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脂药物应用于高脂血症并脂肪肝治疗的临床观察

调脂药物应用于高脂血症并脂肪肝治疗的临床观察
调脂药物应用于高脂血症并脂肪肝治疗的临床观察

调脂药物应用于高脂血症并脂肪肝治疗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2-10-22T11:14:06.7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7期供稿作者:廖茂智[导读] 观察常规护肝治疗和调脂药物治疗对高脂血症并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廖茂智(四川省盐源县人民医院 615700)

【摘要】目的观察常规护肝治疗和调脂药物治疗对高脂血症并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高脂血症并脂肪肝肝功能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辛伐他汀组。两组用药前TC(血清胆固醇)、TG(甘油三酯)、HDL-C(高密度脂蛋白)、LDL-C(低密度脂蛋白)无统计学差异。常规治疗组40例,运用能量合剂与甘利欣静点治疗4周;辛伐他汀组40例,运用上述治疗联合辛伐他汀胶囊口服治疗4周。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 常规治疗组TC、TG、LDL-C降低不明显,HDL-C无明显变化(P<0.05);辛伐他汀组TC、TG、LDL-C有显著性降低,并提高了血脂HDL-C水平(P<0.05)。辛伐他汀组患者TC、TG明显下降到目标水平,与常规治疗组比较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用药前后两组查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高脂血症并脂肪肝肝功能异常患者,联合应用辛伐他汀和护肝治疗疗效好,可明显降低TC、TG、LFL-C,升高HDL-C,且不会导致肾功能和血糖代谢异常。

【关键词】高脂血症脂肪肝调脂药物地奥脂必妥

高脂血症不但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也是引起脂肪肝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高脂血症人群比例的增加,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不同的国家,脂肪肝的发病率为10%~24%。脂肪肝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衰竭。本文对脂肪肝并发高脂血症的病人,给予调脂药物治疗,观察药物在改善血脂的同时,对脂肪肝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2年6月就诊的80例门诊患者,年龄40~57岁,TC≥5.72 mmol/L、LDL-C≥3.64 mmol/L。肝脏CT显示肝脏密度普遍低于脾脏,肝内血管显示不清,肝/脾CT值降低。所有患者半年内未服激素类药物及影响脂质代谢的药物,无肝、肾功能损害,均除外甲状腺功能减低等引起的继发性高脂血症及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且近期内无各种急慢性感染或损伤性炎症,并且所有患者无酗酒史。

1.2 治疗方法

将80例高脂血症并脂肪肝肝功能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辛伐他汀组。常规治疗组40例,运用能量合剂与甘利欣静点治疗4周;辛伐他汀组40例,运用上述治疗联合调脂药物的代表地奥脂必妥胶囊口服治疗4周。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变化,经过4周治疗后, 常规治疗组TC、TG、LDL-C降低不明显,HDL-C无明显变化(P<0.05);辛伐他汀组TC、TG、LDL-C有显著性降低,并提高了血脂HDL-C水平(P<0.05)。辛伐他汀组患者TC、TG明显下降到目标水平,与常规治疗组比较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比较

2.2 肝脏CT检查:显示脂肪程度减轻,肝/脾CT值较治疗前增加。

2.3 副作用:辛伐他汀组40例患者中,治疗后发生腹胀1例、乏力1例、食欲不振1例。上述副作用较轻,对患者服药无影响,对血糖、肾功能也无影响。

3 讨论

3.1 肝脏与脂质代谢的关系

肝脏与脂质代谢密切相关,脂质代谢紊乱,血清游离脂肪酸增加,肝脏摄取脂肪酸,使之转变为TG,进而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而排出,若TG合成超过转运,则在肝内储积形成脂肪肝,脂肪肝又可进一步加重脂质代谢紊乱,造成恶性循环,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脂肪肝的纤维化。研究发现50%的脂肪肝患者合并有高脂血症,而这种血脂增加与高甘油三酯血症密切相关。

3.2 调脂药物

调脂药物主要是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有助于阻止脂质对血管壁的浸润,保持动脉壁原有斑块的稳定性,防止形成血栓。目前临床多采用他汀类调脂药物,如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等。即便是血脂不高的病人也可服用调脂药物进行抗动脉硬化治疗。

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此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还原酶,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从而反馈性刺激细胞膜表面(主要为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数量和活性增加、使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水平降低。另外,他汀类药物除具有调节血脂作用外,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早期应用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抗炎、保护神经和抗血栓等作用。其中,他汀类药物中天然化合物辛伐他汀,是最为经典和有效的降脂药物,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

总之,脂肪肝患者应慎重选用降血脂药物,不伴有高脂血症的脂肪肝患者原则上不主张降血脂药物。在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及积极治疗原发病3个月后,血脂持续异常者,才给予相应的对肝功能影响较小的降血脂药,但需适当减少药量并监测肝功能,必要时联合应用保肝药。本组患者在应用调脂药物辛伐他汀后,未见肝功能异常改变,不良反应少,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较好。参考文献

[1] 周长玉;王哲;元绍敏;辛伐他汀治疗脂肪肝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年05期.

[2] 万蔷;刘芳;超声显像诊断脂肪肝126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15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