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期末总结复习提纲完美版本.docx

软件工程期末总结复习提纲完美版本.docx
软件工程期末总结复习提纲完美版本.docx

《软件工程》复习提纲

1软件与软件工程

1. 1 软件的基本概念(例如,软件的定义、文档、软件的特点等)

简单地说,软件由程序和文档两部分组成,一是机器可以执行的程序及有关的数据,二是机器不能执行的

文档,

软件的两种普遍定义:

①软件是与计算机系统操作有关的程序,规程、规则及任何与之相关的文档和数据。

②软件是程序以及开发,使用和维护程序所需要的文档,包括机器运行所需要的各种程序及有关资料。程序: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按事先设计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执行的指令系列,或者说,用程序设计语言描述

的适合于计算机处理的语句序列。

数据:使程序能正常操纵信息的数据结构。

文档:描述程序、数据和系统开发以及使用的各种图文资料。它具有永久性并能供人或机器阅读。

软件的基本特点:

·①计算机软件产品是一种逻辑产品部件而不是物理产品部件。·②软件产品的生产主要是研制,是通过

人们的智力活动,把知识与技术转化成信息的一种产品。·③软件具有“复杂性” ,其开发和运行常受到

计算机系统的限制。而且,软件投入使用后,仍需要进行维护,这就带来软件维护复杂性的问题。

·④软件不存在磨损,物理上不会老化,但存在软件退化问题。

·⑤软件成本昂贵,其开发方式目前尚未完全摆脱手工生产方式。

1. 2 软件危机的概念

软件危机是指在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由于软件的规模越来越大,复杂度不断增加,软件需求量增大。而软件开发过程是一种高密集度的脑力

劳动,软件开发的模式及技术不能适应软件发展的需要。致使大量质量低劣的软件涌向市场,有的花费大

量人力财力,而在开发过程中就夭折。】

“软件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软件产品质量低劣,甚至开发过程就夭折;

(2)软件生产率低,不能满足需要。

1. 3 软件工程学的概念 (定义 )、研究的内容(三要素)

1993 年 IEEE定义:(1)把系统化的、规范化的、可度量的途径应用于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的过程,也

就是把工程化应用于软件中;(2)研究( 1)中提到的途径。

三要素:软件工程方法与技术、软件工具与环境和软件过程

1. 4 软件工程学的原理、原则

①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

抽象(abstractian)

模块化( modularity )

信息隐蔽( information hiding)

局部化(localization)

一致性( consistency)

完备性( completeness )

可验证性( verifiability )

7 条】:

②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可以考虑以下的

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计划严格管理;

坚持进行阶段评审;

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

采用现代软件开发技术;

结果应该能审查;

开发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

承认不断改进软件工程实践的必要性。

1. 5 软件工程的基本(主要)目标【多目标特性】

付出较低的开发成本;

达到要求的软件功能;

取得较好的软件性能;

开发的软件易于移植;

需要较低的维护费用;

能按时完成开发工作,及时交付使用。

1. 6 软件开发模型概念(常用的几种)

软件生命期的概念:指软件产品从形成概念(构思)开始,经过定义、开发、使用和维护,直到最后被废

弃为止的全过程。按照传统的软件生命周期方法学,可以把软件生命期划分为软件定义、软件开发、软件

运行与维护 3 个阶段。

软件过程模型的基本概念:

它是从某一个特定角度提出的软件过程的简化描述,模型的主要特点是简单化。软件过程是制作软件产品

的一组活动以及结果,这些活动主要由软件人员来完成。通常包括以下4类基本过程:

1. 软件规格说明(软件描述):规定软件的功能及其运行环境(使用的限制)。

2.软件开发:也就是软件的设计和实现,软件工程人员制作产生满足规格说明的软件。

3.软件确认(有效性验证):软件必须经过严格的验证,以保证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4.软件演进(进化):软件随着客户需求的变化不断地改进。

①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 waterfall model )描述了软件生命的一些基本过程活动,所以它称为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这些活动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逐次下降,它的工作流程形式上又很像瀑布,人们更多的把它称为瀑布模型,

该模型如图所示。

②原型模型

原型模型( prototype model )又称快速原型。由于瀑布型的缺点,人们借鉴建筑师或是工厂中的工程师建造原型的经验,提出了原型模型。该模型如图所示。

③螺旋模型

螺旋模型( spiral model )是在快速原型的基础上扩展而成,也有人把螺旋模型归到快速原型,实际上,它是生命周期模型与原型模型的一个结合,该模型如图所示。

④构件组装模型

事实上,在许多的软件项目中,都存在一些重用软件,当软件人员意识到某一个项目中的设计或者代码是另一个项目重复出现时,重用就自然地发生了,构件也正是基于这一思想而产生的。构件的重用又导致软件的可靠性和易维护性,程序在进行修改时产生较少的副作用。近几年来,以组件为基础的软件工程方法出现了,基于构件组装的软件过程模型也随之产生,并且逐渐地被广泛使用,该模型如图所示。

⑤基于面向对象的模型

自从面向对象技术问世后,很快被人们所接受,并得到广泛的应用。面向对象技术确实有很多的优点,其中构件重用是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对象技术强调了类的创建与封装,一旦一个类创建与封装成功,就可以在不同的应用系统重用。

对象技术为基于构件的软件过程模型提供了更强的技术框架,基于面向对象的模型,是综合了面向对象和原型方法以及重用技术的一种模型。该模型如图所示。

⑥基于四代技术的模型

四代语言( 4GL)是在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程序设计语言。

4GL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它的描述定义:

·用于快速开发应用软件的高产工具(重点强调了提高软件开发的生产率)。

·用于快速事务处理系统的高产工具(突出了主要应用领域)。

主要特征描述:

(1)它是非过程化的语言,目的在于高效,直接地实现各种应用系统。在完成了常见的功能时,它却完全

不用编程的方式来构造应用系统。例如,菜单生成器、报表生成器、屏幕生成器、图形软件包等等。程

序员可以不再使用通常编程的方法、算法等来完成某一个功能,而是利用一些生成器,在屏幕上以对话的

交互方式;通过填表或操作屏幕上的窗口、按钮图标;或者在某一个按钮定义时加上适当的一段程序等等。从而,构造用户需要的应用系统生成器自动生成源程序。

( 2)它与数据库的关系密切,能够对大型数据库进行高效处理。它被广泛地应用于数据管理系统中。

以4GL 为核心的软件开发技术称为四代技术。使用四代技术,可以带来许多的方便,在软件开发的时间,

成本和质量等方面都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它毕竟在系统开发全过程中所占有的比例是很少的。

基于四代技术的模型,如图示:

⑦变换模型

变换模型( transformational model )是基于形式化规格说明语言及程序变换的软件开发模型,又称自动程序设计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应用系统是自动生成。该模型如图所示。

⑧循环模型

为了描述软件开发过程中可能的回溯,尤其是维护阶段往往要经历上述各个阶段,采用循环模型描述。

⑨基于知识工程的模型

基于知识工程模型简称智能模型,该模型是知识工程与软件工程结合的产物。

如图所示。

1. 7 传统的瀑布模型分成哪几个阶段,以及基本任务

2可行性研究

2. 1 基于计算机的系统

可以将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定义为某些元素的一个集合或者排列,这些元素被组织起来,以实现某种方法、过程或者借助处理信息进行控制等。人们通过“系统”完成某个预定的目标。

系统元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可能成为某一个更大系统中的一个元素,并称为该系统的一个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它是某一个更大的基于计算机的系统的一部分,

宏元素。也就是说,宏元素是因此,系统具有复杂的层次结构。

例如,一个工厂自动化系统,它实质上是一个由若干个系统组成的层次结构。如图所示。

计算机系统工程是指与构造基于计算机系统有关的过程、方法和技术。

计算机系统工程的任务是,组织并指导系统工程师定义全系统各层次中的所有基于计算机系统的元素。

系统工程过程比软件工程过程更复杂,系统工程过程主要有以下的活动:·需求定义;系统设计;

子系统开发;系统集成;系统安装;系统进化;系统退役。一个计算机系统工程包括硬件工程、

软件工程和人机工程 3 部分。【数据库工程、网络工程】

2. 2 可行性研究的概念、目的、任务

概念:可行性分析和研究就是研究问题是否有解。如果问题没有解,分析员应建议停止项目的开发;如

果问题有解,而且值得解,分析员应该提供解的方案(存在几个可能的方案,比较各个方案的优缺点,并

推荐一个较好的方案)。

目的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有解和是否值得解。

任务:可行性研究的输入信息是系统的一个框架描述和系统将如何在机构中使用的说明信息,可行性研

究的结果是一份报告,报告该项目是否值得开发和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可行性研究过程如图所示。

2. 3 可行性研究内容包括哪几方面的可行性?

经济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

社会可行性;

方案的抉择与可操作性;

可行性研究报告

2. 4 系统分析与系统结构模板

软件开发方法可分为两大类:

面向过程的开发方法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为了提高软件的生产效率和软件产品的质量,选择好的软件开发方法是一个重要的措施。

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 4 类 :

①功能分解方法

该方法可表示为:功能分解方法= 功能 + 子功能+ 功能接口

表达了功能分解方法具有 3 个要素,即功能、子功能、功能接口。用这种方法对系统进行分析是一个功能分解的过程,它的基本思想是将系统看成由若干功能构成的一个集合,每一个功能又可以分成若干子功能

(子加工或者过程)等等。在这一过程中,同时定义每一个功能的接口。

②数据流方法

基于数据流的方法也是一种从问题空间到某一种表示的影射的方式,它用数据流图表示。人们习惯把该方

法直接称为结构化方法,由于它简单、实用,是传统软件工程最广泛使用的重要方法之一。该方法可以

表示为:

数据流方法= 数据流+ 数据变换+ 数据存储+ 终结点+ 加工说明+ 数据词典

【其中,终结点是通常的数据源和数据池。】

这种方法思维的基本出发点是数据流,即利用数据流来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它采用了逐层分解,逐步求精

的基本原则,分析人员沿着问题空间的数据流进行分析,从而,把数据流影射到分析结果的模型上(数

据流图)。

③信息造型方法

基于数据的信息造型(建模)方法本质上是一种分析方法,它的发展与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有时把信息模型看作数据库模型。

该方法可以表示为:

信息造型 =对象 +属性 +联系 +父类型 / 子类型 +关联对象

这里的对象是客观世界中的某种事物的表示,它具有属性,但不包含操作。

信息造型方法的基本出发点立足于数据(数据结构)而不是数据流,由问题空间认识导出数据结构,从而

建立分析模型,这种方法的描述工具之一是ER图(实体-联系图),它的基本元素是实体、属性和关联。信息造型方法的重要核心概念是实体—关系,实体是问题空间中的一个事物,它带有一组数据的属性,关

联描述问题空间中事物之间的联系。实体与关联加上属性形成一个网络结构,软件人员常常使用ER 图描述系统的信息状态。

【例如,典型的代表是JACKSON方法】

④面向对象方法

用面向对象( object-oriented 简称 OO)方法,容易模拟人类习惯的思维方式,便于在计算机系统中自然地表

达客观事物。

该方法可以表示为:

面向对象方法=对象 +类 +结构(分类 / 组装) +继承 / 委托 +消息 (通信 )

其中,对象是一组属性和服务的封装体,它是问题空间中某一事物的抽象。这个公式仅仅表达了面向对象

方法中几个重要的特征。

面向对象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利用面向对象概念和方法,它把重点集中在对问题空间的理解上,为软件系统

需求建造模型。

面向对象技术把对象作为基本构件单位,整个系统的结构建立在一系列的类之上;软件分析和设计过程重

要的是构筑类和类族、类(对象)的识别及划分、认定其属性和方法、类与类之间的关联、消息的传递等等。

系统结构模型:

结构模板如图所示。它由用户界面处理、输入、处理和控制、输出、维护和自测试等 5 部分组成。

3软件需求工程(软件系统分析)

3. 1 软件系统分析的概念、原则及任务

软件需求是指用户对目标系统在功能、行为、性能等方面的期望。

概述 : 系统分析是关于客观世界中问题空间的一个加工过程,它输入的是目标系统的问题空间,输出

的是系统需求规范,加工过程则是一个抽象和理解的过程。

系统的 3 方面含义:

(1)系统是由若干要素(部分)组成;

(2)系统有一定的结构,即软件体系结构。例如,块状结构,层次结构等等;

(3)系统有一定的功能。

软件需求具有几个特征:

重要性;困难性;艰巨性。

需求分析原则

应该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5 条):

(1)必须理解和表示问题的信息域,可用数据模型描述

(2)必须定义软件将完成的功能,可用功能模型描述

(3)必须表示软件的行为(服务、操作),可用行为模型描述;

(4)对描述的信息、功能和行为模型必须被划分(分解),使得分析模型可以用层次的方法展示细节。

(5)分析过程应该从要素信息移到实现细节。可以采用逐步求精的技术。

需求分析的任务就是借助于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导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3. 2 需求分析的过程

3. 3 软件需求建模(三个子模型+数据字典)

在分析模型中,核心是数据字典,围绕着数据字典有 3 个层次的子模型,即数据模型、功能模型、行为模型。

○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用于描述数据对象之间的关系,数据模型应包含有三种相关的信息,即数据对象、属性和关系。

数据模型常常用“实体—关系图” ( Entity-Relationship Diagram 简称 ERD)来描述 ,也称为 ER模型。○

功能模型

功能模型可以用数据流图描述,所以又称为数据流模型,人们常常用数据模型和数据流模型来描述系统的

信息结构。当信息在软件系统移动时,它会被一系列变换所修改,它描绘信息流和数据从输入移动到输出,

以及被应用变换(加工处理)的过程。

【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 简称 DFD)是一种图形化技术,数据流图符号简单、实用。用数据流图

可以表达软件系统必须完成的功能,在进行系统分析,是把软件系统自顶向下逐层分解、逐步细化的过程,由此所获得的功能模型是一个分层数据流图,它也就描述了系统的分解。】

一个加工的画法和抽象数据流图的示意图。

○行为模型

在传统的数据流模型中,控制和事件流没有被表示出来。在实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中,行为建模显得尤

其重要。事实上大多数商业系统是数据驱动的,所以非常适合用数据流模型,相反地,实时控制系统却很

少有数据输入,主要是事件驱动,因此,状态机模型是最有效的系统行为描述方式。当然,也有同时存在

数据驱动和事件驱动两类模型的系统。

行为模型常用状态转换图(简称状态图)来描述,它又称为状态机模型,状态机模型通过描述系统的状

态以及引起系统状态转换的事件,来表示系统的行为。状态图中的基本元素有事件、状态和行为等。

○数据字典

在结构化分析模型中,数据对象和控制信息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一种系统的有组织的描述方式表示每一

个数据对象和控制信息的特征,这可以由数据字典来完成。

简单说,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 )用于描述软件系统中使用或者产生的每一个数据元素,是系统数据信息定义的集合。

3. 4 结构化分析方法( SA 方法)的概念和描述工具 (数据流图、数据词典、加工说明、其他

补充材料 )

SA 法的基本思想:“分解”和“抽象”。

分解:对于一个复杂的系统,为了将复杂性降低到可以掌握的程度,可以把大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

然后分别解决(如下图)。

抽象:分解可以分层进行,即先考虑问题最本质的属性,暂把细节略去,以后再逐层添加细节,直至涉及到

最详细的内容,这种用最本质的属性表示一个系统的方法就是“抽象”。

3. 5 软件规格说明

4软件设计工程

4. 1 软件设计的概念(包括总体设计、详细设计)

软件需求确定以后,进入由软件设计、编码、测试三个关联阶段构成的开发阶段。

软件设计是一个把软件需求转化为软件表示的过程,也就是把它加工为在程序细节上非常接近于源程序的

软件表示(描述)。

设计任务:根据软件的功能和性能需求等,采用某种设计方法,完成数据设计、系统结构设计、过程设计

和界面设计等。

编码是根据这种过程性描述,生成源程序代码,然后通过测试,最终得到完整有效的软件。

4.2软件设计原则和原理

4.3软件设计过程和模型

4.4软件体系结构、系统分解(常用工具、图形等)

4.5模块和模块设计、模块的内聚度和类型、模块的耦合度和类型、模块设计的准则(高内聚低耦合)

4.6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SD方法与描述工具)

4.7 数据流图的两种类型,从数据流图导出程序的初始结构图,常用的( 1 )变换分析与变换设计(2)事务分析与事务设计

4.8过程(详细)设计的概念

4.9结构化程序设计及基本控制结构(SP方法)

4.10过程(详细)设计的工具(常用工具:程序流程图、盒图、问题分析图(PAD)、伪代码等)

5软件测试工程

5. 1 测试的基本概念(定义)

软件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审查文档和执行程序的过程,对于程序的测试是根据软件的规格说明(例如软

件的功能、性能、运行环境等要求)以及程序内部结构而设计一批测试用例,并利用这些测试用例去运行

程序,以发现软件错误的过程。

5. 2 测试的目的、原则以及流程

(1)目的是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投入,尽可能多地发现软件中的各种错误。

(2)原则:

·所有的测试都应该追溯到用户需求。

·应该尽早制定测试计划。

·应该由第三方进行测试工作。

·穷举测试是不可能的。

·充分注意到错误的群集现象

·测试应该从“小规模”到“大规模”

( 3)测试流程:

5. 3 常用的测试的方法(手段)和技术(人工评审静态测试、机器静态分析、程序正确性证明、机器动态测试)

常用的动态测试方法有白盒法和黑盒法。

①如果了解软件产品的内部逻辑结构,针对某些特定条件设计测试用例,对软件的逻辑路径进行测试,可

以用白盒法;

②如果已经了解软件产品规定的功能,则测试是为了证实各个功能完全可执行,并在各功能中查找错误,

可以用黑盒法。

无论是白盒法还是黑盒法,关键都是如何选择高效的测试用例。

高效的测试用例是指一个用例能够覆盖尽可能多的测试情况,从而提高测试效率。

3种测试技术:

(1)逻辑覆盖

( 2)循环测试

( 3)基本路径测试

5. 4 程序流图及与复杂度计算(McCabe 复杂度)

程序流图(控制流图)简称流图,它是程序流程图中结构化构件改造为一个有向图的形式,或理解为流程

图的简化形式例如,由程序流程图导出的程序流图,如图所示。

谓词结点是指流图中有条件判断的结点。

基本路径测试的主要有 4 个步骤:

①根据详细设计或源程序代码结果,导出程序流图。

②计算环路复杂性

根据 McCabe 的定义,环路复杂性是根据程序图G 边数和节点数来计算:

V( G)=E-N+2

其中, E 是程序流图中的边数,N 是流图中的结点数。

例如,上述程序流图的环路复杂性是:

V(G) =17-13+2=6

或者:V(G) =谓词结点数 +1=5+1=6

或者:V(G) =6(个区域)

③确定线性独立的基本路径集

所谓独立路径是指至少引入程序的一个新处理语句集合或一个新条件的路径。如果使用程序流图术语描述,

独立路径是至少包含一条在定义该路径之前不增用过的边。

④ 设计测试用例

软件测试人员可以根据判断点给出的条件,选择适当数据作为测试用例,保证每一条路径可以被测试。

5. 5 测试的步骤(策略)

软件测试过程可以分成 4 个步骤进行,即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组装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如图示

软件开发与测试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 1)单元测试

通常应该先进行“人工走查” ,再以白盒法为主,辅以黑盒法进行动态测试。使用白盒法时,只需要选择

一种覆盖标准,而使用黑盒法时,应该采用多种方法。

( 2)集成测试(系统安装测试、系统组装测试、综合测试)

关键是要按照一定的原则,选择组装模块的方案(次序)然后再使用黑盒法进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如果

发现问题较多的模块,需要进行回归测试时,再采用白盒法。目标主要是发现与模块接口有关的各种

错误。

(3)验收测试(确认测试、有效性测试)

应该以黑盒法为主。确认测试中进行软件配置复查,主要是静态测试。

(4)系统测试

把软件、硬件和环境连接在一起,在实际运行环境下进行全面测试,检查系统是否与需求分析一致,主要

针对分析和设计阶段的错误,测试方法主要是黑盒法

6软件维护工程

6. 1 软件维护的定义、软件维护的类型(分类)

定义:软件维护是在软件已交付给用户使用后,为了改正错误,或者满足用户新的需求而修改软件的过程。类

型:纠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6. 2 软件维护的特点(代价、副作用)

系统的维护过程,需要花费很大的工作量,这关系到软件的维护成本问题。与软件维护工作量有关的因素

主要有以下几点:

·系统的大小。

·程序设计语言。

·系统的年龄。

·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

·其他因素。

由于修改软件而引起新的错误称为软件维护的副作用,副作用主要有 3 种:( 1)修改代码产生的错误( 2)修改数据产生的错误( 3)文档产生的副作用

6. 3 软件维护的流程

6. 4 软件的可维护性概念

软件可维护性是指纠正软件系统出现的错误和缺陷,以及为满足新的要求进行修改、扩充或压缩的容

易程度。

可以用 7 个特性来度量软件的可维护性:

7面向数据结构的方法

7.1 Jackson 方法的基本概念

7.2 Jackson 图(用于描述数据结构和程序结构)

7.3 Jackson 方法的设计步骤

8快速原型的开发方法

8.1 快速原型方法与定义

8.2 原型开发的分类

8.3 快速原型开发的过程

9面向对象软件工程方法

9. 1 面向对象基本概念

对象、类(类的结构)、封装性、继承性、多态性、消息和方法

名词概念

对象本身的性质称为属性,每个对象都存在一定的状

对象是现实世界中的实体、态( state),属性用于描述对象的静态特征,反映对象对象实物、事物等等。对象包含当前状态的数据项(一组数据)

两个基本的因素:属性和方方法是内部标识( identity), 可以给对象定义一组运算

法(静态属性与动态行为)( operation), 对象通过其运算所展示的特定行为称为

对象行为( behavior), 方法用于描述对象的动态特征,

反映对象的一种行为,是对对象属性的操作、服务类(类的结构)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结构和相同操作的对象的集合

封装性封装意味着把属性和服务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基本构件(对象)

继承性继承是使用现存的定义作为基础,建立新定义的技术

多态性多态性是指同一个消息发送到不同类的对象时产生不同的行为,或者说不同类的对

象接收到同一个消息导致不同的动作

消息和方法消息( Message)是指对象之间在交互中所传送的通信信息。类中的操作实现的过程

称为方法 (method) ,方法描述了类与对象的行为

面向对象面向对象 =对象 +类+结构 (分类 / 组合 )+通信 (消息 )

9. 2 面向对象建模

(1)面向对象建模( Rumbaugh 方法, OMT( Object Modeling Technique ))

OMT 方法使用了建模的思想,按照这种建模技术,分析模型主要由 3 个子模型构成。即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功能模型。OMT 为每一个模型提供了图形表示。

( 2)对象模型概念和描述工具(对象图)

对象模型( Object Model )用于描述由对象和相应实体构成的系统内部对象的静态结构。包括对象的定义、

对象的属性、对象的运算、对象之间的关系等。三类模型中对象模型最关键,它是分析阶段 3 个模型的核心,提供了其他两类模型都适用的框架。

( 3)动态模型概念和描述工具(状态图)

动态模型( Dynamic Model )用于根据事件和状态描述系统的控制结构、动态行为,即执行操作。例如,消

息发送、事件—状态。

( 4)功能模型概念和描述工具(数据流图)

功能模型( Function Model )用于描述系统的计算结构、数据变换、数据流动的情形等功能关系。

(5)面向对象分析模型中三个子模型的关系

模型建立的次序,从功能模型返回对象模型的箭头,表示模型化过程是一个迭代过程。

9.3 面向对象分析

(1)面向对象分析及基本过程( Coad 与 Yourdon 方法的三个子模型、对象模型的五个层次)识

别类&对象、划分结构(分类 -继承;组装 -委托)、定义属性、定义服务、标识主题

(2)建立对象模型(描述系统的什么)

(3)建立动态模型(描述系统的什么)

(4)建立功能模型(描述系统的什么)

9.4 面向对象设计

(1)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概念

(2) OOD 的三大活动

·总体设计(系统分解与设计)

·数据设计

·对象设计

(3)系统结构分解(块状型、层次型、混合

(4) OOD 模型(四个垂直部分与五个层次)

(5)数据设计与对象设计

9.5 统一建模语言(UML)的基本概念以及建模

●静态模型 :用例图、类图、对象图、包图

●动态模型 :状态图、活动图、顺序图、合作图

●实现模型 :构件图、配置图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个人工作总结(20201117135536).docx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个人工作总结 身为建筑公司的一员,有机会能在这样的条件下学习和锻炼,感到无比的自豪,这种环境和外部的条件给了我们一种自信和荣耀,但更多的是对我们的今后工作的鞭策,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时刻要以企业的形象来约束自己,我们所有的言行要符合特级企业的标准,逐步培 养自身的个人素质和修养,才能无愧于领导的信任和培养 . 通过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同时还需要多看书,认真学习好规年的工作,有进步、有收获、有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不足 一、整体工作状态 ( 一) 上半年的工作——紧张而忙绿 由于公司刚成立不久、人员配备不足, 20xx 年年底有多个项目同时开工的情况下,上半年我同时负责安徽 拓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综合楼工程、安徽马氏铸造设备制造有限公 司的厂区工程、安徽美诺华药物化学有限公司8#车间工程的现场管理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由于三个工程的开工时间相对集中,同 时进行主体施工,因而显得紧张而忙碌,只好白天进行现场管理,晚 上加班整理资料。尽管如此,仍出现过几个工地同时有事情要处理, 因不能同时到场而被抱怨的情况。 ( 二) 下半年的工作——相对轻松 下半年,美诺华、马氏铸造、拓山重工和苏村幼儿园相继进行竣工

验收,此外两名实习生也可以帮我分担一部分工作,因而下半年的工作相对轻松起来。 二、岗位职责的履行 1.全面负责工地施工的组织、协调和指挥工作 每个项目部成立后,我均在第一时间协助项目经理进行现场查验, 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合理规划施工道路、料场、施工机具及临 时设施的位置,配合公司安全科指导现场临时用电的设置,几个项目基本上一次性满足施工规年来,各项目部工作的开展均算顺利,施工生产得到健康、有序的进行。 2.技术指导工作 (1)工程开工前认真研究图纸,并汇总监理及各班组发现的各种问 题,及时在图纸会审中一一解决。 (2)每个工序开工前及时对班组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关键部位的 施工坚持旁站,发现问题时及时给予解决。 (3)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图纸设计存在问题或存在施工难度大的,积 极寻找解决方案,并与现场监理及设计人员沟通,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质量控制 (1)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包括核对质保资料,检查材料外观,并及时送样检测,杜绝不合格材料在工程中使用。 (2)施工规个环节发现有质量隐患的,均要求相关人员立即进行整 改,整改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4.进度控制

2018软件工程工作总结3篇

2018软件工程工作总结3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电信行业的第三次重组,给我们通信服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我很荣幸在这个大好时机来到中国网通常州分公司,成为网 通公司的一名宽带医生,我非常珍惜这份工作机会。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xx年已接近尾声。回首繁忙而又充实的xx年心中不禁感 慨万千,过去的一年中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使得技术水平、沟通技巧等方面都 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当然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经历, 也给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忆。 非常幸运能够来到**公司参加工作,回顾业务培训期的一个月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我们首先对宽带医生这项业务的前期推出做了很细致的准备,仔细讨 论了在业务推出以后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然后参加了代维部门的实践学习,深入 了解了网络的接入技术,以及在修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接着参加了为期两天的 新员工入职培训班,认真听取了相关领导对公司的发展概况,组织结构,以及各 部门职责的介绍,并认真学习了公司的基本业务和增值业务,对公司的产品和服 务有了很清楚的认识。 后期在主管的带领下,我们陆续对周边保有用户进行了宽带医生免费体验活动,也让用户知道我们这项延伸服务的推出,树立我们**宽带的品牌形象。 在过去的工作当中,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那些远远不够,我也在实际工作中认识到自己的 不足,业务还不够熟练,很多知识还有欠缺,处理事情不成熟。因此在今后的工 作中,我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克服不足,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努力: 1、学无止镜,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各种学科知识日新月异。我将坚持不懈地 加强学习,向理论学习,向专业知识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 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并用于指导实践。 2、“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业务知识,通过多看、多学、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服务技能,克服年轻气躁,做到脚踏实地,提高工 作主动性,不怕多做事,不怕做小事,在点滴实践中完善提高自己。 3、不断锻炼自己的胆识和毅力,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工作过程 中慢慢克服急躁情绪,积极、热情、细致地的对待每一项工作,继续提高自身文 化的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工作人员。 4、在工作上积极配合省公司“关于配合全省宽带续费率提升活动开展“宽带医生” 服务的建议”的活动;加强对武进、新区、金坛宽带医生的业务宣传,增加这些区 域的服务量;加大对他网用户的宣传,扩大宽带医生的服务群,争取将用户发展为 本网用户;明确宽带医生远程服务软件的一整套受理、安装、服务的流程,加强远 程服务软件的推广,将远程服务和上门服务结合起来。

化工分离工程知识点培训资料

1.什么叫相平衡?相平衡常数的定义是什么? 由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干相,这些相保持物理平衡而共存状态。热力学上看物系的自由焓最小;动力学上看相间表观传递速率为零。Ki=yi/xi 2.简述分离过程的特征?什么是分离因子,叙述分离因子的特征和用途。 答:分离过程的特征:分离某种混合物成为不同产品的过程,是个熵减小的过程,不能自发进行,因此需要外界对系统作功(或输入能量)方能进行。 分离因子表示任一分离过程所达到的分离程度。定义式:i j ij i j y y x x α= 3.请推导活度系数法计算汽液相平衡常数的关系式。 汽液相平衡关系:L i V i f f ??= 汽相:P y f i V i V i φ??= 液相:OL i i i L i f x f γ=? 相平衡常数:P f x y K V i OL i i i i i φγ?== 4.请写出活度系数法计算汽液相平衡常数的关系式,并指出关系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 5.什么是设计变量,如何通过各单元设计变量确定装置的设计变量。 在设计时所需要指定的独立变量的数目,即设计变量。 )2(+-+∑-∑=∴C n N N N N r e c e v u i ① 在装置中某一单元以串联的形式被重复使用,则用r N 以区别于一个这种单元于其他种单元的联结情况,每一个重复单元增加一个变量。 ② 各个单元是依靠单元之间的物流而联结成一个装置,因此必须从总变量中减去那些多余的相互关联的物流变量数,或者是每一单元间物流附加(C+2)个等式。 6. 什么叫清晰分割法,什么叫非清晰分割法?什么是分配组分与非分配组分?非关键组分是否就一定是非分配组分? 答:清晰分割法指的是多组分精馏中馏出液中除了重关键组分(HK)之外,没有其它重组分;釜液中除了轻关键组分(LK)之外,没有其它轻组分。非清晰分割表明各组分在顶釜均可能存在。 在顶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分配组分;只在顶或釜出现的组分为非分配组分。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心得总结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个人总结 学期就快要结束了,到了最后一周居然还有软件工程课程设计,还要考试真的有点忙啊,不管怎样还是好好干吧,把对工程的理论研究、学习成果用于实践也是一种检验学习成果和提升工程能力的有效手段嘛。 工作内容安排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的第一天拿到题目,听取老师对于课程设计的要求、要完成的工作、预期要达到的效果和注意事项。然后分组、讨论和确定选题。这真正的课程设计才算开始了,经过组长,组员的反复研究、论证后一致决定选择:实习题目4:开发一个基于Web的BBS系统,包含一般BBS所具有的功能,如用户注册、用户信息管理、发贴功能、贴子管理、主题词查询、用户信息修改和查询等。 这个题目对于现代化的网络交流来说发展的成熟而且符合当代互联网大众的网络需求,符合现代网络对信息分享讨论的爱好,我们一致预测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也将会是非常流行的一种交流介质。 确定选题后我们开始软件开发的第一步,需求分析,详细设计等内容,分块分工完成模块,我分到的主要部分就是分析论坛里面的帖子内容,用户的爱好,然后解决用户的索引需求,把用户的索引需求智能的、友好的呈现给用户,把这部分的代码编写,测试,把用户界面做好就是我接下来几天的工作内容。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想把我的这部分内容做好,做得完美,我的好好的分析一下,对全组对整个系统的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又认真分析了本部分的内容和本部分要实现的功能,对本部分实现的主要思想理清,认真设计界面,还有对队员们的模块能有效的结合起来,让他们的模块也能有效的供我使用,做好我的接口也方便其他模块与此的衔接。 问题与解决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遇到了好多前所未有的问题,第一次接触HTML网页开发,第一次邂逅JSP web应用程序开发,第一次有了原来开发应用程序是需要数据库的,对于这些都是第一次接触,需要了解HTML的基本语法,需要学习JSP web 应用程序web app的开发方法,需要实践配置数据库TOMCAT、SQL sever,居然有这么多的东西需要从头来,对于这些方面我就像一张崭新的白纸,怎么能在短短的四五天时间内将这张白纸绘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卷呢,这是我们面对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没有找借口,我们没有懒惰,我们更没有放弃,而是迎难而上,到图书馆“大采购”求资料,找到想要的,真想把图书馆搬到课程设计实验室。接下来就是根据我们的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等内容分模块编写网页源代码,修复bug,测试代码,连接数据库这样我们的全新的基于web的BBS论坛就成功上线了。

钻孔灌注桩施工总结计划.docx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一、实施方案 1、质量管理体系见表1 表 1 项目经理:张玉涛项目总工:郭海峰指挥层 生产经理:冯永春倪金洲 合同经理:苏云长材料经理:刘敬涛 施工队长:王清波质检科长:贾绪军执行层 测量班长:贾占生设备科长:林宝清 操作层工长:陈会霞 测量员:曲建伟 试验员:朱守成肖丹 安全员:于淼 质检员:张力 操作手:张东王强等 2、材料要求 材料要求:水泥采用金宁羊42.5R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粗集料产地南京,级配良好最大粒径为31.5 cm,细集料产地南京,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采用JM9缓凝泵送外掺剂。 3、施工控制参数 (1)每立米材料用量(质量比)为: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 380:797: 1014:190:3.04 水灰比为 0.5砂率为0.44坍落度20cm (2)制备泥浆用塑性指数 IP>10的粘性土或膨润土 , 泥浆性能指标要求见下表 泥浆性能指标要求

钻孔地层相对粘度含砂率胶体失水率酸碱度方法情况密度( ps.s )(%)率(%)(ml/30min)PH 正循一般地 1.05—16— 228— 4≥96≤ 258— 10环层 1.20 易坍地 1.20—19— 288— 4≥96≤ 158— 10 层 1.45 4、施工方法 (1)准备场地、测量放线 施工前进行场地平整,清除杂物,钻孔位置处平整夯实。根据桩位坐标,用全站仪准确定出桩位。同时对施工用水、泥浆池 位置、动力供应、钢筋加工场地、施工便道做统一的安排。 (2)埋设护筒 护筒因考虑多次周转,采用 5mm钢板制成,护筒内径比桩径大300mm;护筒中心竖直线应与桩中心重合,平面允许误差为 50mm,竖直线倾斜不大于 1%,实测定位,护筒高度高出地面 0.3m。 (3)钻孔 ①将钻机调平对准钻孔, 把钻头吊起徐徐放入护筒内。钻进 时,连续补充泥浆,维持护筒内应有的水头,避免坍塌。 ②钻孔连续进行,不间断,视土质及钻进部位调整钻进速度。 在护筒刃脚处,低档慢速钻进,使刃脚处有坚固的泥皮护壁。钻 至刃脚下 1米后,可按土质以正常速度钻进。粘土中钻进,由于泥浆粘性大,钻锥所受阻力也大,易糊钻。选用尖底钻锥、中等转 速、大泵量、稀泥浆钻进。 ③钻进时,为减少扩孔、弯孔和斜孔,采用减压法钻进,使

软件工程知识点总结

软件工程(简要知识点) 一、. 软件过程五个模型对比(瀑布模型、快速原型、增量、螺旋、喷泉模型) 二、可行性研究: 1、任务: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 2、四个方面:技术、经济、操作可行性、法律 3、数据流图四种成分:1、源点/终点2、处理3、数据存储 4、数据流 三、需求分析: 1、任务:确定系统必须完成哪些工作,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清晰、具体的要求。 2、结构化方法就是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 3、实体联系图:1、数据对象2、属性3、联系(1:1、1:N、M:N) 四、总体设计: 1.任务:回答“概括的说,系统应该如何实现”,用比较抽象概括的方式确定系统如何完成预定的任务,也就是说应该确定系统的物理配置方案,并且进而确定组成系统的每个程序结构。 2.系统设计阶段(确定系统具体实施方案)、结构设计阶段(确定软件结构) 3.模块独立:内聚和耦合 4. 耦合表示一个软件结构内各个模块之间的互连程度,应尽量选用松散耦合的系统

5. 内聚(Cohesion): 一个模块内各元素结合的紧密程度 6.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变换流和事务流 五、详细设计: 1.任务:确定应该怎样具体的实现所要求的系统,也就是说经过这个阶段的设计工作应该得出对目标系统的精确描述,从而在编码阶段可以把这个描述直接翻译成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程序。 2.过程设计的工具(程序流程图、盒图、PAD图、判定表、判定树) 七、测试: 1、单元测试:又称模块测试。每个程序模块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子功能,所以可以对该模块进行单独的测试。由于每个模块都有清晰定义的功能,所以通常比较容易设计相应的测试方案,以检验每个模块的正确性。 2、集成测试: 在单元测试完成后,要考虑将模块集成为系统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模块之间的通信和协调问题,所以在单元测试结束之后还要进行集成测试。这个步骤着重测试模块间的接口,子功能的组合是否达到了预期要求的功能,全程数据结构是否有问题等。 3、白盒测试技术(逻辑覆盖、基本路经测试)

分离工程考题(选择,填空)

重点:掌握分离过程的特征,分离因子和固有分离因子的区别,平衡分离和速率分离的原理。 难点:用分离因子判断一个分离过程进行的难易程度,分离因子与级效率之间的关系。 ?1、说明分离过程与分离工程的区别 ?2、实际分离因子与固有分离因子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3、怎样用分离因子判断分离过程进行的难易程度 ?4、比较使用ESA与MSA分离方法的优缺点。 ?5、按所依据的物理化学原理不同,传质分离过程可分为那两类 ?6、分离过程常借助分离剂将均相混合物变成两相系统,举例说明分离剂的类型. 1、下列哪一个是机械分离过程() (1)蒸馏(2)吸收(3)膜分离(4)离心分离 2、下列哪一个是速率分离过程() (1)蒸馏(2)吸附(3)膜分离(4)沉降 3、下列哪一个是平衡分离过程() (1)蒸馏(2)热扩散(3)膜分离(4)离心分离 1、分离技术的特性表现为其()、()和()。 2、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因此需加入()来达到分离目的。 3、分离过程分为()和()两大类 4、分离剂可以是()或(),有时也可两种同时应用。 5、若分离过程使组分i及j之间并没有被分离,则()。 6、可利用分离因子与1的偏离程度,确定不同分离过程分离的()。 7、平衡分离的分离基础是利用两相平衡(组成不等)的原理,常采用()作为处理 手段,并把其它影响归纳于()中。 8、传质分离过程分为()和()两类。 9、速率分离的机理是利用溶液中不同组分在某种()作用下经过某种介质时的() 差异而实现分离。 10、分离过程是将一混合物转变为组成()的两种或几种产品的哪些操作。 11、工业上常用()表示特定物系的分离程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大分离程度又称为 ()。 12、速率分离的机理是利用传质速率差异,其传质速率的形式为()、()和()。 13、绿色分离工程是指分离过程()实现。 14、常用于分离过程的开发方法有()、()。 1、分离过程是一个() a.熵减少的过程; b.熵增加的过程; c.熵不变化的过程; d. 自发过程 2、组分i、j之间不能分离的条件是() a.分离因子大于1; b.分离因子小于1; c.分离因子等于1 3、平衡分离的分离基础是利用两相平衡时()实现分离。 a. 组成不等; b. 速率不等; c. 温度不等 4、当分离因子()表示组分i及j之间能实现一定程度的分离。 a. ; b. ; c. 5.下述操作中,不属于平衡传质分离过程的是() a. 结晶; b. 吸收; c. 加热; d. 浸取。 6、下列分离过程中属机械分离过程的是(): a.蒸馏; b. 吸收; c. 膜分离; d.离心分离。 7、当分离过程规模比较大,且可以利用热能时,通常在以下条件选择精馏法():

软件工程学习心得作业

软件工程作业

软件工程心得体会 通过这半学期我对软件工程的学习,老师在课堂上从软件工程的基础到用户的需求分析,最后到黑盒白盒测试通过自身做过的一些案例,生动形象的讲解了软件工程这门本身枯燥乏味的课程,这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通过让我们自己去做一些需求分析,我们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 老师不仅仅在课堂上对我们悉心的知道,在课外还让我们多看一些有关软件工程方面最前沿的理论,通过这段时间我读了《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件工程案例》这两本书,通过自己的读书学习,我有以下心得体会。 众所周知软件对于一个公司,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一个软件的维护也十分重要,下面我就讲一些关于软件维护的知识。 维护阶段是软件生存期中时间最长的一个阶段,也是花费的精力和费用最多的一个阶段。由于操作系统软件和基础软件版本升级或应用管理系统软件的不断开发、完善,需要对软件进行维护。但当运行环境改变或者系统功能、性能需求发生变化,使原软件不能通过维护的手段满足用户需求时,则需要进行软件更新。 1.软件维护的类型: 软件的开发过程对软件的维护有较大的影响。若不采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开发软件,则软件只有程序而无文档,维护工作非常困难,这是一种非结构化的维护。若采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开发软件,则各阶段都有相应的文档,容易进行维护工这是一种结构化的维护。非结构化维护活动只能从阅读、理解和分析源程序开始,这样做难以弄清系统功能、软件结构、数据结构等问题,常常造成误解。同时由于没有测试文档,也不可能进行回归测试很难保证程序的正确性。这种软件维护

方法仅在软件工程时代之前采用。在进行结构化维护活动时,需从评价需求说明开始,弄清楚软件功能、性能上的改变;对设计说明文档进行评价,并进行修改和复查;根据设计的修改,进行程序的变动;根据测试文档中的测试用例进行回归测试;最后,把修改后的软件再次交付使用。这对于减少精力、减少花费和提高软件维护效率有很大的作用。 2.软件维护的困难: 软件维护的困难主要是由于软件需求分析和开发方法的缺陷造成的。软件生存周期中的开发阶段没有严格而科学的管理和规划,就会引起软件运行时的维护困难。这种困难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读懂别人的程序是困难的。 (2)文档的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表现在各种文档之间的不一致以及文档与程序之的不一致。 (3)软件开发和软件维护在人员和时间上存在差异。 (4)软件维护不是一项吸引人的工作。 3. 软件维护的费用: 软件维护的费用在总费用中的比重是不断增加的,它在1970 年占35%~40%,1980 年上升到40%~60%,1990 年上升到70%~80%。软件维护费用不断上升,这只是软件维护有形的代价,另外还有无形的代价,即要占用更多的资源。由于大量软件的维护活动要使用较多的硬件、软件和软件人员等资源,这样一来,投入新的软件开发的资源就因不足而受到影响。由于维护时的改动,在软件中引入了潜在的故障,从而降低了软件的质量。 4.软件维护的分类

工程竣工报告模板总结模板计划模板.docx

房山区长阳镇起步区 2 号地北侧多功能用地 11#商 业楼等 2 项工程竣工 质 量 报 告 审定: 审核: 编制: 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目录 1、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程实体质量情况评估.....................错误!未定义书签。 3、施工资料完成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4、主要建筑设备、系统调试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5、安全和功能检测、主要功能抽查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6、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工程概况 总体简介 序号项目内容 1工程名称 房山区长阳镇起步区 2 号地北侧多功能用地11#商业 楼等 2 项 2工程地址房山区房山线长阳站8 号地东侧 3建设单位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4设计单位华通设计顾问工程有限公司 5监理单位北京赛瑞斯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6勘察单位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 7质量监督单位房山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8施工总承包单位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9合同承包范围土建、水电安装、通风空调、幕墙、消防及装饰工程 10结算方式中标价 +工程洽商 11合同工期607 日历天 12合同质量目标整体竣工验收合格 建筑设计概况 序号项目内容 1建筑功能商业楼 2建筑特点智能化建筑设计 3建筑面积 2总建筑面积 49925m 4层数地上 4 层局部 5 层地下 2 层 地上 首层地下一层 5建筑层高 层高 地下二层 2-5 层 直燃机房 ±标高室内外高差: 6建筑高度 檐口高度:建筑总高度 7耐火等级二级人防等级 6 级

精选软件工程师工作总结

精选软件工程师工作总结 1、分享条经验:“学历代表过去、能力代表现在、学习力代表未来。”其实这是一个来自国外教育领域的一个研究结果。相信工作过几年、十几年的朋友对这个道理有些体会吧。但我相信这一点也很重要:“重要的道理明白太晚将抱憾终生!”所以放在每一条,让刚刚毕业的朋友们早点看到哈!- 2、一定要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为此目的制定可行 的计划。不要说什么,“我刚毕业,还不知道将来可能做什么?”,“跟着感觉走,先做做看”。因为,这样的观点会通过你的潜意识去暗示你的行为无所事事、碌碌无为。一直做技术,将来成为专家级人物?向管理方向走,成为职业经理人?先熟悉行业和领域,将来自立门户?还是先在行业里面混混,过几年转行做点别的?这很重要,它将决定你近几年、十年内“做什么事情才是在做正确的事情!”。- 3、软件开发团队中,技术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技术是 万万不能的!在技术型团队中,技术与人品同等重要,当然长相也比较重要哈,尤其在mm比较多的团队中。在软件项 目团队中,技术水平是受人重视和尊重的重要砝码。无论你 是做管理、系统分析、设计、编码,还是产品管理、测试、文档、实施、维护,多少你都要有技术基础。算我孤陋寡闻, 我还真没有亲眼看到过一个外行带领一个软件开发团队成功地完成

过软件开发项目,哪怕就一个,也没有看到。倒是曾经看到过一个“高学历的牛人”(非技术型)带一堆人做完过一个项目,项目交付的第二天,项目组成员扔下一句“再也受不了啦!”四分五裂、各奔东西。那个项目的“成功度” 大家可想而知了。- 4、详细制定自己软件开发专业知识学习计划,并注意 及时修正和调整(软件开发技术变化实在太快)。请牢记:“如果一个软件开发人员在1、2年内都没有更新过自己的知识,那么,其实他已经不再属于这个行业了。”不要告诉自己没有时间。来自时间管理领域的著名的“三八原则”告诫我们:另外的那8小时如何使用将决定你的人生成败!本人自毕业以来,平均每天实际学习时间超过2小时。- 5、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软件开发人员尤其如此。 书籍是学习知识的最有效途径,不要过多地指望在工作中能遇到“世外高人”,并不厌其烦地教你。对于花钱买书,我个人经验是:千万别买国内那帮人出的书!我买的那些家伙 出的书,!00%全部后悔了,无一本例外。更气愤的是,这些书在二手市场的地摊上都很难卖掉。“拥有书籍并不表示拥有知识;拥有知识并不表示拥有技能;拥有技能并不表示拥有文化;拥有文化并不表示拥有智慧。”只有将书本变成的自己智慧,才算是真正拥有了它。- 6、不要仅局限于对某项技术的表面使用上,哪怕你只

《生物分离工程》知识点整理(DOC)讲解学习

《生物分离工程》知识点整理(D O C)

生物分离工程 第一章(绪论) 生物分离工程的定义和过程 生物分离工程定义(名词解释): 为提取生物产品时所需的原理、方法、技术及相关硬件设备的总称,指从发酵液、动植物细胞培养液、酶反应液和动植物组织细胞与体液等中提取、分离纯化、富集生物产品的过程。 过程: 目标产物捕获 目标产物初步纯化(萃取、沉淀、吸附等方法) 目标产物高度纯化和精制 细胞分离三种手段:重力沉降离心沉降过滤 第二章 离心分离原理和方法: 原理:离心沉降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发生的。 单位质量的物质所受到的离心力: 式中: r为离心半径,即从旋转轴心到沉降颗粒的距离; ω为旋转角速度; N为离心机的转数,s-1

方法:(1)差速离心分级 (2)区带离心(差速区带离心、平衡区带离心) 离心分离设备: 离心力(转速)的大小:低速离心机、高速离心机、超离心机 按用途:分析性、制备性 按工业应用:管式离心机、碟片式离心机 实验室用以离心管式转子离心机,离心操作为间歇式 悬浮液的预处理方法和目的: 方法: 1.加热:最简单和最廉价的处理方法。黏度、促凝聚、固体成分体积、破坏凝胶结构、增加空隙率 调pH值:方法简单有效、成本低廉 2.凝聚:在凝聚剂(如铝盐、铁盐、石灰和NaCl)作用下,细胞蛋白质等胶体去稳定,并聚集成1mm大小的凝聚块的过程。(机理:破坏双电层,水解后胶体吸附,氢键结合等) 3.絮凝:在絮凝剂高分子聚合电解质的作用下,胶体颗粒和聚合电解质交连成网,形成10mm大小的絮凝团过程。(机理:絮凝剂主要起中和电荷、桥架和网络作用)

4.惰性助滤剂:一种颗粒均匀、质地坚硬的粒状物质,用于扩大过滤表面的适应范围,减轻细小颗粒的快速挤压变形和过滤介质的堵塞。(使用方法:预涂层;按一定比率混合。 助滤剂种类:硅藻土、纤维素、未活化的炭、炉渣、重质碳酸钙等。) 目的:提高过滤速度和过滤质量是过滤操作的目标。 各种细胞破碎技术原理和优缺点: 原理:许多生物产物在细胞培养过程中保留在细胞内,需破碎细胞,使目标产物选择性地释放到液相。破碎的细胞或其碎片去除后,上清液用于进一步的分离纯化。 细胞破碎技术分为:机械破碎法、化学法、物理渗透法 机械法和化学法的比较 机械破碎法缺点: A、高能、高温、高噪音、高剪切力,易使产品变性失活; B、非专一性,胞内产物均释放,分离纯化困难; C、细胞碎片大小不一,难分离。 化学破碎法缺点: A、费用高; B、化学或生化试剂的添加引起新的污染; C、破碎速度低,效率差,一般只有有限的破碎,常与机械 法连用。 物理渗透法

工程项目年终总结(3篇).docx

工程项目年终总结( 3 篇) 工程项目年终总结 (一) 200x 年已经过去, 200x 年业已到来,下面我将200x 年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做以下汇报。 〈一〉 200x 年全年工作内容: 200x 年我负责施工的内容是滨河湾小区住宅工程, 共包括 4 栋 7+1 框架住宅楼,建筑面积26500m2。该工程为公司重点工程项目,200x 年 5 月 20 日进场施工。目前 已经完成主体工程以及部分内外装修工程。 〈二〉全年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1)工程质量完成情况: 滨河湾小区是公司2004 年重点建设项目,我作为项目经理被公司批准后,立即开始了项目部的组建工作。首 先根据滨河湾的工作要求,从公司抽调了工作人员,建立 了质量管理体系、项目管理目标和管理人员岗位责任 制。滨河湾小区的质量目标为创建“无质量通病小区”,为此公司下发了许多预防措施和实施办法。为保证整个目标 的实现,我组织项目部管理人员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结 合工程的特点,编制了项目部质量预防措施。工程开工以

后,我们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从基础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的进行。模板工程重点控制结构尺寸和支撑牢固性,确保设计尺寸的准确和观感的质量。钢筋工程重点控制绑扎质量,尤其是钢筋实物的间距和位置。在施工过程中,我要求坚决落实公司预防措施内容,并且坚持进行样板引路,同时组织管理人员对其他项目部在建工程进行参观学习,作到扬长避短,提高了项目部人员的质量争先意识。砼工程重点控制了砼的浇注和养护工作。规范浇注、及时养护是保证砼质量的根本途径。在整个主体施工期间,我们认真进行了落实。迄今为止,未发现砼裂缝现象。整个主体工程的施工,经过项目的认真控制,全部施工内容符合设计要求,主体质量较好,受到了金屋地产的奖励,达到了预期的质量目标。 (2)工程生产及进度控制: 滨河湾小区开工以后,我按照公司要求工期,组织制定了施工进度网络计划以及劳动力计划。并且根据施工进度要求,与各个施工班组签定了质量、进度、安全控制协议书。对其具体进度、生产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在生产过程中,我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制定月计划和周计划,对

软件工程实训总结

实训总结 一、实训目的: 通过对java语言、sql数据库的应用以及sql语言的复习和锻炼,并且通过使用MyEclipse开发平台设计管理项目,以达到充分熟悉开发平台及应用设计。同时掌握并实践软件项目设计规范及其开发流程: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代码编写等,以便提前适应软件公司开发流程、环境和工作要求。 二、实训内容: 1. 项目:(“当当网”) 2. 完成(用户注册、登录、列表、购物车、删除、修改)等功 能 3. 数据库设计、SQL应用 4. 项目实战 三、实训总结: 转眼间实训已过去一段时间,之前的兴奋、喜悦如今已经让我熟悉,在实训的每一天都会让我有成为一名真正的财富者拥有的冲动。也许,在这期间不一定会让一个人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变化就是这样一点一点产生的。通过这一期的实训,虽然倍感折磨,但是收获却是很大的,学习中我不但有了学习成果的喜悦,而且自己也日渐成熟,有种说不出的喜悦。 在实训的过程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欠缺和不足,也意识到了自己作为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学生,要想在以后的

职业中崭露头角,除了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健康的体魄之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自己在以后的途中无论经历什么样的困难,都立于不败之地。通过实训老师的课堂讲解与企业文化标准的培训,使我加深了对自己专业的认识,从而确定自己以后的努力方向,要想在短暂的实训时间内尽多的学到东西,就需要我们跟老师或同学进行良好的沟通,加深彼此的了解,只有我们跟老师多沟通,让老师更了解我们,才能更真切的对我们进行培训工作。由此,班级的文化“共享”就在生活中慢慢形成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让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在实际应用中所学来专业知识的匮乏。让我真真领悟到“学无止境”这句话的涵义。而老师在专业认识周到中所讲的,都是课本上没有而对我们非常有实际意义的。这又给我们的实训增添了浓墨淡彩的光辉。我懂得了实际生活中,专业知识是怎样应用与实践的。在这些过程中,我不仅知道了职业生涯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而且让我深深体会到一个团队中的各个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要善于团队合作,善于利用别人的智慧,这才是大智慧。靠单一的力量是很难完成一个大项目的,在进行团队合作的时候,还要耐心听取每一个成员的意见,是我们的组合达到更加完美。 这次实训除了让我明白工作中需要能力,素质,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去完成一个任务,懂得了享受工作。当遇到问题,冷静,想办法一点一点的排除障碍,到最后获取成功,一种自信心就由然而生,这应该就是工作的乐趣。有时候不懂的就需要问别人了,

(完整版)分离工程试题总结(最终版)

一、填空题 1、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分离剂)而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熵减过程)。 2、分离因子(等于1),则表示组分i 及j 之间不能被分离。 3、分离剂可以是(能量ESA )或(物质MSA ),有时也可两种同时应用。 4、速率分离的机理是利用溶液中不同组分在某种(推动力)作用下经过某种介质时的(传质速率)差异而实现分离。 5、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萃取剂回收段)。 6、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 7、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分配组分)。 8、流量加合法在求得 ij x 后,由(H )方程求 j V ,由(S )方程求 j T 。 9、对窄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组成的改变)决定,故可由(相平衡方程)计算各板的温度。 10、三对角矩阵法沿塔流率分布假定为(衡摩尔流)。 11、精馏过程的不可逆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通过一定压力梯度的动量传递),(通过一定温度梯度的热量传递或不同温度物流的直接混合)和(通过一定浓度梯度的质量传递或者不同化学位物流的直接混合)。 12、对多组分物系的分离,应将(分离要求高)或(最困难)的组分最后分离。 13、热力学效率定义为(系统)消耗的最小功与(过程)所消耗的净功之比。 14、分离最小功是分离过程必须消耗能量的下限它是在分离过程(可逆)时所消耗的功。 15、在相同的组成下,分离成纯组分时所需的功(大于)分离成两个非纯组分时所需的功 16 件即处于两相区,可通过(物料平衡和相平衡)计算求出其平衡汽液相组成。 17、分离过程可分为 机械分离 和传质分离两大类。其中传质分离过程的特点是过程中有 质量传递 现象发生。常见的传质分离过程有 精馏 、 吸收 、 萃取 。 18、在泡点法严格计算过程中,除用修正的M-方程计算 液相组成 外,在内层循环中用S- 方程计算 级温度 ,而在外层循环中用H-方程计算 汽相流率 。 19、影响气液传质设备处理能力的主要因素有 液泛 、 雾沫夹带 、 压力降 和 停留时间 。 20、常见的精馏节能技术有 多效精馏 、 热泵精馏 、 采用中间冷凝器和中间再沸器的精馏 和 SRV 精馏 。 21、常压下 苯-甲苯 物系的相平衡常数更适合于用公式Ki= pis/ P 计算。 22、清晰分割法的基本假定是:馏出液中除了 重关键组分 外没有其他 重组分 ,而釜液中除了 轻关键组分 外没有其他 轻组分 。 23、下列各单元中,混合器 单元的可调设计变量数为0 , 分配器 单元的可调设计变量数为1。 二、简答题 1、怎样判断混合物在T ,P 下的相态,若为两相区其组成怎样计算? 答:对进料作如下检验 = 1 B T T = 进料处于泡点,0=ν i i Z k ∑ > 1 T >B T 可能为汽液两相区,ν>0 < 1 T 1 T D T 进料为过热蒸汽 2、精馏过程的不可逆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节省精馏过程能耗有哪些措施? 3、根据两相状态不同 , 平衡分离过程可分成几类 (1) 假定有一绝热平衡闪蒸过程,所有变量表示在所附简图中。求: 1) 总变更量数Nv; 2) 有关变更量的独立方程数Nc ; 3) 设计变量数Ni;

工程部年中工作总结.docx

上半年过去了,工程是否完工?进度如何?该写一份工作总结了哟?下面是为您带来的“工程部年中工作总结”,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更多年中工作总结请关注工作总结栏目! 【工程部年中工作总结一】 xx年上半年,工程部在公司领导的正确带领下,以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加速各在建工程项目的纵深推进的同时努力开展新工程。在全体成员的积极协作、通力配合下,上半年我部门顺利开展了工程、工程、公司办公楼装饰装修工程等共计3个项目的施工改造工作,并中标房建项目、房建项目、市政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项目共计3个标段。海外工程中完成移交,项目已正式开工,项目处于质保阶段。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xx年上半年主要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国内工程 1、改扩建工程:改扩建工程于9月开工,截至xx年6月底已基本完工。xx年5月服务区、服务区的投入使用,标志着整个改造工程主施工阶段基本结束。经初步测算,共完成工程量约1.96亿元。其中:xx年上半年,完成工程量约计2200万元,9421平方米。服务区完成工程量约计1100计万元,计4635平方米。 对已完工的工程,我部积极配合推进工程的结算审计工作,并于xx年2月将已完工程的结算书报业主单位。截至目前,合同范围的工程已基本审计结束,审计认定结果约计700余万元。 2、公司办公楼装饰装修工程:本工程于10月开工,截至xx年6月,已完成工程量人民币195万元整。 3、zzz装饰装修工程:本工程于xx年3月开工,5月28日竣工,已完成工程量人民币84.3万元。 (二)海外工程 1、工程:xx年上半年是项目最为关键的时段,共完成产值6000多万元。在公司领导、现场技术组及国内管理组的共同努力下,项目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面临时间紧任务重,克服现场各种困难,使项目6月5日顺利通过内部验收,评定为合格工程。 2、项目:项目进入实施准备阶段,xx年3月初技术组管理人员抵达现场,开始项目开工准备,4月份25名工人抵达现场,5月14日第一批材料物资抵达港,6月8日部批准了该项目的正式开工,项目正式拉开序幕。 (三)中标工程 1、房建项目:xx年3月,我部分别对共计4个标段递交了资格预审文件,4个标段均通过资格预审。进入招标阶段后,根据招标文件中同一项目只许中标一个标段的规定,我部在4月份的投标工作中以严谨认真的态度确保建设规模最大的2个标段中标,分别为第三标段与第三标段。具体情况为: (1)第三标段,中标价人民币万元,包括,共计平方米,计划工程12个月。 (2)第三标段,中标价人民币万元,包括,共计7987.2平方米,计划工程10个月。以上两个标段已经进场,约7月底开工。 2、设施及配套建设项目:xx年6月,我部中标设施及配套建设项目第一标段。包括两个馆,项目。工程量约人民币万元,预计工期个月,目前处于合同签订准备阶段。 (四)安全工作 上半年,我部安全工作主要有: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2、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3、认真开展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

软件工程导论总结报告

软件工程总结报告 序言 本期软件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结束后,为圆满完结本期此课程的学习,特此总结个人学习所得以求些许回报先生无私教导。 主体 第一节课主要讲述了软件工程各领域之间的联系以及贯穿始终的基础为何。其中较为基础并相当重要使的应该是算法。对于算法重要性与基础性的理解,我个人有比较切身的体验。比如前不久的ACM 竞赛,在比赛中我所在的小组以及当场几乎所有小组都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超时—这无非就是个人设计的算法的效率不够高,这也证明我们对算法理论知识的匮乏(不清楚优化个人算法的方法)。我对软件工程这一专业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对我个人未来进取方向而言也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第二节课老师带来了三位本专业的前辈向我们传授大学生活应如何度过以及对我等一些问题作出解答。其中我个人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位学姐PPt中引用李开复的那部分内容。即试着记录下自己一整天做的所有事以及其所花费的时间,再仔细研究自己在哪些事上浪费了时间,应该如何整改。我个人认为这方法可能有一定直观性,因为直观的数据更能深刻的反映真实和刺激一个人整改,但此法实施起来又太古板,中觉得生活有些教条化、章程化,缺乏新意与自由。求上进,珍惜时间也无需以丧失人生情趣为代价。还有就是学长再提潘老师曾讲过的那些重要、紧急优先次序。他提到的个人的学习生活情况

倒没什么深刻感,但我认为他引用的一番话较有道理,大概意思是比起个人兴趣更为优先的应该是谋生的本领,尤其是当自己感兴趣的正好是冷门时。当掌握了一些实实在在有能保证自身良好发展前景后,再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也来得及。于我而言,一个人尚不能独善其身,何求其兼济天下。成己方成人就是如此道理。 第三节课主要讲解了大学学习生活中应着重的基础课以传递重 基础的要旨。据个人体会,其中英语科目实是基础中的基础,主要是为辨认单词(即代码变量以及注释)意义以达到理解他人算法并顺利接手他人接下来的工作。企业和公司出于其本身利益主张雇方市场--讲究项目的可接手性,而不希望对现有人员的过分依赖。离散数学则应该是为之后学习其他编程专业知识做理论知识的铺垫。概率统计更多应是对统计有关算法及理论的学习(个人认为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运用概率统计的方法加以解决,因此应是很重要的基础知识)。C/C++(Java)语言是作为编程的工具使用,无疑是基础(现今水平下的我们主要用C编代码)。数据结构则应是提供特定的解决问题的结构思想以便进行数据处理方面工作。算法的重要性以及基础性的个人体会已包含在第一节课中。计算机体系结构与汇编课程与操作系统原理课程主要在于理解计算机系统运行原理能加深对代码运行原理的理解,对于现今水平的我也能更深层次的理解c语言的指针操作等方面知识。汇编语言能够直接对硬件进行操作,生成的程序与其他的语言相比具有更高的运行速度,占用更小的内存,因此在一些对于时效性要求很高的程序、许多大型程序的核心模块以及工业控制方面大量应

化工原理分离工程知识点

说明分离过程与分离工程的区别? 答:分离过程:是生产过程中将混合物转变组成不同的两种或多种相对纯净的物质的操作;分离工程:是研究化工及其它相关过程中物质的分离和纯化方法的一门技术科学,研究分离过程中分离设备的共性规律,是化学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际分离因子与固有分离因子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答:前者是根据实际产品组成而计算,后者是根据平衡组成而计算。两者之间的差别用级效率来表示。错误:固有分离因子与分离操作过程无关 怎样用分离因子判断分离过程进行的难易程度? 答:分离因子的大小与1相差越远,越容易分离;反之越难分离。 按所依据的物理化学原理不同,传质分离过程可分为哪两类? 答:平衡分离过程:采用平衡级(理论板)作为处理手段,利用两相平衡组成不相等的原理,即达到相平衡时,原料中各组分在两个相中的不同分配,并将其它影响参数均归纳于级效率之中,如蒸发、结晶、精馏和萃取过程等。大多数扩散分离过程是不互溶的两相趋于平衡的过程。速率分离过程:通过某种介质,在压力、温度、组成、电势或其它梯度所造成的强制力的推动下,依靠传递速率的差别来操作,而把其它影响参数都归纳于阻力之中。如超滤、反渗透和电渗析等。通常,速率控制过程所得到的产品,如果令其互相混合,就会完全互溶。 分离过程常借助分离剂将均相混合物变成两相系统,举例说明分离剂的类型。 答:分离过程的原料可以是一股或几股物料,至少必须有两股不同组成的产品,这是由分离过程的基本性质决定的。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媒介)而引起的,分离剂可以是能量(ESA)或物质(MSA),分离剂有时也可两种同时应用。例如,要把糖水分为纯净的糖和水需要供给热量,使水分蒸发,水蒸气冷凝为纯水,糖在变浓的溶液中结晶成纯糖。或供给?令量,使纯水凝固出来,然后在较高剃温度下使其隔出化;这里所加入的分离剂为ESA。也可将糖水加压,通过特殊的固体膜将水与糖分离。这里所加入的分NEW口e录制小视频离剂为MSA。此外,ESA还可以是输入或输出的功,以驱动泵、压缩机;在吸收、萃取、吸附、离子交换、液膜固膜分离中,均须加入相应的MS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