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总结详解

中药总结详解
中药总结详解

一.散结

1.消肿散结:甘遂、京大戟、红大戟、天南星、瓜蒌、猫抓草、射干2.解毒散结:玄参、白附子、浙贝母、白僵蚕、全蝎、蜈蚣

3.活(破)血散结:班蝥、海马、麝香

4.消痈散结:连翘、蒲公英

5.泻(清)火散结:夏枯草

6.通络散结:马钱子

7.通阳散结:薤白

8.化痰(消痞、开郁)散结:半夏、川贝

9.破气散结:青皮

10.软坚散结:海蛤壳、生牡蛎、海浮石、海藻、昆布

二.化痰:

1.化痰止咳平喘药

2.清热化痰:牛蒡子、射干、牛黄、车前子、硼砂

3.行气化痰:陈皮、枳实、佛手、莱菔子

4.健脾化痰:茯苓

5.燥湿化痰:橘红、化橘红、雄黄

6.祛风化痰:丝瓜络、白僵蚕

7.益气化痰:南沙参、甘草

8.化痰开窍:远志、石菖蒲

三.平肝息风

1.平抑肝阳平抑肝阳药+桑叶、菊花、白芍、礞石、滋石、龟板、鳖甲

2.息风止痉息风止痉药+ 防风、蝉蜕、蕲蛇、乌梢蛇、熊胆、蚤休、青黛、牛黄、

白附子、白僵蚕、天南星、龟板、鳖甲

3.既祛风(外风)又息风(内风):天麻、白僵蚕、防风、蝉蜕、蕲蛇、乌梢蛇

四.降血压:

夏枯草、罗布麻、杜仲、豨莶草、臭梧桐

五.制酸止痛:海蛤壳、海浮石、牡蛎

六.止血

1.凉血止血:墨旱莲、代赭石、竹茹、大黄、地骨皮、马勃、桑叶、青黛、马齿苋、白头翁、水牛角、黄芩、黄连、黄柏、栀子、石苇

2.化瘀止血:五灵脂

3.收敛止血:儿茶、明矾、五倍子、乌贼骨、椿皮、血竭

4.补血止血:阿胶、龟板

5.活血止血:续断

6.肺胃出血、创伤出血:乌贼骨、白芨、紫珠

七.止呕

1.温胃止呕:生姜、干姜、炮姜、、高良姜、砂仁、白豆蔻、草豆蔻

2.清胃止呕:芦根、黄连、竹茹

3.行气止呕:紫苏、木香

4.降逆止呕:半夏、代赭石、旋复花、枇杷叶、吴茱萸、丁香

5.化湿止呕:木瓜、石菖蒲、苍术、藿香、佩兰

八.活(破)血化瘀:

活血化瘀药+ 大黄、丹皮、赤芍、海风藤、雷公藤、虎杖、瞿麦、山楂、三七、茜草、蒲黄、琥珀、合欢皮、麝香、续断、骨碎补、海马、当归、班蝥、红藤、败酱草、紫草

九.开窍;开窍药+郁金、远志、牛黄、蟾酥

十.安神

1.宁心安神:五味子、茯苓、石菖蒲、远志

2.养心安神:龟板、刺五加、莲子、枣仁、柏子仁、夜交藤、人参、红枣、龙眼肉3.镇心安神:朱砂、磁石、龙骨、牡蛎、琥珀、珍珠

4.清心安神:麦冬、朱砂、竹茹、丹参、连翘、黄连、木通、淡竹叶栀子、灯心草5.解郁安神:合欢皮、西红花

十一安胎

1.行气宽中安胎:紫苏、砂仁

2.清热凉血安胎:黄芩、苎麻根、竹茹

3.温经安胎:艾叶

4.补肝肾安胎:桑寄生、杜仲、菟丝子、续断

十二疏肝解郁:柴胡、香附、郁金、佛手、薄荷、川楝子、甘松、麦芽、合欢皮十三截疟:青蒿、砒石、常山、首乌、槟榔、仙鹤草

十四解暑

1.解表化湿解暑:香薷、藿香、佩兰

2.健脾化湿解暑:白扁豆

3.利水化湿解暑:滑石

4.清热解暑:青蒿

十五生津止渴——消渴

1.内热消渴:知母、天花粉、生地、玄参、地骨皮、麦冬、石斛、葛根

2.气阴两亏消渴—人参、山药、黄精、五味子、西洋参

3.阴阳两亏消渴—菟丝子

4.阴虚消渴—熟地、枸杞子、天冬、桑椹子

(敛疮)生肌

1.收湿生肌:炉甘石

2.收敛生肌:铅丹、石膏

3.止血生肌:血竭、儿茶

4.收湿敛疮生肌:五倍子、乌贼骨、赤石脂、龙骨、珍珠母、滑石

5.解毒敛疮生肌:珍珠

6.消肿生肌:乳香、没药

十六解表除湿:

表证夹湿——防风、藁本、羌活、独活、白芷、苍耳子、苍术

十七润肠通便:肠燥便秘——

桑椹子、核桃仁、当归、肉苁蓉、何首乌、锁阳、天冬、麦冬、杏仁、苏子、牛蒡子、桃仁、决明子、郁李仁、火麻仁、生地、玄参、胖大海、柏子仁、瓜蒌仁、蜂蜜

十八杀虫:杀虫药+大蒜、蛇床子、硫磺、明矾、雄黄、轻粉、土荆皮、石榴皮、椿皮、夜交藤、

扁蓄、花椒、川楝子、仙鹤草、干漆、百部、芦荟

十九明目:

1.祛风明目:刺蒺藜、蝉蜕

2.清肝明目:桑叶、菊花、车前子、熊胆、石决明、珍珠母、羚羊角、秦皮

3.养肝明目:石斛、枸杞子、女贞子、潼蒺藜、覆盆子、菟丝子、磁石

4.明目退翳:蝉蜕、炉甘石

5.燥湿明目:苍术

二十利(燥)湿退黄:黄疸——

栀子、茵陈、龙胆草、大黄、蒲公英、金钱草、虎杖、郁金、白茅根、

黄芩、黄连、黄柏、苦参、白藓皮、半边莲、垂盆草、秦艽、明矾、山豆根

二十二利水消肿:水肿、小便不利——

桑枝、麻黄、香薷、芦根、淡竹叶、苦参、连翘、鱼腥草、半边莲、香加皮、

槟榔、白茅根、蒲黄、苎麻根、益母草、牛膝、王不留行、昆布、海藻、

桑白皮、葶苈子、琥珀、罗布麻、地龙、黄芪、白术、郁李仁、巴豆、牵牛子、

甘遂、大戟、芫花、五加皮、清风藤、轻粉、利水渗湿药

二十三通淋:鱼腥草、白茅根、牛膝、王不留行、利水通淋药。

二十四消痈:痈证

1.肺痈——芦根、鱼腥草、连翘、穿心莲、薏苡仁、桃仁、瓜蒌、白及、桔梗、贝母。2.肠痈——牡丹皮、红藤、大黄、芒硝、薏苡仁、桃仁、瓜蒌、乳香、没药、白花蛇舌草、蒲公英

3.乳痈——蒲公英、连翘、芒硝、贝母

4.肝痈——败酱草

5.一切痈证——金银花、败酱草、野菊花、紫花地丁

二十五平喘:哮喘

1.宣肺平喘:麻黄

2.温肺平喘:细辛、干姜、白芥子、核桃仁

3.清肺平喘:石膏、黄芩、贝母、马兜铃、地龙

4.消痰平喘:射干、牵牛子、芫花、莱菔子、旋复花、甘草、雄黄、砒石

5.下气平喘:厚朴

6.纳气平喘:沉香、补骨脂、磁石

7.泻肺平喘:桑白皮、葶苈子

8.敛肺平喘:白果、五味子、白果

9.补肺平喘:人参、党参、山药、蛤蚧、冬虫夏草、紫河车

10.止咳平喘:杏仁、苏子、桃仁

二十六止咳:

1.宣肺止咳:麻黄、桔梗

2.温肺止咳:生姜、细辛、干姜、白芥子、核桃仁

3.清肺止咳:石膏、知母、芦根、黄芩、鱼腥草、地骨皮、石韦、胖大海、白茅根、车前子、

瓜蒌、贝母、竹茹、竹沥、马兜铃、天竺黄、海蛤壳、海浮石、硼砂

4.润肺止咳:桑叶、知母、天花粉、瓜蒌仁、川贝母、天冬、百部、山药、阿胶、沙参、麦冬、

黄精、玉竹、枸杞子、百合

5.敛肺止咳:白果、五味子、乌梅、可子、罂肃壳

6.降肺止咳:旋复花、代赭石、莱菔子、白芥子、苏子、前胡、白前

7.祛痰止咳:牛蒡子、芫花、牵牛子、丝瓜络、陈皮、化橘红、佛手、甘草、枇杷叶、远志、

侧柏叶、虎杖、半夏、南星、紫苑、款冬花

8.补肺止咳:黄精、山药9.平喘止咳:杏仁、桃仁、苏子

二十七治疗肺肾两虚咳喘:山药、蛤蚧、核桃仁、冬虫夏草、紫河车、五味子

二十八止泻止痢:

1、燥湿止泻止痢:黄连、黄芩、黄柏、秦皮、胡黄连

2、升阳止泻止痢:葛根、柴胡、升麻、黄芪

3、解毒止泻止痢:金银花、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

4、健脾止泻止痢:茯苓、薏苡仁

5、渗湿止泻:泽泻、车前子、滑石、猪苓

6、温阳止泻止痢: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花椒、丁香、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

7、行气止泻止痢:木香、槟榔

8、补气止泻:人参、党参、白术、大枣、莲子、芡实

9、涩肠止泻止痢:山药、五味子、乌梅、椿皮、赤石脂、五倍子、石榴皮

二十九清热解毒:

清热解毒药+ 牛蒡子、升麻、栀子、黄连、黄柏、黄芩、玄参、紫草、水牛角、羚羊角、大黄、豨莶草、金钱草、贯众、益母草、苎麻根、紫珠、虎杖、明矾、硼砂、甘草、朱砂、西红花、大蓟、小蓟

三十解毒:

1、解热毒:

2、解食毒:紫苏、白扁豆、甘草、生姜

3、解药毒:生姜、甘草

4、解虫蛇毒:大蒜、轻粉、雄黄、仙鹤草、何首乌、五灵脂

5、解瘀毒:全蝎、蜈蚣、白僵蚕、白附子、雷公藤、徐长卿

三十一通络:

1、祛风通络:威灵仙、蕲蛇、豨莶草、络石藤、桑枝、海风藤、清风藤、丝瓜络、夜交藤、

天麻、全蝎、蜈蚣、地龙

2、活血通络:徐长卿、雷公藤、穿山甲

3、痰通络:白芥子

4、散结通络:马钱子

5、温经通络:桂枝、肉桂

6、舒筋通络:木瓜、伸筋草、鸡血藤

三十二祛风止痒:

荆芥、防风、白芷、薄荷、蕲蛇、徐长卿、地肤子、刺蒺藜、白僵蚕

三十三既活血、又利尿(通淋):

琥珀、益母草、牛膝、蒲黄、王不留行

三十四既活血又通便:

桃仁、大黄、虎杖

三十五既止血又利尿:

苎麻根、蒲黄、白茅根

三十六化瘀止血:

蒲黄、三七、五灵脂、茜草

三十七既行气又燥湿化痰:陈皮、化橘红、橘红、佛手

三十八既利尿通淋又下乳:通草、木通

三十九既利尿通淋又清肺止咳:车前子、石韦

四十特殊供销和适应症的特效药:

麻黄:喘家圣药;生姜:呕家圣药;川芎:一切头痛

杜仲:一切腰痛;茯苓:一切水肿;防风:祛风——风证

佩兰:脾瘅;大黄:便秘;桂枝:风寒表虚、表实证附子:回阳救逆——亡阳证;人参:大补元气——气虚欲脱证肉桂:引火归源——真寒假热证(上热下寒)细辛、麻黄、附子:温阳散寒——阳虚外感

玉竹、白薇:阴虚外感;藁本:颠顶头痛葛根:项背强痛、湿热泄泻、脾虚泄泻

夏枯草:目珠夜痛;卑懈:膏淋;乌梅:蛔厥

蒲公英:乳痈;土茯苓:梅毒;巴豆:冷积便秘

威灵仙:消骨鲠——诸骨鲠咽;木瓜:吐泻转筋

苍术:夜盲;麦芽:回乳茵陈:退黄——黄疸

薤白:通阳散结——胸痹;大黄、虎杖、地榆:水火烫伤。

四十一特殊配伍:

1.回阳救逆:附子、干姜——亡阳证

2.发汗解表:麻黄、桂枝——风寒表实证

3.调和营卫:桂枝、白芍——风寒表虚证

4.温阳发表:麻黄、细辛、附子——阳虚外感

5.温肺化饮:细辛、干姜、五味子——寒饮伏肺

6.和解少阳:黄芩、柴胡——少阳寒热往来

7.泻火坚阴:黄柏、知母——阴虚火旺

8.燥湿止痢:黄连、木香——湿热泻痢

9.泻肝和胃:黄连、吴茱萸——肝火犯胃、肝胃不和10.燥湿化痰:半夏、陈皮——湿痰

11.温阳止泻:吴茱萸、补骨脂、五味子、肉豆蔻

12.宽胸通阳:瓜蒌、薤白

13.化湿豁痰、清心开窍:石菖蒲、郁金——痰火、湿热蒙窍14.降逆肺胃:代赭石、旋复花

15.益气回阳:人参、附子——气脱亡阳

16.补气升阳:黄芪、柴胡、升麻——中气下陷

17.缓急止痛:白芍、甘草——拘挛疼痛

五倍子——虫瘿

桑螵蛸——卵鞘

海螵蛸——乌贼内壳

五灵脂——粪便

海金沙——孢子

鹤草芽——冬芽

蒲黄——花粉

辛夷——花蕾(丁香)

地骨皮——枸杞的根皮

熊胆——干燥胆汁

桑寄生——带叶茎枝

茯苓、猪苓——菌核(雷丸)

穿山甲——鳞片

附子——子根

薤白、百合、贝母——鳞茎

竹茹——茎的中间层

琥珀——化石样物质

乳香、没药、血竭——树脂

龙骨——化石

麝香——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蟾蜍——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干燥而成牛黄——胆结石

禹白附、黄药子——块茎

鹿茸——雄鹿的幼角

石决明、牡蛎——贝壳

紫河车——胎盘

天花粉——栝蒌的块根

瓜蒌——栝蒌的果实

桑科

桑叶(干燥叶;发散风热,润肺止咳,平肝明目)

桑白皮(干燥根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栝楼

瓜蒌(干燥成熟果实;清热化痰,利气宽胸,散结消痈,润燥滑肠)天花粉(干燥根;清热生津,消肿排脓)

枸杞

枸杞子(干燥成熟果实;补肝肾,明目,润肺)

地骨皮(干燥根皮;清虚热,清热凉血,清肺降火)

肉桂

桂枝(干燥嫩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

肉桂(干燥树皮;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花椒

椒目(种子;利水消肿,降气平喘)

花椒(干燥成熟果皮;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龙牙草

仙鹤草(干燥地上部分;收敛止血,补虚,止痢,杀虫)鹤草芽(干燥冬芽;杀虫)

侧柏

侧柏叶(干燥枝梢及叶;凉血止血,祛痰止咳)

柏子仁(干燥成熟种仁;养心安神,润肠通便)

中药学图表-各章概述

第一单元解表药 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防风、荆芥、香薷、羌活、白芷、细辛、苍耳子、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葛根、柴胡、升麻、蔓荆子。 1.性能、功效与适应范围:解表药多为辛味,其性发散。辛温解表药物主治风寒表证。辛凉解表药主治风热表证。此外,以其发散表邪作用,部分解表药还能兼治水肿、咳喘、疹发不畅、风湿痹证等病症。 2.配伍方法:表证兼虚证者,应随证配伍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药以扶正祛邪;辛凉解表药在用于温病初起时,应适当配伍清热解毒药。 3.使用注意:解表发汗以微微汗出为度;使用发汗作用较强的解表药时,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发汗太过,耗阳伤阴,甚至导致“大汗亡阳”、“大汗伤阴”;对于虚证兼表证者,应用解表药须慎,以防伤正;本类药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药效 第二单元清热药 石膏、知母、栀子、天花粉、芦根、夏枯草、决明子; 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白鲜皮; 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鱼腥草、射干、山豆根、白头翁、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蚤休、土茯苓、熊胆; 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水牛角; 青蒿、地骨皮、白薇。 1.分类、功效与主治病症:清热药根据其性能,主要分为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虚热五类。其中清热泻火药主治气分实热证及脏腑火热证,清热燥湿药主治湿热证,清热解毒药主治热毒证,清热

凉血药主治血热证,清虚热药主治虚热证。 2.配伍方法:使用清热药,首先要辨别热证属气分或血分,属实热或虚热。有表证者,当先解表或表里同治;气血两燔者,宜气血两清;里热兼阴虚者,应兼以滋阴;里热积滞者,当配以泻下;兼脾胃虚弱者,应辅以补脾。3.使用注意:本类药大多“苦寒伤阳”,易伤脾胃,脾胃虚弱证慎用;清热燥湿药易“苦燥伤阴”,热病津伤与阴虚证慎用;阴盛格阳、真寒假热之证,禁用清热药;使用本类药物,中病即止,以免克伐太过损伤正气。 第三单元泻下药 大黄、芒硝;火麻仁; 甘遂、巴豆、牵牛子、大戟、芫花。 1.泻下药的性能特点与临床应用:泻下药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峻下逐水药三类。其中攻下药多为苦寒,泻下通便作用较强,主要用于肠道积滞及热结便秘;润下药多为种子、种仁类药物,富含油脂,泻下通便作用和缓,主要用于年老体弱及产后、病后的虚弱便秘;峻下逐水药多具毒性,攻遂水饮与泻下通便作用峻猛,并对胃肠有较强刺激作用,主要用于水肿、胸腹积水、痰饮喘满等证。 2.配伍方法:兼有表证者,当先表后里,或表里同治;兼有虚者,应攻补兼施,扶正祛邪,使祛邪而不伤正。 3.使用注意:里实兼表证者,当先表后里,或表里双解;里实兼正虚者,当与补虚药同用,攻补兼施,使攻里而不伤正;泻下作用峻者,易伤正气与脾胃,故年老体虚、脾胃虚弱者当慎用,妇女胎前产后及经期应忌用;奏效即止,慎勿过剂,以免损伤胃气。

中药总结要药 及药对总结

一、相同功效药物的区别 1.透疹——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紫草 既能透疹又能炒炭止血的药物是荆芥 既能透疹又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是薄荷 既能透疹又能解毒散肿的药物是牛蒡子 既能透疹又能明目退翳的药物是蝉蜕 既能透疹又能升举阳气的药物是升麻 既能透疹又能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药物是葛根 既能透疹又能凉血解毒的药物是紫草 既能透疹又能解毒的药物是牛蒡子、升麻、紫草 2.通窍——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 既能通鼻窍又能消肿排脓的药物是白芷 既能通鼻窍又能温肺化饮的药物是细辛 既能通鼻窍又能解表的药物是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 3.清肝明目——羚羊角、熊胆、桑叶、菊花、秦皮、决明子、车前子、石决明、珍珠母既能清肝明目又能疏散风热的药物是桑叶、菊花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解表清肺润燥的药物是桑叶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菊花、羚羊角、熊胆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燥湿止痢止带的药物是秦皮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的药物是羚羊角、熊胆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抑肝阳、息风止痉的药物是羚羊角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决明子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利尿通淋、清肺化痰的药物是车前子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的药物是石决明、珍珠母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镇惊安神的药物是珍珠母 4.清虚热——知母、牡丹皮、秦艽、青蒿、地骨皮、胡黄连、鳖甲、银柴胡 专清虚热的药物是银柴胡 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润燥的药物是知母 既能清虚热又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药物是牡丹皮 既能清虚热又能解暑截疟的药物是青蒿 既能清虚热又能清肺降火、凉血止血的药物是地骨皮 既能清虚热又能除疳热、清湿热的药物是胡黄连 既能清虚热又能祛风湿、清湿热的药物是秦艽 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的药物是鳖甲 5.下乳——关木通、穿山甲 既能下乳又能利尿通淋的药物是关木通 既能下乳又能活血消癥、消肿排脓的药物是穿山甲 6.截疟——青蒿、生何首乌、槟榔、常山 既能截疟又能清热解暑的药物是青蒿 既能截疟又能润肠通便、解毒的药物是生何首乌 既能截疟又能吐痰涎的药物是常山 既能截疟又能驱虫消积、行气利水的药物是槟榔 7.安胎——紫苏、黄芩、砂仁、桑寄生、杜仲、断续、菟丝子、白术、苎麻根、艾叶

【工作总结】中药房个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我自大学毕业起已经一年有余,参加工作也将近一年,在这近一年的工作中,我认真学习、贯彻执行药政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合理性等。我自参加工作以来,在院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有关部门和科室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紧紧围绕中药科的工作重点和要求,以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精神状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工作相关经验的积累,知识不断拓宽,业务不断提高,现将工作总结如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药事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理论联系实际,遵守医院劳动纪律,上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脱岗。做到了出满勤,干满点,团结科室同志。坚持每周参加科室政治学习,通过学习,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增强了法制意识,能够遵纪守法,自觉抵制各种行业不正之风,不贪不占,廉洁自律,以提高合理用药和优质服务为工作重点,全心全意为临床服务,为患者服务。 工作近一年来,我的业务素质都有较大的提高。在工作期间,认真学习《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中医药条例》等相关法规,积极参加岗位培训。以安全有效用药作为自己的职业道德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

礼待人。热情服务,耐心解答问题,为患者提供一些用药的保健知识,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让患者能够用到安全、有效、稳定的药品而不断努力。 一、完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病人、护士 中药房是直接面对病人和护士的重要窗口,如何方便病人、护士,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是中药房的工作重点。随着日工作量的增加,为了更好的完善中药房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为了更好的方便护士、病人,在满足其要求的前提下,首先做好与病人、护士的沟通,告知病人中药药味多,调剂复杂需耐心等待。其次,严格做到“四查十对”,(1)查处方:对科别,对姓名,对年龄;(2)查药品:对药品规格,对数量,对标签;(3)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质,对用法,用量:(4)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再次,由于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在同一个窗口,为了更高效有序的服务,专人负责窗口审方和发药,专人负责称取中药饮片,既保障了药房工作的正常运行,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避免差错事故,也充分体现了全体人员齐心协力,克服困难的积极性。 二、做好药品计划、药品盘点工作。把每一项工作做实、做细、且一丝不苟,为下一步的工作展开打好基础。 按照保证临床一线用药的要求,根据月销售情况及临床科室处方调配情况做好药品的订制,满足临床科室药品供应的需求。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药房能很好地做到了药品的

中药制剂分析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是D A.对中药制剂的原料进行质量分析 B.对中药制剂的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 C.对中药制剂的成品进行质量分析 D.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分析 E.对中药制剂的体内代谢过程进行质量检测 2.中药制剂需要质量分析的环节是C A.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和体内代谢过程 B.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运输过程 C.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 D.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供应和运输过程 E.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供应和体内代谢过程 3.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B A.制剂工艺的复杂性 B.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C.中药材炮制的重要性 D.多由大复方组成 E.有效成分的单一性 4.中医药理论在制剂分析中的作用是E A.指导合理用药 B.指导合理撰写说明书 C.指导检测有毒物质 D.指导检测贵重药材 E.指导制定合理的质量分析方案 5.《中国药典》规定,热水温度指A A.70~80℃ B.60~80℃ C.65~85℃ D.50~60℃ E.40~60℃ 6.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是指D A.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物质 B.含有多种类型的无机元素 C.含有多种中药材 D.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 E.含有多种的同系化合物 7.中药制剂分析的主要对象是B A.中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 B.影响中药制剂疗效和质量的化学成分 C.中药制剂中的毒性成分 D.中药制剂中的贵重药材 E.中药制剂中的指标性成分8.中药质量标准应全面保证C A.中药制剂质量稳定和疗效可靠 B.中药制剂质量稳定和使用安全 C.中药制剂质量稳定、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 D.中药制剂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 E.中药制剂疗效可靠、无副作用和使用安全 9.中药制剂的质量分析是指E A.对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 B.对中药制剂的性状鉴别 C.对中药制剂的检查 D.对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 E.对中药制剂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评价10.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C A.光谱分析法 B.化学分析法 C.色谱分析法 D.联用分析法 E.电学分析法 11.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A A.溶剂提取法 B.煎煮法 C.升华法 D.超临界流体萃取 E.沉淀法12.指纹图谱可用于中药制剂的E A.定性 B.鉴别 C.检查 D.含量测定 E.综合质量测定 13.取样的原则是 C A.具有一定的数量 B.在效期内取样 C.均匀合理 D.不能被污染 E.包装不能破损 14.粉末状样品的取样方法可用B A.抽取样品法 B.圆锥四分法 C.稀释法 D.分层取样法 E.抽取样品法和圆锥四分法 15.中药制剂分析的原始记录要 E A.完整、清晰 B.完整、具体 C.真实、具体 D.真实、完整、具体 E.真实、完整、清晰、具体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包括ABCDE A.对原料药材进行质量分析 B.对成品进行质量分析 C.对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 D.对有毒成分进行质量控制 E.中药制剂成分的体内药物分析 2.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是ACDE A.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B.有效成分的单一性 C.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异性 D.制剂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 E.制剂工艺及辅料的特殊性 3.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提取方法有ABCE

中药各章总结

总论 2.炮制的目的 ①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eg:生麻黄——发汗力强 麻黄绒——用于儿科或年老体弱者 ②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eg:延胡索——止痛 醋炒玄胡——加强止痛作用 ③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 eg:生地黄(晒干)——清热凉血 熟地黄(蒸制)——养阴补血 ④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eg:马齿苋——用开水烫后再可晒干 ⑤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及矫臭、矫味,以便于服用 3.炮制方法的五大类型 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 4.什么叫水飞、炙、煅、单、淬 水飞—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 炙——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 煅——将药材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质地松脆,易于粉粹,充分发挥疗效 单——是将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即取出的方法 淬——是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冷水或液体辅料中,使其酥脆的方法 5.中药的性能与性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特征的概括,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

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的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 6.叙述四气、五味的含义和作用 ①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平性药) a.寒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热性病证) b.温热: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痛络、回阳救逆(寒性病证) ②五味——辛甘酸苦咸是五种最基本的滋味,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 a.辛:发散、行气、行血 辛香之气 b.甘: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 c.酸:收敛固涩(针对滑脱类病证) d.苦:泄、燥 泄:通泄、降泄、清泄 燥:苦温燥湿、苦寒燥湿 坚阴:泻火存阴 e.咸:软坚散结、泻下 f.淡:渗湿利水 g.涩:收敛固涩 7.叙述升降浮沉、归经的含义,古人对“毒性”如何理解 ①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 a.定义 升是上升 降是下降 浮表示发散 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泄利二便 b.●一般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药物都是升浮的 ●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止呕、收敛 固涩、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则能下行向内,药性能是沉降的 c.●升降浮沉与性味的关系 药性升浮的,大多具有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 药性沉降的,具有酸苦咸涩之味和寒凉之性 ●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关系 eg:诸花皆升,旋覆独降 d.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炮制和配伍 ②归经——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 a.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 b.应用 ●与药性的关系 eg:肺经病变肺寒:温热(肺经)干姜、细辛 肺热:寒凉(肺经)黄芩、瓜蒌 ●与升降浮沉的关系

中药制剂分析总结版

中药制剂分析复习 一、选择或填空: 1. 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对中药制剂的原料进行质量分析;对中药制剂的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对中药 制剂的成品进行质量分析;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分析;对中药制剂的体内代谢过程进行质 量检测。 2. 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别;用中医药理论为 指导原则,评价中药制剂质量;中药制剂工艺及辅料的特殊性;中药制剂的杂质来源多途径性;有效 成分的非单一性;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的多元性 3. 国家药品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局颁药品标准 4. 取样必须科学性、真实性和代表性。取样的基本原则:均匀合理,所取样品具代表性。 5. 粉末状样品可用圆锥四分法取样。 6. 常用提取方法:溶液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超临界流体萃取 7. 常用净化方法:液—液萃取法、色谱法、沉淀法、盐析法、固相微萃取 8. 鉴别包括: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 9. 检查包括:制剂通则检查、一般杂质检查、特殊杂质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 10. 一般杂质检查包括: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重金属、砷盐、残留农药及残留溶剂等。 11. 性状鉴别包括:颜色、形态、形状、气、味、其他(光泽感、滑腻感等) 12. 显微鉴别:观察中药制剂中原药材的组织碎片、细胞或内含物等特征。适用于含原生药粉的制剂鉴别。 13. 理化定性鉴别方法有:化学反应法、升华法、光谱法和色谱法等。其中以薄层色谱法(TLC )最常用。 14. 杂质限量计算: 15. 中药材、中药制剂和一些有机药物中重金属的检出通常先将药品灼烧破坏,温度需控制在500-600℃ 16. 硫代乙酰胺试液与重金属的反应最佳pH 值是3.5。 17. 砷盐检验法中古祭法基本原理: 锌和酸作用产生初生态氢与供试品中微量砷盐化合物反应生成挥发性砷化氢 AsO3 + 3Zn+9H →AsH3↑+3Zn +3H2O 砷化氢与溴化汞试纸作用(颜色) AsH3+2HgBr2→2HBr+AsH(HgBr)2 (黄色) AsH3+3HgBr2→3HBr +As(HgBr)3 (棕色) 18. 醋酸铅棉花的作用:吸收除去H 2S 19. 砷盐检验法中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Ag-DDC 法)既可作为作为砷盐的限量测定方法又能作为 砷盐的含量测定。 20. 干燥失重: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经干燥后所减失的重量,主要是指水分、结晶水,也包括其他挥发性的物质如乙醇等。 21. 甲苯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采用甲苯法测定水分时,测定前甲苯需用水饱和,以避免其与微量水混合。 22. 生理灰分(总灰分)与酸不溶性灰分(总灰分加盐酸处理后,不溶于盐酸的灰分)的组份差别在于钙盐。 23. 西洋参中人参的检查、乌头酯型生物碱(附子理中丸中乌头碱的检查)属于特殊杂质的检查 24. 制川乌中酯型生物碱的检查:比色法:双酯型生物碱在碱性条件下与盐酸羟胺反应,生成异羟肟酸, 再与三价铁离子反应,生成红色的异羟肟酸铁。 25. 农药残留的提取最常用乙腈和丙酮,现在丙酮被广泛利用,提取方法有索氏提取和振荡提取。 26. 农药残留的测定以色谱分离方法为主,其中气相色谱在农药残留分析使用更广泛。 27. 样品的粉碎必须反复粉碎或碾磨,让其全部通过筛孔,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28. 样品的分离纯化中消化法常用的破坏方法有湿法消化和干法消化法。湿法消化加热灼烧时,温度控制 在420℃以下,避免被测金属化合物挥发。 %100%100??=??=S C V L S C V L )样品量()标准溶液的浓度()标准溶液的体积()杂质限量(%100?=样品量杂质最大允许量杂质限量

中药知识点总结

中药知识点小结 功效小结 安胎: 行气安胎: 紫蘇,砂仁 清热安胎: 黃芩 补肝腎安胎: 桑寄生, 莬絲子, 杜仲, 續斷 清热止血安胎: 苎麻根 温經止血安胎: 艾叶 透疹: 荊芥蟬蛻(透疹止痒) 牛蒡子(宣肺透疹) 葛根升麻(發表透疹) 紫草(透發紫黑斑疹) 用量小结 巴豆——入丸散,每次0.1-0.3g 牛黄——入丸散,每次0.2-0.5g 马钱子——入丸散,日服0.3-0.6g 朱砂——入丸散或研末冲服,每次0.3-1g 蟾蜍——入丸散,,每次0.015-0.03g 麝香——入丸散,每次0.06-0.1g 硫黄——入丸散,1-3g 雄黄——入丸散,每次0.15-0.3g 砒石——入丸散,每次0.002-0.004g 甘遂——入丸散,每次0.5-1g ,醋制 羚羊角——煎服1-3g ;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 石膏——煎服15-60g ,宜打碎先煎;内服宜生用,外用宜火煅研末 细辛——煎服2-5g ;入丸散剂0.5-1g 人参——挽救虚脱15-30g 槟榔——单用杀虫60-120g 用法小结 1.后下(芳香类) 薄荷、生大黄、砂仁、白豆蔻、肉桂、番泻叶、沉香、钩藤、鱼腥草、青蒿 2.先煎(贝壳、矿石类药物) 生牡蛎、生石膏、生磁石、生珍珠母、生龙骨、生石决明、生龟板、生鳖甲、 水牛角、代赭石、附子、川乌、生自然铜 3.包煎 车前子(成熟种子)、海金沙(成熟孢子)、飞滑石、蒲黄(花粉)、五灵脂、 旋覆花 、葶苈子、赤石脂、辛夷 4.不入煎剂 血竭、苏合香、琥珀、冰片、麝香、蟾酥、青黛、芦荟、芒硝、巴豆、馬錢 子、 南瓜子、鶴草芽、雷丸、鹿茸、 朱砂、牛黄 潤腸通便: 決明子(清热潤腸通便) 火麻仁(潤腸通便) 郁李仁 柏子仁, 桃仁, 瓜萎仁, 蘇子, 杏仁 厚补(消积)

中药房个人工作总结

. . 中药房个人工作总结 中药科杨乐 本年度已经结束,我在院领导及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下, 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思想上、业务工作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圆满的完成了全年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思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提高自身思想素质。一年来,我以积极的态度参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活动;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央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并以此指导个人的言行。在学习中,我联系自己的思想工作实际,努力做到围绕主题、把握灵魂、领会精髓。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更加充满信心。 二、努力完成本职工作,扎实提高业务能力。一年来,我以负责的态度,努力完成个人承担的各项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①、认真制定和落实了本年度中药房工作计划,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中药房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中药房存在的问题,总结中药房工作经验,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②、做好科室人员工作安排,明确个人分工细则,强化处方用药安全及调配制度,严格遵循中药调剂操作流程,加大对中药审方、核对、发药的各个环节审核,落实领药、加药及核对任务,做好中药库的验收和储存工作,统筹安排每月进药数量。 ③、积极做好每月的药处方统计和分析,对有损耗的中药饮片经过调查研究,逐步制定出合理的药品耗损率,摸清有溢余药品的规律,建立完善领取、调入、调价、报损、盘点药品等一系列必要的手续和制度,做到帐表、帐物、微机的理论消耗和实际相符。每季度对药品进行盘点,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三、加强自身廉政建设,自觉遵守劳动纪律。作为一名科室负责人,一年来能自我严格要求,注重提高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遵守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善于与人共事,团结合作,能主动配合有关部门负责人完成工作,服从领导和组织的安排,有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在这一年里,由于科室人手少,工作量大,在不计较个人干得多,干得少,与同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希望把工作圆满完成,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四、工作中的存在不足与今后的努力方向。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思想解放程度还不够,学习、服务上还不够,和有经验的同事比较还有一定差距,理论知识水平还比较低。在今后工作中,我一定认真总结经验,克服不足,不辜负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期望。

中药制剂分析-名解、简答和论述

中药制剂分析 一、名词解释 1、对照品:指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是中国药 品生物制定检验所制备、标定和供应。11页 2、鉴别:通过应用合适的分析方法来确定中药制剂中原料的组成 及其所含化学成分的类型,来判断该制剂的真伪。 (包括显微、理化鉴别)18页。 3、显微鉴别:是利用显微镜直接观察中药制剂中原料药粉末的组 织、细胞或内含物等特征从而达到鉴别的目的。 (一般凡以原料药粉碎成细粉后直接制成的制剂或添加部分原料药粉末的制剂。显微鉴别方法操作简便、直观、耗费少。)20页4、制剂通则检查:根据不同剂型的不同存在形式、不同给药途径、 不同使用方法等特点,为保证药物的安全、有效及稳定,对中药制剂进行的理化检查或微生物学检查。32页 5、杂质的限量: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35页 6、一般杂质检查:在原药材的采收、加工以及制剂的生产或贮 藏过程中引入的杂质。如水分、重金属、硫酸盐等。35页 7、特殊杂质检查:某些个别中药制剂中存在的杂质,因制备工艺的 特殊性或药物本身性质的特殊性而产生的一类杂质。如大黄制剂中的土大黄苷、含乌头制剂中的酯型生物碱等。35页 8、重金属:在规定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而显 色的金属。通常以铅为代表。38页

9、干燥失重:药品在规定条件下,经干燥后所减失的重量,包括 水分和挥发性的物质如乙醇等。46页 10、总灰分:中药经粉碎,高温炽灼,所残留的非挥发性无机物, 称为总灰分。49页 11、酸不溶性灰分:中药经高温炽灼得到的总灰分加盐酸处理,得 到不溶于盐酸的灰分,称为酸不溶性灰分指泥土、砂石(硅酸盐)。 49页 (由于在盐酸中泥土、砂石等主要硅酸盐等成分不溶解,而钙盐等无机物可溶,因此对于那些生理灰分本身差异较大,特别是在组织中含有草酸钙较多的中药,酸不溶性成分的测定更能准确地表明其中泥土、砂石等杂质的掺杂含量。) 12、炽灼残渣:药物中的有机物经炽灼炭化,再加硫酸处理,高温 炽灼至完全灰化,所残留的无机物,成为硫酸盐,称为炽灼残渣。 48页 13、准确度: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 收率(%)表示。90页 14、专属性:在其他成分可能存在下,采用的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被 测成分的特性。91页 15、检测限:供试品中被测物能被检出的最低量(信噪比大于3:1) 92页 16、定量限:供试品中被测成分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信噪比大 于10:1)92页

中药分析复习总结

中药分析选择(单选、多选、配伍);填空;简答;设计与分析 第一章概论 P1中药:就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来预防与治疗疾病得物质。(PPT:以中医药学理论得术语表述其性味、功效与使用规律,并按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临床应用得传统药物。)(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P1中药分析得特点:①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思想、②分析样品得多样性、③化学成分得复杂性、④杂质来源得多途径性。【PPT:(一)化学成分得多样性与复杂性;(二)原料药材质量得差别;(三)评价中药制剂质量要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原则;(四)辅料得特殊性;(五)杂质来源得多途径性;(六)有效成分非单一性】(分析重点:君药、贵重药、毒剧药) P4取样得特点:真实性与代表性。取样方法:四分法、分层取样法 P4性状:药材得性状系指对药材得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及气味等得规定。 P5鉴别原则:中药材及单方制剂直接采用适宜得方法进行鉴别;复方制剂应首选君药、臣药、贵重药与毒剧药进行鉴别,一般按照“君-臣-佐-使”得顺序依次选择药味鉴别;凡有药材原粉入药得,应进行显微鉴别;复方制剂原则上处方中得所有药味都应该进行鉴别,如有困难,至少要包括处方药味得1/3;化学方法与仪器方法应该互相结合,从而使各鉴别项目质检可以互相补充,互相佐证。 鉴别包括:基源鉴别、形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 P6检查围绕中药得安全性、有效性、纯度与均一性四个方面进行。 P6药物纯度就是指药物纯净得程度,它就是判定药品质量优劣得一个重要指标。 P6杂质就是指药物中存在得无治疗作用或影响药物疗效与稳定性,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得物质。 P7生物学方法就是指对于某些有特殊生物效应得中药,可根据中药得药理活性将药物通过一定得途径给予微生物、动物或动物得离体器官,以观察到得药理作用为判断依据得测定方法。 P7验证得主要内容有: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与耐用性8个指标。 P8中药含量测定基本原则: 1)中药材与单方制剂,要明确待测成分就是有效成分还就是指标性成分,并建立相应得测定方法; 2)对于含有贵重药材或者毒剧成分得中药,应尽可能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其中得有效成分或剧毒性成分得含量,并且规定含量上下限; 3)对中药制剂,除上述原则以外,选择测定成分还应注意制剂得生产工艺。 4)不应选择无专属性得成分与微量成分(含量低于万分之二得成分);不应选择易降解得成分。 5)含化学合成药物得中药制剂必须建立化学合成药物得含量测定方法。 P9药品质量标准:主要熟悉药典相关内容 《中国药典》(Chp、2010)分为三部。药典一部收载(中药材、中药制剂)药材与饮片、植物油脂与提取物、成方制剂与单味制剂等;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与药用辅料;三部收载生物制品。 P9药品标准遵循“就高不就低”得原则 P10《中国药典》(2010)一部得基本结构由凡例、正文、附录与索引四部分组成。

中药分析总结

中药分析复习总结 第一章 中药分析学的定义? 中药分析学是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质量评价方法及表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中药分析的研究对象? 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和中药制剂 中药分析的研究内容? 鉴别(性状、显微、理化和生物鉴别)、检查(常规、有害物质检查、制剂通则检查)、含量测定(有效成分、有毒成分、指标性成分) 中药分析的特点? 1.指标选择的中医药理论指导性 2.中药化学的复杂性 3.杂质来源的多样性 第二章 什么是药品标准(中药质量标准)? 中药质量标准是国家对中药的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中药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国家药品标准有哪些? 中国药典和局(部)颁药品标准 中药分析的基本程序与要求 取样(粉末:圆锥四分法液体:分层取样法)、检验(供试品的制备、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 第三章 供试品制备的主要原则是? 最大限度的保留待测成分,去除干扰成分,并使待测成分达到分析方法检测所需浓度。 提取

纯化的方法有哪些? 沉淀法、液-液萃取法、色谱法、固液萃取法 固体中药样品的前处理作用是? 提取待测成分,对待测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使其符合分析方法的要求。 第四章 中药鉴别的主要方法及其目的? 性状鉴别、显微微鉴别、理化鉴别、生物鉴别。鉴别是中药质量标准的重要内容,是保证中药安全、有效的基本前提,是中药分析的首要任务。 中药制剂的性状鉴别是? 中药制剂的性状鉴别是指去除包装后,成品的颜色、性状、嗅味、表面特征和质地等感官特征。中药制剂的显微鉴别一般一味药材只描述一种独特的显微特征。 化学反应鉴别中药的注意事项? 一、尽量使用专属性强的化学反应。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分离、净化方法要与被测成分的反应条件相适应。三、需要采用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实验。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指纹图谱具有整体性和模糊性,整体性,指纹图谱可测定出药材的所有成分。模糊性,指纹图谱的最终结果不具有准确性。指纹图谱对药材样品数量有一定的要求,样品量不少于10. 什么是生物鉴别法? 生物鉴别法是利用生物体的作用强度,以及用生命信息物质遗传标记特征、基因表达差异等来鉴别中药品质的方法。 第五章 什么是中药的纯度以及杂质? 中药纯度是指中药的纯净程度,杂质是指影响药品纯度的物质。中药中杂质是否能有效的控制,直接关系到中药的质量可控性和安全性。 杂质的来源与种类有哪些? 杂质来源:由药材原料和辅料中带入、在生产制备过程中引入、在贮藏过程中受外界影响,引起中药药理发生特异性变化。杂质种类分为常规物质和有害物质。有害物质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有害物质(镉、汞、铅、砷、铜、农残) 什么是杂质限量? 一种药物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称为杂质限量 干燥失重测定法有哪些? 常压恒温干燥法、减压干燥法、恒温减压干燥法、干燥剂干燥法。 中药中铅限量检查法有哪几种及其适用条件和注意事项?

中药制剂分析(参考答案)

1、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色谱分析。 2、中国药典中规定,水浴温度指:98~100℃。 3、中国药典中规定“恒重”是指供试品2次干燥后的重量差异在多少范围内:0.3mg。 4、“精密称定”是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十万分之一。 5、乙醇未指明浓度时,均系指:95%乙醇。 6、无需过滤除药渣操作的是:连续回流提取法。 7、对水溶液样品中的挥发性被测成分进行净化的常用方法是:蒸馏法。 8、下列属于样品净化方法的是:固相萃取法。 9、进行中药制剂中重金属检查时,样品的处理方法应选:消化法。 10、关于牛黄解毒片的性状描述正确的是:本品为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黄色;有冰片香气,味微 苦,辛。 11、中药制剂的鉴别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方法是:薄层色谱法。 12、正确的描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的位置上,斑点颜色。 13、中药制剂的一般杂质检查包括:酸、碱、氯化物、重金属、砷盐。 14、在酸性溶液中检查重金属常用那种试剂作为显色剂:硫代乙酰胺。(碱性溶液中,用硫化钠)。 15、砷盐限量检查中,醋酸铅棉花的作用是:除去H2S. 16、不属于特殊杂质检查的是:安宫牛黄丸中酸不溶性灰分的检查。 17、砷盐检查法中,制备砷斑所采用的滤纸是:溴化汞试纸。 18、不需要进行含乙醇量检查的机型是:糖浆剂。 19、现版中国药典中,含量测定应用最多的方法是:HPLC。 20、GC法或HPLC法用于中药制剂含量测定时,定量的依据是:峰面积。 21、采用HPLC法对中药中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时最常用的色谱柱是:ODS柱(C18反相柱) 22、化学分析法主要使用于测定中药制剂中:含量较高的一些成分和无机成分。 23、气相色谱法中用于中药制剂的定量分析主要适用于:含挥发油成分及其他挥发性组分的制剂。 24、中药制剂分析中,大多数组分均在可见、紫外区有吸收,这类组分通常采用:紫外检测器(UVD)。 25、含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累的中药的是:黄连(含小檗碱、黄连碱)。 26、分析中药制剂中生物碱成分时,常用的样品净化方法是:氧化铝柱。 27、常用于提取黄酮苷的溶剂是:甲醇-水或甲醇。 28、质量标准的制定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充分体现: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此题 要剔除“稳定可靠”这个选项)。 判断题 1、中国药典由凡例、正文、附录、索引四部分组成。(对)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目前每5年审议改版一次。(对) 3、在薄层定性鉴别中,最常用的吸附剂是硅胶。(对)

2020年最新版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考点知识点复习归纳

2020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考点知识点复习归纳

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 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指导思想:整体观念基本思路:辨证论治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病: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及患者机体的反应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来治疗。 “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即是"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依据。 阴阳的相互关系:1.阴阳的对立制约 2.阴阳的互根互用 3.阴阳的消长平衡 4.阴阳的相互转化 推动、温煦、兴奋统属于阳;凝聚、滋润、抑制统属于阴。 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 以脏腑来分,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泄,故为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五脏之中,又各有阴阳所属,即心、肺居于上部(胸腔)属阳;肝、脾、肾位于下部(腹腔)属阴。

阴阳偏胜治疗原则:阴阳偏胜,即阴或阳的过盛有余,为邪气有余之实证。治疗时采用“损其有余”、实则泻之。如:阳胜则热--“热者寒之”、阴胜则寒--“寒者热之”。阴阳偏衰治疗原则: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虚损不足,或为阴虚,或为阳虚。治疗时采用泄其有余、补其不足。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这种治疗原则亦称为“阳病治阴”。若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这种治疗原则也称为“阴病治阳”。 阴阳互根理论:阳中求阴能使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阴中求阳能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火-→土-→金-→水-→木。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土-→水-→火-→金-→木。 青风春胆目泪爪酸东肝怒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赤暑夏小肠舌汗面苦南心喜火曰炎上温热、向上(升腾)、光明、茂盛

中药分析复习总结新选.

中药分析选择(单选、多选、配伍);填空;简答;设计和分析 第一章概论 P1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物质。(PPT:以中医药学理论的术语表述其性味、功效和使用规律,并按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临床应用的传统药物。)(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P1中药分析的特点:①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思想、②分析样品的多样性、③化学成分的复杂性、④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PPT:(一)化学成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二)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别;(三)评价中药制剂质量要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原则;(四)辅料的特殊性;(五)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六)有效成分非单一性】(分析重点:君药、贵重药、毒剧药) P4取样的特点:真实性和代表性。取样方法:四分法、分层取样法 P4性状:药材的性状系指对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及气味等的规定。 P5鉴别原则:中药材及单方制剂直接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鉴别;复方制剂应首选君药、臣药、贵重药和毒剧药进行鉴别,一般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依次选择药味鉴别;凡有药材原粉入药的,应进行显微鉴别;复方制剂原则上处方中的所有药味都应该进行鉴别,如有困难,至少要包括处方药味的1/3;化学方法和仪器方法应该互相结合,从而使各鉴别项目质检可以互相补充,互相佐证。 鉴别包括:基源鉴别、形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 P6检查围绕中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纯度和均一性四个方面进行。 P6药物纯度是指药物纯净的程度,它是判定药品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 P6杂质是指药物中存在的无治疗作用或影响药物疗效和稳定性,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P7生物学方法是指对于某些有特殊生物效应的中药,可根据中药的药理活性将药物通过一定的途径给予微生物、动物或动物的离体器官,以观察到的药理作用为判断依据的测定方法。 P7验证的主要内容有: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8个指标。 P8中药含量测定基本原则: 1)中药材和单方制剂,要明确待测成分是有效成分还是指标性成分,并建立相应的测定方法; 2)对于含有贵重药材或者毒剧成分的中药,应尽可能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其中的有效成分或剧毒性成分的含量,并且规定含量上下限; 3)对中药制剂,除上述原则以外,选择测定成分还应注意制剂的生产工艺。 4)不应选择无专属性的成分和微量成分(含量低于万分之二的成分);不应选择易降解的成分。 5)含化学合成药物的中药制剂必须建立化学合成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 P9药品质量标准:主要熟悉药典相关内容 《中国药典》(Chp.2010)分为三部。药典一部收载(中药材、中药制剂)药材和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和药用辅料;三部收载生物制品。 P9药品标准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中医科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中医科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中医科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0-09-12 中医科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年中医科在院部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干部职工继续发扬“团结向上、协同作战”的工作精神,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加快发展,使医院的各项事业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同时,继续贯彻“以纯中医为主要特色”的基础方针,坚持和发扬中医简、便、廉、验的特色优势,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现就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业务指标完成情况 因我科室受疫情、开会、业务学习、休假等多因素影响,较去年各项业务指标略有下降,截至6月30日年终盘存,我科室共完成门诊诊疗人次14034人,比2019年同期减少2.20%;业务总收入(不含住院会诊费用)1801634.91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6.18%。 二、临床医疗工作 (一)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今年我科室把医疗安全放在所有工作的第一位,督促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加强对《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树立大

家作为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大家不断地提高诊疗技术和服务理念,避免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 (二)医疗工作 1.严控大处方,努力降低人均门诊费 由于我州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为了给在关外较偏僻县份或乡镇居住的病人提供方便,我们以往经常单张处方开出1-2个月的中药,但这样当病人病情变化时药物不能及时随之更改,存在较大的医疗安全隐患。今年我们将单张处方控制在10天以内,确因病情需要,且居住地交通不便,可适当调整,但最长不超过30天。今年我科室人均门诊费为128.38元,去年同期为131.08元,下降约4.07%。 2.“二甲”复评工作 今年是医院“二甲”复评工作的关键之年,我科室严格按照标准落实各项医疗核心制度,督促职工查缺补漏完善各项迎检资料。 3. 电子处方系统更换工作 我科室从今年8月开始更换新的电子处方医疗系统。新系统与旧系统之间有不少的差异,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摸索、熟悉。 (三)中药房工作 严格执行中药房工作制度和中药处方的调配流程,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对药物使用和剂量应用遇有疑问及时与上级药师或处方医生联系确认后,方才进行调剂,避免发生差错。

中药制剂分析

中药制剂分析: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制剂的一门应用学科,是中药科学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药制剂: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加工成一定的剂型,用于防病、治病的药品。 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1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2中药制剂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别3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原则,评价中药制剂质量4中药制剂工艺及辅料的特殊性5中药制剂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6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非单一性7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的多元性 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药品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制定药品质量标准的前提:1药物组成固定;2原料稳定;3制备工艺稳定。 简述中药制剂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中药制剂的杂质要比化学制剂复杂的多,如药材中非要用部位及未除尽的你啥;药材中所含的重金属及残留农药,包装,保管不当发生霉变、走油、泛糖、虫蛀等产生的杂质;习题原料的水质二次污染等途径均可混杂质。所以中药制剂易含有较高的重金属、砷盐、残留农药等杂质。 《中国药典》53、63、77、85、90、95、00、05、10共9版。63版开始根据药品属性分为一、二部;05版开始分为3部,一部: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我也、成方制剂及单位制剂。二部:化学药、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及药用辅料;三部:生物制品。中国药典的主要内容: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 《中国药典》凡例作用是什么?是解释和正确地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并把与正文品种、附录及质量鉴定有关的共性问题加以规定,避免在全书中重复说明。中药制剂分析的检验程序包括哪些步骤?1.取样:其基本原则是均匀合理,所取样品具有代表性。2制备供试品3鉴别4检查5含量测定6书写检测报告 供试品制备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留被检测成分,除去干扰物质,将被测定成分浓缩至分析方法最小检测限所需浓度。 常用的提取液溶剂与提取方法:溶剂:水、甲醇、乙醇、丙酮、氯仿、醋酸乙酯、石油醚、乙醚。方法:萃取法、冷浸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升华法、微波辅助萃取。 净化方法:1液-液萃取法2色谱法3沉淀法4盐析法5固相微萃取 检查的主要内容:1制剂通则检查2一般杂质检查3特殊杂质检查4微生物限度检查 1检查项目与剂型有关:丸剂要求测定水分,重量差异、溶散时限及装量差异;片剂要求测定重量差异、崩解时限等;酒剂要求测定乙醇量、甲醇量、总固体、装量等;注射剂要求测定装量、澄明度,不溶性微粒。 2一般杂质检查:指药材生长、采集、收购加工、制剂的生产或贮存过程中容易引入杂质。如水分、灰分、酸不溶灰分,重金属、砷盐等。 3特殊杂质检查:指有针对性的与质量直接有关的专项检查项目进行检查,大黄流浸膏中对大黄苷检查;阿胶检查挥发性碱性物质。 中药分析的原始记录哪些内容?供试药品名称、来源、批号、数量、规格、取样方法、外观性状、包装情况、检验目的、检验方法及依据、收到日期、报告日期、检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检验数据、检验结果、结论。 中药制剂的鉴别:是利用一定的方法来确定中药制剂中原料药的组成,从而判断该制剂的真伪。包括:状态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 中药制剂性状鉴别: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气味等方面。 中药制剂的显微鉴别:利用显微镜来观察中药制剂中原药材的组织碎片、细胞或内含物等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