻唱还是遗作,都能再现天王的独特魅力); 20、Who Says--John Mayer(类似乡村风.以吉他为伴奏,这首非常棒!); 21、Just One Last Dance--Sarah Connor(这个经典的不用说吧,); 22、Angle--Sarah Mclachlan(天籁之音~~); 23、Living To Love You--Sarah Connor(歌词催人泪下,我最喜欢的慢歌之一); 24、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Glenn Mediros(被方大同翻唱过,那肯定好听拉); 25、I Look To You--Whitney Houston; 26、I Got You--丽安娜.刘易斯; 27、Love To Be Loved By You--马克.特伦茨(歌词和曲调非常感人!); 28、Butterfly Fly Away--Miley Cyrus(《乖乖女是大明星》的插曲,讲的父亲对女儿的爱的故事,曲风清新); 29、Eversleeping--Xandria(不会让你失望的慢歌); 30、Wonderful Tonight--Baby Face(也是被方大同翻唱的歌); 31、Still Crazy In Love--Sarah Connor; 32、We Can Work It Out --Sweetbox; 33、Sexy Love--Ne Yo; 34、Happily Never After--Pussycat Dolls; 35、A Fine Frenzy--Almost Lover(后面的才是歌名,曲调有点小特别~); 36、Craigie hill----Cara Dillon(首推这首,温馨极了,好听极了。有点像m2m的声音。); 37、Down by the Sally Gardens(歌手不明,但是爱尔兰的风笛爆好听娓娓的旋律,背景音乐也很好听); 38、Beautiful Boy--Celine Dion(歌手不用介绍.....); 39、A Place Nearby与Unforgivable Sinner--Lene Marlin(挪威创作才女,);

浅谈歌曲改编对流行音乐的影响与发展

引言 1 一、歌曲改编对流行音乐的影响 1 (一)对音乐形式的改编 1 (二)对演唱技巧的改编 2 (三)对舞台表现的改编 2 二、歌曲改编原则 2 (一)准确把握歌曲创作时代背景 3 (二)尊重保留原有歌曲风格 3 (三)延续歌曲内在艺术价值 4 三、歌曲改编实例 4 (一)传统民歌的流行新唱 4 (二)通俗流行作品的二次创作 4 结语 5 参考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流行音乐的种类和内容逐渐细化和丰富,其创作素材已经涵盖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法,其中对于经典歌曲的改编和翻唱则是流行音乐创作素材的重要来源之一。而对于经典作品的改编和翻唱不仅可以让经典音乐作品重新焕发生机,同时还可以让音乐创作人从经典作品中获取给养,来丰富歌曲的内涵。此外,由于经典作品普遍具有极强的时代特征和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对于经典作品的改编可以让经典作品重新被广大观众所接受和喜爱。流行歌曲作为当前最为主流的音乐形式之一,其具有影响范围广、受众人群多、通俗易懂等特点,将经典作品改变为流行歌曲,可以让原有歌曲同时兼具经典歌曲和流行歌曲二者的共同特征,从而形式对经典歌曲的传承和创新。 一、歌曲改编对流行音乐的影响 (一)对音乐形式的改编 对于同一个音乐作品,不同的音乐人或演唱者都有各不相同的感受和理解,这是其生长环境和文化积淀所决定的。而对于经典作品的改编也是音乐人根据自身的理解去对作品进行改编和创作,在改编的过程中每个人的心理想法和改编目的各不相同,从而使改编歌曲的形式和特征也各不相同。 随着网络和新媒体的普及和推广,极大程度上丰富了流行歌曲的种类的和形式,也拓宽了音乐人和观众对于流行歌曲的获取来源,许多歌手和音乐人在聆听经典作品时,自身会产生不一样的感受和灵感,而这种感受和灵感则有助于其音乐演唱和创作之路的发展和延续。现在流行的《好声音》、《歌手》等音乐综艺节目中,许多歌手所演唱的歌曲就是将经典作品中的元素用全新的流行音乐形式重现展现出来,如2017年的《歌手》节目中,袁娅维将羽泉的作品《开往春天的地铁》进行改编和创作,《开往春天的地铁》原唱中温婉柔情的旋律音乐形式,袁娅维在改编时,歌曲刚刚开始的几个小节采用气声的演唱方式,尝试给观众营造一种空灵、舒缓而又亲近、细腻的感受,而后,立刻以一个f6的头声完成前两段的演唱,与前面气声形成明显的强弱对比,从而加深观众的视听感受。在之后的段落中,袁娅维将格莱美的经典作品《Kiss from a rose》与《开往春天的地

小度写范文“软歌”和“流行歌曲”一夕谈-流行歌曲2018排行榜模板

“软歌”和“流行歌曲”一夕谈:流行歌曲2018排行榜 一个女青年带来了几封信,其中一封这样写着:近来,在北京前门大栅栏等闹市区,经常看到几个年青人拿着很多油印的歌集,大声叫卖。我走过去翻阅一番,发现竟是《香港之夜》、《失去的梦》、《甜姐儿》之类的歌曲,有旧中国时期的,也有新从香港传来的,歌集内容可谓“纯”,全是一类的黄色。有时你在大街上,会发现一帮一伙的小伙子在唱这类的东西……还有另外一类的信:一天下午,一些青年女工唱起电影《甜蜜的事业》中的两首插曲《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和《我们的明天比蜜甜》。谁知道,一位来厂蹲点的干部却怒气冲冲地批评说:“太不象话了!谁让你们唱这些乌七八糟的烂歌子!”接着他又当众宣布:“今后谁也不准唱这两首歌,如果谁要再唱,那就是思想意识问题。”据这个青年自己说,她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祝酒歌》、电影《小花》的插曲等非常喜欢,觉得很好听,对《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头。她说:“现在有的歌唱者,热衷于模仿港澳流行歌曲的唱法,听起来,真感到有点接受不了。可在我们那里,还有不少人对我这种意见大加反对,说我是道学先生。”她带了许多疑问,想要我具体解答。我认为这位生客这样率直地谈问题很好。我自己呢?对这些问题虽然也考虑过,并曾写过一些短文,但我的一些分析、解释不一定准确,也不一定能使她满意。好在我们之间漫谈非常自由,也有不少录音带协助解释,倒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一,人们的喜好我看到对方比较有耐心,我就用迂回战术。不先把这些问题谈清楚,事实上也难以一下子说得通。我说,人们的音乐生活是多种多样的,有集体的歌咏和演奏,也有个人的唱吟和欣赏。人们对于音乐风格的要求也是多种多样的。他们喜欢刚健、豪放、明快、泼辣的如《在太行山上》、《怒吼吧,黄河》等,也喜欢含蓄、柔美的如《湘累》(《棠棣之花》插曲)、《梅娘曲》等歌篇。尽管有些乐曲偏于刚健开朗,或偏于含蓄蕴藉的,但其中也常常是互相补充的。刚健与柔美是相对的,但常常也是相成的。它们之间常常是互相辅助的,所谓“刚柔相济”、“相得益彰”,就是这个意思。特别是一首大型作品,刚柔并用,互相烘托,才能把情感更完整、更详尽地体现出来。比如《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船夫曲》和《怒吼吧,黄河》,从其整个气质来说是偏于刚健、开朗的,而《黄水谣》则偏于柔美、悲伤。但就是《黄河船夫曲》中,也有“我们看见了河岸”那一段轻清优美的旋律;《怒吼吧,黄河》是气势逼人的,但其中也有“五千年的民族”那段很出色的沉痛、哀怨的对位。有了这些不同性格的音乐,这两首歌曲的前后更显得有力量了。本来,客观事物、情感,都是有刚有柔,互相陪衬,才能显出胜境。画论中的“若要黑,多留白;若要白,多用墨”,乍听起来好象道理不大,但它的确有相反相成的效用。江青一伙,大发妙论,只要“高、亮、硬”,不要柔美,把一切柔美的东西指为毒草,说什么“越往南越嗲(dia)”,还有什么“十大软歌”的罪名。其实,软硬、轻重、大小、繁简只是歌曲的一种属性,它本身不直接等于好坏。歌曲中有像江青一伙炮制的搞阴谋的“硬歌”,而“软歌”与轻音乐中也有象《梁山伯与祝英台》之类反封建的作品,有象《黄水谣》那样诉述人民的灾难的杰作。只要一个作品的思想内容是正确的,气质是健康的,刚健或柔美的风格都能反映人民向上的心思。这是音乐艺术的一个整体,不能偏废,也不应偏废。二,青年们为什么在一段时间里,对柔美的东西兴趣那么浓厚呢?年轻人听我说着,有些急了,没等我详尽地引伸演绎就问了上面这一句。我说:造成这种状况,和江青一伙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倒行逆施是有关系的。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当其觉醒起来,奋勇抗争,出现较多的刚强有力的歌调来唤醒民众,起来求生存,是很自然的。但是在战途中,我们也创作了不少抒情优美的如《渔光曲》、《延水谣》等作品。就在解放后,也有《九九艳阳天》、《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荷花舞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赛里木湖畔起风波》……之类清新柔美的艺术品。当然,应该看到,这类作品的出现,常常遇到不应有的指责。这类风格的艺术,一直发展不多,开凿不宽、不广,加上江青一伙的禁止、摧残,乐曲的风格就比较单一。“四人帮”被打倒后,音乐恢复正常发展。这类抒情优美的东西增

离形得似的流行歌曲

离形得似的流行歌曲 “离形得似”一词来自司空图,他在《诗品》中提到具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诗歌意境在艺术创作方法上有自己的特点,而“离形得似”就是其中一点。所谓“离形”,即是不受“形”的束缚,不拘泥于形似; “得似”,即是要传神,得神似而非形似。通俗的说法就是重在传神,这是对诗歌意境来说的,这里我们借鉴到对流行歌曲的研究上来,也就是说从古典诗词中提取其神韵的流行歌曲。上面我们说到的是直接取材于古典诗词的流行歌曲,其实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从古典诗词中提取其神韵的流行歌曲。他们不用古典诗词原句或标题,而是从中吸取精华。 对古典诗词意境和情调的借鉴 文学创作素来讲究一个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物为我用,从而提示其所表现主体的广泛性。“艺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情趣离意象或是意象离情趣,都不能独立。”[6]因此许多现代的流行歌曲词作者,更是希望借用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典故或内容,将其展开或以其为思路加以演绎,继而展现一段现代的故事情感,拓宽他们的创作思路。这方面最为突出的有两个人,一是台湾的琼瑶,她的很多歌词里都喜欢借用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名句,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庭院深深几许”,“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等,这与她一贯苦心经营的古典婉约女子的形象是十分吻合的,也非常符合她所创作出的各种形象,一派的诗情画意,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另一个是大陆的陈小奇,他是大陆歌坛岭南派创作人的领军人物。他有一个颇有影响的“涛声依旧三部曲”,《涛声依旧》(毛宁)、《白云深处》(廖百威)和《巴山夜雨》(李进),单从歌名上来看,已经是和古诗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了。由毛宁唱红了的《涛声依旧》,其精彩之处就在于词作者把传统的古典诗词的意境与现代人的爱情感受有机的结合起来。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是老少熟知的一首名作:“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人抓住“月落乌啼”、“渔火”、“钟声”、“客船”等特定景物,描述旅客夜宿舟中辗转难眠,凄凉冷落的情景。《涛声依旧》的作者也紧紧抓住这些重要的字眼,引用古典诗词的美妙意境,并赋予它们以深刻的含义,籍以表达对已离去的恋人的思念和重归于好的企盼。虽然说古典诗词与这首流行歌曲的主题相去甚远,但是两者在情调上却有着相似之处,古典诗词为流行歌曲提供了借鉴。《白云深处》则用到“白云深处有人家”,还有杜牧的《山行》中的“坐在路口对着夕阳西下,白云深处没有你的家,你说你喜欢这枫林景色,其实这霜叶也不是当年的二月花”(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等车的你走不出你心中的那幅画,卷起这片秋色才能找到你的春和夏”,“等车的你为什么还惨不破这一霎那?别为一首歌把你的心唱哑”。后来他又写了《烟花三月》,《朝云暮雨》(均为吴涤清演唱),还有一首毛宁的《大浪淘沙》(一样的月色洒满你双肩,霓虹灯下看不清你的脸,穿过了岁月织成的网,你是否愿意陪着我回到从前)。他是大陆词作家里古风最重的一个,最喜欢将古诗词中的名句或典故经过演绎与归纳,与现代人的情感相结合而成歌词,由此而形成他独特的陈氏风格,也为流行歌曲的创作树立了一个典范。不过他主要是以描写个人情感为主,这也是现代流行歌曲的主流。 除了对个人情感,还有对家国情怀进行借鉴的。冯小泉就是一个代表,因为他本身是学民族乐器出身的,所以对民族文化有很深的兴趣与植根,他的词作中也较多运用古典诗词典故或名句,多是以古典诗词来营造一种氛围,表现一种气魄,表达一种情怀,更偏重于一种社会责任和民族情怀的东西,比较熟悉的有《中华民谣》(“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人在风雨后,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还有《秋水长天》等。我们还可以拿

钢琴即兴伴奏如何为歌曲配和弦知识分享

钢琴即兴伴奏如何为歌曲配和弦

钢琴即兴伴奏如何为歌曲配和弦 一、各级和弦的功能 用C大调来举例。基本和弦共7个:C,Dm,Em,F,G,Am,Bdim.分别是1,2,3,4,5,6,7级和弦。1,4,5称正三和弦,2,3,6称副三和弦。1级和弦也称主和弦,4级和弦也下属和弦,5级和弦也称属和弦。 1. C,即1级和弦,是用来明确调性的。一般大调的歌曲都以它开始,也以它结束。不过在曲子的中间可以尽量少用主和弦,否则老是给人以终止感,乐曲的进行也会很硬。 2. Dm,即2级和弦,是一个很柔和的和弦,它的最重要用途就是放在属和弦即5级和弦之前。而5级和弦则自然要回到1级和弦,所以很容易就形成了2-5-1的进行。这是一个极其常用的进行。 3.Em,即3级和弦,也是一个十分柔和的和弦。音乐的进行中有了她马上就会变得柔美而略带忧伤。1-3-4的进行,也即在C大调中的C-Em-F是一个很常用的进行。乐曲中本来用1级和弦的地方有时可以考虑换成3级和弦,音乐立即就不强硬了。港台音乐中这种手法很常用。 4.F,即4级和弦,大调中的又一正三和弦,属于骨干和弦之一。它十分明亮,让人感觉心胸开阔,有一种一下子“飞”起来的感觉。我们听到的美国乡村乐和描写西部大草原和大峡谷的歌曲都使用4级和弦来表现。1级和弦后面跟4级与跟3级和弦是绝对不同的。 5.G,即5级和弦,大调中的第三个正三和弦,任何一首歌曲都不可缺少。它起着对主和弦支撑的作用。乐曲的终止感就是由5-1这样的进行产生的。当然现代流行音乐特别是欧美音乐中不使用5-1终止的歌曲也很多,这正是流行音乐的特色,但5级和弦作为音乐的骨架和弦仍然不可动摇。 6.Am,即6级和弦,一个中性的和弦,如果把它作为主和弦那就是小调了。歌曲肯定会变得忧郁,悲伤。如果6级和弦出现在大调中的某些部分,那它起到的就是连接不同和弦的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