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经营的利弊得失

多元化经营的利弊得失
多元化经营的利弊得失

多元化经营的利弊得失分析

——对我国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思考

企业发展采取“多元化”战略为好,还是以“专业化”战略为重,这是一段时间以来人们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认为,多元化作为经营战略和方式而言,其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企业运用这种战略,成败的关键在于企业所处外部环境及所具备的内部条件是否符合多元化经营的要求。两者相符,就能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一、多元化经营理论概述

(一)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概念

企业多元化经营是指企业同时生产或提供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劳务的一种经营模式。多元化经营的形式多种多样,为了便于分析,以原有业务和新增业务之间是否关联为依据,将多元化经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种是相关多元化。这是指企业的多元业务之间能够共享某些资源的多元化。按关联内容不同,它又包括以下三种类型:技术相关多元化、资源相关多元化和市场相关多元化和技术—市场相关多元化。另一种是非相关多元化。这种多元化的各个基本单元,无论在技术上,物资资源上,还是在市场上都是完全不相关的,企业开拓新事业所需要的技术、物资、经营方法、销售方法必须重新获得。

近年来,企业多元化经营一直是理论界和企业界研究的课题。从目前看,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多元化经营,可以规避风险,实现资源共享,产生1+1>2的效果,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另一种认为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会造成人、财、物等资源分散,管理难度增加,效率下降。

(二)多元化经营理论溯源

美国学者安索夫于1957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多元化战略》一文。文中总结出企业成长的四种基本方向:在现有市场内的增长、开发新市场、开发新产品、多元化。1965年,安索夫发表专着《企业战略》,书中大量论及多元化经营。安索夫提出了更复杂的产品—市场矩阵图。分析了多元发展的原因;提出了关于多元化的分类:把多元化分为水平多元化、垂直多元化、同心多元化、混合型多元化等四种类型,并指出同心多元化比混合型多元化能有较大的获利性和较低的风险性。

1959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英籍女学者彭罗斯发表专着《企业成长理论》。在书中,她对企业多元化成长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彭罗斯认为,企业多元化发展的程度与其拥有的资源量相关,而成功率则与原有专长领域相关。企业的新经营活动离开原有的独特专长领域越远,为应付市场保持竞争力所需付出的努力就越大。

钱德勒(1962)提出了“结构跟随战略”的着名论断。他认为,美国企业的成长一般都经历了四个阶段,与每个阶段的企业战略相适应,产生了不同形式的组织结构。四个阶段的企业战略可简述为:数量扩大战略;地区扩展战略;垂直一体化战略;多元化经营战略。在第四个阶段,与多元化战略相适应,产生了总公司本部和事业部——简称“事业部制”的分权管理结构。

(三)多元化战略与企业发展

多元化经营在今天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管理战略之一,与专业化经营相比而言,其内容主要有产品多元化、市场多元化,投资区域多元化和资本多元化。许多知名的世界大企业都通过实施这种战略而成为巨头,因而可以想象这种经营方式必然有其自身

的魅力。这种力量主要来源于:投资于新领域可使企业突破增长的极限,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和成长机遇;同时多元化的增长方式利于企业分散经营风险,保持稳定性;企业在多年经营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资源优势,尤其是无形资产能得到更好的利用和深度开发。可以说,多元化经营兼顾了冒险与稳定,既守住了大本营,又不断进军新行业,拓展发展空间,因而成为企业称霸的一大招数。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许多老牌企业多呈现多元化、大型化、集团化特点,涉足领域越来越广泛,有的甚至成为本国经济及国际经济活动的主宰力量。应该说,多元化已经成为当今企业发展和扩张的一种重要形态,是企业成长的一个高级阶段。

二、多元化经营战略优劣势并存

(一)多元化经营的优势

多元化最明显的优点是有些重要资源能实现共享,如销售网络,科研开发能力等,这是国内外理论界、企业界一致赞同的观点,世界500强的很多企业正是遵循了这一原则,才成功地跻身于这一行列的;多元化的另一个优势便是分散风险,市场的复杂性决定了企业的投资不可能完全正确,多元化经营变为分散风险创造了条件。这也就是当企业专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要实行多元化战略的原因。具体有以下几点优势:

1.多元化经营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内部优势

多元化经营的企业与专业化经营的企业相比,相当于将原来的由多个专业化经营企业的经营活动组合在一个企业内进行,或者是将多个产业、产品放在一个企业或者企业集团内进行,在这个企业内,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优势、市场优势、管理优势等资源优势,合理配臵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由于多元化经营企业为管理者创造了一个协调管理不同经营业务的机会,因

此,其运行将比专业化经营企业更有效率,能获取更高的投资报酬。

多元化经营可实现的第二个内部化优势是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建立。一般来说,专业化经营的企业无法按照合理的成本筹措到足够的资金时,就不得不放弃一些能获利的投资项目。而多元化经营企业创造了一个很大的内部资本市场,企业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的资金的调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资金不足的问题,使多元化经营企业比专业化经营企业得到更多的投资和获利的机会。

多元化经营可实现有第三个内部化优势就是将外部非确定性交易契约变成了内部合约,即用内部一个契约代替了一系列外部交易契约,这可以节省外部交易成本。特别是对于相关联多元化经营企业尤其如此,如横向一体化多元化经营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同业竞争,又可获取规模效益;如纵向一体化多元化经营则使外部市场供销变成了内部原料供求,将大大降低企业的交易费用(前提是多元化经营节省的外部交易成本大于企业内部的组织交易成本)。

2.多元化经营可以有效规避企业经营风险

从事专业化经营,很可能容易受宏观经济不景气的打击,造成整个企业的亏损,甚至倒闭。实行多元化经营,企业将资源分散到不同产品或行业经营中,即“不将鸡蛋放在同一个蓝子里”,这能够避免经营范围单一造成企业过于依赖某一市场易产生波动的弱点,使企业在遭受某一产品或经营领域的挫折时,通过在其它产品或行业的经营成功而弥补亏损,从而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并尽量减少风险损失。如固特异公司是一个专业轮胎橡胶公司,但80年代它又开始投资石油管道,因为该公司发现石油管道的销售与轮胎销售正好呈反向波动关系,如此经营就像在金融市

场做套期保值一样,可以降低风险。

(二)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弊端

首先,过分追求多元化经营有财务风险。众所周知,我国目前企业投资资金的绝大部分是借贷资金,部分来自于银行,部分来自于非金融机构,部分来自于其他渠道。这与国外的情况不同。在国外,一些企业集团确实采取了多元化经营战略,但他们这样做时,一方面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为基础,主导产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受到反垄断政策制约,不得不横向发展;另一方面,企业集团总部在定位上只担当投资运作机构的角色,而不负责经营。因此,我们实行的与其说是“多元化经营”,不如说是“多元化投资”更为确切。我国的一些企业对此认识不清,只看到现象,忽视了其实质内容,对诸多项目不仅投资而且自我经营。一些企业有一点物资采购人员和经验就办贸易公司,有一点流动资金就办财务公司,有一点房地产就办房地产公司,有一点广告业务就办广告公司,往往把有限的资金分散在多个经营项目上,结果哪一个项目也达不到规模经济,以致经营亏损,难以还本付息。事实上,这种过分追求多元化经营的做法,不是分散风险,而是自我扩大风险。如果能有限度地进行多元化经营,不仅会减少资金筹措与配臵的压力,而且可以增加连带作用,提高成功率,使企业集团稳定持续发展。

其次,过分追求多元化经营容易出现决策失误。这在企业实行无关联多元化经营战略时表现尤为明显。无关联多元化经营大多是通过购并行为实现的,这种购并使企业所有者与高层经理进入了一个全新领域。行业进入不是一个简单的“买入”过程。企业在进入新产业之后还必须不断地注入后续资源,去学习这个行业并培养自己的员工队伍,塑造企业品牌。另一方面,行业的竞

争态势是不断变化的,竞争者的策略也是一个未知数,企业必须相应地不断调整自己经营策略。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由于对购并对象所在行业不太熟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所作的决策难以都是明智的。失误的决策不仅会使更多的支柱产业难以建立起来,反而为原有的支柱产业增加了许多负担。国外最近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与同行业兼并相比,对其他行业、特别是无关联行业的企业进行兼并,成功率很低。

在我国,一般来说,每个行业都有程度不同的发展潜力,但又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阶段性的供过于求。面对这一现实国情,过分追求多元化经营,不仅会使企业分散风险的能力递减,而且会造成为此付出的代价递增,从而导致集团的资产收益率下降。日本的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先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能给我们以某种启迪。他在总结自己长达71年之久的企业经营实践时说:在企业经营里面,有所谓多元化和专业化的经营方法,但我原则上认为,与其多元化,不如想办法实行专业化。当然,多元化也有其优点。但是一般看来,专业化总是比较容易获得具体成果的。也就是说,各个企业在自己所能拥有的设备、技术、资金等力量的范围内去经营时,集中使用比分散力量更能够产生巨大的效果。

最后,过分追求多元化经营会造成管理质量下降。这是因为,购并行为,特别是无关联多元化中的购并,会使企业的分支机构迅速增多,会使做好企业管理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集团总部的管理人员不仅可能没有时间熟悉产品专门知识,而且可能无法运用既有知识恰当评价经营单位经理的建议与业绩。企业集团总部因管理负荷过重而导致的管理质量下降,往往使无关联企业在兼并之后无法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美国著名企业家亚科卡是深谙此道的。当年,在他接手深陷困境、濒临破产

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后,为了挽救公司,毅然将每年有5000万美元利润的坦克工厂卖了出去。他认为,建造坦克不是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主要经营领域,如果公司想要有发展前途的话,还是必须在汽车工业上求得发展。

综上所述,要客观辨证地看待“专业化”经营与“多元化”经营的利弊。“专业化”经营尽管确实有时会面临风险,但它集中在某一特定领域,特长突出,容易达到较高的技术水平,能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并能准确把握顾客需求的变化。同时,不能把“多元化”经营的优点绝对化。从国外市场营销的实践来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符合规律的、盲目的“多元化”经营常常不能抵御市场风险。

三、对我国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思考

(一)现状分析

中国的多元化企业大多数都是“小而弱”的企业单元组成,很容易遭受竞争的冲击。这些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大多数业务单元的能力都不足以应对激烈竞争。一旦激烈竞争开始,这些业务单元将是市场上首先发生亏损,并最容易被淘汰的部分。这些多元化企业之所以还能生存的原因与我国的现实情况是分不开的:一方面是激烈竞争还没有波及到这些企业的所有领域,因此这些企业还可以“拆了东墙补西墙”;另一方面是地方性保护措施,或者通过政策关系给予优惠的业务,或者是给予支持性贷款,从而避免企业关门导致员工下岗,带来社会动荡。

像长虹、海尔等少数正在成熟起来的强势企业的成功之本,正是在于其核心竞争力的日益强盛,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特定的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机制。因此,我国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时,应以核心竞争力为依据,以核心竞争力去选择多元化经营的领域,应

更多地考虑自己的资源、能力和专长,在自己拥有一定优势的领域附近经营,而不是简单地扩大规模。

(二)“多元化”与“专业化”的选择问题

1.多元化经营应建立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基础上

根据竞争力理论,企业的经营风险与经营效益主要取决于企业竞争力,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最活跃的、最能保持企业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并获得稳定的超额利润的竞争力。它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可以用五个维度来描述,即企业战略管理能力、企业核心制造能力、企业核心技术能力、企业核心营销能力和企业组织界面管理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战略中占据着不可缺少的核心地位,是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灵魂。西方国家、一些企业已经或正在实施的合并,其最直接、最现实的目标就是核心竞争力的强化和新核心机制的构建。据美国统计,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的多元化扩张成功率在70%左右,无核心竞争力的公司的多元化扩张成功率低于30%。

企业只有在自己的强项方面站稳了脚跟,尔后才可涉足其它领域,但实行多元化应围绕核心技术、核心能力实行相关多元化,而不是无关多元化。虽然说实行无关多元化战略的企业也有成功的范例,那只能当作个案,这是和我国当前的经济环境及政策有关的,而且这种盲目多元化存在很大风险,企业是不可能长期发展的。因此,只有把多元化经营的战略放在核心竞争优势的框架中考察,才能认清多元化经营的作用和回答应不应该、何时、何种方式、多快速度实施多元化经营的问题。

当多元化经营的面不宽,且建立在核心竞争优势的基础上时,多元化经营与核心竞争优势并没有矛盾,如宏达公司利用其电机

方面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不同有动力机械产品上的经营。当多元化经营与核心竞争优势无关时,多元化经营常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陷井。

从产业看,当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是因为自身的主导产业处在生命周期末端时,及时进行多元化经营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如烟草行业从长远看是一个夕阳产业,烟草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是恰当的。当然,在那些产业上进行经营是另一个问题。从时间上看,当企业的核心能力已形成,为了避免核心能力的刚性,迎接新的市场机遇和国际环境,进行适当的多元化经营也是合理的。

2.多元化经营的客观条件

企业是否要走多元化发展之路,是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作为契机的:多元化经营的前提,一是企业主业在市场占有率、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都已经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二是新进入的领域必有优势所在,也就是说有其核心竞争力优势。本文认为出现以下情况时企业可以考虑多元化。

(1)自己所在的领域处于成熟期后期或衰退期时。这时,专业化企业要谋求生存必须寻求新的专业领域,在经营原来领域的同时,慢慢的向新的领域过渡。

(2)当市场上出现新的市场机会,而且现在企业完全有能力、有资金来把握这个机会,这时,利用这个机会,进行多元化无疑是明智的。

(3)当企业成长遇到瓶颈,而企业又有充足的流动资金,这时企业可以考虑多元化。

(4)当企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时企业就可以考虑围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来实行多元化。

3.我国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发展之路

纵观世界知名多元化企业的发展,成功的多元化企业都是专业化成功之后的延伸。分析这些企业的成功史,都是在一个领域取得相对垄断地位后,再借鉴本领域的相关技术和成功经验进行其它产业延伸,逐步形成多元化体系。就像现在的微软,在操作系统等取得垄断地位后,加强在游戏机、搜索引擎、商用软件中间体的竞争,持续获得新的利润成长来源。

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唯一出路是学习成功规律,然后走自己的成功之路。“数一数二”是多元化企业的必然文化导向,而且需要中国的多元化企业领导“身体力行”。迅速砍掉盈利希望不大的业务单元,进行主动的“战略收缩”。然后,聚焦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加强研发(包括市场、技术等研发)与利润导向型创新,逐步发展自己的独特价值。就像拳头,要朝着更准、更有利润的方向打出去,成功实现企业的“二次创业”。

我国企业在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客观评估自身实力。中国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自身实力的客观评估,在选择经营战略时首先考虑的是企业可能获得的利润,而对企业选择战略后所面临的风险则考虑不周。往往是进入新行业或新领域后才发现事情并不像之前想象的那么简单,一旦技术、资金或市场其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引发企业的经营危机。由于前期已经投入了大量资源,这时企业往往又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因此,我国的企业要想不断发展,首先就要对自己进行客观分析,对自身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客观地选择经营战略,提高成功几率。

(2)认真分析产业前景。任何产业发展都具有周期性。国内企业在经营战略的选择过程中应该对将要进入的产业进行充分的

分析和研究,搞清其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对于处于成长期的产业应该采取迅速进入占领市场的策略,面对已进入成熟期或衰退期的产业则应该慎重考虑,除非企业本身具有极强的竞争力,能够在该产业中形成垄断地位,否则不应贸然进入,避免企业投入大量资源后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3)避免人为因素干扰。国内企业在选择经营战略时往往会受一些不正常因素的影响。例如,许多企业在选择经营战略时不是根据企业需求而选择,而是根据经营者的个人喜怒而选择。另外还有一些国有企业在经营战略的选择上往往不能自主,行政命令的干预使得企业的经营方向发生了巨大改变。这些因素的出现无疑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国内企业要想成功发展,就必须摆脱这些困扰,一切应以企业的根本利益为重。

(4)提高应变能力。由于市场的需求是变幻莫测的,所以国内企业在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必须对市场的变化有所反映,及时调整经营战略。无论企业选择的是专业化还是多元化,都并非是一劳永逸的,成功的关键就在于适当地转变经营策略以符合市场需求,从而保障企业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失。

中国科举制度的利弊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中国科举制度的利弊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蔡青卉教育学121 6202412026 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自隋开皇七年隋文帝设立开始,至清末公元1905年光绪帝废除,一共实行了1300年。这项用于封建君主选拔人才的制度几乎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下面就其产生的利弊两方面来展开讨论。 一、科举制度的优势 1.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实行科举制度一方面把分散的人事选拔权完全回收中央,另一方面又使政权的社会基础更为扩大,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以科举为“正途”而又以儒家学说为科举考试内容的做法把政权的世俗性与意识形态灌输自然地融合为一体,使中国封建社会大一统的观念更加深人人心,增强了维护国家统一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更有利于传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发展。 2.为封建国家行政机器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管理效能。自隋唐以来,历代有作为的将相辅臣几乎都是科举出身的“学而优则仕”者,如宋代的范仲淹,明清的林则徐等。由此可以看到,科举考试制度为国家选拔了一批又一批较有才能的人士,尤其是将广大中下层出身贫寒人家的子弟充实到统治队伍中,它不仅提高了封建官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而且还为封建统治注人了新的活力, 为社会的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3.弥补了人才选拔制度的不足,改善了封建社会的吏治状况。科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等传统人事选拔方式上的不足,彻底打破了官僚贵族世家对选官的垄断,通过实行公开报名、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在社会上形成“公平、公正、合理”的观念。通过科举考试制度,封建国家官吏队伍中知识分子的比例大大提高,他们中许多人能以封建礼教约束自律,敢于抵制官场腐败现象,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吏治状况的改善。 4.推动文化发展,造就重学之风,“学而优则仕”这一观念至今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参加科举考试,有志之士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和领悟中国古代文化的思想精髓,并且进而发扬和丰富其内容,并且由于这样一种不限门第的选拔任用人才的方式,提供给许多人摆脱困境、出人头地的机会,于是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中国自古以来不论贫富贵贱皆重视教育的重学之风,从某种意义上说,科举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治权利执行者的文化素质,也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以及教育的发展。 二、科举制度的弊端 1、科举实际上是封建专制统治独裁的工具,它所构成的价值体系,只是叫人获取功名利禄,充当皇帝的工具和奴隶,行为准则是按皇帝的意志办事。而它选拔人才的标准是对儒家经典的理解程度,并不是看中一个人的才干。 2、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样造

简要说明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简要说明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是所有者缺位、激励约束机制失灵,价格对经济没有指示性,由此导致劳动者积极性底、市场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最终结果是经济得不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我国经济改革其实是改变这种体制,引入市场竞争,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最终增强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资源无法微观有效分配 微观资源无法有效分配,是计划经济里最受批评的要点。因为国家所有资源都由政府或是财团决定,私人不掌握生产资料,于是乎国家可以罔顾私人的实际需要而进行经济计划。如当国家要求全国广种苹果时,事实可以是民众对苹果的需求不大。如是者多种出来的苹果在微观层面就会形成浪费。因为私人不得反对政府或是财团的决策,如果民众对芒果的需求高涨,但政府可以不按民众的喜好,而拒绝种植芒果。因而芒果在这个计划经济国家,就变成短缺。短缺通常会引发黑市的产生,而黑市则会对国家的计划经济造成极大地危害。另外,国家可以无视人民的需求和喜好而硬性要求他们的生产目标,违背了孙子兵法的“令民与上同意者。”会造成抵触,民众消极懈怠,造成生产效率低下。 2.不能改善微观效率 计划经济下的微观效率通常是低落的,主因是国家或是财团往往不强调私人参与,而是由政府或财团一个全权话事。即是说,计划经济下会缺少私人竞争。缺少私人竞争,会造成产品质量降低,这也意味着生产者不能在生产方式不变的前提下有效提高效率,甚至价格也不能通过竞争而有所调整。比如日本,大型财团形成卡特尔,垄断国内市场价格,大型企业内部依旧采用大锅饭,年功序列模式,缺乏微观竞争效率。但是从宏观角度,国家很容易通过计划经济发展规模经济,使得发展效率大为提高,苏联短时期内成为超级大国,中国政治上被誉为“第三极”,日本战后致力经济发展成为经济超级大国,所以计划经济的出现给批评者的产生了严重的自我矛盾。就是微观的低效率无法延伸到成为宏观的低效率,宏观效率极高。 3.扼杀个人自由 计划经济下经济问题都是由政府决定,不考虑少数阶层的诉求,个人的消极自由就自然被牺牲(见伯林《自由论》中关于消极自由的描述,自由主义评价自由程度是消极自由的程度)。又因计划经济下政府掌管国家一切经济活动,政府权力自然过大,容易实现明显的阶级专政。共产国家都是实行计划经济,但都几乎无一幸免地,在政治上诉求不通的群体都是归结其为极权主义,实际上是对其他违背发展目标的群体实行压制,如苏联、古巴、朝鲜就是日本也是一样。 市场经济不是万能有几大弊端 我认为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不仅不是万能的而且弊端还不少。为什么这样讲,首先要说明本着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精神,对既有的经济体制是可以发表自己观点的。 第一、单纯的市场调节只能解决市场微观平衡问题而不能解决宏观经济的平衡问题。由社会总供求失衡引起的经济衰退、失业和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问题单纯靠市场机制难题以很好解决。市场调节资源配置是通过供求和价格的波动来实现的,这种调节是种事后调节。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自发性。 第二、市场机制只能反映现有的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而不能有效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的目标和结构。分散决策的商品生产者依据市场价格进行自主决策,而市场价格反映的供求关系主要是短期的供求关系,由此形成的经济结构可能并不是有利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的

烟草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思考.docx

烟草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思考 一、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含义 多元化经营战略是指企业为了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在多个相关或者不相关领域中,生产或提供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发展战略。多元化经营的实质是企业通过横向扩展经营领域,纵向扩充经营品种,扩大企业经营空间,在更大范围内满足市场需要,使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等。烟草企业多元化发展又包括相关多元化和非相关多元化。相关多元化经营是指企业所从事的产业之间具有非常高的产业关联程度,能够协调技术、共享产品、分销渠道、原料来源等资源,比如烟草种植业与烟草制造业。非相关多元化经营是指企业所从事的产业之间没有直接的关联,并且它们之间没有可共享的资源,比如酒店餐饮业、房地产业等。其中相关多元化经营相对比较简单,成功率也比较高。 二、烟草企业多元化战略经营现状 自从国家烟草专卖局正式提出“一业为主,多业经营”的指导要求,各级烟草企业对外投资热情不断高涨,纷纷开展多元化经营项目。19XX年,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了“1144”跨世纪改革与发展战略,烟草企业开始正式调整其产业结构,统一指导和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由于烟草企业本身包含较长的产业链,涉及农业、包装和辅料制造业、卷烟制造业、烟草设备制造业等多个领域,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是烟草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各地开始对烟草企业多元化经营进行整

顿,并同时加强对后续多元投资的管理与审批,烟草企业多元化经营逐渐规范化。红塔集团、XXX烟草公司、XX烟草公司等一大批烟草公司纷纷涉足房地产、餐饮、旅游等多个行业,并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为烟草企业建立了新的经济支柱,开拓了新的业务领域,并产生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尽管烟草企业多元化经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其他行业在这一领域的探索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 三、烟草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多元化发展规划不够明确。在大多数的烟草企业,由于烟草主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多元化经营产生的经济效益占比较低,使得部分员工对多元化经营战略的认识不够充分,更多的局限于烟草本身的发展规划。再加之烟草企业在多元化经营发展上经验相对匮乏,对多元化发展还没有进行清晰的定位,使得这项业务本身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并没有真正从发展的角度对多元化战略进行全面部署。 2.多元化资产投资不够理性。由于受到其他行业高收益的吸引,一些烟草企业在开始对多元化经营进行投资时,并没有充分地了解和认识所投资的项目,使多元化投资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主要表现为:烟草企业想进入多元化的生产领域,其前提是要在自己的专业地位非常稳固的情况下,并且具有足够的资源才能予以考虑。但是烟草企业并没有对自身能力进行准确的定位和把握,使得其不熟悉周围市场环境,可能会遇到阻碍,使得多元化投资项目无法进行,更有可能出现多元化投资项目失败的情况。这种对多元化项目投资的非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削弱原有产业的竞争优势。

浅谈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浅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发展的利弊 摘要: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虽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但也面临着其带来的一系列新的社会经济问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发展利弊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都逐渐地被卷入全球经济大循环中。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技术、劳动力、自然资源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按照更优方式的重新配置。强势国家因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市场而受益,弱势国家则可能丧失原来支配的资源和市场而被边缘化。【1】所以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有利的,它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也给国际经济贸易理论创新带来了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也有一定问题,发展不平衡仍然存在。目前经济全球化引起世界更多国家的关注,下面是我对经济全球化的利弊的一些认识。 首先先以中国加入WTO后的变化为例。2002年中国加入WTO前进出口同比增幅仅7.5%,从2002年加入起中国外贸猛然提速。2002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21.8%,2003年增长37.1%,2004年1~10月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1.8%,预计全年外贸总额将突破1.1万亿美元大官,将超过日本成为仅词语美、德两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2003年全球进出口商品贸易总额 为15.2万亿美元,其中美国为13%,德国为9%,中国不到6%,2004年中国将达7%左右。按照近3年的增长速度或稍低一点,在今后几年中,中国将在贸易总额上超过德国,在出口总额上超过美国,2010年后不久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这一预测是建立在中国 经济又很高的外贸依存度至上的,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将占GDP的70%,远远高出美国、日本、巴西、印度、俄罗斯等大国,日本对外贸易占GDP的最高年份之有36%。【2】再从电信市场来说,中国的电信企业重组,形成了新的电信竞争,老百姓也从中受益不少,五年前的电话初装费就是几千块,电话在家庭的普及率还不太高,现在一般农村家庭都可以装电话。移动电话的普及率在世界上也可以说是普及率较高的国家。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到8.19亿户,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28.3%和33.9%;互联网上网 人数达1.23亿,其中宽带上网人数达到7700万。争取到2010年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0亿户,互联网用户达到2亿户。中国是世界上通信领域最大的市场,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服务最大的市场,并且逐渐超越美国,成为宽带用户最多的国家。【3】 由此可见,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全球化的根本动力,而且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包含中国在内的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然而我们都知道,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中国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也增多了中国需要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也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企业造成了严重冲击。【4】 毕竟经济全球化之后受到伤害的依然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就拿我们中国来说,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杨益在去年举行的第七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上说,截至14年11月初,全球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了101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超过116 亿美元,这是2002年以来,我国年度遭受贸易调查首次突破100起大关。除了显性的贸易保护外,发达国家开始利用技术、气候、碳关税等实施隐性贸易保护的意图也更加明显。【5】

现代企业差异化、多元化经营 的意义及其风险分析

现代企业管理结课论文 现代企业差异化、多元化经营 的意义及其风险分析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2014年12月29日

现代企业差异化、多元化经营 的意义及其风险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巨大推动力量。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遭遇了一系列的问题,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采用差异化、多元化经营策略才能更好地满足各类顾客的各种需求,但是企业的这种策略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企业采用差异化、多元化策略要进行综合比较。 【关键词】差异化多元化风险分析 企业差异化经营 顾客是千差万别的,在个性化时代,这种差异更加显著。管理大师德鲁克在描述企业的定义时曾这样说,企业的宗旨只有一个定义,这就是创造顾客。从表面看,企业向不同的顾客提供的是同一种商品,但实际上,顾客所买的可能是根本不同的东西。同样是买汽车,有的购买的是纯粹的交通T具,有的则更附加了地位、声望这些车外之物;同样是买服装,中老年人注重更多的是冬暖夏凉这些功能,而年轻人则可能把款式和是否流行作为首选内容。顾客对商品看法的差异决定了他是否作为最终消费者。而从生产者来讲,产品是否为顾客所欢迎,最主要的是能否把自己的产品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让消费者一见钟情。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创造顾客就是创造差异。有差异才能有市场,才能在强手如林的同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差异化营销正是迎合了这种需要。 差异化营销,就是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生产出性能上、质量上优于市场上现有水平的产品,或是在销售方面,通过有特色的宣传活动、灵活的推销手段、周到的售后服务,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不同一般的良好形象。 对于一般商品来说,差异总是存在的,只是大小强弱不同而已而差异化营销所追求的“差异”是产品的“不完全替代性”,即在产品功能、质量、服务、营销等方面,本企业为顾客所提供的是部分对手不可替代的。为了形成“鹤立鸡群”,差异化营销一般分为产品差异化、市场差异化和形象差异化三个方面: 1. 产品差异化。指某一产品,在质量、性能上明显优于同类产品的生产厂家,从而形成独自的市场。以冰箱企业为例,海尔集团满足我国居民住房紧张的需要,推出小巧玲珑的小王子冰箱;美菱集团满足一些顾客讲究食品卫生的要求,生产出美菱保鲜冰箱;而新飞则以省电节能作为自己为顾客提供服务的第一任务,从而吸引了不同的顾客群。 2. 市场差异化。指通过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建立起竞争优势。定位是你找到在内外部顾客群体中,你的资源和你的能力可足以支撑加以满足的消费者价值,以及按照消费者的价值需要所可能提供的所对应的服务或者产品。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市场定位决定产品的价 格、分销渠道和促销方式。产品的定位一般是在产品进入市场之前就形成的,但产品也可以依据市场变化进行重新定位,以此和竞争对手区别开来,形成独特的市场形象,吸引消费者注意力?差异化定位要求企业进行充分的市场细分,以产品的目标市场为基础。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可以使消费者将自己的产品和其他企业的产品区分开,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个性形象。 3. 形象差异化。指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和cI战略而产生的差异:企业通过强

科举制度有什么弊端

科举制度的利弊分析 石兴刚 [论文摘要]中国隋唐时代兴起的科举制度,作为封建时代人事行政制度的最高成就,不仅为其后的封建社会各朝代提供了蓝本和基础,亦成为西方文官制度的摹本。虽然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央集权的需要,是选士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有着其产生的必要性和其积极的一面,但是他和许多事物的产生一样有着双面性,是一把双刃剑。本文通过对科举制度产生的利弊分析,客观的阐明了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所产生的作用,并从中汲取我们当今选拔人才制度应该学习和借鉴的东西。 [关键词]科举制度利处意义 the examination system pros and cons shi xinggang keywords:the imperial; system; the place; meaning 前言 科举制一方面体现了公平的原则,是当时是最有权威的测试,也使得平民有了走上仕途的机会,是九品中正制的进步,使中国有贵族统治阶级变为地主(庶族)统治阶级,总之,科举制出现问题是在宋代以后,在当时还是有进步意义的,但另一方面科举制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压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限制了学术自由,在后期消极影响甚至大于积极影响,阻碍了思想的发展和学术进步,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演变 (一)科举制度产生的背景 在奴隶社会,居于主流的人事行政模式是世卿世禄制。这一制度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在固定的奴隶主贵族家庭中选拔国家官吏,职官世代承袭。此外还存在着由官员作为举荐人的“乡举里选制”,即官员根据乡间民间的言论,向君主推荐德才贤能之士,但是在人才的选拔上并没有多大比重。在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下,有奴隶社会发展而来的任人唯亲的思想已经无法适应等级森严 的封建制度,大多数统治者都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到两汉时期,世卿世禄制被察举征辟制所取代。察举,就是根据皇帝诏令规定的科目,由中央和地方的官吏向国家推荐人才。举荐的科目有廉科、茂才(秀才)科、文学科、有道科、明经科、明法科等。这些科目所代表的都是由官方正式赋予的功名,一旦取得这些功名,则可以出职任官。征辟,即征诏和辟除。征诏是由皇帝下诏荐举贤良方正者委以官职,辟除就是中央和地方官吏可以自行聘请人员佐助自己任职治事。此外,察举征辟制还包括中央举办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形式,汉武帝时设立了通过“岁试”授予中第者以官职的考任官职制度。在从历史发展的进程而言,察举征辟制的出现为中小地主出身的贤良人才提供了参政的机会,但是,这种进步是极其有限的,它并没有改变行政官员的选拔由某一社会阶层所操控的局面,因此,任职中的任人唯亲局面并没有完全被打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科举制度的出现和形成已经具备了完全的社会条件。 (二)隋唐时代科举制度的兴起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及实行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及实行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经济体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特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动方式。它包括社会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制度、形式、方法以及经济运行机制。广义地说,经济体制还包括社会的所有制结构和经营方式。一定的经济制度决定着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规定着它的发展方向。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同一个经济制度可以采取不同的经济体制;而不同的经济制度可以采取相似的经济体制。当经济制度建立以后,经济体制选择得是否正确,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逐步形成的。这种经济体制,一部分是参照原苏联的做法,一部分是在总结解放区管理经济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创造的。但是,随着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和经济联系的日益广泛发展,这种体制的弊端就日益显露出来,主要有: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管得过死、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也比较单一等,这就造成了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和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的局面,严重抑制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活力。因此,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客观上必然要求改革原有的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资源配置是指社会如何把有限的经济资源配置到社会需要的众多领域、部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中去,产生最佳的效益,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 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要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映比较灵

第5章 多元化经营战略

第5章多元化经营战略 第1节环境变化与经营范围 【引子】当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在1981年成为通用电气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时,他采用的公司战略主要是重构公司的多元化业务组合。在早期,他为通用电气公司各业务单元的经理们提出了一个挑战,即要成为他们各自行业中的第一或第二。如果做不到,这个业务单元就必须获得一种确定的技术优势,并将之转化成竞争优势,或者面临被剥离的命运。 到1990年,通用电气成为一个大不相同的公司。在韦尔奇的推动下,通用电气剥离了价值90亿美元的业务——电视经营业务、小器械、采矿业务、计算机芯片,并花了240亿美元购并新业务,最出名的有RCA、ROPER(主要生产器械,最大顾客群是老年人)和Kidder Peabody (一家华尔街投资银行公司)。从内部来看,许多较小的经营业务被置于较大的战略业务单元指导之下,但是最重要的是,在1989年,通用电气14个战略业务单元中的12个在美国和全球都位于市场领导地位(公司的金融服务和通讯单元所服务的市场过于分散,无法进行排名)。 在九十年代,将多数衰弱的业务剥离并将现存业务建设成领先的竞争者以后,韦尔奇采用措施大大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减少了通用电气的官员数量。韦尔奇认为通用电气要想继续在全球市场获得成功,公司必须致力于每个业务单元的持续的成本削减,通过减少各种官僚主义的程序缩短对变化的市场条件的反应时间,并且要大大提高各业务单元的利润率。1997年,通用电气公司在世界上的公司中拥有最高的市场资本总额。 经营水平的高低并非企业兴衰的唯一原因。某些企业的兴盛或衰亡,并不是自身经营水平低所致,而是由于其所立足的产业和市场均已步入衰退期。 企业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事业扩大化和多元化的经营思路。 纵观当今世界,现代大企业组织普遍采用多元化经营战略。从其发展轨迹看,走的是一条由单一经营到多元化经营的发展道路。 实行多元化经营不仅旨在降低风险,解决企业的生存问题,更是寻求机会,解决企业的长远发展问题的途径。 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简称PLC,是指产品的市场寿命。一种产品进入市场后,它的销售量和利润都会随时间推移而改变,呈现一个由少到多由多到少的过程,就如同人的生命一样,由诞生、成长到成熟,最终走向衰亡,这就是产品的生命周期现象。所谓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直到最终退出市场为止所经历的市场生命循环过程。产品只有经过研究开发、试销,然后进入市场,它的市场生命周期才算开始。产品退出市场,则标志着生命周期的结束。 亦称“产品寿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到被市场淘汰停止生产所经历的时间分为: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如图所示。随时间推移,绝大多数产品的市场需要量将经历逐渐增长至一个最高点后再逐步下降的过程。图中α点为盈亏分界点。产品从研究试制开产品生命周期大致可在α点之前,由于需求量较低而不能弥补成本费用:投入期内由于新产品在设计和工艺上尚不成熟,用户对产品不熟悉因而需要量较少等原因,需要在设计、工艺和广告方面追加较大投资。但因竞争对手较少,企业在订价上有较大自由度:成长期内市场需要量迅速扩大,产品设计和工艺逐渐成熟,企业获利量扩大,竞争对手大量涌入。成熟期内虽然市场绝对需要量仍可以继续增加,但增长率却已经下降。进入衰退期后,市场绝对需要量下降,该产品逐步被其他产品所替代。

多元化实施之现状

多元化实施之现状 我们行业实施多元化发展已历经10年了。各级领导和献身于多元化经营的广大职工遍尝创业之艰难,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本文试对多元化经营战略实施10年来的现状作以肤浅的表述与剖析,以使大家作出更中肯的评价。 丰厚的家产可喜的收获 10年来,行业多元化经营经历了由少而多、从小到大、逐步自强的历程,积攒了相当可观而丰厚的产业家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收获。据去年统计,行业多元化经营累计投资404亿;开业企业1449个;从业烟草职工2万余人;实现税利131亿;形成固定资产原值191亿;净值149亿;总资产高达698亿。其主要收获: 一是建成了160家为烟草主业配服务的相关多元化经营企业;安置烟厂分流职工10861人;累计实现税利43.3亿,利润27.8亿;去年实现税利9.7亿,利润6.3亿;分别占去年全系统开业企业实现税利与利润的32.38%与34.74%。初步实现了配套辅料国产化,基本满足了卷烟生产的需求,并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外汇。 二是投资重大项目386个,其中千万元以上企业291个;累计投资238.7亿,形成总资产448亿;吸纳主业分流人员6192人;去年实现税利11亿,利润7.3亿。

三是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宾馆饭店产业。开业宾馆达263家,拥有床位3.477万张,三星级以上宾馆53家,其中四星级22家、五星级4家,累计投资106亿,总资产达95.6亿。安置烟草职工3565人。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8.9亿。 四是商业贸易投资回报成效显著。累计投资28.8亿的468家商贸企业,吸纳主业分流人员3279人;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38.2亿;利润10.8亿;总资产高达81.7亿,年投资回报率为37%以上。 五是累计利用吸纳外资52.9亿;建成合资企业117家;吸纳主业分流人员XX人;去年实现税利6.46亿,利润3.01亿。 六是涌现了一批当地与国内具有实力和影响的、经济效益好的多元化经营的骨干企业和品牌公司,提高了主业品牌的知名度。 七是参与了市场投资运作,组建了金融保险企业75家,累计投资71.4亿;总资产达224亿;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7亿,利润2.66亿。 八是培养锻炼了一批具有现代企业与市场竞争意识、敢于开拓创新、艰苦创业的多元化经营管理人才。 10年来的探索与实践证明,“积极发展多元化经营,是烟草行业深化改革的主要举措,也是烟草经济的重要发展方向”。是现代大企业集团和国外烟草同行普遍采用的发展战

全球化利弊

全球化利弊 经济全球化是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最显著的特征, 它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竞争舞台。然而, 经济全球化衬推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有很大差别。所以必须分析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所带来的利弊, 这样有助于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这一进程中把握机遇、避开风险, 从而才能健康地发展 。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和不可抗拒的客观现实。经济全球化是福还是祸, 是利还是弊?对这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作出不尽相同的回答。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学术界的观点不尽一致。国际上基本认可的“经济全球化”, 是指生产要素不断走向世界范围的优化配置、经济利益相互交错和各国的经济运行机制日益走向一致的一种趋势。其总体特征是各国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 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程度不断加深。就全球传播范围来说, 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可概括为六个主要方面。一是国际贸易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是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一环。二是世界性的分工已经形成, 生产活动已经全球化。三是国家间的相互投资越来越频繁, 资本流动已经国际化。四是国际金融活动规模空前, 大大超过了全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五是全球化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迅猛发展, 跨国公司是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六是世界经济体系不断扩大,全球经济贸易规则日趋统一。 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究竟应该怎样对待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论坛前主席施瓦布的一番话很有指导性。他说,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现实,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既然经济全球化是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 既然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每一个国家都必须以积极的姿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都必须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 以兴利除弊, 达到既能分享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又能够尽量避免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益 一、发展中国家的一朵血玫瑰 国内现在有一种观点, 经济全球化只会对发达国家有利, 对于发展中国家是没有多大益处的, 似乎可以看作“悲观论”他们更关注的是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效应。这个问题用“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话来回答, 也不合适衡量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利弊与得失, 关键是经济全球化究竟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哪些机遇滞来了哪些风险或者说冲击。事实上, 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经不失时机地快速融人经济全球化进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获得资金和技术, 并得到生产和管理上的帮助和协作, 从而提高了本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中国和东南亚等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得益于经济全球化而实现了经济持续和高速发展。因此, 从总体说, 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多数发展中国家也因此在不同程度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这主要反映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 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机会。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1996年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达 ( 2850亿美元, 比上一年增长了17.5%而且投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私人成本在6年间增加了6倍。在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构成中, 国际私人资本构成中, 国际私人资本已占85%。吸引外资规模的扩大无疑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题。 第二,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更快更多地获得世界范围内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今天, 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某种程度上会加速或延缓国家经济的发展, 而且是倍增或倍减的关系。谁拥有尖端的高新技术, 谁就

多元化利弊

多元化的利与弊 一、与非相关多元化相比,相关多元化战略有以下优势: 1、可以将专有技能,生产能力或者技术由一种经营转到另一种经营中去; 2、能将不同的经营业务的相关活动合并在一起,降低成本; 3、可以在新的经营业务中借用公司品牌的信誉; 4、以能够创建有价值的竞争能力的协作方式实施相关的价值链活动。 二、多元化经营面临5个方面的风险。 1.来自原有经营产业的风险。企业资源总是有限的,多元化经营的技人往往意味着原有经营的产业要受到削弱。这种削弱不仅是资金方面的,管理层注意力的分散也是一个方面,它所带来的后果往往是严重的。然而,原有产业却是多元化经营的基础,新产业在初期需要原产业的支持,若原产业受到迅速的削弱,公司的多元化经营将面临危机。 2.市场整体风险。支持多元化经营的一个流行的说法是,多元化经营通过“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去化解经营风险——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然而,市场经济中的广泛相互关联性决定了多元化经营的各产业仍面临共同的风险。也就是说,“鸡蛋”仍放在一个篮子里,只不过是篮子稍微大了一些罢了。在宏观力量的冲击之下,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资源分散反而加大了风险。一家产品出口公司可通过多元化经营扩大业务规模,然而在面临金融危机冲击的条件下,这家公司却难以在各个经营业务中与最强硬的对手展开竞争,最终落得被各个击破的下场。 3.行业进入风险。行业进入不是一个简单的”买入”过程。企业在进入新产业之后还必须不断地注入后续资源,去学习这个行业并培养自己的员工队伍,塑造企业品牌。另一方面,行业的竞争态势是不断变化的,竞争者的策略也是一个未知数,企业必须相应地不断调整自己经营策略。所以,进入某一行业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很难用通常的投资额等静态指标来衡量行业的进入风险。 4.行业退出风险。企业在多元化投资前往往很少考虑到退出的问题。然而,如果企业深陷一个错误的投资项目却无法做到全身而退,那么很可能导致企业全军覆没。一个设计良好的经营退出渠道能有效地降低多元化经营风险。摩托罗拉当初看好卫星通信业务而发起了”铱星”计划,当最后”铱星”负债数十亿而陨落时,摩托罗拉却因一开始就将”铱星”项目注册为独立的实体而只承受了有限的责任和损失。 5.内部经营整台风险。新投资的产业会通过财务流、物流、决策流、人事流给企业以及企业的既有产业经营带来全面的影响。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业务流程和不同的市场模式,因而对企业的管理机制有不同的要求。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必须把不同行业对其管理机制的要求以某种形式融合在一起。多元化经营多重目标和企业有限资源之间的冲突,使这种管理机制上的融合更为困难,使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战略目标最终趋于内部冲突的妥协。百事可乐的快餐十可乐多元化经营就面临着两个产业在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冲突,最终只好成立两个公司独立经营。当企业通过兼并他人进行多元化经营的时候还会面临一种风险,那就是不同企业文化是否能够成功融合的风险。企业文化的冲突对企业经营往往是致命的。 多元化与专业化发展模式探讨 多元化战略是由著名的产品战略大师安索夫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是指企业为了创造效益、保持持久竞争力而在多个相关和不相关的产品领域进行产品的开发、市场的拓展或对其业务进行重新组合、选择及管理的行为。近年来,企业多元化经营一直是理论界和企业界研究的课题。有的说,多元化战略好,有的说多元化战略弊端多。其实,多元化是柄“双刃剑”,既可以为企业带来巨额利润,也可能成为企业的坟墓。 企业运用这种战略,成败的关键在于企业所处外部环境及所具备的内部条件是否符合多元化经营的要求,实施的时机是否行

科举制的利弊与高考制度的改革

汉代开始采用选举制。地方官员拔选出一批人才,呈送到中央,与近代由群众推选的选举意义大不相同。古代选举制,王氏家族选举李氏家族子弟到中央作官,李族又推选王氏族的子弟作为回报。众多势家大族之间长期互相推举,互相支持、互相利用,豪门大族结成政治集团,“门阀士族”由此形成。南北朝的王谢两大士族,互相援引,从东汉经三国魏晋南北朝,形成盘根错节势力集团。汉末三国时河北袁氏家族,“四世三公”并不是他们袁家子弟才学过人,而是凭借他们世代形成的士族集团势力。 从汉到南北朝,几百年间,门阀士族拥有强大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势力,致使南北朝长期不能统一。历史发展需要统一,人民生活需要安定、温饱,不需要战争。隋唐顺应这一形势,统一了南北朝,并使之进一步巩固。建立多民族的统一大国是历史的趋势,百姓的愿望。南北朝时期,南方北方王朝更替十分频繁,朝代是短命的,但门阀士族却安然无恙。中央统一政权为了培养选拔为中央政府服务的官员,必须找一条选拔培养人才的途径,建立一种新制度,科举制应运而生。 科举制,选拔人才不问家族出身,只要能治国安邦,用兵打仗,有经济管理的特长的,都可以应试,及格的可以得到重用。唐朝的高级官员从宰相,到地方官员,多半是科举出身的。此种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行之有效,历宋、元、明、清,一直沿用下来。推行一千多年,明显的效益有以下几点: ⑴选拔人才的范围扩大到全国包括边远省区,规定各省区录取人员的比例,像云南、贵州,人口少,文化不发达地区也分配有一定的名额,全国士人产生拥护朝廷的向心力。 ⑵定期考试,后备人才不断地补充到中央,不忧人才匮乏。 ⑶国家规定《四书》《五经》为教材。全国知识分子通过各种学习的方式,主要是自学,国家兴办公家学校不多,大量的应考者都是单独自学,只要考试得中,即可上升到官员阶层。 ⑷考试立法详明,执法严峻,主考官舞弊的,重的可判死刑。因此考试取得“功名”(如秀才、举人、进士)即可得到社会的尊重、认可。 这制度后来传到外国,世界上普遍认为英国“文官制度”是以中国科举制度移植过去的。 科举制度的公开性,权威性,已被社会所认可。于是,为了考取“功名”苦熬一生。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出科举考试并不是绝对公平的,真正的人才,由于不合规范程式而被排斥,未被录取,像清朝大文学家蒲松龄应科举,一直考到七十岁,还未考取举人。 科举经历了好几百年,推行了八股考试办法,这种选拔人才的方法的缺点明显。因为八股文考试题目出自《四书》,《四书》的字句就是那样多,三年一考,从明朝规定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答案,应试者不准有自己的独立的新解释。几百年的考试,差不多把《四书》的句子都出遍了,于是想出了截取上句的末句,下句的首句一些不成句子的题,称为“截搭题”。《红楼梦》第81回讲到贾宝玉第二次入家塾读书,老师出应试科举三道题,其中一个题目为“则归墨”,这是《孟子》中“今天下之言不归易则归墨”一句完整的句子,截去上半句“今天下之言”,“则归墨”是下半句,题目就不通,偏要教应考者“代圣贤立言”写出有条理、讲出道理来的文章,岂不荒唐!吕留良曾写过一篇《真进士歌颂黄九烟》指斥明朝三百年来科举取士的弊端: “……进士尔何能,能作八股耳,其中并多不能者,一行作吏无须此。三百年,几十科,科数百人印累累,如今知有几人名?大约尽作蝼 死,人言蝼 可怜虫,吾言凶恶过虎兕,谨具江山再拜上,崇祯夫妇伴缄贶。[自注:崇祯末,有人书一仪状云:谨具大明江山一座,崇祯夫妇二人,奉申贽敬晚生文八股顿首拜。亦愤时嫉俗之言也,贴于朝堂]” 八股文取士的弊病在于政府规定“代圣贤立言”上,把应试者的思想禁锢死了。八股文有罪过,科举制度不能负责。 1905年9月2日,实行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由光绪皇帝下诏废止。但科举的影响并未从此消失,对它的是非得失,许多评论失之偏颇,缺乏历史唯物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应该如何评价它呢?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一种制度存在一千多年,不被别的制度所取代,说明它本身的优越性和存在的合理性。它是当时先进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两汉时期,中国的封建制度正在逐渐完备,如何选拔人才,统治者起先采取的是征辟、荐举的办法,由地

多元化经营战略

多元化经营战略 多元化经营战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多元化经营~也称为多样化经营或多角化经营~指企业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领域同时经营多项不同业务的战略。20世纪60年代以来~多元化经营作为一种战略选择~为许多国际大型企业成功应用~带动了企业的高速发展。目前全美最大的500家公司中从事多元化经营的占90%左右~而日本制造业74.7%的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多元化战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正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的热点课题。 一、多元化经营战略的背景与动因 多元化经营的类型一般可分为三种:一是以资产组合理论为基础的非相关多元化~主要盛行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目的多是为了分散风险,二是为获取协同效应的相关多元化~20世纪80年代兴起~协同效应主要来自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的共享~以及知识、技能的转移和扩散等方面,第三种是90年代之后的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相关多元化~逐渐成为多元化经营主流。 多元化战略是柄“双刃剑”~既可以为企业带来巨额利润~也可能成为企业的坟墓。成败的关键在于企业所处外部环境及所具备的内部条件是否符合多元化经营的要求~实施的时机是否行当。因此~了解多元化战略的优缺点~选择好多元化战略实施的时机和条件~从而以趋利避害~就成了关键的关键 综合看来~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1、稀释经营风险。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由科技进步和需求变化引起的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使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加大~ 行业和政策风险的压力~不可预见因素更多。由单一业务承受着

于不同业务板块所带来的联合预期收益的风险和变化性要低于单业务板块~多元化经营可实现投资组合的综合效益~有利于降低经营风险。 2、实现协同效应。借助多元化发展~在企业内部可以实现专有技术、人力资源、营销渠道、信息、经验能力等各种资源的共享~充分发挥协同效应~从而达到一种范围经济~实现1+1大于2的聚变。 3、节约交易成本。多元化经营企业由于经营范围广泛~公司系统内就可以自行构成一个市场~从内部进行资源调配~避免了信息和资源从外部市场获得~从而降低各项交易费用。 4、拓展发展空间。立足单一产业的企业发展存在极限~边际效益呈现递减效应。企业只有适时开辟新的经营领域~选择发展前景广阔的成长性行业进行投资~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才能进一步增强实力、扩大规模。 二、中国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成败得失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大~相当一部分企业实行了多元化发展战略~不少企业获得了成功~但这与当时经济发展处于短缺经济有关。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市场经济逐渐发展完善~企业竞争空前剧烈~市场空白点显著减少~市场运作也趋于规范成熟。企业只有具备 2 很强的资金技术实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才有实施多元化战略的成功可能。盲目的多元化特别是非相关多元化经营~决策失误率显著加大~管理协调成本不断提高~导致部分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失败。 从实践来看~华润、中海、复星、绿地等成功实施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具有一些共性的特点:规模实力庞大、战略思路清晰、具有一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财务结构健康、介入行业成长性良好、进入壁垒相对较低、进入手段灵活~等等。而多元化失败的例子在国内也比比皆是~如德隆、TCL、太阳神、万家乐、上广电等曾经

平安保险集团多元化战略分析

******* 大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 { 论文题目平安保险集团多元化战略分析学生专业班级﹡﹡专业﹡﹡级﹡班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1年8月28日 <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八日

课程论文任务书 \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论文题目平安保险集团多元化战略分析 论文内容(需明确列出研究的问题): 一、平安保险集团简介 二、平安保险集团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三、平安保险集团的多元化战略分析 四、平安保险集团多元化战略应用对其他保险企业的启示 , 资料、数据、技术水平等方面的要求:论文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具备学术性、科学性和一定的创造性。文字要流畅、语言要准确、论点要清楚、论据要准确、论证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计算数据要求准确,涉及到他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等要标明出处,结论要写的概括简短。参考文献的书写按论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

发出任务书日期完成论文日期 教研室意见(签字) : 院长意见(签字) 目录 摘要 (Ⅰ) 前言.......................................................................................1一、平安保险集团的现状分析 (1) (一)平安集团的发展历史 (1) (二)机构设置 (1) $ 二、平安保险集团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1) (一)SWOT分析………………………………………………………………… 1 1.外部机会 (1) 2.外部威胁 (2) 3.内部优势 (2) 4.内部劣势 (2) (二)战略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2) 三、平安保险集团的战略分析 (2)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有利因素 1、可以充分地利用外资 2、资本的进入带来了实用技术、管理经验和企业创新精神 资本的进入有利于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4、外资进入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剩 余劳动力就业问题5、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的完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化和金融深化6、资本的进入有利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转型 (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弊端 1、大量外资的进入容易造成债务负担,可能引发国际债务危机。女0 1995年墨西哥爆发了重大的国际债务危机。 2、外资进入对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冲击较大 3、经济全球化使发 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4、跨国资本的进入增大了金融市场的投 机性和风险度,容易给短期投机资本冲击较虚弱的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造成可乘之机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充满了动荡和起伏6、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发展中 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7、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 经济主权 利;1.使商品、服务资本等各种要素流动的技术性和政策性障碍大幅减少,加快了世界贸易自由化趋势。 2.促使各国参与国际分工,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生产要素的转移和资源的配置。 3.推动了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 4.推动了全球竞争,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等调整 弊:1.各国经济依赖性大幅度提高,经济危机一旦发生,其传导必定很快。 2.各国经济主权的独立性日益严峻。 3.竞争创造了效率,同时也使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国家或集团集中祝您学习愉快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利弊分析 背景: 中国是世界只带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人类发源地之一。很久以 前就有了劳动剩余,从而产生了商品交易,而中国也是世界商品交易 发展最早的地区之前。在古代,中国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于世界很长 段时期,特别是在唐朝时期达到了繁荣的最顶峰,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随着新航线的开辟,世界开始逐渐联系为一个整体,西方各国大力发 展外向型经济,促使西方经济的飞跃。而当时中国正处于清朝执政时 期,当时的清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实习闭关锁国政策,致使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