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一、授课内容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二、教学时数

讲授内容 4 课时

师生讨论 0.5课时

音乐欣赏 1.5课时

共6课时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并掌握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基本情况

2、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特点

四、重点、难点

1、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基本特点

2、勃根第乐派、尼德兰乐派、罗马乐派、威尼斯乐派

五、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师生互动

2、多媒体课件,作品欣赏

六、教学过程

按照西方音乐史的习惯,文艺复兴时期专指从1430年前后到1600年前后这一历史时期。

文艺复兴思潮对欧洲的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音乐领域,继文学、绘画等的变革之后,人们也充分相信自己耳朵的审美需要是合理的,并且要求音乐使听觉舒服和满足,否定了音乐是反映“天体的和谐”的神学观念。当然,在强调音乐为人类服务的同时,一些音乐理论家也将音乐作了“高雅”和“简单”、“普遍”的区分,前者指未受过教育的君王、贵族而创作的复调音乐,后者指为没有文化的一班人而改变的或民间自然流行的音乐。

这一时期的音乐冲破了中世纪音乐理论的约束,获得了多方面的“解放”。世俗音乐发展很快,16世纪,已经是世俗音乐和宗教音乐平衡发展的年代。世

俗音乐在法、德、英、意大利等国都很兴盛,影响较大的是法国歌谣曲和意大利牧歌等。

这一时期,音乐的表现力大大提高,词曲之间新的结合关系出现;器乐的独立性大大加强;复调音乐逐渐趋向高峰,并且促成了和声风格的形成;摆脱了旧的调式体系,逐渐融合成现在的大小调体系。

这一时期的重要音乐流派:勃根第乐派、尼德兰乐派、罗马乐派、威尼斯乐派。

16世纪在德国展开了由马丁.路德(1483—1546)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在音乐上采用“众赞歌”,这是一种结构大体相同的四声部合唱,去掉选自群众熟悉的宗教歌曲和民歌,歌词全用本国语言演唱,使宗教音乐通俗化、民众化。

当时的器乐曲一般有两种风格:琉特琴风格和管风琴风格。重要的乐器,拨弦乐器有琉特琴、竖琴;弓弦乐器有维奥尔家族乐器;管乐器有短号、小号、笛、低音管、双簧管;键盘乐器有管风琴、击弦古钢琴、拨弦古钢琴等。

一、勃根第乐派

15世纪开文艺复兴音乐艺术先河的是一批来自欧洲大陆北方的作曲家。西方音乐史上把文艺复兴早期来自欧洲北方的第一代作曲家称为勃根第作曲家或勃根第乐派。

勃根第王朝在11世纪已经存在,大约在1400年扩展到法国北部、比利时的一部分和荷兰。大约在1477年勃根第王在战争中被杀,这些地域被法王路易十一夺去。因为勃根第王朝的王后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对音乐家的支持,于是在勃根地聚集了一大批音乐家,形成了勃根第乐派。在全盛时期,较重要的作曲家有杜费(迪费1400—1474)、班舒瓦(1400—1460)。

勃根第乐派的主要音乐体裁是尚松、弥撒曲和经文歌。尚松:14—16世纪以法文的世俗诗歌谱写的复调歌曲的概称。它产生于14世纪马肖等作曲家的创作,一般用诗歌或音乐的三种“固定形式”:维勒莱、回旋曲、叙事歌。其特点是清新、幽雅。

迪费:勃根第时代最重要的作曲家。尚松是他保持传统风格用得最多的一种体裁。他选取的十三种固定形式中的回旋歌,而不是维勒莱和叙事歌。他的70首尚松重金60手石回旋歌。他在晚年致力于创作常规弥撒曲。1420年以后确立

了将常规弥撒的五个部分连成一个整体进行创作的方法。

勃根第乐派的作曲家吸收了英国、意大利音乐的因素,与法国复调音乐传统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自然、柔和、明亮的音乐。从音乐形态上看,勃根第乐派有以下特征:1、三声部的复调乐曲较常见;2、旋律和节奏的发展集中在高声部;

3、旋律常以三度音程来进行;

4、乐曲的各声部常用和弦处理,而不常用对位化处理;

5、兰迪尼终止更为普遍地采用。

勃根第乐派以其优美、细腻、华丽、偏重于世俗音乐的创作,对法国尼德兰乐派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尼德兰乐派

法国尼德兰乐派可以说是勃根第乐派的延续。其地点也是处于今天的法国北部、比利时和荷兰的南部。从广义上讲,所谓尼德兰乐派就是指这个乐派。它产生于15世纪二三十年代,一直延续了150多年。

尼德兰乐派的作品常常带有宗教色彩,把普通的弥撒曲培以音乐成了他们的一个主要任务,弥撒曲的声部以四个声部为主(有时5或6个),但两声部的二重风格的乐曲很普遍。假低音技巧和兰迪尼终止式不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正格终止和变格终止。

尼德兰乐派的风格还扩展到非宗教领域,如法国的歌谣曲、德国的艺术歌曲和意大利的复调牧歌、管风琴曲等。

15世纪后半叶法国尼德兰乐派的代表作曲家施奥克亥姆(1430—1495)、若斯坎(1450—1521)。16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施拉索(1632—1594),他的重要代表作有无伴奏合唱《回声》。伊拉索为代表的人文主义作曲家和作品充满强烈的戏剧色彩,展现出一幅幅感情画卷,使人预感巴洛克音乐风格的到来。

三、罗马乐派

罗马乐派是16世纪以罗马的圣彼得堡教堂和教廷礼拜堂为中心,聚集一批作曲家、歌唱家,从事复调声乐的创作,使复调声乐技巧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这些作曲家被称作“罗马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是乔瓦尼.皮爱路伊基(1525—1597),但常因他的出声地而被人称为帕莱斯特里那。帕莱斯特里那把法国尼德兰乐派的复调技巧发展到顶峰,并结束了这个时代。

帕莱斯特里那最喜爱创作弥撒曲和经文歌,此外,众赞歌、哀歌等乐曲虽然

多,带并不属于他的代表作。他的风格特点是:各个声部的歌词都有清晰的表现;声部进行平稳流畅、和谐、清新,避免不谐和音成的交错,没有尖锐的不谐和音;词曲原则是一次一音,形成一种崇高、适宜的所谓“帕莱斯特里那风格”;他的无伴奏合唱为后来的宗教音乐创作提供了新的榜样。

在他的影响下,罗马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作曲家纳尼尼、阿纳利奥等,他们的风格与帕莱斯特里那十分接近。

四、威尼斯乐派

威尼斯乐派产生于16世纪,乐派的创始人是威拉尔特(1490—1562)。1527—1562年他在圣马可大教堂任乐长。他把尼德兰乐派复调音乐传统在适应威尼斯当地的特点的前提下加以发展,为威尼斯乐派的形成做好的准备。他的学生乔瓦尼.加卜利埃里将威尼斯乐派的创作推向顶峰。威尼斯乐派的特点是双重合唱,他们利用圣马可大教堂有两个管风琴在教堂两侧,建立两个合唱队,有6—16个声部,由两个管风琴分别伴奏,效果及其辉煌,声部处理的更加自由,主体发展打破各种常规的约束,从音乐本身去发展旋律,同歌词内容保持密切的联系。他们常创作经文歌等宗教音乐,也写意大利牧歌、法国歌谣曲和管风琴音乐。

加卜里埃利:增加合唱队人数,大量使用各种乐器,并且还为乐队配上不同的乐器组合,来增加合唱队之间的对比。合唱队与各种乐器组合互相应合,互相竞争,节奏和力度巧妙的对比和平衡,使教堂音乐的音响扩展到前所未有的宏伟程度,是巴洛克时期协奏风格的先声。

五、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6世纪在天主教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莫过于开始于1517年的马丁.路德(1483—1545)的宗教改革运动了。在改革中,宗教音乐也出现了新形式的圣咏合唱——众赞歌。它主要是群众所唱,它的旋律来源有四种:

1、经过特别节奏处理的格里高利圣咏,以德文代替拉丁文;

2、在宗教改革前的非礼仪性的宗教歌曲;

3、原来是世俗音乐,填上宗教性质的歌词;

4、新创作的宗教音乐。

这些音乐开始为单音歌词,后来成为四部合唱,主旋律在高声部。17、18世纪的路的教派音乐就是从这些众赞歌发展而来的。

六、法国的歌谣曲

歌谣曲是16、17世纪法国最重要的世俗歌曲体裁。它的题材极为广泛,但有一个总的特点:要求具体反映生活,描绘生活。歌谣曲最早出现在14世纪,当时乐曲的节奏相当复杂。15世纪时出现一简单的节奏、优美动人的旋律、模仿对位的一种歌谣曲。到16、17世纪法国的歌谣曲则普遍采用五声部的合唱形式。这种歌曲的形势不固定,可长可短,风格各异,内容五花八门。16世纪最著名的歌谣曲的作曲家施约内堪(1475—1560)。

七、英国的赞美歌和礼拜乐

礼拜乐:早祷、晚祷和礼拜仪式领圣餐时的音乐

赞美歌:采用圣经或其它宗教内容的歌词,用英语演唱,类似罗马天主教的拉丁语经文歌。

八、意大利牧歌

牧歌:有“用母语写成的诗”和“乡村田园诗”双重含义。原为一种牧人歌曲,后受游吟诗人艺术的影响,发展成一种广义上的田园歌曲体裁。歌词内容虽与法国游吟诗人歌曲相同,大多与爱情有关,但比法语歌曲更加热情动人。一般篇幅较大,早期多二声部,后为三声部。

意大利牧歌式16世纪产生的一种新的乐曲。起初它的风格还不十分确定,其特点仅仅是篇幅较大,音乐优美抒情,诗的内容常常是写爱情的,有时带些田园风味或伤感的色彩。一般是有三四个声部构成的合唱曲,但织体清晰,更富于和声性。

意大利牧歌开始是以抒情为题材,后来逐渐加入描绘、造型的因素。牧歌的表现手法更加丰富,而且也由复调对位的结构转向主调音乐,常常加入赌场,音乐的表现已达到戏剧化,多属于五六声部的合唱。

意大利牧歌最重要的作曲家是蒙特威尔第:蒙特威尔第的一生跨越了两个时期,既是文艺复兴晚期最后一位伟大的牧歌作曲家,又是巴洛克早期意大利歌剧的奠基者之一。他的牧歌前后延续近40年,共发表牧歌集9卷。前三卷音乐抒情优美;四、五卷独唱声部从其他声部分离出来,居主要地位,预示了康塔塔和充满戏剧的宣叙调;六至九卷牧歌具有明显的巴洛克风格。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发展概况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发展概况 音乐始终的文艺复兴时期大约出现在1450年到1600年间。与其他艺术领域一样,人文主义思想冲击了以教会神权为核心的封建文化禁锢。一大批文学、绘画名著应运而生,光芒四射,在这个潮流中,音乐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文艺复兴时期声乐要比器乐更为重要。这一时期,世俗音乐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表现为游吟诗人、游吟歌手、抒情歌手等人物的出现。音乐作品中对人的内心世界以及自然美的描写变得十分突出,以此形成了全新的音乐风格,并产生了众多的器乐体裁和歌剧的形成。这时期的“新”主要表现在意法的“新艺术”、新流派、新人物、新教圣咏及宗教改革、新体裁的出现和发展。 1.法国和意大利的新艺术:“新艺术”就是只与中世纪教会音乐(如经文歌)相对应的法国和意大利的音乐艺术。出现了一些新的作曲技法,如:①旋律大多是自由创作而较少使用固定调。②把常用的3拍子改为2拍子,力求节奏简明匀称。③禁止用连续的五、八度。此时法国“新艺术”的代表人物是诗人兼音乐家玛受,在他的创作中既运用了浮雕技巧,又把世俗音乐的活力带入到了宗教体裁中去。调式上运用升高七级的导音,从而增添了旋律的表现力。在意大利,此时期的代表人物是盲人音乐家兰地尼,他的作品追求独特的个人风格,他所使用的“Si—La—Do”终止式,在和声史上被称为“兰地尼终止式”,为推动和声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2.新流派—尼德兰乐派:当时的尼德兰包括现在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地区,以几代作曲家形成的“尼德兰乐派”著称于音乐史。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杜费、沃克亥姆、约斯堪、拉索等,他们使复调技巧得到了高度的发展。杜费是15世纪伟大的作曲家,在他的创作中形成了典型的“文艺复兴”早期音乐语言。创立了法国的复调世俗歌曲—尚松。沃克亥姆完善了卡农的形式使音乐气质富于个人的情感又不失圣咏的庄重性。在约斯堪的音乐中则明显地表现出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精神,把尼德兰复调技巧和意大利音乐的生动旋律溶于一炉,他的作品(包括宗教音乐作品)风格清新具有感人的力量。 3.新人物:这里的新人物主要指意大利作曲家帕勒斯特里那和法国作曲家拉索,他们同是16世纪后半叶重要的作曲家。帕勒斯特里那是意大利16世纪的复调大师,曾被称为“音乐的拯救者”。他的音乐平静、和谐、庄重,既强调虔诚、超脱的宗教气氛,又不脱离世俗音乐的特点,具有高超的对位法技巧,他是宗教音乐的纯正代表。其主要作品有《武装的人》、《圣母的悼歌》等。拉索则是尼德兰乐派另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此乐派在他的音乐中达到了顶峰。与帕勒斯特里那的音乐相比,他的音乐更为生动和富于情感,更带有文艺复兴是去以人为本的特点。他的著名合唱《回声》早为我国听众所熟悉,是主复调手法,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4.新教圣咏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新教音乐的兴起,加速了教会音乐的世俗化。16世纪初的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运动在德国的具体体现,马丁·路德对圣咏的改革并且推动了功能和声的发展。他的音乐易于理解,其中最著名的一首是《上帝是我们坚固的堡垒》就是较为典型的一首,曾被恩格斯誉为“16世纪的《马赛曲》”。他是用音乐表达人类感情的实践者,这一做法最早源于文艺复兴,对德国音乐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5.新体裁:新体裁主要指得是此时期世俗音乐的发展,法国最具代表性的是法国歌谣,16世纪的法国歌谣也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标志之一,可以看作是最早的标题音乐。其主要作品有:《云雀》、《鸟之歌》、《巴黎的闹市》等。意大利牧歌是16世纪欧洲又一最有影响的世俗音乐形式,其代表人物是蒙特威尔第床所的牧歌,风格迭变,具体反映出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时的变化,为17世纪歌剧的产生开辟了道路。16世纪的意大利牧歌的歌词多是感伤或爱情内容的田园诗、室内复调音乐的风格。此外,尼德兰作曲家维拉尔特和叔侄加布利埃里也是此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 以上便是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新发展的5个方面的具体体现,因为上述5个方面的“新”

文艺复兴三杰 艺术特点以及各自的代表作

文艺复兴三杰艺术特点以及各自的代表作 文艺复兴三杰为: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达·芬奇: 代表作有壁画《最后的晚餐》和肖像画《蒙娜丽莎》 艺术特点: 1、《最后的晚餐》:所有人的性格都从行动与手势中表达出来;通过象征真理的耶酥和象征邪恶的犹太之间的戏剧性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 《蒙娜丽莎》:通过普通市民女性的形象,表达了人对于自身的肯定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2、达·芬奇是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达芬奇在刻画前景人物、特别是围观的群众时,色调幽暗,让形象从阴影中闪出,一反 15 世纪绘画明晰透露的特点,力求幽微含蓄,在艺术手法上形成他独创的烟雾状色调。达芬奇精通人体解剖学、透视学,造型精准,画面色彩多成中性色,画风凝重。他的作品中多体现出智慧、深邃、严谨的气息,自始至终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并特别善于将艺术创作和科学探讨相结合,在世界美术史上堪称独步。达芬奇具有广博的学识和高超的艺术技艺,充满了科学的精神和哲理的思考。他思想深邃、博学多才,他怀着永无休止的探索精神去研究自然和人生的一切奥秘,他把艺术和科学、理智和情感、形体和精神熔于一炉,继承和发扬了前人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他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是人类文化史上最珍贵的遗产。 米开朗琪罗: 代表作《大卫》 艺术特点:

1、雕像《大卫》:表现的是建功立业以前的大卫,一个充满愤怒的青年人。这种力量是人文主义者向往的自由的人所具有的巨大潜力,成为文艺复兴时代英雄的象征。 2、米开朗基罗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他创作的人物雕像雄伟健壮,作品以力量和气势见长,具有一种雄浑壮伟的英雄精神,气魄宏大,充满了无穷的力量。他的艺术创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常常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人文主义的思想在他的艺术中总得到全面而鲜明的表达,流露出人文主义的核心:即人的主动性与积极作用,以及人建功立业的能力,他的艺术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米开朗琪罗在艺术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这种悲剧性是以宏伟壮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应。 拉斐尔: 代表作有油画《西斯廷圣母》、壁画《雅典学院》 1、《雅典学院》:表现了一个人文主义者对于真理和幸福的追求,人物形体具有强烈的纪念碑倾向,标志着人文主义思想在文艺复兴时代美术中的最终胜利。 2、在拉斐尔所处的年代,流行一种新柏拉图主义的哲学思潮,既主张美是不生不灭的永恒,也在艺术中追求理想美的创造。而在人文主义大师们的艺术创造中,更为重视的是对生活美的发现,他们在艺术描绘的一切美中都具有现实美感。画面洋溢明净的色彩,柔和的光线和宁静优雅的节奏感。在拉斐尔过去创造的圣母中,总是极力追求美丽、幸福、完好无缺、更多地具有母亲和情人的精神气质和形象。他的一系列圣母画像,都以母性的温情和青春健美而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拉斐尔极善运用曲线塑造形象,人物的组合、体态、衣着、褶纹都以长短不等的各种曲线构成,给观赏者以丰满、柔润与高度和谐的完美之感。以优美的,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 音乐风格概述 1.文艺复兴时期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以级进为主,是歌唱性的,与歌词的抑扬顿挫有关系,有时会采用"图解"方式对歌词中的某些词汇作形象模拟。 2.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节奏是怎样的? 有了可计量的节奏,但在宗教声乐作品中不强调律动感,只是在世俗音乐中拍点鲜明,律动感强。 3.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采用什么调式?和声是怎样的? 采用已经扩展为12个调式的中古调式。和声写作尚未建立功能体系,但已在终止式上表现出了和声进行中的和弦的功能性,并有意识地运用谐和与不谐和和弦来表现情绪、构成音响紧张度的变化。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织体是怎样的?以4声部模仿式复调织体为标准,在16世纪5个或更多声部的复调也很常见。同时已经从现了局部的主调和声思维。 4.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运用哪些音色? 声乐仍然占有最重要地位;复调宗教作品由小型的合唱组演唱,世俗音乐由独唱或独唱者小组和小型乐器组表演。同时已有很多音乐是专为乐器创作的。 5.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曲式是怎样的? 结构较为自由而多样化,复调模仿式曲式逐渐取代了与诗歌结构紧密配合的分段性曲式。同时也有大量分节歌形式。 6.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有哪些主要体裁? 各个部分都写成了复调形式的弥撒曲。经文歌(主要是宗教内容的)。器乐舞曲。复调器乐曲,如利切卡尔。世俗歌曲如牧歌、尚松等。 第一节.佛莱芒乐派 1.介绍佛莱芒乐派(Flemish school,又译作佛兰德乐派)。 15、16世纪活跃在佛莱芒的音乐家群体。佛兰芒是历史地区,也称作尼德兰地区,即今天比利时及法国西北部。音乐史上称布艮第乐派为第一尼德兰乐派,称佛兰芒乐派为第

西方音乐史——文艺复兴时期音乐

1.文艺复兴时期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以级进为主,是歌唱性的,与歌词的抑扬顿挫有关系,有时会采用"图解"方式对歌词中的某些词汇作形象模拟。 2.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节奏是怎样的? 有了可计量的节奏,但在宗教声乐作品中不强调律动感,只是在世俗音乐中拍点鲜明,律动感强。 3.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采用什么调式?和声是怎样的? 采用已经扩展为12个调式的中古调式。和声写作尚未建立功能体系,但已在终止式上表现出了和声进行中的和弦的功能性,并有意识地运用谐和与不谐和和弦来表现情绪、构成音响紧张度的变化。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织体是怎样的?以4声部模仿式复调织体为标准,在16世纪5个或更多声部的复调也很常见。同时已经从现了局部的主调和声思维。 4.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运用哪些音色? 声乐仍然占有最重要地位;复调宗教作品由小型的合唱组演唱,世俗音乐由独唱或独唱者小组和小型乐器组表演。同时已有很多音乐是专为乐器创作的。 5.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曲式是怎样的? 结构较为自由而多样化,复调模仿式曲式逐渐取代了与诗歌结构紧密配合的分段性曲式。同时也有大量分节歌形式。 6.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有哪些主要体裁? 各个部分都写成了复调形式的弥撒曲。经文歌(主要是宗教内容的)。器乐舞曲。复调器乐曲,如利切卡尔。世俗歌曲如牧歌、尚松等。 在传统的西方音乐史的时期划分中,表示15、16世纪这段时期的音乐。文艺复兴运动形成了古希腊文化以后欧洲文化的第二个高峰,以面向人世和对古典文化的继承为主要特征。在音乐方面,古希腊并未传下堪资借鉴的实例。因此,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艺术与其说是希腊古典风格的再生,毋宁说是新风格的创立。从显贵气派转向大众化;从宗教感情转向崇尚理性和追求人性的发展,强调直接可感的人的心境和感情的表达,与具有神秘、抽象、禁锢感情等因素的中世纪艺术风尚相对立。 文艺复兴音乐起源于14世纪意大利和法国复调音乐获得发展的“新艺术”时期,意大利F.兰迪尼和法国G. de马绍等作曲家成为文艺复兴音乐的先驱。15世纪尼德兰音乐理论家J.廷克托里斯在其《均衡》一书的序言中最早提出了音乐“复兴”的概念。16世纪这种概念得到系统的阐述。当时的意大利音乐理论家G.扎利诺根据同时代美术史家瓦沙利的观点,在批判中世纪音乐艺术的同时,将古代音乐艺术描绘为“尽善尽美的顶峰”。这时期的许多论文对古代音乐崇拜的倾向十分明显,但并未导致对古典音乐权威的盲从。对音乐与诗歌统一的古代音乐艺术的研究,为16世纪末~17世纪初歌剧的产生,提供了理性的根据。文艺复兴时期的乐器作坊(绘画) 15、16世纪工业技术的发展,给音乐艺术带来极大的变化。以威尼斯为中心,乐子刷业产生了,音乐有了更为统一的版本,更加得到广泛而迅速的传播;城市里逐渐形成了一大批业余音乐爱好者,使世俗复调音乐取得支配性的地位。随着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对艺术技巧的探讨,在音乐艺术实践中出现了一系列革新。主要体现在下述 5个方面:①世俗体裁得到极大发展。14 世纪意大利卡农式的猎歌,16世纪意大利戏剧性的多声部牧歌,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三杰及其艺术特点

简析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三杰及其艺术特点 盛期文艺复兴美术的3位主要代表是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其中,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在罗马的活动促成了罗马画派的形成。一、达·芬奇: 《岩间圣母》是达·芬奇创作的最有名的代表作。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为了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他广泛地研究与绘画有关的光学、数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他的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精神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他是人类智慧的象征,他的逝世是对全世界的一个伤害。其代表作还有壁画《最后的晚餐》《安吉里之战》和肖像画《蒙娜丽莎》。 达芬奇精通人体解剖学、透视学,造型精准,画面色彩多成中性色,画风凝重。达芬奇的素描手稿极具研究价值,他一生完成的作品不多,但几乎件件都是不朽的名作。他的作品中多体现出智慧、深邃、严谨的气息。他的作品自始至终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并特别善于将艺术创作和科学探讨相结合,在世界美术史上堪称独步。他的笔记中涉及科学研究的范围极其广阔,从物理数学到生理解剖,几乎无所不包;他在技术方面的创造发明遍及民用、军事、工程、机械等各方面。达芬奇具有广博的学识和高超的艺术技艺,充满了科学的精神和哲理的思考。 二、米开朗琪罗: 代表作《酒神巴库斯》、《哀悼基督》,1501年,他回到佛罗伦萨,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卫》。1508年,他又奉命回到罗马,用了四年零五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著名的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1513年,教皇陵墓恢复施工,米开朗基罗创作了著名的《摩西》、《被缚的奴隶》和《垂死的奴隶》。 米开朗基罗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他创作的人物雕像雄伟健壮,气魄宏大,充满了无穷的力量。他的大量作品显示了写实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象征。他的艺术创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常常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米开朗琪罗在艺术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这种悲剧性是以宏伟壮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应。这些都使他的艺术创作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三、拉斐尔: 拉斐尔是意大利杰出的画家,和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并称文艺复兴时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艺术特色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的主要特色 1.思想的解放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是以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謇挑战神学教育为开端的。他们大力兴办世俗学校,打破教会对教育的垄断局面;倡导人性教育,反对神性教育,从而将教育从神学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但这种解放是有限的,囿于时代的局限,他们不得不将圣经和神学教义作为必要的教育内容,使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打上了深深的神学烙印,这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矛盾性,也反映出文艺复兴时期过渡性的时代特征。 2.透视法 文艺复兴初期的画家当构思一幅画的时候,在安排景物的层次、角度、取光等课题上,往往倚靠着过去对事物的观察与绘画经验,常常会造成空间的扭曲,直到身兼建筑师、雕塑家与绘画家的布鲁内勒斯奇采取「透视法」,绘画的空间技术才得以突破。 3.油画取代蛋彩画 约自13世纪起,欧洲许多地方的画家都着手在中世纪流行的湿壁画和蛋彩画的基础上,探索一种比较方便又更有表现力的绘画材料,逐渐形成了油画。蛋彩画多用于拼版画,其颜料中加蛋黄、蜂蜜、无花果汁及胶水和溶剂溶合而成。15世纪以后,蛋彩画逐渐为油画所取代。油画从文艺复兴以后,成为西方绘画中主要的画种,现在普遍到世界各国。 文艺复兴的绘画是由“神”转为“人”的时代。在文艺复兴之前教皇统治的“黑暗一千年”里,圣母只是一个僵死的神的符号。冷面、呆板、拘束、正襟危坐、高高在上。到了文艺复兴,安吉利科最早把女性生命融入到了圣母的神像中。他的画采用了马萨乔的光线和明暗透视的新手法,既加入了人的因素,又保持了宗教艺术的传统特色,对后来的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技法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写实传真为首务,开创了基于科学理论和实际考察的表现技法,如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等。在风格和技法上更注重色彩的协调和自然,不拘一格。在建筑艺术方面,它以恢复古典建筑传统为首任,同时着重探讨建筑美感的理性法则。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

外国美术史第三章理性与科学的时代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14--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对整个欧洲的文艺界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文艺复兴原意为:“古典文学艺术的再生”。在人文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一种不同于中世纪表现性艺术的新艺术风尚应用而生。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开始在自己的作品中反映人生、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努力将科学与艺术结合起来,使她们的作品具有真实性与时代感。这些充满人文主义思想与具有一定科学性的作品,为近现代西方美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就是一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核心:人文主义精神 产生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本质:本质就是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解放人们的思想。实际上,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不就是完全提倡复古,而就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产生于意大利的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资产阶级希望冲破教会神学的束缚。 意大利保有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 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才济济,汇集一处。对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资本的原始积累:文艺复兴运动作为一场弘扬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传播过程中为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也同时为早期的资产阶级积累了原始财富。文艺复兴运动首发于意大利,后经传播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出现了著名

的城市如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以及尼德兰等一系列新型城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茁壮发展,资本也开始源源涌入新兴资产阶级的囊中,为同时进行的新航路开辟,宗教改革以及今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提供了必要条件。 人性的探索及发现:文艺复兴运动使正处在传统的封建神学的束缚中慢慢解放,人们开始从宗教外衣之下慢慢探索人的价值,作为人,这一个新的具体存在,而不就是封建主以及宗教主的人身依附与精神依附的新时代。文艺复兴运动充分的肯定了人的价值,重视人性,成为人们冲破中世纪的层层纱幕的有力号召。文艺复兴运动对当时的政治,科学,经济,哲学,神学世界观都产生了极大影响。就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一场革命风暴,也被称为“出现巨人的时代"。 消极影响:文艺复兴运动在传播过程过程中因为过分强调人的价值,在传播后期造成个人私欲膨胀,物质享受与奢靡泛滥,有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文学三杰 但丁 但丁(Dante)(1265-1321)。文艺复兴的先驱,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意大利北部,一般认为第一个代表人物就是但丁,其代表作为《神曲》,她的作品首先以含蓄的手法批评与揭露中世纪宗教统治的腐败与愚蠢,以地方方言而不就是作为中世纪欧洲正式文学语言的拉丁文进行创作。她认为古希腊、罗马时代就是人性最完善的时代,中世纪将人性压制就是违背自然的。她虽然对拉丁文学有深入广泛的研究,但用意大利方言写了大量的以十四行诗为形式的抒情诗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特点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特点 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到17世纪初在欧洲出现策源地是意大利的以复兴古代文化为旗号的资产阶级反封建,返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中世纪长期被压抑的世俗欲望与自由思想被资本主义激活,这时期的思想主要是“人文主义”,强调以人文本,反对神权及宗教,否定禁欲主义,追求现世享乐,强调个性自由和解放,这一时期的音乐多是表达人们内心的情感及反映现实生活。 早期,英国的手抄曲集《奥尔德霍尔藏稿》是第斯康特风格,大部分为弥撒曲,还有少量的经文歌和赞美诗,定旋律一般在中声部。代表作曲家鲍尔的作品大部分是甜美悦耳而又雅致的旋律。邓斯泰布尔对三个声部的处理更为平等,各声部常是一致的节奏。 15世纪中叶,出现了复调的圣诞颂歌,在各种仪式及宫廷贵族队列行进时演唱,由几个诗节和叠歌组成。除此之外还有法波顿音乐手法,相对于圣诞颂歌更随性。 15世纪中叶前欧洲北方出现了勃艮第作曲家,他们的音乐作品主要是弥撒曲,经文歌和尚松。 迪费的尚松选取的主要是回旋歌,歌词大部分是爱情诗,以突出上声部为主,旋律更加流畅。他的经文歌大部分是等节奏的,题材又回到了宗教仪式和信仰。这一时期的重要成就是确立了一种独特的大型宗教音乐体裁形式

——弥撒曲。它的各乐章中都采用一个相同的旋律作为定旋律,以此为轴心把各乐章联系起来,是一种表达自己创作思想和展现才能的很好方式。而迪费是第一位把对应声部固定地置于固定声部之下的作曲家。 15世纪后期和16世纪初期是法-弗兰德作曲家的鼎盛时代。若斯坎是他那一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弥撒曲为16世纪的弥撒曲拓宽了道路。在弥撒曲中,他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音乐的形式上,他在“释义弥撒曲”和“模仿弥撒曲”大量的运用了系统的模仿手法,丰富了音乐的织体,开拓了复调音乐的表现力。 经文歌是最能代表若斯坎个性和创造性的体裁。在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下,他更集中于对位技巧方面,写富于修饰性的复调旋律。 若斯坎的尚松风格更为丰富,兼容了诗歌的高雅和流行的通俗,声部的写作自由化。 16世纪意大利的音乐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体裁-牧歌。它是以较高水准的诗歌为词谱写的复调歌曲。歌词多为单段,韵律自由,注重对歌词的细致表达。 早期的牧歌为四个声部,但已经开始融入少量的模仿。 中期,音乐以五声部居多,这一时期罗勒进行了和式的尝试。 晚期,牧歌成为一种高度精致的音乐作品,技法日趋

欧洲四大艺术风格

欧洲四大艺术风格:罗马,哥特,文艺复兴和巴洛克 ――――――――罗马式艺术风格――――――――- 现在人们普遍所说的罗马式建筑,罗马式花园,罗马式画风都是指欧洲在11~13世纪的艺术风格,主要泛及整个西欧和大部分中欧地区。 主要表现在建筑,绘画等主要艺术作品当中。其中因地域不同而又各有区别。 在建筑方面,最典型的是教堂 罗马式教堂建筑艺术 自公元1096年开始的十字军东侵,使欧洲兴起宗教的热潮,封建主对宗教的狂热达到如醉如痴境地,他们全力为自己领地兴建规模壮观的教堂和修道院,建筑史上称这种新形制为“罗曼内斯克”即罗马式。而这个时期的其他造型艺术如雕塑、绘画等都成为与教堂不可分割的装饰部分,因此在美术史上统称为“罗马式”。 罗马式建筑外观巨大、繁复,但装饰简单大方。最特别的是建筑的屋顶,罗马式风格建筑的设计都是一拱顶为主,以石头的曲线结构来覆盖空间。看过《达芬奇的密码》吗?里面提到的拱顶石就是建造拱顶最重要也是最后才放入的。 罗马式风格艺术的绘画流传至今的基本上是壁画、绘画,但也有书籍插图及少量的羊皮画。内容基本上是当时的主流思潮-宗教故事及圣人生平。绘画的重点是耶稣,几乎都是坐像,周围是圣徒、凡人、被制服的恶魔。。。(发现和我们古代绘画格式差不多) 当时的绘画风格多用象征性的手法来表现活动或环境,不是很注重真实的表达。而更多的是表现人物,运用了夸张、变形等构图,强调整体效果,突出细节。 ――――――――哥特式艺术风格――――――――- 起源和发展与11世纪和12世纪,由于社会的新阶级-中产阶级的崛起,他们不再为贵族所用。成为自由贸易者和手工艺制造者。随着王权的限制,商业和城镇开始发展起来。 其实在中世纪,宗教统治几乎可以抗衡王权的威力,而那些神职人员可以说对建筑物建造风格影响很大,他们成为了城市里主要角色。而宗教资产也十分雄厚,主教和资产阶级投资,建造更加宏伟的新教堂. 哥特式教堂中每一种构造元素都很高耸,尖细。就象指向天空的利剑,仿佛屋顶直通天堂。尽其所能的接近上帝,这就是哥特式建筑千方百计想要实现的。 哥特式教堂建筑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没有实体墙壁,而是利用雕塑装饰来追求轻佻飞扬,垂直的的风格。雕塑不再是臣服与建筑,地位与前面提到的罗马式建筑中的雕塑提高了一个很高的档次,而且创作的精细程度也是叹为观止的。

文艺复兴思潮对于音乐的影响

文艺复兴思潮对于音乐的影响 【摘要】:中世纪的音乐,在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是教堂音乐。随着文艺复兴的兴起,在音乐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俗音乐的题材得到极大发展,复调音乐的发展,琉特的演变,音乐创作上的突破,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也直接影响了音乐理论的研究。这就是文艺复兴的音乐与中世纪音乐的变化。本文从音乐美学理论、世俗音乐变化、创作思维方式三个方面探讨人文主义思潮对文艺复兴时期音乐领域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音乐;文艺复兴;欧洲;中世纪;变化 【引言】:“文艺复兴”(Renaissance)一词是法文,原义为“再生”,由历史学家朱尔·米什莱首先使用,后来又被文化史、艺术史和音乐史家采用指一个历史时期。在传统的本文音乐史的时期划分中,表示15、16世纪这段时期的音乐。 文艺复兴运动是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人文主义是其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潮流。人文主义者主张以个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正如彼特拉克所说:“不认识自己,绝不能认识上帝”。人文主义在西方当时的哲学、文学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对音乐领域也具有相当的冲击力。可以说.如果脱离开人文主义,就无法对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进行探讨。因此。本文从音乐美学理论、世俗音乐文化、创作思维方式三个方面探讨人文主义思潮对文艺复兴时期音乐领域所产生的影

响。 一、音乐美学理论的发展中世纪以来.神学家长期鼓吹“天体和谐”等形而上的神秘主义观念。当文艺复兴运动的大潮席卷欧洲之际.人们的思想进行了重新的价值定位.中世纪的神秘主义观念遭到了彻底的否定。在当时的音乐美学理论著述中。十分重视人的主体化地位.而且在音乐中所体现出来的和谐与人的审美听觉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 (一)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 荷兰音乐理论家约·廷克托里斯( J·T i n c t o r i a,1 4 35 - -1 5 1 1 ) 将音乐艺术存在的理由归因为人的需他曾经表示:“无论任何时候,无论是谁也不能说服我。使我相信:离开发音就不可能想象的音乐谐和是从‘天体’的运动中产生的。竹田廷克托里斯坚定地认为,唯有被人接受、听得见的现实的音乐才是被承认的,音乐审美的标准掌握在人的手中。这种人的主体地位在音乐中的确立.是音乐美学理论领域的一大进步。 (二) 对音乐的快乐与和谐的追求 意大利音乐理论家、作曲家查里诺( G.Z a r l i n o,1 5 1 7—1 5 9 0 ) 认为,音乐的审美。首先要依赖于人的耳朵。他曾专门谈到音乐的快乐与和谐的关系:“音乐是非常自然的。并且与我们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果谁不喜欢音乐的和谐.那么他就是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和谐的

文艺复兴艺术的特点

1 文艺复兴艺术的特点: 显著特点现实与人文。文艺复兴所有的创作大都围绕着这个主题。这包括了人的感观,人的信仰,人的性欲,以及人的世界观。这时期的作品都要求打破封建神权,打破封建的禁欲主义。打破封建制度对人精神甚至是肉体的封锁。这时期有很大部分的作品以宗教为主,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技法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写实传真为首务,开创了基于科学理论和实际考察的表现技法。在风格和技法上更注重色彩的协调和自然,不拘一格。 2薄伽丘的女性情结 薄伽丘是一位法国女人的私生子,母亲去世后在严父和后母的冷酷中度过了童年,后来被送到那波利,在宫廷里认识了玛丽亚,并对她产生爱情,这在他的文学创作中留下了很深的印痕,很多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都可以看到玛丽亚的影子。作品《佛罗伦萨女神们的喜剧》《菲埃索拉的女神》均是以爱情为主题,借鉴古希腊古罗马的诗歌、神话,显示出中世纪传统和骑士文学的痕迹,但摆脱俗套,充满对人世生活和幸福的追求,谴责禁欲主义。 3 达芬奇的贡献 艺术巨匠:文艺复兴时期当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的成就最高,其中尤以达·芬奇最为突出,恩格斯称他是巨人中的巨人。在艺术创作方面,达·芬奇解决了造型艺术三个领域——建筑、雕刻、绘画中的重大问题。 科学天才:设计出初级机器人,点燃现代汽车发明的灵感之火,是一位现代世界的预言家,手稿被称为一部15世纪科学技术真正的百科全书。对机械世界的痴迷,水下呼吸装置、风速计等奇思妙想展现给世人。 1 君主制时代的共和思想及其作用 答:(以马基雅维利为例)文艺复兴后期意大利政治学的集大成者马基雅维利在政治发展史上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是近代共和理论的实际提出者,在佛罗伦萨的共和制度变得岌岌可危的时刻,他提出了标准更高的公民共和国理念,对佛罗伦萨城邦的透彻了解,对欧洲局势发展所保持的始终清醒的头脑,使他得出了一个重要的政治理论:君主统治和王朝战争只能把政治引向专制,而民意和民众才是推动近代共和政治的真正动力,因此,共和政治绝不可能在君主制度的框架里得以实现,共和制度与君主制度水火不相容。马基雅维利的所有著作,包括他的历史著作,其实都是对这种近代共和政治的认真思考和精彩阐释。一方面,马基雅维利继承了从萨鲁塔蒂、布鲁尼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公民共和国思想,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君主和市民的结盟关系是有限的,当这种关系走向瓦解的时候,共和制度和君主制度并无可能共存。他的最重要的著作《君主论》对君主制度进行了透彻的分析,但他是完善的公民社会的提倡者。马基雅维利指出:“任何一个共和国都必须满足重要的、中等的和下层人们的需要,共和国得以建立依赖于这三种人的满意度和平等。但是,有些人却雄心勃勃,认为他们是高于其他人的,这样政府就趋于瓦解。”佛罗伦萨总在改变它的政府模式,原因就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艺术

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艺术 文艺复兴、巴洛克和古典主义是15世纪至19世纪先后流行于欧洲各国的建筑艺术风格,其中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源于意大利,古典主义源于法国,后人广义地将三者并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艺术。 一、文艺复兴建筑艺术 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变革的时代,天才辈出,群星璀璨。人们冲破中世纪的宗教对人类精神的桎梏,排除了对神的依附。“人”取代了神,被置于万物的中心,人现世生活的价值受到肯定。 人文主义使宗教烟消云散,人们获得了精神的自由,对自然美产生了有别于过去的体验,不再受到神话和宗教的制约,而是从景观本身的价值及其对人类的精神影响出发来欣赏大自然。这个时期的人们像罗马人一样,要创造属于自己活动的场所,这种场所的性质,则通过理性的建筑与环境艺术形式美表达出来。 这种背景下,古罗马建筑巨匠维特鲁威的著作被奉为圭臬,并产生了重大影响。一些人继承了他以人体为“匀称”的完美典范的观念。如达芬奇从数百个人体分析中总结出最典型、最美好的比例和几何形状,以此来论证建筑美。建筑大师和艺术家们借助古典风格的复兴,使建筑成为一门艺术。这一时期,古典柱式再次成为建筑造型的构图主题。建筑为了追求稳定感,圆形的穹窿顶与旋廊取代了哥特式建筑垂直向上的束柱、小尖塔等又尖又高的形式。在建筑轮廓上,文艺复兴建筑讲究整齐、统一和条理性。 最能代表文艺复兴精神及其世俗力量的建筑,当数罗马教廷的圣彼得大教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它集中了16世纪意大利建筑结构和施工的最高成就。圣彼得大教堂历经一百多年终于建成,是一座恢弘、壮美的宗教建筑群体,加上它前面如双臂环抱的巨大广场,简直就是一座城中之城。教堂平面为拉丁“十字形”,建筑比例和谐完美,从局部到整体,从每个线角分割到体块的凹凸变化,似乎都符合某种“数”的秩序。建筑体量搭配得当,线条疏密相宜,色彩恬淡静谧,穹顶呈现出完美的球面形状,显示出饱满、强健的整体美感和永恒的形式秩序。 文艺复兴的建筑风格除了表现在宗教建筑上,还体现在大量的世俗建筑中。这个时期的世俗建筑也逐渐摆脱了孤立的单个设计和相互间的偶然凑合,逐渐注意到了建筑群的完整性,克服了中世纪的狭隘性恢复了古典的传统。这种观念首先表现在广场建筑群的规划设计中,最著名的便是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几百年来,圣马可广场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和普通游人,赢得了无穷无尽的赞许和颂扬,人们称它为“欧洲最漂亮的客厅”。 二、巴洛克建筑艺术 “巴洛克”原意是“畸形”的珍珠,本为贬义词,后人用这个词来抨击该时期无节制的和低俗的建筑与艺术形式,后来则成为该时期艺术风格的代名词。 巴洛克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是一种相对传统建筑而言具有明显的反叛意味的建筑风格。自从米开朗基罗、维尼奥拉等大师在一些建筑中打破常规地引入了一些新的元素,新一代的艺术家继承了他们的富于创新和进取精神,完全打破了在规则、秩序、基本几何关系和稳定性等方面的传统理念的束缚。此时,意大利的政治形势也发生了变化,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运动都促使罗马教皇加强对信奉天主教地区的控制。为使最大多数人接受宗教准则,人们致力于以强烈的对比和壮观的空间造型来增强惊喜的效果和心灵感召力,引起赞叹。由此而生的巴洛克风格对比强烈、充满动感、饰物繁缛,浮夸华丽。 巴洛克建筑抛弃了之前的对称与平衡,打破了原有的规则和秩序,转向富有生命体验的表达方式,寻求自由的、流畅的、具有动势的艺术构图。它以动态取代静态,抛弃了古典常用的方形和圆形,代之以涡旋形、S形、曲线形、波浪形,以运动、变化的形体寓意着情

感悟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感悟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史意09121353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当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呈现在屏幕上时,我立刻感觉到画面的人物都用神奇的眼光注视着我们:他们似乎在邀请我们去倾听他们时代的故事、去赞美他们的伟大创造。他们的眼神虽然各异,但似乎流露出一种自信,一种先前的时代未曾有过的自信。他们之前的中世纪艺术家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属于一个叫"中世纪"的时代,而哥特式艺术家从来没有想过,他们的艺术是一种哥特式风格。从14世纪开始,意大利人率先自觉地意识到他们正在创造一个崭新的时代,一个他们自称为古典文化"再生"的时代——"文艺复兴时代"。 "文艺复兴"的字面原意是恢复古典古代的优秀文化,尤其是拉丁和希腊语言。14世纪后半叶和15世纪的意大利古典学者认为,黑暗的中世纪把自己与梦寐以求的古典时代分割了千年之久,在那昏暗、愚昧的时代,文学和艺术坠入了昏睡的深渊。当时的桂冠诗人彼特拉克宣称,只有到了他的时代,"黑暗才被冲破,未来的人们才可找到回归清彻的古代辉煌之路"。 这个古典理想所透露的真实涵义则是对自己时代的肯定。15和16世纪的意大利人坚信自己的时代比罗马帝国灭亡以来的所有时代都伟大,甚至比他们要复兴的古典古代还伟大。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兼建筑师阿尔贝蒂撰写了西方历史上第一部绘画论,他在献辞中宣称,他们时代的艺术家布鲁内莱斯基、多纳太罗、吉贝尔蒂和马萨乔等人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已高于古人。罗马人文主义者洛伦佐·维拉立即呼应阿尔贝蒂,以明知故问的口吻说,他真不知艺术为何在中世纪直线衰退,几近消失,而为何又在"这个时代"复苏,并涌现出如此众多的优秀艺术家和作家?几十年之后,著名的新柏拉图主义者菲奇诺直截了当地说自己的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因为"这个世纪……恢复了近乎泯灭的自由艺术的光辉"。他心目中的自由艺术包括语法、诗歌、修辞学,绘画、雕刻、建筑和音乐。 如果说文艺复兴时代体现了对人性的新的认识,由此开启了人类的现代世界,那么艺术在这个伟大进程中则起了先锋作用。在西方艺术精品欣赏课堂中,我们不仅在进行一场“视觉盛宴”,在咀嚼消化的同时,更是对现代艺术文明的一次“文化寻根”。 通过课堂上的欣赏以及查阅了一些有关文艺复兴的资料,我了解到:欧洲艺术,尤其是绘画,基本完成了三条线路的发展:一条是从中世纪艺术脱胎而出,注重线条与优美造型的走向;二是引雕塑感入画,强调形体的浑重感;三是追求氛围,即借助发挥光、影、色的变化而创造所再现对象的错觉。这三条走向当然不是各行其路,它们时而交叉汇合,时而又断续分道,例如,至16世纪,波提切利的绘画被认为过时而受冷落,由以莱奥纳尔多·达芬奇为代表的“新绘画”所取代。伟大的艺术家都善于在综合前人技法的基础上创造个人的风格,例如,人称“斜眼”的圭尔奇诺起初效法卡拉奇,而后将卡拉奇的风格注入卡拉瓦乔强烈的明暗对比之中,发展出了卡拉瓦乔所缺乏的柔和效果,即是说,他既没有屈服于自然主义,也没有放弃逼真的目标。他所创作的天顶画《曙光》堪称巴洛克最美丽动人的杰作之一。 德国艺术史家沃尔夫林通过研究文艺复兴和巴洛克艺术得出结论说,欧洲艺术经历了从线性风格到涂绘风格的变迁过程,文艺复兴艺术代表了线性阶段,因为它以清晰地刻画形体为旨归,而巴洛克艺术则开启了涂绘阶段,因为它旨在以模糊的笔法塑造形体。不过,我觉得,沃尔夫林的著名论断蕴涵着一个重要思想:即艺术风格的变化反映人类观看方式的改变,而由艺术所引起的观看方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与改造。就此而言,艺术不仅仅是我们生活的点缀,而是我们探究世界的重要途径。 文艺复兴是现代世界的先声,而世界的现代性以两个特征为标志:一是观念的现代化,二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文艺复兴的故事告诉我们,艺术家在透视学、人体解剖学和其他方面的探究成果为现代科学的发现奠定了基础。同样,他们的创造也为现代思想的产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现代性的核心观念是自由、进步、个性和创造性,文艺复兴的故事说明,这些思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风格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风格 在传统的西方音乐史的时期划分中,表示15、16世纪这段时期的音乐。文艺复兴运动形成了古希腊文化以后欧洲文化的第二个高峰,以面向人世和对古典文化的继承为主要特征。在音乐方面,古希腊并未传下堪资借鉴的实例。因此,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艺术与其说是希腊古典风格的再生,不如说是新风格的创立:从显贵气派转向大众化;从宗教感情转向崇尚理性和追求人性的发展,强调直接可感的人的心境和感情的表达,与具有神秘、抽象、禁锢感情等因素的中世纪艺术风尚相对立。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理论基础:大约从1430~1600年,古代的艺术思想重新获得重视,多种古代的音乐论著(尤以古希腊)被翻译、研究,并作为音乐理论研究的基础。 总的音乐风格:以级进为主,是歌唱性的,与歌词的抑扬顿挫有关系,有时会采用“图解”方式对歌词中的某些词汇作形象模拟。有了可计量的节奏,但在宗教声乐作品中不强调律动感,只是在世俗音乐中拍点鲜明,律动感强,采用已经扩展为12个调式的中古调式,和声写作尚未建立功能体系,但已在终止式上表现出了和声进行中的和弦的功能性,并有意识地运用谐和与不谐和和弦来表现情绪、构成音响紧张度的变化。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以4声部模仿式复调织体为标准,在16世纪5个或更多声部的复调也很常见。同时已经从现了局部的主调和声思维。 四大主要门派风格描述 1:布艮第乐派 15 世纪上半叶活跃在布艮第(相当于现在的荷兰.比利时.法国东北部等)宫延的音乐家群体.代表人物:利奥纳尔*鲍罗、约翰*邓斯泰布尔、法伯顿。布艮第地区的音乐作品主要是弥撒曲、经文歌和尚松,以三个声部为主,声部之间为对比音色。该乐派音乐风格的形成直接受到英国作曲家邓斯泰布尔的影响,音响上趋于优美细腻,悦耳和谐,教少抽象理论的约束,与民间音乐保持着自然的联系,倾向大调性、主调风格,常自由运用三度、六度音程,以此产生出和谐丰满的音响。作品多用大调性,主要为三拍子,两拍子用于大型作品的对比部分。布艮第乐派也被称作第一尼德兰乐派。乐派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有第一代作曲家杜费和班舒瓦,创作了大量表现宫廷爱情的三声部的歌谣曲(在三声部中,高音部最为突出)。 2:佛兰芒乐派 15、16世纪活跃在佛莱芒的音乐家群体。佛兰芒乐派使复调对位音乐发展到盛期,在人文主义的影响下,他们把世俗曲调作为弥撒曲和经文歌的定旋律,而且常采用尚松、牧歌、维勒莱等世俗声乐体裁进行写作。佛兰芒是历史地区,也称作尼德兰地区,即今天比利时及法国西北部。音乐史上称佛兰芒乐派为第二、第三尼德兰乐派。佛莱芒第二代作曲家若斯坎.德.普雷,第三代作曲家奥兰多.迪.拉索等人,影响很大。 奥克冈是男低音歌唱家、作曲家和著名音乐教师。他的弥撒曲和经文歌重视低音声部,音响丰满而各声部连绵不断,使音乐气质更接近格里高利圣咏。奥克冈的学生若斯坎是第二代佛兰芒乐派的代表。他的音乐中明显地表现出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精神。创作有18首弥撒曲、87首经文歌、72首世俗歌曲。马丁·路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风格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发源于14世纪的意大利,如恩格斯所说: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今资本主义时代的开端是由意大利诗人但丁(1265-1321 年)为表征的,他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 所谓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针对在中世纪被宗教所扼杀的古代希腊罗马以人为本的科学文走向复兴而掀起的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从拜占庭灭亡时被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光辉形象。人们打着“回到希腊去”的旗号。实际上新兴资产阶级召唤古希腊的亡灵并非是要重建奴隶制文化,而是借用其中有利于资产阶级需要的科学、哲学以及人文主义的艺术;是借用他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外衣,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现代世界历史的新场面。意大利作为古罗马的后代,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直接继承者。 绘画 文艺复兴的绘画是由“神”转为“人”的时代。在文艺复兴之前教皇统治的“黑暗一千年”里,圣母只是一个僵死的神的符号。冷面、呆板、拘束、正襟危坐、高高在上。到了文艺复兴,安吉利科最早把女性生命融入到了圣母的神像中。他的画采用了马萨乔的光线和明暗透视的新手法,既加入了人的因素,又保持了宗教艺术的传统特色,对后来的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主张个性解放,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肯定人权,反对神权,屏弃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这是人文主义的主要思想。其中,代表性作品有: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拉伯雷的《巨人传》等。 《熟睡的农妇》这幅椭圆形画描绘了一个熟睡的农妇,是皮阿赞塔在十八世纪初创作的作品。它属于描绘不同的乡村人物组画(包括《捉跳蚤的农女》、《背萝卜篓的农人》、《抱萝卜的农女》)中的组成部分,精确的明暗对比法,是所有这些作品的共同点,似乎替代了现实中的各种颜色。在这幅画上,背景值得品味,运动似乎业已平静。特别是照亮少女脸部和胸部的光线,从侧面射出,强烈且奇特。而衣服的碧绿色也要端赖细察,方可发觉。 《熟睡的农妇》 文艺复兴的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一)13世纪属文艺复兴运动早期,突出特点是文

文艺复兴时期的四大乐派

文艺复兴时期的四大乐派 文艺复兴一词原指“复活”“再生”,是这个时期的思想家们对中世纪的否定以及对古希腊古罗马的崇拜,他们认为自己处于复兴古代文化的时代。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在思想上想要摆脱封建宗教的束缚,要求尊重人,一切以人为中心,给予人性自由。从根本上来说文艺复兴是一个人类社会产生新思想,新发现,发展出飞跃的时期。在这个大思潮下先后产生了四大乐派。 一.勃艮第乐派 (一)产生背景:是欧洲大陆第一代音乐派系。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当时勃艮 第公爵们对音乐的喜爱,令他们不惜重金的赞助艺术方面的活动,吸引了一大批 的优秀音乐家,使之成为音乐创作中心,可以看出勃艮第音乐有巨大的吸纳性和 国际化倾向。 (二)音乐特点: 1.这一时期的音乐体裁丰富、复杂,确立了弥撒曲体裁形式。 2.一般三声部,有时有四声部,自下而上,以旋律流畅的高声部织体为主导。 3.而旋律和节奏的发展集中在高声部,假低音的技巧被采用,呈三度六度平行 进行。 4.兰迪尼终止式普遍出现。 (三)代表作曲家:杜费和班舒瓦 1.杜费,被誉为天主教父。他的音乐作品涉猎当时各种世俗和宗教音乐体裁。 他的等节奏经文歌代表作《最近玫瑰开放》有两个定旋律声部,呈五度关系,有 一定的接应关系,休止与旋律时隐时现。而他的弥撒曲在音乐史上有重大的意义, 第一次将世俗曲调作为定旋律,第一次将经文歌四声部织体运用于弥撒曲,第一 次在定旋律的下方加一个对位的低声部,从而使低声部可以自由创作,他推动了 弥撒套曲的定型。 2.班舒瓦,天主神父,与杜费同样很重要。在他简朴的音乐中,世俗音乐占有 重要地位,以三声部为主,高声部为人声,其余声部为乐器伴奏,旋律性强,呈 现出三和弦轮廓。 二.佛兰德斯乐派 (一)产生背景:是继勃艮第乐派的又一个重要乐派。这个乐派分布很广,占据 了欧洲各地重要的音乐职位。因为地域跨度大,时间长,作家流动性强,因此音 乐风格上也有很大差异。 (二)音乐特点: 1.使复调对位音乐发展到盛期,他们把世俗曲调作为弥撒曲和经文歌的定旋律, 而且常采用尚松、牧歌、维勒莱等世俗声乐体裁进行写作。 2.在音乐中强调复调各声部地位的平等,都具有呈现主题的功能。 3.喜好较为丰富的音响,开始出现简单的和声结构完整的三和弦形式,假低音 技巧和兰迪尼终止式被正格终止和变格终止取代。 4.这个时期的弥撒曲以四个声部为主,有时候甚至采用五六个声部,也有时把 四声部拆分为二声部,形成一种对比强烈的二重风格。 (三)代表人物: 1.早期代表奥克冈,是第一代作曲家,他创作的弥撒曲庄严宏伟,旋律宽广, 音响丰富。在模仿复调的基础上,创作了一种“迷你卡农”的形式。代表作品是 经文歌《感谢上主》,这是一首拥有多达36个声部的卡农,主题在不同声部回旋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