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监控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监控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监控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监控系统》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13级相关专业总课时数:36

一、课程说明

1、开课的意义,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课程目的:计算机监测控制系统是以监测控制计算机为主体,加上检测装置、执行机构与被监测控制的对象(生产过程)共同构成的整体。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监控系统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包括航天、水利、电力系统监控、高速公路监控和收费系统、机械制造、冶金、矿业、轻工以及军事等等。

计算机监控技术综合应用了C 语言、.NET 程序、计算机接口、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等技术,在计算机和电子信息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开设此选修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从事工程项目研发的经验,可以为学生的毕业设计和就业做好铺垫。本课程是一门实训课程,采用边学边练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基本研发和测试方法,并可以对I-7065D 或I-7013D 模块进行监控,研发出相应的主控软件。

2、课程的教学目标及要求

课程要求: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计算机监控项目的开发能力,可以从事相关的项目开发和管理工作。

主要知识点:熟悉RS-232与RJ-45接口的原理与编程,可以使用Visual Basic和C语言进行通讯管理,掌握数据包的校验技术,网关技术,以及主要的协议处理技术与通讯调试技术。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计算机接口与通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Visual Basic 6.0、C语言

4、课程简表

二、大纲本文

(一)课程内容与重点难点

第1讲:计算机监控系统概述(2学时)

1.1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概念

1.2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主要特点

1.3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分类

1.4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应用

1.5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实例

本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要求与主要分类,以及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然后给出了一个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实例框架和模块的实物图。

重点: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基本概念:主控机、受控机或上位机与下位机,应用范围,实例;两种接口。要求正确理解。要求熟悉和理解以上基本概念。

第2讲:Visual Studio 2010 入门(2学时)

3.1 Visual Basic2010的开发环境

3.2 创建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

3.3 调试

3.4 命名空间

3.5 如何寻求帮助和提高编程能力

自编部分:开始前的预备工作;

资源的建立和使用;

如何完成程序的编译;

如何保存程序等。

重点:介绍Visual Basic 6.0的开发环境、调试技术、帮助文档的编写与调用、程序的发布技术。

实验1:完成第一个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2学时)

创建公路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界面程序

上交第一个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第3讲:串口通讯技术(4学时)

1.4 串行接口

1.5 网络接口

1.6 通信协议

4.1 公共控件

4.5 组件

14.6 通过串行接口发送数据

14.7 通过串行接口接收数据

自编部分:如果引用命名空间中间我们所要的项目;

代理的创建和使用。

重点:串行接口、通信协议以及如何利用公共控件和组件建立计算机程序与模块之间的通信。

实验2:完成第二个程序设计(2学时)

创建在二台计算机之间的通过串行接口实现通信的程序

上交第二个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第一次讨论课(2学时)

讨论题:

1、什么是计算机监控系统?

2、Visual Studio 2010平台有什么作用?

3、什么是控件和组件?

4、SerialPort 类有什么用?怎样用?

5、什么是计算机的串行接口?如何连接?

6、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怎样实现串行通信?

第4讲: 数据编码与处理技术和数据包校验技术(4学时)

第12章数据编码与处理技术

12.1 枚举类型和常量的定义

12.2 16 进制字符串的预处理

12.4 字节(数组)转换为16进制字符串

12.5 16进制字符串转换为字节(数组)

12.10 字节的位操作

自编部分:通信协议的常用格式;

二进制转换。

实验3:完成第三个程序设计(2学时)

完成字节的位操作程序设计

上交第三个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第13章数据包的校验技术

13.1 全局枚举类型的定义

13.2 累加和(Add)校验

13.3 异或(Xor)校验

13.6 结尾码的处理

13.7 数据包的统一校验

13.8 数据包的综合生成与信息提取

重点:熟悉各种数据的表示与转换方法,特别是16进制字符串转换为Variant与Variant转换为16进制字符串。熟悉各种校验的计算方法及综合校验程序与综合测试程序的调用。

实验4:完成第四个程序设计(2学时)

在二台计算机串口通信中,实现数据包的校验的程序设计

上交第四个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第5讲:构建实际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及总结(4学时)

2.3 I-7065D 软件仿真模块

2.6 基于TCP客户机的计算机监控系统测试软件

自编部分:I-7065D 模块的接线;

设置I-7065D模块的工作参数;

I-7065D模块的通信协议;

重点:设置I-7065D模块的工作参数;I-7065D模块的通信协议。

实验4:完成第五个程序设计(6学时)

根据以前所学知识,设计结合实际需要的计算机监控程序,正确地设置I-7065D模块的工作参数,正确地运用I-7065D模块的通信协议,并且在计算机监控系统开发与实战的实训平台运行该程序,实现对于高速公路应急车道的计算机仿真监控。

上交第五个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二)学时分配

1、公路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界面程序

●看懂教学计划计算器程序,然后,模仿设计编程,通过该例子熟悉Visual Studio 2010的开发

环境与调试技巧,并对程序进行打包发布。

●实验报告要求写出详细的实验步骤,并附上关键代码。

2、利用MSComm控件实现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利用MSComm控件实现串行通信,只要求发送可见字符串。通过修改属性RThreshold的值,

观察其效果。在原来的程序中加入时钟,实现字符串的接收。

●实验报告要求写出详细的实验步骤,并附上关键代码,重点介绍RThreshold属性的作用,以

及时钟控件所起的作用,并达到非常熟悉的程度。

3、基于TCP/IP协议的客户机与服务器的实现

●利用Winsock控件实现网络通信,只要求发送可见字符串。首先设计客户机程序,与POP3

服务器建立连接,并得到响应;其次,编写服务器程序,与客户机程序建立TCP通信。

●实验报告要求写出详细的实验步骤,并附上关键代码,为以后的基于TCP/IP协议的主控程

序开发积累经验。

4、数据的表示与转换

●理解各个数据的表示与转换子程序,编写相应的测试程序来调用这些子程序进行测试。

●实验报告要求写出详细的实验步骤,并附上关键代码。这部分内容是实现计算机监控的理论

基础。

5、数据包的校验技术

●在串行通信的基础和数据的表示和转换的基础之上,学习各个数据校验子程序,要求能够熟

练编写“异或”与“累加和”相关的子程序,熟练调用“循环冗余校验”与“网络CheckSum

校验”相关的子程序,最后编写程序进行测试。

●实验报告要求写出详细的实验步骤,并附上关键代码。数据包的校验是检查数据是否正确的

重要手段,也是关系到计算机监控系统是否可靠的重要技术。

6、常用工具的使用

●熟练使用超级终端、串行调试助手、通用多功能计算机监控系统测试软件以及虚拟串口。

实验报告要求写出详细的实验步骤,并对比这些工具的特点,描述虚拟串口的作用与使用方法。

(四)对学生自学和作业的要求

学习本课程必须具备相应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实例进行实际编程,从而,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直接为将来就业和从事相关项目开发服务。要求二条:

1、重在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2、把课堂的内容消化后,再完成布置的作业

三、附录

(一)教材

马玉春.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仿真开发》.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5

(二)参考书

马玉春编著. 计算机监控系统开发与实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龚建伟, 熊光明. Visual C++/Turbo C 串口通信编程实践.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范逸之. Visual Basic与分布式监控系统.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课程设计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监测控制系统是以监测控制计算机为主体,加上检测装置、执行机构与被监测控制的对象(生产过程)共同构成的整体。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监控系统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包括航天、水利、电力系统监控、高速公路监控和收费系统、机械制造、冶金、矿业、轻工以及军事等等。

计算机监控技术综合应用了C 语言、.NET 程序、计算机接口、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等技术,在计算机和电子信息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开设此选修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从事工程项目研发的经验,可以为学生的毕业设计和就业做好铺垫。本课程是一门实训课程,采用边学边练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基本研发和测试方法,并可以对I-7065D 或I-7013D 模块进行监控,研发出相应的主控软件。具体地说,拟考虑下列课程设计实验题目:

实验一:公路计算机监控系统界面的设计(2学时)

实验二:二台计算机之间通过串口实现串口通信程序设计(2学时)

实验三:完成字节的位操作程序设计(2学时)

实验四:完成二台计算机串口通信中,实现数据包的校验的程序设计(2学时)

实验五:高速公路应急车道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程序设计(6学时)

关于上述五个实验的内容和具体要求,进一步说明如下:

实验一:公路计算机监控系统界面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加深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概念;

2、学习软件开发平台Visual Studio 2010的使用;

3、完成公路计算机监控系统界面的设计

二、要求:

(1)公路计算机监控系统界面的设计。

(a)表现公路上有行人顺序出现的现象。

(b)表现公路上有行人随机出现的现象。

(2)提交实验报告。报告内容如下:实验目的、算法描述、程序结构、程序清单、主要变量名说明、调试情况、设计技巧、心得体会。

(3)上机时间:2小时

三、实验环境:Windows系列版本PC机,https://www.360docs.net/doc/d07629535.html,平台。

四、考核标准

本实验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串口通信技术,可以按照下列意见来评定:

1、不能完成公路计算机监控系统界面的设计的为不合格;

2、基本完成公路计算机监控系统界面的设计为合格;

3、完全地完成公路计算机监控系统界面的设计为良好;

4、完全地公路计算机监控系统界面的设计,并且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为优秀。

实验二:二台计算机之间通过串口实现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串行接口一般包括RS-232/422/485,其技术简单成熟,性能可靠,价格低廉,所要求的软硬件环境或条件都很低,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及相关领域,遍及调制解调器(Modem)、串行打印机、各种监控模块、PLC、摄像头云台、数控机床、单片机及相关智能设备,甚至路由器也不例外(通过串口设置参数)。本实验要求学生设计通过串口实现串口通信的程序模块,并在此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技术。

二、要求:

(1)将二台计算机的RS232串口通过RS232转RS485模块连接起来。

(a)明确各个串口参数的意义,完成串口参数的设置。

(b)实现模块之间的串口通信。

(2)提交实验报告。

报告内容如下:实验目的、算法描述、程序结构、程序清单、主要变量名说明、调试情况、设

计技巧、心得体会。

(3)上机时间:2小时

三、实验环境:Windows系列版本PC机,https://www.360docs.net/doc/d07629535.html,平台。

四、考核标准

本实验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串口通信技术,可以按照下列意见来评定:

1、不能完成创建虚拟串口,及不能完成创建实现串口通信的模块为不合格;

2、基本完成创建若干虚拟串口,及基本完成创建实现串口通信的若干模块为合格;

3、完全地完成创建虚拟串口,及实现串口通信的若干模块为良好;

4、完全地完成创建虚拟串口,及实现串口通信的若干模块,并且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为优秀;

实验三:完成字节的位操作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在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计中,字节的位操作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字节的位操作可以检测收到的数据,从而判定监控对象的状态;另一方面,字节的位操作可以组织操作命令,实现对于监控对象实时保护。

二、要求:

(1)完成字节的位操作的程序设计。

(a)该程序可以将16进制字符串转换为字节;

(b)能够检测字节的任一位;

(c)能够改写字节的任一位;

(d)该程序可以将字节转换为16进制字符串,显示出来。

(2)提交实验报告。

报告内容如下:实验目的、算法描述、程序结构、程序清单、主要变量名说明、调试情况、设计技巧、心得体会。

(3)上机时间:2小时

三、实验环境:Windows系列版本PC机,https://www.360docs.net/doc/d07629535.html,平台。

四、考核标准

本实验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监控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字节的位操作,可以按照下列意见来评定:

1、不能完成字节的位操作程序设计的为不合格;

2、基本完成字节的位操作程序设计为合格;

3、完全地完成字节的位操作程序设计(a)(b)(c)(d)为良好;

4、完全地完成字节的位操作程序设计(a)(b)(c)(d),并且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为优秀;

实验四:完成二台计算机串口通信中,实现数据包的校验的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在串口通信中数据包的生成、发送、接收和校验技术十分重要。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通信协议一般包括前导字符、地址、读写功能标志码、校验码与结尾码。相同类型的模块一般采用相同的前导字符,而地址主要用来区分模块,因为一台计算机可能要连接多个模块,读功能码主要用来读取模块的状态或数据,写功能码主要用来设置模块的工作方式或控制输出开关,校验码主要用来对当前数据块进行校验,相同类型的设备一般也有相同的结尾码,一般取CR(0x0d)或CRLF(0x0d0a)作为结尾码。

数据包的各种校验技术,包括常用的Add、Xor、CRC、CheckSum,并提供了校验码生成与验算函数,以及结尾码的生成与验算函数,在此基础之上,实现了生成16进制字符串格式的数据包,并通过串口,实现任何字节形成的数据包的高效发送和实现将收到的任何字节转换为16进制字符串,随后进行验算,正确,则进行处理,错误,则丢弃该数据包。

本实验要求学生设计通过虚拟串口实现串口通信时,实现串口通信中数据包的生成、发送、接收和校验技术,并在此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技术。

二、要求

1、根据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通信协议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技术。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情况,选择以下任何一项作为实验的内容:

(A)实现串口通信中数据包的生成、发送、接收技术;

(B)实现串口通信中数据包的生成、发送、接收和校验技术;

(C)实现串口通信中数据包的生成、发送、接收和校验技术,以及分析数据包中的数据,根据实际情况生成操作命令发送。

2、程序具有通用性。

3、具有运行实例。

4、提交实验报告。报告内容如下:实验目的、算法描述、程序结构、程序清单、主要变量名说明、调试情况、设计技巧、结果分析、心得体会。

5、上机时间:2个小时。

三、实验环境:Windows系列版本PC机,https://www.360docs.net/doc/d07629535.html,平台。

四、实验步骤

1、在充分掌握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通信协议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技术的基础上,仔细研究实验题目中的要求,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实现方式;

2、根据自己选择的方式设计并画出程序流程图;

3、根据自己所设计的程序流程图以及分析算法的输入编写出程序;

4、调试、运行并测试程序,检查该程序的各种错误以及是否按照题目的要求完成所要完成的功能;

5、按要求提交详尽的实验报告,并组织准备5分钟时间对本程序的功能和运行情况的讲解。

五、考核标准

本实验目的在于让学生设计通过虚拟串口实现串口通信时,实现串口通信中数据包的生成、发送、接收和校验技术,并在此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技术。。本试验的考核标准为,在提交完整详尽的试验报告以及比较详尽地讲解程序的组织、功能运行结果的基础上,可以按照下列意见来评定:

1、不能完成(A)项基本要求的为不合格;

2、能基本完成(A)项要求的为合格;

3、能基本完成题目中(B)项要求的为良好;

4、能基本完成题目中(C)项要求的为优秀。

另外,程序的算法以及设计方面有创新或者功能上有更好的改进的应考虑适当提高成绩。

实验五:高速公路应急车道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使用实际的电子元器件构建一个基于串口通信、同步消息的实际的计算机监控系统;结合多进程、多线程管理技术在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的应用。为了这个实验,学校专门建立了计算机监控系统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本实验要求学生在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综合实训平台上,创建一个高速公路应急车道计算机监控系统,并且完成调试和编译,生成可执行文件。

二、要求:

根据串口的通信课程设计的要求,学校专门建设了计算机监控系统开放实验室,计算机监控系统开放实验室的重要设施是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综合实训平台。计算机监控系统综合实训平台,建立在基于工业控制总线RS-485 之上,安装有2 套嵌入式系统和18套输入/输出模块,可以实现开关量输入、模拟量输入与开关量输出。该实训平台配有大约82个输入传感器和100个输出指示灯,可以通过USB/RS-485接口转换器与20 台计算机通信。平台上的传感器采集了被监控对象的实时信息,被监控对象可以想象为飞机场、宾馆小区、各类仓库、银行的金库、商场或者住宅等,经过串口通讯,被监控对象的实时信息转送到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然后,计算机将信息分析后得到的执行命令,再经过串口通讯发送到输入/输出模块,输出到执行机构,按执行命令进行相应的操作,由输出指示灯显示操作的结果,或者由平台上的短信猫向用户手机发送报警短信。本实验要求学生在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综合实训平台上,创建一个高速公路应急车道计算机监控系统,并且完成调试和编译,生成可执行文件。

上机时间:6个小时。

三、实验环境:Windows7系列版本,2010版https://www.360docs.net/doc/d07629535.html,平台。

四、实验步骤

1、在充分掌握使用串口的通信元器件构建一个实际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仔细研究实验题目中的要求,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实现方式;

2、根据自己选择的方式设计并画出程序流程图;

3、根据自己所设计的程序流程图以及分析算法的输入编写出程序;

4、调试、运行并测试程序,检查该程序的各种错误以及是否按照题目的要求完成所要完成的功能;

5、按要求提交详尽的实验报告,并组织准备5分钟时间对本程序的功能和运行情况的讲解。

五、考核标准

本试验的考核标准为,在提交完整详尽的试验报告以及比较详尽地讲解程序的组织、功能运行结果的基础上,可以按照下列意见来评定:

1、不能完成实验要求的为不合格;

2、能基本完成题目中实验要求的为合格;

3、能完整完成题目中实验要求的为良好;

4、能完整完成题目中实验要求的,并且有一定创新的为优秀;

另外,程序的算法以及设计方面有创新或者功能上有更好的改进的应考虑适当提高成绩。

执笔人:孙长圣审核人:制定(修订)时间:2016-2-22

《计算机英语》教学大纲

《计算机英语》教学大纲 (待定) 课程代码:09111306 课程名称:计算机英语 总学时:56 一、课程任务与目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而 国内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普遍滞后于西方尤其是美、英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何才能跟上计算机技术发展与应用的最新水平,并迅速地掌握与利用各种新技术成果为我国的现代 化建设服务呢?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要能熟练地阅读外文的计算机技术文献、资料和书籍。由于大量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新产品都是以英文公布于世的。因此,每个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科研、工程技术及经营管理的人员都必须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英语水平。(本课程在大学一、二年级基础英语课程结柬后开设,作为专业阅读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英语基础词汇和基本术语,养成良好的专业阅读习惯,以便融会贯通地运用英语这个工具去帮助解决理论上和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这就是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英语课程目的和 任务之所在。 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 (一)介绍计算机技术系最新进展,为专业理论的深入学习提供指导。 (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系统的计算机专业术语,能阅读关于计算机专业的 英文书籍,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阅读大纲 (一)Introduction 1.Organization0f computer system components 2.Type of computer 3.Computer generations (二)Hardware and system concepts 1.Computer codes 2.What is a processsor 3.the storage hierarchy 4.computer—system input/output 5.multiprocessing 6.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三)Discrete mathmatics 1.mathmatical logic 2.Boolcan algebras 3.graph theory 4.combinational problems (四)Algorithm 1.Algorithm attribute 2.algorithms and complexity

《数学教学论》教学大纲

《数学教学论》教学大纲 一、《数学教学论》课程的总体说明 《数学教学论》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它以一般教学论为基础,广泛地应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思维科学、科学方法论、数学教育等方面的有关理论、思想和方法,结合国内外数学教育改革以及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来综合研究数学教学活动的特殊规律、内容、过程与方法。本大纲的编写,依据师范大学数学系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要求,贯彻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注重内容宽、新、实相结合,力求理论观点高,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较系统地体现数学教学的主要理论,突出反映现代数学教学的研究成果,并密切联系我国数学教育实际与发展趋势,具有中国特色。 二、教学目的 《数学教学论》是师范大学数学系本科教育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系统的数学教学论知识和数学教学基本技能与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教育的整体认识水平,提高数学教学水平和教育研究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之适应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对数学教师的要求。三、教学内容 《数学教学论》不仅阐述数学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特别是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若干重大而基本的问题,而且阐述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数学教学的重要而基本的理论,包括现代数学教学观、数学教学

目的、数学教学方法、数学教学评价、数学思维与能力培养、数学问题解决、数学的逻辑基础、研究性学习、中学数学教师的职业素质等内容。 四、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辅之于讨论、自学辅导、课题研究性学习等。 五、课时安排 《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时数为54学时。 六、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 [1]陆书环,傅海伦,《数学教学论》,科学出版社,2004。 [2]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张奠宙,李士奇,《数学教育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罗小伟,《中学数学教学论》,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6]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唐瑞芬,朱成杰,《数学教学理论选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李玉琪,《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 [10]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 [1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 七、教学实施纲要

船闸计算机监控系统

船闸计算机监控系统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国民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随着自动 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以及运行管理体制的改革,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自 动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的飞速发展 给水利水电工程自动化系统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功能上,都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 空间。水利水电工程自动化系统应该成为一个集计算机、远程控制、网络以及多 媒体为一体的综合系统。 关键词:船闸;计算机;监控系统 引言 船闸计算机监控系统是航运行业管理自动化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计 算机控制、分布式数据管理、上下位软件编程、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等。随着 船闸布点的迅速发展,建立一套船闸计算机监控系统迫在眉睫,以实现船闸管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目标。 1系统配置与结构 某船闸上、下闸首均采用人字门启闭,卧式液压启闭机提供动力,闸首左、 右闸室均配置一套现地动力控制柜和一套现地左、右现地动力控制柜主要控制液 压油泵、人字门、泄水阀门及交通灯,左侧现地配置一套施耐德右侧现地配置一 套施耐德远程扩展机架,左、右侧采用扩展电缆连接,实现闸首左、右侧同步控制。上位机配置台操作员站、台历史数据库服务器和台调度服务器。监控软件采 用监控软件,台操作员站互为冗余,充分保证系统旳可靠性;历史数据库服务器 负责历史数据存储,能够实现报表分类查询,操作査询,事件査询、曲线査询等;调度服务器主要功能为船闸优化调度和船闸收费,船闸调度系统软件可以模拟闸 室尺寸与船闸尺寸,合理安排上行、下行船只数量,高效、快捷地实现船只上行 与下行。船闸收费系统配置了上闸首收费刷卡机、下闸首收费刷卡机及网络设备,采用收费系统软件,实现上行、下行船只收费工作。 2船闸计算机监控系统 2.1架构设计 枢纽船闸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采用开放式、全分布设计, 由集中控制单元和现地控制单元两部分组成。船闸计算机监控系统还包括广播、 收费、通航信号灯等设备,与西溪船闸工业电视图像视频系统构成一个完整的、 独立的船闸控制监视综合系统。船闸监控系统的网络拓朴结构分为以下三层,最 上层是监控管理层,包括2台互为热备用的操作员工作站(监控主机)、1台数 据服务器、1台调度工作站、2台收费工作站以及视频监视主机。中间层是现地LCU控制层,现地LCU向上通过以太网通信模块与监控管理层实现通讯,通讯介 质为光纤,上下闸首的两台收费工作站通过光纤以太网和监控管理层相连。现地LCU分布在上闸首、下闸首的左右机房和闸坝配电房内。底层是设备与器件层, 各种设备与器件通过硬线电缆与LCU及继电器、接触器相连接。各PLC与上位机 之间的通讯采用光纤以太网。现地控制单元PLC之间通过PROFIBUSDP现场总线 实现连接,总线安装方便简单,各PLC之间实现监测数据共享,LCU主要完成被 监控设备的就地数据的采集及监控功能。船闸收费系统作为计算机监控系统中一 个重要的子系统,完成对过往船只的注册登记、收费管理的采集船只信息与完成 缴交过闸费用的任务。船闸收费调度系统船闸收费调度由收费工作站、读卡器、 调度工作站和数据库服务器等组成。收费工作站一般放置于上游(下游)收费亭

计算机操作员教学大纲

计算机操作员培训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地位、目的与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计算机操作员必修课。通过学习,测试学员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它是学员学习计算机的入门课程,提高学员的综合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教学要求 1.正确理解和使用信息技术领域基本的名词术语,了解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及其对现代社会各方面的巨大作用和影响。 2.正确理解微机及其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熟练掌握操作系统的使用。 3.熟练掌握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数据处理、演示文稿制作、声音图像处理等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4.熟练掌握在Internet上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1章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1.常识 (1)计算机常用术语:位(bit)、字节(byte)、存储容量(KB,MB, GB,TB)、ASCll码 (2)计算机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信息处理、自动控制、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系统等 (3)微型计算机工作平台:视窗、网络、多媒体等 (4)计算机病毒的常识:定义、来源、特点、表现、预防与清除 (5)软件的知识产权常识:商品软件、共享软件(shareware,PD)、自由软件(freeware) 2.硬件系统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功能框图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及其主要功能 ①主机: ·中央处理器(CPU) ·内存(ROM、RAM) ②外设: ·外存(软磁盘、硬磁盘、光盘)。 ·输入/输出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显示器、打印机) ·其他外部设备(声卡、网卡、调制解调器) ·软磁盘、硬磁盘、只读光盘的使用常识 键盘、鼠标器的使用常识 ·软件系统 机器指令与计算机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编译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工具软件)和应用软件 程序设计的常用术语:源程序、目标程序、运行程序、编辑、编译、解释 人机交互方式 第2章操作系统—Windows2000/XP 1.操作系统的应用基础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一)基本说明 中文名称:计算机图形学基础课程代码:16JS062 总学时/学分:48/3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二)课程属性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课,主要介计算机图形学的经典核心体系:图形系统、二维图形生成、几何变换、二维与三维观察、三维对象(实体造型与曲线曲面)、真实感图形技术、交互技术及动画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对计算机图形学原理的理解和图形编程技术的掌握。 2.课程与课程群的联系 本课程与《Java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线性代数》等基础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图形方面的基本知识。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在学习本课程之前,需对相关课程(群)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前修课程:《Java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这些课程对本课程学习起着基础铺垫作用。 二、教学设计 (一)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 本课程是一门理实融合、教学做一体的理论课程,着眼于满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遵循“基础/应用”的导向原则,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紧紧围绕应用型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设计、选择和实施,以“必需、够用、适度超前”为度,突出打牢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或研讨式、案例式、专题式、项目式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主动思考、勤于实践、知行合一,逐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计算机类项目开发过程中实际问题、沟通交流与团队协作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 以《Java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线性代数》等课程为基础,紧紧围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准确把握本课程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群中的定位和作用,以能力为本位,强调打牢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基础,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打破以知识

计算机监控系统管理制度

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机监控系统管理制度 部门:万宝沟电站 年度:2016年度

计算机监控系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万宝沟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管理,确保计算机监控系统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包括:运行管理、维护管理、技术管理、安全管理。 第三条适用范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管理。 第二章运行管理 第四条电站是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部门,贯彻执行计算机监控系统各项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和管理制度;负责保障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相关设备正常工作所需条件,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系统运行率指标负责;负责电站计算机监控相关设备的日常巡视;负责自动化数据可靠上传、缺陷处理等维护、定检工作。 第五条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安全是电站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集中中心负责计算机监控系统软硬件的管理和维护,运行值班人员负责在操作员站上监视和控制。 第六条运行值班人员对计算机监控系统各设备进行定时巡检,及时发现计算机监控系统异常情况,并及时汇报处理。巡检内容应包括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各主机是否运行正常,各设备运行指示灯指示应正常,监控程序数据正常刷新,和各监控装置、智能设备通讯正常,监控功能正常。 第七条运行人员可按照现场运行规程的规定,对监控装置进行断电复位等简单缺陷处理工作。 第八条监控主机经验收合格投入运行后,如无特殊情况不得退出监控程序。 第九条运行人员严禁修改监控系统数据、配置,严禁在监控画面私自添加用户帐号和更改监控画面。 第十条运行人员如果发现监控装置设备紧急故障,如设备电源起火、有冒烟现象等,应立即断开监控装置电源,缓解故障情况后,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第三章维护管理 第十一条电站维护专责对电站所有监控计算机及信息进行统筹管理,对电站所有监控计算机、设备进行登记、造册备案和维修;对软件系统进行维护和改造。 第十二条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维护包括:系统故障后的系统软硬件、应用软件重新安装、根据运行需要对原有系统的功能完善,数据及系统备份,以及版本的升级等。 第十三条凡在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设备上的检修、试验、故障处理等工作,包括软件的修改、测试、对网络及硬件的维护等,必须办理工作票。 第十四条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验收应按设备检修的验收规范进行。 第十五条应用软件(逻辑控制程序、数据库、画面及配置文件等)和硬件的更改必须经电站批准,重大技术更改须经总工程师批准。修改工作完成后需填写《计算机监控系统软硬件修改记录表》,集控中心定期进行检查。 第十六条电站根据定期工作计划,每月对计算机监控系统进行一次检测维护,并填写《计算机监控系统日常维护检测表》,班组审查、存档。 第十七条在对软件、监控程序、数据库、通讯规约、配置文件等进行修改之前及修改完成后均需对系统进行备份,以备意外情况下的及时恢复。 第十八条未经电站负责人批准,不允许任何人改变计算机监控系统网络拓扑结构。禁止计算机监控系统与Internet及其他系统连接。 第十九条计算机监控系统必须使用专用磁盘。 第二十条维护人员应定期对监控程序、数据库、通讯规约、配置文件、历史记录进行备份,应有不少于两份的可用备份,并存放于不同介质与不同地点。 第二十一条新增监控设备需经相应的验收程序后,方可投运。 第二十二条电站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各装置由运行人员负责清洁。 第二十三条电站应建立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定期巡检、定期校验、轮换规定,建立巡检记录簿、检验记录簿、缺陷处理记录簿,上述各项工作均应详细记录在相应的记录簿上。

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体育教学论属于体育教育专业基础课;总的培养目标就是利用教学论原理结合体育锻炼的实际,使学生掌握体育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内容 体育教学论的基本概述,构成体育教学论的各个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学习体育教学论的意义,体育教学模式,如三段式教学模式、目标学习模式、小群体学习性的模式。 理解内容:体育教学原则,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研究,课程教学的管理与组织。 掌握内容: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规律,体育教学的主体,包括体育教师和学生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体育教学评价,体育教学环境的创设。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要求】了解体育教学论学科基本概况,掌握本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意义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重点:现代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与发展概述、“体育教学全景图”及对体育教学基本要素的分析。 第一节体育教学论概述

一、教学论的形成与发展小史 二、体育教学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近代体育教学理论问题研究的起步 四、现代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与发展概述 第二节体育教学诸要素的分析 一、“体育教学全景图”及对体育教学基本要素的分析 二、体育教学基本要素与本教材各章的关系 三、本教材对体育教学论的定义 第三节学习体育教学论的意义和要点 一、学习体育教学论的意义 二、学习体育教学论时的注意事项 第二章体育教学目标 【教学要求】正确理解体育目标的基本理论知识,体育目标与体育学科功能、价值的关系,以及体育教学目标的结构特征和体育教学目标评说。 【教学内容】重点: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学科功能、价值的关系,体育教学目标的内部要素。 第一节体育教学目标概述 一、体育教学目标以及相关的概念 二、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学科功能、价值的关系 三、合理制订体育教学目标的意义 第二节体育教学目标的结构

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培训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 培训课程教学大纲 (中级) 浙工大之江学院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一、制订的依据 本大纲制订的主要依据是参照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国家职业标准的基本要求,并参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业技能培训理论课程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地区和在校生的特点制订该大纲。 采用教材:国家统一试题库不同模块的培训教材。 二、性质与任务 随着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的发展、推广和普及,越来越多的行业及部门已将其作为一种必备的基本工作技能,相应的培训及技能鉴定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需求。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是原劳动部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提高劳动力素质和促进就业,加强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新兴职业技能培训考核工作,根据劳部发[1996]19号《关于开展计算机及信息高新技术培训考核工作的通知》授权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组织实施的社会化职业技能考试。开展这项考试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推动高新技术在我国的迅速普及,促进其得到广泛应用,提高应用人员的使用水平和高新技术装备的使用效率,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对高新技术应用人员的择业、流动提供一个应用水平与能力的标准证明,以适应劳动力的市场化管理。本课程的培训正是为了适应这一需要而设置的。 三、基本要求和内容 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的培训面向全体劳动者。 本课程突出针对性、典型性、实用性,注重实践环节,兼顾理论知识。学员学完该课程后,将在理论与职业技能上得到系统的训练,达到国家职业技能的鉴定要求。 四、教学大纲和课程安排: 培训和考试以实际操作为主,考试方法是在计算机上使用相应的程序完成具体的作业任务,重在考核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能力。采用模块化的培训考试设计,根据不同领域中的计算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1090132 课程名称:计算机图形学 英文名称:Computer Graphics 学时与学分:2总学时:32实验学时:0课内上机学时:8 先修课程要求:大学数学、工程图学、C语言 适应专业:交通设备信息工程 参考教材: 1、Donald Hearn,M. Pauline Baker ,Computer Graphics (C Version),Prentice Hall ,1997; 2、陆润民等,计算机绘图,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教材); 3、孙家广等,计算机图形学(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课程简介: 计算机图形学是关于计算机图形技术的科学,它是研究用计算机生成、处理和输出图形的一门新兴学科,是CAD/CAM技术以及信息化设计、制造及图像处理的重要技术基础。本课程着重研究怎样将工程技术人员获得的数据、几何模型等信息或设计思想用计算机数字化模型和图形表达,是工程技术人员表达和交流设计思想和信息的一门现代化工具课程。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交通设备信息工程专业应该选修的一门学科基础课。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数结合的能力和图形程序设计能力,为图形的数学处理、后续课程的学习、图形软件开发打下必要的基础。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学习应用高级语言编制图形程序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学习各种基本图形生成算法;学习常用的图形变换和图形处理算法;培养开发图形程序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计算机图形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2、了解基本的图形数据结构; 3、掌握常用的图形生成算法; 4、掌握常用的图形几何变换和观察变换方法; 5、了解通用的图形标准; 6、掌握常用的三维对象表达方法; 7、掌握基于一种图形软件包的图形程序设计方法。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重点难点 基本内容: 1、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 2、计算机图形系统; 3、图形标准及图形软件包; 4、输出图元及其属性; 5、二维几何变换及二维观察; 6、三维物体的表达; 7、三维几何和建模变换; 8、三维观察。 重点:图形生成、图形变换、图形程序设计。

监控系统技术要求规范书

实用文档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技术要求 XXXX公司 O—四年十月

文案大全

招标项目技术要求 说明:对于招标文件中标有“ * ”下画线的条款,投标人必须满足;对这些条款的偏 离可能会导致废标。 1适用范围及工程概况 1.1适用范围 本项目要求书适用于 10kV & 0.4 kV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项目 所用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满 足实现高、中、低压设备智能化监控的集成。 1.2 工程概况 本项目变电所为10kV 变电站和0.4 kV 变电所,工程内容为 10kV 变电站增加一台高压配电设 备,0.4kV 变 电所增加相应的一套低压配电设备。 投标单位需将0.4 kV 变电所按照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要求进行系统集成,具体要求如下: 1.2.1按要求提供系统后台硬 件及软件,软件必须有免于买方第三方侵权起诉的完整知识产权。 1.2.2设计并实施系统综合布线,该布线内容除网络布线外尚需包含低压柜等智能设备的通讯网络系 统的二次接线设计、端子排布置设计和供货及现场接线等。 1.2.3*提供智能仪表 YYEL2000系列硬件和配套的通讯接口软件,并接入监控系统,要求监控系统完 整采集中标设备可提供的有关参数如: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数、有功电度、无功电度等。 1.2.4提供系统所需的操作台、椅、控制柜等。 2供货范围及工程要求 *投标方必须是施耐德公司电力配电监控系统的系统集成商,并且须具有相关的授权书资质; 近三年内具有两个以上的电力监控系统的系统集成业绩。 2.1 *低压开关柜上的多功能智能型电力参数测量仪必须为 液晶显示屏、 10 模块、通讯接口等。 2.2设备的生产制造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 卖方责任范围 负责提供所供系统(设备)与其它系统(设备)的接口要求,配合相关的接口设计。 提供所供系统(设备)的技术文件、拓扑图、技术资料及与其它(系统)设备的接口设计。 YYEL2000系列,每台仪表应配置大屏幕 2.3 设备的包装及运输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4 设备的交货地点:XXXXX 工地。 2.5 设备的交货日期:合同签订生效后 1个月内。 2.6 设备的现场安装、调试:现场条件具备后进场。 3.1 负责监控系统的设计、生产、安装调试。 3.2 3.3 3.4 负责对买方技术人员的培训。

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小学语文教学论是新疆电大开放教育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它的任务是拓宽学员本学科的知识, 加深理论认识, 以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 使之更好地适应四个现代化需要,适应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的需要。 本课程4学分,在第四学期开设。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使学员树立正确的小学语文教育思想, 掌握小学语文的教育目标、原则和方法, 理解小学语文学习的基本理论, 理解提高小学语文学习效率的理论和方法, 掌握组织和实施听说读写训练的方法和步骤, 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能力层次要求。 了解:指能知道名词、概念和知识的基本内容。 理解:指能领会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能解释有关概念和原理的区别与联系。它是在"了解"基础上提高了的能力要求。 掌握:指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分析和阐述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它是在"理解"基础上更高一层的能力要求。 三、教学方法和学习形式建议 1.《小学语文教学论》是一门应用理论基础课,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不仅要学习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思想、基本理论和方法,而且要用这些思想、理论、方法分析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 特别是学员的自我教学实践)。 2.按照开放教育试点的学习方式,本课程应以自学为主,在学习文字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习指导书和网上资源,提高自学能力和效率。 3.面授教学辅导应侧重于理论性强的部分,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讲清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思路与学习方法。 4.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突出重点,培养学员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媒体的说明 本课程的教学媒体有: 1.《小学语文教育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学习的主教材。 2.《小学语文教育学课程学习指导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学习本课程的辅导教材。它的主要内容是:各章节的知识结构;教学重点、难点的解析;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主教材内容的补充阐述;各种形式的练习及考核、测试题等。 3.网上资料。 五、平时作业 本课程有平时作业,平时作业成绩要计入期末总成绩。所有学员都应该认真完成。 第二部分教学要求与内容 第一章小学语文课程 教学要求: (一)了解课程与小学语文课程设置的一般理论。

计算机培训教学大纲

计算机培训教学大纲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计算机培训教学大纲 长岭县东鹏职业培训学校 计算机培训教学大纲 一、制定依据 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本大纲依据《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岗位职业标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而制定。 二、课程教学目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第一层次的课程,本课程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学习计算机的概念和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下列要求:具有计算机的初步知识;掌握微机的基本操作技能;了解操作系统概念并掌握Windows的有关知识及使用;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的使用;了解计算机病毒知识及处理方法;具有计算机网络的初步知识。 (一)整体教学设计 (1)理论知识与上机操作紧密结合,突出上机操作环节; (2)每一教学单元列出学习目标和重点,配合的操作实例综合本教学单元知识点,设计的操作实例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学生完成实例后,不仅理解和掌握本单元学习重点,也全面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3)每个任务分为“任务要求”、“任务目标”、“基础知识”和“任务实现”4部分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过程符合学生认知习惯,达到老师易教,学生易学的效果。

(二)单元教学设计 (1)计算机基础知识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领域;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了解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了解信息安全与知识产权(2)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分类;了解Windows XP基础知识;使用汉字输入法;管理文件和文件夹;设置Windows XP (3)文字处理软件Word 了解Word 2007基础知识;设置文字和段落格式;设置页面和打印文档;使用表格;使用图形和图片;使用文本框和艺术字 (4)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工作簿的创建、保存,工作表的插入;作表的编辑及格式化;工作表数据处理;公式和函数;数据的图表化 (5)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演示文稿的创建;;幻灯片的制作、美化;幻灯片的动画效果设置,创建超链接;演示文稿的放映设置;演示文稿的打印、打包及发布(6)计算机网络基础 了解Internet基础知识;浏览与搜索Internet信息;利用电子邮件 传递信息;使用压缩/解压缩软件与杀毒软件。 附件: 计算机培训课时安排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10053 课程名称:计算机图形学 英文名称:Computer Graphics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72 学分: 适用对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先修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高等代数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计算机图形学是研究计算机生成、处理和显示图形的学科。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人们越来越强烈地需要和谐的人机交互环境:图形用户界面已经成为一个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图形的方式来表示抽象的概念或数据已经成为信息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理解图形绘制的基本算法,学会初步图形程序设计。 英文简介: Computer Graphics is the subject which concerned with how computer builds, processes and shows graphics. Its importance has been shown in people’s more and more intensively need for harmony human-machine interface. Graphics user interfa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software. It is a significant trend to show abstract conception or data in graphics way. Through the learning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could master Computer Graphics’basic theories and methods,understand graphics basic algorithms and learn how to design basic graphics program.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计算机图形学》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二、三维的图形的计算机绘制方法,理解光栅图形生成基本算法、几何造型技术、真实感图形生成、图形标准与图形变换等概念和知识。学会图形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为图形算法的设计、图形软件的开发打下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概念; 2.了解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应用; 3.掌握图形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监控系统管理制度

精心打造 计算机监控系统管理制度 部门:万宝沟电站 年度:2016年度

计算机监控系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万宝沟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管理,确保计算机监控系统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包括:运行管理、维护管理、技术管理、安全管理。 第三条适用范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管理。 第二章运行管理 第四条电站是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部门,贯彻执行计算机监控系统各项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和管理制度;负责保障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相关设备正常工作所需条件,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系统运行率指标负责;负责电站计算机监控相关设备的日常巡视;负责自动化数据可靠上传、缺陷处理等维护、定检工作。 第五条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安全是电站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集中中心负责计算机监控系统软硬件的管理和维护,运行值班人员负责在操作员站上监视和控制。 第六条运行值班人员对计算机监控系统各设备进行定时巡检,及时发现计算机监控系统异常情况,并及时汇报处理。巡检内容应包括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各主机是否运行正常,各设备运行指示灯指示应正常,监控程序数据正常刷新,和各监控装置、智能设备通讯正常,监控功能正常。 第七条运行人员可按照现场运行规程的规定,对监控装置进行断电复位等简单缺陷处理工作。 第八条监控主机经验收合格投入运行后,如无特殊情况不得退出监控程序。 第九条运行人员严禁修改监控系统数据、配置,严禁在监控画面私自添加用户帐号和更改监控画面。 第十条运行人员如果发现监控装置设备紧急故障,如设备电源起火、有冒烟现象等,应立即断开监控装置电源,缓解故障情况后,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第三章维护管理 第十一条电站维护专责对电站所有监控计算机及信息进行统筹管理,对电站所有监控计算机、设备进行登记、造册备案和维修;对软件系统进行维护和改造。 第十二条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维护包括:系统故障后的系统软硬件、应用软件重新安装、根据运行需要对原有系统的功能完善,数据及系统备份,以及版本的升级等。 第十三条凡在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设备上的检修、试验、故障处理等工作,包括软件的修改、测试、对网络及硬件的维护等,必须办理工作票。 第十四条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验收应按设备检修的验收规范进行。 第十五条应用软件(逻辑控制程序、数据库、画面及配置文件等)和硬件的更改必须经电站批准,重大技术更改须经总工程师批准。修改工作完成后需填写《计算机监控系统软硬件修改记录表》,集控中心定期进行检查。 第十六条电站根据定期工作计划,每月对计算机监控系统进行一次检测维护,并填写《计算机监控系统日常维护检测表》,班组审查、存档。 第十七条在对软件、监控程序、数据库、通讯规约、配置文件等进行修改之前及修改完成后均需对系统进行备份,以备意外情况下的及时恢复。 第十八条未经电站负责人批准,不允许任何人改变计算机监控系统网络拓扑结构。禁止计算机监控系统与Internet及其他系统连接。 第十九条计算机监控系统必须使用专用磁盘。 第二十条维护人员应定期对监控程序、数据库、通讯规约、配置文件、历史记录进行备份,应有不少于两份的可用备份,并存放于不同介质与不同地点。 第二十一条新增监控设备需经相应的验收程序后,方可投运。 第二十二条电站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各装置由运行人员负责清洁。 第二十三条电站应建立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定期巡检、定期校验、轮换规定,建立巡检记录簿、检验记录簿、缺陷处理记录簿,上述各项工作均应详细记录在相应的记录簿上。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四年制普通本科) ■说明部分 1、课程得性质、任务 《课程与教学论》就是教育系教育学、公共事业管理(教育)、初等教育专业普通本科所开设得专业基础课,属必修课程,也就是师范类普通本科得公共必修课。本课程任务向学生系统传授关于课程与教学论得基本知识,了解课程编制与教学得一般原理;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课程开发与编制、教学设计与评价得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课程教学实践作一般得分析与运用。 2。教学得基本目标 学生具备必要得教育学通论与教育心理学知识。在此基础上,由教师引导学习并研究课程与教学得基本理论,包括课程与教学得概念、历史发展过程、形态,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校本课程,以及教学得功能、本质、教学目得与任务、教学原则、教学中得师生关系、教材得使用、教学模式方法、教学基本技能、信息化教学设计等相关内容、 3.适应专业与学时数 本课程大纲适合教育系教育学、共事业管理(教育)、初等教育专业以及师范类普通本科各专业。教学时数42学时、 4。与其她课程关系 本课程就是教育学知识谱系里专门对课程与教学问题作系统得介绍与研究,与教育学通论以及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有密切得联系、 5.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期末成绩构成为:平时出勤、课堂讨论、作业占等占35%,期末闭卷笔试占65%。 6.推荐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课程与教学论》,王本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课程理论》,施良方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教学论》,李秉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现代教学论》,裴娣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原理》,[日]佐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盛群力等编译、《现代教学设计应用模式》浙江教育出版社、 7.主要教学方法与设备要求

计算机信息教学大纲

计算机信息教学大纲.《计算机信息》教学大纲

一、教学要求 1、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掌握Windows 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Windows环境下Word、Excel、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因特网(Internet)。具有计算机安全使用和计算机病毒防治的知识。 2、教学内容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使用;Word的功能和使用;Excel 的功能和使用;PowerPoint的功能和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 3、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强调上机实践环节,强调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 二、课时分配 序号内容理论课时实践课时 计算机基础知识10 30 1

的操Window15252 五笔字型输入20320 文字处20 4 30 - 2 - 演示文稿制作20 10 5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5 6 25 7 90

150 计小 240 计合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30课时+10课时实践) 1、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学生应了解计算机的应用及其发展;二进制及其特点;计算机对数据的编码;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的安全操作,病毒及其防范。 2、教学要点:二进制的应用与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3、基本内容 1)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与展望 2)二进制与计算机 3)ASCII码、计算机对汉字的处理 4)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内、外存储器;I/O设备;基本软件。 5)计算机的安全操作、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 第二章 Windows的操作(30课时+10课时实践) 、教学目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逐步熟练掌Window的使用方法 、教学要点Window的基本操作、文件和文件夹、资源管理器、应用程序的数据交换 - 3 - 3、基本内容 1)操作系统的功能 2)Windows的启动与退出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基本技术

,第二篇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基本技术 任务一、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子任务一、电站主控层的计算机监控原理 电站主控层(主要由上位机组成),介于电网层与现地控制层之间,是操作员监控运行过程的主要窗口,负责对控制过程的“控、监、传”。其“控”,就是将“人”的操作信息送入控制系统,实现运行状态的转换,其“监”,就是对系统的数据库进行管理,进而实现信息处理和送达,其“传”,就是在电网层与现地控制层之间实现信息的传递。在水电站主控层安装有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历史数据库、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管理系统、实时数据库管理系统、上位机软件系统和人机接口界面等。现地控制单元层的数据首先采集进入实时数据库,一方面,上位机软件根据设定的时间,通过实时数据库管理系统定时访问实时数据库的数据,并定时刷新人机接口界面,这样便于操作运行人员了解整个电站的运行情况;另一方面,实时数据库的数据定时存储入历史数据库,历史数据库可以由历史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操作运行人员可以一次通过人机接口界面、上位机软件和历史数据库管理平台对历史数据进行管理、修改和查询等操作。此外,实时数据库可以通过上位机中的远程通讯软件与电网层进行数据交换。主控层原理见(图2-1)。 图2-1 电站主控层的工作原理简图

子任务二、现地控制单元层计算机监控原理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现地控制单元主要包括机组现地控制单元和开关站及公用设备现地控制单元。其中,机组现地控制单元主要在现场对机组运行实现监视和控制。它需要直接与水电站的生产过程接口,对发电机生产过程进行监控,运行中要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和设备运行监视,同时通过局域网与监控系统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以及完成自诊断等。同时,它要协调功能层设备如调速器、励磁装置、同期装置、备自投装置等与现地控制单元的的联动以完成调速、调压、调频以及事故处理等快速控制的任务。在上位机系统出现故障或退出运行时,现地LCU应能够正常运行和实现对水轮发电机组发电的基本控制。而开关站及公用设备现地控制单元主要完成对开关站以及公用设备的计算机监控。现地LCU主要技术有: 1.水轮发电机组的测量 水轮发电机组的测量主要包括电量和非电量的测量。电量包括交流电参数和直流电参数。非电量包括水位、油位、压力、温度等。 2.水轮发电机组的顺序控制 水轮发电机组的顺序操作功能是机组现地控制单元中自动控制的组成部分,是实现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的基础,其任务是按照给定的运行命令自动地按规定的顺序控制机组的调速器、励磁设备、同步装置和机组的自动化原件,实现机组各种工况的转换。常规机组通常有停机、发电和调相三种运行状态。机组的顺序操作主要是机组三种运行状态的转换,实际运行中,也包括发电、并网、空载、空转等运行状态的转换。 1)水轮发电机组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目前在水电站中广泛应用的计算机监控系统现地控制单元是以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和人机接口界面(触摸屏)为控制核心的。PLC的输入输出原理如图所示:

《英语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Syllabus for 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19400070、课程总学时45学时(25/20)、周学时3(2/1)、学分:2分、开课学期:第6学期。 1.课程性质 《英语教学论》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一门必修课程,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引导英语师范生学习课程教学改革新理念, 树立交际语言教学观;学习语言学、心理学、二语习得等外语教学理论和外语学习理论,学习不同的英语教学法思想,掌握英语课堂交际语言教学技能;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培养学生实践教学和反思教学能力,逐步提高对英语教学的认识能力,为师范生将来从事英语教育事业奠定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适用专业与学时分配 适用于英语教育专业。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

3.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I.教学目的:通过《英语教学论》课程的学习,帮助英语师范生具有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和职业规范与师德,掌握一定的外语教学理论和外语学习理论,了解交互性语言教学的课堂教学理论基础,培养英语教学实践经历和反思教学的的能力,促进师范生在学术上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 II.教学要求:教师通过多媒体讲授英语教学理论、教学流派、课程标准和教学原则等知识后,组织师范生进行小组为单位的教学内容演示等教学实践活动,

提高师范生对英语教学本质的认识,使他们一定的理论高度,具备反思教学的可 持续发展的能力,逐步完善自己的英语教学能力。 4.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本课程是在第6学期开设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学生已经学习了英语专业的一 些基础课程以及一些相关的通识课之后才开设,本门课程的开设对巩固和提高英 语教师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会起到积极作用。它既能够优化教育理论课程,如心 理学、教育学等,同时也能够检验学生对所学英语专业知识的把握程度及综合运 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 1.Paul Davies, Eric Pearse Success in English Teaching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5 2.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3.舒白梅,《现代外语教育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 推荐参考书: 1.Claire Kramsch: 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2.Diane Larsen-Freeman ,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econd edition 2002年。 3.Harmer, J. How to teach English.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4.H. G. Widdowson: 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5.Jane Aronld: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6.Ur, Penny. 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年。 7.顾日国, 《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8.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