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为什么中国人没有西方那样的人际关系

曾仕强-为什么中国人没有西方那样的人际关系
曾仕强-为什么中国人没有西方那样的人际关系

西方人在自己的国家有统一的宗教,中国人宗教太多,统一不起来;

西方人会真正地信仰宗教,中国人多半是在利用宗教,几乎所有宗教进入中国都会有所变化;

西方的法律只有一个解释,中国的法律解释太多,中国文字弹性太大;

西方人打麻将之前先看法律是如何规定的,中国人自己觉得可以打就会打;

中国人不会完全按照规定去做,很会变通;西方人太相信科学;

法律约束不了坏人,法律只能限制坏人;

什么是基督教:礼拜一到礼拜六要多做坏事,然后礼拜日到教堂才能有足够多的资料去忏悔;

中国人很聪明,有形的东西对中国人没什么大作用;

西方的文化很具体,中国的文化不具体,没有一样东西可以代表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在不停地变,但西方人却看不出来这种变化;

西方人写东西求真,中国人写东西求上;

中国人创造了很多美好但虚假的故事给后代;

中国人很有诗情画意,西方人完全没有;

西方人给自己倒酒喝,中国人给别人倒酒喝;西方人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人要把自己的好朋友灌醉,中国人看见有人一个人喝酒就会问:你出什么事了在喝闷酒?

假如西方人有猜拳的游戏,则一定会是赢酒的人喝;中国人是输酒的人喝,并且要推三阻四才喝;

中国人可以随时改变自己的样子来满足对方的需求;

中国人是讲礼貌的,西方人是讲实际的;

西方人是个体主义;日本人是集体主义;中国人可以不断在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之间切换;

西方人见面要拥抱,以为他们经常好多天看不见一个人;

美国人,“我要嫁给你,我只认得你,我不认识你爸爸!”

美国的家庭是有限公司,中国的家庭是无限公司;

美国人18岁以后待家里就很丢脸了,上学的钱自己去贷;

自我的人在中国不会有好日子过,因为自己奋斗不如提拔提升的快;

有没有好的父兄;有没有好的老师;有没有好的长官;这三个关系是一个人在中国是否幸运的标志;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是合理的不公平;

西方人合法就是合理,中国人认为合理就是合法;

中国人讲究合;西方人讲究分;

中国人站在合的立场上再分;西方人站在分的立场上再合;

中西方日常交际谈话中用语的差异

中西方日常交际谈话中用语的差异 探究小组人员:张圆梦,董梦瑾,杨晓莲,高娜 指导老师:赵子璇 [摘要]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这已是不可置疑的事实。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对象国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语言学习即文化学 习,中西方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汉语和英语它们各有反映着本身独特的文化 背景和凝重的历史传统,了解中西方日常交际谈话中用语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在 于外国人交流时不出错误。. [关键词] 语言差异 一中西方(尤指中国与英美国家)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汉语和英语, 它们各有反映着本身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凝重的历史传统,因而在语言表达上也存 在着许多差异。在此着重讨论,中西方语言交际中最常见的生活用语的差异。 (一)称呼用语的差异 正常交际的首要条件是正确、得体地称呼对方。得体的称呼可使双方缩小心 理距离,使交际顺利进行。在中西文化中,因其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而使其在 称呼用语上存在较大差异。 首先要注意的是:中西方姓名的排列顺序不同。“中国人的称呼以“姓”居首位, 而英美人则以“名”居首位。”因而中国人称呼西方人时常常会不知不觉地用西方人 的“姓”而非用他们的“名”来称呼他们。如在看到Jim Green这个姓名时,可能将其 称呼为“Green” 或“Mr. Jim”西方人听了这样的称呼就会感到不舒服,应该是 “Jim”或“Mr. Green ” 才是正确的。 在日常交际中,中国人比较注重礼节,一般先称呼后讲话。根据对方的身份 及其与自己的关系亲疏以及场合的不同,使用不同的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其称 呼注重敬意。但是在西方,人们追求平等、亲近的人际关系,不管是在正式还是 非正式场合,都喜欢用名字称呼别人(如:Tom, Joy, Peter等)。这种做法在美 国人中尤为普遍,甚至初次见面就可用名字称呼,不仅年龄相近的人之间这样称 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可以这样称呼,一点儿也没有不尊重的意思,甚至子女 对自己的祖父母、父母也可以用名字称呼,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 如学生对老师、雇员对上司,老师和上司并不认为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或太随便, 相反认为自己待人友好、容易亲近。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习惯于非对等式的 称呼类型,而西方人崇尚对等式的称呼方式。” “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属或邻居时,都可以使用亲属称谓。”如非亲属之 间,孩子对长辈称:“叔叔”、“阿姨”、“伯伯”等;对平辈称:“大哥”、“大姐”是 常事。但是,“在英语中用于表达亲属称谓的词一般不用于表达非亲属关系。” 如 果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Green”、“Auntie/Aunt Brown”,对方听了可能 觉得不顺耳。因为在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 称谓,而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还可以用“Mr.” “Mrs.” “Miss/Ms”加上姓或者直接用“Sir(先生)”“Lady(女士)”来称呼。再则,汉语 的亲属关系比较具体。最典型的如汉语中有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和姨父等区

中西方问候语的差异

中西方问候语的差异 摘要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问候语都是我们在日常交际中所使用的一种最基本礼仪,对于构建延续和谐的人际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中西方由于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差异,问候用语和所用习惯有时也会不尽相同。 本文通过列举中西方问候语差异的具体表现,对比分析了中西方交往规则的不同,旨在为中西方更好的交流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西;问候语;差异 1.引言 中国是拥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泱泱大国,自古以来就受到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说话讲究“言近而指远”;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思想较中国更为开放,西方人较中国人的内敛而更加率真。当“保守”的中国人与“开放”的西方人交流时,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的使用和处理问候语。 本文从问候的称谓、问候的内容以及问候的句式三个方面比较了英汉问候语的异同,并分析了导致其差异的原因。 2.中西方问候语差异的具体表现 中西方问候语的差异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问候的称谓、问候的内容以及问候的句式[1]。 问候的称谓 首先,中国的称谓“条条框框”,而西方的称谓“不拘礼节”。在中国,自古就讲究“上下、尊卑、长幼”,研究遵守称呼准则,正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如果不讲究辈分,就会认为你不懂礼貌,分不清上下长幼尊卑。而在西方,常用“先生(Sir)”和“夫人(Madam)”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未婚女子可称呼“小姐(Miss)”,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Mrs.)”或“夫人(Madam)”等。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Uncle)”,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Aunt)”。 其次,中国的称谓“不对等式”,而西方的称谓“对等式”。在中国,属下对上司的称呼,学生对老师的称呼等等,都表现出不对等性。例如,属下不能直呼上司姓名,只能称呼某主任、某书记等,而上司对于属下的称呼不但可直呼其名,而且还可在其姓前加一个“小”,例如小张、小王、小李等。这并不是表明歧视,而是一方面体现了对被称呼者身份、地位的尊重,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称呼者的礼貌和涵养。与此不同的是,西方的称呼恰恰是“对等式”的。例如,在英国家庭成员之间都可以用“You”称呼。而且,西方人除了几个传统用的称呼――博士(Doc.)、医生(Doc.)、法官(Judge)、教授(Pro.)等之外,对“王老师”、“李师傅”一类的称呼是不能容忍的。 问候的内容 首先,中国的内容是“家长里短”,西方的内容是“谈天说地”。在中国,对于不熟悉的朋友会来个“点头之交”。对于很熟悉的朋友,可说:“去上班啊”“吃了吗”“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朋友之间的一种亲切感。而且,这些问候的目的是为了打招呼,而不是真的想了解被问候人对于此类问题的答案。而西方人非常看重隐私,他们面对中国式的问候时候,反而会觉得这样的问候太具体而有干涉隐私之嫌,觉得会反感。西方人见面一般习惯于谈论天气和近况。比如,英国人见面有时会说“It is cooler today,isn’t it”或者问“How are you”相当于中国的“吃了吗”

中西方差异之思维方式

YOUR LO 中西方差异之思维方式

中西方差异 ——思维方式 我曾看过一则故事:有一所国际公寓闹火灾里面住有犹太人法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犹太人急急忙忙先搬出的是他的保险箱法国人先拖出的是他的情人美国人则先抱出他的妻子而中国人则先背出的是他的老母这一趣谈反映了一个事实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殊的文化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尺度道德规范和情感趣向。 1?伦理型与认知型 2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整体性 《易经》:提出了有机整体的初步图式为中国传统思维奠定了基础 儒家:把自然人性化道家:把人性自然化

1)整体性思维的特点: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 2)整体的基本范畴:“道”、“气”、“太极”、“理” 3)整体的基本要素:“阴阳”、“五行”、“八卦” 整体思维的目标:主客一体实现“尽善尽美”的整体和谐境界 整体思维的结构:二元结构一一阴阳T中庸、兼顾、联系、对应、对称、对立 阴阳鱼太极图:体现整体圆融和会、阴阳互补、和谐平衡、相反相成、相灭相生、互为因果的 中国辩证思维方式 比较:中国的“元气说” VS.西方的“原子论” “元气说”一整体性思维方式:横向铺开 “原子论”一分析性思维方式: 西方思维方式一一分析性 柏拉图之前:类似中国的“天人合一”整体观 柏拉图:首先提出了“主客二分”的思想 十五世纪下半叶以后:分门别类,分析解剖 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笛卡儿:开创西方近代哲学,以“主客二分”为原则 分析性思维的特点: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灵魂与肉体、现象与本质,分析、研究这个二元世界 分析性思维的两个层次:1.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分门别类研究 2.以完整而非孤立、变化而非静止、全面而非片面、相对而非绝对的

中西方人际关系差异

天津农学院 毕业论文 中文题目: 浅析中西方人际关系差异 英文题目: An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学生姓名王雪花 二级学院人文学院 系别外国语系 专业班级2011级英语专业2班 指导教师李欣 成绩评定 2015年6月

An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A Thesis Presented to the College of Humanities Tianj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Bachelor of Arts by Wang Xuehua June, 2015

Content Abstract (in Chinese) ............................................................................................................ I Abstract (in English) ............................................................................................................. II I. Introduction (1) II.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3) 2. 1Type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3) 2.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4) 2.2.1 Traditional ethical relationships (4) 2.2.2 Modern diversified characteristics (6) 2.3The characteristics of Wester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7) 2.3.1 Equality ideology (7) 2.3.2 Individualism (8) III. Difference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9) 3.1 Differences in theories (9) 3.2 Differences in family ties (10) 3.3Differences in family determines (11) 3.4Differences in family missions (11) 3.5Differences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12) 3.5.1Different ideologies (12) 3.5.2Different habits (13) 3.5.3Different rules (13) 3.6 Differences in social sanctions (14) IV. Influence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15) 4.1 Influences on diversified relationships (15) 4.2 Influences 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16) V. Conclusion (17) References (19) Acknowledgements (20)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学者们常常用辩证思维来描述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用逻辑思维或者分析思维来描述西方人,尤其是欧美人的思维方式。在他们看来,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变化论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论则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适度的合理性。对中国人来说,“中庸之道”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甚至内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 与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同一性认为事物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一个事物永远是它自己;非矛盾性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对或错;排中性强调一个事物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叫分析思维,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像中国人那样追求折衷与和谐,而是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 正是因为思维方式取向的不同,在不少情况下,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对人的行为归因上往往正好相反:美国人强调个人的作用,而中国人强调环境和他人的作用。 1.整体性和个体性 中西方文化的发展有着各自的轨迹:中国文化建立在深受儒教和道教影响的东方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辩证和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而西方文明建立在古希腊的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逻辑和个体思维为特征。 中国人的整体观念根源于对自然界的朴素认识,按照自然界的本来面目把它当作一个整体来观察。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不可分割,互相影响,互相对应,把一切都放在关系网中从整体上综合考察其有机联系。这种整体性和综合性,其渊源可追溯到《周易》。《周易》以代表大地乾坤二卦作为起始,将象征万事万物的其余六十四卦置于其后,以天地位准则,将天地间的道理普遍包容在内,从整体上把握宇宙和万事万物,形成了概括天地间的世界体系,体现了一种系统的整体观。这种思想传承已久,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可谓深远,以中医为例: 《黄帝内经》是中国精粹的医学典籍,其典型的特征就是整体性模式。它不但把人看成是一个整体,还把天、地、人看成是一个整体,提出了保持健康的四大平衡,即动与静的平衡,阴与阳的平衡,酸与碱的平衡以及最重要的理智与感情的平衡。中医把人的身体结构看做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提出了“天人相应”的医疗原则,将五行与人体的五脏联系起来,讲究整体的辨证施治,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体现的是一种朴素的系统思想。 与中国重视整体性相比,西方则更强调个体化或个性化。受基督教的宇宙观的影响,人是由上帝创造的,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子民,有最高的个人价值和尊严,充分尊重人的个体性。同时,西方人明确地将主体和客体,人和自然,精神和物质,现象和本质相区分,并分别做出深入的分析研究。认为人与物质互相独立,物质又可分并有自己内在运动规律,这种的思想深深影响着西方,逐渐形成了西方人逻辑分析和个体思考的思维模式。 2. 直觉经验性和逻辑实证性 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实践经验,“中了悟而不重实证”,借助于直觉体会,通过知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即“以经验为基础,通过由此及彼的类别联系和意义涵摄,沟通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达到协同效应。”中国人对事物的认识只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影响

受到自然、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影响,中西方思维模式存在显著差异。这些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会造成不同的表达和言语方式、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 (一)思维方式的差异形成不同的表达和言语方式 思维方式的差异首先造成的就是言语方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在信息传达上,中国人习惯于形象思维和联想,为了使文章生动、形象,经常使用丰富的形容词和比喻,而且,在切入正题之前往往还要进行很多铺垫。而对于西方人来讲,这种做法只会减弱信息传播的效果,而且往往被认为是空洞和夸大其词。因为西方的写作风格,特别是英语的写作,比较注重逻辑的紧密和事实的陈述,一般来讲比较低调,即使是一些名人的著名演讲,也没有很多华丽的词藻。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形成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西方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最明显的不同就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区别。中国人由于采取整体优先与和谐至上的思维定势,因而认同集体主义,在中国人的社会氛围中,祥和、安宁、合作、顺从始终占主导地位。西方人由于主要采取分析思维与求异思维来看待事物,因而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对立面,他们更注重个人的存在,个人的价值和自我的实现。西方的民主思想就是建立在这样的思维基础上,人们不崇信集体也不崇信任何权威,而认为不论是集体还是权威都是由契约形成的,个人的权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别人对自己的关心爱护有可能被认为是对自己自由的干涉。此外,中西方在对待科学的态度也是不同的,西方人从总体来说相信那些经过分析方法证明的东西,他们相信科学实验、相信问卷调查结果,而不轻易相信经验和直觉,对于中医学他们可能感到比较神奇,出于冒险和刺激心理,有些人可能会接受如针灸和汤药等中医疗法,但是多数人并不认同中医。 (三)思维方式的差异形成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 中西方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而导致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差异。西方人习惯于竞争,喜欢表现白我,崇尚冒险、刺激、新颖、花哨,而中国人则往往觉得西方人的这些表现过于张扬,为人肤浅。中国人由于注重整体优先的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时往往不分你我,工作一起干,吃饭付费往往是抢着付钱,而西方人则是明确地分清是非和你我,彼此之问保密隐私并不认为是不信任,相反,像中国人那样随便打听别人的收入、年龄和私生活,反而会被认为是极不礼貌的行为。总之,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中西方人在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上的差异比比皆是,不一而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西方交流的逐渐增多,中国人和西方人之问的差距也在逐步减少,中国文化正在大量吸收外来文化和西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而西方人到中国来之后也能“入乡随俗”。

第一讲 中西方人际关系

第一讲中西方人际关系 中国的人际关系与建立在西方观念基础上的西式人际关系是有较大差异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植根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基础上的民族,有必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及积淀出发,来对中国的人际关系进行重新认识和理解。 中国特殊的人际关系文化 正因为古人留给我们的历史文化财富是如此的博大精深,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国的人际关系文化才形成了其独有的特殊性,要把握在中国处理人际关系的要义,就必须从对这种特殊性建立正确全面的认知入手。 (一)对国人产生巨大影响的中国传统思想 中国人如今的思维和思考模式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思想,而进一步地溯本求源可以发现,以下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是这些模式的本质及精髓所在: 1.伏羲氏与八卦 伏羲氏又称包牺氏,是传说中人类文明的始祖,被尊为“三皇”之首。根据传说和史籍记载,作为人类文明的始祖,伏羲氏的许多创造发明都是意义重大的,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创立了“八卦”。 《周易?系辞下传》中曾提到:“昔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该记载的意思是说伏羲氏观察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运动变化,总结其规律,创画了八卦。“八卦”是指“坤”、“艮”、“坎”、“震”、“巽”、“离”、“兑”以及“乾”等八种悬卦的符号,代表天地间的“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种种事物。时光荏苒,数千年来人们交口传颂着伏羲氏画八卦的故事,而八卦台(伏羲画八卦的地方)作为历史的见证,也依然屹立在黄河岸边。八卦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中国现代各行各业的人民工作生活的各方面都受到八卦潜移默化的影响。 2.易经 伏羲氏在依据法河图和洛书画成八卦的基础上,随后又按“每卦有三支,因而重之,为卦六十有四”的原理进行了扩展,这就是《周易》一书的基本内容。《周易》与对其进行哲学体系性提升的《易传十翼》一起共同构成了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的《易经》。在学而优则仕的古代,它被列为群经之首。在民国初时期,它被纳入黄埔军校的必修课,在现代西方它则被视为破译东方文明的钥匙。由此可见,《易经》是我们的祖先留给全人类的一笔宝贵的智慧遗产,也是我们所努力倡导的“中国式管理”的理论基础之所在。 基本内容 《易经》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集中记录。主要是以八卦交相配合,来说明各种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周易?系辞上传》中提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即太极是世界总过程的开始,由太极生出天地;而有天地就有四时,四时运行,就变出雷风水火山泽来。而雷风水火山泽则演化出万事万物。《易经》就是这样以八卦来解释宇宙万物的变化原理,说明世界生成的整个程序。 核心思想 从《易经》的内容进行推演,可以发现它主要是阐明宇宙之间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即“易简”),但一切的事物却又在不停地变化发展(即“变易”);而同时又有一些固定不变的东西存在(即“不易”)。具体而言,就是认为宇宙的千变万化受一个简单的法则支配,有一定规律可寻(易简),而社会上的一切制度、礼仪、文物、器具,都会因时而变(变易);但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间的尊卑之序、长幼之伦,却永远不变(不易)。 (二)中西方人际关系的比较

针对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差异.

针对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差异 , 从曲线与直线、解析与整体、模糊与精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 指出了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有利于我们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特点和原因 , 有利于我们既保持自身好的特性 , 克服不足 , 又能更好地融合到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之中 , 对我们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由于历史及文化发展的关系 , 东西方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 , 有些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巨大的。在多方面的差异中 , 思维差异是最根本的。思维方式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带有一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和思维程式 , 它是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统一结合形式。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分析中提炼出对我们有启迪性的东西 , 使我们在全球化过程中能够彼此了解。 (1 东方人好曲线 , 西方人好直线 西方人直线思维 , 喜欢开门见山 ; 中国人曲线思维 , 习惯迂回。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寻求世界的对立,“ 非此即彼” 的推理判断是西方理论家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由此引发的“ 线性推理” 的观念 , 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探寻世界的统一性 , 是中国哲学思维的本色 , 如“ 天人合一” 、“ 亦此亦彼” 就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维习惯。如果说西方的思维方式可以用直线来比喻的话 , 那么中国的思维方式以“ 辨证” 为主 , 即使要以线条来表示也不能只采取直线形的方法。螺旋或波浪式的曲线 , 似乎较能反映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我们中国人的“ 醉翁之意不在酒” 这一传统思维导致的做事风格或处事方式 , 至今未尝有根本改变 ! 西方人喜欢更简单的抽象符号 , 对汉字的图形符号识别感到非常头痛 , 因为这不是他们认识事物的方式 , 所以他们认为汉字是世界是最深奥最难懂的文字。所以 , 他们认定使用这种难懂文字的中国人 , 其思维方式更是不可捉摸的。东西方文化在逻辑观念上也存在着基本的差异。比如 , 面对同本身想法有悖的观点时 , 美国人会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观点 , 驳斥他认为不太正确的观点。相反的 , 亚洲人则更加容易改变自己的立场 , 承认即使不太正确的观点也有可取之处。东方人因“ 整体思维” 更容易注意到重要的环境因素 , 并认识到它们也会产生影响 , 因此犯下“ 基本归因错误” 的几率较低。所以 , 东方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在处理各种事情上

中西方人际关系学的研究

中西方人际关系学的研究 第一部分:一个人一生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一、人际关系控制点 二、人格 三、自尊 二、人际关系控制点(决定了人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在人的一生中是变化的 13岁之前的少年儿童的人际关系控制点是外在的,他们的人际关系是由他们的家长控制的。 13岁以后的青年人的人际关系控制点逐渐内移,变成内在的个人因素,他们的人际关系是由他们自己的心理原因控制的。 25岁以后的婚恋中的年轻人的人际关系控制点完全内移,变成了完全个人的事情。 如果中间残废或者到了70岁以后的需要别人帮助护理的老年人的 人际关系控制点逐渐外移,变成了护工控制的人际关系。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人际关系控制点内向的学生学习成绩明显要好,学习方法也明显有效。 三、人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什么是人格:个人显著的性格、特征、态度或习惯的有机结合包括

【human dignity∶人的道德品质】 一、精神面貌 每个人身体素质怎么样,工作是不是投入卖力,是不是充满干劲。包括这个人小时候社会发生过什么大的动荡(尤其在现代大陆地区的年轻人都有社会发展过程的影响),心理受过什么伤害等等,这些都是人的精神面貌的一部分。还有这个人属于什么少数民族或者什么地方出生长大的人,有什么特殊的风俗习惯等等。 二、道德品质 每个人小时候处在什么样的社会阶段,受过什么样的家长和团体的思想熏陶,就会潜移默化的形成这个人的道德品质。 总体而言: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质就是这个人的人格。 人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主要是因为人际关系的原理(求同存异,相似相容),所以往往人格相同的人会比较和的来,会变成好朋友,就是通常说的脾气相投的朋友,或者臭味相投。 人格是人际关系的正面影响和选择性来源,人格越强烈控制点越内在自尊心越强(内向型),人格越弱化控制点外在自尊心越弱(外向型)。 相对而言,内向型人才的能力要显著优于外向型人才,俗话说小人求助于人,君子求诸于己。 四、自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东西方人际关系差异

东西方人际关系差异 中西方人际关系差异 1.地域文化的差异由于中西方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的不同,中西方的文化因此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比如英国是大西洋上的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属于温带海洋气候,由于受到岛国和来自大西洋暖湿气候的影响,语言上也就有了与大海和西风相关的特定性。 2.历史传统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不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历史传统也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的思想为主导,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熏陶,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以现世性的人伦关系为核心,通过协调性的伦理意识来实现文化和社会的自我肯定。相比之下的西方传统文化则是以“天人相分”思想为核心,以“伦理与契约”为主体,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 3.习俗礼貌的差异习俗文化是形成并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并在某种程度上收到本民族的风俗的影响。中国式的礼貌交际最大的特点“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与人交际一种美德,同时这也是一种中国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而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会很高兴地说一声谢谢并欣然地接受。 4.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方式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思维方式表现于语言形式之中。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也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文化由于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合德”,故生存意识异常发达,形象思维非常突出,注重直观感觉和诗化想象。而西方文化由于倡导“天

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心理分析

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心理分析 【摘要】中国的人际关系与建立在西方观念基础上的西式人际关系是有较大差异的。从中西方交往的差异方面进行比较,以使我们了解哪些方面我国和西方国家有较大的差异,差异的主要方面是什么,便于我们知己知彼,才能避免中西方交往沟通过程中的误解和障碍,更好地走向世界。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差异心理卷入度行为方式自我表现人格特质 近些年,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我们了解在文化背景相同的范围内,人们共处时很少产生交往沟通上的障碍;但若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时,往往会出现误解或发生冲突,影响到交往与沟通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对中西方人际关系的差异进行总结对于正在发展的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和实际的操作价值。 东西方交往沟通中的差异是各种各样的,其中有几个方面如卷入度、行为方式、自我表现和人格特质等方面的差异最为显著,下面将分别进行阐述与分析。 一、心理卷入度差异 1、心理卷入度差异概述 交往沟通中的“卷入度”即人际交往沟通过程中的心理卷入度,是指人为他人操心和受他人影响的程度。心理卷入程度过高是指个人在心理上与对方信息的关联程度过高。例如,在人际交往中,有人会过分地关心对方的事情,朋友遇到困难了,他比朋友还忧心忡忡;朋友办事出现失误,他比朋友还内疚和自责等;心理卷入程度过低则相反。在东西方交往沟通的心理表现中,明显存在着中国人卷入度偏高而西方人卷入度偏低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际交往,由于受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人热情好客,在人际交往中饱含热情,似乎没有什么可保留的,对于了解对方有关年龄、职业、收入、婚姻状况、子女等问题,觉得都理所当然。而在西方国家中,特别重视对方的隐私权。个人稳私主要包括如年龄、工作、收入、婚姻、子女等、政治观念如支持或反对何种党派、个人行为动向如去什么地方、与谁交往等,凡是涉及到个人隐私的都不能直接过问。西方人一般不愿意干涉别人的私生活和个人隐私,当然也不愿意被别人干涉。 2、心理卷入度差异举例 比如,中国人会直接询问别人所买物品的价格。因为在中国人看来,物品的贵贱只是表示该物品的质量。而在西方人眼里,如果你直接询问别人所购物品的价格,就可能是探问对方的经济条件,因此,这也是西方人的隐私,属于不宜直接询问的问题。如果你想了解该物品的价格,只能委婉地夸耀、赞赏该物品,而这样的情况下西方人一般也只告诉你该物品的贵或贱,不会告诉你准确价格。再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喜欢问一句“上哪儿去”,这是招呼的一种形式。而在美国,你如果问朋友上哪儿去,则可能会使对方尴尬,因为这也属于对方的隐私,是你不该过问的。 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可以分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共距离四种。中国人的空间距离相对较近亦即人际心理卷入度高。我们在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两个中国少男或少女挽臂亲昵而行,而在西方则很少见到。西方人觉得中国人过于亲近,而中国人又会觉得西方人过于冷淡、傲慢,过分疏远,是不友好的表现。如果中国人发现交际对方的衣服上有根线头,他会很自然地帮助对方摘掉;而在西方人眼里,这是不礼貌之举。中国人看到朋友穿

中西方礼仪的差异及分析

礼仪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礼节文明规范,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中西方文化在称谓与称呼、见面、宴客、女士优先等五个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礼仪形态。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差异是中西礼仪差异的文化根源。用“和而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中西礼仪文化差异,承认和尊重差异,探寻礼仪文化的互通性,有助于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对他文化的适应力,从而提高交际效率。[关键词]中西礼仪;文化差异;价值观念 一、中西礼仪文化差异 “礼仪”是社会文明化的产物,是一种人为建构的用来在社会交往中规定人们言谈举止等行为的交际规范。只要人类存在交往和交际活动,人类就需要通过礼仪来表达他们彼此的情感和尊重。西班牙的伊丽莎白女王曾说过,“礼节乃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荐书”。中国自古以来号称礼仪之邦,热情好客,以礼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由此也形成了丰厚的礼仪文化,剔除其中不合时宜的封建糟粕,结合时代变化发展的实际,丰富发展其文明进步的内容,依然十分重要。尤其是在我国进入WTO之后,与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交往日益频繁。如果不了解西方的礼仪风俗和传统习惯,就有可能会引起误会,导致交际无法进行。有些我们并不介意的言辞、举止,在外宾看来也许是失礼、冒犯或无礼,从而形成人际沟通与交往的障碍。为了保证对外交往和接待服务工作顺利进行,避免唐突和失礼,很有必要了解和熟悉各国礼仪习惯和特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客人,体现出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礼仪之邦的风范。礼仪带有明显的民族特点,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人们言辞中、抬手举足之间往往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性。文化不同,社会交际规范也千差万别。中西礼仪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称谓与称呼、宴客、中西禁忌习俗及女士优先礼仪等五个方面: 1、文化称谓与称呼礼仪的差异。英汉两种文化在这个问题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在汉语文化中,称谓是分析性的,而在英语文化中,称谓是模糊笼统的。一个英语词cousin,aunt及un-cle可以对应八个不同的汉语称谓。在称呼问题上,汉文化一向认为小的、年轻的必须尊敬老的、年长的。我们常说老张、李老、老先生、老太太、老人家、张大嫂、李大妈等,都是表示尊敬的称呼。而在英语文化中,除正式场合称先生、太太、小姐之外,相识的人之间无论年龄大小,皆可直呼其名,并认为是一种关系亲密的表示,即使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并没有唐突或不礼貌的感觉,这与中国的礼节习惯完全相反。中国孩子要是对父母、祖父母,学生对老师直呼其名,那一定会被认为是十分无礼。在西方,“老”是虚弱、老朽、不中用的代名词,称别人为“老”则是一种轻视无礼的表现。 2、见面礼仪的差异。中国人见面握手时身体微微前倾为礼,特别是与上级或贵宾握手时,要恭敬地微欠上身表示尊敬,而西方国家认为这一动作显得过于卑贱。中国人往往喜欢用双手相握或右手紧握,左手抓住或拍打对方的肩或背,甚至搂着别人的脖子表示态度热情和尊重对方,英语国家的人对此深感厌恶,认

中美文化中友谊观的对比

中西方文化中都很重视友谊。相应地,在一些名言或谚语中,对友谊都有所表达。尽管汉语中的“朋友”、“友谊”对应英语中的“friend”、“friendship”,但是在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中,朋友、友谊的内涵和对朋友、友谊的理解大不相同。在中国文化中,朋友指志同道合的人,后来泛指交谊深厚的人,友谊是朋友间深厚的感情、亲密的关系。而美国的friend,是指有共同感受或喜好、能在一起愉快地交流的人,可以用来指非常广泛的人际关系,friendship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伙伴关系。 由于社会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中西方对朋友和友谊的认识和表达方式有很多差别。如果在跨文化交际中不重视或无视这种差异,将二者等同理解,就有可能带来交际的困难,造成交际双方的 误解。因此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中西方朋友和友谊的内涵差异。一、范围不同 金庸曾谈到中国人把好朋友视作兄弟,通过义结金兰这种方式和异姓朋友结拜为兄弟,并立誓:“虽非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 日死。” 金庸说:“西方社会中,只有热烈相爱的恋人,才会立誓同死。但在中国这个重义气的社会,友情比爱情更受重视。”这也说明在中国文化里,“朋友”是指可以互相信任,互相倾诉,感情很深的关系。 与中方来比,西方中朋友概念的范围更广泛。对西方人来说,“朋友”可以用来指童年的玩伴、在新地方刚认识几天的人、关系密切的商务伙伴、一个深受信赖的知己等。友谊可以是肤浅的、暂时的也可以是 深厚的、 长久的。这也由于美国人一贯开放自由的态度,能够轻松、随时随地交上朋友。雷尼尔(AlisonLanier)在其撰写的《生活在美国》(Liv-ingintheUSA,1981)一书中指出:美国是一个流动性很强的国家。美国人很容易结交到朋友,但是,一旦环境改变,友情也会变化。另外,在中国,朋友贯通各个方面,朋友之间无所不谈,生活上、工作上都互相帮助。而在美国,朋友只局限于一个领域,不会延伸至其他领域。对于美国人来讲,在不同的生活领域里有不同的朋友,有打高尔夫球结识的朋友,有车子加油时认识的朋友,有旅游时认识的朋友,有的是家长会上结交的朋友,,有的是修理汽车时认识的朋友等,但这些朋友都不会干涉到彼此其他的领域。姚明在2009年12月10日接受美 国著名的男人杂志《君子》 的专访中,以自己的经历诠释着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谈及比赛时,他说:“中国有句老话是,友谊第一,比 赛第二。” 可是在美国这句话必须改成,“比赛是比赛,友谊是友谊。”对于人情味很重的中国文化,在比赛中要兼顾友谊,而以理性著称的美国人认为比赛和友谊是两个互不干涉的方面,比赛是一回事,友谊是另一回事。 二、时间不同 首先是确定朋友关系的时间不同。中国人建立朋友关系的时间相对较长,在最初的时间,中国人一般很少打开心扉,但是随着交往次数的增多,对彼此的逐渐了解,双方才变得亲密。西方人可能在一分钟内就能交到朋友,但是想要达到至交的水平却很困难。这也容易造成误解,因为中国人以为已经同西方人成为朋友了,可是却发现西方人已经忘记上次热情的谈话了。 另一方面,中西方维持友谊的时间不同。中国人更期望长久不变的朋友关系。朋友可能一辈子都是朋友。在中国文化里,人们怀有传统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态度,故友谊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消失。然而,西方人友谊往往同特定的条件与情况有联系。一

从汉英谚语看中西人际关系取向的差异

到身穿红色制服的军人就可以了,妈妈。”伊丽莎白的回答显然违背了数量原则(Quantity Maxim),因为在她的回答中,她给母亲提供的信息少于母亲需要的信息,产生了幽默的会话含义,反映了伊丽莎白巧于应对、语言诙谐的个性。话合作原则中的关联准则(Relation Maxim)要求会话双方所说的话都与话题相关,即说话要切题。如果违背了这一准则,一方说东,另一方道西,或者一方所答非另一方所问,交际就难以进行,而幽默也可由此产生,如:法官:“Order!Order!Order in the court!”犯人:“I’ll take a ham sandwich on rye with beer.”从法官的角度来看,犯人的回答和他的要求风马牛不相及,违背了关联准则。而从犯人的角度来看,他的回答又是可以有关联的:法官要求点菜,而犯人按要求做了。犯人正是利用了order(秩序;点菜)的一词多义和法官捣乱开玩笑,从而形成了幽默的语言。 三、无限的文学审美价值 语言经过美化才具有了修辞功能。模糊语言符合“含蓄朦胧”的美学标准,具有创造朦胧美、意象美和含蓄美的美学功能(项成东,2003)。“由于模糊语言语义模糊、概念朦胧,能够创造出美学意境、拓展读者的想象空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所以在文学作品中尤为常用。事实上,模糊语言被称为文学语言或诗化的语言”(刘建刚,2006)。有人甚至把文学作品称之为“一种模糊信息的载体”(吴义诚,1996)。概念外延没有明确界限的模糊语言留有想象的弹性空间,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伸缩性,这种清晰与不清晰的相依、确定与不确定的毗连所呈现的亦此亦彼的模糊状态所带来的审美效应便是模糊美。语言的特殊魅力,常常存在于模糊性之中。“模糊语言含蓄、隽永、意味深长,是构建文学创作含蓄美的重要手段”(韩庆玲,1998)。比如汉语中形容我国古代四大美人容貌所用的模糊词语“闭月羞花,沉鱼落雁”能激起读者无边的遐想,如果稍稍精确一点,美若西施,那么喜欢贵妃之妩媚、黛玉之娇柔的读者就无法得到美的享受;倘若再细节化,把上面的句子改为:身高1.65米,脸像雪一样白,读者被剥夺了想象的空间,美便荡然无存了。 参考文献: [1]吴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刘建刚.明示与隐含的对立—语言交际中的关联与模糊〔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3]项成东.语篇模糊与空间影射理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6). [4]康响英,曹志希.论模糊语言的审美价值之理据〔J〕.外语教学,2008(5). [5]党文霞、刘海奋.从会话含义看语言幽默﹝J﹞.文教资料,2006(8). [6]唐旋.《傲慢与偏见》的对话艺术﹝J﹞.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3.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从汉英谚语看中西人际关系取向的差异 罗明燕 摘要:谚语是各民族语言中具有相对完整意义的固定句子,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含义。从汉英谚语的角度来探讨中西方人际关系取向的差异,可以使学习者更加直观地认识汉英语言和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提高外语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汉英谚语;中西人际关系取向;差异 世界各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固定的表达式—熟语。汉语和英语中的谚语是各自语言中熟语的一种,它们丰富了汉英民族的语言,蕴涵着各自民族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含义。本文从谚语的概念和特点入手,探讨汉英谚语体现的中西方人际关系取向的差异。 1.谚语的概念和特点 语言是语音和语义结合的、“由词汇和语法两部分组成的符号系统”(《新华词典》,1980)。词汇包括词和熟语两部分,其中熟语是“在语言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能任意改变其组织的固定词组或句子,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同上)。作为熟语中的一种,谚语是“群众中广泛流传的现成语句”(同上),是具有相对完整意义的固定句子。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有各自的谚语,英语中的“proverb”大体上与汉语中的“谚语”相对应。谚语可以单独使用,表达完整的思想情感,也可以充当句子成分。 谚语在语言形式、内容、社会功用以及来源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在语言形式方面,谚语是意义比较完整的固定语句,具有一定的韵律美,用语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寓意丰富。在内容方面,谚语大多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人类智慧的结晶,包含着特定的文化色彩,这也是谚语的最大特点。在社会功用方面,谚语往往具有反映现实、启迪人生、传递经验、道德教育和宣传鼓动的作用。在来源方面,谚语来自人民的实际生活经验,主要源泉是民间口语,也有很多来自书面文献,如文学作品、宗教典籍等(王德春等,2003)。 190

10张图一目了然的告诉你中西方文化差异

10图一目了然的告诉你中西方文化差异 悦居英国2016-05-31 15:50:49中国文化孩子阅读(13216)评论(3)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 场。举报下面这些蓝色和红色的海报来自于设计师柳呈现中国(红)与其他西方国家(蓝)之间关键性的文化差异的一组插画作品。这些海报极其精准地概括出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并且有助于人们理解这些差异。 设计师柳在中国与德国分别生活了13年,这样的人生经历促使她更加关注不同的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可能是她个人去了解她的生活环境的方法。

她把这些不同的现象用图画简化,希望这样能使得人们更关注于这些现象背后的东西,然后能够对其他文化更加包容。 在西方,人们更愿意选择骑自习车而不是驾车出行,因为骑自行车更环保并且有利于身体健康。但是中国,很多人早已丢掉了他们的自行车选择驾车出行。20年前的中国几乎到处都是自行车,所有的城市主干道旁都设有自行车专用车道,而私家车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今天,无论是在还是中国其他的主要城市,道路上都塞满了龟速行驶的私家车,驾

驶员们锤击着方向盘按响喇叭挑衅着彼此的怒气。只有最大胆和疯狂的人才会选择在这样的道路上骑自行车。 中国人喜欢在吃饭的时候不断地大声交流并且在中国的餐馆吃饭会非常吵闹。在中国,这家餐馆里越吵,这家餐馆就越好。如果你不介意这种喧闹,旅行的时候在大堂里和一群中国人在一起吃饭将会是一次非常棒的体验。如果你更喜欢安静的平和像烛光晚餐那样浪漫的环境,那就开个包间吧。

曾经人们觉得排队是那些弱者才会做的事情,推推搡搡才是常识。这句话听起来有些刺耳,但是当你在银行、火车站、商店的收银台或者其他的会排队的地方,你就会发现这句话说的事实。不过如今中国是在慢慢变好的,你可以在很多公交站台看到人们有序排队上车,但是仍然有其他地方,如果你想要得到服务,就只能加入战局。 中国人依然沉迷于用摄影记录他们的旅行,然后花更多的时间在摆pose拍照而不是享受美景。如果你看过一个中国人的旅行照片集,你会发现这些照片上依然有很多的标志性V字手势。风景照非常少并且如果有的话,你也要翻过好几V字手才能看到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