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m3d垃圾渗沥液厌氧处理的UASB反应器设计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3000m3/d垃圾渗沥液厌氧处理的UASB反应器设计

二、原始资料

1. 处理流量Q=3000m3/d

2. 水质情况:

BOD

5=6000mg/L COD

cr

=12000mg/L SS=2000mg/L pH=6~9

NH

4

-N=1000mg/L 三、出水要求

BOD

5=600mg/L COD

cr

=1200mg/L SS=200mg/L pH=6~9

NH

4

-N=60mg/L

四、设计内容

1.方案确定

按照原始资料数据进行处理方案的确定,拟定处理工艺流程,选择各处理构筑物,说明选择理由,UASB工艺说明包括原理、结构特点、设计原则、保温、防腐、控制等说明,论述其优缺点,编写设计方案说明书。该课题工艺为预处理(加药混凝、氨吹脱)加UASB反应器。

2.设计计算

进行UASB反应器的体积、三相分离器、布水系统、出水系统的计算,去除效率估算;效益分析

3.制图

UASB 设备的平面布置图、、三相分离器制造图、管道连接接口大样图

4.编写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五、设计成果

1. 设备平面布置图、剖面图1张(A1)

2. 三相分离器制造图、管道连接接口大样图1张(A4)

3.设计说明书、计算书一份

六、时间分配表(第19周)

七、成绩考核办法

根据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的质量及平常考核情况由指导教师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曾经、彭青林

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环境工程教研室

2011年11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6)

1.1 引言 (9)

1.2 UASB的由来 (9)

1.3 设计说明 (9)

1.3.1基本原理 (9)

1.3.2基本设计 (9)

1.3.3满足要求 (9)

第二章垃圾渗滤液工艺流程的确定 (9)

2.1 工艺流程图 (9)

2.2 预处理设施 (9)

2.2.1 格栅 (9)

2.2.2 调节池 (10)

2.2.3 氨吹脱 (10)

2.2.4 加药混凝 (10)

2.3 UASB反应器的结构 (11)

2.3.1 UASB反应器的组成 (11)

2.3.2 三相分离器 (12)

2.3.3 进水和配水系统 (13)

2.4 UASB工艺的优缺点 (13)

2.5 UASB工艺的设计原则 (14)

第三章设计计算 (15)

3.1 预处理设计 (15)

3.1.1 混凝沉淀池 (15)

3.1.2 吹脱塔 (15)

3.1.3 预处理后数据 (15)

3.2 UASB反应器的设计 (15)

3.2.1反应器池体 (15)

3.2.2反应器的几何尺寸 (15)

3.2.3 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 (16)

3.3 进水、配水系统设计 (16)

3.4 三相分离器的设计 (17)

4.4.1 回流缝设计 (17)

4.4.2 沉淀区设计 (19)

4.4.3 气液分离设计 (19)

3.5 出水系统的设计 (19)

3.6 排泥系统 (20)

3.7 浮渣清除方法的考虑 (20)

3.8 防腐措施 (20)

第四章辅助设施及简图 (20)

4.1 剩余沼气燃烧器 (21)

4.2 保温加热设备 (22)

4.3 监测和控制设备 (22)

4.4 高程布置图 (22)

4.5 平面布置图 (22)

第五章出水水质计算及效益分析 (23)

第六章总结 (24)

参考文献 (25)

第一章概述

1.1 引言

垃圾渗滤液的主要两大特点和难点就是其氨氮浓度高以及可生化性差,指垃圾在堆放和填埋的过程中由于发酵并在地表地下水、天然降水的浸泡或冲刷下而滤出的污水。据有关国内外资料表明,现有的垃圾滤液处理工艺主要采用传统的物化法和生物处理法。以混凝、沉淀、吸附、膜处理和深度氧化等为主的常见物

比化法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不受水质水量的影响,出水水质稳定,对BOD/COD

cr

值较低的难生物降解的垃圾渗滤液较为有效,但需要投加大量的吸附剂和混凝剂,运行成本过高,且不易管理。生物处理包括好样处理、厌氧处理以及二者联合处理。好氧处理以传统的活性污泥、氧化沟、氧化塘、生物转盘等方法为代表,其中以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应用最多。厌氧处理法主要有厌氧接触法、厌氧生物滤池、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及分段厌氧消化等。

目前国内外多采用的厌氧与好氧联合处理法,由于对垃圾渗滤液中过高氨氮浓度未引起足够重视,造成高氨氮对生物处理产生严重的抑制作用,影响出水,整体处理效果不佳。结合物化和生物处理法的优点,充分考虑过高氨氮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设计一套“脱氨—混凝沉淀—高效厌氧(UASB)—接触氧化”工艺对某垃圾场的垃圾渗滤液进行专项处理

厌氧生物处理以其独有的特征,在各方面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例如酿酒、制糖、淀粉生产、造纸、医药、食品加工以及化学工业等高浓度及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的处理。

厌氧生物处理之所以有如此广泛的应用,是因为它有着好氧生物处理所不具有的优点。它可消除气体排放的污染;能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可承受较高的有机负荷和容积负荷;厌氧污泥可以长期贮存,添加底物后可实现迅速反应。

而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工艺由于具有厌氧过滤及厌氧活性污泥法的双重特点,作为能够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转化成再生清洁能源—沼气的一项技术。对于不同含固量污水的适应性也强,且其结构、运行操作维护管理相对简单,造价也相对较低,技术已经成熟,正日益受到污水处理业界的重视,得到广泛的欢迎和应用。

1.2 UASB的由来

1971年荷兰瓦格宁根(Wageningen)农业大学拉丁格(Lettinga)教授通过物理结构设计。利用重力场对不同密度物质作用的差异,发明了三项分离器。使活性污泥的停留时间与废水的停留时间分离,行成了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的雏形。1974年荷兰CSM公司在其6m3反应器处理甜菜制糖废水时,发现了活性污泥自身固定化机制行成的生物聚体结构,即颗粒污泥(granular sludge)。颗粒污泥的出现,不仅促进了以UASB为代表的第二代厌氧反应器的应用和发展,而且还为第二代厌氧反应器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3 UASB的设计说明

1.3.1 基本原理

UASB反应器主要包括主体部分和水封及沼气处理等附属设施,如图所示。UASB反应器废水被尽可能均匀的引入反应器的底部,污水向上通过包含颗粒污泥或絮状污泥的污泥床。厌氧反应发生在废水和污泥颗粒接触的过程。在厌氧状态下产生的沼气(主要是甲烷和二氧化碳)引起了内部的循环,这对于颗粒污泥的形成和维持有利。在污泥层形成的一些气体附着在污泥颗粒上,附着和没有附着的气体向反应器顶部上升。上升到表面的污泥撞击三相反应器气体发射器的底部,引起附着气泡的污泥絮体脱气。气泡释放后污泥颗粒将沉淀到污泥床的表面,附着和没有附着的气体被收集到反应器顶部的三相分离器的集气室。包含一些剩余固体和污泥颗粒的液体经过分离器缝隙进入沉淀区。累积在三相分离器上的污泥絮体在一定程度上将超过其保持在斜壁上的摩擦力,其将滑回反应区,这部分污泥又将与进水有机物发生反应。经过反应后的沼气由上部的分离器送出,液体则经出水堰流出反应器。

1.3.2 基本设计

UASB的工艺设计主要是计算UASB的容积、产气量、剩余污泥量、营养需求的平衡量。UASB的池形状有圆形、方形和矩形。污泥床高度一般为3-8m,多用钢筋混凝土建造。当污水有机物浓度比较高时,需要的沉淀区与反应区的容积比值小,反应区的面积可采用与沉淀区相同的面积和池行。当污水有机物浓度低时,需要的沉淀面积大,为了保证反应区的一定高度,反应区的面积不能太大时,则可采用反应区的面积小于沉淀区,即污泥床上部面积大于下部池形。

1.3.3 满足要求

气液固三相分离器是UASB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污泥床的正常运行和获良好的出水水质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设计时应给予特别的重视。三项分离器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混合液进入沉淀区之前,必须将其中的气泡予以脱出,防止气泡进入沉淀区影响沉淀。

(2)、沉淀器斜壁角度约可大于45度角。

(3)、沉淀区的表面水力负荷应在0.7m3/m2.h以下,进入沉淀区前,通过沉淀槽低缝的流速不大于2m/m2.h。

(4)、处于集气器的液-气界面上的污泥要很好的使之浸没于水中。

(5)、应防止集气器内产生大量泡沫。

第2、3两个条件可以通过适当选择沉淀器的深度-面积比来加以满足。对于低浓度污水,主要用限制表面水力负荷来控制。对于中等浓度和高浓度污水,在极高负荷下,单位横载面上释放的气体体积可能成为一个临界指标。污泥与液体的分离基于污泥絮凝、沉淀和过滤作用。如上所述,UASB中污水与污泥的混合是靠上升的水流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来完成的。因此,一般采用多点进水,使进水均匀分布在床断面上,其中的关键是要均匀——匀速匀量。UASB容积的计算一般按有机物容积负荷或水力停留时间进行,设计时通过实验决定参数或参考同类废水的设计和运行参数。

第二章垃圾渗滤液工艺流程确定

2.1 工艺流程图

工艺过程:原水进入调节池后,先后经过调节池、吹脱塔和混凝沉淀池后尽可能均匀地从反应器底部进入,向上通过厌氧污泥床,与颗粒污泥充分接触,发生厌氧反应,在厌氧状态下产生沼气。废水的向上流动和产生的大量沼气的上升对反应器内的颗粒污泥起到了良好的自然搅拌作用,引起污泥的内部循环,使一部分污泥向上运动,在污泥床上方形成相对稀薄的污泥悬浮层。在含有颗粒污泥的废水进入分离区后,附着在颗粒污泥上的气泡和自由气泡撞击到分离区中三相分离器气体反射板的底部,与污泥和废水发生分离,被收集在反应器顶部三相分离器的集气室内;释放气泡后的颗粒污泥由于重力作用沉淀到污泥层的表面,返回反映区;经过反应后的沼气由上部的分离器送出,液体则经出水堰流出反应器。

2.2 预处理设施

一般渗沥水中含有悬浮物质,由于垃圾来源广泛,废水中悬浮物质含量的变化范围很广,从每升中含有几十、几百毫克,直到几千甚至上万毫克。为了保护后续处理能够正常进行,以及降低其他处理设施的处理负荷,通常在废水进行生物或化学处理之前先将这些悬浮物尽可能地用简单的物理方法予以去除,即进行预处理,内容包括格栅、调节池、沉淀池、气浮池以及沉砂池等。

2.2.1格栅

格栅是由一组(或多组)相平行的金属栅条与框架组成。倾斜安装在进水的渠道,或进水泵站集水井的进口处,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悬浮或漂浮物,以减轻后续水处理工艺的处理负荷,并起到保护水泵、管道、仪表等作用。当拦截的栅渣量大于0.2m3/d时,一般采用机械清渣方式;栅渣量小于

0.2m3/d时,可采用人工清渣方式,也可采用机械清渣方式。因此本设计采用机械清渣方式,具体来讲,选用旋转鼓筒式格栅。本次设计选取中格栅宽度s=40mm;栅条间隙b=15mm;栅前水深h=0.3m;

过栅流速v=0.5m/s;安装倾角a=45°。

2.2.2 调节池

作用:为了使管渠和构筑物正常工作,不受废水高峰流量或浓度变化的影响,需在废水处理设施之前设置调节池。

设计:水力停留时间设为6小时;

尺寸为10⨯10⨯8( m3)

渗沥液量为3000⨯6 /24 = 750 ( m3)

检验:调节池体积为10⨯10⨯8 = 800 ( m3)故满足要求。

采用浆式机械搅拌设备,达到混合均匀的效果。

2.2.3 氨吹脱

利用吹脱技术去除填埋场渗沥液中的氨是一项可行的技术,特别适用于建设有填埋气体发电站的场合,其主要优点是占地面积小,氨去除效果好。氨吹脱一般采用吹脱池和吹脱塔两类设备,但吹脱池占地面积大,而且易造成二次污染,所以氨气的吹脱常采用塔式设备

2.2.4 加药混凝

化学混凝所处理的对象,主要是废水中的细小悬浮颗粒和胶体颗粒,大颗粒的悬浮物由于受重力的作用而下沉,可以用自然沉淀法除去;但是,微小粒径的悬浮物和胶体,能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悬浮状态,即使静置数十小时以上,也不会自然沉降。

混凝药剂的投加分为干投法和湿投法两种,由于干投法对药剂的颗粒度要求较高,投加量难以控制,劳动强度大。故本次设计采用湿投法,投加的药剂为硫酸铝稀溶液和PAM(阴离子型)。使渗沥液的PH值处于弱酸性条件,即PH为6.0-7.0 。机械搅拌混合池采用方形水池,采用机械混合中的桨板式混合,因为它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

2.3 UASB反应器的结构

2.3.1 UASB反应器的组成

UASB反应器为下进水上出水的结构,分为柱形和方形两种。如图1所示,外壁为保温层,内部从下至上为反应区和三相分离区,附配水封。因此,UASB 反应器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进水和配水系统、反应器的池体和三相分离器。UASB 反应器的工艺基本出发点如下:

●为污泥絮凝提供有力的物理-化学条件,厌氧污泥即可获得并保持良好的

沉淀性能;

●良好的污泥床常可形成一种相当稳定的生物相,能抵抗较强的冲击。较

大的絮体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从而提高设备的污泥浓度;

●通过在反应器内设置一个沉淀区,使污泥细颗粒在沉淀区的污泥层内进

一前絮凝和沉淀,然后会流入反应器。

2.3.2 三相分离器

在UASB反应器中最重要的设备是三相分离器,这一设备安装在反应器的顶部并将反应器分为下部的反应区和上部的沉淀区。为了在沉淀器中取得对上升流中污泥絮体/颗粒的满意的沉淀效果,三相分离器第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尽可能有效地分离从污泥床/层中产生的沼气,特别是在高负荷的情况下,在集气室下面反射板的作用是防止沼气通过集气室之间的缝隙逸出到沉淀室,另外挡板还有利于减少反应室内高产气量所造成的液体絮动。反应器的设计应该是只要污泥层没有膨胀到沉淀器,污泥颗粒或絮状污泥就能滑回到反应室(应该认识到有时污泥层膨胀到沉淀器中不是一件坏事。相反,存在于沉淀器内的膨胀的泥层将网捕分散的污泥颗粒/絮体,同时它还对可生物降解的溶解性COD起到一定的去除作用)。只一方面,存在一定可供污泥层膨胀的自由空间,以防止重的污泥在暂时性的有机或水力负荷冲击下流失是很重要的。水力和有机(产气率)负荷率两者都会影响到污泥层以及污泥床的膨胀。UASB系统原理是在形成沉降性能良好的污泥凝絮体的基础上,并结合在反应器内设置污泥沉淀系统使气、液、固三相得到分离。形成和保持沉淀性能良好的污泥(其可以是絮状污泥或颗粒型污泥)是UASB系统良好运行的根本点。

2.3.3 进水和配水系统

进水系统兼有配水和水力搅拌的功能,为确保进水等量地分布在池底,每个进水管仅与—个进水点相连接是最理想状态,只要保证每根配水管流量相等,即可取得均匀布水的要求;因此有必要采用特殊的布水分配装置,以保证一根配水管只服务一个配水点,为了保证每一个进水点达到应得的进水流量,建议采用高于反应器的水箱式(或渠道式)进水分配系统。图3给出了一种连续流的布水器形式,这种敞开的布水器的—个好处是可以容易用肉眼观察堵塞情况。

图3 一种连续流的布水方式

2.4 UASB工艺的优缺点

(1)UASB工艺的特点

①结构简单巧妙;

②反应器内可培养出厌氧颗粒污泥;

③实现了污泥泥龄与水利停留时间的分离;

④UASB反应器对各类废水有很大的适应性;

⑤能耗低,产泥量少;

⑥不能去除废水中的氮和磷。

(2)UASB的优点

①负荷高,对水温、pH 值、COD 浓度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大,水力负荷能满足要求,反应器对不利条件的抗性增强;

②去除率高,处理效果好,可省去搅拌和回流污泥所需设备能耗;

③能耗低,可去除60%以上的有机污染物,可大幅度减轻后续好氧处理负荷,简化了工艺,节约了投资和运行费用;

④可回收沼气,不需要加填料载体,提高了容积利用率,避免了堵塞。(3)UASB的缺点

①进水中悬浮物需要适当控制,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100mg/l以下;

②污泥床内有短流现象,影响处理能力;

③对水质和负荷突然变化较敏感,耐冲击力稍差。

2.5 UASB工艺的设计原则

(1)三相分离器的设计原则

UASB的重要构造是指反应器内三相分离器的构造,三相分离器的设计直接影响气、液、固三相在反应器内的分离效果和反应器的处理效果。对污泥床的正常运行和获得良好的出水水质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已有的研究和工程经验,三相分离器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沉淀区的表面水力负荷<1.0m/h;

●三相分离器集气罩顶以上的覆盖水深可采用0.5~1.0m;

●沉淀区四壁倾斜角度应在45°~60°之间,使污泥不积聚,尽快落入反应区

内;

●沉淀区斜面高度约为0.5~1.0m;

●进入沉淀区前,沉淀槽底缝隙的流速≤2m/h;

●总沉淀水深应≥1.5m;

●水力停留时间介于1.5~2h;

●分离气体的挡板与分离器壁重叠在20mm以上;

(2)进水系统的设计原则

①进水必须要反应器底部均匀分布,确保各单位面积进水量基本相等,防止短路和表面负荷不均.

②很容易观察进水管的堵塞,当堵塞发现后、必须很容易被清除。

③应尽可能的(虽然不是必须的)满足污泥床水力搅拌的需要,保证进水有机物与污泥迅速混合.防止局部产生酸化现象。

第三章设计计算3.1 预处理设计

3.1.1 混凝沉淀池

(1)药剂及投加量

AL

2(SO

4

)

3

稀溶液,投加量为2.6g/L; 助凝剂PAM ,投加量为1g/L。

(2)沉淀池

混凝沉淀池的设计形式为斜板式,水力停留时间为半小时,渗沥液量为3000/(24 2)=62.5( m3),设计尺寸为:长×宽×高=6×4×3(m3),。设计COD cr 去除率为50%,BOD去除率为30%,SS去除率为70%。

3.1.2 吹脱塔

采用空气吹脱法。填料为塑料制格子填料,填料高度为 6.0m.布水负荷率:120m3/(m2*d)。气水比为4000.空气流速:1300m/min。当氨氮浓度在650 mg/L 以上时,氨氮去除率>95%。设计氨氮去除率为95%.

3.1.3 预处理后数据

COD

Cr =12000×(1-50%)=6000mg/L; BOD

5

=6000×(1-30%)=4200mg/L

NH

4

-N=1000×(1-95%)=50mg/L; SS=2000×(1-70%)=600mg/L 容积负荷q为10-20 kg COD/(m3*d),本设计取q =12kg COD/(m3*d)

处理流量Q=3000m3/d.

3.2 UASB反应器的设计

3.2.1反应器池体

反应器一般采用矩形和圆形,直径或边长为5-30m。单池常用圆形,池组合常用矩形,以便节约占地面积,节省池壁材料,便于布水。因此,本设计采用矩形结构。

3.2.2反应器的几何尺寸

(1)反应器体积

V=QS

/q

式中:V—反应器的有效容积,m3

Q—渗滤液流量,3000m3/d

S

—进水有机物浓度,mgCOD/L

q—容积负荷,kg COD/(m3*d)

则UASB反应器的有效容积V为:V=3000×6000/(1000×12)=1500 m3 UASB反应器的有效容积包括沉淀区和反应区,但是不包括三相分离器的体积。分成两座UASB反应器,并联运行。则每座UASB反应器的有效容积为:

V’=V/2=1500/2=750 m3

则每座UASB处理水量为Q’=31.25 m3/h

(2)反应器的高度

选择适当高度的反应器的原则使运行上和经济上综合考虑。它与反应器的上升流速有关,上升流速的平均值一般不超过0.5m/h,反应器高度一般在4-8m之间。设计反应器的高度H=6m。

(3)反应器的长、宽和面积

反应器的表面积为: A= V’/H

式中,A—厌氧反应器的表面积,m2

V’—厌氧反应器的容积,m3

H—厌氧反应器的有效高度,m

由上式可得,A=V’/H=750/6=125m2

设计反应区宽为10m ,则长为12.5m。长:宽 < 2,符合要求。

3.2.3 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

反应器的上升流速v一般为0.1—0.9m/h.设计取反应器的上升流速为v=0.5 m/h.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t为:t=H/v

式中:t—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h

H—反应器的有效高度,m

v—反应器的上升流速, m/h

可得,t=6/0.5=12h.

3.3 进水、配水系统设计

本设计配水系统采用直穿孔管式配水,多管管多孔式。每个UASB设1根管径为150mm的总管。20根d=50mm的支水管,支水管分别位于总水管两侧,同侧每两根支水管之间的中心距为0.6m,配水孔径取15mm,每根水管有5个配水孔,

孔口向下,孔距为6/5=1.2m,单个出水孔服务面积为1.2*0.6=0.72m2,则每座反应器共有5*20=100个出水孔,总共有200个出水孔。

3.4 三相分离器的设计

由所有的三相分离器的基本构造可知,所有的三相分离器都包括气封、沉淀区和回流缝三个组成部分,因此,三相分离器的设计分为三个内容:沉淀区设计、回流缝设计和气液分离设计。

图5 单元三相分离器结构示意图

3.4.1 回流缝设计

由图5可知,三相分离器是由上、下两组重叠的三角形集气罩组成。设计上、下三角形集气罩斜面水平夹角分别为55°、60°;上三角形以上的保护水深0.6m,下三角形高1.2m.根据图中几何关系可得:

b 1=h

3

/tana

式中:b1—下三角形集气罩的宽度,m

a—下三角形集气罩斜面水平夹角,一般为55。-60。

h

3

—下三角形集气罩的垂直高度,可采用1.0-1.5m

得,b1=1.2/tan60°=0.70m

相邻两个下三角形集气罩之间的水平距离:b2=b-2b1

式中:b2—相邻两个下三角形集气罩之间的水平距离,m,即,污泥回流缝之一。

b—单元三相分离器的宽度,取2m。则三相分离器的单元数为12/2=6个,

则b2=2—2×0.70 =0.60m

下三角形集气罩之间污泥回流液中混合液的上升流速v1(m/h):

v 1=Q/a

1

a 1=b

2

×l×n

式中:Q—反应器的设计渗滤液流量,m3/h

a

1

—下三角形集气罩回流缝的总面积,m2

l—反应器的宽度,即三相分离器的长度,m

n—反应器的三相分离器单元数,6个。

得,a1=0.70×6×12.5=52.5m2

v

1

=1000/(24*52.5)=0.79 m/h

在上三角形集气罩与下三角形集气罩之间的垂直距离回流缝,水流的上升流速为v2(m/h):

v 1=Q/a

2

a

2=b

3

×l×2n

式中:a2—上三角形集气罩回流缝的总面积,m2

b

3

—上三角形集气罩回流缝的宽度,m。建议>0.2m。设计取0.25m。

得,a2=0.25×12.5×2×6=37.5 m2

v

2

=1000/(24*37.5)=1.12 m/h

验证:假定a2为控制断面,一般不能低于反应器面积的20%左右。

a

2

/(12.5×12) ×100%=37.5/(12.5×12) ×100%=25% ,故满足设计要求。

为了使回流缝的水流稳定,固液分离效果良好,污泥能顺利的回流。应该使

v 1< v

2

< 2m/h。由以上计算可知,满足设计要求。

上三角形与下三角形重叠,重叠部分的宽度设计为0.2m,则上三角形底边= b2+2×0.2=0.60+2×0.2=1.00m

上三角形的高h4为:

h

4

=1.00*tan55°/2=0.72m

根据几何关系,上三角形和下三角形垂直重叠距离=0.35m。三相分离区高度=1.2+0.72-0.35=1.57m

设计取干舷高度h1=0.5m,上三角形以上的保护水深h2=0.6m

反应器的总高度=反应器的有效高度+三相分离区高度+ h

1+ h

2

=6+1.57+0.5+0.6=8.67m

则每座UASB三相分离器的设计尺寸为:长×宽×高=12.5×10×8.67(m3)

3.4.2 沉淀区设计

沉淀区设计主要考虑沉淀面积和水深两个因素,沉淀面积可根据废水流量和沉淀区的表面负荷率确定。设计表面负荷为1.2m3/(m2*h),水力停留时间为1.8h。由上述计算可得,三相分离器集气罩顶以上的覆盖水深为0.6m,上、下三角形集气罩的斜面坡度为55°、60°,沉淀区斜面的高度为0.88m,沉淀区的总水深为1.57+0.6=2.17m >1.5m,符合要求。

3.4.3 气液分离设计

由图可知,欲达到气液分离的目的,上、下两组三角形集气罩的斜边必须重叠,重叠的水平距离越大,气体分离效果越好,去除气泡的直径越小,对沉淀区固液分离效果的影响越小,所以,重叠量的大小是决定气液分离效果好坏的关键。

上、下两组三角形集气罩的斜边必须重叠,重叠的距离越大越好。重叠量是决定气液分离效果好坏的关键,重叠量一般应达10-20cm。本设计中重叠量为0.2m。

3.5 出水系统的设计

出水装置设在UASB反应器的顶部,应尽可能满足均匀出水要求。为保证均匀出水,出水系统采用出水渠(槽)。每个单元三相分离器设一个出水渠,出水渠每隔一定距离设三角出水堰。如下图所示,(b)中出水槽与三相分离器集气罩成一整体,有助于实现装配化。一般出水渠前设挡板,可防止漂浮物随出水带走,可提高出水水质。当所处理废水中含悬浮固体较高,设置挡板是很必要的。如果沉淀区水面的漂浮物很少,有时也可不设挡板。

本设计选择(a)所示的出水系统,设置出水渠宽度为20cm,槽高为20cm。

3.6 排泥系统

一般认为排去剩余污泥的位置是反应器的1/2高度处。但是大部设计者推荐把排泥设备安装在靠近反应器的低部。也有人在三相分离器下0.5m处设排泥管,以排除污泥床上面部分的剩余絮体污泥,而不会把颗粒污泥排走。UASB反应器排污泥系统必须同时考虑上,中,下不同位置设排泥设备,应根据生产运行中的具体情况考虑实际排泥的要求,而确定在什么位置排泥。设置在污泥床区池底的排泥设备,由于污泥的流动性差,必须考虑排泥均匀。因为大型UASB反应器一般不设污泥斗,而池底面积较大,所以必须进行均布多点排泥。

因采用穿孔管配水系统,在反应器底部把穿孔管兼作穿孔排泥管。设每10m2设一个排泥点,总共设13个排泥点。专设排泥管管径不应小于200㎜,以防发生堵塞。为了简化设计,在反应器1/2高度处池壁分别各设一个排泥口,口径可取200㎜。

3.7 浮渣清除方法的考虑

有的废水含有一些化合物会促使沉淀区和集气罩的液面形成一层很厚的浮渣层。厚度太大时会阻碍沼气的顺利释放,或堵塞集气空的排气管,导致部分沼气从沉淀区逸出,严重干扰了沉淀区的固液分离效果。为了清除沉淀区液面和气室液面形成的浮渣层,必须设置专门的清除设备或预防措施。

在沉淀区液面产生的浮渣层,可采用刮渣机清除,其构造与常规的沉淀池和气浮池撇(刮)渣机相同。

在气室形成的浮渣,清除较为困难,可用定期进行循环水或沼气反冲等方法减少或去除浮渣.这时必须设置冲洗管和循环水泵。

3.8 防腐措施

选择适当的建筑材料对于UASB反应器的持久性是非常重要的。防腐较差的UASB反应器在使用3-5年后都出现了严重腐蚀,最严重的腐蚀出现在反应器上部气、液交界面。此处H2S可能造成直接化学腐蚀,同时硫化氢被空气氧化为硫酸或硫酸盐,使局部pH下降造成间接化学腐蚀。由于厌氧环境下的氧化-还原电位为-300mV,而在气水交界面的氧化-还原电位为100mV,这就在气水交界面构成了微电池,形成电化学腐蚀。无论普通钢材和一般不锈钢在此处都会被损害。

(完整版)UASB的设计计算

UASB 的设计计算 6.1 UASB 反应器的有效容积(包括沉淀区和反应区) 设计容积负荷为)//(0.53 d m kgCOD N v = 进出水COD 浓度)/(112000L mg C = ,)/(1680L mg C e =(去除率85%) V= 3028560 .585 .02.111500m N E QC v =??= 式中Q —设计处理流量d m /3 C 0—进出水CO D 浓度kgCOD/3 m E —去除率 N V —容积负荷,)//(0.53 d m kgCOD N v = 6.2 UASB 反应器的形状和尺寸 工程设计反应器3座,横截面积为矩形。 (1) 反应器有效高为m h 0.6=则 横截面积:)(4760 .62856 2m h V S =有效= = 单池面积:)(7.1583 4762m n S S i === (2) 单池从布氺均匀性和经济性考虑,矩形长宽比在2:1以下较合适。 设池长m l 16=,则宽m l S b i 9.916 7 .158=== ,设计中取m b 10= 单池截面积:)(16010162 'm lb S i =?== (3) 设计反应器总高m H 5.7=,其中超高0.5m 单池总容积:)(1120)5.05.7(160'3 'm H S V i i =-?=?= 单池有效反应容积:)(96061603 'm h S V i i =?=?=有效 单个反应器实际尺寸:m m m H b l 5.71016??=?? 反应器总池面积:)(48031602 'm n S S i =?=?= 反应器总容积:)(336031120'3 m n V V i =?=?=

UASB反应器设计计算

UASB反应器 (1) 设计说明 本工程所处理工业废水属高浓度有机废水,生物降解性好,UASB反器作为处理工艺的主体,拟按下列参数设计。 设计流量1200 m3/d =50m3/h 进水浓度CODcr=5000mg/L COD去除率为87.5% 容积负荷Nv=6.5kgCOD/(m3?d) 产气率r=0.4m3/kgCOD 污泥产率X=0.15kg/kgCOD (2)UASB反应器工艺构造设计计算 ① UASB总容积计算 UASB总容积: V = QSr/Nv = 1200×5×87.5%/6.5 = 807.7 m3(3-1)选用两座反应器,则每座反应器的容积Viˊ= V/2 = 404 m3 设UASB的体积有效系数为87%,则每座反应器的实需容积 Vi = 404/87%= 464m3 若选用截面为8m×8m 的反应器两座,则水力负荷约为 0.3m3/(m2?h)<1.0m3/(m2?h)符合要求 求得反应器高为8m,其中有效高度7.5m,保护高0.5m. ② 三相分离器的设计 UASB的重要构造是指反应器内三相分离器的构造,三相分离器的设计直接影响气、液、固三相在反应器内的分离效果和反应器的处理效果。对污泥床的正常运行和获得良好的出水水质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已有的研究和工程经验,三相分离器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a.液进入沉淀区之前,必须将其中的气泡予以脱出,防止气泡进入沉淀区影响沉淀效果。

b. 沉淀区的表面水力负荷应在0.7m3/(m2?h)以下,进入沉淀区前,通过沉淀槽底缝隙的流速不大于2.0m/h。 c. 沉淀斜板倾角不小于50°,使沉泥不在斜板积累,尽快回落入反应区内。 d.出水堰前设置挡板以防止上浮污泥流失,某些情况下应设置浮渣清除装置。三相分离器设计需确定三相分离器数量,大小斜板尺寸、倾角和相互关系。 三相分离器由上下两组重叠的高度不同的三角形集气罩组成。本设计采用上集气罩为大集气罩,下集气罩为小集气罩。大集气罩由钢板制成,起集气作用,小集气罩为实心钢筋混凝土结构,实起支撑作用。 取上下三角形集气罩斜面的水平倾角为θ=55°,h2=0.5m 根据图b所示几何关系可得: b1=h2/tgθ=0.5/tg55°=0.35m(3 -2) b2=b-2 b1=2.67-2×0.35=1.97m(3-3)下三角形集气罩之间污泥回流缝中混合液上升流速v1可用下式计算: v1 = Q/S1 (3-4) S1 = b2×l×n = 1.97×8×3 = 47.28 m2(3-5) = 25/47.28 = 0.53m/h < 2m/h 取CD为0.3m,上三角形集气罩与下三角形集气罩斜面之间回流缝流速v2可用下式计算: v2 = Q/S2 S2 = CD×l×2n = 0.3×8×2×3 = 14.4 m2 = 25/14.4 = 1.74m/h < 2m/h 满足v1 < v2 < 2.0m/h 的要求 取CE=0.3m,则上三角形集气罩的位置即可确定,且 BC = CE/sin35°= 0.3/sin35°= 0.52m AB = ( b1-CD)/cos55°= 0.09m h3 \ = [Abcos55°+(b2-0.5)/2]tg55° =[0.26cos55°+(1.97-0.5)/2] ?tg55°= 1.26m

1000m3d垃圾渗沥液厌氧处理的UASB反应器设计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3000m3/d垃圾渗沥液厌氧处理的UASB反应器设计 二、原始资料 1. 处理流量Q=3000m3/d 2. 水质情况: BOD 5=6000mg/L COD cr =12000mg/L SS=2000mg/L pH=6~9 NH 4 -N=1000mg/L 三、出水要求 BOD 5=600mg/L COD cr =1200mg/L SS=200mg/L pH=6~9 NH 4 -N=60mg/L 四、设计内容 1.方案确定 按照原始资料数据进行处理方案的确定,拟定处理工艺流程,选择各处理构筑物,说明选择理由,UASB工艺说明包括原理、结构特点、设计原则、保温、防腐、控制等说明,论述其优缺点,编写设计方案说明书。该课题工艺为预处理(加药混凝、氨吹脱)加UASB反应器。 2.设计计算 进行UASB反应器的体积、三相分离器、布水系统、出水系统的计算,去除效率估算;效益分析 3.制图 UASB 设备的平面布置图、、三相分离器制造图、管道连接接口大样图 4.编写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五、设计成果 1. 设备平面布置图、剖面图1张(A1) 2. 三相分离器制造图、管道连接接口大样图1张(A4) 3.设计说明书、计算书一份

六、时间分配表(第19周) 七、成绩考核办法 根据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的质量及平常考核情况由指导教师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曾经、彭青林 长沙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环境工程教研室 2011年11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6) 1.1 引言 (9) 1.2 UASB的由来 (9) 1.3 设计说明 (9) 1.3.1基本原理 (9) 1.3.2基本设计 (9) 1.3.3满足要求 (9) 第二章垃圾渗滤液工艺流程的确定 (9) 2.1 工艺流程图 (9) 2.2 预处理设施 (9) 2.2.1 格栅 (9) 2.2.2 调节池 (10) 2.2.3 氨吹脱 (10) 2.2.4 加药混凝 (10) 2.3 UASB反应器的结构 (11) 2.3.1 UASB反应器的组成 (11) 2.3.2 三相分离器 (12) 2.3.3 进水和配水系统 (13) 2.4 UASB工艺的优缺点 (13) 2.5 UASB工艺的设计原则 (14) 第三章设计计算 (15) 3.1 预处理设计 (15) 3.1.1 混凝沉淀池 (15) 3.1.2 吹脱塔 (15) 3.1.3 预处理后数据 (15) 3.2 UASB反应器的设计 (15) 3.2.1反应器池体 (15) 3.2.2反应器的几何尺寸 (15) 3.2.3 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 (16) 3.3 进水、配水系统设计 (16) 3.4 三相分离器的设计 (17) 4.4.1 回流缝设计 (17) 4.4.2 沉淀区设计 (19) 4.4.3 气液分离设计 (19) 3.5 出水系统的设计 (19) 3.6 排泥系统 (20) 3.7 浮渣清除方法的考虑 (20) 3.8 防腐措施 (20) 第四章辅助设施及简图 (20) 4.1 剩余沼气燃烧器 (21) 4.2 保温加热设备 (22) 4.3 监测和控制设备 (22)

UASB反应器设计计算书

UASB反应器设计计算书 1. 符号说明........................................................................................... - 1 - 2.设计参数............................................................................................. - 2 - 2.1COD负荷 .................................................................................. - 2 - 2.2 厌氧产气................................................................................. - 3 - 2.3布水点布置规则...................................................................... - 3 - 3.三相分离器的设计参数与设计要点 ............................................... - 4 - 4设计计算............................................................................................. - 4 - 4.1设计依据:.............................................................................. - 4 - 4.2有效容积.................................................................................. - 5 - 4.3反应器的截面积...................................................................... - 5 - 4.4有效反应液位高度.................................................................. - 5 - 4.5三相分离器设计...................................................................... - 5 - 4.6水力停留时间.......................................................................... - 6 - 4.7反应器污泥龄.......................................................................... - 6 - 4.8排水中可溶性COD ................................................................. - 6 - 4.9SRT............................................................................................. - 7 - 4.10平均微生物浓度.................................................................... - 7 - 4.11甲烷气体产量........................................................................ - 7 -

UASB+MBR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程应用

UASB+MBR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程应用 垃圾渗滤液是指垃圾堆放场所中所产生的渗滤液,其主要成分包括有机物、重金属、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悬浮物等。垃圾渗滤液如果不被有效处理,将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合理高效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在目前的工程实践中,UASB(上升式厌氧活性污泥床)+MBR(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中,并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本文将对UASB+MBR组合工艺在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中的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UASB+MBR组合工艺的原理 1. UASB工艺 UASB工艺是指将废水通入UASB反应器,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后,去除掉其中的有机物质和氨氮等污染物质。UASB反应器采用上升式流动,后期有一稳态废泥层,厌氧颗粒污泥通过活性碳源的代谢,去除水中有害物质。 2. MBR工艺 MBR工艺是在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在生物反应器中加装微孔膜来实现固液分离。废水在MBR反应器中经过生物降解之后,通过膜的过滤作用将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截留在反应器内,从而达到对水质的进一步净化作用。 UASB+MBR组合工艺将UASB和MBR两种工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UASB工艺能够高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质,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MBR工艺通过膜的过滤作用可以将水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截留在反应器内,进一步净化水质。UASB+MBR组合工艺不仅可以高效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质,还能够实现对水质的高效净化,是一种理想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方案。 UASB+MBR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具有操作简便、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等特点。由于UASB+MBR组合工艺能够高效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质,并实现对水质的高效净化,因此在工程应用中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2. 工程实践案例 (1)某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 某地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采用UASB+MBR组合工艺进行处理,处理规模为XXX吨/日。该工程采用UASB反应器进行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质的处理,然后通过MBR反应器进一步净化水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该工程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稳定,符合相关的排放标准,得到了当地环保部门的认可和好评。

UASB反应器的设计计算讲解

第二章 啤酒废水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算 第一节 格栅的设计计算 一、设计说明 格栅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或筛网制成,安装在废水渠道的进口处,用于截留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主要对水泵起保护作用,另外可减轻后续构筑物的处理负荷。 二、设计参数 取中格栅;栅条间隙d=10mm ; 栅前水深 h=0.4m ;格栅前渠道超高 h 2=0.3m 过栅流速v=0.6m/s ; 安装倾角α=45°;设计流量Q=5000m 3 /d=0.058m 3 /s (一)栅条间隙数(n) max sin Q n bhv =0.058×√(sin45)÷0.01÷0.4÷0.6 =20.32 取n=21条 式中: Q ------------- 设计流量,m 3/s α------------- 格栅倾角,取450 b ------------- 栅条间隙,取0.01m h ------------- 栅前水深,取0.4m

v ------------- 过栅流速,取0.6m/s ; (二)栅槽总宽度(B) 设计采用宽10 mm 长50 mm ,迎水面为圆形的矩形栅条,即s=0.01m B=S ×(n-1)+b ×n =0.01×(21-1)+0.01×21 =0.41 m 式中: S -------------- 格条宽度,取0.01m n -------------- 格栅间隙数, b -------------- 栅条间隙,取0.01m (三)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l 1) 设进水渠道内流速为0.5m/s,则进水渠道宽B 1=0.17m, 渐宽部分展开角1取为20° 则 l 1=1 1 2B B tg =(0.41-0.17)÷2÷tg20 =0.32 式中: l1-----------进水渠道间宽部位的长度,m L2----------格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位的长度,m B -------------- 栅槽总宽度,m B 1 -------------- 进水渠道宽度,m 1-------------- 进水渠展开角,度 (四)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l 2) l 2= l 1/2=0.32/2 =0.16m (五)过栅水头损失(h 1) 取k=3,β=1.83(栅条断面为半圆形的矩形),v=0.6m/s h o =β×(S ÷b ) 4/3 ×V ^2÷2÷g ×sin α =1.83×(0.01÷0.01) 4/3 ×0.6^2÷2÷9.8×sin45 =0.024 m

UASB厌氧罐现场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UASB厌氧罐现场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UASB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是一种高效、稳定的生 物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在进行UASB厌氧罐的现场工 程施工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基本参数: -废水处理能力:根据工厂的废水产量确定UASB厌氧罐的处理能力, 通常以单位时间内废水流量来衡量。 -设计水力停留时间:根据废水的性质确定厌氧生物反应器的水力停 留时间,它定义为废水在厌氧反应器内的平均停留时间。 -污泥浓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UASB厌氧罐中的污泥浓度,通常以悬 浮物质量浓度来衡量。 2.厌氧罐结构设计: -厌氧罐形状:根据现场条件和处理能力确定UASB厌氧罐的形状,一 般采用圆形或矩形罐体。圆形罐体的自洁能力较好,矩形罐体占地面积较小。 -材料选择:选择耐酸碱性和耐腐蚀性能良好的材料制作UASB厌氧罐,如玻璃钢、不锈钢或混凝土等。具体选择根据施工要求和经济性来决定。 -罐体厚度:根据使用的材料、罐体尺寸和设计要求确定UASB厌氧罐 的罐体厚度。 3.进水系统设计:

-进水管道:根据废水流量和厌氧罐的尺寸确定进水管道的直径和布置方式,确保废水均匀分布到整个厌氧罐内。 -进水方式:确定废水进入厌氧罐的方式,可以采用中央进水、分布式进水或组合进水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进水检测装置:为了监测进水流量和水质,在进水管道上安装合适的流量计、PH计和气体检测仪器等。 4.污泥回流系统设计: -污泥回流泵:根据处理能力和污泥浓缩度选择适当的回流泵,确保污泥能够均匀分布到整个厌氧罐内。 -回流管道:设计污泥回流管道,确保污泥能够流畅地循环回到厌氧罐内,并且不会形成死角,影响处理效果。 -控制系统:安装合适的控制系统,监测和控制污泥回流的流量和浓度,保持良好的污泥悬浮状态。 5.出水系统设计: -出水管道:设计出水管道,确保处理后的废水能够顺利排出罐体,同时在排放口设置合适的排放装置,如调节阀门、检测仪器等。 -出水检测装置:为了监测出水水质,安装合适的水质监测仪器,如PH计、COD计等,以确保出水符合排放标准。 6.气体处理系统设计: -气体收集装置:设计合适的气体收集装置,将产生的沼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有效收集,并通过管道输送到进一步利用或处理的设备中。

UASB厌氧反应器

用途与介绍
UASB 上 升 式 厌 氧 污 泥 床 ( Up 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UASB),由荷兰 Lettinga 教授于 1977 年发明的第二代厌氧反应器,通过 40 余 年的发展,UASB 厌氧反应器已经成为运用最 为广泛,技术最为成熟的厌氧反应器。到目前 为止,UASB 上升式厌氧污泥床技术已成功应 用于造纸、食品加工、酒类酿造、垃圾渗滤液、 柠檬酸及医药化工等诸多行业的废水处理中。
图 1:某污水厂工程 UASB 实体
型号说明
UASB — ∕
结构和工作原理
有效水深(m) 池体内径(m) 上升式厌氧污泥床
UASB 上升式厌氧污泥床基本构造如图 2 所示, 它有配水系统、污泥反应区、三相分离器、沉淀区、 出水系统、沼气收集系统组成。废水自底部进入, 通过配水系统尽可能均匀的将废水分布于反应器底 部,废水自下而上通过 UASB 反应器。
图 2:UASB 构造示意图

反应器底部有一个高浓度、高活性的污泥床,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在此间经过厌氧 发酵降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废水从污泥床底部流入,与颗粒污泥混合接触,污泥中的微生物 分解有机物,同时产生的微小沼气气泡不断放出。微小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合并,逐渐形成 较大的气泡,部分附着在颗粒污泥上。在颗粒污泥层的上部,因水流和气泡的搅动,由于沼气 的搅动,形成一个污泥浓度较小的悬浮污泥层,可进一步分解有机物。气、固、液混合体逐渐 上升经三相分离器后,其沼气进入气室,污泥在沉淀区进行沉淀,并经回流缝回流到污泥床。 经沉淀澄清后的废水作为处理水排出反应器。
工艺技术特点:
UASB 上升式厌氧污泥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决定了其在控制厌氧处理影响因素方面比其它
反应器具有如下特点:
1、污泥床内生物量多,折合浓度计算可达 20~30g/L;
2、容积负荷率相对较高,在中温发酵条件下,一般 10kgCODcr/m³•d 左右,废水在反应器内
的水力停留时间较短,因此所需池容大大缩小。
3、设备简单,运行方便,勿需设沉淀池和污泥回流装置,不需要充填填料,也不需在反应
区内设机械搅拌装置,造价相对较低,便于管理,不易发生堵塞问题。
4、UASB 上升式厌氧污泥床技术成熟、运用广泛,成功案例多,故在建设、运行过程中可
借鉴经验较多,有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
主要技术参数
型号 UASB-4/7 UASB-5/8
直径(mm) 4000 5000
高度(mm) 7000 8000
容积负荷 (kgCODcr/m³•d)
3~6 3~6
沼气产率
应用领域
0.2~0.4m³ /kg.CODcr
造纸、柠檬酸、 食品加工、酿酒、

UASB厌氧反应器的设计

厌氧处理已经成功地于各种高、中浓度的废水处理中。虽然中、高浓度的废水在相当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但是当污水中含有抑制性物质时,如含有硫酸盐的味精 废水在处理上仍有一定的难度。在厌氧处理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是 UASB 反响器, 所以本文重点讨论 UASB 反响器的设计方法。但是,其与其它的厌氧处理工艺有一 定的共同点,例如,流化床和 UASB 都有三相别离器。而 UASB 和厌氧滤床对于布 水的要求是一致的,所以结果也可以作为其他反响器设计。 包含厌氧处理单元的水处理过程普通包括预处理、厌氧处理(包括沼气的采集、处理和利用)、好氧后处理和污泥处理等局部,可以用图 1 所示的流程表示。 普通预处理系统包括粗格栅、细格栅或者水力筛、沉砂池、调节(酸化)池、营养 盐和 pH 调控系统。格栅和沉砂池的目的是去除粗大固体物和无机的可沉固体,这 对对于保护各种类型厌氧反响器的布水管免于阻塞是必需的。当污水中含有砂砾时,例如以薯干为原料的酿酒废水,怎么强调去除砂砾的重要性也无非分。不可生物降 解的固体,在厌氧反响器内积累会占领大量的池容,反响器池容的不断减少最终将 导致系统彻底失效。 由于厌氧反响对水质、水量和冲击负荷较为敏感,所以对于工业废水适当尺寸

的调节池,对水质、水量的调节是厌氧反响稳定运行的保证。调节池的作用是均质 和均量,普通还可考虑兼有沉淀、混合、加药、中和和预酸化等功能。在调节池中 设有沉淀池时,容积需扣除沉淀区的体积;根据颗粒化和 pH 调节的要求,当废水 碱度和营养盐不够需要补充碱度和营养盐(N、P)等;可采用计量泵自动投加酸、碱 和药剂,通过调节池水力或者机械搅拌达中和作用。 同时,酸化池或者两相系统是去除和改变,对厌氧过程有抑制作用的物质、改 善生物反响条件和可生化性也是厌氧预处理的主要手段,也是厌氧预处理的目的之一。仅考虑溶解性废水时,普通不需考虑酸化作用。对于复杂废水,可在调节池中取得 一定程度的酸化,但是彻底的酸化是没有必要的,甚至是有害处的。因为到达彻底 酸化后,污水 pH 会下降,需采用投药调整 pH 值。此外有证据说明彻底酸化对 UASB 反响器的颗粒过程有不利的。对以下情况考虑酸化或者相别离可能是有利的: 1) 当采用预酸化可去除或者改变对甲烷菌有毒或者抑制性化合物的构造时; 2) 当废水存在有较高的Ca2+ 时,局部酸化可防止颗粒污泥外表产生CaCO 结垢; 3 3) 当处理含高含悬浮物和/或者采用高负荷,对非溶解性组分去除有限时; 4) 在调节池中取得局部酸化效果可以通过调节池的合理设计取得。例如,上向 流进水方式,在反响器底部形成污泥层(1.0m)。底部布水孔口设计为 5~10m2/孔 即可。 a) 负荷设计法 采用有机负荷(q)或者水力停留时间(HRT) 设计UASB 反响器是最为主要的方法。一旦 q 或者 HRT 确定,反响器的体积(V)可以很容易根据公式(1 或者 2)计算。对*种特 定废水,反响器的容积负荷普通应通过试验确定。

UASB的设计计算

UASB的设计计算 .UASB的设计计算: 一,设计说明:厌氧反应器一般可采用矩形和圆形结构,对于圆形反应器在同样面积下,其周长比矩形少12%,但是圆形反应器这一优点仅在采用单独池子时才成立,当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时,矩形反应 3器可以采用共用壁。本工程厌氧反应器进水水质:水量1200 m/d COD30000mg/l,BOD20000mg/l,SS2000mg/l。SS去除率19%,COD去除率40%,BOD 去除率45%。 cr5 本工程选用四座座矩形UASB反应器,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积有效系数90%。 二,设计计算: 1.反应器几何尺寸: ,1,容积负荷法:参考工程实际及本工程的水质条件,容积负荷选 3用9.5kgCOD/(m/d)。反应器体积V=QS/q 0 33 其中Q—反应器有效体积,mq—容积负荷,kgCOD/m/d) ( S—进水有机物浓度,gCOD/L 0 3 则V=1200×30/9.5=3789.47m 选用4座同样规格的池子,则每个池子体积不小于 33789.47/4=947.37 m,假定UASB体积有效系数取90%,则每 3池总容积不小于1052m。 ,2,池子几何尺寸,以单池为计算模型,: 一般UASB的生产性装置的有效高度常采用5—8m,浓度较高的废水水力停留时间长时,常采用较大的反应器高度,鉴于此垃圾

渗滤液的浓度较高,从微生物代谢及投资费用方面考虑,最大高度为10.5m。沉淀区水力负荷不超过0.7。本工程有效高度H取10.5m,超高H取0.7m。 2 则表面积A=V/H 1 2 其中A—厌氧反应器表面积,m H—厌氧反应器高度,m 1 3A=1052/11.2=93.9m。 由于矩形池在同样面积下比正方形的周长大,从而矩形UASB需要更多的建筑 材料,但从单池布水的均匀性和经济性考虑,选择正方形的池子较为合理,从实际工程来看,反应器的宽度在20m以下是成功的。 综上:长取10m,宽取10m,则实际表面积为A=10× 3310=100m>93.9m,表明设计合理。 3实际有效容积为V=100×10.5=1050>947.37m 3总容积100×11.2=1120>1052m 容积负荷q= QS0E0/V=1200×30/,1050×4, 3=8.57 kgCOD/( m/d)。介于5—15之间, ,4,反应器的升流速度v:反应器的 升流速度V,0.25~3.0m/h ,r 对于颗粒污泥,选取0.5m/h 3.三相分离器: 1,设计说明:UASB的重要构造是三相分离器,其直接影响气,液,固三相在反 应器内的分离效果和反应器的处理效果,三相分离器的设计应满足如下几点要求: A. 混合液进入沉淀区之前,必须将其中的气泡予以脱出,防止气泡 进入沉淀区影响沉淀。 B. 沉淀区的表面水力负荷应在0.7以下,进入沉淀区前,通过沉淀 槽底缝隙流速不大于2m/h。 C. 沉淀斜板倾角不小于50度,使沉淀不在斜板积聚,尽快回落入

UASB设计经验

经验方法 目前UASB反应器有效容积(污泥床区、悬浮层区和三相分离器)均采用进水有机物容积负荷法:V R=(Q×S0)÷U V R:有效容积,m3; Q: 废水流量,m3/d; S0:进水有机物浓度,g COD/ (m3×d)或gBOD/ (m3×d); U:进水有机物负荷,kgCOD或BOD/ (m3×d)。 一:食品废水 对于食品废水和与其相似的其它工业废水,采用此处理工艺时,反应器内往往可以形成厌氧颗粒污泥,这时设计参数可以按照下表执行,COD去除率可以达到80~90%。 能很高。水流上升流速过大絮状污泥易于流失,此时进水负荷一般为2~3 kgCOD/(m3·d)。 三:根据国内外生产性装置实际和运行情况,不同种类进水的负荷可参照下列两表: 国内部分UASB生产性应用资料

根据经验,UASB反应器的有效高度以4~6m为宜。处理浓度较低的废水时一般取低限,处理浓度高的废水时一般可取高限。 进水配水系统设计 一.进水配水系统兼有配水和水力搅拌功能,必须满足一下要求: 1.确保进水均匀分配,并防止由于布水不均匀引起的沟流和短路现象。 2.应满足污泥床水力搅拌的要求,利于沼气气泡与污泥的分离逸出,并促使废水与污泥之间的充分接触,时污泥床达到充分混合,防止局部酸化和死区的发生,提高反应器容积利用率。 二.进水配水系统的形式: 1.树枝状 一般采用对称布置,各支管出水口向着池底,出水口距离池底约20cm。管口对准的池底设置反射锥,使射流向四周均匀地散布于池底,出水口支管直径约20mm。这种配水系统只要施工安装正确,配水可以基本达到均匀分布。

2.穿孔管式: 为了配水均匀,配水管之间的中心间距可以采用1~2m,进水孔距也可以采用1~2m,空口朝向池底或与垂线成45°方向开口。为了防止配水系统的堵塞,设计中应考虑清通的可能。 3.多管多点式: 一根配水管服务一个配水点。配水管设置在污泥床的不同位置和不同高度上,通过一个专门设置的脉冲配水器定时地分配给不同位置和不同高度的配水管。这种配水系统效果式很好的。 4.上给式: 进水分配系统式在池顶进行分配布设。配水采用明渠,对每个配水点设置一个三角堰,并设一根配水管,配水管由三相分离器集气罩之间的回流缝通向配水点。这种配水系统可以确保配水均匀,并易于发现配水管的堵塞情况,也易于及时清通。 5.配水点服务面积: 三相分离器的设计 高效三相分离器应具有一下几个功能: 1.气、固、液混合液中的气体不得进入沉淀区,避免因气体泄漏到沉淀区而干扰固、液分离效果。2.保持沉淀区液流稳定,水流流态接近塞流,使具有良好的固液分离效果。 3.沉淀分离的部分固体(污泥)能迅速返回反应器内,以维持反应器内有很高的污泥浓度和较长的污泥龄。 一:沉淀区设计 主要考虑沉淀面积和水深。 1.因为现有的UASB反应器构造沉淀区污泥斗没有排泥设备,污泥流失是不可避免的,尤其当反应器的容积负荷率很高的时候,悬浮层的污泥浓度较高,沉淀区污泥积累速度很快,污泥流失较为严重; 2.只有当反应区的污泥增长量大于流失量时,反应器才能维持足够的生物量,保持运行的稳定; 3.在沉淀区的污泥斗内增设排泥设备,适时排除积累的污泥,可以减少出水悬浮固体,提高出水

UASB完整计算版

UASB工艺设计计算 一、UASB反应器设计说明 (一)工艺简介: UA SB 是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简称, 是由荷兰W agen ingen 农业大学教授L et t inga 等人于1972~1978 年间开发研制的一项厌氧生物处理计术, 国内对UA SB 反应器的研究是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的. 由于UA SB 反应器具有工艺结构紧凑,处理能力大, 无机械搅拌装置, 处理效果好及投资省等特点,UA SB 反应器是目前研究最多, 应用日趋广泛的新型污水厌氧处理工艺[ 1 ] 1.UA SB 反应器基本构造如图1 2.UA SB 的工作原理: 如图1 所示, 废水由反应器的底部进入后, 由于废水以一定的流速自下而上流动以及厌氧过程产生的大量沼气的搅拌作用, 废水与污泥充分混合, 有机质被吸附分解, 所产沼气经由反应器上部三相分离器的集气室排出, 含有悬浮污泥的废水进入三相分离器的沉降区, 由于沼气已从废水中分离, 沉降区不再受沼气搅拌作用的影响. 废水在平稳上升过程中,其中沉淀性能良好的污泥经沉降面返回反应器主体部分, 从而保证了反应器内高的污泥浓度. 含有少量较轻污泥的废水从反应器上方排出. UA SB 反应器中可以形成沉淀性能非常好的颗粒污泥, 能够允许较大的上流速度和很高的容积负荷. UA SB 反应器运行的 3 个重要的前提是: ①反应器内形成

沉降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或絮状污泥; ②出产气和进水的均匀分布所形成良好的自然搅拌作用; ③设计合理的三相分离器, 能使沉淀性能良好的污泥保留在反应器内 (二)设计作用 UASB,即上流式厌氧污泥床,集生物反应与沉淀于一体,是一种结构紧凑,效率高的厌氧反应器。它的污泥床内生物量多,容积负荷率高,废水在反应器内的水力停留时间较短,因此所需池容大大缩小。设备简单,运行方便,勿需设沉淀池和污泥回流装置,不需充填填料,也不需在反应区内设机械搅拌装置,造价相对较低,便于管理,且不存在堵塞问题。 (三)设计参数 选用设计资料参数如下: ①参数选取: a)容积负荷(Nv)为:6kgCOD/(m3·d) b)污泥产率为:0.1kgMLSS/kgCOD c)产气率为:0.5m3/kgCOD ②设计水量:

UASB设计计算详解

淮阴工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作者:杜永恒学号:1031617 系(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环境工程 题目:酒厂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程设计 指导者:张强华(副教授)石莹莹石莹莹 评阅者: 2007 年 6 月

UASB-CASS工艺全称为厌养好氧二级处理活性污泥法,即污水通过调节沉淀池进入一级和二级UASB反应池,在厌氧状态下产生的沼气,与污泥碰撞引起附着气泡的污泥絮体脱气,污泥颗粒将沉淀到污泥床的表面。出水进入CASS池实行连续进水、静态沉淀和间歇排水,对污染物质降解经历着“好氧一缺氧一厌氧”交替运行的过程,加之采用延时曝气与生物选择,有效地促进了难降解有机物的好氧生化。在本次工艺中 COD、BOD、SS的去除率达到:99%、99%、97%, 出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工艺由于投资和运行费用低、处理性能高,尤其是优异的脱磷除氮功能而越来越受到重视。该工艺已在酒厂含油废水、食品废水、屠宰废水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 关键词工业污水,UASB-CASS工艺,工艺设计

Title Distillery_high_c oncen tratio no forga nicwastewater _treatme nt project design Abstract UASB-CASS Tech no logy called the Aerobic disgust Custody of 2 handle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 That By regulating sewage into a precipitation tank and two UASB reactor pool , An aerobic con diti ons in the gas , Sludge caused by collisi on with bubbles attached sludge floc degass ing , Sludge particles of sludge bed sedime nts to the surface. CASS pool water en tered the in troducti on of the con ti nu ous in flow, Static precipitators and in termitte nt drain age, Degradati on of polluta nts experie ncing "aerobic - ano xic - an aerobic" alter native process, Moreover, using aerati on and biological delay choice Effectively promoting the refractory organics aerobic biochemical. In this process of COD, BOD, SS removal rate : 99%,99%,97%. The water reach the state standardsof two. Tech no logy in vestme nt and operat ing costs low, Performa nee superb han dli ng, Particularly outsta nding Phosphorus and n itroge n fun cti onal and more importa nee. The process has been in the distillery oily wastewater, food waste water, wastewate” slaughteri ng bee n widely applied, particularly applic able to the in dustrial efflue nts and sewage disposal.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