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读数、写数》说课稿

《100以内读数、写数》说课稿
《100以内读数、写数》说课稿

《100以内读数、写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二、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容。

三、2、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数与代数的问题,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各数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好这部分内容能为进一步学习本单元的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接下来的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读出和写出100以内的数。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计数器正确读数、写数,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认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4、教学重点:正确读出、写出100以内的数字。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的数的顺序。

5、教具准备:小棒、计数器。

二、说教学、学法

1、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注重数学知识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因此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索发现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演示、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获得数与代数的知识的直观经验。

2、学法

为了让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我采用“活动体验法”和“合作交流法”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摆一摆、拨一拨、读一读、写一写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对认识的滤化和感悟更为深刻和完善,真正理解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

三、教学过程

1、提前测评、铺路搭桥

提前测评就是为检查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查漏补缺,复习旧知,引入新知,为学习新知识和做好铺垫。本节课的测评题,我安排的是复习“20以内各数的读法和写法”,就是为了达到铺路搭桥的目的。

2、导入新课、认定目标

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在新课的导入上,我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老师昨天在文具店买了24支铅笔”,请同学们说说这个数应该在计数器上如何表示,怎样读,怎样写。在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揭示本课课题,认定目标。这是因为教学目标具有期望、定向、激励和调控的功能,围绕目标组织教学,能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明确学习目标,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激活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教导学的功能,导入新课时,在认定教学目标,导学达标过程中落实教学目标,全课总结时,又安排了对应教学目标,使之前后呼应。

3、导学达标,落实目标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特点,我安排的导学达标的过程是:

(1)摆一摆、想一想、拨一拨: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小棒,让学生先自己摆出24根小棒,然后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怎样摆小棒能迅速的数出小棒的个数呢?总结学生发言,引导出指小棒每十个捆在一起,每一捆就是10,那24就是由两捆小棒和剩余四个小棒组成,接着由老师告诉学生,这每一捆就是一个10,在计数器上拨一个珠子,24有两捆在十位拨两个珠子,另外四个每一个就在个位拨一个珠子,一共有四个,拨四个珠子。

(2)写一写: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写24,然后在小组内相互检查,总结学生发言引导出计数器上十位上有两个珠子就在十位写“2”,个位上有四个珠子就在个位上写“4”。

(3)读一读:先让学生试着读出“24”,然后让学生写出“24”的汉字表达,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出“24”的正确写法是“二十四”。

前面三个环节是围绕例4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我采用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的引导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探索,然后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4)在接下来的例5中,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通游戏的设计,突破重点。这游戏是老师用拨数器拨一个100以内的数,让全班同学都写下来并且写出该数的读法,写完后把上举手,老师会奖励第一位举手而且写得正确的同学一颗智慧星作为鼓励。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刚刚步入小学的学习,他们的天性仍然是游戏、玩乐。在课堂上老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低年级学生求知欲望强,表现欲强,希望自己能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和赞扬,通过奖励的方法,能够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认识100:通过复习,能让学生的认知结构从已有的认知结构向新的认知结构过渡,在认识100这个教学环节中我就是采用从前面学生的知识过渡到新知的方法。先在计数器上表示出80,让学生读写出来,并指出80就是有8个10,然后在计算上表示出90,让学生读写出来,并指出90就是9个10,最后提出问题:“那么10个10是多少呢?要怎么写?怎么读?在计数器上要如何表示呢?”让学生小组讨论后总结学生发言,然后引导出100在计算器上是百位拨一个珠子,个位和十位都退位成0, 并告诉学生,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特别强调“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6)联系实际: 生活中的这些数字无处不在,这个环节中我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找找生活中的这些数学都在哪里出现?让其他同学读写出这些数字。这个环节设计目的是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利用测评、检测目标

新课后,我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进行达标测评。第一是针对性练习,第二是综合性练习,第三是提高性练习。这三个层次的练习兼顾了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通过检测收集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矫正,就是为了再次补救学生的认识偏差或操作失误,从而提高达标率。

5、总结归纳,强化目标

对照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己进行全课小结,向他们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学目标。

总的来说,我在设计这节课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

1、主题图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2、通过让学生摆一摆、拨一拨、读一读、写一写等活动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民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本节课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