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计划和教案1

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计划和教案1
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计划和教案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2013年上学期

制订人: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力度、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继续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小学美术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式和自主化多操纵学习方式。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家乡美》、《逛大街》、《聪明的、机器人》、《欢乐陶吧》、《同一幅画》、《星光灿烂》、《团扇》、《大地飞虹》、《编花篮》、《生命的甘露》、《飞天畅想》、《我们往旅行》等内容。

三、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认知和练习,已把握了很多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辨别认知能力和创造力,具备一定的辨别妍媸的能力和表现力,但在绘画,动手过程中还缺乏大胆想象创造,这些方面有待进步。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爱好。

2、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绘画和简单工具制作。

3、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等能力。

五、教学措施:

1、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加强自身学习,不断进步自身素质。

2、做好课前预备,精心制作教具。

3、运用现代远程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绘画爱好。

4、充分展示图片,作品等教学手段,教师加以示范。

六、教学进度表

第1课家乡美

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风景画的表现方法。

2、学习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组织安排版面的能力。

4、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歌颂宣传家乡的情感。

教学程序

一、交流

1、课前信息收集:

2、交流感受:

a、欣赏家乡的片段。

b、家乡发生了什么变化?

c、你喜欢的家乡美景是什么?都有哪些特点?

3、教师小结:家乡这几年变化可真大,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不管是朴素的农家小院还是城市的璀璨华灯,它都是美的!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热爱家乡就是热爱祖国。

二、学生开展讨论和评价,教师总结:

1、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学生作品是怎样表现家乡的。

a、构图的处理。(前主后次,前实后虚,前大、多,后小、少)

b、特定的内容。(房屋、街道、田野、树木等)

c、内容的取舍。(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抓住景物特征)

2、师生总结作画方法和步骤,提出作画要求:

三、创作

a、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和景物,将家乡的主要特点表现出来,不必完全写实。

b、注意有主次,有取舍,注意构图的完整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家乡的景色特点。

c、绘画工具不限。

四、评价

选择最富有表现力的工具作画,把家乡最美的景色画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

表扬作画大胆和构图独特的学生,并通过视频展示台展示其作品。

五、拓展

欣赏《家乡好》。课后通过书籍或民间搜集有关家乡各方面文化的资料(传

说、民歌、戏曲、特产等)。

第1课家乡美(活动二)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欢迎来家乡做客》

2、(学生自由回答后,赏风景——品特产)

二、设计制作

1、选择旅游景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景点——选画。

2、景点介绍:各小组交流资料,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丰富

各景点的知识介绍,然后整理成简单精练的文字——突出特色。

3、品尝家乡特产和特色小吃。

4、感受家乡的节庆活动。

5、了解家乡名牌产品。

6、老师小结:家乡的历史文化、风景物产给朋友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了让更多的游客到我们这里来旅游观光、投资办厂、购买物品,让更多的朋友知道家乡,喜欢家乡,你们愿意为家乡做广告宣传吗?

7、制作宣传刊:8人一组,根据家乡的特点设计并制作宣传刊。比比看。哪个小组能获得最佳设计奖或最佳导游奖。

8、步骤方法和要求:根据书上制作步骤图的提示,将表现家乡的画配以简洁的文字说明,并结合美丽的图案,合作办一期介绍家乡的宣传刊。

a、用黑色或灰色厚纸托裱作品。

b、配上简单精练的文字和精美的插图(画、剪贴等方法)。

c、标题文字要美观醒目。

9、小组分工合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交流互动

各小组在教室四周展示作品:

1、派代表按“风景、建筑、特产、人物”的顺序夸夸家乡。

a、每组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成立旅游咨询小组。

b、走下座位向其他小组咨询,也可邀请同学到自己小组咨询。

2、教师小结:我们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通过咨询你最想说什么话?为了明天家乡的更美好,我们该做些什么?

四、深入调查拓展思考

1、查找家乡(历史)的爱国名人,将他们的事迹摘录、图片收集,整理成资料卡片,可上当地图书馆、文化馆找地方志之类的书籍或上网搜索。

2、参观、采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革命遗址、文化遗址、名人故居等。

这一组宜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准备好相机、录音机、笔、纸,并要精心设计好采访提纲。

第2课逛大街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记忆、想像,理解物体近大远小的空间关系,表现出逛大街的热闹场景。

2、能较好地掌握画线的基本方法,并用线条较准确地描绘出物体的形状和结构特征。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家乡的情感,养成细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第2课逛大街(活动一)

教学程序:

一、引入

1、教师设置一个“猜猜看”的游戏环节,逐一出示四张范画。

(1)立式广告牌的几何形。

(2)平面的立式广告牌。

(3)立体的立式广告牌。

(4)添画了细节的立式广告牌。最后出示这张立式广告牌的摄影照片。

2、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从平面到立体,从简略到细节的过程。

师生之间交流所见街边的小设施。在记忆和叙说中唤起学生对美丽街市的留恋,以及细致观察生活的能力。

二、欣赏、发现与交流

1、分小组欣赏各自带来的街边小设施的图片(教师也可以为学生预备几张)。能说出它们的出处及造型可爱之处。

2、说一说所带来的图片哪一张你认为最难画?难在哪里?

3、学生互相交流,再师生交流。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1、提出作业要求。

(1)根据拍摄的照片或自己的记忆,画一画街头的小设施,要求用线流畅,具有一定的立体感并能进行一些细节描绘,可以适当地填上一些色彩。

(2)作业完成后沿轮廓剪下来贴在作业展示板上。

三、评议作业小节全课

用线描的形式画一条宽阔的大街,让学生把所画的小设施贴在合适的地方。

(1)说一说哪一段街道“设施”最完善。

(2)看一看这条“大街”,你有什么感受?还可以增添什么设施?使之更具人文性。

第2课逛大街(活动二)

教学程序

一、声音导入

1、听声音(人的喧哗声)

2、提问:

(1)刚才你们听到什么声音?(人的喧哗声)

(2)通过听到的声音,你想到了什么地方?(大街上)

(3)这些声音会给你带来什么感受?(人多,非常热闹)

(4)大街上,你能看到些什么?(街头小设施、建筑物、人物)

二、图片欣赏

1、欣赏图片

(1)街头小设施(2)建筑物(3)人物(4)街市图片

2、总结:街头小设施街市:建筑物、人物

介绍相关知识

1、认识不同视角及构图类型

2、透视知识

(1)近大远小(2)近清楚远模糊(3)遮挡关系

三、画法指导

1、确定内容:突出重点

2、定好构图:灵活、新颖

3、大胆描绘:先画近处的,再画远处的。近处的画大一些。远处的画小一些,近处的物件总是遮挡远处的一些物件。

四、欣赏作品

1、欣赏学生作品

2、谈感受

五、学生作业

1、提出作业要求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3、讲评作业

4、总结、拓展

3课聪明的机器人

教学目标:

1、学习设计机械手和制作机器人模型的方法,掌握机械立体形的画法,能运用各种媒材进行机器人模仿造型活动。

2、透过美术创作活动,学生的空间想像力逐步发展,对媒材的造型的适应性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并能合理选择和使用媒材。作业应做到造型与功能作用相结合,初步形成设计应用意识。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团队活动任务中,独立思考,共同探讨,使小组活动有序协调地开展。对设计与制作的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第3课聪明的机器人(活动一)

教学程序

一、动画欣赏

课件出示:机器人动画片断。

1、欣赏机器人动画片断。

2、引导提问:你了解机器人吗?你是从哪里了解到机器人的有关信息的?学生自由交流,谈论机器人。

3、认识机器人:你认为机器人是什么呢?是人吗?是机器怎么又叫机器人呢?我们给它取名机器人,并不是因为它像人的

样子,而是因为它具有与人相似的智能水平和一定的思维能力,并且具有在人类不可接触的环境中进行工作活动的特殊功能。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惊讶机器人的聪明程度。

板书课题:聪明的机器人。

二、认知结构尝试训练

1、了解机器人的作用。引导思考:机器人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我们来看一看机器人的类型有哪些,分别都能做什么。机器人分为两大类:即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所谓工业机器人就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而特种机器人则是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包

括: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机器人化机器等。在特种机器人中,有些分支发展很快,有独立成体系的趋势,如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微操作机器人等。机器人的类型不同,它的作用也就不同。

2、认识机械手的造型特征。一般讲的工业机器人,就是机械手臂,代替人类进行一些特殊性工种的工作,根据你看到的这些机械手图片,说一说机械手臂的外形特点。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机器人的手一般由方形的手掌和节状的手指组成。教师介绍北京航守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研究与开发的“多指灵巧手”。

3、自主尝试机械形体画法。

看书分析机械形体是怎么画的,试一试螺丝帽的立体形的画法。

学生尝试练习,展示作业,教师反馈,进行技法指导。

三、创意设计

1、机械手功能探讨。你准备设计一个具备什么样功能的机械手?学生自由发言,交流。

2、提出活动:参照资料或展开想像、用线描的方法设计一只机械手。注意将关节的连接部分交待清楚,画出机械手的立体形效果。

3、学生作业。

展示创意

学生自评,将设计意图和机械手的功能进行设计发表。

第3课聪明的机器人(活动二)

教学程序

一、欣赏感受,认知造型特征

1、欣赏感受,认识特征。

引导提问:通过观察,机器人在造型上都像人形吗?都有哪些外形特点呢?

学生自由交流。

2、欣赏机器人模型。

出示机器人模型的图片,感受模型制作的材料和有趣的造型,引出本课学习内容。板书课题:机器人模型制作。

二、范式分析,获得方法

1、拆分模型,发现制作材料与方法。

分小组分发机器人模型,让学生直接把玩模型。

引导思考:这些机器人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运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学生讨论与发现,分组进行总结发言。

小结:运用了各种纸张、泡沫、纸盒、蔬菜瓜果等材料。

运用了卷、折、贴和切制、削制、插接等方法。

2、材料选择。

分析教材多用途机器人的模型制作,并与原型图片比较。

这件作品的制作是怎样巧妙利用材料来制作的?

自主学习说说它的制作过程。

小结:机器人的不同部分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

3、方法的训练。

对刚才了解的方法、尝试选择合适的材料做一做机器人的形体组件。学生自由尝

试练习。

4、小组策划机器人模型制作方案。

学生小组讨论,画示意图,派代表发表模型制作的构思,说明小组内的分组方式。

三、分工制作,小组组装

1、提出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一个机器人模型。

2、小组分工,完成

个体制作任务。

小组内由小组长布置分工,依照小组集体策划盯方案,依计划分工合作。

3、学生作业。

4、教师巡视,协调各组制作情况。

5、小组内合作将机器人模型各部分部件进行整体组装。

四、作品评价

小组各自展示模型作品,分小组分别进行自我评价,表达设计意图和功能特点。学习拓展科技发展很快,需要我们去发现与学习,通过今天的美术学习活动,希望同学们更加热爱科学,学习科学,会用科学知识为人类造福。

第4课欢乐陶吧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陶艺作品的赏析,认识和了解我国古今陶文化的发展过程,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个人文化素养。

2、运用陶艺制作的多种方法,创作造型有特点、形象生动有趣的作品。

3、增强学生的想像表现能力和动手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陶艺制作的多种方法,创作造型有特点、形象生动有趣的作品。教学程序:

一、说陶

1、了解我国有关陶文化的知识。

2、学生讲述知道的陶文化。

二、赏陶

1、欣赏彩陶文化:

(1)半坡型

(2)庙底沟型

(3)马家窑型

(4)半山型、马厂型

2、欣赏黑陶文化特点:黑、薄、光。

3、彩陶文化运用的艺术法则。

4、欣赏现当代陶文化。

三、玩陶

1、提问:这些作品分别运用了什么方法?

2、这一件作品运用了哪些方法?你感觉怎样。

3、A、手捏的作品是按什么步骤做的呢?

B、手捏的大泥团应注意什么?

C、盘条法又是怎样做呢?

4、搓泥条应该怎样才能搓得基本一致?

5、怎样才能使泥板拼接的作品变得牢固而不会轻易损坏?

6、拍泥板应该注意什么?

7、以下作品分别运用了哪些装饰的手法,你能说说吗?

8、欣赏学生作品。

四、用陶:老师总结陶艺在生活中各个地方的应用。

第4课欢乐陶吧(活动二)

教学程序:

一、对比导入

1、出示陶艺作品,仔细观察比较,说说它们各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

2、制作方法归纳:泥条盘筑、随手捏制、泥板拼接法等。

二、探究方法

1、将用泥板拼接法做成的陶艺作品在学生间传送,看一看,摸一摸,感知作品制作特点。

2、思考:泥板拼接法的制作步骤和方法是怎样的?

3、同桌或小组间交流。

三、验证方法

1、师生合作完成一件简单的泥板拼接作品。

2、归纳制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1)拍泥板——泥板厚度适宜;

(2)粘接成形——粘接部位要捏牢固;

(3)装饰——方法不限;

(4)烧制。

四、教材赏析,尝试制作

1、观察教材步骤图例,进一步了解陶艺制作的整个流程。

2、欣赏教材范品,开阔思维,感知作品造型的多样性。

1、作业要求:运用多种方法个人独立制作或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自己喜欢的造型生动的陶艺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展评

1、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第5课同一幅画

教学目标:

1、了解色彩语言的丰富性,认识色谱,学习调色与涂色的方法。

2、能准确地识色、调色和涂色,个体完成涂色练习并参与集体组合成画的活动。

3、表现出对世界名画欣赏、临摹与组合的美术活动的兴趣和成功的快乐,富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集体协作的精神。

教学程序

一、欣赏讨论

1、欣赏《向日葵》。

2、引导提问:你见过这幅画吗? 对同一幅画你们的感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学生组内交流、讨论。认识色彩是绘画的语言、色彩是相同的。

3 、导出新课,板书课题:同一幅画。

二、探索体验

1、引导思考:这幅画主要有哪些颜色?

(1) 观察与识色。

(2) 提问。

2、探索调色方法:这些颜色是怎么样调配出来的呢?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体验l :根据教材提示,用大红与柠檬黄进行调和,把产生的橙色与同桌的比一比,色彩效果是否一样? 为什么?

小结:两种颜色相调和,颜色分量的不同使色彩效果产生变化,一般朝分量多的

颜色方面倾斜,所以调色时应先看准色彩的倾向性。

体验 2 :在一种颜色中调入白色或黑色,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

小结:通过这一方法可使色彩发生深浅变化,这又叫做色彩的明度变化。这样就可以调出许多丰富的颜色了。

体验 3 :任意找一种《向日葵》这幅画的颜色,尝试调配一下,是否很接近? 学生自由交流。

体验 4 :从教材右页马赛克效果的《向日葵》画中取一方格(G5) ,这一格是由24 个小块组成的,将它们分解开,与色谱中颜色相对比。我们一起调出这些颜色并涂画在纸上。

三、师生合作,共同探讨。

分工合作我们可以将这幅画分解成许多小色块,近看是些颜色。但远一点或眯眼看,向日葵就清晰地呈现出来了。全班每个同学画其中的一部分,然后组合,可拼成一幅有丰富色彩的《向日葵》。

1、画格。

2、选择与分工。将横排A —J 与竖排l 一5 交叉组成编号,选择你喜欢的一块。分工要有协调,别人已选的不能重复。教师调控方格被选情况。

3、临摹涂色。按小格的颜色来调色、涂色,涂色不能出格、相同的颜色可以一次涂完。

4、提出要求,巡视指导。

四、组合展示

1、让学生按底纸上的格子,找准坐标贴上自己的那一部分。

2、引导学生眯眼看看,欣赏评述全班同学集体组合画出的作品。

第6课团扇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古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2、欣赏团扇的扇面画,提高审美能力。

3、制作团扇,运用所学装饰扇面。

4、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程序

一、设置情境,感受中华民族古老的扇文化

1、教师演示课件。。

2、学生欣赏有关团扇的古诗、古画及相关介绍。

3、教师板书课题。

二、讨论交流,了解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1、提出活动要求:分组交流团扇的资料,并思考团扇的特点是什么。

2、学生分组交流学习,教师参与。

3、继续演示课件,介绍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三、讨论分析,感受扇面画的形式美感

1、继续演示课件,提出活动要求:

(1) 分组,每组重点讨论教材中的一件团扇作品。

(2) 从扇面画的作者、内容、造型、色彩、风格、构图特点等方面展开讨论分析,根据不同的扇面画可以有所侧重。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

3、每组选派代表上台评述。

4、教师鼓励学生,并与学生交流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镇平全兴双语实验学校 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案 李乐敏

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一.教学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非常高,平时就有很多学生平时就爱画画,也有一定的美术知识,所以教师应继续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让他们接触初步的美术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更大的魅力。 三教材分析 我校采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该教材紧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贴近儿童的心理,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五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6课。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个方面。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近生活,有浓厚的湖乡味。注重在娱乐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并掌握最基本的美术知识。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对学生造型·表现的培养。在教学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3、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间建立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教师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8、教师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小学美术《老师您好》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湘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老师,您好》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抓住人物的外貌和神态特点,画出形象特征突出的老师人像。 2、过程与方法:能凭记忆或想象画出师生之间印象深刻或感人的故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尊敬师长的良好品德,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抓住人物的外貌和神态特点,画出人物肖像画或半身像。 难点:能凭记忆或想象画出师生之间印象深刻或感人的故事三、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师生温馨生活瞬间搜集 学生:绘画工具(如铅笔、记号笔、水彩笔、蜡笔等)、白纸、课本四、教学过程

(一)成语故事导入 以成语故事“程门立雪”导入新课,根据课前了解,三年级学生大多数在课外阅读中已经接触过这个成语,因此大家会有强烈的表 现欲望。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先从一个成语说起,大家请看屏幕,你知道这是哪个成语么? (屏幕播放“程门立雪”图片) 生:程门立雪 师:你能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么? 通过学生讲解进一步加深大家对这个成语的了解,同时老师引导大家进行情感解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尊敬老师的典范。 板书:老师您好 (二)游戏探究,欢乐解疑 本环节以两个游戏为依托,分别是“我来表述你来猜”和“我来描述你来拼”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逐步解决人物画对特点的把握运用问题,从学生自己写的作文入手,能使学生有亲切感。从文字特点到

绘画特点的转换让学生能够短时间抓住重点,形成画面感。 师:首先呢,请大家先跟我来做一个小游戏,好不好? “我来描述你来猜” 语文 这位老师留着长头发,大大的眼睛水汪汪,笑起来像弯弯的月亮,可漂亮啦! 体育 板寸头、黝黑的皮肤,长方形的脸庞,结实的肌肉,样子酷酷的,总是充满活力。 数学 这位老师个子不高,胖胖的身材很可爱,后脑勺扎着一个大辫子,说话慢悠悠,走路扭啊扭。 美术 这位老师方脸庞,偏分头卷头发,戴着一个黑框眼镜,高兴起 来笑得像朵花,生气起来脸上凶巴巴 (与学生互动)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册)美术全册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点、线、面的游戏、橡皮泥塑、绘画、手工制作、纸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 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

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目录 第1课《形的魅力》 (2) 第2课《形体的组合》 (5) 第3课《抽象的雕塑》 (8) 第4课《学构图》 (11) 第5课《静物写生》 (15) 第6课《喜怒哀乐》 (19) 第7课《夸张的脸》 (23) 第8课《神奇的肥皂粉》 (31) 第9课《写意蔬果》 (39) 第10课《写意动物》 (47) 第11课《学画松树》 (53) 第12课《十二生肖》 (58) 第13课《风筝的魅力》 (64) 第14课《微观世界》 (68) 第15课《会亮的玩具》 (73) 第16课《小布偶》 (78) 第17课《电脑美术——对称图形》 (80) 第18课《旅游节》 (84) 第19课《舞台上的布景》 (91) 第20课《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94)

第1课《形的魅力》 1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掌握形的概念及分类,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 2、过程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采用画或剪等不同形式,将几何形和不规则形组合成各种画面。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感受各种形的组合呈现出来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2学情分析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他们力求表现更真实、更深刻,表现能力有所加强。能运用一些造型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观察到的对象,有的学生对材料进一步的拓展,寻求技法和表现方法的创新,也有的学生眼高手低,对表现缺乏信心。 3重点难点 重点是: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难点是: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人教版小学美术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美术课教案 【篇一: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 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一课魔幻的颜色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 三个颜色(间色) 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 2、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对水彩颜色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有必要指导一 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 1、师:同学们。你们用过水彩吗?谁能说说水彩颜料有什作用? 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回答 2、师:水彩不但能帮我们画画,还能帮我们和更多的颜色交朋友呢! 二、发展阶段 1、认识三原色: a. 出示定义。 问:在这么多颜色当申,怎么样的颜色称为原色?哪几种颜色是原色?请大家先记住这么一句话: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的颜色叫原色。(师 贴出定义)。 b.观看电脑课件。 师:哪几种颜色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下面大家来看一组画面。听 听颜色自己的声音。(师击键,播放设计制作好的电脑课件,一段拟 人卡通画面)。师:看了动画镜头,知道几种什么色在说话? (让学生回答,说出红、黄、蓝。) 师:这三种色都说了句什么? (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

c. 得出定义:我们知道,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的颜色是原色,红、黄、蓝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那么,红、黄、蓝就是原色。因为 是三种颜色,所以我们称它们为三原色。 2、认识三间色: a.观看幻灯,让学生观察三原色相加能否变化出别的颜色。 b.演示色轮,出示三色轮,分析三原色相加变化哪三种颜色。 问:色圈红色和黄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黄色和蓝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蓝色和红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让学生细致观察后回答。) 师小结:用色块表示。 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d.做实验: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三个公式。 师演示:为了证实三原色相加是否产生了橙、绿、紫,先从红、黄两 杯色水中各倒一部分渗合,大家看看渗合后变成什么色?(师边说边做)。生:橙色。 让学生上台继续进行黄、蓝相加,蓝、红相加,分别变为绿和紫的 色水实验。 师小结:通过色水实验,我们进一步证实了这三个公式是正确的。说 明了三原色相加会产生新的颜色橙、绿、紫。 e. 得出定义。 师:通过刚才的讲解、实验。我们发现这三种色里面,不管哪」种色,都是由两种原色相加产生的。根据这点,我们也给间色下定义。 生:(答) 师贴出间色定义 (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 3、做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这个游戏是这样:黑板上三个公式,每个公式都少了一、两种颜色。 师把这三个公式上少了的颜色,以击鼓传色的形式在同学间传开, 鼓声停止时色块稳谁芋另、;那位同学就把手中的色块放在黑板上三 个公式申适当位置。 老师击鼓,为了公平可让同学用红领巾蒙住眼晴。

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河北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色彩的魔术师 教材分析: 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红、橙、蓝、绿、青、靛、紫……美丽的大自然就像是一首色彩的交响乐,优美动人。在大自然中,光就象是一个魔术师,是它使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绚丽多姿、生机勃勃。画家离不开色彩,因为色彩是最美、最富有表现力的美术语言,他们在创作时,就像魔术师一样,用画笔调和出丰富变幻的色彩,创作出动人的美术作品。 了解和认识色彩在我们的生活和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感受色彩变幻的动人魅力,是这节色彩课的主要意义之一。在本课中,要调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受,让他们用眼睛,用心灵去充分感受色彩的魅力,从而加深对色彩的认识,培养良好的色彩感觉,并学习基本的色彩知识,大胆尝试涂抹调配色彩,做一个能够调控色彩的魔术师。 教学目标: 1.了解和认识色彩在美术创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2.能够感受色彩的魅力,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 3.喜欢进行色彩的各种探索实验,愿意探索色彩的魅力。 教学准备:水粉色、水粉纸、水粉笔、调色盘、笔洗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2. 学生准备学具:水彩画工具。 二、课堂教学 1. 引导阶段 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对水彩画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有必要指导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然后,让学生挑选两个最喜欢的颜色,调一调。再说一说变成了什么颜色。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由调配颜色,但要有两个要求,只将两种颜色相调,并且要记住它们调出的第三个颜色,然后进行交流。 2.发展阶段 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并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义 将纸弄湿,将调出的色彩涂抹在作业纸上:让学生用两个指定的原色调出教师出示的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集 第1课 万绿丛中一点红 教学过程: 1、欣赏: (1)出示课题——“万绿丛中一点红”。 (2)比较: 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2、发现: (1)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了. (2)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 (3)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4)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3、实践: (1)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的作品展评:根据本节课的要点开展点评。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了对比色,从作业反馈看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对比色的知识,但还有个别同学在具体的实践中没有很好地运用色彩对比,把几种对比色混合在一起反而没能很好地表现出对比的强烈。 教学反思: 第2课 色彩的和谐 教学过程: 1、引导欣赏: (1) 播放录象,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 (2) 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 (3) 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目标发展: (1) 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 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 黄——黄绿——绿 红紫——紫——蓝紫 黄橙——橙——红橙 (2) 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 A 、 家居图片 B 、 生活图片 C 、 建筑图片 (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 (4)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 3、实践活动: (1)作业: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作业展评。 教学反思第3课:美丽的纹样 教学内容: 1、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欣赏图案将学生带入美丽的图案中 (图案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美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欣赏图案 提出问题:刚刚欣赏的图案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2、 了解知识 掌握方法 师:在我们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图案。来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它们? 生讨论发言。 师:那我们同学想不想自己来做一做这样的图案呢? 我们在来仔细的观察欣赏一下,同时思考以下的问题: 1) 什么是适合纹样? 2) 基本形有哪些? 3) 我们可以有哪些填充的图案 生欣赏、思考、讨论 师和生一起总结:1)适合纹样指适合于一定的外轮廓形状中的装饰纹样。适合纹样的形态要与外廓相吻合,就是说,在除去边框时,仍旧具有清晰的边框外形特征。2)可以有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自然形、人造形等3)我们可以用点、线、面来装饰,也可以用一个形象或者几个形象来装饰。 (了解了适合纹样的一般知识,掌握了基本规律,有利于下一步的设计制作) 师:在以前我们学过了夸张、变形、省略等方法,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用到它们。 3、 构思、设计、制作精美的适合纹样 师:我们很多同学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了。今天呢,我们每位同学就来设计一些适合纹样,要求先选好某种外形,在根据外形设计选择填充图案,去掉外形后,图案仍能保持其形状。 生作业 师巡视辅导 4、 评价作业(自评、互评) 第4课 礼物的外套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组织教学。 2、教师出示图片对比:一普通的月饼和经过包装后的月饼。学生通过对比了解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日常礼包装越来越重视;让礼品穿上美丽的外套,能使人们更加喜爱。 3、导入课题。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展示课件,讲解方行纸盒的包装。 (1)根据废旧盒子的大小裁剪与之相适应包装纸的大小,将盒子放在包装纸的正中央。 (2)用双面胶或胶水接合两边。 (3)抓住包装纸,沿着礼盒边缘,将有打折的部分往下折。左右部分的纸,也是沿着礼盒边缘往中间折入。 (4)将底部的纸对折,再粘上双面胶或胶水固定,注意折线须对准盒高的中线。另一面做法相同。 (5)用柔软的材料制作花束系在理盒上。 2、让学生讨论不同的礼物是怎么包装的,师生交流。 3、教师给学生展示不同包装的礼物,开拓学生的眼界。 4、学生练习:用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可以设计单独的包装,也可以设计一组包装。 5、教师巡视指导。 6、作业评讲: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点评。 三、教学拓展 1、可以将包装设计装饰成小动物、小娃娃、旅行鞋、星星等形状。 2、也可以使用用旧的药瓶、饮料瓶、香水瓶、牛奶纸盒等作基本形状来练习包装,然后再用带子、彩色纸等材料加以美化,利用纸垫、金属小圆片等物进行装饰。 第5课 趣味文字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学具:记号笔、水彩笔、荧光笔 2、教具:各种美术字和变体美术字、记号笔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①认识基本美术字体及其特点: 出示宋体、黑体等基本文字引导学生欣赏其特点。 宋体:端庄大方,笔画横细直粗,点上尖下圆,横画收笔有顿角,笔画转折时顿角明显。 黑体:笔画横竖一样粗,方头方尾,醒目有力。 ②欣赏基本美术字体和变体美术字的比较 出示范字“花”两种美术字引导学生观察那种更有趣味?为什么?生---- 2、发展阶段 ①认识趣味文字的特点: 趣味美术字是根据文字的内容和含义,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文字的笔画进行变形、加工、装饰而成的,使之更加夸张、突出、醒目、美观。趣味美术字在艺术上有较大的自由变化,所以它的特点是:具形象、又简洁、美观、生动、有趣等。 ②趣味文字的分类 a、笔画变化:改变笔画的形状或粗细,使之更有装饰性。 b、字形变化:改变字的外形,使之更有造型感。 c、结构变化:将某笔画进行夸大或缩小来求新颖的效果。 d、形象性:根据文字含义运用形象图案来装饰字体。 ③欣赏优秀美术字 引导学生分析其特色和艺术感,感受它的趣味性。如:形象体:“心灵”运用爱心来表示点,提升了心灵的含义具形象又生动。字形变化:“流水年华”采用是一条不平静而具有运动感的线,具有节奏感使人联想到

小学美术《走进春天》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走进春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创设情境走进春天,了解春季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知道春天的活动,利用各种方法表现春天。 2、过程与方法:通过感知、欣赏引导学生对春天的探究,训练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天的景色及人和动物的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大胆表现、乐于交流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春天的色彩变化和各种人与动物的活动,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感受春天的色彩、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春天。 教学过程 一、视频欣赏,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一个视频,同学们在看的时候想一想你能用什么四字成语来形容他?(播放视频)学生回答。 现在正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季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迷人的春天。 (板书课题:走进春天) 二、观察探究,感受新知

1、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春天来了?学生回答:树木、田野、花草、河流、小动物、柳树、...... 说了这么多,我们一起走进春天,感受一下春天的美好。 欣赏春天的图片,感受春天的美景,了解春天的特点。 2、这么美丽的春天,可以做些什么有趣的事情? 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进行交流:和同学们一起结伴春游;和好朋友一起放风筝...... 老师找到一些好玩场景给大家看一下,播放课件图片,学生欣赏。 师:作为我们美术课,我们也可以拿起我们的画笔走进春天,把春天的美好留在我们的画纸上,那么这么多美景这么多趣事,我们 一节课能把它们都画到我们的画纸上吗?对!不行,所以我们要有取舍。那么我们就挑选最有代表性的景色或物体作为我们画面的主体, 任何可以代表春天的物体都可以当成我们画面的主体来画。可以是把一些很小动物或者是小的景物比方说小花朵,小昆虫,进行放大处理。可以是人物, 3、欣赏小朋友们的作品 4、教师示范: 今天老师挑选小燕子作为我的画面主体,边画边讲解:作为主 体一定要画大一些。旁边加上河边的柳枝。再填画出一些背景。最后再涂上颜色就完成了。 5、小组讨论你想要表现什么主体?怎么安排你的画面?学生讨论。并分享。

小学美术《蹦蹦跳跳》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19、蹦蹦跳跳 教学目标 1. 掌握纸弹簧的基本折叠和制作方法,了解纸弹簧的形态特征。 2. 结合纸弹簧的形态特征,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3. 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如何制作纸弹簧玩具。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设计制作出各种有趣的.有特色的玩具及玩法。 教学准备: 教具:彩色纸条若干条,弹簧玩具2个,纸弹簧玩具7个,制作小丑的零部件,课件。 学具:纸条,彩色笔,剪刀,彩色纸,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你们猜猜会是谁呢?请两位小朋友帮忙把它们请出来吧! 2. 师:原来是,活蹦乱跳的一个小丑,真可爱!我们送他去参加蹦跳大比拼吧!(出示大比拼) 师:我们还要请别的动物来参加,还有什么动物是蹦蹦跳跳的?生答。

3. 师:其实我们能让所有的动物.人物都蹦起来,跳起来,我们怎么去实现他们蹦蹦跳跳的愿望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做蹦蹦跳跳的玩具。(出示课题) 二、观察.探究“纸弹簧”的折法 1. 师:老师还带来了小兔子和小企鹅,观察一下,它们会动的这一部分,轻轻一按就会弹起来,拉一拉还会动,很像生活中的哪样东西?生:弹簧。师:是不是像这样(师出示弹簧玩具),平时的弹簧都是用铁丝.塑料做的,这里的弹簧纸做的,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生:纸弹簧 2. 师:那这个纸弹簧怎么折的呀?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位小老师,就是这些白色的纸弹簧,待会儿,两个小朋友一个,你会怎么向它学习?生: 3. 学生拿出白色纸弹簧,观察,探究学习折法。 4. 请一位学生简单介绍一下发现了什么规律。 5. 请一位小朋友来当小老师,学生尝试折纸弹簧。 6. 师:折好的拿在手上摇一摇,晃一晃。发现什么没有? 7. 观察思考,了解“纸弹簧”的应用 老师这里有几组可爱的弹簧玩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玩具的哪些地方用了纸弹簧?为什么要用在这些地方?(课件出示2组弹簧玩具) (1) 一组是用纸弹簧做身体 (2) 一组是用纸弹簧做身体的其它部位 小结:能活动的地方就可以用纸弹簧,不同的纸弹簧适合做玩具身体的不同部位。 8. 请几个学生说说刚才折的纸弹簧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三、观察.演示纸弹簧玩具的制作方法

小学美术教案五年级上册 第一课

小学美术教案五年级上册:01课哆来咪 [分析]哆来咪 一、教材哆来咪分析 本课哆来咪学习巧妙地将音高、色彩、形体的渐次推移融合在一起,借助音乐旋律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体验到生活以及艺术作品中,哆来咪由于形和色渐次变化所产生的一种韵律、节奏的美感。本课哆来咪教学内容的组织将学科性很强的美术学习知识点,转换为有趣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制作、绘画、游戏活动,注重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的习得,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审美素质。哆来咪 中国古代的编钟是一种具有极高观赏性的艺术瑰宝。大小渐次变化的青铜钟能敲击出不同音高产生优美的旋律。本课活动一就是让学生利用编钟的原理制作一组简单的“水瓶琴”。形状大小相等的小瓶子内装入逐渐变化的不同量的水,然后在水中放入同等量的颜色调匀。这时七个小瓶中水量的多少借助渐次变化的有色水清晰地显现出来,并在敲击时发出渐次变化的音高,还可敲出简单的旋律。通过此学习活动使学生全方位地感受体验音高、形体、色彩渐次推移所产生的美感。学生对形体、色彩渐变韵律有了感性认识后,进入到活动二色彩渐变知识的学习。色彩渐变可以产生十分有趣而令人着迷的色彩效果,能表现出奇妙的光感和空间感。活动二教材呈现了一幅摄影作品,夕阳西下时天空和清波荡漾的水面产生了柔和渐变效果,在它们的衬托下一幢扬帆起航状的建筑剪影更显雄伟壮观。左下图为一幅电脑美术作品,它能使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到平面美术作品中色与形的逐渐变化使画面产生的起伏感、韵律感。 画出色彩渐变可采用的方法有烘染法、叠晕法、点绘法等多种方法。叠晕法是从一色开始,按照一定的递变顺序逐块涂另一色而产生的阶梯渐变效果。本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的是叠晕法画法,这种方法的秩序美节奏美感强,学生易于掌握。.如何调出渐变的色彩是本活动的学习难点。教材中安排的小训练就是为突破难点而设计的。它首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用叠晕法绘制的由红到黑红色渐变的色条,并在每一色块下面展示出此块颜色是如何调配出来的,颜色的调配比例是怎样的。学生可通过观察后自己掌握方法,并试着调配出小训练中黄色到绿色的渐变过程。

小学美术《鸟语花香》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鸟语花香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画工具材料常识,认识和欣赏中国写意花鸟画,感受写意花鸟画的独特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生活的热爱。 2. 学习写意花鸟画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和技巧,根据中国画工具 材料的特点,尝试在宣纸上进行花鸟画练习,训练心手相应的表现能力。 3. 体验中国花鸟画用笔、用墨的方法,理解中国画借景抒情的笔墨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中国画用笔(中锋、侧锋、逆锋、拖锋、散锋)用墨(干湿浓淡——墨分五色)的方法表现花鸟,体验笔墨趣味。 难点:掌握一定的中国画笔墨技法,理解笔墨情趣。 三、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辅助课件、国画示范作品、毛笔(大白云、兼毫)、宣纸、毛毡、调色盘、国画颜料等。

学生:毛笔、墨汁、生宣纸、调色盒、国画颜料、水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魔术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四个好朋友——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课件出示) 接下来老师想用他们给大家变个小魔术。看这里——这是一盆清水(用毛笔蘸墨,加到清水中。拿一张空白的宣纸。)注意看——变——神奇吗?几滴墨汁碰到水遇到宣纸就能变出一幅神奇的画作。不过,老师觉得它还有点抽象,再用毛笔给它添画一下。(教师添画一幅简单的花鸟画)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老师特别喜欢的花。自古以来大自然的花草禽鸟,都是画家钟爱的绘画题材。刚刚魔术中的作品就属于中国写意花鸟画。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认识和欣赏中国写意花鸟画,感受大自然的鸟语花香。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笔墨小热身运动”,提示学生观察笔锋位置、笔杆和黑板的角度,并运用自编儿歌“喝口水,吃点墨,站直了,走一走;摔一下,趴着走;拐个弯,转一圈;玩累了,拖着走;休息好了,蹦蹦跳跳回家了”引导学生共同进行水墨画练习。师生共同探索并交流中锋、 侧锋、逆锋、拖锋、散锋运笔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跟随老师的引导,采用游戏的方式,自主探究水墨画运笔用墨的技法技巧。这样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使教学重点轻易得到掌握,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2、学生观察思考: 大家再看这五种点线,有浓的,有淡的,有干的,有湿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加水)对了,加水可以变淡。关于墨,也能分成五色。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3、水墨大碰撞游戏。 运用各种笔法,各种墨法,在宣纸上玩一次水墨大碰撞的游戏。(可以尝试碰撞出一朵简单的花)

人教版小学美术(1-6年级)全册教案

一年级上册 课题:神奇的口袋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3.引导学生在认识美术工具和材料中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教材简析:本课是引导学生初识美术工具和材料,可让学生尝试使用一下,或看一看、摸一摸各种绘画的效果。教师要准备好各种形式的美术作品供学生欣赏。 教学重、难点: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对美术创造产生浓厚的兴趣。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蜡笔、水笔、钢笔、毛笔、油画笔、水彩颜料、橡皮泥、、陶土、剪刀、图画纸、宣纸等美术工具和颜料。 (2)教师准备一些可用来绘画、雕刻、拓印、拼贴、编织的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3)教师搜集由各种工具和材料制作的美术作品(中国画、水彩画、版画、雕塑、剪纸、素描等) 教学活动设计:

(1)引导阶段: 教师在课前利用旧衣服自制一挎包,放入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上课时让学生上来抽奖:抽出一样来让其他人说说这是什么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都掏出来后,教师选几样常用材料当场操作、示范。并出示不同材料所作的美术作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及特点和不同的表现效果。(2)发展阶段 鼓励学生学用自己感兴趣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以体会工具和材料的性能。 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尽量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3)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整洁。课后拓展: 寻找自己家中或周围可用来绘画、粘贴、拓印、拼贴编织的各种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进行尝试性的美术创作。 教学评价: (1)是否认识一些主要的美术工具材料。 (2)能否大胆运用美术工具材料,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3)是否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课题:魔幻的颜色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 色) 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 2、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 教具学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教师做试验(原色调出间色) 指导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 让学生挑选两个最喜欢的颜色,调一调。 说一说变成了什么颜色。 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由调配颜色,但要有两个要求,只将两种颜色相调,并且要记住它们调出的第三个颜色。 二、发展阶段 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并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义 将纸弄湿,将调出的色彩涂抹在作业纸上:让学生用两个指定的原色调出教师出示的那个间色。 教师分别出示两个间色。让学生自己寻找两种颜色调出它。 学生继续尝试调出喜欢的颜色并填在画面的空白处。 三、收拾与整理 四、课后拓展 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做以下练习:绘出七色彩虹,绘出春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觉,表达心情,天气,味道……

课题:万花筒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重难点: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教具学具:彩色纸,剪刀,绘画笔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2、发展阶段 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 然后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3、收拾与整理 学生应该已经习惯将剪下的纸屑放在纸篓中。那么结束时只要再检查一下周围是否有纸屑就可以了

小学美术《剪花边》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剪花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花边的文化,感受花边与生活、美术的联系。 2、掌握剪纸中多折剪的方法,能创造出多样的剪纸作品。 3、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花边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掌握剪花边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能剪出构思独特、造型美观的花边并将花边进行合理地美化、装饰。 三、课前准备: 1、教具:课件、剪好的花边。 2、学具:彩色纸条、剪刀、胶水、双面胶。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对比导入,感受花边美 1.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一条没有装饰的裙子) 2. 你们看,另一面呢?(用花边装饰好的裙子) 3. 刚才听到同学说更好看了,请同学来说一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剪花边。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感受乐趣。——寻找花边 1. 其实花边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你都在哪里发现了花边了呢?有手帕、裙子、杯子、碗等等。 2、同学们,花边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经出现了,我们一起来欣赏,教师出示各种图片让学生欣赏从古至今生活中各处的花边。如:古代陶器、汉代服饰、清代建筑物、苗族服饰、现代生活中常见的花边等。 3、说说花边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起到了装点、美化生活的作用。) 4、小结:生活中的花边有的是画出来的、有的是刻出来的、有的是印上去的、还有的是绣上去的。(三)学生对花边的特点及花边组成规律的探究。——认识花边 1、欣赏了那么多的花边,同学们,思考花边的特点和花边图案的变化规律。 重复的、连续不断的

(四)合作探究------- 学剪花边 1、播放微视频,学生变看边思考:剪花边分几步?那几步? 2. 生总结步骤? (1)折 (2)画 (3)剪 (4)展(展开花边) 3、引导学生分析这几步的具体做法。重点讲解画:画什么?怎么画? 4.以爱心为例,对比两种画法的出的不同花边(一种是断开的,一种是连续的) 进而总结出连续的花边的画法。 (五)结合欣赏,设计构想。——设计花边 1、教师出示剪好的花边实物。(用各种材料的纸剪出的花边) 2、花边的纹样种类非常多,有动物的,也有植物的,还有人物的等等。不同的纹样适合装饰不同的物体。 3、出示画好的图案,让学生参考,并鼓励学生自己动脑设计出更美观的花边。 (六)深入课题,实践应用。——应用花边 1、以小组为单位来为你手中的物体设计更有创意的花边。(出示设计要求) 2、小组成员合作完成. 3、评一评:最佳创意作品、最佳技能作品。 (1)小组自评,人自己的作品属于哪种作品就展示到哪种奖项下面。 (2)学生评价,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3)教师评价。 小结:其实花边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的非常广泛,以后,希望同学们能运用今天所学,以及剪花边的方法去创造更多精美的花边纹样,去装饰我们的生活。

小学美术三年级教案

小学美术三年级教案 篇一:人教版新课标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第五册美术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点、线、面的游戏、橡皮泥塑、绘画、手工制作、纸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第一课魔幻的颜色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集 第 1 课 万绿丛中一点红 教学过程: 1 、欣赏: ( 1 )出示课题 ——“ 万绿丛中一点红 ” 。 ( 2 )比较 : 相同的主体 , 不一样的背景 , 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 2 、发现: ( 1 ) 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 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 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 , 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

这就是对比了 . ( 2 )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 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 ( 3 )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 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 4 )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3 、实践: ( 1 )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 ( 2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 、学生的作品展评:根据本节课的要点开展点评。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了对比色,从作业反馈看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对比色的知识, 但还有个别同学在具体的实践中没有很好地运用色 彩对比,把几种对比色混合在一起反而没能很好地表现出对比的强烈。 教学反思: 第 2

色彩的和谐 教学过程: 1 、引导欣赏: ( 1 ) 播放录象,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 ( 2 ) 出示课题 ——“ 色彩的和谐 ” 。 ( 3 ) 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 、目标发展: ( 1 ) 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

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 黄 —— 黄绿 —— 绿 红紫 —— 紫 —— 蓝紫 黄橙 —— 橙 —— 红橙 ( 2 ) 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 A 、 家居图片 B 、 生活图片 C 、 建筑图片

小学美术《喜怒哀乐》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喜怒哀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课本的五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喜怒哀乐》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课本五年级下学期的内容,是一节造型-表现课型,针对五年级学生的特点,本课主要是通过体验、欣赏、观察等方式来学习表现人物喜怒哀乐的不同表情,重点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了解人物的喜怒哀乐的表情,认识喜怒哀乐不同表情的特征。学生能够理解心情与表情的关系,并掌握用美术语言表达喜怒哀乐。欣赏古今中外名画中人物形象的生动表现,学会抓住人物的表情特点进行创作。通过写生,观察五官的变化,表现人物头像造型的不同神态,并能理解不同表情下的不同感受及经历,发展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本课分2 课时完成,第1 课时教学要求是学生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各种表情的面孔,可以参照照片或屏幕。第2 课时教学要求是写生人物头像。

【学情分析】 本课的目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人的表情变化及规律,并尝试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不同神态。这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表现开心、快乐的心情比较多,而对表现哀愁、愤怒的情绪缺乏经验,为了使学生全面的了解、掌握人的表情变化规律,在整堂课中正确把握方向,突出重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讲解到位。从色彩感知到作品欣赏;从课堂练习到作业讲评,都要体现课堂结构的严密性,营造情境自然流畅,环节设计有创意,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学习经验,学生会根据要求画出各种表情的面孔,学生对本课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绘画能力,而且为以后学习人物画等 知识做了很好的铺垫,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理解不同表情下的不同成长经历和现实经历,观察人物五官 的变化与情绪的表达,发展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学习喜怒哀乐的表现方法,尝试用线描的表现方式完成作品,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 2、知识目标:了解人物的各种表情,学习运用夸张、变形等方法表现人物的不同神态。学会各种表情面孔的画法,加深对人的五官比例的认识。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76913

第1课认识美术工具 教材分析: 工具和材料是进行美术活动的重要条件,如何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这些引导是这一节课的难点。在课堂上我把它定位为美术课教学中的综合。探索领域,目的是想结合儿童以 往的(学前)绘画经验,进行延伸由此引发全体孩子对学习美术的欲望。 教学目标: 1、熟悉和了解美术的表现形式,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新的思维加深对美术的新认识。 2、观察和发现各种工具的使用方式,培养爱护学习用具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发对各种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3、开阔视野,拓宽想象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教学重点: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教学准备:课件、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实物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新课: 回顾学前绘画经验引语:今天我们要在课堂上找朋友,这个朋友是谁,我先不告诉您们,上完课你们就知道了。请大家想一想下列的问题,小组讨论,代表回答,要求回答时 1、你在画画的时候用过那些工具,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叫什么名字?怎样使用,能出示你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吗? 2、你见过那些绘画工具,请你介绍一下,你在那里见到的?你认为它们能用来干什么? 3、你最想拥有的美术用品有那些?为什么? 蜡笔小知识:1、是年幼儿童最常用的绘画工具2、同彩色铅笔相比,蜡笔的色彩比较鲜

艳、笔芯也稍软,使用时不会因手在纸上摩擦而弄脏画面。3、蜡笔即可以用来画线条,也 可用于大面积的涂色。 油画棒小知识:1小朋友最喜欢使用的工具,色彩鲜艳、浓烈2油画棒比蜡笔要软得多,而且因为是油性的,颜色之间容易混合,色彩的变化,层次都比较丰富。 彩色铅笔小知识: 1、最简单的色彩画工具,如同铅笔一样,比较适合年龄幼小的小朋友使用 2、色彩柔和,即可以用来涂颜色,但涂色的时候不能用力过大,因为它的笔芯是硬性的,会在纸上留下痕迹。 3、比较适合于画轻柔、淡雅的画面。 师小结:在绘画过程中,工具和材料是很重要的,它就象一个好助手能帮助你实现你的绘 画愿望。 三、引导观察思考发现新的工具和材料课件展示: 1、欣赏中国画、书法作品。 2、欣赏油画作品。 3、欣赏水粉、水彩画作品。 4、欣赏版画作品。 5、欣赏儿童画作品。 师:欣赏了这些画,大家能猜出这些画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来完成的吗?生自由议论。 6、课件再次展示(结合作品进行展示),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工具和材料的不同魅力,引发学生明白工具和材料的重要,以便今后在美术课的课前准备能有所重视。大家现在可以猜出我们要找的朋友是谁了吗? 7、怎样爱护这些工具和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