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规范化常识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
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务院决定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指的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机关公文应当使用规范汉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

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要以学校为基础,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新闻媒体为榜样,

普通话的具体含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

通过推广普通话,要逐步使普通话成为哪四种用语:校园用语、公务用语、

推广普通话是促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

在下列情形下可以使用方言:(1)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确需使用
2)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的播音用语;(3)
4)出版、教学、研究中确需使用的。
规范汉字是指现在通行的规范汉字。即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
简化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具体标准可参照国家公布的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新旧字形对照表》《部分计量单位名

不规范汉字指的是:(1)已简化的繁体字。(2)已淘汰的异体字。(3)已
4)已废止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简化字。
5)错别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

普通话水平的等级分为三级六等,分别为:一级甲等、一级乙等;二级甲等、

广东省对公务员的普通话水平等级要求:1964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要求
196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要求达到三级甲等及以上。
广东省对教师的普通话水平等级要求是:1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要求达
197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语文教师要求达到二乙及以上;语

广东省对播音员、主持人的普通话水平等级要求是:省级和广州、深圳电台
地级市电台电视台要求达到一乙及以上;县级要求达到二

广东省对特定岗位人员的普通话水平等级要求是:要求达到二甲及以上。
广东省对服务行业员工的普通话水平等级要求是:要求达到三甲及以上。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通过了《汉语

《汉语拼音方案》是拼写中国人名、地名和中

文文献的国际标准。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

《广告语言文字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广告中如需使用汉语拼音时,应当正

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的情形是:(1)文物古迹;(2)姓氏中的
3)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4)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5)出版、
6)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应当以国家通用语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汉语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文字的,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

《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要求:向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及海外发行的报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汉语言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

《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广播电视广告应当使用规范的语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

《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四个部分,字母
26个字母,其中25个字母拼写
个字母配合成21个声母和39个韵母。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

语言规范化:讲普通话
文字规范化:写规范字

以北京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


大力推广、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校园用语、公务用语、宣传用语、社会服务用语。

演员、播音员、主持人、教师、公务员、窗口行业从业人员。

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所谓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体


195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选用


1986年10月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中收录的简化字为准。




已经淘汰的异体字:如册(冊)、村 (邨)、朵 〔朶〕
已经简化的繁体字:如后(後)、 愿(願)
已经废止的二简字:如蛋(旦)
错字、别字
缺损字
不正确标点的使用、不规范的书写格式等

是指在普通话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


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
起实施。
A. 2000年1月1日
B.2000年12月1日
C.2001年1月1日
2. 普通话和规范字是 。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
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C.国家通行语言文字
4. 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
A. 义务
B. 权利
C.责任
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 。
A. 便利
B. 条件
C.培训
6.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

A. 法制建设
B. 现代化建设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7. 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做出 的 组织

A. 重大贡献
B. 突出贡献
C. 特殊贡献
8.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
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 使用
B. 发展
C. 使用和发展
9.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 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A. 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
B. 宪法
C. 民族区域自治法
10. 国家机关以 为公务用语用字。
A. 汉语和汉字
B.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 中文
11.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 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A.汉语文课程
B.语文课程
C.各种课程
12. 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

A. 法律和规定
B. 方针和政策
C. 规范和标准
13. 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
批准。
A.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B. 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
C. 国务院外事工作部门
14.公共服务行业以 为基本服务用字。
A. 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 常用汉字
15.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 为服务用语。
A.普通话
B. 当地方言
C. 普通话和当地方言
16.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

A. 简化汉字
B.印刷体汉字
C. 规范汉字
17. 在需要使用方言时可以使用方言。
A.各种艺术形式
B.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
C.话剧、影视等艺术形式
18.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
A.繁体字
B.异体字
C. 繁体字、异体字
19.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 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A.《汉语拼音方案》
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C.注音字母
20.异体字在 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A. 地名
B. 姓名
C. 姓氏
21.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 。
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
B. 会说流畅的普通话
C. 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
22.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

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
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B. 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23.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播音用语,但 可以使用方

A. 确需使用方言时
B. 随时
C. 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
24.城市公共场所的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违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A.予以警告,并督促其限期改正
B.督促其改正,并处以罚款
C. 由有关部门处理
25.国务院 部门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A. 新闻出版
B. 语言文字工作
C. 广播电视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条中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普

A.十八
B.十九
C.二十
27.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份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2005
9月11日至9月17日是第 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 八
B. 七
C. 六
28.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 ”。
A.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 B. 大力推行、重点普及、

C. 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29.推广普通话是促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 。
A.在任何场合都说普通话,不说方言
B. 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说普通话
C. 只在学校里说普通话
30.新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现代汉语词典》都采用两种查字法,

A.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
B. 音序查字法、笔画查字法
C. 音序查字法、四角号码查字法
31.不规范汉字包括已被简化的繁体字、已淘汰的异体字、自造简体字、

A. 手书字
B. 美术字
C. 错别字
32.国家推行规范汉字,并不是要废止或消灭繁体字、异体字,只是把繁

A. 特定范围内
B.古籍研究中
C. 书法艺术中
33.我国周边一些国家曾经使用汉字,目前 仍在 部分地

A. 日本、越南
B. 日本、朝鲜
C. 日本、韩国
3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
A. 普通话
B.规范汉字
C.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35.国家于1988年颁布 ,规定了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现

A.《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B. 《汉语拼音正词法》
C. 《汉语拼音应用规则
36. 1973年12月18日,2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汉语为联合国六种法定语
语。
A.英、俄、法、德、日
B. 英、俄、法、阿拉伯、葡萄牙
C. 英、俄、法、阿拉伯、西班牙
37.提倡书法家写规范的简化字,是顺应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文字

A.易读、易认、易懂
B.易写、易读、易懂
C.易写、易认、易懂
38.初等教育 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A.可以
B. 应当
C. 根据需

要决定是否
39.历史上有组织、有计划的汉字规范是在 时期。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40.在我国56个民族中,解放前使用文字的民族有21个,文字24种 。
种。
A. 40
B. 45
C. 50
用汉语拼音拼写“黑龙江省”(不标调),正确的是 。
ɡ jiɑnɡ shenɡ
ɡjiɑnɡ shenɡ
ɡjiɑnɡ Shenɡ
.用大写字母拼写电视栏目《今日新闻》,拼写正确的是 。
43.“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词人。”拼写正确为 。
A.lǐ qīnɡ zhào shì sònɡ dài zhù mínɡ de cí rén.
B. lǐ Qīnɡzhào shì sònɡdài zhùmínɡ de círén.
C. Lǐ Qīnɡzhào shì Sònɡdài zhùmínɡ de círén.
44.普通话在台湾地区一般称为 。
A.普通话
B. 国语
C. 华语
45. 是汉字最早的形态。
A. 金文
B. 小篆
C. 甲骨文
D. 籀文
46.《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


A.一级甲等和三级乙等
B. 一级乙等和三级甲等
C. 一级甲等和三级甲等
47.国家公务员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不低于 。
A. 二级甲等
B. 二级乙等
C.三级甲等
48.国家和省级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

A. 一级甲等
B. 一级乙等
C. 二级甲等
49.对教师和国家公务员的普通话达标要求是有年龄界限的,对
以前出生的教师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可不作硬性规定,但也要鼓励他

A. 1946年1月1日
B.1950年1月1日
C. 1954年1月1日
50.汉字标准化是指:在对现行汉字进行全面、系统、科学整理的基础上,

A.定量、定义、定音和定序
B. 定量、定形、定音和定部件
C. 定量、定形、定音和定序
51.在电脑上使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汉字,使用者要 。
A.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正确地使用汉语拼音。
B.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正确地识读规范汉字。
C.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正确地识读规范汉字和使用汉语拼音。
52. 是一直沿用到今天,成为通用时间最长的汉字标准字体。
A.隶书
B.草书
C.楷书
D.行书
53. 1986 年国家语委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收入了 2235 个简化字,
平均每字 画,比被简化的繁体字平均每字减少5.3画,给

A. 9.3
B. 10.3
C. 11.3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我国语言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根据什么法制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中有关语言的规定是什么?

、推广普通话是哪一年载入宪法的?
198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什么时

候开始实施的?
2001年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什么作


、推广普通话的十二字方针是什么?

、新世纪推广普通话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2010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

、目前推广普通话工作的思路是什么?

、国务院规定什么时间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在教育、教学、会议、宣传及其他公共活动中,应当


、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名称牌、标志牌、指示牌、公文、印章、标语(牌)、
(报)、试卷、教育教学用书等应当以什么为基本用字?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哪些地方应当使用规范汉字?
(牌)、电子屏幕、校刊(报)、

、国家机关、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新闻媒体、公共服务行业应当按照国家


、《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中对教师普通话等级标准的规定是: 各级各类学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1988年1 月 26 日发布的《现

3500个。
、1986年,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收入简化字多少个?
2235个。
、什么部门应当将用语用字规范化列为对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办学水平进行督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什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汉语拼音方案》是哪一年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
1958年2月11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
、《汉语拼音方案》是由哪个部门批准的?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普通话采用哪种字母?

、《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哪五个部分?

、普通话与方言最大的差异表现在哪个方面?

、语音最基本的结构单位是什么?

、普通话有哪四个声调?

、轻声是一种音变现象,它的发音特点是?

、普通话声母(零声母除外)共有多少个?
21。
、普通话韵母共有多少个?
39。
、没有辅音开头的音节叫什么?

、韵母发音最响亮的是哪儿?

、普通话的语流音变主要有哪四种?

、什么是规范汉字?

、什么是普通话?

、哪些领域是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的重点领域?






、普通话与方言能否和平共处?

、汉字有多少?什么是常用字、通用字?
,但是到底有多少,我们只能从古今字典中,知道它的大概数
47035个;当代的《汉语大字典》收字54678个,

就是经常使用的,阅读一般报刊书籍必须掌握的字。但“经常使用”只是
,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需要,“常用字”概念的内涵
,即使是同样的内涵,其所收字与收字数量也会不同。

范围比常用字大,它是指一个时期的出版印刷、辞书编纂和汉字信息处
,它不包括
,也不包括专业用字。根据对文字资料的统计,
,一般使用的汉字数量没有显著的变化,可能一直在五六千左右。近
,基本上维持了这一数目。如《印刷通
6196个,国家标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表》收字676
个。根据近年来实际使用的情况,国家语委在1988年研制成的《现代汉语通用
,共收字7000个。
、为什么要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
;规范化指的是促使全社会遵照国家颁布的各项语言文

、促退作用。拿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来说,它是社会变革的反映,
,对各社会形态都能起到促进发展的
、繁荣;在文化上,有利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汉语拼音方案》和简化汉字的工作大大促进了全国经济发
三、从中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因此,促进汉语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
、标准化水平,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愿望,也是世界人民的要求。
100个常见别字(括号中的字为正字)
(拜)下风 自抱(暴)自弃 一愁(筹)

一幅(副)对联 天翻地复

一股(鼓)作气 悬梁刺骨

迫不急(及)待 一如

娇(矫)揉造作 一诺千

(胫)而走 不落巢(窠)臼 烩(脍)

(赖)脸 兰(蓝)天白云 鼎立(力)

(厉) 黄梁(粱)美梦 美仑(轮)

(马)迹 萎糜(靡)不振 默(墨)

(呕)心沥血 出奇(其)不意 磬(罄)

谈笑风声(生) 人情事

额首(手)称庆 鬼鬼崇

走头(投)无路 趋之若

(瑕) 不能自己(已) 尤(犹)

滥芋(竽)充数 世外桃

(鸩)止渴 旁证(征)博引 灸(炙)

做(坐)月子

脉膊(搏) 松驰
精萃(粹)
渡(度)假村 防(妨)碍

粗旷(犷) 震憾
凑和(合)
打腊(蜡) 了(瞭)
水笼(龙)头
老俩(两)口 杀戳
痉孪(挛)
沉缅(湎) 名(明)信
凭(平)添
修茸(葺) 亲(青)
发韧(轫)
欣尝(赏) 人场卷
姆(拇)指
九宵(霄) 渲(宣)

寒喧(暄)
膺(赝)品 脏(赃)
醮(蘸)水
装祯(帧) 坐阵
九洲(州)
泊(舶)来品 侯(候)车
挖墙角(脚)

fans的读音,指歌迷、影迷。














飞扬跋(拔)扈 可见

英雄辈(倍)出 并行

遮天蔽(避)日 赤膊

明辨(辩)是非 扬长

清澈(彻)见底 风毛

一张一弛(驰) 兴高

鞠躬尽瘁(粹) 披星

肆无忌惮(弹) 中流

欢度(渡)春节 三番

翻天覆(复)地 破釜

短小精悍(捍) 言简

卑躬(恭)屈膝 融会

张皇(慌)失措 直截

不计(记)其数 工程

(辑)逃犯 情不自禁(尽) 黄粱(梁)

(烂)调 再接再厉(励) 观摩(摹)

漠(莫)然置之 虚无缥缈(渺) 名列前

(欧) 如法炮(泡)制 乔(巧)

(倾)刻之间 首屈(曲)一指 当仁(人)

(跚)来迟 谈笑风生(声) 礼尚(上)

(输)财 各行其是(事) 走投(头)

(挺)而走险 枉(妄)费心机 销(消)

绿草如茵(阴) 真知灼

仗义执(直)言 记忆犹

恣(咨)意妄为 万马齐


100个别字

, 按(安)装 2,甘败(拜)下风 3,自抱(暴)

,针贬(砭) 5,泊(舶)来品 6,脉博(搏)
,松驰(弛) 8,一愁(筹)莫展 9,穿(川)

,精萃(粹) 11,重迭(叠) 12,渡(度)

,防(妨)碍 14,幅(辐)射 15,一幅(副)

,天翻地复(覆) 17,言简意骇(赅) 18,气慨(概)
,一股(鼓)作气 20,悬梁刺骨(股) 21,粗旷(犷)
,食不裹(果)腹 23,震憾(撼) 24,凑和(合)
,侯(候)车室 26,迫不急(及)待 27,既(即)使
,一如继(既)往 29,草管(菅)人命 30,娇(矫)揉造作
,挖墙角(脚) 32,一诺千斤(金) 33,不径(胫)而

,峻(竣)工 35,不落巢(窠)臼 36,烩(脍)

,打腊(蜡) 38,死皮癞(赖)脸 39,兰(蓝)

,鼎立(力)相助 41,再接再励(厉) 42,老俩

(两)口
,黄梁(粱)美梦 44,了(瞭)望 45,水笼(龙)

,杀戳(戮) 47,痉孪(挛) 48,美仑

,罗(啰)嗦 50,蛛丝蚂(马)迹 51,萎糜(靡)

,沉缅(湎) 53,名(明)信片 54,默(墨)

,大姆(拇)指 56,沤(呕)心沥血 57,凭(平)添
,出奇(其)不意 59,修茸(葺) 60,亲(青)

,磬(罄)竹难书 62,入场卷(券) 63,声名雀(鹊)

,发韧(轫) 65,搔(瘙)痒病 66,欣尝(赏)
,谈笑风声(生) 68,人情事(世)故 69,有持(恃)无

,额首(手)称庆 71,追朔(溯) 72,鬼鬼崇崇

,金榜提(题)名 74,走头(投)无路 75,趋之若骛(鹜)
,迁徒(徙) 77,洁白无暇(瑕) 78,九宵(霄)
,渲(宣)泄 80,寒喧(暄) 81,弦(旋)

,膺(赝)品 83,不能自己(已) 84,尤(犹)

,竭泽而鱼(渔) 86,滥芋(竽)充数 87,世外桃园(源)
,脏(赃)款 89,醮(蘸)水 90,蜇(蛰)

,装祯(帧) 92,饮鸠(鸩)止渴 93,坐阵(镇)
,旁证(征)博引 95,灸(炙)手可热 96,九洲(州)
,床第(笫)之私 98,姿(恣)意妄为 99,编篡(纂)
,做(坐)月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