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神经组织习题

组织学神经组织习题
组织学神经组织习题

7 神经组织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对神经元描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大,染色淡,核仁明显

B.胞质含嗜酸性的尼氏体

C.突起可分为轴突和树突

D.硝酸银染色可见胞体和突起内含神经原纤维

E.可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冲动

2.在突触中,神经递质的相应受体存在于

A.突触前膜上

B.突触后膜上

C.突触间隙内

D.突触后成分的胞浆内

E.突触前成分的胞浆内

3.化学性突触前成分的胞浆内,含神经递质的结构是

A.突触小泡

B.微丝

C.微管

D.线粒体

E.滑面内质网

4.神经元的轴突不含

A.微管

B.尼氏体

C.线粒体

D.微丝

E.神经丝

5.轴突快速顺向运输主要运输

A.靶细胞产生的神经营养因子

B.神经丝

C.微丝和微管

D.轴突终末内的代谢产物

E.合成递质所需的酶及突触小泡

6.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细胞是

A.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

B.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

C.少突胶质细胞

D.小胶质细胞

E.室管膜细胞

7.运动终板突触小泡内含

A.脑啡肽

B.乙酰胆碱

C.去甲肾上腺素

D.5-羟色胺

E.多巴胺

8.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细胞是

A.少突胶质细胞

B.星形胶质细胞

C.小胶质细胞

D.施万细胞

E.卫星细胞

9.下列哪种细胞是神经胶质细胞?

A.卫星细胞

B.嗅细胞

C.锥体细胞

D.味细胞

E.毛细胞

10.尼氏体在电镜下的组成是

A.高尔基复合体和游离核糖体

B.线粒体和游离核糖体

C.溶酶体和游离核糖体

D.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

E.滑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

11.施万细胞的细胞膜和基膜形成

A.神经内膜

B.神经膜

C.神经外膜

D.郎飞结

E.施-兰切迹

12. 神经元树突的特点是

A.是胞体的延续,与胞体结构相似

B.细长均匀,分支较少

C.分支常呈直角发出

D.表面光滑无棘刺

E.功能主要是将神经冲动传至其他神经元

13.化学性突触内与神经冲动传递直接相关的结构是

A.滑面内质网

B.微管

C.突触小泡

D.微丝

E.神经丝

14.有髓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式是

A.在轴膜上连续进行

B.在髓鞘内跳跃进行

C.由一个郎飞结跳到相邻的郎飞结

D.由一个髓鞘切迹跳到相邻的髓鞘切迹

E.从一个施万细胞到另一个施万细胞

15.周围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形成细胞是

A.星形胶质细胞

B.施万细胞

C.小胶质细胞

D.卫星细胞

E.少突胶质细胞

16.神经束膜

A.是包裹每条神经纤维的疏松结缔组织

B.是包裹每条神经的致密结缔组织

C.是施万细胞的细胞膜

D.是施万细胞的基膜

E.对进出神经的物质有屏障作用

17.神经元胞体中随年龄而增多的结构是

A.微管

B.微丝

C.神经丝

D.糖原颗粒

E.脂褐素颗粒

18.环层小体

A.分布于皮肤真皮乳头内

B.有薄层致密结缔组织被膜

C.圆形,与触觉小体大小相似

D.有髓神经纤维穿行其中央

E.感受压觉和振动觉

19.肌梭的特点不包括

A.分布于平滑肌内

B.是有结缔组织被囊的梭形小体

C.所含的细小骨骼肌纤维称为梭内肌

D.运动神经末梢与梭内肌接触

E.感受肌纤维的伸缩变化

20.神经元胞体不分布于

A.神经

B.神经丛

C.神经节

D.灰质

E.神经核

21.突触前膜指的是

A.轴突的细胞膜

B.树突的细胞膜

C.有受体一侧的细胞膜

D.有突触小泡一侧的细胞膜

E.神经细胞胞体的细胞膜

22.关于突触哪项不正确?

A.突触前成分多由轴突末端形成

B.突触后成分多由树突、树突棘或胞体形成

C.突触前成分也可称突触扣

D.Ⅰ型突触的前后膜基本对称

E.Ⅱ型突触一般产生抑制性效应

23.血-脑屏障的结构中最重要的一层是

A.有孔毛细血管内皮

B.基膜

C.周细胞

D.星形胶质细胞突起的脚板

E.具有紧密连接的连续毛细血管内皮

(三)X型题

44.神经递质

A.是神经胶质细胞产生的化学物质

B.由溶酶体不断产生

C.贮存在突触小泡内

D.释放于突触间隙中

E.可以是兴奋性的,或是抑制性的

45.中枢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

A.是一种特殊的结缔组织细胞

B.数量比神经元多

C.没有突起

D.对神经元起着支持、营养等作用

E.保持分裂增殖能力

46.突触

A.分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两大类

B.有轴-树、轴-体等方式

C.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

D.是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之间的连接

E.是信息传递的重要结构

47.关于神经元轴突的描述哪些正确?

A.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

B.短且多分支

C.不能合成蛋白质

D.不含神经原纤维

E.传出神经冲动

48.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包括

A.星形胶质细胞

B.少突胶质细胞

C.施万细胞

D.室管膜细胞

E.卫星细胞

49.关于突触的描述哪些正确?

A.突触间隙宽约15~30 nm

B.突触小泡表面有突触素

C.突触前成分含有突触小泡

D.突触前膜和后膜的胞质面均可见致密物质

E.Ⅰ型突触为对称性突触

二.名词解释

1.尼氏体1.尼氏体是位于神经元胞体和树突内的嗜碱性颗粒或斑块,电镜下,由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构成。不同神经元的尼氏体形状、数量和分布不同。尼氏体的功能是合成蛋白质,主要为更新细胞器所需的结构蛋白、合成神经递质所需的酶类以及肽类神经递质。

2.运动终板2.运动终板又称神经肌连接,是分布于骨骼肌的躯体运动神经末梢装置。运动神经元的轴突抵达骨骼肌时,失去髓鞘,末端反复分支,每一分支形成葡萄状终末,与肌纤维建立突触连接,支配骨骼肌纤维的收缩活动。此连接区域呈板状隆起,故称运动终板。

3.突触3.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部位称突触。突触分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二类,化学突触以化学物质作为媒介传递信息,由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构成;电突触的本质是缝隙连接。

4.神经原纤维4.神经原纤维是镀银染色切片上神经元内的棕黑色细丝,在胞体中交错成网,在树突和轴突内平行排列。电镜下神经原纤维由神经丝和微管构成。神经原纤维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架,微管还参与物质运输。

5.血-脑屏障5.血-脑屏障是脑内毛细血管与神经组织之间的屏障结构,由连续毛细血管内皮(内皮细胞间有紧密连接)、基膜、星形胶质细胞突起的脚板形成的胶质膜所组成。它可阻止血液中某些物质进入脑组织,但能选择性让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顺利通过,以维持脑组织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三、问答题

1.叙述多极神经元的形态、电镜结构及其功能。

1.①多极神经元的结构包括胞体、多个树突和1个轴突。②胞体是神经元的营养和代谢中心;细胞核大而圆,着色浅,核仁明显;细胞质含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尼氏体是嗜碱性的颗粒或斑块,电镜下由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构成,表明神经元具有活跃的蛋白质合成功能;神经原纤维在镀银染色切片中呈棕黑色细丝,交织成网,并伸入突起内,电镜下由神经丝和微管构成,是神经元的细胞骨架,微管还参与物质运输;细胞膜是可兴奋膜,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③树突干发出许多分支,在分支上有许多树突棘;树突内胞质的结构和胞体相似;树突的功能主要是接受刺激。④轴突从胞体发出的部位呈圆锥形,称轴丘,轴丘和轴突不含尼氏体,故染色淡;轴突一般比树突细,直径较均匀;轴突末端的分支较多;轴质内有大量神经丝和微管,还有滑面内质网、微丝、线粒体和小泡;轴突的主要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

2.试述化学性突触的超微结构及功能。

2.①化学突触包括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②突触前、后成分彼此相对的细胞膜分别称为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突触前、后膜胞质面常有致密物质附着而增厚,两者之间的间隙为突触间隙。③突触前成分一般是神经元的轴突终末,呈球状膨大,其内含有许多突触小泡,还有少量线粒体、滑面内质网、微管和微丝等;突触小泡有清亮小泡和致密核芯小泡,内含不同的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④突触后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⑤当神经冲动沿轴膜传至轴突终末时,突触前膜的钙离子通道开发,细胞外Ca2+进入突触前成分;在Ca2+和ATP的参与下,突触小泡移至突触前膜并与之融合,通过胞吐作用将小泡内的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然后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使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出现兴奋或抑制效应。

3.试述有髓神经纤维的组织结构。

3.①有髓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轴突及包绕其外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②在周围神经系统,施万细胞为长卷筒状,一个接一个地套在轴突外面;相邻的施万细胞不完全连接,神经纤维上这一部位较狭窄,轴膜裸露,称郎飞结;相邻两个郎飞结之间的一段称结间体,一个结间体即为一个施万细胞。③在横切面,施万细胞可分为3层,中层为多层细胞膜呈同心圆状卷绕轴突形成的髓鞘,以髓鞘为界胞质分为内侧胞质和外侧胞质;内侧胞质极薄,外侧胞质可略厚,其中含细胞核。④内、外侧胞质之间的胞质通道形成施-兰切迹。⑤施万细胞最外面的细胞膜和其外的基膜形成神经膜。⑥中枢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的结构与周围神经系统的基本相同,也有郎飞结和结间体;但髓鞘由少突胶质细胞突起末端的扁平薄膜反复包卷轴突而成,髓鞘内没有施-兰切迹,神经纤维外面也没有基膜包裹。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