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包虫囊周肝组织蛋白质提取方法的研究

肝包虫囊周肝组织蛋白质提取方法的研究
肝包虫囊周肝组织蛋白质提取方法的研究

17动物组织蛋白提取

1.组织块迅速置于预冷的生理盐水中,洗去表面的血迹,将组织称量后切成较小的组织块(0.2-1.0g),放入组织匀浆器中,按组织100mg:提取试剂体积1ml的比例加入相应体积的蛋白提取试剂(需提前加入酶抑制剂)进行匀浆,至组织研磨完全。 2.超声处理(同细胞蛋白样品的制备),处理完后置冰上裂解4-5小时。 3.10000 g/min离心10min,取中层溶液,加入等体积的蛋白上样缓冲液(2X),或1/4体积蛋白上样缓冲液(5x)(AR1112),置100℃水浴箱沸水浴中变性5分钟。 1、动物肝脏直接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液氮,迅速研磨,待组织变软,再加少量液氮,再研磨,如此三次。 2、称量约40mg研磨组织,加入200 ul预冷的组织蛋白抽提试剂,冰上孵育20分钟。 3、10,000×g 离心15分钟。 4、收集上清,进行下一步的实验。 手工匀浆:将剪碎的组织倒入玻璃匀浆管中,再将剩余的1/3匀浆介质或生理盐水冲洗残留在烧杯中的碎组织块,一起倒入匀浆管中进行匀浆,左手持匀浆管将下端插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器皿中,右手将捣杆垂直插入套管中,上下转动研磨数十次(6~8分钟),充分研碎,使组织匀浆化。 机器匀浆:用组织捣碎机10000~15000r/min上下研磨制成10%组织匀浆,也可用内切式组织匀浆机制备(匀浆时间10秒/次,间隙30秒,连续3~5次,在冰水中进行),皮肤、肌肉组织等可延长匀浆时间。 超声粉碎:用超声粉碎机进行粉碎,可用Soniprep150型超声波发生器以振幅14微米超声处理30秒使细胞破碎,也可用国产超声波发生仪,用40安培,5秒/次,间隙10秒反复3~5次。 反复冻融:培养或者分离的细胞可以用以上的方法匀浆,也可以反复冻溶3次左右(即让细胞加适量的低渗液或者双蒸水放低温冰箱中结冰,溶解,再结冰,再溶解,反复3次左右),但有部分酶活力会受影响。 ①吸取培养基,预冷PBS清洗细胞三次,细胞刮刮脱细胞,收集至离心管,1000rpm离心5分钟。洗涤后的细胞转移至洁净EP管,②冰上操作,配制细胞裂解液,1ml Lysis,Buffer 中加入10 μl磷酸酶抑制剂、1 μl蛋白酶抑制剂、5μl 100mM的PMSF。混匀后冰上保存数分钟待用。③在洗涤好的细胞中按照每107个细胞加入1ml细胞裂解液的比例,加入细胞裂解液。200μl移液器反复吹打,至蛋白析出。④4℃摇床,温和振摇15分钟。⑤14000rpm,4℃离心15分钟,上清即为细胞全蛋白提取物。⑥BCA法测蛋白浓度。蛋白分装后保存于-70℃冰箱,避免反复冻融。提取细胞全蛋白整个过程中所有使用的物品及试剂均需预冷,防止蛋白降解。 细胞提取步骤 1. 冰上操作,向细胞沉淀中加入200ul细胞裂解液,2μl 100mM的PMSF。 2. 200μl移液器反复吹打,至溶液变得粘稠。 3. 4℃摇床,温和振摇30min。 4. 15000rpm,4℃离心15min,上清即为细胞全蛋白提取物 5. 蛋白分装后保存于-70℃冰箱,避免反复冻融。

肝包虫内囊摘除术

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肝包虫疾病概述: 肝包虫病:又称肝棘球蚴病,是犬绦虫的囊状幼虫寄生在肝所致的一种寄生虫病。肝包虫病是牧区较常见的寄生虫。在中国主要流行于畜牧业发达 的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内蒙和西藏等省区。肝包虫病属于自 然疫源性疾病,人类作为中间宿主而受害 分类:单房性(肝包虫囊肿)和多房性(滤泡型肝包虫)前者较多见 传播途径: 狗是细粒棘球绦虫最主要的终宿主,中间宿主可为羊、马、牛、人等。 成虫寄生于狗的小肠内,虫卵随粪便排出,污染牧场、畜舍,常粘附在狗、羊毛上。虫卵为人吞食后即被感染,在十二指肠内卵化成六钩蚴,能穿过肠系膜,进入门静脉系统。其中约75%的幼虫被阻留于肝,尤其是右半肝内,少数可随血循环散布到肺(占15%左右)、脑、肾、脾、眼眶、肌肉等部位。 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 患者常具有多年病史、病程呈渐进性发展。就诊年龄以20~40岁为最多。初期症状不明显,可于偶然中发现上腹包块开始引起注意。但随着棘球蚴的增长,体积增大,会造成组织和脏器的压迫a.压迫症状。如肿块压迫胃肠道时,可有上腹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腹胀等。位于肝顶部的囊肿可使膈肌向上抬高,压迫肺而影响呼吸;位于肝下部的囊肿可压迫胆道,引起阻塞性黄疸,压迫门静脉可产生腹水b.囊肿溃破表现:溃入胆管,因破碎囊膜或子囊阻塞胆道,合并感染,可反复出现寒热、绞痛,黄疸。囊内的液体经囊壁吸收至血液循环后,可引起机体过敏反应。重者休克;甚至死亡 c.体查发现:肝区多能扪及圆形、光滑、弹性强的囊性肿物。当囊腔大于10cm,因子囊互相撞击或碰撞囊壁,常有震颤感,称包囊性震颤(以手指叩击囊肿,另手可扪及囊液冲击震颤感) 诊断依据 有震颤即“包虫囊震颤”是特征性表现 诊断方法 超声为首选检查方法,囊性占位。 2 ELISA染色法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仍为治疗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的原则是清除内囊,防止囊液外溢,消灭外囊残腔,预防感染。 1内囊摘除术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适用于无感染的病例。约占肝包虫手术病人的96%,疗效确切。

蛋白质提取与制备的原理和方法

蛋白质提取与制备蛋白质种类很多,性质上的差异很大,既或是同类蛋白质,因选用材料不同,使用方法差别也很大,且又处于不同的体系中,因此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程序适用各类蛋白质的分离。但多数分离工作中的关键部分基本手段还是共同的,大部分蛋白质均可溶于水、稀盐、稀酸或稀碱溶液中,少数与脂类结合的蛋白质溶于乙醇、丙酮及丁醇等有机溶剂中。因此可采用不同溶剂提取、分离及纯化蛋白质和酶。 蛋白质与酶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主要取决于蛋白分子中非极性疏水基团与极性亲水基团的比例,其次取决于这些基团的排列和偶极矩。故分子结构性质是不同蛋白质溶解差异的内因。温度、pH、离子强度等是影响蛋白质溶解度的外界条件。提取蛋白质时常根据这些内外因素综合加以利用。将细胞内蛋白质提取出来。并与其它不需要的物质分开。但动物材料中的蛋白质有些可溶性的形式存在于体液(如血浆、消化硫等)中,可以不必经过提取直接进行分离。蛋白质中的角蛋白、胶原及丝蛋白等不溶性蛋白质,只需要适当的溶剂洗去可溶性的伴随物,如脂类、糖类以及其他可溶性蛋白质,最后剩下的就是不溶性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经细胞破碎后,用水、稀盐酸及缓冲液等适当溶剂,将蛋白质溶解出来,再用离心法除去不溶物,即得粗提取液。水适用于白蛋白类蛋白质的抽提。如果抽提物的pH用适当缓冲液控制时,共稳定性及溶解度均能增加。如球蛋白类能溶于稀盐溶液中,脂蛋白可用 稀的去垢剂溶液如十二烷基硫酸钠、洋地黄皂苷(Digitonin)溶液或有机溶剂来抽提。其它不溶于水的蛋白质通常用稀碱溶液抽提。 蛋白质类别和溶解性质 白蛋白和球蛋白: 溶于水及稀盐、稀酸、稀碱溶液,可被50%饱和度硫酸铵析出。真球蛋白 : 一般在等电点时不溶于水,但加入少量的盐、酸、碱则可溶解。拟球蛋白: 溶于水,可为50%饱和度硫酸铵析出 醇溶蛋白: 溶于70~80%乙醇中,不溶于水及无水乙醇 壳蛋白: 在等电点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盐酸,易溶于稀酸、稀碱溶液 精蛋白: 溶于水和稀酸,易在稀氨水中沉淀 组蛋白: 溶于水和稀酸,易在稀氨水中沉淀 硬蛋白质: 不溶于水、盐、稀酸及稀碱 缀合蛋白(包括磷蛋白、粘蛋白、糖蛋白、核蛋白、脂蛋白、血红蛋白、金属蛋白、黄素蛋白和氮苯蛋白等) : 此类蛋白质溶解性质随蛋白质与非蛋白质结合部分的不同而异,除脂蛋白外,一般可溶于稀酸、稀碱及盐溶液中,脂蛋白如脂肪部分露于外,则脂溶性占优势,如脂肪部分被包围于分子之中,则水溶性占优势。 蛋白质的制备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涉及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知识很广。近年来虽然有了不改进,但其主要原理仍不外乎两个方面: 一是利用混合物中几个组分分配率的差别,把它们分配于可用机械方法分离的两个或几个物相中,如盐析、有机溶剂提取、层析和结晶等; 二是将混合物置于单一物相中,通过物理力场的作用使各组分分配于不同区域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如电泳、超离心、超滤等。由于蛋白质不能溶化,也不能蒸发,所能分配的物相只限于固相和液相,并在这两相间互相交替进行分离纯化。 制备方法可按照分子大小、形状、带电性质及溶解度等主要因素进行分类。按分子大小和形态

蛋白提取步骤

提蛋白及WB的步骤 整个过程细胞或蛋白都必须放冰上 准备工作:前一天准备:借钥匙、检查细胞裂解液相关试剂是否充足、 当天准备:洗玻璃板、开紫外,冰块、碎冰、标记离心管及离心管、细胞刮板、 开低温高速离心机 细胞裂解液配制: 1ml cell lysis 10ul NP-40(离心机后) 25ul 焦磷酸钠 40ul NaF 1ul β-甘油磷酸 2 ul Na3VO4 1ul 蛋白酶抑制剂(用完即放回冰箱) 10ul PMSF(最后加,随加随用,有毒) 细胞裂解和收集 1.观察细胞状态,并准备提蛋白:吸走培养基、用PBS洗细胞两次(倾斜贴壁加PBS,左 右轻轻摇),倾斜贴壁吸走PBS。 2.将细胞盘拿到外间冰上,加裂解液(体积网上推荐:一般106加),冰上静置1-2min。 3.刮细胞:细胞刮板每次用之前拿水涮一涮,甩干,然后从中间到外面打圈刮,再从下往 上,从上往下全面刮,(刮的时候要迅速),最后用枪吸取裂解液至离心管。 细胞破碎 4.超声波破碎细胞:准备三个小烧杯,加满冰块,三个小夹子。(超声波破碎仪的铁棒不 要碰到离心管的壁和底部) 超声波设置: 工作功率5% 工作时间3min 开机时间15s,关机时间30s 温度0度, 报警温度1度 5.4℃、13000r/min,离心15min。(离心机用后一直保持打开的状态,) 蛋白保存 6.蛋白保存及分装:吸上清液至离心管,涡旋、吸一半至另一个管中,涡旋。-80℃保存。注意事项:PMSF一定要现用现加,PMSF在水溶液中不稳定,30min内就会降解一半。样品处理超过1h,补加一次。

BCA测定蛋白浓度 1、测空白板,选差异较小的孔。 BCA测定法波长570,Bracford:595 2、标准蛋白的稀释(5mg/ul):分装1ml PBS来使用,稀释标准蛋白至ul。 取5ul标准蛋白+45ul PBS 3、加样: 浓度0 BSA(ul)0481216 PBS(ul)20161284 4、样品蛋白稀释20倍:2ul蛋白+18ul PBS 5、配BCA:每个孔200ul,一个样品2个重复,A:B=50:1,根据样品数来计算BCA的用量, 一般防止损耗,多算一个样。 6、加BCA:悬空加、37℃孵育30 min。(手不能碰板的底部,影响测定结果) 7、计时30min 8、配分离胶,灌胶,加水封。 9、计时20min。 10、测蛋白:先振板、再设置参数。 11、计算上样体积: 12、配浓缩胶,灌胶,加梳子,等1-2min,出现缩胶的地方补上。 13、打开干式加热器 10、蛋白质上样:根据计算结果乘以稀释倍数,算出蛋白浓度,以体积最大的为准,其他用 水补足。(最大上样量为20ul,除去buffer的体积,蛋白质最大上样体积为16ul) 标记离心管 加样顺序:水、buffer(1/4)、蛋白、离心-涡旋-离心。100℃变性10min(迅速,确保变性程度一致) 11、计时10min ,变性10min。 12、安装电泳槽: 电泳液(1X):配制:90ml(10X)+810ml水(只能用一次) 液面刚覆盖胶,不能有气泡。 13、上样:maker 上样量为3ul。依次上样(吸样品时最好一次吸完)枪头不能撬板,笔直打进去 14、电泳 分离胶100V,20min左右、条带都跑开即可。 浓缩胶145V 1h 有等紫色部分跑到底结束。 转膜 准备工作:转移缓冲液(只能用2次)、三层滤纸、海绵、PVDF膜 PVDF膜用之前用甲醇浸泡数秒。 用海绵和滤纸之前先浸湿。 转膜:负极(黑板)海绵-三层滤纸-胶-PVDF膜-三层滤纸-海绵-正极(白板)。 三层滤纸和膜都需要赶气泡。

腹腔镜下肝包虫内囊摘除术的手术配合

腹腔镜下肝包虫内囊摘除术的手术配合 作者:夏洪芬,丁玉辉,李丽娟 【摘要】目的做好腹腔镜下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围术期配合。方法通过对2008年7月~2009年8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肝包虫内囊摘除术的1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术中特殊配合要点和术后物品等的处理进行详细叙述。结果成功地完成11例腹腔镜下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围术期配合。结论肝包虫虽然传染性强,但若熟悉手术流程、提高防范意识,就能有效干预差错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肝包虫;内囊摘除术;腹腔镜;手术配合 肝包虫病(hepatic echinococcosis)是一种棘球绦虫幼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它主要流行与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据流行病学显示[1],人肝包虫感染率在3.1%~31.5%,患病率在0.5%~5.0%。肝包虫侵犯肝右叶最多,左叶和左、右两叶均有者均较少。临床分两种类型:(1)单房性包虫病(包虫囊肿或囊性包虫病):是有包膜的囊状体,生长缓慢,囊的内壁(生发层)向腔内长出子囊,子囊内壁长出头节。(2)泡性包虫病:在肝内形成灰白色质硬的小囊泡,不含囊液而含豆渣样物质。目前有效治疗方法依然是手术。有文献报道[2],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肝包虫外膜内完整摘除住院天数和带管时间缩短,胆漏及肝包虫病的复发率也明显降低。将传统手术组和

肝包虫外膜内完整摘除术组进行对比,后者的住院天数和带管时间减少、胆漏及肝包虫病的复发率均降低。传统治疗以开腹手术治疗为主,但开腹手术有创伤大、切口长、恢复缓慢,住院时间长等缺点,而腹腔镜手术克服了这一缺点。资料显示[3],近年国内已经逐渐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包虫病且取得良好效果,腹腔镜外科日渐成熟,谭家忠[3]在国内率先实施了腹腔镜下肝包虫囊肿摘除术,并取得良好效果。但由于腹腔镜手术对手术技巧的要求以及术中医师、巡回及器械护士与手术医生配合较传统开腹手术明显增高,因此继续提高临床医师操作水平和医师术中与护理人员的配合意识及熟练程度是进一步增强该类手术疗效的关键。2008年7月至2009年8月我院采用腹腔镜技术为11例患者行肝包虫内囊摘除术疗效确切,现总结术中配合经验如下,为护理界同行在成功地协助完成该类手术提供理论支持。

总蛋白的提取

1.单层贴壁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1)倒掉培养液,并将瓶倒扣在吸水纸上使吸水纸吸干培养液(或将瓶直立放置一会儿使残余培养液流到瓶底然后再用移液器将其吸走)。 (2)每瓶细胞加3ml 4℃预冷的PBS(0.01M pH7.2~7.3)。平放轻轻摇动1min洗涤细胞,然后弃去洗液。重复以上操作两次,共洗细胞三次以洗去培养液。将PBS弃净后把培养瓶置于冰上。 (3)按1ml裂解液加10 μl PMSF(100mM),摇匀置于冰上。(PMSF要摇匀至无结晶时才可与裂解液混合。) (4 )每瓶细胞加400 μl含PMSF的裂解液,于冰上裂解30min,为使细胞充分裂解培养瓶要经常来回摇动。 (5 )裂解完后,用干净的刮棒将细胞刮于培养瓶的一侧(动作要快),然后用枪将细胞碎片和裂解液移至1.5ml离心管中。(整个操作尽量在冰上进行。) (6 )于4℃下12000rpm离心5min。(提前开离心机预冷) (7 )将离心后的上清分装转移到0.5ml的离心管中放于-20℃保存。 2. 组织中总蛋白的提取: (1 )将少量组织块置于1~2ml匀浆器中球状部位,用干净的剪刀将组织块尽量剪碎。 (2)加400 μL单去污剂裂解液裂(含PMSF)于匀浆器中,进行匀浆。然后置于冰上。 (3 )几分钟后再碾一会儿再置于冰上,要重复碾几次使组织尽量碾碎。 (4)裂解30 min后,即可用移液器将裂解液移至1.5ml离心管中,然后在4℃下12000rpm离心5min,取上清分装于0.5ml离心管中并置于-20℃保存。 3. 加药物处理的贴壁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由于受药物的影响,一些细胞脱落下来,所以除按(一)操作外还应收集培养液中的细胞。以下是培养液中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1 )将培养液倒至15ml离心管中,于2500rpm离心5min。 (2 )弃上清,加入4ml PBS并用枪轻轻吹打洗涤,然后2500rpm离心5min。弃上清后用PBS重复洗涤一次。 (3)用枪洗干上清后,加100 μL裂解液(含PMSF)冰上裂解30min,裂解过程中要经常弹一弹以使细胞充分裂解。 (4)将裂解液与培养瓶中裂解液混在一起4℃、12000rpm离心5min,取上清分装于0.5ml离心管中并置于-20℃保存。 含量测定

细胞总蛋白提取方法

细胞总蛋白提取方法 一、溶液配制 1.100mM NaF (NaF MW=41.99) 10ml 称取NaF 41.99mg,超纯水8ml溶解后定容至10ml。 2.100 mM PMSF 3.RIPA溶液100ml 成分分子量终浓度 Tris 121.14 0.6 g 5.0 mM (pH 7.4) NaCl 58.44 0.87 g 150 mM EDTA 372.24 37.22 mg 1 mM NP-40 1 ml 1% SDS 0.1 g 0.1% 脱氧胆酸钠0.5 g 0.5% 溶解于80 ml超纯水中,待溶解后加入HCl调pH值至7.4,定容至100 ml。 ※使用前加入 成分储存浓度加入量终浓度 PMSF 100 mM 10μl/1ml 1 mM NaF 100 mM 10μl/1ml 1 mM Aprotinin 10μg/μl0.2μl/1ml 2μg/μl Leupetin 10μg/μl0.2μl/1ml 2μg/μl 二、方法 1.细胞收取 1)细胞传代至60mm培养皿中,待细胞融合约100%,收集细胞 2)弃培养基,加入PBS 2ml清洗培养皿一次,弃PBS。 3)加入0.05%胰酶2ml,37℃温育1min。 4)待细胞变形后,将细胞吹下转移至一个1.5ml ependorf 管中,10,000rpm×3min,4℃ 5)弃上清,1ml预冷的PBS清洗沉淀,10,000rpm×

6)重复PBS清洗一次 7)弃上清,-80℃冻存待裂解 2.蛋白提取 1)向细胞沉淀中加入200μl RIPA缓冲液(含1mM PMS 1mM NaF、2μg/ml Aprotinin、2μg/ml Leupetin) 后冰上放置40mins 2)10,000rpm×15min,4℃ 将上清转移至一个新的ependorf 管中(约250μl)

组织蛋白提取

1. 提取蛋白裂解液配方: 25 mM HEPEs PH:7.4 5 mM EDTA 5 mM EGTA 50 mM NaCl 1 mM Na3VO3(矾酸钠) 1 mM sodium phosphophate 0.05% SDS 0.05% sodium deoxycholate (脱氧胆酸盐) 1% Triton-X 100 5 mM NaF 0.1% 2-mercaptoethanol 1 mM PMSF (1ul 100mmol/L+纯水99ul) 1uM Microcysin-LR 40ug/ml pepstatin A 40ug/ml aprotinin 40ug/ml leupeptin 2..组织蛋白提取及定量: 称量组织重量置小烧杯 用PBS清洗1-2次 加入组织裂解液【悬浮buffer储存液500ml+苯甲基磺酰氟(PMSF,有毒物)30+leapeptin (蛋白抑制酶)0.5ul于EP管混合,倒入盛组织的烧杯】 置冰上5min 用眼科剪剪碎 倒入5ml匀浆器(反复抽吸匀浆组织) 倒入或吸入EP管 离心(4°C 1000g 10min)取上清 用于蛋白定量或储存于-80°C 蛋白定量 取5ul蛋白样本+15ul去离子水(DW)+200ulBCA(A:B为50:1即196:4),分别混合样本与DW和BCA的A液与B液置于干净的96孔板上37°C,30min

酶联免疫测OD值(570nm,ELX-800型酶标仪) 由OD值计算蛋白浓度(用excel表或用下列公式计算) (OD值×987.7108-198.342)×103ng/ul;OD=样本OD值-空白对照OD值)

蛋白质提取方法

蛋白质提取方法-------列举10种方法 一、植物组织蛋白质提取方法(summer) 1、根据样品重量(1g样品加入3.5ml提取液,可根据材料不同适当加入),准备提取液放在冰上。 2、把样品放在研钵中用液氮研磨,研磨后加入提取液中在冰上静置(3-4 小时)。 3、用离心机离心8000rpm40min4℃或11100rpm20min4℃ 4、提取上清夜,样品制备完成。 蛋白质提取液:300ml 1、1Mtris-HCl(PH8)45ml 2、甘油(Glycerol)75ml 3、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olypyrrordone)6g 这种方法针对SDS-PAGE,垂直板电泳! 二、植物组织蛋白质提取方法(summer) 三氯醋酸—丙酮沉淀法 1、在液氮中研磨叶片 2、加入样品体积3倍的提取液在-20℃的条件下过夜,然后离心(4℃8000rpm以上1小时)弃上清。 3、加入等体积的冰浴丙酮(含0.07%的β-巯基乙醇),摇匀后离心(4℃8000rpm以上1 小时),然后真空干燥沉淀,备用。 4、上样前加入裂解液,室温放置30 分钟,使蛋白充分溶于裂解液中,然后离心(15℃8000rpm 以上1小时或更长时间以没有沉淀为标准),可临时保存在4℃待用。 5、用Brandford法定量蛋白,然后可分装放入-80℃备用。 药品: 提取液:含10%TCA 和0.07%的β-巯基乙醇的丙酮 裂解液:2.7g 尿素0.2gCHAPS 溶于3ml 灭菌的去离子水中(终体积为5ml),使用前再加入1M 的DTT65ul/ml。 这种方法针对双向电泳,杂质少,离子浓度小的特点!当然单向电泳也同样适用,只是电泳的条带会减少! 三、组织:肠黏膜(newinbio) 目的: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应用TRIPURE 提取蛋白质步骤: 含蛋白质上清液中加入异丙醇:(1.5ml每1mlTRIPURE用量)倒转混匀,置室温10min 离心:12000 g,10min,4度,弃上清,加入0.3M盐酸胍/95%乙醇:(2ml每1mlTRIPURE 用量)振荡,置室温20min 离心:7500g,5 min,4 度,弃上清 重复0.3M盐酸胍/95%乙醇步2 次 沉淀中加入100%乙醇2ml 充分振荡混匀,置室温20 min 离心:7500g,5min,4度,弃上清吹干沉淀,1%SDS溶解沉淀 离心:10000g,10min,4度 取上清-20 度保存(或可直接用于WESTERN BLOT) 存在的问题:加入1%SDS 后沉淀不溶解,还是很大的一块,4 度离心后又多了白色沉定,SDS 结晶?测浓度,含量才1mg/ml左右。 解决:提蛋白试剂盒,另外组织大小适中,要碎,立即加2X BUFFER,然后煮5-10分钟,

植物组织蛋白提取方法

植物蛋白质提取方法总汇 一、植物组织蛋白质提取方法 1、根据样品重量(1g样品加入3.5ml提取液,可根据材料不同适当加入),准备提取液放在冰上。 2、把样品放在研钵中用液氮研磨,研磨后加入提取液中在冰上静置(3-4小时)。 3、用离心机离心8000rpm40min4℃或11100rpm20min4℃ 4、提取上清液,样品制备完成。 蛋白质提取液:300ml 1、1Mtris-HCl(PH8) 45ml 2、甘油(Glycerol)75ml 3、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olypyrrordone)6g 这种方法针对SDS-PAGE,垂直板电泳! 二、植物组织蛋白质提取方法 氯醋酸—丙酮沉淀法 1、在液氮中研磨叶片 2、加入样品体积3倍的提取液在-20℃的条件下过夜,然后离心(4℃8000rpm以上1小时)弃上清。 3、加入等体积的冰浴丙酮(含0.07%的β-巯基乙醇),摇匀后离心(4℃8000rpm 以上1小时),然后真空干燥沉淀,备用。 4、上样前加入裂解液,室温放置30分钟,使蛋白充分溶于裂解液中,然后离心(15℃8000rpm以上1小时或更长时间以没有沉淀为标准),可临时保存在4℃待用。 5、用Brandford法定量蛋白,然后可分装放入-80℃备用。 药品:提取液:含10%TCA和0.07%的β-巯基乙醇的丙酮。裂解液:2.7g尿素0.2gCHAPS 溶于3ml灭菌的去离子水中(终体积为5ml),使用前再加入1M的DTT65ul/ml。 这种方法针对双向电泳,杂质少,离子浓度小的特点!当然单向电泳也同样适用,只是电泳的条带会减少!

三、组织:肠黏膜 目的: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应用TRIPURE提取蛋白质步骤: 含蛋白质上清液中加入异丙醇:(1.5ml每1mlTRIPURE用量) 倒转混匀,置室温10min 离心:12000 g,10min,4度,弃上清 加入0.3M盐酸胍/95%乙醇:(2ml每1mlTRIPURE用量) 振荡,置室温20min 离心: 7500g,5 min,4度,弃上清 重复0.3M盐酸胍/95%乙醇步2次 沉淀中加入100%乙醇 2ml 充分振荡混匀,置室温20 min 离心: 7500g,5min,4度,弃上清吹干沉淀 1%SDS溶解沉淀 离心:10000g,10min,4度 取上清-20度保存(或可直接用于WESTERN BLOT) 存在的问题:加入1%SDS后沉淀不溶解,还是很大的一块,4度离心后又多了白色沉定,SDS结晶?测浓度,含量才1mg/ml左右。 解决:提蛋白试剂盒,另外组织大小适中,要碎,立即加2X BUFFER,然后煮5-10分钟,效果很好的。 四、植物材料:水稻苗,叶鞘,根 1、200毫克样品置于冰上磨碎 2、加lysis buffer,离心,10000rpm,4度,5min取上清 3、重复离心5min

提取蛋白的常规方法

1、原料的选择 早年为了研究的方便,尽量寻找含某种蛋白质丰富的器官从中提取蛋白质。但至目前经 常遇到的多是含量低的器官或组织且量也很小,如下丘脑、松果体、细胞膜或内膜等原材料, - 105 - 蛋白质提取与制备Protein Extraction and Preparation 因而对提取要求更复杂一些。 原料的选择主要依据实验目的定。从工业生产角度考虑,注意选含量高、来源丰富及成 本低的原料。尽量要新鲜原料。但有时这几方面不同时具备。含量丰富但来源困难,或含量 来源均理想,但分离纯化操作繁琐,反而不如含量略低些易于获得纯品者。一般要注意种属 的关系,如鲣的心肌细胞色素C 较马的易结晶,马的血红蛋白较牛的易结晶。要事前调查 制备的难易情况。若利用蛋白质的活性,对原料的种属应几乎无影响。如利用胰蛋白酶水解 蛋白质的活性,用猪或牛胰脏均可。但若研究蛋白质自身的性质及结构时,原料的来源种属 必须一定。研究由于病态引起的特殊蛋白质(本斯.琼斯氏蛋白、贫血血红蛋白)时,不但 使用种属一定的原料,而且要取自同一个体的原料。可能时尽量用全年均可采到的原料。对 动物生理状态间的差异(如饥饿时脂肪和糖类相对减少),采收期及产地等因素也要注意。 2、前处理 a、细胞的破碎 材料选定通常要进行处理。要剔除结缔组织及脂肪组织。如不能立即进行实验,则应冷 冻保存。除了提取及胞细外成分,对细胞内及多细胞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的分离提取均须先 将细胞破碎,使其充分释放到溶液中。不同生物体或同一生物体不同的组织,其细胞破坏难 易不一,使用方法也不完全相同。如动物胰、肝、脑组织一般较柔软,作普通匀浆器磨研即 可,肌肉及心组织较韧,需预先绞碎再制成匀桨。 ⑴机械方法 主要通过机械切力的作用使组织细胞破坏。常用器械有:①高速组织捣碎机(转速可达 10000rpm,具高速转动的锋利的刀片),宜用于动物内脏组织的破碎;②玻璃匀浆器(用两 个磨砂面相互摩擦,将细胞磨碎),适用于少量材料,也可用不锈钢或硬质塑料等,两面间

实验四 肝组织中核酸的提取和鉴定

实验四 肝组织中核酸的提取和鉴定 【目的】 验证核酸的三大组成成分。熟悉组织中核酸的提取与鉴定的基本操作方法。 【原理】 动物组织细胞中的核糖核酸(RNA )与脱氧核糖核酸(DNA )大部分与蛋白质结合而形成核蛋白。被三氯醋酸沉淀的核蛋白,先用95%的乙醇加热去除附着在沉淀上的脂类杂质,再用1.7mol/L NaCl 溶液提取出核酸的钠盐,然后加入乙醇即可使核酸钠盐沉淀析出。 RNA 与DNA 均可被硫酸水解产生磷酸、含氮碱基(嘌呤与嘧啶)及戊糖(RNA 为核糖,DNA 为脱氧核糖)。此三类物质分别可按照下述原理鉴定。 1.磷酸 磷酸与钼酸铵试剂作用生成黄色磷钼酸,磷钼酸中的钼在有还原剂(硫酸亚铁)存在时可被还原成蓝色的钼蓝。根据此呈色反应即可鉴定磷酸的存在。 2.嘌呤碱 根据嘌呤碱能与硝酸银产生灰褐色的絮状嘌呤银化合物而鉴定。 3.戊糖 根据核糖经浓盐酸或浓硫酸作用则生成糠醛,后者能与3,5二羟甲苯缩合而形成绿色化合物而鉴定。 CHO C H C H C H CH 2OH OH OH OH O CHO O H CH 3 C O CH 3 O C H 3OH -H 2O 核糖 3,5-二羟甲苯 糠醛 绿色化合物 脱氧核糖在浓酸中生成ω-羟基-γ-酮基戊醛,它和二苯胺作用生成蓝色化合物。 CHO C H C H C 2OH H H O -H 2O 浓酸脱氧核糖 蓝色化合物 CHO C H C H C H CH 2OH H OH OH ω-羟基-γ-酮基戊醛 二苯胺 【器材】 剪刀、镊子、玻棒、滤纸、试管、试管架、蒸发皿、匀浆器、离心机、沸水浴箱。 【试剂 1.生理盐水。

蛋白质提取与制备的原理和方法

蛋白质提取与制备的原理和方法 蛋白质提取与制备蛋白质种类很多,性质上的差异很大,既或是同类蛋白质,因选用材料不同,使用方法差别也很大,且又处于不同的体系中,因此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程序适用各类蛋白质的分离。但多数分离工作中的关键部分基本手段还是共同的,大部分蛋白质均可溶于水、稀盐、稀酸或稀碱溶液中,少数与脂类结合的蛋白质溶于乙醇、丙酮及丁醇等有机溶剂中。因此可采用不同溶剂提取、分离及纯化蛋白质和酶。 蛋白质与酶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主要取决于蛋白分子中非极性疏水基团与极性亲水基团的比例,其次取决于这些基团的排列和偶极矩。故分子结构性质是不同蛋白质溶解差异的内因。温度、pH、离子强度等是影响蛋白质溶解度的外界条件。提取蛋白质时常根据这些内外因素综合加以利用。将细胞内蛋白质提取出来。并与其它不需要的物质分开。但动物材料中的蛋白质有些可溶性的形式存在于体液(如血浆、消化硫等)中,可以不必经过提取直接进行分离。蛋白质中的角蛋白、胶原及丝蛋白等不溶性蛋白质,只需要适当的溶剂洗去可溶性的伴随物,如脂类、糖类以及其他可溶性蛋白质,最后剩下的就是不溶性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经细胞破碎后,用水、稀盐酸及缓冲液等适当溶剂,将蛋白质溶解出来,再用离心法除去不溶物,即得粗提取液。水适用于白蛋白类蛋白质的抽提。如果抽提物的pH用适当缓冲液控制时,共稳定性及溶解度均能增加。如球蛋白 类能溶于稀盐溶液中,脂蛋白可用 稀的去垢剂溶液如十二烷基硫酸钠、洋地黄皂苷(Digitonin)溶液或有机溶剂来抽提。其它不溶于水的蛋白质通常用稀碱溶液抽提。 蛋白质类别和溶解性质 白蛋白和球蛋白: 溶于水及稀盐、稀酸、稀碱溶液,可被50%饱和度硫酸铵析出。 真球蛋白: 一般在等电点时不溶于水,但加入少量的盐、酸、碱则可溶解。 拟球蛋白: 溶于水,可为50%饱和度硫酸铵析出 醇溶蛋白: 溶于70~80%乙醇中,不溶于水及无水乙醇 壳蛋白: 在等电点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盐酸,易溶于稀酸、稀碱溶液 精蛋白: 溶于水和稀酸,易在稀氨水中沉淀 组蛋白: 溶于水和稀酸,易在稀氨水中沉淀 硬蛋白质: 不溶于水、盐、稀酸及稀碱 缀合蛋白(包括磷蛋白、粘蛋白、糖蛋白、核蛋白、脂蛋白、血红蛋白、金属蛋白、黄素蛋白和氮苯蛋白等) : 此类蛋白质溶解性质随蛋白质与非蛋白质结合部分的不同而异,除脂蛋白外,一般可溶于稀酸、稀碱及盐溶液中,脂蛋白如

蛋白提取实验步骤

蛋白提取实验步骤: 1、细胞总蛋白提取 A、对于悬浮细胞: 离心收集细胞,每106细胞加250 ul RIPA (在使用前数分钟内加入蛋白酶抑制剂),振荡。如果需要提高蛋白浓度,可以适当减少细胞总蛋白提取试剂体积。 B、对于贴壁细胞: a、用TBS冲洗细胞2-3次。最后一次彻底吸干残留液。 b、加入适当体积的 RIPA(使用前数分内加入蛋白酶抑制剂)于培养板、瓶内3-5分钟。期间反复晃动培养板、瓶,使试剂与细胞充分接触。 c、用细胞刮刀将细胞及试剂刮下,收集到1.5ml离心管中。 C、冰浴30min,期间用移液器反复吹打,确保细胞完全裂解。 D、12000g离心5min,收集上清,即为总蛋白溶液。 2、组织蛋白提取: A、组织块用冷TBS洗涤2-3次,去除血污,剪成小块置于匀浆器。加入10倍组织体积本试剂(使用前数分钟内加入蛋白酶抑制剂)冰上彻底匀浆。如果需要提高蛋白浓度,可以适量减少该试剂体积。 B、将匀浆液转移至1.5ml离心管中,振荡。冰浴30min,期间用移液器反复吹打,确保细胞完全裂解。 C、12000g离心5min,收集上清,即为总蛋白溶液。 注意事项 1、组织尽可能新鲜,若不能及时提蛋白,组织标本应保存在-80℃冰箱,并避免反复冻融。 2、全程必须在冰上进行,避免蛋白降解。 3、蛋白酶抑制剂在水溶液中不稳定,需在RIPA使用前数分钟加入蛋白酶抑制剂。

4、裂解过程中如有溶液粘稠现象可用移液器(200μl)反复吹打,或再加入适量裂解液以保证充分裂解。 5、总蛋白溶液不稳定(蛋白酶依旧有活性)可在-80℃短时间保存,建议立即加入蛋白上样缓冲液变性后与-20℃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蛋白质的提取方法

沉淀法分级蛋白质: 水溶性蛋白质分子表面带有亲水性基团,因此很容易进行水合作用,顺利进入水溶液中。如果溶液的pH偏离等电点,则所有分子会带相同电荷,这进一步增进了它们的分散能力。因此,凡是能破坏蛋白质分子水合作用或者减弱分子间同性相斥作用的因素,都可能降低蛋白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使其沉淀。常用的方法有盐析法和有机溶剂法。 (一)盐析法向蛋白质水溶液中加入中性盐,可以产生两种影响:一是盐离子与蛋白质分子中的极性和离子基团作用,降低蛋白质分子的活度系数,使其溶解度增加。在盐浓度较低时以这种情形为主,蛋白质表现为易于溶解,称为盐溶现象;二是盐离子也与水这种偶极分子作用,使水分子的活度降低,导致蛋白质水合程度的降低,使蛋白质溶解度减少。在盐浓度较高时这种情形起决定性作用,蛋白质便会沉淀,称为盐析现象。采用加入中性盐的方法使各种蛋白质依次分别沉淀的方法称为盐析法。 各种离子盐析能力的强弱可用Hofmeister序列表示: PO4>SO4>C2O4>(CHOHCOO)2>AC>Cl>NO3, K>Rb>Na>Cs>Li>NH4 实际工作中,常用的盐析剂是硫酸铵,因为它盐析能力强,在水中溶解度大,价格便宜,浓度高时也不会引起蛋白质生物活性的丧失。硫酸铵浓溶液的pH约为5.5,配置硫酸铵饱和溶液时,可在水中加过饱和量的硫酸铵,加温至50℃,至大部分盐溶解,室温放置过夜后,再用NaOH或硫酸调所需pH。 (二)有机溶剂沉淀法在等电点附近,蛋白质分子主要以偶极离子形式存在。这时如果添加有机溶剂,由于有机溶剂有较低的介电常数,会使溶液介电常数减小,根据库伦定律,这样会增强偶极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从而使分子聚集沉淀。另一方面,有机溶剂本身的水合作用会破坏蛋白质表面的水合层,也促使蛋白分子脱水沉淀。选用有机溶剂的原则是:1.必须能与水完全混溶;2.不与蛋白质发生反应;3.要有较好的沉淀效应;4.溶剂蒸汽无毒,且不易燃。丙酮和乙醇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两种有机溶剂。在低介电常数环境中,蛋白质分子基团间的作用力会受到影响,超过限度时会使蛋白质变性。因此,有机溶剂沉淀法一般都要在低温下进行。蛋白质分子本身是多价离子,对溶液介电常数有相当贡献。当蛋白浓度太低时,如添加有机溶剂过度会产生变性现象,若这时加入介电常数大的物质(如甘氨酸),可避免蛋白变性。蛋白浓度高时,介电常数也相应提高,可以减少蛋白变性。 (三)有机聚合物沉淀法除了盐和有机溶剂能使蛋白质沉淀外,水溶性中性高聚物也能沉淀蛋白质。分子量高于4000的PEG可以非常有效地沉淀蛋白质。最常用的使分子量6000和20000的PEG。PEG可以看作是聚合的有机溶剂,其作用原理可能与有机溶剂类似。聚丙烯酸可以沉淀带正电蛋白质。聚丙烯酸分子上有相当多的羧基,碱性蛋白质含较多的碱性基团,羧基和碱性基团形成盐键,则把聚丙烯酸和碱性蛋白结成成很大颗粒沉淀下来。沉淀时碱性蛋白与溶液分开,加入钙离子后,聚丙烯酸成钙盐,蛋白质则游离出来。

蛋白提取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组织与细胞得来源: ?1。1、2 仪器设备?机械组织匀浆器?低温高速离心机(>40,000g) 超速离心机?超生细胞破碎仪 超纯水装置 ??1、1。3 试剂 三氯醋酸(TCA) 丙酮 二硫苏糖醇(DTT) ?尿素?CHAPS?PMSF?EDTA ?乙醇?磷酸 考马斯亮蓝R350 ?抑肽素A?亮肽素 试剂纯度均应就是分析纯或以上。? 1。1、4溶液配制?(1) PBS: ?NaCl8g,KCl 0、2 g,Na2HPO4 1。44 g,KH2PO4,溶于800 ml水中,用HCl调pH至7.4,用纯水定容至1 L; ?(2)EDTA 储存液: 18.61g Na2EDTA?2H2O,溶于70 ml纯水中,用10 mol/L NaOH调节pH值至8.0(约需2 g NaOH颗粒),定容为100 ml、可高压灭菌后分装备用;?(3) 亮肽素储存液(50 μg/ml,100×) 10mg/ml溶于水,-75℃保存;使用时配成50 μg/ml储液,-20℃保存; (4) 抑肽素储存液(70μg/ml,100×) 1 mg/ml溶于甲醇,—75℃保存;使用时配成70 μg/ml储液,-20℃保存; (5) PMSF储存液(10mM,100×): 17.4mgPMSF,溶于1ml异丙醇中,—20℃保存。?DTT储存液(1 M): ?0。31gDTT溶于2 mlH2O中,-20℃保存(DTT或含有DTT得溶液不能进行高压处理,可过滤除菌)。?(7) 裂解液: Lysis buffer A (9M urea,4%w/v CHAPS, 1%w/v DTT, 0.5%CA and a cocktailof proteaseinhibitors)??Lysis buffer B (7 M urea, 2M thiourea,4% w/v CHAPS, 1%w/v DTT,0、5% CA andacocktailofprotease inhibitors) ?Lysisbuffer C 40 mMTris-base (pH 9。5)inultrapure H2O Lysis buffer D (8 Murea, 4%CHAPS, 40mM Tris(base), 40 ml) ?Lysis buffer E ?(5M urea, 2 M thiourea, 2%SB3-10, 2%CHAPS,1% w/v DTT, 0、5% CAandacocktail ofprotease inhibitors) 100μL SDSsample solution (1% w/v SDS, 0、375M Tris-HCl, pH8。8, 50 mM DTT,25%v/vgly ?LysisbufferF? cerol) ●CA、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与DTT在临用前加入。?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3]?成分终浓度?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 PMSF 35 μg/ml or 1 mM EDTA 0、3mg/ml (1 mM) 抑肽素 0。7 μg/ml?亮肽素 0、5μg/ml? 1.2 方法?1。1.1组织蛋白提取方法 1、2.1。1三氯醋酸/丙酮沉淀法[1]?(1)冰上取材,称湿重,置液氮中冻存或直接进行下一步; (2)在液氮中研碎样品或使用机械匀浆器磨碎组织; ?(3)将粉末悬浮于含DTT(0。2%w/v)得10%三氯醋酸(w/v)得丙酮溶液中; (4)蛋白–20℃沉淀过夜; ?(5)35000×g(6℃)离心30min; ?将沉淀重悬于含0.2%DTT得预冷丙酮中; ?(7)-20℃放置1h; 35000×g(6℃)离心30min; (9)在通风橱中让丙酮充分挥发,得到干燥得沉淀; 15℃,40000×g,离心1hr; (10)在裂解液中重新溶解沉淀(50-100mg组织需要1ml裂解液); ?( ) 11 (12)用Bradford法[2]测定上清得蛋白浓度,分装后置–75℃保存。?1、2、1。2超速离心法?(1)取材; ?(2)用研钵在液氮冷冻条件下将样品

蛋白质的十种提取方法

蛋白质的十种提取方法.txt大人物的悲哀在于他们需要不停地做出选择;而小人物的悲哀在于他们从来没有选择的机会。男人因沧桑而成熟,女人因成熟而沧桑。男人有了烟,有了酒,也就有了故事;女人有了钱,有了资色,也就有了悲剧。蛋白质提取方法-------列举10种方法 [ 来源:绿谷生物网点击数: 4587 更新时间: 2008年05月30日 ][ 收藏本文 ] 一、 植物组织蛋白质提取方法(summer) 1、根据样品重量(1g样品加入3.5ml提取液,可根据材料不同适当加入),准备提取液放在冰上。 2、把样品放在研钵中用液氮研磨,研磨后加入提取液中在冰上静置(3-4 小时)。 3、用离心机离心8000rpm40min4℃或11100rpm20min4℃ 4、提取上清夜,样品制备完成。 蛋白质提取液:300ml 1、1Mtris-HCl(PH8) 45ml 2、甘油(Glycerol)75ml 3、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olypyrrordone)6g 这种方法针对SDS-PAGE,垂直板电泳! 二、 植物组织蛋白质提取方法 (summer) 三氯醋酸—丙酮沉淀法 1、在液氮中研磨叶片 2、加入样品体积3倍的提取液在-20℃的条件下过夜,然后离心(4℃8000rpm以上1小时)弃上清。 3、加入等体积的冰浴丙酮(含0.07%的β-巯基乙醇),摇匀后离心(4℃8000rpm以上1 小时),然后真空 干燥沉淀,备用。 4、上样前加入裂解液,室温放置30 分钟,使蛋白充分溶于裂解液中,然后离心(15℃8000rpm 以上1小 时或更长时间以没有沉淀为标准),可临时保存在4℃待用。 5、用Brandford法定量蛋白,然后可分装放入-80℃备用。 药品: 提取液:含10%TCA 和0.07%的β-巯基乙醇的丙酮 裂解液:2.7g 尿素0.2gCHAPS 溶于3ml 灭菌的去离子水中(终体积为5ml),使用前再加入1M 的 DTT65ul/ml。 这种方法针对双向电泳,杂质少,离子浓度小的特点!当然单向电泳也同样适用,只是电泳的条带会减少! 三、 组织:肠黏膜(newinbio) 目的: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肝组织蛋白提取

1肝组织蛋白的提取 准备物品:PBS (提前消毒,4℃过夜备用),平皿,眼科剪,小镊子,匀浆器,枪头,EP管(以上物品需高压消毒备用),冰盒(所有操作均在冰上) 1)取出肝组织块于平皿中,加入PBS漂洗,切下约黄豆大小的肝组织放入手动匀浆器中,在冰上迅速碾磨直至呈现云雾状 2)加入组织裂解液约500μL(裂解液:PMSF=100:1),冰上作用20~30min 3)吸取组织液到已高压灭菌的Ep管中,4℃离心,12000rpm×15min 4)取出EP管放在冰盒内,仔细吸取上清,取2μl的上清用于蛋白浓度的测定 5)剩余上清,按蛋白:5xbuffer=4:1的比例加入5xbuffer,煮沸10min 6)瞬时离心,放入-20℃冰箱冻存备用。 2. RNA抽提 1、取等量肝组织,液氮中磨碎; 2、加入TRIZOL Reagent lml,室温孵育5min; 3、 )b[I)k2001al氯仿剧烈振荡l 5sec,室温孵育2min; 4、 4℃,12,000rpm,离心15min; 5、吸取上层含有RNA的水相入新管,Dla入500rtl异丙醇沉淀RNA,室温孵育l 0min; 6、 4℃,12,000rpm,离心l 5min; 7、弃上清,加入lml 75%的乙醇洗涤RNA沉淀,4"C,75009,离一L,5min;

8、干燥RNA,用20tal DEPC水溶解RNA; 9、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RNA的含量,.20℃保存,准备做RT.PCR。 2蛋白浓度测定 1)蛋白标准液(用BSA配制)25mg/ml储存液,稀释为0.5mg/ml,稀释步骤:例:10μL 25mg/ml的蛋白标准液+90μL PBS混合成2.5mg/ml蛋白标准液20μL 2.5mg/ml的蛋白标准液+80μL PBS混合成0.5mg/ml蛋白标准液2)需设置八个标准孔以绘出标准曲线,采用BCA试剂盒测出蛋白浓度,标准孔设置及所加试剂量如下: 试剂添加量(μL) 蛋白标准液 3)配制BCA蛋白测定液,溶液A:溶液B=50:1先混合均匀,至完全互溶备用4)待测蛋白孔加:2μL蛋白液+18μL PBS,每孔的体积均为20μL 5)每孔加180μL配好的BCA蛋白测定液,使每孔总体积均为200μL; 6)室温避光放置两个小时或37℃放置30min; 7)用酶标仪测出每孔的吸光度,(570nm),测三次; 8)用excel工具根据标准孔的数据作散点图,并做出直线及公式。以标准孔的浓度为X轴(分别为0,0.0025,0.005,0.01,0.02,0.03,0.04,0.05),以所测标准孔的吸光度为Y轴,绘制线性关系图,并取相关度(R2值)最高的公式代入计算出需测的蛋白浓度,进而计算出做Western的每孔加样量=(所需上样的蛋白量)/(蛋白浓度×100)μL。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 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