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Server 2012 网络负载均衡图文教程

Windows Server 2012 网络负载均衡图文教程
Windows Server 2012 网络负载均衡图文教程

Windows Server 2012 网络负载均衡 网络拓扑图

准备工作

1、先安装2台Winows Server 2012服务器,1台域服务器,1台SMB 服务器

2、设置IP和计算机名,关闭防火墙

3、VMware Workstation的测试设置(不设置不能安装Hyper-v)

hypervisor.cpuid.v0 = "FALSE"

mce.enable = "TRUE"

操作步骤

1、做域服务器和网络负载均衡

DC服务器自动重启

2、主备服务器、SMB服务器加入域

3、(域用户登录)在主副服务器安装IIS、.Net 3.5功能、网络负载均衡

再安装其他组件

在服务器管理器中打开以下3项服务:

?Function Discovery Resource Publication

?SSDP Discovery

?UPnP Device Host

需要先在 “高级共享设置” 中打开 “启用网络发现” 功能。

在“网络负载平衡管理器”中建立群集,群集连接主机时显示“RPC连接服务器不可用”等错误信息,可尝试检查主机有否打开“Remote Procedure Call(RPC)”和“Remote Procedure Call(RPC)Locator” 服务,并查检“Remote Procedure Call(RPC)的属性——依存关系——依赖服务” 的“状态”是否已经全部设置为“已经启动” 或“启动类型” 设置为“自动”。

重启主备服务器

4、在SMB服务器安装SMB共享服务

Windows Server 2012 从入门到精通系列 之 DNS服务器

Windows Server 2012 从入门到精通系列之 DNS服务器2013-04-02 14:22:25 标签:DNS Windows2012添加标签>> 原创作品,允许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作者信息和本声明。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https://www.360docs.net/doc/d04667180.html,/12728/1169181 首先,我先来问问大家在平常上网时,访问网站用的是IP地址还是域名?大家一般都会回答是域名,因为域名要比IP地址好记忆。但大家知道吗?最终访问服务器时都是需要IP 地址的,那么怎么能够把用户输入的域名相应的解析成IP地址呢?那就是DNS服务器的作用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在Windows Server 2012服务器中如何搭建管理DNS服务器。 早期使用Hosts文件解析域名,它的缺点是:1)主机名称重复。2)主机维护困难。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的优点:1)分布式。2)层次性。 DNS服务主要起到两个作用: 1)可以把相对应的域名解析为对应的IP地址,这叫正向解析。 2)可以把相对应的IP地址解析为对应的域名,这叫反向解析。

域名空间采用分层结构: 1、根域(root) 2、顶级域 组织域

国家或地区域 3、二级域 4、主机名 FQDN(full qualified domain name 完全合格域名)=主机名.DNS后缀,如https://www.360docs.net/doc/d04667180.html,,其中www为主机名,https://www.360docs.net/doc/d04667180.html,为DNS后缀名。DNS的区域,DNS的管理是按照区域进行管理的。 1.域名空间树形结构的一部分 2.将域名空间根据需要划分为较小区域

服务器负载均衡技术

HUAWEI USG6000V系列NFV防火墙技术白皮书之---服务器负载均衡技术白皮书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目录 1背景和概述 (2) 2全局服务器负载均衡(GSLB) (3) 3本地服务器负载均衡(LSLB) (4) 3.1使用目的MAC地址转换的服务器负载均衡(DR) (4) 3.2使用网络地址转换实现的服务器负载均衡(L4 SLB) (5) 3.3使用轻量代理和网络地址转换的服务器负载均衡(L4 lwProxy SLB) (7) 3.4使用全量Socket 代理的服务器负载均衡(L7 Socket Proxy SLB) (9) 3.4.1socket代理加业务会话关联保持 (9) 3.4.2根据URL类型不同的分担,静态资源访问和动态计算访问分开多种服务 器10 3.4.3SSL卸载 (10) 3.4.4链路优化:压缩、协议优化、本地cache、多路复用 (11) 3.5业务保持技术 (13) 4华为USG防火墙支持的SLB功能列表 (14)

1 背景和概述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用户访问量的快速增长,使得单一的服务器性能已经无法满足大量用户的访问,企业开始通过部署多台服务器来解决性能的问题,由此就产生了服务器负载均衡的相关技术方案。 在实际的服务器负载均衡应用中,由于需要均衡的业务种类以及实际服务器部署场景的不同(比如是否跨地域、跨ISP数据中心等),存在多种负载均衡的技术。如下典型的组网方式如图所示: 服务提供方为了支撑大批量的用户访问,以及跨不同地域、不同接入ISP的用户都能够获得高质量的业务访问体验,其已经在不同地域、不同ISP数据中心搭建了服务器,这样就带来一个需求,也就是客户的访问能够就近、优先选择同一个ISP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从而获得高质量的业务访问体验。 同时,基于单台服务器能够提供的业务访问并发是有限的,那么就自然想到使用多台服务器来形成一个“集群”,对外展现出一个业务访问服务器,以满足大量用户访问、而且可以根据业务访问量的上升可以动态的进行业务能力扩容的需要。

简述负载均衡在网络中的应用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简述负载均衡在网络中的应用 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姓名00 指导教师00 2017年11月22日

开题报告 一、论文题目 简述负载均衡在网络系统中的应用 二、选题依据 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和业务量的不断提高,基于网络的数据访问流量迅速增长,特别是各大运营商的数据访问、大型门户网站的访问及各大B2C 电商平台的访问。例如2017双十一全网销售2025.3亿,淘宝占66.23%,其中天猫11秒破亿,3分钟突破100亿,40分钟突破500亿交易额,交易峰值达到每秒25.6亿笔。在这些数据刷新的同时,是用户每秒上百万次的点击。 再例如2016年春运期间12306网站奔溃,原因是12306后台无法满足大量用户同时进行的数据访问需求。 第一:是网络应用业务量快速增加,用户访问流量快速增长,其服务器处理能力和计算强度无法满足需求。 第二:单一设备无法满足访问需求,大量的硬件升级又需要高额成本投入,峰值过后还会造成资源浪费, 第三:这时就需要用一种廉价有效的发放扩展网络带宽和吞吐量,加强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 三、选题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 在网络的快速发展的同时,大量用户发起的请求的情况下,服务器负载过高,导致用户请求出现无法响应的情况。就出现了国内深信服,天融信,国外redware,F5这类专门做负载均衡的企业。 四、问题的提出 4.1 负载均衡需要解决的问题 4.2 负载均衡的层次结构 4.3 常见的负载均衡技术 4.4 应用Cisco设备实现负载均衡 五、对企业络设计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利用网络传输声音与视频信号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广播电视等媒体上网后,也都希望通过互联网来发布自己的节目。很多媒体网站都因为用户网络流量增加,出现了网络访问速度慢等问题。 六、简要结构图

负载均衡技术的三种实现方法

目前,网络应用正全面向纵深发展,企业上网和政府上网初见成效。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网络和远程教学网络等也得到普及,各地都相继建起了教育信息网络,带动了网络应用的发展。 一个面向社会的网站,尤其是金融、电信、教育和零售等方面的网站,每天上网的用户不计其数,并且可能都同时并发访问同一个服务器或同一个文件,这样就很容易产生信息传输阻塞现象;加上Internet线路的质量问题,也容易引起出 现数据堵塞的现象,使得人们不得不花很长时间去访问一个站点,还可能屡次看到某个站点“服务器太忙”,或频繁遭遇系统故障。因此,如何优化信息系统的性能,以提高整个信息系统的处理能力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负载均衡技术的引入 信息系统的各个核心部分随着业务量的提高、访问量和数据流量的快速增长,其处理能力和计算强度也相应增大,使得单一设备根本无法承担,必须采用多台服务器协同工作,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处理能力和计算强度,以满足当前业务量的需求。而如何在完成同样功能的多个网络设备之间实现合理的业务量分配,使之不会出现一台设备过忙、而其他的设备却没有充分发挥处理能力的情况。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负载均衡的方法。 负载均衡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把大量的并发访问或数据流量分担到多台节点设备上分别处理,减少用户等待响应的时间;其次,单个重负载的运算分担到多台节点设备上做并行处理,每个节点设备处理结束后,将结果汇总,再返回给用户,使得信息系统处理能力可以得到大幅度提高。 对一个网络的负载均衡应用,可以从网络的不同层次入手,具体情况要看对网络瓶颈所在之处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一般来说,企业信息系统的负载均衡大体上都从传输链路聚合、采用更高层网络交换技术和设置服务器集群策略三个角度实现。 二、链路聚合——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为了支持与日俱增的高带宽应用,越来越多的PC机使用更加快速的方法连入网络。而网络中的业务量分布是不平衡的,一般表现为网络核心的业务量高,而边缘比较低,关键部门的业务量高,而普通部门低。伴随计算机处理能力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对工作组局域网的处理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当企业内部对高带宽应用需求不断增大时(例如Web访问、文档传输及内部网连接),局域网核心部位的数据接口将产生瓶颈问题,因此延长了客户应用请求的响应时间。并且局域网具有分散特性,网络本身并没有针对服务器的保护措施,一个无意的动作,像不小心踢掉网线的插头,就会让服务器与网络断开。 通常,解决瓶颈问题采用的对策是提高服务器链路的容量,使其满足目前的需求。例如可以由快速以太网升级到千兆以太网。对于大型网络来说,采用网络系统升级技术是一种长远的、有前景的解决方案。然而对于许多企业,当需求还没有大到非得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进行升级时,使用升级的解决方案就显得有些浪费

windows网络负载均衡(多网卡单播)

windows网络服务之配置网络负载均衡(NLB)群集 实验背景:公司有一个Web站点,由于客户访问量逐渐增多,网站响应越来越慢。公司决定用两台WEB服务器供客户访问,这两台服务器提供相同的网站内容,利用网络负载平衡群集技术,根据每台服务器的负载情况来决定客户机具体访问哪台服务器。配置群集的两台计算机在一个windows域中,一台为DC,IP为20.1.1.1(内网卡)10.1.1.10(外网卡),另外一台为成员服务器,IP为20.1.1.2(内网卡)10.1.1.20(外网卡),NLB群集使用的IP地址为10.10.10.10,主机名为https://www.360docs.net/doc/d04667180.html,,客户端的DNS指向DC的外网卡10.1.1.10 实验的目的:理解NLB群集的概念,掌握NLB群集的准备,掌握NLB群集的配置,掌握NLB群集的验证。 实验环境:在VMWARE中打开三台(2003企业版)虚拟机。分别作为域控,成员服务器,客户端 相关概念的介绍 网络负载均衡群集一般用于访问量大,面向前台的服务,增强了WEB FTP ISA VPN 等服务的可靠性,有别于服务器群集,服务器群集一般用于访问量较少的企业内网,面向后台,服务器群集实现DHCP、文件共享、后台打印、MS SQL Server、Exchange Server等服务的可靠性。 配置网络负载均衡群集需要注意:网络负载平衡并不为经过负载的主机提供额外的安全保护,也不可以将其用于防火墙,因此,正确地保护经过负载平衡的应用程序和主机是很重要的。如果可能,在每个群集的主机上至少要使用两个网络适配器,但并非必要条件,在群集适配器上只使用TCP/IP协议,确保群集

windows-server-的基本设置试题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Windows Server 2008 中的角色和功能,相当于Windows Server 2003 中的Windows组件,其中重要的组件划分成了角色,不太重要的服务和增加服务器的功能被划分成了功能。 (2)系统变量中,Path 变量定义了系统搜索可执行文件的路径, Windir定义了Windows的目录。 (3)用户配置文件其实是一个文件夹,这个文件夹位于 “\Documents and Settings”下,并且以用户名来命名。 (4)通过 MMC,用户可以将常用的管理工具集中到一个窗口界面中, 从而通过一个窗口就可以管理不同的管理工具。 (5) 一般情况下,建议用户将显示刷新频率设置为75Hz以上。 (6)Windows Server 2008 系统登录成功后将显示“初始配置任务” 窗口,通过此窗口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系统进行初始配置,包括3个任务:提供计算机信息、更新服务器、自定义服务器。 (7)页面文件夹的最大值可以设置得越大越好,通常建议将它设置为 最小值的2~3倍。 (8)set命令不仅可以显示当前的环境变量,也可以删除和修改变量。 (9)“自定义服务器“包括启用添加角色、添加功能、启用远程桌面、 配置Windows防火墙4个方面。 (10)管理员添加功能不会作为服务器的只要功能,但可以增强安装 的角色的功能。 (11)如果列表中没有75Hz及其以上的刷新频率,则需要先适当调低 显示器分辨率,然后再进行刷新的设置。

(12)MMC由分成两个窗格的窗口组成,左侧窗格为控制台树,显示 控制台中可以使用的项目;右侧窗格则列出左侧项目的详细信息和有个功能,包括网页、图形、图表、表格和列。 二、选择题 (1)在Windows Server 2008 系统中,如果要输入DOS命令,则在 “运行”对话框中输入(A)。 A . CMD B . MMC C . AUTOEXE D . TTY (2)Windows Server 2008 系统安装时生成的 Documents and Settings、Windows 以及Windows\System32文件夹是不能随意更改的,因为它们是(D) A . Windows的桌面 B . Windows正常运行时所必需的应用软件文件夹 C . Windows 正常运行时所必需的用户文件夹 D . Windows正常运行时所必需的系统文件夹 (3)启用Windows自动更新和反馈功能,不能进行手动配置设置的是 (C) A . Windows自动更新 B . Windows 错误报告 C . Windows激活 D . 客户体 验改善计划 (4)远程桌面被启用后,服务器操作系统被打开的端口为(B) A . 80 B . 3389 C . 8080 D . 1024

服务器网络负载均衡实施方案

服务器网络负载均衡实施方案 一、技术方案 使用Windows Server 2003 网络负载平衡技术,可以实现WWW等诸多系统服务的负载平衡功能。 网络负载均衡是由多台服务器以对称的方式组成一个服务器集合,每台服务器都具有等价的地位,都可以单独对外提供服务而无须其他服务器的辅助。通过某种负载分担技术,将外部发送来的请求均匀分配到对称结构中的某一台服务器上,而接收到请求的服务器独立地回应客户的请求。均衡负载能够平均分配客户请求到服务器列阵,籍此提供快速获取重要数据,解决大量并发访问服务问题。 二、配置要求 1.服务器需要安装双网卡,一块用于负载平衡,一块用于服务器内部通讯。 2.用于集群的服务器,系统管理员密码最好一致,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3.将网络属性中,不必要的协议都去掉,只保留TCP/IP 和Microsoft 的协议。 4.两台服务器的应用程序用IIS发布。 三、实施步骤 准备两台应用服务器,并配上两个IP地址,在其中一台服务器设置新建群集,步骤如下:1.点击开始→程序→管理工具→网络负载平衡管理器,如下图所示: 2.选择网络负载平衡集群→鼠标右键→新建集群,如下图所示: 3. 配置群集参数 IP 地址: 指对外提供服务的虚拟IP地址。 完整的Internet名:指对外服务的域名,最好和真实环境配置一致。 其余的保持默认设置,如下图示例:

4. 本例中的集群对外只提供一个服务IP地址,所以“附加群集IP地址”不需要再添加,如下图示例: 5.端口规则中,默认是允许所有的TCP,UDP,如下图所示: 6. 本例中,我们只希望实现80端口的集群,我们可以编辑规则,如下图示例:

Windows Server 2008的基本配置

实验二Windows Server 2008的基本配置 一、实验目的 1、掌握Windows Server 2008的基本配置 2、掌握MMC控制台的使用 二、实验环境 1、安装有Windows Server 2008虚拟机软件的计算机 三、实验作业 将操作结果数据保存到WORD文档中,名称为班级-姓名-学号.doc,例如1班张三1号的文件名为:1-张三-01.doc。 操作结束将实验作业文档提交。 四、实验内容 1、修改计算机名 在桌面中选择【计算机】图标右击选择【属性】,单击【高级系统设置】,打开【系统属性】对话框,选择【计算机名】选项卡,单击【更改】按钮,更改计算机名称,命名为student班级学号,例如1班一号的计算机名称为:student101。 将修改后计算机名的【系统属性】的【计算机名】选项卡截图到实验作业中。 2、配置TCP/IP参数 (1)查看当前计算机的TCP/IP参数 右键单击桌面上的【网络】,选择【属性】,或者在桌面右下角单击【网络连接】图标,选择【网络和共享中心】,则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

对话框。 单击【查看状态】,显示【本地连接状态】对话框

单击【详细信息】,可以查看当前计算机TCP/IP的配置信息,截图记录到实验作业中。 (2)设置静态IP地址 在上图中选择【属性】单击,打开【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

双击Internet协议版本4(TCP/IPV4)或单击后选择【属性】

自己设置静态IP信息:IP地址:192.168.0.XXX(XXX为本人的班级学号,例如1班1号为192.168.0.101);子网掩码:255.255.255.0。设置结束,再次查看当前计算机的TCP/IP参数,并将查看结果截图到实验作业中。 3、设置网络发现和共享 (1)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设置网络发现、文件共享的启用。

集群的负载均衡技术综述

集群的负载均衡技术综述 摘要:当今世界,无论在机构内部的局域网还是在广域网如Internet上,信息处理量的增长都远远超出了过去最乐观的估计,即使按照当时最优配置建设的网络,也很快会感到吃不消。如何在完成同样功能的多个网络设备之间实现合理的业务量分配,使之不致于出现一台设备过忙、而别的设备却未充分发挥处理能力的情况,负载均衡机制因此应运而生。本组在课堂上讲解了《集群监控与调度》这一课题,本人在小组内负责负载均衡部分内容,以及PPT的制作。 关键词:负载均衡集群网络计算机 一、前言 负载均衡建立在现有网络结构之上,它提供了一种廉价有效的方法扩展服务器带宽和增加吞吐量,加强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它主要完成以下任务:解决网络拥塞问题,服务就近提供,实现地理位置无关性;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访问质量;提高服务器响应速度;提高服务器及其他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了网络关键部位出现单点失效。 其实,负载均衡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均衡”,一般来说,它只是把有可能拥塞于一个地方的负载交给多个地方分担。如果将其改称为“负载分担”,也许更好懂一些。说得通俗一点,负载均衡在网络中的作用就像轮流值日制度,把任务分给大家来完成,以免让一个人累死累活。不过,这种意义上的均衡一般是静态的,也就是事先确定的“轮值”策略。 与轮流值日制度不同的是,动态负载均衡通过一些工具实时地分析数据包,掌握网络中的数据流量状况,把任务合理分配出去。结构上分为本地负载均衡和地域负载均衡(全局负载均衡),前一种是指对本地的服务器集群做负载均衡,后一种是指对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在不同的网络及服务器群集之间作负载均衡。 服务器群集中每个服务结点运行一个所需服务器程序的独立拷贝,诸如Web、FTP、Telnet或e-mail服务器程序。对于某些服务(如运行在Web服务器上的那些服务)而言,程序的一个拷贝运行在群集内所有的主机上,而网络负载均衡则将工作负载在这些主机间进行分配。对于其他服务(例如e-mail),只有一台主机处理工作负载,针对这些服务,网络负载均衡允许网络通讯量流到一个主机上,并在该主机发生故障时将通讯量移至其他主机。 二、负载均衡技术实现结构 在现有网络结构之上,负载均衡提供了一种廉价有效的方法扩展服务器带宽和增加吞吐量,加强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它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1.解决网络拥塞问题,服务就近提供,实现地理位置无关性 2.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访问质量 3.提高服务器响应速度

Windows Server 2008学习笔记

●Server 2008下安装“安装增强功能”的方法:保持虚拟光驱为空,鼠标单击 “安装增强功能”,然后操作如下: 进行增强功能插件的安装即可。 ●Server 2008 R2可扮演很多角色,如:DNS、DHCP服务器等,当你安装这 些角色后,系统会自动创建用来管理这些角色的工具(即:开始/管理工具/下的“服务器管理器”); ●Win 7同样也有这个功能,但要求下载安装工具:Remote Server Administrator Tools for Windows 7(Windows 7的远程服务器管理工具),安装完成之后:开始/控制面版/程序/打开或关闭Windows功能,即可正常使用。 ●若安装Server 2008时是采用.iso的镜像文件分别进行安装,则不存在Mac 地址冲突的可能性,但该方法较慢;若是先安装好一台机器,再进行“导出” 后再“导入”的方法得到另一台机器,会比较快,但由于两台机器的“Mac 地址”相同(虚拟机环境下不会报错,就如同实际当中的“机器名相同”、“IP 地址冲突”时导致两台机器不能相互通讯一样),会导致这两台机器不能通信,则必须进行“Mac地址”的刷新才行,具体如下图:

要保证两台虚拟机能正常通讯,必须满足下列几个条件: 1、Mac地址不能相同; 2、机器名不能重名; 3、IP地址不能相同; 4、虚拟机的网卡模式:Bridge(桥椄); 5、防火墙处于关闭状态; 6、Routing and Remote Access服务处于开启状态(不是必需的),如下:

●DNS主服务器(Primary Server)可直接在该管辖区域内添加、删除和修改记录, 存储着区域数据资源的主副本(Master copy),而辅助服务器(Secondary Server)则只能从主服务器复制数据,且对这些记录无修改权限,存储着副本记录(replica)。 一般了解:主机服务器(Master Server) 可能是存储该区域主副本的主服务器,也可能是存储副本数据的辅助服务器。 唯缓存服务器(Caching-only Server):无任何新建区域,当它接收到dns客户端的查询请求时,它会帮助dns客户端向其它dns服务器来查询,然后将查询到的记录存储到缓存区,并将该记录提供给客户端。当再次有客户查询该记录时,能够快速地提供给客户。适于远端分公司的安装。 ●递归查询发生在dns客户端向dns服务器提出查询请求时; 迭代查询发生在dns服务器与dns服务器之间的查询; ●使用Hosts文件进行解析:一般用于客户端。该文件用来存储主机名与IP的 对应数据。事实上DNS客户端在查找主机的IP地址时,它会先检查自己计算机内的HOSTS文件,看看文件内是否有该主机的IP地址,若找不到数据,才会向DNS服务器提交查询。 如:在hosts文件末加了一条记录“113.92.32.12 https://www.360docs.net/doc/d04667180.html,” 验证方法: C:\Users\Administrator>p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d04667180.html, 正在P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d04667180.html, [113.92.32.12] 具有32 字节的数据: 来自192.168.10.130 的回复: 目标主机无法访问。 来自192.168.10.130 的回复: 目标主机无法访问。 来自192.168.10.130 的回复: 目标主机无法访问。 来自192.168.10.130 的回复: 目标主机无法访问。 113.92.32.12 的Ping 统计信息: 数据包: 已发送= 4,已接收= 4,丢失= 0 (0% 丢失) ●客户端在进行域名解析时,若使用TCP/IP程序(如:浏览器、telnet程序、

实现服务器负载均衡常见的四种方法

为了提高服务器的性能和工作负载能力,天互云计算通常会使用DNS服务器、网络地址转换等技术来实现多服务器负载均衡,特别是目前企业对外的互联网Web 网站,许多都是通过几台服务器来完成服务器访问的负载均衡。 目前企业使用的所谓负载均衡服务器,实际上它是应用系统的一种控制服务器,所有用户的请求都首先到此服务器,然后由此服务器根据各个实际处理服务器状态将请求具体分配到某个实际处理服务器中,对外公开的域名与IP地址都是这台服务器。负载均衡控制与管理软件安装在这台服务器上,这台服务器一般只做负载均衡任务分配,但不是实际对网络请求进行处理的服务器。 一、企业实现Web服务器负载均衡 为了将负载均匀的分配给内部的多个服务器上,就需要应用一定的负载均衡策略。通过服务器负载均衡设备实现各服务器群的流量动态负载均衡,并互为冗余备份。并要求新系统应有一定的扩展性,如数据访问量继续增大,可再添加新的服务器加入负载均衡系统。 对于WEB服务应用,同时有几台机器提供服务,每台机器的状态可以设为regular(正常工作)或backup(备份状态),或者同时设定为regular状态。负载均衡设备根据管理员事先设定的负载算法和当前网络的实际的动态的负载情况决定下一个用户的请求将被重定向到的服务器。而这一切对于用户来说是完全透明的,用户完成了对WEB服务的请求,并不用关心具体是哪台服务器完成的。 二、使用网络地址转换实现多服务器负载均衡 支持负载均衡的地址转换网关中可以将一个外部IP地址映射为多个内部IP地址,对每次TCP连接请求动态使用其中一个内部地址,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很多硬件厂商将这种技术集成在他们的交换机中,作为他们第四层交换的一种功能来实现,一般采用随机选择、根据服务器的连接数量或者响应时间进行选择的负载均衡策略来分配负载。然而硬件实现的负载控制器灵活性不强,不能支持更优化的负载均衡策略和更复杂的应用协议。 基于网络地址转换的负载均衡器可以有效的解决服务器端的CPU和磁盘I/O负载,然而负载均衡器本身的性能受网络I/O的限制,在一定硬件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带宽限制,但可以通过改善算法和提高运行负载均衡程序的硬件性能,来提高这个带宽限制。不同的服务类型对不同的服务器资源进行占用,我们使用的负载衡量策略是使用同一个负载进行评估,这对于大多数条件是适合的,然而最好的办法是针对不同的资源,如CPU、磁盘I/O或网络I/O 等,分别监视服务器负载,由中心控制器选择最合适的服务器分发客户请求。 三、使用DNS服务器实现负载均衡

网络路由负载均衡

Cisco路由器转发数据包时常用的五种交换方式 进程交换(Process Switching) 这是一种最基本的交换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一条数据流(Flow)中的第一个包(Packet)将被置入系统缓存(System Buffer)。其目的地址将会拿到路由表中去查询比对,路由器的处理器(CPU or Processer)同时将进行CRC校验,检查包是否正确。然后数据包的二层MAC地址将会被重写,替换为下一跳接口的MAC地址。对这条数据流(Flow)中的第2个、第3个数据包……将会继续这样相同的操作,包括查询路由表、重写MAC地址,CRC校验等。这种方式无疑是延迟最大的,因为它要利用System Buffer以及Processor去处理每个收到的包。但是我们仍然有机会使用这种交换方式,比如在进行基于数据包的负载均衡,或是debug ip packet时。因为默认情况下,思科路由器会启用Fast Switching或Optimum Switching或是CEF Switching,而不是Process Switching,所以我们只能通过:no ip route-cache来禁用Fast Switching,这在另一种意义上正是开启Process Switching。 命令:R1(config-if)#no ip route-cache //启用进程交换(禁用快速交换) 注意:命令debug ip packet仅允许观察进程交换的数据包,将启用进程交换,所有数据包都被送至进程记录,CEF交换、快速交换等的数据包将不被显示出来。 快速交换(Fash Switching)/路由缓存交换(Route-Cache Switching) 快速交换要优于Process Switching,它采用了路由缓存(Route Cache)来存储关于某条数据流(Flow)的特定信息,当然会包括诸如目的MAC地址,目的接口等内容。这时我们只需要对一条数据流(Flow)中的第一个包做Process Switching,并把信息存入Cache,所有后续数据包,可以不必再中断System Processor去执行查询等操作,直接从Cache中提取目的接口,目的MAC地址等,这样大大加速了包转发速度。Fast Switching在某些资料上可能被称为Route-Cache Switching。思科1600、1700、2500、2600系列路由器的Ethernet、Fast Ethernet、Serial接口默认采用的就是Fast Switching。 命令:R1(config-if)#ip route-cache //启用快速交换 R1#show ip cache //查看快速交换 最优交换(Optimum Switching) 和分布式交换(Distributed Switching) 这两种交换模式,从原理上来讲都与Fast Switching极为相似,比如Optimum Switching 其实采用了一种经过优化的交换缓存(Optimumed Switching Cache),它的速度要较平常Cache要快。Distributed Switching需要使用Versatile Interface Card这种硬件卡,又称VIP Card。它会自已保存一份Route Cache,这样查询时就不必等待使用共享的系统缓存(Shared System Buffer)了,无论相对于Fast Switching还是Optimum Switching来讲,都是比较快的。这两种模式一般只在思科高端设备上有所应用,比如7200系列的路由器或12000系列的路由器。 命令:R1(config-if)#ip route-cache optimum //启用最优交换 R1(config-if)#ip route-cache distributed //启用分布式交换 R1#show ip cache optimum //查看最优交换 Netflow交换(Netflow Switching) 这种模式是最值得参考的,它完全基于其它Switching Mode,重点在于对流经的数据包进行计费、监控、网管。但值得提的是,这种模式也要存储相关信息,据统计大致65536条数据流(Flow)会耗费4MB的System Buffer。

网络负载均衡怎么实现

网络负载均衡它是将访问流量根据转发策略分发到后端多台云服务器(ECS实例)的流量分发控制服务。负载均衡扩展了应用的服务能力,增强了应用的可用性。负载均衡由负载均衡实例、监听、后端服务器组成。网络负载均衡产品哪家好比较好?铱迅网络负载均衡系统为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具备高性能、高可靠性,为客户节省大量的硬件、维护、设置、和人力方面的投入。铱迅网络负载均衡产品能提供链路负载和服务器负载,还能提供访问控制、NAT地址转换、流量监控、流量控制等功能。 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和业务量的不断提高,基于网络的数据访问流量迅速增长,特别是对数据中心、大型企业以及门户网站等的访问,其访问流量甚至达到了10Gb/s的级别;同时,服务器网站借助HTTP、FTP、SMTP等应用程序,为访问者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内容和信息,服务器逐渐被数据淹没;另外,大部分网站(尤其电子商务等网站)都需要提供不间断24小时服务,任何服务中断或通信中的关键数据丢失都会造成直接的商业损失。所有这些都对应用服务提出了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需求。但是,相对于网络技术的发展,服务器处理速度和内存访问速度的增长却远远低于网络带宽和应用服务的增长,网络带宽增长的同时带来的用户数量的增长,也使得服务器资源消耗严重,因而服务器成为了网络瓶颈。传统的单机模式,也往往成为网络故障点。 利用多服务器技术组建服务器集群,利用铱迅负载均衡技术在服务器集群间进行业务均衡解决方案,该方案存在优势如下: 1、低成本 2、可扩展 3、高可用 信息时代,工作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为了规避运营商出口故障带来的网络可用性风险,和解决网络带宽不足带来的网络访问问题,企业往往会租用两个或多个运营商出口(如:电信、网通等)。如何合理运用多个运营商出口,既不造成资源浪费,又能很好的服务于企业?传统的策略路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该问题,但是策略路由配置不方便,而且不够灵活,无法动态适应网络结构变化,且策略路由无法根据带宽进行报文分发,造成高吞吐量的链路无法得到充分利用。铱迅链路负载均衡技术通过动态算法,能够在多条链路中进行负载均衡,算法配置简单,且具有自适应能力,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1. 链路负载均衡 “铱迅网络负载均衡系统”集合策略选路、ISP列表、权重均衡方式,解决多链路网络下流量分担的问题,充分提高多链路的带宽利用率,节约企事业单位对通信链路的投资,并且使用户获得最佳的通信线路,从而最终使用户访问获得最佳的访问体验。此外,“铱迅网络负载均衡系统”还利用链路健康检查及会话保持技术,实现了在某条链路中断的情况下任然可以提供访问链接能力,充分利用了多条链路带来的可靠性保障,使对于用户的访问达到了最全面的支持。

软件负载均衡优缺点总结

(总结)Nginx/LVS/HAProxy负载均衡软件的优缺点详解 PS:Nginx/LVS/HAProxy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三种负载均衡软件,本人都在多个项目中实施过,参考了一些资料,结合自己的一些使用经验,总结一下。 一般对负载均衡的使用是随着网站规模的提升根据不同的阶段来使用不同的技术。具体的应用需求还得具体分析,如果是中小型的Web应用,比如日PV小于1000万,用Nginx就完全可以了;如果机器不少,可以用DNS轮询,LVS所耗费的机器还是比较多的;大型网站或重要的服务,且服务器比较多时,可以考虑用LVS。一种是通过硬件来进行进行,常见的硬件有比较昂贵的F5和Array等商用的负载均衡器,它的优点就是有专业的维护团队来对这些服务进行维护、缺点就是花销太大,所以对于规模较小的网络服务来说暂时还没有需要使用;另外一种就是类似于Nginx/LVS/HAProxy的基于Linux的开源免费的负载均衡软件,这些都是通过软件级别来实现,所以费用非常低廉。 目前关于网站架构一般比较合理流行的架构方案:Web前端采用 Nginx/HAProxy+Keepalived作负载均衡器;后端采用MySQL数据库一主多从和读写分离,采用LVS+Keepalived的架构。当然要根据项目具体需求制定方案。 下面说说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Nginx的优点是: 1、工作在网络的7层之上,可以针对http应用做一些分流的策略,比如针对域名、目录结构,它的正则规则比HAProxy更为强大和灵活,这也是它目前广泛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Nginx单凭这点可利用的场合就远多于LVS了。 2、Nginx对网络稳定性的依赖非常小,理论上能ping通就就能进行负载功能,这个也是它的优势之一;相反LVS对网络稳定性依赖比较大,这点本人深有体会; 3、Nginx安装和配置比较简单,测试起来比较方便,它基本能把错误用日志打印出来。LVS的配置、测试就要花比较长的时间了,LVS对网络依赖比较大。 3、可以承担高负载压力且稳定,在硬件不差的情况下一般能支撑几万次的并发量,负载度比LVS相对小些。 4、Nginx可以通过端口检测到服务器内部的故障,比如根据服务器处理网页返回的状态码、超时等等,并且会把返回错误的请求重新提交到另一个节点,不过其中缺点就是不支持url来检测。比如用户正在上传一个文件,而处理该上传的节点刚好在上传过程中出现故障,Nginx会把上传切到另一台服务器重新处理,而LVS就直接断掉了,如果是上传一个很大的文件或者很重要的文件的话,用户可能会因此而不满。 5、Nginx不仅仅是一款优秀的负载均衡器/反向代理软件,它同时也是功能强大的Web应用服务器。LNMP也是近几年非常流行的web架构,在高流量的环境中稳定性也很好。 6、Nginx现在作为Web反向加速缓存越来越成熟了,速度比传统的Squid服务器

《WindowsServer2012服务器系统管理》测试试卷

《Windows Server 2012服务器系统管理》单科测试 考试说明: 1. 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考试内容包括15道选择题(30分)和1道机试题(70分),满分合计100分。 3. 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机试题提交电子档实验报告。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 1)下面关于Windows Server 2012 R2说法错误的是()。(选择一项) a) 支持故障转移群集 b) 标准版支持两个虚拟授权 c) 核心安装能减小受攻击面积 d) 数据中心版支持两个虚拟授权 2)在Windows Server 2012 R2中使用wbadmin命令制作备份脚本的文件格式为()。 (选择一项) a) .txt b) .bta c) .inf d) .bat 3)查看计算机的IP地址可以使用命令()。(选择一项) a) I pconfig b) Hostname c) Config d) Ipconfig /renew 4)关于NTFS文件系统中的权限继承,下面说法正确的是()。(选择一项) a) 子文件夹会继承上级文件夹的权限 b) 上级文件夹不能强制子文件夹继承其权限 c) 如果用户对子文件夹没有任何权限,也能够强制其继承上级文件夹的权限 d) 新建文件夹不会自动继承上级的权限 5)以下不属于Windows内置账户的是()。(选择一项) a) Administrator b) Administrators c) Guest d) SYSTEM

6)以下关于Windows内置账户和组说法正确的是()。(选择两项) a) Everyone包含任何用户(包括来宾用户),设置开放的权限时经常使用 b) Users组的用户账户都具备管理员权限 c) Power Users用户组是新用户的默认组,可以运行大部分的应用程序 d) NETWORK SERVICE账户为Windows的一部分服务提供访问系统的权限 7)NTFS是微软公司随着Windows NT推出的文件系统,以下不是NTFS特性的有()(选择一项) a) 压缩,压缩文件、文件夹 b) 磁盘配额 c) 访问控制列表 d) 采用16位和32位编址 8)有一台Windows Server 2012 R2的文件服务器名为FileServer,在D盘中设置了共享文件夹share,共享名为share$。通过()路径可以访问共享文件夹。(选择一项) a) \\FileServer\share$ b) \\FileServer c) \\FileServer\share d) \\d:\\software 9)Vnet公司有一台Windows Server 2012 R2的文件服务器abcd,小张通过\\abcd访问计算机,如图所示,照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选择一项) a) 小张的客户端网络出现问题,不能和文件服务器进行通信 b) 小张的客户端开启了防火墙,禁止对外访问 c) 在文件服务器的“用户权限分配”中将小张的账户添加到“拒绝从网络访问这台计算 机”中 d) 文件服务器没有设置共享文件夹 10)Vnet公司有一台Windows Server 2012 R2的FTP服务器,员工可以使用()连接FTP服务器(选择两项) a) Serv-U b) IE浏览器 c) RaidenFTPD d) FlashFXP 11)Windows Server 2012 R2上安装的FTP服务,默认的存储路径是()。(选择一项)

负载均衡原理与技术实现

负载均衡原理与技术实现 负载均衡(Load Balance,简称LB)是一种服务器或网络设备的集群技术。负载均衡将特定的业务(网络服务、网络流量等)分担给多个服务器或网络设备,从而提高了业务处理能力,保证了业务的高可用性。负载均衡基本概念有:实服务、实服务组、虚服务、调度算法、持续性等,其常用应用场景主要是服务器负载均衡,链路负载均衡。 一服务器负载均衡 服务器负载均衡根据LB设备处理到的报文层次,分为四层服务器负载均衡和七层负载均衡,四层处理到IP包的IP头,不解析报文四层以上载荷(L4 SLB);七层处理到报文载荷部分,比如HTTP,RTSP,SIP报文头,有时也包括报文内容部分(L7 SLB)。 1.四层服务器负载均衡技术 客户端将请求发送给服务器群前端的负载均衡设备,负载均衡设备上的虚服务接收客户端请求,通过调度算法,选择真实服务器,再通过网络地址转换,用真实服务器地址重写请求报文的目标地址后,将请求发送给选定的真实服务器;真实服务器的响应报文通过负载均衡设备时,报文的源地址被还原为虚服务的VSIP,再返回给客户,完成整个负载调度过程。报文交互流程如下: NAT方式的服务器负载均衡报文交互流程图报文交互流程说明: (1)Host发送服务请求报文,源IP为Host IP、目的IP为VSIP (2)LB Device接收到请求报文后,借助调度算法计算出应该将请求分发给哪台Server (3)LB Device使用DNAT技术分发报文,源IP为Host IP、目的IP为Server IP (4)Server接收并处理请求报文,返回响应报文,源IP为Server IP、目的IP为Host IP (5)LB Device接收响应报文,转换源IP后转发,源IP为VSIP、目的IP为Host IP 2.七层服务器负载均衡技术 七层负载均衡和四层负载均衡相比,只是进行负载均衡的依据不同,而选择确定的实服务器后,所做的处理基本相同,下面以HTTP应用的负载均衡为例来说明。 由于在TCP握手阶段,无法获得HTTP真正的请求内容,因此也就无法将客户的TCP握手报文直接转发给服务器,必须由负载均衡设备先和客户完成TCP握手,等收到足够的七层内容后,再选择服务器,由负载均衡设备和所选服务器建立TCP连接。 七层负载均衡组网和四层负载均衡组网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四层负载均衡每个虚服务对应一

Windows_Server_2008安全配置基础(改)

Windows Server 2008安全配置基础 一、及时打补丁 二、阻止恶意Ping攻击 我们知道,巧妙地利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ping命令,可以快速判断局域网中某台重要计算机的网络连通性;可是,ping命令在给我们带来实用的同时,也容易被一些恶意用户所利用,例如恶意用户要是借助专业工具不停地向重要计算机发送ping命令测试包时,重要计算机系统由于无法对所有测试包进行应答,从而容易出现瘫痪现象。为了保证Windows Server 2008服务器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我们可以修改该系统的组策略参数,来禁止来自外网的非法ping攻击: 首先以特权身份登录进入Windows Server 2008服务器系统,依次点选该系统桌面上的“开始”/“运行”命令,在弹出的系统运行对话框中,输入字符串命令“gpedit.msc”,单击回车键后,进入对应系统的控制台窗口; 其次选中该控制台左侧列表中的“计算机配置”节点选项,并从目标节点下面逐一点选“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高级安全Windows防火墙”、“高级安全Windows 防火墙——本地组策略对象”选项,再用鼠标选中目标选项下面的“入站规则”项目; 接着在对应“入站规则”项目右侧的“操作”列表中,点选“新规则”选项,此时系统屏幕会自动弹出新建入站规则向导对话框,依照向导屏幕的提示,先将“自定义”选项选中,再将“所有程序”项目选中,之后从协议类型列表中选中“ICMPv4”,如图3所示;

协议类型列表中选中“ICMPv4”, 之后向导屏幕会提示我们选择什么类型的连接条件时,我们可以选中“阻止连接”选项,同时依照实际情况设置好对应入站规则的应用环境,最后为当前创建的入站规则设置一个适当的名称。完成上面的设置任务后,将Windows Server 2008服务器系统重新启动一下,这么一来Windows Server 2008服务器系统日后就不会轻易受到来自外网的非法ping 测试攻击了。 小提示:尽管通过Windows Server 2008服务器系统自带的高级安全防火墙功能,可以实现很多安全防范目的,不过稍微懂得一点技术的非法攻击者,可以想办法修改防火墙的安全规则,那样一来我们自行定义的各种安全规则可能会发挥不了任何作用。为了阻止非法攻击者随意修改Windows Server 2008服务器系统的防火墙安全规则,我们可以进行下面的设置操作: 首先打开Windows Server 2008服务器系统的“开始”菜单,点选“运行”命令,在弹出的系统运行文本框中执行“regedit”字符串命令,打开系统注册表控制台窗口;选中该窗口左侧显示区域处的HKEY_LOCAL_MACHINE节点选项,同时从目标分支下面选中SYSTEM\ControlSet001\Services\SharedAccess\Parameters\FirewallPolicy\FirewallR ules注册表子项,该子项下面保存有很多安全规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