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图单元测试题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元测试

第I卷(共40分,每题2分)

1. “站的高看的远”从地理的因素分析是因为:

A.地球太大

B.地面是平面

C.地球是平的

D.地面是球面

2.站在北极点上的人,他的前后左右是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3.0°经线称为:

A.子午线

B.纬线

C.本初子午线

D.赤道

4.下列现象的发生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

A.昼夜现象B.不同地方时间不同

C.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D.季节更替

5.与东经116°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

A.东经64°B.西经64°

C.西经116 D.0°

6.右图中阴影A与阴影B的面积比较正确的是

A.阴影A>阴影B B.阴影A<阴影B

C.阴影A=阴影B D.无法比较

7.右图日本领土主要处在五带中__带。

A.北寒带B.北温带C.热带D.南温带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完成8~9题。

甲地乙地丙地丁地

白昼时间5小时00分9小时00分11小时30分13小时49分8.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9.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①地球的公转②地球的自转③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不变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10.东、西半球的界线是:

A.东经20°和西经160°组成的经线圈

B.西经20°和西经160°组成的经线圈

C.东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

D.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

11.某同学寒假要外出到我国某城市旅游,在参考旅行路线时,他选择的地图应是

A.地形图B.中国交通图

C.军事地图D.到达地的市区图

读右图回答12-14题

12.该山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A.260米B.240米C.250米D.265米

13.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10米B.20米C.30米D.40米

14.在图1.1-10中①、②、③、④这四条登山路线中,坡度最陡的是

A.①B.②C.③

D.④

15.“在很长的一段日子里,这里正午的太阳总是照在头顶,气候终年炎热”这里是指A.北寒带B.北温带C.热带D.南温带

16.某中学(长200米、宽150米)的校长请你画一张地理课本大小的该校平面图,你认为下列比例尺较合适的是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50千米 B 1/200000

C 0 10千米

D 1:1000

17.对图幅相同的①中国、②山东省、③北京市三幅地图的叙述,正确

的是

A.①表示的地理事物比②、③详细

B.②表示的地理事物比①、③详细

C.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①、②、③

D.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③、②、①

18.右图是“某半球经纬网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A点的经纬度为

A.30°S,150°W

B.30°N,150°E

C.30°N,150°W

D.30°S,150°E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工具,

观察图示地球仪完成19-20题

19.地球仪中“地轴”与地球球面交点称为两极其中北极指向

A.太阳 B.北斗七星C北极星附近

D.月球

20.将图示地球仪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第II卷(共60分)

21.读地球经纬网图回答(10分)

(1)在图中用黑点●标出赤道与180度经线的交点

(2)A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

(3)A点位于D点的____方向。

(4)A、B、C、D四点中即位于热带又位于西半球的点是___

_点

(5)有人报告一艘海轮在纬度10度,经度170度的

海面上需要紧急救助,你能在图上准确找到其位置吗?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读下图,完成以下要求:

(1)A点的高度是米,B点的高度是米,

A点大约在B点的方向

(2)D点比C点高出米,这是指D点对C点的

高度。

23.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在赤道上用箭头()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用//////表示夜半球;

(3)当北半球的____________(节气)时,将出现

这种光照情况。

(4)图示光照情况时我国大部分处在一年中的___季。南半球澳大利亚处在__季。

24. 下图是一幅公路平面略图,读后回答:

(1)图中公路走向的变化是

(2)村庄B在村庄A的方向;村庄C分别在村庄A、B

的方向和方向

25. 读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C表示,D表示,MN表示,HI表示。B表示的地形是,A表示。

26.读下列材料及图资料提问题。(4分)

材料A: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地球形

状的认识越来越正确。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并

非正圆球。不过地球极半径与赤道半径相差很少,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

那样大小的时候,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

材料B: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示意图

请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资料,提出两个

地理问题(只提问题,不作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随当地经济的发展所需,

甲村与乙村欲修建一条公路,两村地

处丘陵地区,地形如材料二图中所示。

这项施工假设让你来当总工程

师设计公路的选址。材料二设计图

(1)A在B的___方向。

(2)写名称C__,D___,E___

(3)请分析图中虚线是否合理,如

不合理,请在图中另选(画出)。

28. (1)标出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

(2)在相应的位置标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名称和日期。

(3)在右图写出五个温度带的名称和范围及界线

名称及度数。

答案及解析

第I卷(40分,每题2分)

1.D(地球是球体)

2.C

3.C

4.B (自转产生昼夜交替,而不是昼夜现象A错,C、D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

5.B(相对的两条经线,和为180度,经度相反。)

6.B(A与B经线长相等,但纬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A的纬线比B长)

7.B(纬度从图上可看出在30度到45度之间,属北温带)

8.D(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

9.D(昼夜长短是由公转造成的,并且黄赤夹角的存在。初中从“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不变”角度理解即可)

10.D

11.B(旅行路线应选小比例尺图)

12.D(应在260-280米之间)

13.D

14.A(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15.C

16.D(本题联系实际考查比例尺知识,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该题图上距离为课本大小,约20厘米,实地距离是学校长为200米。根据公式可得1:1000 。做这类题关键是找出题目中隐含的条件,结合学过的知识解答。

17.D(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18.A(顺时针方向自转,是南半球,180度东面为西经度)

19.C

20.C

第II卷(共60分)

21.(1)略(2)1500W,300N (3)东北(4)B、C(5)不能,这样的点有4个,位置

不确定。(每题2分共10分)

22.略(8分)

23.(1)略,说明:画图时应注意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因此顺赤道画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时要与赤道重合(画成曲线不与赤道重合,不得分)。(2)略(3)夏至日(4)夏,冬(每空2分共10分)

24.略

25.略

26.答案不唯一

如: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地球的极半径是多少?地球是正圆球吗?等等任意2个,言之成理即可。每个2分,共4分

27..(1)正西(2)山脊、山谷、陡崖(3)否,画图答案不唯一,沿等高线画即可。(每空2分共8分)

28. 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