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通措施专项方案

保通措施专项方案
保通措施专项方案

泸苏路(泸沽镇至喜德县城段) 公路改建工程二标段

保通措施专项方案

编制:

复核: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二0一四年五月

为了维护道路施工现场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护人身安全,确保质量、确保安全、确保工期,我项目部将对施工路段交通进行半幅限时段通行交通管制。根据本项目施工特点,制定以下方案。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泸苏路(泸沽镇至喜德县城段)公路改建工程项目,起止桩号为K11+980-K30+169.489,路线全长18.2km,路面宽度7.5m-14m 。施工期间因道路改建我部将采用半幅施工的方法进行作业,对施工路段交通进行半幅限时段通行管制。

2 本工程的交通安全目标

杜绝交通安全责任事故,杜绝重伤以及人身伤害事故。

3 制度保证

1、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经理是安全第一负责人,主管施工生产的项目副经理是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经理部设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并设专职安全检查安全员,工区设专(兼)职安全员。

3、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培养安全生产所必须具备的操作技能。

4 成立安全保通领导小组。

组长:苗海龙

副组长:姜志刚、何凯、康华彬、张利

成员:于继承、刘付、张立国、王力、李启斌、高志华、刘远科、杨成超、曾健、余少峰。

⑴、项目部要求各施工处每月一次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保通学习,增强安全保通意识。

⑵、项目部为每位员工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⑶、施工人员必须身着反光标志服,安全帽,作业车辆必须安装黄色警示灯。

5 投入的安全设施

5.1 人员安全防护用品

1、安全帽100顶、反光背心衣100件、防护手套200双、防尘口罩200个各类物品随施工人员增加而相应增加。同时做好损耗后及时补足。

2、施工、交通安全设施,施工告示牌2块,道路施工安全标志标牌200块,自制隔离栏60个,交通锥100个,警示带10000米。各类物品随施工需要适应增加同时做好损耗后及时补足。

⑴、施工告示牌:标明本工程的施工范围及工程的主要内容。

⑵、施工安全标志标牌:具有夜间反光功能,蓝底白字设置在施工段两端。标志标牌分为:前方施工、车辆慢行、限速标志。

⑶、自制隔离栏:长3m、高1m、横脚0.4m,并贴有反光膜用于隔离施工区域和行车道。设置在道路施工两端和土石方开挖、挡墙砌筑等危险地段。

⑷、交通锥:柔性橡胶制作,高度45cm,具有反光功能用于辅助隔离栏或分隔交通及施工车辆占用行车道时。

5.2 通讯设备

1、对讲机:10部,并随工作面增加相应增加。

2、主要人员联系电话号码配备人手一份。

5.3 交通疏导安全人员

每段道路施工作业面配备2名专职交通疏导人员。

6 保障交通安全方案

本工程在施工期间需要占用一定宽度的慢车道、行车道使车辆、行人的

通行能力降低。道路改建需半幅施工,重车通行将造成重大安全隐患,特申请对重长车辆进行分流。

6.1 交通管制方案

为保证车辆顺利通过施工作业区,保障施工作业的安全,我部将对施工路段进行交通控制,提醒驾驶人员注意并对危险提供警告。交通控制区分为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作业区、下游过渡区和终止区。

⑴警告区:警告区长度为600米。警告区内每隔200米设置一个警示标志。警告区内设置限制速度标志、前方施工标志、前方车道变窄标志等。

⑵上游过渡区和下游过渡区。当车辆行驶至上游过渡区时,车辆行驶速度控制在20km/h,到下游过渡区结束,上游过渡区长度为40米;下游过渡区长度为30米。

⑶缓冲区长度为50米,其与上游过渡区之间设置路障。

⑷作业区长度根据养护作业和施工的需要而定,车道与作业区之间设置隔离装置。作业区两端布置工程车辆进出口位置。

⑸终止区长度为30米。在终止区末端设置与限制标志相对应的解除标志。

⑹在施工地段两端设专人指挥交通,道路中央用防撞桶和反光锥形桶进行封闭,严禁主道车辆进入施工区域。指挥交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和反光背心,手拿红旗和绿旗指挥交通。

⑺在施工路段的前进方向端400米处设置“前方道路施工”的标志、标牌,在200米处设置“前方道路施工,车辆缓行”的标牌,在施工处设置“道路施工”的标牌。

6.2 县城交通管制方案

喜德县城段桩号K26+000—K30+169.489段县城内过往车辆及行人较多,

为保证车辆顺利通行,保障施工作业的安全,我部在实施施工时做出交通管制。

⑴交通控制区分为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作业区、下游过渡区和终止区。

⑵警告区:警告区长度为600米。警告区内每隔200米设置一个警示标志。警告区内设置限制速度标志、前方施工标志、前方车道变窄标志等。

⑶上游过渡区和下游过渡区。当车辆行驶至上游过渡区时,车辆行驶速度控制在20km/h,到下游过渡区结束,上游过渡区长度为40米;下游过渡区长度为30米。

⑷缓冲区长度为50米,其与上游过渡区之间设置路障。

⑸作业区长度根据养护作业和施工的需要而定,车道与作业区之间设置隔离装置。作业区两端布置工程车辆进出口位置。

⑹终止区长度为30米。在终止区末端设置与限制标志相对应的解除标志。

⑺在施工地段两端设专人指挥交通,道路中央用防撞桶和反光锥形桶进行封闭,严禁主道车辆进入施工区域。指挥交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和反光背心,手拿红旗和绿旗指挥交通。

⑻在施工路段的前进方向端400米处设置“前方道路施工”的标志、标牌,在200米处设置“前方道路施工,车辆缓行”的标牌,在施工处设置“道路施工”的标牌。

⑼对周边行人进行疏散,严禁停留在施工区域周围,并劝离小孩或其他游玩者出施工区域外安全处。

⑽施工现场设置足够的、有效的消防设备。施工人员应熟悉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⑾施工场地狭小、行人和运输繁忙的路段和路口,设置专人指挥交通。

6.3 交通标志设置的位置

⑴、作业区在右车道时,将交通标志设在公路右侧路肩上和作业区边界的左侧;作业区在左车道时,将交通标志设在中央和作业区边界的右侧。

⑵、禁令标志:禁止超车标志设在禁止超车路段的起点处;解除禁止超车标志设在禁止超车的终点处;限制速度标志设在限制速度路段的起点,标志牌上标明限制的速度;解除限制速度标志设在限制车速的终点处。

⑶、警告标志:前方施工标志设在警告区的起点处;前方车道变窄标志设在车道变窄处200m外;双向通行标志设在双向通行段前400m处。

⑷、指示标志:前方绕行标志设置在需要绕行的车辆进出处前200米处;直行和转弯标志,应设在需要直行和转弯段前方200m处。

6.4 交通组织

1、加强与交警的联系沟通协商,确定合理的交通安全方案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及行人、行车的安全。以维持正常的交通秩序。

2、在施工路段的两端及各交叉口设置施工安全标志标牌,根据实际需要派专人指挥疏导交通。

3、施工半边道路时在施工作业面与交通车辆行驶线之间设置交管部门批准的自制钢护栏、警示筒、警示带分隔行车道与作业面。各交叉口根据人流、车流通行进行交通疏导。

4、在施工车辆通行各路口、交叉口、人员密集地段设置交通安全警示标牌,每天安排人员在各主要道口、交叉口及交通繁忙人员密集地段和道路施工路段设立专职人员进行车辆的通行指挥,以确保行车及人员安全。施工道路中央用防撞桶和反光锥形桶进行封闭严禁车辆进入施工区域,指挥交通人员必须穿戴安全帽和反光背心,手拿指挥旗并用对讲机进行沟通指挥交通、

疏导车辆。

5、半幅施工作业区前后设置自制隔离栏,中央分隔边缘设置交通锥形桶封闭。

6、施工路段在施工点400米处设置“前方施工”,标志,在距离施工点50米处设置“道路施工”、“车辆慢行”“限速5公里”标志,允许通行的交叉口在距离施工点10米设置“停车让行标志”。

7、转弯路段施工时在前后方200米处设置指示标志。

8、半幅通车路段,在车辆驶入(出)前方设置减速慢行的标志。同时在施工作业区的两端及其延伸一定的安全距离外。半幅施工的路段500~1000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