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培训

企业社会责任培训
企业社会责任培训

企业社会责任培训

————————————————————————————————作者:————————————————————————————————日期:

2

企业社会责任培训

企业社会责任培训讲师:谭小琥

谭小琥老师

老师介绍:

品牌策略营销专家

清华大学特邀讲师

世界华人500强讲师

中国金牌管理咨询师

国际注册企业教练(RCC)

中国式沙盘模拟培训第一人

授课风格:

演说家的风采、战略家的气度、理论家的才华。

谭老师的培训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常有效,使我们受益很多。

——中国移动集团讲师风格个性化,易听;易懂;易执行。

——南方石化谭老师很多实用的方法能直接用到工作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沟通效率与管理能力。我们会再请谭老师给我们进行三天的培训。

——绿城集团

告别理论讲教、推崇实务操作、亲历案例分享、实战经验传导。

——中海石油谭老师是集演说家、战略家、学者型于一身的魅力讲师!

——联邦家居

一、保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推进机制的概念及其基本内容

本文所谓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推进机制或者说实现方式,是指保险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过程中,应起到推进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这些要素组成了企业应对社会责任的基本模式和基本途径,必须通过这些要素来实现企业行为中对社会责任应尽的义务。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国保险业用十多年的时间完成了从独家垄断至主体多元化的转型。在转型中,以“企业办社会”为特征的独家垄断经营正逐步被完全企业化经营的多元化体制所替代。其特征有二:一方面国有企业的社会职能通过改制的方式被逐步剥离,另一方面以单纯企业形态建立起来的新保险公司在向社会承担责任与义务方面,日益趋同于普通企业。目前,中国的保险企业俨然已经转换为完全形态的企业法人,对社会的责任主要通过纳税与解决就业等单纯企业的形态体现。

似乎与保险企业的经营模式转换过程相悖,就在同一时期,企业的社会责任概念,却通过各种形式不断渗入中国企业价值体系的核心领域,社会责任因素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管理者认同。虽然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理念,长期以来并没有形成一种得到广泛认同的定义。有观点认为,企业在经营的同时依法纳税,完成了提供就业岗位,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后,就已经完成了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如果再让企业承担基本职能以外的责任,必然会加重企业的负

担,是对企业的不负责任。也有观点认为,企业在完成依法纳税、提供产品等单纯企业职能的范围之外,仍然应该承担社会赋予的责任。

而在学术界,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定义至今尚未统一,甚至“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个词都没有形成一个标准的定义。目前,国际上认可度比较高的CSR

理念,即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这个词直译起来也可以理解为团体的社会责任,团体这个词在外延上要大于企业。因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所有社团应该遵守的社会责任。而在世界范围内的企业界,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主题是“企业生产守则运动”。它是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跨国公司大举进入发展中国家而产生的一种社会运动,它源于对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设立“血汗工厂”现象的反思,针对的领域是劳工保障。在这个运动中,许多企业在劳工组织和消费者的压力下,为保持企业形象而制定了一些自律性规则,目的是在改善企业劳工处境的前提下,将企业的社会责任融于企业活动之中。在为企业赢得商业利益的同时,为企业争取到一个好的社会评价,进而拥有一个好的社会环境。第一个用来衡量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国际标准于1997年问世,这个名叫SA8000的认证标准,作为第一个针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所订立的要求,虽然在企业的社会责任领域有标志性的意义,但实质上只是一种劳工福利保障标准,并没有涉及环境保护等劳工利益以外的领域。但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跨国企业发现,由于企业的社会责任被融入企业的管理和运作体系后,所产生的社会效应能使企业的发展赢得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好的生存环境。因此,经过若干年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这个理念在跨国企业中得到广泛认同。在此基础上,在企业外部力量的共同推动下,生产守则运动开始由跨国公司自我约束的内部生产守则向社会监督的外部生产守则转变。

从这个过程看,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企业社会责任的产生过程,来自于企业内外两方面的推动,保险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机制的建立,也离不开健全的有效率的推进机制。因此,要想论证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进机制,一定要从企业

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论述。保险企业作为直接参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特殊企业,在这个领域中应该如何定位,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整个行业在相关的经营与管理上普遍没有建立有针对性的制度,因此,关于保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推进机制,保险业界无论在理论还是在相关机制上,都还需要进行持续不懈的努力。

二、企业社会责任对保险企业的特殊意义,决定了保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推进机制的构成比普通企业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

从保险企业的职能与分工来看,保险企业在企业的社会责任方面,除了在“企业生产守则运动”中应该遵守相应的标准和坚持比较高的道德标准外,在必须运用自己的业务体系,尽到一般意义上的企业责任之外,还应该通过业务运作和为社会保障事业作贡献的形式,尽到企业公民的义务。因此,保险企业的社会责任推进机制是和社会保障制度紧密关联的。

1.保险企业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推进机制应该更为有效

保险企业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在社会责任方面应该有更多的功能,因此,保险企业的社会责任推进机制,应该比普通企业更为有效。一方面社会责任理念在保险经营中得到推进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另一方面,由于保险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多元化,企业应该有强力的内部推进机制,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企业的经营方针、管理思想与实务、发展战略以及相关产品的设计中。

2.企业的外部环境经营是保险企业建立社会责任承担机制的原动力

企业经营的原动力就是对利润的追求,而利润正来源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企业必须运用自身的经营机制,向所在的社会寻求资源,并通过经营行为转

变为自己的利润。换言之,所有企业其实都知道生存所依赖的资源来自于哪里,因此,经营外部环境必然就成为企业运作的基本内容之一。所谓经营环境,除了与地理环境相关的交通、市场、原料、水电供应等硬件条件外,就是企业与社会相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企业根据自身的条件与发展战略,不断调整企业行为的过程。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过程也可以视为企业与社会相互调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做得如何,对企业的环境经营,尤其是社会环境的质量自然会有重大影响。如果企业不能通过经营活动使自己的行为与社会环境相协调,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容纳,企业将难以避免倒退的命运。因此,企业要生存,不仅要做有益于社会的事,起到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还要让这个作用为社会所认识与感知。

近几十年来,由于各种传媒普及和信息技术提升,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成熟,使企业任何行为都能在第一时间进入所有受众的感官。企业任何与社会格格不入的行为,包括在道德层面上的缺失,都会很快被社会感知,而使企业处于被社会排斥的窘态之中。有时一个小小的失当行为,就会使企业走上覆亡之路,因此,在许多时候,社会声誉成了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在这种环境下,不重视企业声誉或者无力经营企业声誉的企业,都会成为高危企业,不得不面对极高的被淘汰率。在这种氛围下,企业必然会十分关注自己的社会形象。而社会形象的来源,就是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作为与成就。而保险企业作为直接参与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特殊企业,由于社会依存度远高于一般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应该做得更好,才能获得生存所需的社会声誉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社会资源。

3.保险企业必须通过承担社会责任来经营自身的社会环境,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

保险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各种主观的和客观的因素来促使保险企业把构建社会责任承担机制作为企业建设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当保险企业在开展业务,谋求利润的过程中,发现自身能够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为自身的发展找到突破之路时,就会产生较强的主观意愿,同时,也可以运用自身的企业运作体系,将其转变为有效的企业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机制就会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外部因素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在这个前提下,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是否做得完美,则会决定企业在社会环境中的处境。如果一家企业能够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做得尽善尽美,就必然给企业自身带来良好的社会声誉,而良好的社会声誉必然会推动企业的发展。

4.保险企业作为社会关联度极高的企业,其社会声誉对于企业有着生死悠关的意义。

保险企业的经营领域,对社会来说没有任何盲点,企业任何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行为,都会通过各种媒介为社会各界所共知。因此,保险企业与一般企业相比,更要珍惜自己的社会形象。而经营自身形象的最好途径则是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做得更好。保险企业直接参与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如果在社会形象建设方面能取得优势,无论在业务竞争、规模扩展和发展前景方面,都会使其他企业处于下风。所以,承担社会责任对于保险企业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决定企业的经营得失和成败。同时,如果保险企业能够准确地将自己定位在社会保障体系中,运用自身的资源与企业外社会形成的良性互动,推动自身健康持久发展,会有事半功倍的效能。在管理体系中,如果纳入社会责任理念,将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的份内事,并以线条清晰的管理脉络与高效流畅的经营系统贯彻到企业的日常行为中去,确保企业始终保持良好的形象与信誉,可以使企业在良好的环境中与和谐的社会共生共存共发展,从而达到保险企业和社会双赢这个最高的经营境界。

三、保险企业的社会责任推进机制是社会和企业相互调适的机制

保险企业作为社会的基本经济组织,它的活动时刻与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在对社会发生着或正或负的影响,另一方面,来自于社会的各种因素也不断地对企业进行着约束、规范与促进。基于这种联系而形成的各种机制,也构成了保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各种形态与模式。

因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推进不是保险企业的单方行为,关于保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推进机制与实现方式,应该从企业内外两个方面着手。依笔者的观点,企业以外的元素主要来自于法律与道德两个领域,而企业内部的元素主要来自于企业的经营理念与管理思想。如果我们对此加以细分,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因素:对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强制性约束,通过法律制度是最有效也是被运用得最普遍的。在我国,专门针对企业的许多经济法规,都是以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为归依的。这些法律,在确定企业的权利与义务的同时,也为企业规定了若干必须遵守的规则,而对规则的遵守,其实就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基本姿态。国家为了规范企业的行为,专门制订了与用工、环保、治安等有关的规则,成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强制性规范。在我国,除了普通意义上的法规外,国家还专门颁布了《保险法》,作为针对保险业的专门法,对保险行业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作了强制性的规定,来自法律领域的是对保险企业建立承担社会责任机制的强制性力量。这些法规构筑起来的规范,在为保险企业提供保护的同时,也要求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同时也规定了具体的内容和基本的程序。这些内容和程序,都起到了强制保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作用,从而成为保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推进机制的重要外部约束力。

2.同业自律因素:基于共同的利益和诉求,每个城市都建有保险行业自律机构。在现行架构下,保险企业无论是新建企业还是老企业,都被要求必须加入这样的组织,都必须加入共同的协议,遵守共同的章程。而这些同业自律组织的章程或者协议,都在不同程度上要求保险企业遵守一定的规范,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在相关的条款中,多有相关的奖惩办法。保险企业在这样的约定下运作,必然会最大程度地在章程的约束下开展自己的业务,按照要求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与责任,并在管理上作出相应的努力,以保证自己的企业不致因为违反章程受到处罚及使企业的声誉受损。在此基础上,通过遵守约定或者在承担各项义务方面,使自己在同业乃至于社会各界都保持较好的声誉,从而为自己的业务发展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因此,行业自律作为行业性推进力,在保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推进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道德因素:企业公民概念的出现,为保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树立了一个更为重要的标杆。作为社会参与度极高的企业,保险企业在树立自己企业公民形象方面,比一般企业有着更高的标准。由于保险企业直接参与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它必须遵守比一般企业更高的道德规范,必须倍加珍惜自己的道德形象。任何在道德方面的缺失,都会使企业在道德高地上举步维艰。而较高道德的操守本身就意味着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保险企业欲建立良好的形象,使其能够拥有宽广的舞台,就必须在企业道德领域做得更好。因此,道德元素作为一种社会性推进力,在推进保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

4.专业因素:专业规则来自于两个渠道,一是来自于保险企业特有的规则,这些规则来自于保险行业数百年经营而形成的自律准则,这些规则无需付诸任何文字的形式契约或者法规,要经营保险企业就必须遵守这些规则,否则,就会因为在竞争中处于弱势而被自动淘汰。例如,我们熟知的保险最大诚信原则,它所赋予保险企业在诚信方面的责任,就有着特殊含义,这个原则要求保险企业在经营中毫无保留地格守诚信。这种来自专业的原则,对于诚信机制急待完善的中国

社会有着非常的意义,因此,诚信建设是保险企业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的重要领域,也是保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推进机制的专业性约束力。

5.经营思想因素:经营理念作为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包括企业经营目标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它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经营思想中如果没有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它的核心价值观中如果没有社会责任的位置,那么,这个企业在管理和服务方面就不可能主动去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在制订发展战略、设计经营机制、建立管理体系、运作业务系统时,就不可能主动接受社会责任概念的制约。在公司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企业就不可能从长远的角度上来选择自己的行为。企业的行为可能更加短视和狭窄,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也就更难有所作为。因此,经营思想因素可以称为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推进机制的主观核心。

6.管理体制因素:对于企业来说,无论何种经营思想和经营目标,都要通过自己的管理来落实。无论企业的经营者如何睿智,经营思想如何先进。如果没有高效率的管理系统来进行落实,所有的经营理念包括策划都会流于空谈。因此,保险企业欲承担社会责任,必须拥有严格高效的管理体系。这种管理体系除了应该具备严格的程序和效率外,还必须具有将经营思想贯彻到具体业务活动中的能力。在大部分企业管理中,强调的是科学的分工、严格的程序和与之相关的效率等理化指标,而对于社会责任这种人文领域的概念,如何融入管理体制中,使相关的理念在转化为企业行为时不仅能够全面而有效,而且能体现得贴切自然。因此,管理体制是否能够将人性化经营的特质传达到具体的企业行为中去,是企业能否有效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机制的内部体制保证。

7.企业文化因素:文化是指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有时则专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因此,企业文化就是

在企业运作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社会责任作为文化范畴的一个概念,与企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是为了获取利润而建立的,企业不仅在创造物质财富也生产精神财富。这些都会在企业中自然形成各有特色的文化现象,这些文化现象与企业的性质、企业人群的组成和企业外文化的联系都有着极大的关联。企业文化不可能离开所处的社会文化而独立存在,也不可能不对所处的社会文化施加影响。例如,企业文化的载体——员工来自于社会,企业的员工下班后也要回归企业外社会。企业需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与普通企业相比,保险企业作为以广覆盖为特征的社会服务业,其社会参与度远大于一般企业。因此,它的企业文化与社会的联系远比一般企业更为广泛。保险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机制中,企业文化因素也是举足轻重的,如果保险企业因某种原因形成了排斥社会责任的文化,那么,它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表现。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推进机制方面,文化因素是一种精神性推动力。

总之,保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推进机制,是通过以上七个元素实现的。它是以法律为外部约束,以行业自律性规范为基本规则,以社会道德为行为准则,以专业原则为基本操守,以经营思想为核心观念,以管理为体制保证,以企业文化为精神推动力的综合体。保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体制,必须通过这七个渠道来加以实现。

《上海保险》2010年第3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