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专业实训指导书

电子信息专业实训指导书
电子信息专业实训指导书

电子信息专业实训指导书

侯海鹏李建军杨立东编著

二零一零年五月

第1章专业实训的基本要求与时间安排

一、专业实训的目的和任务

专业实训是电子信息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须的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的工作方法的重要过程,同时也是教学与实际工作结合的重要纽带,使学生能身负所长。

1、通过专业实训,培养学生的工作责任心和勇于开拓、勇于实践的基本素质。

2、通过专业实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题,从文献检索、科学实验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3、通过专业实训,综合检验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实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

4、要求学生在两周内,完成所选指导教师所分配的设计任务,并按要求完成设计说明书。

二、专业实训的基本要求

学生按照实训指导书的要求完成所设计的内容,最终电路版图要符合实际规范并能提取参数仿真成功或者实物电路板能够正常工作。

实训设计说明书一般要求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中、英文摘要;

2、前言(说明本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研究范围及要达到的技术要求);

3、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4、设计的结果与分析;

5、结论;

6、主要参考文献;标明设计所参阅的资料名称、作者、出版单位等。

7、附录(含复杂公式的推导、编写的程序、电路图、流程图等)。

8、篇幅一般为5000字左右。

三、考核内容与方式

专业实训的考核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平时的工作态度;

2、查阅中外文献和翻译整理资料的能力;

3、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际动手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

5、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四、专业试训的时间安排

五、参考资料

课程设计完成后,学生参考的主要文献要标明设计所参阅的资料名称、作者、出版单位等。

第2章Tanner Pro软件的使用指南Tanner Pro是一套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包括S-Edit,T-Spice,W-Edit,L-Edit 与LVS,各软件功能如表1所示。

出电路图,再将该电路图输出成SPICE文件。接着利用T-Spice将电路图模拟并输出成SPICE,如果模拟结果有错误,返回S-Edit检查电路图,如果T-Spice模拟结果无误,则以L-Edit进行布局图设计。用L-Edit进行布局图设计后要以DRC 功能做设计规则检查,若违反设计规则,再将布局图进行修改直到设计规则检查无误为止。将验证过的布局图转化成SPICE文件,再利用T-Spice模拟,若有错误,再回到L-Edit修改布局图。最后利用LVS将电路图输出的SPICE文件与布局图转化的SPICE文件进行对比,若对比结果不相等,则回去修正L-Edit或S-Edit 的图。知道验证无误后,将L-Edit设计好的布局图输出成GDSII文件类型,再交由工厂去制作半导体过程中需要的光罩。

图1 Tanner Pro的设计流程

§2.1使用S-Edit设计基本组件符号

本节要引导读者建立NMOS组件及VDD组件,并学习S-Edit的基本功能。其主要操作流程为:建立新文件→环境设置→切换模式→绘制NMOS符号→加入组件接脚→建立组件特性→更改模块名称→新增VDD模块→切换模式→绘制VDD符号→加入全域接脚。

一、使用S-Edit建立NMOS符号

(1)打开S-Edit程序:执行步骤…\Tanner\S-Edit\sedit.exe,或选择“开始”→“程序”→Tanner EDA→S-Edit命令,都可打开S-Edit程序,S-Edit会自动打开工作文件名为“File0.sdb”并显示在窗口的标题栏上,如图2.1所示。

图2.1 S-Edit标题栏

(2)另存新文件:在S-Edit程序中新打开的文件都是以Filexx来命名的,用户可将其更名为有意义的文件名,以便日后查找方便。选择File→Save As命令,打开另存为对话框,在“保存在”列表中选取存储目录,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新文件的名称,如01,如图2.2所示。

图2.2 另存新文件

(3)环境设置:S-Edit默认的工作环境是黑底白线,但用户可根据自己的爱好来定义颜色,例如,可将背景颜色换成白色,而将线路颜色换成黑色。选择

Setup→Colors命令,打开Color对话框,可分别设置背景颜色(Background Color)、前景颜色(Foreground Color)、选取的颜色(Selection Color)、格点的颜色(Grid Color)与原点的颜色(Origin Color)。用鼠标选定颜色部分即可更换颜色,如图2.3所示

图2.3 设置颜色

(4)编辑模块:S-Edit编辑方式是以模块(Module)为单位而不是以文件(File)为单位,每一个文件有多个模块,而每一个模块即表示一种基本组件或一种电路,故一个文件内可能包含多种组件或多个电路。每次打开新文件时便自动打开一个模块并将其命名为“Module0”,如图2.4所示。

图2.4 编辑模块Module0

(5)切换模式:S-Edit的文件中的模块具有两种模式,一个是为电路设计模式(Schematic Mode),另一个是符号模式(Symbol Mode).在此步骤之前都是电路设计模式,若要设计基本组件符号必须在符号模式中进行,其切换方式为选择View→Symbol Mode的命令,如图2.5所示,即切换到符号模式。

图2.5 切换至符号模式图2.6 绘图与文字工具栏

(6)绘制NMOS符号:S-Edit提供Annotation Tools(绘图与文字)工具栏,如图2.6所示,可以在其中绘制符号或编辑文字,此范例使用划线工具画出NMOS 符号。单击鼠标左键是画线的起点,单击鼠标右键为划线的终点。绘制的NMOS 符号如图2.7所示。

图2.7 绘制NMOS符号

(7)加入组件接脚:在符号模式下,S-Edit提供了Schematic Tools工具栏,如图2.8所示,可用来设置组件接脚。本范例使用Other Port工具作为NMOS 组件符号的接脚即可。方法为选择工具按钮,再到工作区中用鼠标左键选择要

连接的端点,例如,点NMOS左边的端点,打开Edit Selected Port对话框,如图2.9所示,在Name文本中输入“G”,单击OK按钮。

图2.8Schematic Tools工具栏

图 2.9编辑接脚

(8)编辑连接端口:利用Schematic Tools工具栏的选取工作按钮,选取G连

接端口,选择Edit→Edit Object命令将图样水平翻转,再利用移动功能(按下三键鼠标中键或按下ALT+鼠标左键)移至所要的位置,或选择Edit→Edit Object 命令设置其X与Y坐标,同理,再建立D连接端口、S连接端口与B连接端口,如图2.10所示。

图2.10 编辑连接端口

(9)建立组件特性:组件符号建立后,需要再设置组件特性,包括信道长度(L)、信道宽度(W)、源极周长(PS)、源极面积(AS)、汲极周长(PD)、汲极面积(AD)、组件类型(Modle).其方法是选择Schematic Tools工具栏的编辑性质工

具按钮,再到工作区用鼠标左键选择任一位置,打开Creat Property对话框,

如图2.11所示。在Name威尔伯框输入性质名称“W”,在Value文本框中输入W的值“22u”,再在Value Tape下拉列表中选择Text选项,其它项保持默认不变,单击OK按钮。以同样方式将信道长度特性L的值设置成2u.

图2.11建立组件特性

接着再以同样方式设置PS=24u,AS=66p,PD=24u,AD=66p与Model=NMOS,但在Show下拉列表中选择None选项,如图2.12所示。

图2.12 建立组件特性

(10)设置输出性质:S-Edit可输出成多种格式,其输出性质的类型包括SPICE OUTPUT,SPICE PARAMETER,TRR OUTPUT,EDIT PRIMITIVE,VHDL PRAMITIVE与NETTRAN OUTPUT.在此设置SPICE OUTPUT性质内容,同样选择Schematic Tools工具栏中的编辑性质工具按钮,再到工作区中用鼠标左键选择任一位置,打开Creat Property对话框,如图2.13所示。在Name文本框中输入特性名称“SPICE OUTPUT”,在Vaval文本框中输入“M# %{D} %{G} %{S} %{B} ${model} L=${L} W=${W} AD=${AD}

PD=${PD} AS=${AS} PS=${PS}”.在Value Type下拉列表中选择Text选项,在Show下拉列表中选择None选项。

(12)更改模块名称:将原本模块名称Module0换成符号实际组件特性的名称,

选择Module→Rename命令,打开Module Rename对话框,在New module’s name 文本框中输入“NMOS_my”,单击OK按钮,如图2.15所示

图2.15更改模块名称

(13)NMOS组件设计成果:NMOS组件的最后的设计成果,如图2.16所示,注意,此图的编辑模式是符号模式。对于像NOMOS_my模块之类的基本组件而言,在电路设计中没有电路图存在,如图2.17所示。

图2.16 NOMS符号

图2.17电路设计模块中没有电路图

二、S-Edit编辑全域符号Vdd

(1)新增模块:每个S-Edit的文件可包含一个或多个模块,所以,新增一个组件并不需要打开一个新文件,只要在01.sbd文件中新增一个模块即可。选择Module→New命令,打开Creat New Module对话框,如图2.18所示,在Module

Name文本框中输入“Vdd_my”,单击OK按钮,即可完成新增模块的操作,具体如图2.19所示。

图2.18 新增模块

图2.19 编辑画面

(2)切换模式:在此步骤之前是电路设计模式,要设计基本组件符号必须在符号模式下进行,切换方式为选择View→Symbol Mode命令,如图2.20所示。

图2.20切换至符号模式图2.21绘制Vdd符号

(3)绘制Vdd符号:S-Edit提供了Annotation Tools工具栏来绘制符号或编写文字,本范例使用画线工具来画出Vdd符号。利用鼠标左键单击作为画线的起点,利用鼠标右键右击作为划线的终点。Vdd的符号如图2.21所示。

(4)加入全域端口:在符号模式下,S-Edit提供了Schematic Tools工具栏,可用来设置组件接脚。本范例使用其中的Global Port工具栏作为Vdd符号的接脚。方法为先选择工具按钮,再到工作区用鼠标左键选择性要连接的端点,打开Edit Selected Port对话框,如图2.22所示,在Name文本框中输入“Vdd”,单击OK按钮。再利用移动功能(Alt+鼠标)移到想要的位置,或选择Edit→Edit Object命令设置它们的X与Y坐标,结果如图 2.23所示

图2.22 编辑全域端口图2.23 全域端口编辑结果(5)全域符号Vdd设计结果:最后全域符号Vdd设计结果,如图2.24所示,注意此图的编辑模式为符号模式。可选择View→Home键,即可观看全景。Vdd_my模块在电路设计模式中没有电路图存在,如图2.25所示。

图2.24 全域符号Vdd编辑结果图2.25 电路设计模式中没有电路图存在

三、说明

文件结构:在本实例的文件01.sbd中,共建立两个模块:NMOS_my与Vdd_my,都以符号模式建立该组件。各模块内容可以选择Module→Open抿了打开并修改。

电路设计模式与符号模式:S-Edit的每一个模块分为两部分,一个为电路设计模式,另一个为符号模式。电路设计模式的设计方式为引用其它模块组件来设计电路,符号模式用来设计一种代表电路或组件的符号。本范例建立的两个模块,就只用到符号模式设计组件符号。

Page:在S-Edit文件中的模块,在电路设计模式中又可以将电路分布在不同的页面(Page)中,当所绘制的电路复杂时,可以将电路进行适当的切割,绘制在不同的页面中,分布在不同的页面电路,其相互连接的端点,必须标注相同的

节点名称。

Property :在一个模块中建立组件符号,该组件的性质可利用按钮来建立,注意:按钮只能在符号模式中使用。建立组件性质时,如图2.26所示,

需要定义该性质的名称(Name)与量值(Value),同一个模块中每一个Property 必须有一个唯一的名称。

图2.26 创建组件性质

定义的性质其显示在屏幕上的字号可在图2.26中的Text Size文本框中调整,而取值(Value)的类型可以为整数(Integer)、实数(Real)或文字(Text).Separator character文本框来设置当定义的性质出现在屏幕时,在名称与值之间分隔的符号。在Show下拉表中有Name and Value,Value only与None等选项可以选,分别代表的意义如表2.1所示。

全域节点:全域节点通常用在整个电路分布广泛的节点,包括有电源节点、接地节点、清除节点与时脉接点。全域节点的产生方式是与全域符号相连。全域节点会自动将在同一个文件中的所用模块的相同全域节点处看成是相连接的。

§2.2 S-Edit设计简单逻辑电路

一、使用S-Edit编辑反向器

(1):打开S-Edit程序:执行…\Tanner\S-Edit目录下sedit.exe,打

开S-Edit程序。S-Edit会自动将文件名命名为“File0.sdb”,如图3.1所示。

图3 .1 S-Edit标题栏

(2):另存新文件:选择“Fil e→Save As”命令,打开“另存为”对话框,选择保存路径,输入新文件名称,如Ex2,如图3.2所示。

图3.2另存新文件

(3):设置环境:自定义颜色—选择Setup→Colors命令,打开Color 对话框,设置背景色(Background Color)、前景色(Foreground Color)、选取的颜色(Selection Color)、栅格颜色(Grid Color)与原点的颜色(Origin Color)。用鼠标来选择颜色的部分,即可更换颜色,将颜色设置为图3.3所示的状态,则画面背景变成白色。

图3.3 颜色设置

(4):编辑模块:S-Edit编辑方式是以模块(Module)为单位,而不是以文件(File)为单位,每一个文件可以有多个模块,而每一个模块则表示一种基本组成或一种电路,故一个文件内可能包含多种组成或多个电路。每次打开新的文件时便自动打开一个模块并将之命名为“Module0”,如图3.4所示。

图3.4 编辑模块Module0

(5):浏览组件库:S-Edit本身附有4个组件库,它们分别是在..\Tanner\S-Edit\library目录下的scoms.sdb,spice.sdb,pages.sdb,element.sdb。若要引入这些组件库中的模块,选择Modul e→Symbol Brower命令,打开Symbol Brower对话框,单击Add Library按钮,可加入要使用的组件库,本范例中加入了spice,element组件库在Library列表中,如图3.5所示。

图3.5浏览组件库

(6):从组件库引用模块:编辑反相器会用到NMOS,PMOS,Vdd和Gnd这4个模块,从组件库中复制这4个模块到Ex2文件,并在Module0中编辑画面引用。其方法是:选择Modul e→Symbol Brower 命令,打开Symbol Brower对话框,在Library列表框中选取spice 组件库,其内含模块出现在Modules列表框中,选取MOSFET_N的符号。同样,选出MOSFET_P后单击Place按钮,先不要单击Close按钮,选择Vdd和Gnd符号,每次选择后分别单击Place按钮,最后单击Close,如图3.6所示。

图3.6 引用模块

(7):编辑反相器:按住Alt键拖动鼠标,可移动各对象。注意:MOSFET_N和MOSFET_P选项分别有4个节点,Vdd和Gnd只有一个节点。将对象摆成图3.7的位置。注意:在两对象相连接处,各节点上小圆圈消失则代表连接成功。(使用时,Zoom “+”放大,Zoom“-”缩小。)

(8):加入联机:将4个对象排列好后再利用左边的联机按钮,完成各端点的信号连接,注意控制鼠标左键可将联机转向,按鼠标右键可以终止联机。当联机与组件节点正确相接时,节点上圆圈同样会消失,但若有3个以上的联机节点接在一起时,则会出现实心圆圈,如图3.8所示。

图3.7 编辑反相器

图3.8 加入联机

(9):加入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利用S-Edit提供的输入端口

与输出端口,标明此反相器的输入输出信号的位置和名称,方法如下:选择输入端口按钮,再到工作区用鼠标左键选择要连接的端点,打开Edit Selected Port对话框,如图3.9所示,在Name文本框输入“IN”,单击OK按钮。

再选择输出端口按钮,到工作区用鼠标左键选择要连接的端点,在打开的对话框的Name文本框中输入“OUT”,单击OK。若输入端口或输出端口未与所要连接的端点相接,则可使用移动功能将IN输入端口移至反相器输出端,或利用联机功能将节点连接在一起,如图3.10所示。

图3.10 编辑入端口与输出端口的结果

图3.10 编辑入端口与输出端口的结果

(10):建立反相器符号:在此步骤之前是电路设计模式,S-Edit 中的模块,除了可以建立设计电路的窗口外,还可以建立该电路符号的窗口,选择Vie w→Symbol Mode命令,如图3.11所示,即切换到符号模式。

图3.11 切换至符号模式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 电子技术课组编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类型-操作型 二、实验目的 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频率计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三、实验原理 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它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1-1所示。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共公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图1-1 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 1、示波器 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很广的电子测量仪器,它既能直接显示电信号的波形,又能对电信号进行各种参数的测量。现着重指出下列几点: 1)、寻找扫描光迹 将示波器Y轴显示方式置“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置“GND”,开机预热后,若在显示屏上不出现光点和扫描基线,可按下列操作去找到扫描线:①适当调节亮度旋钮。②触发方式开关置“自动”。③适当调节垂直()、水平()“位移”旋钮,使扫描光迹位于屏幕中央。(若示波器设有“寻迹”按键,可按下“寻迹”按键,判断光迹偏移基线的方向。) 2)、双踪示波器一般有五种显示方式,即“Y1”、“Y2”、“Y1+Y2”三种单踪显示方式和“交替”“断续”二种双踪显示方式。“交替”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高时使用。“断续”显示一般适宜于输入信号频率较低时使用。 3)、为了显示稳定的被测信号波形,“触发源选择”开关一般选为“内”触发,使扫描触发信号取自示波器内部的Y通道。 4)、触发方式开关通常先置于“自动”调出波形后,若被显示的波形不稳定,可置触发方式开关于“常态”,通过调节“触发电平”旋钮找到合适的触发电压,使被测试的波形稳定地显示在示波器屏幕上。 有时,由于选择了较慢的扫描速率,显示屏上将会出现闪烁的光迹,但被

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一、实验目的 了解示波器、音频信号发生器、交流数字毫伏表、直流稳压电源、数字万用电表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学时 2 学时 三、实验仪器及实验设备 1、GOS-620 系列示波器 2、YDS996A函数信号发生器 3、数字交流毫伏表 4、直流稳压电源 5、数字万用电表 四、实验仪器简介 1、示波器 阴极射线示波器(简称示波器)是利用阴极射线示波管将电信号转换成肉眼能直接观察的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的电子仪器。示波器通常由垂直系统、水平系统和示波管电路等部分组成。垂直系统将被测信号放大后送到示波管的垂直偏转板,使光点在垂直方向上随被测信号的幅度变化而移动;水平系统用作产生时基信号的锯齿波,经水平放大器放大后送至示波管水平偏转板,使光点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这样就能在示波管上显示被测信号的波形。 2、YDS996A函数信号发生器通常也叫信号发生器。它通常是指频率从0.6Hz至1MHz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脉冲波、锯齿波,具有直流电平调节、占空比调节,其频率可以数字直接显示。适用于音频、机械、化工、电工、电子、医学、土木建筑等各个领域的科研单位、工厂、学校、实验室等。 3、交流数字毫伏表 该表适用于测量正弦波电压的有效值。它的电路结构一般包括放大器、衰减器(分压器)、检波器、指示器(表头)及电源等几个部分。该表的优点是输入阻抗高、量程广、频率范围宽、过载能力强等。该表可用来对无线电接收机、放大器和其它电子设备的电路进行测量。 4、直流稳压电源: 它是一种通用电源设备。它为各种电子设备提供所需要的稳定的直流电压或电流当电网电压、负载、环境等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稳压电源输出的电压或电流维持相对稳定。这样可以使电子设备或电路的性能稳定不变。直流电源通常由变压、整流、滤波、调整控制四部分组成。有些电源还具有过压、过流等保护电路,以防止工作失常时损坏器件。 6、计频器 GFC-8010H是一台高输入灵敏度20mVrms,测量范围0.1Hz至120MHz的综合计频器,具备简洁、高性能、高分辨率和高稳定性的特点。 5、仪器与实验电路的相互关系及主要用途:

flash实训指导书

江苏财院实训指导书之计算机系列 网页制作Flash Mx 2004 实例教程 实训指导书 干建松编 2008年5月12日

目录 实训一制作电子相册 (1) 实训二制作百叶窗 (3)

实训一制作电子相册 一、实训目的: 1、练习导入多张连续的相片 2、调用库内的按钮并设置按钮的动作 二、实训内容: 1、打开Flash Mx 2004 新建一个flash文档。 2、分别插入图层1和图层2 ,并将图层1和图层2分别改名为“相片层”“按钮层” 3、导入相片:选中“相片层”的第一帧,然后点击菜单“文件->导入”,从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所要导入的相片并点击“打开”按钮。当系统弹出对话框询问是否导入连续的图片时,点击“是”导入一系列图像。 4、调用共享库的按钮:点击“窗口->其他面板->公用库->按钮”,在弹出的“库列表”中拖动所要的按钮到按钮层。 5、设置按钮的动作:选中“往后方向”的按钮,在动作面板中,输入 on (release) //按下鼠标 { nextFrame(); //跳到下一帧 } 6、设置按钮的动作:选中“往前方向”的按钮,在动作面板中,输入 on (release) //按下鼠标 { prevFrame(); //跳到前一帧 } 7、在“按钮层”的最末帧(与“相片层”最末帧对齐)处插入关键帧。 8、按“控制->测试影片”,发现动画不停在闪动,为了使得动画在开始时静止,我们需要在“相片层”的第一帧处设置“停止”动作,方法如下:选中“相片层”的第一帧,在动作面板中,添加“Stop()”,此时第一帧处多了一个标志“a”。 三、实训要求或建议: 先由老师演示,再由学生进行操作。 此实训题目提供了多个相框的素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相片添加不同的相框, 以达到更赏心悦目的效果。

《会计综合实训仿真模拟》实训指导书

实践教学项目指导书 项目名称:会计综合实训仿真模拟 适用专业:财务、会计、税收、审计 制定人: 审阅人: 时间:2016年12月

实训概述 会计属于应用科学,它必须应用于社会实践。但汇集了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信息的会计其工作,在企业中属于掌握商业秘密的岗位,企业一般都不便接受在校学生的实地参观、实习;即使愿意接纳学生,也不可能容纳多名会计学生实习。这与企业非常欢迎学生参与其销售实践的《市场营销》课程不同。因此,会计学课程的社会实践主要采用在学校以会计模拟的方式进行,通过设计丰富、仿真、系统的企业会计业务的操作系统,使学生达到体验会计信息的确认、分析、归集、编报、输出过程的目的。所以会计模拟实习的目的是: (1)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独立开展会计工作的能力。通过会计模拟实习操作,使学生加强对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会计基本方法的运用和会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其把书本知识和实际业务处理进行对照比较,加深认识,达到理论教学和会计实务的统一,增强学生毕业后独立从事会计工作的能力。 (2)严格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通过会计模拟实习操作,使学生身居实际会计工作环境,对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经济业务环节的处理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演习,以提高学生记账、算账、报账、用账以及分析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 (3)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政策水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通过会计模拟实习操作,不仅培养学生识证、制证、登账、编表能力,还要学会经济活动的分析能力,不仅知道“是什么”,“怎么做”,还要分析“为什么”。通过各项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所依据的政策、法规、原则、制度,作出财务分析,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财经应用写作的能力,形成会计责任观念。 高职教育的培养重点,是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巧”,因此必须保证一定量的学生实训时间。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会计基础知识完成出纳核算工作和部分管理工作,进而具有一出校门就能胜任各个会计岗位工作的能力。 一、实训要求 本套实训以模拟企业发生的业务为主线,设计了从建账到日常会计核算、计算产品成本、计算利润并进行利润分配到最后编制会计报表的全部过程的会计资料。按照所给资料,学生从建账到报表一系列的会计账务处理和成本核算等实训项目进行综合手工模拟实训,手工实验完成后,根据手工操作资料进行电算化实验,既是为了验证手工实验的正确性,也是本实训不可或缺的内容。 二、实训工具、实训设备、实训环境

电子技术实验指导..

电子技术实验指导 电子技术实验,实验仪器与被测电路的基本连接方法,如图1所示。 实验1 共发射极单级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图1-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它的偏置电路由B1R 和B2R 分压电路组成,发射极接有电阻E R ,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i u 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i u 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o u ,从而实现电压放大。 图1 测量模拟电子电路常用电子仪器的接法

在图1-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B1R 和B2R 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T 的基极电流B I 时(一般大5~10倍),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2 12 B B C C B B R U U R R ≈+, B B E C E U U I R -≈, C B I I β=,)(E C C CC CE R R I U U +-= 放大器的动态参数,电压放大倍数为 1 )1(//E be L C V R r R R A ββ ++-= 输入电阻为 121//[(1)]i B B be E R R R r R β=//++ 输出电阻为 C o R R ≈ 由于电子器件性能的分散性比较大,因此在设计和制作晶体管放大电路时,离不开测量和调试技术。在设计前应测量所有元器件的参数,为电路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在完成设计和配装以后,还必须测量和调试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各项性能指标。一个优质的放大器,必须是理论设计与实验调整相结合的产物。因此,除了学习放大器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外,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测量与调试技术。 放大器的测量和调试包括: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和放大器动态参数的测量与调试等。 1、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 (1)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0=i u 的情况下进行。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用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晶体管各电极对地的电位B U 、C U 和E U 。然后算出 C I ≈E I =E U /E R ;BE U =B U —E U ,CE U =C U —E U 。为了减少误差,提高测量精度,应选用内阻 较高的直流电压表。 (2)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是指对管子集电流C I (或CE U )的调整与测试。 静态工作点是否合适,对放大器的性能和输出波形都有很大影响。以NPN 型三极管为例,如果工作点偏高,放大器易产生饱和失真,此时o u 的负半周被缩底,如图1-2a 所示。如果工作点偏低则易产生截止失真,即o u 的正半周被缩顶,如图1-2b 所示。所以在选定工作点以后还必须进行动态调试,即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一定的i u ,检查输出电压o u 的大小和波形是否满足要求。如果不满足,则应调节静态工作点。 改变电路参数CC U 、C R 、B R (1B R 、2B R )都会引起静态工作点的变化,通常采用调节偏置电阻2B R 的方法来改变静态工作点,如减小2B R ,可使静态工作点提高。 最后还要说明的是:工作点“偏高”或“偏低”不是 绝对的,是相对信号的幅度而言,如果信号幅度很小,即使工作点较高或较低也不一定会出现失真。所以确切的说,产生波形失真是信号幅度与静态工作点设置配合不当所致。如需满足较大信号幅度的要求,静态工作点最好靠近交流负载的中点。 (a)截止失真 (b)饱和失真 图1-2 静态工作点对o u 的影响

数字电子技术综合实训指导书

数字电子技术综合实训指导书

目录 第一节课程设计的目的及要求---------------------------------- 3 第二节数字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 --------------------------------4 第三节数字电路的安装、调试方法-------------------------------9 第四节数字电路设计容及原理简介-----------------------------14 第五节设计说明书的要求---------------------------------------19

第一节综合实训的目的及要求 一、目的 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在数字集成电路应用方面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学生通过电路设计、安装、调试、整理资料等环节,初步掌握工程设计思想与方法,训练组织电路开发工作的基本技能,学会编写设计文件,逐步了解开展科学实践的程序。 二、基本要求 通过课程设计各环节的实践,同学们应达到如下要求: 1.掌握数字电路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2.掌握数字电路的安装、调试以及故障分析的专业技能; 3.具备查阅资料,应用资料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任务: 1.完成一规定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2.完成一任选电路的设计、安装和调试 四、课程设计完成的容: 1.数字电路设计书 2.符合设计功能的电路

第二节数字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 数字电路系统一般由输入电路、控制电路、输出电路、时钟电路、脉冲产生电路和电源等部分组成。 输入电路主要作用是将被信号加工变换成数字信号、其形式包括各输入接口电路。比如用正弦波振荡器产生信号,要经过放大器对微弱信号进行放大与整形后,才能得到数字信号,有些模拟信号要经过模数转换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后再进行处理。在设计输入电路时,必须首先了解输入信号的性质及接口条件,以满足设计要求。 控制电路的功能是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为系统各部分提供所需的各种控制。如数电书中所举的彩灯显示控制器,其定时器为一控制电路,正是在它的作用下,计数脉冲才按一定的霎时间周期,一组一组地送给地址计数顺,形成时间控制。在数字频率计中,从JK 触发器两个反相输出端输出的信号也是控制信号,它即了被测信号送至计数器的时间,同时又控制眲锁存器在计数完毕后对数据进行锁存。在具有整电报时功能的时钟电路中,报时控制电路实现了计数到51、53、55、57、59秒时的五声和整点时的一声报时功能。产生这种信号输出的电路即为控制电路。数字电路系统中,各种逻辑运算、判别电路等都是电路,它们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设计控制电路是数系统设计的最重要的容,必须充分注意不同信号之间的逻辑关系与时序关系。 输出电路是系统最后逻辑功能的重要部分。数字电路系统中存在各种各样的输出接口电路,其功能可能是发送一组经系统处理后的数据,或显示一组数字,或将数字信号进行转换,变成模拟信号等。比如数字频率计的显示译码与数码管电路,彩灯控制器的并行移位寄存器级驱动电路等,都属于系统的输出电路。设计输出电路时,必须注意电路与负载在电平、信号极性、拖动能力等方面要相配的问题。 时钟电路是数字电路各级组织训的灵魂,它属于一种控制电路,整个系统都在它的控制下按一定的规律工作。时钟电路包括主时钟振荡电路及经分频后形成各种时钟脉冲的电路。设计时钟电路时,应根据系统的要求首先确定主时钟的频率,再由它与其他控制信号结合产生系统所需要的各种时钟脉冲。 电源为整个系统工作提供所需的能源,为各端口提供所直流电平。在数字电路系统中,TTL电路对电源电压要求比较严格,电压值必须是在一定围。COMS电路对电源电压的要求相对比较宽松。设计电源时,必须注意电源的负载能力,电压和稳定度及纹波系数等。 因为任何复杂的数字电路系统都由不同层次、相对独立、具有特定功能的子系统(单元

实验与实训指导书-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实训》指导书

实验与实训指导书课程名称: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实训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电子商务、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 学时数:56学时 编写:包敏 保险职业学院信息系 2005年12月 实训目的与基本要求: ·实训目的: 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实训是电子商务及相关专业学生将电子商务理论课程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本实训课程目的如下: 1.通过实训课程,充分了解电子商务的框架结构。 2.熟练掌握不同类型电子商务企业(B2B、B2C以及C2C)的运作过程。 3.了解网络安全的相关内容,实践具体的过程。 ·基本要求: (1)端正实训态度,按时完成每次实训任务,全面掌握电子商务网站运营的全过程。(2)实训形式采用学生动手实践为主,教师全程跟班指导。 (3)在模拟操作阶段,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而不再是局限于对一些概念的讲解上。 (4)实训结束要求上交相应的实训报告(打印A4版面2张)。 实训原理与方法: 在实训形式上,采取理论讲授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原则,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适当辅以讲授,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 实训场地:

实训主要安排在学生机房进行。 实训设备及软件: 硬件:人手一台PC机,要求能够连接到Internet。 软件:Windows2000,,电子商务模拟软件(如中鸿网略电子商务模拟平台) 实训材料: 无特别说明。 实训课时分配: 实训总课时数为28,每周4课时,一般两个课时为一个实训单元。共七周完成。 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实训大纲(试用)

模块一网上交易 模块 B2C交易模式 实训1 个体消费者网上购物 【实训目的】 (1)了解网上商店的结构特点 (2)掌握网上购物的运作环节 (3)体验网上购物的特点和问题 【实训内容】 (1)熟悉电子商务网站的结构功能 (2)查询和选择购买商品 (3)注册成为新会员 (4)网上支付结算货款 (5)查询订货状态 (6)会员信息修改 (7)购物信息反馈 【思考题】 (1)根据实训操作比较网上购物与传统购物的区别。 (2)网上购物的优势有哪些? 实训2 商店值班经理业务处理 【实训目的】 (1)熟悉值班经理业务与流程 (2)掌握值班经理订单的处理 (3)掌握物流中心申请发货的操作 【实训内容】 (1)进入值班经理的后台系统 (2)选择处理一个新订单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韶关学院自动化专业用) 自动化系 2014年1月10日 实验室:信工405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必读本实验指导书是根据本科教学大纲安排的,共计14学时。第一个实验为基础性实验,第二和第七个实验为设计性实验,其余为综合性实验。本实验采取一人一组,实验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安排。 1.学生在每次实验前应认真预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写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编写预习报告,了解实验内容、仪器性能、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同时画好必要的记录表格,以备实验时作原始记录。教师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未预习者不得进行实验。 2.学生上实验课不得迟到,对迟到者,教师可酌情停止其实验。 3.非本次实验用的仪器设备,未经老师许可不得任意动用。 4.实验时应听从教师指导。实验线路应简洁合理,线路接好后应反复检查,确认无误时才接通电源。 5.数据记录 记录实验的原始数据,实验期间当场提交。拒绝抄袭。 6.实验结束时,不要立即拆线,应先对实验记录进行仔细查阅,看看有无遗漏和错误,再提请指导教师查阅同意,然后才能拆线。 7.实验结束后,须将导线、仪器设备等整理好,恢复原位,并将原始数据填入正式表格中,经指导教师签名后,才能离开实验室。

目录实验1 TTL基本逻辑门功能测试 实验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实验3 译码器及其应用 实验4 数码管显示电路及应用 实验5 数据选择器及其应用 实验6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分析 实验7 计数器及其应用

实验1 TTL基本逻辑门功能测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数字电路试验箱各部分电路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2、熟悉TTL集成逻辑门电路实验芯片的外形和引脚排列 3、掌握实验芯片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箱,集成芯片74LS00(四2输入与非门)、74LS04(六反相器)、74LS08(四2输入与门)、74LS10(三3输入与非门)、74LS20(二4输入与非门)和导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1、数字电路基本逻辑单元的工作原理 数字电路工作过程是数字信号,而数字信号是一种在时间和数量上不连续的信号。 (1)反映事物逻辑关系的变量称为逻辑变量,通常用“0”和“1”两个基本符号表示两个对立的离散状态,反映电路上的高电平和低电平,称为二值信息。(2)数字电路中的二极管有导通和截止两种对立工作状态。三极管有饱和、截止两种对立的工作状态。它们都工作在开、关状态,分别用“1”和“0”来表示导通和断开的情况。 (3)在数字电路中,以逻辑代数作为数学工具,采用逻辑分析和设计的方法来研究电路输入状态和输出状态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不必关心具体的大小。 2、TTL集成与非门电路的逻辑功能的测试 TTL集成与非门是数字电路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逻辑门。实验采用二4输入与非门74LS20芯片,其内部有2个互相独立的与非门,每个与非门有4个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74LS20芯片引脚排列和逻辑符号如图2-1所示。

电子设计工程实训任务指导书 - 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网

电子设计工程实训任务指导书 (可编程器件应用部分) 二〇一一年六月

前言 电子设计工程实训任务指导书是为EDP-MCU-2000实验平台编写的实训配套参考书之一。本任务书编写的目的在于为采用EDP-MCU-2000实验平台开展实践教学或进行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培训的有关院校提供一个参考的教学及培训思路。 本实训任务指导书的定位为电子系统设计类实践课程的教学,紧密结合EDP-MCU-2000实验箱的资源,以一个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系统或者准系统设计任务为内容,将相关知识点融合起来,达到电子工程实训的目的。实训任务指导书按照对实验箱的使用情况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的实训可以完全在EDP-MCU-2000实验箱上完成,第二部分是需要利用EDP实验平台的扩展模块才能完成的实验任务,第三部分则是需要学生自己设计制作扩展模块才能完成的任务。各部分的任务相互独立,由易到难进行编排,尽量覆盖当前电子设计中所遇到的主要知识点。 可编程器件应用是针对EDP实验平台上的CPLD扩展模块开展的教学培训任务,分为9个实验项目,基于Altera公司的复杂可编程器件,使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内容覆盖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所有实训项目均在QuartusⅡ和ModelSim开发平台上开发,计划参考培训学时40学时,每个培训实验4-6学时。依据具体情况,可以集中在一周内完成,也可以分散在半个学期甚至一个学期内完成。 由于时间紧迫,任务书中出现的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项目办公室 二〇一一年六月

目录 任务一门电路与VerilogHDL门级描述 (1) 任务二组合逻辑与VerilogHDL数据流描述 (2) 任务三触发器与VerilogHDL行为描述 (3) 任务四计数器与VerilogHDL参数化模块设计 (4) 任务五序列检测器的设计与仿真 (5) 任务六简易PWM信号发生器设计 (6) 任务七 8155并行接口功能设计 (7) 任务八简易DDS工频信号发生器设计 (8) 任务九简易数字频率计设计 (9)

电子商务实训指导书

《电子商务实训》指导书 电子商务实验教学是指利用教学模拟环境、网络环境和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商业化运用进行观察、了解、参与、模拟和再现、修改、评价、总结和创造等教学活动,通过教学模拟环境和网上模拟环境理解专业知识、解剖专业知识、认知专业知识,通过电子商务企业经营案例对网上商业活动过程了解、参与和分析,掌握电子商务经营规律和工作原理,加深对电子商务技术知识应用的理解,掌握发展趋势,使学生在参与实验与实践教学中学会发现需求、提出商业设想和找到解决关键技术的方法。 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应包括四个层次实验,即基础性实验、专业特色实验、创新实验和创业性实验,它是根据专业特点将课程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结合,反映了电子商务专业的两个基本教学过程,即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实验和电子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综合实验,是将教学模拟环境下的虚拟实验与学生网上浏览、网上案例教学和创新教学结合起来的教学活动。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主要进行认知性和验证或模拟性实验。包括真实网站的体验和各种电子商务模式、电子支付、物流管理、CA认证、网络营销等方面的实验模拟。 一、实验要求 1、通过学习使同学们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 2、了解Internet商务中的B2B、B2C、C2C等不同类型的电子商务; 3、掌握商务信息的流通方式、企业电子商务; 4、了解网络市场调查方法、网络营销和传统网络营销的区别; 5、了解电子商务与物流之间的关系;及初步了解网站的建设。 6、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B2C、B2B、C2C的交易模式、物流管理、网上银行网络营销及企业网站的建立等基本操作流程和具体的操作方法。 7、总之,不仅使同学们能掌握电子商务的理论知识,更能在模拟的电子商务实验室中完成操作 二、工具软件 本实验课程主要以电子商务模拟软件为基础进行模拟实验。 浙江航科电子商务软件 三、实验内容

电子制作实训指导书

电子制作 实 训 指 导 书

电工电子系 序言 电类课程的实训课题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训课题的实施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并应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基本理论并获得实践技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实训课题的训练,能为学生获得基本操作技能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实训的安全规则 为了保证学生能按计划、按要求并顺利的进行实训,必须强调安全教育这一环节,以确保“人”和“物”的安全。为此,所有参加实训的学生必须遵守安全规则如下: 1. 在头脑中要牢固地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2. 严格遵守实训场地的安全操作规则。 3. 进行强电实训时,一般不允许带电操作;若必须带电操作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并加强监护,确保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完好。 4. 加强自救和互救的意识,防止和缩小意外事故发生时所造成人身和设备的损害。 5. 爱护各种仪表、仪器及元器件等。由于故意或违章操作造成损坏的,要按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6. 加强实训场地的管理,总电源一定要安装带有漏电保护装置的空气开关。 二、实训的基本要求 为了实现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实训方法和技能,提出实训基本要求如

下: 1. 实训前的准备 实训前要认真阅读每个课题的指导书,明确其目的、所用仪表和仪器等、内容及步骤等内容。同时,还要进行分组、分工,明确每个参加者的任务和职责,使学生的团队协作及相互沟通的能力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得到提升。这一步做的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到实训的质量和效果。 2. 实训的进行 2.1 看懂相关理论知识。 明确此次实训的理论基础和要验证的知识内容及其结论,并以其来指导随后的实训。 2.2 看懂电子元、器件和电路结构图或原理图。 将相对应的电子元、器件实物与其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一一对应并熟记。 2.3 进行检测或接线操作。 这一步是整个实训的主要工作,也是其成功的关键环节,具体内容详见每个实训课题。 2.4 观察或记录。 观察检测结果或现象并记录整个过程中的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其结果直接决定了实训的成功与失败,必须认真、细心地做并写出报告。 3. 实训的结束 在实训结束后,首先必须断开电源,对所做课题的结果要认真记录、检查并确认无误后,再拆除电路或连接线并整理好现场,逐步养成安全文明操作的好习惯。 三、实训的目标 1. 进行实际操作基本技能的训练。 2. 巩固并加深及扩大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细致踏实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训习惯。 4. 为将来更好地从事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打下必要的基础,逐步提高自身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电工电子实训教师指导指导手册

《电工电子实训》学生学习手册 1、实训项目概况 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是矿山机电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操训练,使学生了解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的基本知识,认识常用低压电器、电子元器件,掌握电气识图、电路安装等专业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做准备。 2、实训教学目标 (1)能力培养任务 (1)了解常用电工工具和仪表种类、作用。 (2)理解电工工具和仪表基本原理。 (3)常用低压电器种类、作用和低压电器基本原理。 (4)握电阻元件特性以及电阻值的色标法。 (5)了解电感和电容元件的特性。 (6)具备利用色标法估计电阻值的能力。 (7)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知识培养任务 (1)掌握电气工具、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2)具有电气识图和分析的能力。 (3)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电子元器件选择检测的能力。 (4)会正确进行导线连接、控制电路的安装。 (5)具有电子元器件和简单电子电路焊接的能力。 (3)素质培养任务 本课程教学中注重教书与育人相结合,通过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端正学习态度: 1)具有主动参与、积极进取、崇尚科学、探究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思想意识; 2)具有理论联系实际,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具有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情境的学习能举一反三; 4)具有爱岗敬业的思想,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5)增强职业道德的意识,增强密切联系工程实践的能力。 3、实训主要任务及内容 1.3.1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认识、选择和使用

通过对各类常用电子元器件和控制面板上各类低压元器件的实物观察,了解其构造和工作原理,并学会使用、测量。其中包括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可控硅、光敏电阻、集成芯片、闸刀开关、空气开关、熔断器、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等各类低压元器件。 重点:掌握交流接触器、可控硅、光敏电阻等工作原理及测量方法。 难点:掌握集成芯片的工作原理。 1.3.2三表法测试线圈参数 (1)了解交流电压表、电流表,自耦变压器和功率表的使用方法。 (2)掌握用直流法测定线圈的直流电阻值,并进行直流电阻与交流电阻的比较。 (3)理解电压三角形和阻抗三角形各量之间的关系。 (4)根据接线图,并按照电工操作规范进行实际接线。 重点:要求掌握电压表、电流表,自耦变压器和功率表的使用方法。 1.3.3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 (1)了解单结晶体管特性和工作情况。 (2)了解可控整流主回路和移相脉冲发生器的波形。 重点:掌握可控整流输出电压的变化。 1.3.4日光灯电路的连接及功率因素的提高 了解日光灯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够对其进行实际的安装接线,掌握日光灯照明线路的安装工艺及过程。 重点:掌握日光灯的工作原理。 1.3.5声光控电子开关的安装及焊接技术 (1)认识声光控开关电路的结构和原理。 (2)掌握放大电路的分析。 (3)熟练掌握焊接元器件的方法。 重点:学会电烙铁及烙铁架的正确使用方法。 4、实训主要过程 (1)任务布置 (2)教师演示 (3)学生操作、边练边讲 (4)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项目过程 (5)给学生评定成绩 (6)组织学生做好项目总结工作

电子设计综合实训指导书

电子设计综合实训 实 训 指 导 书

项目一Protel99SE基本操作练习(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Protel 99 SE的基本操作,主要包括软件的启动,以及文件和文件夹的建立、打开、删除、改名、复制、粘贴等操作; 2、认识Protel99的编辑界面,了解各个工具栏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1、启动Protel99 SE。 2、创建一个新的设计数据库文件 步骤:①【File】|【New】 ②单击Browse按钮,选择文件的保存位置,确定新建设计数据库的名称,一般Protel99 SE默认的文件名为“My design .ddb”。 ③单击【OK】就可以创建一个新的设计数据库文件。 3. Protel 99 SE安全设置:①设计组成员管理,在新建一个设计数据库时,每一个设计数据库都带有设计组DesignTeam,它包括Member、Permissions、Session三部分,其中Member默认有:管理员(Admin)、客户(Guest),新建一个设计数据库时,建库者一般是此库的管理员。需要多人操作时,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组成员。 ②单击“设计文件管理器”中设计组Design Team中的Members文件夹,在打开Members的窗口(工作区)空白处右击,有弹出的“增加设计组成员”快捷菜单(New Member)命令,选择该命令。 ③单击“设计文件管理器”中设计组Design Team中的Permissions文件夹,在打开Permissions的窗口(工作区)空白处右击,弹出的“权限管理”快捷菜单(New Rule)命令,选择该命令。 4.启动原理图编辑器 步骤:①【File】|【New】。 ②单击标有Schematic Document的图标【OK】或直接双击。 ③单击Explore 下的Sheet1文件或直接双击工作窗口中的Sheet1图标。 5.启动印制电路板编辑器 步骤:①【File】|【New】。 ②单击标有PCB Document 的图标【OK】或直接双击。 ③单击Explore 下的PCB1文件或直接双击工作窗口中的PCB1图标。 6.不同编辑器之间的切换 方法:用鼠标单击工作窗口上已打开的标签或者先新建相应的文件,然后双击该文件也可以打开相应的编辑器。 7.原理图元件查找步骤如下。

《电子技术实验1》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仪器使用 一、实验目的 1.明确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稳流电源和交流电压表的用途。 2.明确上述仪器面板上各旋钮的作用,学会正确的使用方法。 3.学习用示波器观察交流信号波形和测量电压、周期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8112C函数信号发生器一台 DF1731SC2A可调式直流稳压稳流电源一台 DF2170B交流电压表一台 双踪示波器一台 三、实验内容 1.调节8112C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1KHZ、100mV的正弦波信号,将操

2.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信号接入交流电压表测量,配合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MAPLITUDE POWER”旋钮,使其输出为100mV。 3.将上述信号接入双踪示波器测量其信号电压的峰峰值和周期值,并将操作方法填入下表。

四、实验总结 1、整理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及存在问题等。 五、预习要求 1.对照附录的示意图和说明,熟悉仪器各旋钮的作用。 2.写出下列预习思考题答案: (1)当用示波器进行定量测量时,时基扫描微调旋钮和垂直微调旋钮应处在什么位置?

(2)某一正弦波,其峰峰值在示波器屏幕上占垂直刻度为5格,一个周期占水平刻度为2格,垂直灵敏度选择旋钮置0.2V/div档,时基扫速选择旋钮置0.1mS/div档,探头衰减用×1,问被测信号的有效值和频率为多少?如何用器其他仪器进行验证?

附录一:8112C函数信号发生器 1.用途 (1)输出基本信号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脉冲波、锯齿波。输出幅值从5mv~20v,频率范围从0.1HZ~2MHZ。 (2)作为频率计数器使用,测频范围从10HZ~50MHZ,最大允许输入为30Vrms。 2.面板说明

参考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2012)

实验一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和晶体管毫伏表等常用电子仪器面板,控制旋钮的名称,功能及使 用方法。 2.学习使用低频信号发生器和频率计。 3.初步掌握用示波器观察波形和测量波形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它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可以完成对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1—1所示。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共公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图1—1 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 1. 低频信号发生器 低频信号发生器按需要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信号波形。输出电压最大可达20V (峰-峰值)。通过输出衰减开关和输出幅度调节旋钮,可使输出电压在毫伏级到伏级范围内连续调节。低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可以通过频率分档开关进行调节。 低频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源,它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 2.交流毫伏表 交流毫伏表只能在其工作频率范围之内,用来测量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了防止过载而损坏,测量前一般先把量程开关置于量程较大位置上,然后在测量中逐档减小量程。 3.示波器 示波器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电子测量仪器,它能把电信号转换成可在荧光屏幕上直接观察的图象。示波器的种类很多,通常可分通用、多踪多线、记忆存贮、逻辑专用等类。 双踪示波器可同时观测两个电信号,需要对两个信号的波形同时进行观察或比较时,选用双踪示波器比较合适。 本实验要测量正弦波和方波脉冲电压的波形参数,正弦信号的波形参数是幅值U m 、周期T (或频率f )和初相;脉冲信号的波形参数是幅值U m 、周期T 和脉宽T P 。幅值U m 、峰峰值U P-P 和有效值都可表示正弦量的大小,但用示波器测U P-P 较方便(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测得的是正弦量的有效值U= 2 m U )。由于频率f= T 1 , 所以测出周期T ,即可算得频率。矩形脉冲电压,可用周期T ,脉宽T P 和幅值U m 三个参数来描述。T P 与T 之比称为占空比。 三、 实验内容和步骤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2010年4月

学生实验守则 一、学生进入实验室必须服从管理,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保持实验室的安静和整洁,爱护实验室的一切设施,不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 二、实验课前要按照教师要求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复习教材中于实验有关的内容,熟悉与本次实验相关的在理论知识,同时写出实验预习报告,并经教师批阅后方可进行实验。 三、实验课上要遵守操作规程,线路连接好后,先自行检查,后须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才可接通电源进行实验。如果需更改线路,也要经过教师检查后才能接通电源继续实验。 四、学生实验前对实验所用仪器设备要了解其操作规程和使用方法,实验过程中按照要求记录实验数据。实验中有仪器损坏情况,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检查处理。凡因不预习或不按照使用方法误操作而造成设备损坏后,除书面检查外,还要按照规定进行赔偿。 五、注意实验安全,不要带电连接、更改或拆除线路。实验中遇到事故应立即关断电源并报告教师处理。 六、实验完成后,实验数据必须经教师签阅后,方可拆除实验线路。并将仪器、设备、凳子等按照规定放好,经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七、实验室仪器设备不能擅自搬动、调换,更不能擅自带出实验室。 八、因故缺课的同学可以向实验室申请一次补做机会。无故缺课、无故迟到十五分钟以上或者早退的不予补做,该实验无成绩。

第一章电力电子技术实验的基本要求 和安全操作说明 《电子电力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等专业的三大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之一,课程涉及面广,内容包括电力、电子、控制、计算机技术等。而实验环节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培养和提高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1-1 实验的特点和要求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的内容较多、较新,实验系统也比较复杂,系统性较强。理论教学是实验教学的基础,要求学生在实验中应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系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动手能力;同时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促进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使认识不断提高、深化。通过实验,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掌握电力电子变流装置的主电路、触发和驱动电路的构成及调试方法,能初步设施和应用这些电路; (2)熟悉并掌握基本实验设备、测试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3)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对实验现象、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4)能够综合实验数据,解释实验现象,编写实验报告。 1-2 实验前的准备 实验准备即为实验的预习阶段,是保证实验能否顺利进行的必要步骤。每次实验前都应先进行预习,从而提高实验质量和效率,否则就有可能在实验时不知如何下手,浪费时间,完不成实验要求,甚至有可能损坏实验装置。因此,实验前应做到: (1)复习教材中与实验有关的内容,熟悉与本次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 (2)阅读本教材中的实验指导,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和内容;掌握本次实验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方法;明确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写出预习报告,其中应包括实验系统的详细接线图、实验步骤、数据记录表格等。 (4)进行实验分组,一般情况下,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的实验小组为每组2~3人。 1-3 实验实施 在完成理论学习、实验预习等环节后,就可进入实验实施阶段。实验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实验开始前,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报告作检查,要求学生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只有满足此要求后,方能允许实验。 (2)指导教师对实验装置作介绍,要求学生熟悉本次实验使用的实验设备、仪器,明确这些设备的功能与使用方法。 (3)按实验小组进行实验,实验小组成员应进行明确的分工,以保证实验操作协调,记录数据准确可靠,各人的任务应在实验进行中实行轮换,以便实验参加者能全面掌握实验技术,提高动手能力。 (4)按预习报告上的实验系统详细线路图进行接线,一般情况下,接线次序为先主电路,后控制电路;先串联,后并联。在进行调速系统实验时,也可由2人同时进行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接线。 (5)完成实验系统接线后,必须进行自查。串联回路从电源的某一端出发,按回路逐项

完整版电子工艺实验指导书

电子技术工艺实验指导 胡之惠

Word文档

第一节印制电路板设计过程与方法 实验中对于简单的电路我们可以直接用导线连接, 对于较复杂的电路我们还可以运用面 包板搭接而成。但如果我们想要把图纸上的原理图转换为实际的电子产品, 往往离不开印制 电路板这个载体。印制电路板亦称印制线路板,通常简称印制板或 PCB ( printed circuit board )。印制电路板的主要作用是为电路中电子元器件的固定与装配提供机械支撑和识别 符号,为电路中电 子元器件之间的连接提供电气通路。 熟悉印制电路板基本知识, 掌握PCB 基本设计方法和制作工艺,是电气技术人员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 印刷电路板的手工设计过程 印制电路板设计也称印制板排版设计,不论是手工设计或采用 下过程。 以如图1所示的稳压电源电路为例,介绍印刷电路板的手工设计过程。其中 V1和V3 为硅材料PNP 型小功率三极管,V2为中功率管。调整 1K 电阻可以改变输出电压。 图1 稳压电路原理图 1.设计准备 (1) 了解电路工作原理和电路参数,各功能电路的相互关系及信号流向等内容,对电 路工作时可能发 热、可能产生干扰及最高工作电压, 最大电流及工作频率等情况要心中有数。 (2) 印制板工作环境(是否密封,工作环境温度变化,是否有腐蚀性气体等)及工作 机制(连续工作还 是断续工作等)。 CAD 设计通常都包括以

(3) 主要元器件和部件的型号、外形尺寸、封装、必要时需取得样品或产品样本。 2 .外形草图包括印制板对外连接草图和尺寸图两部分。 对外连接草图是根据整机结构和分板要求决定的。 一般包括电源线、地线、板外元器件 的引线,板与板之间连接线等,绘制草图时应大致确定其位置和排列顺序。 若采用接插件引 出时,要确定接 插件位置和方向。 印制板外形尺寸草图。印制板外形尺寸受各种因素制约, 一般在设计时已大致确定,从 经济性和工艺 性出发,优先考虑矩形。印制板的安装、固定也是必须考虑的内容, 印制板与 机壳或其他结构件连接的螺孔位置与孔径应明确标出。 我们设计的稳压电源电路较简单,所以我们将印制板对外连接草图和尺寸图两部分合二 为一。我们以单 面板为例,外形草图如图 2所示。 图2图面板夕单面板外形早图 3 ?设计入门一一绘制单线不交叉图 对较简单的电路(一般元件数少于 30~50个)可采用绘单线不交叉图的方法设计印制 板。这种方法简单 易学且不易出错,特别适合初学者和非专业设计人员。具体步骤如下: (1) 将原理图中应放置于板上的电路元器件根据信号流向或排版方向依次画到板面上, 集成电路要画 封装引脚图。 (2) 按原理图将各元器件引脚连接,对导线交叉处可用两种方法避免交叉。 1) 利用兀器件中间跨越。 2) 用跨接线跨越(同一板上跨接线长度尽可能归为一种或两三种。跨接线尽可能短、 尽可能少)。 对于可用单面加少量跨接线布通的电路,尽量选用单面板布线,只有电路较复杂才用 40 100 I 4-①2.5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