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四川省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四川省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四川省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1总则

1.1为明确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规划编制内容及其深度要求,增强编制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根据中华人民《城乡规划法》、建设部《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和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中突出抓好新农村建设的意见》的相关要求,特制订本导则。

1.2本导则适用于省内已明确为新农村综合体的区域及其内部

的新村(聚居点)。未明确为新农村综合体的区域,以及未包含在新农村综合体内的其他新村(聚居点),可参照本导则编制村域规划及新村(聚居点)建设规划。

1.3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地确定综合体的发展目标、实施战略和空间布局,系统安排综合体内部的产业、设施、生态、环保和新村(聚居点)建设等各项工作,促进综合体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1.4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规划应当以下列内容为主要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二)建设部《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等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

(三)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为支撑推进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工作的意见》;

(四)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中突出抓好新村建设的意见》;

(五)四川省《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规划编制办法》

(六)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产业、水力、电力、旅游、交通、林业、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

(七)当地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或新农村示范片总体规划的相关要求。

(八)与综合体规划有关的其他政策、文件与基础资料。

1.5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按照区域协调、城乡统筹的思路展开工作,并符合以下原则:(一)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听取农民的意见和要求,把满足当地农村居民生活生产和发展需要作为规划的出发点,进一步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二)因地制宜。在深入研究本地综合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合理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产业组织模式,促进新农村综合体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三)集约发展。合理利用区域空间,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综合体的聚居度及其农业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水平。

(四)突出特色。深入展开研究工作,保护区域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资源,结合综合体产业组织和聚居点建设,努力塑造各具风貌特色的综合体空间景观。

1.6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规划应当以增强综合体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区域全面协调发展为总体目标。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新村(聚居点)建设和聚居度等分项目标,应当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四川省关于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相关要求确定。

1.7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规划应当按照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或其补充研究报告明确的范围展开编制工作。

1.8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规划的期限一般为十年,可以对远期发展的空间布局提出设想。

2 综合体总体规划

2.1 城乡用地分类及其统计

2.1.1综合体城乡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相结合的3级体系。其中大类应采用英文字母表示,中类和小类应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合表示。

2.1.2新村综合体城乡用地共分为2大类、9中类、11小类。

2.1.3新村综合体城乡用地分类和代码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类别代码

类别名称内容

大类中类小类

H

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区域公用设施用地、特殊用地、采矿用地及其它建设用地等

H1 城乡居民点

建设用地

镇、乡、新村(聚居点)和其他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H14 村庄建设用

中心村、基层村、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

H2

区域交通设

施用地铁路、公路、港口、机场和管道运输等区域交通运输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不包括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铁路客货运站、公路长途客货运站以及港口客运码头

H21 铁路用地铁路编组站、线路等用地

H22 公路用地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与村道及附属设施用地

H23 港口用地海港和河港的陆域部分,包括码头作业区、辅助生产区等用地

H24

机场用地民用及军民合用的机场用地,包括飞行区、航站区等用地,不包括净空控制范围用地

H25 管道运输用

地运输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地面管道运输用地,地下管道运输规定的地面控制范围内的用地应按其地面实际用途归类

H3

区域公用设

施用地为区域服务的公用设施用地,包括区域性能源设施、水工设施、通信设施、广播电视设施、殡葬设施、环卫设施、排水设施等用地

H4 特殊用地特殊性质的用地

H41

军事用地专门用于军事目的的设施用地,不包括部队家属生活区和军民共用设施等用地

H42

安保用地监狱、拘留所、劳改场所和安全保卫设施等用地,不包括公安局用地

H5

采矿用地采矿、采石、采沙、盐田、砖瓦窑等地面生产用地及尾矿堆放地

H6 其它建设用

地除以上之外的建设用地,包括边境口岸和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的管理及服务设施等用地

E 非建设用地水域、农林用地及其它非建设用地等

E1 水域河流、湖泊、水库、坑塘、沟渠、滩涂、冰川及永久积雪E11 自然水域河流、湖泊、滩涂、冰川及永久积雪

E12

水库人工拦截汇集而成的总库容不小于10万m3的水库正常蓄水位岸线所围成的水面

E13

坑塘沟渠蓄水量小于10万m3的坑塘水面和人工修建用于引、排、灌的渠道

E2 农林生产用

地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设施农用地、田坎、农村道路等用地

E3 其它非建设

用地空闲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地、不用于畜牧业的草地等用地

2.1.4综合体城乡用地应统一按规划范围进行统计。具体统计工作应按平面投影面积计算,计算单位为公顷(ha)。

2.1.5城乡用地面积计算的精确度应按图纸比例尺确定。其中1:10000以上的图纸应取值到个位数;1:5000至1:10000的图纸应取值到小数点后一位;1:5000以下的图纸应取值到小数点后两位。

2.1.6用地计算表的格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用地代号用地名称

现状(年度)规划(年度)

面积

(ha)

比例

(%)

人均

(M2/人)

面积

(ha)

比例

(%)

人均

(M2/人)

H 建设用地

H1

H2

H3

H4

H5

H6

E 非建设用地

E1

E2

E3

总用地100 100

2.2 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2.2.1综合体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应当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基本依据,结合当地林业发展、环境保护、地质地貌、灾害类型分布等相关信息,综合确定区域空间的总体发展战略、保护利用思路,并相应提出内部土地利用的控制目标,以及相应的类型、方式、强度和控制措施等。

2.2.2综合体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对现状土地利用方式进行评价,提出保留、调整和结构优化意见,提出综合体空间组织方式及其结构模式;

(二)按照城乡用地分类的规定,对内部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组织形态进行重新安排,分别确定各类用地的位置、范围和面积,提出各类用地的使用方式和建设强度控制要求;

2.2.3综合体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符合区域经济社会与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

(二)结构清晰,各项功能空间安排合理、规模适当;

(三)强化对综合体主导产业及基本功能空间的配置,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四)建立有序的土地利用与开发建设秩序,平衡保护和建设的需要,维护综合体固有的生态环境和空间景观格局;

(五)为综合体的长远发展留有空间余地。

2.3 主导产业及其空间布局规划

2.3.1综合体产业布局规划应当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基本依据,并按照确定的产业发展目标组织农林生产用地,以利形成产业融合互动、劳动力充分就业、农业产业得到多功能开发的空间格局。

2.3.2综合体产业布局规划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分析现状产业分布及发展状况,确定规划期限内综合体的产业发展方向与产业结构调整方式;

(二)实施内部产业发展分区,落实各区空间范围和主导产业;

(三)合理组织各类农林产业用地,安排产业优先发展区域和特色产业基地,配置相应的服务中心、研发中心和商贸中心。

(四)提出促进综合体产业发展的相关措施。

2.3.3综合体产业布局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与综合体地形地貌和水资源分布等基本条件相适应;

(二)有利于优化和改善综合体自然生态状况;

(三)有利于促进当地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进程,为当地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

(四)生产用地布局与综合体道路交通、供水供电设施,以及新村(聚居点)体系建设等工作相互协调。

2.4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

2.4.1综合体道路系统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主要道路

1、通达综合体内规模在600人以上的新村(聚居点);

2、形成干路网络并与临近县、省(国)道公路相连;

3、连接综合体各产业发展区、特色产业基地和其他主要设施;

4、路面宽度宜为7-9米,其转弯半径不宜小于20m,道路纵坡宜控制在6%以内,用地条件不允许时,局部地段可设置为8%。

(二)次要道路

1、通达综合体内规模在200人以上的新村(聚居点);

2、形成次路网络并与综合体主要道路网相连;

3、通往田间地块,满足农业机械化作业及农产品运输;

4、路面宽度宜为5-7米,其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5m,道路纵坡宜控制在8%以内,用地条件不允许时,局部地段可设置为10%,但坡长不宜过长。

5、每200-300米选择地势较为平坦开阔地段设置会车场。

2.4.2综合体给水系统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生产用水

1、应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结合地形地面和水源特征规划灌溉渠、山平塘、石河堰和提灌站等各类水利设施系统,为满足农业生产用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奠定基础。

2、农田水利设施规划应当符合国家《农田灌溉量水技术规范》、《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等技术标准的要求。

(二)生活用水

1、根据水源、地形条件,针对综合体内部新村(聚居点)布局进行生活给水系统规划。

2、规划内容包括用水量预测、给水管网、给水设施布局等。

3、生活用水量可按新村生活用水标准计算。

4、给水处理设施宜选择在交通便捷以及供电安全可靠的地方,同时应避让不良地质构造地区。

2.3.3综合体排水系统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农田排水

1、农田排水工程组织应符合国家《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等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二)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与排放

1、根据地形条件,针对综合体内部新村(聚居点)布局进行生活污水系统规划。

2、污水量可按平均日用水量的75%~90%进行计算。

3、综合体内部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应综合污水受纳体位置、沼气利用、地形、新村(聚居点)布局等因素合理确定其位置、规模。

2.4.4综合体供电系统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根据区域农网升级改造规划,针对综合体内部新村(聚居点)和产业布局的特征进行规划。

(二)规划内容包括负荷预测、中高压电网、变配电设施布局等。其中人均生活用电量指标宜按300~1000kwh/(人·年)计算,生产用电量应按产业的类型和规模确定其用电需求量。

(三)中高压电网的线路走向应根据地形、地貌特点沿道路、河渠、绿化带架设。路径做到短捷、顺直,减少同道路、河流、铁路等的交叉,避免跨越建筑物,同时应有利于生产生活。

(四)架空电力线路跨越或接近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应符合《城市电力规划规范》的规定。单杆单回水平排列或单杆多回垂直排列的35-500kV高压架空电力线路的规划走廊宽度,应根据下表的规定,合理选定:

线路电压等级(kV)

高压线走

廊宽度(m)

线路电压

等级(kV)

高压线走

廊宽度(m)

500 60-75 66、110 15-25

330 35-45 35 12-20

220 30-40

(五)变配电设施应选址在便于进出线、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段,同时应有良好的地质条件,能够避开断层、滑坡、塌陷区、溶洞地带、山区风口和易发生滚石场所等不良地质构造。

2.4.5综合体电信系统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电信系统规划内容应包括固定电话用户预测、通讯线路、电信设施布局等内容。

(二)固定电话安装规划普及率应按1-1.2门/户计算,有线电视用户应按1线/户的入户率标准进行规划。

(三)通讯线路应根据地形、地貌特点沿道路、河渠、绿化带敷设。路径做到短捷、顺直,同时应有利于生产生活。

(四)电信设施应靠近负荷中心,便于进出线,同时应有良好的地质条件,避开断层、滑坡、塌陷区、溶洞地带、山区风口和易发生滚石场所等不良地质构造,并不得影响新村景观风貌及总体布局。

2.4.6综合体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公共服务设施主要依托交通便利、位置适中、人口规模在600人以上的新村(聚居点)布局,便于服务周边地区。

(二)综合体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应包括以下类型和功能:

1、村级组织(村两委)活动场所。能够保证村两委正常开展工作、集中处理村级事务、定期讨论重大事项;能够组织召开村两委会议、党员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实现村两委办公和管理社会事务的

功能;能够开展党员活动、现代远程教育,保证农村党员、干部接受教育和正常开展活动,成为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中心。

2、便民服务中心。能够提供代理代办、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与乡(镇)定期延伸服务相衔接,及时为群众提供办理户口迁移、计划生育、优抚救助、宅基地审批等基础服务工作,实行“一站式”服务;能够提供招商引资、专合组织服务以及劳务就业、土地流转、农产品价格、市场营销等信息服务,发挥便民服务中心的信息窗口作用,成为便民、利民、为民服务的场所。

3、农民培训中心。能够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农业科技知识、务工农民技能等专业培训;能够开展农村专合组织经常性活动,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能够组织开展农业科技专题讲座、就业技能培训、现场咨询问答和科普宣传等活动,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4、文化体育中心。能够提供群众看书、读报和休闲的基本条件,能够开展农民书画展、棋牌比赛、农民运动会、歌舞比赛、民间艺术展演、电影放映,以及其他丰富多彩、健康有益、喜闻乐见的文化和体育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引导村民形成积极健康的文明风尚。

5、卫生计生中心。能够建立覆盖农村居民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农村人员健康档案;乡(镇)卫生院医生能够定期到村巡诊,开展常见病的诊断、治疗和流行病预防,以及计划生育药具发放、优生指导、生殖保健等服务;能够配备电脑办理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费用报销工作,能够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计划生育服务;能够满足和方便广大农民群众日常看病就医的需要。

6、综治调解中心。能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和法律援助、普法教育,及时处理村内治安事件,调解民间的矛盾和纠纷,强化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邻里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7、农家购物中心。能够形成日用品和农资销售综合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百货、食品、图书等日常生活消费品供应服务,为农民提供化肥、农药、种子、饲料、小型农机具等生产资料和农业生产工具,满足农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需要。

(三)具有旅游功能、发展条件较好、或规模较大的综合体,应在区分内部新村(聚居点)等级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建中小学校、幼托、养老、邮政、金融服务网点、农贸市场、特色商品市场,以及宾馆、饭店、茶室、棋牌和游人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

(四)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公共服务设施类型中心村基层村

村级行政管理●

便民服务中心●○

文化活动中心●○

卫生计生站●

综合调解中心●

农家购物中心●○

农民培训中心●

体育场地○

中心广场○○

基点校○

中学○

小学●

幼儿园●○

卫生院○

金融网点○

农资供应○

农贸市场○

特色市场○○

旅游服务设施○○

●必设,○可设

2.5 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2.5.1综合体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应当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林业、环保等专项规划为依据,在充分掌握当地历史背景、文化遗存分布、自然景观特征和民居建筑风格的基础上确定规划目标,划定各类保护控制范围,构建建设用地和各类非建设用地相得益彰的空间格局,形成点、线、面向结合的有序保护体系与合理利用系统。

2.5.2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生态建设与人居环境保护

1、分析现状自然生态及环境质量情况,确定规划期限内综合体的生态建设目标与环境保护重点;

2、确定需要保护、抚育和营造的林地及其位置、范围。以及其他需要进行生态恢复的区域;

3、划定水源保护区和水域、大气、噪声控制区的范围和相应的检验监测点;

4、确定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收集设施、转运设施、处理设施,以及其他环保设施的类型和空间位置;

5、提出综合体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

(二)历史文化保护与景观风貌营造

1、落实现状文物、传统建筑和院落、古树名木,以及其他保护对象的保护控制范围,相应提出保护管理措施;

2、合理确定综合体风貌分区,对各风貌区的空间景观、绿化组织、建筑布局和风格体量提出控制要求;

3、选择并确定内部景观轴线及其主要节点,提出相应的涉及指导意见和建设控制要求;

4、对大拆大建、盲目改造地貌景观、采用缺乏文化基础的建筑形式等破坏文化氛围和景观风貌的行为提出禁止性规定。

2.5.3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生态建设与人居环境保护

1、与综合体地形地貌和自然生态要素的分布状况相适应;

2、有利于优化和改善综合体自然生态状况,形成有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体系;

3、与综合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形成既有利于生态建设、又能促进产业发展的果林、花木林和其他经济林,有利于依托生态条件的改善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4、按照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布置监测点、控制综合体总体环境质量。固体废弃物宜进行资源化和综合利用。设置固体废弃物处理场时,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二)历史文化保护与景观风貌营造

1、在详细展开专项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维护一切有价值的原有建筑及其环境,严格保护文物类建筑,保护有特点的民居、村寨和乡土建筑及其风貌;

2、按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包括保护对象本体及其环境在内的一体化保护方案,确保历史文化及其典型景观得到有力保护;

3、在充分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及其典型景观价值的基础上,适度组织旅游服务或其他利用工作,使历史文化与典型景观成为开展文化教育工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积极因素;

4、提出相应的分区保护管理措施,严格控制新建建筑及其相关建设活动,确保综合体建设项目在选址、性质、功能、规模、体量,以及色彩与风格等方面与历史文化与风貌景观保护同步。

2.6 新村(聚居点)体系规划

2.6.1综合体新村(聚居点)体系规划应当以当地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为依据,根据综合体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现状居民点的分布特征,合理确定内部新村(聚居点)的数量、规模、等级、职能及其区域布局形态,形成有序的聚居系统,为提高综合体人口聚居度、促进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奠定基础。

2.6.2根据规划常住人口规模,综合体内部的新村(聚居点)可按特大型(大于1000人)、大型(601~1000人)、中型(201~600

人)和小型(50~200人)四级进行组织。条件较好的综合体,可按特大型、大型和中型三级进行组织。

2.6.3综合体新村(聚居点)体系规划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按照全省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相关规定和当地人口分布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聚居度指标;

(二)按照综合体地貌特征、交通环境、产业发展分区、水资源分布情况和灾害防治的要求等因素,结合现状居民点的分布与规模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综合体内部新村(聚居点)的数量以及各新村(聚居点)的人口规模和选址位置;

(三)根据综合体行政管理、经济发展、空间组织的需要,结合现状居民点的规模与设施配置状况,合理确定各新村(聚居点)的中心村、基层村等级。原则上承担中心村职能的新村(聚居点)应符合交通便利、位置适中且人口规模在600人以上的要求。

(四)根据综合体内部产业分区及其空间布局的要求,落实各新村(聚居点)的种植、养殖、加工、手工制作和旅游接待等职能,形成有序的分工协作体系。

2.6.4具体新村(聚居点)建设用地规模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以确定的人口规模和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计算总用地规模。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可从下表所列级别中选取。

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50-60 60-80 80-100 100-120 120-150

人均建设用地

指标(M2/人)

(二)新规划的新村(聚居点),其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宜按表中第三级确定;建设用地偏紧时,可按第二级确定。

(三)依托已有居民点建设新村(聚居点)时,其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以现状建设用地的人均水平为基础,并按下表的规定确定人均建设用地标准。

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水平(M2/人)允许选择的人均建

设用地级别

允许调整幅度

(M2/人)

≤50 一、二+5~20

50.1-60 一、二+0~15

60.1-80 二、三+0~10

80.1-100 二、三、四±0~10

100.1-120 三、四-0~15

120.1-150 四、五-0~20

≥150 五减至150以内

2.6.5综合体新村(聚居点)布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确保选址安全。避让地震活动断层、现阶段技术经济条件下难以治理的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区域,以及传染病自然疫源地和其他灾害影响区,选择安全地段作为新村建设的用地。

(二)根据平坝、丘陵、山地不同的地形地貌条件,按照方便生活、有利于自然生态保护的原则,合理确定新村(聚居点)的位置、规模、等级和职能。

(三)便于和区域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产设施的布局相结合。

(四)充分考虑耕作半径的要求,围绕农业产业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结合农业生产力布局安排新村(聚集点),达到有利于生产组织、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

(五)新村建设原则上应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所有权范围内,尽量避免跨行政区域选址新建。当生产生存条件灭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且在现阶段无法得到有效治理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无法支撑时,可考虑异地安置或重建。

(六)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听取当地农村居民的意见和要求。

2.7 综合防灾规划

2.7.1综合体防灾规划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根据当地自然灾害的类型、特征、强度和时空分布状况,确定本地综合防灾工作的基本思路与防治重点,并对内部空间的使用方式、使用强度、防护措施等内容提出要求。

2.7.2综合防灾规划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根据自然灾害的类型、强度和发生频率,确定各类灾害的高易发区、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以及其灾害影响的具体范围。

(二)按照灾害的影响范围及其危害程度,分别提出避让、治理、限制土地使用方式和使用强度的相关规定,提出安全距离距离控制要求和具有针对性的治理方法。

(三)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标准、规范的要求,明确不同灾害类型的设防标准,以及相应建(筑)筑物和工程设施的建设标准。

(四)明确提出应急疏散通道、消防通道、物资储备点、特勤消防站、备用变电站和疏散场地的设置要求,以及相应防灾指挥中心、医疗救护中心的类型、位置和等级建设要求,提出建立防灾和应急救援机制的相关建议。

2.7.3综合防灾规划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和各专业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

(二)以权威部门认定的最新技术资料作为技术依据;

(三)按照以人为本和安全第一的思路展开规划。无法准确界定灾害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的地段,应避免作为新村建设用地、重大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用地,或建立吸引游客的活动区。

(四)采用生物治理与工程治理相结合的方法

(五)应急疏散通道、疏散场地、备用变电站等设施的建设,以及防灾指挥中心和医疗救护中心等应急救援机构的建立,应与综合体正常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有机结合。

2.8 图纸表达

2.8.1区位关系图

反映综合体在市、县域行政区中的地理位置,表达综合体与周边地区在交通关系、空间关系、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等方面的分析内容。

2.8.2综合现状图(比例1:5000~1:20000)

反映综合体地形地貌、规划范围及其与行政区划的关系,反映现状土地利用、河流水系和主要产业的分布情况,反映现状道路、管线、

居民点、市政环卫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等内容;反映综合体内部用地的适宜性及其综合评价内容。

2.8.3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图(比例1:5000~1:20000)

反映综合体总体空间组织及其结构模式,注明综合体内部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各类保护用地的构成情况;综合反映内部产业发展、设施建设、生态保护和新村(聚居点)建设的总体情况。

2.8.4主导产业布局规划图(比例1:5000~1:20000)

反映内部产业分区情况以及各区的范围、主导产业、发展途径及其与周边经济区的关系;标明产业优先发展的区域和特色产业基地以及相应服务中心、研发中心、商贸中心的空间位置。

2.8.5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图(比例1:5000~1:20000)

标明林地保护、恢复、培育和改造的区域;标明水源保护区和水域、大气、噪声控制区范围,明确污水处理设施、垃圾收集设施、转运设施、处理设施和其他环保设施的空间位置;标明文物、传统建筑和院落、古树名木,以及其他保护对象的控制范围;反映内部风貌分区,标明各区空间景观、建筑布局和风格控制的总体要求;标明景观轴线及其主要节点的建设控制要求。

2.8.6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图(比例1:5000~1:20000)

反映综合体对外交通组织方式和内部道路的等级、走向、建设标准,明确相关交通设施的类型和布局位置;标明水源地、供水站的位置和供水干管的走向,污水处理设施的位置和污水干管的走向,以及

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计划完整版

编号:TQC/K191 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计划完 整版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ime periods,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lan is put forward. At the same time, considering the cost, according to their own choice of appropriate way, in order to achieve low cost and achieve good results. 【适用制定规则/统一目标/规范行为/增强沟通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计划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计划资料适合用于根据不同时间段的特点,推出各项具体执行方案。主要特点是细致、周密,操作性强和不乏灵活性,同时考虑费用支出事项,根据自身力量选择合适的方式,以实现较低费用取得良好效果。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过去的20xx年是xx公司的起步之年,20xx年是xx公司的关键之年,也是成果初现之年,作为一名专业工程师,应紧紧围绕公司决策布置,始终把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成本控制三项主要工作放在首位。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力争为公司效益做出应有的贡献和成绩。 一、咬定质量管理不放牢固树立质量就是公司的生命线责任意识 1.充分发挥监理作用,要加强对监理人员管理,坚持每天早会制度。对关键环

技术部技术管理工作目标

技术部技术管理工作目标 一、目标 1、检验结果准确率100%; 2、科研项目完成率95%; 3、产品技术服务,顾客满意度90%以上; 4、仪器设备完好率98%以上。 5、无污染排放,无安全事故。 二、措施 1 检验结果准确率100%; 1.1 检验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岗前培训,熟练掌握相关标准规范、检验方法; 1.2 检验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1.3 样品取样、抽样严格按照样品取样、抽样管理制度; 1.4 检验过程必须有详细记录,检验报告严格执行复核、批准规定。 2 科研项目完成率95%。 2.1 根据科研项目合同规定确定研发计划; 2.2 实验室小试方案的确定; 2.3 小试样品的合成及实验样品的实验室评价; 2.4中试生产及中试评价; 2.5工业化生产;

2.6 产品现场应用。 3、产品技术服务,顾客满意度90%以上; 3.1 技术服务人员按责任区域划分进行技术服务; 3.2 对于较大的项目,安排常驻现场技术人员进行服务; 3.3 不断跟踪产品现场使用情况,主动掌握产品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前调整和改进产品性能; 3.4对于顾客提出技术服务的要求,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并及时解决产品应用技术问题;对于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向相关领导汇报,并派技术力量支持。 3.5 技术服务人员应认真记录顾客服务要求、解决办法、解决效果和顾客满意情况。 4、仪器设备完好率98%以上。 1、所有仪器设备均建立台帐,专人保管; 2、计量器具必须按规定周期进行计量检定; 3、对于损坏或检定不合格的设备应禁止使用,及时维修,并张贴停用标志; 4、按照有关维修保养制度,定期进行设备的维修保养,并有详细记录; 5、每次使用设备,须填写使用记录; 6、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实验室有关管理规章制度; 7、保持室内清洁卫生,保证仪器设备使用的环境条件;

新洲区仓埠街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情况汇报

新洲区仓埠街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情况汇报

新洲区仓埠街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情况汇报 发布日期:2013年12月26日 | | [小中大] 一、仓埠街基本情况 仓埠街地处新洲西北部,东倚倒水,西滨武湖与黄陂六指街毗邻,南接阳逻开发区,北抵红安县太平桥镇,版图面积175平方公里,辖61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4个农业大队,459个自然湾,总人口9.71万人。109省道直通南北,318国道横贯东西,武汉外环和武英高速在境内交汇。 仓埠是全省历史文化名镇、全省城市建设重点中心镇和全市赏花游重点中心镇。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徐源泉公馆回溯着仓埠民国史事,新洲二中传承着仓埠人民尊师重教美德,报祖寺展现了佛学文化渊源,湖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和林家大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平添了仓埠人民的红色记忆。新建的省级重点中心镇项目仓埠文化广场占地面积40余亩,各项配套设施完善,可满足仓埠街主城区人民群众的文化休闲娱乐需求,开源路改造和新城大道(广源路)新建等重点中心镇项目正在实施建设。全街工业已形成服装加

工、新型建材、塑料制品、循环经济等几个门类,农业以桂花为主的花卉苗木企业38家,种植面积1.7万亩,正在成为全省的精品桂花之乡。 二、仓埠街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 仓埠街新农村建设将以109省道,318国道及周武公路为骨架,结合“新型工业新街、生态农业大街、文化旅游名街,把仓埠建设成为阳逻开发区的产业拓展区和休闲后花园,建成新(洲)、红(安)、黄(陂)‘金三角’知名重镇”的发展定位实施建设。 在武英高速以南建设仓阳产业园,承接阳逻开发区辐射发展新型工业,武英高速以北打造以种植桂花为主的花卉苗木产业,武湖周边地区和倒水河沿线发展名优水产品养殖业,沿109省道规划建设毕铺中心村、周铺中心村、仓埠中心社区、靠山中心社区和方杨中心社区,在318国道境内东端规划建设丛林中心村,在周武公路仓埠境内西端规划建设杨裴中心村。至2030年,在全面完成周铺中心村建设的同时,认真总结经验,通过多元化、市场化运作,逐步完善7个中心村(社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

新农村产业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图,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新农村规划效果图

随着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城乡的进一步融合,城市的景观、生活在广泛地影响着农村的居民,促使农村的人居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另一方面随着农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对更高的生活质量的追求,使农民从观念上开始注重居住环境的质量,在经济条件允许的状况下进行房屋建设,村落绿化建设,道路的修缮硬化和绿化,还增加了健身娱乐设施。1980年以后,农村的住房条件大有提高,先富起来的村落对居住环境也有了高的要求,兴建了村公园。使农村的环境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和改善。 但是在村庄的建设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己经引起了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视,开始从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开发、人文景观再现、延续和城乡一体化的宏观角度加强了对农村规划、保护和建设方面的研究。 加上农村许多当地政府的反思和重视,己经出现开始注重前期规划设计的趋势。相关的法令和法规也正在被提上日程。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 当前的农村规划滞后,目前,虽然全国有26%的村庄己经编制了村庄总体规划,但是大多没有和近期编制的市域和县域总体规划相衔接,有一部分对农村未来的发展定位不够准确。 对于管理者来说,制定规划只是政策需要,没有真正实施的可能。己经建成的新村,缺乏农村的环境特征,设计者没有对农村进行深层次的文化挖掘,一味迎合居民的需求。 ①建筑形式欧化由于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和人民思想的冲击和影响,致使农村的居民也盲目的模仿城市中见到的欧式建筑,在有着5000年中华文明的土地上长出了欧式特征的建筑,破坏了中国农村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特色田园风光,岂不知欧式建筑的形式是和他们国家的文化一脉相承的结果,我们的农村民居建设也应该植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扬。 ②环境景观设计城市化当前的有些农村环境景观设计不尊重农村的地方文化和场所精神、不考虑农村的环境特征,没有有效地保护和继承农村景观的固有风貌,而将适合城市环境的设计照搬到农村的规划设计当中。修建了不适合农村规模的宽马路,大尺度

设计技术部各岗位人员岗位职责

设计技术部各岗位人员岗位职责

设计技术部部门人员岗位职责 一、设计技术部经理职责责任人:*** 1.负责公司设计管理、科技与施工技术管理、BIM管理、信息化管理组织上述工作的计划编制、制度制定、考核评价、总结改进。并向主管领导提出相关决策建议。 2.负责制定本部门人员岗位职责,监督、指导本部门以及公司设计与科技管理系统的设计、技术人员的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提出奖罚意见。 3.负责领导设计项目的方案设计和现场设计服务。领导组织公司设计合同的评审工作。领导公司BIM中心的运行。 4.组织技术谈判和对外技术交流,组织科技课题研发、危大工程专项方案论证,定期组织对各分公司、大项目的设计与科技管理考核评价。 5.在局科技部门和信息化部门的指导下,负责公司设计、科技与施工技术、信息化工作的展开管理。 6.在局和总公司信息中心指导下,领导公司的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有效运行。 7.定期组织部门例会,制定设计技术部各项工作计划。根据工作需要和专业技术状况,调配下级人员工作。 8.负责组织公司设计资质的维护、年检、换章和延续以及报表等工作;负责与北京市规划管理委员会勘察设计处的对接协调工作。

二、设计技术部副经理职责责任人:*** 1.在部门经理领导下主管公司的科技管理。 2.协助部门经理进行年初科技工作的计划与安排。 3.按照公司年度科技工作目标,组织项目进行科技创新成果的总结、申报工作,包括完工施工技术总结、科技示范工程、施组总结、方案总结、工法、专利、科技论文的申报和发表等。 4.负责科技成果档案的收集,并按照档案管理要求整理、组卷、按照批准的密级向公司档案室移交。 5.负责组织项目设计合同的评审及盖章;负责设计施工图纸的审核及盖章。 6.负责公司应用的标准、规范、法律法规清单、图集等收集、 管理工作;以及新标准的及时更新、发布及培训工作 7.针对科技成果板块对接局科技部,负责组织及完 成上级单位(局科技部)安排的各项科技与施工技术 管理任务及指标。 8.协助部门经理完成科技工作年度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 三、装饰设计中心副主任责任人:*** 1.在部门经理领导下主管公司的设计管理工作。 2.配合公司设计项目当地省市的备案工作,与当 地省市的建设厅、住建委对接。 3.负责组织公司设计招、投标事宜,针对项目设计招投

某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XX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我村组织相关人员,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编制了XX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第一章规划原则和目标 1、规划原则 (1)坚持“三大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要充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和自然资源,发展生产,把获取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又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 (2)坚持“资源永续利用”的原则。要把建设合理的生态环境和发展合理的经济有机地统一起来,找准发展的结合点。按照循环经济的的要求,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构筑生态家园。要做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确保生态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3)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要立足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既要体现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更要突出前瞻性和先进性。在本村的各个项目的设计中,都必须根据当地的具体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搞好建设规划和设计蓝图,体现地方特色。 (4)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要按照每个阶段不同的目标要求确定近、远期的实施目标分解落实。遵循可执

行性、可操作性原则,突出重点,分布实施。 2、规划目标 按照“生产发展、生产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农村经济产业化、农村建设新型化、人居环境优美化、公共服务社会化、农民教育组织化、稳定机制长效化、村务管理民主化、乡风民俗文明化为目标,广泛动员,全面发动,逐步把XX村传统产业改造成为具有持久竞争力和持续致富农民的高效产业,把XX村建设成为拥有现代文明生活的新型农村,把XX村农民培养成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有文化有技能有道德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把XX村建设成为村民、集体双富,物质、文化生活宽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章村庄建设规划 建设因地制宜,规划以人为中心,以整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统一为基准点,着意刻画优质生态环境,强调全村建设的整体性,包括:功能布局、住宅分布、道路系统、排水系统、绿化系统与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形成整体。为村民营造自然优美、舒适便捷、卫生安全的怡然栖息之地。 1、功能布局 通过对现状用地布局的调整,提高土地利用率,使之达到科学合理的使用土地、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使村庄用地布局规划有利于改善村民的生活居住条件,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2、住宅规划

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规划专题

'. 炎陵电大2018年秋季农民大学生 《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规划专题》考试题 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10题,每题2分)20%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尊重实际、尊重,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A、实际 B、干部 C、群众 2、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政策。 A、种粮补贴 B、直接补贴 C、农机补贴 3、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关键在。 A、党的组织 B、政策扶持 C、党的领导 4、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以科技引领现代农业。 A、创造 B、创新 C、创业 5、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A、支农 B、支撑 C、支持 6、加强农村建设,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A、生产设施 B、卫生设施 C、基础设施 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改善农村环境。 A、交通 B、居住 C、人居 8、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 A、组织保证 B、智力支持 C、动力之源 9、建设新农村,党委善于运用,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增加战斗力提供经济支持。 A、资金 B、资本 C、资产 10、建设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 A、协调发展 B、可持续发展 C、全面发展 二、填空题(10题,每题2分)20% ;. '.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为中心,推动农村全面 进步。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实行,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 的。 3、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建设和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实行 村务公开。 4、按照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 业结构。 5、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

6、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表了。 7、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要求(目标) 是、、、、。 8、按照、生活富裕、、村容整 洁、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9、“十一五”期间,要突出抓好“、、、”四件事。 10、加强农村基层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 础。 三、判断题(10题,每题2分)20% 1、党中央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 ( ) 2、加快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关键是大力培育优良品种。( )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 ) 4、发展经济唯一的途径是开发人才资源。 ( ) 5、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条件。( ) 6、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 ) 7、建设新农村,宏观调控应加大财力向农村转移的力度。 ( ) 8、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发展依靠人民”。 ( ) 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须制定。 ( ) ;. '. ) 10、消除当前农村存在的各类隐患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步。( )25% 5分四、简答题(5题,每题 1、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必须注意哪“五要”、“五不”?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假如请你参加一项社会调查,请完成以下内容:(1)调查的目的: (2)调查的方法:(至少三项) (3)当前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有哪些?(至少三项)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是什么?

技术管理工作规划

技术管理工作规划 1、从我做起,提高业务水平 1.1 掌握规程、规范、工艺,学习公司制定国内、利比亚及国际工民建工程、公 共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等方面重点是HIB 的Specification 及英标、美标、利标学习公司制度 1.2 技术管理目标、内容、程序、方法目标:服务、指导、提高内容:技术、质 量、计划、测量、试验、文档等程序: 方法:工作方法、管理技术 1.3 国际工程业务英语听、说、读、写,力争尽快突破;对国际工程所处各类环境的 调查、了解和适应;加强国际工程知识的学习、掌握和运用; 1.4 规模化工程业务加强规模化工程业务的学习和研究,把握规模化工程项目特点、重点、难点,运用各类科学手段(尤其是数字化和信息化)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提高宏观思维,把握重点、重视细节,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1.5 提高综合业务,增强软实力各类软件及信息技术的掌握、人际关系的把握、沟通能力加强、工作作风改进,思想觉悟提高等 2、熟悉合同,把握现场 读懂、读通、读透合同,分析、对照,运用合同手段,规避合同风险,边界 理论(人的要素、时间要素、环境要素等),重证据,事前预控、事中掌控、事后应对。讲究与其它专业的配合与融合。 一切工作以现场为出发点,重调查、分析及反馈,大局观、预见能力、洞察力、动态观、系统观。 3、制定目标,明确思路、建立技术管理体系 结合合同要求、公司要求、项目总体目标、项目特点等,制定技术管理工作目标和指标。 理清技术管理工作思路,着手进行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等

4、强化制度建设和机构建设,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岗位责任制、会审制、例会制、奖惩制度、文件管理制度、质量责任制、考核制度、培训制度等,讲人性化管理。 机构设置合理,人员素质与岗位匹配,人才结构合理,数量满足需要,工作态度和效率,沟通与配合等。 根据项目规模、地域分布、合同及管理方要求、项目管理模式、实施计划等,项目在技术配置上将按制度化、专业化、系统化、数字化和标准化要求进行配置。 在人员配置上,做好专业、岗位及薪筹设计,采用公司内、外公开招聘的方式引进高素质人才;并就项目管理要求,聘请高级教授人员对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提高技术综合管理水平。 在执行层及管理层岗位实行专业化设置:土木专业、质量专业、测量专业、 试验专业、电气专业、水暖专业、档案管理专业、阿语专业等,各专业人员英语水平均不低于四级,熟练进行英语写作、双译,并可简单的英语会话均;其中管理层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组织管理能力、2个以上主要专业素质及较强的英语听、说、译、写水平。 项目决策层应在技术管理机制的策划上注重薪筹体系、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 的设置,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上进心、主动性和积极性。 项目根据技术管理需要,须进行必要的技术设备、工器具、办公用具及软件等。 本项目技术配置情况如下表所示: 项目技术人员配置一览表 2、各劳力分包方配置技术负责人1名,测量工2名,电气技术员1人,水暖技术员1名。 加强指导、引导、培训,组织专项研讨会、科技立项工作会、英语学习小组、专项培训(国内及现场)等,重视用人机制。 5、加强与商务、生产及后勤系统的沟通与配合 加强技术对商务、生产及后勤的支持,通过现场检查、会议、信息查看栏等,

2019年新农村规划建设计划书

2019年新农村规划建设计划书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并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内函和途径。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经济新发展、生活新改善、社会事业新进步、文明程度新提高、村容村貌新变化”的xx期间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奋头目标,县委、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意见》,x乡x 村x年被县委、县府被列为全县第一批25个新农村示范村之一,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编制完成的本规划。 本规划的编制经**县人民政府统一部署,**县规划和建设局新农村规划编制工作组组织,县规划设计室具体承担编制任务。 1、新农村规划建设文本 2、区位关系图 3、产业发展规划图 4、村庄整治规划图 5、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图 xx县规划和建设局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组 组长:张军 副组长:李明成员:王成刘宏谭红宝关小军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一、基本情况 (2) 二、存在的问题 (3) 三、规划依据与原则 (4) 四、规划重点与基本思路 (5) 五、规划目标 (5) 第二章**新农村建设规划 (5) 一、村庄性质与规模 (5) 二、土地利用规划 (6) 三、产业发展规划 (6) 四、配套设施规划 (7) 五、农房建设规划 (7) 六、环境保护规划 (9) 第三章实施规划的措施及建议 (9) XX县X乡X村新农村规划建设文本 第一章总则 一、**村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X村位于X县南部,X乡境内,东靠X,南邻X,西依X,北接X。 (二)地形地貌 X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村域内四面皆山,地貌为侵蚀台坎状低山围绕的构造山原,属典型的山区地貌,海拔在490米左右,土质多为沙壤土和粘壤土。

2020年技术部工作计划【三篇】

2020年技术部工作计划【三篇】 【第1篇】 一、工作思路 xx公司生产技术管理工作思路是:全面落实公司“两会”精神和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以标准化为主线,以信息化为支撑,加强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确保生产精益化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大力开展状态检修和设备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深入推进“配电管理示范工程”,确保完成国家电网公司高可靠性供电示范区建设任务;全面实施智能电网推广项目,确保实现率先建成目标;积极开展“大检修”体系建设准备工作,确保走在前列;加大各生产专业管理力度,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确保实现生产管理全面创先争优,生产技术部工作计划。 二、全年生产工作目标 1、不发生电网设备事故,不发生生产人身伤亡和恶性误操作事故,设备一类障碍率同比降低。 2、同业对标电网运行专业进入国家电网公司标杆单位前列,实现“保二争一”的目标。城市供电可靠率达到99.945%,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809%。 3、推进“配电管理示范工程”,实现配电管理标准化,完成年度70亿元建设和改造投资,基本解决10千伏配网过负荷问题。完成青岛高可靠性示范区建设。各单位建成配电带电作业中心。 4、完成技术改造投资9.5亿元,设备维修投资9.22亿元,进一步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5、加强生产计划管理,停电计划准确率达到95%以上。 6、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按计划完成智能化变电站改造工作;开展输变电状态监测系统建设,建成xx电网设备状态评价指导中心;开展无人机实用化巡检,建成国家电网公司无人机巡检基地。 7、60%单位通过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用化评价,实现生产业务全面覆盖,应用水平全面提升。

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规划专题

炎陵电大2018年秋季农民大学生 《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规划专题》考试题 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10题,每题2分)20%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尊重实际、尊重,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A、实际 B、干部 C、群众 2、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政策。 A、种粮补贴 B、直接补贴 C、农机补贴 3、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关键在。 A、党的组织 B、政策扶持 C、党的领导 4、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以科技引领现代农业。 A、创造 B、创新 C、创业 5、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A、支农 B、支撑 C、支持 6、加强农村建设,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A、生产设施 B、卫生设施 C、基础设施 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改善农村环境。 A、交通 B、居住 C、人居 8、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 A、组织保证 B、智力支持 C、动力之源 9、建设新农村,党委善于运用,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增加战斗力提供经济支持。 A、资金 B、资本 C、资产 10、建设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 A、协调发展 B、可持续发展 C、全面发展 二、填空题(10题,每题2分)20%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为中心,推动农村全面进步。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实行,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 3、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建设和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实行村务公开。 4、按照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5、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 6、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表了。 7、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要求(目标) 是、、、、。 8、按照、生活富裕、、村容整 洁、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9、“十一五”期间,要突出抓好“、、、”四件事。 10、加强农村基层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三、判断题(10题,每题2分)20% 1、党中央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 针。 ( ) 2、加快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关键是大力培育优良品种。( )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 ) 4、发展经济唯一的途径是开发人才资源。 ( ) 5、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条件。( ) 6、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 ) 7、建设新农村,宏观调控应加大财力向农村转移的力度。 ( ) 8、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发展依靠人民”。 ( ) 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须制定。 ( )

2021年新农村建设规划(最新版)

2021年新农村建设规划(最新 版) Through the work plan, you can make a plan for future work and work out a detailed plan; the work plan function greatly improves work efficiency. (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2021年新农村建设规划(最新版) 导语:通过工作计划,可以对未来工作进行一个规划,制定出详细计划;这样 能让工作更有条理性,还能对工作进行全局的管理,可以更好的应对工作中遇 到的问题,工作计划功能对提升工作效率有很大提升。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概况 双溪村位于双溪桥镇中部,是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距咸安城区仅20余公理,沿横公路纵贯全村,交通便利。村内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属亚带季风性气候,适宜水稻、油菜、芝麻、花生、苎麻、蔬菜等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全村现有耕地3399亩(其中水田3238亩、旱地161亩)、770户、3879人,劳动力人数1287人,其中外出务工1140人。全村有贫困户34户,五保户10户,享受低保86人,加入合作医疗3100人。全村以种养殖业、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红苕、玉米等作物,饲养牛、生猪、家禽等。

xx年年种植水稻3238亩,油菜xx亩,年末生猪存栏400头,牛存栏22头,人均纯收入3582元。全村2个组通有线电视,有4个组通了自来水,有12组通了水泥硬化路面。村内现有小学1所,幼儿园1所,医疗卫生室1所,村级活动室1所。 (三)发展优势条件 1、天然气候优势村内为江南丘陵地带,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度,年降雨量mm,无霜期天左右,年日照时数小时左右,适宜水稻、油菜等多种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2、交通区位优势双溪村为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双溪桥镇位于咸宁市东大门,与武汉、黄石两市交界,距107国道、京广铁路12公里,连接106、107国道的省级公路——沿横公路纵贯镇区40公里,镇内乡村硬化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南到株洲、广州,北上武汉,交通十分便利。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1、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主要还是以水稻经济作物为主;不能形成多种品种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种植。同时生产经营方式粗

蒋家堰镇莲花村新农村建设三年发展规划(讲解

省水利厅驻竹溪县蒋家堰镇莲花村2014-2016年新农村建设规划(初稿 省水利厅驻竹溪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队 中共竹溪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竹溪县蒋家堰镇 2014年3月 省水利厅驻竹溪县蒋家堰镇莲花村 2014-2016年新农村建设规划(草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体制,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干部作风,按照加强农业基础、改善农村民生、服务三农发展” 的要求,为加快省水利厅新农村建设驻点村莲花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一、莲花村基本概况 莲花村位于蒋家堰镇的中北部,共有5个村民小组,292户1160人,其中沿村主干道居住农户250户1000人。现有耕地面积693亩,其中:水田330亩旱地363亩, 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639.1万元,人均纯收入6607元;粮食总面积1012.5亩,541.9吨。该村主要以种植农作物(水稻、小麦、油菜为主,村内有竹溪县十大寺院之一的莲花寺遗址,是中国佛教文化摇篮之一。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统领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指导方针,贯彻县委、县政

府打造中国绿谷、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竹溪、能源竹溪、人文竹溪、宜居竹溪”的发展思路,坚持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发展战略,遵循保护第一,科学发展,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以加快发展为主线,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进一步加快莲花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推进莲花村新农村建设。 三、基本原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1、经济主导,全面进步的原则。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以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中心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农民主体,政府引导的原则。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要围绕农民需求谋划新农村建设,根据农民意愿推进新农村建设,依靠农民力量搞好新农村建设。村两 委要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新农村建设。 3、科学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建设新农村,规划要先行。要做到规划在先,建设在后,超前规划,分步实施。要坚持规划的科学性,防止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4、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新农村建设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全村的经济状况、地理条件、自然资源、历史习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突出特色。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 5、循序渐进,试点先行的原则。新农村建设时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要找准切入点,集中力量,办好试点,循序渐进。通过试点示范,探索办法,积累经验,以点带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四、总体目标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三年期间,紧紧

公司技术管理工作计划-工作计划管理

技术管理工作计划 一、技术管理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1. 建立并不断完善员工专业技术培训体系,保证员工技术素质持续提高。 2. 建立并不断完善公司技术保障体系,实现公司技术资源不断丰富和技术保障效率不断提升。 3. 建立并不断完善公司市场服务的技术责任体系,保障公司市场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4. 构建和维护公司技术氛围和环境,实现市场服务技术比较领先。 (二)年度目标 1.进一步明确技术管理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完成技术管理工作计划、成果报告和考核管理工作流程。 2.拓展业务培训思路、提高培训效果,逐步实现员工在职教育培训常态化。 3. 建立技术进步激励机制,鼓励、引导员工参与技术进步和创新,增强服务的技术含量,创造通过业务实践提高专业技能的氛围和环境。 二、技术管理主要日常工作计划

三、技术管理改进工作计划

四、主要工作措施 1. 实行专题研究计划和培训计划季度检查评估。 由于专题研究计划和业务培训计划应用性较强,不可能通过年度计划一次安排好全年的工作任务,因此,实行季度检查评估,逐步增加项目内容,调整工作节奏。 2.发挥副总工的专业技术核心作用,鼓励吸引年轻员工参与课题研究,提高技术改进工作的渗透作用。 成立技术课题研究小组,安排公司年轻骨干员工参与课题研究,立足工作需要,争取短期能转化实践应用,增强课题研究的实用性和辐射作用。 3. 发挥公司和分公司、区块两级作用,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 拓展业务培训思路、提高培训效果,逐步实现员工在职教育培训常态化。 将基础培训与总监代表、专业骨干的业务提高培训分开,针对不同的人员层次,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适时进行公司级的业务培训。 同时,为了弥补公司培训存在的时间短、针对性差等不足,各区块或各个项目部应针对人员组成、实际业务情况,结合在监的工程,适时组织进行一些针对性强、见效快的培训学习活动。 附件: 1. *年业务培训计划 2. *年公司专业课题研究计划

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发展

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发展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报告·前言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对于农村来说,更是取得了翻天复的的变化,为了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有一个更加清晰的理解,暑假期间,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一次调查。通过我对父母和亲戚以及村干部的走访,让我对本村以及周边地区近几年来的发展变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过去提起农村人们就不仅和穷字联系到了一起,现在可大不一样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完善,农民的医疗环境和费用得到改善和保障,家庭私用汽车开始在农村多了起来,老百姓也渐渐学会上互联网了,乡镇商店里琳琅满目的现代化商品也进入了农村。不可否认的是,在取得这些好的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且一些问题是亟待解决的,农村所有这些新的发展与变化都值得我们去深思。以下是我对这次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的报告总结。 一.陈冲村的基本情况 陈冲村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毗邻107国道和京广铁路,南靠淮河,北连陇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村约有2365人,500多户,4个村民组其中有近百名党员,耕地面积3700多亩,人均耕地亩,该地区属黄淮平原故土质肥沃以黄土为主,加以沙土。该村经济结构依农业为主,养殖业为辅,年人均生产总值为3000多元,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科学性较差。汝南县是着名的历史文化大县,历史上有名的梁祝化蝶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2008年我所在的乡镇更名为梁祝镇。在县城西北方向2公里有一座天下名山天中山,且在这里曾留下了颜真卿的真迹碑文。该地域属于南北方的交界地带,位于秦岭淮河线的边缘,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多种植经济作物:玉米、花生、大豆、芝麻等。灌溉方式为电动,村内正在建设水泥公路联通城乡,全面与乡镇接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二.新农村建设基本现状

2020技术主管个人工作计划

2020技术主管个人1 一、强化技术管理 1、做好和各部门的接口工作,交流思想,统一对过程控制的认识,为生产一线做好服务,实现优质、高产、低耗、高效益的生产目标,使公司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20xx年技术部将协同相关部门及车间,共同抓好工艺管理、操作管理、质量管理、标准化计量管理等工作。 2、降耗增效,技术常抓不懈。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增进和外界同行业技术交流。对工艺、工装、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对技术员、工艺员每天工作量化并由专人监督,要求每个技术员、工艺员每天做好当天的工作记录和第二天的工作计划于每天下班前发到研发课文员处,以作为月底绩效考核的依据,其直接主管每天要抽查每个人的完成情况,技术部主管和技术总工每周不定时进行抽查。 工装模具组、样品组做好当月工装模具、样品制作计划交予工程课主管处由工程课主管汇总后交予技术部经理和技术总工处,并将月计划每一周汇总核查一次及时的将进度情况反馈到技术部主管处,形成层级把关以减少由于工装模具制作不及时、样品制作不及时给生产和销售带来不便。 5、加强部门内部信息的准确性,各种工艺及异常数据层级把关审核,确保管理的及时性、规范性、系统性、合理性。 6、做好管理团队建设,分工不分家。做好人才储备,提升并培养优秀人才,并进行合理搭配,使技术部门工作顺畅有序,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逐步形成技术会审制度 方案设计完成后要进行技术会审,通过开会的形式共同讨论方案的可行性,不签字不发放的原则,保证图纸资料的准确无误。工艺图纸完成后要进行互审,通过互审的形式来保证图纸及数据的准确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继续加强学习 学习专业技术,学习某某体系思想,按照某某体系思想去做,努力使自身水平能够跟上公司发展,对新进员工加强培训,使其能够更快地适应公司发展,进行新技术交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努力做好龙头的带头作用。 要大胆创新与尝试,掌握细节,技术管理更需要潜意识的加强,但也要虚心学习同行业的技术知识。 不能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能以一街市田亩为乐,这将不利于公司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新农村发展规划

新农村发展规划 为全面加强新时期的“三农”工作,切实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大和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原则 (一)因地制宜原则。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将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相结合,着力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 (二)品牌优势原则。大力开发丰富的名特优农产品资源,形成规模优势。加大良种工程实施力度,积极引进和培育种养业优良品种。逐步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实施农产品产地认证,打造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

(三)龙头带动原则。鼓励集体、个体、私营、股份制等多种所有制经济,积极创办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引导现有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建立原料基地,与农民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形成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涉农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参与农业产业开发,合办龙头企业。 (四)外向发展原则。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积极引进外资和优良品种、先进技术,提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保鲜、包装技术水平,加强与市、县农业科研院校、大专院校、大中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济组织的合作,开展信息、技术交流。 (五)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三、发展重点及规划布局 由于我乡的特殊地理位置和近几年新兴工业建设的大好时机,为发展城郊型农业、发展高效农业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也带来了发展的大好机遇。立足自身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加速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安全化、优质化、产业化、现代化进程,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增加效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一)种植业 进一步巩固粮食生产。强化科技示范引导,努力提高科技贡献率,逐年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在加强种子市场管理的基础上,继续

2021年新农村建设年度工作计划书

新农村建设工作要突出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着力抓好特色主导产业,关注村容村貌建设,不断改善村级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经济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靓丽整洁,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下面是整理的新农村建设年度工作计划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农村建设年度工作计划书(一) 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我市第二轮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选派工作暨“四群教育”工作拉开序幕,我也有幸成为这次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的一员。按照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及指导员的职责任务要求,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我将认真写好民情日记、做好工作记录、按时撰写调研报告、心得体会和年度工作总结等相关材料,同时对XX年新农村建设指导工作,制订好详细的计划,逐步完成好各项工作。 盛家村地理环境属于半山区,占地2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5个自然村,分别是桥头、下寨、盛家、清水、干沟;724户农户,总人口有324人。全村共有农用地2175亩,耕地有1423亩,占65%,盛家村主要经济收入依靠种植烤烟,成立了一个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辖区范围内有两个企业,分别是保山德森人造板厂和甲醛厂。XX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1626万元。盛家村可以说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工业为辅的村庄。 结合盛家村的基本情况,我将按照三个步骤来完成我的工作 进驻盛家村委会后,首先要积极与村干部沟通交流,了解整个村的基本情况、自然条件、生活环境和主要经济收入情况等,还要及时与上一批指导员联系,掌握他们开展的主要工作情况、工作进度等。其次计划用1-2个月的时间进到农户家中调查了解,特别是详细了解困难群众的基本情况,搞好摸底调查,密切同村、组干部、村民的联系,摸清村情,掌握社情民意,弄清盛家村目前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另外,在入户调查了解过程中,积极宣传党中央的惠农政策和各类法律法规,消防知识安全等各类政策法规。 在了解整个村情民意之后,要积极融入到盛家村委会的工作中,为盛家村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首先,要协助村干部做好烤烟生产工作,认真学习,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其次,根据村里的困难,与村两委共同商讨经费使用计划,切实把经费用到刀口上,解决群众急需的实际问题。除此之外,还要尽自己的努力,与有关部门、派出单位多协商,积极为村里争取项目、资金和物资,真正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再次,要指导好村“两委”班子认真执行各项工作制度,落实各项民主决策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增强村干部的民主法制意识,提高村民自治水平,规范党务、村务、财务公开。配合村干部认真协调妥善解决各种矛盾纠纷,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构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开展创建“平安村”、“和谐村”活动,反对封建迷信和非法宗教活动,创造农村安全祥和、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一是自己在平时的工作中要认真学习好党的xx大和xx届五中全会精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中央、省、市党委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有关部署和要

项目部技术管理工作计划

谈固国瑞城项目部2014年技术管理工作计划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为稳步提高项目部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强化质量意识,促进技术管理工作在各项目的顺利开展,圆满完成项目部下达的技术管理任务,特制定2014年度技术管理工作计划: 一、技术管理工作目标: 1、各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交底准确、齐全、适用; 2、图纸及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及时解决; 3、重大质量事故为零; 二、技术管理主要工作: 1、做好项目服务工作,配合项目部做好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交底的审核工作; 2、加强内部沟通,通过组织技术例会和联合检查,加强与项目部技术人员的沟通,针对已经发生的问题和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共同学习。 3、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和工艺流程,落实技术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从技术措施到实际操作中严格把好质量关,通过层层控制,把住关键环节,确保施工方案有效实施;

4、做好技术文件的编制、审核和存档,及时办理工程变更并发放。 三、技术管理措施: 1、制定技术管理制度,确定技术管理目标,明确技术岗位职责; 2、每周组织一次技术联合检查,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指导、监督工作,对重点工序、重要质量控制点,实行重点监控,切实提高施工一次合格率。 3、每周五上午九点组织技术人员例会,讨论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法,交流工作经验、心得,共同学习施工规范和先进施工技术。 4、强化技术管理的过程控制,对于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鼓励技术人员行使一票否决权,杜绝野蛮施工,避免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 5、认真开展技术跟踪服务工作,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图纸和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及时解决,做到不推诿,不拖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