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中转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垃圾中转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垃圾中转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概述 .............................................................................. - 1 -

1.1 编制背景 ................................................................................... - 1 -

1.2 编制依据、目的........................................................................ - 1 -

1.3 可行性研究内容........................................................................ - 2 -

1.3.1 服务范围及对象............................................................... - 2 -

1.3.1 建设地点与规模............................................................... - 3 -

1.3.2 项目建设内容................................................................... - 3 -

1.3.3 项目建设进度................................................................... - 3 -

1.3.4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3 -

1.3.5 效益分析 .......................................................................... - 3 - 第二章项目区域概况........................................................................... - 4 -

2.1 自然概况 ................................................................................... - 4 -

2.1.1 地理位置 .......................................................................... - 4 -

2.1.2 气候 .................................................................................. - 4 -

2.1.3 矿产资源 .......................................................................... - 4 -

2.1.4 旅游资源 .......................................................................... - 4 -

2.1.5 经济概况 .......................................................................... - 4 -

2.2 **总体规划 ................................................................................ - 5 -

2.2.1 规划期限 .......................................................................... - 5 -

2.2.2 规划范围 .......................................................................... - 6 -

2.2.3 规划人口 .......................................................................... - 6 -

2.3 环卫管理系统现状.................................................................... - 6 -

2.3.1 环卫现状 .......................................................................... - 6 -

2.3.2 环卫规划 .......................................................................... - 6 - 第三章垃圾处理现状及建设必要性.................................................... - 8 -

3.1 垃圾处理现状............................................................................ - 8 -

3.2 工程建设必要性........................................................................ - 8 -

3.2.1项目的建设符合相关的产业政策 .................................... - 8 -

3.2.2 加快**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建设的需要.................... - 9 -

3.2.3保护人民健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 9 -

3.2.4 保护环境的需要............................................................. - 10 -

3.2.5 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完善城市总体功能的需要 .......... - 10 -

3.2.6改善投资环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需要 ........... - 10 -

3.2.7 必要性与可行性............................................................. - 11 - 第四章工程规模确定......................................................................... - 12 -

4.1 工程服务范围.......................................................................... - 12 -

4.2 垃圾规模预测.......................................................................... - 12 -

4.3 垃圾中转站设计规模的确定 .................................................. - 14 - 第五章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 ........................................................... - 15 -

5.1 厂址选择 ................................................................................. - 15 -

5.1.1 厂址选择原则................................................................. - 15 -

5.1.2 用地标准 ...................................................................... - 15 -

5.1.3 选址分析 ...................................................................... - 16 -

5.2 站址建设条件.......................................................................... - 17 -

5.2.1 供水 ................................................................................ - 17 -

5.2.2 排水 ................................................................................ - 17 -

5.2.3 供电 ................................................................................ - 17 -

5.2.4 交通 ................................................................................ - 17 -

5.3工艺流程 .................................................................................. - 17 - 第六章工程总体设计 ....................................................................... - 18 -

6.1建设内容 .................................................................................. - 18 -

6.2中转站转运方案比选............................................................... - 18 -

6.3生活垃圾转运工艺设计 ........................................................... - 20 -

6.3.1预压缩式和直接压缩式 .................................................. - 20 -

6.3.2水平压缩和垂直压缩...................................................... - 21 -

6.4垂直压缩式转运站工艺 ........................................................... - 23 -

6.4.1垃圾处理工序.................................................................. - 23 -

6.4.2设备配置及性能技术要求 .............................................. - 25 -

6.4.3生活垃圾压缩式收集站工工艺流程............................... - 27 -

6.4除臭系统 .................................................................................. - 27 -

6.5渗沥液系统 .............................................................................. - 30 -

6.6建设内容汇总表........................................................................ - 33 - 第七章生活垃圾转运站公用工程 .................................................... - 34 -

7.1总图布置 .................................................................................. - 34 -

7.2建筑 .......................................................................................... - 34 -

7.3结构 .......................................................................................... - 36 -

7.4电气 .......................................................................................... - 37 -

7.5 自控设计 ................................................................................. - 40 -

7.6给排水 ...................................................................................... - 41 - 第八章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 - 42 -

8.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 42 -

8.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 44 -

8.3环境保护措施........................................................................... - 49 -

8.4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 - 49 -

8.5结论与建议 .............................................................................. - 52 - 第九章节能、节水及防腐蚀 ........................................................... - 58 -

9.1能耗概况 .................................................................................. - 58 -

9.2节能措施 .................................................................................. - 58 -

9.3防腐蚀 ...................................................................................... - 59 - 第十章职业安全、卫生及防疫 ....................................................... - 61 -

10.1设计依据 ................................................................................ - 61 -

10.2主要危害因素分析................................................................. - 61 -

10.3安全卫生防范措施................................................................. - 62 -

10.4卫生防疫措施......................................................................... - 63 - 第十一章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 - 64 -

11.1组织机构 ................................................................................ - 64 -

11.2工作制度 ................................................................................ - 64 -

11.3项目定员 ................................................................................ - 64 -

11.4人员培训 ................................................................................ - 64 - 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计划与工程管理................................................ - 65 -

12.1实施原则及步骤..................................................................... - 65 -

12.1.1实施原则 ....................................................................... - 65 -

12.1.2实施步骤 ....................................................................... - 65 -

12.2实施进度计划......................................................................... - 65 -

12.3项目管理 ................................................................................ - 66 -

12.4项目建设招投标..................................................................... - 66 -

12.4.1招标工作依据................................................................ - 66 -

12.4.2招标工作原则................................................................ - 67 -

12.4.3组织形式 ....................................................................... - 67 - 第十三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 - 68 -

13.1投资估算范围......................................................................... - 68 -

13.2编制依据 ................................................................................ - 68 -

13.3建设投资估算......................................................................... - 68 -

13.3.1建筑工程 ....................................................................... - 68 -

13.3.2设备购置与安装工程.................................................... - 68 -

13.3.3其它费用 ....................................................................... - 69 -

13.3.4基本预备费 ................................................................... - 69 -

13.4建设投资估算表..................................................................... - 69 -

13.5资金筹措 ................................................................................ - 74 - 第十四章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 - 75 -

14.1社会效益 ................................................................................ - 75 -

14.2环境效益 ................................................................................ - 76 - 第十五章结论和建议 ....................................................................... - 77 -

15.1结论 ........................................................................................ - 77 -

15.2建议 ........................................................................................ - 77 -

第一章概述

1.1 编制背景

1.1.1项目名称

**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

1.1.2承办单位名称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1.1.3项目性质

新建

1.1.4项目类别

市政工程

1.2 编制依据、目的和范围

1.2.1 编制依据

1、政策、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修订)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2017修改)(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1);

(5)《**省环境保护条例》

(6)《**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管理办法》

(7)《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8)《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0号)(9)《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

(10)《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5年4月2日);

2、标准、规范

(1)《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 47-2006)(2016)

(2)《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建城[2010]120号)

(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 50337-2003)

(4)《生活垃圾转运站评价标准》(CJJ/T156-2010)

(5)《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17-2009)

(6)《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计算及预测方法》(CJ/T 106-1999)(2016)(7)《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 27-2005)(2013)

(8)《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给水与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05]157号)

(9)《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

(10)《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2012)

(1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1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13)《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

(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1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

(1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17)《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9)

(1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3、其他

(1)《**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2)建设方提供城市生活垃圾基础数据资料

(3)项目双方签订的工程咨询委托书和合同书

(4)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和证明文件

1.2.2 编制目的

本报告通过分析**现有垃圾产生量,预测未来十五年垃圾产生规模,配套设计垃圾中转站;根据各种转运工艺的适用条件,分析研究解决的方案和措施,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为建设经济合理的垃圾转运系统提供可行性建议,本报告的编制主要为达到以下目的:

论述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确定工程建设规模;

提出合理的工程方案并加以论证、优化;

提出工程投资估算、效益分析、运行管理组织及实施进度计划;

提出资金筹措方案。

1.3 可行性研究内容

1.3.1 服务范围及对象

1、服务范围

本工程服务范围为:**路北段西侧周边1.5km2范围内的居民;**南段路东所在地周边1.5km2范围内的居民和广场活动人群;**2000余家商家。

2、处理对象

**路北段西侧和**南段路东所在地垃圾站主要处理对象为周边范围内居民生活垃圾,**垃圾站主要处理对象为**内的生活垃圾和经营所产生的垃圾。

1.3.1 建设地点与规模

本项目建设3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分别为**路中转站、**中转站、**中转站,其中**路中转站位于位于东**路北段与康达路交汇处,日转运垃圾能力目前为5.4吨、远期为14.4吨;**中转站位于**与**交叉口北200米路东,日转运垃圾能力目前为7.2吨、远期为26.3吨;**中转站位于**与建**交叉口西200米路南,日转运垃圾能力目前为9.9吨、远期为26.3吨。

1.3.2 项目建设内容

总建筑占地面积488.25m2,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物资储藏间、压缩站房、机坑、控制室及值班室等,并配套垃圾压缩机、水电设施、进场道路及环境保护设施等。

1.3.3 项目建设进度

本项目计划分2014年7月开工建设,2015年1月投入使用。

1.3.4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项目工程的估算总投资414.80万元。其中第一部分工程费用308.76万元;其他工程费用118.85万元;工程预备费30.62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41万元。

1.3.5 效益分析

该项目的建设,其效益主要体现在垃圾收集和运输过程中费用的节约,降低垃圾运输及处理过程中的能耗,使****新城居住区和**办东关村、**瓦房庄自然村、**、润豪世纪广场居住区和**办安庄村居民生活垃圾得到及时处理,提高城区生活垃圾处理水平,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的环境面貌和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为镇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第二章项目区域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位于**省西南部,**盆地东北隅,伏牛山东麓,唐白河上游。东邻舞钢、泌阳县,南接社旗县、宛城区,西连南召县,北依鲁山县、叶县,是**市的北大门。县域东西长72公里,南北宽61公里,总面积2542平方公里。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海拔760.3米,最低海拔108米,浅山区、岗丘区、平原区各占三分之一。

2.1.2 气候

处于北亚热带与南暖温带、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盆地与黄淮海平原、伏牛山脉与桐柏山脉和华北地台与秦岭地槽的五个自然分界线上。年均气温14.4℃,年均日照2092小时,年均降水量为803.9毫米,无霜期220天。

2.1.3 矿产资源

**发现矿种有29个,探明储量的10种。主要矿种有金、银、铅、锌、铝、钛等金属矿藏和萤石、滑石、钾长石、白云岩、硅石、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重晶石等非金属矿藏。其中,**处于新近发现的中国最大的世界级特大型金红石矿床主地段,境内金红石矿带长30公里,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预测远景风化壳型金红石资源量达1239万吨,原生矿资源量达4487万吨,总资源量达5726万吨。另外,白云岩储量3亿吨,滑石储量8000万吨,萤石1000储量万吨,这些均为中国大型矿床之一。

2.1.4 旅游资源

**有可供观赏的风景名胜80多处。距今七千多年的独树大张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中国最早的长城——楚长城遗址、西汉廷尉张释之祠、东汉——汉光武帝——刘秀饮马的扳倒井遗址和湖阳公主修行的炼真宫遗址、北魏雕凿的佛沟摩崖造像、唐代四大名刹之一的普严寺、宋襄汉漕渠遗址、红二十五军血战独树镇纪念碑、空军战斗英雄杜**纪念馆等景观;有号称北武当的黄石山、“中华第一石川”七十二潭以及七峰山、大乘山、三贤山、望花亭水库等自然景观。其中,大张庄、平高台古文化遗址、楚长城、文庙、博望故城、佛沟摩崖造像和红二十五军独树镇纪念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1.5 经济概况

2013年,**生产总值完成145.6亿元,增长11%,增速居**市第2位。地

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4亿元,增长22.7%,总量和增速均居**市前三位,税收比重达到81.3%;公共财政支出达到32.08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2.2亿元,增长2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585元和7903元,增长12.3%和12%。

1、第一产业

2013年,**粮食总产首次突破12亿斤,实现“十连增”。投资1.6亿元,建成高标准粮田14万亩,连续8年获得市“兴水杯”。完成12个贫困村整村推进任务,实现脱贫1.6万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6万人。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64家,达到774家,居**市之首。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2家,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4个。**家庭农场达到53家,流转土地近16万亩,带动了烟叶、黄金梨、金木瓜、裕丹参、小辣椒、精细蔬菜、畜禽养殖等特色农业规模化、基地化,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2万亩,成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县。

2、第二产业

2013年,**新入驻企业16家、达到89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亿元,税收1.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4.7亿元,增长18.4%,增速居**市第一。全年续建和新开工项目21个,总投资72.1亿元。投资2.35亿元的天锐机电、投资4.5亿元的宛北水泥二期、投资1.3亿元的裕众服饰项目建成投产。

2013年,**总面积7.9平方公里的超硬材料产业园规划获得批准,将成为**第二个产业集聚区。围绕超硬材料配套设备,积极发展上游产业,压机铰链梁、导电圈等项目建成投产,硬质合金顶锤、芯柱等项目落户产业集聚区。中南钻石公司成功上市,成为**市第6家上市企业,实现县上市企业零的突破,产能达到60亿克拉,年产值20亿元,利税5.5亿元,国内市场份额达到45%以上。预计全年合同利用境外资金533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700万美元,实现进出口3400万美元。

3、第三产业

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3亿元,增长13.3%,居**市第三位。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9.3亿元,增长15.8%,贷款余额61.5亿元,增长41.7%,增量增速分别居**市第二位和第三位。高效经济生态示范县启动建设。2.2 **总体规划

2.2.1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09年-2030年;

近期:2009-2015年。

远期:2016-2030年。

2.2.2 规划范围

项目远期规划范围为**中心城区42.90km2。

2.2.3 规划人口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第五章:城市规模、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规划,预计中心城区近期总人口2015年总为25.0万人;中期2020年总为35.0万人;远期2030年约为43.0万人。

2.3 环卫管理系统现状

2.3.1 环卫现状

1、管理体制

**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分区负责制。

区环境卫生管理所负责对居民区的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和处理。

生活垃圾由清扫工人集中送到附近的垃圾堆放点,不作任何压缩处理,然后运送垃圾场进行处理。

2、垃圾产生量

城镇生活垃圾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城镇人口、城镇规模的扩大、流动人口的增加,季节的变化等都会对生活垃圾的增加产生影响。城镇居民生活燃料结构的改变、净菜上市比例的提高等,都会改变人均垃圾的产生量。所有这些因素,都会改变城镇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垃圾产量随时间的变化均有一定的规律,在一定阶段以前,垃圾总产量及人均产量逐年上升,但到了一定阶段以后,其总产量及人均产量逐渐稳定并稍有下降趋势。

由于****路北段西侧、**、**南段路东所在地目前阶段,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本报告根据人均垃圾量进行一个静态预测。目前**路北段西侧1.5km2范围垃圾日产生量为5.4吨、**1km2范围垃圾日产生量为7.2吨、**南段路东所在地1.5km2范围垃圾日产生量为9.9吨。

3、垃圾转运方式

目前垃圾运输车辆为东风牌拉履式运输车和东风牌密封型箱式垃圾运输车,其中垃圾中转站垃圾运输采用东风牌密封型箱式垃圾运输车,将垃圾运输至县垃圾处理场(位于**崔洼村,距县城10公里)进行卫生填埋。2.3.2 环卫规划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城远期规划为43万人,按照城市规划,预计2030年城市范围内各项环卫设施建设规模如下:

1、垃圾收集运输

生活垃圾收集点服务半径不超过70米,逐步实行袋装分类收集、容器化、封闭化和机械化运输。废物箱设置间距一般道路为80-100米,交通干道为50-80米,商业步行街为25-50米,居住区可按100米的间隔设置。

2、垃圾转运站

小型垃圾转运站每0.7~1.0km2设置一座,用地面积不小于100 m2,与周围建筑物间隔大于5米。

3、垃圾处理场

生活垃圾定期收集,统一运往垃圾卫生填埋场。工业垃圾、医疗垃圾及科研垃圾需要单独进行处理,不能直接运往垃圾场进行直接填埋。工业垃圾及建筑垃圾尽可能再生利用,使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第三章垃圾处理现状及建设必要性

3.1 垃圾处理现状

目前城市垃圾主要处理方式是通过收集后统一运送至县垃圾处理场卫生填埋,同时垃圾收集中转站较少,主要存在问题如下:

长期以来,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转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资金投入不足,渠道单一,造成环卫设施数量不足,种类不齐全,设施、设备落后,标准不高,影响了垃圾收运处理设施的建设。环卫设施缺乏,机械设备陈旧,落后,环卫停车场、修车厂、环卫工人休息场所、特种车辆作业修整场地等设施严重缺乏。

城区各垃圾收集点规模小,布点较密,且无卫生防护,影响市容景观、环境卫生。城区内无垃圾中转站,只有一些地上式敞口垃圾箱,在垃圾收运过程中会有垃圾压缩液体渗出,易造成二次污染,影响环境卫生。

由于垃圾收集点众多,难以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和监督。收运车辆缺乏,劳动效率低,垃圾收运工作不能满足城市需要,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局部区域的环境卫生问题依然突出,各乡镇环卫设备数量严重不足,均无垃圾集中处理的村。生活垃圾不能做到日产日清。

3.2 工程建设必要性

3.2.1项目的建设符合相关的产业政策

城市环境卫生行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城市建设和管理领域重点支持的产业之一,是改善城市形象、人民生活质量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产业,在城市现代化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历来对城市垃圾处理十分重视,为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国务院颁布了《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工作规则》。

**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指出: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确保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的高处置率,今后**省各城市将逐步取消现有的露天式、半裸露式、敞开式等不密封垃圾收运公共设施,取缔社会上的垃圾拾荒人员,消除生活垃圾二次污染,推广密闭式或压缩式垃圾收运设施。

本生活垃圾中转站工程的建设是贯彻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符合**省发

展规划,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3.2.2 加快**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建设的需要

**未来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以旅游经济为主导地位,特色农业为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区域资源优势为依托,以产业结构的非农业化推动地域结构的城市化和现代化,从城镇体系的现状出发,优化城镇体系空间格局和等级、规模、职能结构,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加快经济战略性调整步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县城经济的全面发展。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第三章第四节县域基础设施规划,城镇垃圾清运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近期达到40-60%,远期达到100%。城镇生活垃圾以垃圾箱为主,容器收集率应逐步达到100%。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增长,垃圾的产出量也是增长的态势。然而**目前垃圾的收集方式十分欠妥,由与缺乏垃圾转运站,使得垃圾处理场利用率低,垃圾并未进行分类收集,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混合后直接进入垃圾处理场倾倒,而很多乡镇更选择就近掩埋垃圾。随着城市垃圾量的与日俱增,垃圾不能够有效处理,对城市环境和形象造成不良影响,与城市建设的步伐不协调,严重阻碍了经济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要改善基础设施的现状,强化和提高城市的服务功能,消除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改善投资环境,加快**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才能把**建成一个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外向型城市。建设工艺先进、技术成熟、可靠的垃圾转运站是十分必要的。

3.2.3保护人民健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持续发展,**环境治理却未得到同步发展,特别是城市垃圾量的与日俱增,未经处理的垃圾乱堆、乱放,卫生条件较差,不但对城区大气环境、地表水、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及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实施本项目,是治理城市环境、保护人民健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实施**城镇生活收运系统建设项目,建设垃圾转运站,使县城和各乡镇的垃圾都能集中运往填埋场处理,使城市垃圾实现一次性无害化处理,杜绝城市垃圾无序堆放造成城市周边生态环境恶化。

综合上述,本工程的建设是符合国家和**省对城镇建设政策要求,同时本工程的建设很好的依托了城市将要在独树山沟中建成的卫生填埋场,工程的建设是非常必要。

3.2.4 保护环境的需要

**乡镇生活垃圾一直是运往周边简易垃圾填埋场进行简单填埋处理。但由于简易垃圾填埋场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基本上未采取环保措施,如防渗、分层压实、覆土、填埋气体导排、渗沥液处理等措施,导致生活垃圾对周围环境二次污染,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产生的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垃圾成分也越来越复杂,新的生活垃圾转运及处理设施如不及时建设,生活垃圾将无处可去,将严重恶化城乡环境,如任其发展,将严重影响**卫生环境。实施**生活垃圾转运及处理工程是为广大人民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需要,也是从源头保护城镇自然生态环境免受污染的必然选择。作为城镇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重要一环,对城镇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和转运,送至高水平处理场所处理,对保护**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3.2.5 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完善城市总体功能的需要

**周边乡镇目前大多仅依靠附近的简易填埋场来消纳垃圾,生活垃圾处理远达不到国家标准,其产生的废水、废气得不到妥善处理,严重影响生活环境,损害人民身体健康。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城市环境卫生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人们对城市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保证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保障社会稳定,彻底改变生活垃圾处理的落后状况,消除垃圾污染对城市环境的威胁,实现**总体规划目标,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建设,必须尽快建设符合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标准的现代化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

3.2.6改善投资环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需要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个瓶颈,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将会对**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城市规模扩大,城区人口增加,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总量不断增加,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序堆放,既破坏了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又影响了人民正常生活,制约了社会经济及旅游事业的发展,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已日益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之

一。因此,建设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对提高城市品位,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谐社会,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及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综上所述,**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是**城镇快速发展建设过程中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城市发展,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因此,结合城市近、远期发展,建立一套封闭的、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有足够处理能力、技术先进合理的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3.2.7 必要性与可行性

综上所述,本项目生活垃圾中转站工程的建设符合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性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政策,是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规划总体目标的必然要求。

本工程的建设必将有效改善当地投资环境,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第四章工程规模确定

4.1 工程服务范围

****路中转站工程服务范围为**新城居住区和**办东关村、**瓦房庄自然村,目前总人口6000人;**中转站服务范围主要是**,目前**有商户2400户,主要经营水果蔬菜、摩托车电动车、建材;**中转站服务范围为润豪世纪广场居住区和**办安庄村居民,目前居住区总人口6000人左右。

4.2 垃圾规模预测

生活垃圾产生量一般采用人均垃圾产生量与服务人口相乘的方法确定。影响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因素很多,包括城市产业结构、消费结构、消费水平、管理水平等。**中转站位于**与建**交叉口西200米路南、**中转站位于**与**交叉口北200米路东。

1、项目所在区域人均垃圾产量

(1)城市垃圾组分分析

项目经过现场调查分析并结合业主提供资料,得出**城市生活垃圾平均组成成份见下表。

**城市生活垃圾平均组成成分表

类别含量(%)

有机物类(%)植物性19 动物性10 其它 1.4 小计30.4

无机物类(%)

灰土40 砖瓦陶瓷10.5 煤渣 5.5 小计57

可回收废品类

(%)

纸类0.2 织物 2 塑料橡胶 6 金属0.1 玻璃 3.3 其它 1 小计12.6

从上表可以看出垃圾中有机物只占到30.4%,大部分为无机物,其中主要是灰土。随着**经济的发展,无机物含量呈下降趋势。但由于**的经济

发展条件欠发达,因此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废纸、金属等组分非常少,不具备分类回收价值。

(2)垃圾产生量分析

一般情况下,人均垃圾产生量是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方式会发生改变。

项目对现状垃圾产生量进行了调查,并参考《**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路中转站服务对象为**泉新城居住区和**办东关村、**瓦房庄自然村,总人口约6000人,人均垃圾产生量约0.9kg/人·天,生活垃圾日产生量5.4吨左右;**中转站服务对象为**现有2400家商户和市场人员,总设计人口按8000人计算,人均垃圾产生量约0.9kg/人·天,生活垃圾日产生量7.2吨左右;**中转站服务对象为润豪世纪广场居住区和**办安庄村居民,固定居住人口6000人、广场日流动人口约为5000人,总人口为11000人人均垃圾产生量约0.9kg/人·天,生活垃圾日产生量9.9吨左右。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均日产垃圾量将逐渐增长,根据同类型县垃圾产生量及增长率,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本可研中****路北段所在区域垃圾产生量为近期(2020年)0.9 kg/人·天,远期(2030 年)1.1kg/人·天;**所在区域垃圾产生量为近期(2020 年)0.9 kg/人·天,远期(2030年)1.2kg/人·天;**路北段所在区域垃圾产生量为近期(2020年)0.9 kg/人·天,远期(2030年)1.1kg/人·天。

2、垃圾清运率

目前,****路北段西侧、**、**南段路东的垃圾收运设施较差,导致目前垃圾清运率较低。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大力推进,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将得到尽快的完善,根据《**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城镇垃圾清运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近期达到40-60%,远期达到100%。

因此本可研近期清运率按80%,远期清运率按100%计算;

3、人口规模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规划中心城区近期总人口2015年总为25.0万人;中期2020年总为35.0万人;远期2030年约为43.0万人。

4、垃圾收运量

根据**人口规划规划和预测的人均垃圾产生量变化,预测生活垃圾产生量,与《**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规划年限一致,预测至2030年。

中转站垃圾产量预测表

序号年份城区人口

**路中转站**中转站**中转站

服务人口

(万)

垃圾清运

量(t/d)

服务人口

(万)

垃圾清运

量(t/d)

服务人口

(万)

垃圾清运

量(t/d)

1 2014 23.36 0.60 5.40 0.80 7.20 1.10 9.90

2 2015 25 0.6

3 5.67 0.85 7.67 1.16 10.40

3 2016 26.75 0.66 5.95 0.91 8.17 1.21 10.91

4 2017 28.62 0.69 6.2

5 0.97 8.70 1.27 11.46

5 2018 30.63 0.73 6.5

6 1.03 9.26 1.34 12.03

6 2019 32.7

7 0.77 6.89 1.10 9.86 1.40 12.64

7 2020 35 0.80 7.24 1.17 14.01 1.47 16.22

8 2021 35.74 0.84 9.29 1.24 14.92 1.55 17.03

9 2022 36.49 0.89 9.75 1.32 15.89 1.63 17.88

10 2023 37.25 0.93 10.24 1.41 16.92 1.71 18.77

11 2024 38.03 0.98 10.75 1.50 18.02 1.79 19.71

12 2025 38.83 1.03 11.29 1.60 19.19 1.88 20.70

13 2026 39.65 1.08 11.85 1.70 20.44 1.98 21.73

14 2027 40.48 1.13 12.45 1.81 21.77 2.07 22.82

15 2028 41.33 1.19 13.07 1.93 23.18 2.18 23.96

16 2029 42.2 1.25 13.72 2.06 24.69 2.29 25.16

17 2030 43 1.31 14.41 2.19 26.29 2.40 26.41 4.3 垃圾中转站设计规模的确定

项目根据垃圾清运量,根据《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 47-2006)(2016)有关中转站设计规模计算公式如下:

Q D=K S·Q C

上式中Q D——转运站设计规模(日转运量),t/d;

Q C——服务区域垃圾收集量,t/d;

K S——垃圾排放季节性波动系数,应按当地实测值选用,无实测值时,可取1.3~2.0。

项目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后,项目中转站近期(2020年)K S取1.8,远期(2030年)取1.6,**路北段生活垃圾中转站、**生活垃圾中转站、**路北段生活垃圾中转站设计规模如下表:

名称年限服务人口(万)服务范围垃圾产生量(t/d)变化系数中转站设计规模

** 2020年0.80 0.74 7.2 1.8 30 2030年 1.31 1.39 14.4 1.6 45

** 2020年 1.17 0.51 14.0 1.8 20 2030年 2.19 0.83 26.3 1.6 25

** 2020年 1.47 0.93 16.2 1.8 30 2030年 2.40 1.52 26.4 1.6 45

第五章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

5.1 厂址选择

5.1.1 厂址选择原则

(1)垃圾转运站的选址应符合区域性环境规划、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规划和当地的城市规划。

(2)转运站宜设置在交通运输方便、市政条件较好并对居民影响较小的地区;转运站宜靠近服务区域中心或生活垃圾产量多且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不宜设在公共设施集中区域和靠近人流、车流集中地区。

(3)垃圾转运站的建设地点应有较好的供电、供水、排水、排污等条件以确保垃圾转运站的正常作业和降低其建设投资。

(4)垃圾转运站外型应美观,并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操作应实现封闭、减容、压缩,设备力求先进;飘尘、噪声、臭气、排水等指标应符合相应的环境保护标准;转运站绿化率不应大于30%。

(5)垃圾转运站内应设置垃圾称重计量系统,对进站的垃圾车进行称重,建立称重计量系统为环卫作业走向市场,转运站实现企业管理,掌握服务区内垃圾产出量的变化规律和增长趋势是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大中型转运站应设置监控系统,这对于大型转运站的自动化操作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6)小型转运站一般采用人力车或小型机动车收集垃圾,服务半径不宜太大,一般为0.4-lkm;采用小型机动车收运方式时,其服务半径宜为2~4km;一般情况下,运距超过30km时,选用大型垃圾车转运比中小型垃圾车运输经济,因此宜建设大、中型转运站,以降低吨投资及吨运行费用。

(7)垃圾转运站用地面积应根据日转运量确定,并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5.1.2 用地标准

**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用地标准如下表。

垃圾转运站用地标准

类型设计转运量(t/d)用地面积(m2)与相邻建筑间距

(m)

绿化隔离带宽度

(m)

大型Ⅰ类1000-3000 ≤20000≥50≥20Ⅱ类450-1000 15000-20000 ≥30≥15

中型Ⅲ类150-450 4000-15000 ≥15≥8Ⅳ类50-150 1000-4000 ≥10≥5

小型Ⅴ类≤50≤1000≥8≥3

5.1.3 选址分析

根据站址选择原则,**总体规划,经业主推荐,并反复现场勘察和比较,结合各转运站所在县实际情况,本可研中生活垃圾转运站选址如下表所示。

转运站选址一览表

序号名称选址地点交通条件用地现状

1 **路中转站东**路北段与康达

路交汇处

方便(**路城市主

干道)

场地规则、无拆迁

2 **中转站**与建**交叉口西

200米路南

方便(城市主干道交

叉路口附近)

场地规则、无拆迁

3 **中转站**与**交叉口北200

米路东

方便(** 城市主干

道)

场地规则、无拆迁

根据《生活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和相关法规的规定以及**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可以总结为在以下前提下进行转运站的选址:

⑴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及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等专业规划要求;

⑵符合当地的大气防护、水土资源保护、大自然保护及生态平衡的要求;

⑶人口密度、土地利用价值及征地费用均较低;

⑷处于地下水贫乏地区、环境保护目标区域的地下水流向下游地区及夏季风主导风向下风向。

⑸综合考虑服务区域、转运能力、运输距离、污染控制、配套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⑹设在交通便利、易安排清运路线的地方;

⑺满足供电、供水和污水排放的要求。

转运站不应设在下述地区:

⑴立交桥和平交路口旁;

⑵大型商场、影剧院出入口等繁华地段。若必须选址于此类地段时,应对转运站进出通道的结构和形式进行优化和完善。

⑶临近学校、餐饮店等群众日常生活聚集场所。

通过分析,项目中转站厂址选择符合《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 47-2006)要求,均可满足建设转运站的条件,同时考虑到用水及排水的方便,方便垃圾的转运及渗滤液的排放,可以就近将渗滤液排入污水厂,降低管道投资,减少垃圾渗滤液下渗的风险。

废旧手机回收商业计划书

行业背景 电子产品花样层出不穷,生命周期也越来越短,由此带来的是电子垃圾的产生。 而日益普及的手机则可作为此类产品的代表之一。 据原剧院信息产业部发 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我国的手机用户已达到9亿人,庞大的用户群体 不仅仅代表着移动通信服务在国内的普及程度,9亿这个数字也成为了废气手机的巨 大基数。据说中国人每15个月就会换一部新手机,但是绝大多数旧手机都会被直接扔掉,回收比例不到1%。如今二次购机用户正逐渐成为购买新手机的主力军。由此引 发出来的二手手机回收问题也日渐明显。 数量巨大的废旧手机停在用户手中,可谓隐患重重,废旧手机等电子产品报废 之后,里面含有各种有毒,有害物质,不仅容易引发各种事故,而且对环境保护带来 各种不利影响。一方面,废旧手机尤其是手机电池不经专项处理而随意丢弃,会对人 体和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与报废的电脑电视机冰箱,洗衣机一样,废旧手机的电池 和其他部件中含有铅、镍、锌、铬等有毒物质;另一方面,如果将废旧手机运送到普 通废旧垃圾场掩埋或焚化场焚烧,机身的塑料很难被土壤分解,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焚烧手机成生的气体会使人中毒,严重时可导致癌症、神经系统失调等疾病。 与此同时,一些手机回收贩子利用回收的旧手机进行翻新,当作新手机卖给消费者,类似这种损害消费者的现象也在极大的扰乱手机市场的正常运行。对此业内人士 上周表示,目前我国缺乏相应完善的手机回收机制,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手机回收问 题的处理力度,可借鉴国外的手机回收经验来予以完善的回收制度。 专家指出,处理电子垃圾的举措在于回收----废弃手机、手机充电器当中的金、银、铜、钴等都是贵重或稀有金属,在没有科学回收处理手段的情况下扔掉既是污染,也 是浪费。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这些手机垃圾的处理手段还是在不分类,不循环利用 的基础上与其他垃圾产品进行“大锅烩”式的简单处理。

垃圾分类处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垃圾分类处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市政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1.总论 (1) 1.1项目背景 (1) 1.1.1项目名称 (1) 1.1.2项目的承办单位 (1) 1.1.3项目的主管部门 (1) 1.1.4项目的拟建地区和地点 (1) 1.1.5编制单位 (1) 1.1.6研究工作依据 (1) 1.1.7研究工作概况 (2) 1.2可行性研究结论 (6) 1.2.1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格 (6) 1.2.2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9) 1.2.3厂址 (10) 1.2.4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10) 1.2.5环境保护 (21) 1.2.6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25) 1.2.7项目建设进度 (26) 1.2.8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26) 1.2.9财务评价 (30) 2.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34)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34) 2.1.1符合国家和行业发展规划 (34) 2.1.2项目发起人以及发起缘由 (35) 2.2项目发展概况 (38) 2.2.1小城镇生活垃圾成分的考察 (38) 2.2.2试验试制工作的情况 (39) 2.2.4项目建议书的审批过程 (39)

3.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40) 3.1市场调查 (40) 3.1.1燃气的市场调查 (41) 3.1.2有机肥市场调查 (41) 3.1.3企口型混凝土腔发泡自保温砌块的市场调查 (42) 3.1.4产品现在生产能力调查 (42) 3.1.5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43) 3.1.6替代产品调查 (44) 3.2市场预测 (44) 3.2.1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44) 3.2.2价格预测 (44) 3.3市场推销战略 (45) 3.3.1目标市场 (45) 3.3.2产品策略 (46) 3.3.3定价策略 (46) 3.3.4分销策略 (46) 3.3.5促销策略 (47) 3.3.6初期工作要点 (47) 3.4产品方案与建设规模 (48) 3.4.1产品方案 (48) 3.4.2建设规模 (50) 3.4.3主要建设内容 (50) 3.5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51) 4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51) 4.1资源和原材料 (51) 4.1.1原材料及辅助原料供应 (51) 4.1.2燃料动力及其他公用设施的供应 (52) 4.2建设地的选择 (53)

(商业计划书)白色垃圾处理公司创业商业计划书品质

(商业计划书)白色垃圾处理公司创业商业计划 书

白色垃圾处理有限公司 目录 1、执行总结 (4) 1.1 公司宗旨 (4) 1.2 公司简介 (4) 1.3 公司口号及标志 (4) 1.4 公司理念 (5) 1.5 形象代言 (6) 1.6 产业发展意义 (7) 1.7 消费人群 (13) 1.8 营销策略 (13) 1.9 投资与财务 (16) 2、项目介绍 (17) 2.1 材料来源 (17) 2.2 产品概述 (17) 2.3 产品优势 (20) 2.4 质量保证 (20) 2.5 前景展望 (21) 2.6 公司选址 (22)

3.1 新兴行业 (23) 3.2 行业的社会效应 (23) 3.3 行业要求 (23) 4、市场分析 (24) 4.1 市场背景 (24) 4.2 市场消费分析 (25) 5、公司战略 (26) 5.1 战略定位 (26) 5.2 战略联盟 (26) 5.3 战略实施 (26) 5.4 发展战略 (27) 5.5 公司管理体系 (28) 6、市场营销 (30) 6.1 市场细分 (30) 6.2 目标市场 (30) 6.3 市场营销策略 (31) 6.4 产品 (31) 6.5 价格 (31) 6.6 销售渠道 (32) 6.7 促销组合 (32) 6.8 市场进入策略 (32)

7.1 股本结构和规模 (34) 7.2 其他资金来源及运用 (34) 7.3 投资估算 (35) 7.4 固定资产购买明细表 (35) 7.5 长期待摊计算表 (36) 7.6 固定资产折旧费计算表 (36) 7.7 预计项目投资的现金流量表 (37) 7.8 净现金流量折现表 (37) 7.9 投资决策分析 (38) 8、财务分析 (40) 8.1 资产负债表 (40) 8.2 预计利润表 (41) 8.3 比例及趋势分析 (41) 9、风险及对策 (46) 9.1 市场风险及对策 (46) 9.2 管理风险及对策 (46) 9.3 财务风险及对策 (47) 10、风险资金的退出 (48) 11、团队介绍 (49) 12、指导老师介绍 (50) 13、附录 (51)

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环境评估评价报告(优秀环评报告)

祁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前言 近年来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发展,祁门县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城区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加,目前祁门县垃圾处理方式和能力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垃圾填埋场的建设与城市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不能配套,垃圾只是采取自然堆放的简易填埋;城区中转站短缺,垃圾转运车辆不足,处理设备老化;填埋场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以致严重影响了城区环境卫生和人民的身体健康。为了有效地控制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尽量使城市垃圾做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提高祁门县的环境卫生质量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国家卫生城市的要求,兴建祁门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是十分必要的。为此,祁门县市容局决定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祁门县县城及周边城镇居民、牯牛降风景区的生活垃圾。 根据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规定,祁门县市容环境管理局于2007年6月16日委托安徽省科技咨询中心进行祁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部在接受委托后,及时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收集资料和现场踏勘工作,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祁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现呈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批。 1 总论 1.1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 1.1.1评价等级 1、大气环境 拟建项目废气污染源主要为垃圾填埋气(LFG),其中的NH3、H2S、CH3SH及SO2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小,其等标排放量估算结果均小于2.5×108,故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2、地表水环境评价 本项目污水排放量约为240m3/d,水质较为复杂,本项目渗滤液经处理后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中生活垃圾渗滤液排放限值的三级标准后进入祁门县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故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3、地下水环境评价 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有可能渗入评价区域内的地下水环境,根据勘察资料显示,勘察区内无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未发现影响场地稳定性的断裂及其他不良的地质现象,本场地稳定性良好。库区范围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质勘测报告显示场区第②层、③层土均为弱透水层,适宜垃圾填埋和防渗膜的铺设,本项目对库底采用人工防渗。参照《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规范》(DZ0225-2004),故本次地下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4、声环境评价 本工程预计噪声增加值为3dB(A)以内,场址地处郊区,附近500m范围内无噪声敏感点。故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5、生态环境评价 经初步调查,评价区域内无珍稀物种,无受影响的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等

建筑垃圾处置及再生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论 (1) 1.1前言 (1) 1.1.1 立项意义 (1) 1.1.2 项目的必要性 (1) 1.1.3 项目的可行性 (2) 1.1.4 建成示范工程的效益 (2) 1.2可行性研究结论 (2) 1.2.1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3) 1.2.2 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3) 1.2.3 环境保护 (3) 1.2.4 项目建设进度 (3) 1.2.5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4) 1.2.6 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4) 1.2.7 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4)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4) 1.4存在问题及建议 (5) 第二章项目规划背景及必要性 (6)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6) 2.1.1 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6) 2.1.2 项目发起缘由 (6)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6) 第三章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及产业政策 (8) 3.1国外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现状 (8) 3.1.1 日本 (8) 3.1.2 美国 (8) 3.1.3 法国 (8) 3.1.4 荷兰 (9) 3.1.5 德国 (9) 3.2国内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现状 (9) 3.2.1 上海 (10) 3.2.2 北京 (10) 3.2.3 山东 (10) 3.2.4 河北 (10) 3.2.5 深圳 (11) 3.2.6 许昌 (11)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12) 4.1项目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12) 4.2再生骨料市场预测和生产规模 (13)

4.3再生混凝土制品市场预测和生产规模 (14) 4.4再生道路材料市场预测和生产规模 (15) 第五章工厂技术方案 (17) 5.1建筑垃圾预处理工艺方案 (18) 5.1.1 产品方案 (18) 5.1.2 工艺概述 (19) 5.1.3 工艺流程图 (20) 5.2墙体材料工艺方案 (21) 5.2.1 产品方案 (21) 5.2.2 物料平衡 (22) 5.2.3 工艺概述 (23) 5.2.4 工艺流程图 (25) 5.3道路材料工艺方案 (26) 5.3.1 产品方案 (27) 5.3.2 物料平衡 (27) 5.3.3 工艺概述 (27) 5.3.4 工艺流程图 (28) 5.4复合材料工艺方案 (29) 5.4.1 产品方案 (29) 5.4.2 物料平衡 (29) 5.4.3 工艺概述 (29) 5.4.4 工艺流程图 (30) 5.5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 (32) 5.6总平面布置及占地面积 (32) 5.6.1 布置运输的原则 (32) 5.6.2 总平面布置原则 (33) 5.6.3 占地面积 (33) 第六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34) 6.1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34) 6.1.1 项目的地理位置 (34) 6.1.2 风向 (34) 6.1.3 地质情况 (34) 6.2项目主要污染源、污染物以及治理方案 (34) 第七章人员定编 (35) 7.1人员来源 (35) 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6) 8.1项目总投资估算 (36) 8.2资金筹措 (36) 第九章财务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 (37) 9.1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37)

垃圾回收商业计划书

1.企业的基本情况 成都市再生家园公司拟建于四川省成都市,公司将成立于2009年。公司位于成都市新都区,交通便利,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良的社会、经济、历史、学术、教育等人文环境、发展潜力巨大。公司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级的政策和规定,坚持“绿色经济,环保经济”理念,走可持续的再生经济发展之路。该公司目前集可回收垃圾回收、处理、销售为一体的资源利用循环集约化企业。 公司占地100余亩,员工100名,拥有四座高科技的垃圾分化处理仓库,注册资本8000万元,年产值达到1.59亿元。年处理垃圾10万吨。高效的生产、优质的服务来源于科学高效的经营管理。公司紧抓内部管理型战略,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有效的规避和降低了企业运营风险。 公司在运营期间,科学的管理,正确的经营,完美的服务,赢得了顾客的信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声誉。同时公司本着回馈社会的的信念,通过商业运作解决全民关注的环保问题,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住户的收入。 在人们对环境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成都市再生家园有限公司将会以开创的精神探索中国的城市环保之路,坚持内抓素质外塑形象的原则,立足成都放眼全国,秉承四川人务实精神,科学管理,抓住机遇,将会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实现自己的不断飞跃,实现高附加值,清洁生产。把城市垃圾充分利用起来,同时创造公司的自身价值,创造出自己的品牌,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企业集团。 2.城市可回收垃圾回收项目 2.1项目简介 该项目是成都市再生家园有限公司的核心项目。该项目主要是通过构建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实现可回收垃圾的市场化模式。将可回收垃圾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 该项目的可回收垃圾来源于城市生活中居民的日常生活垃圾,与以往的垃圾回收模式相比,这种回收模式更加科学,有效。 2.2项目建立意义 中国目前传统的城市居民垃圾回收模式主要是一下两种:一种是通过从事垃圾回收工作的小作坊式经营主的走家串户收购,另一种是通过居民所居住的社区环保工人每天对社区居民垃圾进行集体统一回收。这两种模式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在垃圾的回收过程中无法做到科学分类,人为的加重了垃圾回收的成本,同时也会导致可回收垃圾的浪费。这种浪费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而

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有限公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有限公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0年1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第一节项目承建方基本情况 (1) 第二节项目概况 (2) 第三节项目申请报告的依据 (4) 第四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5) 第一节项目背景 (5)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0) 第三章建设条件与场址选择 (13) 第一节项目建设选址要求 (13) 第二节区域建设条件 (13) 第三节自然和生态条件 (14) 第四节基础配套设施条件 (14) 第五节区位投资优势 (15) 第六节建设规模及原料预测 (17) 第四章技术与工艺方案 (18) 第一节项目组成 (18) 第二节生产工艺方案 (18) 第三节工艺流程及总平布置 (20) 第五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24) 第一节环境保护与有关环保措施 (24) 第二节节能与劳动安全 (27) 第六章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31) 第七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32) 第一节项目建设管理 (32) 第二节项目实施进度 (35) 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6) 第一节投资估算 (36) 第二节资金筹措 (37) 第九章财务分析和社会效益分析 (38) 第一节财务分析 (38) 第二节社会效益分析 (41) 第十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43)

附表: 附表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附表2---------投资使用计划及资金筹措表附表3---------营业收入和税金估算表 附表4---------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 附表5---------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6---------还本付息估算表 附表7---------利润及分配估算表 附表8---------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附表9---------现金流量表(自有投资)附表10---------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附表11---------资产负债表

城市建筑垃圾回收处理再加工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城市建筑垃圾回收处理再加工工程项目建设可 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1.概述 (1) 1.1项目兴建缘由 (1) 1.2设计原则 (3) 1.3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及标准 (4) 1.4工程内容 (5) 1.5工程总投资及成本 (5) 2.设计主要基础资料 (7) 2.1地形地貌 (8) 2.2气象 (8) 2.3水文 (8) 2.4地质 (8) 2.5抗震防裂烈度 (8)

3.基地选址 (9) 3.1选址基本要求 (9) 3.2选址概况 (10) 4.总体设计 (11) 4.1工程规模 (11) 4.2总体布置 (12) 5.工艺设计 (13) 5.1工艺概况 (13) 5.2工艺流程 (13) 5.3道路工程 (16) 5.4污水处理 (17) 6.辅助工程 (17) 6.1建筑设计 (17) 6.2厂区给排水 (20) 6.3电力及照明 (22) 7.消防安全 (25) 7.1设计原理 (25) 7.2工程范围 (25) 7.3消防设施 (25) 7.4消防机构 (26) 8.人员及项目管理 (26) 8.1机构组织 (26)

8.2技术管理 (27) 8.3运行管理 (27) 8.4定员编制 (28) 8.5人员培训 (28) 8.6人员管理 (29) 9.环境保护 (29) 9.1建筑垃圾处理的无害化要求 (29) 9.2飞尘及漂浮物的影响与控制措施 (30) 9.3噪声污染影响与控制措施 (30) 10.安全与卫生与节能 (31) 10.1安全与卫生 (31) 10.2节能 (32) 11.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 (33) 11.1投资估算 (33) 11.2财务评价 (34) 12.工程进度设想 (38) 12.1项目总进度 (38) 13.工程风险分析 (38) 13.1风险识别 (39) 13.2风险对策 (40) 14.招标 (41) 15.结论 (41)

废物回收创业计划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废物回收创业计划书 篇一:垃圾回收创业计划书 垃圾回收处理创业计划书 一项目背景 物质总量是守恒的,但其可用性在自然变化或人为使用的过程中会逐渐退化,因而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所谓废弃物,从可用性来看,就是价值很低的物品.城市生活废弃物又称城市生活垃圾(简称生活垃圾或垃圾),是指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其主要成分包括厨余、废纸、废塑料、废织物、废金属、玻璃、陶瓷碎片、灰渣等.犹如能量在使用、转化过程中可用性逐渐退化一样,物质在被加工、转化、消费的过程中可用性也会逐渐退化,并最终成为废弃物,这是自然规律.尽管我们可以把废弃物当作可资利用的原料,但由于这种原料的可用性很低,必定要消耗更多的能源或其他物质,即消耗更多的能量与物质的可用性,转移到以废弃物为原料的新产品中,因此,垃圾的资

源化存在一个资源利用和经济合算的问题[1].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变以及旅游事业的发展,城市垃圾的产生量和堆积量逐年增加,垃圾的成分日趋复杂,有害成分也日渐增多,对垃圾进行有效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是非常必要的.据中国统计年鉴[2],20XX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1.5亿吨,其中无害化处理率为60%.目前主要的处理方式是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20XX年焚烧处理占16.4%,而80%以上的城市生活垃圾是采用卫生填埋的手段处理.充分利用垃圾资源,进行垃圾填埋气发电或直燃发电,是我国今后大 多数城市要面临的问题之一.二、发展结构 1)创业一个废旧物品回收公司,注册资本金至少需3万元人民币; 2)开拓一套完整,系统化,规范化的收购团队; 3)开通一个在线网络订货销售网站平台; 4)开拓一套库存存放的管理方案。 三、业务发展资金的预算(略) 四,项目和方向 垃圾回收再利用的工业化方法目前主要有三种,即填埋构成 “沼气田”发电、垃圾焚烧回收热能发电和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处理,使垃圾变成肥料。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有无限

垃圾分类商业计划书

垃圾分类项目 商业计划书 企业名称: 创业者姓名: 年龄和出生日期: 企业地址: 企业电话: 手机电话: 电子邮件: MSN/QQ: 家庭住址: 提交日期: 拟创业企业预计工商注册时间: 以下针对已创业企业: 企业工商注册时间: (请附以营业执照复印件) 雇佣人数: 月平均营业收入:

第一、项目简介: 在全国普及安装垃圾打包机是垃圾处理史上的一次革命 垃圾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伴生物,是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可是现在的处理方法是焚烧和填埋,是一种及不科学的处理方法,那么垃圾既不能填埋、又不能焚烧。那又咋办呢?为此我们公司提出了非常科学的解决方案。 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垃圾分类、收购、检测、计量、打包、抽空封闭,我们有固定式打包机、流动式打包机、微型便携式打包机,我们提出了让打包机流动,不让垃圾流动的创新思想。 如果能将垃圾按照单一的物质分开,自然就变成了资源,垃圾就有了价值,这是全世界专家学者研究的基本课题。 我国是一个勤俭节约的国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支撑下,出现了很多废品收购经营商他们收购很多废旧物资,却就是不收购垃圾?那么为什么没有人收够垃圾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发现没有人收垃圾的主要原因是: 1、体积大占空间。 2、有臭气污染环境。 3、需要专车运输。 4、必须及时处理。, 由于以上的因素限制影响了市场价值链,因此就没人收购垃圾,所以政府就必须买单。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找到了原因,经过我公司多次的实验研究, 我们发明了解决以上4个问题的方法。并申请了专利。 1、分类:是将混合垃圾采用人工的方法将垃圾分离成单一的物质,提高垃圾的经济价值。 2、收购:利用经济的杠杆刺激人们主动的进行垃圾分类, 3、检测:为了保证垃圾分离以后的质量,所采用的管理手段。 4、计量: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公开的合理分配,所采用计量的方法。 5、打包:为了减少垃圾的占用空间我们采用100吨以上的垃圾打包机,将垃圾的体积缩小 6、抽空:垃圾打包以后,防止腐烂的垃圾散发出臭气污染环境,所采用抽空的办法将腐烂 的垃圾与外界的空气隔绝,防止臭气散发出来污染环境。 通过以上垃圾分类、收购、检测、计量、打包、抽空封闭改变了垃圾的属性,因此就解决了以上提出的4个问题,打包缩小了体积、抽空隔绝了空气避免了污染,经过打包的垃圾变成了货物,不需要专车运输,也不需要及时处理。由于垃圾打包抽空封闭,就可以进入物流配送系统等待着机会运输。如果我们的方案推行成功,就可以废除全中国所有的专运垃圾运输车,改变了垃圾处理的运行渠道,使垃圾通过物流配送系统,真正进入市场化运作。 我们的企业文化 我们的发展纲领是:环保共和、环保共建、环保共享 我们的战略目标是:打造无垃圾社会 我们的经营理念是:强化经济利益刺激、坚持垃圾源头分类、 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垃圾分类、收购、检测、计量、打包、抽空、封闭 我们的经营模式是:让垃圾不流动、让我们的打包机流动。 我们的盈利模式是:改变垃圾属性,统一再生资源市场 我们的战斗口号是:尊重生命、热爱环保、反对焚烧

建筑垃圾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建筑垃圾处理项目 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建筑垃圾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说明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每 年产生的千万吨甚至是上亿吨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是指个人、建设单位 或施工单位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等进行铺设、建设或拆除过程中所残留 下来的弃土、弃料、渣土、余泥及其他废弃物。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建筑垃圾有不同的类别,按照建筑垃圾产源地 主要分为土地开挖垃圾、道路开挖垃圾、旧建筑物拆除垃圾、建筑施工垃 圾以及建材垃圾。其中,道路开挖垃圾具有极强的污染性,必须进行回收 处理;建筑施工垃圾主要的成分为碎砖、混凝土、砂浆、桩头、包装材料等,约占到建筑施工垃圾总量的80%。 如果建筑垃圾未得到有效利用,那么它会对我们的生态环境及其他方 面产生长久的、大范围的、十分严重的危害。 1、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对于我们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目 前而言,建筑垃圾处理方式主要为填埋,该种方式会占据大量的土地资源,且污染环境。 2、建筑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废弃石膏,在各种化学反应后,会产生对空 气有污染的硫化氢气体。再者,我国大多数的垃圾填埋场都位于城郊或是

乡村,该处的执法部门管辖力度小,监管很难到位,建筑垃圾未经处理,便被堆放于此,极不美观,影响城市面貌。 3、许多的城市垃圾堆放地点,在选址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留下了许多的安全隐患。 每10000平米建筑施工面积平均产生550吨建筑垃圾,建筑施工面积对城市建筑垃圾产量的贡献率为48%,则保守估计2017年我国共计产生建筑垃圾达到15.93亿吨,截止至2018年中国建筑垃圾产生量约为17.04亿吨。结合住建部公布的最新规划,到2020年中国还将新建住宅300亿平方米,届时,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将达到峰值,预计会突破30亿吨。 就现状而言,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率依旧不足10%,而且建筑垃圾产生量逐年增长,因此政府不断发布政策,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的发展。根据《循环发展引领行动》,到2020年,我国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率要达到13%。此外,根据《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我国要加强建筑垃圾源头减量与控制,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回收利用设施及消纳设施建设。 在政策以及规划的推动下,为了达到“十三五”规划目标,全国各地也开始兴建或规划兴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厂。 目前,我国已建成投产和在建的建筑垃圾年处置能力在100万吨以上的生产线仅有70条左右,小规模处置企业有几百家,总资源利用量不足1亿吨,建筑垃圾总体资源化率不足10%,远低于欧美国家的90%和日韩的

可回收垃圾回收项目商业计划书(2018)

可回收垃圾回收项目商业计划书(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目录 1.企业的基本情况 (4) 2.城市可回收垃圾回收项目 (4) 2.1项目简介 (4) 2.2项目建立意义 (4) 2.3项目经营方案及盈利模式 (5) 3.项目的环境分析 (6) 3.1项目环境条件 (6) 3.2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7) 3.3项目周围的交通条件 (7) 4.行业与市场分析 (7) 4.1行业分析 (7) 4.2城市可回收垃圾市场分析与预测 (7) 4.3市场需求及增长预测 (9) 5.公司的组织管理 (10) 5.2公司的部门职责 (10) 5.3公司的企业文化 (11) 5.4公司的6S管理 (11) 6.公司发展战略 (11) 6.1公司发展战略思想 (11) 6.2公司发展最终目标 (12) 6.3发展战略 (12) 7.SWOT分析 (13) 7.1竞争优势(s) (13) 7.1.1公司竞争优势 (13) 7.1.2项目的市场竞争优势 (13) 7.2竞争劣势(w) (13) 7.3机遇(0) (13) 7.4挑战(T) (13) 7.4.1行业挑战 (13) 7.4.2经营挑战 (13) 7.4.3市场挑战 (14) 7.5竞争分析 (14) 7.6应对挑战的对策 (14) 7.6.1行业挑战对策 (14) 7.6.2经营挑战对策 (15) 7.6.3市场挑战对策 (15) 8.销售策略 (15) 8.1品牌策略 (15) 8.1.1服务 (15) 8.1.2品牌 (15) 8.1.3价格策略 (16) 8.2销售渠道 (16)

8.2.1市场策略 (16) 8.2.2渠道策略 (16) 8.3营销策略 (16) 8.3.1口碑 (16) 8.3.2广告 (17) 8.4公关销售策略 (17) 8.4.1关系营销 (17) 8.4.2宣传 (17) 9.财务分析 (17) 9.1融资说明 (17) 9.2财务分析评价 (17) 9.2.1销售收入预测 (17) 9.2.2赞助金额收入及支出 (18) 9.2.3固定资产折旧 (18) 9.2.4借款还本付息计算 (18) 借款还本付息预算时年利率为6%,预算结果见表4。 (18) 9.2.5员工工资与福利 (18) 9.2.6总成本费用预算 (19) 9.2.7预计利润、现金流量、资产负债 (19) 9.3财务评价 (19) 9.3.1盈利能力分析 (19) 9.3.2本—量—利分析 (19) 9.3.3敏感性分析 (19) 10.总结 (20)

垃圾转运可行性研究报告

垃圾转运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一:生活垃圾转运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活垃圾转运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某某县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镇运县处理”试点项目 (2)建设地点:某某县11个乡镇所在地 (3)建设内容:新建11座压缩式生活垃圾转运站及相关配套设施 (4)项目业主:某某县城乡保洁中心 (5)实施阶段:可行性研究报告 1.2工程服务范围和处理对象 本工程的服务范围为11个乡镇建成区、景区景点、库区码头及主要公路沿线、主要河流两岸的村屯。收运的对象为服务范围内的生活垃圾,不包括建筑垃圾、工业垃圾、医疗垃圾,并严禁混入任何有害、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垃圾。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1、中转站:考虑远期发展和设备规格化,拟在某某镇共四个镇各建设一座日处理能力为50吨(设备转运能力)

的垃圾压缩转运站;其余各乡镇各建设一座日处理能力为30吨(设备转运能力)的垃圾压缩转运站。 2、配套环卫设备:运输车(8T)11辆,勾臂车(8T,一车配两箱)11辆,吸污车3辆,清运车(4T)22辆。 3、配套垃圾收集池:2135个。 1.4设计的指导思想与设计原则 (1)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工程按照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以适应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实现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以发挥本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采用易于管理、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垃圾转运工艺,确保处理效果。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优先考虑采用国内技术成熟、高效率低能耗、运行可靠的设备。 (3)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注重垃圾转运站及配套工程项目的环境建设。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尽可能降低运营成本。 (4)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节约土地、劳动保护、安全卫生和节能等有关规定,符合国家有关的法规、规范和标准。 1.5 设计依据 (1)《某某县县城总体规划》文本及说明书

垃圾分类处理商业计划书

垃圾分类处理商业计划书 垃圾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小到口香糖纸张,大到工厂排泄物,那么,怎么垃圾分类,才能给我们健康清新的家园呢?XX为你带来的垃圾分类商业计划书,为你排忧解难! 垃圾分类处理可行性报告早期人们的消费品大都从自然界生产或简单加工而来,而且由于人口较少,消费量相对较小,因此,所产生的垃圾基本被自然界的巨大消纳能力所消纳。但后来随着城市人口的剧增,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化学合成工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品越来越多的是合成品,而这些合成品中有些自然界中根本不存在,有些存在也很少。因此,在自然环境中很难自己降解,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有人类的活动就会有垃圾产生,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生活垃圾作为城市代谢的产物已经成为一大难题。由于环境的容量是有限的,不可能承受垃圾的无休止排入,为了维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尽可能充分的将垃圾资源化利用,使更多的垃圾作为“二次资源”进入新的产品生产循环,从而减少最终需要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的生活垃圾。 一、目前国内各小区食物垃圾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1、每餐吃剩的残渣食物、瓜皮、果屑装在塑料袋内,置于室内一角,待方便时带出户外。如若不及时或忘记带出户外,腐败后散发之气存留室内将造成污染。 2、洗菜、洗碗后将残菜、剩渣从池中用手捞出装进垃

圾袋。这其中不免有部分漏入下水道中造成堵塞,清理也相当麻烦;同时,如果垃圾袋破漏,污水还将污染室内地板等物。 3、带出户外的垃圾堆放在楼道角落(多数高层住户如此),垃圾桶,垃圾站,散发出各种异味,炎热的夏天更是如此。物业管理公司必须安排大量的清洁工将其及时清运出小区,在整个处理过程中,污染无处不在。 4、小区内的垃圾转运站,是异味气体、蚊蝇滋生之地,在何处建垃圾站,如何减少垃圾站的污染是建设者和物业管理公司都感到麻烦的问题。 二、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现状 (1)垃圾露天堆放大量氨、硫化物等有害气体释放,严重污染了大气和城市的生活环境。 (2)严重污染水体。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败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并会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形成有机物质,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三为一体的污染源,雨水淋入产生的渗滤液必然会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3)生物性污染。垃圾中有许多致病微生物,同时垃圾往往是蚊、蝇、蟑螂和老鼠的孳生地,这些必然危害着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 (4)侵占大量土地。据初步调查,XX年全国668座城市

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

建筑垃圾资源化可研报告 一.建筑垃圾的定义 根据建设部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 二.什么是建筑垃圾循环再利用 是指将建筑垃圾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再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 三.建筑垃圾的产生情况 (1)国内 中国建筑平均寿命仅30年,年产数亿垃圾。年中国消耗全球一半的钢铁和水泥用于建筑业,产生了巨大建筑废物,现在政府号召房地产开发企业提高建筑质量,将目前30年的建筑平均寿命延长至100年。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据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在每万平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垃圾就会产生500~600吨;而每万平方米拆除的旧建筑,将产生7000~12000吨建筑垃圾而中国每年拆毁的老建筑占建筑总量的40%。

(2)国外 总体来讲,国外大多施行的是“建筑垃圾源头削减策略”,即在建筑垃圾形成之前,就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其减量化;对于产生的建筑垃圾则采用科学手段,使其具有再生资源的功能,如美国的CYCLEAN公司采用微波技术,可以100%的回收利用再生旧沥青路面料,其质量与新拌沥青路面料相同,而成本可降低1/3,同时节约了垃圾清运和处理等费用,大大减轻了城市的环境污染。 对于已经过预处理的建筑垃圾,则运往“再资源化处理中心”,采用焚烧法进行集中处理,如德国西门子公司开发的干馏燃烧垃圾处理工艺,可使垃圾中的各种可再生材料十分干净地分离出来,再回收利用,对于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燃气则用于发电,每t垃圾经干馏燃烧处理后仅剩下2~3kg的有害重金属物质,有效地解决了垃圾占用大片耕地的问题。日本:建筑垃圾要首先控制源头 通常建筑材料的原料价格要比再循环的材料价廉,由于国土面积小、资源相对匮乏,日本的构造原料价格要比欧洲高。因此日本人将建筑垃圾视为“建筑副产品”,十分重视将其作为可再生资源而重新开发利用。比如港埠设施,以及其他改造工程的基础设施配件可以利用再循环的建筑垃圾,代替相当量的自然采石场砾石材料。 197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

废品回收创业策划书

大学生自主创业(废品回收) 1背景分析 ①现在的校园,大学生的生活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消费观念的变化,也使部分大学生 追求更舒适的生活。调查过程中我们专门走访了几个经营2手自行车的老板,据他们反映: “所有送来的物品只是看起来旧了些,外观没有什么太大变化,只要翻新一下使用起来仍然很 舒适。在和多位老板交谈后,他们都坦诚说出了他们的看法:从经济角度说,他们搞2手交易 的,非常喜欢这类货物,虽说是高价收购,其实都是低价购来。如2手自行车,拿到修理铺翻 新一下,则可以以三、四倍的回收价向市场销售。从节俭角度看,“都是时髦惹的错”,大 学生丢失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他们追求的是以“时尚、潮流”为目 ②由于该项行业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学校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会支持。据调查,回收2手自行车这一行业,50%的同学认为是可行的。 ③据调查,许多同学都有自己的自行车,而大部分想卖废旧物品,在一定程度上但由于没有一较为方便的服务中介,而导致学生乱扔废旧物品。所以这一行业在大学里会有很大以市场,且数量较多,利润可观。 ④在学校虽有回收废旧物的机构,但还是很多同学不知道它们的存在,还有许多同学不愿意特意为了那微薄的收益而跑一趟,因此很多同学宁愿将它们扔进垃圾箱。如果能够在校园建立一个深入宿舍的回收中介,这样既方便了同学,又将同学眼里的垃圾变成“宝物”。 综上所述,在大学里回收废旧物品有一定的可行性,有市场。 2.计划介绍: (1)总体思路:围绕“废旧物品回收”为主题。 面向校园学生等为客户群体。 以环保等社会信念为契机。 以调查访问法,文献研究法等系统地、正式地、意识地对真正的市场展开调查,检验假设条件。 通过开展极有效的市场宣传活动。 联合价值链合作各方。 以做大做强为目标。(前期:定型;后期:做大规模) 培养新思维。 (2)定位: 以做大做强为目标。(前期:定型;后期:做大规模,不仅仅是局限我校,还可辐射学校周围各大商家和学校。)

垃圾处理项目商业计划书模板

垃圾处理项目商业计划书模板 垃圾处理项目商业计划书模板相关内容: 项目:1。xx高档生态肉牛养殖园。自繁自育,以秦川牛和安格斯牛杂交的第一代牛为基础牛,以日本黑毛和牛为父本杂交。生产的犊牛在12个月大时育肥并移交给鲍芹畜牧公司。 乒乓球和羽毛球比赛计划1。活动目的: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锻炼他们的体育意识,全面提高我校的体育水平。 项目:零售服装店,20平米左右,走大众路线,位于东莞工业区。财务情况:计划投资5万元。目前有2万元备用创投。服装店规划面积20平米,店面租金1200元/月,店铺转让费10000元,装修6000元,一个员工试用期两个月。 第一,活动主题挑战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第二,活动的目的是挑战个人的生理和心理极限,学会冷静和冷静地应对挑战;加强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方法,培养坚定不移的执行力和高度的工作热情。 商业计划书目录:1。计划目的2。餐饮培训市场分析3。我们的资源优势分析4。计划成立培训中心4.1中心经营理念和经营目标4.2餐饮市场调研计划5。运营计划5.1运营目标5.2运营项目的整合与开发5.3运营模式5.4运营负责人5.5运营资本.

首先,我们计划投资餐饮服务的定位。X镇位于浙江省路桥县城北16 公里处,连接X镇的省际交通大动脉穿过X镇,交通便利给人们的思 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从目前的发展来看,X镇的民营企业给X 镇人民带来了丰厚的物质利益。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营养摄入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实际上,我国居民营养摄入不平衡的问题仍然相当严重。在学校、幼儿园、养老院、专业运动队、医院、政府部门、公共卫生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卫生保健和保健中心,就餐、 一、活动主题是关爱老人,给予温暖。第二,活动的目的是基于我心 中的雷锋活动中心。根据本月我校“文明礼仪教育月”的主题,让学 生学会助人、奉献自己、力所能及地助人、与老人聊天、渗透文明礼 仪教育、如何与老人交谈。 商业计划书是白纸黑字把创业的想法付诸实践的载体。商业计划书的 质量往往直接影响到商业发起人能否找到合作伙伴,获得资金和其他 政策的支持。

最新版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处理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处理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处理厂建设 1.1.2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1.1.3项目建设地址 。 1.1.4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1.1.4.1 建设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处理厂一座。占地50亩,年处理建筑垃圾能力10万吨,生产再生建筑材料6万吨。 1.1.4.2 配套建设建筑垃圾消纳场一处。占地300亩,可消纳建筑垃圾1000万吨。 1.1.5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400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2100万元,预备费450万元,流动资金50万元。 1.1.6资金筹措

申请中央专项补助资金300万元,地方配套100万元,其余企业自筹。 1.1.7建设时间 本工程设计建设工期为1年。 1.2项目建设单位简介 本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建筑垃圾综合处理的专业化公司。公司拟引进的建筑垃圾处理设备,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建筑垃圾的处理设备。公司始创之宗旨,就是以国际化的标准,21世纪的先进手段,力求在城市建设和城中村改造中,实现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让大量的建筑垃圾通过公司的先进设备处理后,达到变废为宝,使建筑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其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保效能,得到国家政策优先支持,是国家政策优先支持的环保项目。 1.3项目可行性研究依据 1.3.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3.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3.3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 1.3.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

1.3.5《建材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1.3.6 《**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纲要》 1.3.7 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原则及指导思想 1.4.1 严格执行国家对环保、劳动安全及卫生等方面的有关规定和标准,采用技术先进可靠的环保装备,切实做到“三同时”; 1.4.2 贯彻国家建材工业发展新型建材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方针,以实现本地区建材行业的突破性发展; 1.4.3 通过多方案比选,精心设计技术先进、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缩短建设周期,降低项目投资; 1.4.4 加强节能减排措施,采用节能工艺和节能设备,充分考虑能源的再利用; 1.4.5 加强环保工作,充分利用企业现有条件和原料资源,减少环境污染,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处理污染物,创建和谐的生产生活厂区; 1.4.6 采用可靠的控制系统,保证运行可靠、工况稳定、节能高效、优化控制。实现管理现代化,减少生产岗位工作人员,提高劳动生产率。 1.5可行性研究内容 根据**的实际情况,对拟建的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处理厂、建筑垃圾消纳场的各方面情况做出分析,包括:厂址评价、垃圾处理工艺选择、填埋工程方案设计、工程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投资实施计划、效益分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