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与陈设艺术概述

家具与陈设艺术概述
家具与陈设艺术概述

一、家具与陈设艺术概述

(一)家具与室内环境的关系

1.家具是室内环境的主要陈设

家具是室内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室内设计的目的是创造一个更为舒适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包括着顶棚、地面、墙面、家具及其它陈设品,其中家具是陈设的主体。

在室内环境中,家具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它的实用性,在室内设计中与人的各种活动关系最密切的、使用最多的应该说是家具。其二是它的装饰性,家具是体现室内气氛和艺术效果的主要角色。因此,在设计和选用家具时,除了从人体工程学考虑在外观尺寸上符合人体各部分的生理尺度、在款式造型上符合人的心理需求之外,还应与室内尺度和室内环境相协调。

例如:一个房间,成套的几件家具摆上去,基本上就定了主调,然后再按其调子,围绕家具布置其它的陈设品,就成为一个完美的室内环境。前几年,在中国,许多家庭装修都是在完成了整个接口装修之后,才考虑买家具去配环境。在当时,这似乎是天经地义。随着室内环境设计知识的普及,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家具和陈设品在室内环境中的重要性,并且提出“轻装修、重陈设”的观点。有位意大利的设计师,在访问中国时,曾经提到,他们国家的家庭装修程序是:先选购自己喜欢的家具,然后根据家具的风格特点,来创造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室内环境。这种程序下所创造的室内空间环境总是能够达到和谐统一。

另外,现代建筑中,为了提高室内空间使用的灵活性和利用率,常以大空间的形式出现,如具有共享空间的办公楼,具有灵活空间的标准单元住宅等。这类空间中为满足使用功能所需,常利用成套家具或系统办公家具来组织空间和分隔空间。(图1)

2. 家具设计不能脱离室内环境的要求

家具设计的好与坏,应该是放在一定的室内环境中去评价它。不同的室内环境要求不同的家具造型。庄严、雄伟的政治性、纪念性建筑的室内设计;生动、活泼的文娱性建筑的室内设计;亲切、愉快、爽朗的居住性建筑的室内设计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就要求丰富多彩的家具造型来烘托室内的气氛。因此家具设计要与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相配合,家具的体量、尺度要同住宅居室的尺度相适应。这就要求设计者能够掌握建筑、室内方面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尺度。

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同时也是出色的家具设计师,他们在市面上找不到与自己的建筑室内环境相适应的家具,于是他们自己设计家具来配置室内环境。例如:密斯?凡?德罗为巴塞罗那展馆设计的“巴塞罗那椅”,被认为是“国际式”风格室内环境的经典作品。另外,赖特?弗兰克林设计的办公家具,阿尔瓦?阿尔托设计的一系列弯曲木家具等等,都是为某一个室内环境所创造的特定产品。

因此,在设计和选用家具时,除了从人体工程学考虑在外观尺寸上符合人体各部分的生理尺度、在款式造型上符合人的心理需求之外,还应与室内尺度和室内环境相协调。(图2)

图1:系统办公家具是开放式办公空间的主体 图2:雅各布森设计的与室内相配的蛋形椅

(二) 家具的定义和分类

1. 家具的定义

过去,家具设计作为建筑师的职责范围,家具作为建筑的组成部分与建筑一起考虑,这是十分科

学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产业的细分化,家具渐渐成为独立的行业。现代家具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上,

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发明,广泛吸收了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美学的思想,紧

紧跟随着社会进步和文化艺术发展的脚步,在家具的内涵与外延空间上不断扩大,功能更加多样,造

型千变万化,更加日趋完美,成为创造和引领人类新的生活与工作方式的物质器具和文化形态。因此,

现代家具的定义也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

家具,又称家私、家什、家具、傢俬等,是家用器具之意。其英文为furniture ,出自法文fourniture ,

即设备的意思。西语中的另一种说法来自拉丁文mobilis ,即移动的意思。广义地说,家具是指供人

类维持正常生活、从事生产实践和开展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类器具。狭义地说,家具是生活、工作

或社会交往活动中供人们坐、卧、躺,或支承与贮存物品的一类器具与设备。

2. 家具的分类

由于现代家具的材料、结构、使用场合、使用功能的日益多样化,也导致了现代家具类型的多样

化和造型风格的多元化,所以,很难用一种方法将现代家具分类。在这里我们仅从常见的使用和设计

角度对现代家具进行分类,作为我们了解现代家具设计的基础知识之一。

2.1 按使用功能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是根据家具与人体的关系和使用特点,按照人体工程学的原理进行分类,是一种科

学的分类方法。(表1-1)

表1-1 家具的功能分类

(1)坐卧类家具

包括支持整个人体的椅、凳、沙发、卧具、躺椅、床等。其中椅凳类家具,品种最多、造型最丰富,没有其它的家具类型在设计与造型上可以与椅凳类家具相比拟。在家具史上椅凳的演变与建筑与技术的发展同步,并且反映了社会需求与生活方式的变化,甚至可以说是浓缩了家具设计的历史。(2)凭倚类家具

包括人类赖以进行操作的书桌、餐桌、柜台、作业台及几案等。桌台类家具是与人类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直接发生关系的家具,在高底宽窄的造型的必须与坐卧类家具配套设计,具有一定的尺寸要求,在使用上可分为桌与几两类,桌类较高、几类较矮,桌类有写字台、抽屉桌、会议桌、课桌、餐台、试验台、计算机桌、游戏桌等,几类有茶几、条几、花几、炕几等。

(3)贮藏类家具

包括存放物品的橱柜、屏架等。贮藏家具虽然不与人体发生直接关系,但在设计上必须在适应人体活动的一定范围内来制定尺寸和造型。在使用上分为橱柜和屏架两大类,在造型上分为封闭式、开放式、综合式三种形式,在类型上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基本类型。

2.2 按建筑环境分类

建筑环境分类是按不同的建筑环境和使用地点进行分类,根据人类活动的不同建筑空间类型可分为住宅建筑家具和公共建筑家具、户外庭院家具三大类。

(1)住宅建筑家具

住宅建筑家具也就是指民用家具,是人类日常基本生活离不开的家具,也是类型最多,品种复杂,式样丰富的基本家具类型,按照现代住宅建筑的不同空间划分,可以分为客厅与起居室、门厅与玄关、书房与工作室、儿童房与卧室、厨房与餐厅、卫生间与浴室家具等。

(2)公共建筑家具

相对于住宅建筑的公共建筑是一个系统的建筑空间与环境空间,公共建筑的家具设计根据建筑的

功能和社会活动内容而定具有专业性强,类型较少,数量较大的特点。公共建筑家具在类型上主要有办公家具、酒店家具、商业展示家、学校家具等。

(3)室外环境家具

随着当代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和强化,环境艺术、城市景观设计被人们日益重视,建筑设计师,室内设计师、家具设计师、产品设计师和美术家正在把精力从室内转向室外,转向城市公共环境空间,扩大他们的工作视域,从而创造出一个更适宜人类生活的公共环境空间。于是在城市广场、公园、人行道、林荫路上将设计和配备越来越多的,供人们休闲的室外家具,同时,护栏、花架、垃圾箱、候车厅、指示牌、电话亭等室外建筑与家具设施也越来越受到城市管理部门和设计界的重视,成为城市环境景观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按制作材料分类

把家具按材料与工艺分类主要是便于我们掌握不同的材料特点与工艺构造,现代家具已经日益趋向于多种材质的组合,传统意义中的单一材质家具已经日益减少在工艺结构上也正在走向标准化,部件化的生产工艺,早已突破传统的榫卯框架工艺结构,开辟现代家具全新的工艺技术与构造领域。因此,在家具分类中仅仅是按照一件家具的主要材料与工艺来分,便于学习和理解。

(1)木质家具

无论在视觉上和触觉上,木材都是多数材料无法超越的,木纹独特美丽的纹理,木材独具的温暖与魅力,木材的易于加工、造型与雕刻,所以,木材一直为古今中外家具设计与创造的首选材料,就是现代家具日益趋向新潮与复合材料的今天,仍然在现代家具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2)金属家具

现代家具的发展趋势正在从传统的“木器时代”跨入“金属时代”与“塑料时代”。尤其是金属家具以其适应大工业标准批量生产、可塑性强和坚固耐用、光洁度高的特有魅力,迎合了现代生活式“新”求“变”和生产厂家求“简”、求“实”的潮流,成为推广最快的现代家具之一。特别是随着专业化生产、零部件加工,标准化组合的现代家具生产模式的推广,越来越多的现代家具采用金属构造的部件和零件,再结合木材、塑料、玻璃等组合成灵巧优美、坚固耐用、便于拆装、安全防火的现代家具。

(3)塑料家具

一种新材料的出现对家具的设计与制造能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例如轧钢、铝合金、镀铬、塑料、胶合板、层积木等。毫无疑异,塑料是以20世纪的家具设计和造型影响最大的材料。而且,塑料也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真正的生态材料,可回收利用和再生。塑料制成的家具具有天然材料家具无法代替的优点,尤其是整体成型自成一体,色彩丰富,防水防锈,成为公共建筑,室外家具的首选材料。塑料家具除了整体成型外,更多的是制成家具部件与金属、材料,玻璃配合组装成家具。

(4)软体家具

软体家具传统工艺上是指以弹簧、填充料为主,在现代工艺上还有泡沫塑料成型以及充气成型的具有柔软舒适性能的家具,主要应用在与人体直接接触并使之合乎人体尺度并增加舒适度的沙发、坐椅、坐垫、床垫、床榻等,是一种应用很广的普及型家具。

(5)玻璃家具

玻璃是一种晶莹剔透的人造材料,具有平滑光洁透明的独特材质美感,现代家具的一个流行趋势就是把木材、铝合金,不锈钢与玻璃相结合,极大的增强了家具的装饰观赏价值,现代家具正在走向多种材质的组合,在这方面,玻璃在家具中的使用起了主导性作用。

(6)石材家具

石材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化的具有不同天然色彩石纹肌理的一种质地坚硬的天然材料,给人的感觉高档、厚实、粗犷、自然、耐久。

(7)其它材料家具如纸质家具、陶瓷家具等。

(三)家具设计的内涵

家具设计和一般工业产品设计一样,是对产品的功能、材料、构造、艺术、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形式、工艺、包装以至成本等诸要素从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艺术的角度进行全面设汁和综合处理,使之既满足人们的物质功能的需求,又满足人们对环境功能与审美功能的需求。它的设计内容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功能设计、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包装设计和经济分析等。作为环境艺术工作者最常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家具的功能设计、造型设计、结构设计。

1.家具的功能设计

家具的功能设计就是根据家具的使用功能与用途,合理地确定家具的比例与尺度。

(1)家具的比例

包括家具整体外形尺寸关系以及整体与零部件、零部件与零部件之间的大小关系。

(2)家具的尺度

是指家具整体绝对尺寸的大小和家具整体与零部件、家具与家具上摆放的物品、家具与室内环境相互衬托之下所获得的一种大小印象。

功能设计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设计图。

2.家具的造型设计

家具的造型设计是指运用一定的手段,对家具的形态、质感、色彩、装饰以及构图等方面进行综合处理所构成完美的家具形象的过程。它包括:

(1)家具的形象确定:是用各种不同状态、大小和方圆的基本几何形体所组合成的家具效果;

(2)家具材料的选择:是为了获得不同的质感。材料的质感是指表面质地的感觉(触觉与视觉),包

括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天然质感和材料经不同加工处理后所显示的质感;

(3)家具色彩设计:家具色彩的选用,应与室内环境、家具的服务对象、用途、材料以及造型等方

面彼此呼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利用色彩丰富造型、突出功能和表达家具的造型美感与家具不同的气氛与性格;

(4)家具的装饰设计:家具的装饰包括表面装饰、立体化装饰和局部点缀装饰等,表现手法主要有

贴面、涂饰、印刷、雕刻、镶嵌、压花、烙花、旋(车)木、脚型、线型、装饰件装饰等;

(5)家具造型的构图:指运用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段和方法,将家具构成美的主体形象的过程。

造型设计的具体表达方式是透视效果图。

3.家具的结构设计

家具设计所选定的材料必须通过一定的结构才能实现预计的效果。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结构,同样的材料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内容主要包括:

(1)在功能设计和造型设计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力学的要求,进行家具材料的选用;

(2)产品、部件和零件尺寸的确定;

(3)接合方式的选择;

(4)特殊零部件的力学强度校核计算等。

结构设计的具体表达方式是结构装配图、部件图、零件图和大样图等。

(四)室内陈设艺术设计概说

1.室内陈设艺术与室内设计的关系

室内陈设艺术是室内设计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解决室内空间形象设计、室内装修中的装饰问题,室内家具、织物、灯具、绿化等众多问题,以及设计、挑选、设置等问题,二者的不同之处只是在侧重面和研究的深度不同。

室内设计除了上述几个方面的知识要钻研外,还要进行室内物理环境研究,与建筑风格的紧密融合,以及室内设计的综合把握等等。而陈设艺术设计往往是在室内设计的大体创意下,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具体设计工作,体现出文化层次,以获得增光添彩的艺术效果。

2.室内陈设艺术的设计范围

室内陈设艺术设计的范围相当广泛,大体可分为建筑构件陈设、各种维护面陈设、室内家具陈设、室内织物陈设、室内绿叶陈设、室内饰品陈设六大类。作为设计者可以从这六个方面去收集材料,但室内陈设是一个不能脱离整体环境的艺术,必须用整合的方式使用这些设计数据。

(1)建筑构件陈设

指建筑内部固定不动的,具有明显装饰效果的柱、门、窗、窗帘盒、洞口、壁炉、电梯、楼梯、扶手、暖气罩、通风口等建筑构件的陈设。这些构件虽然具体占用的面积不大,但是可以通过它们创造节奏、序列感,同时其造型和材质也能够体现地域风格、文化与时尚(图3、4)。

图3 中国古典屏门图4 欧风古典门

(2)各种维护面陈设

指室内空间环境中,顶棚、地面、墙面、隔断等的陈设,也可以看成是固定的陈设。在整体空间造型构思确定之后,各围护面大多处于陪衬角色,所以围护面如何在室内环境中当好配角,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图5、6)。

(3)室内家具陈设

家具作为室内的主体陈设,自然是陈设艺术的重中之重。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下一章的简史,了解家具的发展,家具的精品。无论是实用为主的家具还是以观赏为主的家具,皆以它自身的美丽和相互有效的组合成为室内环境中陈设的重点(图7,8)。

(4)室内织物陈设

现代的室内设计不仅趋向于高技术的表现,还特别强调人性化设计。织物作为室内设计的有机组

成部分,以其柔软性、触感舒适、色彩丰富增添了设计的人性化魅力,从而使之渗透到室内设计的各个方面,成为衡量室内装饰水平的主要标志。室内装饰织物主要包括帘、幔、台布、搭片、家具面料、床罩、地毯、壁布等。由于在室内应用的面积大,因此除了使用的要求外,它们的色彩、图案花型、肌理材质、格调品味,对室内陈设艺术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图1-9,1-10

(5)室内绿叶陈设

现代室内环境中少不了绿叶植物的装饰,绿叶陈设大到高大参天的室内树,小到台面上的插花盆景。浅层次的绿叶陈设仅指小空间常用的盆栽植物和盆景插花艺术,深层次的绿叶陈设则是以整个空间为背景,利用植物、水、石等自然景观并结合园林常见的设计手段和方法,创造出与空间特性相结合的室内庭院。(图11)

(6)室内饰品陈设

不管是作为装饰性的艺术品、纪念品等陈设物,还是作为实用性的日用器皿、灯具、书籍、花瓶等陈设物,都加强了室内空间的视觉效果,增进了生活环境的性格质量和艺术品位。并且它们作为室内环境中最易变更,最能随时随性增减的元素,最具有“生命力”的东西。(图12,13)

图5 丰富的界面设计图6建筑的结构成为主要的界面装饰

图1-7 酒吧空间中的家具图1-8 盖诺?佩西UP家具

图1-9:居室织物装饰1-10:某酒吧织物装饰

图1-11:各种盆景绿化图1-12 英杰格德?拉曼Slowfox玻璃花瓶

图1-13:菲利普?斯达克设计的茶具

`

本章学习目标:

首先了解本课程所需学习的内容以及需要阅读的相关数据。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家具与室内设计的关系、家具设计的基本定义和主要分类以及室内陈设艺术的范围。

作业与思考题:

1、分类收集优秀的家具与室内陈设作品。

2、20个门窗或门套、窗套的设计。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艺术和设计的影响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艺术和设计的影响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艺术和设计的影响艺术发展到今天多元化时代,艺术作品中作品中所吸收的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因素越来越多,如何将这种具有本土化民族特色的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是现代设计的源泉,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走来,积淀成为了无可复制的特有文化体系,是现代设计的文化根基,这些传统文化根基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背景,它保留着中华民族所共同认可的文化遗产。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现代设计的源泉和根基,只有依托传统文化元素,我国现代设计才具有中国特色。传统图形元素、古代书简、传统书画等在现代设计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所谓传统文化,就是社会文明在演进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色的文化,是对一个民族从诞生到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和文化。文化是一种现实形态,因人而生的,具有与人类本身同样悠久的历史,但又根据不同的时代环境和民族特点而有所不同。“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汉语中早就存在,而现在我们说的“文化”,是从西方引入的,和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是有所区别的。最初的“文”和“化”是分开的,到了西汉之后,“文”与“化”才合成一个词。 所谓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并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征的民族文化,是反映民族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特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中国传统元素是反映中华民族精神的形式多样的载体,这样的载体丰富多样,而这些元素在古代设计中就得到了极好的运用,如陕西历史博物馆中珍藏的唐代的三彩男装女俑,穿着的袍服是当时官宦男子的常服,服装上的纹样无疑是对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也能反映当时的社会文化,以及唐代社会流行时尚中女着男装的一大特点。 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人类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最基础、最主要的创造活动是造物。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人们也习惯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因而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更容易打动国内的受众。使之对所设计的内容产生认同感。而冲过传统文化元素所带有的更能使消费者产生一中庄重、朴素、可靠的感觉。 中国传统文化汇集了历代文化的风格和特点,其中不仅有逸笔风姿的国画,还有造型乖张的民间剪纸、年画,这都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形式,在现代设计作品中无不流露出中国的传统艺术和人文特色。将这种图像寓意与现代信息的理念结合,使传统文化有了延续性,并且为我们的现代设计增添了更多的文化气息和亲和力,传达设计作品中人性化的一面。这些中国味十足的元素正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之中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同时也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与文化特色。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有大量的国外设计作品涌入我国,带来了不同风格的文化元素和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同时也为我国的设计打开了“走出去”的大门。国外设计也在积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就用景泰蓝和中国结掀起的一股国际

艺术概论论文整理整理精编版

艺术概论论文整理整理 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艺术概论论文 姓名: 学号: 学院:园艺园林 班级:园艺1班 艺术对经济的影响 摘要 随着人类社会对产品文化品位、审美价值、精神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艺术的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现代艺术呈现出了五大基本特征:贯穿美的原则;科技与艺术结合;明确的消费者定位;超前性;经济性。具备了五大特征的艺术对社会经济活动在生产、交换、消费、分工、贸易等方面正在产生越来越重大的影响。艺术存在于社会中,它表现着社会生活、演绎着社会发展动向,而社会也不断地为艺术提供艺术原料,也只有在人类社会环境中艺术才将得以继续存在发展下去和丰富起来。同样地,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艺术,它已经和社会的发展相融合,社会发展会产生艺术,艺术带动了社会的发展。自然地,艺术影响了社会经济,有时候甚至是艺术让某地发展起来了。 关键字 艺术社会经济影响 内容 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术。对于艺术,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第一是从精神层面,把艺术看作是文化的一个领域或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把它与宗教、哲学、伦理等并列。第二是从活动过程的层面来认识艺术,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家的自我表现、创造活动,或对现实的模仿活动。第三是从活动结果层面,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品,强调艺术的客观存在。那么艺术与社会经济又有怎样的关联呢? 艺术与经济,原本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和范畴,由于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和活跃,却使两者越来越紧密地联结起来。艺术生产作为重要的经济手段,艺术产品作为商品的特征,也更加明晰地凸现出来。尽管中外许多文艺理论家们对艺术产品的商品化现象,曾经予以言词犀利的批驳和近乎完全的否定,却非但未能阻止艺术生产参与经济活动以及艺术产品作为商品同其他商品进行交换的历史进程,艺术产品商品化的趋势反而日渐扩大,文化产业成了最有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 经济与艺术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其间的中介环节还不止一个。如经 济活动通常要通过一种社会精神、时代感情乃至政治、法律、伦理、宗教、哲学作用于艺术,而不是经济结构、物质生产活动本身。同样,艺术对经济的反作用也十分的间接,它不可能直接转化成生产力或生产关系,也是通过一种“时代精 神”“潜移默化”地影响了经济基础;艺术生产与经济生产的“不平衡关系”,具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中国拥有5000年的文化历史,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 家无法比拟的,一个国家要想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除要 具备强盛的综合国力外,还必须保存和发扬其独具特色的 民族文化。在现代设计的实践中,如果只一味的模仿西方 设计的外在形式,而不注重本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内涵的体现,其民族文化存在的“根”和“脉”将会受到毁灭性的损伤。因此在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进程中,挖掘传统艺术中的文化内涵为现代所用,是中国现代设计所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现代许多成功的设计作品,特别是被国际认可的代表中国风格的现代设计佳作,它们成功的原因,都是与立足本土、吸收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营养分不开的。我们已经看到许多热爱本土文化,发扬民族风格的设计家,在寻求新的设计元素时,放眼到了这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他们成功地借鉴、运用民间文化的精髓形式来丰富自己的设计,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向世界人民显示了我们民族风格的当代性。这样的典范 很多: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设计,分别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五 行中的一种,吉祥物之一贝贝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 纹图案,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鱼”和“水”的图案是繁荣与收获 的象征,晶晶的头部纹饰源自宋瓷上的莲花瓣造型,欢欢的头部纹饰 采用了敦煌壁画中的火焰纹; 香港凤凰卫视的台徽,借鉴了中国传统艺术中“喜相逢”图形,反 映出一种厚实的带有民族文化底蕴的特征,而且凤鸟两两相对,旋 转的翅膀极富动感,体现了圆满、吉祥、欣欣向荣的美好寓意,这 种对未来的美好希冀与向往的图案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表现的特色手法。而中国联通的标志,索性直接采用民间“八宝”之一“盘长”纹样,将传统艺术的图形赋予了崭新的现代意义。 此外,还有很多设计在总体风格上、局部形式上、个体图纹上,借鉴和沿用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理念,并赋予新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了世界民众的公认和喜爱。 中国传统艺术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其表现形式看似无任何联系,其实是一体。出于对未

王宏建《艺术概论》4

王宏建《艺术概论》4 第二章艺术门类论 第一节艺术的分类 一..艺术门类的多样性 (1)原始状态艺术只有两种:造型艺术,歌舞艺术(始于旧石器时代晚期)(2)随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生活的演进:歌舞---歌词---文学----音乐---戏剧(戏曲)。 (3)近现代,艺术门类呈现加速综合,分化和创新的新趋势。摄影,电影等等。二..艺术门类的划分 (一)经常使用的几种 1.以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为标准, 空间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等。时间艺术:包括音乐、文学、曲艺等 时空艺术:包括戏剧、电影、电视剧、舞蹈和杂技等 2.以艺术形态的感知方式为标准, 视觉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舞蹈杂技、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等。 听觉艺术,包括音乐、曲艺等 视听艺术,包括戏剧、电影、电视剧等

想象艺术,主要是指文学,因为文学的想象内容是以书面或口头语言为媒介通过想象而呈现于头脑中的。 3.以艺术形态的创造方式为标准, 造型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等。表演艺术,包括音乐、曲艺、戏剧、舞蹈和杂技等 语言艺术,包括文学的各种样式。 综合艺术,包括电影,电视剧等。 (二)其他分类 1)以艺术作品反映客观现实和表现主观情感意念为标准,分为两个类型:1,、再现艺术,包括小说、戏剧、故事影片、电视剧、绘画与雕塑等 2、表现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杂技、抒情诗、建筑与园林等 2)以审美和使用功能为标准,分为两类: 1、美的艺术,指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以审美功能为主的艺术,包括包括美术、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音乐、舞蹈、杂技、电影,电视剧、杂技等 2、实用美术,指以实用功能为主兼具有审美功能的艺术,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和使用工艺美术等。 3)以艺术形象展示方式为标准,分为两个类型: 静态艺术,包括美术、摄影、建筑和园林等。 动态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杂技、电影,电视剧等。 第二节.主要艺术门类 一、-美术 美术的特征:造型性、视觉性、和空间性、静止性、瞬间性、永固性。

艺术概论的简答题汇总

简答题 1.什么是艺术风格?简述其特性。 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的创造个性与艺术作品的语言、情境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相对稳定和整体艺术特色。风格具有以下特性:(1)独创性;(2)稳定性;(3)多样性。 2. 简述艺术鉴赏的性质和特点。 艺术鉴赏是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的欣赏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它是一种积极能动和审美创造活动 3. 简述艺术批评的作用和功用。 (1)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 (2)通过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其创作产生影响; (3)通过批评的展开,对艺术鉴赏活动予以影响和指导; (4)通过艺术批评,协调艺术与意识形态其他领域的关系,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4. 简述三种以上关于艺术起源的重要学说。 (1)摹仿说。这是一种最古老的艺术起源理论,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或现实生活的摹仿,柏拉图、苏格拉底均持此说。 (2)游戏说。德国的席勒、英国学者斯宾塞等人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具有的游戏本能,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可以运用于没功利性的活动中,体现为自由的游戏。 (3)表现说。克罗齐、柯林伍德等人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情现和交流的需要。 (4)劳动说。俄国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认为,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在人类实践活动,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生产实践中。 5. 简述摄影艺术的基本特征。 (1)高度的纪实性;(2)主题的创造性;(3)光与影的结合。 6. 简述三种主要的艺术作品分类方法及内容 (可以选择其中三种回答) (1)根据作品存在方式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 (2)根据对作品感知方式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视听艺术。 (3)根据作品对客观世界反映方式可分为:再现艺术、表现艺术、再现表现艺术。 (4)根据艺术作品物化形态可分为:静态艺术、动态艺术。 (5)从本质上讲,根据艺术形态的物质存在方式与审美意识物态化的内容特征,可以分为五种:造型艺术、实用艺术、表情艺术、文学艺术、综合艺术。 7. 哲学是怎么影响艺术的发展的 哲学主要从事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领域中带有普遍性的根本规律的研究,主要通过其内在的分支——美学作为中介对艺术产生影响,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等哲学思想直接作用于文艺作品,促进某些艺术流派形成,并直接产生某些哲理性作品。 8. 简述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 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1)物质与技艺的统一;(2)造型性与表现性的统一。 9.简述审美想像与联想的关系。 (1)审美想像是在记忆表象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改造、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或情境的过程,是艺术家从事创作和获得审美经验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审美联想是指审美主体由当前所感知事物引发而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在审美心理中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 (3)审美想像与联想有着密切的关系。联想往往能激发艺术家的想像力,二者可以相互交叉融合

艺术门类划分

艺术门类划分 按(艺术形态) 存在方式分:空间、时间、时空 感知方式分:视觉、听觉、视听、想象(主要指文学,因文学的形象是通过语言媒介而呈现于头脑中的) 创造方式分:造型、表演、语言、综合 侧重点不同:再现艺术、表现艺术 功能分:美的艺术、实用艺术 美术 主要特征 (第一层面)造型性、视觉性、空间性(第二层面)静止性、瞬间性、永固性造型性:即塑造形体,中国古代画论谓之“象形”。使美术长于刻画事物的外部形态,一切内容要通过外形来表现。 静止性:静止暗示运动、高度凝聚和典型莱辛《拉奥孔》“美术表现的是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 绘画以线条、色彩、块面等造型手段,塑造具有一定内涵和意味的平面视觉形象的艺术样式。 油画用透明的植物油调和颜料,在制作过底子的布、纸、木板等材料上塑造艺术形象的绘画。特点:色彩丰富,能够体现色调层次、光线、质感、空间感,能够真实生动地描绘一切有形事物。 水墨画主要运用墨水和水质颜料,中国画是其代表。特点(王):1、主要用线条勾画形象,十分重视笔墨技法,采取散点透视的观察与表现方式,形象创造和画面构图有更大自由度;2、重视空白运用,虚实相生;3、重视艺术与自然之间的辨证关系,既主张“师法自然”又反对单纯“形似”,崇尚以形写神、气韵生动、讲究意境;4、书画同源、画中有诗、结合印章。(彭)1、工具材料特殊,笔法特殊;2、构图散点,冲破时空;3、与诗文篆刻有机结合。4、蕴涵民族文化美学思想。 写意画是与工笔画相对而言的一种画法。它要求用粗放、简练的笔墨,画出对象的形神,来表达作者的意境。欣赏写意画遵循南齐的谢赫的六条标准"即六法",它们分别是:1、气韵生动(总要求);2、骨法用笔;3、应物象形;4、随类赋彩;5、经营位置;6、传移摸写。这里对六法的解释为:气韵生动:指创作上主题明确,表现真实,形象生动。骨法用笔:指描绘形象上的笔致与线条。应物象形:指选择题材的合度,观察与描绘对象要深刻细致与正确。随类赋彩:根据不同的描绘对象,准确而必要的著色。经营位置:指题材上的取舍与组织,画面的构思与安排。传移摸写:指接受前人的传统。 散点透视,是绘画术语。画家在作画的时候,把客观物象在平面上正确地表现出来,使它们具有立体感和远近空间感,这种方法叫透视法。西洋画一般是采用“焦点透视”,它就象照相一样,观察者固定在一个立足点上,把能摄入镜头的物象如实地照下来,因为受空间的限制,视域以外的东西就不能摄入了。 而中国画的透视法就不同了,画家观察点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凡各个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都可组织进自己的画面上来。这种透视方法,叫做“散点透视”,也叫“移动视

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

一个国家不同时代的艺术设计风格,总是从传统中汲取营养,与时代的需求发生共鸣,产生新的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设计形态,同样也会成为未来的传统,并在这种循环中不断变化发展。我国自加入 WTO 以来,经济全球化、文化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各民族间的文化影响日益加大,科学技术发展,新旧文化观念的冲突,都影响着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变化发展,没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设计作品难以在世界立足。如何将现代文化观念与传统文化结合促进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发展,成为当代设计艺术家关注的焦点。 一、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环境艺术设 计风格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风格是指设计艺术家在 创作上总体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通过艺术形式表现为对时代文化观念的理解,反映社会大众的审美理想和价值取向。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形成除了受到设计艺术家个人的性格、气质等内在心理特征和独特的人生道路、生

活阅历等主观方面的原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到深刻的客观社会因素影响。客观社会因素就包含了国家的民族文化特色、时代精神、民族特性等多方面,它们共同影响艺术家个体的性格、气质形成,进而影响艺术设计家设计风格的价值取向。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反过来还积极或消极影响着人类文化进步,与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相联系且相辅相成。 环境艺术设计是处理人、空间、环境 之间相互关系,最终为人类提供和谐环境的一门学科,从其产生发展都受到人类文化的影响。人类文化的发展总是在继承和创新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上下五千多年历史的积淀,其蕴涵丰富的哲学思想、社会历史文化观念和底蕴,它影响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艺术等方面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养料为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形成、变化、发展都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中国环境艺术设计风格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物质要素(社会经济、生产技术)、精

艺术概论考试大纲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艺术概论课程代码:00504 2016年4月版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人文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自学和辅导考试,能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艺术学相关理论的基本概念、本质属性、艺术发展基本规律、世界文化艺术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相关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分析艺术发展的总体规律及具体艺术门类的发展规律等相关问题能力,从而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要求如下: 1.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 2.了解并熟悉主要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 3.了解世界范围内艺术学学科及理论的发展概况,掌握中西方艺术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4.理解动中西方艺术学理论的异同及相互借鉴。 5.掌握艺术学理论横向、纵向各个环节及相互之间的影响。 6.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能够结合具体案例阐述如何使艺术创作链保持良性循环。 7.能够结合中国艺术创作发展的现状提出建议。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作为艺术类专业基础课,将与此相关的各具体艺术门类以及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要素放在一个体系内来进行阐释,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关于艺术学理论的整体意识,从而将创作、作品、鉴赏等环节相结合,更有益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另一方

美学艺术学门类艺术学

美学,艺术学和门类艺术学 凌继尧 摘要:艺术学作为一门学科是从美学中独立出来的,它与美学、以及门类艺术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只有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把艺术学同美学和门类艺术学区分开来,艺术学才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美学;艺术学;门类艺术学? 中图分类号:J02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的学科分类中,一级学科的艺术学包括8个二级学科:艺术学(与一级学科同名),美术学,音乐学,设计艺术学学,戏剧戏曲学,舞蹈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本文标题中的“艺术学”指二级学科艺术学,“门类艺术学”指与艺术学并列的其他7种二级学科,即美术学、音乐学、设计艺术学等。除艺术学和门类艺术学外,研究艺术的主要学科还有美学。这三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只有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把艺术学同美学和门类艺术学区分开来,艺术学才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

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学科目录中增列了作为二级学科的艺术学后,艺术学在我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已有一批院校获得了艺术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有上百所院校获得了艺术学硕士学位授权点,艺术学也有了国家重点学科。然而,在艺术学学科建设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深刻的隐忧:对艺术学学科定位和研究对象的模糊认识,严重地制约了艺术学的发展。? 一级学科艺术学和二级学科艺术学是不同层次的学科,后者只是前者的一部分。任何一种艺术研究都属于一级学科艺术学研究,但不一定就是二级学科艺术学研究。然而,两种不同层次的学科的重名使人容易产生对二级学科艺术学研究对象的模糊认识,把艺术研究等同于艺术学研究,对二级学科艺术学的学科定位缺乏一种自觉的意识。主要表现为:其一,艺术学学科的研究生导师虽然有艺术研究成果,却缺乏、甚至完全没有本学科、即二级学科艺术学的研究成果。这种情况在其他学科中是不大可能存在的。没有写过一篇美术论文的学者是不大可能申请担任美术学研究生导师的,然而没有写过一篇艺术学论文、而仅写过其他艺术方面的论文的学者,甚至连其他艺术方面的论文也是凤毛麟角、只是所研究领域与艺术稍有沾边的学者申请担任艺术学研究生导师却被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 其二,艺术学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大部分不是艺术学的。这种情况在门类艺术学中很少见到。美术学研究生不可能做音乐学的论文;设计艺术学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鉴赏

班级:B08811 学号20084081101 姓名:卢婷 中国传统文化自我鉴赏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正文: 没上《中国传统文化鉴赏》课之前,就只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传统文化。至于具体的传统文化有哪些方面的历史就不太清楚了。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中国传统文化酒文化》,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酒可以分类为:宴会酒、饯行酒、友谊酒等。人世间有了酒,人类的生活便丰富多彩了,人类的历史便斑斓多姿了,茫茫尘寰便增添许多有趣的风景,短短人生便增添许多悠长的滋味。 《中国传统文化戏曲文化》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使中国戏曲富有特殊的魅力。它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用节奏统驭在一个戏里,达到和谐的统一,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中国戏曲中最重要的一点特征是虚拟性。舞台艺术不是单纯模仿生活,而是对生活原形进行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把观众直接带入艺术的殿堂。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浩荡历史长河中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年年岁岁的摸爬滚打,所环绕的,无非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氛围。中华文化,左右着我们的一言一行,串联这历史上的点点滴滴。中国民族音乐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音乐文化繁荣昌盛的时代。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

艺术概论必考题大总结

1、(1)“艺术学之父”---康德拉·费德勒主张将美学与艺术学区分开来,标志着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成立。 (2)在中国的艺术上对艺术学最早的倡导者是宗白华。 (3)狄索瓦和乌提兹,大力倡导普通艺术学的研究,确立了艺术学的学科地位。 2、有关艺术本质的几种看法:(艺术的本质与艺术的特征两者密不可分) (1)“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柏拉图认为,理式世界时第一性,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是第三性的,柏拉图《理想国》。 (2)“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德)古典美学的开山鼻祖康德,把他的美学体系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基础上。 (3)“模仿说”或者“再现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以独立体系来阐明美学概念,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俄)19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再现了该说法。 3、“艺术生产理论”的启示: 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客体是社会生活)。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一定时代艺术的发展,从最终原因上讲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 4、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不考)、审美性。 一、形象性:(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体的统一。《蒙娜丽莎》、《韩熙载夜宴图》等。(2)艺术形象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巴尔扎克像》。(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荷马史诗》和阿Q正传二、审美性:(1)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2)艺术的审美性事真、善、美的结晶。悉尼歌剧院、《清明上河图》)(3)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与形式上美的统一。(谢赫“绘画大发”) 5、有关“艺术的起源”:“模仿”“游戏”“表现”“巫术”“劳动”。 (1)人类最初的艺术活动始于上万年前的冰河时期。 (2)人类最早的美术作品是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的野牛群,距今2万年史前。 (3)在澳大利亚发现距今7万年前的岩画,将人类美术向前推数万年。 (4)中国夏禹的儿子启,偷记天帝的音乐并带到人间。 一、“游戏说”:(1)19世纪由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来,后来艺术史家把这种艺术起源说法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席勒的《美育书简》对此颇有研究。(2)人的“游戏”是以使用工具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并且具有了超越动物性的情感和想象等社会内容,成为一种具有符号性的文化活动。 二、“表现说”:(1)克罗齐《美学原理》认为艺术的本质是直觉,直觉的来源是情感,直觉即表现,艺术归根结底是情感的表现;(2)科林伍德《艺术原理》(3)美国当代美学家苏珊·朗格提出符号学美学出发,进一步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成的创造,艺术品酒师人类情感的表现形式。 三.“巫术说”:(1)英国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书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2)英国弗雷泽在《金枝》中认为人类最早期是想用巫术控制神秘的自然。 四、“劳动说”:希尔恩在《艺术的起源》中层列出专章桃林艺术与劳动的关系。 6、“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1)阿尔都塞提出“多元决定论”(是人类起源的最根本说法)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的原因造成的。(2)在原始造型一书中,还需要提到抽象几何图形(螺旋形由鸟纹变化而来,波浪形和垂幛纹由蛙纹演变而来。(3)距今约7000年的骨哨,均用禽兽趾骨制成。(4)神话常被当作是文学史上最早的源头。 7、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意识的最高表现形式,它的多重社会功能始终是以审美价值为

论艺术的门类

论艺术的门类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艺术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反映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从生产关系到思想关系的人类的全面的社会生活,创造类的的精神产品,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 艺术总的来说分为四大类: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和语言艺术。 而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艺术。它是通过一种在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动态的视觉艺术,同时造型艺术(摄影除外)还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古老的艺术门类之一。造型艺术又分为绘画艺术、雕塑艺术、摄影艺术和书法艺术。 绘画史造型艺术的主要艺术形式,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方绘画两大体系。 东方绘画的组要代表就是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成为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国画的特点组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工具材料是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2、构图方法上面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例如,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和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都是典型的代表。3、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交相辉映,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4、中国话的特色来源于中华名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 中国绘画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魏晋六朝时期出现了“六朝三杰”,唐宋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达到高峰时代 西方绘画艺术也是源远流长,品种繁多而油画艺术成了世界绘画艺术中最有影响的画种。它重再现,重理性并用油质颜料在布,木板或者厚纸板上画成,七特点是色彩丰富鲜艳,能充分表现物体的质感,使描绘的对象显得生动逼真。同时油画颜料又具有较强的覆盖力,易于修改,为画家提供了艺术创作的有力条件。席里科的《梅杜萨之筏》、塞尚的《苹果与橘子》、高更的《塔希提的妇女》、梵高的《向日葵》等都是当时的代表作品。 雕塑艺术则是立体的(三度空间)的空间艺术和视觉艺术,它是用一定的的物质材料制作出来的具有实体形态的艺术品,此外由于雕塑的立体性使雕塑作品更丰富有生动逼真的艺术魅力,正是因为雕塑艺术具有与其他艺术不同的基本特征,因而雕塑特别强调服从形式美的规律。菲狄亚斯的《命运三女神》、米隆的《掷铁饼者》都是举世瞩目的佳作。 而摄影艺术是一门现代的造型艺术,是现代科技的产物,用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自然现象,并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样式。 书法艺术史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主要是通过汉字的用笔用墨、点画结构、行次章法等造型美,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来达到美学的境界。形式上它是一门可以最求线条美的艺术;内容上,它是一门体现名族灵魂的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讲,书法最早也是一门实用艺术。颜真卿的行书《祭侄文稿》和王羲之《兰亭集序》都是书法艺术的典型代表。 所谓表情艺术,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音响,人体)来直接表达人的情感,简介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它主要是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演性和表演性艺术。表情艺术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门类。

2017艺术概论考试大纲

2017艺术概论考试大纲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艺术概论课程代码:00504 2016年4月版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艺术学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教育部从2001年起,已将《艺术学概论》列为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含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必考科目之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许多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以至理工农医等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开设了此门课程。本课程对于培养人文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自学和辅导考试,能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艺术学相关理论的基本概念、本质属性、艺术发展基本规律、世界文化艺术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相关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分析艺术发展的总体规

化学等要素放在一个体系内来进行阐释,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关于艺术学理论的整体意识,从而将创作、作品、鉴赏等环节相结合,更有益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介绍西方艺术发展状况,能够使学生了解中西艺术的异同,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提高人文素养。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上编艺术总论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认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2.理解艺术的特征主要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从而加深对艺术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主要有“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再现说”)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为解决艺术本质问题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与艺术鉴赏均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体现为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三、考核知识点及考核目标 识记:艺术的基本特征。 中外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的三种主要观点 理解: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重要启示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于艺术学研究的意义 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经验来理解和认识艺术的基本特征

艺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论文

艺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论文 摘要: 由于历史原因,今天的艺术教育与传统的“圣贤”教育之间出现了严重的断层。回视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已有些陌生,更不知其是“本有的家珍”。今天的艺术教育中存在着“重技艺,轻人文”的现象。如果艺术教育仅仅停留在教授唱歌、画画的层面上,是难以完成其使命的,必须回过头来从已被扬弃的,被误认为封建的、过时的传统文化中吸取更多的营养来填补今天艺术教育的空洞。 关键词: 艺术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师道孝道经典内学 当代中国的艺术教育,应根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这块土壤。这是艺术教育发展、成长的源泉,离开它,艺术教育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各种不同的艺术教育模式,不管是舶来的,还是本土的,无论是学习、继承还是发展,我们本身应具有一个较高的视点去评判。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否则舶来的东西就难辨良莠,或导致另一个结果,即盲目地排外而妄自尊大。 由于历史原因,我们今天的艺术教育出现了偏颇,即重技艺而轻人文。我们今天的艺术教育与传统的人文教育产生了严重的断层,这足以导致人的精神领域极其浅薄与苍白,加之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介入,我们正在加速度地蜕变为“香蕉人”,而我们的艺术教育也增加了“功利”与“竞争”的倾向。过分重功利就会轻仁义,人与人的过度竞争会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国与国的过度竞争最终的’结果将是共同毁灭。 一、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比较 近现代西方注重的是科技教育。在科技进步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犯罪率上升、环境污染等。核能的开发本来是可以造福于人类的,但我们今天却随时都要遭受核战争的威胁。因此,人们形容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盲目地发展科技无异于盲人骑瞎马。 近现代西方注重的是竞争教育。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竞争意识,保护自己的个人利益。而中国传统的教育是教人礼让、互助合作、共存共荣。中国古人并非不懂科技,但更懂得科技发展的弊端,因此,大力提倡发展人文教育,认为这样,社会才能长治久安。当前是科技发展的时代,我们无意开历史的倒车,只是尽可能地让科技发展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科技好似一匹野马,需要一名睿智的骑手去驾驭。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方面可以发挥其积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并非基于一种民族情结去赞美和宣扬自己的文化,也并非基于一种复古的情结而厚古薄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集称为经典,

艺术概论(全)

艺术概论(全).txt吃吧吃吧不是罪,再胖的人也有权利去增肥!苗条背后其实是憔悴,爱你的人不会在乎你的腰围!尝尝阔别已久美食的滋味,就算撑死也是一种美!减肥最可怕的不是饥饿,而是你明明不饿但总觉得非得吃点什么才踏实。艺术的本质:1.“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黑格尔美学思想核心“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2.“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和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3.“模仿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他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模仿”现实的艺术真实性。4.“再现说”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基本论点是艺术反映现实,但他所理解的现实生活,不仅包括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而且包括人们的社会生活,使其更加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 艺术的特征:1.形象性,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①艺术形象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②艺术形象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③艺术形象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2. 主体性,艺术要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但这种反映绝不是单纯的“模仿”或“再现”,而是融入了创作主体乃至欣赏主体的思想情感,体现出十分鲜明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因而,主体性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体现在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①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②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③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3. 审美性,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正是这两点,使艺术品和其它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①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②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③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艺术的起源:1. 艺术起源于“模仿”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所有的文艺都是“模仿”,不管是何种样式和种类的艺术。2. 艺术起源于“游戏”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3. 艺术起源于“表现”认为艺术不是再现和模仿,更不是单纯的游戏,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所谓“真正的艺术”,艺术就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的表现。4. 艺术起源于“巫术”认为原始部落的一切风俗、仪式和信仰,都起源于交感巫术,人类最早是想用巫术去控制神秘的自然界 5. 艺术起源于“劳动”在我国文艺理论界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是认为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恩格斯指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为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动物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了人的脑髓”。 怎样认识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事实上,巫术在原始社会中同样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归根结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来自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艺术是人类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必然产物,艺术的起源应当是原始社会中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 艺术的社会功能:1.审美认知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①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 ②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2. 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

艺术概论笔记 王宏建(25页超全打印版)

艺术概论王宏建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此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 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 (一)艺术石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因为艺术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社会,任何创造艺术品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没有社会,就没有现实的人,也就没有艺术,所以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艺术的发生和发展,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经济基础最终决定了各个历史阶段的艺术的主要内容和形态,艺术是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而发展的。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 (二).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它们的共性 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他们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并都最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而且它们之间也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是他们的共性。 (三).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它们和经济基础的距离上有所不同,分出不同的地位。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方式与程度也使不同的。艺术通过政治道德法律等“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 艺术与“中间环节”的关系:直接和密切。 (四)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系。 1.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1)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政治对于艺术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2)另一方面,政治与艺术虽然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但它们又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它们在上层建筑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艺术和设计的影响

浅 谈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元 素 对 艺 术 和 设 计 的 影 响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艺术和设计的影响 艺术发展到今天多元化时代,艺术作品中作品中所吸收的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因素越来越多,如何将这种具有本土化民族特色的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是现代设计的源泉,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走来,积淀成为了无可复制的特有文化体系,是现代设计的文化根基,这些传统文化根基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背景,它保留着中华民族所共同认可的文化遗产。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现代设计的源泉和根基,只有依托传统文化元素,我国现代设计才具有中国特色。传统图形元素、古代书简、传统书画等在现代设计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所谓传统文化,就是社会文明在演进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色的文化,是对一个民族从诞生到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和文化。文化是一种现实形态,因人而生的,具有与人类本身同样悠久的历史,但又根据不同的时代环境和民族特点而有所不同。“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汉语中早就存在,而现在我们说的“文化”,是从西方引入的,和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是有所区别的。最初的“文”和“化”是分开的,到了西汉之后,“文”与“化”才合成一个词。

所谓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并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征的民族文化,是反映民族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特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中国传统元素是反映中华民族精神的形式多样的载体,这样的载体丰富多样,而这些元素在古代设计中就得到了极好的运用,如陕西历史博物馆中珍藏的唐代的三彩男装女俑,穿着的袍服是当时官宦男子的常服,服装上的纹样无疑是对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也能反映当时的社会文化,以及唐代社会流行时尚中女着男装的一大特点。 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人类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最基础、最主要的创造活动是造物。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人们也习惯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因而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更容易打动国内的受众。使之对所设计的内容产生认同感。而冲过传统文化元素所带有的更能使消费者产生一中庄重、朴素、可靠的感觉。 中国传统文化汇集了历代文化的风格和特点,其中不仅有逸笔风姿的国画,还有造型乖张的民间剪纸、年画,这都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形式,在现代设计作品中无不流露出中国的传统艺术和人文特色。将这种图像寓意与现代信息的理念结合,使传统文化有了延续性,并且为我们的现代设计增添了更多的文化气息和亲和力,传达设计作品中人性化的一面。这些中国味十足的元素正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之中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同时也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与文化特色。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有大量的国外设计作品涌入我国,带来了不同风格的文化元素和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同时也为我国的设计打开了“走出去”的大门。国外设计也在积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就用景泰蓝和中国结掀起的一股国际性的Dior中国潮与GUCCI在2007年推出的中国系列运用大量的中国元素来看,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原来越受到国际设计界的关注。 中国传统造型元素的内涵与精神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