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集合的概念(教师用)

1.1集合的概念(教师用)
1.1集合的概念(教师用)

集合的概念讲义

知能点全解:

知能点一:集合与元素的概念

1、定义:一般地,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简称集。集合中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简称元。

2、集合通常用大写的字母表示,如……;元素通常用小写的字母表

知能点二: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设是一个给定的集合,是某一具体的对象,则或者是的元素,或者不是的元素,二者必居其一,不能模棱两可.

例1:能够组成集合的是( C )

A.与2非常接近的全体实数; B.很著名的科学家的全体;

C.某教室内的全体桌子; D.与无理数相差很

2、互异性: 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它的任意两个元素是不能相同的。集合中相同的元素只能算是一个。如方程有两个重根,其解集只能记为,而不能记为。

例 2:已知,且,求。

解:∵ ∴或 解得:或

又∵时,且 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矛盾

知能点三: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一般地,如果是集合的元素,就说属于,记作;如果不是集合的元

知能点四:集合的分类:

1、按照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是有限还是无限,集合可分为:有限集和无限集。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特别地,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空集是个特殊的集合,空集归

入有限集。如:。

2、按照集合中元素的形式,性质及属性,集合可分为:

(1)单元素集:只含一个元素的集合;如,。

(2)数集:有一些数字组成的集合;

(3)点集:由符合某一条件的点,组成的集合;

(4)解集:由方程或方程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的解组成的解的集合,简称解集。

如:方程的解集是:。

知能点五:常用数集及记法

1、回顾初中关于数的关系:

2、常用数集及记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 记作:(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 记作:或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 记作: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 记作: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 记作:

例 3:用符号和填空:

1、 , , , , , 。

2、已知集合,则 , , , 。

3、设集合。若,则 , 。

知能点六:集合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

2、

解:1 ∵, ∴ ∴

2、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并把这个条件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根据确定条件描述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

(1)公式描述法:

①格式:;②含义:它表示集合由具有性质的所有元素构成的。其中为该集合中元素的代表形式,它表明了该集合中的元素是“谁”,是“什么样”;表明了的范围;为该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特征。

如:不等式的解集可以表示为:或。

(2)语言描述法:用文字来描述确定条件,并把它写在大括号内表示

集合的方法。

如:,等。

例 5:下面三个集合:①;②;③。

(1)它们是不是相同的集合;(2)它们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解:(1)不是同一集合;

(2)集合①的含义由使这个等式有意义的所有实数组成的集合,∴ 实质上=;

集合②的含义是满足条件的的取值范围是,

∴;

集合③的代表元素是,其含义是由满足这个等式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

如:集合可用韦恩图表示为:

知能点拓展:

例 6:若对某集合中的任意两个元素进行某种运算,运算结果仍在此集合中,则称此集合对该运算是封闭的。已知集合由正整数的平方组成,即,则对下列运算封闭的是:( C )

关于等待的演讲稿教师演讲稿好老师要学会等待

关于等待的演讲稿教师演讲稿好老师要学会等 待 冰心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中说道:“只要管理得好,给它适时地浇水施肥,花儿和儿童一样,在春天的感召下,就会欢畅活泼地,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 的确,儿童如花。一个好的老师,要学会等待,让每一朵花儿都幸福地开放。好老师要学会等待。叶圣陶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 农业是有季节的、有成长规律的,既需要播种、除草、施肥,更需要土壤、水分、阳光和一个慢慢等待的过程。我们怎么能强求儿童同时开放,甚至开得一样大小、一种颜色呢?我们要学会用一种良好的心态等待孩子的成长。好老师要还儿童自由的空间。新课标向儿童本位又迈近一大步,关注学习兴趣,观照未来发展。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就是留住儿童对语文、对读书、对语文老师的喜爱。我们不应沉迷于高效霸权,这将导致儿童学习成人化,丧失了童真、童趣,而应让学生保持对学习的新鲜感、向往感,向最近发展区靠拢。拥抱儿童必须还他们一个有游戏的童年。回忆我们的童年,简单的几本书,没有那么多的作业、考试、辅导班,下课尽情游戏,大汗淋漓,放学徜徉在乡野田间,无人护驾,无人押送,叽叽喳喳,捞鱼摸虾,穿行于大街小巷,

攀援于树头墙角……而如今呢,正如王开岭先生所说的:放学后,孩子们像行李被装进一只只笼子直接送回家,失去那温暖而有趣的放学路上,失去了童年的味道。更为可怕的是,许多游戏正在从校园中逐步消失。没有游戏,怎能称得上有童年?好老师必须给予智慧的鼓励。我班的亚男同学是个自我封闭的小女孩,上课从不发言。但我仍给她发言的机会,她终究默不作答,我就让她再静静思考,有了想法写下来交给我。开始常常是一个词或一小句话,我就把它讲给同学们听,符合她意思的,她也会腼腆一笑,后来她越写越多,越写越好,我就把她写得好的地方圈画出来,鼓励她投稿,她多次获奖和发表。现在她仍不发言,但可以当众读一读自己的文章了。我十分耐心地等待着她开出鲜艳而响亮的花朵。好老师要学会等待,要拥抱儿童,欣赏儿童,静听花开。每一个儿童都有着自己的色彩,自己的芬芳,自己的花期。但是每一朵花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命,好老师、好教育就是拥抱儿童,就是耐心地让每一朵花都幸福地绽放。

教师安全职责

教师安全工作指责 加强中小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是根本,明确并强化职责是核心,健全并落实制度是保证,狠抓措施落实是关键。各学校要对照本指南结合实际明确本校各个岗位的安全职责,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制度措施,切实将安全教育和管理融入到学校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确保广大师生安全,确保校园和谐稳定。 一、校长 1.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2.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学校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上级对学校安全工作的部署。 3.全面负责学校安全工作,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防范体系,落实责任制,依法制定学校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4.建立安全工作奖惩制度,把安全工作纳入各部门、个人履职考核,与评优推先和绩效考核挂钩,调动全体教职工共同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积极性。 5.组织召开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分析研究学校安全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学校安全工作计划。 6.及时制止和处理教职工侵犯学生权益和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

7.加强与所属乡镇、街道、社区、派出所、消防、卫生、城管等部门的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共同做好校园及周边安全工作。 8.遇到突发事件立即组织安全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 9.学校安全职责所必需的其它行为。 二、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 1.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学校安全工作,对学校安全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2.可代校长组织召开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传达学习上级有关安全工作的文件,研究学校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整改意见,确保学校安全。 3.根据上级要求,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制度,组织制定各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4.全面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书,把学校安全工作任务分解到各处室、部门和岗位,并负责检查、督导落实。 5.指导学校安全专职干部和各部门负责人开展工作,定期不定期检查各处室、部门、岗位的安全防范和隐患排查工作,并建立相关台账,在相关记录表上签字。

高中必修第一册《1.1 集合的概念》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集合的概念》教案 教材分析 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是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此外,集合理论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感受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对待不同问题,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课前准备 学生通过预习,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请分析以下几个实例: 1.正整数1,2,3, ; 2.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3.2018足球世界杯参赛队伍;

4.《水浒》中梁山108好汉; 5.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二)研探新知 1.集合的有关概念 (1)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set)(简称为集). 思考:上述5个实例能否构成集合?如果是集合,那么它的元素分别是什么? 练习1:下列指定的对象,是否能构成一个集合? ①很小的数②不超过30的非负实数③直角坐标平面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的点④π的近似值⑤高一年级优秀的学生⑥所有无理数⑦大于2的整数 ⑧正三角形全体 (2)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a)确定性:设A一个给定的集合,对于一个具体对象a,则a或者是集合A的元素,或者不是集合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b)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c)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顺序关系的,即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一样,我们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跟顺序无关. (3)思考1:列举一些集合例子和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对学生的例子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答案:(a)把3-11内的每一个偶数作为元数,这些偶数全体就构成一个集合.(b)不能组成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元素是不确定的.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a)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belong to)A,记作a∈A (b)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not belong to)A,记作a?A 例如:A表示方程x2=1 的解.2?A,1∈A (5)集合的表示方法 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之外还常用列

一(1)集合及其运算(教师)

1 / 6 模块: 一、集合、命题、不等式 课题: 1、集合及其运算 教学目标: 理解集合、空集的意义,会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理解子集、真子集、 集合相等等概念,能判断两个简单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或相等关系;理解交集、 并集,掌握集合的交、并运算,知道有关的基本运算性质,理解全集的意义, 能求出已知集合的补集. 重难点: 集合的概念及其运算;对集合有关概念的理解. 一、 知识要点 1、 集合的有关概念 (1) 集合、元素、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2) 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 (3) 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 表示集合的方法:列举法、描述法. 3、 集合运算:交集、并集、补集(全集). 4、 有限集的子集个数公式: 对于有限集A ,若其中有n 个元素,则有2n 个子集,21n -个非空子集,21n -个真子集. 5、 两个有限集的并集的元素个数公式: ()()()()card A B card A card B card A B =+-. 二、 例题精讲 例1、已知{}221,251,1,2A a a a a A =-+++-∈且,则a = . 答案:3 2- 例2、给出下列四种说法 ①任意一个集合的表示方法都是唯一的; ②集合{}1,0,1,2-与集合{}2,1,0,1-是同一个集合 ③集合{}|21,x x k k Z =-∈与集合{}|21,y y s s Z =+∈表示的是同一个集合; ④集合{}|01x x <<是一个无限集. 其中正确说法的序号是 .(填上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 答案:②③④ 例3、下列五个关系式:(1){}?=0;(2)0=?;(3)?∈0;(4){}??0;(5){}0≠?;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5 答案:A 例4、设P 是一个数集,且至少含两个数,若对任意,a b P ∈,都有

我用实际行动践行教师专业化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教师必备基本修养。常有家长向我们反映说,老师的话就是“圣旨”,老师说一句抵我们说十句。这句话是对我们的褒奖,也是对我们的鞭策。学生的可塑性、模仿性强,老师是他们学习模仿的对象。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身上都有老师的影子。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为孩子做好表率。 尊重孩子,因材施教。鼓励学生说清楚自己的意图,并帮助他们找到一个正确交友的方法。不按以前主观的判断去批评,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因此,作为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也就是要努力做到不武断地批评或否定幼儿的想法和做法,不简单、粗暴的指责学生,而是了解实情的来龙去脉,再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进步,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好老师。 学会与家长交流,摆正自己的位置。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同时他们又是一个未成年的人,因此与家长沟通是我们教师的职责。真诚对待每一位家长,如实的和他们交流对孩子教育方面的看法,对家长提出的要求尽量去满足,对家长提出的教育孩子的疑问帮着查资料回答。当问题出现第一时间与家长联络很重要,让家长知道老师对他们反映的问题很重视,对学生的发展也很在意。家长是我们的重要合作伙伴,学校的每项工作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比如说材料的收集、环境的创设等等,我们必须学会相处,放下身段,与家长做朋友,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工作中来,和我们和我们一起,为学生创建活动的空间,改变家长的育人观念。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的我,清醒地认识到,在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方面,是学无止境的。专业成长的空间是无限的,成熟是相对的,成长则是绝对的。刻苦钻研,是作为一个教师的责任感体现,自己在教学中技巧、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到自己在孩子中的威信、影响家长们对我的信任。这需要我常静坐独思已过,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剖析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完善,尽快成长。 其实,很多时候,人是自己培养自己的,就像一本经书上说的“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戒律戒自己,修心修自己”一样,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多时候是自己造就的!

教师演讲稿-好老师要学会等待

·教师演讲稿;好老师要学会等待; 冰心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中说道“只要管理得好,给它适时地浇水施肥,花儿和儿童一样,在春天感召下,就会欢畅活泼地,以旺盛生命力,舒展出新鲜美丽四肢.”确,儿童如花.一个好老师,要学会等待,让每一朵花儿都幸福地开放. 好老师要学会等待.叶圣陶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农业是有季节·有成长规律,既需要播种·除草·施肥,更需要土壤·水分·阳光和一个慢慢等待过程.我们怎么能强求儿童同时开放,甚至开得一样大小·一种颜色呢?我们要学会用一种良好心态等待孩子成长. 好老师要还儿童自由空间.新课标向儿童本位又迈近一大步,关注学习兴趣,观照未来发展.语文教学头;等大事就是留住儿童对语文·对读书·对语文老师喜爱.我们不应沉迷于高效霸权,这将导致儿童学习成人化,丧失了童真·童趣,而应让学生保持对学习新鲜感·向往感,向最近发展区靠拢. 拥抱儿童必须还他们一个有游戏童年.回忆我们童年,简单几本书,没有那么多作业·考试·辅导班,下课尽情游戏,大汗淋漓,放学徜徉在乡野田间,无人护驾,无人押送,叽叽喳喳,捞鱼摸虾,穿行于大街小巷,攀援于树头墙角;而如今呢,正如王开岭先生所说放学后,孩子们像行李被装进一只只笼子直接送回家,失去那温暖而有趣放学路上,失去了童年味道.更为可怕是,许多游戏正在从校园中逐步消失.没有游戏,怎能称得上有童年? 好老师必须给予智慧鼓励.我班亚男同学是个自我封闭小女孩,上课从不发言.但我仍给她发言机会,她终究默不作答,我就让她再静静

思考,有了想法写下来交给我.开始常常是一个词或一小句话,我就把它讲给同学们听,符合她意思,她也会腼腆一笑,后来她越写越多,越写越好,我就把她写得好;地方圈画出来,鼓励她投稿,她多次获奖和发表.现在她仍不发言,但可以当众读一读自己文章了.我十分耐心地等待着她开出鲜艳而响亮花朵. 好老师要学会等待,要拥抱儿童,欣赏儿童,静听花开.每一个儿童都有着自己色彩,自己芬芳,自己花期.但是每一朵花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生命,好老师·好教育就是拥抱儿童,就是耐心地让每一朵花都幸福地绽放.

任课教师安全岗位职责

任课教师安全岗位职责 1.明确并履行岗位安全职责,落实学校安全工作的有关要求,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2.将安全教育有机渗透到本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 3.课前清点学生人数,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上报班主任,课堂上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时应及时制止、告诫、教育,并与班主任或学生家长及时沟通。课间(候课期间)负责本楼层就近楼梯间、楼层的安全工作。 4.密切配合班主任开展安全工作,及时将班内的安全问题向班主任反映,协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妥善处理班级出现的安全问题。 5.课堂教学中如遇突发事件或安全问题,及时将学生有序疏散到安全地带并作妥善处理,同时立即向分管领导或校长汇报。 6.开展“放学前一分钟安全教育”。每天最后一节课下课前,结合实际提醒学生注意交通安全、防劫防骗、防各种伤害事故等安全事项。 7.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安全工作。 体育教师安全岗位职责 1.掌握教学班学生特异体质状况,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安排相关学生活动,并做好记录。 2.做好课前准备,根据教学内容,对场地、器材及教学环境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上课前清点学生人数,查明缺勤学生去向。 3.结合体育项目特点,讲解安全注意事项,带领学生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强化学生相互保护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4.遵循体育运动规律,严格按照体育教学要求上好每节课,不违规操作。特别是体操教学,要做好“保护与帮助”的示范动作,教会学生如何进行“保护与帮助”。 5.严格教学过程管理,把握学生情绪变化。认真、及时化解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或纠纷, 6.掌握体育教学及体育课外活动中发生伤害事故的处理方法及程序,制定学校学生体育教学及体育课外活动伤害事故(急病)应急预案,发生伤害事故时按程序进行处理。 7.响应学校应急预案,大型活动和下雨天根据学校安排,在各自区域值班,杜绝区域内安全责任事故。

《集合的概念》教案

集合的概念》教案 公共教研室汪金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1)了解集合的含义与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2)熟记常用数集符号 (3)掌握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 2. 能力目标:(1)能归纳整理本次课所学的知识 (2)能在实例中运用集合概念的相关知识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的简洁美与人文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集合的表示方法的恰当选择. 三、教法与学法教法:生活实例与数学实例相结合,师生互动与课堂讲解相辅助学 法:自主探究、观察发现、课堂讨论.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 在初中学习中,我们接触过哪些集合?请举例说明. 2. 根据你对集合的理解,能在生活中举出几个集合的实例吗?二)研探新知,建构 概念 1. 集合的含义 思考1:(1)所有的等边三角形; (2)1至10以内的所有质数; (3)学校图书馆的藏书; (4)某班的全体同学. 上述四个例子能否组成集合?并说出集合由什么组成. 板书:一般地,我们把一些能够确定的对象组成一个整体,称为集合,研究的称为元素。通常用大写字母A, B, C,,表示集合,用小写英文字母a, b, c,, 表示集合中的元素?思考2:任意一组对象是否都能组成一个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有什么特征?

(1)某班个子高的同学能否构成一个集合?由此说明什么? 学生:不能?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确定性) (2)在一个给定的集合中能否有相同的元素?由此说明什么? 学生:不能?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互异性) (3)某班的全体同学组成一个集合,调整座位后这个集合有没有变化?由此说明什么? 学生:没变化?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顺序的?(无序性) 探究练习: (1)由1, 3组成的集合与由3, 1组成的集合是同一个集合吗? (2)当x是大于-2小于2的整数时,如果x2和|x|分别构成集合A,B,说出A,B所有元素是否在这两个集合中? 思考3:(1)设集合A表示“1?10以内的所有质数”,那么3, 4, 5, 6这四个元素哪些在集合A中?哪些不在集合A中? (2) 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A,那么某元素a与集合A有哪几种可能关系? (3) 如果元素a是集合A中的元素,我们如何用数学化的语言表达? (4) 如果元素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我们如何用数学化的语言表达? 思考4:( 1)所有的自然数,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能否分别构成集合? (2)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等一些常用数集,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 练习题: 用符号€或「一填空: (1)设A为所有亚洲国家组成的集合,贝U 中国____ A美国 _____ A, 印度____ A 英国 ____ A; (2) 3.14 ___ N, n _____ Q 2. 集合的表示: A. 列举法 思考5:考察下列集合: (1)小于4 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1.2.2集合的运算1教案教师版

1.2.2 集合的运算 第1课时交集与并集 【学习要求】 1.理解两个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和并集. 2.能使用Venn图表示集合的交集和并集运算结果,体会直观图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3.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进行集合的交集与并集运算. 【学法指导】 通过观察和类比,借助Venn图理解集合的交集及并集运算,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体会类比的作用;感受集合作为一种语言在表示数学内容时的简洁性和准确性. 填一填:知识要点、记下疑难点 1.交集的定义:一般地,对于两个给定的集合A,B,由属于A又属于B的所有元素构成的集合,叫 做A与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即A∩B= {x|x∈A且x∈B} . 2.交集的性质:(1)A∩B= B∩A ;(2)A∩A=A ; (3)A∩?=?∩A=?;(4)如果A?B,则A∩B=A . 3.并集的定义:一般地,对于两个给定的集合A,B,由两个集合的所有元素构成的集合,叫做A 与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 {x|x∈A或x∈B} . 4.并集的性质:(1)A∪B= B∪A ;(2)A∪A=A ;(3)A∪?=?∪A=A ;(4)如果A?B,则A∪B =B .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问题情境] 两个实数除了可以比较大小外,还可以进行加减法运算,如果把集合与实数相类比,我们会想两个集合是否也可以进行“加减”运算呢?本节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探究点一交集 问题1你能说出集合C与集合A、B之间的关系吗? (1)A={1,2,3,4,5},B={3,4,5,6,8},C={3,4,5}; (2)A={x|x≤3},B={x|x>0},C={x|0

教师的责任与义务

谈教师的责任心 ——《责任胜于能力》读后感 近日,我认真阅读了《责任胜于能力》这本书。该书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体现了求真务实的精神,其深刻的内涵,浅显易懂的道理,特别是其中一系列的案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阐明了责任直接决定事物的成败,也让我对“责任”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那么,责任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生活中饰演着不同的角色:为人子女,有孝敬父母的责任;为人父母,有抚养子女的责任……无论一个人担任何种职务,做什么样的工作,他都对他人负有责任,这是社会法则,是道德法则,同时也是心灵法则。 对大多数人而言,工作就意味着完成自己份内的事,然后心安理得地拿自己应得的那份薪水。过去,我也一直这样认为,工作既是自己谋生的手段,也是个人对社会的一份责任。一个普通人,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上班下班总是忙忙碌碌,似乎也做不出多少不平凡的业绩。 我个人认为,从大道理来说,责任就是最基本的职业精神;从小的方面来讲,即一个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只有负责任的人,才有资格成为社会中优秀的一员;缺乏责任心的人,也就没有了发挥才能的舞台,成就不了事业的同时,也只能整日沉溺于“怨天尤人”之中。 一个人的工作做得好坏,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他有没有责任感,是否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责任。人的一生必须承担着各种各样的责任,社会的、家庭的、工作的、朋友的等等。人不能逃避责任,对于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要勇于承担,放弃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就等于放弃了生活,也将被生活所放弃。 责任可以使人坚强,责任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能力,永远由责任来承载。责任可以改变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而对工作的态度,又决定了一个人的工作成绩。正如书中所说的“假如你热爱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讨厌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地狱”,心可以做天堂,心也可以做地狱,只在一念之间。表面上看,仿佛是兴趣决定了一切,其实是责任于暗中趋使了一切。我们在工作中,就是要清醒、明确地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发挥好自己的能力,克服困难完成工作。当你认识到、了解到自己的责任,清楚了自己的职责,并勇敢地承担起自己所在工作岗位的责任,那么你的工作就会由压迫式、被动式转化为积极主动,并且享受到工作的乐趣。 我在学校,除了担任八年级十二个班的美术课,同时还兼管学校的档案工作。目前我县正处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水平”验收阶段,为了迎接市级检查、省级验收,档案工作非常繁忙,同时,教育教学任务也比较重,课又耽误不得,所以假期加班加点做档案工作对我来说已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不分寒暑,不舍昼夜,工作忙起来甚至大半天连口水都顾不得喝,还经常把工作拿回家去做,有不少老师关切地问我,做档案工作学校给补助多少钱?我笑而不答,我想我在工作中的付出决不是以金钱的多寡来等价衡量的,在我做任何一项工作的时候,我没有想到我会通过这项工作捞取多少实惠,而首先想到的是我一定要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好,做与不做,是态度问题,做好做赖,是水平问题。我不是工作狂,在春天的脚步悄悄逼进山城的时候,我也渴望约知心密友、携家人亲眷去郊外踏青,可是强烈的责任感不容许我这样做,因为我们要么不做,要做就应该努力把工作做好。工作不是做秀,不是做给哪个领导看的,也不是低调到只为养家糊口,工作是给自己干的。既然你不能因为种种理由放弃你现有的工作,那你为什么不努力把它做好,并在工作中去寻找乐趣呢?当我完成了某项艰巨的工 作,我犹如一个?舷⒌娜送蝗缓粑 搅诵孪实目掌 睦锘岢┛煳薇龋 庵指芯蹙霾皇悄侵掷劣诠ぷ鞯娜怂 芴寤岬玫降摹?SPAN lang=EN-US> 有些事情并不是需要很费力才能完成的。做与不做之间的差距就在于——责任。简单的说,按时上班、准时开会等一些工作上的小事,真正能做到的并不是所有的人。违反单位制度,

教师要学会等待

读书心得:教师要学会等待 最近,我再次捧起了著名作家肖川的作品《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他在书中说:“当我们学会用等待的心情看待学生时,我们就会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少一点失望、少一点冷漠,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多一份亲切”。 什么是“等待”?在有道桌面词典中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等待是指不行动,直到所期望或意料中的人、事物或情况出现。不行动就是要求人们在做事情时不能急于求成,意料中的人、事物情况的出现需要时间,有一个过程,这过程一天,一月,一年,甚至一生都有可能。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等待是教师必须具有的一种素质和技能。当我们学会了等待,才会有桃李满天下的理想,才会有教书育人的执着,才会有对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 如何等待?学生就是一棵棵小树,我们作为老师,要给每个学生开花的时间。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使其绽放思维之花,必须学会等待。课堂上,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生心田种下思想的种子。当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时,不要急于解答,思考的中需要时间吸收水分养料、积蓄力量;当我们讲解了三遍五遍乃至十遍学生仍然不懂时,请不要生气,我们要从这不懂之中读出思维拔节的声音;当我们的课堂一片沉寂时,我们千万不能失望,要静下心来,去倾听在那沉寂中涌动的思维的洪流。我们要从“说话的强者”变成“积极的倾听者”,倾听学生

的欲望、需求、思想、情感,还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课堂成为学生思想之树生长的地方,成为学生心灵散步的百花园!(摘自:中国教育报) 俗话说:“十个指头伸出来有长有短。”学生成长是一个过程,学生成长需要等待,学生成长中的无知值得宽容,学生成长中的缺点必须接纳。教师要学会在等待中树人,在等待中正己,从而享受等待的幸福。

教学设计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李宁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710061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 【教材分析】 1.知识内容与结构分析 集合论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在高中数学中,集合的初步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集合论以及它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中得到应用.课本从学生熟悉的集合(自然数集合、有理数的集合等)出发,结合实例给出了元素、集合的含义,学生通过对具体实例的抽象、概括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2.知识学习意义分析 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选择合适的语言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 由于本节新概念、新符号较多,虽然内容较为浅显,但不应讲得过快,应在讲解概念的同时,让学生多阅读课本,互相交流,在此基础上理解概念并熟悉新符号的使用.通过问题探究、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我总结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情分析】 在初中,学生学习过一些点的集合或轨迹,如:平面内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圆);到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对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有一定的帮助,只不过现在我们要把这个“集合”推广,它不仅仅是点的集合或图形的集合,而是“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使用这种语言,不仅有助于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还可以用来刻画和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学习集合,可以发展同学们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理解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了解集合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2)掌握集合的常用表示法——列举法和描述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选择合适的语言(如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提高语言转换和抽象概括能力,树立用集合语言表示数学内容的意识. 3.情态与价值 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能够解决相关问题,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正确表示集合.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课件 【教学思路】 通过实例以及学生熟悉的数集,引入集合的概念,进而给出集合的表示方法,学生通过自我体会、自主学习、自我总结达到掌握本节课内容的目的.教学过程按照“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归纳总结——获得新知——自我检测”环节安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在初中时最开始接触到的有理数的分类大家应该还很熟悉.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当时我们常见的很简单的题目: 问题1:将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图形中:

§1.1集合的概念及其基本运算(教师)

§1.1集合的概念及其基本运算 基础自测 1.(2008·山东,1)满足M ?{}4321,,,a a a a ,且M {}{}21321,,,a a a a a = 的集合M 的个数是 . 答案 2 2.设集合A ={1,2},则满足A ∪B ={1,2,3}的集合B 的个数是 . 答案 4 3.设全集U ={1,3,5,7},集合M ={1,|a -5|},, U M ?U M ={5,7},则a 的值为 . 答案 2或8 4.(2008·四川理,1)设集合U ={},5,4,3,2,1A {},3,2,1=B {},4,3,2=则 U (A B )等于 . 答案 {}5,4,1 5.(2009·南通高三模拟)设集合A ={}R ∈≤-x x x ,2|2||,B ={}21,|2≤≤--=x x y y ,则 R (A B )= . 答案 (-∞,0) (0, +∞) 例题精讲 例1 若a ,b ∈R ,集合 {},,,0,,1? ?? ???=+b a b a b a 求b -a 的值. 解 由 {}? ?? ?? ?=+b a b a b a ,,0,,1可知a ≠0,则只能a +b =0,则有以下对应关系: ???? ???===+1 0b a a b b a ①或???????===+10a b a b b a ② 由①得,11?? ?=-=b a 符合题意;②无解.所以b -a =2. 例2 已知集合A = {}510|≤+

教师履行职责总结

教师履行职责总结 教师履行职责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速建设适应学校发展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教师履行职责总结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 教师履行职责总结篇一 一学年来,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

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 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工作责任心强,服 从领导的分工积极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 泛获取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 任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本人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政治上与党 中央保持一致,爱岗敬业,默默奉献,以培养人才为己任。恪守职业道德,情操高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坚持在 一切场合都为人师表,维护教师的良好形象。 下面是本人的教学过程中所得的一些体会: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在教学工作方面,优化教学方法,按常规做好课前、 课中、课后的各项工作,认真钻研教材,课堂教学真正体 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结合学校 德育科的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心理;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创新欲望,使学生从情感、思维和 行为上主动参与学习;在培养学生形象和抽象、分析和综合 思维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求新、求异、聚合、 发散等创新学习活动所要求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学生创新 学习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 探索、主动思考、主动操作、主动评价,运用启发学习、 尝试学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在教学中求创新,在活动中促发展,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训练,精心设计练 习作业,练习作业有层次有坡度,对学生的作业严格要求,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在进行计算能力训练时,我要求学 生先要认真审题,边审题边思考:“题抄对了没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能否简算?”计算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一步一 回头,进行自觉检验。如果发现个别学生做错了题,及时 要求学生纠正,自觉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防止再错,养 成认真计算的习惯。平时要求学生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

教师读《西游记》有感【优秀篇】

教师读《西游记》有感【优秀篇】 导语:《西游记》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元杂剧。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本名《大唐三藏取经记》)是西游记故事见于说话文字的最早雏形,其中,唐僧就是以玄奘法师为原型的。下面是XX 整理的精彩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看《西游记》,给我这位教育工作者最深的感受就是如来佛祖是位最好的教师,将一个没有爹娘教育过的、桀骜不驯、任性妄为、人见人恨的山野石猴教化成为一个斗战胜佛,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在如来佛祖身上折射出一名教师应具有的素养——智慧心、仁爱心、耐心、细心、恒心。 我们知道:孙猴子大闹天宫之后,闯下大祸,激恕玉帝,任凭玉皇大帝电击雷劈、刀砍斧剁,烟熏火烤等各种惩治办法也驯服不了这只野猴。可如来佛祖一个微笑,一个小动作就将孙猴子降住,并压入五指山下反省,这足以证明如来佛祖的智慧和耐。教师在教学中也会常常遇到像孙猴子这样任性妄为的“野猴”学生.教师多次批评教育无效,处分,请家长,写检查……等三百六十般武艺用尽,也不见一点效果。问题出在哪里呢?其实,我认为这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作为一名教师,你欠缺方法和能力以及教书育人的智慧。 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老师要想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不仅仅是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应该是

一个潜心教研,有品位的教师,还应该是壮心不已,有追求的教师,更应该是一个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的教师。试想:一位把课讲得乱七八糟,又驾驭不了课堂,知识浅薄,不能如期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且人品差,缺乏耐心、爱心、讲一套,做另一套,教育学生方法简单粗暴的教师,又岂能赢得学生对你的尊重和认可!教师需要有能力和教书育人的智慧:首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教师的学识是教育的前提。这是因为为教学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工作,需要教师创造性劳动,需要教师渊博的知识,只有自己有一桶水才能给别人一碗水,并能坚持学习,不断保持源头活水,才可教学;教师的学识丰厚和业务精通无不为我们开展有效的教育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旁征博引,对问题的分析入木三分,得心应手,妙语连珠,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深邃、豁达、智慧、仁爱,使学生既是在学习知识,又是一份享受;教师的教学才有底气,才能灵活地运用教材,巧妙地处理课堂突发因素,才能让学生刮目相看,“亲其师,信道”; 教师要有能力和教书育人的智慧,不仅要有教书的智慧,还需要有育人的智慧。在育人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因材施教,多把尺子衡量学生,多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多些赏识,少点唯我独尊;多些师者风范,少些失之儒雅;多些赞美、肯定,少些冷漠、批评;多些宽容,少点霸气;多些耐心、

集合的概念教学设计

集合的概念及相关运算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知识来源:集合的概念选自湖南教育出版社必修一中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的第一小节; 2. 知识背景:作为现代数学基础的的集合论,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使用集合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中一些冗长的文字语言.高中数学课程只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作为一种数学简单符号来探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是阶段性的要求,学生将领悟集合的抽象性及其具体性,学会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去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逐渐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3.知识外延:集合相关知识的学习对于接下来函数的学习至关重要,高中函数的概念将建立在集合间关系的基础上的。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心理特征分析:集合为高一上学期开学后的第一次授课知识,是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知识,存在部分同学还沉浸在暑假的懒散中,从而增加了授课的难度。再者,与初中直观、具体、易懂的数学知识相比,集合尤其是无限集合就显得抽象、不易理解,这会给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对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排斥心理。因此本节授课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 2.学生知识结构分析:对于高一的新生来说,能够顺利进入高中知识的学习,基本功还是较扎实的,有良好的学习态度,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对集合概念的知识接纳和理解打下了良好的

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理解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掌握集合的基本运算。能从集合间的运算分析出集合的基本关系,同时对于分类讨论问题,能区分取交还是取并. 2.学会在具体的问题中选择恰当的集合表示方法,理解集合有限和无限的特征,理清“元素和集合关系”和“集合与集合关系”符号的区别,不混淆。 3.学会正确使用集合补集思想,即为“正难则反”的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知识梳理,了解自己学习的不足,明确知识的来龙去脉,把学习的内容网络化、系统化.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领悟知识的横、纵向联系,体会集合的本质. 3. 学生通过集合概念的学习,应掌握分类讨论思想、化简思想以及补集思想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学生自主整理知识结构的过程中,认识到材料整理的必要性,从而形成及时反思的学习习惯,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

第1讲 必修1第一章集合的基本含、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以及基本运算-教师版

教学课题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集合的基本含、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以及基本运算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2)运用类比的方法,对照实数的相等与不等的关系,探究集合之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 (3)能利用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探索直观图示(Venn图)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4)通过探讨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对照数或式的算术运算和代数运算,探究集合之间的运算. 能力目标: (1)发展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学习从数学的角度认识世界 (2)初步经历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的过程,体会集合语言,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3)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的过程,体会集合语言,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以及基本运算 难点:子集、真子集的判断、空集与非空集合的分类谈论 教学过程 课堂导学 1.集合与元素 (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两种,用符号∈或?表示. (3)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4)常见数集的记法 集合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 符号N N*(或N+)Z Q R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关系自然语言符号语言Venn图 子集集合A中所有元素都在集合B中(即若 x∈A,则x∈B) A?B(或B ?A) 真子集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B中至 少有一个元素不在集合A中 A B(或 B A)

【点评】含字母的两个集合相等,并不意味着按序对应相等,要分类讨论,同时也要考虑集合中的 元素的互异性和无序性。 ★★★变式2:集合{|2,}A x x k k Z ==∈,{|21,}B x x k k Z ==+∈,{|41,}C x x k k Z ==+∈,又,a A b B ∈∈,则有( ) A .a b A +∈ B .a b B +∈ C .a b C +∈ D .a b +不属于,,A B C 中的任一个 答案:B 解:设Z k k a ∈=11,2,2221,b k k Z =+∈, ∴12122212()1a b k k k k B +=++=++∈。 新知三: 子集、真子集、空集 ①如果集合A B ?,并且存在元素x B ∈且x A ?,我们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 。 ②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例3:写出集合{1,0,1}-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哪些是它的真子集. 解:子集为:?,{1}-,{0},{1},{1,0}-,{1,1}-,{0,1},{1,0,1}-。 真子集为:?,{1}-,{0},{1},{1,0}-,{1,1}-,{0,1}。 【点评】若有限集A 有n 个元素,则A 的子集有2n 个,真子集有21n -,非空子集有21n -个,非 空真子集有22n -个。 ★★变式3:已知集合{}{}1,21,2,3,4,5P ??,那么满足条件的集合P 的个数是( ) A .5 B .6 C .7 D .8 答案:D 解:满足条件的集合P 可为:{}1,2,{}1,2,3,{}1,2,4,{}1,2,5,{}1,2,3,4,{}1,2,3,5, {}1,2,4,5,{}1,2,3,4,5,共8个。 ★★例4:已知集合{13}A x x =-≤≤,2{,}B y y x x A ==∈,{2,}C y y x a x A ==+∈,若满足C B ?,求 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2{,}{09}B y y x x A y y ==∈=≤≤, {2,}{26}C y y x a x A y a y a ==+∈=-+≤≤, ∵C B ?,∴20 2369a a a -??? +? ≥≤≤≤。 ★变式4:集合{}1,2,3,4A =,2{0}B x N x a =∈-=,若满足B A ?,求实数a 的值组成的集合。 答案:{}1,4,9,16 ★★例5:已知集合A ={|25}x x -<≤,{|121}B x m x m =+-≤≤且B A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解:∵B A ? (1)当B =?时,则121m m +>-,解得2m <。 (2)当B ≠?时,则12121512m m m m +-?? - ??+>-? ≤≤,解得23m ≤≤。 综上所述,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m ≤3。 【点评】当出现“A B ?”这一关系时,首先是讨论A 有没有可能为空集,因为A =? 时满足 A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