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备课参考 金属键 金属晶体

高中化学备课参考 金属键 金属晶体
高中化学备课参考 金属键 金属晶体

金属键金属晶体

一、金属键与金属特性

1.金属键

⑴定义:在金属单质晶体中,使金属原子相互结合的强烈作用(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金属键.

⑵形成:金属原子的部分或全部外围(一般指最外层或次外层)电子因受原子核的吸引力较弱而从原子上“脱落”下来,形成自由移动的电子,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金属阳离子,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

⑶成键微粒: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⑷存在:金属单质或合金中

⑸特征:无饱和性和方向性

?

?

?

金属阳离子

影响因素:

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目

一般规律:金属阳离子的半径越小、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目越多,金属键越强.

⑺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金属键越强,金属晶体的硬度越大,熔、沸点越高.

2.金属特性

金属都具有金属光泽,易导电、导热,具有延展性等,导致它们共性的原因是金属晶体中都含有金属键.

⑴导电性:在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作定向移动,因而形成电流,所以金属容易导电.

⑵导热性:当金属某部分受热时,该区域的电子运动加剧,通过碰撞,电子把能量传递给金属原子或离子.这样能量从温度高的区域传递到温度低的区域,从而使整块金属达到相同的温度.

⑶延展性:当金属受到外力作用时,晶体中的各原子层就会发生相对滑动,但不会改变原来的排列方式,金属键并没有被破坏,所以虽然发生了形变但不会断裂.因此,金属都有良好的延展性.

⑷金属之最(物理性质):熔点最高的金属是(钨),最低的是Hg(汞);硬度最大的是Cr

(铬);密度最大的金属是Os(锇),最小的是Li(锂).

3. 电子气理论

经典的金属键理论叫做“电子气理论”.它把金属键形象地描绘成从金属原子上“脱落”下来的大量自由电子形成可与气体相比拟的带负电的“电子气”,金属原子则“浸泡”在“电子气”的“海洋”之中.

二、金属晶体

1.定义:通过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较强作用(即金属键)形成的单质晶体,叫做金属晶体.

2.晶体:通过晶体得到的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晶体都有固体的熔点,而非晶体一般无规则几何外形,无固定熔点.

3.晶胞:从晶体中“截取”出来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部分,能够反映晶体结构特征的基本重复单位.

4.构成微粒:只存在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不存在金属中性原子和阳离子.

5.微粒间的作用:金属键

6.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的堆积方式

⑴金属晶体中的原子再平面上(即二维空间里)有两种放置方式:

①非密置层:如图3-1-1甲所示.

图3-1-1

②密置层:每个原子的凸出部位正好处在相邻两个原子的凹陷部位,即每1个原子都同时和其他6个原子相接触,形成二维平面的密置层,如图3-1-1乙所示.

⑵金属晶体中的原子再三维空间堆积的方式:

①六方堆积:密置层原子按图3-1-2a方式堆积.在六方体顶点的金属原子为6个晶胞共有,再面心的金属原子为两个晶胞共有,在体内的金属原子属于该晶胞.六方堆积的晶胞原子数

为11

12236

62

x x

++=.常见金属有镁、锌、钛等.

②面心立方堆积:密置层原子按图3-1-2b方式堆积.在立方体顶点的金属原子为8个晶胞共

有,再面心的为两个晶胞共有.面心立方堆积的晶胞中金属原子数为11

864

82

x x

+=.常见金

属有金、银、铜、铝等.

③体心立方堆积:非密置层原子按图3-1-2c方式堆积.在立方体顶点的金属原子为8个晶胞共享,处于体心的金属原子全部属于该晶胞.体心立方堆积的晶胞中金属原子数为1

812

8

x+=.常见金属有钠、钾、铬、钼、钨等.

7.合金

⑴定义:一种金属与另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的融合体积.

⑵性能:比组成它的成分金属具有更好的物理、化学、机械性能.

一般来说,多数合金的熔点都低,而强度和硬度比它的成分都要大.

例1.物质结构理论推出:金属键越强,其金属的硬度越大,熔沸点越高,且一般说来,金属原子半径越小,价电子数越多.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镁的硬度大于铝 B

.镁的熔沸点低于钙

C .镁的硬度大于钾 D

.钙的熔沸点高于钾

解析: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镁和铝的电子层数相同,价电子数Al Mg >,原子半径Al Mg <,铝的硬度大于镁,A 不正确.镁、钙价电子数相同,但半径Ca Mg >,金属键强弱Mg Ca >,所以B 不正确.用以上比较方法推出:价电子数Mg K >,原子半径Mg K <,所以金属键Mg K >,硬度Mg K >,所以C 正确.钙和钾元素位于同一周期,价电子数Ca K >,原子半径K Ca >,金属键Ca K >,熔点Ca K >.所以D 正确.

答案:A 、B

例2. 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

B .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C .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

D .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

解析:只有认识四类晶体物理性质差异的本质原因才能对此题进行正确判断.在四类晶体中,金属晶体的结构及物理性质最特殊,应予以重视.金属晶体中,构成晶体的微粒既有金属原子,又有金属阳离子,且二者不断转换,晶体中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间的电性作用形成了金属键.因此晶体中有阳离子,不一定有阴离子,如金属晶体.金属键强弱相差很大(主要由阳离子半径大小决定),因此金属晶体的熔沸点、硬度等物理性质相差极大,它与其他类晶体相比很特殊,有的晶体熔沸点很低,甚至小于分子晶体如金属汞、碱金属等;有的金属熔沸点很高,甚至高于原子晶体如金属钨.

答案:A

例3. 下列有关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B .金属元素在一般化合物中只显正价

C .金属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不同

D .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金属晶体

解析:A.对于变价金属中,中间价态的金属离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 2+.B 、金属元素的原子只具有还原性,故在化合物中只显正价.C 、金属元素有的有变价,有的无变价,如Na +.D 、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差异较大,绝大多数金属常温下均为晶体,但金属汞常温下为液体.

答案:B

例4. 晶胞是晶体中最小的重复单元.已知铁为面心立方晶体,其结构如下图甲所示,面心

立方的结构特征如下图乙所示.若铁原子的半径为,试求铁金属晶体中的晶胞

长度,即下图丙中AB 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_m .

解析:本题为信息题,面心立方晶体可通过观察图甲和图乙得出其结构特征是:在一个

立方体的八个顶点各有一个原子,且在六个面的面心上各有一个原子.图丙是一个平面图,m 101027.1-

?

则有:AB 2+BC 2=AC 2,即2AB 2=(4×)2,则:AB =. 答案:AB =

m 1010

27.1-?m 101059.3-?m 1010

59.3-?

第1课时 金属键与金属晶体 离子晶体

第三节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 第1课时金属键与金属晶体离子晶体 学业要求核心素养建构 1.能利用金属键、“电子气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 理性质。 2.借助离子晶体模型认识离子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3.能利用离子键的有关理论解释离子晶体的物理性 质。 『知识梳理』 一、金属键与金属晶体 1.金属键 (1)定义:在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2)成键微粒: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3)成键条件:金属单质或合金。 (4)成键本质 电子气理论: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价电子形成遍布整块晶体的“电子气”,被所有原子共用,从而把所有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形成像共价晶体一样的“巨分子”。 2.金属晶体 (1)通过金属阴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较强作用形成的晶体,叫做金属晶体。 (2)用电子气理论解释金属的物理性质

[微自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常温下,金属单质都以晶体形式存在。() (2)金属键可以看作许多原子共用许多电子的相互作用,故也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3)金属晶体的熔点一定比共价晶体低。() (4)晶体中有阳离子,必然含有阴离子。() (5)同主族金属元素自上而下,金属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体现金属键逐渐减弱。() (6)金属晶体除了纯金属还有大量合金。() (7)金属晶体有导电性,但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如石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 答案(1)×(2)×(3)×(4)×(5)√(6)√(7)√ 二、离子晶体 1.结构特点 (1)构成微粒:阳离子和阴离子。 (2)作用力:离子键。 特别提醒:大量离子晶体的阴离子或阳离子不是单原子离子,有的还存在电中性分子(如H2O、NH3等);在有些离子晶体中还存在共价键、氢键等;贯穿整个晶体的主要作用力仍是阴、阳离子之间的作用力。 2.常见的离子晶体 晶体类型NaCl CsCl

高一化学集体备课

高一化学集体备课(7)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甲烷的结构式、甲烷的电子式和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 2.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了解有关实验的结论,了解取代反应; 3.了解甲烷的存在和甲烷的用途等。 4、使学生认识烷烃同系物在组成、结构式、化学性质上的共同点以及物理性质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目的递增而变化的规律性。 5.使学生掌握饱和链烃、烃基的概念和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写法及其命名法。 6.通过同系物、同分异构现象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有机物的性质和结构间的关系。 7、通过烷烃分子通式的总结推导过程,学会用“通式思想”认识同系物的有机物的组成特征。 教学重点: 1.甲烷的结构和甲烷的化学性质 2. 烷烃的性质,同分异构体概念的学习及同分异构 体的写法 教学难点:1.甲烷的结构、研究某物质的程序和方法。 2. 同分异构体概念的学习及同分异构体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践活动(模型制作)、探究实验、模型、图表、图片、甲烷、烷烃的多媒体动画等,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 2培养学生用新概念理解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可能的规律的能力。3、基本学会烷烃同分异构体的解析方法,能够书写5个碳原子以下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4、从甲烷性质推导到烷烃的性质的过程中,学会从一种代表物质入手掌握同系列有机物性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甲烷的分子结构的探究,解析其可能有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来证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且在实验研究中培养求实、进取的优良品质。 2.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结构解析、推测可能的性质、设计实验、观察现象、解析现象、得出结论,再辩证地解析结论的适用范围。 3.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结构解析、推测可能的性质、设计实验、观察现象、解析现象、得出结论,再辩证地解析结论的适用范围。 课时安排:4课时

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题及答案(word)

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题及答案(word)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 1.垃圾分类从我做起。金属饮料罐属于() A.可回收物 B.有害垃圾C.厨余垃圾D.其他垃圾 【答案】A 【解析】 【详解】 A、可回收物是指各种废弃金属、金属制品、塑料等可回收的垃圾,金属饮料罐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项正确。 B、有害垃圾是指造成环境污染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金属饮料罐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项错误。 C、厨余垃圾用于回收各种厨房垃圾,金属饮料罐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项错误。 D、其它垃圾是指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之外的其它垃圾,金属饮料罐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垃圾物质的分类、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与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正确的是 A.X Y Z B.X Z Y C.Z Y X D.Y Z X 【答案】B 【解析】 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最强。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说明Z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Y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即Z>Ag>Y;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X>Z>Y。故选B。 点睛: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3.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高三化学集体备课记录

结论 相同条件 公式语言叙述 T、p相同n1 n2= V1 V2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其 体积成正比 T、p相同ρ1 ρ2= M1 M2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其相对 分子质量(或是摩尔质量)成正比高三化学集体备课记录(一) 备课时间:2014年8月10日 (星期日、上午) 备课地点:高三理综办公室 备课教师:XXX、XXX、XXX 备课内容:§ 1-1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 中心发言人:XXX 发言内容: 本节的主要考点有: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等基本概念,主要考查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2015年的高考仍会围绕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设置知识陷阱,同时又隐含对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电离、水解等知识的考查。 一、重点、难点 难点一、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 应用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时的注意事项: 1.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出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等. 2.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给出在标准状况 3.物质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个粒子(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等),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单原子分子;N2、O2、H2等双原子分子及O3、18O2等特殊物质. 4.一些物质中化学键的数目,如金刚石、石墨、SiO2、CH4、P4、H2O2、CO2、C n H2n+2等. 5.较复杂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计算,如Na2O2与H2O或CO2的反应、Cl2与NaOH溶液的反应、Al 与NaOH的溶液反应、电解CuSO4溶液等. 难点二、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应用 1.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2.推论

高一下化学集体备课

师宗县第二中学化学组集体备课教案

质子1.673×10-271.007 +1.602×10-19 中子1.675×10-271.008 0 电子9.109×10-311/1836 -1.602×10-19 1、构成原子粒子所带的电性及电荷大小。 2、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而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总结]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问]原子核的特点? [答]体积小,原子的质量集中在核上 [引入]由于电子的质量比质子和中子小的多,所以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内,核外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质子和中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都近似为1,忽略电子的质量,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就叫做质量数。 [板书]一、原子结构 (一)、质量数 定义: 符号:A 计算式: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应用:用质量数表示某种原子 [思考]它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科学探究]:1、填写下表,总结A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原子质子数(Z)中子数(N)质子数+中子数(A)相对原子质量 F 10 18.998 Na 12 22.990 Al 14 26.982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2、原子形成离子之后构成原子的微粒哪些发生了变化?如何改变?质量数呢? [总结和比较] 和中的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和电子数。[过渡]精确的测定结果表明,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中子数不一定相同,例如表2中。把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 素,如、、就各为一种核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板书](二)、核素和同位素 核素: 同位素: [思考与交流]:元素、核素、同位素的不同和联系。在周期表中收入了112种元素,是不是就只有112种原子呢?

【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难题及答案(word)

【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难题及答案(word)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 1.某同学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是 A.将Fe、Cu分别加入AgNO3溶液中 B.将Fe、Cu、Ag分别加入稀盐酸中 C.将Fe分别加入CuSO4、AgNO3溶液中 D.将Fe、Ag分别加入CuSO4溶液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否合理,可根据“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分析方案所能得到的结论,确定是否能得出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详解】 A、铁、铜都能与AgNO3溶液反应,证明铁、铜的活动性比银强,但不能比较铁、铜的活动性的强弱,故该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B、铁和稀盐酸反应,铜、银和稀盐酸不反应,而则得出:铁>铜、银,但不能比较铜、银的活动性的强弱,故该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C、铁与CuSO4、AgNO3溶液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铁>铜、银,但不能比较铜、银的活动性的强弱,故该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D、铁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铁>铜;银与Cu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的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该方案能达到目的。故选D。 【点睛】 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设计实验,去验证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氢前边的金属会与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也要注意,与金属反应酸一般是指稀硫酸和盐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 2.常见金属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AgNO3=3Ag+X(NO3)3,有关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X可能是铁 C.金属活动性X>Ag D.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Ag和X 【答案】B 【解析】 【详解】

最新整理高二化学教学高二下学期化学《卤代烃》集体备课教案.docx

最新整理高二化学教学高二下学期化学《卤代烃》集 体备课教案 高二下学期化学《卤代烃》集体备课教案 1、确定本周课程教学内容 内容和进度:完成2-3卤代烃的教学及2-2芳香烃的习题讲评 第一课时:芳香烃的习题讲评; 第二课时:(1)卤代烃的定义、物理性质 (2)溴乙烷的物性; (3)溴乙烷的结构与性质; 第三课时:(1)如何检验卤素原子?如何鉴别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产物? (2)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3)卤代烃的应用 第四课时:习题讲解 2、教学目标: 在必修2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乙醇、乙酸的结构和性质,对有机物的官能团也有了初步了解。因此,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溴乙烷的结构特点及官能团对其化学性质的决定作用,并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思想。 教学重点:溴乙烷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基本规律。 3、资料准备: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材、《步步高》、分子球棍模型、实验视频、实验仪器

4、新课授课方式(含疑难点的突破): 第一课时方案Ⅰ对比思考,讲解提高 对比思考:复习乙烷、乙醇的结构和性质,并对比溴乙烷的结构,讨论它们结构上的异同,并推测溴乙烷可能的化学性质。通过计算机课件、分子立体模型展示甲烷、乙醇、溴乙烷的结构,讨论思考、列表小结。 讲解提高: (1)讲解溴乙烷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官能团-Br的原因:由于溴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较强,使得C—Br键的极性较强,因此反应活性增强。 (2)简介溴乙烷结构的研究方法──核磁共振氢谱(1HNMR)。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同一类型的氢原子为一组峰,如CH3—CH2—Br中有两种类型的氢原子,因此有两组峰。 (3)讲解消去反应的概念。 (4)讲解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基本规律,列表小结。 巩固提高:指导学生进行溴乙烷取代、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其反应规律。 方案Ⅱ实验探究,交流讨论,迁移提高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设计并完成溴乙烷的水解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生的Br-。 提示讨论问题:溴乙烷水解反应的条件是什么?如何检验水解产生的Br-?从结构上分析为什么溴乙烷能发生水解?水解反应中,化学键是怎样断裂和形成的? 交流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间交流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及结果分析,教师进行评价和点拨。 讲解讨论:(1)讲解溴乙烷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官能团-Br的原因:由于溴原

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经典

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经典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 1.下列关于金属资源的说法中,你不赞成的是() A.地球上除少数不活泼金属如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他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B.地球上的金属资源是取之不尽的 C.防止金属锈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以保护金属资源和环境 D.合理开采矿物、寻找金属代用品都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不活泼金属以单质存在,活泼金属以化合物存在,金属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及用之不竭的,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有利于保护金属资源。 A、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银等金属的活动性极弱,在常温或高温时不与氧气反应,它们以单质形式存在于地壳中,故A正确; B、矿物的贮存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所以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B错误; C、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所以防止金属腐蚀可以保护金属。废旧电池中含有汞等重金属,如果将废旧电池任意丢弃,汞等重金属渗出会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如果将汞等重金属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C正确; D、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层出不穷,如用塑料代替钢等,可以减少对金属的使用,故D正确。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资源的保护,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点评: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是依据金属活动顺序表,依据金属的活泼性不同,采取合适的保护措施。 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Mg、Zn、Fe与稀盐酸反应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 盐酸与足量的镁粉、 锌粉 将铜片加入一定量 的硝酸银溶液中 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锌 和盐酸溶液中加入锌 粒 A.A B.B C.C D.D

2020-2021学年度高中化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2020-2021学年度高中化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高中化学教研组要充分利用化学学科教研基地,制定好计划,以助各项教研工作的顺利有序地开展。下面是xxxx 带来关于20xx-20xx学年度高中化学教研组工作计划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20xx-20xx学年度高中化学教研组工作计篇1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与和谐教育目标为指导,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立足龙岗化学教学实际,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强化课堂教学研究,加强教学实施指导,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谐发展,为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作出应有贡献。 二、工作思路 1、聚焦课堂,服务教学。积极围绕“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开展教学调研、课改实践、教学研训、质量监控等教研活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中心,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工作,努力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3、以教研为平台,做好资源整合工作,尝试开展网络教研教学活动,提高教研实效。 4、立足校本,研训一体。深入学校教研组,指导科组

建设和校本教研,督促课改实验,逐步形成教、学、研一体化的务实高效的学校教研机制。 5、创设平台,促进发展。配合区教研室的统一部署,积极创新和充分利各种激励手段,搭建丰富多彩的发展平台,为教师提供充分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 三、工作重点 聚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1、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力倡导和推行启发式教学,加强课堂教学质效研究。要以促进每个学生素质发展为目标,着力解决学生主动乐学和学习习惯养成的问题,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 2、努力探索高中化学课堂的新教法。充分发挥学科中心组成员和青年骨干教师的作用,推出自己的名师开展示范观摩课,着力培养化学学科的名师,形成化学学科课型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20xx-20xx学年度高中化学教研组工作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精神和学校领导的指示,在上学期教研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环境,以教科研为抓手,努力提高教师的化学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进一步强化率先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围绕课堂开展好教学研究

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题(含答案)(word)

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题(含答案)(word)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 1.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先将三者分别加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只有甲可使溶液中析出铁单质。再将三者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只有乙不能使溶液中析出银单质,则三者的金属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 A.甲>乙>丙B.乙>甲>丙C.甲>丙>乙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 【分析】 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详解】 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先将三者分别加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只有甲可使溶液中析出铁单质,说明甲的活动性比铁强,乙、丙的活动性比铁弱,即甲>铁>乙、丙。再将三者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只有乙不能使溶液中析出银单质,说明甲、丙的活动性比银强,乙的活动性比银弱,即甲、丙>银>乙。三者的金属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甲>丙>乙。 故选C。 2.自从央行公告第四套人名币1角硬币从2016年11月1日起只收不付后,“菊花1角”身价飞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菊花1角”材质特殊导致日渐稀少,其使用了铝锌材质。铝、锌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则说法正确的是() A.铝比锌的金属活泼性更弱 B.相等质量的铝和锌和足量稀硫酸反应,铝产生的氢气多 C.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铝多17 D.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铝比锌的金属活泼性更强,故A错误; B、由产生氢气的质量=,可知,相等质量的铝和锌和足量稀硫酸反应,铝产生的氢气多,故B正确; C、由于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锌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铝多17,不是最外层电子数比铝多17,故C错误; D、由元素周期表中一个格的含义可知,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单位是“1”,故D错

高一化学集体备课内容

高一化学集体备课内容 本节内容是本章教材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重点之一。教材涉及:①初中化学有关酸、碱、盐的概念及电离知识。②高一化学③高二化学。④高三化学第一章化学平衡原理知识同时它又是学习电离度知识、弱电解质在离子反应中的表现、离子共存、水的离子积、盐类水解、电解等知识的关键。因此,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本教材主要包括四部分:①通过对初中已有的酸、碱、盐电离知识,导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②实验感性认识: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同浓度、同体积的不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同,并据此导出不同的电解质在溶液里电离程度不相同、得出强、弱电解质的概念。③利用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结构知识,分析电解质的电离情况,加深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的理解 第二节离子反应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2、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3、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写法。 4、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实验法 教学难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重点:电离、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 [引言]上节课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是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进行分类的,化学反应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即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反应。[板书] 第二节离子反应 [设问]①根据初三所学知识,哪些物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呢? ②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检验这些物质是否电离? ③它们电离过程可用什么式子表示? 分析得出电解质的概念。 [板书] 一、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化学组集体备课材料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化学(必修) 化学1(苏教版) 集体备课教案 高一化学备课组 组长:刘凤文 组员:杨帆王秋霞方惠霞 丽水学院附属中学 2006.9

课题: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第1周星期一~星期六总课时 主备教师:刘凤文(06年9月3-9日) 第一课时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的发展简史 2.了解化学在人类进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了解新课程化学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变,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讲演法 教学用具:CAI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由中国四大发明引入 [讲述]一、化学发展简史 简要介绍化学发展的五个时期,每个时期的时间区域和主要特征。 1.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制陶、冶金、酿酒、染色等工艺主要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多少万年摸索而来的,化学知识还没有形成。 2.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炼丹术士和炼金木士们,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为求得荣华富责的黄金,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 3.燃素化学时期(1650年到1775年)。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燃烧的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可燃物放出燃素后成为灰烬。 4.定量化学时期,即近代化学时期(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这一时期建立了不少化学基本定律,提出了原子学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发展了有机结构理论。 5.科学相互渗透时期,即现代化学时期。二十世纪初,量子论的发展使化学和物理学有了共同的语言,解决了化学上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化学又向生物学和地质学等学科渗透,使蛋白质、酶的结构问题得到了逐步的解决。 [讲述]二、化学与人类进步 1.化学的历史功绩 以图片的形式简要介绍化学的发展历史和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1 )四大发明与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化学加速了人类文明人传播 东汉永元五年的木简毕生的活字印刷

金属和金属材料综合测试(含答案)

金属和金属材料综合测试(含答案)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 1.下列四支试管中,铁钉锈蚀最快的是( ) A.B.C.D. 【答案】D 【解析】 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A、缺少氧气,不易生锈;B、缺少氧气,不易生锈;C、同时与水、氧气接触,易生锈;D、氯化钠能加快铁的生锈。故选D。 2.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水的电解 B.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D.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A.根据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分析; B.根据木炭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时间的关系分析; C.根据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时生成的氧气与时间的关系分析; D.根据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时,生成的氢气与时间的关系分析. 【详解】 A.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图中是质量比,故A 选项说法不正确。 B.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时二氧化碳的质量应该是由零增加到一定值,故B 选项说法不正确。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氧气的质量是不断增加的,当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氧气的质量不再增加,故C 选项说法不正确。 D.锌的活泼性大于铁与酸反应产生的氢气的速率快,等质量的锌和铁与酸反应,铁产生的氢气多。故D 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 【点睛】 掌握电解水的实验、质量守恒定律、金属与酸反应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 3 2MnO 加热2KCl+3O 2↑,该反应属于(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 B 、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322MnO 2KCl Δ2KClO +3O ,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C 、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 D 、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B 。 【点睛】 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4.2017年春季,在张献忠沉银现场,考古学家发现了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金币银币光亮如初,铁刀铁矛铸迹斑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金银铜铁都是重要的金属资源 B .金银的化学性质比铜铁更稳定 C .自然界中,金、银、铜、铁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高三化学集体备课记录

高三化学集体备课记录4 时间:4月22日(第八周星期四)下午2:30 —4:30 地点:田家炳实验中学东校区教学楼四楼(学生阅览室) 人物:陈恒庆、刘晓芳、傅本贤、赵玉兰、田燕喃 议题: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中心发言人:陈恒庆 发言内容: 一、注意对照新考纲和旧考纲的不同,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 (一)、新考纲删除内容 1、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2、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及溶解度曲线。 3、结晶、结晶水合物、风化、潮解的概念。 4、了解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改为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5、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了解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电子式的书写也不做要求。 6、燃烧热、中和热”。其它的提法略有变化。 7、以合成氨工业生产为例,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工业生产的条件。 8、了解铜的电解精炼、镀铜、氯碱工业等反应原理。 (二)、新考观增加的内容 1、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对由分子构成某些物理性质的影响。 2、了解焓变的概念。 3、了解焓变和熵变是与反应方向有关的两种因素。 4、了解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5、能写出电池反应方程式。 6、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7、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 简单的计算。 8、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9、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能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 10、了解离子积常数,能进行pH值计算。 11、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12、了解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了解溶度积的含义,能运用平衡移动原 理分析沉淀的溶解、生成和转化过程。

(完整版)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专题

专题复习:金属和金属材料学案 考点一:金属材料及物理性质 1、金属材料 和 有光泽、、、等(2)个性 a大多数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呈色,但铜呈色,金呈色。 b常温下大多为固体,但是液体。 (3)常见的合金 合金是指具有特性的物质,合金和纯金属相比:①②③ 生活中常见的合金有:、、。金属之最: 最早使用的金属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熔点最低的金属是。 考点二:化学性质 3、金属的化学性质 写出下列物质间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FeSO4 ①Fe ②Cu ④CuO ③ FeCl2 ① ② ③ ④ 据此,可总结出金属的化学性质有 a b c 考点三:金属活动性及应用 4.金属活动性及应用

a.默写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b.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并得出结论 (1)Mg+HCl-- (2) Al+HCl-- (3) Fe+HCl— (4) Cu+HCl-- (5 )Ag+HCl-- (6)Al+FeSO4 — (7)Fe+CuSO4-- (8)Cu+AgNO 3—(9)Fe+ZnSO4 — 能反应,不能反应,说明的金属可以与酸反应。 能反应,不能反应,说明的金属可以将的金属从对应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c.设计实验证明Fe比Cu活泼,最佳方案选择的试剂是 d. 设计实验证明Fe、Cu、Ag活动性顺序,最佳方案选择的试剂是考点四:铁的冶炼 1、实验室 (2)实验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为________色,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___,尾气点燃产生__________火焰。 (3)实验注意事项: ①实验开始时要先(目的: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加热后,发生爆炸),后, 实验完毕后,先,后, ②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所以尾气不能直接排放,要,以防止污染空气。 2、工业炼铁 原料:铁矿石(赤铁矿、磁铁矿)、焦炭、石灰石、空气 高炉炼铁的产品是(填纯铁或生铁)

高一化学备课组计划(第二学期)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学计划 一、现状分析 1.教材分析 今年为实行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第3个年头,化学课程设置上以模块的形式出现,而且在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思考、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以及大量的最新科技方面的知识等形式多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是过去教材中很少或未曾出现的,所以对我们尤其是本人提出了新的挑战,不能带着过去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必须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实际对新教材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尽快融入全省的教学氛围中,只要这样才能在教学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新课程主要有三套教材:人教版,苏教版和鲁教版。我校使用的是人教版,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共有8册课本,其中必修有必修1和必修2,要求本学年所有高一学生都要完成;选修有6册,其中选修1《化学与生活》作为会考学生要求,选修2《化学与技术》和选修6《化学与实验》我校学生不选修,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作为选学化学学生的选学内容,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和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作为选学化学学生的必选内容。 2.学生现状分析 本级共有16个教学班,1、2班学生虽是火箭班,但尖子生比较少。3、4、5、6班为理科快班,7、8、9、10、11、12班为普通班(上学期末分科整合班),

整体平均成绩较低,行为习惯表现不尽人意。13、14、15、16班为文科班,对化学科的学习思想认识不是很明确,学习习惯表现不太好,这给化学教学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提升整体成绩一定的困难。 二、指导思想 1.学校关于加强集体备课思想 高一年级要打好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重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基本的生活和学习技能。 本学期要推进有效教学,理直气壮抓教学质量,聚精会神抓课堂效率,要明确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本学期将开展备课组考核,向备课组要质量,向优秀教师团队要质量。加强对课堂的设计和管理,以抓教学常规达到课堂质量的保底要求,以抓有效教学提升课堂质量。 2.年级组关于集体备课思想 年级组根据学校教学计划,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进而指导各备课组精心设计备课组教学计划,并检查落实情况,保证本学科教学的高质量。组织教师不定期听课,开展评课与交流,研究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设计和组织策略,及时改进和提升,要求每位科任教师每周要按时参加备课组活动(听课、评课),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次,重点做好评课。 ①规范备课组集体备课体制,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扎实开展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共同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统一进度、统一思想,明确每位老师负责收集资料、编写练习的板块,发扬团队精神,团

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题(含答案)

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题(含答案)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 1.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有铁和镁 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氯化亚铁,一定没有氯化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铜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加入一定量的镁粉时,镁首先和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镁,因此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但是不可能含有铁和镁,因为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故A 错误; B、滤出的固体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铁和镁,故B正确; 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氯化亚铁,如果不含有氯化亚铁,则氯化亚铁和镁反应能生成铁,加入稀盐酸时就会产生气泡了,这与没有气泡产生相矛盾,也可能含有氯化铜,如果镁很少,不足以和氯化铜完全反应,则滤液中含有氯化铜,故C错误; 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不一定含有氯化铜,如果镁和氯化铜恰好完全反应,则滤液中不含有氯化铜,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防止自行车钢圈锈蚀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保持钢圈的洁净干燥 B.钢圈外涂一层机油 C.被雨淋湿后立即用布擦干再涂上机油 D.被雨淋湿后立即涂上机油 【答案】D 【解析】 【分析】 金属在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 【详解】 A、保持钢圈的洁净干燥,可以防止金属锈蚀,故A正确; B、钢圈外涂一层机油可以防止氧化,故B正确;

金属键和金属晶体结构理论

金属键和金属晶体结构理论 在高中化学课本“金属键”一节中,简略地讲了金属键的自由电子理论和金属晶体的圆球密堆积结构。在本节中将介绍这两种理论的有关史实,并对理论本身进一步加以阐述。 一、金属键理论及其对金属通性的解释 一切金属元素的单质,或多或少具有下述通性:有金属光泽、不透明,有良好的导热性与导电性、有延性和展性,熔点较高(除汞外在常温下都是晶体),等等。这些性质是金属晶体内部结构的外在表现。 金属元素一般比较容易失去其价电子变为正离子,在金属单质中不可能有一部分原子变成负离子而形成离子键。由于X射线衍射法测定金属晶体结构的结果可知,其中每个金属原子与周围8到12个同等(或接近同等)距离的其它金属原子相紧邻,只有少数价电子的金属原子不可能形成8到12个共价键。金属晶体中的化学键应该属于别的键型。 1916年,荷兰理论物理学家洛伦兹(Lorentz.H.A.1853-1928)提出金属“自由电子理论”,可定性地阐明金属的一些特征性质。这个理论认为,在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失去其价电子成为正离子,正离子如刚性球体排列在晶体中,电离下来的电子可在整个晶体范围内在正离子堆积的空隙中“自由”地运行,称为自由电子。正离子之间固然相互排斥,但可在晶体中自由运行的电子能吸引晶体中所有的正离子,把它们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这就是金属键的自由电子理论模型。 根据上述模型可以看出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这个模型可定性地解释金属的机械性能和其它通性。金属键是在一块晶体的整个范围内起作用的,因此要断开金属比较困难。但由于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原子排列方式简单,重复周期短(这是由于正离子堆积得很紧密),因此在两层正离子之间比较容易产生滑动,在滑动过程中自由电子的流动性能帮助克服势能障碍。滑动过程中,各层之间始终保持着金属键的作用,金属虽然发生了形变,但不至断裂。因此,金属一般有较好的延性、展性和可塑性。 由于自由电子几乎可以吸收所有波长的可见光,随即又发射出来,因而使金属具有通常所说的金属光泽。自由电子的这种吸光性能,使光线无法穿透金属。因此,金属一般是不透明的,除非是经特殊加工制成的极薄的箔片。关于金属的良好导电和导热性能,高中化学课本中已用自由电子模型作了解释。 上面介绍的是最早提出的经典自由电子理论。1930年前后,由于将量子力学方法应用于研究金属的结构,这一理论已获得了广泛的发展。在金属的物理性质中有一种最有趣的性质是,包括碱金属在内的许多金属呈现出小量的顺磁性,这种顺磁性的大小近似地与温度无关。泡利曾在1927年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正是这一探讨开辟了现代金属电子理论的发展。它的基本概念是:在金属中存在着一组连续或部分连续的“自由”电子能级。在绝对零度时,电子(其数目为N个)通常成对地占据N/2个最稳定的能级。按照泡利不相容原理的要求,每一对电子的自旋方向是相反的;这样,在外加磁场中,这些电子的自旋磁矩就不能有效地取向。 当温度比较高时,其中有一些配对的电子对被破坏了,电子对中的一个电子被提升到比较高的能级。未配对的电子的自旋磁矩能有效地取向,所以使金属具有顺磁性。(前一节中介绍价键理论的局限性时已指出,顺磁性物质一般是具有自旋未配对电子的物质。)未配对电子的数目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多;然而,每个未配对电子的自旋对顺磁磁化率的贡献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对这二种相反的效应进行定量讨论,解释了所观察到的顺磁性近似地与温度无关。 索末菲与其他许多研究工作者,从1928年到30年代广泛地发展了金属的量子力学理论,建立起现代金属键和固体理论──能带理论,可以应用分子轨道理论去加以理解。(可参看大学《结构化学》教材有关部分) 二、等径圆球密堆积模型和金属单质的三种典型结构 在高中化学课本“金属键”一节中,讲到金属晶体内原子的排列,好象许多硬球一层一层地紧密地堆积在一起,形成晶体。课本中还画出了示意图。所谓等径圆球紧密堆积,就是要把许多直径相同的圆球堆积起来做到留下的空隙为最小。

(完整版)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重庆市凤鸣山中学2011-2012学年化学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试卷 (测试时间50分钟,满分70分) 班级姓名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g:24 Zn: 65 Fe: 56 S: 32 :16 H:1 u:64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1.5分,共2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鞍钢集团全力支持上海世博会,为上海虹桥交通枢纽建设提供4.7万吨精品钢材。关于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钢是纯净物 B.钢是铁合金 .钢的含碳量低于生铁 D.钢的性能优于生铁 2.将金属锰(n)投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将镁条插入硫酸锰溶液中,如果有锰析出,则n、g、u的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n、g、u B.g、n、u .u、g、n D.u、n、g 3.铁制品在通常情况下很易生锈,制造时往往在铁制品表面电镀一层铜起防锈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镀铜铁制品不可以在弱酸性条件下使用 B.镀铜铁

制容器可盛硝酸银溶液 .镀铜铁制品不易生锈的原因之一是使铁隔绝了空气D.镀铜铁制品是一种合金 4.芯片是电脑、“智能”加点的核心部件,它是用高纯度硅制成的。下面是生产单质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Si2 + 2 高温 Si +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5.“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在这五种金属中,有一种金属与其他四种金属的盐溶液都能发生反应,这种金属是() A.金 B.铜.铁 D.锡 6.光亮的铁钉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最不容易生锈的是() 7.下列四个实验中只需要完成三个就可以证明Fe、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必进行的是()A.将铁片放入稀盐酸 B.将铜片放入稀盐酸 .将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8.铝在一百多年里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广泛地使用,原因之一就是铝的抗腐蚀性能好。铝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 A.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铝不与酸、碱反应 .铝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 D.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含答案)经典

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含答案)经典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选择题 1.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 A.H2SO4 B.Al2O3 C.NO2 D.P2O5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硫酸是由氢元素、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他们都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 B、Al2O3是由铝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含有金属元素,故正确; C、二氧化氮是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氮元素和氧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 D、P2O5是由磷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磷元素和氧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故选B。 2.自从央行公告第四套人名币1角硬币从2016年11月1日起只收不付后,“菊花1角”身价飞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菊花1角”材质特殊导致日渐稀少,其使用了铝锌材质。铝、锌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则说法正确的是() A.铝比锌的金属活泼性更弱 B.相等质量的铝和锌和足量稀硫酸反应,铝产生的氢气多 C.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铝多17 D.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铝比锌的金属活泼性更强,故A错误; B、由产生氢气的质量=,可知,相等质量的铝和锌和足量稀硫酸反应,铝产生的氢气多,故B正确; C、由于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锌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铝多17,不是最外层电子数比铝多17,故C错误; D、由元素周期表中一个格的含义可知,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单位是“1”,故D错误。 故选:B。 3.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 C.a处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Fe2O3=2Fe+CO2 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答案】C 【解析】 【详解】 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C、a处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高温 2Fe+3CO2,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氧化碳具有毒性,能污染环境,为防止污染空气,尾气不经处理不能直接排放,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4.已知X、Y、Z三种金属能发生下列反应:X+H2SO4=XSO4+H2↑;Y+Z(NO3)2=Y(NO3)2+Z;Z+X(NO3)2=Z(NO3)2+X.则X、Y、Z三种金属与氢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X>H>Y>Z B.X>H>Z>Y C.Z>Y>X>H D.Y>Z>X>H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X+H2SO4=XSO4+H2↑可知金属X活动性位于氢之前,再根据Z+X(NO3)2=Z(NO3)2+X,可知金属Z能置换金属X,Z的活动性在X前,又因为Y+Z(NO3)2═Y(NO3)2+Z,所以Y能置换Z,Y的活泼性在Z之前,故可得出X、Y、Z三种金属与氢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Y>Z >X>H,故选D。 5.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CO+CuO Cu+CO2 B.CaO + H2O=Ca(OH) 2 C.Zn+CuSO4=ZnSO4+Cu D.SO2+2NaOH=Na2SO3+H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