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监测在我国的发展

生态环境监测在我国的发展
生态环境监测在我国的发展

浅谈生态环境监测在我国的发展

摘要:在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生态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监测中一个全新的概念,是当前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的技术保证和技术支持手段,是利用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整理和分析的措施。本文对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进行分析,探讨其在监测过程中的各种任务及其相应的特点,为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依据和理论基础。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监测手段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监测环境监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1.前言

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各种相应措施进行分析,是利用各种施工控制手段进行整理,采用相应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措施进行管理,随着当前人们对环境认识的不断增加,对环境发展过程中的规律也在日益的总结,环境问题不再局限于排放污染物引起的健康问题,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关键手段。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问题。随着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科学技术手段在环境保护中的不断应用,逐步的建立了一套系统化的监测手段和保护措施。环境监测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开始向生态环境监测过

渡和拓宽。是利用当前各种常见的污染因子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其对形成的原因和各种现状。随着当前工业的大力发展,使我国本

全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

全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XX府办函〔XX〕108号)精神,加快推进我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准确掌握全县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污染源排放状况、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为核心,以“全面设点、全县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为要求,坚持“部门合作、资源共享、测管协同、分工责任”的原则,以“完善网络、信息共享、风险防范、精准服务、强化保障”为主要任务,逐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生态环境监测新格局,及时提供客观准确、统一完整、科学权威的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风险监测评估与预报预警能力,为服务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XX提供基础保障。 二、建设目标 到XX年,全县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各级各类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互联共享,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监测与监管有效联动,初步建成标准统一、责任清晰、各方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三、主要任务

(一)建设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1.空气环境质量监测。进一步优化完善气象要素监测点位,在XX主城区新建市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1个,全县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更加完善。(县环境保护局牵头,县气象局配合) 2.水环境质量监测。落实“河长制”有关要求,进一步优化、完善监测断面布设。在渠江、长滩寺河等重点流域科学布设水质监控断面,及时掌控水质变化情况;在县城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布设水质监测点位2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布设水质监测点位18个。根据水污染防治要求,适时扩大水质监测网络。(县环境保护局牵头,县水务局及各乡镇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配合) 3.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在耕地、林地、工业园区、工业企业、固废集中处理场及周边、饮用水源地、天然气开采、交通干线等区域布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全县布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12个,基本形成能够反映我县土壤环境质量的监测网络。根据土壤污染防治需要,适时调整和补充土壤监测点位。(县农业局牵头,县环境保护局、县国土资源局、县林业局配合) 4.声环境质量监测。建设覆盖城市建成区的区域声环境、声功能区、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监测点。加强对城市敏感点的监测。(县环境保护局牵头,县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县城管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公安局配合) 5.污染源监测。定期发布重点排污单位名单。严格落实重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制度,按照监测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规定开

生态城市环境指标体系

生态城市的环境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面对城市快速发展造成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 会问题,传统城市发展模式必须立即转变,以民主、文明、高效、健康、创新为特征的生 态城市正成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国内外城市已 开展建设实践,但是目前生态城市建设理论研究不够深入,不能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加 以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加快生态城市理论研究显得特别迫切。 关键字:生态城市;环境影响评价;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1 生态城市概述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经出现,立刻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关于生态城市概念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确切的定义。前苏联生态学家杨尼 斯基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 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 护[1]。“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 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 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 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 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所谓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简单地说就是社会——经济——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蕴涵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具体地说,社会生态化表现为,人们拥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价值观,人口素质、生活质量、健康水平 与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有一个保障人人平等,自由、接受教育、人权 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2]。经济的生态化表现为,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消费、交通和住居发展模式,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推广生态产业和生态工 程技术。对于经济增长,不仅重视数量的增长,更追求质量的提高,提高资源 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节约能源、提高热能利用率,降低矿物燃料使用率, 研究开发替代能源,提倡大力使用自然能源。环境的生态化表现为:发展以保 护自然为基础,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自然环境及其演进过程得到最大限 度地保护,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和保护生命支持系统,开发建设活动始终保 持在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3]。 2 生态城市的环境评价 城市是人类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结晶,是加工物质、提供信息的高 效场所。当前,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城市化速度突飞猛进,城市人口激增,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国办发〔X〕56号)和《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办〔X〕156号)精神,建设完善我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健全点位、共享信息、自动预警、严格考核”的建设要求,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生态环境监测新格局。到X年,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省、市、县(区)三级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系统互联共享,监测信息统一发布;健全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部门会商工作机制;监测自动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初步建成统一监测、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为加快生态文明和美丽X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二、重点任务 (一)健全点位、完善网络。 1.建设科学全面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统一规划、整合优化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建设涵盖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生态等要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全市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立完善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客观、准确、真实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

在全市主要大气输送通道等区域布设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建成国、省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7个,主要大气输送通道监测点位1个;各县(市)区所有建制区均建有能够实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X)》六项因子监测的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以下简称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每个县建成3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其中2个在县城建制区、1个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基本形成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并积极优化完善气象要素监测点位。(责任单位:市环保局、气象局) 在全市主要河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重要湖泊水库、重要城市河流、重点水源保护区、地下水污染高风险区布设水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在X流域及X流域的9条河流上布设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点位)12个,其中水质自动监测站9个;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布设水质监测点位10个;在城市主要河流布设水质监测点位3个;各县(市)区在本辖区布设完善市控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点位),基本形成我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责任单位:市环保局) 优化完善地下水、重点流域、重要湖泊水库、重点水源保护区水质监测点位。(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水利局) 在耕地、林草地、敏感区域、污染典型场地等区域布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全市布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61个,基本形成能够反映我省土壤环境质量的监测网络。(责任单位:市环保局) 在辐射环境质量重点控制区域开展放射性环境质量监测和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全市共建设电离辐射自动监测站3座,电磁辐射

工业园区VOC在线监测管理系统

工业园区VOC在线监测管理系统 深圳市圣凯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背景介绍 1、项目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染源的种类日益增多,特别是化工区、工业集中区及周边环境,污染方式与生态破坏类型日趋复杂,环境污染负荷逐渐增加,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同时,随着公众环境意识逐渐增强,各类环境污染投诉纠纷日益频繁,因此对环境监测的种类、要求越来越高。 在“十二五”期间,政府着力打造以空气环境监测,水质监测,污染源监测为主体的国家环境监测网络,形成了我国环境监测的基本框架。“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已经明确“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从目前环保部力推的“气,水,土三大战役”的初步效果来看,下一步对于环境质量的改善则是对于现有治理设施和治理手段的检验。而对于三个领域治理效果的检验,依赖于全面有效的环境监测网络。 国务院印发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提出建设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系统互联共享,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初步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根据调研大部分企业具备简单治理技术,即将生产车间内生产工艺所产生的VOCs污染物通过管道集气罩收集后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以后进行排放,但园区内存在着有组织排放超标和无组织排放的问题,为督促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和治理装置,减少无组织排放,建议园区部署网格化区域监控系统。 系统部署可提高各工业工园区污染源准确定位能力,同时快速直观的分析出污染源周边的相关信息,通过整合各类地理信息资源和环境保护业务资源,建立统一的环境信息资源数据库,将空间数据与动态监测数据、动态监管数据、政策法规数据等业务数据进行无缝衔接。为管理者提供直观、高效、便捷的管理手段,提高环保业务管理能力,综合管理与分析的决策能力。同时根据业务应用的不同,对数据进行横向的层次划分,通过应用人员层次的不同,对数据进行纵向的层次划分,明晰信息的脉络,方便数据的管理。 2、建设依据 2.1相关政策、规划和工作意见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1〕42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 《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环发〔2013〕61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应急体系重点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国办函〔2013〕3号) 《关于印发<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环发〔2013〕20号) 《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环发〔2011〕112号) 《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2010-2020)>的通知》(环 〔2009〕156号) 《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环发〔2012〕54号) 《关于印发<全国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的通知》(环发〔2010〕146号) 《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环发〔2009〕130号) 《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2013年全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环办〔2013〕10号) 《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67号) 《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07〕67号) 2.2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1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总局公告2007年第4号)

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发表时间:2015-03-12T10:28:02.94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5年第3期供稿作者:陈奕红 [导读] 目前,随着我国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已经形成了规范的环境监测理论和环境监测体系。陈奕红(四川省内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内江 641000) 摘要:环境分析是环境检测的主要方法,主要对环境质量因素进行测定,通过测定值来研究环境变化的因素,并且通过环境变化曲线,来预测环境质量改变的趋势。本文通过对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的进程的研究,并对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进行分析,对我国未来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提出建议,以此希望能够推动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环境分析,环境质量,环保事业 1.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工业化的发展,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同时也带来了环境变坏的负面影响。为此环境监测技术对环境的改变和监测具有重大的作用,他可以使我们及时了解环境的改变,作出相应的保护措施[1]。目前,随着我国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已经形成了规范的环境监测理论和环境监测体系。 现在,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在政府的支持下环境监测技术取得了很多的进步,同时,我国培养了大批的环境技术专家,为我国环境监测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环境监测技术的相关理论2.1 环境监测技术的概念环境检测,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新兴行业,监测的对象为人为因素、污染因素、自然因素。它是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依据,利用科学的方法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测量,来评价环境质量的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操作过程。在对环境污染物检测时,并延伸到对生物和生态变化的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机构,应当依照规定的程序和相关的标准和法规,进行全方位和多角度的持续监控,,实现信息全面的获取、传输、和控制。环境监测一般包括:背景调研→制订方案→优化方案→现场采样→样品输送→样品分析→数据收集→分析综合等过程。环境监测的主要手段有通过对声学、光学研究的物理手段,使用化学方法进行分析的化学手段,还有对生态和生物研究的生物手段。环境监测技术包括放射分析法、仪表分析法,物理分析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等分析测试技术,同时还应该包括数据采样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 2.2 环境监测技术的研究意义环境监测是对环境管理和进行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它是制订相应保护法规的重要基础。环境监测的目的和意义主要包括:研究环境质量的改变,并且合理的预测环境质量的发展趋势;收集环境背景及其变化趋势数据和长期积累的监测数据,以保护人类健康和合理使用的自然资源,并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揭示了新的环境问题,识别新的污染因素,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方向。 3.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3.1 环境监测技术方法不完善自从“十七大”我国提出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时,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政府也加大对环境的治理和投资力度,但是,由于过去我国对环境监测的技术比较落后,所以以往获得的环境数据大多数不精确,这对环境保护工作也没任何指导意义,显然我国目前的监测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环境保护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提高环境监测技术。 随着工业水平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逐渐摆在我们面前。 目前,我国旧的监测技术方法已经对我国未来环保工作失去了指导意义,而且现有的监测方法还不完善,存在较大的漏洞,在对环境质量监测时存在较大的差距[2]。此外,我国在环境监测设备的研发技术水平还不太高,这进一步制约了环境监测技术方法的发展。我们要加大对环境监测技术的研究,尽快找到一种快速、准确、完善的监测方法。 3.2 环境监测队伍薄弱目前,我国环境监测部门人员的整体素质不太高,这与我们迫切解决环境问题不相符。由于,我国环境监测部门的工作人员流动性不大,所以,环境监测部门对新员工引进的数量比较小,同时,对人才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训练不够完善,很多地区环境监测部门对新进人员要求不严厉,这严重影响我国环境监测技术人才的发展。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加大高校在环境保护专业的发展和投资,但是由于受到环境监测部门人员的限制,很多毕业生不能从事该方面工作,这使得人才大量流失,并且现有的该方面人才发展的环境不乐观。 3.环境监测地区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也导致我国不同地区环境监测发展的不平衡。在一些贫困地区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缺乏先进的设备和留不住专业人才,使这一地区环境监测技术发展落后。而在一些发达地区,环境监测部门已朝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拥有先进的设备和大量该方面的专家。为使我国环境监测全方面的发展,我们应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资力度,注重对该地区人才的培养,使我国环境监测均衡发展。 3.4 环境监测领域狭窄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领域比较狭窄,并且对监测的项目不深入、不全面、不具体,这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环境监测领域差距很大[3]。 我国目前对环境监测只停留在表面的、可看的到的方面,而对更深一层次,比如光学污染、地下水监测、核污染等领域还处于刚起步阶段。 此外,我们对常规项目的监测要求也不严格,监测的数据不够精确,存在很大的误差,这无法真实的反应我国环境质量的现状。 4.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4.1 注重提高环境监测技术针对我国监测技术落后的现状,我们应重视环境监测技术的改善。在很多发达的国家已经具有完善的环境监测方法。在发达的国家开始采用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例如,3S 技术、信息技术、物理化学技术等,而我国在该方面的研究还很落后,我们应该努力朝着更高水平方面的发展。并且,加大对高精度环境监测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同时,我们对环境监测项目进行分析时,也应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状况,有针对性和逐次的改善环境监测技术,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2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技术发展的保证。我们应该严格规范新引进人才的制度,杜绝走后门的情况,不断地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对已引进的人才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采取有竞争性奖金的方法,激励工作人员的素质发展,注重引进复合型人才,加大对新人才的培养力度和成长空间,为他们的技术水平进步提供保证。进一步规范高校对该专业人才的培养,采用科学的培养模式,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此外,也应加大对各个地区监测人员之间技术的交流,使好的技术和方法共享,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充分发挥各级环境监测站的作用环境监测站是环境监测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充分发挥各级监测站的协调作用。

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最新

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2008-01-15 如有疑问请访问: https://www.360docs.net/doc/d06188269.html,/natu/stxhq/ghyzb/200801/t20080115_116249.htm 一、生态县(含县级市)建设指标 1、基本条件 (1)制订了《生态县建设规划》,并通过县人大审议、颁布实施。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保规定、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2)有独立的环保机构。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3)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三年内无较大环境事件,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 (4)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在全省名列前茅。 (5)全县80%的乡镇达到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并获命名。 2、建设指标

二、生态市(含地级行政区)建设指标

1、基本条件 (1)制订了《生态市建设规划》,并通过市人大审议、颁布实施。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保规定、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2)全市县级(含县级)以上政府(包括各类经济开发区)有独立的环保机构。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县(含县级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3)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三年内无较大环境事件,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 (4)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在全省名列前茅。 (5)全市80%的县(含县级市)达到国家生态县建设指标并获命名;中心城市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并获命名。 2、建设指标

生态环境监测术语标准

1生态环境监测 1.1基础术语 1.1.1重量法gravimetric method 通过称量物质的质量确定待测物质含量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通常先将待测组分从试样中分离出来,转化为一定的称量型式,然后称量该成分的含量。 1.1.2滴定法titration 又称容量法,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滴加到待测物质的溶液中,根据所加试剂与待测物质定量反应时的用量,计算待测物质浓度的分析方法。 1.1.3比色法colorimetric method 以生成有色化合物的显色反应为基础,通过比较或测量有色物质颜色,确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 1.1.4电化学法electrochemical method 根据溶液的电化学性质与待测物质的化学、或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将待测物质的浓度转化为一中电学参数进行测量的一种方法。 1.1.5光谱法spectrometry 根据物质受热能、光能或电能激发后所发出的特征光谱,进行化学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 1.1.6流动注射分析法flow injection analysis 把一定体积的试样溶液注入到流动着的、非空气间隔的试剂溶液载流中,注入的试样溶液流入反应盘管,并与载流中的试剂混合发生反应,生成某种可以检测的物质,再进入检测器进行测定的一种方法。 1.1.7色谱法chromatography 利用环境样品中不同组分在不同相态选择性分配的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1.1.8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 用电场和磁场将运动的离子按质荷比分离后,根据样品离子的质量和强度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 1.1.9自动监测automatic monitoring 采用自动化测量技术,连续、实时、动态地测量环境质量各项参数和污染物排放各项参数的一种监测手段。 1.1.10标准方法standard method 国家或地方标准化主管部门或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发布的标准监测方法。 1.1.11比对监测Comparision Testing 用参比方法对运行中的环境空气(或地表水、废水、废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准确度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1、生态城市的内涵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 生态城市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在城镇化进程中注重城市生态系统的构建,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持续、社会和谐、创新引领为目标来建设生态城市,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化发展,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和中国生态文明的崛起、 2、生态城市资源节约生态城市主要从水资源、能源和土地资源三个方面实现资源的节约。水资源方面要求做到超过30%的再生水利用率和超过90%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能源方面要求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超过15%,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要低于85度/年/平方米;土地资源方面要求在保证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在80-120平方米的基础上尽量集约用地,使城镇建设用地占市域面积的比例大于50%。 3、生态城市环境友好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对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垃圾、噪声和公园绿地都有特别要求。要求全年中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日平均浓度达二级标准的天数均要大于310天;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城市水环境功能区的水质达标率均为100%;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和工业固体废物

综合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超过9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大于40%,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0%以上。 4、生态城市经济持续生态城市要兼顾经济、社会、自然地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要求经济发展过程中,每万元GDP的化学需氧量小于4、0、每万元GDP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小于 5、0、每万元GDP消耗标准煤在0、83吨以内、每万元GDP的取水量在70立方米以内;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其增加值占GDP比重的55%以上;代表收入水平的恩格尔系数要小于30%;用城镇登记失业率代表就业水平,要求该项指数小于3、2%。 5、生态城市社会和谐生态城市的社会和谐,要做到住房保障、医疗水平、文体设施、科技教育、收入分配、交通便捷、城市安全面面俱到,住房保障率要达到90%以上,住房价格收入比保持在3-6之间;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2、8人以上,没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大于30张;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2、3册以上,人均公共体育设施用地面积1、5平方米以上;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4%以上,R&D经费支出占GDP的2%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小于2、2,基尼系数0、38;公共交通分担率大于50%,平均通勤时间小于30分钟;每万人口刑事案件立案数小于10件,人均固定避难场所面积大于3平方米。 6、生态城市创新引领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引进开发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在保持自然特色风貌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通

2020年芜湖市生态环境监测实施方案【模板】

2020年**市生态环境监测实施方案 2020年六月

目录 一、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 3 (一)城市空气质量监测 (3) (二)酸雨监测 (4) (三)大气颗粒物组分网手工监测 (5) (四)环境空气降尘量监测 (6) (五)环境空气质量预报 (7) (六)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 8 二、水环境质量监测................................................ .. 10 (七)地表水水质监测 (10) (八)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 (11) (九)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 (13) (十)水功能区专项监测 (15) (十一)市(县、区)水环境生态补偿及考核断面监测 (16) (十二)长江及重要支流水生态环境质量专项监测 (17) (十三)重点湖泊水质监测 (18) 三、土壤环境监测................................................ ..20 (十四)土壤环境质量监测 (20) 四、生态监测及其他专项监测...................................... ..22 (十五)农村环境质量监测 (22) (十六)农村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 (23) (十七)农田灌溉水质监测 (25) (十八)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 (25)

(十九)声环境质量监测 (26) (二十)应急监测 (28) 五、污染源监测 (29) (二十一)重点污染源执法监测 (29) (二十二)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专项检查 (30) (二十三)入河排污口监测 (31) (二十四)长江入河排污口汇入断面监测 (32) (二十五)黑臭水体监测 (33) (二十六)土壤环境质量监督性监测 (34) 六、其它监测 (35) (二十七)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 (35) (二十八)环境监测网外部质量监督与核查 (35) (二十九)实验室能力考核和检查 (37) 七、环境监测质量核查与核查 (38) (三十)年度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 (38) (三十一)其他环境质量报告 (38)

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

生态市建设指标(新) 生态市(含地级行政区)指标体系 一、定义 生态市(含地级行政区)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地市级行政区域。生态市是地市规模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最终目标。 生态市的主要标志是:生态环境良好并不断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环境污染基本消除,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社会经济加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化有长足发展;城市、乡村环境整洁优美,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二、基本条件 1、制订了《生态市建设规划》,并通过市人大审议、颁布实施。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保规定、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2、全市县级(含县级)以上政府(包括各类经济开发区)有独立的环保机构。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县(含县级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3、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三年内无较大环境事件,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 4、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在全省名列前茅。 5、全市80%的县(含县级市)达到国家生态县建设指标并获命名;中心城市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并获命名。 三、建设指标

四、指标解释 第一部分基本条件 1、制订了《生态市建设规划》,并通过市人大审议、颁布实施。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保规定、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指标解释: 按照《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环办〔2004〕109号),组织编制或修订完成生态市建设规划。通过有关专家论证后,由当地政府提请同级人大审议通过后颁布实施。 规划文本和批准实施的文件报国家环保总局备案。规划应实施2年以上。 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制订本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政策措施;严格执行项目建设和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主要工业污染源达标率100%,小造纸、小化工、小制革、小印染、小酿造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全部关停。 数据来源:当地政府或各有关部门的文件、实施计划。 2、全市县级(含县级)以上政府(包括各类经济开发区)有独立的环保机构。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县(含县级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实绩考核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指标解释: 设有独立的环保机构,将环境保护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成立以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评优创先活动实行环保一票否决。 数据来源:当地政府或各有关部门的文件。 3、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三年内无较大环境事件,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 指标解释: 按照国务院印发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各乡镇各部门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1、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 生态城市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在城镇化进程中注重城市生态系统的构建,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持续、社会和谐、创新引领为目标来建设生态城市,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化发展,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和中国生态文明的崛起. 2、生态城市——资源节约 生态城市主要从水资源、能源和土地资源三个方面实现资源的节约。水资源方面要求做到超过30%的再生水利用率和超过90%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能源方面要求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超过15%,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要低于85度/年/平方米;土地资源方面要求在保证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在80-120平方米的基础上尽量集约用地,使城镇建设用地占市域面积的比例大于50%。 3、生态城市——环境友好 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对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垃圾、噪声和公园绿地都有特别要求。要求全年中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日平均浓度达二级标准的天数均要大于310天;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城市水环境功能区的水质达标率均为100%;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超过9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大于40%,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0%以上。 4、生态城市——经济持续 生态城市要兼顾经济、社会、自然地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要求经济发展过程中,每万元GDP的化学需氧量小于4.0、每万元GDP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小于5.0、每万元GDP消耗标准煤在0.83吨以内、每万元GDP的取水量在70立方米以内;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其增加值占GDP比重的55%以上;代表收入水平的恩格尔系数要小于30%;用城镇登记失业率代表就业水平,要求该项指数小于3.2%。 5、生态城市——社会和谐 生态城市的社会和谐,要做到住房保障、医疗水平、文体设施、科技教育、收入分配、交通便捷、城市安全面面俱到,住房保障率要达到90%以上,住房价格收入比保持在3-6之间;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2.8人以上,没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大于30张;人均公共图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评价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和各指标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县域、省域和生态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生态区包括生态功能区、城市/城市群和自然保护区。 本标准于2006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次修订主要内容: ——优化生态环境状况和各分指数的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新增生态功能区、城市/城市群和自然保护区等专题生态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 192—2006)废止。 本标准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修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青海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5年3月13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5年3月13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和各指标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评价我国县域、省域和生态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其中,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适用于县级(含)以上行政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评价方法适用于各类型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适用于地级(含)以上城市辖区及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状况评价方法适用于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24255 沙化土地监测技术规程 HJ 623 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 SL 190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系统方案说明

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系统 设 计 方 案

目录 1 概述 (1) 1.1 项目背景及意义 (1) 1.2 项目内容及目标 (1) 1.2.1 项目内容 (1) 1.2.2 项目目标 (2) 1.3 开发原则 (2) 1.4 开发依据 (3) 2总体设计 (5) 3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7) 3.1 技术项目背景 (7) 3.2 系统总体架构 (9) 3.3 系统主要特点 (10) 3.3.1 无需土建的一体化雨量站 (10) 3.3.2 支持系统分步式建设 (11) 3.3.3 充分利用雨水情自动监测系统资源的自动灾情预警报系统 (11) 3.3.4 引入先进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产品拓宽通信网络,提出应急通信解决方案 (19) 4泥石流监测预警系统 (22) 4.1 技术项目背景 (22) 4.2 系统框架总体 (22) 4.3 无线传感网络法泥石流监测 (23)

5 滑坡监测预警子系统 (29) 5.1 技术背景 (29) 5.2 国内外地质灾害监测现状 (29) 5.3 无人值守的山体滑坡监测预警系统技术框架 (30) 5.4 地质灾害的安全监测 (32) 5.5 观测仪器选择 (33) 5.6 自动化采集系统 (36) 6 桥梁和隧道监测预警子系统 (40) 6.1 技术背景 (40) 6.2 监测方案 (41) 7 水质监测子系统 (44) 7.1 技术背景 (44) 7.2 系统框架 (45) 7.3 系统配置 (46) 8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 (47) 8.1 技术背景 (47) 8.2 系统框架 (47) 8.3 系统配置 (48) 9 气象监测系统 (49) 9.1 技术背景 (49) 9.2 系统框架 (49)

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研究讲解

生态城规划指标体系研究 晓山 1.国内外研究动态 规划指标体系作为规划实施的主要控制手段,是将生态城市由理论研究到实际操作的关键所在。目前,国内外对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是从生态城市建设评价的角度提出的。从碳减排角度进行的研究基本上在概念理论阶段。较少考虑碳减排的内容和标准(吴琼等,2005;莫霞,王伟强,2010;谢鹏飞等,20lO;付允等。2010)。欧盟资助的生态城市研究项目从区域与城市文脉、城市结构、交通、物资与能源、社会经济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核心思想是构建人类和环境友好关系的可持续居住模式(薄力之,2008)。美国重要港口城市克里夫兰的生态城市议程中包含了空气质量、气候改良、能源、绿色建筑、绿色空间、基础设施、政府领导、邻里特色构建、公共卫生、精明增长、区域主义、交通选择、水质保持以及滨水区建设等多个层面的标准要求。加拿大温哥华的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包括固体废弃物、交通运输、能源、空气排放、土壤与水、绿色空间、建筑等。 目前,研究生态城指标的体系结构大致可以分为6类:①第1类为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的生态城指标体系,将指标体系分

解为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子系统,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环保部、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新天津生态城项目组、付允等(2010)提出的生态城指标体系属于该类型:②第Ⅱ类为基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的生态城指标体系.吴琼和王如松(2005)、杨志峰等(2005)、颜文涛等(2007)提出的生态城指标体系属于该类型;③第Ⅲ类为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的生态城指标体系.宋永昌等(1999)提出的生态城指标体系属于该类型:④第Ⅳ类为基于生态城市规划理论构建的生态城指标体系,将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和城市规划理论结合,将各种生态规划指标融人到传统城市规划内容中去,黄光宇等(2002)和沈清基等(2008)构建的生态城指标体系属于该类型;⑤第V类根据生态城市建设内容构建的生态城指标体系,在传统城市建设内容的基础上,直接融入生态指标,欧盟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美国克里夫兰生态城市建设标准、加拿大温哥华的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曹妃甸国际生态城指标体系、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指标体系属于此类型:⑥第Ⅵ类基于人居环境理论构建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科学研究会提出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国家园林生态城市标准属于此类。 从低碳生态城内涵及系统构成、建设内容、规划内容4个方面评价上述低碳生态城指标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更多强调了生态指标,较少涉及减碳指标:②提出了生态城建设评价指标,较少针对性提出规划过程控制的低碳生态城规划指标,规划可控性(即对规划编制过程和规划管理的可操作性)不是很强:③有些指标体系结

2019年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方案

2019年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方案

2019年1月22日

目录 一、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1) (一)城市空气质量监测 (1) (二)区域(农村)空气质量监测 (3) (三)背景空气质量监测 (5) (四)酸雨监测 (7) (五)沙尘天气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8) (六)京津冀及周边区域、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颗粒物组分网手工监测 (9) (七)京津冀及周边区域、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及其他典型城市颗粒物组分网自动监测 (11) (八)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光化学网监测 (13) (九)2019年重点地区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 (15) (十)“2+26”、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城市环境空气降尘量监测 (27) (十一)地方建设的空气自动监测站与超级站数据联网 (28) (十二)环境空气质量预报 (29) 二、水环境质量监测 (31) (十三)地表水水质监测 (31) (十四)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 (35)

(十五)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 (36) (十六)地表水生物监测 (40) (十七)长江及重要支流水生态环境质量专项监测 (43) (十八)三峡库区水华预警和应急监测 (48) (十九)太湖、巢湖、滇池水华预警和应急监测 (49) (二十)白洋淀、丹江口水库、洱海监测 (52) (二十一)南水北调工程专项监测 (54) (二十二)水环境质量预报 (57) 三、土壤环境监测 (57) (二十三)土壤环境例行监测 (57) (二十四)污染企业(区域)和地下水型水源地保护区的地下水水质试点监测 (59) 四、生态监测及其他专项监测 (62) (二十五)生态状况监测 (62) (二十六)生态地面监测 (64) (二十七)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 (66) (二十八)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 (70) (二十九)农田灌溉水质监测 (72) (三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环境质量监测 (73) (三十一)声环境质量监测 (77)

生态环境监测

129科协论坛·2009年第1期 (下)资源环境与节能减灾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环境 监测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开始向生态环境监 测过渡和拓宽。 1 生态监测的定义 生态监测是采用生态学的各种方法和手段,从不同尺度 上对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时空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 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环境压力的反映及其趋势 而获得。国内有学者提出“生态监测就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 时间和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 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合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 察的过程,监测的结果则用于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 统的影响,为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自然保护提供 决策依据,这一定义似乎从方法原理、目的、手段、意义等方 面作了较全面的阐述。 在监测对象上,生态监测既不同于城市环境质量监测, 也不同于工业污染源监测。从环境监测发展历程来看,目前 所指的生态监测主要侧重于宏观的、大区域的生态破坏问 题,它具有反映人类活动对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全貌、有 机综合影响的优点。如近年来积极开展的福建省湿地生态环 境监测,河南省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南极中山站近岸海域生 态环境监测,以及在我国开展生态环境监测较早,近几年又 做了大量工作的新疆荒漠生态环境监测。 生态监测的对象可分为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气象、物候、动植物等。应当看到,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的拓宽,除了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外,环境监测的理论和实践必是生态监测得以发展和完善的基本保证。景观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荒漠生态学、脆弱带生态学、地球化学、气象学、物候学、水文学、环境经济学、人文物理学等的理论和实践对生态监测更是大有裨益。2 生态监测的类型 国内对生态监测类型的划分有许多种,常见的是从不同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可分为城市生态监测、农村生态监测、森林生态监测、草原生态监测及荒漠生态监测等。这类划分突出了生态监测对象的价值尺度,旨在通过生态监测获得关于各生态系统生态价值的现状资料、受干扰(特别指人类活动的干扰)程度、承受影响的能力、发展趋势等。根据生态监 测两个基本的空间尺度,生态监测可分为两大类: 2.1 宏观生态监测 研究对象的地域等级至少应在区域生态范围之内,最大 可扩展到全球。宏观生态监测以原有的自然本底图和专业数 据为基础,采用遥感技术和生态图技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 (GIS )。其次也采取区域生态调查和生态统计的手段。 2.2 微观生态监测 研究对象的地域等级最大可包括由几个生态系统组成 的景观生态区,最小也应代表单一的生态类型。微观生态监 测以大量的生态监测站为工作基础,以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的方法对生态系统各个组分提取属性信息。 宏观生态监测必须以微观生态监测为基础,微观生态监 测又必须以宏观生态监测为主导,二者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监测应包括宏观和微观监测两种尺度所形成的生态监测网。 3 生态监测的任务与特点 对生态系统现状以及因人类活动所引起的重要生态问题进行动态监测;对破坏的生态系统在人类的治理过程中生态平衡恢复过程的监测;通过监测数据的集积,研究上述各种生态问题的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建立数学模型,为预测预报和影响评价打下基础;支持国际上一些重要的生态研究及监测计划,如GEMS (全球环境监测系统),MAB (人与生物圈)等,加入国际生态监测网络。 生态监测的特点主要是:综合性、长期性、复杂性、分散性 。4 生态监测的技术方法 生态监测技术方法就是对生态系统中的指标进行具体测量和判断,从而获得生态系统中某一指标的特征数据,通过统计分析,以反映该指标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在选择生态监测具体技术方法前,要根据现有条件,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技术路线,确定最佳监测方案。技术路线和方案的制定大体包含以下几点:生态问题的提出,生态监测台站的选址,监测的内容、方法及设备,生态系统要素及监测指标的确定,监测场地、监测频度及周期描述,数据的整理(观测数据、实验分析数据、统计数据、文字数据、图形及图象数据),建立数据 库,信息或数据输出,信息的利用(编制生态监测项目报表,针对提出的生态问题建立模型、预测预报、评价和规划、政策规定)。 在确定具体的生态监测技术方法时要遵循一个原则,即尽量采用国家标准方法,若干国家标准或相关的操作规范,尽量采用该学科较权威或大家公认的方法。一些特殊指标可按目前生态站常用的监测方法。 生态监测对于结构与功能复杂的宏观生态环境进行监 测,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其中,生态监测平台是宏观监测的基础,它必须以三S 技术作支持,并要具备容量足够大的计算机和宇航信息处理装置。三S 技术 ,即地理信息技术(GIS )、遥感技术(RS )和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 )。三项技术形成了对地球进行空间观测、空间定位及空间分析的完整 的技术体系。从国内已有工作来看,许多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还没有在生态监测中发挥作用。多数工作尚属研究性质,环境监 测意义尚的常规生态监测工作尚在起步和酝酿中,急待开发和实施。生态监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对环境监测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监测的最终结果是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从而提出污染治理方案。生态监测将为更深层次的环境管理和决策部门服务,提出生态环境规划、生态设计方 案,最终目的是建立天地人和的生态环境。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单纯从理化、生物指标监测来了解环境质量已不能满足要求,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必将被广大环境监测工作者逐步认识和掌握。生态环境监测 □ 丁 琼 (奎屯环境保护监测站 新疆·奎屯 833200)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09)01-129-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