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可以做的心理辅导:对话技巧的辅导模式

班主任可以做的心理辅导:对话技巧的辅导模式
班主任可以做的心理辅导:对话技巧的辅导模式

班主任可以做的心理辅导(转载)

对话技巧的辅导模式

——适用于班主任老师的个别心理辅导模式

结合班主任老师的实际情况,笔者在实践中总结了一种以意向性会谈为基础,结合NLP(身心语法程式学)对话技巧的辅导模式,该辅导模式强调谈话的艺术,强调关注学生的心灵故事,与班主任老师本来就会的许多操作技巧吻合,同时又充分体现了辅导的内涵,十分适合班主任老师学习使用。为便于理解,笔者将该辅导模式分为四个步骤,分别阐述如下:

(一)表达尊重——尊重学生的价值选择,形成平等的对话氛围

辅导本质上就是一种交流,面对发展中的学生,辅导要有成效,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给学生表达想法的机会并且尝试去理解是基础。如下面的对话:

案例:不想读书的学生

学生:我不想念书了!

老师:那怎么行?

学生:学习没用……

老师:谁说没用?不学习你怎么考大学?

学生:考大学干什么?出来也不一定找到工作。

老师:不考大学就能找到工作啦?告诉你,考大学是你们的唯一出路。

学生:那可不一定,没考上大学成功的人可多了,比尔.盖茨就没上大学。

老师:你能和他比吗?象他这样的人全世界能有几个?别异想天开了!

学生:反正我不想念书了。

老师:你可不能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不听老师家长的话,你将来肯定会后悔的。

……

很显然,在这段对话中老师学生各说各话,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这时候的沟通无效,并不是缺乏爱心、缺乏耐心、缺乏能言善辩的智慧,而是因为老师站的角度不同,总是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希望学生接受我们的价值观,希望以我们的观点去改变对方。

班主任老师进行辅导,首先就要改变理念,能尝试着站在学生的立场看问题,能够理解学生的行为都有他的原因和出发点。表现在交流中,那就是学会表达尊重,不急于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不急于表述自己的观点。例如上面的对话也可以这样进行:

学生:我不想念书了!

老师:哦!

学生:学习没用……

老师:你这么认为吗,我想应该有你的理由,能说说吗?

学生:现在考上大学也不一定找得到工作。

老师:嗯!现在是有不少这样的事情,还有其他吗。

学生:还有我自己读的也很没意思

老师:奥,最近有什么事情发生吗?

……

很多时候,当学生有不同意见时,老师说上一句“我想你应该有你的理由”,师生的交流就能较好的开展下去,因为学生感觉到自己被尊重,感受到交流的可能。表达尊重不仅仅是在交流的开始阶段,他更多的是一种理念,在整个交流的过程中都应该贯彻。此外,行为上的小细节也需要注意。如与学生谈话时邀请学生坐下,不一边谈话一边做其他的事情。班主任老师的确很忙,但是如果不能专心的谈话就很难有效果,有时反倒起反作用,还不如干脆不谈。注意了这些,班主任老师也就能够十分迅速的与学生建立起较好的辅导关系,为此后谈话的顺利进行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积极聆听——倾听学生的情绪情感,协助其表述自己独特的心灵故事

建立好关系后,下一步就是引导学生更好的表述自己的意见和感受,学生在进行表达的过程中,常常会表达不充分,有时是因为表达能力的欠缺,有时则是还有一些犹疑,而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运用一些协助表达的技巧。如下面的案例:

案例:要换座位的男生

学生:老师我要换座位,我一定要换回去,现在的座位我一天都不想呆了,你一定要给我换。

老师:哦!现在这个座位影响你了(重述)

学生:嗯,就是。坐这里这一个星期我都很烦,读书一点心情也没有,这一个星期都浪费啦。

老师:哦!很烦。(重述)这个座位的什么让你很烦?

学生:应该是人吧。我这人不是很擅长交朋友,朋友本来就不多,以前的同桌坐久了,感觉还不错,还有话说,而现在这个一点也不熟,没话好说。

老师:你觉得和现在的同桌坐一起,没话好说,很孤独,你不喜欢这种孤独的感觉,想摆脱他却找不到办法!是这样吗?(共情)学生:嗯,就是这样。

老师:能具体说说你和两位同桌平常交往的情况吗

学生:……

在班主任老师习惯的谈话中,教师往往表现强势,谈话过程很容易就变成了一连串的追问,学生只是被动的回答,很难表述自己的感受。而实质上,很多时候学生的问题都是情绪的产物,只有感受被充分的接纳,学生才有可能真的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行为,才有可能改变。这里班主任老师可以尝试使用意向性会谈中倾听的技巧,如鼓励(教师用简短的字句,如“哦,原来是这样子。”或“还有呢?”,这类表示愿意倾听的话鼓励学生继续表达)、重述(用自己的言语重述对方所说的话,澄清对方的意思或向对方表示你真的明白他的意思)、共情(在言语上反映出他的感受,不但能使学生知道教师产生了同感,能够处于他的位置去感受事物,更可帮助学生充分消化、处理自己的感受。)等,这些技巧能够推动学生更自如的表达自我,从而让老师有可能更好的读懂学生的心灵故事。

(三)先跟后带——探索学生的心灵故事,引导其发现更多的选择方向

在学生表达故事的同时,老师就可以适当的进行引导,引导学生从更多的角度来探索故事,发现故事中深层次的意义,从而带动学生产生新的领悟和发展。这里的引导可以采用先跟后带的方式,即:避免否定或批判对方所说的话,找出对方话语中所表达的意义、价值、感觉,从中找出你可以接受的内容,给予肯定,表示接受,然后再引导对方去关注其他选择。

案例:青春期恋情的女生

学生:他说他喜欢我,我觉得我也有点喜欢他了。

老师:嗯,喜欢他了,那是不错的感觉吧,从什么时候开始你觉得对他的感觉是喜欢了,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吗?(下切)学生: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大概就是他特别照顾我吧

老师:被人照顾,感觉是会很特别。那这种感觉给你带来了什么。(上堆)

学生:快乐,可能是快乐吧。

老师:奥,那你试着回想一下,最近自己情绪怎样,如果比较一下的话是高兴的时候多还是不高兴的时候多。

学生:仔细想想,好像还是不高兴的时候多,以前不吵架,现在好了反倒要吵架。

老师:吵架的确是会令人不高兴,交往的快乐有的时候也会因为吵架而冲淡。除了这个方面,还有其他事情也会给你带来快乐的感觉吗?(平行)

学生:那肯定有,和朋友一起就很快乐,考试成绩好的时候也很快乐。

老师:奥,看来快乐的来源还是很广的。现在仔细想想,你觉得你们的交往可能有哪些发展的可能性?怎样发展你会觉得最好?

学生:我想要么是继续,要么是中断。

老师:嗯,的确就这两种,那么你觉得这两种选择分别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能试着列举一下吗。

……

先跟后带技巧中后带的部分,还可以具体表述为上堆、下切、平行。也就是运用询问的技巧,引导来访者的思想上升至一个更具意义(上堆)、抽象、众人认同的层面,或者引导他看到同等意义的其他选择(平行),抑或下降到所说的话中更细致的部分(下切),这些技巧都是为了把导致困扰的深层结构资料呈现出来,帮助来访者有效思考,打破一些自设的局限性思想,发现过去忽略了的意义及方法,有效改变他以后的观念和行为,顺利解决问题。

(四)促进行动——激发学生的正向力量,发展其立足现实的行动能力

思想上有了促动,有了认识,如果没有行动的改变,那还是没有意义的。成功的辅导一定需要落实在行动上。而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通过促进行动的技巧激发学生的正面力量,发展出现实的行动力。

案例:一位受委屈的班长

学生:它们这样冤枉我,这对我是不公平的

老师:说得也是。你觉得怎样才能避免这种不公平的事再次发生呢(关注行动)

学生:我自己尽早做好作业,省得他们抓着我的短处

老师:这方法很实用,你真会动脑子!(正向力量)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再做些什么,消除同学对你的不满呢!或者说同学对你还有哪些不满呢?

学生:那就是有的时候与同学讲话时的语气比较过了点,

老师:那具体该怎么做呢。(具体化引导)

学生:对同学温和一些;早读课自己不讲话,自己以身作则

老师:这方法可以一试,如果你做到了,同学对你的态度可能会有哪些变化?

学生:可能会对我友好一些

老师:那就去试试吧!坚持一段时间或许会有惊喜。(正向力量)对了,说话时态度、语气可以作哪些改变呢?

学生:叫同学做事,不用命令的口气,用请字开头

老师:要不,我们来试着练习一下。怎么表达……

学生:请你把黑板擦干净点,好吗

老师:没问题!我马上去做。

学生:谢谢配合

老师:不用的

学生:我今天明白了,要改变同学对我的看法,还得从改变我自己开始。

这个部分老师需要加强指导和鼓励,同时时刻不忘关注学生自身的正向力量。此外,像班主任老师平常使用的表扬和激励的方式都可以拿来使用,同时也需要注意学生的反复,不断的提醒和巩固。

上述四个阶段既可以作为一个完整辅导模式来处理个案,也可以分开来单独应用到班主任老师与学生的谈话中。这种谈话一般也不需要太长的时间,而且往往能马上见效。班主任老师上手应该是比较容易的,而当班主任老师在使用中感受到了这一模式的价值,进一步的主动实践,那么必将带动学校心理辅导深入开展。

班主任心理辅导技巧

班主任心理辅导技巧 “心理辅导”这个概念,出现在我们教师脑海中的时间已不短,但直到如今,许多教师这种辅导意识还很薄弱。而事实上这种教育理念,是适应时代要求的,每个教育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把心理辅导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则是迫在眉睫了。特别是我们的班主任队伍,更是应该跳出传统的思想教育框架的桎梏,率先成为集教师和心理辅导者为一身的新型人才。这里,仅以本人参加心理辅导骨干教师培训班所学知识,结合几年来班主任工作体会,谈谈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辅导应当注意的几点: 首先,班主任必须转变观念,把心理辅导与思想教育严格区别开来。一定意义上讲,这是心理辅导成功的先决条件。因为心理辅导要求辅导者与被辅导者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悦纳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如果心理辅导者以思想教育工作者的面目出现,以苦口婆心说教的方式对待学生,肯定要被他们,特别是“问题”学生从心里否定掉。结果你是讲得口干舌燥,唾沫横飞,学生却已经坐不住了。这是一个误区,需引起高度警惕。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又是一个挑战:完成这个角色转化,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转变观念,放下架子,在心理上与学生平等,如果自己高高在上,或为完成某项任务而下达一些指令,这样只能事倍功半,甚至是作无用功。 其次,班主任不要强调自己的身份、立场,而是要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在我们的传统思想教育工作中,教师的主动性很大,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自上而下式

的,真理总是掌握在老师手里;要求学生听从、服从,遵从老师的旨意;学生非常被动,而这种模式完全不适合于心理辅导。心理辅导应当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当今社会,这些生机勃勃、体质强健的青少年,面对的却是单调枯燥的学习活动;激烈紧张的考试竞争、观念不当的家庭教育、节奏快速的生活流程,以及人际关系中的种种矛盾冲突,这些都有可能造成青少年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失衡。针对这些纷繁芜杂的问题来源,如果教师仍然是以自我为中心,或是靠主观臆测来解决问题,怎能对症下药呢?结局可想而知!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这是心理辅导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再次,班主任要学会聆听。聆听是心理辅导中最重要的技术。在传统的思想教育过程中,一般都是老师讲学生听;或老师讲得多听得少,学生听得多讲得少。这样的话,学生心里只把你当作老师而不是倾诉的对象,就不会表达出自己真实想法。同时,心理辅导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首先要了解学生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去耐心听。听的过程实质上也是把脉的过程,听完了也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让学生多说,也是让学生合理的宣泄情绪。宣泄了也就轻松了;说了也能理清头绪,更认清自己。有些问题甚至会不费吹灰之力而告破,这又何乐而不为呢?但对许多老师来说,这并不容易。因为长期的思想工作者角色是他们养成了滔滔不绝的习惯,善讲而不善听。许多信息就会由于不善于听而流失,甚至歪曲。从而使辅导效果大打折扣。所以班主任要锤炼语言功能,但同时一定要学会聆听。这既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态度,是对学生的尊重、同情与爱护,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

班主任工作实务

班主任工作实务 班主任工作新视野 有人说:没有做过班主任的教师是遗憾的,一位中小学教师不做班主任,就尝不到做老师的真正滋味。在教育生涯中,没有当过班主任,就没有自己“嫡系”的学生,就好比去一趟杭州没有去西湖,不够完美。班主任是是随着班级授课产生而产生的,在我国,班主任制度已经执行多年,积累了许多经验。选好班主任,是良好班集体建设的关键,一位优秀班主任,可以使一个差班变好,一位不称职的班主任会使一个好班变差。班主任要做些什么、怎么去做?我们一起来探讨。 一、班主任的社会角色 1、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2、是联系任课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的纽带; 3、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 4、是实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 学生把班主任划分成几种类型:“保姆型”、“警察型”。我们不能搞“保姆式”也不能做“警察式”,要改变一种形象,集情感、科学、艺术于一身。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班华提出:班主任应该是学生精神生活的关爱者、引领者。 介绍有特色的两位班主任:霍懋征、魏书生。 班主任教育劳动主要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精神劳动,是与学生的心理交流活动,是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过程。 二、班主任的任务与职责 班主任既是严格的管理者又是仁慈的教育者。 一个好的班级,从专制开始到民主结束,班主任最好是仁慈专断型。在班级中,教育行为和管理行为是不能互相取代的,因此班主任在作为管理者管好班级的同时,更要做一个细心的教育引路人。 1、班主任的职责: 班主任的日常工作职责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 领导好班级德育 * 积极协调各科教学 *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 进行班级日常管理

班主任心理辅导论文范文2篇

班主任心理辅导论文范文2篇 班主任心理辅导论文范文一:论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辅导 摘要:教师素有‘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称。塑造人类灵魂,是一项光荣而艰苦的任务。在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今天,教师要肩负起教化灵魂的使命,掌握心理辅导是重要一环。心理辅导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面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辅导,面向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展开补救性和矫正性的心理辅导,是班主任职业素质要求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心理辅导意义;心理辅导内容;心理辅导方法 一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小学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小学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还负有促使本班各科教育工作协调发展的责任,并在沟通学校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起着桥梁的作用。班主任工作是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

化、有纪律、身心健康的公民,其职责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学生热爱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学生努力学习任务,小学班主任会同各科教师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成绩。教育、指导学生参加学校规定的各种劳动,协助学校贯彻实施《体育卫生工作条例》,教育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关心学生课外生活,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科技、文娱和社会活动。鼓励学生发展正当的兴趣与爱好。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建立班级常规,指导班委会和本班的团、队的工作,培养学生干部,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把班集体建设成为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集体。小学班主任负责联系和组织科任老师商讨本班的教育工作,互通情况,协调各种活动和课业负担。还应该做好本班学生思想品德评定和有关奖惩的工作。最后还要联系本班学生的家长,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二心理辅导工作的实际意义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学生心理素质,却令人担忧。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学生赖以生存

谈班主任对“问题家庭的学生”如何进行心理辅导

谈班主任对“问题家庭的学生”如何进行心理辅导 现代人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同时,也给很多家庭带来了吵架、赌博、离异等诸多问题。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恩施城区,这样的问题家庭已为数不少,在我担任班主任的三年级一班里,就有很多面临不同家庭问题的学生,复杂多样的家庭变故,冲击着这些孩子稚嫩的心灵,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严峻的考验孩。问题家庭的孩子得到家庭的爱是残缺的,他们羡慕身边双亲孩子被众多的爱包围着,渴望能得到更多的爱。所以作为教师要以真挚的爱心去对待他们。要以诚恳、尊重、平等、信任的心去同他们谈心,用师爱去填补家庭爱的残缺。如何帮助这些问题家庭的孩子走出心理的阴影,使他们成长为活泼向上的阳光少年,已经成为当前班主任工作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家庭问题是当前一大社会问题。无数破碎的家庭,制造了无数给自己的心灵套上沉重枷锁的学生,也给教师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有项单亲家庭和双亲家庭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75%以上的双亲家庭子女心理承受能力较强,存在心理障碍的只占1.2%;而单亲家庭子女经常处于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状态的则占61.43%;据有关专家统计,父母离异的家庭中,青少年犯罪率竟然高达40%以上……面对这些学生,面对这样的一个特殊群体,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一、了解孩子的需要,树立孩子坚强的个性和对生活的信心,教他们学会理解。 家庭中拥有和睦的父母是一种健全完美的组合。失去了这种完美,孩子生活的世界就会没有了色彩,他们会感到孤独、无助、忧郁、无所适从……以至于自我封闭、排斥他人、颓废消极。此时,老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协助他们走过人生中最艰难的这段时光。具体说来,要经常关注和关心他们,利用方便的场合站在朋友的立场和他们谈心,了解真实的情况和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告诉他们父母的疏离与他们无关,鼓励他们要坚强的面对,和他们一起讨论可以为自己的父母做点什么,也要引导他们从大人的角度出发,理解和尊重自己的父母,注意向孩子传递这样的信息:一个人一生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他经历过什么,而取决于他怎样用行动和对生命的热爱来塑造自己的未来;家庭的变故可能暂时令他们感到委屈,但是也能够让他们得到同龄人没有的锻炼机会,使自己更加坚

班主任心理辅导王洪明

2015年12月15日下午2:00 班主任心理辅导 上海市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王洪明 内容框架 班主任心理辅导的基本定位 班主任心理辅导的基本内容 班主任心理辅导的基本技术 班级的变革 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首先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旧体诗得,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班主任是学生的人生导师,承担着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其中,“解惑”不仅是知识之惑、社会生活之惑,更重要的是心理之惑、成长之惑。班主任心理辅导不是“额外”,而是本分工作。(吴增强) 一、班主任心理辅导的基本定位 班主任不是心理医生,不处理学生的心理障碍; 班主任不是专职心理辅导教师,一般不对学生进行心理评估或心理测验; 班主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级预防员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 案例:“焦点解决”中的赞美技术(班主任) “……在改作业的时候,我发现她的字写得比较好,于是在写字课的时候,我走到她身边,故意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大声地说:‘薇薇,你的字写得真好,多漂亮啊!’其他正在写字的孩子都抬起头向她张望,坐在她前面的孩子还转过头来看她字的字。我又有意提高竟是:‘你是怎么写好字的啊?’……孩子们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薇薇。”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重点内容:认识自我、学会学习、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升学择业、生活和社会适应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 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 帮助学生认识班级、学校、日常学习生活环境基本规则:(生活和社会适应)初步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重点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与训练(学会学习) 培养学生礼貌友好的交往品质,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码头的交往中感受 小学中年级主要包括: 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 初步培养珠学习能力,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 有否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自己,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认识自我) 学习环境和学习要,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学会学习)

2013年《班主任理论与实务》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蓝海职业学校2013年《班主任理论与实务》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组织保证和重要阵地。 2、根据班级组织的人际关系特征、主要矛盾冲突、结构化程度或集体性以及发展水平,可将班级组织的发展过程分为孤立探索、群体分化、组织整合三个阶段. 3、班主任是主要班级管理者,对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则中,学生主体原则侧重于班主任工作目的方面,是班主任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4、体制建设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对学生的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任务,也是最为复杂最为困难的任务。 5、班级信息管理的要求是及时性、真实性、实用性。 6、量化管理是一种操作简便、赋分精确的评价方式,具有精确、客观、可比、实效性强等优越性。 7、课堂学习是我国目前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建立课堂学习秩序是班级常规管理的重点。 8、狭义的班级活动主要包括主题班会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 9、团队学习是建立学习型班级最基本的形式。 10、班主任心理辅导的具体目标应包括发展性目标和防治性目标两个方面。 11、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及时获取有关班级管理的信息是班主任管好一个班级的关键。 12、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13、心理辅导式班主任工作以人本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尊重、同感、理解、信仰与积极关注的态度,全方位构建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师生、生生、师师、家校等)以及和谐向上的班级氛围,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适宜的环境。 14、价值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养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学生毫无疑问应该是价值观教育的主体。 15、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部已将“诚实守信”列入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

班主任心理辅导

班主任心理辅导 中学阶段,学生的身心正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他们的生理开始迅速发育,自我意识迅猛发展。再加上家长殷切的期望、同学激烈的竞争、现代社会中各种信息的传播等,又较大程度地影响了他们对知识体系的接受。因此班主任应充分认识到心理辅导工作是整个班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应掌握基本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这对整个班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对于我校班主任的心理辅导工作,我建议应注重采用以下几个策略。 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 中学生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个性进一步凸显。在做学生心理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体现师生人格的平等。班主任如果居高临下,虽然有时可以较快的“解决”一些事情,但实际上,学生更内在的真实感受得不到宣泄,更深层的矛盾得不到表露和解决,结果必然只是在表面上消除了一些现象,而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并易导致师生的隔阂甚至对立,使师生双方都感受到挫败。所谓“教成人,结成冤”的现象,往往也是由此产生的。尊重学生人格平等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要平等地看待每个学生,不因学生性别、相貌、成绩等方面的差别而歧视他(她),使每个学生都有向上进取的机会。班主任的歧视行为和偏爱行为,容易使学生产生自负心理、逆反心理、嫉妒心理、自卑心理等,给整个班级工作带来许多不利。有少数学生反应:在班上“有两个世界”,尽管自己有时想上进,但想到老师的态度,就打

起了退堂鼓,甚至想放弃学习。尊重学生人格平等,能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亲其师,信其道”,由此使心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 二、要善于使用“同感 用“同感”,即“自他相换”,“用对方的眼睛看世界”。这有利于学生表达出更真实的内在感受,有利于发现学生更内在更全面的矛盾。班主任的“同感”,会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自己人”、“朋友”的感觉。很多时候,仅凭建立起良好的“同感”基础,不少心理问题就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三、要善于挖掘学生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 “因果律不仅适用于现象界,也同样适用于精神界”。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自我意识迅猛发展,对其错误观点和有悖社会规范的行为,不能总是通过简单地训导加以解决。班主任要解决的不仅仅是这些问题本身,更要挖掘出形成这些问题的诱因,针对这些诱因进行剖析,方能收到“釜底抽薪”之效。以前有个男生找我,说自己一旦受到别人侵犯,就会控制不住,拿起手边的东西猛打对方,为此深感苦恼。经过探究,回想起上幼儿园时,曾被几个同学打倒在地,情急之下,他随手拿起一块砖头,砸破了一个同学的头,结果大家都吓跑了。从此他就有用东西打人的冲动。当这个症结找出来后,他从心底感到这是个畸形的反射,对自己的行为有了相当清晰的自我反省和一定的厌恶之情。不久之后,这个以打架闻名的学生彻底告别了不良行为习惯。

试谈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试谈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发表时间:2016-01-14T09:35:40.380Z 来源:《素质教育》2016年1月总第192期供稿作者:胡海英[导读] 广西阳朔县白沙镇初级中学在现代社会的交往关系中,尊重更多地强调民主与平等,体现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 广西阳朔县白沙镇初级中学541901 一、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1.尊重原则。尊重,有尊敬、敬重、推崇的意思。在现代社会的交往关系中,尊重更多地强调民主与平等,体现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当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人们就会产生自信的体验和成功的愉悦,进而认识自己的价值所在。所以班主任对第一步要做到尊重学生,学生才会愿意与班主任交流。 2.公正原则。班主任的公正是和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严格教育好学生联系在一起的。公正是班主任职业道德教养水平的标志,培养公正感是班主任道德情感的基础。在社会教育事业中,班主任公正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职业道德要求,而且应当是每个班主任必备的个人道德品质素养。有了这种高尚的个人道德品质,班主任就会在教育工作中,自觉遵循班主任公正的道德准则,公正、平等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 1.举办心理健康和青春期知识讲座,发挥心理知识的作用。由于中学生在心理知识方面存在着不足,因此对中学生有针对性地讲授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是必要的,对指导其学习大有好处。他们按照心理学的规律去学习,学习成效必然有所提高。在讲授心理学知识时,班主任须要注意不能像心理学教师那样讲授,要有针对性,视情而讲。同时,班主任应该根据艾宾浩斯曲线原理和最近发展区理论等心理学知识去为学生解除心中的苦闷和学习上的烦恼。如有的学生对考试厌烦,可以讲授遗忘的规律,让学生懂得遗忘先快后慢、先多后少的规律,明白学习知识后的第一天、第七天、第三十一天是唤醒记忆的必要时间,这样学生对老师组织的各种活动就能够理解了。 2.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班干部在一个班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集体的面貌如何,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怎么样的?有哪些波动?这些情况班干部比班主任更能及时掌握和了解,因为他们是学生中的一员。一个好的班干部就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所以班干部的选择和培养,极为重要。所以,我教班级都是由学生选班长,再由班长挑选其他班干部组成班委会。选好班干部后,还要对他们进行任职前的培训,教他们怎样处理班级里发生的一些事情,怎样去管理别人,同时还要经常向我沟通汇报工作。要做好班干部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摆正自己与同学的位置,不能高高在上,要和同学平起平坐。同时做好班级同学的工作,不能与班干部发生矛盾。班干部发挥了作用,这样教师才能把更多的时间安排在教学和管理上。 3.关注每个学生,学会及时主动进行劝说 (1)班主任在劝说前要深入了解劝说对象,关注每个学生。劝说表面上是语言的交谈,实质上都是心与心的交流,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2)要让自己保持一种热情的、友善的、沉稳的心理状态。选择舒适、放松的环境,与学生的距离适当,尽量使学生有一种亲近感,使这种热情的、友善的心理为学生所领会。不论学生在交谈过程中出现何种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言行和情绪,班主任自身必须始终具有这种心态。(3)要运用必要的劝说技巧和策略。 4.重视偶发事件,及时进行个别心理辅导。现实生活中会常出现料想不到的意外事件和情境,这些情况一旦出现,学生的心理平衡可能被打破,甚至心理崩溃,因此特需心理辅导与重视。 5.用爱教育和鼓励学生。爱是教育的源泉,也是与人交流的关键。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爱是教育的根基。在教育工作中离开了爱,一切的教育就无从谈起,没有了爱,教育就没有办法进行下去。所以,教育学生要从“爱”做起,让学生能感受到爱的存在,想学生之所想,发自内心地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用真心去尊重、热爱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搭起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桥梁,使班主任和学生能很好沟通、相互了解情况,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学习上和思想上接受班主任的教导、听从班主任的安排。 6.学会和家长沟通,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在家的时间比较长,受父母的影响较大。但由于有的家长没有正确的健康标准,较注重身体的健康,不太关心心理健康;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对子女要求过高,动辄打骂;要么对子女不闻不问,任其发展。家人的这两种态度可能会导致学生心理走向两个极端:要求高的子女心理常处于恐惧状态,性格内向,要求低的子女心理则过于散漫,缺乏进取心。那么,班主任如何帮助家长提高认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呢? (1)充分利用好家长会,有计划地向家长介绍一些基本的实用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向家长讲述家长育人成功的范例。 (2)发挥家长的辅助作用,帮助家长树立创设良好家庭气氛和关注孩子心理需要的观念。 (3)定期和家长联系。采用个别座谈、电话联系等方式,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互通情况,提出施教建议,纠正家长施教偏差。有些问题突出的学生,其家长也往往是有突出问题的。 总之,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是一门具有艺术性和创造性的工作,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差异,创造性地处理各种问题,在工作中看到学生进步,就会感觉到班主任工作充满着魅力。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多为学生考虑,急学生之所急,乐学生之所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答学生心理的困惑,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 案例介绍 李某是我班一位六年级的女同学,她长着一对会说话的大眼睛,头发黄黄的,稍稍有些蜷曲,成绩上游,中等智商,非常腼腆,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脸蛋涨得绯红。下课除了上厕所外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老师叫她去和同学玩,她会冲你勉强笑一下,仍坐着不动。平时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里,不和同学玩。遇到节假日,父母叫她一起玩、作客,她都不去,连外婆家也不去。 案例分析 自卑畏怯的心理大家都不同程度的有,有的同学在小学五年里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却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自卑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走进六年级的学习,特别是参加毕业会考,心理可能就忐忑不安。一旦中途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确实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 1.个人因素 通过观察,我发现她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 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造成家长对孩子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导致许多的小学生肩负重担,过重的压力在学生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学生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母亲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力不从心,父亲每晚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偶尔才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但表达的方式十分粗暴。

心理讲座的心得体会

心理讲座的心得体会 心理讲座心得 通过对生活深入思考“希望得到什么成就、做好哪些准备、如何循序渐进的行动”,我应该对自己有个的规划了,让没有梦想的日子远离!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来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保障。然而,在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多方因素,导致部分老师,部分学生厌学等不健康心理,严重影响了教与学的工作。故而,我一直对心理健康的问题非常感兴趣。现对这次心理健康学习谈一点自己肤浅的体会。 一、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

是能者——什么都会;是圣者——不会犯错;是权威者——具有比父母还高的权威力量。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通过教师的心理健康的学习,我也知道了学生心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材料

学习时间:2017.9 学习内容:班主任应该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咨询 讲解人:沈彩林 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日渐强调全程性、全员性。班主任要看到自己在心理辅导中的优势,消除畏难情绪,勇敢地担任起学生的心育工作。同时,班主任如果在学生心理辅导中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技巧,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要有心理健康的意识。 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就明确提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尽管现代人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越来越讲求生命品质,全面的健康观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但还仍有许多人对于心理上的健康不够重视,甚至还存在讳疾忌医的情况。我们讲正确的意识是正确行为的前提。做班主任更是应该主动消除错误观念,树立完整的心理健康意识。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人甚至是名人都能勇敢地面对自己心理疾病。 2.要爱自己的学生。 教师成天与天性调皮的学生在一起,如果缺少职业热情,那就很难想象能把教育工作做好。现在有研究表明,许多教师在从

事教育职业后的5-7年,不可避免会出现所谓的职业倦忌。原先对工作的那份热情与喜爱逐渐消退。如何始终保持高涨的职业热情,这不仅是学校领导要考虑的事,而且也是教师本人要解决的问题。我想其中根本的一条,还是要不断学习钻研,在不断的解决问题中取得专业成长,增强职业效能感。有了对学生的一颗爱心,我们的教育行为就会显得自然而生动,其效果也会事半而功倍。心理辅导就是爱的慈善事业。伟大的文学家冰心讲:“有爱就有一切。”缺少爱的力量,工作对我们来讲就是一种痛苦,对学生而言可能就是一种折磨。 3.要克服角色冲突。 心理学对角色的定义是指不同的角色所蕴含的行为规范与要求。班主任、科任教师、心理辅导老师等都有自己的行为要求与角色定位。当要求一个人同时扮演好几种不同的角色,就不可避免会存在角色冲突,也就是所谓的行为规范矛盾。职业角色与生活角色就往往会出现冲突,“职业病”一词也由此而来。班主任与心理辅导老师角色定位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容易造成角色冲突。班主任要充分意识到这个问题。对自我意识强烈、个性突出的学生,少一些指责命令,多一些沟通交流;少一些批评教育,多一些民主平等;少一些上纲上线,多一点温情理解。 4.要正确把握好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多篇)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 8月29日,我校请赫欣老师为我们做了一次心理健康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现谈谈自己的体会。 听了赫老师的讲座,使我对教师心理健康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的推行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看待自己的优缺点。 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不会有万能的、普遍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怎么教要掌握技能和技巧,不要只知道批评,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尊重学生让孩子们喜欢你。学生在喜欢你的基础上,就会对你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并且愿意学习,因为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 做为教师在工作中要认真细致,有爱心、热心、恒心、耐心,教学要以人为本,善于照顾学生的情绪,时时留意学生思想动态,要多和学生沟通,多表扬,少惩罚;多宽容、理解,少责骂。要真正从学

生的需要出发,在学习上,在生活上关心他们。我们老师更要付出巨大爱心去关怀他们,引导他们,其实很多学生对学习都缺乏信心,都有挫败感,又有厌学情绪。我们也要及时跟踪,及时采取措施,跟家长多联系,多沟通,争取学校家庭沟通教育。这也是符合教育原则的,就是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句话不是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吗?可见,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完美性格的塑造是多么重要。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我想这都是将成为我更加努力的动力,我将会在学习中得到的体会实践于我的中。 我听了韩学荣教授的心理健康讲座感觉受益匪浅收获很多。 韩老师从健康的定义、健康的标准、健康与不健康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展开了讲述,感觉老师讲的这些都很贴切实际,很实用,尤其对于我们老师工作压力大,听完讲座心里感觉轻松了很多,感觉比以前更了解自己了。并且在课上听的很轻松没有感觉累,一天时间觉着过得很快。并且在以后教育学生上和自己自我调节上受到很大启示,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不会有万能的、普遍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怎么教要掌握技能和技巧,不要只知道批评,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尊重学生让孩子们喜欢你。学生在喜欢你的基础上,

班主任如何开展心理辅导

班主任如何开展心理辅导 一、班主任开展心理辅导的优势分析 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日渐强调全程性、全员性。现在由于多种原因,大多数学校专职做心理教育的教师就一两位。这些教师既要进行个别辅导,又要举办心理教育相关的活动,要想完成多方位的团体辅导活动是很难的。再者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心理辅导教师平时和学生接触少,对学生了解不够,难于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问题,也难于和学生达到心理相融,往往辅导的效果不高。因此,班主任要看到自己在做心理辅导中的优势,消除畏难情绪,通过活动课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1.班主任更了解自己的学生 班主任对班上的情况最为了解,首先,他就能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地选择团体心理辅导的主题,及时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其次,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在团体辅导活动时可以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再次,心理辅导前提就是要建立良好的关系。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心灵沟通,有利于快速打开心扉,削除心理阻抗。 2.班主任与学生容易形成心理认同 从现行的教育管理机制来看,班主任与学生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整体,是利益的共同体。“班荣则我荣,班耻则我耻”已是大家的共识了;班主任自己也常常以班级第一人自居,以取得与班级的最大认同;学校在日常管理当中也是将班主任的考评纳入班级常规评比之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师生之间就容易形成融洽的心理环境。 3.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有更多的灵活性、多样性和针对性 班主任针对学生和班级出现的心理问题,可以结合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如:在五一劳动节举行“劳动最光荣”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热爱劳动的价值观、人生观;在开展“评选班干部”的活动中,进行“对待落选的心理调适”、“干部轮换与人际关系”的专题辅导,让学生从“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长处和能力)——“接纳自我”(接受自己的优缺点,自信看待自己)——“调控自我”(取长补短、保持良好心态)——“发展自我”(挖掘潜能、塑造自我)等几个方面,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品质。

班主任心理辅导案例1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 卢博雅,女,三年级学生。性格上,胆小、自卑、不爱动。在交往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不合群,孤独,害怕参加活动;自卑感强,回避与老师同学相处。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使被老师喊到也因紧张而说不完整,语言表达能力差。家庭作业经常不能完成。她的家离学校比较远,每天乘接送车上。下学。她的父亲在外打工,母亲上班,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与她交流沟通。 一.主要心理问题分析 通过几个月的观察与了解,我发现她与人交往时最主要的表现是: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压抑心理。作为老师,只有给予她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帮助,促使她改掉自卑,忘却孤独,增强自信,自由地与家长、老师、伙伴交往,促进心理素质不断优化,心理逐步健康,成绩也能得到提高。 二、辅导过程 (一)情感沟通 我以真诚的态度与她谈心,进行情感沟通给予她充分的信任,抓住她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帮助她的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付出努力,并用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鼓励她,树立较强的自信心。 (二)家校合作。 通过家访,开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等到方式,劝说她的父母和孩子多交流,及时了解她的学习生活情况。我把她这几年来的学习情况、性格、交往的发展状况以及他的智力发展分析给家长听,建议他们综合考虑李某的实际情况,适当地降低要求,提出一些她能够达到的目标,并帮助他实现这一目标。要注意观察她实现目标后的表现,及时调整,循序渐进。同时,我还和婷婷的家教老师经常联系,建议他根据孩子的现状确立辅导目标,及时检查她的作业。建议家长对李某多鼓励少批评,多关心少打骂,为婷婷营造一个温馨、各睦、充满爱的家庭环境。这样促进了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有利于减轻孩子与家长交往时的紧张感,消除家长和孩子的隔阂,增进家人间的亲情与温暖。同时也能帮她树立自信心,增强自尊心,这是促使婷婷自信地与人交往的起点。 (三)同学关心 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改正她的学习习惯方面,还注意发挥集体和伙伴的作用,

班主任心理咨询面谈技巧

班主任心理咨询面谈技巧 一个完整的心理咨询应当包括初期、中期、后期三个过程: (一)初期--建立关系阶段 在心理咨询的初期,心理医生首先要向咨客推销好自我,以取得咨客的信任。要注意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既要衣着得体,又不要浓妆艳抹。要有良好的气质,既要热情友好,又不要过份矫揉造作。咨询时还要讲究座势的科学,不要座的太近,也不要座的太远。不要隔着桌子正对而座,更不要隔着桌子斜对而座。最好是围着桌子侧对而座。在咨询开始还要巧妙地做好自我介绍,亮出自己的学历、咨询业绩及自己的底细,以增强咨客的安全感和取得咨客的进一步信任;咨询开始还要特别注意尊重咨客,问话要婉转,不要刺伤对方,如,“你为什么要呢?”“你为什么要打架呢?”谈话要从先谈无关的事开始。 在咨询初期还要细心倾听咨客的诉说,这不仅能赢得咨客的好感、有利于弄清楚问题,而且诉说

的本身就是一种治疗。倾听时不仅要真诚耐心,而且还要能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听出弦外音。值得一提的是,咨询中还要注意观察对方表情、肢体动作所流露出的信息,通常情况下,肢体语言更能准确地反映人的真实心态。 心理医生在大体了解咨客的情况后,就要判断咨询的适宜性,对于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咨客,要建议他转诊到其他医院或医生处。对于自己能力范围以内的咨客,要注意培养咨客的咨询动机、要给他提供希望、保证与信心,并与他共同协商咨询的时间与方案、并说明所需的费用。收费是必要的,既可以增加咨客对咨询的重视程度,又可以适当控制咨询的次数与间隔、并可防止咨询依赖症。 (二)中期--诊断分析,辅导治疗 进入咨询中期后要进一步分析问题和病情,弄清心理问题的性质、原因及发展过程,了解咨客的背景情况,如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学习能力、工作关系、健康水平、个人经历、创伤事件等。必要时可通过心理测验、精神分析、科学释梦、心理投射等技术深入了解和分析问题,并进行归类与诊断,然后再进行辅导与治疗。

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育的一个最重要时期,是一个人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转折点。心理学家将这一时期形象地称为“心理断乳期”。在这一时期,学生面临着许多心理方面和生理方面的特殊问题,部分学生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作为班主任如何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障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疏导、消除,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呢?这是一个所有班主任都应努力探索解决的问题。 所谓心理疏导就是对学生心理障碍的疏通和引导。学生的心理活动的阻塞现象,或心理失衡,失调就是人们常说的“心理障碍”。目前,中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他们是家庭中的小皇帝,性格的个性化都很强,但其面临的社会却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快节奏、多变化的社会,这对初识社会的中学生无疑是一种挑战,这要求他们有较高的心理素质。而中学阶段学生必须面对升学、就业、人际关系等强大的心理压力,这对于某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情绪波动大的学生就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较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就可能形成心理障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中学生心理障碍的诱因极多,表现形式纷繁复杂,主要表现为:(1)认知障碍。如学生对老师家长的思想教育不理解或对学科学习目的不明确而形成的应付心理或厌倦心理等。(2)情绪障碍。如学生因老师表扬或批评而形成的骄傲心理或自卑心理等。(3)性格障碍。如孤僻心理、抑郁心理、狂妄心理等。(4)人际交往障碍。如早恋心理、嫉妒心理、怀疑心理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个体身上,上述心理障碍往往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几种障碍交织在一起。 面对学生的心理障碍,班主任必须准确诊断,对症下药,因势利导以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我认为要想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掌握以下方法和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一、创设班级美好的情感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 1.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良好的师生情感是教育的基础。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在教育活动中居于支配地位。因此,教师要从了解学生的心理出发,实现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使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要求,使学生因真实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与善意而乐于接受教育,消除心理上的障碍。 2.创造心理吐露的机会。班主任要想了解学生的心理,除自己细心观察外,还要想法为学生创造自我吐露心理的机会,让学生在平等、安全的心境下敞开心扉、吐露自己的心声。如:经常性地开设心理卫生知识讲座,进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调理好心理状态,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班主任理论与实务》部分试题

《班主任理论与实务》部分试题 一、选择题:(2×15=30) 1、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 A、小组 B、班级 C、团支部 D、年级 2、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生产和生活三位一体同时进行——个别授课制——班级授课制 B、个别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教育、生产和生活三位一体同时进行 C、班级授课制——教育、生产和生活三位一体同时进行——个别授课制 D、教育、生产和生活三位一体同时进行-——班级授课制——个别授课制 3、在“以人为本”的理念导向下,班主任工作也发生的变化有:①倡导“全员班主任”即人人都参与到班级的教育管理中来②专业化,即对班主任的工作职责作进一步的规范和强化 A、① B、② C、①② D、以上无正确答案 4、我国从何时起规定:“凡担任班主任的老师在上岗前或上岗后半年时间内均需接受不少于30 学时的专题培训。” A、2007年1月1日 B、2008年1月1日 C、2006年12月 D、2007年12月 5、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学校,其班主任工作实践有不同的侧重点,采用了不同的理论方法,这些共同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班主任理论体系。这不包括 A、理论派的班主任工作研究成果 B、实务派的班主任工作研究成果 C、原生态纪实派的班主任工作研究成果 D、《班主任之友》 6、班级组织的基本成员有学生群体、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其中的主体部分是 A、学生群体 B、班主任 C、任课老师 D、班干部

7、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则有:①学生主体原则②因材施教原则③启发疏导原则④实践活动原则⑤集体教育原则⑥民主公正原则⑦爱严相济原则⑧以身作则原则⑨调查研究原则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8、班集体的硬件建设实质是 A、组织建设 B、经济建设 C、文化建设 D、纪律建设 9、班主任的教育方法有:①说理教育法②激励法③榜样示范法④角色模拟法⑤暗示法⑥契约法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10、班级活动的形式可以分成以下几种:①模拟活动②交流活动③文艺活动④竞赛活动⑤辩论活动⑥纪念活动⑦实践活动⑧庆祝活动 A、①②③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11、能体会当事人内心秘密世界仿佛身临其境,能设身处地的体会当事人的内心感受,达到对当事人境况心领神会的情感是 A、同情 B、友情 C、共情 D、爱情 12、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管理模式有:①权威管理模式②目标管理模式③制度管理模式④量化管理模式⑤自主管理模式⑥民主管理模式⑦合作管理模式⑧学习型管理模式 A、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13、给“班级授课制”奠基的是捷克教育家,他在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奠定了班级教学的理论基础。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D第斯多惠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材料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材料 班主任应该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技巧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日渐强调全程性、全员性。班主任要看到自己在心理辅导中的优势,消除畏难情绪,勇敢地担任起学生的心育工作。同时,班主任如果在学生心理辅导中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的技巧,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要有心理健康的意识。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就明确提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尽管现代人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越来越讲求生命品质,全面的健康观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但还仍有许多人对于心理上的健康不够重视,甚至还存在讳疾忌医的情况。我们讲正确的意识是正确行为的前提。做班主任更是应该主动消除错误观念,树立完整的心理健康意识。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人甚至是名人都能勇敢地面对自己心理疾病。 2、要爱自己的学生。教师成天与天性调皮的学生在一起,如果缺少职业热情,那就很难想象能把教育工作做好。现在有研究表明,许多教师在从事教育职业后的5-7 年,不可避免会出现所谓的职业倦忌。原先对工作的那份热情与喜爱逐渐消退。如何始终保持高涨的职业热情,这不仅是学校领导要考虑的事,而且也是教师本人要解决的问题。我想其中根本的一条,还是要不断学习钻研,在 的解决问题中取得专业成长,增强职业效能感。有了对学生的一颗爱心,我们的教育行为就会显得自然而生动,其效果也会事半而功倍。心理辅导就是爱的慈善事业。伟大的文学家冰心讲:“有爱就有一切。”缺少爱的力量,工作对我们来讲就是一种痛苦,对学生而示日能就是一种折磨。

3、要克服角色冲突。心理学对角色的定义是指不同的角色所蕴含的行为规范与要求。班主任、科任教师、心理辅导老师等都有自己的行为要求与角色定位。当要求一个人同时扮演好几种不同的角色,就不可避免会存在角色冲突,也就是所谓的行为规范矛盾。职业角色与生活角色就往往会出现冲突,“职业病”一词也由此而来。班主任与心理辅导老师角色定位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容易造成角色冲突。班主任要充分意识到这个问题。对自我意识强烈、个性突出的学生,少一些指责命令,多一些沟通交流; 少一些批评教育,多一些民主平等; 少一些上纲上线,多一点温情理解。 4、要正确把握好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人与人是有一定安全的心理距离的。心理学家常常用人与人之间的身体距离来衡量心理的距离。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目往往是高高在上。如果班上的学生看到你就远远地避开,那么就可以认为你与学生心理相距其远。所以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就要在适当的时间,用适当的方法缩小师生的心理距离。 5、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咨询技术要注意倾听。心理咨询基本的技术之一就是要学会倾听。真正的心理辅导应该是以倾听为其基本特征的,可分成“外在表现上的倾听”和“心理上的倾听”两种。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心理健康的客观保证。学生的心理困扰如果能得到社会系统的及时支持,那么心理问题就能得到宣泄。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一定要注意避免不分青红皂白,猛灌大道理的做法。当与学生的咨询关系建立起来以后,班主任要注重启发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心里话。不要轻易打断他们的谈话内容,更不要动不动就进行是非评价。有时候学生仪仅需要一个倾诉的对象,不需要你给他提出什么具体的建议。你所要做的就是静静地听,让来访学生感受到你的理解支持,从你的理解和支持中他会激发前进的力量。 要学会共情。共情即问感,又称“同理心”。它是指辅导教师要放下主观的态度和认识,设身处地去感受来访学生的内心体验,了解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