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业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东北林业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东北林业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东北林业大学

200x -200x 学年第二学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物理化学2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末的括号中)(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总计15分)

1. 正离子的迁移数与负离子的迁移数之和等于 ( )

A. >1

B. =1

C. <1

D. =0 2. 柯尔劳施离子独立运动定律适合于: ( ) A. 任意浓度的强电解质溶液 B. 任意浓度的弱电解质溶液

C. 无限稀释的强或弱电解质溶液

D. 理想稀溶液 3. 醌-氢醌 [C 6H 4O 2, C 6H 4(OH)2] 电极属于: ( )

A. 第一类电极

B. 第二类电极

C. 氧化-还原电极

D. 离子选择性电极 4. 若反应速率常数k 的单位为 浓度·时间-

1,则该反应为: ( )

A. 三级反应

B. 二级反应

C. 一级反应;

D. 零级反应 5. 确定速率方程的关键是确定: ( )

A. 速率常数

B. 平衡常数

C. 反应级数

D. 反应分子数 6. 催化剂能极大地改变反应速率,原因是催化剂改变了: ( )

A. 反应焓变

B. 平衡常数

C. 反应熵变

D. 反应活化能 7. 一般情况下,界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是: ( )

A. 温度升高界面张力降低

B. 温度升高界面张力增加

C. 温度对界面张力没有影响

D. 不能确定 8. 微小液滴的饱和蒸气压 同温度下平面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 )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不一定 9. 下列属于溶胶光学性质的是 ( )

A. 唐南(Donnan)

平衡 B. 丁铎尔(Tyndall)效应 C. 电泳 D. 扩散 10. 溶胶和高分子溶液: ( )

A. 都是单相多组分系统

B. 都是多相多组分系统

C. 高分子溶液是单相多组分系统,溶胶是多相多组分系统

D. 高分子溶液是多相多组分系统,溶胶是单相多组分系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总计15分)

1. 由极化产生的原因, 将电极的极化分为两类,即???????????极化和??????????极化。

2. 298 K 时,浓度为0.0100 mol·kg -1的CaCl 2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__________,离子平均活度因子为 ____________ 。

3. 对反应A →P, 反应物浓度的对数ln c A 与时间t 成线性关系, 则该反应为??????级反应。

4. 酶催化反应的主要特征是:反应条件温和,具有高的_______性和___________性。

5. 溶于水中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物质通常称为?????????????????物质。

6. 铺展润湿的必要条件是????????????????????????????????????????。

7. 化学吸附的吸附力是????????????????,吸附层数是?????????层。

8. 在公式 ?r G m = -zFE 中,E 称为????????????????????, E 的实验值测定要求在电流I 无限接近于??????的条件下进行。

9. 胶体分散系统的粒子尺寸在?????????????nm 之间。

10. 对于连串反应A ??→B ??→C ,由稳态近似法可得到 d c B /d t = __________。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0分)

1. 用Λm 对c 作图直线外推的方法,可以直接求得弱电解质HAc 的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 导率。 ( )

2. 锌、银两金属片同时插入HCl 水溶液中,所构成的电池是可逆电池。 ( )

3. 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基元反应。 ( )

4. 光化学反应的量子效率可以大于 1、等于1或小于1。 ( )

5. 弯曲液面所产生的附加压力与表面张力成反比。 ( )

6. 高分散度固体表面吸附气体后,可使固体表面的吉布斯函数增加。 ( )

7. 悬浮液、乳状液、泡沫均属于粗分散系统。 ( )

8. 双液电池中不同电解质溶液间或不同浓度的同种电解质溶液的接界处存在接界电势,通常使用盐桥来减小其影响。 ( )

9. 在恒温恒压下原电池可逆放电时,电池反应的焓变?r H 等于电池反应的反应热Q r 。 ( ) 10.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不变。 ( )

k 1 k 2

4.(本小题9分)环氧乙烷的热分解是一级反应,活化能为218.0 kJ?mol-1,在378.5℃时

的半衰期为363 min。(1)求在378.5℃时反应的速率常数;(2)计算在450℃时反应的速率常数;(3)估计在450℃时分解75%的环氧乙烷所需的时间。

5.(本小题6分)用活性炭吸附CHCl3符合朗缪尔吸附等温式,在273 K时饱和吸附量为0.0938 m3?kg-1。已知CHCl3的分压为13.4 kPa时,平衡吸附量为0.0825 m3?kg-1。计算:(1)朗缪尔吸附等温式中的b值;(2)CHCl3分压为

6.67 kPa时的平衡吸附量。

五、简答题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总计15分)

1.(本小题6分)简答题: (1) 朗缪尔吸附理论的基本假设(即要点)有哪些?

(2) 写出最有代表性的二个反应速率理论的名称。

2.(本小题9分)综合题:由KI和AgNO3溶液反应制得AgI溶胶,已知稳定剂为KI。

(1) 写出胶团结构的表示式,并指出胶体粒子电泳的方向;(2) 请简要回答溶胶能够稳定

存在的主要原因;(3) 比较NaCl和MgCl2溶液对该溶胶的聚沉能力。

东北林业大学

200x -200x 学年第二学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物理化学2 考试方式: 闭卷 试卷总分: 100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专 业: 年级班: 考试日期: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末的括号中。本大

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总计15分)

评分要点:每小题只允许填一个答案,填错答案或填多于一个答案者均不给分。 1. B ; 2. C ; 3. C ; 4. D ; 5. C ; 6. D ; 7. A ; 8. A ; 9. B ; 10. C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总计15分)

评分要点:根据每小题的题意及要求,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答案。答案完整、正确者,每小题给1分;填错答案者不给分。缺少单位或单位错误者酌情扣分。 1. 浓差;电化学 2. 0.0300 mol·kg -1;0.666 3. 一

4. 活;选择(专一)

5. 表面活性

6. 铺展系数S ≥0;γ s -γ ls -γ l ≥0;接触角θ =0或 不存在

7. 化学键力;单

8. 电池的电动势;0; 9. 1~1000; 10. 0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0分)

评分要点:正确的选√,错误的选×。答案正确者给1分,不选者不给分

1. ×

2. ×

3. √

4. √

5. ×

6. ×

7.√

8.√

9. × 10. √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总计45分)

评分要点:根据每个试题的具体要求,按步骤计算得出正确答案。答案完整、正确者给该题满分;无主要解题步骤、解题公式错误者均不给分。有解题公式但缺少解题步骤、计算结果有误、答案缺少单位或单位错误者酌情扣分。 1.(本小题9分)

解:(1) κ = κcell ?G =36.7?4.50?10-4 = 0.01652 S·m -1 (3分) Λm = κ /c = 0.01652/10 = 0.001652 S ?m 2?mol -1 (3分)

(2) (3分) 4220.00391

.0001652.0m m ===∞ΛΛα

2.(本小题12分)

解:?r G

m = -zFE = -1?96485?1.1362 = -109.63 kJ·mol -1 (3分)

?r S

m = zF (?E /?T )p =1?96485?(-5.95?10-4)= -57.41 J·mol -1·K -1 (3分)

?r H m =?r G m +T ?r S m = -109.63+298 ?(-28.463?10-3

) = -126.74 kJ·mol -1 (3分) (3分) 3.(本小题9分)

解:(1) 一级反应 1 h 后 (2分)

2 h 后 (2分)

(2) 二级反应 1 h 后 (2分)

2 h 后 (2分) (1分)

4.(本小题9分)

解:(1) k 1= ln2/ t 1/2= ln2/363 = 0.001909 min -1 (3分)

(2) (2

分)

(1分)

(3) (3分)

5.

解: (3分)

(3分)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总计15分)

评分要点:根据每个试题的具体要求,按步骤写出正确答案。答案完整、正确者给该题满分;缺少内容或回答结果有误者酌情扣分。 1.简答题(本小题6分)

1910642

.1)2448.44(exp )298

8.31451362.1964851(exp )(exp ?==???== E RT

zF K 1-A,1A,01h 6931.02ln 05.01ln 11ln 1====c c t k % 0.25025.0e e 2

ln 2A,0

A,2====?--kt c c 0

00

01

11105.0111111c c c c c t k =???

? ??-=???? ??-=0

22

312111c c c c kt c =+?=+

=% 33.333

10

2==c c 1-2

312a 12min 1020.028274.256.651115.37213145.8100.218099001.0ln 11ln ln =-=???

??-?-=???

? ??--=k T T R E k k min 13.590

57.011ln 1020.01ln 1A,1A,01=-==

c c k t 1

-3a kg dm 6.7367.6545.01 )2(?=?+=V

东北林业大学

200x-200x学年第二学期考试试题

答:(1) 朗缪尔吸附理论的基本假设①单分子层吸附;②固体表面是均匀的;③被吸附的气体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④吸附平衡是动态平衡。

(4分)

(2) 气体反应的碰撞理论,过渡状态理论(或单分子反应理论)。(2分)

2.(本小题9分)

解:(1)[(AgI)m·n I-·(n-x)K+]x- x K+;胶粒电泳的方向是正极。(4分) (2)①布朗运动;②具有双电层结构;③粒子溶剂化。(3分)

(3)与NaCl相比,MgCl2溶液对该溶胶有更强的聚沉能力。(2分)

交通运输工程试题l 东林交通

东北林业大学 201 -201 学年第 学期阶段、期末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交通运输工程 试卷总分:100分 一、概念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总计20分) 1、道路通行能力 答: 即在一定的时段(通常15分钟或一小时)和正常的道路、交通、管制以及运行质量要求下,通过道路设施交通流质点的能力,也称为交通容量或简称容量。 2、运输枢纽 答: 实在两条或者两条以上运输线路的交汇、衔接处形成的具有运输组织中转、装卸、仓储、信息服务及其他辅助服务功能的综合性设施。 3、综合运输体系 答: 综合运输体系是五种运输方式按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的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联接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综合体,形成统一的运输过程。 1、综合运输体系包括铁 路、水路、公 路、航 空和管道等五个运输子系统。 2

6、分离式立体交叉口一般采用完全分离、两层立交和三层立交三种形式。 三、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 末的括号中)(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5分) 1、铁路系统所承运的货物主要是(A )。 A.煤B.粮食C.钢铁D.衣物 2、高速磁浮列车是采用磁力驱动的高速列车,运行速度一般在( C )km/h以上。 A.100 B.200 C.300 D.400 3、对于间断的交通流,其速率主要取决于(B ) A.未到达限制点的速率B.通过限制点的速率C.任意点的速率D.以上都不对4、设计运量是指线路设计年度的预测客货运量,它是确定(A )的重要参数。 A.线路设计能力B.线路宽度C.线路长度D.线路走向 5、为军用舰艇提供停泊地、补给、修理等,进行沿岸防守的港口称为(D )。 A.专业港B.渔港C.客运港D.军港 6、以下内容不属于市域内交通运输一般特点的有(C )。 A.交通运输的对象以城市居民为主B.出行的距离较短 C.出行的距离较长D.交通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为道路网7、以下内容不属于市域内交通运输一般特点的有(C )。 A.交通运输的对象以城市居民为主B.出行的距离较短 C.出行的距离较长D.交通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为道路网 8、我国的交通标志规定采用三种形状。( A )表示管制。

东北林业大学优秀校友足迹正文

东北林业大学优秀校友足迹 东北林业大学创于1952年,领导人本着学参天地德合自然的校规校训,让东林这块土地滋养了一个个心有梦想的学子,使他们达成 愿望,实现自身价值。例如:万钢,方国良,张毅等人,他们是东林的骄傲,我们后辈人学习的榜样。 万钢,1952年8月出生,上海市人,东北林业大学毕业。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这些年的人生经历和和奋斗历程吧。 1970年,文革中万钢离开家乡上海到东北农村插队落户,可以说那段经历塑造了他的性格,也奠定了他对待人生的基本态度。那时的万钢只有十八岁,他去的地方是延吉市三道湾镇东沟村。当时因为他的父母是反革命分子,他是“黑五类”的子女,心情可想而知,但在那里他深刻体会到了人心换人心的道理,村里的党支部书记曾鼓励他说:“人这一生有两样东西越用越多,一是动脑筋,二是下力气干活。”这句话影响了他的一生。万钢曾在记者面前动情地说:“那时我和乡亲们一起,春天铲地,头上包着纱布还被蚊子叮的满头包;夏天种谷子,蹲着跪着爬着,一头汗,满脸泥;采石头把绳子拴在腰间,从山上吊下去,用钢棍把石头敲下来,十分危险。”在那里他与农民兄弟做朋友,当仓促管理员时,与人学习,装修拖拉机,给村里拉土送肥,去供销社拉货,人们都说没想到一个从上海来的小伙干起活来这麽卖力。五年知青,表现出色的他受推荐来到东北林业大学道桥系学习,1978年毕业在东北林业大学基础部教研室工作。1979年到1981年在同济大学结构理论研究所实验力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后来的

四年,在同济大学数学系光侧力学研究室担任教师 后来受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教授邀请攻读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万钢开发了一个降低汽车噪音的技术,得到了德国高校与企业奖,这套技术一直到2005年8月才在德国大众汽车退役。大众公司 所在的德国下萨克森州政府,为此颁发给万钢一个特殊功勋奖,万钢是获此殊荣的第二人。九一到零一的十年间,万钢担任德国奥迪汽车公司技术开发部工程师,生产部总体规划部技术经理,期间1999年,万钢带团回国。 万钢正赶上讨论中国汽车如何发展的问题。他认为汽车最重要的还是节能环保,并提出要开发新能源汽车的建议,于是万钢有了回国的打算。2000年平安夜,在没有和任何国内企业签订任何工作合同 的万钢回到了祖国。不久被科技部聘任为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 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总体组织长。2001年到2004年,万钢成为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主任,同济大学校长助理,汽车学院院长副校长。2004年,同济大学取得了世博会百年历史上,首次由大学 承担的整体规划资格:我国首座“地面交通工具风洞”和首条磁悬浮试验在同济动土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中德友好医院由同济负责管理,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访德期间签订的6项双边合作协议之一。作为同济大学校长的万钢正率领着这所百年老校在“百舸争流”的时代潮中“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同时·作为国家836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的首席科学家,万钢主持研究的洁净能源汽车项目取得新成果—燃料电池汽车“超越三号”在同济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东北林业大学 200x -200x 学年第二学期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物理化学2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末的括号中)(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总计15分) 1. 正离子的迁移数与负离子的迁移数之和等于 ( ) A. >1 B. =1 C. <1 D. =0 2. 柯尔劳施离子独立运动定律适合于: ( ) A. 任意浓度的强电解质溶液 B. 任意浓度的弱电解质溶液 C. 无限稀释的强或弱电解质溶液 D. 理想稀溶液 3. 醌-氢醌 [C 6H 4O 2, C 6H 4(OH)2] 电极属于: ( ) A. 第一类电极 B. 第二类电极 C. 氧化-还原电极 D. 离子选择性电极 4. 若反应速率常数k 的单位为 浓度·时间- 1,则该反应为: ( ) A. 三级反应 B. 二级反应 C. 一级反应; D. 零级反应 5. 确定速率方程的关键是确定: ( ) A. 速率常数 B. 平衡常数 C. 反应级数 D. 反应分子数 6. 催化剂能极大地改变反应速率,原因是催化剂改变了: ( ) A. 反应焓变 B. 平衡常数 C. 反应熵变 D. 反应活化能 7. 一般情况下,界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是: ( ) A. 温度升高界面张力降低 B. 温度升高界面张力增加 C. 温度对界面张力没有影响 D. 不能确定 8. 微小液滴的饱和蒸气压 同温度下平面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 )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不一定 9. 下列属于溶胶光学性质的是 ( ) A. 唐南(Donnan) 平衡 B. 丁铎尔(Tyndall)效应 C. 电泳 D. 扩散 10. 溶胶和高分子溶液: ( ) A. 都是单相多组分系统 B. 都是多相多组分系统 C. 高分子溶液是单相多组分系统,溶胶是多相多组分系统 D. 高分子溶液是多相多组分系统,溶胶是单相多组分系统

交通运输专业前沿论文

交通运输专业前沿论文 交通是运输和邮电的总称。运输是人和物借助交通工具的载运,产生有目的的空间位移,邮电则是邮政和电信的总称。以下是我带来交通运输专业前沿论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基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交通运输类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改革 (一)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与优秀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需要合理的课程体系来保证。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在课程体系改革中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为契机,保证交通运输专业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的特点,深化教学改革。在新一轮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中,坚持优化整体结构、拓宽就业口径、突出专业特色和注重实践创新的原则,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将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分为四部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在课程的体系设计上,不仅注重加强培养学生的自然科学基础和科学素养,而且强调文理渗透,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上,确保实践环节的学时和质量;设置两个创新学分,并明确获取途径;倡导毕业设计(论文)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相结合,鼓励和积极安排学生参与到教师的实际科研工作。 (二)实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在专业课中重复、陈旧是目前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当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改革的重点。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学院在修订培养方案时,组织专家充分研究交通运输专业本科层次的核心课程,结合东北林业大学特色,在避免内容重复的基础上保证“基础课程质量精、专业课程内容新、选修课程形式活”。基础课程力求规范化,保

证其严谨性和精炼性;专业课程注重学科特色,在讲授经典理论的基础上不断为学生更新专业前沿信息;选修课程增设研讨类课程、跨学科综合课程等一系列形式更为灵活课程。通过以上课程内容的改革,可以使学生在修读专业课程的过程中获得进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的理论基础与初步研究经验。 (三)推动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实施途径,所以必须建立合理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契机,促进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改革。在课内教学过程中,加强自主学习引导。提倡教师充分调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调查研究,并在相应阶段给予学生帮助和点评。在考核中引入过程要素,改革考核的形式与评分办法。教学过程中讨论和作业等环节都应按比例计入考核成绩。改革考试试题分值的比例,提高试题中分析题、综合题和可充分体现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题目比例。此外,课堂练习和作业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倡导无标准答案的需要深入思考的开放性综合题,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四)探索重点课程建设的新思路重点课程建设是东北林业大学在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内容。传统重点课程建设的思路以构建课程体系、探索教学方法和调整教学内容为主要改革内容。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为推进在交通运输类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思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重点课程建设可以围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设计实践环节、建设实践平台,指导大学生创新试验项目,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2012年开始建设的重点课程“汽车发动机原理”为例,在课程建设的同时由课程组老师执导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

林业毕业论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东北林业大学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林业资源的森林防火管理响学生: 指导教师: 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专业年级: 2011年6月

目录 摘要 (3) 1、森林火灾的预防措施 (4) 4、林业的定义及目前我国林业的发展状况 (8) 5、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9) 3、1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9) 3、2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9) 3、2、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 (9) 3、2、2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 10 3、2、3 注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11) 4 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 (15) 4、1 我国法律中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 (15) 4、2 对我国现存林业法律制度的完善 (16)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 随着林业的发展,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林下可燃物不断增加,森林防火工作形势十分严峻。本文以健全森林消防组织体系为中心,以加强森林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壮大森林消防力量为保障,以完善森林消防协作机制为手段,以加强法制建设为突破口,打牢根基,夯实基础,全面提高森林火灾的综合防控能力。 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的大敌。一场火灾在旦夕之间就能把大片森林化为灰烬。由于森林被毁,林地失去覆盖, 引起水土流失,殃及水利和农业。一场森林火灾不仅烧毁林木,而且烧毁林区房屋和珍贵动植物;为扑救森林火灾,势必耗费大批人力物力。总之,发生森林火灾必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加强森林防火,是关系到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大事,也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必须认真抓好抓实。 关键词:森林火灾预防措施森林火灾组织职责

物理化学实验试卷东北林业大学

7.B-Z振荡反应实验由( )对1/T作图,可得表观活化能E诱(下述选项A中k为 速率常数、D中K为平衡常数), A. ln k B. ln(s/t振) C. ln(s/t诱) D. ln K答案( ) 8. 使用电导率仪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电解质溶液及电导电极 A. 溶液不必恒温,电极充分恒温 B. 溶液充分恒温,电极不必恒温 C. 溶液及电极都不必恒温 D. 溶液及电极都充分恒温答案( ) 9.欲准确测定原电池的电动势, 必须使用如下仪器 A. 伏特计 B. 电位差计 C. 万用表 D. 电流计答案( ) 10. 液体表面张力测定应特别注意毛细管 A. 要垂直 B. 清洁、插入液面2~3mm C. 与液面相切 D. 清洁、垂直、与液面相切答案( ) 11. 为了不影响测定吸附平衡时溶液的浓度,固体在溶液中的吸附实验中,盛放活性 炭的锥形瓶及使用的烧杯和漏斗要(),过滤的滤纸() A. 洁净、干燥, 用蒸馏水润湿 B. 洁净但不必干燥,用蒸馏水润湿 C. 洁净、干燥, 用待测液润湿 D. 只要洁净,不必干燥和润湿答案( ) 12. 用毛细管粘度计测定一定温度下乙醇液体的粘度,应在()的情况下测定乙醇 和水流过的时间 A. 用同一支粘度计,使用时要洁净、垂直 B. 用同一支粘度计,使用时不必洁净、垂直 C. 可分别使用两支粘度计,使用时要洁净、垂直 D. 可分别使用两支粘度计, 使用时不必洁净、垂直答案( ) 二、填空题(在每个括号中填上答案;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5 分;根据本人在开放实验中选做过的实验,选择其中10个小题做答,并在题号前以‘※’标明自己所不选的题;若12个小题全答,则只计1-10小题成绩;本题满分25分) 1. 燃烧焓测定中为了保证水当量值的准确,向盛水桶中放置氧弹和加入水的先后次 序为( )。 2. 食品热值测定中,使用同一个氧弹和标准燃烧物质测定出量热计的水当量C(即 量热计升高1℃所需的总热量),C的计算公式为C=()。 3. 固体在醋酸溶液中的吸附量测定中,活性炭质量m,加入醋酸溶液浓度c0,体积V, 需测定吸附平衡浓度c,这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公式为Γ=()。 之间的关系为 4. 电导法测定电离度α,α与摩尔电导率Λm和极限摩尔电导率Λ∞ m ( )。 5. 原电池电动势测定中,常用()来消除或减小液接界电势。 6. 在沉降分析实验中测定沉降量时使用的是()天平。

【东北林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模板】(含注释)

设 计 乘用车两轴五档机械式变速器设计 学生姓名: 艾中华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2011级1班

关键词[单击此处输入中文关键词]

Dissertation topic Abstract Keywords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 1.1二级标题一 (1) 1.1.1三级标题一 (1) 1.1.2三级标题二 (1) 1.2二级标题二 (1) 2[单击此处输入标题,页眉会自动更新] (2) 2.1二级标题一 (2) 2.1.1三级标题一 (2) 2.1.2三级标题二 (2) 2.2二级标题二 (2) 2.3二级标题三 (2) 3[单击此处输入标题,页眉会自动更新] (3) 3.1二级标题一 (3) 3.1.1三级标题一 (3) 3.1.2三级标题二 (3) 3.2二级标题二 (3) 3.3二级标题三 (3) 4[单击此处输入标题,页眉会自动更新] (4) 4.1二级标题一 (4) 4.1.1三级标题一 (4) 4.1.2三级标题二 (4) 4.2二级标题二 (4) 4.2.1三级标题一 (4) 4.2.2三级标题二 (4) 4.3二级标题三 (4) 4.4二级标题三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6) 附录 (7) 致谢 (8)

1 前言1.1 二级标题一 [ (1) (2) 1.1.1 三级标题一 …… (1) (2) 1.1.1.1 四级标题一 …… 1.1.1.2 四级标题二 …… 1.1.2 三级标题二 …… 1.2 二级标题二“记事本”文件中复制到模板即可。 “格式刷”的使用对提高排版效率很有帮助;

东北林业大学大学物理磁学习题答案

东北林业大学大学物理磁学习题答案

————————————————————————————————作者:————————————————————————————————日期:

磁学习题 一选择题 1.均匀磁场的磁感强度B 垂直于半径为r 的圆面.今以该圆周为边线,作一半球面S ,则通过S 面的磁通量的大小为 (A) 2 r 2B . (B) r 2B . (C) 0. (D) 无法确定的量. [ ] 2. 通有电流I 的无限长直导线有如图三种形状,则P ,Q ,O 各点磁感强度的大小B P ,B Q ,B O 间的关系为: (A) B P > B Q > B O . (B) B Q > B P > B O . (C) B Q > B O > B P . (D) B O > B Q > B P . [ ] 3.如图所示,电流从a 点分两路通过对称的圆环形分路,汇合于b 点.若ca 、bd 都沿环的径向,则在环形分路的环心处的磁感强度 (A) 方向垂直环形分路所在平面且指向纸内. (B) 方向垂直环形分路所在平面且指向纸外. (C) 方向在环形分路所在平面,且指向b . (D) 方向在环形分路所在平面内,且指向a . (E) 为零. [ ] 4在一平面内,有两条垂直交叉但相互绝缘的导线,流过每条导线的电流i 的大小相等,其方向如图所示.问哪些区域中有某些点的磁感强度B 可能为零? (A) 仅在象限Ⅰ. (B) 仅在象限Ⅱ. (C) 仅在象限Ⅰ,Ⅲ. (D) 仅在象限Ⅰ,Ⅳ. (E) 仅在象限Ⅱ,Ⅳ. [ ] 5. 有一个圆形回路1及一个正方形回路2,圆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二者中通有大小相等的电流,它们在各自中心产生的磁感强度的大小之比B 1 / B 2为 (A) 0.90. (B) 1.00. (C) 1.11. (D) 1.22. [ ] 6. 边长为l 的正方形线圈中通有电流I ,此线圈在A 点(见图)产生的磁感强度B 为 (A) l I 420 . (B) l I 220 . (C) l I 02 . (D) 以上均不对. [ ] 7.边长为L 的一个导体方框上通有电流I ,则此框中心的磁感强度 (A) 与L 无关. (B) 正比于L 2. (C) 与L 成正比. (D) 与L 成反比. a I I I a a a a 2a I P Q O I a c I d b a . Ⅰ Ⅲ Ⅱ Ⅳ i i A I I

东北林业大学大学物理B第二次月考

东北林业大学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大学物理B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答题要求: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答在题签上无效。 常用数据:6931.02ln 1038.131.81 2311 =??=??=----K J k K mol J R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请将答写在答题纸的表格中)。 1、某物体按余弦函数规律作简谐振动,它的初相位为2/π-,则该物体振动的初始状态为 (A) x 0 = 0 , v 0 > 0 (B) x 0 = 0 , v 0 < 0 (C) x 0 = 0 , v 0 = 0 (D) x 0 = -A , v 0 = 0 2、已知波源的振动周期为4.00×10-2 s ,波的传播速度为300 m ·s -1 ,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则位于x 2 = 16.0 m 处质点超前于x 1 = 10.0 m 处质点的相位为 (A) 2π (B) -2 π (C) π (D) -π 3、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总能量为1E ,如果简谐振动振幅增加为原来的3倍,重物的质量增为原来的3倍,则它的总能量2E 变为 (A) 1E /9 (B) 1E /3 (C) 31E (D) 91E 4、关于振动和波, 下面几句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有机械振动就一定有机械波 (B) 机械波的频率与波源的振动频率相同 (C) 机械波的波速与波源的振动速度相同 (D) 机械波的波速与介质质点的振动速度相等 5、图1为一驻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O.B.C.D.P 为同一 波线上的质点,若O 为波腹,D 为波节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B.C.D 振幅相等 (B) O.B.C.D 振幅均不相等 (C) C.P 振幅不同,相位相同 (D) B .C 振幅不等,相位也不同 (图2) 6、气体经历如图2所示的一个循环过程,在这个循环中,气体的吸收的净热量为 (A) -900 J (B) 900 J (C) 100 J (D) 1600 J 7、温度为27℃、压强为1atm 的1mol 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经历等温过程体积膨胀至原来的2倍。此过程中气体对外所做的功和吸收的热量分别为 (A) 2718 J 和2480 J (B) 1728 J 和1728 J (C) 2480 J 和2480 J (D) 8726 J 和2493 J 8、关于卡诺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等压过程组成 (B) 循环效率和工作物质有关 (C) 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 (D) 循环效率与热源温度无关 9、 1 mol 氮气,由状态A (p 1,V )变到状态B (p 2,V ),气体内能的增量为 (A) )(2312p p V - (B) )(2512p p V - (C) )(312p p V - (D) )(2 512p p V + x V (L )

东北林业大学历任校长毕业证样本

东北林业大学历任校长毕业证样本 东北林业大学简介 东北林业大学(英文名: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东北林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共建、教育部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重点建设高校,学校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以林业工程为特色,农、理、工、经、管、文、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院系设置 学校院系设置有;交通学院、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工程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成人教育学院、野生动物资源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研究生院、体育部、园林学院、材料科学技术学院、土木学院、外国语学院、文法学院。东北林业大学的特色专业 学校设置有特色专业;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计算机应用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生物材料工程、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森林经理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药学、企业管理、会计学、交通工程..........。 东北林业大学的学校前沿介绍 学校前沿是1952年10月成立的东北林学院,1985由学校改名为东北林业学院,1989年由学校改名为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的学校代码及毕业证编号 学校国际代码;10225 毕业证编号生成原理如下:前5位为学校国际代码,6位为教学类型代码普通高等教育为1;博士为2;硕士为3;学士为4;成人高等教育为5;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为6;网络

教育为7。7-10位:为颁证年份. 11-12位:为培养层次代码:博士研究生01;硕士研究生02;学士学位04;本科05;专科(含高职)06 ,13-17或18位:为学校对毕业证书的流水编号。 电子注册号示例如下:2003年的本科10225 1 2003 05 00XXXX 2006年专科:10225 1 2006 06 00XXXX 东北林业大学历任校(院)长 学校有历任院长;杨传平:2007.1至现今,任东北林业大学校长;李坚:1995;2007,任东北林业大学校长,朱国玺:1990;1995,任东北林业大学校长,修国翰:院(1983;1985,任东北林学院院长,1985;1989,任东北林业大学校长,杨衔晋:1979;1983,任东北林学院校长。本文章来是https://www.360docs.net/doc/d06029686.html, 发布本文章来是https://www.360docs.net/doc/d06029686.html, 发布

东北林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东北林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的知识技能,得出具有理论意义或实践价值的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环节。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均是申请学位的基本依据。为了保证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特制定《东北林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一、毕业设计(论文)要求 1.毕业设计 我校本科毕业设计题目必须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综合训练要求。说明书中一般包括任务的提出,目的、意义、本课题的现状,提出方案,方案论证或文献综述,并进行建模、仿真、设计与计算(可分为总体设计和单元设计几部分),或有实验(模拟实验或仿真实验)调试及结果分析,经济效益分析,结束语等内容。毕业设计要有一定的新意。 2.毕业论文 我校本科毕业论文形式不能是一些文献资料的简单、机械地堆砌。一篇合格的论文应是一个有内在联系的统一体;论点提出要正确,要有足够的论证依据;论点与论据要协调一致,论据要充分支持论点;要有必要的数据资料及相应的分析。概念表达要准确、清晰;论文应结合社会实际,要有一定的新意。 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要求、质量标准和评分标准参见各学院或专业制定的细则。 二、毕业设计(论文)结构 毕业设计(论文)由以下几部分组成:①封面;②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③中文摘要;④英文摘要;⑤目录;⑥正文;⑦参考文献;⑧附录;⑨致谢;⑩毕业设计(论文)评语及成绩。 (一)封面 封面包括:论文题目、学生、指导教师及职称、学院、专业、年级、班级、工作完成年月。其中专业为设计(论文)作者主修专业的全称。 论文题目不得超过20个字(可有副标题),外文题目不得超过10个实词,要简练、准确,可分二行书写。 (二)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由导师填写,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量的要求在任务书中要明确给出。一般论文字数要求原则上不低于10000字,设计说明书字数要求原则上不低于6000字;参考文献数量20篇以上(其中,外文阅读量3篇以上),外文翻译量根据各学院(专业)要求确定(外文翻译量不包括英文摘要)。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具体要求根据各学院或专业制定的细则执行。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经专业负责人签字(手签)后生效。 (三)中英文摘要(中文在前,英文在后) 摘要包括:论文题目(包括中、英文)、“摘要”字样(位置居中)、正文、关键词。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包括论文中的主要信息,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中文摘要一般为40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完全相符。 关键词是供检索使用的,主题词条选取应为通用技术词汇,不得自造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3~5个,以显著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下方。

东北林业大学校继〔2020〕1号 附件2:东北林业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实施办法_看图王

附件2 东北林业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 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实施办法 为做好学校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士学位授予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暂行规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的通知》(学位〔2019〕20号)、《黑龙江省学位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士学位授予与管理工作的通知》(黑学位〔2019〕4号)等有关规定,结合学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授予对象 第一条东北林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以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 第二章授予条件 第二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科毕业生授予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士学位具体条件为: (一)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学生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专业人才培养规定

的课程且成绩合格,经学校审核准予毕业; 3.全部课程考试的平均成绩良好; 4.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为良好及以上; 5.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合格; 6.外语成绩达到下列要求之一: (1)在籍期间参加经我校认可的普通高等学校或社会权威机构组织的学士学位外语考试,经我校认定成绩合格的(外语专业学生须参加第二外语考试); (2)参加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ST)3级笔试考试,成绩合格的; (3)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达到425分的; (4)入学层次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二学历毕业生,外语成绩不另作要求。 (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修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且成绩合格,经审核准予毕业; 3.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合格; 4.外语成绩达到下列要求之一: (1)在籍期间参加经我校认可的普通高等学校或社会权威机构组织的学士学位外语考试,经我校认定成绩合格的(外语专

大学物理A习题答案(东北林业大学)

班级 学号 姓名 第1章 质点运动学 1-1 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36t t e e -=++r i j k 。(1)求:自t =0至t =1质点的位移。(2)求质点的轨迹方程。 解:(1) ()k j i 0r 63++= ()k j e i e 1r -1 63++= 质点的位移为()j e i e r ?? ? ??-+-=331? (2) 由运动方程有t x e =,t y -=e 3, 6=z 消t 得 轨迹方程为 3=xy 且6=z 1-2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y x,r 的端点处,其速度的大小为 [ D ] (A)dt dr (B)dt d r (C)dt d r (D)2 2 ?? ? ??+??? ??dt dy dt dx 1-3如图所示,堤岸距离湖面的竖直高度为h ,有人用绳绕过岸边的定滑轮拉湖中的小船向岸边运动。设人以匀速率v 0收绳,绳不可伸长且湖水静止。求:小船在离岸边的距离为s 时,小船的速率为多大?(忽略滑轮及船的大小) 解: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t 时刻船离岸边的距离为s x =,船的位置矢量可表示为 ()j i r h x -+= 船的速度为 i i r v v dt dx dt d === 其中 2 2 h r x -= 所以 () dt dr h r r h r dt d dt dx v 2222-= -==

因绳子的长度随时间变短,所以 0v dt dr -= 则 船的速度为i i v 022220 v s h s h r r v +-=--= 所以 船的速率为 02 2v s h s v += 1-4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k j i r 5sin cos ++=ωt R ωt R (SI)。求:(1)质点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2)质点的轨迹方程。 解:(1)由速度的定义得 ()()j cos i sin ωt ωR ωt ωR dt r d v +-== 由加速度的定义得 ()()j sin cos 2 2 ωt R ωi t R ωdt v d a --==ω (2) 由运动方程有 ωt R x cos =,ωt R y sin =,5=z 消t 得 质点的轨迹方程为 222R y x =+且5=z 1-5 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j i r 2235t t +=,则该质点所作运动为 [ B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匀变速直线运动 (C) 抛体运动 (D) 一般的曲线运动 1-6 一质点沿Ox 轴运动,坐标与时间之间的关系为t t x 233-=(SI)。则质点在4s 末的瞬时速度为 142m·s -1 ,瞬时加速度为 72m·s -2 ;1s 末到4s 末的位移为 183m ,平均速度为 61m·s -1 ,平均加速度为 45m·s -2。 解题提示:瞬时速度计算dt dx v =,瞬时加速度计算22dt x d a =;位移为 ()()14x x x -=?,平均速度为()()1414--= x x v ,平均加速度为 ()()1 414--=v v a 1-7 已知质点沿Ox 轴作直线运动,其瞬时加速度的变化规律为

东北林业大学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要求

关于评选东北林业大学 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是检验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增进全校师生对我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了解,更好的促进各学院(专业、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使我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进一步提高,学校决定开展评选东北林业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一、评选范围 参加东北林业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的毕业设计(论文),必须为应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二、评选条件 1、参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必须是优秀; 2、参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科学,能够实现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达到专业能力、综合能力综合训练目的; 3、毕业设计(论文)符合“东北林业大学关于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及学院(专业、学科)细则的各项要求; 4、参评毕业设计(论文)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独到的见解或一定的理论、实际价值。 三、评选办法 1、各学院组织专家对本学院推荐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初评后,将相关材料报到教务处,由学校组织进行审核复评。 2、评选出的东北林业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由教务处

统一出版《东北林业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摘要精选》。 四、评选数量 评选出的东北林业大学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数量不超过本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3%。 五、申报材料及时间 1、各学院评选出的东北林业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要缩略为一份2000~2500字左右的详细摘要(可独立为一篇科技论文)。其主要内容包括: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专业名称、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摘要、Abstract、毕业设计(论文)正文缩略、主要参考文献。 2、各学院需填报《东北林业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 3、各学院应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结束后两周内将以上材料连同毕业设计(论文)原文电子版、详细摘要文稿及电子版一并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科。

东北林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规范要求(试行)

东北林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规范要求(试行) 一、一般格式和顺序 1、封面:(格式见封面范本) (1)题目:应能高度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具体、切题、不能太笼统,但要引人注目;题名力求简短,严格控制在25字以内。 (2)专业方向: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的专业为准。 (3)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署名一律以实际指导的教师为准,最多只能填写两名指导教师。 2、中文摘要:论文第一页为中文摘要,150-200字左右。内容应包括课题设计意义、完成的主要工作、重要结 论及其理论和技术水平,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语言力求精炼。为了便于文献检索,要求作者从正文或标题中挑选出3-5个能表达其主要内容的词语在本页下方另起一行作为论文的关键词。(格式见摘要范本) 3、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后为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相同。 4、目录:应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格式见目录范本) 5、引言:在论文正文前,作者应对本项研究的国内外已有的文献进行综述,包括研究历史、现状、动态和发展 趋势,并说明设计的背景、理论依据、预期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的地位、实用价值。(500字左右)。 6、正文:是毕业设计(论文)的主体。要求作者在本部分真实全面地反映其工作量和工作水平,创造性成果或 新的研究成果。写作内容可因研究课题性质而不同,一般可包括:研究地区自然概况(包括试验地的自然状况(行政隶属关系、经纬度、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植被条件等)和社会经济状况等,研究方法(包括试验地设置、样地调查、样品采集方法和数据处理等)、结果分析。力求做到主题明确,数据可靠,内容充实,论据充分,论证严密,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7、结论和讨论:要求作者根据设计(论文)过程中所获得的全部数据和材料,经过科学分析、准确判断和合理 归纳等逻辑处理,得出正确的学术观点和新颖的见解,结论表述必须准确、精炼、缜密和完整,使人能够从结论中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内容和主要研究结果。要认真阐述自己工作的创造性在本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以及本设计(论文)存在的不足及其完善的可能性。 8、参考文献:要求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曾被引用过、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以示对文献作者的尊重。 参考文献的写法见论文书写的有关部分。参考文献一律放在论文结论后,不得放在各部分之后。 9、致谢:致谢对象限于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对自己论文的完成有较重要帮助的个人和集体等。(限200 字以内) 10、附录:可以包括正文内不便列出的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或表格;重 复性数据图表;计算程序及说明等。 11、毕业设计(论文)评语:该部分由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和论文评阅人亲笔填写。(格式见评语范本) 二、论文的书写 1、语言表述 (1)设计(论文)应立论正确,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说明透彻,推理严谨,避免使用非学术性和不规范的词语。 (2)论文中如出现一个不为学术界熟悉的、非通用性的新概念、新名词或新术语,需清楚地加以解释和说明。 2、层次和标题 (1)层次要清楚:标题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 (2)层次代号的格式如下: 1.引言

物理化学1期末考试试题---样题

东北林业大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物理化学1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一、判断正误题(正确划“√”,错误划“×”,填在题前的括号中。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0分。) 1.( )在绝热钢瓶中氢气氧反应生成水的过程是等热力学能的过程。 2. ( )不可逆循环过程,体系的熵变为零,环境的熵变大于零。 3.( )定温且无非体积功的条件下,碳酸钙分解反应(吸热),其在定容和定压下反 应的热效应相等。 4.( )定熵定容无非体积功条件下,A ? < 0的过程自发进行。 5.( )按照化学势公式,A A A x RT ln += μμ ,一旦向溶剂中加入溶质,则溶剂A 的化学势就降低。 6.( )定压,W‘ =0条件下,若某化学反应的ΔrH m = 0,升高温度,则其 平衡常数将增大。 7.( )定温定压且无非体积功条件下, 若反应的K 〇 /J 〇 < 时,反应向右进行。 8.( )克克方程适用于纯物质一级相变的任意两相平衡。 9.( )对于真实气体的化学反应,反应压力平衡常数K p 仅是温度的函数。 10.( )在稀溶液范围内,水中加入乙醇溶质能使水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二、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 题前的括号中;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U S,P<0的过程自发 B. △G >0的过程自发 C. △S总>0的过程自发 D. △S >0的过程自发 2.()克拉佩龙方程适用于 A. 任意两相平衡 B. 纯物质任意两相平衡 C. 纯物质一级相变的任意两相平衡 D. 固-气或液气两相平衡 3. ()实际气体节流膨胀是 A.等焓过程B.等G过程 C.等容过程D.等熵过程 4.()下列物质在同等条件下,所列熵值的关系,何者正确? A. S(纯铁)> S(碳钢) B. S(纯铁)< S(碳钢) C. S(纯铁)= S(碳钢) D. 不确定 5.()25℃时,有一份糖水溶液和一份食盐水溶液,其渗透压分别为Π1和Π2,且Π1=Π2,则糖水溶液浓度c糖和食盐水溶液浓度c盐的关系应为 A. c糖>c盐 B. c糖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论文撰写模版

学校代码:10225 学 学 位 论 单击此处输入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申请学位级别: 科专业: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论文提交日期: 2005年03月 论文答辩日期:2005年05月 授予学位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 授予学位日期: 答辩委员会主席: 论 文 评 阅 人:

University Code:10225 Register Code : "CLICK HERE AND INPUT THE SUBJECT" Candidate: Automan Supervisor: Prof. Associate Supervisor: Prof.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Master Speciality: Vehicle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Date of Oral Examination: July,2004 University: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摘要 [单击此处输入中文摘要] 关键词 [单击此处输入中文关键词]

Abstract [Click here and input abstract in English] Keywords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1绪论. (1) 1.1课题背景(或引言) (1) 1.1.1三级标题 (1) 2[单击此处输入标题,页眉会自动更新] (2) 2.1二级标题 2.1.1三级标题 2.2本章小结 3论文格式及图表示例 3.1 3.2论文正文插图例 3.3论文正文插表例 3.4本章小结 (8) 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附录 (1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2) 致谢 (13) 个人简历 (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