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达标名校2020年高考三月大联考地理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浦东新区达标名校2020年高考三月大联考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桌山(Table Mountain)来自3.6亿年前的海底,由砂岩构成,顶部平坦,一直被亲切的称为“上帝的餐桌”.一般只要天气晴朗,每天都会有大片云团环绕在桌山顶上,当地人形象的把它称为“上帝的桌布”。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桌山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的推断合理的是

A.岩浆喷出—外力沉积—外力侵蚀

B.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C.外力沉积—地壳下沉—外力侵蚀

D.外力沉积一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2.“上帝的桌布”出现频率最高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冬季D.秋季

3.桌山北面光秃秃的岩壁上鲜有植物,而南面植被茂密。形成桌山南北坡植被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洋流C.水分D.土壤

2.离散系数是统计学当中的常用统计指标。离散系数大,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分布越不均衡。下图为我国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能源密集型制造业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在全国的平均集聚度。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代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四类制造业的离散系数在2005年均有上升的原因最可能是

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口型制造业发展强劲

B.地区经济差异缩小,制造业向中西部扩散

C.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交通条件逐步改善

D.改革开放深化,政策支持力度地区差异增大

3.2019 年第 18 号台风“米娜”在浙江舟山沿海登陆后,转向韩国南部再次登陆。当台风中心位于上海的正东方位时,上海地区的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4.风化坑是岩石顶面上因积水风化作用而产生的四坑,坑外地势较低处会形成一个出水口,为坑内积水外泄的主要路径。我国亚热带季风海岛上发育在巨大花岗岩上的风化坑最为典型,研究者在四坑内发现岩石中的长石经外力作用,其钙、钾等元素流失,并向黏土矿物转化。下图示意风化坑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风化坑容易发育于( )

①平均高潮线以上的平坦海岸

②位置较高,坡度较缓的河谷阶地

③坡度平缓的山顶

④坡度陡峭的凹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较浅的风化坑内往往无风化碎屑物的主要原因是( )

A.潮汐的海浪侵蚀作用B.旱、雨季的风、水搬运作用

C.温差的物理风化分解作用D.积水的化学风化分解作用

3.图示凹坑内积水深度经常低于出水口高度将导致( )

A.坑外围变大B.坑底崎岖不平

C.坑侧壁呈内凹状D.坑内岩性不变

5.终碛是冰川末端较长时期停留在同一位置(即冰川活动处于平衡状态时)逐渐堆积起来的冰川堆积物。而终碛堤是由终碛堆积而成的弧状堆积堤坝。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形成的终碛堤特点相差较大。读我国西北某地区山岳终碛堤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山岳终碛堤最可能位于()

A.高山草原带B.高山冰川带

C.高寒荒漠带D.高山针叶林带

2.图中两道终碛堤显示()

A.气温降低,冰川扩张B.气温降低,冰川退缩

C.气温升高,冰川扩张D.气温升高,冰川退缩

3.与大陆冰川相比,山岳冰川的终碛堤()

A.海拔较高,长度小B.海拔较低,长度大

C.海拔较高,长度大D.海拔较低,长度小

6.《沁园春·长沙》中写道:“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诗词中“湘江北去”体现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B.水汽输送

C.降水D.地表径流

7.下图示意网友于2019年3月下旬某日某时刻,在江苏省某县城拍摄的东西走向道路两侧景观树照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拍摄时,北京时间可能为

A.5时B.10时C.15时D.19时

2.该日过后一个月内,该地

A.太阳高度日变化增大B.晨昏线与纬线的夹角变大

C.日出时间延迟D.日落西南方向

8.免耕是指作物播种前减少翻动表土、保留部分秸秆残茬的耕作方式。巴西马托格罗索州是世界主要的转基因大豆产区之一,该州普遍采用免耕技术种植大豆。我国从马托格罗索州进口的大豆主要用作饲料原料,而我国东北地区生产的优质大豆主要用作食品原料。如下图示意马托格罗索州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马托格罗索州相比,我国东北地区种植大豆的优势自然条件为

A.光照丰富B.热量充足

C.土壤肥沃D.水源充足

2.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数量显著增长,这能反映我国

A.大豆生产能力弱B.居民饮食结构变化大

C.大豆生产成本高D.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3.马托格罗索州采用免耕技术种植大豆的目的是保持土壤

①水分

②矿物质

③有机质

④空气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下图为某日亚洲部分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下列说法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A.亚欧大陆正处在夏季B.北京位于冷锋的前方

C.台北的风力比P 地大D.上海此时吹偏北风

10.婴儿潮是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现象,其形成受战争、政策、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图为2015年德国和我国的人口金宇塔。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我国相比德国

A.老年人口更多B.劳动力充足

C.新生儿性别差异明显D.婴儿潮传递明显衰减

2.1985~1995年,我国出现婴儿潮的主要原因是

A.战争结東之后社会休养生息B.生活水平显著降低

C.上一代婴儿潮进入生育高峰D.国家政策鼓励生育

3.目前1985~1995年出现的婴儿潮对我国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增加社会养老压力B.加剧中学教育资源紧张

C.提供丰富劳动力D.缓解就业竞争压力

11.下图中的地貌景观最可能是

A.沙丘B.山地梯田

C.三角洲D.滨海沙滩

12.科学家预测在2019年至2020年太阳表面将再度出现“无黑子”现象,又称为“白太阳”,预示着太阳活动将进入“极小期”。据此,“白太阳”现象持续期间()

①地球降水均增多,洪涝灾害更加频繁②极地附近出现“极光”的范围将扩大

③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减弱,磁暴减少④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减弱

A.③④B.②④C.①③D.①②

13.2018年春,北京的一场四月雪为清明小长假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景。4月5日下午,一位摄影爱好者发现在一片铺着方形地砖且空着的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白色的“馒头”状的小雪堆(如下图),且每个雪堆都位于一块方砖的正中央。据了解,这种方砖的中心有个空洞,会露出土壤,属近年流行的“可呼吸”地面铺装。

据此完成下列题。

1.带来这场降雪的天气系统是

A.B.

C.D.

2.照片显示的“雪馒头”形成的原因有

①土壤较地砖比热容大,升温较慢,其上积雪融化较慢

②地砖中心空洞积雪厚

③土温比气温低,积雪融化慢

④砖面比泥土升温快,温度高,其上积雪融化较快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4.我国劳动年龄(15-59岁)人口数量下降,人口形势出现逆转。下图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变化情况和15-59岁人口总量。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读图可知我国人口

A.2011--2025年人口总量持续下降B.2021年15-59岁人口总量达到最多

C.2011--2025年劳动人口数量持续下降D.2012--2015年劳动人口数量增加

2.劳动力数量减少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增长率过快下滑B.计划生育政策

C.14岁以下青少年比重大D.人口老龄化

3.缓解劳动力数量不足的措施正确的是

A.开发为老年人服务的产业B.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C.引导传统产业人员向第三产业转移D.推迟退休年龄

15.下图为“我国南方沿海某区域图”。从避免自然灾害影响角度考虑,旅游度假中心宜建在

A.①B.②C.③D.④

16.下图为某时刻的昼长等值线图(单位:小时),经线OA、0B为日期分界线,OA位于45°E,P点的纬度为7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北京时间为19时B.此时P地的影子朝向正南方

C.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D.此日B地日出正东方

17.飞檐是指屋檐的檐部向上翘起,是一种考虑室内光照和建筑美观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图1为飞檐景观,图2示意飞檐光照原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室内光照的角度考虑,“飞檐”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夏季遮阳的面积B.扩大冬季采光的面积

C.缩小夏季遮阳的面积D.缩小冬季采光的面积

2.某建筑设计师在浙江采用了“飞檐”的设计。若屋顶高度不变,与北京相比,应做的调整是

①飞檐长度不变,加大飞檐翘起角度

②飞檐翘起角度不变,缩短飞檐

③飞檐长度不变,缩小飞檐翘起角度

④飞檐翘起角度不变,加长飞檐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3.东北地区的飞檐长度都较短,能够更好的

A.排泄雨水B.遮阳纳凉C.美观协调D.减少积雪

18.下图为“甲、乙两处岩层构造图”,读图,完成以下小题。

1.甲、乙两处岩层年龄由新到老排序正确的是( )

A.甲:页岩、花岗岩、石灰岩乙:页岩、石灰岩、花岗岩

B.甲:页岩、花岗岩、石灰岩乙:花岗岩、页岩、石灰岩

C.甲:花岗岩、页岩、石灰岩乙:页岩、石灰岩、花岗岩

D.甲:花岗岩、页岩、石灰岩乙:花岗岩、页岩、石灰岩

2.①处岩石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关于①处岩石说法正确的是( )

A.岩浆冷却凝固后形成B.是贝壳及珊瑚碎屑沉积形成的

C.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形成D.外力作用在其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19.(6分)植被浅沟常布置在城市道路两侧和不透水地面周边等地,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下图为植被浅沟示意图,箭头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 )

A.a增加B.b增加

C.c减少D.d减少

2.建设植被浅沟对城市的影响是( )

A.增加地表水资源B.缓解城市内涝

C.造成地面沉降D.加重热岛效应

20.(6分)近年来,日本各地掀起一股“植物工厂热”,即在封闭或者半封闭环境中,借助人工光照,是配育绿叶蔬菜的场所。日本幕张地下植物エ厂利用靠近东京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种植蔬菜,该地下综合管廊闲置已久,温度常年保持在18~22℃。植物エ厂建成后,从菜苗盒送入地下到长好蔬菜送至地面,实现全程自动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出现地下植物工厂的主要原因是城市

A.耕地资源相对缺乏B.综合管廊普遍闲置

C.市民空余时间较多D.地下农业经验丰富

2.与传统蔬菜种植方式相比,地下植物工厂蔬菜种植

①距离市场近,储运费用低②地下温度稳定,采暖降温成本低

③全程自动化,劳动力成本低④技术较成熟,开发成本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40分)

2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中亚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咸海在1960年面积达6.8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四大湖,主要由阿姆河和锡尔河注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咸海周边逐步成为世界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咸海面积及总水量逐年减少,现在已几乎消失,如图所示。

(1)简述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阿姆河与锡尔河的补给水源主要依赖_________,其径流变化的特征有________。

(3)分析咸海面积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

(4)为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今后开发利用方向有________。

22.(8分)(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左图为海南岛旅游资源分布图,下右图为2017年海南各县市旅游收人统计图。

指出海南岛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三亚旅游收人高于海口的主要原因。

23.(8分)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3月3日,《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发布。报告显示:青海湖流域湿地面积持续增大,植被覆盖度提高,青海湖整体生态功能持续增强。下图示意青海湖流域的位置。

说明植被覆盖度提高对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24.(10分)(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珊瑚生长对水温、盐度、水深和光照等条件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因而珊瑚礁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之间的印度洋、西太平洋、加勒比海及红海等热带海区,同纬度的非洲、美洲西海岸及南美东部沿海珊瑚礁分布却很少。珊瑚礁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近年来发现珊瑚礁大面积死亡或者退化,估计全球有60%的珊瑚礁受到威胁,尤其在东南亚遭受威胁特别严重。

(1)指出亚马逊河河口珊瑚礁分布很少的原因。

(2)说明东南亚珊瑚礁遭受威胁严重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1.D

2.B

3.C

【解析】

1.材料“来自3.6亿年前的海底,由砂岩构成”,说明桌山地区曾为地势低的海洋,因地势低洼导致沉积物在此堆积形成砂岩(砂岩为沉积岩);现在桌山的海拔有1078米,由地势低的海底地区变成山地,说明该地发生了地壳的抬升作用,地壳抬升使桌山形成高地;裸露的砂岩受风力、流水作用的侵蚀逐渐形成顶部平坦的桌山外貌。因此形成过程是外力沉积,接着受地壳抬升作用由海变为山地,再受外力侵蚀形成独特地貌,A、B、C错,故选D。

2.读材料,“上帝的桌布”即桌山顶上的大片云团,而要出现云团应该“天气晴朗”。读图该地位于34°S 的非洲西南部,根据世界气候分布规律可知该地为地中海气候(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降水少,晴天多,则云团出现的频率大;冬季降水多,阴雨天多晴天少,云团出现频率小;春秋季节降水量介于夏冬之间,云团出现的频率较小,故A、C、D错,选B。3.该地为南半球、亚热带地区,南半球北坡为阳坡,北坡接受的太阳光更充足、热量更丰富,热量条件越好通常植被生长越好,因此桌山北坡植被少、南坡植被茂密的原因与热量无关,A错;非洲西南端位于

厄加勒斯暖流和本格拉寒流的汇合处,但桌山南、北两坡都受这两股洋流的影响,南北坡洋流条件相同,B错;地中海气候,夏季气温高,北坡夏季受副高、信风影响,降水少,蒸发旺盛,水分条件差,植被难以生长,但南坡位于东南信风(夏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南移,该地容易受东南信风影响)的迎风坡,降水量大,水分充足,因此南坡植被茂密,C对;南北坡岩石均为砂岩,气候类型相同,南北两坡的地形起伏没有明显差异(没有相关材料信息),土壤形成的岩石、气候、地形条件相同,南北两坡植被生长的原始土壤条件差别小,D错。

2.1.A

2.A

【解析】

【分析】

1.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对技术要求高,而我国总体经济水平较低,科技水平低,科技力量分布很不平衡,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的东部地区,因此影响到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集中程度高,离散系数小,A对。

2.A.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口型制造业发展强劲,带动四类制造业都发展迅速,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展,导致四类制造业的离散系数均匀加大,A对;

B. 地区经济差异缩小,向中西部扩散的制造业主要是低端的产业类型,而高端的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主要是在东部地区扩散,B错;

C. 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作用有限,不可能导致四类制造业的离散系数在2005年均有上升,C错;

D.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政策支持力度地区差异在逐渐缩小,而不是增大,D错。

3.C

【解析】

【详解】

当台风中心位于上海的正东方位,即上海位于台风中心的正西,根据北半球低压气旋的气流运动情况,可知台风中心西侧吹西北风,即上海吹西北风。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4.1.A

2.B

3.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风化坑相关材料为载体,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貌形态特征的影响,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本题考查地貌的位置判断,结合材料风化坑是岩石顶面上因积水风化作用而产生的四坑,平均高潮线

以上的平坦海岸;位置较高,坡度较缓的河谷阶地及坡度平缓的山顶这些地区地势较平坦,易积水,容易形成风华坑地貌,①②③正确,坡度陡峭的凹坡由于不易积水,风化作用较弱,不易形成风华坑,④错误,故选A。

2.较浅的风化坑容易受风、水等外力搬运作用的影响,使风化碎屑物流出坑外,B正确;海浪的侵蚀作用和由温差造成的物理风化分解作用会导致风化坑内碎屑物增多,A、C错误;积水的化学风化分解作用十分微弱,不能及时地分解掉风化碎屑物,D错误。故选B。

3.坑内水位的高低对坑外围影响较小;花岗岩岩性坚硬,积水风化作用不会导致坑底崎岖不平;坑内水位较高时,积水从出水口流走,故坑侧壁上部受到的积水风化作用较弱,但经常性的低水位对侧壁下部的风化作用较强,故下部扩大速度快于上部,则侧壁呈内凹状;风化坑主要是由积水风化作用形成的,钙、钾等元素的流失会导致坑内岩性发生改变。故选C。

5.1.C

2.D

3.A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终碛堤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解题关键是根据材料明确终碛堤的概念和形成。第1题,要根据掌握的垂直自然带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第2题,要根据终碛堤的形成原理进行推测冰川变化与终碛堤位置变化的关系。第3题,要熟练掌握世界冰川带的分布,然后根据终碛堤的形成原理进行推断分析。

1.根据材料,终碛堤是冰川末端的堆积物,是冰川携带物质在下缘堆积形成,因此,终碛堤位于高山冰川带的下缘,最可能位于高寒荒漠带,B不对,C对。高山草原和针叶林带的温度过高,一般不会存在冰川堆积形成终碛堤,AD不对。

故答案选C。

2.终碛堤是冰川末端的堆积物,是冰川携带物质能延伸到的地方;两道终碛堤说明冰川面积的变化;终碛堤分布海拔位置升高,说明气温升高导致冰川退缩。故答案为D。

3.大陆冰川主要分布在纬度较高的南极大陆、格陵兰岛等面积大的陆地上,较为平坦;山岳冰川分布在海拔高度较高的山地;因此与大陆冰川相比,山岳冰川的终碛堤分布海拔较高,BD不对。大陆冰川分布面积较大,山岳冰川分布面积较小,坡度较陡;因此与大陆冰川相比,山岳冰川的终碛堤分布面积较小,呈条带状,A对,C不对。

故答案选A。

6.D

【解析】

【详解】

诗词中“湘江北去”指的是湘江向北流入洞庭湖,体现水循环的环节是地表径流,D正确。蒸发水汽向上升,A错误。水汽输送是从海洋向陆地,B错误。降水方向是向下,C错误。所以选D。

7.1.B

2.A

【解析】

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街道为东西走向,因此图示树影朝东南或西北。若树影朝东南,则太阳位于西北方向,时间应该为18时过后,而3月下旬该地区19时已经进入黑夜;若树影朝西北,则太阳位于东南方向,时间应该为6时至12时之间,所以拍摄时间可能为10时,B正确。故选B。

2.该日过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且向北移动,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此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减小,正午太阳高度增大,太阳高度日变化增大,A正确。3月下旬至4月下旬,北极圈内极昼范围扩大,晨昏线与纬线的夹角缩小,B错误。该地此时间段内的白昼越来越长,日出时间越来越早,C错误。春分日过后的6个月内,该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D错误。故选A。

【点睛】

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北半球时,全球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南半球时,东南日出,西南日落。

8.1.C

2.B

3.A

【解析】

【分析】

1.巴西马托格罗索州地处低纬度地区,气候湿热,光热充足,大豆生长期降水丰富,与马托格罗索州相比,我国东北地区种植大豆的优势自然条件为土壤肥沃,因为中国东北地区是肥沃的黑土地,土壤肥沃,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数量显著增长,这能反映我国对大豆的市场需求量加大,大豆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因此,可能原因是居民饮食结构变化大。故B正确。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大豆生产能力增强,A错误。大豆生产成本高不是导致进口大豆数量显著增长的主要原因,C错误。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能力增强,不会导致进口大豆数量显著增长,D错误。故选B。

3.免耕是指作物播种前减少翻动表土、保留部分秸杆残茬的耕作方式。马托格罗索州采用免耕技术种植大豆的目的是保持土壤中水分、有机质和矿物质。A①②③正确。作物播种前减少翻动表土、保留部分秸杆残茬,目的不是保持土壤空气,④错误,BCD错误。故选A。

【点睛】

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经验

9.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判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等压线图的判读技巧及不同季节海陆气压的分布状况。【详解】

结合亚洲等压线图判断,此时陆地上为亚欧大陆为高压,太平洋为低压,说明为冬季,1月份,A错误;根据锋面的位置判断,北京位于冷锋的锋后,B错误;同一幅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据此判断台北的风力比P 地小,C错误;根据上海两侧的等压线分布判断(气压由西北向东南递减)此时吹偏北风,D正确,故选D。

10.1.D

2.C

3.C

【解析】

1.根据人口金字塔图,德国自婴儿潮后,出生人口比例明显大幅降低,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金字塔图只代表各年龄段所占比例,不代表数量,且中国人口基数远大于德国,因此A、B错。德国新生儿男女比例相近,因此男女性别差异不明显,故C错。选D。

2.我国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到了1985-1995年,实行计划生育前最后一批新生儿进入生育年龄,必然会引起又一次婴儿潮,因为中国上一次“婴儿潮”新增人口已经成家立业,进入生育年龄,又产生了下一次婴儿潮,所以引发最近一次婴儿潮最主要的原因是前一次婴儿潮的波及,C正确。我国生产力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婴儿潮并没有不断的到来,B错误。1986~1990年没有战争、国家人口政策并未调整,A、D错误。故选C。

3.1985-1995年出生的婴儿现在的年龄为24-34岁,已经成为劳动力,因此可以为社会提供丰富劳动力。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年轻劳动力增多会缓解社会养老压力,A错。24-34岁的人群不参与中学教育,B 错。劳动力增多会加大社会就业竞争压力,D错。选C。

11.B

【解析】

【详解】

图示地区海拔较高,等高线分布较均匀,相邻等高线之间相差2米,坡度较缓,河流经过,水源充足,判断图中的地貌景观最可能是山地梯田,B正确;沙丘的等高线一般是新月型的,A错误;三角洲海拔低,等高线稀疏,C错误;滨海沙滩海拔低,等高线稀疏,D错误。故选B。

12.A

【解析】

【分析】

“白太阳”预示着太阳活动将进入“极小期”。“白太阳”现象持续期间,地球降水有的地方增多,有的地方减少。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减弱,磁暴减少。太阳活动耀斑减少,对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减弱。【详解】

太阳表面将出现“无黑子”现象,又称为“白太阳”,预示着太阳活动将进入“极小期”。据此,“白太阳”现象持续期间,地球降水有的地方增多,有的地方减少,①错。极地附近出现“极光”的次数将减小,②错。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减弱,磁暴减少,③对。太阳活动减少,对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减弱,④对。A对, B、C、D错。故答案选A。

13.1.A

2.B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以2018年北京春季一场降雪后的“雪馒头”景观为背景材料,以此次北京普降大雪的原因、雪馒头形成的原因、方砖铺设的地面与水泥路面相比的效应为切入点,考查天气系统、大气受热过程、水循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及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

1.A冷气团向暖气团运动,为冷锋,B为暖锋,C气流下沉为反气旋,D气流上升为气旋。一般降雪是需要充足的水汽和较强的冷空气影响。从材料中可知此次北京普降大雪的时间在四月清明前后,此时北京虽然气温会出现回升现象,但一般不会导致强对流天气,况且强对流天气持续,范围为局地性,强对流天气如冰雹、雷暴、龙卷风、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而本次是降雪且为普降,B不对;春季北方地区仍有冷空气侵扰,受强冷空气南下的影响,可形成冷锋天气,如果当地水汽充足的话,能带来大范围降雪,A符合。故本题正确应选A。

2.从图上可以看出雪馒头是在空心砖的中央空洞部分存在的,可以推测出应该是土壤部分和地砖部分的温度不同导致,地砖化的快,代表地砖由于升温等原因导致的其温度较高一些。地砖中心虽然有空洞,但与地砖相比高度应不会有那么大的差距,且没化的雪向上突起,微弱的差距影响不大,且雪有粘附性,中心空洞的雪在没融化前应和周边地砖上的雪附着一起,其下面空气应较多一些,②不符;降雪前土温比气温要高,因为大气的温度来自于地面辐射,故降雪时其表面温度应略高于气温,③不对;由于土壤的比热容较大,雪后升温速度较慢,砖面升温较快,这样导致砖的升温快,再加上由于土壤的含水量高渗水率低,砖渗水率高一些,因地落在中间土地上,会化得慢。①④符合,故本题B正确。

【点睛】

本题难度中等,以一幅照片作为情境材料进行地理知识的考查在不少试题中常常出现,这也体现了地理知识的生活化,符合今年高考大纲的要求“注重创设与学习、生活、学科发展密切联系的情境”,有效的检测了解题者必备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关于相同区域雪融化差异的题目较多,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注意这

相同区域受太阳辐射类似,能使雪融化差异一定是下垫面中的温度差异而导致的,所以入手就是找到什么原因导致的下垫面温度不同。

14.1.C

2.B

3.D

【解析】

1.图中无法反映2011--2025年人口总量变化情况,A错误。2011年15-59岁人口总量达到最多,B错误。2011--2025年劳动人口数量持续下降,C正确。2012--2015年劳动人口数量减少,D错误。故选C。2.劳动力数量减少根本原因是计划生育政策,减少出生人口,B正确。故选B。

3.开发为老年人服务的产业,引导传统产业人员向第三产业转移,不能减缓劳动人口数量不足,A、C错误。全面放开生育政策,不能立刻改变劳动力数量不足的现象,B错误。推迟退休年龄,能减缓劳动人口数量不足,D正确。故选D。

15.C

【解析】

【详解】

①位于河口地区,又是临海,在我国南方沿海易受海洋灾害影响,不适宜建度假中心,A错。

②位于沿海地区,易受海洋灾害,B错。

③处地形平坦开阔,距海岸、陡崖等山林景观都不太远,既方便观赏,又不易受到海洋灾害,地质灾害的影响,C对。

④地距离河谷太近,易受泥石流、洪水灾害影响,D错。

故选C。

16.B

【解析】

【详解】

同一纬度的昼长相等,图中等值线图可以看成极点俯视图,昼长等值线相当于纬线。材料信息表明,经线OA、OB为日期分界线,其中有一条为日界线(180°经线),另一条为0时经线,材料信息表明,OA经度为45°E,则OB为日界线,OA为0时经线,即45°E为0时,经计算,北京时间(120°E)应为5时,A错误。OB经度为180°,OA为45°E,根据经度变化方向判断,该图应为北极点俯视图。图中显示,P 地昼长为24小时,即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P地位于OA经线上,即P地区为0时,太阳应位于P

地正北方,当地的影子朝向正南方,B正确。由于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P地纬度为75°N,正好出现极昼现象,因此太阳直射15°N,但不能确定是向南移动,还是向北移动,C 错误。由于此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则B地日出东北方,D错误。

17.1.B

2.A

3.D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飞檐是指屋檐的擔部向上翘起,是一种考虑室内光照和建筑美观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读图可知,普通屋顶使冬季射入室内的太阳光线减少,飞檐高度增加,使冬季摄入室内的太阳光的面积增加。故选B。

2.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根据图文信息分析判断即可。该题设计的目的是从“排泄雨水”的角度分析,浙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丰富,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浙江少。因此浙江飞檐长度不变,加大飞檐翘起的角度有利于排泄雨水,①正确;或者飞檐翘起的角度不变,缩短飞檐,也有利于雨水的排泄,②正确。故选A。

3.本题主要考查东北地区的飞檐长度都较短的原因,根据东北地区的地理环境分析解答。.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气温低,且降雪量多,所以东北地区的飞檐长度都较短,有利于增加积雪的下滑,防止压塌房屋,和其余选项关系不大,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8.1.B

2.C

【解析】

1.甲乙两图中,页岩和石灰岩都是沉积岩,页岩在上,石灰岩在下,说明石灰岩形成的时间早于页岩。花岗岩是侵入岩,从图中可看出石灰岩形成后,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说明花岗岩形成的时间晚于石灰岩。甲图中花岗岩上部被侵蚀了,后来外力作用形成页岩,说明页岩的形成时间晚于花岗岩,CD不对;乙图中页岩与石灰岩都发生了地层弯曲,说明石灰岩上面的页岩形成后发生了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A不对,故答案为B。

2.石灰岩受热并且在一定压力下变质成大理岩,其作用属于内力作用中的变质作用,故ABD不对,答案选C。

19.1.A

2.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1.联系水循环的基本环节、结合图形可知,a为蒸发或者蒸腾作用,b为地表径流,c为下渗,d为地下径流;植被浅沟中的植被具备蒸腾作用,那么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a会增加;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土质较疏松,下渗量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即c增加、b减少;下渗量增加,那么地下径流应该增加,即d增加,故选项A正确。

2.地面沉降与过度开采地下水等有关,与人为制造的植被浅沟无关,故排除选项C;植被比不透水地面热容量大,可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故排除选项D;由题干材料可知,植被浅沟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可以增加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缓解城市内涝,而且可以把下渗的水资源收集起来加以利用,即可以增加水资源,故选项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水循环、大气受热过程。

20.1.A

2.A

【解析】

【分析】

1.地下植物工厂即将农作物放在地下种植,主要的目的是城市的土地资源少、地价高,现代城市建设用地大量挤占耕地,造成耕地资源紧缺。正确答案为A。综合管廊普遍闲置不一定非要发展农业,也可以发展第三产业,这不是地下植物工厂出现的必然原因,B错误。靠近东京的城市,市民从事农业比重较小,空余时间不多,C错误。地下农业刚起步,经验不丰富,D错误。故选A。

2.地下植物工厂需借助人工光照,使用营养液,使用自动化设备,因此技术要求高,开发成本高,且技术并不成熟。排除④,故正确答案选A。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40分)

21.(1)气候干旱,降水少;河流少,径流量小,多内流河,植被稀少,荒漠广布;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壤贫瘠;风蚀地貌、风积地貌广布。

(2)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夏季径流量大,冬季径流量小

(3)大规模棉花生产引水灌溉,工业生产和城市用水增加导致河流入湖水量减少。

(4)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土地,防治土地荒漠化;发展节水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能源工业;发展特色旅游业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河流的补给形式、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措施。【详解】

(1)自然地理特征主要从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分析。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该地区河流发育较差,河流少,径流量小,多内流河;由于干旱,该地植被稀少,荒漠广布;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壤贫瘠;风力较大,故风蚀地貌、风积地貌广布。

(2)读图可知,该地是中亚地区,位于大陆内部,降水少,夏秋季气温高,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为主。因此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夏季径流量大,冬季径流量小。

(3)湖泊减小的原因主要是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增加导致。该地区大规模棉花生产引水灌溉,工业生产和城市用水增加导致河流入湖水量减少。

(4)区域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发挥优势,治理存在问题。为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今后要

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注意防治土地荒漠化;发展当地的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能源工业,发展特色旅游业。

22.分布特点:分布不均,相对集中;南北多,中部少;东南多,西北少。原因:三亚旅游资源丰富(或集群状况好),且地域组合好;旅游资源的品质好(或游览价值高)。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海南岛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主要考查学生的图文信息提取能力和地理事物分布规律的描述方法,首先从整体来看,海南岛旅游资源整体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岛屿的南部和北部,东部较多,西部较少;另外,三亚旅游收入高于海口的原因实质是考查旅游资源的评价,调用相关知识,从旅游资源的种类、集群、组合、价值、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即可。

23.植被覆盖度提高,流域的水土保持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减少,湿地面积增加;流水侵蚀减弱,入湖泥沙减少,湖水水质变好;生物多样性增强,动植物种类和数量增多;气候变得湿润,荒漠化士地减少等。(答题角度包括对大气、水、生物、土壤、地貌的影响)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植被对其它自然要素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详解】

本题为影响说明类题,关键词“植被覆盖度提高”,答题方向“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圈包括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地貌等,具体来说植被一般能够保持水土,植被的增加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入湖的含沙量;植被可以涵养水源,增加下渗,调节地表径流,减少流水侵蚀;植被的增加,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促使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植被可以增加局部水汽,发挥调节气候等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土地荒漠化的发生。所以针对性的进行分点,总结出植被覆盖度提高对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点睛】

从整体性角度看植被对给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如果植被减少,调节气候的功能减弱,气候变得更加干旱,风化、风力作用增强,沙尘暴多发、加剧土地沙漠化,地表多沙质堆积物、土壤变得贫瘠甚至欠发育,生态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

24.(1)大量淡水注入降低了盐度;河流带来泥沙使海水浑浊、光照变弱,不适宜珊瑚的生长。

(2)对珊瑚礁直接破坏:台风(飓风)和海啸;海底火山和地震;滨海开发(包括工农业和旅游业;过渡捕鱼(拖网、炸药以及药物等);海底油气资源开发;开采和贩卖珊瑚礁。影响珊瑚生长:陆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入海洋;全球变暖或者海洋酸化。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体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