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六单元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结局。

2.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和特征。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从洋务运动至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培养学生归纳历史发展阶段的能力。

2.使学生认识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使民族工业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培养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准确把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特征,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和解释历史的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张謇等兴办实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之一,民族资本主义作为中国社会崭新的进步的生产方式,在一战时期进一步发展,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

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使无产阶级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和工人阶级政党的建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4.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特点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这也使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只能由无产阶级掌握,这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教学重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2.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教学方法

1.图文结合法。使学生从感性、理性两个层次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2.问答法。

3.讲述法。

4.讨论法。适用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特征的内容。

5.讲解法。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过甲午中日战争的内容。甲午战后,中国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马关条约》里有关于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举办工厂的条款。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里"一体均沾"的原则也获得了这项权利。除此之外,西方国家还通过开银行贷款、开采矿山、修筑铁路等方式向中国输出资本。他们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使中国的民族工业受到了严重摧残。这时,一些爱国人士纷纷兴办实业,来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张謇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导入语例示二]

同学们,请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1899年5月23日,坐落在南通唐家闸的大生纱厂开工试车了。这件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它为什么这样引人注目?因为纱厂的创办人张謇,是5年前夺魁的状元。那时,中国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是"士"中的极品,最受人的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却是被士大夫们看不起的"末业"。一个状元竟然"舍本逐末",这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怎能不引起轰动呢?更使人感到疑惑的是当时投资办厂的风险是非常大的。许多人都赔了血本,不敢再提办厂之事,张謇却反其道而行之,难道这个状元在办实业方面也比别人技高一筹吗?人们将信将疑。我们也来看一看当时的具体情况。

[板书]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状元实业家张謇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状元实业家张謇"一目内容,从中找出有效信息。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①张謇是清末状元,江苏南通人。②针对《马关条约》后外国资本的大量涌入,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威胁,张謇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并开始创办企业。③在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张謇的大生纱厂等企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④一战以后,帝国主义又一次在中国大量倾销棉花和棉织品,纱厂的产品被迫削价销售,收不抵支,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

[教师讲述]张謇字李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1853年生于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五岁入塾,十六岁中秀才。1874年外出谋生,1876年去浦口,在庆军统领吴长庆幕中办理公文,1881年与袁世凯相识,并为袁世凯修改过文章。1885年张謇参加顺天府乡试,中举人。中法战争后,张謇鉴于"国势日蹙",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影响下,有了"中国须兴实业,其责任须士大夫先之"的思想。

1894年4月,张謇再次赴京参加会试,考取一甲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同年七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军战败,边疆紧急,张曾上疏痛劾李鸿章奉行妥协政策。张謇目睹国事日非,京官疆吏不足为谋,虽科举成名,却不愿以此求官,而另走兴办实业和教育的新路。

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有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的条文。为了在外资输入前抢先一步,张之洞要求张謇招商集股在通州创办纱厂。不久张之洞调职,张謇又得到两江总督刘坤一的支持。

他把筹建的纱厂,取名"大生"。自1896年9月在通州唐家闸规划厂基,到1899年纱厂建成。其中遇到不少困难。首先是筹集资金不易。有钱人对于把大宗款项交给一个书生去办厂,心怀疑意。加之上海棉纱市场萧条,为纱厂集股尤难。其次,通州和上海董事之间,在是否领用官款买来的机器和承担投资份额上意见相左,结果上海的董事退出。再次是工厂短缺周转资金,刚投产就面临关厂的威胁。想把工厂出租,又遭到商人的压价。但这些困难,经过张謇等人的努力都一一克服了。

大生纱厂在投产后较短时间内就经受住了洋货和洋商的竞争,年年盈余。这是因为通州地区具有产棉旺、销纱多、运费省、工资廉等有利条件。另外,张謇等人对改进经营管理也很注意。为了使大生能自成系统,张謇还陆续办了其他企业。为增加棉花来源,1900年办了通海垦牧公司;为解决棉子出路,1902年办了广生油厂;为了解决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问题,1904年办了上海大达外江轮步公司和天生港轮步公司;为了维修和制造机器设备,1906年办了资生铁冶厂等等。

张謇为了实现以实业所得兴办教育和用教育来改进实业的主张,他用大生纱厂的小部分盈余及劝募所得,在本地举办了一些教育文化事业。1902年创办了国内第一所师范--通州师范,后来又办了女师、幼稚园、小学和中学。他还创办了十多所职业学校,其中以纺织、农业和医校较为有名,后来三校扩充为专科,1920年又合并为南通大学。在外地,由张謇倡仪或资助而设立的学校有:吴淞商船学校、吴淞中国公学、复旦学院、龙门师范、扬州两淮等小学、中学及师范、南京高等师范和南京河海工程学校等。此外,又在通州创办了图书馆、博物馆、气象台、盲哑学校、伶工学校、剧场、公园和医院等,在社会上博得了很高的声誉。

[教师提问]由张謇创办实业你感受到了什么?请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答案一:说明了张謇有爱国之心,希望通过兴办实业来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答案二:张謇有不惧世俗的勇气,在"士、农、工、商"等级森严的社会里,身为状元和翰林院修撰的张謇能"舍本逐末",确实有常人所不具备的勇气。

答案三:张謇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才能。他能创办大生纱厂并使之自成系统,这在当时也属于不多见的情况。

答案四:张謇具有不同凡响的远见卓识。他看到教育的重要性,他以实业所得办教育。他用教育来改进实业。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他创办了近代一系列学校,在社会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答案五:张謇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

[教师提问]张謇的大生纱厂等企业在什么时期发展最快?

[学生回答]一战期间。

[教师提问]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张謇的大生纱厂等企业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教师提问]后来情况如何呢?

[学生回答]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又一次在中国大量倾销棉花和棉织品,纱厂的产品被削价销售,收不抵支,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

[教师讲述]我们来看一下具体情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无暇东顾,张謇经营的企业获得了短暂的发展。他用大生纱厂的盈余,又继招新股和向钱庄大量借款,加速扩充企业。下面我们看一组材料。

[投影显示]

(一)大生纱厂到1899年5月建成时,有原始资本四十四万五千一百两,纱锭二万零四百枚。1904年,增加资本六十三万两,增加纱锭二万零四百枚。1907年,在崇明久隆镇办了大生二厂,资本一百万两,纱锭二万六千枚。从1899年到1913年大生共获利(净利)约五百四十万两;发展为拥有资本二百万两和纱锭六万七千枚的大厂;是"欧战以前华资纱厂中惟一成功的厂"。(二)到1924年大生副厂建成时,大生已发展为四个纺织厂,资本增加到九百万两;纱锭十五万五千枚,约占当时全国华资纱厂总锭数7%强;布机一千五百八十余台。在盐垦方面,先后在苏北沿海一带开办了二十个盐垦公司,计圈地四百十三万五千亩(已垦地九十八万亩),资本估计约为二千万元。根据1921年一个调查材料,张謇所经营的企业的总资本约为三千四百万元。同学们,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好景并不长。1920~1922年各盐垦公司连续遭灾,使主要投资者大生纱厂负债愈重。加之军阀连年混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对华经济压迫转剧,因而民生凋敝,百业衰退,到1923年,连一向盈利的大生纱厂也转为亏损。为了争取企业的生存,张謇一再呼吁取消不平等条约,要求国际税法平等,停止内战,实现国内和平。但这全是幻想。1923年,张謇不得不把大生一厂向银行押款还债。1925年7月,大生一、二两厂已负债一千余

万元。同年,上海、金城等四家银行组织银行团到南通清查账目,正式接管大生各厂及欠大生款项的各公司。

[教师引导]从大生厂发展的一波三折,我们能得出什么认识?

[学生回答]中国近代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受到外来因素影响很大。当帝国主义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就能得到较快的发展。当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就会举步维艰,发展缓慢、甚至破产。

[教师提问]这是由什么来决定的?

[学生回答]这是由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教师引导]由此可知,要想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以健康发展,首先要求什么?

[学生回答]国家独立,民族独立。

[教师过渡]同学们,从大生纱厂的结局看,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的最终归宿注定是悲惨的。大生纱厂可以说是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一目。

[板书]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从洋务运动到清末民族工业的萌芽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本目下第一段内容,了解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概况,分析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学生看书]……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概括一下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

[学生回答]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尽管出现了一些民族工业的萌芽,但这些民族工业往往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辛亥革命后,情况有了较大改观。

[教师引导]我们来看一组材料,通过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受阻的原因。

[投影显示]

外国资本主义以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开辟通商口岸,操纵中国海关,降低中国进出口税率,控制中国沿海和沿江航运,把中国变成了它们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中国的资本主义企业,无论在产品销售还是原料收购方面,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巨大压力,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当这些企业的产品出现于市场的时候,外国侵略势力不惜采取降价销售的办法,千方百计地予以打击。如上海、厦门等地的火柴制造业,因无法与外国输入的火柴竞争,相继倒闭,仅燮昌火柴公司还勉强维持下来,但营业十分困难,产品不能销售于沿海各通商口岸,只得运往内地省份。其他行业的情况也大致相同。中国资本主义企业所需要的原料,也受到外国洋行抢购的影响。外国洋行通过中国买办商人,在盛产原料的地区广泛设立采购站,使中国资本主义企业在原料来源上面临严重的困难。如江苏、渐江两省是盛产蚕丝的地区,但上海的缫丝工业却不如广东发达,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原料收购方面遭到外国洋行和外资工厂的激烈竞争。中国资本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中国资本主义企业还受到国内封建势力的严重摧残。在中日甲午战争前,商办企业始终没有获得正式的承认,处于听任地方官吏随意摆布的地位。如1881年南海知县徐赓陛以继昌隆缫丝厂"专利病民""夺人生业""男女(2人)混杂,易生瓜李之嫌"为借口,下令予以封闭。武举李福明因设立机器磨坊,被清朝官吏视为"不安本分"的"刁商",经都察院批准,饬令撤去。清政府还对近代企业横征暴敛,敲诈勒索,大大加重了这些企业的负担。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据此回答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学生回答]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

[教师提问]辛亥革命的成功,对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辛亥革命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海外华侨也竟相投资国内近代工业。

[教师提问]辛亥革命后哪一历史阶段,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最快?

[学生回答]一战期间。

[板书]2.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投影显示]

[教师引导]同学们,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从1914年到1919年中国面粉出口呈较快的增长趋势。在这里我可以补充几个数字。面粉业是当时的第二大工业。由于洋面粉输入减少,欧洲需求增加,中国面粉大量出口,1911年全国面粉厂约有四十家,到1919年增加至一百二十余家。一战期间,中国面粉畅销英国、法国、俄国、日本和东南亚各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战期间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现请同学们考虑的是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能得到发展?

[学生回答]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这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教师补充]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斗争彼起此伏,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作用尤大。"抵制外货""发展实业"和"实业救国",不仅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口号,也成为各阶层人民爱国的共同要求。

[教师引导]如何认识"黄金时代"?请大家讨论。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回答一:"黄金时代"是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速度最快。

回答二:"黄金时代"的出现在客观上是由于西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观上确实是因为中国的提倡国货、抵制洋货而带来的。这种民族的自觉意识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回答三:"黄金时代"既然是受外界的影响而出现的,也会受外界的影响而消失。所以,"黄金时代"是不长久的。一战以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

[教师引导]从课本上哪些内容能看到这一点?

[学生回答]从荣氏兄弟创办的企业的命运能看到。

[教师过渡]下面我们就来看第三个问题,一战后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板书]3.一战后民族工业的日益萎缩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概括一战后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学生概括]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的压迫,民族工业也没有能得到很好的恢复。总之,一战后民族工业的状况是日益萎缩。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结合荣氏企业的发展状况,认识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

[投影显示]

1927年国政府奠都南京,蒋介石即以荣氏企业认购国库券不力,下令查封他们在无锡的产业,迫使荣宗敬认购巨额库券而了事。三十年代,突然袭来的世界经济危机再次将荣氏企业打入低谷。国民政府实业部又乘荣氏借贷无门,假谓借款救济的名义,策划吞并申新企业的阴谋。后来迫于舆论压力,未能得逞。1935年英商汇丰银行又以申新七厂债权人的身份,公然将该厂拍卖给日商,这一事件激起了上海各团体的公愤,申新七厂职工也发表宣言,誓与工厂共存亡,终于迫使英商让步,保住了申新七厂的产权。二年后,日本军队在上海发起全面进攻,荣氏企业备受重创,申新一、三、八厂全部被毁,其他企业不同程度遭受损失、劫掠和强占。经此打击,荣宗敬忧郁成疾,不幸病逝。在此逆境下,荣氏家族为求生存,历尽艰难,将申四福五迁往后方发展,开创了新的天地。抗战胜利后,荣氏企业翘首以待,冀盼重振雄风,并向日本政府索赔战争损失,但是他们再度失望,部分被日军强占的工厂,花费了巨款才得以从国民党敌伪物资接收机关中赎回。1946年国民党军警官员勾结土匪绑架荣德生勒索巨款。荣氏企业再遭重创。至此,荣氏企业对国民党政府彻底绝望。在解放军的隆隆炮声中,荣德生力阻荣氏部分企业向海外拆迁,坚守产业,迎接新中国的到来。

[教师过渡]同学们,荣氏企业发展的曲折历程,正是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中我们能看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上的叙述,讨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学生看书]……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回答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

回答二:主要以轻工业为主。

回答三: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地域分布不平衡。

……

[教师引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是由什么来决定的?

[学生回答]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来决定的。

[教师小结]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也就决定了中国的民族工业必然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1.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2.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地区;3.受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整体水平落后。

[板书]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1.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2.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地区

3.整体水平落后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思考、讨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发展将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回答一:因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因此,民族资本家在政治上必然反对君主专制。

回答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将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回答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主要以轻工业为主,而且以纺织、面粉为大宗,这会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

回答四:机器的输入和生产,冲击着原有的生活观念和习俗,对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小结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新生事物,它的出现,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影响。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在甲午战后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在政治领域里开展了以设国会、选议员为目的的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和推翻满清专制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的辛亥革命。经济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发展几乎影响了经济生活的各方面,一些原有的社会结构被破坏。人们的生存方式也变了不少。在"实业救国"的旗号下,造就了一大批知名的近代实业家。另外,在社会生活方面,交通、通讯、电影、电话等开始对人们的生活发生影响,关于这一点我们在下一节课将要学到。

练习

1.在近代,被称为状元实业家的是

A.张謇

B.周学熙

C.荣宗敬

D.荣德生

答案:A

2.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B.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

C.北洋军阀的分裂

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答案:D

作业

课课通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状元实业家张謇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从洋务运动到清末民族工业的萌芽

2.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3.一战后民族工业的日益萎缩

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1.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2.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地区

3.整体水平落后

●教学后记

本课主要是经济方面的内容,学生兴趣不大,感觉有些枯燥。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习题04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选择题: (2010 南京中考,9)“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材料中的“黄金时代”主要发生在()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解放战争期间 (2010聊城中考,14)下面是l912--1920年中国棉纺织业发展简表。这一时期棉纺织业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1912年 1920年发展速度 (1912=100) 年平均增长率 (%) 华商纱厂纱锭 50.9万枚 159. 8万枚 313.6 12.1 华商纱厂布机 2616台 6675台 255.2 11.O A.实业团体大量出现 B.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C.反帝爱国斗争高涨 D.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掠夺 (2010山西,5)下图是“一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A.北洋政府提出实业救国B. 日本给北洋政府经济援助 C.北洋政府重视民族工业的发展 D. 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2010 江苏南京,9)“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材料中的“黄金时代”主要发生在()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解放战争期间 (2010江苏盐城,11)根据右表分析,1911年至1919年我国面粉业出现这种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B.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C.“实业救国”思潮的鼓舞 D.中国民族工业实力雄厚

(2010江西,4)随着民族危机的步步加深,近代中国出现了多种救国思潮。下列人物,主张“实业救国”的是() A.魏源 B.严复 C.康有为 D.张謇 (201 0山东威海,13)清末状元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等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较快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B.“实业救国”思潮的鼓舞 C.清政府的扶持 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010广西梧州,21)右图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某一阶段发展示意图。产生该现象的国际原因是() A.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B.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民族资产阶级积极投资 D.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 (2010河北12.)右图是中国和外国公司在中国煤()矿 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百分比变化示意 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戊戌变法的推动 C.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2010广东汕头28.)曾担任中国石油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为中国石油工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汕头籍科学家是() A.郑正秋 B.饶宗颐 C.侯祥麟 D.陈运泰 18.(10山东济宁,18)今天的中国正在走向富强,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为挽救民族危亡做出贡献的仁人志士,右图人物是近代著名的状元企业家,他是() A.詹天佑 B.曾国藩 C.张骞 D.荣宗敬 (2010山东泰安,15)右图我国面粉工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①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 ②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③帝国主义国家完全退出了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势力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总汇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的发展教案总汇 ,下面是为大家提供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总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2、能够理清从洋务运动至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提高概括历史发展阶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创设“名人访谈” 情境,体验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结局。

2、创设“穿越时空”情境,探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在情境体验学习中,感受张謇等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重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三、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2、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课件:状元殿试策封面图、捷报图 2、教师活动

①设疑:被光绪帝“钦定第一甲第一名”的人物是谁?(张謇) ②简介张謇,引入本课学习 设计理念:选择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材料,设疑激趣,切入新课 【自主学习建构新知】 3、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①、《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内因是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外因是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③、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 设计理念: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知识轮廓。 4、创设情境:“名人访谈——走近状元实业家张謇”(课件)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民族资本家开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哪些行业 A.重工业B.轻工业 C.农业D.第三产业 2.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民族工业得到短暂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①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②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③北洋军阀的分裂④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3.张謇创办南通唐家闸“大生纱厂”的时间是 A.1879年8月3日B.1889年6月21日 C.1869年4月13日D.1899年5月23日 4.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是 A.故宫博物院B.南京博物馆 C.南通博物苑D.西安博物馆 5.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是在 A.甲午战争之后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D.鸦片战争之后 二、材料解析题 6.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他的“父实业、母教育”的主张和实践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1)张謇开办大生纱厂等实业的宗旨是什么? (2)为什么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7.辛亥革命后,在孙中山、张謇等人的倡导下,兴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1912~1919年,中国的地主、官僚、商人、资本家兴办厂矿四百七十余个,新厂矿的投资加上扩建增资共计一亿三四千万元,超过1912年以前50年民族资本一亿三千万元的投资总和。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 (2)请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3)你如何看待“实业救国”活动? 三、问答题 8.简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情况及落后的原因。 测验评价结果:_________;对自己想说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B2.C3.D4.C5.B 二、6.(1)实业救国。 (2)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 7.(1)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2)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迫,民族工业得以发展。 (3)“实业救国”是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主张,它促使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中国经济近代化和抵挡外国的经济侵略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具有进步意义。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创办实业十分艰难,虽然民族经济因此而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制下并不能改变中国的经济状况,外国在华企业的增长速度远高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增长速度,外国资本主义仍然牢牢地掌握着中国的经济命脉。“实业”救不了国,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才能真正快速地发展实业,才能救中国。 三、8.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的。而且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像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发达,而在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 落后的原因:中国的民族工业外受资本主义势力的排挤,内受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的压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很难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讲述张謇办实业的故事,说出张謇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 2、能概括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发展特征;能分析出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张謇办实业的了解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原因的探究,使学生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和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形成振兴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被张謇等施己所长、报效国家的爱国操行所感染,树立勤奋学习、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2.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教学方法 1.图文结合法。使学生从感性、理性两个层次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2.问答法。 3.讲述法。 4.讨论法。适用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特征的内容。 5.讲解法。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多媒体出示图片:张謇、大生纱厂 同学们认识图中的人物和这座建筑物吗?(预习过的同学都能说出) 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不要求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打开书100页,左侧导入框中内容。(学生阅读) 同学们肯定也很疑惑,张謇能办好大生纱厂吗?我们来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 [多媒体出示]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多媒体出示]状元实业家张謇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状元实业家张謇”一目内容,完成【自主学习一】(学生看书,完成) [多媒体出示][教师讲述]张謇人物介绍 [教师提问]既然张謇提出“实业救国”口号,他都兴办了哪些实业?(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很快回答出)大生纱厂、垦牧公司、资生铁冶厂等等 [教师提问]在经济事业上达到顶峰的张謇把他所赚的财富都用来做什么了?“实业”是创办了,他又是怎样“救国”的呢?(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很快回答出) [多媒体出示]博物苑、育婴堂、纺织专业学校等等。 [教师总结]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可是他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富裕。他的后代张绪武说:“祖父生前,每饭只有两菜一汤,其中一菜必是咸菜。他身上的衣服缝缝补补也是常事。”张謇把创办企业盈余的大部分用在了救国的公益事业上,真正实践了“实业救国”的诺言。 1926年7月14日,张謇病故,他的大生集团也终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负债累累,被吞并。大生集团的结局反映出旧中国民族工业的最终归宿只能是悲惨的。那么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究竟如何呢?

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第8单元 第25讲近代后期民族工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 Word版含答案

第25讲近代后期民族工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 目标解读1.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2.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近代后期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史实,探讨导致其发生变化的因素及其产生的影响。 重大史实国民政府开展经济建设;四大家族的形成和官僚资本膨胀;民族工业萎缩。 一、近代后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1927—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发展较快 (1)原因:国民政府建立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国民政府开展“”,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知识拓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①目的:理论上是发展经济以“改善民生”,实现三民主义。直接目的是“实业救国”。 ②内容:a.1935年实行币制改革,规定以中央、中国、交通三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法币代替市面上流通的银元,禁止白银在市面上 流通;白银国有。b.发展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 ③认识:推动了经济发展和中国的近代化。 (2)表现 ①棉纺织业和面粉业及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和橡胶工业,均获得较大发展。 ②制碱工厂制成的碱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还出口日本和朝鲜半岛。 【知识拓展】四大家族 20世纪上半叶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的四个家族,即蒋中正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陈果夫、陈立夫家族。蒋控制的是政治,陈控制的是党,宋孔两家先后担任财政部部长,长期把持国家的财政大权。他们在抗战以来对国民经济的垄断,不仅仅是金融业,还包括 工商业的各个部门。 2.1937—1945年,全民族抗战时期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1)背景:抗战初期,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师生带着大量书籍和实验设备长途跋涉,迁到大后方。侵略者的掠夺和的压榨。 (2)表现 ①在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民族企业,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吞并;在华北,日本采取“军管理”办法,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 ②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 3.1946—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1)原因 ①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 ②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 ③国民政府增加苛捐杂税,,随之而来的是恶性的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2)表现: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 二、近代后期的社会生活 1.建筑: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 2.服饰:20世纪20年代之后,新式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问题思索】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从历史趋势上看是由封闭守旧转向文明开化;从原因上看,是中国历史巨变(内因)、西方文化冲击造

(完整word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作业及答案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张謇是_____________人,清末_________。著名的_______家和_______家。 2、他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提出了“__________”的口号,并毅然回乡创办了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企业。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我国的民族工业处于____________状态。原因是这些民族工业受到了____________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 5、____________ 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___________一度受到鼓舞。他们认为,“所谓_________________者,今也其时矣。” 6、_______________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进了了“__________________”。 7、一战后,______________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_________________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抗战胜利后,由于__________ 和_________,民族工业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8、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___________的。而且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部门。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像_____、_______ 等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发达,而在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 9、“中国今日若不知注重科学,中国工业有何希望!?”这是_______在___________中说的。 10、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地区上主要集中在。 11、民族资产阶级认为:“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其时”指的是________。 二、列举题 1、列举你知道的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中出现的著名实业家及所创办的实业。 2、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列举中国近代发生的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政治运动。 3、列举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各阶段的特点。 4、列举在近代史上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5、查找资料或访问老人,列举出5个中国近代著名的国货品牌。 三、简答题 1、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能得到发展? 2、旧中国民族工业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这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3、近代以后,中国为什么落伍了? 4、在中华民族危难之时,近代的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课题: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讲述张謇办实业的故事,说出张謇办实业的背景、目的和结局。 2、概括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发展特征;分析出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张謇办实业的了解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原因的探究,使学生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和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形成振兴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被张謇等施己所长、报效国家的爱国操行所感染,树立勤奋学习、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2. 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教学方法: 1.图文结合法。使学生从感性、理性两个层次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2.问答法。 3.讲述法。 4.讨论法。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5.讲解法。 教具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讲解什么是民族工业?介绍实业家张謇。

视频:张謇纪念馆 一、张謇兴办实业 请同学们看“状元实业家张謇”一目内容,从中找出有效信息: 1.张謇为我国民族工业作出了什么贡献? 2.他提出了什么口号? 3.他办实业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开办大生纱厂等企业 目的:挽回中国的利益,发展本国的工商业。 展示图片:张謇兴办的实业(大生纱厂、通海垦牧公司等) 出示材料:张謇的经济事业在1920年前后达到了顶峰。 提出问题:经济事业上达到顶峰的张謇把他所赚得的财富都用来做什么呢?他提出“实业救国”,“实业”是创办了,那么如何“救国”呢?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 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小组讨论:由张謇创办实业你感受到什么? 教师小结: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有不同凡响的远见、爱国之心、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才能。 学生思考:大生纱厂后来的发展怎样?--------一战后陷入困境,被吞并。 出示两则材料,根据材料分析,为什么说张謇是一位“失败的英雄”? 小结:“失败”---“实业救国”失败了;“英雄”-----至死仍存救国之志 小组讨论:由大生纱厂等企业的结局说明了什么? 小结: 1.说明中国民族工业“先天不足”,很难战胜内外反动势力的压制和阻挠。 2.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的最终归宿注定是悲惨的。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小组讨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有何特点?(填写表格)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教案1_高三历史教案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民族工业的兴起、以及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教材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尤其是难点多,而且难点大都带有一定的理论性,也比较抽象,所以在讲述的时候一定要深入浅出。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确定“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为重点;以“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与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关系”为难点,做到抓大放小,突出了教材 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掌握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和初步发展的基本史实,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和图片,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共同探究问题。学生学会比较法、阅读法等。 3.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理解民族工业兴起的艰难,使自身的发展与国 个高潮概况。 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 【教师讲述】:荣智健及其家族是2002年中国大陆首富,拥有资产70亿元人民币。荣氏家族曾经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二、讲授新课: 【教师引导】:同学们快速阅读专题二的导语部分,找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几个阶段。 产生 :19世纪60、70年代 初步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短暂春天 : 一战期间(1914—1918) 短暂发展 : 抗战前夕(1927—1936)

沉重打击 : 抗战期间(1937—1945) 陷入困境 : 国民党统治后期(1945—1949) 【教师讲述】:这个专题的第一节介绍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前两个阶段,第二节介绍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后三个阶段。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第一节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天仙配》的唱词和教材中的那幅关于古代中国家庭纺织的图片,它们描绘了一种什么经济模式? 结合学生回答,归纳这是自然经济 【教师过渡】:在鸦片战争前,自然经济一直占统治地位,随着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样在经济领域也发生了变化,中国的经济结构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下面我们有请这节课的时空穿梭者,她的讲述会使我们感触到这些变化。 【时空穿梭者】:(学生): 我叫张某,生于1820年,在1840前,我一直过着幸福而又清贫的生活,白天我跟着父亲一起去田里干活,母亲就在家里纺纱织布。可是这种生活到1840战争发生之后就发生了变化。母亲她不织布了,她说自己织的布既费时间又不好看,还不如去买洋布划算,洋布又便宜又好看。父亲也同意了母亲的说法,他在田里改种了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他说这些作物可以拿去卖给同村的李某,李某是专门负责帮助洋人收购农作物的,等卖了钱以后,可以去洋行买几匹洋布,给我们做几件洋布衣服。 一、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师提问】:同学们结合教材和某某的讲述回答: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学生回答】: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教师提问】:那么自然经济解体有那些表现呢? 【教师引导】:结合学生回答引出下面结论; 1、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开始衰落 2、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 3、中国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 4、外国洋行大量出现 【教师引导】:现在同学们分为南北两大组,第一组负责第一个问题,第二组负责第二个问题,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回答这两个问题。 1、鸦片战争后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经济结构的变化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教师结合学生讨论和回答画出如下图示,直观反映原因、影响。

(完整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习题(含答案)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38.0分) 1.张謇15岁中秀才,41岁中状元,办厂遭遇困境时,翰林院催他回京任职,他固辞道:“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清状元110人,但状元经商成就大业,并造福社会只有他一人.以下表述与他的事迹不相符合的是() A.提出“实业救国”口号 B.其创业经历折射了民族企业的曲折历程 C.曾投资学校、图书馆等文化教育机构 D.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民用工业大生纱厂 2.关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集中在重工业部门 B.在三座大山的夹缝中生存 C.总体来说比较落后 D.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大城市 3.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最好的时间段是在() A.辛亥革命时期 B.一战期间 C.一战结束后 D.抗日战争期间 4.“他是一个状元,但是却放弃高官厚禄,从事士大夫鄙夷的末业,开办工厂。”他是() A.张骞 B.荣宗敬 C.李鸿章 D.张謇 5.清末状元张謇说:“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朽”。他“遗留一二有用事业”是() A.创建大生纱厂 B.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C.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D.兴办湖北织布局 6.如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自 然经济、洋务企业、民族企业、外资 企业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依 次对应的是() A.自然经济民族企业洋务企业外 资企业 B.自然经济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 族企业 C.外资企业洋务企业自然经济民族企业 D.民族企业外资企业洋务企业自然经济 7.张謇被胡适誉为“伟大的失败的英雄”,他的创业活动成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缩影.他提出的口号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 C.民主科学 D.实业救国 8.爱国主义是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内容。下列中国近代著名人物中提出“实业救国”的是() A.康有为 B.荣宗敬 C.陈独秀 D.张謇 9.清末有一个状元,面对民族危亡,毅然弃官还乡,创办大生纱厂,走“实业救国”之路。他是() A.张之洞 B.张謇 C.詹天佑 D.严复 10.清末有一个状元,面对民族危亡,毅然弃官还乡,走“实业救国”之路,创大生纱厂.毛泽东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他就是() A.荣宗敬 B.荣德生 C.张謇 D.周学熙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一节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课程内容标准〗: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 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 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教与学目标具体化〗 1.知识和能力方面:理解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以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掌 握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基本史实,民族工业兴起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和图片,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共同探究问题。学生学会比较法、阅读法等。 3.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理解民族工业兴起的艰难,使自身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培 养民族感情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 1.重点:民族工业兴起的历史背景;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发展第一个高潮概况。 2.难点: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过程和知识结构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 加速解体

1、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2、找一找:自然经济解体过程(1)——(4) 3、想一想:自然经济解体原因: (1)内部原因: (2)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有入侵——主要原因4、理解:自然经济解体,经济结构变动 表现:①鸦战后……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③甲 午战争以后…… ①外国商品在中国市场大量增加,经营对华贸易的 洋行大量增加。 ②中国手工业方面土货滞销,使中国农产品的商品 化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日益商品化。 ③外国商人从中国大量收购农副土特产品,中国商 品出口大量增加,并受外商操纵、依赖世界资本主义市 场需要。 ④中国商业和金融业也发生了变化,买办和买办化 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5、想一想:自然经济解体,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影响: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阅读课文,自习:近代民族兴起的时间、地点、产 生有两条途径、表现。 分析和思考:兴起和促进发展的原因: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训练题:高频考点第8练 民族工业的兴起及其发展历程

第8练民族工业的兴起及其发展历程 1.(2019江苏押题卷二)福州船政局创办经费47万两,初由清政府拨款,自1866年11月起经费常年由福建省提供。19世纪70年代初,由于经费困难,船政局一度拟制造商船供商人雇领租用,但被禁租。这反映出( ) A.专制政体不利于近代企业自主发展 B.经费不足是中国近代化的最大障碍 C.清政府的阻挠导致洋务运动的失败 D.朝廷没有摆脱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 答案 A 材料“19世纪70年代初,由于经费困难,船政局一度拟制造商船供商人雇领租用,但被禁租”表明专制政体不利于近代企业自主发展,A项正确。中国近代化的最大障碍是列强侵华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B项错误;从材料中 可以看出,清政府是限制而非阻挠洋务运动,C项错误;清政府限制福州船政局业务与重农抑商政策没有关联,D项错误。 2.(2019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中2月)叶圣陶在《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中记载某乡村的婆婆的回忆,“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下列关于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C.中国的传统生产模式退出历史 D.中国经济逐渐近代化 答案 C 材料“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表明中国的传统生产模式只是收益不如从前,但并未退出历史,C项错误,符合题意。“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反映了外国商品冲击中国市场,说明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在外国商品冲击下,中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自然经济逐渐瓦解,中国经济逐渐走向近代化,D项正确,但 不符合题意。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 精品 第六单元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学习目标: 1、 能说出张謇办实业的故事(背景、口号、创办企业的结局)。 2、 能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过程。 3、 能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特点。 诊断补偿 1、复习:三大战役(名称、时间、领导者、参战部队、结果);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渡江战役、南京国民政府垮台。 2、引导学生阅读课前导入框,初步认识张謇(如图)。 新知导学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完成质量监测P074-075“选择题”。 二、重点讲析 1、状元实业家张謇 (1)创办大生纱厂等一正系列企业的背景、目的、口号。 (2)创办大生纱厂等一正系列企业的概况。 一战期间:获得进一步发展; (3)创办大生纱厂等一正系列企业的结局 一战结束后:纱厂最后被吞并。 这样的结局说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的最终归宿注定是悲惨的。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民族工业的萌芽。 第二阶段:一战期间进入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第三阶段: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民族工业凋谢、萎缩。 (2)发展的特点: ①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②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部门,集中于沿海、沿江地区; ③受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整体水平落后地。 三、合作探究 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能得到发展? (1)内因: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 (2)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会。 (3)使用国货,抵制洋货。 达标测试 完成课后练一练和质量监测P075-076“非选择题”。 总结反思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课题: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 课程标准: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一) 三维目标 ◆ 知识与能力:掌握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及其所办企业,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情况。 ◆ 过程与方法:归纳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概况,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 ◆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二)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及其特点。 ◆ 难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三)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情景导入 阅读本课导入框 ◆自学测评 (1)背景: 签定以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掠夺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 状元实业:人物: ;口号: 活动:回乡创办了 等一系列企业;发展概况:一战期间,由于 ,这些企业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卷土重来,纱厂最后被吞并。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 、 、 、三座大山的夹缝里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落后的。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 ;从地区看, 、等沿海大城市比较发达,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 (4)民族工业发展可分为哪三个阶段?各阶段有怎样的发展特点?原因是什么?(可用表格的方式归纳) 外因: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5)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有什么特征?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发展短暂而艰难;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地区;整体水平落后。

【导学解疑】 ◆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从张謇等人的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可贵的精神? 张謇等人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精神和情怀 2.看到张謇、荣氏兄弟等实业家兴办企业的曲折坎坷,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你有什么感想?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下,民族工业举步惟艰,只有推翻三座大山,我们的工业才能发展,我们的民族才能腾飞! 【成果检验】 ◆拓展提高、达标测评 1、清末提出“实业救国”并回乡办厂的状元实业家是( A ) A张謇 B 荣氏 C 孙中山 D康有为 2、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是:(B ) A辛亥革命的成功 B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C 民族资本家纷纷投资实业 D北洋军阀的分裂 3、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学习张謇等人什么样可贵的精神? 学习他们以实业救国,维护民族利益的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4、阅读材料回答: 辛亥革命后,在孙中山、张謇等人的倡导下,兴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1912~1919年,中国的地主、官僚、商人、资本家兴办厂矿四百七十余个,新厂矿的投资加上扩建增资共计一亿三四千万元,超过1912年以前50年民族资本一亿三千万元的投资总和。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 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2)请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迫,民族工业得以发展。 (3)你如何看待“实业救国”活动? “实业救国”是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主张,它促使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中国经济近代化和抵挡外国的经济侵略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具有进步意义。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创办实业十分艰难,虽然民族经济因此而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制下并不能改变中国的经济状况,外国在华企业的增长速度远高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增长速度,外国资本主义仍然牢牢地掌握着中国的经济命脉。“实业”救不了国,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才能真正快速地发展实业,才能救中国。 (四)总结延伸 旧中国的民族企业在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发展困难,比较落后。但是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作为崭新的进步的生产方式,其发展,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革命性和妥协软弱性)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所决定的,所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只能是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六单元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结局。 2.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和特征。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从洋务运动至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培养学生归纳历史发展阶段的能力。 2.使学生认识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使民族工业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培养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准确把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特征,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和解释历史的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张謇等兴办实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之一,民族资本主义作为中国社会崭新的进步的生产方式,在一战时期进一步发展,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 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使无产阶级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和工人阶级政党的建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4.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特点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这也使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只能由无产阶级掌握,这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教学重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2.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教学方法 1.图文结合法。使学生从感性、理性两个层次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2.问答法。 3.讲述法。 4.讨论法。适用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特征的内容。 5.讲解法。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过甲午中日战争的内容。甲午战后,中国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马关条约》里有关于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举办工厂的条款。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里"一体均沾"的原则也获得了这项权利。除此之外,西方国家还通过开银行贷款、开采矿山、修筑铁路等方式向中国输出资本。他们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使中国的民族工业受到了严重摧残。这时,一些爱国人士纷纷兴办实业,来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张謇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导入语例示二] 同学们,请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1899年5月23日,坐落在南通唐家闸的大生纱厂开工试车了。这件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它为什么这样引人注目?因为纱厂的创办人张謇,是5年前夺魁的状元。那时,中国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是"士"中的极品,最受人的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却是被士大夫们看不起的"末业"。一个状元竟然"舍本逐末",这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怎能不引起轰动呢?更使人感到疑惑的是当时投资办厂的风险是非常大的。许多人都赔了血本,不敢再提办厂之事,张謇却反其道而行之,难道这个状元在办实业方面也比别人技高一筹吗?人们将信将疑。我们也来看一看当时的具体情况。 [板书]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状元实业家张謇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状元实业家张謇"一目内容,从中找出有效信息。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①张謇是清末状元,江苏南通人。②针对《马关条约》后外国资本的大量涌入,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威胁,张謇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并开始创办企业。③在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张謇的大生纱厂等企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1)

第一节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课程内容标准〗: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教与学目标具体化〗 1.知识和能力方面:理解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以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掌握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基本史实,民族工业兴起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和图片,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共同探究问题。学生学会比较法、阅读法等。3.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理解民族工业兴起的艰难,使自身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培养民族感情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 1.重点:民族工业兴起的历史背景;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发展第一个高潮概况。 2.难点: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学过程和知识结构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1、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①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农民没有或很少占有土地。 ②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生产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一直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2、自然经济解体过程 (1)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分解,但是农村中“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2)鸦战后,中国的自然经济解体加速。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从19世纪60年代起,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4)甲午战争以后,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3、自然经济解体原因: (1)内部原因: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2)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有入侵——主要原因 ①鸦战后,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扩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输华货物总值显著增加 ②第二次鸦战后,侵略者控制了中国海关,强迫清政府增开了更多的通商口岸,同时又获得了内河航 运和内地通商等特权,急剧地增加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并打入内地市场。中国的冶铁及铁器制造业、榨油业、制糖业、丝织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部门遭到沉重打击。 ③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竞相在中国建工厂、设银行、修铁路、开矿山,大量输出资本,同时 继续增加商品输出。 4、自然经济解体,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 ①外国商品在中国市场大量增加,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 ②中国土货滞销,使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日益商品化。

近代民族工业

第19课《近代民族工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近代民族工业》一课讲述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属于社会经济史,也是中国近代化不可或缺的一个内容。同时近代民族工业也是中国近代诸多重大政治、文化、生活现象出现的物质基础。本课上承《近代化起步》,下启《近代社会生活》,通过本课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近代化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以李氏企业为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 (2)理解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趋势和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动手绘制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曲线图,体验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曲折。 (2)通过对比近代与当代的民族企业发展的不同境遇,探究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张謇的实业救国之路,感受张謇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社会使命感。 (2)通过了解李强创办工业的艰辛,培养学生艰苦奋斗,不畏挫折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的春天” 教学难点: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教学理念】 本课设计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以创设情境为主,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融入课堂并参与到整个课堂中来。由于经济史对于初中生而言相对较难,故假设一个李氏企业,希望通过李氏企业的发展历程体会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做到以小见大,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同仁堂、全聚德、老凤祥、张裕葡萄酒四张图片,由教师介绍这是我国四个驰名商标,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品牌,是我国民族工业重要的组成部分,由此导入《近代民族工业》的学习。 讲授新课 一、设置问题,合作探究 师:请同学们为李强出谋划策,帮李强找到投资的方向。 生:创办工业 合作探究1: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是否具备创办民族工业的条件? 合作探究2:工厂应该选择在什么地方创办?理由是什么? 合作探究 3:投资创办什么工业?为什么? 【 设计意图:设定历史人物,使学生更加形象具体感受历史,在合作探究的过程当中,体会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背景以及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二、再现历史,突破重难点 问题1:创建初期的李氏企业发展如何? 个人基本资料 姓名:李强 职业:商人 生活时代: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目前状况:积累了一笔丰厚资金,却不知如何打理这笔资金 李氏企业于1870年建立。但在创建初期,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官员的贪婪,李氏企业发展缓慢,但我相信李氏企业一定会有一个光明的明天。 1911年10月从武昌传来好消息,辛亥革命成功了,清政府土崩瓦解,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1914年我从报纸上得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1912年到1919年,全国新建民族工业厂矿有600多家,这段时间可谓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我也想借机扩大企业规模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