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市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格尔木市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格尔木市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文章编号:1000-8462(2005)03-0310-05

格尔木市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①

刘峰贵1,2,周 强1,卓玛措1

(1.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中国青海西宁 810008;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北京 100101)

摘 要:格尔木市位于柴达木盆地南缘,是青藏高原第三大城市,青海省第二大城市,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交通位置以及资源优势,城市发展势头非常迅猛,随着西部大开发,其发展优势逐渐显现出来,文章就格尔木今后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优势进行全面地分析定位,提出今后城市发展中的措施和目标。

关键词:格尔木;城市经济;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青海省第二大城市格尔木市,是青藏高原最主要的移民城市。1954年初建镇,1980年经由国务院批准正式设市,是青藏高原最年轻的中等发展城市。据2001年统计资料显示,现有常住人口8.9万人,流动人口是现有人口的1.5倍,分唐古拉区和柴达木盆地区,总面积为123,463km2,为世界城市面积之冠。辖区内因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所以工业和交通运输为主。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察尔汗钾肥厂等一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投资建设,为城市经济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呈现出勃勃生机,使经济得到迅猛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城市基础设施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2002年动工兴建的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又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鉴于此,格尔木市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口,如何运用自身的优势、把握历史的机遇、选择正确的经济发展政策和方针,已经实实在在的摆在了决策者面前。

从宏观来讲,首先要认识格尔木市在全国所处的重要位置。自新中国诞生以来,格尔木市就和西藏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解放西藏到建设和发展西藏,始终和西藏同呼吸、共命运,西藏的兴衰与格尔木市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格尔木也和青藏高原的建设和开发息息相关,它与西藏“一江两河”南北呼应,同青海河湟谷地东西互补,与之并列成为青藏高原三大发展极,是促进青藏高原发展的关键地域。解放初期,为了开发大西北,许多建设者来到格尔木建立营地,足迹踏遍了莽莽昆仑和柴达木盆地,最后做出柴达木盆地是“聚宝盆”的重要论断。其次也要认识到格尔木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位置。如果把格尔木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现代化程度,由其连接南疆、甘肃,特别是西藏,对西北的积极发展,对西北、西南的国防巩固,都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西部大开发,基础要先行,我国实行西部大开发以后,格尔木是青藏铁路一期工程的终点,二期工程的起点,又一次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成为全国各路投资商纷纷看好的风水宝地,也成为青藏高原唯一吸纳外来民工潮的特殊城市,而成为西部开发中大西北的一颗璀璨明珠。格尔木市是青藏高原乃至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当中最具有潜力的城市之一,也是我国西部大开发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城市。

1 格尔木市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优势

1.1 区位优势

格尔木市坐落于青藏高原腹地稍稍偏北,居于亚欧大陆中心位置,其所辖唐古拉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从地域上来讲,格尔木市距中国地域中心兰州400km之遥,在西部开发的11省区中居于地域中心位置。如果说西宁市是青藏高原的门户,那么格尔木市则是青海省最大的战略后方,同时对西北地区来讲,向四周的辐射作用尤其显著。向西南是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向东是青海省会城市西宁、甘肃省会兰州市,向西北经敦煌是河西走廊,向北翻过阿尔金山可进入新疆的南疆,在西北地区居于地域中心位置,是今后西北地区道路大十字的交汇点。

1.2 交通优势

格尔木市地处西藏、新疆、甘肃交通要冲,有“四省通衢”之称。由青藏公路、青新公路、敦格公路、格茫公路组成现实的大十字公路交通,由正在建设的青藏铁路、规划中的青新铁路格尔木—库尔勒段、甘青铁路格尔木—柳园段组成未来的大十字铁路交通,均以格尔木为枢纽,将成为中国未来西北交通网络的主干线。格尔木机场已开辟有至拉萨、西宁、西安、太原等的航线,计划开辟的航线有至乌鲁木齐、包头、北京、成都、敦煌等,同时格尔木又是连接青海、西藏、甘肃、新疆的重要的输油、输气管道运输的枢纽,兰州—西宁—拉萨国家一级光缆工程的重要节点。可以说从公路、铁路到航空运输格尔木市都已初具规模,形成体系,即南通西藏至中印、中尼边境口岸,又可以铁路、公路与新亚欧大陆桥相通,亦可用管道与未来的亚欧油气管线相连,如此的交通优势,在整个西部地区可谓得天独厚。而且从格尔木城市发展的初期到现在来看,每年85%以上进藏物资、95%以上出藏物资由此转运,每天过往汽车数千辆,素有“汽车城”之称。将来随着青藏铁路二期工程的建成和南疆铁路的建设,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光缆电缆也将成为格尔木非常重要的交通优势。

第25卷第3期2005年5月,

经 济 地 理

EC ONOMIC GE OG RAPHY

V ol.25,N o.3

May.,2005

①收稿日期:2003-10-18;修回日期:2004-08-15

1.3 资源优势

格尔木市辖区内有着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现已探明各类矿藏50余种,有30多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钾、钠、镁、锂、碘、铯、铷等矿产储量均居全国第一,且品位高、宜开采,尤其是辖区内世界最大的内陆沉积盐湖察尔汗盐湖,其总面积5,856km2,湖区以液相钾镁盐为主,盐类沉积厚度平均30—40m,富集了600多亿t可容性盐类资源,因卤水中富含钾、镁等,是我国大型的钾镁盐液晶矿床,建立在该市的钾肥厂就属国家级重点企业。辖区内的涩北天然气田500亿m3,远景储量可达3,000亿m3,石油储量2亿t,远景储量不下10亿t,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百万吨级格尔木炼油厂属于省级重点企业。境内格尔木河和那棱格勒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42万kW,可规划建设中小发电站12座,装机容量23万kW,年发电量为9.55亿度[5]。另外太阳能、风能资源也颇丰富。由于格尔木市腹地范围广,地理条件特殊,是全国少有的具备多种工业、农业、牧业和野生动植物、药材等资源,且所拥有自然资源种类和数量以及涉及行业众多的城市之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格尔木市是柴达木盆地重要的经济中心,将整个柴达木盆地作为自己发展的空间,柴达木聚宝盆的“宝物”将是格尔木市今后发展的无法估量的经济后盾(表1),1990年开辟的资源开发试验区正是为了充分发挥格尔木的城市潜能。这种资源优势目前在全国城市当中是无可比拟的。

表1 柴达木盆地主要矿产资源保有储量表

T ab.1 The w ork able reserves of the m ain mineral in the Ch aid amu’s b asin

矿种储量单位

保有储量

合计其中C级以上潜在价值/亿元占全省总量/%占全国总量/%

石油万t18,8016,682507.63100 1.14天然气亿m3472.170.82100 4.31铅矿铅t1,255,387667,086 5.2771.93 3.68锌矿锌t1,890,783961,52513.0579.60 2.14锂矿氯化钾t13,915,2048,742,9803,478.6010083.34锶矿天青石t15,916,8454,244,14379.6610047.36盐矿氯化钠千t326,259,1309,084,216122,347.1610081.08钾矿氯化钾千t443,332145,8612,216.6610096.78镁矿氯化镁千t3,142,8581,254,5709,070.7010099.71石棉石棉千t43,19522,947263.4973.9748.33硅灰石矿石千t131,4997,13910.1210013.53制碱用灰岩矿石千t179,519155,23935.9010010.74芒硝Na2S O4千t6,685,175129,88919,219.8876.8066.69硼矿BO千t11,5608,43938.5210025.84天然碱Na2S O4+NaHCO3千t475 3.521000.45

资料来源:《海西州地质矿产资源绘编》,1997年。

1.4 人口优势

格尔木市是一个新兴的后发展城市,也是一个很年轻的移民城市,城市居民绝大多数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本地土著居民相对数量较少,所以格尔木是完全建立在一个移民基础上的、人口素质相对较好的、各种地域文化相融合的特殊城市。现有人口约20余万人,其中属格尔木市管理的有9.82万人,还有西藏驻格尔木机构、解放军驻格尔木后勤机构、商贸及青藏铁路建设等人口约比市辖人口多1.5倍左右。流动人口远远高于常住人口,这和西部地区的落后经济情况差别很大,反而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特区和发达城市相一致,是一个十分值得注意和研究的问题。由于人口绝大多数来自全国各地的有知识、有技术的建设者,所以相对于其他城市人口文化素质高,文盲率在全省最低。

2 制约格尔木市城市经济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

2.1 水资源问题

“格尔木”在蒙语中译为河流密集的地方。地表水资源总量为9.373亿m3,主要由发源于昆仑山北麓的格尔木河、那棱格勒河、大格勒河、乌图美仁河等10余条河流组成,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次为泉水、雨水补给,其中格尔木河横贯市区,多年平均流量为23.9m3/s,年径流量为7亿m3,流域面积为18, 648km2,分叉注入达布逊湖,是格尔木绿洲农业的发展基础。地下水储量为8.377亿m3,现昼夜储水量达75万t,开采地下水的机井有100多口,兴建水塔80多座,有“水塔城”之称。按照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量之和减去二者之间的重复量的计算依据,格尔木市区水资源总量为10.80亿m3。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7.3%,反映了格尔木水资源利用水平较低,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相对于柴达木盆地而言水资源总体比较丰富,但和省内其他地区比较却十分有限,并且水土资源分布不均,在工农业相对集中的格尔木市区水资源相对贫乏,区域开发势必形成“以水定业”、“以水限产”和“以水定点”的格局。另外,由于格尔木市干旱少雨,蒸发量极大,水源利用系数低,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损耗也很大。随着经济、人口和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水资源与人类发展之间的矛盾将会变得日益突出(表3),成为制约格尔木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子。格尔木的开发必须抓住水资源这一关键因素,开源节流,努力构造节水型社会。①本着统一管理、合理分配的原则,作好综合规划,调整和完善水利工程设施总体布局和用水格局,形成以水为中心、生态平衡为基础、资源合理利用为准则的区域开发系统;②科学用水、节流为本,推广节水技术,培育节水产业,建立丰产节水型绿洲农业,工矿企业应将节水工作纳入增收节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进用水设施,发展闭路循环,开发废水净化处理工程,争取使城镇和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21.7%,大力开展宣传教育,配之以强有力的法律措施,建立节水型社会;③加强水资源开发,兴建多种水利工程,并认真论证调长江流域上游楚玛尔河的水到格尔木河用于补给格尔木市的城市用水和生态建设用水的可能性和可行性;④强化水质监测,制定水源保护具体方案,防

113

3期 刘峰贵,周强,卓玛措:格尔木市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治污染。2.2 生态环境问题

表2 格尔木市城市水资源及供需水量平衡

T ab.2 The supplying and dem anded w ater resources in the G eermu city

水资源/亿m3

地表水地下水总量时段城镇可供水量/万m

3城镇需水量/万m3余缺量/万m3

9.3738.37710.801995年3,7092,763.6945.4

2000年13,274.23,632.19,642.1

2010年13,274.27,044.16,230.1

2020年13,274.216,383.7-3,109.5资料来源:周立等:柴达木盆地水资源供需关系及生态保护,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格尔木市地处格尔木河洪积扇的中前部,地势南高北低,北部连接绿洲,其余三面为浩瀚戈壁,年平均气温4.3℃,7月均温17.6℃,1月均温-11.6℃,年均降水量333mm,相对湿度31%—41%,终年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生长季短,太阳辐射强,干燥少雨、寒冷多风、日照充足、冬寒夏凉、昼夜温差大、沙暴多,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自然环境恶劣,作为一个资源经济型城镇,大量的资源利用和消耗,极有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质,直接影响到格尔木市的投资环境。所以今后格尔木的发展要强化资源环境保护,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相统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行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对新建的生产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要求主体工程和防治污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避免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产生新的污染源。工矿企业要尽力推进清洁生产方式,实行资源有偿利用,开征资源补偿费和环境保护税,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市场价格准确反映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代价,并以此作为企业考核达标的重要指标。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级环境管理机构,对区域生态建设进行全面规划,实施IS O14000国际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城市环境绿化,建立城市绿地系统,要选择合适的绿色植物,从树种、树龄、树冠、结构等方面深入研究和试验,使其产生最大的生态环境效应。在加强环保宣传、树立生态观念的同时,应强化法制职能,加强对自然资源法、环境保护法的执法监督,制订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推进城市持续发展,将格尔木建设成为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态城市,21世纪的“高原乐土”。

3 格尔木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现状

格尔木市辖面积12.6万km2,城市规划面积72km2,目前建成区面积25.6km2。自1980年代以来,青海省就将格尔木作为省内重要的发展城市,在近40年的建设中,格尔木取得了巨大成就。格尔木市的城市化水平为86.91%,远高于青海省城镇化的21.49%和全国城镇化率的37.66%,也高于西宁市城镇化率的56%[9],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反映格尔木城市发展的巨大潜力,2003年格尔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4.84亿元,比上年增长20.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3万元,增长21.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053万元,增长6%;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1.8亿元,增长24.8%;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2.5亿元,增长16.5%。工业体系日趋完善,据2002年统计分析第一产业占G DP的2.1%,第二产业占G DP的60. 6%,第三产业占G DP的37.3%,尤其是进入1990年代以来,柴达木被确定为省级资源开发试验区,格尔木成立了西部地区第一个昆仑经济开发试验区,依托柴达木盆地丰富的盐湖、石油、天然气等资源,重点发展盐化工和石油化工工业,1994年被国家民委、体改委确定为全国民族自治地方改革开放试验区。2002年开工建设的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和察尔汗钾肥厂100万t工程项目,为格尔木经济建设注入了活力,省级以上规模工业企业数占全省的6.91%,全年工业总产值达97, 303万元(当年价),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5.01%;工业增加值80,814万元(当年价),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1.25%,G DP(当年价)221,322万元,占全省G DP的7.38%。

4 格尔木市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措施

4.1 创建具有西部地域特色的资源经济型城市

格尔木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性地区,各种资源得天独厚,以察尔汗盐湖为代表的盐湖资源储量大、矿种多、品位高,同世界主要盐湖盐类资源储量对比来看优势明显(表2),富含钾、锂、镁、硼、锶等多种矿产,经济前景储量可达16.5万亿元,锂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在信息、化工、冶金和能源等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金属镁和镁基合金是当今世界新材料的发展方向,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经过50年的艰苦创业,格尔木的盐湖资源开发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十大重点工程之一的青海100万t钾肥项目自2002年开工建设以来,进展顺利,2003年建成投产,生产能力达200万t。青海锂业公司盐湖提锂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产业化项目已于2002年11月开工建设,2004年建成投产,年产碳酸锂3,000t,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钾肥工业和盐化工基地。另外,格尔木市广大的腹地内还有茫崖的石棉矿,储量占全国的35%;锡铁山的铅锌矿,伴生有金、银、锡等金属,矿体规模大、品位高,是我国最大的铅锌矿;冷湖、花土沟、茫崖、鱼卡、涩北等地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等,资源总储量达3,315亿t,是一个有远景、有希望的资源拥有区。并且已呈现出多层次、全方位、多渠道开发格局,初步形成了大规模开发的态势,使格尔木成为我国西部最具战略优势的资源开发基地。按照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以盐湖资源的开发列为主导产业,形成以钾为龙头,钠、镁、锂、锶、硼多种产品并举的格局。以增加储量、扩大产能为重点,大力开发石油、天然气资源,促进油气田由投入型向产出型、由原料型向产品型、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化,建设格尔木石油化工生产基地。加快开发有色金属和非有色金属资源,主攻石棉、铅锌、黄金资源开发,兼顾其他经济效益好、易开发的矿种。积极利用距黄河上游水电走廊较近的优势,建立盐湖资源开发———化学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经济地域综合体,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在实施资源转换时,要进行适度的深加工、精加工,所以加快综合利用的步伐,挖掘其经济潜力,延长产业链,通过不断提高附加值、技术含量和市场容量,增加结构性效益,逐步向综合资源转换

213经 济 地 理 25卷

的开发模式迈进,实现产业结构整体水平的升级。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并在寻找新的产业上有所作为,力争在5—8年内建成国内著名的具有西部地域特色的资源经济型城市。

4.2 抓住机遇,推广经验,创建外向型特色民族经济区

表3 世界主要盐湖盐类资源储量简表/t

T ab.3 The salt resources reserves of the m ain salt lake in the w orld/t

类别死海大盐湖西尔斯阿塔卡玛卡拉情加兹乌米尔柴达木盆地

NaCl12033.349.8亿>2,000亿Na2S O43亿4亿>20亿67亿M gCl2220亿12亿 1.2 3.2亿25亿M gS O41,700万3亿31亿K Cl320万26.6万280万1,300万BO3,000万1,580万1,100万Br8.68亿500万18万

资料来源:《21世纪蓝图》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格尔木经济发展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战略优势,在整个西部地区具有极强的经济吸引力和辐射力,在国家大量投资建设的基础上,1990年创建了西北地区第一个资源开发试验区,1992年又成立了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民委、国家体改委亦将其列为全国民族自治地方改革实验区,使格尔木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应进一步推广资源开发试验区的建设经验,积极创建中国西部的外向型特色民族经济区。①从整个西部地区来讲,格尔木市及其腹地柴达木盆地资源十分丰富,资源储量大、品位高、类型全、分布相对集中、资源组合好、多种有用组分伴生等特点、潜在价值高,同时又具有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为未来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很强;②格尔木市以及腹地柴达木盆地的自然环境因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水源主要依靠四周高山的冰雪融水,冬寒夏凉,日照充足,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盆地的地貌从四周向盆地中心依次为高山丘陵、戈壁、平原、湖泊。集中了西北地区的大部分地貌类型和气候特点,具有生态环境的典型性。特色民族经济区的建设正是基于这种状况,将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为全国乃至世界创造出一个典型的示范试点区。所以格尔木的特色正是将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和谐统一起来,建立一个资源———生态经济、资源———绿色经济的重要城市。

区域资源环境结构的经济功能作用,仅仅依靠自然基础是不够的,需要在市场、技术的配合下完成。格尔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为格尔木的经济条件奠定了基础,但在现有的资源、环境格局下,扩大开放、引进技术往往是提高经济产出绝对量唯一可行的办法。对于格尔木这样一个后发展城市而言,必须走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横向联系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道路。①依托本地优势,制定更为优惠的政策,充实和完善对外招商项目库,招商引资,开发格尔木;②充分重视国内“东西”和“西西”两个层次的经济联系和技术合作,形成全面协调、合理分工、优势互补的格局;③利用东西南对外口岸,向东、向西、向南三向开放。要大力凭借外来技术和资金,深度开发现有资源,跳出资源开发的粗加工模式,充分发挥交通经济、外向型经济、资源经济的战略优势。

格尔木的经济发展应该积极建立在创新活动上,尤其是技术创新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量。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内在因素,主要在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上要有所突破,应该充分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依靠强有力的资源支持系统,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从事创新的专门人才,联合攻关,选择合适的开发环境和创新政策。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自身消化、吸收、进而深化、创新,尽可能减少投资多、风险大、历史长的技术开发过程,从发达地区和大都市引进资金、技术,利用本地低工资、低地价等优势和市场,亦可以发展现代产业的生产,待发展至相当规模时,再将产品打回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的市场。加速产业结构的转换,较快地缩短与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

表4 格尔木(地区)主要行业产值结构(1995)

T ab.4 Structure of m ajor production

value for G eermu district in1995

行业占总产值的比重/%

食品、饮料和加工制造业0.44

纺织业0.74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71.74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9.39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69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68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及工业0.32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0.91

资料来源:青海省海西洲统计局编,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1991—1995。

4.3 大力借鉴发达地区经验,提高产业结构层次,实现经济结构的多元化

目前格尔木是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依赖石油资源和盐化工两个产业的发展,近几年虽然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三产业有了较大发展,城市服务功能日趋完善,作为青海省重要的工业城市,所以当务之急是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的多元化方面多做工作。格尔木目前已经在资源的初级加工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因此今后在加长、加宽产业链,稳定城市经济效益方面无疑还要以钾肥资源为主体,扩大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深度开发,在产业结构上变初级加工为产品深加工,提高城市工业的自养能力,寻找资源的新兴产业,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资源企业,拓宽产业链,创建企业群和连环、系列性生产企业,同时发展服务业和旅游业,为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铮,邓悦,等.理论经济地理学[M].科学出版社,2002.58-

80.

[2] 西北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地理[M].青海人民出版

社,1987.240-242.

313

3期 刘峰贵,周强,卓玛措:格尔木市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3] 严正德,王毅武.青海百科辞典[M].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

1994.141.

[4] 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M].高等教育出版

社,1999.11-18,356-357.

[5] 巨伟.青海开发之路[M].甘肃文化出版社,2000.211-226.

[6] 周立,等.柴达木盆地水资源供需关系及生态保护[M].青海人

民出版社,2000.135-138.

[7] 张忠孝.青海地理[M].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322-324.

[8] 王礼茂.格尔木市可持续能力建设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

2002,9(3):19-21.

[9] 李军.对格尔木城市化水平的判定[J].青海统计,2003,(10):

21.

STRATEGIC RESEARCH OF THE URBAN

ECONOMIC DEVE LOPMENT FOR GEERMU

LI U Feng-gui1,2,ZHOU Qiang1,ZHUO Ma-cuo1

(1.Department of G eography and Res ources Environment,Qinghai N ormal University,X ining810008,Qinghai,China;

2.Institute of G eographical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 ources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Beijing100101,China)

Abstract:G eermu Municipality of Qinghai province is located at the s outh of Chaidamu basin that it is the third city of Qinzang Plateau and the second city of Qinghai province.It has been developing quite promptly for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the geography,communicational position and upon the advantages of the res ources.The municipal advantages have been visualizing gradually which throughout the western China great ex2 ploitation.This article is overall analyzed and oriented to the strategic advan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nd pointed out and paid much at2 tention to developing strategy and policy of G eermu Municipality in the future.

K ey w ords:G eermu;economic development;strategic advantages

作者简介:刘峰贵(1966-),男,藏族,青海门源人,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地理科学系主任,副教授,现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西部之光”访问学者。主要从事青藏高原地理研究。

(上接309页)

RESEARCH ON SUSTAINAB L E DEVE LOPMENT OF THE COUNTY-L EVE L BOUN DAR Y REGIONS IN NORTHWEST HUNAN PROVINCE

QI Heng

(Department of Economy,Res ources and Environment,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Changde415000,Hunan,China)

Abstract:The county-level boundary regions are a special geographical unit.There are many types of county-level boundary regions that contain rich res ources.Due to various reas ons,the s ocial economy of the regions lags behind that of the administrative(economic)center of counties.The author thinks that boundary region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Thus we should readjust the economical structure;prom ote the deep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industry,and tourism,accelerate the process eliminat2 ing ignorance,and shaking off poverty,rein force in frastructure facilities,town and city construction,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strengthen regional cooperation,improve the trade of the boundary regions s o as to fulfill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 ociety economic of the boundary regions.

K ey w ords:county-level boundary regions;sustainable development;northwest of Hunan province

作者简介:齐恒(1963-),男,湖南临澧人,湖南文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地理。

413经 济 地 理 25卷

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1)

抓好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县政府副县长王洪波 县委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三化”协调发展,把经济做强、工业做大、农业做优、城市做靓、民生做实的基本思路和宏伟目标,给我县城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我们城建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主管城建工作的副县长,如何结合当前全县深化“一创双优”开展“六讲六比两带头”集中活动中,我进行了深入思考,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但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县委的领导下,重新审视我们的城建工作,进一步理清思路、完善措施,把城市扮靓,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擦亮“名片”,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助推二三五目标早日实现。 一、不断提高对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 城市作为永续发展的地域空间,是经济、文化、生态、人口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其伴随经济发展而发展,反过来,又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何做好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这篇大文章,实现城市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以城市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综合力的增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经济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条件,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对立统一、互为因果的关系。

(一)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1、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其次,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城市建设作为一个扩大投资、推动消费、促进发展的过程,其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活动。通过城市建设,可以带动房地业、建筑业、商业等十几个相关产业的大发展。从经济发展的全局看,城市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作用,虽然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参与价值的创造。加快经济发展城建必须先行。城市建设的大发展,大变样,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吸纳剩余劳动力、促进招商引资具有重要意义。 2、城市建设是经营城市增加财力的重要途径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并加速向资本的转化,是解决城市建设钱从哪里来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政府通过公开拍卖、挂牌出售等方式,把存量土地资源转化为土地资产,实现土地资产价值,进而形成了对城市土地的再投入。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并加速其向资本的转化,就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建资金短缺与加速城市建设的矛盾,切实积聚城市建设、改造资金,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进一步推动城市建设向高起点、大手笔、大投入跨越。财政收入的大幅增加,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房地产建设,虽然这个观点是落后的,却是我县目前情况下的唯一选择,是符合目前发展需要

我眼中最无前途的10个中国城市

我眼中最无前途的10个中国城市(附名单) 2016年10月25日15:23 新浪综合来源:叶檀财经 在筛选的标准上,首先是人口流失的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这些城市在此前三十年以制造业发展为主体的工业化改革中,作为人口的输出地,人口作为劳动力源(12.270, 0.01, 0.08%)源不断地流出本地。目前面临经济转型期,人口仍在源源不断地流出本地,只不过换了一批人,当地有想法、有实力的人率先出走,给当地留下一地鸡毛。 其次是一个城市只有几个国企主导的行业,并且大企业办社会,使得城市服务业无法细分,导致当地市场意识落后,父母热衷于逼迫子女考公务员、进入国有大中型企业,从进入的第一天就可以看到退休的那一天。 第三是人均财富占有量低,教育相对不发达,相应的消费数据也较低。 除此之外,还包含了我对当地城市未来发展的预期,这一部分源自我在各地的实地感受,比较有弹性。 必须强调的是,排名不分先后,不是第一个写的城市就最糟糕。 1、长春 根据2015年新华网(39.870, 12.18, 43.99%)转发《人口快速流失在这10个城市买房要当心贬值风险》文章中,作者根据相对确实的小学生在校人

数进行统计,列出了从2008年到2014年小学生人数快速下降的十个城市。东北人口流失上榜的城市最多,包括哈尔滨、长春、大连三个城市。笔者与地级以上城市的统计公报相参照,可以看出人口的涨落。 长春2005年小学生人数为47.6万人,2010年为42.2万人,2015年人数为38.4万人,连续下降,情况比沈阳更糟糕,沈阳的数据中间有过反弹。哈尔滨也是如此,从2005年到2015年,人数连续下降。 撇开小学生数量,从2009年到2014年人口流入数量来看,显示大连是东三省人口流入最多的城市,流入52万人,其次沈阳流入42万人,而后是长春流入16万人,哈尔滨流入2万人。从吸纳成年人就业与城市吸引力看,长春与哈尔滨情况比较糟糕。 从人均本外币存款与消费来看,毫无疑问大连仍然是东北最高大上的城市。长春人均本外币存款从2005年的2.824万元,到2015年的11.376万元,看上去增长不少,但沈阳为16.928万元,大连为19.843万元,对比之下可以看出长春的人均财富积累量不算高,在全国勉强算得上中游略偏下的水平。 财富占有率不高直接影响了居民消费心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4年为2217.5亿元,看上去不少,人均为28690.65元左右。而沈阳与大连的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均超过了3000亿,无论从人均还是总量,长春都相对落后。 长春曾是伪满洲国的都城,建国后东三省是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重镇,中央政府将中国最早的汽车工业落户长春,长春与沈阳、鞍山、大庆共同成为了共和国的骄子。长春的一汽奥迪曾经如此领风气之先,这一汽车工业如果在东南沿海地区,不知道有多少汽车产业链已经形成,汽车城早已成型,围绕汽车的高端旅

浅谈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

浅谈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 【摘要】我国是一个自然条件和区域地理条件差异较大的庞大经济主体,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各大城市间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分布呈现巨大的差异性,市场竞争力逐渐让区域间地理和自然条件的差异转变为区域间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分布的差异。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与城市化之间密切相关。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必须在同一水平线上,而超前或滞后的城市化会严重阻碍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将紧密结合中学地理相关理论,通过对我国各大省区的城市化率做仔细的研究和调查,发现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密切,不同地理环境下二者的协调性不同,且二者的协调性呈现空间集聚状态,西北、东北、西南省内城市化差异大,而东中部地区省内城市化差异较小。 【关键词】城市化率;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关系 0.引言 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涉及到经济、地理、人口、环境等学科的综合性问题。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具有显著地域环境和地域经济差异的国家。在新经济地理视域下,我国的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密切,要知道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地域产业集聚、自然地理环境、交通运输条件等密切相关。21世纪新时代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逐渐提出了《推动城镇化进程》与《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决策,因此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和政治时代背景下,研究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互为动因的关系,能够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道路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建议。 1.数据来源与计算方法 1.1数据来源 城市化水平通过城市化率来表示,而人均GDP占有额表示经济发展水平。在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经济发展》一章中提到人均GDP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区域产业结构、收入水平等内容,而产业结构与工资收入与GDP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本文选取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各大省份的城市化率数据和人均GDP数据(港、澳、台除外),数据来源于201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年鉴。 1.2计算方法 为了能够量化地表现出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协调关系,本文将城市化率与人均GDP数据二者的差值表示偏离平均正常水平的程度,通过计算每个省份的城市化率与人均GDP的标准差值,来探讨城市化率省内分布情况,并采用空间自相关研究方法探讨二者协调性的空间格局状态。 (1)城市化率计算方式。实际城市化率=(实际城市人口数量/总人口)×100%。由于实际城市人口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每年的城乡人口流动量巨大,人口计算起来想多困难,因此可以用城镇人口乘以4/3的方式估算实际城镇人口。实际城市人口的估算方法:全国的实际城镇人口=(4/3)×城镇人口 (2)标准差标准化的计算方式。通常被认可有效的标准差标准化计算公式如下: 该式中Z表示标准差标准化后的结果,i表示样本变量,表示城市化率或者人均GDP 的平均值,S表示样本标准方差。S的计算公式如下:

民用航空机场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航空运输是全球最重要的产业之一。而航空业的发展及其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也是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正是航空运输业,为我们提供了世界范围的运输网络,使全球范围的商务和旅行成为可能。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中,航空运输业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自从1949年第一架喷气式客机开航以来,全球商业航空运输量已经增长了70倍。这种增长是任何一种其它的运输方式都无法相比的,同时也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航空服务需求促进了航空运输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带来了世界范围内数百万的航空乘客量和数十亿美元的商业销售额。 多年来,世界航空业的需求稳步增长。乘客数量在过去的10年内增长了45%,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翻了两番。货运交通的增长更快,吨公里数在过去10年内增长了80%,比80年代中期提高了3倍。这种快速增长的驱动因素很多。首先,随着GDP的增长,可支配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商业与休闲出游的机会增多。其次,航空业效益的提高和逐渐增加的竞争,使全球航空费用比20世纪70年代中期降低了40%(可比价)。第三,全球化推动了空间相互作用和国际贸易,增加了长途旅行和在国外政策和社会环境优越的地区进行商务活动的频率。最后,70年代源自美国,并在80年代逐步被欧盟及其它地区所采纳的放松管制政策,使得航空业得以迅速扩张、重组以及实现航线网络结构最优化,这极大提高了航空业的承运规模,并降低了航空飞行的费用,因而促进了乘客数量的持续增长。根据航空运输组织(ATAG)[1]的研究,2004年航空系统输送近20亿的定期航班乘客,3800×10t的货物,以及40%(按照货物价值)的区域间货物出口量,和大约40%的国际旅行。航空运输业在世界范围内带来了总计2900万个就业,和大约29600亿美元的全球经济影响,相当于全世界GDP 的8%。 很久以来,人们都认为运输对经济发展有强大的积极影响,运输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可以是间接的也可以是直接的。例如,便捷的交通网络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扩大服务市场,还可以在广阔的活动范围内形成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集聚经济式的节约。更间接的实例还包括交通设施建设所诱发的其它行业的就业机会,以及建设中的自然资源投入和劳动需求所引发的乘数效应。 航空服务水平和航空网络的组织对于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与日俱增。Bell和Feitelson指出,在每一个城市体系中,高效的交通网络都有两个最基本的效果——使商品和服务的流通更加便捷;使劳动者的流动更及时,更有效。这对于需要频繁交流和直接接触的现代生产和生活来说至关重要。尽管近代技术革命减少了某些领域直面接触的需要,许多经济部门之间依然严重的依赖于他们和同行、供应商、顾客等的直接接触。Nooteboom认为便捷的交通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空间、认知和文化距离,从而成为知识交换的关键。对于管理和辅助人员(administrative and auxiliaryemployees)来说,由于涉及到各个层次的沟通,合作研究以及开发领域的工作,尤其需要面对面的频繁交流,因而高效的交通网络就愈加重要,相应的,这部分从业人员的乘机率大大高于其它产业。Button和Taylor的研究指出,从事信息业,生物科技,电子业以及管理的新经济部门,员工的乘机率是传统产业雇员的1.6倍。 在现代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运作模式的诸多决定因素中,“接近空港”而带来的可达性越来越关键。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更好地理解航空运输系统的性质,以及航空运输和机场在城市集聚区的作用。这篇文章集中探讨航空机场的经济作用。笔者将通过分析主要机场,特别是大型枢纽机场的优势,以及这种机场所在城市和地区所获得经济利益,着重探讨机场相关活动和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1 航空枢纽对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影响 如今,航空枢纽已经基本拥有现代城市所拥有的一切功能和物质性基础设施,和地方社区一起承担许多职责,包括不可或缺的公共服务的职能。一个机场可能有上百个承租人,从事一系列的航空事业或商业活动,为机场和地方创造可观的收入。机场年度预算可能达到上千万、上亿美元,投资计划可能达到数百万、数十亿,或者更多。即使是一个中型的商业机场,候机楼群、通用航空设施和机场辅助支撑设施(如用于飞机维护保养的建筑与器械,跑道、停机坪,滑道等航行区域)也价值数亿美元。现代机场是一笔“大生意”,极大影响着现代人类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 因此,航空服务的方式对人口的地理分布,产业的发展和布局,都有重要影响。航空放松管制20年来,美国国内主要的航空公司都发展了轴辐式(hub-and-spoke)的航空网络。这为美国公众减少了航空费用,并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旅行线路。这种轴辐式的结构,使得不同城市航空服务的质量和数量差别很大。 某个城市成为航空枢纽,不仅给乘客带来多种利益,也对本地的整个经济状况产生重大的影响。居住在枢纽城市的居民

论述河南永城煤矿发展状况

论 永 城 煤 的 销 售 状 况 姓名:马兵兵 班级:国贸一班 学号:12071010109

论述河南永城煤矿发展状况 摘要:近几年来,永城这个新兴城市飞速发展,全得力于永城煤矿和其面粉行业的支持,才有了今天的繁荣与昌盛。本文是针对永城煤矿的全面阐述和其的发展历程,以及跃级为中国500强行业的光荣征途的描述,更重要的是永城煤矿给永城广大人民带来的福利,古分析其近年来的销售的实际状况. 关键词:永城市、永煤集团、进出口、资本主义市场。 说起我的家乡——大永城,也许大家并不怎么熟悉。永城,在近几年来急速的发展,原本它是隶属于河南商丘市的,但是在这几年来几位市委书记的领导下一步一步走向成功,迈向辉煌。永城之所以取得今天的如此的成就,是因为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黑色的金子”——煤矿,以及“白色的钻石”——面粉。那么就让我给大家讲一讲我的美丽家乡和它的煤矿资源。 永城市位于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四省交汇处,永城被称为河南省的东大门,素有“豫东门户”之称。城市历史悠久,气候宜人,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经济发达,是河南省东引西进战略的桥头堡城市,河南省重点建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徐州都市圈重要组成城市,河南省三点一线旅游城市,河南省生态建设市,河南省卫生城市。是全国六大无烟煤基地之一,华东工业的能源后方。境内有200多家面粉企业,也是国家唯一授予“中国面粉城”称号的城市,永城拥有两家中国500强企业-永城煤电控股集团和神火集团、是河南省最大的煤化工基地。永城市分别入围2005、2006年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100强和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综合经济实力位居中部六省中小城市第11位。永城总面积为2068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50万人。 永城先后荣获“苏商投资首选城市”、“浙商最佳投资城市”、“河南省最佳投资城市”、“河南省对外开放先进市”等称号。2009年永城首次跻身全国百强县(市),这里,曾留下人类早期文明蹒跚的脚步,丰富的古文物遗存,记载着龙山文化一个重要发展时期神秘的断层。这里是汉兴之地。汉高祖刘邦在此挥剑断蛇,揭竿而起,逐鹿中原,建立起400年汉室江山。这里是能源之都。永煤集团、神火集团、裕东电厂三大航母级企业集团坐落境内,龙腾虎跃,成为华东工业重要的能源后方。这里是面粉之乡。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黄淮冲积平原一望无际的肥沃土壤,使这里成为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2005年,这里又以规模庞大的现代面粉加工业赢得了“中国面粉城”的荣誉。这里,这里是生态之城。是河南省首家生态市建设试点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已通过专家

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从诞生发展一直与交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内河流域开始,发展到近现代—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历程,无一不渗透着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与此同时城市的发展也促进了各种先进交通工具的出现,进而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交通的分类 城市交通一般分为两部分,即城市内部交通和城市对外交通,城市内部交通主要通过城市道路系统来组织;城市对外交通则是以城市为起点与外部空间取得联系的交通,如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以及管道运输等. 交通影响城市产业布局 交通条件是城市产业区位选择和城市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影响因素,交通条件的改变往往直接导致城市产业布局的形成与改变。在交通较为落后的阶段,高额的运输成本限制了城市间外部贸易的发展,工业活动在城市间难以形成专业化分工,大多数工厂在其选址时会把城市经济作为首要条件,落后的交通条件将经济的多样化限制在城市范围内。随着交通的发展,区位约束不断减小,长距离的商品运输成为可能,围绕着中心城市的腹地市场开始增长,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开始出现,工业生产可在不同城市间实现专业化分工,这促进了聚集经济效应的充分发挥,推动了城市向外分散型发展。此外,便利的交通还能够促进沿线地区人口的快速流动,加快地区经济的对外联系,从而带动沿线周围的旅游、餐饮、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沿线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 交通影响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交通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可达性的影响.可达性界定的范围可大可小,可达性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地理区位的优劣;二是指向性的影响.指向性,即交通引导.不同的交通方式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也不相同,直接影响

城市规划的发展前景与未来

城市规划的发展前景与未来

城市规划的发展前景与未来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对各方面的要求也不断增高。城市的合理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阻碍城市发展的因素出发,简述了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未来城市规划的展望。 【关键词】城市规划;未来;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由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的模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受到也一定的变化,城市的规划将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城市的规划和发展于市民息息相关,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应以城市的发展和认知为灵魂,对一个城市做出合理的规划目标。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城市的规划工作也有一定的影响。城市的规划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探索更全面,也追求安全、高效的工作、生活环境。 一、阻碍城市发展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 城市环境的好坏制约着城市活动的发展。目前,人类创造出大量的城市物质环境来满足人口增多和不同活动发展 的需求。虽然总体的进步可以,但是却带来巨大的污染和破坏。一方面是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另一方面是历史人

文资源遭受的损坏。城市环境的情况会严重制约着未来城市发展的标准。这里所说的城市环境包含文化、人文、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 (二)科学技术 各个时期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都会对该地区城市的功能和发展结构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运用,为人们带来了高效、全面的生活帮助。科学技术的运用对未来城市的空间结构的影响表现的形式 如下; 1、信息化、智能化高新技术会对未来城市的空间结构有巨大的影响,也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由一定的影响和改变。智能化高科技的建筑形式,不但给人们创造出一个舒适、高效的生活和工作的空间,也便于合理的运用各种能源和高效的安全管理。智能化在城市中的大规模使用,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土地应用的模式。 2、高新工程技术的发展,帮助人们建造更加高层安全、便捷的楼层,开发更深层次的地下领域。原来人们探讨的海上城市、空中楼阁等不再成为幻想可以成为现实。高新科技的运用也会为城市提供无污染的新能源,具有高效率、成本低的新型运输工具等,更加快捷的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所服务。这种种的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城市的发展形态和空间结构。

关于加快发展楼宇经济优惠政策

关于加快发展楼宇经济优惠政策 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鼓励外埠企业入驻000投资,按照000号文件制定相关办法。 一、相关企业扶持办法 (一)商贸业企业 1、对县域外商贸企业入驻我乡创业投资的,对当年纳税500万元以下的(含500万元),按乡留成财力的50%用于扶持企业发展创新;对当年纳税500万元以上的同类企业,按乡留成财力的60%用于扶持企业发展创新;对于年纳税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同类企业,按乡留成财力的75%用于扶持企业发展创新;对年纳税额达到2000万元以上的同类企业,按乡留成财力的85%用于扶持企业发展创新;对年纳税超亿元以上的企业,扶持标准一事一议。乡财政所每月暂按纳税额兑付扶持资金,年终再按全年完成额一次性汇算补齐。 2、鼓励各村、部门、个人引资创业。对各村、部门、个人引进创业投资的,按缴纳税收乡留成财力的5%奖励引资人。 3、此项优惠政策适用于县域外注册我乡的各类商贸经营性公司。 4、各税种乡留财力比例为:增值税%,营业税50%,企业所得税30%,城市维护税100%,印花税100%,教育费附加税100%。 (二)建筑、安装业企业 对县域外建筑、安装企业到我乡注册公司的,按营业税%的税率,

企业所得税2% 的税率缴纳税费。对当年纳税100万元以下的(含100万元),按乡留成财力的60%用于扶持企业发展创新;对年纳税100万以上的,按乡留成财力的70%用于扶持企业发展创新;对年纳税500万元以上的,按乡留成财力的80%用于扶持企业发展创新;对年纳税2000万元以上的一事一议。按缴纳税收乡留成财力的10%奖励引资人,乡留成财力每多留10%多奖励5%给引资人。乡财政所每月暂按纳税额兑付扶持资金,年终再按全年完成额一次性汇算补齐。 (三)运输业企业 对县域外运输企业到我乡注册公司的,按营业税%的税率缴纳税费。对当年纳税100万元以下的(含100万元),按乡留成财力的60%用于扶持企业发展创新;对年纳税100万以上的,按乡留成财力的70%用于扶持企业发展创新;对年纳税500万元以上的,按乡留成财力的80%用于扶持企业发展创新;对年纳税2000万元以上的一事一议。按缴纳税收乡留成财力的10%奖励引资人,乡留成财力每多留10%多奖励5%给引资人。财政所每月暂按纳税额兑付扶持资金,年终再按全年完成额一次性汇算补齐。 (四)服务业企业 对域外服务企业到00注册公司的,按营业税%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按2%的稅率缴纳。对当年纳税100万元以下的(含100万元),按乡留成财力的60%用于扶持企业发展创新;对年纳税100万以上的,按乡留成财力的70%用于扶持企业发展创新;对年纳税500万元以上的,按乡留成财力的80%用于扶持企业发展创新;对年纳税2000万元以上的一事一议。按缴纳税收乡留成财力的10%奖励引资人,留成财力每多留10%多奖励5%给引资人。乡财政所每月暂按纳税额兑付扶持资

地铁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地铁经济的影响 摘要:地铁作为一种快捷准确、风雨无阻的公益性交通工具,不仅会有效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还会带动地铁沿线土地开发、新生商业带和经济带的形成,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研究地铁经济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影响,对促进城市发展的繁荣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地铁;城市;地铁经济;城市发展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地铁的运输量大、便捷、快速等特点无疑使其成为城市交通方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纵观世界地铁发展历史,在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内,凡经济发达的国家与城市都建有地铁。地铁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城市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及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当前,正处于加速发展期的中国也兴起了地铁建设热,在上海,这股热潮更形成了上海经济增长的新热点,也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形态—地铁经济。 地铁经济的巨大潜力被无数次印证,许多国内外城市因为地铁这条汇聚城市资本、人流、信息流的“财富金线”而实现房地产增值和城市运营的新增长。据统计,纽约、伦敦、东京、香港等国际大都会的地铁上盖物业价格平均高于同片区同等质物业30%以上。从城市商业的角度来看,地铁在淡化了旧有区域概念的同时,也催生了新的商业空间和新的商业模式。地铁带来巨大的客流,地铁客流的规模和规律峰值是其他任何交通工具都无法比拟的。地铁成了商铺价值的主宰,最贵的商铺就是地铁上盖的物业,一些地段的商铺因为地铁的开通价值成数倍甚至十数倍的增长。 地铁的建设,不仅可解决城市交通的可持续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还是整个区域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地铁沿线附近的物业价值远远高于其他地区,且商业的付租能力最高。因此,地铁沿线就容易形成新的商业走廊,但因地铁站所处的区位不同,其商业空间布局形态会有所差异。欧美国家早在20世纪30年代便就城市地铁对土地开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由于地铁建设比国外晚了整整100年,因此我国关于地铁经济和地铁对区域城市经济影响的研究也较晚、较少。 一、地铁经济的概念界定 地铁经济主要指围绕地铁规划、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和维护所形成的一个巨大市场,简单来说,就是依托地铁发展经济,使其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地铁经济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第一,地铁的内部经济,即由地铁建设投资的投入、产出而产生的经济效益。该经济效益直接反映在地铁各相关部门。第二,地铁的外部经济,即地铁对外部相关部门和区域产生的影响,以及由此在该部门和区域产生的经济效益。但该经济效益不一定在地铁部门反映出来。第三,地铁的衍生经济,它是地铁经济的第二利润增长源,实际是地铁经济主业的直接延伸。 在地铁经济中,地铁建设是基础,运营是目的,附属资源开发为地铁附加收益,三者互相促进,互为补充,构成地铁经济的完整体系。其中,地铁附属资源是建立在地铁运营基础之上的,包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是一种可以持续给当前及未来社会带来财富的经济资源。地铁附属资源依据地铁资源的形态可以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根据与地铁依附程度的强弱,又可划分为核心资源和衍生资源。核心资源主要包括:地铁商铺资源、地铁广告资源、地铁通讯资源、地铁视讯系统资源、地铁房地产资源等。衍生资源主要包括:工程咨询、技术咨询、工程监理和设计;物业管理;地铁绿化与苗圃;旅游、宾馆、餐饮;停车场服务;

关于发展楼宇经济的几大问题

关于发展楼宇经济的几大问题 楼宇经济是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中涌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所谓楼宇经济是以商务楼、功能性板块和区域性设施为主要载体,体现集约型、高密度特点的一种现代经济形态。楼宇经济野是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中涌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这里所说的“楼宇”,一般指城市内占地面积较小,容积率较高、建筑面积较大并用于经营性的写字楼、商务楼和工业楼房。在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中,凡是以写字楼、商务楼和都市型工业楼宇为重要物质载体的经济活动,通称为“楼宇经济”。 一、楼宇经济的特点 1、高产出。楼宇经济实现税收高,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城市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据发达地区有关方面统计,一幢高级商务楼所创造的效益,与城郊几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商户所产生的效益相等,因而被称为垂直的商务街、金融街。 2、集约利用土地。楼宇经济集约利用土地和资源,实现了城市经济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深化转变的新型经济形态,通过把平面土地和空间概念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空间资源,使土地要素得以拓展,提高了土地使用率和产出率。 3、具有环保特点。支撑楼宇经济的产业非常广泛,但主要是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业、各种咨询业、广告策划、影视制作、网络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咨询中介公司、高科技企业、娱乐服务

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旅游服务企业、交通通讯企业等国内外各类企业、公司。 二、楼宇经济的经济属性 1、楼宇经济是功能板块经济。特定的经济要素必须聚集整合形成一定的功能性板块,才能产生集约化效应。楼宇经济正式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特定的功能定位的集约型、大密度、高效益经济。 2、楼宇经济史产业链经济。整体功能的突出需要经济要素的集聚。各要素以各类经济实体的形式出现,各类经济实体通过物质流、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相串联,形成产业链,提供一条龙服务。 3、楼宇经济是辐射力经济。特色楼宇经济的形成并非只服务于狭隘的区域范围,在立足于整合经济要素后所产生的集约效应必将扩张整个的城区经济半径,服务范围更趋广泛。 4、楼宇经济是环境经济。不同的经济要与对于诸如交通环境、人文环境、社区环境等各有不同的要求,城区的环境必须围绕楼宇承载的经济要素试试特定的优化,方能吸引相应的经济要素的进入。 5、楼宇经济是培育性经济。由于特色楼宇可以给地方带来稳定的、持续的、较普通写字楼更高的税收回报,并承载和特定的社会、经济职能,单靠市场的手段难以形成,因此,需要政府的引导和培育。 5、楼宇经济是现代复合型经济。楼宇经济就其核心而言,就是要求产业结构从原先的马路市场、路边门面式的传统工业、传统服务业、现代城市绿色工业拓展。它要求外迁传统工业实体,优化传统第

1城市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城市经济学》复习题 1、运用经济学理论并联系我国实际,试论城市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答:城市经济是“由工商业等非农业经济部门聚集而成的区域经济。”城市经济是建立在城市人口频繁的交往以及在城市内部大量经济活动的基础之上的。城市经济与区域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直观地说,区域经济的研究重点是那些规模在城市之上同时又在一国内部的经济地带,比如一国的东部、中部或者西部。但是无论是城市经济还是区域经济,都强调从空间的角度来理解经济现象。 城市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对于整个区域来说,其具有强大的聚集、扩散功能、辐射和带动功能、创新功能等,是整个区域经济的龙头。其发展程度关系着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我们一般认为是由在社会进程中为解决各生活聚居点在相互交易与交流上的不便,以及为了达到交易流通成本上的公平而选择的聚集点发展而成。现今,城市已经成为了一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其发展影响着整个区域的发展,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聚集、扩散作用 (一)城市吸收、聚合各类生产要素,在其经济活动中能够实现商品和要素的集聚与扩散,是区域内资金、商品、技术、人才和信息的中心,是区域经济的产业聚集点。中心城市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聚集了许多优势行业和大量竞争力较强的企业,总体经济实力明显强于周边其他地区,能够较快的开发出新的产品以及新的技术,不但加强了该区域的整体经济对外的竞争力,也增加了区域内部的经济收入,能够带来巨大的集聚效益和巨大的商业机会。同时,为整个区域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以及经济收入,优化区域产业的配置。也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城市的聚集作用使较为先进的机器设备能够较快的被生产出来以及较快的运用到区域内的各个生产中去,使一些较好的管理机制和技术能够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从各个方面在不同的程度上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城市是一定层次的政府所在地,具有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能,其目的是保证城市按照规划,有计划、有组织地合理发展,维护城市现有各项市政公用设施的完好,充分发挥城市各要素集散的功能,促进城市及区域经济与社会综合发展或功能的发挥。同时城市又是区域性公司、企业等组织的管理机构汇集地,通过其指挥决策系统,发挥投资决策和产业配置、生产组织功能。 (四)以城市为中心,逐步向外发展,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不同层次的规划实践。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由于地租的过高、交通变得拥挤、生产生活成本过高,这时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生产资本逐渐向次核心经济区转移。如此,次边缘区、边缘区的经济的发展逐渐加快。 二、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 (一)城市具有规模优势和经济实力,是区域内先进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其经济势能远远高于周边的地区。同时,城市的基础设施完备,金融、商贸、运输以及中介等服务机构配套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极强,对周边地区产生很强的辐射力,通过这种特有的极化与扩散效应,带动区域以的发展,各方面的建设与发展均快于或优于其所辐射的区域,起着导向与示范作用。 (二)城市能吸引和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形成较高生产力,利用国际经济和新技术的积极因素,使生产要素达到最佳组合,形成新技术产业,实现城市工业化、现代化。城市一般具有相对完整、一定规模的工业生产职能,提供区域生产、生活必需的产品,同时具有一定的优势工业和产业集群。 (三)城市与周边农村之间存在着不同梯度的产业链关系,城市经济的发展直接或间接的带

浅析交通状况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浅析交通状况对城市经 济发展的影响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浅析城市交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王巧灵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一个城市的交通运输是这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是这个城市中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证,也是这个城市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运转的基础条件。人们很早就意识到城市交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了,因此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加紧对城市交通设施及路面的建设和修缮,以期对我国各大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在城市交通建设与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城市交通的发展滞后于城市经济的发展,甚至制约了一些城市的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政府还需进一步提高对城市交通建设与发展的重视程度,做好城市交通发展规划,并加大对城市交通方面的投资力度。 关键词:城市交通;城市经济;发展;影响 引言 在现代社会,城市交通对人类和整个社会的生存和成长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城市经济的先行,是城市经济活动有序进行、推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原浙江省计划经济委员会经济研究所所长朱家良曾指出:“交通的变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产业形态的变化决定了运输需求的变化,运输需求的变化又直接影响运输方式或运输方式组合的选择。”在一座几百万,甚至拥有几千万人口的城市中,交通的便利程度、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的基础条件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出行,工商业的运行,招商引资的战略。所以研究一座城市发展经济受阻的原因,从其交通方面出发是可行的,也可以进一步通过对经济问题的分析来判断交通状况的经济学意义。 一、城市交通与城市经济 要想研究城市交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首先必须清楚我国城市交通与城市经济的现状。而我国幅员辽阔,城市众多,且东西部各方面差异较大,难以形成统一。因此,本文以四川省成都市作为分析对象,研究其城市交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全国其他城市做一个参考。 成都市,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城市。1993年被确定为的、、中心和、。2015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批复,被定位为国家重要的基地、中心和,重要的。2016年5月,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指导文件,文件中将成都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除此之外,成都还是中国之一 作者简介:王巧灵(1992—),汉族,女,四川成都人,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生。

城市规划与发展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城市规划与发展分析 ——以深圳市为例 摘要:深圳是具有改革开放特征并且是几个改革开放城市中建设发展最为成功的城市,其经济发展经验无疑是试验田的宝贵果实。二十几年的发展让深圳极具吸引力,汇集了全国的高端人才,融合了四面八方的文化,成为了独一无二的特区城市。正因为如此,深圳的融合文化优势、政策优势,在未来会起到引领国家发展走向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研究深圳发展历史,深入了解这座特殊的年轻城市如何建设发展,其规划发展在这过程中起到了何种作用,并给予解答。 关键词:城市规划经济发展深圳 深圳市位于广东省,地处珠江三角洲南端,临近珠江入海口,通过口岸可以直达香港。全市面积1991.65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深圳市的常住人口有1035万人,包括流动人口约有132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为251万人。全市共有六个行政辖区,由西至东分别是宝安区、南山区、福田区、罗湖区、盐田区和龙岗区。另外,还设有龙华、坪山、大鹏以及光明四个功能区。深圳的发展是奇迹式的,从仅有几万人的边陲小镇摇身成为上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仅仅只花了20多年的时间。目前中国面临着城市化的问题,城市规划是必要和重要的过程,怎么样运用好城市规划是现在问题所在。深圳的城市规划作为实验地,它在市场经济的初期首次与市场接触,其不足反映了高速发展的城市设计中的问题与矛盾。因此,作为中国城市规划的试验田和代表,对其进行规划范式深入研究,其成果能为我国城市建设提供宝贵经验与借鉴。 1深圳城市规划发展历程与主要内容 考虑到深圳的政治、经济以及发历程等情况,在此用时间来划分深圳城市规划发展,大致可分为如下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79年至1986年,深圳城市建设的基础时期。“文革”的影响使城市规划发展停滞了一段时间,所以在后来的城市规划思路方法和内容上实质仍是50年代苏联模式的延续。因此在最初的深圳城市规划中,规划仅是延续了国民经济计划,实际上也就是计划具体的落实,并没有新的规划信息加入,也没有特定的研究。从城市建设角度来

中国十大中心经济城市排行1

中国十大中心经济城市排行榜 NO.1香港中国对外经济中心香港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简称HKSAR),香港自秦朝起明确成为当时的中原领土,直至19世纪中叶清朝对外战败,领域分批被割让及租借予英国成为殖民地,香港从而开通港口发展。1980年代,中、英两国落实香港前途问题,于1984年签订《中英联合声明》,决定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方承诺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香港将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和原有的生活方式,并享受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也就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香港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以及完善的法制闻名于世,有「东方之珠」的美誉。 NO.2上海中国金融经济中心上海(Shànghǎi)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世界第八大城市,中国中央四个直辖市之一。有超过2000万人口居住和生活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区。上海位于中国的华东地区,地处长江和黄浦江入海汇合处,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昔日的上海,只是一个以渔业和棉纺织手工业为营的小镇。19世纪,由于上海良好的港口位置使其开始展露锋芒。1842年《南京条约》签定后,上海成为中国开放对外通商的口岸之一,并很快因成为东西方贸易交流的中心而迅速发展。至20世纪30年代,上海成为跨国公司开展贸易和商务的枢纽,是亚太地区最繁华的商业中心,被誉为“东方巴黎”。但在1949年建国之后,外国人几乎全部离开了上海,上海随即没落。改革开放后的1990年,上海又开始重现往日的繁华,成为了今日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全球最大的贸易港口。上海目前也是一座新兴的旅游目的地,由于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如上海的地标——浦西的外滩和新天地。但在一江之隔的浦东,却呈现出另一番繁华景象:东方明珠电视塔与金贸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建筑共同组成了全球第五大天际线——上海天际线。而在建的全国最高建筑——上海塔则会使上海陆家嘴金融区的建筑呈现“品”字形的三足鼎立之势。今日的上海,不光是中国重要的科技、贸易、金融和信息中心,更是一个国际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地方。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全球重要的经济和贸易中心。一些提案也提出上海会成为未来的全球城市。国际主流媒体更将上海形容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典范”。 NO.3北京中国政治经济中心北京(Běijīng)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中国中央四个直辖市之一,全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南局部地区与与天津市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北京为中国第二大城市,同时也是中国陆空交通的总枢纽和最重要的国内国际交往中心。北京已经成功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和850多年的建都史,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其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华全国政治中心的理想所在。早在7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落“北京人”,北京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全球只有极少数城市像北京一样长时间作为一个国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北京形容为"One of the world's great cities"(全球最伟大的城市之一),而且断言,“这座城市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过去的八个世纪里,不论历史是否悠久,几乎北京所有主要建筑都拥有着不可磨灭的民族和历史意义”。故宫、天坛、颐和园、北海等等数不胜数的古迹也为这座城市添加了更绚烂的色彩。今日的北京,更已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金融街早已是中国名副其实的金融管理中心;北京商务中心区更是北京对外开放和经济实力的象征。此外,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鸟

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答案

1.( )是一个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现代化 o B.城市化 o C.信息化 o D.市场化 2.除了注册登记外,在第三产业中特殊行政许可特别普遍,这体现出第三产业发展的()问题。(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发展层次不高 o B.市场化程度低 o C.发展水平偏低 o D.管制过度 ' 3.在中国,医疗事业大部分属于()性质的第三产业。(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公益 o B.商业 o C.混合 o D.协会 4.城市发展的阶段,经历了( )的发展历程。(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古代城市—现代化城市—近代城市 o B.传统城市—现代化城市—近代城市 o C.古代城市—近代城市—现代化城市

o D.传统城市—近代城市—现代化城市 ] 5.商业、金融业、旅游、文化产业等,哪些是重点,优先发展哪一种,需要从()的关系角度进行考虑。。(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目标与阶段 o B.垄断与竞争 o C.公益与商业 o D.政府与市场 6.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战略中,区位和交通、发达和不发达、文化差异等属于()。(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战略目标 o B.战略条件 o C.战略思路 o D.战略措施 : 7.文化产业,是以()为核心,通过技术的介入和产业化的方式制造、营销不同形态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文化艺术 o B.文化保护 o C.文化创意 o D.文化创收

8.( )是指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性产业,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商务组织和管理机构。(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文化创意产业 o B.消费性服务业 o C.生产性服务业 o D.生活性服务业 — 9.中国四个直辖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高到低依次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北京—上海—重庆—天津 o B.上海—北京—天津—重庆 o C.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o D.上海—北京—重庆—天津 10.中国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垄断现象,其中石油销售属于(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行业垄断 o B.经济垄断 o C.政府垄断 o D.自然垄断 * 11.下列各产业属于城市第三产业的有()。(多选题4分)得分:0分 o A.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

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答案

?1.( )是一个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现代化 o B.城市化 o C.信息化 o D.市场化 ? 2.除了注册登记外,在第三产业中特殊行政许可特别普遍,这体现出第三产业发展的()问题。(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发展层次不高 o B.市场化程度低 o C.发展水平偏低 o D.管制过度 ? 3.在中国,医疗事业大部分属于()性质的第三产业。(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公益 o B.商业 o C.混合 o D.协会 ? 4.城市发展的阶段,经历了( )的发展历程。(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古代城市—现代化城市—近代城市 o B.传统城市—现代化城市—近代城市 o C.古代城市—近代城市—现代化城市

o D.传统城市—近代城市—现代化城市 ? 5.商业、金融业、旅游、文化产业等,哪些是重点,优先发展哪一种,需要从()的关系角度进行考虑。。(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目标与阶段 o B.垄断与竞争 o C.公益与商业 o D.政府与市场 ? 6.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战略中,区位和交通、发达和不发达、文化差异等属于()。(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战略目标 o B.战略条件 o C.战略思路 o D.战略措施 ?7.文化产业,是以()为核心,通过技术的介入和产业化的方式制造、营销不同形态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文化艺术 o B.文化保护 o C.文化创意 o D.文化创收 ?8.( )是指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性产业,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商务组织和管理机构。(单选题3分)得分: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