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基底节区脑梗死的治疗方法

右侧基底节区脑梗死的治疗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右侧基底节区脑梗死的治疗方法

导语:说起右侧基底节区脑梗死的问题,大家可能都会鸦雀无声,可能很少有人对于这个问题有着清晰的认识,这种问题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威

说起右侧基底节区脑梗死的问题,大家可能都会鸦雀无声,可能很少有人对于这个问题有着清晰的认识,这种问题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还好,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所以我们一定要对比引起高度重视,可能大家对于基底节区脑梗问题还没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右侧基底节区脑梗死治疗方法吧!

治疗方法:

1.是要控制基础疾病,主要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控制,这些控制好了,就能减少脑梗塞再发生。

2.是抗凝药物的应用,主要是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日一次,防止梗塞加重和再次梗塞。三是扩张脑血管、改善微循环,一般用中成药为主。四是日常调理,饮食宜清淡、不吃油腻、太咸的食物,积极参加锻炼,改善整个机体的功能。

3.治疗基础疾病,如高血压要控制血压,糖尿病的要控制血糖,高血脂的要调脂治疗;其次扩管改善大脑的微循环,包括扩血管的药物、活血化瘀的药物,如脑脉泰、脑心通、血塞通等;

4.有效控制高血压和各种类型的脑动脉硬化可减少腔隙性卒中的可能性,是预防本病的关键。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治疗类似,一般不用脱水治疗。虽然腔隙性梗死的预后良好,但易反复发作,故预防疾病复发尤为重要。应针对脑血管病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积极治疗,作好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各类脑出血常见临床表现

各类脑出血常见临床表现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 脑出血的分类决定了患者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也预示着疾病的预后,对患者的治疗、康复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临床上多根据出血部位分类,介绍如下: 一、基底节区出血:基底节区是最常见的脑出血部位,豆纹动脉的破裂出血血肿即 位于基底节。基底节出血又可以细分为:壳核出血,丘脑出血,尾 状核头出血等。 1、壳核(内囊)出血:基底节区的壳核是较为常见的出血部位,约占50%~60%,主要 有豆纹动脉外侧在破裂引起,出血后可突破至内囊,临床表现与 血肿的部位和血肿量有关,中大量出血时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 内囊受损的引起的对侧偏瘫,还可有双眼向病灶一侧凝视,偏身 感觉障碍等。出血量大时影响脑脊液的循环,压迫脑组织产生短 时间内昏迷、呼吸心跳受影响,甚至出现短时间内死亡,出血量 小时仅表现为肢体症状,临床上较为多见。 2、丘脑出血:相对壳核出血发生率较低,主要由于丘脑穿支动脉或者丘脑膝状体动脉 破裂导致,丘脑出血的特点除与壳核出血类似的症状如偏身运动障碍、 感觉障碍等,可出现精神障碍,临床上常见的有情绪低落、淡漠等,还 可出现痴呆、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出血量较大亦可短时间内危急生命。由 于位置靠近第三脑室,丘脑出血症状容易反复,还易出现持续性顽固高 热等症状。 3、尾状核头出血:较为少见,出血量常不大,多破入脑室,出现急性脑积水症状如恶心、呕 吐头痛等,一般不出现典型的肢体偏瘫症状,临床表现可与蛛网膜下 腔出血类似。 二、脑桥出血:脑桥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脑桥是较为重要的生命中枢,这种类型的出 血病情相当危重,大于5ml的出血即可出现昏迷、四肢瘫痪、呼吸困难 等症状,还可出现急性应激性溃疡,出现中枢性顽固高热等,多数病 人在发病后不久就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常在发病后48小时内死亡, 脑桥出血因极为凶险,治疗率及治愈率均较低,属于一种危重的脑出 血 5、小脑出血:小脑位于后颅窝,出血大于10ml即有手术指针。小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左右, 发病后可出现小脑功能受损表现:眩晕、共济失调,患者可出现频繁呕吐、后枕部剧 烈疼痛,一般不会出现肢体偏瘫症状,小脑出血量较大时刻出现脑桥受压 影响呼吸功能。小脑蚓部(双侧小脑半球中央部位)出血后血肿可压迫 四脑室影响脑脊液循环,短时间内出现急性脑积水,必要时需要手术治疗。 6、脑室出血:原发性脑室出血较为少见,多见周围部位出血破入脑室。原发脑 室出血症状较为明显,如突发头痛、呕吐、颈强直等,大量出血可很 快进入昏迷症状。

脑出血常见部位(建议收藏)

快速学会脑出血部位辨识脑的解剖示意图:

常见脑出血部位: (1)基底节区出血:基底节区是最常见的脑出血部位,豆纹动脉的破裂出血血肿即位于基底节。基底节出血又可以细分为:壳核出血,丘脑出血,尾状核头出血等..。.。..文档交流 ①壳核出血(putamen hemorrhage):基底节区的壳核是较为常见的出血部位,约占50%~60%,主要有豆纹动脉外侧在破裂引起,出血后可突破至内囊,临床表现与血肿的部位和血肿量有关,中大量出血时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内囊受损的引起的对侧偏瘫,还可有双眼向病灶一侧凝视,偏身感觉障碍等。出血量大时影响脑脊液的循环,压迫脑组织产生短时间内昏迷、呼吸心跳受影响,甚至出现短时间内死亡,出血量小时仅表现为肢体症状,临床上较为多见.。。..。。文档交流 内囊外型出血 1.高血压性脑出血最常见的类型 2.多由外侧豆纹动脉破裂引起

3。内囊三偏征(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及偏瘫)+失语 ②丘脑出血(thalamic hemorrhage):相对壳核出血发生率较低,主要由于丘脑穿支动脉或者丘脑膝状体动脉破裂导致,丘脑出血的特点除与壳核出血类似的症状如偏身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可出现精神障碍,临床上常见的有情绪低落、淡漠等,还可出现痴呆、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出血量较大亦可短时间内危急生命。由于位置靠近第三脑室,丘脑出血症状容易反复,还易出现持续性顽固高热等症状.。..。。.文档交流 内囊内型出血 偏身感觉障碍

③尾状核头出血:较为少见,出血量常不大,多破入脑室,出现急性脑积水症状如恶心、呕吐、头痛等,一般不出现典型的肢体偏瘫症状,临床表现可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类似。。.。.。。文档交流 2)脑叶出血:发生率较少,约占脑出血的5%~10%,一般合并有颅内血管畸形、血液病、烟雾病等患者常见,血肿常见于一个脑叶内,有时也会累计两个闹叶,临床上以顶叶最为常见,因为出血位置较为表浅,血肿一般较大,根据不同的部位以及出血量,临床表现较为多见复杂,可有肢体偏瘫、癫痫发作、失语、头痛、尿失禁、视野缺损等等。..。。.。文档交流

右基底节区脑出血病程记录

定远县总医院 病程记录 2012年10月30日 11:08 主治医师查房记录 今日随李刚主治医师查房:汇报病史:患者何忠华, 男, 62岁,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半天。"而入院。有高血压病史。查体:BP:194/99mmHg神志清楚,急性病人,推入病房,查体合作,言语欠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mm,对光反射灵敏,无眼震及偏盲,口角示齿右歪,伸舌稍左偏,颈软,左侧上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较右侧减低,右侧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左侧偏身感觉减退,右腱反射(++),左侧腱反射(+),左侧巴氏征(+),右侧巴氏征(-),双克布氏征(-)。辅助检查: 2012.10.29我院CCT提示:1.右侧基底节区出血。2.左侧基底节区脑梗死。今日患者病情未进展加重,无头痛、呕吐等不适主诉,饮食睡眠等一般情况良好。李主治查房后指出:患者突发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为,提示患者为急性脑血管病。其定位定性诊断分析如下:1.定位诊断:患者有左侧中枢性舌面瘫,则损伤为右侧皮质延髓束,左肢体中枢性偏瘫,则损伤为右侧皮质脊髓束,综合以上定位应在右侧大脑半球基底节区。2.定性诊断:患者活动状态下急性起病,伴意识障碍,颅内高压症状及血压显著升高,结合头颅CT显示高密度病灶,则定性为出血性性脑血管病。结合定位定性诊断,考虑为脑出血(右侧基底节区)。结合其高血压病史,血压水平,入院诊断为:1.脑出血 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脑出血的治疗原则为:挽救生命,减少神经功能残疾,降低复发率。包括内科和外科治疗。内科治疗措施包括:1.一般措施(安静卧床,重症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瞳孔和意识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加强护理, 保持肢体功能位等)2. 血压处理--合理降压(舒张压约100mmHg)3. 控制血管源性脑水肿,脑出血48h水肿达高峰, 维持3~5d或更长时间消退4. 止血,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生再出血不常见,早期(<3h)可给予抗纤溶药:6-氨基已酸\止血环酸,立止血等。5. 维持营养&水电解质平衡,日液体输入量=尿量+500ml,防止低钠血症, 以免加重脑水肿。6.并发症防治:包括感染,应激性溃疡,稀释性低钠血症,脑耗盐综合征,痫性发作,中枢性高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外科治疗挽救重症患者生命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手术宜发病6~24h内进行,预后与术前意识水平有关,昏迷患者通常手术效果不佳。手术适应证有:①脑出血病人颅内压增高伴脑干受压体征,如脉缓\血压升高\呼吸节律变慢\意识水平下降等。②小脑半球血肿量≥10ml或蚓部>6ml,血肿破入第四脑

高血压右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形成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时间:2018年3月20号15:00 地点:医生办公室 主持人:李XX 主讲人:赵XX 讨论题目:高血压右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形成 讨论目的:提高护理质量 参加人员: 护士长:今天讨论的题目是高血压右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形成的相关护理,现在先请责任护士赵雪林介绍病情经过。 介绍病情经过: 赵XX:患者周中龙,男,57岁,因突发意识障碍,呈昏迷状,伴呕吐、口吐白沫,无畏寒、发热、寒战,于2018年1月19日 14时29分入院。 护士长:病情大家已经了解,现在请各位畅所欲言,针对患者目前的情况提出具体的护理措施。 唐XX护士发言:1、脑出血病人多有不同程度的偏瘫或失语等神经功能障碍,恢复期主要帮助病人进行功能训练。应向病人讲明,通过训

练,功能可逐步改善,以取得其合作。同时,向家属介绍训练方法,以便出院后坚持训练。 2、具体方法是:按摩和被动活动瘫痪肢体,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和减轻肌肉挛缩,维持关节及韧带活动度。按摩痉挛性肢体手法要轻,以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使痉挛的肌肉放松。弛缓性瘫痪按摩手法应适当加重,以刺激神经活动兴奋性。每次按摩5-10分钟,每日2次。 3、肢体被动活动时,要按关节活动的方向和范围做被动运动,一般先活动大关节,再活动小关节,幅度从小到大。痉挛性瘫痪肢体活动要缓慢,弛缓性瘫痪肢体勿过度牵拉,以防肌肉和关节损伤。肌力在Ⅱ级以下者,应鼓励病人自己活动。瘫痪肢体功能训练时,指导病人用意含对患肢发出冲动,使瘫痪肢体的肌肉收缩。反复训练,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达到上肢可举起,下肢可站立和行走。为提高生活处理能力,可指导病人用健肢替代患肢的方法,如右侧肢体瘫痪时,可练习用左手吃饭、写字、取物;穿上衣时先穿患肢再穿健肢,脱衣时则相反。训练病人用一只手穿脱鞋、袜、衣裤,使用拐杖及习步车辅助行步等。失语病人,应进行语言训练,从单字、单词发音,在到讲短句、短语。 王X护士发言: 1、将病人给予重点照顾和观察,最好有专人陪伴。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血糖、尿量、电解质、皮肤和营养状况等的变化,并随时记录; 2、绝对卧床休息,可抬高床头15-30°,以减轻脑水肿,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各种刺激,并酌情加床档或保护性约束。 3、保持呼吸道通畅,仰卧头侧卧位,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和吸痰,

脑出血护理查房

脑出血护理查房 患者卢进清,女,71岁,住院号91318因左侧肢无力2小时于2012-02-13 19:58急诊平车送入院。 病史特点及入院情况:1.患者为老年女性,急性起病。2.代述于今日下午6时左右在卫生间洗澡时突然出现左侧肢无力,倾斜在卫生间,家人发现后扶起,发现左侧肢体不能活动,伴头晕、头痛,无呕吐,无抽搐、二便失禁,无紫绀,家人视病重送我院,急诊急查头颅CT后予甘露醇静滴治疗,拟"脑出血"收我科。3.既往未监测血压。4.查体:T36℃,P92次/分,R21次/分,BP168/96mmHg,神志清醒,急性病容,言语清晰,寒战,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毫米,光反射灵敏,眼球可疑震颤,眼球活动欠佳,向右侧凝视,左侧鼻唇沟浅,伸舌向左歪斜,示齿口角右歪,咽反射存在,颈抵抗明显,两肺呼吸粗,未闻啰音,心律齐,未闻杂音,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左上肢肌力1级,左下肢肌力2+级,左侧肌张力明显升高,左侧腱反射亢进,左侧感觉减退,共济运动不能配合检查,左侧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5.辅查:头颅CT示:右侧基底节区出血,血血肿溃入脑室内。 初步诊断:脑出血 针对此病人提出以下护理问题 1.头痛与血液刺激或颅内压增高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头痛症状减轻 护理措施:(1)安抚病人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尤其是发病后的24-48小时内避免搬动,头部抬高15-30度以利颅内血液回流减轻脑水肿(2)

遵医嘱使用脱水剂,以降低颅内压,从而缓解头痛。(3)耐心向病人解释头痛的原因,并仔细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取得病人配合提供安静适时光线柔和的环境避免环境刺激,各项护理操作动作要轻柔,告诉病人避免情绪激动(4)观察病人头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程度及伴随症状,做好记录报告医生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过多咳嗽无力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呼吸通畅能有效排除气道内分泌物肺功能在正常范围内 护理措施:(1)保持病房空气新鲜每日通风两次室温控制在18-20摄氏度湿度在60%(2)听诊病人肺部呼吸音了解病人呼吸状态如果病人有痰鸣音鼓励病人咳嗽,指导病人有效排痰的方法,必要时给予负压吸痰,观察和记录痰的量,颜色,气味和粘稠度(3)使用气道湿化降低气道分泌物的粘稠度(4)遵医嘱应用抗炎化痰的药物在病人心脏能耐受的范围内鼓励多饮水(5)加强翻身扣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评价:呼吸通畅听诊肺部呼吸音正常 3脑组织灌注异常 护理目标:病人脑组织灌注良好 护理措施:(1)评价并记录患者的意识瞳孔大小位置,对光反应,运动及肢体力量,生命体征的变化(2)予抬高床头30度(3)避免可能引起颅内压升高的护理 评价:患者神志清醒

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护理个案

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 护理个案 外三区陈晃媚 2014-11-3

一,病史介绍 床号:47床姓名:黎永清性别:男年龄:38岁住院号:253064 主诉:右侧肢体乏力、言语不清伴呕吐30分钟余 现病史:患者入院30分钟前进食后突发出现右侧肢体乏力,言语不清,伴呕吐胃内容物,未见咖啡样物,烦躁不安,无昏迷、抽搐,无胸痛,无呼吸困难,无发热,患者同事送院急诊就诊,测血压明显升高,急查头颅CT提示左侧基底节脑出血,予“呋塞米针40mg iv、地西泮10mg iv”及开放静脉通道后,患者神志昏迷,拟“脑血管意外”收住我科。起病以来,精神欠佳,胃纳可,大小便无失禁。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婚育史:已婚已育,育有子女,家人均体健,家庭和睦。 家族史: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等遗传性病史,否认免疫性及精神性疾病,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 体格检查:T:36.4℃ P:82次/分 R:19次/分 Bp:240/129mmHg,神志昏迷,双肺呼吸音增粗,未闻及湿啰音。心界左下扩大,心率82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正常。专科情况:神志昏迷,被动体位,不能言语,定向力、判断力、记忆力、计算力检查不能配合。头颅、脊柱、四肢无畸形。双眼球位置居中,双眼睑无下垂,双眼无凝视,未见眼球震颤,双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左:右=2.5:2.5mm,对光反射灵敏,调节、辐辏反射存在。角膜反射存在,双侧额纹基本对称,左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左歪斜,伸舌不能配合,未见舌纤颤,左侧肢体肌张力正常,右侧肢体肌张力正常,肌力检查不能配合。生理反射存在,右侧巴氏征(+) 辅助检查: 2014-10-02:急查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 指尖血糖7.6mmol/L 2014-10-3:头颅、胸部CT示1、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较前片增大。2、右侧基底节小梗塞灶同前。3、左下肺感染并双侧胸膜肥厚。4、主动脉迂曲,左室增大. 血常规:WBC 17.4×10^9/L,RBC 4.15×10^12/L,HGB 134g/L,PLT 313×10^9/L,GR87.7%;心肌酶示:AST 26U/L,CK-MB 20.3U/L,CK 609U/L,LDH 225U/L,HBDH 192U/L,Glu 7.96mmol/l;血离子正常; 2014-10-5: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 2014-10-6:血常规:WBC 18.2×10^9/L,RBC 3.74×10^12/L,HGB 122g/L,PLT 307×10^9/L,

右基底节区脑出血病程记录

2012年10月30日 11:08 主治医师查房记录 今日随李刚主治医师查房:汇报病史:患者何忠华, 男, 62岁,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半天。"而入院。有高血压病史。查体::194/99神志清楚,急性病人,推入病房,查体合作,言语欠流利,双侧瞳孔等大 等圆,直径3.0,对光反射灵敏,无眼震及偏盲,口角示齿右歪,伸舌 稍左偏,颈软,左侧上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较右侧减低,右侧肢体肌 力5级,肌张力正常,左侧偏身感觉减退,右腱反射(),左侧腱反射(+),左侧巴氏征(+),右侧巴氏征(-),双克布氏征(-)。辅助检查:2012.10.29我院提示:1.右侧基底节区出血。 2.左侧基底节区脑梗死。今日患者病情 未进展加重,无头痛、呕吐等不适主诉,饮食睡眠等一般情况良好。李 主治查房后指出:患者突发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为,提示患者为急性脑血管病。其定位定性诊断分析如下: 1.定位诊断:患者有左侧中枢性舌面瘫,则损伤为右侧皮质延髓束,左肢体中枢性偏瘫,则损伤为右侧皮质脊髓束,综合以上定位应在右侧大脑半球基底节区。 2.定性诊断:患者活动状态下急性起病,伴意识障碍,颅内高压症状及血压显著升高,结合头颅显示高密度病灶,则定性为出血性性脑血管病。结合定位定性

诊断,考虑为脑出血(右侧基底节区)。结合其高血压病史,血压水平,入院诊断为: 1.脑出血 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脑出血的治疗原则为:挽救生命,减少神经功能残疾,降低复发率。包括内科和外科治疗。内科治疗措施包括: 1.一般措施(安静卧床,重症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瞳孔和意识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加强护理, 保持肢体功能位等)2. 血压处理合理降压(舒张压约100)3. 控制血管源性脑水肿,脑出 血48h水肿达高峰, 维持3~5d或更长时间消退 4. 止血,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生再出血不常见,早期(<3h)可给予抗纤溶药:6-氨基已酸止血环酸,立止血等。5. 维持营养&水电解质平衡,日液体输入量=尿量+500,防止低钠血症, 以免加重脑水肿。 6.并发症防治:包括感染,应激性溃疡,稀释性低钠血症,脑耗盐综合征,痫性发作,中枢性高热,下肢深静脉 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外科治疗挽救重症患者生命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手术宜发病6~24h内进行,预后与术前意识水平有关,昏迷患者通常手 术效果不佳。手术适应证有:①脑出血病人颅内压增高伴脑干受压体征, 如脉缓血压升高呼吸节律变慢意识水平下降等。②小脑半球血肿量 ≥10或蚓部>6,血肿破入第四脑室&脑池受压消失,脑干受压&急性阻

病例5--脑出血

病例5--脑出血 一、简要病史: 患者祁某,男性,39岁 家庭情况:育有一子一女 职业:农民 饮食:普食 经济情况:城镇医保,家庭经济状况一般 既往史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否认输血史,否认‘糖尿病’‘肝炎、结核’等传染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过敏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 入院原因: 主因入院前3小时无明显诱因突发头痛,头晕,伴右侧肢体活动不利,恶心呕吐,为非喷射性咖啡色胃内容物,入院前2小时意识障碍,来我院急诊行头颅CT检查后以“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收入我科住院治疗,平车送入为进一步诊治于2017年1月22日22:49收住我科住院治疗,平车送入 诊断: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原发性高血压3级、应激性溃疡 病情摘要: (一)一般检查 T:36.5℃ P:80次/分 R:20次/分 Bp:200/140mmHg 患者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软,胸壁无压痛,心肺听诊正常,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未及,肠鸣音4-6次/分,脊柱四肢无畸形。 (二)神经系统体征 患者深昏迷状态、双眼球居中位,双侧瞳孔左:右=2::2mm,光反应迟钝(+),颈亢(+),痛刺激左侧肢体屈曲,肌力2级,右侧肢体肌不动,肌力0级,双侧双侧巴氏征(+) 检查及化验: 入院后完善术前准备,急查血常规、大血生化、凝血四项,肝炎标记物、

HIV抗体、梅毒抗体、血型鉴定、心电图,备皮、留置尿管等。 治疗: 入院入院后给予多功能心电监护、氧气吸入、静脉予脱水、降压药物,同时予术前准备,完善术前各项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症,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5mg,鲁米那0.2g,于23:05由护士护送去手术室全麻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双侧脑室钻孔引流术+气管切开术,(术后昏迷状态,头部接三根引流管分别是脑室、血肿腔及皮瓣下引流管)于6:30手术结束转入Icu进一步给予呼吸、生命支持 术后第八天(1.30)患者家属要求转回我科,科住院会诊后转回我科继续治疗,患者昏迷状态;气管切开状态,双瞳孔不等大,左:右=2:3mm,光反应(+),颈亢(+),痛刺激左侧肢体定位,右侧肢体伸直,双侧巴氏征(+)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头部伤口无菌敷料覆盖,脑室引流管2根,引流通畅,予脱水、降压、健脑、保护胃黏膜、促醒、化痰、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术后第九天(1.31)患者引流管已留置9天。闭管24小时,患者无明显不适,在无菌条件下拔除脑室外引流管,确认管端完整,伤口换药,无菌辅料覆盖并固定。继续予降颅压、抗感染、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 术后第十二天(2.3)患者神志恍惚,双瞳孔等大等圆,左:右=3:3mm,光反应(+),气管切开状态,请耳鼻喉科医生会诊更换金属气管套管,痰培养回报:肺炎克雷菌,对头孢他啶敏感,予头孢他啶抗感染治疗,予床旁隔离。 术后第十六天(2.7)患者神志恍惚,气管切开状态,头部伤口换药,间断拆线术后第十九天(2.10)患者神志恍惚,气管切开状态,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区及脑室内脑血肿明显吸收、胸部CT示两肺高密度影明显吸收,试堵气管套管。术后第十九天(2.10)患者神志恍惚,气管套管试堵中,无喘憋,拔除气管套管,封闭气管切开伤口,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术后第35天(2.26)患者神志清楚,感觉性失语,双瞳孔等大等圆,左:右=3:3mm,光反应(+),左侧肢体从嘱活动,右侧肢体痛刺激屈曲,双侧双侧巴氏征(+),继续之前治疗。 转归: 术后第52天患者神志清楚,不语,精神差,双眼球居中位,双瞳孔等大等圆,

2016年6月病例讨论基底节区脑出血

四川省林业中心医院 外三科6月护理病例讨论 时间:2016年6月29日 14:00 地点:外三科护办室 主持人:曾双云 参加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内容:基底节区出血死亡病例讨论 曾双云(护士长):今天组织对基底节区出血死亡病人进行病例讨论,目的是主要针对死亡病人的观察及并发症的护理进行讨论,请张笔墨汇报病史。 张笔墨(护士):患者杨素林,女,84岁,因"突发意识障碍2小时" 于2016年06月11日20时42分入院。2小时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出现意识障碍,并倒地不能行走,伴不能言语,立即联系急救120并送往我院,急诊CT示"脑出血",遂收入我科进一步治疗。T37℃,P80次/分,R22次/分,BP220/120mmHg。专科情况:神志模糊,轮椅推入病房,不能言语,对疼痛刺激明显,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光反射迟钝,左侧肢体肌力2级,右侧肢体肌力1级,肌张力正常,余查体不配合。辅助检查:CT示左侧基底节区、侧脑室体旁及左侧岛叶脑出血。占位效应明显,左侧脑室受压变窄。脑萎缩。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血液检查结果

示:RBC:3.01X10~12/L,HGB:103g/L,PLT:113X10~9/L,CL:98.2mmol/L,CK:329u/L.诊断1、呼吸系统衰竭2、循环系统衰竭3、脑疝4、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5、原发性高血压 3级极高危,立即安置心电监护、给予吸氧,并下病危,患者21:32出现呕吐,呕吐咖啡色样液体,并伴小便失禁,立即给予胃复安肌注,并行导尿术。患者逐步停止呕吐,心电监护示心率80-90次/分,氧饱和92-95%,血压160-200/80-100mmHg,抢救成功,积极给予脱水、神经营养、祛痰、消肿等对症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等变化,避免误吸、压疮、深静脉血栓等情况发生。23:00 患者再次出现频繁呕吐,呕吐为咖啡色样胃内容物,再次给予胃复安肌肉注射,同时保持患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给予吸痰处理。3:40患者病情变化,浅昏迷,呼之不应,双侧瞳孔5mm,光反射消失,双下肢对疼痛刺激有反应,心电监护示心率80-100次/分,血压130-135/70-80mmHg,氧饱和93-95%,呼吸23-26次/分,继续给予脱水,控制血压,补液对症治疗,治疗以脱水降颅压为主, 6:30患者出现心率增快,最快220次/分,立即床旁心电图,内二科急会诊,监测患者血压、氧饱和、呼吸等情况,并测体温38.5℃,血压135/80mmHg,氧饱和97%,呼吸28次/分。给予维拉帕米控制心率,复查血气分析及心肌酶血检查,患者心率逐步下降,降至120次/分。7:10分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立

脑出血护理查房

脑出血护理查房

脑出血护理查房 病情简介: 患者xxx 女性76岁,以“言语含糊,右侧肢体无力3小时”为主诉于2010-4-22-.9:00平车入院,缘于3小时前患者家属发现患者于床上自言自语,说话含糊不清,右侧肢体无力不能从床上抬起,伴头痛,无头晕,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无神志不清,无胸闷痛,遂急诊于我院,门诊测血压120/80mmhg 急查颅脑CT提示“左基底节区出血”,为进一步诊治,拟“脑出血”收住院,入院查体:神志清楚,T37.2°C,P85次/分,R20次/分,Bp170/80mmHg,HR85次/分,律齐,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检查: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右侧鼓腮不能,口角向左歪斜,伸舌左偏,无震颤。颈部无抵抗,右侧肢体肌力Ⅱ级,右上肢肌张力低,右下肢肌张力稍增高,左侧肢体肌力Ⅳ级,左侧肢体肌力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克氏征,布氏征阴性。颅脑CT提示“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出血量约7ml”既往史:体检发现血压升高8年余,否认结核,乙肝等传染病,否认家族遗传病。辅助检查:血常规 WBC8.6*109/L,NE52.5%,肾功、电解质、岀凝血指标正常,MB173.0ng/ml,床边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发房性早搏,部分导联ST-T改变。诊疗计划:1、予一级护理,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监测患者神志,呼吸,瞳孔q2h; 2、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注意避免误吸的发生,注意翻身,预防褥疮。 3、患者脑出血诊断明确,且已超过六小时,故予20%甘露醇125ml q8h 加压静滴脱水,极化液消除自由基,马来酸桂哌齐特改善脑细胞代谢,以及雷贝拉唑口崩片制酸保护胃黏膜。 4、患者烦躁,予非那根镇静对症治疗,查血中性粒细胞比值较高,有咳嗽、咳痰,考虑存在发病时误吸引起肺部炎症,考虑有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予光普抗生素头孢曲松静滴抗感染。留置鼻饲管预防误吸的发生。患者于4月23日晚出现排尿困难,给予导尿,留置尿管,并予生理盐水膀胱冲洗,右眼球结膜充血,予鱼腥草滴眼液对症处理,大便干硬,予便秘舒对症;4月25日血压波动于95-127/62-80mmHg,处于正常偏低水平,给予调整脱水方案,改为甘露醇125ml q12h,加用甘油果糖250ml qd与甘露醇间隔脱水,26日血压波动于107-140/67-95mmHg,之后血压均处于正常水平,于5月3日停用脱水剂。住院期间患者体温波动于37.0-37.5°C,夜间睡眠差,

右基底节区脑出血病程记录

2 012年10月30日11:08主治医师查房记录 今日随xx主治医师查房: 汇报病史: 患者何忠华,男,62岁,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半天。 "而入院。有高血压病史。xx: BP: 神志清楚,急性病人,推入病房,查体合作,言语欠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mm,对光反射灵敏,无眼震及偏盲,口角示齿右歪,伸舌稍左偏,颈软,左侧上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较右侧减低,右侧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左侧偏身感觉减退,右腱反射(++),左侧腱反射(+),左侧巴氏征(+),右侧巴氏征(-),双克布氏征(-)。辅助检查:2012.10.29我院CCT提示:1.右侧基底节区出血。2.左侧基底节区脑梗死。今日患者病情未进展加重,无头痛、呕吐等不适主诉,饮食睡眠等一般情况良好。李主治查房后指出: 患者突发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为,提示患者为急性脑血管病。其定位定性诊断分析如下:1.定位诊断: 患者有左侧中枢性舌面瘫,则损伤为右侧皮质延髓束,左肢体中枢性偏瘫,则损伤为右侧皮质脊髓束,综合以上定位应在右侧大脑半球基底节区。2.定性诊断: 患者活动状态下急性起病,伴意识障碍,颅内高压症状及血压显著升高,结合头颅CT显示高密度病灶,则定性为出血性性脑血管病。结合定位定性诊断,考虑为脑出血(右侧基底节区)。结合其高血压病史,血压水平,入院诊断为:1.脑出血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脑出血的治疗原则为: 挽救生命,减少神经功能残疾,降低复发率。

包括内科和外科治疗。内科治疗措施包括:1.一般措施(安静卧床,重症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瞳孔和意识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加强护理,保持肢体功能位等)2.血压处理--合理降压(舒张压约100mmHg)3.控制血管源性脑水肿,脑出血48h水肿达高峰,维持3~5d或更长时间消退4.止血,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生再出血不常见,早期(<3h)可给予抗纤溶药:6-氨基已酸\止血环酸,立止血等。5.维持营养&水电解质平衡,日液体输入量=尿量+500ml,防止低钠血症,以免加重脑水肿。6.并发症防治: 包括感染,应激性溃疡,稀释性低钠血症,脑耗盐综合征,痫性发作,中枢性高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外科治疗挽救重症患者生命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手术宜发病6~24h内进行,预后与术前意识水平有关,昏迷患者通常手术效果不佳。手术适应证有: ①脑出血病人颅内压增高伴脑干受压体征,如脉缓\血压升高\呼吸节律变慢\意识水平下降等。②小脑半球血肿量≥10ml或蚓部>6ml,血肿破入第四脑室&脑池受压消失,脑干受压&急性阻塞性脑积水征象③重症脑室出血导致梗阻性脑积水④脑叶出血,特别是AVM所致&占位效应明显者。该患者无明确手术指征,主要给予内科保守治疗。今治疗上给予保留导尿,并加用菌必治防治感染治疗。余治疗不变。继观。 医生签名: 2012年09月16日11:10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今日随科主任xxxx副主任医师查房: 患者,王道启,男, 72岁,右利手,"突发言语不清伴右侧肢体无力半天。"入院后第三天。今患者症状平稳,无头痛,呕吐等症状,饮食睡眠等一般情况良好。查体: BP: 神志清楚,推入病室,被动平卧体位,急性病容,不完全Broca失语,口角左歪,伸舌右偏,,心肺听诊正常,腹部无明显压痛。右上下肢肌力0级,右上下肢肌张力降低,右侧痛温度觉减弱,右上下肢腱反射(+)。Babinski:

血透并发脑出血护理查房

血透并发脑出血护理查房 病史简介 ◆◆ 基本资料 患者:郑某某,男,48岁,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高血压Ⅲ期、肺部感染 病史汇报 患者系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停车后歪倒在路边,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无意识障碍、肢体抽搐、咳嗽咳痰;急诊入院,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区及三脑室、四脑室、侧脑室高密度影,出血量约35ml;肺CT示:肺纹理增多,双侧少量胸腔积液,给予对症治疗后于5.12日16时转入本科。 既往史 高血压病史10年,平时口服尼群地平,服药不正规,未定期监测血压,血压控制不理想。 入院体检 T37℃,P85次/分,R20次/,BP146/100mmhg,患者昏睡,查体不配合,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毫米,对光反应灵敏,伸舌不配合,颈亢,双肺呼吸音粗,右上肢肌力0级,右下肢肌力Ⅱ级,病理征阳性,左侧肢体肌力基本正常。 辅助检查 5月12日:

血常规:WBC14.73×109/L↑,NEU%88%,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3×109/L↑ 5月19日 生化:ALT280IU/L,总胆红素51umol/L,直接胆红素17. 3umol/L,间接胆红素33.7umol/L,尿酸535umol/L,二氧化碳31mmol/L,血钾3.0mmol/L,血糖6.3mmol/L 血常规:WBC11.03×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7.87×109/L↑5月12日 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区及三脑室、四脑室、侧脑室高密度影,出血量约35ml; 肺CT示:肺纹理增多,双侧少量胸腔积液 护理评估 目前情况 患者现入院第10天,于5.18日迁至普通病房,神志清楚,存在运动性失语,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毫米,对光反应灵敏,伸舌居中,颈软,右上肢肌力0级,右下肢肌力II级,病理征阳性,左侧肌力基本正常,无明显发热、咳嗽咳痰等不适,小便潴留,持续留置尿管中,嘱其锻炼排尿功能。 ◆◆ 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 P1:脑组织灌注异常——与头晕、颅内压升高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