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科室质控记录模板

医院科室质控记录模板
医院科室质控记录模板

********医院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活动记录手册

科室 ______________

年度 ______________

******医疗质量管理科编印

目录

1.**********重点疾病和重点手术指标分解

2.**********质量与安全指标体系

3.科室质控小组职责与工作制度

4.质量管理小组名单

5.**********科室住院诊疗分组管理制度及名单

6.年度科室质控工作计划

7.医疗质量自查记录

7.1病历自查记录(每月一次)

7.2核心制度落实自查记录(每月一个重点)

7.3诊疗技术操作常规及住院诊疗等项目检查记录(每季度一次)

8.科室工作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统计

9.科室质量与安全会议记录

10.科室季度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记录

11.年度工作总结

201X科室质控管理记录本(检验科)

喀喇沁旗医院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工作记录本 科室: __ ____ 年度: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一、人员组成: 各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要求全员参与,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担任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

二、职责 (一)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 1、在医院各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和相关职能部门指导下,全面负责本科室医疗、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对本科室医疗和护理质量实时监测。 2、根据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要求,结合本科室的质量管理特点,制定、形成本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小组年度工作计划、年终总结,制定并完善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并督促落实。 3、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全面排查和梳理科室质量与安全隐患,查找医疗活动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检查本科室诊疗常规,操作规范,医院规章制度,各级人员岗位职责的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根据检查情况确定科室工作人员的奖惩,实现科室质量持续改进。 4、根据医院要求的质量管理指标,收集整理和分析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相关指标与数据,并能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进行科室质量管理。 5、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有关质量与安全的相关要求,及时通报医院质量管理信息,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制度,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6、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及医院的各项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对科室医护人员进行质量与安全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医疗风险、安全责任意识以及质量管理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

7、每月定期由科主任主持召开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例会,汇总各项质控员工作,运用质量管理工具(PDCA循环)进行质量与安全管理,分析探讨科室质量管理状况,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有完整的管理资料,体现持续改进成效。并记录在《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记录本》中。 8、积极参与、配合医院质量考核组、质控科组织的质量检查等相关工作。 (二)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组长工作职责 1、科主任是科室质控小组组长,是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定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定期组织自查,及时发现问题,根据自查结果进行整改,按照医院质量管理规定,做好月、季、年度科室质量控制分析及总结。 3、负责本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接受院、科两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与考核,并做好记录。 (三)质控员职责 1、医院感染质控员: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参见感控科要求。 2、医疗指标分析质控员:负责科室各医疗指标的统计与分析(如:检查阳性率、工作量、诊断符合率等)并协助组长做好整改落实。定期统计科室质量与安全目标,分析变化趋势和影响住院诊疗的因素,评估本科室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水平,每月记录在《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记录本》中。

(最新版)科室质控活动记录册

科室质量控制活动记录册 (QC小组活动记录) 科室 ______________ 记录年度 ______________

科室质控小组名单

科室质控小组职责 1、科室质控小组由科室负责人、护士长以及质控医师、护士等相关人员3-6人组成;科主任是科室质量第一责任人; 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的质控工作制度、人员岗位职责; 3、在医务部和护理部的指导下,负责本科室医、护质量控制检查工作,抓好科内诊疗质量、护理质量、医疗文件书写质量; 4、做好科室的质量自测自评,分析科室医疗质量数据、病人投诉情况、质量缺陷问题,自我查找医疗隐患,自评工作优劣。 科室质控小组工作制度 1、质量控制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对全科的医疗质量进行管理监督、指导、检查,开展每日质控、每月质控; 2、质控小组的活动应至少每个月一次,每次应认真分析评判本科室质量动态,总结归纳、对需改进的内容提出整改措施,并认真做好质控活动记录; 3、对科室诊疗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监控,通过具体的诊疗示范操作、每月组织各级医务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规范,强化质量和安全意识; 4、对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情况进行检查(病历、处方、申请单、护理文件),对核心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

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活动日期:主持者: 参加人员(签名): 记录者: 质量专题: 质量现状(分析质控发现的问题及发生的原因): 质量对策(改进目标和措施):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

科科室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科科室质控小组活动记 录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梅州市中医医院骨伤三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 日期:2014年11月 主持人:陈浩明 参加人员:骨三科全体医护人员 活动主题:核心制度:首诊负责制度 活动内容:首诊负责制度是体现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对患者高度负责,防止因推诿病人而贻误救治时机,保证患者来院后得到认真、及时诊治、抢救的一项重要制度。为了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制定医院的相关规定,望各科室、部门遵照本制度严格执行。 一、凡来院就诊的患者尤其是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必须认真负责地进行诊治和抢救。 二、属于两科以上多科属疾病的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进行认真负责的诊疗,并根据病情需要请专科会诊。 三、必须转科治疗的患者,须经转入科室会诊同意。转科前,由首诊医师开写转科医嘱,并写好转科记录。转出科室需派人陪送到转入科室,向值班人员交待有关情况。 四、凡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

收、拒治。 五、因技术力量、设备条件限制本院不能诊治,必须转院的患者,首诊医师在征得医务科、总值班、业务院长同意后方可执行,并提前与相关医院联系;如估计患者途中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者,应留院处置,待病情稳定或危险过后再行转院,若患者家属要求转院,要做好相关的医疗文书记载。转院途中,需有我院医务人员全程护送。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对急、危、重患者重视不足,未及时请专科会诊,并向上级医师汇报,以至于影响了急、危、重患者的及时诊疗。 改进措施:对我科的首诊负责制度进行整改,加强科室管理。 梅州市中医医院骨伤三科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 日期:2014年12月 主持人:陈浩明 参加人员:骨三科全体医护人员 活动主题:核心制度:首诊负责制度

科室质量控制记录本

世博高新医院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记录表 科室: 年度:

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 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并设有质控员。 2、本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由科主任负责,质控员负责填写。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4、科室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5、日常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6、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医疗质量控制总结,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科审查。 7、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 成员: 质控员: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科室主任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年度科室质量控制计划 一、需要改进的内容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落实患者安全目标。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 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学习; 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 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 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

质控小组活动记录本

麻醉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本 2015年度

第一部分麻醉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 麻醉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组长:方裕兴 组员:国乔广海余蕴辉宏文 熊湘平方春何如平 麻醉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1、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院质量控制办公室指导下,对本科室各阶段医疗、护理质量进行常规检查、分析、汇总、提出改进措施,并报告科主任批准,协助科主任督察落实。 2、科主任及质控小组成员负责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质量管理目标、诊疗常规、操作规、药物使用规等并组织实施。 3、检查本科室质量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不安全因素,包括科室诊疗常规、操作规、医院规章制度、核心制度落实情况、各项记录单质量管理、各级人员岗位职责的落实情况等,责任落实到人。 4、依据检查情况提出缺陷改进措施,并监督整改措施的落实,将质量目标管理、考评结果作为年终评比的依据。 5、开展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并进行考核;建立麻醉质量管理数据库,收集麻醉质量与安全相关数据。 6、针对与本科室有关的医疗质量问题,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科室质控小组会议,讨论容写入科室质控小组活动记录本,容包括质量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7、定期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及院质量控制办公室报告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情况,以及对加强质量管理工作控制的意见和建议。 8、按时参加医院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组织的会议,反映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第二部分麻醉科岗位安排及任务分工 (含质量与安全管理分工) 科室岗位安排或各类岗位负责人(第一位为负责人): 主任:方裕兴 科秘书:宏文 科质控小组:方裕兴国乔广海余蕴辉宏文方春何如平 科感控员:何如平欧阳锋(护理) 经管、药品管理小组:熊湘平何如平 设备管理:方裕兴远舰毛宇 控烟员:广海余乐(护理) 消防治安员:广海许炜 医疗应急小组:方裕兴国乔广海余蕴辉 分级授权管理小组:方裕兴国乔广海余蕴辉 信息管理员:方春何如平 镇痛管理小组:余蕴辉万慧吴琼喻娟娟 带教考核、业务学习安排:国乔广海余蕴辉 麻醉科任务分工(2015年暂行): -----【制度完善,执行监督,定期进行问题、效果分析整改意见报告】 1、科室管理质控方裕兴宏文 主要是指工作纪律、医疗核心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督查;医院制度的执行;医疗风险管理与防;分级授权的管理;手术排班,人员安排;定期对医院核心制度、麻醉科管理制度、临床操作技能及诊疗常规培训学习;按医院要求召开麻醉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会议,对前一时段麻醉质量与安全进行总结,并认真讨论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病历质控(保存于病历的各类资料,病历终末质控)方裕兴方春宏文 各类麻醉文书检查:(术前访视麻醉记录单术后访视麻醉同意书,)各类保存在病历记录中的文书的书写质量、准确性、及时性。具体执行:每月检查电

8月质控小组会议记录

神经外科质控记录 时间 2016年08月28日地点神经外科办公室参加人员:神经外科全体医护人员 本月科室质控活动情况: 谭金龙医师汇报: (一)医疗运行指标分析: 1、主要质量与安全指标现状: 1)病历甲级率93.5%,按时归档率90.69% 2)核心制度落实率95% 3)三级医师查房率100% 4)平均住院日15天 5)输血患者经血传播病原体检查达100%,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签属率100%、输血申请单合格率100%,输血适应症合格率100% 6)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14% 7)高危患者跌倒、坠床分析按评估率95% 8)健康知识教育知晓率80% 9)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90% 2、存在的问题: 1)住院病历归档率低,未达100%。

2)健康知识教育知晓率低,未达100% 3)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未达95% 3、原因分析: 1)病人多,大夫少,工作忙,病历不能按时完成。 2)认识不足,缺乏对病历按时归档重要性的认识。 3)对手卫生重要性认识不足,检查力度不够。 4)护士少,健康知识不足。 5)医院奖惩措施落实不到位 4、整改措施: 1)加强教育,提高质量意识。 2)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病历按时归档。 3)加强手卫生重要性教育,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4)加强健康知识学习,提高健康知识教育知晓率。 5) 落实奖惩措施,奖勤罚懒。 李刚医师汇报: (二)病历质量(包括运行病历和终末病历) 1、终末病历质量: 检查方法:根据山西省住院病历书写规范进行检查, 存在的问题:1)病历首页漏填药物过敏史。 2)出院医嘱不具体,(药物用法,用量,疗程) 3)存在错别字,存在拷贝现象, 原因分析:1)书写不认真,责任心不强。

科室质控会议记录及整改措施

科室质控会议记录及整改措施 ********医院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活动记录手册 科室 ______________ 年度 ______________ ******医疗质量管理科编印 目录 1.**********重点疾病和重点手术指标分解 2.**********质量与安全指标体系 3.科室质控小组职责与工作制度 4.质量管理小组名单 5.**********科室住院诊疗分组管理制度及名单 6.年度科室质控工作计划 7.医疗质量自查记录 7.1病历自查记录(每月一次) 7.2核心制度落实自查记录(每月一个重点)7.3诊疗技术操作常规及住院诊疗等项目检查记录(每季度一次) 8.科室工作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统计9.科室质量与安全会议记录 10.科室季度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记录11.年度工作总结 1 ****重点疾病和重点手术指标分解 **********质量与安全指标体系 科室质控小组职责 1、科室质控小组由科室负责人、护士长以及质控医师、护士等相关人员3-6人组成;科主任是科室质量第一责任人;

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的质控工作制度、人员岗位职责; 3、在医务部、质管科和护理部的指导下,负责本科室医、护质量控制检查工作,抓好科内诊疗质量、护理质量、医疗文件书写质量; 4、做好科室的质量自测自评,分析科室医疗质量数据、病人投诉情况、质量缺陷问题,自我查找医疗隐患,自评工作优劣。 科室质控小组工作制度 1、质量控制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对全科的医疗质量进行管理监督、指导、检查,开展每日质控、每月质控; 2、质控小组的活动应至少每个月一次,每次应认真分析评判本科室质量动态,总结归纳、对需改进的内容提出整改措施,并认真做好质控活动记录; 3、对科室诊疗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监控,通过具体的诊疗示范操作、每月组织各级医务人员学习医疗、护理 2 常规、规范,强化质量和安全意识; 4、对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情况进行检查(病历、处方、申请单、护理文 件),对核心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 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名单 篇二:医疗质控会议记录 科室: 医疗质控会议记录 时间:2012年8月13日 地点:中心会议室

(完整word版)中医院科室质控活动记录册.docx

中医院 科室质量控制活动记录册 科室 ______________ 记录年度______________

中医院临床科室医疗质量主要指标 统计指标要求统计指标要求统计指标要求 标准标准标准 治愈好转率≥90%入院三日确诊率≥95%出院者平均住院日≤21 天病床周转次数≥20 次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0%中医病证诊断准确率≥95%门诊病历合格率≥95%住院甲级病历率≥90%上级医师指导优良率≥95%急诊留观时间≤3 天处方书写合格率≥95%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基础护理合格率≥90%危重病护理合格率≥90%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法定报告传染病漏=0中医护理技术临床≥2 项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5%报率应用 , 每个护理单元 门诊处方中,中药≥60%住院病人服用汤剂≥50%院内健康教育、中医100%处方占总处方比例占病人比例药知识宣传覆盖率 全院各级各类人员>80%具备适应证的住院100%中医重点专科及开展≥80﹪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病人服用中药汤剂特色病证管理的科 合格率或应用针灸、推拿等室:中医治疗率 非药物疗法的比例 非药物中医技术≥5 项中医特色病种≥3中医病历率≥上月中药收入占药品总≥指标药品收入占总收入≤ 指平均单病种医疗费用≤平均收入比例比标值 与诊疗有关的患者100%重大医疗过失和医100%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率100%告知率疗事故报告率 急会诊出诊时间10 分钟重大、疑难、致残、100%医疗事故(差错、纠100% 新开展手术报审率纷)正确处理率 床位使用率85%-93%输血适应症合格率≥90%输血评价记录率100%手术前后诊断符合≥95%Ⅰ类切口抗菌药物≤48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97%率预防应用时间小时合率 院内感染率≤8%清洁手术切口感染≤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100% 率 1.5%格率 CT、核磁大型设备≥70%副主任医师(科主≥2 周急救药品完好率100%检查阳性率任)查房/次 死亡病例讨论时间7 天内三基培训、考核合格100%出院病人满意度>90% 率 参考资料: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 2、河南省中医管理局《河南省县级中医医院基本标准》

医务科质控活动记录册

医务科质控活动记录册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医务科质量控制 活动记录册 科室_医务科__ 记录年度_2017年度 院科两级诊疗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我院的诊疗质量,持续改进住院诊疗工作,落实院科两级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健全院科两级质管理组织。 (一)医院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相关职能科室及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组成,其职责为: 1、在院长领导下,对全院医疗质量管理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2、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结合本院实际,修订和完善医院质量标准,并对全院医疗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评价,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提高。 3、检查和指导各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落实医疗质量管理目标、计划、效果评价及奖惩措施。 4、开展医务人员质量意识教育,负责对新职工和进修、实习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进行质量管理教育。 5、定期对医疗质量问题进行分析研讨,及时向院领导及有关部门反馈,提出提高医疗质量的具体措施和建议,提出修订和完善管理规定的意见。 6、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遇有特殊殊情况随时召开,研究问题,总结工作。

7、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医务部,负责执行委员会议定事项,承办委员会日常事务工作。 (二)成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由科主任、副主任、护士长及高职称医师、护师组成,其职责为: 1、在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指导下,对本科室医疗质量进行经常性检查。 2、检查本科室质量上的薄弱环节、不安全因素以及诊疗常规、操作规范、医院规章制度、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的落实情况。 3、依据检查情况提出奖惩意见,与目标管理考评持钩。 4、定期向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报告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情况以及对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5、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科室质控小组会议,分析探讨科内医疗质量状况、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措施,做好会议记录。 二、诊疗质量监督管理的形式 (一)科级监控:即定点监控,每月进行一次,由各科室自我进行检查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二)院级监控 1、每月监控:每月一次,由医务部、质控办、感染管理科等科室进行监控,监控目标主要为病案质量、各种统计指标、医院感染、传染病报告等;对科级监控情况进行汇总、评价;同时对住院病历进行抽查;不定期对重点问题进行督查。 2、每季监控:每季度进行一次,由院长对全院医疗质量进行考核与综合评价,提出处理意见;并对科级监控情况进行评价;同时由院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对已出院的病案进行检查评级。 3、环节监控:各项医疗活动中的医疗质量进行动态监控。

2018年1月医疗质控会议记录

骨科医疗质控会议记录 (骨伤学科2018年01月) 时间: 2018年 1 月 30日 地点:骨伤科办公室 主持人:李建波科主任 参加人员签到: 医师: 护士: 本月医疗工作量: 基本指标: 工作量指标分析: 骨伤科科室病房设置病床25张,实际开放床位数22张,本月我科住院人数55人次,门诊453人次,病床利用率80%,平均住院日7天,业务总收入116814元,平均住院费用2123元,病情治愈率均达临床标准,严格掌握用药规范。门诊抗生素使用比例占%,住院抗生素使用比例占%,中药药占比%,西药药占比%,非药物治疗比例%。我科抗生素严格控制比例较好,中药药占比较好,积极开展中医治疗所致。 核心医疗制度执行情况: 一、值班制度:符合。 二、会诊制度:会诊医师写会诊时均未精确到分钟。 三、三级医师负责制:符合。

四、交接班制度:符合。 五、疑难、危重、死亡讨论制度:符合 六、术前讨论:符合 七、手术审批制度:符合 八、医患沟通及知情同意:住院病人均未填写“侵入性操作知情同意书”。 九、手术安全核查:符合。 十、手术记录及术后病程记录:符合。 十一、手术人员资质:符合。 十二、病历书写:部分病历打印及签字不及时,诊断依据太简单,诊疗计划不具体。住院患者质量与安全指标: 一、死亡例数:0。 二、术后非计划重返再次手术例数:0例。 三、术后并发症例数:0例。 四、住院超过30天例数:0例。 五、合理用药: 六、压疮发生例数:0例。 七、跌倒发生例数:0例。 八、医院感染控制 0例 九、不良事件上报例数:3例。 十、医疗纠纷投诉:无。 质控会重点讨论内容: 医疗安全:

李建波主任:本月我科发生3起药物过敏不良事件,均已上报,因及时处理得当,未造成医疗纠纷。 蒋丹护士长:本月我科未发生护理不良事件。 病历质量: 胡军:本月病历质量经科室病历审查组发现不足病历均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改进,但病历的及时打印及签字仍然存在问题。科室责任医师事务较多,没有足够时间,从而导致签字不及时,或发生漏签现象。此需要科室各医疗组、各级医师引起重视,自觉将本日应该完成的病历完成,及时打印,打印签字。 合理用血: 黄奉:本月我科未申请用血。 合理用药: 李毓品医师:本月我科门诊抗生素使用比例占%,住院抗生素使用比例占%,中药药占比%,西药药占比%,非药物治疗比例%。我科抗生素严格控制比例较好,中药药占比较好,积极开展中医治疗所致。 整改措施: 1.严格合理用药,严禁超适应症范围用药; 2.优化治疗方案,用药效价比高的药品,减少用药总费用; 3.优化治疗方案,减少患者用药总量; 4.加大宣传,加大中医特色疗法治疗率。 5.开展其他新技术,减少单纯药品治疗病例。 护理: 护士长:把患者安全放在首位,注重防止跌倒、防止压疮及防止坠积性肺炎,严格分级护理标准执行巡视及护理任务,加强对患者家属行患者安全宣教,使患者家属协助共同参加患者安全管理。 李建波主任总结: 1、本月病历质量未出现明显错误,病历质量控制小组工作值得肯 定,予以表扬;但病历的及时打印及签字仍然存在问题,应加强。 2、本月未发生医疗不良事件、护理不良事件,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 纠纷,予以表扬。 3、本月我科药品费用过高,严格控制抗生素使用率,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记录本(新)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记录本 (医疗分册) 科室 年份

使用说明 1、本手册内容作为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考核依据,必须按时如实填写。 2、记录本由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填写,注意保管,人员变更时及时移交。 3、记录本按年度编制,每年一册,列有年度计划和总结,已填写的记录本由科室妥善保管备查,保存期限3年。 4、记录本要求记录每月至少一次的质量与安全专题活动,能够应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定期分析,并对上月自查整改活动体现的效果进行记录。 5、记录本每半年进行一次总结和反馈,体现持续改进。 6、科室根据附表1记录医院治疗与安全管理检查反馈的内容,此表一式两份,一份科室存档,一份交科室主管部门。 7、如遇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特殊情况需记录,可另加附页。

目录 1、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名单及职责……………… 2、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年度工作计划………………… 3、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1月)…………… 4、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2月)…………… 5、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3月)…………… 6、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4月)…………… 7、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5月)…………… 8、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6月)…………… 9、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半年总结……………………… 10、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7月)…………… 11、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8月)…………… 12、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9月)…………… 13、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10月)…………… 14、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11月)…………… 15、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12月)…………… 16、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年度总结……………………… 17、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检查反馈记录表……………………

质控小组会议记录

质控小组会议记录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神经外科质控记录 时间 2016年08月28日地点神经外科办公室 参加人员:神经外科全体医护人员 本月科室质控活动情况: 谭金龙医师汇报: (一)医疗运行指标分析: 1、主要质量与安全指标现状: 1)病历甲级率93.5%,按时归档率90.69% 2)核心制度落实率95% 3)三级医师查房率100% 4)平均住院日15天 5)输血患者经血传播病原体检查达100%,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签属率100%、输血申请单合格率100%,输血适应症合格率100% 6)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14% 7)高危患者跌倒、坠床分析按评估率95% 8)健康知识教育知晓率80%

9)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90% 2、存在的问题: 1)住院病历归档率低,未达100%。 2)健康知识教育知晓率低,未达100% 3)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未达95% 3、原因分析: 1)病人多,大夫少,工作忙,病历不能按时完成。2)认识不足,缺乏对病历按时归档重要性的认识。3)对手卫生重要性认识不足,检查力度不够。 4)护士少,健康知识不足。 5)医院奖惩措施落实不到位 4、整改措施: 1)加强教育,提高质量意识。 2)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病历按时归档。 3)加强手卫生重要性教育,提高手卫生依从性。4)加强健康知识学习,提高健康知识教育知晓率。

5) 落实奖惩措施,奖勤罚懒。 李刚医师汇报: (二)病历质量(包括运行病历和终末病历) 1、终末病历质量: 检查方法:根据山西省住院病历书写规范进行检查, 存在的问题:1)病历首页漏填药物过敏史。 2)出院医嘱不具体,(药物用法,用量,疗程) 3)存在错别字,存在拷贝现象, 原因分析:1)书写不认真,责任心不强。 2)质控医师检查力度不够。 3)奖惩制度执行不到位。 整改措施:1)加强教育,认真书写病历,提高病历质量。 2)质控医师加强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落实奖惩,每份问题病历罚款30元。 2、运行病历质量: 1)检查方法:随机抽取每位医师运行病历一份,结果如下:

科室质控活动记录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活动 记录本 科室:_心血管内科__________ 年度:2016年___________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工作制度 一、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本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下设四个质量控制组:医疗质量管理组、护理质量管理组、医院感染管理组、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组。 二、负责制定科室管理制度、质控方案,并组织实施;对全科的医疗质量与安全进行管理监督、指导、检查,开展科室日常质控工作。 三、负责组织本科室人员学习有关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各种技术标准、操作规程、质量控制标准,进行全员质量教育,提高质量意识。 四、按质量管理标准,对科室医疗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采取有效措施对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进行督促、检查、分析、评价,提出改进措施。 五、每月召开一次医疗质量与安全讨论会,对科室诊疗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监控,对医疗护理质量进行动态评判,对科室的医疗质量控制工作进行总结,并做好活动记录,作为科室质量持续改进依据,由科室主任审阅后签名负责。 六、定期(每季度或每半年)对相关质量与安全指标进行汇总分析,做出阶段小结。 七、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年度医疗质量控制计划、实施方案,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名单:

各质量控制组成员及工作职责 一、医疗质量管理组 1、人员构成 组长: 成员: 2、工作职责 1)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的特点,制定科室管理制度、质控方案,并组织实施。 2)对全科的医疗质量与安全进行管理监督、指导、检查,开展科室日常质控工作。 3)负责组织本科室人员学习医疗相关规章制度、各种技术标准、操作规程、质量控制标准,进行全员质量教育。 4)讨论总结本科室的医疗运行情况,对诊疗质量(超长住院、并发症、核心制度执行情况等)、病历质量、合理用药、输血管理、围手术期质量管理、医疗差错、投诉纠纷、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医疗质量管理科所发《整改通知书》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质控。 5)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在下次会议中(或下个周期中)对改进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以做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二、护理质量控制组 1、人员构成 组长: 成员: 2、工作职责

医疗质量管理会议记录

2016年一季度医疗质量及病案质量管理委员(扩大)会议记录 时间:2016年3月7日17:00 地点:五楼会议室 参加人:邹少雄、石振清、赵杰、温秉义、郎云、雍朝阳、张敏、魏桂琴、魏梅芬、赵金川、陈项辉、温志强、杨永清、高克江 会议内容:医疗质量安全问题 主持人:邹少雄 记录人:赵杰 发言人:石振清: 今天召开医疗质量及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主要是公布医务科制定2016年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考核细则及我院病案管理情况,实际就是“责任目标分解”考核,按照公司医政部要求医院进行绩效考核一年了。通过考核再能真正看到医疗工作的成绩与不足。由于民营医院人员变动较大。老大夫不多了,有必要重申医疗系统考核细则。赵主任制定的细则紧紧围绕公司责任目标,细化到科室,比较实际,希望各位要履行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按照考核目标要求,做好今年工作。下面由赵主任布置2016年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考核细则。 赵杰:医务科制定医疗质量考核细则是将公司的2016年管理目标内容结合医院各科医疗任务进行分解,并进行绩效考核。现公布如下: 妇产科医疗质量考核评分细则

评分标准:1.不达标准该项不得分。2.达标项目按该得分比率计分。3. 第17.20项在本考核年度第二、四季度考核。4.非数量指标以不定期检查计分。

麻醉科手术室医疗质量考核评细则 科别:麻醉科手术室检查日期:年月日 评分标准:1.不达标准该项不得分。2.达标项目按该得分比率计分。3. 第12项在

本考核年度第二、四季度考核。4.非数量指标以不定期检查计分。 检验科医疗质量考核评分细则 科别:检验科检查日期年月日 评分标准:1.不达标准项目不得分。2.达标项目按该得分比率计分。3.第9项在本考核年度第二、四季度考核。4.非数量指标以不定期计分。

2016-2017质控活动记录本

质控小组活动及持续改进 记录本

重症医学科质控小组职责 一、重症医学科质控小组组成。组长 11 ;副组长 22 ;成员33 44。 二、科室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 三、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与评优评先挂钩。 四、定期组织全科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五、参加医疗质控办公室的会议,反映问题。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六、科室质控工作小组活动内容详见外科质控记录本。

科室质质控小组工作制度 一、质控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对全科的医疗质量进行管理监督、指导、检查,开展每日质控、每月质控工作。 二、质控小组的活动每月至少一次,主要分析本科质量动态,总结归纳、对需改进的内容提出整改措施,并认真做好质控记录。 三、对科室诊疗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监控,通过具体的诊疗示范操作,每月组织各级医务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规范,强化质量安全意识。 四、对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情况进行检查(病历、处方、申请单、护理文件),对核心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

2014年1月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者: 参加人员(签名): 活动内容:病历质量。 质控发现的问题: 1、部份病历现病史不清; 2、专科检查记录简单 3、辅助检查重要指标未在病历中即时反应。 改进措施: 1、重视现病史书写的真实性、条理性; 2、辅助检查要有结果分析。 结果评价(主要对上月质控活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成效评价、反馈):按病历书写要求持续改进,提高下月的书写质量。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记录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记录本 科室麻醉科 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科室质控小组名单

麻醉科质量与安全小组职责 1、科主任负责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内容要求,建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及制度,体现全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 2、每月召开1次科室质量与安全工作会议,内容要体现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有记录。 3、建立麻醉医师资质管理及评价制度及组织,按照评价方法及程序对麻醉医师的资质和能力进行评价,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有记录,科室每月进行抽查考核1次。 4、制定全员培训计划,做到知识不断更新,积极引进新技术新业务,有相关培训内容、讨论记录和操作规程,有代表科室水平和能力的项目,有临床工作统计资料,全员参与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过程。 5、有麻醉诊疗常规和操作规范,能熟练运用诊疗常规和操作规范指导临床工作。 6、有合理使用麻醉药品的规范,有督察记录及处理措施。 8、有麻醉设备操作规程,员工能熟练操作麻醉设备,有使用记录,麻醉与术中生命监护系统、空气调节系统定期保养,有记录,手术药品和器材有适度储备。 9、医护人员熟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内容要求,落实“科室防范医疗纠纷及事故发生的重点措施”,制定科室“医疗差错及事故

登记本”,对发生的医疗差错及事故要立即报告医务科,并登记、讨论。 10、有麻醉方案确定过程和实施流程,有麻醉医师分级管理制度,规定各级麻醉医师分级管理制度,患者病情发生变化需临时改变麻醉方案时要按照“住院患者麻醉方案临时改变时决定的程序”进行,麻醉记录应在24h内完成。 11、对医疗活动中发生的异常医疗信息要及时请示报告,增加工作的危机感和机敏性。 12、建立“危重患者管理制度”对科室难以处置的危重患者应及时填写“危重患者报告书”上报医务科。 13、建立“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制度”及“新开展有创操作报批制度”。 14、履行各项告知程序,充分尊重患者权益,知情同意书由麻醉者或上级医师负责谈话及签发,用易于理解的语言解释麻醉、处置、操作的必要性和目的及利害得失等告知内容,并记录在同意书中,术中意外处理或改变麻醉方式时由具备资格的医师负责向患者家属告知;对新开展的麻醉方法及其他特定范围的手术麻醉方法及其他特定范围的手术麻醉由具备资质的上级医师或科主任负责告知谈话。 15、处理危急重症患者的应急反应能力,制定“科室处理急危重症患者的应急预案”,对预案内容进行模拟训练,要求熟练掌握、反应迅速,有“人员紧急替代制度”并保证联系通讯工具畅通。以便出现各种突发事件时相关人员能确保按时到位。

科科室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科科室质控小组活动记 录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梅州市中医医院骨伤三科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 日期:2014年11月 主持人:陈浩明 参加人员:骨三科全体医护人员 活动主题:核心制度:首诊负责制度 活动内容:首诊负责制度是体现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对患者高度负责,防止因推诿病人而贻误救治时机,保证患者来院后得到认真、及时诊治、抢救的一项重要制度。为了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制定医院的相关规定,望各科室、部门遵照本制度严格执行。 一、凡来院就诊的患者尤其是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必须认真负责地进行诊治和抢救。 二、属于两科以上多科属疾病的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进行认真负责的诊疗,并根据病情需要请专科会诊。 三、必须转科治疗的患者,须经转入科室会诊同意。转科前,由首诊医师开写转科医嘱,并写好转科记录。转出科室需派人陪送到转入科室,向值班人员交待有关情况。 四、凡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收、拒治。 五、因技术力量、设备条件限制本院不能诊治,必须转院的患者,首诊医师在征得医务科、总值班、业务院长同意后方可执行,并提前与相关医院联系;如估计患者途中可能

加重病情或死亡者,应留院处置,待病情稳定或危险过后再行转院,若患者家属要求转院,要做好相关的医疗文书记载。转院途中,需有我院医务人员全程护送。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对急、危、重患者重视不足,未及时请专科会诊,并向上级医师汇报,以至于影响了急、危、重患者的及时诊疗。 改进措施:对我科的首诊负责制度进行整改,加强科室管理。 梅州市中医医院骨伤三科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 日期:2014年12月 主持人:陈浩明 参加人员:骨三科全体医护人员 活动主题:核心制度:首诊负责制度

科室质控活动记录手册(临床版)

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放疗科科室质量控制活动 记录手册 (临床版) 年度 2015 科室 ____________

目录 科室质控小组名单 (1) 科室质控小组职责 (2) 科室质控小组工作制度 (2) 每月医疗质量控制计划主题 (3) 本年度科室完成主要质量和效率指标计划 (4) 1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5) 2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8) 3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11) 4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13) 5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15) 6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17) 上半年质控小组活动总结 (19) 7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21) 8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23) 9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25) 10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27) 11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29) 12月份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31) 年度质控小组活动总结 (33) 科室质控组织变更信息 (35)

精品文档 . 主要指标计算公式 1、甲级病历率(%)=(甲级病历数/上交病历数)×100% 2、危急值登记处理率(%)=(危急值处理例数/危急值登记例数)×100% 3、出院患者随访率(%)=(登记随访例数/实际出院人数)×100% 4、知情同意告知率(%)=(签署例数/实际应签同意书人数)×100% 5、死亡病例讨论率(%)=(死亡讨论例数/死亡人数)×100% 6、入出院诊断符合率(%)=[诊断符合患者数/(出院患者数-疑诊患者数)]× 100% 7、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抢救成功人次数/急危重症抢救总人次数)×100% 8、临床主要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临床主要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数/病 理诊断数)×100% 9、平均住院日(%)=(出院病人总住院日数/出院人数)×100% 10、病床使用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100% 11、病床周转次数=出院人数/平均开放床位数 1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人数/出院人数)×100% 13、抗菌药物使用送检率(%)=(抗菌药物送检标本例数/使用抗菌药物应送检例 数)×100%

质量管理小组工作会议记录

质量管理小组工作会议记录 会议议题:关于迎接民族医院“三甲”检查的工作部署 会议时间:2012-7-27 会议地点:脑外科示教室 主持人:于文生记录人:王凤 参加人:于文生、段英俊、荷花、王凤、赵立群、张泽峰 会议纪要: 会议首先由科室主任于文生教授通报医院关于创“三甲”工作进展情况及下阶段“三甲”工作的进度计划,并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将任务落实到每位医务人员。于主任说,医院迎评“三甲”是医院头等大事,院领导高度重视,并强调要充分认识到本次民族医院“三甲”评审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和必要性。他要求全科医护人员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毫不动摇地完成“三甲”评审迎检工作,并通过此次评审提升科室的整体水平,使科室的整体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其次、成立科室质量控制小组。组长由科主任于文生担任,副组长由护士长荷花担任,组员有段英俊、王凤。 第三、于文生主任重点强调关于“十三”项医院核心制度的学习,并将其落实到实际临床工作中,迎接医院关于核心制度的考试。 第四、于文生主任还强调病例书写应该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出院病例应在患者出院3天后完善归档,病案质量由质控小组组长把关,所有出院病例要求达到“甲级”病例水平,确保医院评审时病例项不失分。 于文生主任对各科室提出了相关的要求。他要求全科医务人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带头作用,全身心地投入到“三甲”评审的准备工作中去;各医务人员要服从院部的领导职能部门的管理,要按照责任书来开展科室的工作,为民族医院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各部门要协调联动,相互配合,做好近期工作,打好攻坚战,确保“三甲”评审取得突出成效。

质量管理小组工作会议记录 会议议题:脑外科全体工作人员评“三甲”动员会 会议时间:2012-6-15 会议地点:脑外科示教室 主持人:于文生记录人:王凤 参加人:脑外科全体医务人员 会议纪要: 1、邀请内蒙古医科大学神经外科主任窦长武教授及刘海波教授进行科室建 设及医务人员业务学习等方面的交流。 2、于文生主任安排我科护士前往内蒙古医科大学神经外科进行轮训学习。 3、荷花护士长传达“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创三甲动员大会”主要精神: ⑴医院行政领导职责分配; ⑵医院各科室工作汇报; ⑶三级医师查房及病例质量; ⑷护理“三基三严”学习培训; ⑸重点为医院本年的“三甲”评审 4、我院为迎接三甲评审的具体实施方案及时间表。 最后,于文生主任要求全科医护努力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尽快整理汇总,积极协调相关科室,加以完善,争取在医院正式开业前将相关环节协调好,为接收病人及开展手术做好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