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脚手架计算

外墙脚手架计算
外墙脚手架计算

外墙装修脚手架计算书

一、计算数据

1、立杆横距b=1.05m,立杆纵距L=1.50m,内立杆距建筑外墙的距离b1=0.35m,脚手架步距h=1.80m,铺设压制木脚手板层数取6层,同时进行装修施工层数为2层。

2、脚手架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点的布置,其竖向间距H1=2h=2×1.80=3.6m,水平距离L1=3L=3×1.50=4.5m。

3、钢管为Φ48×3.5,所以A=489mm2,f=205N/mm2。

4、根据规定均布荷载Q k=2.0KN/m2。

二、脚手架验算

1、验算采用单根立管做立杆的允许搭设高度

(1)h=1.80m,由连墙杆布置系二步三跨,由b=1.05m查表得μ=1.5 L0=μh=1.5×1.8=2.70m

由Φ48×3.5查表得i=15.8mm

则λ=L0/i=2700/15.8=170.9

由λ=170.9查表得φ=0.2432

(2)由b=1.05m、L=1.50m、脚手板铺设层数6层,查表得:N G2K=4.185/2=2.0952KN

(3)由b=1.05m,L=1.50m,Q K=2.0KN/m2(因两操作层同时施工,所以按Q K=4.0KN/m2),查表得:

ΣNQ ik=8.40KN/2=4.20KN

(4)由h=1.80m,L=1.50m,查表得:g k=0.1248KN

(5)H S =[KφAf-(1.2N G2K+1.4ΣN Qik)]/1.2g k

=0.75×0.243×489×0.205-(1.2×2.0925+1.4×4.20)/1.2×0.1248

=61.90m

最大允许搭设高度为:

[H]=H S/(1+0.005H S)=61.90/(1+0.005×61.90)=47.27m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一步单立杆脚手架可以搭设至47.27m高,所以第一步脚手架可以直接搭至顶层。

2、脚手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不考虑风载)

脚手架折合步数:n=(3.45+2.7×7)/1.8=13步

公式:N/ΦA≤K*F

1)求N值:

单根钢管搭设部分的最底一步为最不利

由L=1.5m,h=1.8m查表得

N G1K=0.442KN

再按公式求N:

N=1.2(n×N G1K+ N G2K)+1.4N N QiK

=1.2×(13×0.442/2+2.0925)+1.4×4.20

=11.84KN

2)计算Φ值:

由b=1.05m,连墙杆二步三跨布置查表得:

μ=1.5

L0=μh=1.5×1.8=2.70m

λ= L0/i=2700/15.8=170.9

由λ=170.9查表得:Φ=0.2432

3)验算整体稳定

将K、A、N、Φ、f代入公式得:

N/ΦA=11.84×103/(0.2432×489)=99.56N/mm2

kf=0.725×205=148.625N/mm2≥99.56 N/mm2

所以,稳定性符合要求。

3、验算单根钢管立杆的局部稳定性

公式:N1/ΦA1+σM≤K A*K H*F

式中:N1——不考虑风载时单排脚手架计算截面轴心压力,取0.5 N1=7.645KN。

A1——单根钢管截面面积489 mm2

σM——操作处水平立杆对立杆偏心附加应力,当施工荷载Q K=3000N/ mm2时取55N/ mm2

F——钢管抗弯、抗压强度设计值,取205N/ mm2

K A——截面调整系数取0.85

K H ——脚手架高度调整系数:1/(1+2.7×8/100)=0.82 所以:N1/ΦA1+σM =(7.645×103/0.2432×489)+55=119.284 N/ mm2

K A* K H F=0.85×0.82×205=142.89 N/ mm2

则:N1/ΦA1+óM≤K A*K H*F

所以,符合要求。

4、脚手架强度计算

4.1脚手架与主体结构连接点抗风强度验算:

①北京地区基本风压ω0=0.35 kN/m2,本工程取ω0=0.39 kN/m2,剪力墙结构,脚手架设全封闭防护,连墙点采用钢管扣件与剪力墙拉结。

②计算风压标准值:由《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并根据脚手架计算有关规定乘以0.75调整系数,ω=0.75βzμzμstwω0。

③系数取值:βz=1,风压高度系数查4-3-2得μz=1.24,风压体型系数μstw,根据规范(GBJ9-87)表6.3.1第40项取-0.5(主要考虑拉力)。

④风荷载:ω=0.75βzμzμstwω0=0.75×1×1.24×0.5×

0.39=0.18kN/m2。

⑤验算连墙点抗风强度:风荷载作用对每个连墙点产生的拉力或压力N t=1.4H A L Aω=1.4×3.6×4.5×0.18=4.08KN,一个扣件的抗滑能力设计值为6.0 kN,大于4.08kN,安全。

4.2悬挑杆抗弯强度验算:

连墙件横向拉力按扣件的抗滑能力设计值8.0KN与风压值4.08KN 之差进行计算,外立杆轴力按N/2=11.84/2=5.92KN,内立杆轴力为N1=5.92kN,则三个力对悬挑杆在与预埋件固定点处的弯矩为:M=5.92×(1.3+0.7)+5.92×0.7-(8.0-4.08)×(1.3+0.7)×ctg30=2.40(KN·m)

则σ=M/W=2.40×103/5.08=472.44(N/mm2) > f=205(N/mm2),不安全。

为此,必须在悬挑杆上设置钢管进行斜撑卸荷或为铰接。

4.3验算小横杆的强度和变形:

(1)计算简图:

(2)强度计算:因恒载所占比例很小,可偏于安全简化,按下式计算:

M max=(q恒+q活)b2/8=qb2/8

q=1.2(G k C+g k)+1.4K Q Q K C

其中:G k为脚手板自重,取G k =0.35KN/m2,

C为小横杆间距,取C=0.75m,

g k为单位长度钢管的自重,取g k =38N/m,

K Q为施工活荷载不均匀分布系数,取K Q =1.2,

Q K施工荷载标准值,取Q K =2000N/m2,

∴q =1.2×(350×0.75+38)+1.4×1.2×2000×0.75

=2880.6N/m

Mmax=2880.6×1.302/8=609N.m

4.4按下式验算抗弯强度:б= Mmax/Wn,其中Wn为小横杆钢管净截面抵抗矩,取Wn =5078mm3

∴б=609000/5078=120.0N/mm2<205N/mm2,安全。

4.5变形验算:按下式近似进行验算,可偏于安全:

ω/b=5qb3/384EI

=5×2.8806×13003/384×2.06×105×121900

=0.33%=1/303<1/150,满足要求。

4.6 大横杆计算:

(1)计算简图:

(2)大横杆强度计算:

计算小横杆与大横杆交点处支座反力的最大值:

F1=bq/2 =1.3×2880.6/2=1872.4N

F1=bq/3+aq=1.3×2880.6/3+0.5×2880.6=2688.6N,取较大值,

因为活荷载约占90%,因此可近似全按活荷载考虑:

Mmax=0.213FL=0.213×2688.6×1.5=859N.m

б= Mmax/ Wn=859000/5078=169 N/mm2<205N/mm2,安全。

(3)变形计算:

ω/b=1.615FL2/100EI

=1.615×2688.6×15002/100×2.06×105×121900

=0.39%=1/255<1/150,∴满足要求。

4.脚手架卸荷计算

4.1拉钢丝绳卸荷设计要点

4.1.1吊点水平间距以1~2个别主杆纵距为宜,以2个主杆L=3×1.5=4.50m。

4.1.2为减少斜拉引起的水平力,避免立杆与小横杆连接扣件发生滑移而引起立杆向里弯曲变形,应使拉钢丝绳与水平短横杆的交角又尽量大。

4.1.3钢丝绳用手拉胡芦(倒链)或花篮螺栓拉紧,做到所有钢丝绳的拉紧程度基本相同,避免钢丝绳受力不均匀。

4.1.4必须在立杆与大横杆、小横杆的交点处,钢丝绳必须由大横杆底部兜紧。

4.1.5吊点处应设双根小横杆,1根与立杆卡牢,1根与大横杆卡牢,

两根小横杆端头与建筑物顶紧或用大模螺固在墙面上,承受斜拉引起的水平力。

4.1.6在吊点的下方附加斜撑杆与钢丝绳共同受力,斜撑钢管作为保

∴P1=

4

29 .

15

3?×1.5=17.20KN。

计算简图如图:

因为C点没有垂直反力,因此A、B两点斜拉钢丝绳的垂直分力均

分别与该点作用的荷载P 1

相等。

T AO =P 1

×4

4.14

2

2

+=1.059P 1

=18.22KN

∴T AB =-P 1×

4

4.1=-5

1

P 1

=-6.02KN

T BO =P 1

×4

0.354

2

2

+

=1.004P 1

=17.27KN

T BC =-(P 1

×

4

35.0+ T AB )=-(1.5.5+6.00)=-7.505 KN

5.2.3验算钢丝绳抗拉强度按下列公式 X

K

a

p

g

式中P X

——钢丝绳的计算拉力,该题P X

=18.22KN ;

P g

——钢丝绳的钢丝破断拉力总和(KN )

; a ——考虑钢丝受力不均匀的钢丝破断拉力换算系数,可从表4-4-2查得,a=0.85。

K ——钢丝绳使用的安全系数,查表4-4-6,取K=8。 若采用6×19,绳芯1钢丝绳

p g

a

kp

X

=

85

.018.228?=171.48 KN

选ф19.5钢丝绳,p g =197.5 KN >171.48 KN

安全

5.2.4选择与钢丝绳配套使用的卡环

由已选ф19.5钢丝绳,查表4-4-1得适用的卡环为2.1号,其安全荷重21 KN >17.1 KN 。

安全

5.2.5计算工程结构上的预埋吊环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第7.9.8第规定,吊环多采用Ⅰ级钢筋制作,严禁使用冷加工钢筋,吊环埋入深度不应小于30d (钢筋直径),并应焊接或绑扎钩住结构主筋。每个吊环可按两个截面计算,吊环拉应力不应大于50N/mm 2

吊环钢筋面积

A g =

50

2?p

X

=

100

p

x

=

100

37900=379mm 2

有两个扣件显然不够,所需扣件数n=18.22=4个,因此要采取措施,防止大横杆被钢丝绳兜起沿立杆向上滑移,其方法见图.这样加固之后,每个节点共有5个扣件抵抗向上滑移,能保证大横杆不沿立杆向上滑移。

脚手架的计算方法

脚手架的计算方法 目前,在我国脚手架工程量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综合脚手架和单项脚手架。 比如北京(综合)、河北(单项)。 ?综合脚手架 为简化脚手架工程量的计算,以建筑面积做为脚手架的工程量,不分搭设方式,一般综合了砌筑,浇注,吊装,装饰等所需脚手架的摊销量,综合了木制,竹制,钢管脚手架等(满堂基础另算)计算原则一般按多层,高层及檐高来计算,若是高层建筑要计算高层建筑超高增加费。( 20M ) ?单项脚手架 依工程项目不同的方式搭设 ( 1 )砌筑脚手架:按墙面垂直投影面积以 M 2 计算 外墙脚手架: S= 外墙外边线长 * 外墙高度 内墙脚手架: S= 内墙净长 * 内墙净宽 山墙脚手架: S= 山墙长 * 平均墙高 独立柱脚手架: H ≤ 3.6M S= 柱周长 * 高 H > 3.6 S= (柱周长 +3.6 ) * 高 外墙双面抹灰脚手架:外墙含在砌筑中, H > 3.6 考虑抹灰脚手架 砖基础脚手架:室外地坪至垫层上面,大于 1.5M ,按砌墙计算 ( 2 )现浇混凝土脚手架: 基深> 1.5M B 条> 3M B 坑> 16M 2 按土方放坡内的底面积计算,套满堂脚手架定额后乘 0.3 。 梁、柱、墙高大于 3.6M ,计算浇捣脚手架 S (梁) = 梁净长 * 高度(地面到顶面) S (柱) = (周长 +3.6 ) * 柱高 S (墙) = 墙净长 * 室内地面至板底高度 ( 3 )抹灰脚手架 梁,柱,墙高度大于 3.6M ,计算抹灰脚手架,公式同上,如有满堂脚手架可利用时,不再计算。 ( 4 )满堂脚手架 天棚高度大于 3.6M ,按净面积计算,不扣除柱,垛所占面积。 室内高度超过 5.2M ,计算增加层, 1.2M 为一层,少于 0.6M 不计 三、工程量计算规则( P114-115 ) 四、定额说明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一般计算规则 1.建筑物外墙脚手架以檐高(设计室外地坪至檐口滴水高度)划分。毛竹架:檐高在 7m以内时,按单排外架计算;外墙檐高超过7m时按双排外架计算。钢管架:檐高在15m以内时,按单排外架计算;檐高超过15m时,按双排外架计算。檐高虽未超过7m或15m,但外墙门窗及装饰面积超过外墙表面积60%以上时,均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2.建筑物内墙脚手架,内墙砌筑高度(凡设计室内地面或楼板面至上层楼板或顶板下表面或山墙高度的1/2处)在3.6m以内的,按里脚手架计算;砌筑高度超过3.6m时,按其高度的不同分别套用相应单排或双排外脚手架计算。 3.计算内、外脚手架时,均不扣除门、窗洞口、空圈洞口等所占的面积。 4.同一建筑物高度不同时,应按不同高度分别计算(不同高度的划分系指建筑物的垂直方向划分)。 5.围墙脚手架,凡室外自然地坪至围墙顶面的砌筑高度在3.6m以下的,按里脚手架计算;砌筑高度超过3.6m以上时,按相应单排脚手架计算。 6.滑升模板施工的钢筋混凝土烟囱、筒仓,不另计算脚手架。 7.砌筑贮仓、贮水(油)池、设备基础,按双排外脚手架计算。 8.满堂基础以及带形基础底宽超过3m,柱基、设备基础底面积超过20m2按底板面积 计算满堂脚手架。 二、砌筑脚手架计算规则 1.外脚手架按外墙外边线长度乘以外墙砌筑高度以平方米计算,突出墙外宽度在24cm 以内的墙垛、附墙烟囱等不计算脚手架;宽度超过24cm以外时按图示尺寸展开计算,并入外脚手架工程量内。外墙砌筑高度系指设计室外地面至砌体顶面的高度,山墙为1/2高。 2.里脚手架按墙面垂直投影面积计算。 3.独立砖柱按图示柱结构外围周长另加3.6m,乘以砌筑高度以平方米计算,套用相应双排外脚手架定额。柱砌筑高度指设计室外地面或楼板面至上层楼板顶面的距离。 三、现浇钢筋混凝土脚手架计算规则 1.现浇钢筋混凝土独立柱,按柱图示周长另加3.6m,乘以柱高以平方米计算,套用相应双排外脚手架定额。柱高指设计室外地面或楼板面至上层楼板顶面的距离。建筑物周边的框架边柱不计算脚手架。 2.现浇钢筋混凝土单梁、连续梁、墙,按设计室外地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楼板底之间的高度,乘以梁、墙净长以平方米计算,套用相应双排外脚手架定额。 3.室外楼梯按楼梯垂直投影长边的一边长度乘以楼梯总高度套相应双排外脚手架定额。 4.挑出外墙面在1.2m以上的阳台、雨篷,可按顺墙方向长度计算挑脚手架。 五、其他脚手架计算规则 1.烟囱、水塔脚手架,区别不同搭设高度,以座计算。 2.电梯井脚手架,按单孔以座计算。 3.架空运输脚手架,按搭设长度以延长米计算。 4.斜道区别不同高度以座计算。 5.砌筑贮仓脚手架,不分单筒或贮仓组均按贮仓外边线周长,乘以设计室外地面至贮仓上口之间高度,以平方米计算。

脚手架工程定额说明及计算规则

脚手架工程定额说明及计算规则 脚手架工程[/B] 一、建筑物脚手架,分别按单项脚手架计算。同一建筑物高度不同时,应按不同高度分别计算脚手架。 二、本定额已包括搭设脚手架所需周转性材料的垂直运输和场外运输费用,不包括属于安全措施费中的垂直密闭网、安全网、临边、洞口防护。 三、外脚手架定额综合了上料平台、护身栏杆、金属架油漆。不作装饰时,外脚手架定额材料消耗量乘以系数,其他不变。 四、建筑物墙体(不分内外墙)砌筑脚手架,砌筑高度在以内的不计算脚手架,砌筑高度在以内的套用里脚手架定额,超过的套用单排脚手架定额。 五、旧建筑物加层,外脚手架套用相应高度的双排脚手架定额,材料消耗量乘以系数计算。[/B] 工程量计算规则[/B] 建筑物或构筑物脚手架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搭设计算,一般情况按以下考虑: 一、计算脚手架时,一般不扣除门窗洞口、空圈洞口等所占面积。 二、建筑外墙脚手架可按实际外围搭设长度(一般为外墙外边线)乘以设计室外地坪至檐口(女儿墙或桃檐反口超过,算至女儿墙或挑檐反口顶面)的高度以面积计算。 三、内墙砌筑脚手架按砌筑墙体垂直投影面积计算,不包括框架柱、框架梁。 四、现浇钢筋混凝土满堂基础,宽度大于的带形基础,可计算满堂基础脚手架。满堂基础脚手架按基础底面积计算,不扣除墙所占面积,不增加基础外运输道面积。 五、深度超过3m的框架式深基础,按框架梁结构净长度乘以支座至梁底的净高以面积计算,套用双排脚手架定额,与之相连的框架柱不再计算脚手架费用。 六、与钢筋混凝土楼板整体浇注的柱、墙、梁不计算脚手架。独立的柱和钢筋混凝土墙、悬空的单梁和连续梁,高度超过时,按以下方法计算脚手架: 1.独立的砖、石、钢筋混凝土柱,按柱结构外围周长加3.6m 乘以柱高的面积计算;高度在3.6m以下的,套用单排脚手架定额;3.6m以上的,套用相应高度的双排脚手架定额。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工程量计算规则脚手架分综合脚手架、单项脚手架两种形式。凡能计算建筑面积的、且由一个施工单位总承包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单位工程,均应执行综合脚手架定额;凡不能计算建筑面积而必须搭设脚手架的、或能计算建筑面积但建筑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分别由若干个施工单位承包的单位工程和其他工程项目,可执行单项脚手架定额。(一)综合脚手架1.综合脚手架工程量,按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以m2计算。 2.综合脚手架定额项目中的单层建筑物是指一层和一层带地下室的单位工程,多层建筑物是指二层以上(不计地下室层)的单位工程。 3.影剧院、礼堂带有吊顶者,其吊顶高度在4.5m以上时,所需满堂脚手架,可按影剧院、礼堂增加满堂脚手架定额计算。 4.综合脚手架定额项目内不包括建筑物垂直封闭、垂直防护架及水平防护架、防护栏杆,实际需要时应另行计算。 5.按综合脚手架定额计算时,除以上规定可增加计算的单项脚手架外,不得再计算其他脚手架。 (二)单项脚手架 1.外脚手架及建筑物垂直封闭工程量按外墙外边线长度,乘以室外地坪至外墙顶高度以m2计算,突出墙外面宽度在24cm以内的墙垛,附墙烟囱等不展开计算脚手架工程量,超过24cm以外时按图示尺寸展开计算,并入外脚手架工程量之内。不扣除门窗洞口,空圈等所占的面积。 2.里脚手架工程量按墙面垂直投影面积计算。 3.独立柱按单排外脚手架定额项目计算,其工程量按图示柱结构外围周长另加3.60m乘高度以m2计算。 4.室内天棚装饰面距设计室内地坪在3.60m以上时,应计算满堂脚手架,计算满堂脚手架后,墙面装饰工程则不再计算脚手架。满堂脚手架工程量按室内净面积以m2计算,其高度在3.60~5.20m之间时,计算基本层,超过5.20m时,每增加1.20m按增加一层计算。计算式如下:满堂脚手架增加层数=(室内净高度-5.20(m))/1.20(m) 5.架空运输脚手架工程量按搭设长度以延长m计算。 6.悬空脚手架工程量按搭设水平投影面积以m2计算。7.斜道工程量按不同高度以座计算。8.烟囱及水塔脚手架工程量按筒径和高度以座计算。9.电梯井脚手架工程量按单孔以座计算。10.水平防护架工程量按铺板的水平投影面积以m2计算。12.垂直防护架工程量按室外地坪至最上一层横杆之间的搭设高度乘搭设长度以m2计算。13.立挂式安全网工程量按架网部分的长度乘高度以m2计算。14.挑出式安全网工程量按挑出安全网的水平投影面积以m2计算。15.屋面防护栏杆按图示屋面檐口以延长米计算,楼层临边防护栏杆按图示临边长度以延长米计算。16.楼梯防护栏杆按图示以水平投影长度计算。17.洞口垂直防护栏杆按图示洞口长度以延长米计算,洞口水平防护网按图示洞口长W宽度以m2计算。18.挑脚手架工程量按搭设长度以延长米计算。二、其他说明 1.水塔脚手架按相应的烟囱脚手架计算,其中人工乘系数1.11,其他不变。 2.架空运输道,以架宽2m为准,如架宽超过2m时,应将人工、材料、机械用量乘系数1.2,超过3m时应将人工、材料、机械用量乘系数1.50。 3.建筑物垂直封闭定额项目的封闭材料采用竹笆板,如采用纺织布时,应将竹笆板换算为纺织布,人工乘系数0.80。 4.同一建筑物高度不同时,应按不同高度分别计算。 5.外脚手架单排、双排按以下规则取定:①砌筑高度在15m以下的按单排脚手架计算;②砌筑高度在15m以上的或砌筑高度虽不足15m,但外墙门窗及装饰面积超过外墙表面积60%以上时,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6.外脚手架定额中均综合了上料平台,护卫栏杆等。7.水平防护架和垂直防护架指脚手架以外单独搭设的,用于车辆通道、人行通道、临街防护和施工与其他物体隔离等的防护。8.烟囱脚手架综合了垂直运输架、斜道、缆风绳、地锚等。9.滑升模板施工的钢筋混凝土烟囱筒身,水塔塔身及筒仓,不得再计算脚手架。10.砌筑贮仓,按双排外脚手架计算。11.贮水(油)池池壁高度超过 1.20m 时,应按里脚手架的砌筑架计算。水池内池顶及池壁抹面应按满堂脚手架计算,其池壁抹面不得再计算脚手架。12.室外地沟墙高度超过1.20m时,按里脚手架计算。13.计算了综合脚手架,又计算建筑物密目网垂直防护架、建筑物密目网垂直封闭时,尼龙安全网不扣除。

脚手架计算规则(全)

外脚手架搭拆工程量按外墙外边线的凹凸(包括凸出阳台)总长度乘以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计算搭设面积以m2计算。门、窗洞口、空圈洞口等所占面积不扣除。 一、建筑物外脚手架工程量按以下规则计算。 1.外脚手架搭拆工程量按外墙外边线的凹凸(包括凸出阳台)总长度乘以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计算搭设面积以m2计算。门、窗洞口、空圈洞口等所占面积不扣除。 2.外脚手架使用工程量按脚手架搭设面积乘以脚手架在施工现场的有效使用天数以"100m2·10天"为单位计算。 3.脚手架搭设高度的确定。 (1)有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按照经审核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中的规定确定;无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时,可按平均的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与建筑物的顶板面的结构标高(有女儿墙时计至女儿墙顶)的高度差,再加上1.5m综合取定。地下室外墙脚手架搭设高度为从设计室外地坪至底板垫层底高度。 (2)同一建筑物高度不同时按不同高度分别计算。如果沿建筑物的顶层板外墙外边线的结构标高(有女儿墙时计至女儿墙顶)出现不同时:间断变化时(标高变化不连续,如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可按不同高度分段计算脚手架的搭设高度;连续变化时(如坡屋面)按照平均标高计算脚手架的搭设高度。 (3)当屋顶楼梯间、设备房平面面积大于屋顶平面面积的三分之一时,其脚手架工程量并入整个建筑物,高度计至屋顶楼梯间、设备房顶板结构标高(有女儿墙时计至女儿墙顶)。 (4)当屋顶楼梯间、设备房平面面积小于屋顶平面面积的三分之一时,其脚手架工程量按其自身高度单独计算,按相应高度的单排脚手架子目执行。 (5)建筑物上部外墙缩入或者裙楼上部塔楼缩入时,计算脚手架搭拆时应该分段计算搭设面积,但搭设高度步距应统一自室外地坪标高算起。 (6)裙楼外墙边线与塔楼外墙边线间的距离1.5m的裙楼区段,单独按规定计算该区段脚手架,高度计至裙楼檐口(或女儿墙上表面);当裙楼外墙边线与塔楼外墙边线间的距离≤1.5m的裙楼区段,与该区段塔楼脚手架一并计算,高度计至塔楼檐口(或女儿墙上表面)。 4.单排脚手架与综合脚手架的区分。 (1)当沿建筑物外墙外边线的建筑物脚手架的搭设高度小于15m时,按单排脚手架计算;大于15m时,按综合脚手架计算。 (2)建筑物上部墙体外边线挑出1.5m以上时,按照上层的外墙外边线凹凸长度乘以建筑物总高度计算外脚手架搭设面积;下部墙体缩入部分按照围护结构的垂直投影面积按相应自身高度的单排脚手架计算。 (3)凹入部分的采光开井:当外口宽度(外墙结构间距)≤3.5m时,按凹入部分内侧外墙垂直投影面积计算单排脚手架,采光井外口不论有无连梁,均与外墙一并计算综合脚手架;当外口宽度(外墙结构间距)3.5m时,按凹入部分内侧外墙垂直投影面积以m2计算综合脚手架,采光井外口有连梁的,与外墙一并计算综合脚手架,无连梁的不计算脚手架。 (4)石墙砌筑不论内外墙,高度超过1.2m时,计算一面综合脚手架;墙厚大于40cm 时,计算一面综合脚手架及一面单排脚手架。 (5)大型设备基础高度超过2m时,按其外形周长乘以基础高度以面积(m2)计算单排脚手架。 (6)屋顶女儿墙内面超过屋面高度1.2m时,可按其内面垂直投影面积以m2计算单排脚手架。 (7)围墙高度超过1.2m时,按相应垂直投影面积以m2计算单排脚手架,围墙单面装饰的按单面计算,双面装饰的按双面计算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 10.0.1建筑物脚手架工程量计算: 1 综合脚手架分不同墙高,按外墙外边线的凹凸(包括凸出阳台)总长度乘以设计外地坪至外墙的顶板面或檐口的高度以面积计算。套相应定额步距,有女儿墙者高度和步距计至女儿墙顶面。 地下室外墙综合脚手架高度从设计外地坪至底板垫层底。 上层外墙或裙楼上有缩入的塔楼者,工程量分别计算,但套用定额步距的高度由设计外地坪至塔楼顶面计算。 裙楼的高度应按设计外地坪至裙楼顶面的高度计算,套用定额时按相应高度步距计算。 多层建筑工程中,上层飘出的,按最长一层的外墙长度计算综合脚手架;下层缩入部分,按围护面垂直投影面积,套相应高度的单排脚手架。 外墙为幕墙时,幕墙部分按幕墙外围面积计算综合脚手架。 屋面上的楼梯间、水池、电梯机房等的脚手架工程量应并入主体工程量内计算。 2 计算综合脚手架时,门、窗、洞口及穿过建筑物的通道的空洞面积不扣除;有山墙者,以山尖二分之一高度计算,山墙高度的步距按檐口高度为准。 3 水池墙、烟道墙等高度在3.6m以内套用单排脚手架,3.6m以上套用综合脚手架。石墙砌筑不论内外墙,高度超过1.2m

时,计算一面综合脚手架,墙厚大于40cm时,则计算一面综合脚手架及一面单排脚手架。 4 毛石挡土墙砌筑高度超过1.2m,计算一面综合脚手架。 5 滑升模板施工的钢筋混凝土烟囱、筒仓,不再计算脚手架。 6 整体满堂红钢筋混凝土基础,凡其宽度超过3m以上,深度在1.5m以上时,增加的工作平台按基础底板面积计算满堂基础脚手架。 7 各种类型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及钢结构屋架,如跨度在8m以上,吊装时按屋架外围面积,套10m以内单排脚手架乘以系数2计算。 8 现浇钢筋混凝土屋架以及不与板相接的梁,其脚手架工程量从地面或楼面算起。屋架计至架顶平均高度,单梁高度计至梁面,套综合脚手架计算。在外墙轴线的现浇屋架,单梁及与楼板一起现浇的梁均不得计算脚手架。 9 吊装系梁、吊车梁、柱间支撑、屋架等(未能搭外脚手架时),搭设的临时柱架和工作台,按柱(大截面)周长加3.6m 后乘以高,套单排脚手架计算。 10 天棚装饰(包括抹平扫白)楼层高度超过3.6m时,计算满堂脚手架。满堂脚手架按室内净面积计算,其高度在3.6m 至5.2m,按满堂脚手架基本层计算,超过5.2m每增加1.2m按

满堂脚手架设计计算方法(最新)

满堂脚手架设计计算方法(新) 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 50009-2001)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 1.脚手架参数 计算的脚手架为满堂脚手架, 横杆与立杆采用双扣件方式连接,搭设高度为18.0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l a= 1.20米,立杆的横距l b= 1.20米,立杆的步距h= 1.50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 横向杆在上,搭接在纵向杆上的横向杆根数为每跨2根 2.荷载参数 施工均布荷载为3.0kN/m2,脚手板自重标准值0.30kN/m2, 同时施工1层,脚手板共铺设2层。 脚手架用途:混凝土、砌筑结构脚手架。

满堂脚手架平面示意图 二、横向杆的计算: 横向杆钢管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5.08cm3; 截面惯性矩 I = 12.19cm4; 横向杆按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横向杆在纵向杆的上面。 按照横向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横向长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考虑活荷载在横向杆上的最不利布置(验算弯曲正应力和挠度)。 1.作用横向水平杆线荷载 (1)作用横向杆线荷载标准值 q k=(3.00+0.30)×1.20/3=1.32kN/m (2)作用横向杆线荷载设计值 q=(1.4×3.00+1.2×0.30)×1.20/3=1.82kN/m 横向杆计算荷载简图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为 M max= 0.117ql b2= 0.117×1.82×1.202=0.307kN.m σ = M max/W = 0.307×106/5080.00=60.49N/mm2 横向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为 V=0.990q k l b4/100EI = 0.990×1.32×12004/(100×2.06×105×121900.0) = 1.079mm 横向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2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三、纵向杆的计算: 纵向杆钢管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5.08cm3; 截面惯性矩 I = 12.19cm4; 纵向杆按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横向杆在纵向杆的上面。

综合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模板工程量计算规则 1.综合脚手架 为了简化脚手架工程量的计算,一些地区以建筑面积为综合脚手架的工程量。 综合脚手架不管搭设方式,一般综合了砌筑、浇筑、吊装、抹灰等所需脚手架材料的摊销量;综合了木制、竹制、钢管脚手架等,但不包括浇灌满堂基础等脚手架的项目。 综合脚手架一般按单层建筑物或多层建筑物分不同檐口高度来计算工程量,若是高层建筑还须以高层建筑高增加费。 2.单项脚手架 2.1一般规则 1)建筑物外墙脚手架:凡设计室外地坪至于檐口(或女儿墙上表面)的砌筑高度在15m以上的或砌筑高度虽不足15m,但外墙门窗及装饰面积超过外墙表面积60%以上时,均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2)建筑物内墙脚手架:凡设计室内坪至顶板下表面(或山墙高度的1/2处)的砌筑高度在3.6m以下的(含3.6m),按里脚手架计算;砌筑高度超过3.6m以上时,按单排脚手架计算。 3)石砌墙体,凡砌筑高度超过1.0m以上时,按外脚手架计算 4)计算内、外墙脚手架时,均不扣除门、窗洞口、空圈洞口等所占的面积。 5)同一建筑物高度不同时,应按不同高度分别计算。 例1 根据图11-4图示尺寸,计算建筑物外墙脚手架工程量。 解 单排脚手架(15m高) =(26+12×2+8)×15=870m2 双排脚手架(24m高) =(18×2+32)×24=1632m2 双排脚手架(27 m高)=32×27=864m2

双排脚手架(36 m高)=(26-8)×36=648m2 双排脚手架(51m高)=(18+24×2+4)×51=3570m2 6)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梁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7)围墙脚手架:凡室外自然地坪至围墙顶面的砌筑高度在3.6m以下的,按里脚手脚计算;砌筑高度超过3.6m以上时,按单排脚手架计算。 8)室内顶棚装饰面距设计室内地坪在3.6m以上时,应计算满堂脚手架。计算满堂脚手架后,墙面装饰工程则不再脚手架。 9)滑升模板施工的钢筋混凝土烟囱、筒仓,不另计算脚手架。 10)砌筑贮仓,按双排外脚手架计算。 11)贮水(油)池,大型设备基础,凡距地坪高度超过1.2m以上时,均按双排脚手架计算。 12)整体满堂钢筋混凝土基础,凡其宽度超过3m以上时,按其底板面积计算满堂脚手架。 2.2 砌筑脚手架工程量计算 1)外脚手架按外墙外边线长度,乘以外墙砌筑高度以平方米计算,突出墙面宽度在24cm以内的墙垛,附墙烟囱等不计算脚手架;宽度超过24cm 以外时按图示尺寸展开计算,并入外脚手架工程量之内。 2)里脚手架按墙面垂直投影面积计算。 3)独立柱按图示柱结构外围周长另加3.6m,乘以砌筑高度以平方米计算,套用相应外脚手架定额。 2.3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脚手架计算 1)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按柱图示周长尺寸另加3.6m,乘以柱高以平方米计算,套用外脚手架定额。 2)现浇钢筋混凝土梁、墙、按设计室外地坪或楼板上表面至楼板底面之间的高度,乘以梁、墙净长以平方米计算,套用相应双排外脚手架定额。 2.4 装饰工程脚手架工程量计算 1)满堂脚手架,按室内净面积计算,其高度在3.6~5.2m之间时,计算基本层。超过5.2m时,每增加1.2m按增加一层计算,不足0.6m的不计。

综合脚手架计算规则

1.综合脚手架按建筑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2.建筑物的檐高应以设计室外地坪至檐口滴水的高度为准,如有女儿墙者,其高度算至女儿墙顶面,带挑檐者,其高度算至挑檐下皮,多跨建筑物如高度不同时,应分别按不同高度计算,同一建筑有不同结构时,应以建筑面积比重较大者为准,前后檐高度不同时,以较高的高度为准。 3.执行综合脚手架基价的工程,其中另列单项脚手架基价计算的项目,按下列计算方法执行 (1)满堂基础及高度(指垫层上皮至基础顶面)超过1.2m的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基础的脚手架按槽底面积计算,套用钢筋混凝土基础脚手架基价。(2)多层建筑室内净高超过3.6m的天棚或顶板抹灰的脚手架,按满堂脚手架基价执行。 (3)室内净高超过3.6m的屋面板勾缝、油漆或喷浆的脚手架按主墙间的面积计算,执行活动脚手架(无露明屋架者)或悬空脚手架(有露明屋架者)基价。 (4)砌筑高度超过1.2m的屋顶烟囱,按外围周长另加3.6m乘以烟囱出顶高度以面积计算,执行里脚手架基价。 (5)砌筑高度超过1.2m的管沟墙及基础,按砌筑长度乘高度以面积计算,执行里脚手架基价。

(6)水平防护架,按建筑物临街长度另加10m,乘搭设宽度,以平方米计算。 (7)垂直防护架,按建筑物临街长度乘建筑物檐高,以平方米计算。 (8)电梯安装脚手架按座计算。 4.满堂脚手架按室内主墙间净面积计算,其高度以室内地面至天棚底(斜形天棚按平均高度计算)为准,凡天棚高度在3.6~ 5.2m之间者,计算满堂脚手架基本层,超过5.2m时,再计算增加层,每增加1.2m计算一个增加层,尾数超过0.6m时,可按一个增加层计算。 5.悬空脚手架和活动脚手架,按室内地面净面积计算,不扣除垛、柱、间壁墙、烟囱所占面积。 6.混凝土梁脚手架按脚手架垂直面积以平方米计算,高度从自然地坪或楼层上表面算至梁下皮,长度按梁中心线长度计算。 7.挑脚手架,按搭设长度乘层数,以米计算。 8.单独斜道与上料平台以外墙面积计算,其中门窗洞口面积不扣除。 9.烟囱脚手架的高度,以自然地坪至烟囱顶部的高度为准,工程量按不同高度以座计算,地面以下部分脚手架已包括在基价内。

脚手架计算公式

脚手架计算公式 1. 脚手架参数 本工程外防护脚手架采用落地式脚手架,搭设高度为25.000m,本脚手架采用密布网进行全封闭。 搭设尺寸为:横距Lb为1.05m,纵距La为1m,大小横杆的步距为 1.6 m; 内排架距离墙长度为0.30m; 大横杆在上,搭接在小横杆上的大横杆根数为2根;脚手架沿墙纵向长度为150.00 m;采用的钢管类型为①48X 2.75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双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为 1.00;连墙件采用三步四跨,竖向间距4.8 m,水平间距4 m,采用扣件连接;连墙件连接方式为双扣件;2. 活荷载参数 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000 kN/m2;脚手架用途:装修脚手架;同时施工层数:2层; 3. 风荷载参数 本工程地处湖南长沙市,基本风压0.32 kN/m2;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诉z,计算连墙件强度时取0.92,计算立杆稳定性时取0.74,风荷载体型系数V s为0.214; 4. 静荷载参数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白重标准值(kN/m):0.1248; 脚手板白重标准值(kN/m2):0.300;栏杆挡脚板白重标准值 (kN/m):0.150 ;安全设施与安全网(kN/m2):0.005; 脚手板类别:竹笆片脚手板;栏杆挡板类别:竹笆片脚手板挡板;每米 1 人生的磨难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在生活磨难面前,精神上的坚强和无动于衷是我们抵抗罪恶和人生意外的最好武器。

脚手架钢管白重标准值(kN/m):0.031;脚手板铺设总层数:13; 5. 地基参数 地基土类型:素填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120.00;立杆基础底面 面积(m2):0.20;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1.00。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及说明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规则及说明 一、工程量计算规则 脚手架分综合脚手架、单项脚手架两种形式。凡能计算建筑面积的、且由一个施工单位总承包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单位工程,均应执行综合脚手架定额;凡不能计算建筑面积而必须搭设脚手架的、或能计算建筑面积但建筑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分别由若干个施工单位承包的单位工程和其他工程项目,可执行单项脚手架定额。 (一)综合脚手架 1.综合脚手架工程量,按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以m2计算。 2.综合脚手架定额项目中的单层建筑物是指一层和一层带地下室的单位工程,多层建筑物是指二层以上(不计地下室层)的单位工程。 3.影剧院、礼堂带有吊顶者,其吊顶高度在 4.5m以上时,所需满堂脚手架,可按影剧院、礼堂增加满堂脚手架定额计算。 4.综合脚手架定额项目内不包括建筑物垂直封闭、垂直防护架及水平防护架、防护栏杆,实际需要时应另行计算。 5.按综合脚手架定额计算时,除以上规定可增加计算的单项脚手架外,不得再计算其他脚手架。 (二)单项脚手架 1.外脚手架及建筑物垂直封闭工程量按外墙外边线长度,乘以室外地坪至外墙顶高度以m2计算,突出墙外面宽度在24cm以内的墙垛,附墙烟囱等不展开计算脚手架工程量,超过24cm以外时按图示尺寸展开计算,并入外脚手架工程量之内。不扣除门窗洞口,空圈等所占

的面积。 2.里脚手架工程量按墙面垂直投影面积计算。 3.独立柱按单排外脚手架定额项目计算,其工程量按图示柱结构外围周长另加3.60m乘高度以m2计算。 4.室内天棚装饰面距设计室内地坪在3.60m以上时,应计算满堂脚手架,计算满堂脚手架后,墙面装饰工程则不再计算脚手架。满堂脚手架工程量按室内净面积以m2计算,其高度在3.60~ 5.20m之间时,计算基本层,超过5.20m时,每增加1.20m按增加一层计算。计算式如下: 满堂脚手架增加层数=(室内净高度-5.20(m))/1.20(m) 5.架空运输脚手架工程量按搭设长度以延长m计算。 6.悬空脚手架工程量按搭设水平投影面积以m2计算。 7.斜道工程量按不同高度以座计算。 8.烟囱及水塔脚手架工程量按筒径和高度以座计算。 9.电梯井脚手架工程量按单孔以座计算。 10.水平防护架工程量按铺板的水平投影面积以m2计算。 12.垂直防护架工程量按室外地坪至最上一层横杆之间的搭设高度乘搭设长度以m2计算。 13.立挂式安全网工程量按架网部分的长度乘高度以m2计算。 14.挑出式安全网工程量按挑出安全网的水平投影面积以m2计算。 15.屋面防护栏杆按图示屋面檐口以延长米计算,楼层临边防护栏杆按图示临边长度以延长米计算。

外架脚手架怎么计算面积

外架脚手架怎么计算面积? 一、脚手架面积的计算,均按其投影面积计算脚手架面积。 二、建筑物如有高、低跨(层)且檐口高度不在同一标准步距时,分别按高低跨(层)计算计算脚手架面积,分别套用相应项目执行。 三、突出屋面的水箱间、电梯机房、楼梯间、闭路电视间、女儿墙等按搭设的脚手架,套用相应屋面檐口高度项目执行。 四、依附建筑物的外走廊、檐廊、阳台挑出墙外宽度在1.5m以内者,利用外墙架,按里脚手架的80%计算脚手架;挑出宽度在1.5m以上者,按里脚手架计算。 五、独立柱按周长增3.6m乘以柱高套用相应项目高度项目,柱高15m以内按单排计算,柱高15m以上按双排计算。 六、砌筑里脚手架、按内墙垂直投影面积计算,不扣除门窗洞口的面积。围墙砌筑架,按砌筑里脚手架项目执行,围墙脚手架以自然地面至围墙顶面高度乘以围墙中心线长度计算,不扣除围墙门所占的面积,但独立门柱的砌筑脚手架亦不增加。围墙如建在斜坡上或各段高度不同时,应按各段围墙的垂直投影面积计算。围墙高度超过3.6m时,如双面抹灰者,除按规定计算该架工以外,还可以增加一道抹灰架。 七、满堂脚手架,按实际搭设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不扣除附墙柱、柱所占的面积,其基本层高以3.6m以上至5.2m为准。凡超过3.6m、在5.2m以内的天棚抹灰及装饰,应计算满堂脚手架基本层;层高超过5.2m,每增加1.2m计算一个增加层,增加层的层数=(层高-5.2m)/1.2m按四舍五入取整数。利用满堂脚手架做内墙装饰按每100m2四周墙面垂直投影面积增加改架工1.28工日。 八、浇灌运输道,仅适用于不能利用其他脚手架而必须塔设的工程,架顶面宽度不小于2m才能计算。当架高低于1.5m时,按架高3m以内相应项目乘以系数0.65。浇灌运输道的长度,有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者,按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规定计算。无规定者则按实际搭设的长度计算。 九、依附斜道和独立斜道均按座计算,其高度与外脚手架的高度相同。依附斜道或独立斜道座数,有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者,按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规定计算。无规定者则按实际搭设座数计算。 十、安全过道,按实际搭设的水平投影面积(架宽*架长)计算。 十一、安全笆,按实际封闭的垂直投影面积计算。实际采用封闭材料与标准不符时,不作调整。 十二、斜挑式安全笆按实际搭设的(长×宽)斜面面积计算。 十三、立挂安全网,按实际满挂的垂直投影面积计算。 十四、烟囱、水塔脚手架按不同高度及不同直径以座计算,其直径按相应±0.000处外径计算。 十五、倒锥形水塔、水箱,在地面架空预制,其四周外脚手架(包括斜道、卷扬机架在内),按相应的单项计算,高度以水箱顶面至地面的垂直高度为准。 十六、钢网架高空拼装支承操作平台按网架水平投影的面积计算;高度以15m为准,超过或低于15m者按每增减1.5m增减其用量。 十七、挑脚手架,按塔设长度和层数以延长米计算 十八、悬空脚手架,按搭设水平投影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脚手架的工程量怎么计算

脚手架的工程量怎么计算 推荐答案 建筑物脚手架工程 外墙综合脚手架工程量,按外墙外边线的凹凸(包括凸出阳台)总长度乘以设计外地坪至外墙的顶板面或檐口的高度以面积计算;不扣除门、窗、洞口及穿过建筑物的通道的空洞面积。屋面上的楼梯间、水池、电梯机房等的脚手架工程量应并入主体工程量内计算。 多层建筑工程中,上层飘出的,外墙综合脚手架按最长一层的外墙长度计算;下层缩入部分,按围护面垂直投影面积,套相应高度的单排脚手架。 外墙为幕墙时,幕墙部分按幕墙外围面积计算综合脚手架。 加层建筑物工程外墙脚手架工程量,按以下规则计算: 1 原有建筑物部分,按两个单排脚手架计算,其高度以原建筑物的外地坪至原有建筑物高度减2.5m。 2 加层建筑工程部分,按综合脚手架计算,其高度按加层建筑物的高度加2.5m,脚手架的定额步距按外地坪至加层建筑物外墙顶的高度。 围墙脚手架按设计外地坪至围墙顶高度乘以围墙长度以面积计算,套相应高度的单排脚手架,围墙双面抹灰的,增加一面单排脚手架。 砌筑石墙,高度在1.2m以上时,按砌筑石墙长度乘以高度计算一面综合脚手架;墙厚40cm以上时,按一面综合脚手架、一面单排脚手架计算。 现浇钢筋混凝土屋架以及不与板相接的梁,按屋架跨度或梁长乘以高度以面积计算综合脚手架,高度从地面或楼面算起,屋架计至架顶平均高度,单梁高度计至梁面在外墙轴线的现浇屋架,单梁及与楼板一起现浇的梁均不得计算脚手架。吊装系梁、吊车梁、柱间支撑、屋架等(未能搭外脚手架时),搭设的临时柱架和工作台,按柱(大截面)周长加3.6m后乘以高,套单排脚手架计算。 建筑面积计算范围外的独立柱、柱高超过1.2m时,按柱身周长加3.6m后乘以高度,套单排脚手架,在外轴线上的附墙柱的脚手架已综合考虑。 大型设备基础高度超过2m时,按其外形周长乘以基础高度以面积计算单排脚手架。 各种类型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及钢结构屋架,如跨度在8m以上,吊装时按屋架外围面积计算脚手架工程量,套10m以内单排脚手架乘以系数2计算。 凿桩头的高度如超过1.2m时,混凝土灌注桩、预制方桩、管桩每凿1m3桩头,计算单排脚手架16m2;钻(冲)孔桩按直径乘以4加3.6m再乘以高以面积计算单排脚手架。 满堂脚手架工程量,按室内净面积计算,其高度在3.6m至5.2m,按满堂脚手架基本层计算,超过5.2m每增加1.2m按增加一层计算,不足0.6m的不计。计算式表示如下: 满堂脚手架增加层=(楼层高度-5.2m)/1.2m。 房屋建筑里脚手架,楼层高度在3.6m以内按各层建筑面积计算,层高超过3.6m 每增1.2m按调增子目计算,不足0.6m不计算。在有满堂脚手架搭设的部分,里脚手架按该部分建筑面积的50%计算。没有建筑面积部分的脚手架搭设按相应子目规定分别计算.

脚手架计算公式资料

高大脚手架计算书(已通过专家论证) 脚手架计算书 1、脚手架相关力学计算条件 根据檐高和施工的需要,搭设脚手架的高度为H=74.20m(考虑到屋顶局部高处因此均按80m 计算)、立杆横距Lb=1.05m、立杆纵距L=1.20m,大横杆步距h=1.2m,横向水平杆靠墙一侧外伸长度=300mm,铺5cm厚木脚手板4层,同时施工2层,施工荷载按结构施工时取 Qk=4KN/M2,(装修时荷载考虑两层同时作业,每两米按一人操作计算,人边放一个300mm 高直径500mm的灰斗,架体脚手板上排放两箱外墙面砖),连墙杆布置为两步三跨(2h×3L),钢管为φ48×3.2,基本风压W0=0.35KN/m2,采用密目立网全封闭,计算脚手架的整体稳 定。 其它计算参数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及《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知:立杆截面面积A=489mm2(由于使用旧钢管,考虑到磨损,钢管壁厚按3.2mm计算,则截面面积A=458mm2),钢管回转半径i=1.58cm,截面模量W=5.08cm3,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脚手架钢管重量为0.0384KN/m,扣件自重为0.014KN/个,木脚手板的自重0.35KN/m2,密目网(密度为2300目/100cm2)的自重0.005KN/m2,挡脚板、栏杆的自重 0.14KN/m。 2、纵向水平杆计算: 脚手架属于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荷载由纵向水平杆传至立杆,只对纵向水平杆进 行计算,按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抗弯强度按下式计算 σ=≤f M=0.175F?L F—由横向水平杆传给纵向水平杆的集中力设计值,F=0.5qlb(1+ )2 q―作用于横向水平杆的线荷载设计值; q= (1.2Qp+1.4QK)?S1 Qp―脚手板自重=0.35 KN/m2; QK―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装修施工时为2KN/M2)取QK=3KN/M2; f―Q235钢抗弯强度设计值,按规范表5.1.6采用,f=205N/mm2; S1―施工层横向水平杆间距,取S1=1200mm; 1.4―可变荷载的荷载分项系数; a1―横向水平杆外伸长度,取a1=300mm -柱距,取 =1050mm -排距,取 =1200mm W-截面模量,按规范附录B表B取值,W=5.08cm3; σ=

脚手架的计算公式定理

脚手架计算方式 脚手架的上下通道:脚手架体要设置安全马道:①马道宽度不小于1米,坡度以1:3(高:长)为宜。②马道的立杆、横杆间距应与脚手架相适应,基础按脚手架要求处理,立面设剪刀撑。③人行斜道小横杆间距不超过1.5米。④马道上满铺脚手板,板上钉防滑条,防滑条不大于300mm。⑤设置护栏杆,上部护身栏杆1.2米,下部护身栏杆距脚手板0.6米,同时设180mm宽档脚板。 脚手架的卸料平台:卸料平台上面要挂牌标明控制荷载;要严格按照搭设方案施工。卸料平台设计计算 立杆横距b=1米,立杆纵距L=1.5m,步距h=1.5m 剪刀撑连续设置,卸料平台宽度C=2m。 (1)强度计算 Mmax=q12/8 q=1.2(GK.C+gk)+1.4KQQK.C GK──脚手板重量GK=0.3KN/M2 C ──卸料平台宽度C=2M gk──钢管单位长度gk=38N/M KQ──施工活荷载KQ=1.2N/M2 QK──施工荷载标准值QK=2000N/M2 q=1.2*(300*1.0+38)+1.4*1.2*2000*1=405.6+3360=3765.6N/M Mmax=(3765.6*12)/8=470.7N.M 验算抗弯强度 S=Mmax/W=470.7/5078=92.7N/MM2<205N/MM2

所以安全满足设计要求 (2)计算变形 查表φ48*3.5的钢管参数 E=2.06*105N/MM2 (钢管的弹性模量) I=12190mm(钢管的截面惯性矩) W/b=5ql3/384EI=(5*3765.6*10003)/(384*2.06*105?*?12190) =?0.?19%=1/526<1/150 满足要求 经结构计算均符合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要求 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计算的脚手架为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18.6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1.2米,立杆的横距1.05米,立杆的步距1.20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连墙件采用2步2跨,竖向间距2.4米,水平间距2.4米。 施工均布荷载为2kN/m2,同时施工2层,脚手板共铺设4层。 一、大横杆的计算:

脚手架工程量计算--最新版

有关脚手架工程量计算的统一 1、主体工程与装饰工程如何计算脚手架的问题 脚手架搭拆工程属于施工措施项目费。建筑装饰工程消耗标准中册建筑工程和下册装饰装修工程中均例有脚手架搭拆项目。按以下原则计算其搭拆费(施工措施费)。 即:建筑装饰工程由一个施工单位承包者,按中册建筑工程中的脚手架计算;建筑工程与装饰工程(主要是外装饰)由建设单位分别发包给两个施工单位,且装饰施工单位需要另外搭拆外装饰脚手架者,分别按中册建筑工程与下册装饰工程脚手架执行。二次装饰或再次装饰按下册装饰脚手架执行。 另外一种情况:虽然主体与装饰分别包给两个施工单位,但装饰单位可以利用主体工程的脚手架,不需搭拆外装饰架,其脚手架费用的计算有两种处理办法: 一是装饰单位向建设单位计算装饰脚手架费用,再支付一定比例的工程配套给主体施工单位。 二是装饰单位不计算装饰脚手架费用,由建设单位直接向主体施工单位支付一定比例的配套费及脚手架材料费。 具体采取哪一种方法计算,由建设、主体及装饰施工单位商定。 2、在编制投标报价或编制上限值、标底价时,如何计取各单项脚手架费用(以主体与装饰由一个施工单位为例说明)。 脚手架工程应该计算以下项目(如有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者按其规定计算,没有规定参照以下规定): (1)外脚手架(竹、木、钢管。按本地区通常使用的材料计算)按照297页说明第八条,工程量计算规则第一条,交底第3条,解释16条计算(100m2)。 a.外架:[(20+4)×2+(12+4)×2+(1×2+4)] ×高(设计室外地坪标高至女儿墙顶)。 b.外墙以外单独的单梁计算一道外架(已并入上式计算)。 c.每100m2外架改装饰架应计算1.28工日改架工。 (2)砌筑里脚手架 按照说明第八条,工程量计算规则第四、六条,交底27页有关说明第2条规定计算(100m2)。 a.一般砖混结构建筑物计算了外脚手架的外墙,不再计算外墙里脚手架,但外墙为框架梁,除计算外架还应计算一道砌砖里架。室内混凝土单梁、混凝土墙、砖墙、 轻质墙每根轴线均应计算一道里脚手架,但不再计算浇灌运输道。

单排脚手架计算公式

单排脚手架计算公式: ±0.000以上 立杆:34.130-7 = 27.13 M 27.13÷1.6 = 16.95根,取17根 17×2 = 34根 水平杆:取平均高度 2/3×(13.319+19.896)= 22.143 M 22.143÷1.8 = 12.3根,取13根 13×2 = 26根 小横杆:17×13 = 221根 ±0.000以下(比赛池内) 25.5-14 = 11.5M , 11.5÷2 = 5.75 M 立杆:5.75 ÷1.6 = 3.59根,取4根 4×2 = 8根 水平杆:3.2÷1.8 = 1.78根,取2根 2×2 = 4根 小横杆:8根 共计: 立杆:(34+8)×22.143 = 930.006 M 水平杆:(26+4)×27.13 = 705.35 M 小横杆:(221+8)×1.8 = 412.2 M 操纵面:2.5m×34条=85 M 填心杆:6m×4条=24 M 护栏:6m×20条=120 M 护栏立杆:1.2m×18条=21.6 M 剪刀撑:6m×16条=96 M 八字杆:6m×10条=60 M 水平拉杆:6m×5条=30 M 拔杆:1.5m×8条=12 M 总吨数:(930.006+911.4+412.2+85+24+120+21.6+96+60+30+12)×3.85 = 10.403 t 扣件分类 活动扣:32个(剪刀撑用) 十字扣:操作面40×4=160 个 护栏杆25×2=50 个 小横杆170×4=680 个 八字杆10×2=20 个 水平拉杆 5×2=10 个 护立杆 20×1=20 个 接头:水平杆15×6=90 个 立杆 34×2=68 个 操作面20×1=20 个 共计1150个

建筑物脚手架工程量计算

建筑物脚手架工程量计算: 1 综合脚手架分不同墙高,按外墙外边线的凹凸(包括凸出阳台)总长度乘以设计外地坪至外墙的顶板面或檐口的高度以面积计算。套相应定额步距,有女儿墙者高度和步距计至女儿墙顶面。 地下室外墙综合脚手架高度从设计外地坪至底板垫层底。 上层外墙或裙楼上有缩入的塔楼者,工程量分别计算,但套用定额步距的高度由设计外地坪至塔楼顶面计算。 裙楼的高度应按设计外地坪至裙楼顶面的高度计算,套用定额时按相应高度步距计算。 多层建筑工程中,上层飘出的,按最长一层的外墙长度计算综合脚手架;下层缩入部分,按围护面垂直投影面积,套相应高度的单排脚手架。 外墙为幕墙时,幕墙部分按幕墙外围面积计算综合脚手架。 屋面上的楼梯间、水池、电梯机房等的脚手架工程量应并入主体工程量内计算。 2 计算综合脚手架时,门、窗、洞口及穿过建筑物的通道的空洞面积不扣除;有山墙者,以山尖二分之一高度计算,山墙高度的步距按檐口高度为准。 3 水池墙、烟道墙等高度在3.6m以内套用单排脚手架,3.6m以上套用综合脚手架。石墙砌筑不论内外墙,高度超过1.2m时,计算一面综合脚手架,墙厚大于40cm时,则计算一面综合脚手架及一面单排脚手架。 4 毛石挡土墙砌筑高度超过1.2m,计算一面综合脚手架。 5 滑升模板施工的钢筋混凝土烟囱、筒仓,不再计算脚手架。 6 整体满堂红钢筋混凝土基础,凡其宽度超过3m以上,深度在1.5m以上时,增加的工作平台按基础底板面积计算满堂基础脚手架。 7 各种类型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及钢结构屋架,如跨度在8m以上,吊装时按屋架外围面积,套10m以内单排脚手架乘以系数2计算。 8 现浇钢筋混凝土屋架以及不与板相接的梁,其脚手架工程量从地面或楼面算起。屋架计至架顶平均高度,单梁高度计至梁面,套综合脚手架计算。在外墙轴线的现浇屋架,单梁及与楼板一起现浇的梁均不得计算脚手架。 9 吊装系梁、吊车梁、柱间支撑、屋架等(未能搭外脚手架时),搭设的临时柱架和工作台,按柱(大截面)周长加3.6m后乘以高,套单排脚手架计算。 10 天棚装饰(包括抹平扫白)楼层高度超过3.6m时,计算满堂脚手架。满堂脚手架按室内净面积计算,其高度在3.6m至5.2m,按满堂脚手架基本层计算,超过5.2m每增加1.2m按增加一层计算,不足0.6m的不计。计算式表示如下: 满堂脚手架增加层=(楼层高度-5.2m)/1.2m 11 天棚面单独刷(喷)灰水时,楼层高度在5.2m以下者,均不计算脚手架费用,高度在5.2m至10m 按满堂脚手架基本层子目的50%计算,10m以上按80%计算。 12 安全挡板编制预算时,每层安全挡板工程量,按建筑物外墙的凹凸面(包括凸出阳台)的总长度加16m乘以宽度2m计算。建筑物高度在三层以内或9m范围内不计安全挡板。高度在三至六层或在9m至18m计算一层,以后每增加三层或高度9m者计一层。安全挡板结算时,除另有约定外,按实搭面积计算。 13 加层建筑物工程外墙脚手架的计算: 1) 原有建筑物按两个单排脚手架计算,其高度以原建筑物的外地坪至原有建筑物高度减2.5m。 2) 加层建筑工程部分,按综合脚手架计算,其高度按加层建筑物的高度加2.5m,脚手架的定额步距按外地坪至加层建筑物外墙顶的高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