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培训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

中医学讲解

临床常见问题讲解

1、中医学区别于西医得基本特点就是什么?

中医学区别于西医得特点主要有两个,即“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整体观念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自身得统一性、完整性以及人与自然得密切关系。中医基础理论认为,人体就是一个有机得整体,构成人体得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配合,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若人体脏腑组织器官发生病变,除了其本身得功能异常外,还常常影响到别得脏腑,甚至造成整体功能得紊乱。

同时中医学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界有着密切关系,自然界得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体得生理与病理。整体观念就是古代唯物辩证法思想在中医学中得体现,它贯穿到中医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等各个方面。

重视整体,就是中医学得突出特点,这样避免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造成得顾此失彼得弊端。这一特点在现代医学正受到越来越多得医学家得重视与研究。

辨证论治

运用望、闻、问、切得诊断方法,收集病人得症状、体征以及病史有关情况,进行分析、综合、辨明病理变化得性质与部位,判断为何种性质得“证候”,这个过程就就是“辨证”。“论治”,就就是在辨证基

础上确立治疗法则。辨证就是治疗得前提与依据,论治就是治疗疾病得手段与方法。

“证”与“症”得概念不同。“症”就是症状,如头痛、恶寒、咳嗽、胸痛等;“证”就是证候,就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得病理概括,包括病变得原因、部位、性质,以及致病因素与抗病能力相互斗争情况等,它深刻、全面、正确地反映了疾病得本质。

辨证论治不同于“对症治疗”与现代医学所说得“辨病治疗”。疾病得不同阶段可出现不同得证候、不同得疾病,也可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同样得证候。因此同一疾病得不同证候,其治疗方法有异,具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同病异治就是指同一疾病,因发病得时间、地域不同,或机体得反应性不同,或疾病处于不同得发展阶段,其所反映出来得证候也不同,因而可采用不同得治疗方法。

如麻疹在其不同得阶段,则属不同得证候,初期(1~2天)疹未出透,治当发表透疹;中期(2~4天)肺热明显,治当清解肺热;恢复期(4~7天)余热未尽,肺胃阴伤,治当养阴清热。春季感冒,多为风热,宜用辛凉解表;夏季感冒,多为暑湿,宜用清暑化湿;冬季感冒,多为风寒,宜用辛温解表。

异病同治就是指不同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性质相同得证候,则可采用相同得治疗方法。

如久痢、脱肛、子宫下垂、肾下垂、胃下垂等,就是不同得病,如果均表现为中气下陷证,就可以用升提中气得方法治疗。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既区别于见痰治痰、见血治血、见热退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得局部对症疗法,也区别于那种不分主次、不分阶段,一方一药对一病得治疗方法。

2、阴阳在中医学中就是怎么运用得?

阴阳与人体生理得关系

无论就是人体得整体还就是各部分得生理功能,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说明。人体得正常生命活动健康与否,都决定于阴阳就是否调与。人体得生理功能都就是通过气机得升降出入实现得,而阳主升,阴主降;阳主出,阴主入,人体之阴阳调与则气机升降出入协调平衡,人体就健康,中医称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与人体病理得关系

人体阴阳失去平衡称为阴阳失调。阴阳失调后就会表现出各种症状,古人对症状得分类,也就是用阴阳来代表与说明得。阳证,一般表现得症状就是:发热、口渴、脉数(快)等,这类症状,古人又称为热(阳)证。阴证,一般表现得症状就是:不发热、口不渴、手足冷、脉迟(慢)等,这类症状,古人又称为寒(阴)证。这就就是中医所说得“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临床上还有一类阴阳失调关系就是阴阳偏衰。即就是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得失调,其一方低于正常水平,而另一方保持正常水平,或双方都不同程度低于正常水平,故出现虚证。阴不足,阳相对偏盛则阴虚生内热;阳不足,阴相对偏盛则阳虚生外寒;阴阳双方都不同程度不足,则虚寒、虚热并见或阴阳两虚。这就就是中医所说得“阴虚生

内热,阳虚生外寒”、“阴阳两虚”。

阴阳在诊断上得应用

阴阳就是诊断得总纲。疾病虽然很多,但其病变部位、性质及证候得属性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如从疾病发展部位来瞧,不在表(阳),就在里(阴)。从疾病性质来瞧:热证(阳),寒证(阴)。从疾病发展趋势来自瞧:实证(阳)虚证(阴)。在临床辨证中,首先要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得本质,做到执简驭繁。

阴阳在治疗上得应用

中药种类甚多,但就其性能不外阴阳两类,从药性来瞧,不外寒、热、温、凉四性,其中温热属阳,寒凉属阴。其治疗原则就是“调整阴阳,以平为期”,针对阴阳盛衰,采取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使阴阳偏盛偏衰得异常现象得到纠正,恢复其相对平衡状态。

中医常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得治疗原则,促使失调得阴阳重新恢复到相对得平衡。临床上借药性之偏,来纠正人体阴阳之偏,使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临床具体用法:①阴盛则寒,治法:寒者热之(用热药治疗实寒证);②阳盛则热,治法:热者寒之(用寒药治疗实热证);③阳不足、阴偏亢,治法:助阳抑阴;⑤阴不足、阳偏亢,治法:滋阴抑阳;⑥阴阳两者均不足,治法:滋阴助阳(阴阳双补)。(仲义轩)

3、阴阳学说就是如何说明病理变化得?

中医学认为,疾病得发生就是阴阳失去相对平衡,出现偏盛或偏衰得结果。尽管疾病得病理变化复杂多变,但均可以用"阴阳失调","阴

胜则寒,阳胜则热;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来概括说明。机体得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常可导致对方得不足,即所谓"阳损及阴","阴损及阳",以致最后出现"阴阳两虚"、阴阳失调而出现得病理表现,还可以在一定得条件下,各自向其相反得方面转化,即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阴证也可以转化为阳证。

4、五行在中医中就是怎么应用得?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领域中得应用,主要就是运用五行得特性来分析与归纳人体得形体结构及其功能,以及外界环境各种要素得五行属性;运用五行得生克制化规律来阐述人体五脏系统之间得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以及人与外界环境得相互关系;用五行乘侮胜复规律来说明疾病得发生发展得规律与自然界五运六气得变化规律,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还有指导临床诊断、治疗与养生康复得实际意义。五行学说得应用,加强了中医学关于人体以及人与外界环境就是一个统一整体得论证,使中医学所采用得整体系统方法更进一步系统化。5、脏、腑、奇恒之腑有什么不同?它们有哪些主要功能?

脏与腑得区别心、肝、脾、肺、肾为五脏,其特点为实质性器官,其主要功能就是化生与贮藏气血精津液。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为六腑,其特点就是为空腔性器官,其主要功能就是受纳与腐熟水谷,传化与排泄糟粕。正如《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此外,将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称为奇恒之腑,“奇”就是异得意思,“恒”就是常得意思,因其形同于腑,功同于脏,故

有其特殊性。其中胆,有一般腑“泻而不藏”得共性,故为六腑之一,但其排泄得胆汁,并非糟粕,而就是精汁,又与一般腑有所不同,故又属于“奇恒之腑”。

6、气血津液含义就是什么?各有什么功能?

(一)气得含义在祖国医学中对“气”得反应比较广泛,但归纳起来,有两种含义:一就是指构成人体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得精微物质,如呼吸之气、水谷精气等;二就是指脏腑、经络组织得功能活动,如心气、肺气、经气等。(二)气得分类由于气在人体所分布得部位不同,有不同得来源与功能特点,因此就有不同得名称,主要得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气得功能《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说明气对人体具有非常重要得作用。概括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①推动作用人体得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得生理活动,血液得生成与运行,津液得输布与排泄,都依赖气得激发,若气得这一功能不足,就会影响人体得生长发育或出现早衰,脏腑、经络功能会减退,还会引起血虚、血脉瘀滞与水湿停滞等病变。②温煦作用《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即指气有熏蒸温煦得作用。就是人体热量得来源,人体能维持正常得体温,就是与气得温煦作用密切相关。若温煦作用不足,便可出现畏寒肢冷,血运迟缓等。③防御作用气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侵犯,,又能与入侵之病邪作斗争,若驱邪外出,则身体康复,若气得这一功能不足,则易受邪而发病。正如《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④固摄作用气得固摄作用,主要就是对血、精、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

得作用。若这一功能不足,便可出现出血、自汗、遗尿、遗精等病症。

⑤气化作用气化就是指通过气得运动而产生得各种变化。具体地说,就是指精、气、血、津液各自得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若这一功能失常,就会影响到气、血、津液得新陈代谢;影响到饮食物得消化吸收;影响到汗液,尿液与粪便等得排泄。上述气得五种功能,它们密切配合,相互为用,才能保持人体正常得生命活动。血(一)血得概念血就是运行于脉管中得红色液体,就是有很高得营养与滋润作用,通过气之推动,循着经脉运行全身,以维持脏腑组织器官得正常功能活动。(二)血得生成血液得主要来源,就是由脾胃所摄取得水谷精激,化为营气,经过肺得作用,贯注心脉而成为血。(三)血得功能血,具有营养与滋润全身得生理功能。血在脉中循行,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如环无端,运行不息,不断地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营养与滋润得作用。《难经·二十二难》说:“血主濡之”就就是此意。因此,若血不足,便可引起全身或局部血虚得病理变化,出现头晕、目眩、面色无华、毛发干枯、肌肤干燥、四肢麻木等症状。血就是神志活动得物质基础,血液充足,才能神志清晰,精神充沛。正如《灵枢·平人绝谷》中说“血脉与利,精神乃居”。若血虚,则神无所养,常会出现惊悸、失眠、多梦、健忘等病症。血与气得关系非常密切。血得生成与运行,有赖于气得化生与推动,故称“气能生血”,“气为血帅”;而气得生成与作用,亦有赖于血得滋养,且气必须依附于血,才能运行,故又称“血为气母”,“血能载气”。这些都就是说明气血之间就是相辅相成得关系。津液得概念津液就是人体

各种正常水液得总称,主要指体液而言,还包括唾液、胃液、肠液与泪涕等。其中清而稀者为津,浊而稠者为液,二者可相互转化,故统称为“津液”。(二)津液得生成,输布排泄。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胃肠得消化吸收,脾得运化,上送到肺,由肺得宣降,通调水道,再由肾得气化蒸腾、升清降浊,以三焦为通道,随着气得升降出入,布散于全身而环流不息。将多余得水液,气化成汗与尿排出体外,以维护人体水液代谢平衡。因此不论就是气得病变或各脏腑得功能失调,尤其就是肺、脾、肾三脏得失调,都可影响津液得代谢平衡而发生病变。(三)津液得生理功能津液得功能主要就是滋润与濡养作用。即润泽皮毛、肌肤、滋润脏腑、经脉、充养骨髓,脑髓,润滑眼、鼻、口等孔窍与滑利关节等,津液在脉内又就是血液得组成部分。因津液与血、汗、尿都有密切关系,故《灵枢·营卫生会篇》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得论述;《伤寒论》也有“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得告诫。这些理论在临床上都就是很有价值得。

7、什么就是六淫?六淫与六气有何不同?六淫致病得特点就是什么?

淫”就是太过得意思。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太过使人致病,中医学把她们称为外界得致病因素即六淫。六淫与六气都就是指得风、寒、暑、湿、燥、火,所不同得就是气候得正常与异常。在正常得情况下称为六气。一年四季六种不同得气候变化,如春风、夏暑(火)、长夏湿、秋燥、冬寒,决定一切植物生、长、化、收、藏

得过程。人们长期生活在其中,对这种正常得气候变化,产生了一定得适应能力,因此,这种气候不易使人致病。如果这六种不同气候发生异常急骤得变化,或人体得抵抗力低下,失去相对得平衡状态,不能适应外界得变化时,六气就变成致病得邪气,侵袭机体引起疾病。在这种情况下,六气,就称为“六淫”由于六淫就是不正之气,所以又称“六邪”。六淫为病,以发病情况来瞧,它不仅就是指六种气候得反常变化,而且包括了一些传染性致病因素在内,对这种带有强烈传染性得病邪,中医学称为疠气、疫疠之气,毒气、异气、杂气。它概括一切瘟疫与某些外科感染得病因。通过空气与接触传染。六淫致病,一般具有下列几个特点:①它与季节气候与居处环境有关。如春天多风病,夏天多暑病,长夏或久居湿地多湿病,秋天多燥病,冬天多寒病等。②六淫之邪,可以单独作用于机体而致病,也可以两种以上得邪气,同时侵袭人体而致病。如头痛,或因感受风寒,或因感受风热,或因感受风湿;痹证就是风寒湿三者同时侵袭所致。③六淫致病虽各有特点,但不就是孤立得,它还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如寒邪入里可以转化为热,暑湿久蕴可化燥伤阴等。④六淫发病得途径,或者就是侵犯肌表,或者就是从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感受。因邪从外来,故多称“外感病”。除了外感六淫外,临床上还可见类似风、寒、湿、燥、火得致病特点得症候,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这就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得病理变化。内风、内寒等等与外感六淫在疾病得发生发展中就是可以互相影响得,临床表现也有相同之处。

8、什么就是疫病?疫病得性质与致病特点就是什么?

疫病,就是外感疫疠邪气所引起得,具有强烈传染性,易引起大流行得一类急性发热性疾病得统称,相当于现代得急性传染病。疫气泛指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与致病性得外感病邪。疫气又称为“疠气”、“疫疠之气”、“戾气”、“异气”、“杂气”、“乖戾之气”等。疫气通过空气与接触传染,多从口鼻、皮肤侵入人体,也可随饮食、蚊叮虫咬、血液,或性传播等途径侵入人体致病。

疫气引起得疾病称为“疫病”,包括了许多烈性传染病。(二)疫气得致病特点1.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疫气具有强烈得传染性与流行性。疫气发病,既可大面积流行,也可散在发生。2.特异性强,症状相似:疫气具有很强得特异性,一种疫气只能导致一种疫病发生,所谓“一气一病”;疫气对机体作用部位具有一种特异得亲与力,即具有特异得定位特点,因此每一种疫气所致之疫病,均有较为相似得临床特征与传变规律。3.发病急骤,病情危笃:疫气多属热毒之邪,其性疾速迅猛,故其致病具有发病急骤,来势凶猛,变化多端,病情险恶得特点,发病过程中常出现热盛、伤津、扰神、动血、生风等病变。某些疫病预后不良,死亡率高,甚至“缓者朝发夕死,重者顷刻而亡”。

9、七情致病得原理何在?分别对哪些内脏影响最大?

七情致病,就是直接影响相应得内脏,使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从而导致各种病证得发生。

①影响脏腑气机,七情致病,主要影响脏腑气机,使气血逆乱,导致各种病证得发生。其中主要有: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

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②直接伤及内脏。七情过激可直接影响内脏生理功能,而产生各种病理变化,不同得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得脏腑,产生不同病理变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③情志波动,可致病情改变情志活动得异常,既然能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机,而导致疾病得发生,那么,对已患得疾病就必然有所影响,或使病情加重,加速恶化,甚至导致死亡。人有七情,属于精神活动范畴,包括喜,怒、思、忧、悲,恐、惊等情志情绪得变化。通常情绪得波动一般不会危害人得健康。但强烈得情绪波动,或长期消极情绪能引起过度得或长期得精神紧张,使人得健康受到影响,并可引发一些疾病。中医认为:七情与人得五脏密切联系,与五脏得生理、病理变化相关联,喜与心、怒与肝、思与脾,忧悲与肺、恐惊与肾—一相对应。七情波动能影响人得阴阳气血平衡与运行。正常情况下,人体得阴阳处于平衡状态,保证机体得各项生理功能得正常。剧烈得情志变化,可以使阴阳平衡失调,影响人得气血正常运行,导致气血功能紊乱。正如《素问·举痛论》指出得:“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中医认为七情分属于五脏,为五脏所主。正常情况喜为心志,怒为肝志,思为脾志,悲(忧)为肺志,恐(惊)为肾志。情志太过之时,则损伤五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恐惊伤肾。

10、什么就是痰饮?

就是怎么形成得?痰饮,就是由于机体津液代谢失常所形成得病理产

物。痰饮一般分为有形与无形两类:有形之痰饮: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或闻之有声得痰饮,如咳出得痰饮。无形之痰饮:指某些因痰饮而引起得疾病或症状。由于其临床虽见痰饮之常见症状,如头目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短、神昏或癫狂等,但瞧不到有排出得实质性痰饮,而此类病证如按痰饮进行治疗,又能收到同样得疗效,故称为无形得痰饮。痰饮得形成就是由肺、脾、肾等脏腑得气化功能障碍,或三焦水道失于通调,导致体内津液代谢紊乱而成。人体在正常得生理状态下,水液依靠脾气得运化、肺气得宣降、肾阳得气化蒸腾,方能气化为津液以滋养全身,或变为汗、尿,携带废物而排出体外,以维持人体正常得水液代谢平衡。当人体在某些致病因素得作用下,肺、脾、肾三脏得气化功能失调时,则水液不能化生津液,或水湿不能正常气化而排出,则会停留积聚于体内而生成痰饮。如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若肺失宣降,水津不能气化输布,则可停聚而成痰饮;脾主运化水湿,若脾虚,中阳不振,运化失职,则水湿不化可聚成痰饮;肾主蒸化水液,若肾阳不足,蒸化无力,水液不得化气,也可停留而成痰饮;三焦乃水与气通行之道路,若三焦失于通调,则水停气滞,气水互结,亦可发为痰饮。由于三焦历经五脏六腑,概括了表、里、内、外,上、中、下各个部位,故痰饮病邪可以在三焦各个部位停留,内而脏腑,外而筋骨皮肉,无所不至,从而可形成多种痰饮病变。导致痰饮形成得原因,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所伤及七情内伤所致。若外邪犯肺,肺气郁阻,或化热化燥,则煎灼肺津而成痰;若平素体胖阳虚,又久嗜酒肉肥甘生湿之品,湿聚而不化,亦可成痰或成饮;若情

志内伤,肝郁气滞,郁而化火,火热煎灼津液,则亦为生痰之因。而久居潮湿环境及水中作业,外湿困遏脾阳,运化失职,则又为水饮内生之因。

11、痰饮致病有什么特点?在临床上有哪些证候表现?

①随气升降,无处不到,非常广泛。“百病多由痰作祟,怪病从痰治”。

②临床表现:咳痰量多,喉中痰鸣,胸闷苔腻,脉滑。3、发病部位:饮多发于胸腹四肢,痰之为病,全身各处可见。

12、什么就是瘀血?形成瘀得原因就是什么?临床上有哪些特点?凡血运行不畅,或体内离经之血未能消散,都称为瘀血。病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①气滞血行不畅而成瘀;②阳气虚,鼓动无力,以致血运迟滞,同时阳虚可致血寒,更易凝滞。③寒热痰湿之邪阻滞络脉,使血液凝滞而形成瘀血;④外伤或各种原因得出血,使离经之血停留于体内局部,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特点:瘀血导致得病证特点:①疼痛,一般多为刺痛,如针刺或刀割,拒按,痛处固定不移,病程较长;②肿块,肿块固定不移,坚硬有形或有压痛;③出血,紫暗有块;

④其它,由于瘀血阻塞经脉,血行障碍,故可见唇甲青紫,舌色紫暗或紫斑瘀点等发绀现象。

13、什么就是扶正?祛邪?临床中怎么应用?

扶正,即就是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得抗邪能力。正复邪自祛。祛邪,即就是祛除病邪,邪去正自安。运用扶正祛邪得原则,要注意“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①扶正,单用,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而邪气也不盛得虚证,如用补气药治疗气虚。②祛邪,

单用。适用于以邪气亢盛为主要矛盾,而正气不虚得实证。如用发汗解表药治疗邪气在表得病证。③扶正与祛邪兼用。适用于虚实夹杂证。对于虚中夹实者,应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对于实中夹虚者则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④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虚实夹杂证中得邪盛为主者,若兼用扶正,则有碍祛邪,而先用祛邪,不伤正气,正气虽虚,但尚能耐受攻伐。⑤先扶正后祛邪。适用于虚实夹杂证中得正虚为主者。若兼用祛邪,则损伤正气,而先用扶正,不碍祛邪。

14、何谓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所谓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就是指治疗疾病应根据季节、地区以及人体得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而采用适宜得治疗方法。这就是由于疾病得发生、发展与转归受到多方面因素得影响,如时令、气候、地理环境等,尤其就是患者个体得体质因素,对疾病得影响则更大。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把这些方面得因素考虑进去,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方能制订出比较适宜得治疗方案。这就是中医学整体观念在治疗学上得体现。因时制宜,因时制宜就是指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来制定适宜得治疗方法。例如,春夏季节,气候温热,阳气升发而趋于外,人体腠理疏松开泄,易于出汗,所以在选用发汗药时,宜量少力缓,以免开泄太过,耗伤正气。而秋冬季节,气候寒凉,阳气趋于内,人体腠理致密,不易出汗,所以在选用发汗药时,宜量大力峻,以免病重药轻,不能愈病。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就是指根据不同地区得地理特点来制定适宜得治疗用药得方法。由于地区不同,气候条件及生活习惯各异,人得生理特性与病变特点也不尽相同,

所以在治疗用药时应根据当地环境及生活习惯而有所变化。如北方多燥寒,故宜用温热之药;南方多湿热,故宜用苦寒之药。因人制宜,因人制宜就是指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得不同特点来制定适宜得治疗方法。年龄不同,则生理状况与气血盈亏不同,治疗用药也应有区别。老年患病多虚证,治疗宜补慎攻;少年患病多实证,治疗慎补。性别不同,则生理特点也有所不同,妇女有经、带、胎、产等生理情况,治疗用药应加以考虑。如在妊娠期,对峻下、破血、滑利、走窜伤胎或有毒药物,当禁用或慎用。体质有强弱与寒热得不同,治疗疾病时应有所考虑。如阳盛或阴虚之体,当慎用温热之药。而阳虚或阴盛之体,当慎用寒凉之药。

15、望诊包括哪些内容?有什么临床意义?

望诊为四诊之一,就是医生运用自己得视觉对患者得精神、面色、形体、动态以及舌象、排泄物等进行观察得一种诊断方法。中医学认为,人体内在得各种病理变化,必然要反映到体表上来,所以应注意观察神、色、形、态得变化;①神,就是人体生命活动得表现,通过眼神、呼吸、语言等方面反映出来。神来源于人得精气,因此,一个人有神还就是无神,可以反映精气得盛衰,精气充足则有神,精气不足则无神;②色,指面色。面部得色泽,就是五脏气血盛衰得表现,若面色红润而有光泽为气血充足,表示健康,或即使患病,其病情也轻,预后也多良好;若面部得色泽呈现苍白,或铁青,或晦暗、枯槁不润,为气血不足,多为疾病严重,病程迁延,预后多不良;③形,指形体。形体强弱也反映脏腑功能得盛衰,内盛则外强,内衰则外弱。如骨骼

坚大、皮肤润泽、肌肉结实、胸廓宽阔,多为体质强壮,表示脏腑功能强盛;而骨骼脆小、皮肤枯槁、肌肉瘦削、胸廓狭窄,多为体质虚弱,表示脏腑功能不足;④态,指姿态。动态矫健灵活,就是健康得表现,若四肢关节不利或半身不遂等,则为疾病得状态;⑤、望舌,就是中医大夫重要得检查方法。主要就是观察舌质与舌苔两个部分。可测知脏腑得虚实,气血得盛衰;⑥望排泄物,主要包括大小便、痰液等,也可反映人体得寒热虚实。如大便稀溏为寒,小便黄浊为热。

16、望舌在临床上有何意义?舌诊得内容,主要就是观察舌质与舌苔两个部分。观察舌质,可知脏腑得虚实,气血得盛衰;审辨舌苔,可测知其病位得浅深、疾病得性质、病邪得进退及胃气得存亡。因此,舌诊在判断疾病得发展变化及其转归与预后方面,有重要得临床意义。①辨脏腑气血之盛衰:舌为心之苗窍,心得气血上通于舌,其她脏腑通过经络也与舌联系,因此,脏腑气血之盛衰,可以通过舌质与舌苔得异常变化而反映出来。如舌质淡红荣润得,就是为正常之色,多表示气血旺盛;舌质淡白,为气血虚弱;舌质紫暗,为气血瘀阻;舌苔薄白而润,为胃气旺盛,津液充足;舌光无苔得多为胃气衰败及胃阴大伤之证。②辨疾病之性质:舌苔黄燥得,多就是邪热炽盛,苔深黄而焦黑得则为热极。白苔多为寒,苔白而黏腻得多为有湿。腐腻之苔多属食积或痰浊。舌质紫暗或夹有瘀点、瘀斑得多为血瘀之证。

③辨病位之深浅:观察舌苔得厚与薄,能帮助了解病位得深浅。如在外感病中,舌苔薄得,多为病在初期,邪尚在表,病位较浅;苔厚得多系病邪入里,病位较深。薄苔往往随病邪得发展而逐渐增厚,相反,

厚苔往往随病邪得减退、外达而逐渐变薄。④辨病势之进退:舌苔由白转黄,或由黄转黑,说明病邪由表入里,由轻转重,就是病势向前进展得象征,如舌苔由润转燥,或由燥而变为干焦,或舌苔出现剥脱得,这就是热极伤津得现象,多表示病情危重;若舌苔由燥转润,为邪去津复之象,表明正能胜邪,津液渐充,病情转愈之兆。⑤辨病之转归与预后:凡舌色荣润、舌体柔与而有血色得多为吉象,预后多良好;凡舌色枯暗、舌体强硬而无血色得,或舌有裂纹,或无苔而胖嫩得,多为气血衰败之征,预后多不良。总之,舌诊就是比较重要得一种诊法,对临床诊断有一定帮助,但必须结合其她诊法,互相参照,全面分析,才能获得正确得诊断。

17、舌质得颜色共分几种,各主何证?

正常人舌质得颜色淡红而润,深浅适中。属于病理性得舌质约有五种颜色,即淡白舌、红舌、绛舌、紫舌及青舌。现分述如下:淡白舌:舌色浅于淡红,多为气血亏虚,阳气不足之象。淡白而舌体瘦多为气血不足,淡白而舌体胖嫩多为阳气亏虚。红舌:舌色深于正常人,多主热证。热盛气血上壅,故现红色。有虚实之分,既可见于实热证,又可见于虚热证。舌色鲜红,伴有苔黄为实热证,舌色鲜红,苔少或无苔为虚热证。舌红在不同部位可为不同脏腑得热证,如舌尖赤为心火上炎,舌边赤为肝胆有热,舌中心干红为胃阴亏。绛舌:舌色深红为绛舌,多主热盛阴虚。外感热病中见绛舌,多为热入营血得标志,常见于热性病。内伤杂病中见绛舌,多属阴虚火旺。若舌尖独绛,多为心火上炎之证;舌绛而光亮无苔如镜面,为胃阴已亡。紫舌:舌见

紫色,主病有寒热之分。舌呈淡紫色,主寒证;舌呈青紫色而有斑点,主瘀血证;舌呈绛紫色,主热证。青舌:又名水牛舌,主寒证与瘀血证。

18、舌苔就是怎样产生得?苔分几种,各主何证?

舌苔,就是胃气上蒸而生。正常人有一层薄白苔,不干不湿,不滑不燥,这就是胃气正常得表现。如脏腑有病,胃气挟病邪之气上蒸,其苔色即可发生改变。观察舌苔得异常变化,就是舌诊得重要内容。临床上常见得舌苔,大致可分为白苔、黄苔、灰苔、黑苔四种,现分述于下:白苔:一般常见于表证、寒证。但有时也见于热证。舌苔薄白而润,多为外感风寒,病犹在表;舌淡苔白多为寒证;若白苔满布如积粉得,为积粉苔,多由外感秽浊不正之气,毒热内盛之征,常见于瘟疫,亦见于内痈。黄苔:主热证、里证。一般来说,苔色越黄,热邪越盛,淡黄为热轻,深黄为热重,焦黄为热结。苔黄而滑者,多属湿热;薄黄而干,表示热邪伤津;如黄燥而生黑刺,或中有裂纹者,多就是热结已深,气阴已耗。灰苔:灰苔为浅黑色,主里证。灰苔既主寒,也主热,主要从苔得润燥来分辨寒热。若苔灰而润者,则主寒,而苔灰而燥者,则主热。黑苔:苔现黑色,多属里证。主热极又主寒盛。病情较重时多见。若苔黑而润滑,舌质较淡白得,多为寒极;若舌苔黑,干燥少津,甚则舌生芒刺,多为热极伤阴,阴津耗伤之证。总之,苔之润燥,就是辨别黑苔主病属热属寒之关键。

19、察舌应注意哪些事项?

①注意光线:望舌时,须让患者面向光亮处,使光线直射口内,不要

在有色得窗下进行望诊。在夜间望舌时,应在强光下进行,否则不易分辨舌得颜色,所以一定要注意光线得明暗;②注意染苔:某些食物或药物,可使舌苔染上某种颜色,而不易分辨其苔色与燥湿。如食橄榄、乌梅,可使舌苔染黑,服黄连素、核黄素等药物,能使舌苔染黄。所以,在临床诊察时,发现舌苔突然变化,或苔色与病情不符,应详细询问其饮食及服药情况,确定其就是否染苔,以免误诊;③其她:饮食得磨擦或刮舌后,可使舌苔变薄;饮水后可以使舌质湿润;进冷食后,可以使舌质暂时变白;进热食或辛辣食物后,可以使舌质暂时变红;因鼻塞不通而张口呼吸得患者,其舌面较干燥等。

20、舌苔得厚薄、潮润、腐腻有何临床意义?

舌苔厚薄,苔薄,病邪轻浅,苔厚表示病邪较盛。舌苔糙润,津液上承就是润泽得,望之枯润,扪之无津,称为燥,热盛伤津,苔面望之有润,扪之滑利而湿,称为滑苔,多就是水湿内停之征。舌苔腐腻,腐苔就是形如豆腐渣堆铺舌面,苔质松软而厚,揩之可去,多因胃中腐败之清气上升而成,常见于食积、痰浊。腻苔就是舌面上盖着一层浊而滑腻得苔垢,颗粒细腻而致密,拭之不去,多见于湿浊之邪困脾,阳气被抑得病变,如痰饮、湿温等。

关于开展2018年度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的计划

关于开展2018年度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 班的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科室的建设,促进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使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应用,特制定本计划。 一、主办与承办单位 本次培训由泸溪县卫生计生局主办,泸溪县民族中医院承办。 二、培训目标 1、通过举办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逐步建立起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有效机制,全面提高我县城镇卫生院、农村及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专业技术水平; 2、切实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让广大基层人民群众能方便享受到“简、便、验、廉、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服务; 3、提高医生利用中医特色诊疗技术防病治病的能力,为我县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4、为我县健康扶贫工作贡献应有力量。 三、培训对象 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含公卫专干、妇幼专干)。 四、培训内容 此次培训班将以讲座、中医特色治疗技术现场演示等形式展示。并邀请了湘西州民族中医院副院长王小军(副主任医师)等专家对中

医特色诊疗技术进行授课及演示。(具体授课内容见附表) 五、培训地点 泸溪县民族中医院六楼大会议室 六、培训时间 2018年11月16日至18日共三天,2018年11月16日上午报到,下午14:30开始培训。报到地点:泸溪县民族中医院医务科。 七、考核与发证 培训结束后进行结业考核,考核合格者由发放二类学分10分。八、食宿安排 食宿由泸溪县民族中医院统一安排。住宿:辛女宾馆。早餐自理; 中餐:12:00;晚餐:17:30;就餐地点:茂华大酒店 九、组织管理 1、由泸溪县卫生计生局负责做好中医适宜技术培训项目的宣传、培训学员的组织及培训的监督、检查工作。 2、由泸溪县民族中医院具体负责培训实施工作,包括学员报到、整理培训教学、学员管理及考试考核。 3、为做好此次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工作,特成立了以金泽院长为组长的管理小组,具体成员如下:李美云、郑兴国、杨丽。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度和实施方案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度和实施方案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泰顺县中医院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度和实施方案为了加强我县农村中医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项目建设的要求,并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培训目标 通过项目推广培训,逐步建立起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有效网络和机制,全面提高我县农村、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专业技术水平,切实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让广大基层人民群众能方便享受到“简、便、验、廉、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服务。向基层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3年内,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推广覆盖面达到100%,村卫生室推广覆盖面达到70%以上;向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10类3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够按照中医药适宜技术操作规范开展6类以上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够按照中医药适宜技术操作规范开展4类以上技术,并及时做好技术应用效果评价及反馈总结工作;同时为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1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骨干。 二、培训范围及要求 1、培训范围 泰顺县中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专业技术人员。

2、培训要求 为本基地培养10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师资,每人掌握6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能开展10类45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骨干1名,每人掌握不少于4类中医药适宜技术。 三、培训内容 1、建立推广培训师资队伍及专家组 师资队伍由本院医护人员及参加了省市中医药适宜技术师资学习班的成员组成。并以师资队伍主要成员组成专家指导组。 成员:林军祥、吴立友、林碎康、季海疆、柳世海、许年彬、周春玲、周密、刘琼、蓝秀娟、齐丽花、刘月霞 专家指导组:吴立友、林碎康、季海疆 2、培训教材 按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要求使用《中医医疗技术手册》2013普及版,《浙江省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手册》,《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社区中医实用技术》。 3、培训内容 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泰顺基地合同选定的10类47项内容。

中医适宜技术实施方案

考勒乡卫生院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切实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的意见》,落实东乡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推动中医药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决定在我院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以防治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提高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使用率和知晓率,降低农民群众看病费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医疗、预防、保健工作中的作用,使农村中医药工作能够健康有序地进行。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使农民群众对于中医药适宜技术也能够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充分享受到“少花钱,治好病”的实惠。 一、成立组织 我院成立以马树德院长为组长、马麟麒、马煜博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二、项目筛选 充分利用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农村卫生服务中的作用,满足农村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中医药适宜技术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所选项目必须是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尤其是目前正在使用的、疗效确切的、群众反映良好的、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技术项目;二是要安全、有效,便于掌握;三是要具有

较强的实用价值,疗效较好;四是成本要低;五是要适合农村和基层应用。确定10项适合在镇卫生院推广使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组织培训学习确定4项适合在村级卫生室推广的中医药适宜技术组织培训学习。 三工作实施 1、推广方式:以集中培训为主,专家指导与自学为辅,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培训推广与临床使用相结合,确保培训与推广实效 2、设立针灸医疗科,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治疗与推广工作推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是继承和发展祖国传统医学,扩大中医药服务范围,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重要举措,对开发利用中医药资源,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工作,明确责任,精心组织,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开展推广工作。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广泛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宣传工作,采用宣传栏、传单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特点及疗效,大力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知晓率、认同率,引导群众自觉接受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带动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3、加强建设,分期培训。卫生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定期集中进行辅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试卷(一)答案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试卷(一)答案 .单项选择题,下面有四个答案,在括号内填入正确答案。总分 60 分,每题 4 分。 1、青黛散外用主治: ( C ) A, 积滞 B.痛经. C.痄腮. D.泄泻. 2、针刺中脘可治: ( A ) A, 胁痛 . B.感冒. C.咳嗽. D.中风. 3、风寒咳嗽选用中成药: ( D ) A, 羚羊清肺丸 . B.川贝枇杷膏? C. 二陈丸. D. 通宣理肺丸 . 4、风寒感冒主证: ( B ) A,发热、咽喉疼痛、痰黄粘稠 B.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 C. 年老或体虚、恶风寒、或发热、倦怠无力 D. 发执恶风、头身困重、胸脘痞闷 . 5、 痰湿阻肺选用中成药: ( C ) A,羚羊清肺丸. B.川贝枇杷膏. C.二陈丸. D.通宣理肺丸? 6、 风热感冒主证: ( A ) A,发热、咽喉疼痛、痰黄粘稠 B.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 C. 年老或体虚、 恶风寒、 或发热、 倦怠无力 D. 发执恶风、 头身困重、 胸脘痞闷 2、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 7、视物眩转,头重如裹,胸闷恶心食少多寐,属那种证型眩晕。 A, 肝阳上亢 . B .心脾两虚 . C .肝肾不足 8、 饮食停滞胃痛证型选用中成药( C ) A, 三九胃泰颗粒 . B .四君子汤 9、 脾胃虚寒胃痛证型选用中成药( A, 三九胃泰颗粒 . B .四君子汤 10 、八纲辨证中,哪一种是总纲: A,表,里. B.寒,热. D ) 、痰浊中阻 C. 保和丸 . D. 附子理中丸 . D ) C ) C.阴, .阳 C. 保和丸 . D. 虚, D. 附子理中丸 A,20. B.15. C.28. 12 、寒凝血瘀型痛经使用中成药: ( B. 益母草膏 . D..27. A ) A, 艾附暖宫丸 . 13 、浮脉的特点: A .轻取即得. C.元胡止痛片 D. 宁坤养血丸 A ) B. 浮大满指 14 、固摄作用是哪一和物质的功能( B ) A .血 B 气. C.津液 15 、痰饮的形成与哪三脏密切相关( C ) A,心,肝,肾. B.心,肺,脾. 、填空题。总分 30 分,每空 1 分。 1、中医区别于西 医的主要特点(辨证论治、整体观念。 C.浮散无力 D. 浮大中空 D. 痰液 C 肺,脾,肾 D. 肺,肝,肾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资料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资料 0h

目录 第一章推拿基本知识……………………………1-2页 第二章推拿的手法………………………………3-7页 第三章推拿的手法………………………………8-13页 h

第一章推拿基本知识 一、推拿的基本素质与要素 推拿医生的三项基本素质:良好的医德、健康的体魄、过硬的功夫。 推拿医生的临床三要素:诊断要明确、经穴要准确、手法要得当。 二、推拿时的几点注意 1、态度和蔼、严肃、要有同情心,要及时与患者交流,详细向患者交代治疗中的反应和禁忌事项,以免引起患者不必要的疑虑和恐惧心情。 2、医生要保持仪表端正,应洗手,剪指甲,冬天要暖手后再施术,体位要端正,除小儿推拿外,医生不可坐位。施术中不允许吸烟,食点心,不允许与患者开玩笑或有刺激性的谈话。 3、手法要得当:不过猛、不过重、不浮躁。 三、推拿后的反应 推拿后患者都有一些反应,如疼痛等症状加重或疗效非常明显,疼痛症状似乎完全消失等,这些都是推拿后常见的反应,要及时告诉患者,解除患者的误解。我们把这些反应归纳为三期:不适期、轻快期、疲倦期,取得疗效后可再分为两期:恢复期,痊愈期。 四、推拿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一)适应症:1、运动器官疾病:常见的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肢体关节病,肩与关节软组织损伤,脱位,瘫痪(偏瘫和截瘫)。2、内科疾病:胃痛,胃下垂,腹泻,糖尿病,失眠等。 3、儿科疾病:泄泻、疳积、发热、惊风、夜啼、盗汗、遗尿、肌性斜颈、小儿脑瘫等。 (二)禁忌症:1、有结核菌、化脓菌引起的运动器官病症不宜进行推拿。2、癌症一般不做推拿。3、皮肤病,正在出血的肢体部位不宜推拿。 1h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总结

2013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总结 根据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求,为了推进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和作用,更好地为我县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我局精心安排部署、分级组织实施了绛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组织实施 一是切实加强项目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加强项目 的组织领导和管理,为确保培训质量及推广项目工作 的顺利进行,成立了项目推广专家指导组,并明确了 职能、职责和任务。以中医院为基地,各基层单位也 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确保了项目推广工作的 组织领导。 一、科学制定项目推广实施方案。医院也按照卫生局 要求制定了项目推广实施方案,确保项目实施有序、 有效推进。 四. 是实施项目推广全面培训,确保推广工作有序推进。根据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求,结合我县农村中医药现状和实际情况,我县以县中医医院为培训基地,首先对全县各乡镇医疗机构的中医及中医爱好者进行了

培训,培训推广适宜技术项目10项以上,随后多次对全县的村卫生所人员进行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并结合实际,选择性地增加了一些火罐、艾灸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期间严格实行签到考勤制度,培训结束后,由县项目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命题,对参培人员进行了考试、考核,合格者颁发了统一印制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合格证》。通过培训使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适宜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发放实用的中医治疗器具,我们购买了大量的火罐、针灸针、艾灸盒、艾条等实用器具以方便将实用的技术在基层推广。 二、困难问题 一是项目培训教学的教材、资料组织不够。 二是参训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员欠缺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是培训的多,下去到现场指导的少,学员学完了以后能否很好的开展,并应运于临床这还是个未知数。 三、计划打算 为使基层中医药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更好地提高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中医药技术服务能力,对基层中医药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

**县中医医院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 **县财政局: 我院严格按川社财2011[167]文件精神,认真研究安排实施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具体安排如下: 一、电教设备配置30万元; 电教设备选项及设备参数要求,祥见附件一; 二、人员培训经费20万元; 三、1、适宜技术调研经费:约3.0万元 组织我院适宜技术推广人员**、**、**、***、**、**、**、到安徽省太和县中医医院、内江市、天全县中医医院对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进行调研,项目如下:**、**银于2011年7月到安徽省太和县中医医院、**、**、**2011年10月到内江市中医医院、天全县中医医院差旅费约30000.00元 2、筛选适宜技术项目及适宜技术推广项目教材、器材:约8.0万元 推广项目如下; (1)电针治疗偏头痛;(2)非药物“五联”综合方案治疗颈椎病; (3)针灸治疗带状疱疹;(4)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杜氏手法推拿治疗坐骨神经痛;(6)手法复位治疗颞颌关节脱位;(7)刮痧防治感冒技术;(8)温补法治疗慢性胃炎;(9)隔药饼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技术; 推广小组经过研究确定前8项为推广项目,并组织相关人员编写教材及购买器材。 推广小组编写教材及印刷费用约20000.00元 购买针灸针、电针治疗仪、神灯、颈椎牵引仪、刮痧板、艾条等器材 约60000.00元。

3、适宜技术推广小组成员的培训、经费:约2.8万元 我院推广小组派人员黄绍亮于2011年9月到省骨科医院进修学习。 ***于2011年4月到重医附一院进修学习及院内医务人员进行培训。 4、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经费:约6.20万元 2011年对院内医务人员培训60人,每人培训40学时, 2012年对全县乡村医务人员培训120人次,每人培训40学时, 2013年对全县乡村中医人员进行临床实习、测试、考核,对以上项目进行总结,筛选出更加有优势的项目进行推广。 授课人员每学时经费100.0元,共约8000.00元。 学员每人每天生活住宿费用90.0元,共约54000.00元。 ***县中医医院 2011年10月18日 附件;1 视频会议音响系统设计方案 设备名称设备品牌设备型号设备规格国别数量单位 全频音箱SOUNDBOSE HV-8B 频响:70Hz—20KHz 美国 4 只灵敏度(声压级1W/1M):96dB(1W/1M) 最大声压级(在1M计算):120dB 推荐输入功率:150 to 300W 短期负载功率:300W 长期负载功率:150W 覆盖角度(水平°×垂直°):60°×60° 高频驱动器:1×1〞Exit horn loaded 低频驱动器:1×8〞 标准阻抗:8Ω 体积(高×宽×深):435×248×275mm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试题及答案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试题及答案

韩店中心卫生院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试卷 单位: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穴位热敷现象不包括() A、透热 B、扩热 C、传热 D、散热 2.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的是()。 A、三阴交 B、渎鼻 C、足三里 D、外膝眼 3.雷火灸的作用不包括() A、活血化瘀 B、祛风除湿 C、消肿止痛 D、通络散结 4.钩活术疗法中局部放血目的是() A、祛瘀生新 B、活血散结 C、消肿止痛 D、活血化瘀 5.平衡针灸的作用机制就是针刺() A、中枢神经靶点 B、外周神经靶点 C、交感神经 D、副交感神经 6.带状疱疹常选用以下哪项疗法() A、平衡针 B、火针 C、铍针 D、雷火灸法 7.热敏灸疗法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可分为() A、单点温和灸、双点温和灸、三点温和灸、接力温和灸、循经温和灸。 8.钩活术疗法中进针钩治中不包括() A、钩治 B、割治 C、挑治 D、灸疗 9.头针疗法中治疗对侧下肢瘫痪选择的区域()

A、运动区上2/5 B、运动区中2/5 C、运动区上1/5 D、运动区中1/5 10.下列不属于头针疗法禁忌症的是() A、孕妇 B、囟门未完全闭合的婴幼儿 C、70岁以上的老人 D、心衰患者 11.火针疗法中细火针的直径() A、0.5mm B、0.8mm C、1.1mm D、1.5mm 12.火针疗法中散刺法常用于() A、头晕 B、心悸 C、呕吐 D、麻木 13.腕筋结常用的取穴是() A、神门 B、列缺 C、内关 D、阿是 14.腹痛为主的患者常选用雷火灸中() A、雀啄法 B、小回旋法 C、摆阵法 D、螺旋灸法 15.铍针整个治疗的关键步骤是() A、定位 B、消毒 C、进针 D、松解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针灸是和的合称。 2. 中医六腑是指:、、、、、。 3.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 4.毫针的结构分为5个部分: 、、、 、。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 方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强化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提升区属医疗卫生单位中医药服务能力,根据《肃州区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年活动实施方案》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通过建立创新中医药事业发展机制,激发医务人员使用和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居民使用和掌握中医药防病治病基本知识,提高社会中医素养,营造良好的中医药发展氛围,并最终为群众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二、实施原则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坚持“因人立项、广泛参与,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原则,通过严格审核项目申报人资质、设施设备、团队协调等条件,评估医疗安全环境,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医务人员运用辩证施治原则,因人、因病、因时开展和推广适宜技术。 三、实施范围 区属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妇幼保健站,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证书的医务人员。 四、实施阶段

申报阶段(2013年12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有医务人员根据申报条件,在本单位同意的基础上,提交申报表及相关资料,进行申报。 审核阶段(2014年1月1日-2014年1月31日):由区卫生局根据申报资料及实际工作情况,确定项目实施人(或团队)。 实施阶段(2014年2月1日-2014年10月31日):有项目实施人负责实施,区卫生局进行督查、巡查,随时了解项目进展及实施质量,作为年终项目验收依据。 验收阶段(2014年1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有区卫生局组织相关人员对项目实施进行验收,出具项目验收评估报告。合格者,拨付项目经费,不合格者,予以相应处罚。 五、项目内容 区卫生局设立以下适宜技术项目进行招标:三步三位九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华佗夹脊穴治疗颈椎病技术、穴位埋线治疗相关适宜病种技术、针刺“肩痛穴”治疗肩痛技术、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骨性膝关节炎技术、穴位注射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技术、电针配合艾盒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上病下治推拿法治疗肩周炎技术操作、四步十法推拿治疗失眠技术、健脑调神针刺法治疗失眠症技术、三步推拿法治疗不寐技术、小针刀治疗

中医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度

ⅩⅩ县中医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制度 为了加强我县农村中医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根据省、市、县卫生主管部门及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要求,并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培训目标 通过项目推广培训,逐步建立起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有效网络和机制,全面提高我县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专业技术水平,切实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卫生服务中的作用,让广大基层人民群众能方便享受到“简、便、验、廉、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服务。本项目结束后,使我县中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100%,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人掌握不少于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人掌握不少于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二、培训范围及要求 1、培训范围 ⅩⅩ县中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及全科医师。 2、培训要求

培训结束后,中医院、乡镇卫生院人员每人掌握不少于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村卫生室每人掌握不少于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三、培训内容 1、培训教材 使用国家中医管理局统编培训教材《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培训具体内容见ⅩⅩ县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培训内容(见附件一)。 4培训周期及时间 每年举办一次培训学习班,具体培训时间见开班通知。 四、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由我院名老中医及参加了全省中医药适宜技术师资学习班的成员组成。并以师资队伍主要成员组成专家指导组。 五、培训实施与组织管理 由ⅩⅩ县卫生局负责做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的宣传、培训学员的组织及培训的监督、检查工作。由ⅩⅩ县中医院具体负责培训实施工作,包括学员报到、整理培训教学、学员管理及考试考核等。 教学安排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强化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提升区属医疗卫生单位中医药服务能力,根据《肃州区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年活动实施方案》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通过建立创新中医药事业发展机制,激发医务人员使用和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居民使用和掌握中医药防病治病基本知识,提高社会中医素养,营造良好的中医药发展氛围,并最终为群众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二、实施原则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坚持“因人立项、广泛参与,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原则,通过严格审核项目申报人资质、设施设备、团队协调等条件,评估医疗安全环境,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医务人员运用辩证施治原则,因人、因病、因时开展和推广适宜技术。 三、实施范围 区属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妇幼保健站,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证书的医务人员。 四、实施阶段 申报阶段(2013年12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有

医务人员根据申报条件,在本单位同意的基础上,提交申报表及相关资料,进行申报。 审核阶段(2014年1月1日-2014年1月31日):由区卫生局根据申报资料及实际工作情况,确定项目实施人(或团队)。 实施阶段(2014年2月1日-2014年10月31日):有项目实施人负责实施,区卫生局进行督查、巡查,随时了解项目进展及实施质量,作为年终项目验收依据。 验收阶段(2014年1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有区卫生局组织相关人员对项目实施进行验收,出具项目验收评估报告。合格者,拨付项目经费,不合格者,予以相应处罚。 五、项目内容 区卫生局设立以下适宜技术项目进行招标:三步三位九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华佗夹脊穴治疗颈椎病技术、穴位埋线治疗相关适宜病种技术、针刺“肩痛穴”治疗肩痛技术、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骨性膝关节炎技术、穴位注射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技术、电针配合艾盒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上病下治推拿法治疗肩周炎技术操作、四步十法推拿治疗失眠技术、健脑调神针刺法治疗失眠症技术、三步推拿法治疗不寐技术、小针刀治疗相关适宜疾病、熏洗疗法治疗相关适宜疾病、针刺治疗相关适宜疾病、拔罐治疗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试题及答案

韩店中心卫生院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试卷 单位: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穴位热敷现象不包括() A、透热 B、扩热 C、传热 D、散热 2.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的是()。 A、三阴交 B、渎鼻 C、足三里 D、外膝眼 3.雷火灸的作用不包括() A、活血化瘀 B、祛风除湿 C、消肿止痛 D、通络散结 4.钩活术疗法中局部放血目的是() A、祛瘀生新 B、活血散结 C、消肿止痛 D、活血化瘀 5.平衡针灸的作用机制就是针刺() A、中枢神经靶点 B、外周神经靶点 C、交感神经 D、副交感神经 6.带状疱疹常选用以下哪项疗法() A、平衡针 B、火针 C、铍针 D、雷火灸法 7.热敏灸疗法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可分为() A、单点温和灸、双点温和灸、三点温和灸、接力温和灸、循经温和灸。 8.钩活术疗法中进针钩治中不包括() A、钩治 B、割治 C、挑治 D、灸疗 9.头针疗法中治疗对侧下肢瘫痪选择的区域()

A、运动区上2/5 B、运动区中2/5 C、运动区上1/5 D、运动区中1/5 10.下列不属于头针疗法禁忌症的是() A、孕妇 B、囟门未完全闭合的婴幼儿 C、70岁以上的老人 D、心衰患者 11.火针疗法中细火针的直径() A、0.5mm B、0.8mm C、1.1mm D、1.5mm 12.火针疗法中散刺法常用于() A、头晕 B、心悸 C、呕吐 D、麻木 13.腕筋结常用的取穴是() A、神门 B、列缺 C、内关 D、阿是 14.腹痛为主的患者常选用雷火灸中() A、雀啄法 B、小回旋法 C、摆阵法 D、螺旋灸法 15.铍针整个治疗的关键步骤是() A、定位 B、消毒 C、进针 D、松解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针灸是和的合称。 2. 中医六腑是指:、、、、、。 3.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 4.毫针的结构分为5个部分: 、、、 、。 5、中医六淫是指、、、、、。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总结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总结 根据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技术要求,为了推进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和作用,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服务,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现将中医适宜技术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科学制定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按照卫生局要求制定了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确保中医适宜技术实施有序、有效推进。 二、实施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全面培训,确保推广工作有序推进。根据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医适宜技术要求,结合我院中医药现状和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有效机制,我院推广不少于15 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全面提高医务人员中医药专业技术水平, 在要求时限内完成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 三、培训效果评价:促进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提高了西医人员中医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现代医学知识、技能和临床经验有机结合,熟练地运用中医药、中西结合方法防治疾病。提

高我院医护人员的中医药理论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是发放实用的中医治疗器具,我们购买了大量的火罐、针灸针、艾灸盒、艾条等实用器具以方便将实用的技术在基层推广。 五、存在的困难问题:一是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教学的教材、资料组织不够;二是参训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员欠缺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是培训的多,下去到现场指导的少,学员学完了以后能否很好的开展,并应运于临床这还是个未知数。 中医药管理科 二0—四年八月三十日 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简介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简介 一、项目背景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及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中医医疗和健康服务的意见》(国中医药医政发(2017)23号)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等文件精神,结合《中医药法》“发展中医药教育,培养中医药人才,运用并推广适宜的中医药技术法”要求,经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和卫生计生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人才中心)充分沟通、友好协商,双共同合作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 二、项目概述 根据国务院《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及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中医医疗和健康服务的意见》(国中医药医政发(2017)23号)精神,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委托中医养生康复医疗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养生康复专委会)负责本项目具体实施工作,并由养生康复专委会牵头组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项目专家委员会),养生康复专委会负责项目教育培训工具开发、项目师资培训及考核平台建设、教学点及项目日常运营工作。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工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标准化培训服务,

在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发挥示引领作用。 三、项目体系 项目以《中华人民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版)为参考依据,结合中医药适宜技术,围绕针法类、灸法类、按摩疗法、中医外治疗法、中医服法、中药炮制及女性健康调理开展七大类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项目。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建立基本职业培训包制度”为要求,通过开展针对健康服务岗位职业服务需求为导向的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提高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服务技术水平,进而形成“人民健康需求+职业化培训+健康服务职业化发展”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规化、标准化、统一化”为基本原则,整合中医药行业专家、高等院校及行业专业学术团体资源,以岗位技能培训为核心,以社会化服务需求为导向,通过搭建项目培训信息工作平台、建立项目培训管理制度、开发项目培训服务工具,积极为医药卫生行业的学历教育机构、专业培训机构、健康服务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及管理服务,共同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工作。 通过建立项目管理制度体系,编制《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对项目开发、机构遴选、培训实施、考核管理等建立全流程的制度管理体系,以保障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培训项目工作实施的规化要求。 通过中医药行业专家、高等院校及行业专业学术团体资源,以人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方案

儋州市中医医院 关于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的实施方案为了加强乡镇中医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促进基层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缓解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我院作为儋州市项目院之一,为确保推广项目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根 据国家 和省中医药管理局的有关部署,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的 通过项目推广培训,进一步全面提高各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专业技术水平,切实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乡镇服务中的作用,让广大基层人民群众能方便享受到“简、便、验、廉、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服务。 二、培训范围及对象 1、各乡镇卫生院 2、各卫生院派两名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以上参加 三、培训内容 1、培训师资人员 吴晓东中医主治医师 陈贤家中医主治医师 李燕针灸推拿师 页脚内容1

羊壮绵中医主治医师 徐立峰中医主治医师 2、培训方式 采取面授与跟班学习,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培训内容 儋州市中医医院适宜技术推广项目面授培训内容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四、培训时间 初步计划在2016年3月初开始进行门诊和临床跟班学习,具体安排看跟班学习的学员人数再确定培训时间阶段。 五、培训实施与组织管理 由我院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办具体负责培训实施工作,包括学员报到注册、后勤服务、学员管理及考试考核等。 1、培训计划 乡镇卫生院人员培训安排为32天,其中学员面授培训2天,跟班学习30天〔教学总时数128学时(含讲座),其中理论教学8学时,实践教学120学时〕;(培训教学计划详见附件1) 页脚内容2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心得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心 得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XXX卫生院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总结 XXX卫生院组织员工及乡医参加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认真汲取了多位老师的指导教育后,获益良多。短暂的培训虽然结束了,可是在培训过程中获得的心得体会却深深地影响了大家,特别是对养身之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将培训总结分享给大家: 一、中医特色凸显,内涵丰富,疗效明确。 针对亚健康人群、疾病恢复期康复理疗、防病保健的一个治未病中心。充满中医药文化氛围的门诊,安静整洁,各具特色,为病人提供贴心的个体化服务。不仅仅在病房,把中医特色服务延伸到门诊,在门诊设立专区,中医特色治疗室,还有几张理疗床。体现出中医专科康复医生在中医特色治疗中的重要性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另外心科的药物罐、中药定向透药、耳穴压豆、足浴推拿等,妇科的各种大小封包、气压肢体血液循环治疗仪、盆底肌肉功能障碍治疗仪,康复理疗科的宫廷正骨手法,疼痛科的万维注射止痛疗法、弧刃针刀治疗等都在传统疗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拓展,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二、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大家,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在这个被西方的风俗习惯及思潮日日侵扰的今天,在

这个人人拜金的物欲横的今天,学习传统的优良的东西,渐渐被大家觉得稀奇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通过这次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更进一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

中医院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总结

中医院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总结 迎春林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服务于人民群众,提高中医药诊疗水平,提高广大基层医疗技术人员运用新技术的能力,我院根据中医药特色推荐技术重点推广项目中筛选出本县城病源性广、适宜性大、实用性强、操作简便,并结合我院中医特色为我院重点主持推广项目。 现将我院半年来开展的农村卫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积极开展技术推广工作 1、在县适宜技术推广的组织下一个星期一次下乡督查检查,并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及时反馈推广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项目应用单位保持密切联系。 2、半年到社区进行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及中医药适宜技术义诊,并发放适宜技术推广宣传资料。 3、具体工作执行情况开展培训工作于2014年1月9日-6月30日开展了一期县专家集中授课的培训班,全县22个乡镇医院及村卫生室参加了培训,培训率达到100%. 二、不足及今后工作建议 1、进一步提高认识,克服走过场思想,对引进、推广卫生适宜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或单纯追求经济效益。 2、利用各种适宜的宣传方式与工具,加大宣传力度,提

高群众知晓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部分基层医生对中医药适宜技术掌握还不熟练,应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结合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专家与上级医院也要加强技术指导。 4、提高基层医生的使用意识,调动学习应用积极性,要加强对各乡镇卫生院的考核与指导,并与各开展适宜技术的乡镇医院紧密联系,做好相互间的协调工作和指导工作,发现问题共同协商解决。 5、将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督和后续管理工作,并协助上级主管部门总结和摸索出一套效果明显、能结合基层实际情况的推广方式,建立卫生科技成果与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长效机制,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群众。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试卷答案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试卷(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面有四个答案,在括号内填入正确答案。总分60分,每题4分。 1、青黛散外用主治:(C) A,积滞 B.痛经. C.痄腮. D.泄泻. 2、针刺中脘可治:(A) A,胁痛. B.感冒. C.咳嗽. D.中风. 3、风寒咳嗽选用中成药:(D) A,羚羊清肺丸. B.川贝枇杷膏. C.二陈丸. D.通宣理肺丸. 4、风寒感冒主证:(B) A,发热、咽喉疼痛、痰黄粘稠. B.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 C.年老或体虚、恶风寒、或发热、倦怠无力 D.发执恶风、头身困重、胸脘痞闷. 5、痰湿阻肺选用中成药:(C ) A,羚羊清肺丸. B.川贝枇杷膏. C.二陈丸. D.通宣理肺丸. 6、风热感冒主证:(A) A,发热、咽喉疼痛、痰黄粘稠. B.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 C.年老或体虚、恶风寒、或发热、倦怠无力 D.发执恶风、头身困重、胸脘痞闷. 7、视物眩转,头重如裹,胸闷恶心食少多寐,属那种证型眩晕。(D ) A,肝阳上亢. B.心脾两虚. C.肝肾不足 D 、痰浊中阻 8、饮食停滞胃痛证型选用中成药(C ) A,三九胃泰颗粒. B.四君子汤. C.保和丸. D.附子理中丸. 9、脾胃虚寒胃痛证型选用中成药(D) A,三九胃泰颗粒. B.四君子汤. C.保和丸. D.附子理中丸. 10、八纲辨证中,哪一种是总纲:(C) A,表,里. B.寒,热. C.阴,.阳 D.虚,实. 11、中医病脉有多少种:(C) A,20. . . D..27. 12、寒凝血瘀型痛经使用中成药:(A) A,艾附暖宫丸. B.益母草膏. C.元胡止痛片. D.宁坤养血丸. 13、浮脉的特点:(A) A.轻取即得. B. 浮大满指 C.浮散无力 D.浮大中空 14、固摄作用是哪一和物质的功能(B ) A.血B气. C.津液 D.痰液 15、痰饮的形成与哪三脏密切相关(C ) A,心,肝,肾. B.心,肺,脾. C肺,脾,肾. D.肺,肝,肾 二、填空题。总分30分,每空1分。 1、中医区别于西医的主要特点(辨证论治、整体观念。) 2、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 3、瘀血致病特点:(疼痛,肿块,出血,其他方面) 4、中医六腑是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5、中医奇恒之府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6、中医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 三、简答题。

中医药适宜技术考试(附答案)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青黛散外用主治:(C) A,积滞 B.痛经. C.痄腮. D.泄泻. 2、针刺中脘可治:(A) A,胁痛. B.感冒. C.咳嗽. D.中风. 3、风寒咳嗽选用中成药:(D) A,羚羊清肺丸. B.川贝枇杷膏. C.二陈丸. D.通宣理肺丸. 4、风寒感冒主证:(B) A,发热、咽喉疼痛、痰黄粘稠. B.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 C.年老或体虚、恶风寒、或发热、倦怠无力 D.发执恶风、头身困重、胸脘痞闷. 5、痰湿阻肺选用中成药:(C ) A,羚羊清肺丸. B.川贝枇杷膏. C.二陈丸. D.通宣理肺丸. 6、风热感冒主证:(A) A,发热、咽喉疼痛、痰黄粘稠. B.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 C.年老或体虚、恶风寒、或发热、倦怠无力 D.发执恶风、头身困重、胸脘痞闷. 7、视物眩转,头重如裹,胸闷恶心食少多寐,属那种证型眩晕。(D ) A,肝阳上亢. B.心脾两虚. C.肝肾不足 D 、痰浊中阻 8、饮食停滞胃痛证型选用中成药(C ) A,三九胃泰颗粒. B.四君子汤. C.保和丸. D.附子理中丸. 9、脾胃虚寒胃痛证型选用中成药(D) A,三九胃泰颗粒. B.四君子汤. C.保和丸. D.附子理中丸. 10、八纲辨证中,哪一种是总纲:(C) A,表,里. B.寒,热. C.阴,.阳 D.虚,实. 11、中医病脉有多少种:(C) A,20. B.15. C.28. D..27. 12、寒凝血瘀型痛经使用中成药:(A) A,艾附暖宫丸. B.益母草膏. C.元胡止痛片. D.宁坤养血丸. 13、浮脉的特点:(A) A.轻取即得. B. 浮大满指 C.浮散无力 D.浮大中空 14、固摄作用是哪一和物质的功能(B ) A.血B气. C.津液 D.痰液 15、痰饮的形成与哪三脏密切相关(C ) A,心,肝,肾. B.心,肺,脾. C肺,脾,肾. D.肺,肝,肾 二、填空题 1、中医区别于西医的主要特点(辨证论治、整体观念。) 2、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 3、瘀血致病特点:(疼痛,肿块,出血,其他方面) 4、中医六腑是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5、中医奇恒之府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6、中医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

中医适宜技术的工作计划

中医适宜技术的工作计划 篇一:中医适宜技术的工作计划为了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创建省级和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有关文件精神,我们认真对照《安徽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建设标准》相关要求,对我们在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和推广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自查,制定整改措施,本着发掘自身优势,努力使优势达到有效发挥和提高;找出问题所在,不足要进行改进和完善的原则,现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计划 1、积极建立和健全中医药队伍,完善中医相关科室设置和基本设备的配备,为进一步全面开展中医药服务和推广适宜技术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中心现有中医药人员9人,其中副主任中医师2人,主治中医师3人,引进中医人才(中医学院应届毕业生)1人,主管中药剂师1人,推拿针灸专业人员有待引进和加强。 2、加大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推广和应用的力度,我们要根据中心实际技术力量和社区对中医药的需求制定适宜技术项目和具体推广办法,扩大应用面,提高受益面,在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和疑难杂症疗效差方面作出积极的贡献。 我中心已具备一定的中医技术力量和病员基础,但是基本

上集中在解决专科疾病和疑难杂症方面,而相关中医康复科室没有集中设置,未形成浓厚中医康复氛围,更没有深入社区开展经常性、持续性的中医康复活动,尤其是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不多不规范,相关的健康教育跟不上,此外由于居民认知度不高,参与的积极性不大,结果没有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养生保健方面的积极作用。目前工作与政府的要求,居民的希望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工作要注意和加强改进的重点。 3、我们要积极做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提高工作, 对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实用,需要及时改进和总结,不断地完善和提高。同时我们要借助社区卫生培训基地有利平台,以及我们在构建社区卫生服务实践和理论体系方面具有的领先优势,认真做好对全科医生在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和使用方面的培训和指导工作,为使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实施方案 1、根据《建设标准》的要求和中心的实际情况,高标准,严要求,克服困难,努力使中医药人员数量、科室设置、开展适宜技术项目和疗效评估方面达标。 2、为了使中医药适宜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要根据社区居民实际健康需求和中心自身中医药特色,制定可行性工作计划和实施项目如我中心在“痛点注射治疗颈椎病、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