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教案设计

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教案设计
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教案设计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

方琼

复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了解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感知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的艰辛历程。

(2)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问题,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3)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前人敢与改革的勇气、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2)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加深对改革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重点与难点:

重点:近代化的四次探索活动;

难点:近代化的探索为什么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授课过程:

导课:1840年,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后,列强纷至沓来,中华民族陷入苦难和屈辱的深渊。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了,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今天,我们就来复习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一、知识梳理

1、近代化含义:

简单地说,就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寻求新出路的过程。包括:

(1)思想的近代化: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思想和政治制度;

(2)政治的近代化:实现政治民主化,由封建专制到民主政治。

(3)经济的近代化:由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过渡。

2、中国近代化探索包括的主要历史事件:

(1)洋务运动(2)戊戌变法(3)辛亥革命(4)新文化运动

3、直击课标,了解本单元内容在课标中的要求。

4、排排坐:出示历史人物,分辨其分属哪些政治派别,主要主张是什么.

5、小试牛刀:

(1)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造成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最先起来进行探索活动的是()A、农民阶级 B、地主阶级 C、工人阶级 D、资产阶级

(2)“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A、顽固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洋务派

D、资产阶级

(3)在一篇题为《中国简史》的杂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C、展现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D、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精神

6、自主学习:完成学案,梳理本单元的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辨析、探究。

7、真假难辨:

(1)江南制造总局创办之初,李先生的爷爷就在那工作过。有一次上班迟到被打了四十大板。()

(2)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可以打到,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辛亥革命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3)1912年,为一睹大总统的风采,许多外地人坐飞机到南京,并拍照留念。()

二、合作探究

1、探究一: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在近代化的过程中都起到了什么作用?

2、探究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向西方学习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板书展示: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

(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新文化运动(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追求民主和科学)

试归纳总结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1)在方法上:向西方学习。

(2)在学习层面上;从学习西方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3)中国的近代化探索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反映中国先进人物为挽救民族危亡前仆后继的斗争精神。

3、探究三:阅读材料:

事实说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

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要解决中国发展进步问题,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

----------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分别指的是什么?

(2)“先进理论”、“先进社会力量”又指的什么?

启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三、热点追踪

时事材料:历经百年奋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成为不可逆转、不可阻挡

的发展趋势。面向未来,全体中华儿女应当更加紧密地携起手来,汇聚在民族复兴旗帜下,砥砺奋斗精神,共绘发展蓝图,共襄振兴大业,努力作出无愧于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无愧于我们伟大民族的历史贡献。

——胡锦涛纪念中华民国成立100周年讲话

链接知识: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1)1894年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2)190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

(3)1906年提出“民族”、“民权”、“民生”,即“三民主义”,成为领导革命的旗帜。(4)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

(5)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一系列法令。

(6)1924年,参加国民党一大并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

(7)1924年,在广州黄埔创办黄埔军校。

教师总结: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20世纪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位伟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中国革命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他的革命功绩和精神永远为后人所牢记。

四、中考链接

(2011·安徽)15.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奋斗。

材料一现代中国人,出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

⑴材料一种“孙先生”指的是谁?(2分)他一生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2分)

答案:(1)孙中山。(2分)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2分)

⑵“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的任务是什么(2分)

答案:(2)领导中国人民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的共和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2分)

五、课后探究

1、谈谈我们今天纪念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现实意义?

2、作为中学生,应从孙中山先生身上学习哪些优秀品质?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始终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救国之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近代史的探索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人民版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二轮复习) (1840-1895) 授课时间:2015年4月1日上午第3节 授课班级:高三(6) 授课教师:庄爱平 【2015年考纲要求】 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 (2)太平天国运动。 (3)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新思想的萌发 (2)林则徐“开眼看世界”;魏源的《海国图志》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3)报刊的发展 【学情分析】 我校为省三级达标高中。2015届高三共有两个文科班。高三年级的历史学习,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历史的终点,更是关键。一轮复习已经结束,根据我们学校高三学生起点低,基础差的实际,二轮复习本着准确定位教学起点,夯实基础,瞄准高考,培养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从而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设计思路】 1.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建立的历史,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不断抗争与探索的历程,更是近代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程。本节课为高三第二轮复习课,打破人民版历史教材专题体系,节选中国近代史(1840-1895).复习时注意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条主线的交融与影响,准确把握中国近代史的内容。 2.本节课以近代化(现代化)史观为指导,整合中国近代史知识,揭示中国近代化道路的艰难历程,学习时,应了解近代化(现代化)史观的基本内容,加深对节课内容的理解,提高复习效率。 3.近代化(现代化)史观认为相对于传统而言,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近代化的实质是实现社会的转型,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化为现代工业社会。【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与失败。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思想上从林则徐、魏源等“师夷长技以制夷”。社会生活上:外国生活方式逐步进入中国。认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2、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探究法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复习总结课)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 复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了解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感知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的艰辛历程。 (2)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问题,加深对历史的理解。(3)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前人敢与改革的勇气、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 (2)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加深对改革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近代化的四次探索活动; 难点:近代化的探索为什么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授课过程: 导课:1840年,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后,列强纷至沓来,中华民族陷入苦难和屈辱的深渊。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了,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今天,我们就来复习第六专题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知识梳理: 教师出示幻灯片“复习目标”,学生朗读目标。 屏幕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复习内容,即中国近代化探索包括的主要历史事件: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一、洋务运动 教师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洋务运动”,完成学案上关于洋务运动的知识梳理表格。

近代化的探索——教学设计

《近代化的探索》教学设计 【课题】 课题:专题选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下的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课型:公开课 授课时间:1课时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有关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查找、分析、归纳知识要点的能力,及全面地、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感受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做出的伟大探索,学习先辈们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心怀祖国的高度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近代化探索的三个发展阶段和四次探索活动 2、难点: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认识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学习这个专题的内容时,基本上可以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但对于知识点的整合,知识体系的构建还存在问题,因此在这节复习课上,我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理清近代化探索的发展脉络,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法学法】 教法:提问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引导法等。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等。 【教学设计】 我的教学内容总共分为五个环节: 环节一:知识回顾,整体感知(3分钟) 环节二:自主构建,形成体系(10钟) 环节三:拓展延伸,深化认识(7分钟)

环节四:实战演练,链接中考(15分钟) 环节五:课堂小结,升华情感(5分钟) 环节一:知识回顾,整体感知(3分钟) 导入设计:多媒体播放《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现场。 提问:以上图片涉及到了哪些战争反映的主题是 生: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主题是西方列强的侵略。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向学生讲解为挽救民族危亡,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觉醒,开始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出路的探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复习的专题——近代化的探索。 释义:所谓“近代化”就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出路的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上的科学化。 展示【学业水平考试】要求 设计意图:导入设计的目的是为承上启下,让学生了解为救亡图存,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出路的探索,以此导入新课。展示考纲要求是为了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树”。环节一中用到的方法有:提问法和讲授法 环节二:自主构建,形成体系(10钟) 设计:安排学生对近代化的四次探索活动进行知识的自主梳理,填写表格(导学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肯定会有不理解甚至是易混淆的知识,如对洋务运动的正确评价、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及历史意义等。我会把这些问题提出来,再次给生明确:洋务运动前期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了一系列近代军事工业,后期在求富的口号下创办了一系列近代民用工业,它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但却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民族、民权、民生”而非“民主”,它结束的是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而不是封建制度(如图1)。之后,在我进行知识梳理的时候,我会重点引导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中国近代史上,曾出现过一个人数众多的组织。他们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以反洋教为共同目标。他们是 A.太平军 B.义和团 C.洋务派 D.维新派 2.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3.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这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B.湖北织布局C.开平煤矿D.上海轮船招商局4.1900年4月以后,直隶保定城内的坛口“日盛一日”,并且竖起“保清灭洋”旗帜,教堂“无论天主、耶稣悉付一炬”。这里描述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D.新文化运动 5.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俄国B.日本C.德国D.美国 6.小华同学在图书馆读到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中的段文字:“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他据此判断康有为主张 A.实行洋务运动 B.推行维新变法 C.进行暴力革命 D.开展新文化运动 7.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8.观察下图,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态度的变化,可以判断出这种情况出现在()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9.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 思”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D.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10.洋务运动时期某留学生想到军事企业中工作,你认为他应进哪一家企业() A.轮船招商局B.福州船政局C.开平煤矿D.汉阳铁厂 11.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自强”的具体做法是创办 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湖北织布局 D.江南制造总局 12.台湾是中国的宝岛,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但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祖国宝岛台湾曾流落他乡,受尽了屈辱。你知道哪个国家曾割占台湾吗?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13.“他们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客观地看,他们能够从磐石般沉重、数千年积滞的传统营垒中突破而出,很不容易。”“他们”的历史功绩是() A.创办近代工业B.黄海海战壮烈殉国 C.矢志为变法献身D.兴办大生纱厂 14.2019年4月23日,为纪念新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我国在青岛海域举行的海上阅兵备受世界关注。我国海军近代化开始于 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百日维新D.抗击八国联军15.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关键人物。李鸿章的下列活

近代化的探索_复习课教学设计说明

《近代化的探索》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中国近代化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以曾国藩、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1898年的戊戌变法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盟的作用。等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统治。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主要代表人物有独秀、大钊、鲁迅、胡适等。本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在整个中国近代史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本单元知识结构 本单元的主题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从经济、政治到思想的学习过程,层层深入。

3、教学目标和要求 (1)知识目标: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如分析评价洋务运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认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但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②认识到维新变法是在民族危机关头,由资产阶级推动,清政府实行的一次自救运动。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③通过对辛亥革命的学习,认识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使国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④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为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了思想基础。 ⑤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前途命运,培养学生爱国救国意识和振兴中的历史责任感。

第二单元: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复习教案.docx

蕿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 莄复习目标: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羂1、知识与能力: 蚁(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羀(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肆(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羅(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螁2、过程与方法: 肇(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了解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为挽救民族危 亡所做的努力,感知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的艰辛历程。 螇(2)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问题,加深对历史的 理解。

螄(3)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的意识。 袁3、情感态度价值观: 蒇(1)学习前人敢与改革的勇气、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追求民族自强的爱 国主义情感。 芅( 2)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薂(3)加深对改革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 承受挫折的能力。 羁重点与难点: 袈重点:近代化的四次探索活动; 羇难点:近代化的探索为什么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芁授课过程: 肁导课:1840 年,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后,列强纷至沓来,中华民族陷入苦难和屈辱的深渊。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复习导航——《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姓名 一、【走进历史,整理史实】(认真回忆,提取有效信息) 经过 性质 (地位) 影响 二、【感知历史,评价史实】 1、先进的中国人在近代化的探索之路上(即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分别举出事例。。 2、对比西方国家的近代化历程,中国的近代化变革有何不同? 3、学习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你有何启示?

4、学习了先辈们在近代化探索中的事迹,作为中学生的你有哪些精神值得学习? 三、【中考再现,巩固知识】 1、1. 19世纪末,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经济技术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2、“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3、19世纪60、70年代,在中国经营的外国轮船公司因为洋务运动的兴起,生意大受影响,中国海关进口的洋布等数量也大大减少。这说明洋务运动() A.吸引了私人资本投向近代民用工业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洋务运动达到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 4、洋务派举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自强新政 B、发展资本主义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5、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A、顽固派的阻挠、破坏 B、洋务运动未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C、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 D、未真正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6、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当是()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B.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C.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7、践行了自己“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有人流血,让我来作第一个吧!”的豪言壮语,为变法图强甘愿流血牺牲的爱国志士是() A.邓世昌 B.康有为 C.梁启超 D.谭嗣同 8、康有为、梁启超作为伟大的历史人物永载史册,主要是因为他们() A、发起了洋务运动 B、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C、领导了辛亥革命 D、参加了新文化运动 9、下列不属于百日维新变法内容的是()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威海卫战役——丁汝昌(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马关条约》的签订 ①时间:1895年 ②双方代表: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③内容: 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通商——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苏杭杀虫”) 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反映了列强资本输出的需求) ④影响:使外国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3)瓜分中国狂潮 ①沙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②各国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③美国“门户开放”

(6)失败原因:①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②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③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众。(妥协性、软弱性) (7)历史意义:①是一场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②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最突出)。 (8)启示: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禁”: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最能体现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 “拆”: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划”: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东交民巷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改”: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④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成为帝 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教学设计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教案 【复习目标】 1.了解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法指导】 本单元侧重于先进的中国人前赴后继在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中的探索,包括经济工业化方面的洋务运动、政治民主化方面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思想民主化科学化方面的新文化运动。学习本单元要注意比较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的变化,即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的变革,认识中国的近代化由表及里、不断深入。从而正确评价四次探索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概念理解】 近代化主要指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这些都是中国人民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复习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复习了第一单元,知道了列强的一步步对中国侵略的加深,我们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那么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关注西方,学习西方,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 二、知识梳理:

三、自主建构: 四、知识巩固与能力提高: 1.看课本概括中国各阶层进行了哪些探索?分别说说这几次探索的实质、领导阶级、性质。 2.有人认为:中国的近代化的道路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19世纪中后期是“器物变革”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制度变革”时期。联系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器物变革”和“制度变革”所指的是什么? (2)从上述历史变革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3.思维拓展: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1)上述四次运动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主张? (2)这些思想主张对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分别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3)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可看出近代化的起步有什么特点? 五、课后作业:

中国近代化探索教学设计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教学设计 辛冲二中梅爱珍 一、对复习课的认识: 对于复习课,我认为可理解为“第二次”学习,复习应该是更高层次的学习,应侧重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理解问题的能力。我个人认为,复习的目的主要有三:第一,复习是为了巩固记忆;第二,复习是为了补救,补救的不仅是知识上的查漏补缺,而且对于待进生来说,可以缩短所掌握知识与理解标准的差距;第三,复习是为了深化,从历史的角度讲,就是要体现出纵向看发展,横向看联系的目的。 二、复习内容分析: 本课复习内容侧重于先进的中国人前赴后继在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中的探索,包括经济工业化方面的洋务运动,政治民主化方面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思想民主化科学化方面的新文化。复习时要注意比较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的变化,即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的变革,我将采取用表格的方式,使四次探索一目了然呈现在学生眼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中国的近代化是由表及里,不断深入的过程,从而正确评价四次探索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复习目标: 结合中考考试说明的要求,该课复习内容都属于识记、理解、运用的知识点,也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掌握。 知识与能力:(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知道百日维新的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3)了解孙中山的革命活动,知道武昌首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了解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为挽救民族危机所做的努力,感知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的艰辛历程。(2)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问题,加深对历史的理解。(3)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与西方近代化进程的比较,明确先进中国人救国救民的艰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为国家为民族的强大而努力学习的信念。 四、复习重难点: 重点:掌握四次探索过程中的基本知识 难道:正确评价四次探索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地位和作用 五、复习过程:

{部编}2019年秋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2019年秋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测试题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一、选择题 1.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 A.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八国联军侵华之后 2.近代史上,“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曾被作为清政府的“义务”写进条约,严重侵犯了中国人民的正当权利和自由,这一规定出自()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辛丑条约》 D. “二十一条” 3.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创办军事工业②创办民用工业③筹建海军④废除科举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4.“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义和团抗击的侵略者是() A. 英军 B. 英法联军 C. 俄军 D. 八国联军 5.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主要表现在() A.向外国侵略者借师“助剿” 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向外国侵略者开放中国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6.如图名叫《扯线木偶》,它反映的是哪一条约签订后的社会状况?()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7.《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 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A. 虎门销烟 B. 洋务运动 C. 公车上书 D. 新文化运动 8.洋务派为实现“求富”而采取的措施是() A. 创办军事工业 B. 开办民用企业 C. 兴办新式学堂 D. 派遣留学生 9.“举国鼓舞欢蹈,征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这段话描述的戊戌变法是哪项变法法令的实施情况()

【压轴卷】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派别在19 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西方新型工业”梦想的是 A.资产阶级维新派B.地主阶级顽固派C.地主阶级洋务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2.“戊戌变法虽然被扼杀了,但它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思想打开了缺口。”据此理解戊戌变法的作用是() A.促进思想启蒙B.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C.挽救民族危亡D.促进社会政治变革 3.近年来,南海、东海危机不断,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加紧海军的现代化建设。我国的近代海军最早建立于() 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D.戊戌变法时期 4.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5.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这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B.湖北织布局C.开平煤矿D.上海轮船招商局6.1900年4月以后,直隶保定城内的坛口“日盛一日”,并且竖起“保清灭洋”旗帜,教堂“无论天主、耶稣悉付一炬”。这里描述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D.新文化运动 7.小华同学在图书馆读到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中的段文字:“变则能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他据此判断康有为主张 A.实行洋务运动 B.推行维新变法 C.进行暴力革命 D.开展新文化运动 8.晚清时期,外国列强能够在重庆开办工厂,这一现象始于下列哪一条约?()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9.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清朝统治起到了() A.巩固作用B.瓦解作用C.补充作用D.改革作用 10.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严惩外国侵略者 C.发表《资政新篇》 D.反对封建统治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教学设计.doc

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 八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 了解洋务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 作 用; 2. 知道“百曰维新”的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 了解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 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法指导】 本单元侧重于先进的中国人前赴后继在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中的探索,包括经济工业 化方面的洋务运动、政治民主化方面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思想民主化科学化方面的新文 化运动。学习木单元要注意比较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的变化,即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 思想文化的变革,认识中国的近代化由表及里、不断深入。从而正确评价四次探索在中国近 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概念理解】 近代化主要指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这些都是中国人民 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 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 新文化运动。 【复习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夏习了第一单元,知道了列强的一步步对中国侵略的加深,我们陷 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那么中国的出路在哪 里?中国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关注西方,学习西方, 二 、知识梳理: 第h 课洋务运动 1. 背景、目的、代戒、口%碱 2. 去列举洋务派为佰自强 求富”而创办 的王吧军定工仲和民用工仆,评价汗帝远 励在巾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什用- 第7理成戌交法 1. 晋景、必2、发展、膏湖、结果、+米 2. ★知道“百日维新”的工耍内客,认识 戌成玄法时中国沂代社今的怫响.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知识梳理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洋务运动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目的: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代表:中央以恭亲王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 3.时间: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1.军事工业 (1)口号: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2)措施:①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②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③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④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2.民用工业 (1)口号: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 (2)企业:比较重要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三、建立新式海陆军 1.陆军: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 2.海军:19世纪 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 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3.加强西北塞防: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督办新疆军务。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成功收复了新疆。 4.评价洋务运动 (1)进步性: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局限性: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经过 (1)爆发:1894年7月,日军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2)黄海海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向敌舰,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壮烈殉国。战后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 (3)陆战:日军占领旅顺后,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 2.结果:1895年初,日本陆海军进攻山东威海卫,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概况: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前往日本马关议和,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2.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3.危害:《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瓜分中国狂潮 1.瓜分狂潮:《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2.“门户开放” (1)内容: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这个照会得到各国的同意。 (2)评价:“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教案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 方琼 复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了解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感知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的艰辛历程。 (2)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问题,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3)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前人敢与改革的勇气、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2)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加深对改革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重点与难点: 重点:近代化的四次探索活动; 难点:近代化的探索为什么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授课过程:

导课:1840年,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后,列强纷至沓来,中华民族陷入苦难和屈辱的深渊。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了,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今天,我们就来复习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一、知识梳理 1、近代化含义: 简单地说,就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寻求新出路的过程。包括: (1)思想的近代化: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思想和政治制度; (2)政治的近代化:实现政治民主化,由封建专制到民主政治。 (3)经济的近代化:由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过渡。 2、中国近代化探索包括的主要历史事件: (1)洋务运动(2)戊戌变法(3)辛亥革命(4)新文化运动 3、直击课标,了解本单元内容在课标中的要求。 4、排排坐:出示历史人物,分辨其分属哪些政治派别,主要主张是什么. 5、小试牛刀: (1)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造成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最先起来进行探索活动的是()A、农民阶级 B、地主阶级 C、工人阶级 D、资产阶级 (2)“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A、顽固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洋务派 D、资产阶级 (3)在一篇题为《中国简史》的杂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C、展现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D、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精神 6、自主学习:完成学案,梳理本单元的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辨析、探究。 7、真假难辨: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复习目标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索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复习重难点 重点: 1.能够列举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能够简单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思想启蒙作用。 3.了解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 1.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能够粗线条掌握中国近代史的变迁。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1.近代化四次探索活动的比较列表

中央:奕

2.【讨论】简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及特点。 【归纳】(1)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 (2)学习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维新变法中资产阶级维新派将建立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为目标,从此中国的近代化历程由经济技术阶段发展到政治制度阶段;戊戌变法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民主共和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国的近代化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 (3)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提出的“民主”“科学”的口号,成为中国迈向思想文化近代化的重要标志。 特点:①认识不断深化,水平不断提高:从器物(技术)—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思想(资产阶级思想);②最终都失败。 3.【讨论】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有哪些异同? 【归纳】(1)相同: ①背景: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 ②目的:都为了发展资本主。 ③领导阶级: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 ④最终结果和原因: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根本原因都在于资产阶级本身的局限性和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近代化的探索(公开课)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导学案 太原第二实验中学刘慧 【明确目标掌握方法】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 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精讲点拨】 1、所谓近代化,即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寻求新出路的过程。 2、近代化的主要内容(1840----1919年) 思想的近代化---------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思想和政治制度(自由、民主化)政治的近代化----------实现政治的民主化,由封建专制到民主政治 经济的近代化----------由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过渡,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 过渡(工业化) 【知识梳理自主学习】

【整合知识知识网络】 【当堂检测巩固知识】 1、“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购买外洋船炮并进行仿造”是“今日救国之第一要务”。在此观点指导下,中国兴起了()A.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2、为“自强”,洋务派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为“求富”,他们又创办了一批民用企业。下列哪个企业是洋务派为“求富”而兴建的()A.江南制造总局B.福州船政局C.南通大生纱厂D.汉阳铁厂 3、19世纪60年代,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经济制度D.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4、“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B.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 C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D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5、维新变法时期创办的我国第一所高等大学堂是()A.京师同文馆B.马尾船政学堂 C.京师大学堂D.黄埔军校 6、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A.推翻了封建制度B.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7、从1915起,以陈独秀为主的进步知识分子达成共识:“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他们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掀起的文化启蒙运动是()A.洋务运动B.新文化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D.五四运动 8、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共同成果是()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D.实现了民族独立

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近代化的探索教案

第十讲近代化的探索一、复习目标 1.掌握近代化探索的基本史实。 2.掌握近代化探索的历程和特点。 3.掌握近代化探索失败的原因。 二、复习重难点 1. 近代化探索的过程。 2. 近代化探索失败的原因。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考点一】:洋务运动 课件展示:

重点列强发动的四次近代化探索的历史事件以及影响. 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以课本知识为依据,自主解决问题并且记忆基础知识,时间大体10分钟. 归纳小结:通过师生活动、生生互动,了解近代化探索的概况. 现在我们先练练手,看看大家对本章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生们快速做题,定时训练。老师严格限定时间。 【考点二】:戊戌变法 师:多媒体展示: 通过课件展示,使学生认识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们快速做题,定时训练,展示答案。 【考点三】:辛亥革命 师:多媒体展示: 通过课件展示,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在近代化历史发展中的丰功伟绩. 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们快速做题,定时训练,展示答案。 【考点三】:新文化运动 师:多媒体展示:

通过课件展示,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大解放运动. 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们快速做题,定时训练,展示答案。 (二)难点突破,拓展升华 重点是分析近代化探索的历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归纳总结,多媒体展示:

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记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 五、板书 1、洋务运动 2、戊戌变法 3、辛亥革命 4、新文化运动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 七、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设计以新课标为依据,链接教材内容和最新的网络教学资源,重视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之间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体现对重点、难点的突破,用创设的问题带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感悟和提升。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 一.选择题(每小题 2.5 分,共50 分) 1. 1882 年,李鸿章准备派人“在上海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冀(希望)稍分洋商之利。”由此可见() A.洋务运动注重学习西方技术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C.维新变法运动正式拉开序幕 D.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1. 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中信息“仿造布匹,冀稍分洋商之利”以及时间和人物来看,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达到“求富”的目的,故 A 正确。 2.1881 年9 月,两江总督左宗棠上书清廷: “请开办江苏利国煤铁”,次年成立“徐州利国释煤铁矿务总局”。此举与洋务派的哪一重大活动直接相关() A. 为“自强”,创办军事工业 B. 欲“求富”,兴办民用工业 C. 学习西方,兴办新式学堂 D. 加强海防,创办近代海军 2.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干中的“煤铁矿务总局”属于民用企业,不是军事工业,也不是学堂和军队。因此它与洋务派在洋务运动中以“求富”为口号,兴办民用工业相关。 3. )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说:“其最大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 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判断,他评 论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3. A 4.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2017 年 4 月26 日中国首艘国产航空母舰在中国船舶重工 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下水。你知道中国近代最早创建的是哪几支海军() ①南洋②北洋③西洋④福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洋务运动中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创办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5. 西方列强的枪炮声震醒了清王朝的部分官僚,从19 世纪60年代开始,他们发起了一场自救运动。其主要影响是() A. 实现了富国强兵 B. 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 挽救了民族危亡 D. 阻止了外闲资本主义扩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