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关键装备用金属材料的开发和应用进展

核电关键装备用金属材料的开发和应用进展
核电关键装备用金属材料的开发和应用进展

核电关键装备用金属材料的开发和应用进展

张汉谦,刘孝荣,陆匠心(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1900)摘要:简述了核级材料的要求及其特点。结合国家已批准在建发

二代加、三代以及四代核电机组的核承压设备种类和特点,说明其用

材种类和特点,介绍了宝钢开发的几种核电用承压容器和堆内构件用材。结合我国核电设备企业制造,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核电,核承压设备,金属材料,国产化,进展

1. 我国核电发展的现状

核电以污染少、温室气体接近零排放,与水电、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并称为高效清洁新能源。我国已投入运行11台核电机组,装机容量达910万千瓦,到2008年底,在建规模2290万千瓦,规划容量超过4000万千瓦。随着近两年的水电和火电机组的大量投产,2008年底,核电占电力总装机的比例仅为1.3%。

除秦山一期30万千瓦和秦山二期2×60万千瓦核电机组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外,其余运行和在建的核电机组均为引进。除秦山三期为加拿大引进的杜坎重水堆和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为清华设计的高温气冷堆外,其余堆型均为压水堆。

根据我国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发展核电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优先选择,核电发展政策由2005年的“积极发展核电”变为现在的“大力发展核电”。为了适应新能源发展战略,国家正在调整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沿海核电发展,科学规划内陆地区核电建设。通过不断新增核电机组开工项目,力争到2020年核电占电力总装机达到5%以上。

AP-1000以其能动安全性好,可采用模块化建造模式,能大大缩短建设工期。最后,在2007年我国政府决定以美国的AP-1000作为中国第三代核电发展技术选择,成为中国核电发展的“技术方向”。明确了我国第三代核电技术的路线图:先从美国西屋公司引进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建设四台核电机组。中方通过消化吸收后,在第五台核电机组建造时,实现AP-1000的自我设计目标。组建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代表国家接收、消化美国AP-1000核电技术。最终要达到目的:通过引进,得到包括核心技术在内的成套技术;通过消化,拥有未来核电技术发展的改进权;通过创

新,在AP-1000基础上,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CAP-1400核电技术,并拥有出口权。

中国花高代价,就是要种“好树”、开“好花”、多“结果”。我国将会在前四台AP-1000核电机组中逐步提高国产化率,平均为50%,从第五套设备开始,可以基本实现国产化。一旦2013年浙江三门首台机组成功运行和发电,将快速在国内推进该堆形的建设,尤其是内陆核电站。

目前,我国正在沿海地区正在建设24个核电机组,即秦山二期扩建工程两个机组、方家山核电项目两个机组、广东大亚湾两个机组、辽宁在建的红沿河四个百万千瓦的核电机组、福建宁德和福清的六个机组。其中2009年开工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广东台山、海南昌江和山东荣成等5个核电项目,我国是世界上目前在建核电机组最多国家。

2009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实现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控制驱动机构、核级泵阀、应急柴油机等主要设备的国内制造。这更要求以在建核电工程为依托,通过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核电技术体系,为核电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这些关键设备的设计、制造、材料生产企业密切配合,在依托工程的业主单位支持下,实现其国内制造同时,所用的材料也为国内企业所生产。

除秦山一期30万千瓦和秦山二期2×60万千瓦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核电站的国产化率相对较高外,其余核电站均由国外引进,国产化率很低。以岭澳核电站为例,核岛部分的国产化率为11%,常规岛部分国产化率为23%,配套设备的国产化率也仅为50%,整体国产化率为30%。和其他行业一样,国内已经建成是11台核电机组,尽管核岛设计属于国外公司,但部分装置和容器在国内大型锅炉厂、重机厂和电气企业等单位加工和制造,积累了核电设备制造经验培养了人才。

我国已初步形成上海电气、哈尔滨电气和东方电气等三大核电设备制造集团,以及数十家泵阀、管道、电气企业。近年来,国内几大电气集团、重型机器厂,先后在辽宁大连、上海临港、广州、秦皇岛等沿海地带建立核电重装备制造基地。基本上能够满足百万千瓦核电设备制造需要。

2. 核承压设备及其制造要求

核电站用钢是包括用于核电站的核岛、常规岛、电站辅助设备等设备制造用钢铁材料。核承压设备是指核动力厂及其他核反应堆中执行核安全功能的承压设备及其支承件,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稳压器、热交换器、管道、泵、阀门、贮罐以及堆内构件等;反应堆系统的钢制安全壳或混凝

土安全壳的钢衬里;核燃料生产、加工、贮存、后处理设施以及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设施中包容放射性物质的承压设备及其支承件;其他需要严格监督管理的核承压设备。

核承压设备根据核安全要求分为核1、2、3级。我国核安全法规HAF0901第八条规定:从事制造核承压设备关键承压材料(包括管材、棒材、板材、铸锻件和焊接材料)的单位,必须遵守HAF0900和HAF0901实施细则,并接受国家核安全局的独立监督,其中生产大型铸锻件的单位须取得制造资格许可证,焊接材料及其它材料由使用单位通过质量保证体系加以控制和监制。借鉴国外核电发展经验和我国实际,民用核安全设备实行许可证制度。包括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许可证、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民用核安全设备安装许可证、民用核安全电气设备许可证、以及民用核安全设备无损检验许可证。其中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按照核级安全要求级别,又分为主设备设计/制造许可证、核2/3级设备设计/制造许可证、核级泵阀设计/制造许可证、核级管道、管配件、支撑等设计/制造许可证。截止到2009年2月底,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国内企业持证单位已有110家,国外企业有8家。持证单位只能从事许可证上上标记的设备类型或典型设备的名称的设计、制造、安装和检测等内容。

3. 核级材料的特点

核级材料是指用于民用核设施中的核承压设备制造、维修,并需符合有关核安全法规、导则和技术标准的钢铁和有色金属材料。这些材料可细分为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镍基合金、钛及其合金、锆合金等,其类型涉及板、带、管、丝、棒和锻件等。

就核承压设备所用材料而言,依托法国技术的核电机组,通过大亚湾和岭澳等核电站的建设,对核承压设备用材已有所了解。AP-1000是我国首次引进的三代堆型,世界上尚无建成投产业绩,国内对其制造标准和选材并不了解。但CRP-1000与AP-1000在多数反应堆容器用材上相类似,但前者主要依据RCC-M标准,而后者主要依据ASME和相关核电标准。

核电设备用关键金属材料的国产化一直不尽人意。由于没有核电站整体设计权和核关键设备的知识产权,核电关键设备所用材料的选用和制造、标准体系建设也无话语权,主要依靠国外的技术采购规格书向国外企业采购,致使核电关键设备用金属材料的开发不能支撑核电设备国产化的需要。我国在建堆型的大型化,以及技术来源的多样化,又为关键设备用材料国产化增添了一定的难度。

与常规压力容器相比,核电用材料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核设备用金属材料设计考虑要素多。核能关键设备通常在高温、高压、强腐蚀和强辐照的工况条件下工作,对材料的要求极高,通常要满足核性能、力学性能、化学性能、物理性能、辐照性能、工艺性能、经济性等各种性能的要求,要达到专用的标准法规要求

(2)质保体系要求严格。按法规、标准和采购技术条件规定完成材料的生产。我国HAF003/01和ASME等标准对核电材料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有明确的要求。对核级材料的设计、生产、试验、探伤运输全过程在严格的质保体系下完成。不符合项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对有损于质量的情况提出切实有效的纠正措施,对各流程进行记录和监察,过程要求具有可追溯性。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

(3)化学成分要求更严格。受压元件的S、P含量一般都要求150ppM 以下,反应堆压力容器某些部件要求80ppM,个别部件S含量要求为50ppM 以下。某些特定残余元素严格规定,如对奥氏体不锈钢硼含量不得超过

18ppM;与堆内冷却剂接触的所有零件(一般采用不锈钢或合金制造),其钴、铌和钽含量严格限定为Co≤0.20%,Nb+Ta≤0.15%。某些接触辐照的承压容器,要求限制材料的铜、磷含量。

(4)力学性能试验项目多,指标要求严格。取样数量比压力容器多得多。取样位置也有严格的要求。从指标要求上看,夏比V型冲击值要求比容器材料高得多,往往要同时提供2个或3个试验温度下的冲击吸收功、侧向膨胀量和纤维区面积等。

(5)无损检测要求更严格的。超声波探伤的验收要求比常规压力容器高得多;部分容器用钢板UT探伤重叠部分要求达到10%~15%。对于所有受压部件都有严格的表面质量要求,经过VT和PT探伤检验。

(6)核电用材的规格大、单重重、甚至有表面光洁度要求。核电设备用钢板厚度达到300mm,最大锻件重达300吨以上。核级管材、不锈钢材等产品尺寸精度要求高,一些小径、薄壁、特长管材,要求直度和表面光洁度。需通过精密超声波、涡流探伤,制造难度极大。

4. 百万千瓦压水堆核岛主要设备及所用金属材料种类

4.1. 发展历程

核电技术的划分最早起源于美国能源部。从全球来讲,第一代核电站是指核电由军用转为民用时的技术,上世纪50年代中期建成的核电站属于第一代。目前世界上正在运行的核电站都属于第二代;正在建设的核电站

大都属于第二代或二代改进。目前世界上第三代核电技术包括法国阿海珐与德国西门子联合研发的EPR压水堆技术以及美国的西屋公司AP1000压水堆技术。根据这一划分,我国目前运行的核电机组全部属于第二代,在建核电机组以二代加为主,有以广东台山核电站为依托的法国EPR三代技术的核电工程,浙江三门核电站1#和2号机组和山东海阳核电站1#和2号机组为依托的美国西屋第三代AP-1000核电工程。

压水堆核电站主要由核岛、常规岛及其它辅助系统构成。核岛主要包括核反应堆、主循环泵、稳压器、蒸汽发生器组成的一回路系统。常规岛包括汽轮机、冷凝器、凝结水泵、给水泵、给水加热器等组成的二回路系统。核电中的容器、泵阀、管道均为核电的关键设备。其用材及其制造尤为重要。

一台百万压水堆核电机组,核岛通常包括1台反应堆压力容器、1台稳压器、3台蒸汽发生器、3台主冷却泵、3台蓄势器(安注箱)、1台硼注射器、堆芯及堆内构件和控制棒驱机构等。所用金属材料主要有碳钢、低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镍基合金、钛管和锆合金等。需要碳钢、低合金钢板和锻件4000~4500吨;奥氏体不锈钢板和锻件3000~3500吨;马氏体不锈钢锻件500吨、铸件200吨;镍基、铁基合金管、棒、带、丝600~800吨;钛直缝焊管150吨;锆合金管、棒、带8吨/年。

大型锻件主要在重型机器厂冶炼和锻造,板、带、管等主要由钢铁冶金企业生产。泵阀的用材自行铸造或购料(坯)后加工。核电设备制造企业和钢铁企业已经全部能生产所涉及的材料类型。目前,我国几大核电集团,已经能够满足核承压容器所需的不同材质和吨位的锻件的生产。

对于钢铁企业来讲,较薄或特厚碳钢、低合金钢板仍难以满足核电设备的制造需求。国内投产的5米轧制已经能够板材的轧制要求,但受板坯单重,热处理钢板宽度或厚度限制,也难以满足核电容器所需碳钢、低合金钢大厚度大单重钢板的生产需要。对于核电关键设备所用的较薄的钢板,用厚板轧机轧制困难,用热卷轧机,宽度经常满足不了需求,个别较薄钢板在热处理上也难以实现。对于核电关键设备所用不锈钢,国内几家不锈钢生产主要企业,要么轧机不配套、要么热处理设备不配套,单重大、厚度厚、宽度大的不锈钢板仍不能实现生产,个别不锈钢,如含硼不锈钢、控氮不锈钢等,还需要进一步研发。

与二代改进型和法国EPR百万千瓦压水堆相比,AP-1000最大差异就是在核岛内增加了一个全钢安全壳。其设计选材为SA738B高强度调质钢板,每个安全壳用量达到4000多吨。其他核级容器的种类相同,但选材上略有不同,所用材料的牌号也不同。前者主要按照RCC-M标准,后者按

照ASME标准。尤其是不锈钢差别较大。由于AP-1000首台核岛主要容器在韩国制造,一定程度上延缓国内对这些容器用材料的了解和开发。

4.2. 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核岛主体设备及其用金属材料

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核岛主要设备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压力容器以及热气导管压力容器、堆内构件。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清华大学分别出资47.5%、32.5%、20%,成立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运营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站20万千瓦级高温气冷堆核电示范工程。10万千瓦HTR-PM试验示范堆堆和20万千瓦HTR-PM的商业示范堆。但两者的材料种类相同,但要求不同。如堆内构件,前者采用15CrMoR,后者采用12Cr2Mo1R。反应堆压力容器外壳,前者采用SA516Gr70,后者采用SA533B。

5. 几个典型核电用钢的开发和生产情况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宝钢)经过多年的设备改造和建设,形成了碳钢、不锈钢、特殊钢、有色金属的研发和生产基地。产品的种类有板、管、棒、丝、带、锻件等。宝钢具备了核电关键设备所需多数材质和形状开发和生产硬件、软件基础,具有一批研发、生产和销售队伍,已建立起满足ASME、法国和我国核电材料要求的生产质保体系。下面,简单介绍宝钢已生产或正在开发几个核电典型核级材料。

5.1. AP-1000核电站安全壳用SA738GrB钢板

宝钢于2006年开发出AP-1000核电站安全壳所用的SA738GrB钢板。2007年底开始,按照美国西屋的安全壳用钢采购技术规格书,生产了厚度10~96mm的SA738GrB钢板。目前,已经交货5000多吨,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完成了部分钢板的压制,运往浙江三门核电站,具备安装条件。

5.2. 核一级容器用SA533B(16MND5、18MND5)钢板

宝钢已经工业试制出76mm、112mm、130mm三个典型厚度SA533B (16MND5、18MND5)钢板,既满足法国RCC-M标准要求,也满足ASME SA533TypeB标准要求。可用于稳压器、硼注箱等核岛容器制造。目前,正在与国内的设计单位、设备制造企业开展联合评价。

5.3. 高温气冷堆堆内构件用12Cr2Mo1R钢板

清华核能院设计的HTR-PM高温气冷堆的堆内构件采用750吨

40~135mm厚12Cr2Mo1R钢板。宝钢按照设计技术要求,在5米厚板产线上生产该批钢板。

5.4. 核电站蒸发器用Inconel 690合金管材

Inconel 690合金管目前核电建设急需的材料的之一。宝钢正在进行研发和产品试验。合资建设了钢管挤压机组,为Inconel690合金管材的工业批量生产提供了设备硬件上保证。

6. 结束语

正在建设的24台机组和陆续审批确定新的核电基地,是我国大力发展核电的体现,标志着我国核电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在未来5~15年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期。国家要求逐步提高核电设备国产化比例,为我国核电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创新,实现核电设计自主化,标准、设计、钢铁企业和制造等多方协同,将加快核电用材料的标准化建设。国内核承压设备用锻件生产的硬件已具备。钢铁企业通过坯重、轧钢、热处理和运输等配套技术改造,有望实现核电用碳钢和低合金特厚钢板极限规格的制造。需要加快研发核级不锈钢,镍基合金、钛合金、锆合金等材料,积累工业生产、制造加工和运行经验。个别核电材料用量小,不适应钢铁企业大批量工业生产,可通过建立材料储备制度,一次生产,分期使用。

电厂热动专业金属材料试卷(中级工B)答案

安装专业中级工试卷(B) 课程名称:电厂金属材料班组:姓名: 一、解释题(4×5) 1、塑性 指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2、硬度 指金属材料抵抗硬的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3、导电性 指金属材料传导电流的能力。 4、耐腐蚀性 指金属材料在常温下抵抗氧、水蒸气及其他化学介质腐蚀破坏作作用的能力。 5、切削性 指金属材料接受切削加工的难易程度。 二、选择题(2×10) 1、( B )表示的洛氏硬度的符号 (A)HV (B)HRC (C)HBS (D)HBW 2、在铁碳状态图中,含碳量小于0.77%的钢称为(B) (A) 共析钢(B) 亚共析钢(C) 过共析钢(D) 共晶白口铁 3、16Mn钢中的Mn的含量为( A )。 (A)≤1.0% (B) ≤1.5% (C) ≤2.0% (D) ≤1.6% 4、10号钢中表示钢中含碳量为(C)。 (A) 百分之十(B) 千分之十(C) 万分之十(D) 十万分之十 5、含碳量大于2.11%的铁碳合金是(D)。 (A) 高碳钢(B)中碳钢(C) 珠光体钢(D) 铸铁 6、淬火的水温一般不超过(A)。 (A) 20℃(B) 30 ℃(C) 40 ℃(D) 50 ℃ 7、高碳钢的含碳量大于(D) % (A)0. 2 (B) 0.25 (C) 0.5 (D)0.6 8、优质碳素钢的含硫量和含磷量控制有( B )%以下 (A) 0.02 (B)0.04 (C) 0.03 (D)0.05 9、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叫( C ) (A)塑性(B)硬度(C) 强度(D)弹性 10、钢按( D )分为普通碳素钢、优质碳素钢、高级优质碳素钢 (A)用途(B)化学成分(C) 冶练方法(D)质量(硫、磷含量) 三、判断题(2×10) 1、金属承受锻压时变形抗力越小,其锻造性能越好。( √) 2、影响钢的焊接性能的主要因素是钢的含碳量,随着含碳量的增加焊后产生裂纹的倾向增大。( √)

核电站安全性分析报告

核电站安全性分析姓名:X X X 学号:0 9 X X X X X X 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 学院:核工程与地球物理学院 指导老师:X X

2012 年06月10 日 核电站安全性分析 东华理工大学核工系XXX 摘要:能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要素。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从能源的供应结构来看,目前世界上消耗的能源主要来自煤、石油、天然气三大资源,这三种能源不仅利用率低,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了缓解能源矛盾,除了应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以及生物质能等再生资源外,核能是被公认的唯一实现的可大规模替代常规能源的即清洁又经济的现代能源。核能不仅单位能量大,而且资源丰富。地球蕴藏的铀矿和钍矿资源相当于有机燃料的几十倍。如果进一步实现控核聚变,并在海水中提取氚加以利用,就会从根本上解决能源供应矛盾。然而随着一系列的核事故的发生,核能的安全性再一步受到人们的质疑,本文简要回顾核电的发展,并对其安全性做了分析,指出核电是一种安全的能源。

关键词:能源核电安全 Nuclear power plant safety analysis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uclear Engineering XXX Abstract: Energy is the basis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elements of human life and production.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energy demand is also expanding. From the structure of energy supply,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world from the three resources of coal, oil, natural gas, three energy is not only a low utilization rate, and cause serious pollution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energy contradictions, should actively develop solar, wind, tidal energy and biomass energy renewable resources, nuclear energy is recognized only can achieve large-scale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energy, clean and modern energy economy. Nuclear power units of energy, but also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 Global reserves of uranium and thorium mineral resources is equivalent to several times of the organic fuel. Further to achieve controlled nuclear fusion, and be used to extract tritium in seawater, will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energy supply. However, with a series of nuclear accidents, the safety of nuclear energy and then step been questioned, briefly reviewed the development of nuclear power, and its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第一章材料的性能 第一节材料的机械性能 一、强度、塑性及其测定 1、强度是指在静载荷作用下,材料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材料的强度越大,材料所能承受的外力就越大。常见的强度指标有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它们是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是设计,选材和评定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2、塑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断裂的能力。塑性指标用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ф表示。 二、硬度及其测定 硬度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指标。 目前,生产中测量硬度常用的方法是压入法,并根据压入的程度来测定硬度值。此时硬度可定义为材料抵抗表面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因此硬度是一个综合的物理量,它与强度指标和塑性指标均有一定的关系。硬度试验简单易行,有可直接在零件上试验而不破坏零件。此外,材料的硬度值又与其他的力学性能及工艺能有密切联系。 三、疲劳 机械零件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发生的断裂的现象称为疲劳。疲劳强度是指被测材料抵抗交变载荷的能力。 四、冲击韧性及其测定 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被称为冲击韧性。。为评定材料的性能,需在规定条件下进行一次冲击试验。其中应用最普遍的是一次冲击弯曲试验,或称一次摆锤冲击试验。 五、断裂韧性 材料抵抗裂纹失稳扩展断裂的能力称为断裂韧性。它是材料本身的特性。 六、磨损 由于相对摩擦,摩擦表面逐渐有微小颗粒分离出来形成磨屑,使接触表面不断发生尺寸变化与重量损失,称为磨损。引起磨损的原因既有力学作用,也有物理、化学作用,因此磨损使一个复杂的过程。 按磨损的机理和条件的不同,通常将磨损分为粘着磨损、磨料磨损、接触疲劳磨损和腐蚀磨损四大基本类型。

第二节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 1、物理性能:材料的物理性能主要是密度、熔点、热膨胀性、导电性和导热性。不同用 途的机械零件对物理性能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2、化学性能:材料的化学性能主要是指它们在室温或高温时抵抗各种介质的化学侵蚀能 力。 第三节材料的工艺性能 一、铸造性能:铸造性能主要是指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和凝固过程中的收缩和偏析的倾向。 二、可锻性能:可锻性是指材料在受外力锻打变形而不破坏自身完整性的能力。 三、焊接性能:焊接性能是指材料是否适宜通常的焊接方法与工艺的性能。 四、切削加工性能:切削加工性能是指材料是否易于切削。 五、热处理性能:人处理是改变材料性能的主要手段。热处理性能是指材料热处理的难易 程度和产生热处理缺陷的倾向。 第二章材料的结构 第一节材料的结合键 各种工程材料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由于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结合而成,其结合键的性质和状态存在的区别。 一:化学键 1:共价键 2:离子键 3:金属键 4:范德。瓦尔键 二:工程材料的键性 化学键:组成物质整体的质点(原子、分子、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成为化学键。 1:共价键:有些同类原子,例如周期表Ⅳa、Ⅴa、Ⅵa族中大多元素或电负性相差不大的原子相互接近时,原子之间不产生电子的转移,此时借共用电子对所产生的力结合,形成共价键,如金刚石、单质硅、SiC等属于共价键。 2:离子键:大部分盐类、碱类和金属氧化物在固态下是不导电的,熔融时可以导电。这类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当两种电负性相差大的原子(如碱金属元素与卤素元素的原子)相互靠

(完整版)电厂金属材料复习题11231(208)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Array 11级《电厂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试卷A 一、填空(每题1分,共32分) 1.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主要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 大多数合金元素溶于奥氏体后,能增加____________的稳定性,是C曲 线的位置______________。 3. GCr15钢的平均含铬量为_______________。 4. 过冷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仅仅是_______________改变,而不是发 生_____________,所以马氏体是_______在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 固溶体 5. 45钢按用途分类属于___________钢,按质量分类属于___________钢,按 含碳量分类属于______________。 6. 常用金属检验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7. 合金是一种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通过熔炼或其

他方法结合而成的具有______________的物质。 8. 如果零件工作时所收的应力低于材料的________或________,则不会产 生过量的塑性变形。 9.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有五种,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共18分) 1.连续冷却转变与等温转变(4分) 2. 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4分) 3. 单晶体和多晶体(4分) 4. 退火和正火(4分) 5. 铁素体与奥氏体(2分)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分析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分析 事故经过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死16.7万人,损失120亿美元,是世界上最严重的核电站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建于基辅市以北130千米,4台机组,总装机400万千瓦,是原苏联最大核电站。1970年切尔诺贝利开始修建第一座核反应堆,但总工程师只有建设火电站的经验,整个设计由乌拉尔电力公司设计院进行。后来由莫斯科Zukh水电设计院接手该项目的设计,该设计院主要是水电设计。因为物质缺乏,几乎不太可能找到设计人员设计的某些特殊部件,因此设计者真好将就使用他们自己制造的部件。 1977年第一座反应堆投入运行,与原定计划推迟了两年。管理人员和操作工并不知道1 975年在列宁格勒与此相同的反应堆发生了熔化事故。对有关规定也进行了修改,因为它们对实际情况不适合,特别是经常移出比规定多的控制棒。操作工还发现当输出功率很低时反应堆极不稳定。 20世纪80年代初,另外两个反应堆投入运行。1982年第三座核反应堆活性区发生爆炸并将放射性物质释放到核电站区域,因为对这次事故保密,其他反应堆的操作人员并不知道此次事故的发生。这期间在整个前苏联的ЯBMK型反应堆还发生了几起类似的事故。1980年在Kursk发生的事故引起了原子能委员会的注意:因为停电导致无动力驱动控制棒和水泵,40秒后才启动备用电源,在此次事故中因:为冷却水的自然循环量较大才避免了严重破坏。 1983年末,估计切尔诺贝利4号反应堆关闭后透平机还能为反应堆水泵提供一定时间的应急电源,曾建议对该系统进行测试,但因为装置到1983年底前未获授权,因此对该系统的测试延期进行。在负责ЯBMK型反应堆的部长处还有其他的事故记录——设计的控制棒因为有裂纹当插入反应堆时引起输出功率剧烈波动,但在操作工的操作记录上没有记录。1984年3月27日,4号反应堆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1985年报纸上出现了对核电站的批评,能源部命令总工程师替换易燃的遮蔽材料和电缆。但是因为无不易燃的材料供应,这项计划被搁置。高层管理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应付商业压力,而让总工程师负责装置的操作。 1986年4月,4号反应堆停车检修,并且安排了一系列的测试计划,包括应急电源延迟测试。但仍然不知道当透平的动量下降后是否能产生足够的电能驱动水泵达40秒。测试由装置的制造者进行,他们的测试计划与3号和4号反应堆的总工程师讨论了15分钟后即获同意,并没有征求安全检查员的意见,负责反应堆的总工程师也没有到场,正式的批准文件也没有征求核专家的意见。 13时反应堆的输出功率减为一半,两台发电机一台停车。14时对另一台发电机的测试准备就绪。为了避免被联锁,紧急反应堆活性区冷却系统断开。开始准备测试时,Kiev的电力调度员请求供电到23时。23时重新开始根据拟定的计划对透平机的作用进行测试。控制棒的自动控制系统被断开,输出功率降低,下降到30MW。到这一步就没有按照测试的标准规程进行(按标准规程应该放弃试验>,工程师就下一步如何进行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继续移出控制棒,4月26日1时输出功率稳定在200MW,但这仍然低于推荐的最小功率水平,但是被认为可以继续进行测试。 1时过后,另一台冷却泵很快加入该系统,这就需要移出更多的控制棒。大量的水进入反应堆引起蒸汽压力降低。为了避免因为蒸汽压力低导致反应堆关闭,操作人员切断了联锁信号。1时22分,实验刚刚开始,计算机打印结果表明反应性只有最小保留值的一半。1时23分透平发电机的紧急调节阀门关闭,透平机无蒸汽,计算机显示反应器功率急剧上升,

电厂金属材料试卷3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加工硬化:金属发生塑性变形,随着变形度的增大,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显著提高,塑性和韧性明显下降,这种现象叫加工硬化。 2.热处理: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来改变钢的组织,从而改变钢的机械性能的工艺,称为热处理。 3.固溶强化:由于溶质原子进入溶剂晶格的间隙或结点,使晶格发生畸变,使固溶体硬度和强度升高,这种现象叫固溶强化现象。 4.奥氏体:碳原子溶入γ-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5.冲击韧性:材料抵抗冲击性外力而不破坏的能力。 二、判断对错题(每题1.5分,共30分。错误的填“×”。正确的填“√”) 1、钢中的基本相包括铁素体、马氏体、渗碳体、奥氏体和珠光体。(×) 2、金属材料的断裂韧性与裂纹尖端所处的应力状态有关。(√) 3、奥氏体不锈钢进行淬火处理后,也会使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 4、Q235-A?F是球墨铸铁的牌号,“235”表示抗拉强度。(×) 5、45钢常用最终热处理是调质处理。(×) 6、ZGMn13通常在铸态下使用,不再进行其它热处理。(×) 7、低碳马氏体比高碳马氏体的综合性能好,主要原因是因为它的含碳量少。(×) 8、具有相同的显微组织的合金将具有相同的性能。(×) 9、碳钢中必须保证一定的锰含量,锰对钢的性能有良好的影响,是一个有益的元素,所以在碳钢中锰并不是杂质元素。(×) 10、长期过热引起的爆管由于蠕胀原因,一般爆口变形较大,破口边缘锐利。(×) 11、各种硬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因此各种硬度值之间是可以换算。(×) 12. 凡是由液体凝固成固体的过程都是结晶过程。(×) 13. 在实际金属的结晶过程中,自发形核比非自发形核更重要,往往起优先的主导的作用。(√) 14. 一般情况下,晶粒愈大,金属的强度、塑性愈好。(×) 15. 碳钢在室温下的相组成物是铁素体和渗碳体。(√) 16.珠光体是单相组织。(×)

日本核电事故分析报告

日本福岛核电站核事故分析报告近几天因日本福岛核电站多个反应堆因地震而出现运转故障,导致部分放射性物质泄漏蔓延,对日本本土和周边国家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就此从时间历程和技术分析2个方面对上述事件进行分析。 一事件回顾 1.1 地震事件 日本最新发生的地震简要信息如下: ·时间:北京时间3月11日13时46分 ·地点: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 ·震级:里氏9.0级震源深度:10公里 ·余震:11-13日共发生168次5级以上余震 ·伤亡:截至3月17日,已造成5429人遇难9594人失踪 ·核电站事故: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6个机组当中,1号至4号均发生氢气爆炸。5、 6 号机组正在进行定期维修。 ·火山喷发:新燃岳火山13日下午喷发。 因日本的抗震技术非常发达,日本人民的抗震经验丰富,因此单就地震而言,对日本的损伤是有限的,最不济危害也局限在日本一国,对周边国家和地区没有太大的影响。目前主要的问题纠结在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问题上面。 1.2 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 1.2.1 电站简介[1] 福岛核电站(Fukushinia Nuclear Power Plant)位于北纬37度25分14秒,东经141度2分,地处日本福岛工业区。福岛核电站是目前世界世界最大的核电站,由福岛一站(daiichi)、福岛二站(daini)组成,共10台机组(一站6台,二站4台),均为沸水堆。 福岛一站1号机组于1967年9月动工,1970年11月并网,1971年3月投入商业运行,输出电功率净/毛值为439/460兆瓦,负荷因子为49.9%。2号~6号机组分别于1974年7月、1976年3月、1978年10月、1978年4月、1979年10月投入商业运行,输出总功率分别为784、784、784、784、1100兆瓦,负荷因子分别为52.8%、61.2%、72.1%、68.5%和69.7%。福岛二站4台机组的输出电功率净/毛值均为1067/1100兆瓦。二站1号机组于1975年11

培训体系汽轮机培训教案

(培训体系)汽轮机培训教 案

汽轮机培训教学大纲 总则:培训原则上以现场培训为主,理论讲课为副,课件选用:地方电厂岗位运行培训课件,《汽轮机运行》(辽宁电力中心第二版)。要求职工边工作边学习,先组织学习人员集中学习电力生产工作安全规程和运行管理制度、俩票三制等;后组织本专业基础知识及作业指导书,重点是熟悉壹厂本专业设备、系统及操作。 目标:通过本计划的认真实施,要求均要能独立进行各项生产工作,达到正式上岗。(不包括少数于工作学习中表现不好及于历次考试中被淘汰者)。 壹、培训原则及方法: 培训的具体方法和要求: 1、第壹阶段集中授课(壹个月):于课堂内统壹进行授课,授课重点按第二部分要求范围具体内容执行(约120课时,每课时45分钟),主要分为理论基础课程及汽轮机专业课程;授课结束后进行理论学习考试,考试合格后进入现场实习,授课学习结束后的考试,由各授课老师出题考核,试卷交给总工室汽轮机专业组批改、评定成绩,然后由专业组组长交公司人力资源培训部审查、评估和备案。 2、第二阶段现场实习(七个月):实习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具体内容按第三部分进行 (1)实习壹阶段,汽机专业基础知识和现场工作基础技能熟悉及训练(2个月):本阶段实习间主要由汽轮机专业主值负责,根据实际情况每月每人进行考问讲解10次,考问解答情况要记录于《学习记录簿》上;每月每人完成思考题至少15题,且要求有书面解答;壹阶段实习结束后由人力资源培训部出题考试,测试卷交由总工室专业组批改,评定成绩,后交人力资源培训部审查、评估和备案。(2)实习二阶段,汽机专业知识及工作实际操作技能训练(3个月):本阶段

第三章 核电厂事故分析基本知识

第3章核电厂事故分析的基本知识 3.1 核电厂事故分析的作用 事故分析是研究核电厂可能发生事故的种类及发生频率,确定事故发生后系统的响应及预计事故的进程,评价各种安全设施及安全屏障的有效性,研究各项因素及操纵员干预对事故进程的影响,估计事故情况下核电厂的放射性释放量及计算工作人员与居民所受的辐射剂量。 在核电厂设计过程中,事故分析用于选取停堆保护信号,确定停堆参数整定值和停堆延迟时间,确定缓解事故的专设安全设施的参数。 对于设计基准事件的分析是核电厂安全分析报告中必要的一章。分析的目的在于表明该核电厂设计足以控制这些事件的后果,使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不至于受到不适当的放射性风险。 通过严重事故分析,可以找到核电厂的薄弱环节,有助于提高核电厂的安全性。严重事故分析,还可作为制定应急计划的依据。 3.2核电厂事故分析的方法 事故分析采用确定论及概率论方法,这两种方法相辅相成。设计基准事件的分析,以确定论方法为主;严重事故的分析,两种方法并用,侧重于概率论方法。 3.2.1确定论安全分析 从系统及部件失效和损坏,或人员失误的角度,假定事故确定地发生,按照分析问题的要求,选用保守或现实模型以及一系列规则和假设,分析计算整个核电厂系统的响应,直至得到该事故的放射性后果。 保守模型 又称评价模型。在分析中采用的初始条件及各项参数,均须从不利方面加上不确定性。要选用保守的各种关系式及标准,此外还必须考虑四项基本假设。保守模型一般用于核电厂安全审批过程,在该模型中考虑了最不利的情况,得出的是事故后果的极限值,给核电厂留有相当大的安全裕度。其缺点是分析所得的事故过程,有时与真实情况相差较远,使工作人员不能了解过程的实际变化。 现实模型 又称最佳估算模型。在分析中采用核电厂的运行参数或参数的平均值,尽量选用接近真实情况的关系式及标准,不考虑不合实际的保守假设。因而所得结果能接近真实情况。现实模型经常用于核电厂操作规程的制定和严重事故分析。作为一种尝试,目前正在研究使用现实模型分析,在其结果上加上适当裕度,作为代替保守模型或平行于保守模型的一种方法。 在用确定论方法进行事故分析中,所涉及的事故分析程序大致可分成以下六种。 (1)系统分析程序 可以模拟核电厂的一、二回路系统以及稳压器、蒸汽发生器、泵、阀门、燃料元件等设备。具有能计及各种反应性反馈的点堆或一维中子动力学模型,一般在流体力学上是一维的,有些程序堆芯是三维的,程序的规模大,一般有数万至20余万行。总体上分析核电厂在失水事故及各种瞬变过程中系统的响应,是事故分析中最主要的程序,如RETRAN,RELAP5,TRAC等。 (2)堆芯分析程序 或可称之为子通道分析程序,它以系统程序计算的结果作为边界条件,考虑堆芯内各处

核电材料的关键设备

1.核电材料的关键设备 1.1.核燃料分类及各种燃料存在的优缺点 核燃料在反应堆内使用时,应满足以下的要求: ①与包壳材料相容,与冷却剂无强烈的化学作用; ②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热导率; ③辐照稳定性好; ④制造容易,再处理简单。根据不同的堆型,可以选用不同类型的核燃料:金属(包括合金)燃料,陶瓷燃料,弥散体燃料和流体(液态)燃料等。 1.2.金属燃料 铀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核燃料。天然铀中只含0.7%的U235,其余为U233。天然铀的这个浓度正好能使核反应堆实现自持核裂变链式反应,因而成为最早的核燃料,目前仍在使用。但核电站(特别是核潜艇)用的反应堆要求结构紧凑和高的功率密度,一般要用U含量大于0.7%的浓缩铀。这可以通过气体扩散法或离心法来获得。金属铀在堆内使用的主要缺点为:有同质异晶转变;熔点低;存在尺寸不稳定性;最常见的是核裂变产物使其体积膨胀(称为肿胀);加工时形成的织构使铀棒在辐照时沿轴向伸长(称为辐照生长),虽然不伴随体积变化,但伸长量有时可达原长的4倍。此外,辐照还使金属铀的蠕变速度增加(50~100倍)。这些问题通过铀的合金化虽有所改善,但远不

如采用UO2陶瓷燃料为佳。 1.3.陶瓷燃料 包括铀、钚等的氧化物、碳化物和氮化物,其中UO2是最常用 的陶瓷燃料。UO2的熔点很高(2865℃),高温稳定性好。辐照时UO2燃料芯块内可保留大量裂变气体,所以燃耗(指燃耗份额,即消耗的 易裂变核素的量占初始装载量的百分比值)达10%也无明显的尺寸变化。它与包壳材料锆或不锈钢之间的相容性很好,与水也几乎没有化学反应,因此普遍用于轻水堆中。但是UO2的热导率较低,核燃料 的密度低,限制了反应堆参数进一步提高。在这方面,碳化铀(UC)则具有明显的优越性。UC的热导率比UO2高几倍,单位体积内的含铀量也高得多。它的主要缺点是会与水发生反应,一般用于高温气冷堆。 1.4.弥散体燃料 这种材料是将核燃料弥散地分布在非裂变材料中。在实际应用中,广泛采用由陶瓷燃料颗粒和金属基体组成的弥散体系。这样可以把陶瓷的高熔点和辐照稳定性与金属的较好的强度、塑性和热导率结合起来。细小的陶瓷燃料颗粒减轻了温差造成的热应力,连续的金属基体又大大减少了裂变产物的外泄。由裂变碎片所引起的辐照损伤基本上集中在燃料颗粒内,而基体主要是处在中子的作用下,所受损伤相对较轻,从而可达到很深的燃耗。这种燃料在研究堆中获得广泛应用。除陶瓷燃料颗粒外,由铀、铝的金属间化合物和铝合金(或铝粉)所组

汽轮机培训教案

汽轮机培训教学大纲 总则:培训原则上以现场培训为主,理论讲课为副,教材选用:地方电厂岗位运行培训教材,《汽轮机运行》(辽宁电力中心第二版)。要求职工边工作边学习,先组织学习人员集中学习电力生产工作安全规程和运行管理制度、两票三制等;后组织本专业基础知识及操作规程,重点是熟悉一厂本专业设备、系统及操作。 目标:通过本计划的认真实施,要求都要能独立进行各项生产工作,达到正式上岗。(不包括少数在工作学习中表现不好及在历次考试中被淘汰者)。 一、培训原则及方法: 培训的具体方法和要求: 1、第一阶段集中授课(一个月):在课堂内统一进行授课,授课重点按第二部分要求范围具体内容执行(约120课时,每课时45分钟),主要分为理论基础课程及汽轮机专业课程;授课结束后进行理论学习考试,考试合格后进入现场实习,授课学习结束后的考试,由各授课老师出题考核,试卷交给总工室汽轮机专业组批改、评定成绩,然后由专业组组长交公司人力资源培训部审查、评估和备案。 2、第二阶段现场实习(七个月):实习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具体内容按第三部分进行 (1)实习一阶段,汽机专业基础知识和现场工作基础技能熟悉及训练(2个月):本阶段实习间主要由汽轮机专业主值负责,根据实际情况每月每人进行考问讲解10次,考问解答情况要记录在《学习记录簿》上;每月每人完成思考题至少15题,并要求有书面解答;一阶段实习结束后由人力资源培训部出题考试,测试卷交由总工室专业组批改,评定成绩,后交人力资源培训部审查、评估和备案。 (2)实习二阶段,汽机专业知识及工作实际操作技能训练(3个月):本阶段实习间主要由全能主值负责,每月每人进行操作演练10次,现场考问讲解6次,思考题至少10题,考问解答及演练情况要记录在《学习记录簿》上,思考题有书面解答;具体演练题、操作题和思考题由专业主值出题,全能主值或值长监督;二阶段实习结束后由人力资源培训部出题考试,测试卷交由总工室专业组批改,评定成绩,后交人力资源培训部审查、评估和备案。 (3)实习三阶段,现场上岗操作训练(2个月):本阶段实习间主要由值长负责,每月每人进行反事故演习6次,现场考问讲解6次,思考题至少10题,考问解答及演习情况要记录在《学习记录簿》上,思考题有书面解答;具体演习题、操作题和思考题由全能主值出题、值长监督;三阶段实习结束后由人力资源培训部出题考试,测试卷交由总工室专业组批改,评定成绩,后交人力资源培训部审查、评估和备案。 3、第三阶段现场上岗(1个月):经上述培训实习后,成绩合格者进行现场上岗考察;一

核电站设备主要金属材料

1.核岛用金属材料概述 不同堆型,其结构和用途虽有所不同,但在实现核裂变反应和可控制的过程是相同的,都需要燃料元件、堆内构件、控制棒、反射层、冷却剂和慢化剂(快堆除外)以及包容他们的压力容器或压力管道等,因而需要各种各样的材料来制作相关部件,以实现核能向热能、热能向电能的安全、高效率的转化。 按照相关设备部件服役工况或使用功能的不同,核电设备可分为核一级、核二级、核三级和非核级。有核级要求的设备,一般即称其所用材料为核电关键材料。 核电常用的关键材料大体可分为碳钢、不锈钢和特殊合金;若进一步细分,则有碳(锰)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锆合金、钛铝合金和镍基合金等,按品种则有铸锻件、板、管、圆钢、焊材等等。 核反应堆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包括了材料的开发与优化,材料的发展决定了其发展情况。因为核电具有新的热传导条件及特殊的环境条件,如辐照或冷却剂腐蚀等,要求所用材料必须能适合于这些应用条件;强调材料的另一个原因,是核电站系统比常规电站有更高的安全要求。 由于我国目前主要是建造第二代成熟的1000MW压水堆核电站、通过技术引进并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以发展先进的第三代1000MW级压水堆核电站。因此,本讲义以压水堆核电站为例,对其不同设备的用材做一简单介绍。 在压水堆核岛中,主要设备除反应堆及压力容器外,还有蒸汽发生器、冷却剂主泵机组、稳压器及主管道等。由于这些部件在核岛内的位置、作用和工况不同,故材料的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也不尽相同,不同程度地存在辐照或酸腐蚀等;不仅要考虑常规的一些要求(如强度、韧性、焊接性能和冷热加工性能),而且须考虑辐照带来的组织、性能、尺寸等变化,如晶间腐蚀,应力腐蚀和低应力脆断、以及材料间的相容性、与介质的相容性,以及经济可行性等。 为便于从它们的服役特点中理解每个部件的功能、选择依据,下面将压水反应堆核岛内重要金属部件的工况、要求以及他们的所用材料体系简述如下。 1.1压水堆零/部件用金属材料 1.1.1包壳材料 包壳,是指装载燃料芯体的密封外壳。其作用是防止裂变产物逸散和避免燃料受冷却剂的腐蚀以及有效地导出热能,在长期运行的条件下不使放射性裂变产物逸出。

电厂金属材料复习题11231(208)(可编辑修改word版)

姓 班级 系别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2011—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11 级《电厂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试卷 A 一、填空(每题 1 分,共 32 分) 1.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主要作用有 、 、 、 和 。 2. 大多数合金元素溶于奥氏体后,能增加 的稳定性,是 C 曲 线的位置 。 3. GCr15 钢的平均含铬量为 。 4. 过冷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仅仅是 改变,而不是发 生 ,所以马氏体是 在 中的 固溶体 5. 45 钢按用途分类属于 钢,按质量分类属于 钢,按 含碳量分类属于 。 6. 常用金属检验的方法有 、 、 、 和 。 7. 合金是一种 与 或 通过熔炼或其

他方法结合而成的具有的物质。 8.如果零件工作时所收的应力低于材料的或,则不会产 生过量的塑性变形。 9.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有五种,它们是、、 、、。 二、名词解释(共18 分) 1.连续冷却转变与等温转变(4 分) 2.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4 分) 3.单晶体和多晶体(4 分) 4.退火和正火(4 分) 5.铁素体与奥氏体(2 分)

三、简答题(共30 分) 1.细化晶粒的常用方法有哪几种?为什么要细化晶粒?(7 分) 2.绘出简化后的Fe —Fe3C 相图。(10 分) 3.合金钢的分类?(6 分) 4.电厂螺栓脆断的类型及主要原因是什么?(7 分)

四、计算(每题10 分,共20 分) 1.有一环形链条,用直径为2cm 的钢条制造,已知材料σs=300MP,求链 条能承受的最大载荷是多少? 2.一拉伸式样的原标距长50mm,直径为10mm。拉断后式样的标距长度为 79mm,缩颈处的最小直径为4.9mm 问此材料的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各为多少?

美国三哩岛核电站事故分析与对策

美国三哩岛核电站事故分析与对策 39055207 马喆前言 美国三哩岛核泄漏事故是核能史上第一起堆芯熔化事故,也是压水堆型核电站发生的一次最大事故。1979年3月28日,位于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的三哩岛核电站的2号堆,发生了核电史上第一次严重事故。这是由于水泵阀门信号灯故障和操作人员多次误操作所造成的。反应堆堆芯两次露出水面,使燃料元件破坏和大约三分之二的堆芯熔化。导致大量惰性气体和放射性碘与其他一些放射性核素进入了安全壳内。并且由于锆包壳和水发生化学反应,也产生许多氢气,但没有发生爆炸。因为安全壳的良好密封性和屏蔽作用,这次事故释放到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很少。根据监测调查,对周围80千米的200万居民所带来的总剂量仅为20人·Sv(希沃特),不到这地区居民年本底辐射总剂量的(核设施建设运行之前该地区的辐射剂量水平)1%(这地区的年本底辐射总剂量2400人·Sv),附近居民受到的最大个人剂量不到1毫希沃特,只与作一次X光胸部透视所受的剂量差不多。三里岛核电站值班的118名工作人员,无一伤亡,只有3人的受照剂量超过季度允许剂量水平。 三哩岛核电站

事故描述与分析 事故经过简介 1979年3月28日,美国都市爱迪生公司设在宾夕法尼亚州哈里斯堡城附近的三哩岛核电站二号动力堆发生了一次严重事故。事故是由一系列设备故障和操作失误引起的。当天凌晨4时,反应堆二回路(即用来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的回路)给水泵发生故障,使蒸汽发生器中的供水量和蒸汽产生量迅速降低,热量带不走。本应立即投入备用供水系统,但两周前被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给关闭了。于是,造成一回路(它将反应堆中的热量带出来在热交换器中传给二回路产生蒸汽)水的温度和压力升高。这时,一回路中的安全装置——减压安全阀自动开启,把一回路中的高压高温水向排放箱排除,以降低堆内压力保证安全。在正常情况下,当堆内压力下降到正常值时,安全阀会自动关闭,但这次安全阀又恰好失灵,未能关闭,使大量水和中蒸汽不断排出,排放箱容纳不了,从而排放到反应堆大厅里(它在一个巨大的安全壳内)。这时,反应堆已自动停堆,堆芯自动冷却系统自动向堆内注水,以控制堆芯还在大量释放的热量。如果到此结束,尚不能形成放射性外溢的重大事故,但操作人员又进行了一次误操作,两次关闭紧急冷却系统共十五分钟,使堆内温度急剧上升,造成部分核燃料元件(内装二氧化铀,外有金属锆的包壳)损坏,从而造成了两个严重后果:第一,由于燃料元件破损,使大量放射性物质进入一回路的水中,通过未闭合的安全阀进入反应堆大厅,通过辅助设备排入周围大气。次日,在电站外3.2公里处测得放射性最大剂量为核工业人员允许剂量的十九倍,这一数值随时间而减弱。第二,由于堆芯温度过高,元件的包壳材料锆可能与冷却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氢,聚在堆和大厅的顶部。氢与氧混合在一起,随时可能发生爆炸,这将是灾难性的事故(后来业已证明氧不可能发生)。因此,美国政府极为重视,采取了各种可能的措施来防止发生爆炸,并做了在最坏的情况下撤退居民的准备。但最后控制了态势,没有发生爆炸,也没有人员的伤亡。 造成事故发生的要点 1、蒸汽发生器给水系统出现故障; 2、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压力升高,稳压器卸压阀开启,反应堆停堆;稳压器卸压阀开启后未 能关闭,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泄露; 3、操作人员将稳压器卸压阀“(要求)开”指示灯误理解为稳压器卸压阀已关闭;

结构游戏组织与指导

三、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结构游戏又称“建筑游戏”,使用各种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沙石、泥,雪、金属材料等),通过想象和手的造型活动构造建筑工程物体的形象,实现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在堆砌、排列和组合的活动中,认识各种材料的性能,区别形体,学习空间关系知识和整体,部分的概念,发展感知觉,目测力、操作能力及创造性,可以自然地获得分解与合成各种形体的经验,并在使用材料中获得数量、高度、长度、上下、左右、宽窄、厚薄、对称等概念,取得组合、堆积、排列各种形体的经验,从而磨练幼儿的意志,培养做事认真,克服坚持到底的品质。因此结构游戏被称为是“塑造工程师的游戏”。此外,一些利用自然材料进行的活动,如玩沙、玩水、玩雪等也属于此类游戏。 (一)结构游戏环境的创设 1、平等、宽松、自主的心理环境 老师应以一颗童心来接纳每一个孩子,以与孩子平等的心态和孩子沟通,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孩子们能做的、能想的,让他们自己去做,去想;孩子们能探索,发现;孩子们能计划、安排的,让他们自己去计划安排;孩子们能选择判断的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判断;孩子们能获取的,让他们自己去获取,成为游戏的主人。在宽松的环境中,幼儿顾忌少,可以充分地想象、交流,表现,有利于幼儿创新能力,自主性的培养。 某幼儿园提出的五个自主原则; 自主选择结构材料 自主选择操作方式 自主选择场地 自主选择玩伴 自主选择游戏主题 2、开放、丰富的物质环境 (1)拓展幼儿的活动空间。室内、(活动室、寝室)室外,走廊都可以成为幼儿游戏的空间。 (2)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 (3)提供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的结构材料

小班:色彩鲜艳、大小适中、并便于操作的材料, 中班:种类各异的有一定难度需一定力度操作的材料 大班:精细的有难度的,创作余地更大的结合结构的材料 (4)广泛搜集废旧物品作为辅助材料 自然物和无毒无害的废旧物品是一种未定型的建构材料,能够一物多用,它与定型的材料相比,不仅经济实惠,价廉物美,而且还更有利于幼儿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纸箱,纸盒,挂历纸,冰糕盒,贝壳,鹅卵石、可乐瓶,吸管等等。 (5)及时更换,补充结构材料 随着幼儿的发展和幼儿多次摆弄同样的材料,幼儿也会玩腻,如果很少有幼儿去玩或很少幼儿专注地去玩这些结构材料,老师就要及时地更换这些材料,但是更换的频率也不能太快,以免幼儿的注意力过多地被材料的色彩和外形所吸引。 (二)结构游戏的指导 1. 游戏前 (1)知识准备: ①丰富并且加深幼儿对物体和建筑物的印象,这是开展建构游戏首先要做的。你让幼儿建构一些事物,如果幼儿不接触生活,不观察生活,对它们没有一点印象,你让孩子们如何去建构?所以只有让幼儿对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体进行细致地观察,深入地了解,并形成丰富深刻的印象,这样孩子们才会有建构物体的愿望,有放手建构的能力。 引导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物品,如幼儿的坐椅、吃饭的桌子、睡觉的小床、活动场地上的跷跷板、滑滑梯、独木桥等,教会幼儿观察的方法,养成幼儿细心观察的品质;接着创造条件制造机会让幼儿观察生活中常见或少见的物品(体),如电视机、电风扇、各类家具、小动物、汽车、飞机、轮船等,逐渐让幼儿养成对生活中碰到的事物都仔细观察的习惯,为下一步的建构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②帮助幼儿认识结构材料,掌握结构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开展好结构游戏的必要条件。识别材料(大小、形状、凹凸、颜色等特征),结构操作技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厂金属材料》闭卷模拟考试试卷1(含答案)

开课系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姓名:学号:评分: 说明: (1)所有试题为闭答题,请做到答题纸上,否则不计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 1.加工硬化 2. 热处理 3.固溶强化 4. 奥氏体 5. 冲击韧性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叫()。 A.强度 B.硬度 C.塑性 D.弹性 2.金属的典型晶体结构有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和密排六方三种,它们的晶胞中原子数分别为: A. 4;2;6 B. 6;2;4 C. 4;4;6 D. 2;4;6 3.按用途分,GCr15钢属于()

A、调质钢 B、滚动轴承钢 C、刃具钢 4.含碳量小于( )的铁碳合金称为钢。 A.0.77% B.2.1% C.4.3% 5、下列金属中( )属于黑色金属。 A.铬 B.铜 C.铅 6、合金钢按合金元素的总量不同分为低合金钢、中合金钢和高合金钢三种,其中合金元素含量( )的钢称为高合金钢。 A.>5% B.>10% C.>17% 7.在晶体缺陷中,属于点缺陷的有()。 A.间隙原子 B.位错 C.晶界 D.缩孔 8.铁素体是碳溶解在()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A.α-Fe

B.γ-Fe C.δ-Fe D.β-Fe 9.加热是钢进行热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使钢获得()。 A.基体组织 B. A体组织 C. P体组织 D. M体组织 10.下列不属于Fe-Fe C相图中的组成相是: 3 A. 铁素体 B. 奥氏体 C. 渗碳体 D. 石墨 C相图的组元是: 11. Fe-Fe 3 C A. Fe和Fe 3 B. Fe和C C C. 铁素体和Fe 3 D. 奥氏体和Fe C 3 12.碳钢的淬火工艺是将其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采用的冷却方式是()。 A.随炉冷却

核电厂小破口事故分析

3.3 小破口冷却剂丧失事故 压水堆核电厂小破口失水事故( SBLOCA )是指由于反应堆冷却机系统管道或与之相通的部件出现小破口,所造成的冷却剂丧失速率超过冷却剂补给系统正常补水能力的冷却剂丧失事故。 3.3.1 环路自然循环维持阶段 在此阶段,由于环路存在自然循环,堆芯的释能及时经蒸汽发生器排出,一回路压降较快,蒸汽发生器在此阶段起着重要热阱作用。该阶段的压力容器水位下降主要由破口冷却剂欠热排放所致。 3.3.2 环路水封存在阶段 在此阶段,由于环路自然循环终止及环路水封的出现,蒸汽发生器排热手受阻,堆芯衰变热主要靠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蒸汽回流冷凝及堆内的冷却剂从破口排放出。由于这两种方式排热率较低,不足以及时排去堆芯衰变热,因而堆芯冷却剂大量蒸发,蒸汽在上腔室积累迫使压力容器水位快速降低,进而引起堆芯裸露及包壳升温。该阶段是事故的主要阶段,一回路处于准稳压状态,堆芯出现裸露,燃料包壳急剧升温。该阶段中,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热阱仍然起着重要作用,蒸汽发生器的回流冷凝在较大的程度上减轻了事故后果。 3.3.3 环路水封清除阶段 在此阶段,由于环路水封清除,积累在上腔室的蒸汽可经环路从破口喷出,上腔室压力降低,压力再平衡迫使下降段中的冷却剂及高压安注水涌入堆芯,堆芯水位得到恢复,燃料包壳得到冷却,该阶段堆芯衰变热主要靠堆芯冷却剂蒸发并从破口的排放而带出。由于蒸汽热排率高,堆芯衰变能及时从破口排出,一回路压力恢复。由于冷却剂蒸发及破口排放仍然存在,冷却剂装量没有明显回升,堆芯再次裸露的可能性仍存在。 3.3.4 长期堆芯冷却阶段 在此阶段,由于高压安注流量的增加和安注箱的投入,一回路冷却剂装量明显回升,堆芯水位也整体回升。安注箱排空后,抵压安注系统将投入注水并切换成再循环工况,实现长期堆芯冷却。

核电关键材料及我国核电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核电关键材料及我国核电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自第一座核电站建成至今,核电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各种核电材料不断出现并被应用。核能作为一种安全、高效、清洁的能源,备受世界各国重视。随着化石燃料的逐渐枯竭,我国作为核大国,核能发展的潜力巨大。本文主要介绍了核电关键材料及其特点以及我国核电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核电、材料、现状、趋势。 1、前言 1954年,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在苏联建成,经过60多年的发展,核电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而核电材料是核电技术的关键,各种新型的材料不断地被应用到核电领域中,推动了核电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能源问题越来越突出,而核能作为国际公认的目前唯一达到大规模商业应用的替代能源,在我国的能源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截至目前,我国大陆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已经超过20台,此外还有多个核电站和核电机组在建,核电在我国蓬勃发展。 2、核电材料及其特点 2.1裂变反应堆材料 2.1.1裂变核燃料 裂变反应堆中用到的核燃料有铀、钚、钍,而铀是核电站最主要的核燃料。 2.1.2包壳材料 包壳材料是指燃料芯体包壳所用的材料,要满足热中子吸收截面低、能够承受辐射损伤效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等要求。常见的包壳材料有铝及铝合金、镁合金、锆合金和奥氏体不锈钢以及石墨等。此外,SiC也被用于制作包壳材料。SiC包壳与水反应缓慢,与传统锆合金包壳相比,可把产生氢气的风险降低几千【1.由于SiC及SiC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性能和耐辐照性能,其在核燃倍】 【2。 料元件中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1.3慢化剂材料 慢化剂材料是能够将裂变时的快中子的能量降到热中子能量水平的材料,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