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教案:第六单元复习知识梳理

最新语文教案:第六单元复习知识梳理

一、单元复习目标

先秦时期,孟子“舍生取义”的政治抱负,墨子反对战争维护和平

的理想,三国时诸葛亮尽忠蜀汉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其广开言路、

严于执法、亲贤远佞的政治主张,唐宋时期杜甫、白居易、范仲淹

忧国忧民的宽阔胸怀.刘禹锡安贫乐道、注重修德的高雅情趣,周

敦颐不慕富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

财富,应加以继承和发扬。

这些诗文写作艺术上各具特色。孟子的辩证说理,墨子的善于类比,诸葛亮以情动人,范仲淹借景抒情,刘禹锡、周敦颐托物言志,杜

甫诗、白居易诗中寓情于事,以及各篇课文中用到的记叙、议论、

抒情相结合的手法,都可以作为复习写作的借鉴。此外,散见于各

篇中的比喻、排比、对偶、反问、对比等修辞手法,骈散结合的句式,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可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加以体会。二、单元内容归纳《鱼我所欲也》论述了义高于一切,人应保持重

义的本心,当道义与生命不能兼得时,应舍生取义的道理。《生于

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

散文

,全文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富于启发性。作者先用六个历史名人的

事例,说明“生于忧患”,接着从理论上阐明凡是承担重大使命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磨练的道理。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磨练的

益处,论证了“死于安乐”,最后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公输》记叙了墨子在楚国即将大举进攻宋国之际,用

锋利、巧妙的言辞阻止了战争发生的故事,表现了墨子“非攻”的

思想。《出师表》写于蜀汉建兴五年,这一年作者准备北伐曹魏,

出师前,他向后主刘禅呈上这篇情辞恳切、真挚感人的表文。在文中,作者提出了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的建议。《陋室铭》虽只有81个字,却能通过对简陋居室的描绘,表达了高洁的志行

和安贫乐道的意趣。《爱莲说》篇幅简短,描绘了莲花美好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和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并且委婉地批

判了当时趋附权贵、追求富贵的恶浊世风。《岳阳楼记》通过描绘

岳阳楼的景色以及迁客骚人登楼赏景所产生的不同情感,勉励朋友

不要因客观环境和个人境遇的好坏而动摇自己的意志,要以忧国忧

民为自己的职责,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诗由四小节构成,前三节描述自己的茅屋

被吹破,大雨如注,长夜难眠的遭遇,都是实写,最后一节描写广

厦万间大庇天下寒士的图景,是作者理想的体现,是虚写。实写与

虚写结合,既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有着流漫主义的色彩。《观刈麦》是一首五言古体讽喻诗,诗人由农民冒着暑热辛苦忙碌而一无

所有联想到自己,不禁反躬自省,把农民的遭遇和作为朝廷官员的

自己不劳而食作鲜明对比,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其目的

是希望朝廷予以重视。这种关心民生疾苦、反躬自省的真情实感,

大大提升了诗歌的思想境界。三、写作指导1.写法指导一部分学

生可能因为

作文

水平不高,成绩不佳而缺少编作文集的自信心和热情,教师可发现

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加以表扬,树立其自信心。教师可培养典型,

让作文一贯写得较好的同学先编成集子,并写序言,或由老师代写

序言,给全班同学做出示范,激起大家的兴趣。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看看编文集有哪些要求,序言中应包括些什么

内容。学生分组活动,各自拿出自己保存的佳作,互相复习,讨论

文集的体例、顺序,或按时间顺序编单元,如小学

作文

、初中作文;或按内容编成单元,如“亲情篇”、“成长篇”、

“复习篇”、“友谊篇”、“劳动篇”、“自信篇”、“自律篇”、“自立篇”等等。对学生中编得好的文集,写得好的序言,可以在

全班推广,亦可进行班际、校际交流。2.精美例文《朝花夕拾》

小引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

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

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中国的做文章有

轨范,世事也仍然是螺旋。前几天我离开中山大学的时候,便想起

四个月以前的离开厦门大学;听到飞机在头上鸣叫,竟记得一年前

在北京城上日日旋绕的飞机。我那时还做了一篇短文,叫做《一觉》。现在是,连这“一觉”也没有了。广州的天气热得真早,夕

阳从西窗射人,逼得人只能勉强穿一件单衣。书桌上的一盆“水横枝”,是我先前没有见过的:就是一段树,只要浸在水中,枝叶便

青葱得可爱。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做着这等事,真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很可以驱除炎热的。前天,已将

《野草》编定了;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他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

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

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羌杂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

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

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

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哄骗

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容

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文体大概很杂乱,因为是

或作或辍,经了九个月之多。环境也不一:前两篇写刊北京寓所的

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

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一九

二七年五月一日,鲁迅于广州白云楼记。单元自主检测题第一部分:1.抄写下面一段文字,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他用那一支又泼là()又yōu()默,又有力的笔,画出了黑暗势力的鬼脸,画出了丑恶的帝国主义的鬼脸,他简直是一个高明的画家。2.诗

文填写。⑴眼前直下三千字,。(于谦《观书》)⑵ ,长命英雄

泪满襟。(杜甫《蜀相》)⑶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

为秋风所破歌》)3.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⑴故不为苟得

也(苟:)⑵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⑶遂许先帝以驱驰(许:)⑷属予作文以记之(属:)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

项是()⑴许多好书都不是畅销书⑵因为畅销书毕竟是有一定

道理的⑶而畅销书也不一定是好书⑷否则他会与时代与社会脱节⑸

但一个人必须要看畅销书a、⑴⑶⑸⑷⑵b、⑴⑶⑸⑵⑷c、⑴⑶⑷⑵⑸d、⑴⑸⑶⑷⑵

5.研究性复习。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已成为人们日常生

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人们尽情享受短信带来的便利和惊喜时,烦恼也接踵而至。传销信息、黄色信息在短信世界里漫天飞舞,严

重地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为倡导健康的短信文化,湖北省

开展了首届“健康短信大赛”活动。⑴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

口号

,要求语言简明,反映活动主题。⑵为了鼓励参与,请你从短信的

内容或形式方面设置三个获奖名目。第二部分:(一)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

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

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者矣。6.这两段描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请用四个字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⑴第一段所览之物的特征:。⑵第二段所览

之物的特征:。⑶这两段所表现的“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7.写出选文中表现“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两个相反的

句子。(用原文回答)8.这两段写“迁客骚人”在岳阳楼上“览

物之情”因景而异的原因是。9.作者在文中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

的或喜或悲,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10.译句。⑴日星隐曜,山岳

潜形。⑵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二)(甲)亲贤臣,远小人,此

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

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乙)高祖(刘邦)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选自《史记高祖本纪》)1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⑴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⑵给馈饷,不绝粮道(绝:)1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两组是

()①之:当世之事百万之军②于:决胜于千里之外不求闻达于诸侯③其:未知其二以彰其咎④而:可计日而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两个句子。⑴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⑵此其所以为我擒也。14.写出源于选文中的两个

成语

。⑴ ⑵15.甲、乙两文都谈到用人的问题,你认为诸葛亮和刘邦都强调了什么?你对此有何看法?(三)以人为鉴郑公魏征①卒。征寝疾,上②与太子同至其第③,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④。征薨⑤,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谓侍臣曰:“人以铜为鉴⑥,可正衣冠⑦;以古为鉴,可知兴替⑧;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⑨尝保此三鉴以防己过。今魏征没,朕亡一鉴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