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术后合并的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分析

妇产科术后合并的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分析
妇产科术后合并的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分析

妇产科术后合并的左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分析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深静脉血栓

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4-0b-02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妇产科手术及产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导致肺栓塞威胁患者生命,或造成下肢障碍,影响生活质量。故对本症应提高认识,加以重视,做好予防和积极治疗。现将本人在治疗中遇到的6例妇产科术后及产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我院自1988年10月至1993年12月共行妇科手术2135例,剖腹产503例,顺产3512例发生术后及产后dvt 6例,其中妇科术后4例(0.19%)剖腹产术后1例(0.2%)顺产后1例,(0.028%),发病年龄26~55岁,平均40.5岁。4例妇科手术均为子宫肌瘤,切除全子宫+双附件,两位孕妇均为孕高症(bp150/90~

bp160/100mmhg,下肢浮肿i++)一位巨大儿,分娩前进行静卧休息、降压、利尿等治疗。术前检查出、凝血时间均正常,麻醉均用硬膜外,手术时间为30~120分钟术后均用止血药。

1.2 临床表现

发病时间;术后5~16天。以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t37.5~39℃)。下肢疼痛、肿胀、皮肤苍白、皮温低,活动加重,腓肠肌压痛明显,

如何预防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如何预防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目的为了探讨骨科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骨科使用手术治疗的患者68例,使用抽签方式将这些患者平均分成两组,预防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患者34例,为对照组中的患者提供深静脉血栓检测,为预防治疗组中的患者提供预防措施,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预防措施和治疗效果。结果预防治疗组有2例患者在骨科手术后产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9%,对照组有8例患者在骨科手术后产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3.5%,对比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照组明显比预防治疗组高,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使用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术后极易产生深静脉血栓,提高预防措施能有效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标签:深静脉血栓;骨科;手术;预防措施;治疗方法 深静脉血栓指的是在深层静脉中血液凝结异常产生的,通常发生在骨科手术后,致病原因主要包括:静脉壁受损、血液流动过缓、血液凝结度较高,形成血栓后难以消融,同时向四肢扩散,在深层静脉主干沉积,这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有数据显示,手术后加强对患者预防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文章回顾分析在我院骨科使用手术治疗的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预防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骨科使用手术治疗的患者68例,使用抽签方式将这些患者平均分成两组,预防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患者34例。预防治疗组中男性21例,女性13;年龄37~78岁,中位年龄为(59.3±3.1)岁;按照骨折原因进行分类,11例高空坠落、14例车祸、9例压伤;手术类型:13例髋关节置换术、11例脊柱手术、10例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10;年龄41~77岁,中位年龄为(55.7± 2.8)岁;按照骨折原因进行分类,10例高空坠落、17例车祸、7例压伤;手术类型:15例髋关节置换术、6例脊柱手术、13例钢板内固定术。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分析。 1.2预防与治疗为对照组中的患者提供深静脉血栓检测。为预防治疗组中的患者提供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基础预防措施。手术前做好准备工作,手术流程应规范、认真,使用止血带时注意静脉内膜的保护,帮助患者提高患肢,以便促进血液回流,患者应遵医嘱多翻身,并按照自身情况多进行户外活动,术后注意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指征,适当补充体液;②机械预防治疗。手术后为患者进行积极护理,每隔3h对患者的患肢进行一次按摩,按摩时对患肢呈环状挤捏,每次按摩时间不能低于20min,手术后12h内为患者提供5000U低分子肝素,使用皮下注射方法;倘若效果不理想,可以使用足底静脉泵治疗,对于使用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可以为其提供下肢康复器;③药物预防治疗。术后使用的药物主

重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预防

重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预防 静脉血栓栓塞是骨科、妇产科、脑系科等大手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thrombosis,DVT) 和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临床上轻者无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尤其对于肺栓塞来说,肺栓塞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在美国是继高血压、心肌梗死排序第3位的循环系统疾病。长期以来,我国医学界一直将PTE视为少见病,以致造成大量的漏诊、误诊,许多病人因此而致残、致死。急性PTE起病急,病死率高,在近期创伤、脊柱、下肢骨折后卧床,骨科手术后的病人中时有发生,而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误诊率仍高达80%左右。PTE 是住院期间较常见的肺部疾病和致死原因之一。 1、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形成的原因分析 1.1血流缓慢、静脉内膜损伤及血液高凝状态是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手术中脊髓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血流减慢; 麻醉时静脉壁平滑肌松弛,使内皮细胞受牵拉而胶质暴露;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肉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以及术中出血、输血等。大手术后,凝血因子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因而处于高凝和抗凝功能削弱状态。大手术后,因切口疼痛或其它问题须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 有时膝下垫枕呈屈曲状态,均可使血流缓慢,从而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大手术后的感染可致血管周围组织化脓性炎症,亦可损伤静脉管壁的内膜,使血小板黏附在病变的内膜上,进而发展成血栓。下肢深静脉是最常见的静脉血栓形成部位。

由于解剖因素,左下肢DVT的发生率高。大于35岁,肥胖以及术前长期住院,术后长期卧床的患者,常伴有静脉血流缓慢,故DVT的发生风险也升高。此外,合并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静脉曲张、有静脉血栓形成史及血凝异常疾病,均可增加围手术期发生DVT的风险。 1.2肺栓塞(pulmon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其发病率在心血管疾病中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占致死原因的第三位。手术是引起肺栓塞的高危因素。肺栓塞发生的危险程度与手术大小、手术时间和患者年龄密切相关。最常见的是静脉系统的血栓随血流堵塞肺动脉而发生的疾病,血栓多来自机体的深静脉,肺栓塞患者中约80%存在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在致死性肺栓塞的病例中,下腔静脉、髂总静脉、股静脉血栓出现的几率是腘静脉、足部静脉血栓发生率的3倍。 2、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临床表现 2.1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约50%~80%的DVT 可无临床表现。临床有症状和体征的DVT均由于血栓所致静脉壁炎变及静脉回流 障碍所引起的,因而其症状完全取决于受累血管的大小和部位以及血栓形成的范围和性质。DVT临床上常分为两类: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和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前者由于范围较小,临床症状可不明显,仅有小腿部疼痛和压痛以及小腿轻度肿胀(不超过健侧3 cm),Homa ns征(直腿伸踝试验) 阳性,Neuhof征(腓肠肌压迫试验)阳性。

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及预防

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及预防 一、概念 静脉血栓栓塞症(VET):是指血液静脉在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所致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静脉,以下肢深静脉为多。 深静脉血栓塞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所致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静脉,以下肢深静脉为多。 肺运动血栓栓塞症(PE):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肺循环功能障碍性疾病。 二、DVT形成机制 (一)静脉血流滞缓手术中脊髓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手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肉完全麻痹,失去了收缩功能,术后又因切口疼痛和其他原因如患者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致使血流滞缓,而其可能是DVT的首要因素。 (二)静脉壁的损伤:1、化学性损伤 2、机械性损伤 3、感染性损伤 (三)血液高凝状态是引起静脉血栓的基本因素之一,各种大型手术可引起高凝状态和血小板黏聚能力增强;术后,血清前纤维蛋白溶酶活化剂和纤维蛋白溶酶二者的抑制剂水平均升高,从而使纤维蛋白溶解减少。而开放性创伤患者大剂量应用止血药物止血,也可使血液呈高凝状态。 下肢DVT的类型: 1、中央型:血栓局限于髂股静脉,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和局部沿静脉行程的压痛,可有静脉曲张。

2、周围型:血栓局限于小腿深静脉丛,表现为小腿肿胀疼痛和压痛,Homans(+),即将足背屈使腓肠肌紧张时可激发疼痛。 3、混合型:血栓弥漫于整条深静脉系统,表现为患肢明显肿胀、疼痛和压痛,沿股静脉行程可摸到其条索状肿块,病人行走较困难。 三、现代护理的发展方向——防治结合 预防在先,加强评估,及时处理深静脉血栓重在预防 (一)预防DVT首先正确评估病人,评估对象:大手术后、各种卧床病人。 评估内容:1、询问患者的健康史,既往有无疾病、手术等诱因 2、评估测量双下肢大、小腿同一部位周径,了解患肢色泽、温度、感觉、脉搏强度,了解有无肺栓塞症状。 3、询问患者已卧床时间,如入院时已卧床一段时间,需经相关检查确诊是否发生DVT,无DVT者,采取预防措施,已形成深静脉血栓者,执行DVT护理措施。 (二)DVT的辅助检查:1、血浆D二聚体 2、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 3、静脉造影:是DVT诊断的金标准 4、放射性核素血管扫描检查 5、螺旋CT静脉造影 (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风险评估表 骨科大手术患者VET的危险分度

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概述:静脉血栓栓塞(VTE)为住院患者头号潜在、可预防的死亡原因,为手术后患者严重、可预防的并发症。有文献表明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手术后VTE发病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患者。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当深静脉中形成血块时,即发生深静脉血栓,最常见于胳膊和腿、当深静脉血栓脱落到肺部时,即是肺栓塞。每年因静脉血栓栓塞夺去患者生命大概10万名。 二、手术后患者VTE高危风险因素: 1.做手术本身增加VTE风险 2.手术后很多患者卧床时间长,血流缓慢。 3.之前有过VTE者,再发风险增高。 4.其它VTE危险因素:肥胖、肿瘤、家族史、抽烟或慢性疾病。 三、术后预防VTE3要素(在医师指导下,需手术当晚住院的手术患者,应采取VTE预防措施): 1.下地活动(Walking):下床,行走,每天至少3次、尽量多的努力下床、行走(即使一步或两步),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至关重要。 2.连续压缩装置(SCD):躺或坐时佩戴SCD——包裹小腿的袖套,启动时挤压腿部以保持血液流动。 3.术后超声检查,双下肢无血栓形成的患者建议穿弹力袜。 四、DVT症状 1.DVT症状包括肿胀,压痛,疼痛,和/或皮温高。 2.PE症状为呼吸困难和胸痛,呼吸时更明显。 3.VTE亦可无症状 五、DVT治疗

1.如果患者行骨盆或腹部肿瘤手术,或髋、膝关节置换,医师或建议出院后短期服用血液稀释药物。 2.脊柱手术VTE:脊柱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尤其高,由于术后急性疼痛活动受限,术前存在的神经肌力减退或残障,以及其它血栓栓塞的高危因素等。如创伤或肿瘤手术后采用弹力袜和连续压缩装置、机械预防措施等安全有效,而脊柱手术后抗凝药物预防却未广为接受。鉴于抗VTE药物对凝血功能之影响,凝血功能受影响后局部血肿压迫脊髓、神经根可能造成严重之神将损害,目前包括NASS和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对脊柱手术后VTE预防用药,尚无统一的指南。

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评估量表Autar评分表

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评估量表(Autar评分表)姓名病区

备注:总分28分,低风险≤10分;中风险 11-14分;高风险≥15分体质指数=体重/身高2

贫血症包括镰状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溶血性贫血 护理指引:高风险患者使用持续下肢静脉泵加抗血栓袜 中风险患者使用抗血栓袜,必要时使用持续下肢静脉泵 低风险者主要鼓励患者做踝泵运动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干预方法 干预方法:患者术后采用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使用心电监护,术后2小时帮助患者活动肢体。具体活动措施:①用小枕垫高患者的脚后跟,使患者小腿悬空,与床面形成20-30度角为宜。②帮助患者进行双侧足踝运动,即踝关节的被动背伸、趾屈和内外翻的“环转”运动,频率15-20次|min,每个动作重复20次。③为患者按摩腓肠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等,按摩方向由肢体远端向近端,每侧肢体按摩5min。④膝关节伸屈运动频率15-20次|min,重复活动20-30次。⑤麻醉作用完全消失后,由护士帮助患者进行第一次翻身,此后间隔2h翻身一次。⑥清醒患者鼓励主动运动,包括进行深呼吸运动及踝关节主动背屈和跖屈运动,踝关节内翻和外翻运动,腓肠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和臀大肌的等长收缩训练。指导患者先呼吸10次,然后由肢体远端向近端依次进行踝关节主动背屈和跖屈运动,踝关节主动内翻和外翻运动,频率15-20次|min,腓肠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和臀大肌的等长收缩训练,每次动作保持收缩状态5s,放松5s,所有动作各重复20-30次。术后2h开始进行第1-3项活动,术后2-4h内进

行第4-5项,术后当日执行两次。术后1-7d若患者意识朦胧或昏迷时,继续进行1-5项,但要求增加活动量;意识清醒者,鼓励进行第6项活动。以上训练每天4次,分别在晨起、上午、下午及睡前指导患者进行;患者活动均在接受过统一培训的护士协助和指导下完成。 参考文献:《早期活动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中华护理杂志 2011月1月

(完整版)深静脉血栓Autar评分表

深静脉血栓(DVT )Autar 评估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科别: 床号: 住院号 : 一、深静脉血栓(DVT )Autar 评估表: 二、深静脉血栓(DVT )预防相关措施: 1、基本预防:下肢主动和被动肌肉舒缩锻炼 □ 2、物理预防:下肢气压式血循环促进治疗仪 □ 足底静脉泵治疗 □ 穿弹力袜 □ 运动疗法 □ 其它: 3、药物预防:从术后第一天开始抗凝预防用药,具体如下: 低分子肝素 □ 低分子右旋糖酐 □ 华法林 □ 利伐沙班 □ 其它: 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相关风险进行宣教,希望家属住院期间配合预防和治疗,但即便采取相关措施,仍然不可避免出现相关风险,造成不良后果,医护人员一并告知受委托人或监护人。 患者签名: 年 月 日 时 分 受委托人或监护人签名: 与患者关系: 年 月 日 时 分 医师签名: 年 月 日 时 分 评估项目与分值 年 龄 10-30岁 0分 体 重 指 数 (BMI ) 低体重 <18.5 0分 运 动 能 力 自由活动 0分 31-40岁 1分 平均体重18.5-22.9 1分 运动受限(需要辅助工具) 1分 41-50岁 2分 超重 23.0-24.9 2分 运动严重受限(需他人协助) 2分 51-60岁 3分 肥胖 25.0-29.9 3分 使用轮椅 3分 61-70岁 4分 过度肥胖 ≥30 4分 绝对卧床 4分 70岁以上 5分 ( 术前 评分 项目 ) 创 伤 风 险 头部受伤 1分 特 殊 风 险 口服 避孕药 20-35岁 1分 评估时机 胸部受伤 1分 35岁以上 2分 ①高风险人群入院24小时内,手术后患者即刻完成; ②≥15分者根据活动内容的改变及时评估,(至少每三天一次); ③<14分者每周评估一次。 脊柱受伤 2分 激素治疗 2分 骨盆受伤 3分 怀孕/产褥期 3分 下肢受伤 4分 血栓形成 4分 高 危 疾 病 溃疡性结肠炎 1分 (只选择一个合适 的手术) 外 科 手 术 小手术≤30min 1分 红细胞增多症 2分 择期大手术 2分 评估指引 静脉曲张 3分 急诊大手术 3分 分值范围 危险等级 慢性心脏病 3分 胸部手术 3分 ≤10 低风险 急性心肌梗死 4分 腹部手术 3分 10-14 中风险 恶性肿瘤 5分 泌尿系手术 3分 ≥15 高风险 脑血管疾病 6分 神经系统手术 3分 总分 静脉栓塞病史 7分 妇科手术 3分 评估人 骨科(腰部以下)手术 4分 评估日期

产科静脉血栓

产科静脉血栓(VTE)的预防及治疗 本指南已经母胎医学委员会和SOGC委员会审核同意 SOGC--加拿大妇产科学会 摘要 目的:明确围产期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为妊娠期妇女血栓形成的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提供指南,同时提供静脉血栓的诊断性试验、以及急性和长期治疗的要点。 方法:对妊娠期妇女进行特殊亚群分类,并提出合适的预防方案。 结果:静脉血栓是妊娠期及产褥期妇女死亡及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明确其发病的高危因素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能明显降低其发病率。 证据收集:采用Medline数据库收集资料,筛选出相关文章同时参照这些文章的参考文献。 建议:虽然在妊娠期妇女的I级研究中缺乏证据,但有充分的证据支持预防性治疗能明显降低非妊娠妇女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基于风险评估许多患者需要考虑预防血栓形成的治疗,包括既往有VTE病史并有血栓形成倾向长期进行抗凝治疗的妇女、既往有VTE病史的妇女、有血栓形成倾向但从未发生过VTE的妇女、以及行剖宫产术的妇女。采用小剂量普通肝素治疗能有效降低VTE的发生率。已经有妊娠期低分子肝素治疗VTE的应用,但经验有限。目前小剂量普通肝素是治疗VTE的标准方案。在VTE的初始治疗肝素化后,需要在整个妊娠期及产后6-12周进行维持抗凝治疗、或持续共3个月的抗凝治疗。 简介: 静脉血栓形成(VTE)是导致孕产妇发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妊娠期VTE 的发生率为0.5-3/1000次妊娠,早、中、晚期及产后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妊娠期VTE的发生有若干的高危因素,一旦发生VTE,必须尽快进行治疗,从而降低与之相关的肺栓塞病死率以及深静脉血栓DVT的扩展、栓塞后腿部综合征的发生率。 在既往有VTE病史的妇女,其VTE复发率可高达12%。预防性治疗比VTE发生后再进行治疗更能降低该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评估及护理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ICU主讲张敏参加人员 培训题目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评估及护理 一.深静脉血栓形成定义 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指血被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导致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以左下肢多见,若未于及时治疗,将造成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活和工作甚至致残。在急性阶段由于血栓脱落所引发的肺梗死是临床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 二.护理评估:是否静脉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 三.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血栓静脉远端回流障碍的症状,具体如下。 1.患肢肿胀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最常见的症状。急性期患肢组织张力,星非凹陷性水肿。皮色泛红,皮温较健侧高。肿胀严重时,皮肤可出现水疱。血栓部位不同,肿胀部位也有差异:①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者,整个患侧下肢肿胀明②小腿静脉丛血栓形成者,肿胀仅局限在小腿:③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者,双下肢出现肿胀。 2.疼痛.压痛和发热疼痛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①血栓在静脉内引起炎症,使患肢局部产生持续性疼痛:②血栓堵塞静脉,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患侧肢体胀痛,直立时疼痛加重。压痛主要局限在静脉血栓产生炎症反应的部位,如股静脉或小腿处。小腿腓肠肌压痛又称Homans征阳性。急性期因局部炎症反应和血栓吸收可出现低热。 3.浅静脉曲张属于代偿性反应,当主干静脉堵塞后,下肢静脉血通过浅静脉回流,浅静脉代偿性曲张。 4.股青肿是下肢静脉血栓中最严重的一种情况。临床表现为剧烈疼痛,患肢周围皮肤发亮,伴有水拖或血拖皮色呈青紫色,皮温冷足背动脉胚后动脉搏动不能打及。病人全身反应强烈,伴有高热神志淡漠,有时有体克表现。 四.护理措施 (一)非手术治疗护理/术前护理 1.休息与缓解疼痛急性期嘱病人10 -14日内绝对卧床休息,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幅度过大;禁止热敷、按摩患肢,以防血栓脱落。患肢宜高于心脏平面20-30om,可促进静脉回流并降低静脉压,减轻疼痛与水肿。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肢疼痛的时间部位、程度动脉搏动、皮肤温度、色泽和感觉:每日测量、比较并记录患肢不同平面的周径,注意固定测量部位,以便进行对比 3.饮食护理宜进食低脂高含纤维素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尽量避免因排便困难引起腹内压增高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二)术后护理 I.病情观察观察 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伤口教料有无出血、渗血;观察患肢远端皮肤的温度、色泽感觉和脉搏强度,以判断术后血管的通畅程度肿胀消退情况等 2.体位患肢宜高于心脏平面20-30cm,膝关节微屈,可行足背伸屈运动。恢复期病人

手术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措施(详细参考)

手术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措施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体腔内不正常的凝结,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血栓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甚至致残。未被诊断和治疗的DVT引起的肺栓塞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病死率极高。由于手术相关的DVT大多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易被忽视。因此,了解DVT的相关知识可帮助护理人员提高对DVT的警觉,对于围手术期的患者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减少DVT和肺栓塞的发生,降低患者住院日,医疗费用和病死率。 一围手术期患者DVT的发生机制 要预防DVT,就必须认识其危险因素。血流滞缓,血管内膜损伤,高凝状态是引起静脉血栓的3个重要因素。 导致高凝状态的遗传性因素 抗凝因子Ⅲ(AT Ⅲ)缺乏、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蛋白C活性抵抗、V因子和R5.6Q条带突变、高半胱氨酸血症、凝血素基因突变(2021A)、纤维蛋白溶酶原不足和血纤维蛋白溶酶原异常。 导致获得性高凝状态的因素 吸烟、肥胖、妊娠、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治疗、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抗磷脂综合征、恶性肿瘤、抗恶性肿瘤药物、骨髓移植综合征、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和炎性肠病。 评价术中术后DVT的易感倾向,应了解病人年龄、手术方式、既往DVT史和继发诱因。继发诱因包括长时间制动、瘫痪、恶性肿瘤、肥胖、静脉曲张和使用雌激素等。根据上述因素,可将DVT的危险因素分为高、中、低三级。 二DVT基本预防原则是早期运动和使用抗凝药物。 1.手术前: 术前准备常嘱病人禁食、禁水、洗肠并行胃肠减压。如补水不足常致病人处于“脱水”、血容量不足状态,致使血液浓缩,继而导致血液高凝状态。 2. 手术中: (1) 病人卧床、下肢制动(捆扎,压迫静脉)均会使下肢静脉血流缓慢、郁 滞,组织缺血并导致细胞代谢障碍,使局部凝血酶聚集和纤维蛋白溶解,致局部静脉血栓形成。卧床、下肢肌肉的泵血功能减退,加之捆扎,甚至压迫后,静脉回流障碍,最终发生下肢DVT。 (2) 麻醉导致周围血管扩张,肌肉麻痹、张力减退,泵血功能减退,静脉回流 减少、郁滞。 (3) 术中使用牵引器、压迫,术中器械直接损伤,甚至是手术时误伤、误切、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表

贺州广济康复医院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肺栓塞(PTE)风险评估表 患者性别年龄住院号入院诊断 根据下列风险因素进行DVT及PTE风险评估(是,请在相应项目前打√): 1 外伤或骨折部位是:8 脊髓损伤、瘫痪14 既往有无以下疾病史: 2 年龄:□<40岁、□40~60岁、□>60岁9 肢体需要制动①DVT或肺栓塞病史 3 骨科大手术(髋膝关节置换、髋部骨折固定)10 卧床②恶性肿瘤 4手术时间:□<45min、□>45min11 肥胖③下肢静脉系统疾病 5全麻12 吸烟史④有无服用避孕药史 6术中应用止血带13 血液高凝状态⑤糖尿病病史 7重度创伤⑥肾病综合症 ⑦血液系统疾病 DVT危险等级 (根据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及美国胸科医师协会抗栓溶栓治疗指南)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危险分度非手术患者危险分度 预防措施危险度判断指标危险度判断指标 低度危险手术时间 <45’ <40岁 无危险因 素 低度危险<60岁 无危险因 素 基本预防中度危险手术时间 <45’ 40~60 岁 无危险因 素 中度危险 >60岁 <60岁 无危险因 素 有危险因 素 基本预防 +物理预 防手术时间 <45’ 有危险因 素 手术时 间>45’ <40岁 无危险因 素 高度危险手术时间 <45’ >60岁 有危险因 素 高度危险>60岁 有多项危 险因素 基本+物 理+药物手术时间 >45’ 40~60 岁 有危险因 素 极高危手术时间 >45’ >40岁 有多项危 险因素 极高危>60岁 重度创伤、 卧床、有多 项危险因 素 基本+物 理+药物 +… 骨科大手术重度创伤脊髓损 伤 根据上述危险分度,您的风险为:□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预防措施:

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表

科室: 护理级别: 大同县人民医院 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及护理措施表2016.7.10护理部第一次制定姓名: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 入院日期:诊断: 项目 年龄(岁) 体重指数体重( kg) / 活动 创伤风险(术前评分 高危疾病 外科手术(只选择一个合适的手术)特殊风险口服避孕药 : 患者情况 10-30 岁 31- 40 41- 50 51- 60 61- 70 70以上 低体重<18.5 平均体重18.5- 22.9 超重23.0- 24.9 肥胖25.0- 29.9 过度肥胖≥30 自由活动 自行使用助行工具 需要他人协助 使用轮椅 绝对卧床 头部受伤 胸部受伤 脊柱受伤 骨盆受伤 下肢受伤 溃疡性结肠炎 红细胞增多症 静脉曲张 慢性心脏病 急性心肌梗死 恶性肿瘤 脑血管疾病 静脉栓塞病史 小手术< 30min 择期大手术 急诊大手术 胸部手术 腹部手术 泌尿系手术 神经系统手术 妇科手术 骨科(腰部以下)手术 20-35 岁 35岁以上 激素治疗 怀孕 / 产褥期 分值评估时间 1 2 3 4 5 1 2 3 4 1 2 3 4 1 1 2 3 4 1 2 3 3 4 5 6 7 1 2 3 3 3 3 3 3 4 1 2 2 3 总分

护士签名 护士长复评得分 / 护士长签字 抬高患肢、踝关节活动、股四头肌收缩 指导做深呼吸或吹气球及咳嗽动作、 使用弹力袜 护每 2h 翻身,主动屈伸下肢 理可能的情况下早期肢体活动、下床活动 措使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 施戒烟戒酒、 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药物 其它 护士签名: 患者 / 家属签字 备注:1、每累计分值中,危险等级≤ 10低风险,10-14中风险,≥ 15高风险。 2、低风险及以上的患者(≧ 10分)均须建立《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表及护理措施表》,并根 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预防措施。 3、高风险人群入院24h 内、手术后患者即时完成;≥15 分者根据活动内容的改变及时评估,(至少 每三天一次)﹤ 14 分者每周评估一次。 4、首次评分后报告护士长,护士长进行复评并签名,指导护士加强病人管理,定期巡视病人,了解 护理措施落实情况。 5、≥15 分高风险患者护士应立即通知医生,配合医生采取必要的治疗护理措施,并及时上报。 6、患者转科时,重新建立评估表,出院后由病区统一保管。

产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西医预防护理

产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西医预防护理 张宪芹,荣 艳 摘要:[目的]总结产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西医预防护理。[方法]对3 079例产妇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西医护理干预。[结果]产后产妇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产妇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产科;中西医;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34.018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12A-3194-0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由多种致病机制导致的血管性疾病之一,严重时DVT血块脱落沿血液循环至肺部,引起肺栓塞(PE)危及生命。孕产妇DVT的发生率,外国学者研究结果为0.1%~0.2%,国内报道妊娠期DVT发生率为0.013%~0.050%,产褥期为0.050%~0.061%[1]。现根据中西医基础理论及其发病机制,阐述预防或减少DVT的临床有效护理干预措施。 1 中医对产科DVT的理论 中医学称周围血管为经脉、脉管,辨证论治认为DVT属于中医学“股肿”[2],产科DVT则属于“子肿”“产后身痛”等范畴。1.1 妊娠DVT的病因病机 《沈氏女科辑要》说“妊娠病源有三大纲:一曰阴亏。……二曰气滞。……三曰痰饮。……”。孕后发病机制为:阴血虚、脾肾虚、气滞等。妊娠时阴血下聚以养胎元,孕期体内血容量增加,脾虚湿聚则血液流于四肢,气滞湿停造成血液流动缓慢,血脉凝滞而发病[3]。 1.2 产后DVT的病因病机 宋代《当归堂医从·产育宝庆集》指出本病的病因为气弱血滞。产褥期的生理特点为“多虚多瘀”,在分娩时因出血以及用力耗气,产妇气血俱虚,出现微热多汗等“虚”象;分娩后子宫缩复及余血浊液等“瘀”候。气为血帅,气虚则无力推动营血运行,产后正气的能量不足,感受寒邪,可致冲任不固,血脉凝滞收引,其次产后余血未净,滞留经脉,而下肢又为血脉之末,易发生血脉阻塞。清朝吴谦著《医宗金鉴》曰“产后闪挫,瘀血作肿者,瘀血久滞于经络……”则明确指出产妇发生DVT是因为产后长期卧床,肢体气机不利,气滞血瘀于经脉中,营血回流不畅。清代唐容川的《血证论》说“瘀血流注,亦发肿胀……”,在分娩时因产伤或手术伤害机体,可使局部气血凝滞,瘀血流注于下肢,导致DVT发生。 2 西医对产科DVT的理论 目前,学术界已经公认静脉血栓栓塞发病机制与Virchow三联征(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和血管壁损伤)有关[4]。①妊娠期血液多呈高凝状态,胎盘产生大量雌激素,促进肝脏产生各种凝血因子,妊娠末期体内纤维蛋白原也大量增加,加重了血液高凝状态。妊娠并存疾病及并发症产妇存在如下高危因素,如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可使红细胞聚集性加强,血小板的黏附能力增强,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引起血液流变学改变,造成血管壁损伤,促进血栓形成。②剖宫产手术操作损伤,或静脉穿刺均可导致血管内皮多处损伤,手术部位可释放凝血因子(如组织因子),激活血小板,也促进了凝血导致血栓形成。③妊娠期血容量增加30.0%~40.0%,静脉血管扩张、增长且张力降低;增大子宫的压迫,产后产妇卧床时间相对较长、肢体活动少;剖宫产麻醉可使外周静脉扩张和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手术时制动等因素造成下肢长时间不活动,造成血流缓慢,滞留于外周静脉系统。 3 产科DVT的治疗 以预防为主,发生DVT后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中医治疗早期多采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法,清代《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指出“产后多虚多瘀”治疗应“养血为主,稍参宣络……”。西医治疗主张溶栓、抗凝、降粘、扩血管等治疗。 4 预防产妇DVT的护理干预 4.1 饮食指导 《逐月养胎法》中载有“节饮食”“无大饥”“无甚饱”“调无味”之说,妊娠期间,孕妇需要选择营养丰富的食物并进行合理调配。产后则选择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及低脂肪食品,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煮烂去油,少量递进,忌食生冷、油腻、煎炒、肥甘、辛燥之品。 4.2 手法推拿预防 中医学根据辨证施治原理,对不同体质的孕产妇实施不同的按摩手法,常选择“散法”以达到活血散瘀、消肿散结、行气导滞[5],对产妇下肢由远端向近端进行按摩,从跟腱起自下而上做比目鱼肌、腓肠肌的挤压按摩,使其沿静脉血流方向形成压力梯度[6],可加快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改善肢体血流缓慢现象。 4.3 护理预防 ①《产孕集》中说“凡妊娠,起居饮食,……逸则气滞,……劳则气衰。”,孕期适度的活动和劳动利于气血流畅。产后尽早下床活动(行剖宫产手术者应在拔除尿管后)每天慢走4次或5次,每次10min~20min。②长期卧床的产妇经常变换体位,做下肢功能锻炼,如用力做跖屈背伸、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活动等,每天做4次或5次,每次10个~20个以促进下肢静脉的回流。③尽量不选择在下肢做静脉穿刺,以避免下肢血管壁的人为损伤和输液时的肢体制动。④严密观察DVT高危人群病情变化,发现下肢有酸痛及压痛、行走不利等异常情况要及时汇报医生,为病人赢得DVT预防和治疗时间。 4.4 机械预防 如有条件可以在产妇麻醉开始至术后下床活动前,采用下肢间歇式充气压力泵(IPC)[7]或医用弹力袜(ES)预防深静脉血栓。其次做产后体操训练,有利于气血流畅和腹肌、盆底肌肉的恢复。 5 结果 在我院3 079例产妇经过以上护理干预,8例剖宫产者出现下肢肿胀及感觉异常,经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未见异常,数日后病人症状消失,考虑为水钠潴留及其他因素,所有产妇产后6周门诊复查均未见异常。 6 讨论

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护理: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外科及妇产科手术后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病人患肢完全或部分功能丧失而致残,还可以发生致命性的肺栓塞(DVT)。 一、发病诱因 在患者中,发病前有近期手术史,发病一般在术后3~15d。主要包括骨科术后,剖宫产术后,妇科手术后,肺癌术后,甲状腺腺瘤摘除术后,以上均无血栓病家族史。 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分级 (一)危险度分级①低危:年龄<40岁,较小的外科手术(30min以内),无其他危险因素,长期卧床;②中危:年龄40~60岁,有危险因素的较小手术;无危险因素的非大手术;<40岁,无危险因素的大手术;③高危:>60岁,或有危险因素的非大手术;40~60岁,有危险因素,既往有静脉血栓栓塞征(VTE)、肿瘤、血液高凝状态的大手术;④极高危:年龄>40岁,既往有静脉血栓栓塞征病史的大手术;髋、膝关节置换术;髋部骨折手术、重度创伤、骨髓损伤。 (二)治疗患者均采用溶栓、抗凝、祛聚、中药等药物治疗,溶栓同时给予抗凝治疗,有效的预防血管再度闭塞的发生。同时,肿胀的肢体给予外敷消散,可迅速减轻肢体的肿胀。 二、预防及护理措施 (一)预防 1.促进静脉血液回流正常的静脉血流对活化的凝血因子起稀释和清除作用,手术后患者卧床休息,活动明显减少,血流缓慢,易使静脉血液瘀滞在髂股静脉瓣袋及小腿肌肉的静脉丛内,局部凝血酶聚集,纤维蛋白活性下降,易导致局部血栓形成。对此我们采取以下措施:①手术后如病情允许,建议抬高下肢20°~30°,鼓励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指导督促病人定时做下肢的主动或被动运动,如足背屈、膝踝关节的伸屈、举腿等活动。昏迷或意识不清的患者,由护士或家属给予由足跟起自下而上做下肢腿部比目鱼肌、腓肠肌挤压运动,使其沿静脉血流方向形成压力梯度,不少于3次/d,可加速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在病情允许时建议早期下床活动;②利用肢体被动装置改善术后肢体血流淤滞,如循序减压弹力袜(GEC)、患肢间断气囊压迫(IPC),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使其静脉泵早日恢复;③保持大便通畅,因80%DVT发生在左下肢,与乙状结肠宿便有关;④保持心情舒畅,手术后心情不佳,可引起交感、迷走神经功能紊乱,血管舒缩功能失调。 2.防止静脉内膜损伤正常血管内膜是血小板聚集的生理屏障,当血管内膜损伤后,内膜下胶原纤维显露,使血小板附着释放出组织活酶,激活内外凝血系统,而发生静脉血栓形成。静脉内膜损伤因素有化学性、机械性及感染性,临床常见原因:静脉注射刺激性药物,如高渗液体、某些抗生素及抗癌药物。临床操作中注意事项:①提高静脉穿刺技能,静脉穿刺时尽量缩短扎止血带的时间,减轻对局部和远段血管的损害;②减少和避免下肢静脉的穿刺,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是上肢的3倍,一般情况下,没有上肢损伤,一般不在下肢穿刺; ③长期静脉输液或经静脉给药者,可采用留置针,以减少静脉多次穿刺;④尽量避免静脉注射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必须注射时,避免在同一静脉进行反复输注;⑤持续静脉滴注不宜超过48h,如局部出现炎症反应立即重建静脉通道;⑥使用造影剂的患者,为避免高浓度碘液滞留激惹静脉内膜引起血栓性静脉炎,甚至皮肤坏死,造影成功后注意先松止血带再注入20ml肝素盐水,抬高患肢按摩1~2min后方可拔出静脉穿刺针;造影结束后将患肢抬高,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及血肿,患肢温度、色泽、动脉搏动情况,鼓励病人多饮水加速造影剂排泄。 3.防止血液高凝状态①术后进行静脉穿刺发现回血差或采血后出现血液过快凝集现象时,提示有高凝状态的倾向,建议进行必要的化验检查;②静脉补液:由于术前及术后禁食水、呕吐、大量出汗、补液量不足而处于脱水状态致血液黏稠,需遵医嘱保证给予病人补充

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

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危害与防治 一、形成的原因 静脉血流滞缓 手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手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内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术后又因切口疼痛和其它原因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致使血流滞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壁的损伤 1.化学性损伤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如各种抗生素、有机碘溶液、高渗葡萄糖溶液等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刺激静脉内膜,导致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 2.机械性损伤静脉局部挫伤、撕裂伤或骨折碎片创伤均可产生静脉血栓形成。如股骨颈骨折损伤股总静脉,骨盆骨折常能损伤髂总静脉或其分支,均可并发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3.感染性损伤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由静脉周围感染灶引起,较为少见,如感染性子宫内膜炎,可引起子宫静脉的脓毒性血栓性静脉炎。 血液高凝状态 这是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各种大型手术是引起高凝状血小板粘聚能力增强;术后血清前纤维蛋白溶酶活化剂和纤维蛋白溶酶两者的抑制剂水平均有升高,从而使纤维蛋白溶解减少。 二、危害 静脉内血栓会脱落栓子阻塞血管腔,栓子随血流运行可到达全身组织器官引起相应组织器官的栓塞。 不同大小的栓子对机体影响程度不同。 少量的中、小栓子多栓塞肺动脉的小分支,一般无严重后果,若栓塞前肺有严重的淤血可导致出血性梗死。 大的血栓栓子栓塞肺动脉主干或者大分支,可引起急性呼吸循环衰竭猝死。栓子小但数目多广泛栓塞肺动脉多数小分支,也可引起右心衰竭猝死。

正常情况下栓子的运行情况有以下三种: 1、静脉系统和右心栓子: 下肢静脉内血栓脱落的栓子随血液运行→静脉系统股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左右肺动脉,引起静脉系统的栓塞或者是右心栓塞。 2、主动脉系统及左心栓子: 下肢静脉内血栓脱落的栓子随血液运行→静脉系统股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左右肺动脉→肺动脉各级分支→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器官小动脉,引起脑、脾、肾、肺等栓塞以及左心栓塞。 3、门静脉系统栓子: 下肢静脉内血栓脱落的栓子随血液运行→静脉系统股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左右肺动脉→肺动脉各级分支→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器官小动脉→经过毛细血管网血液交换→肝门静脉,引起肝内门静脉的栓塞。 异常情况下栓子的运行情况有两种: 1、交叉性栓塞:又称反常性栓塞。右心或者腔静脉系统的栓子通过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到达左心,或者静脉脱落的小血栓经未闭的动脉导管进入体循环引起栓塞。 2、逆行性栓塞:在胸、腹压突然升高(如咳嗽、深呼吸)时,下腔静脉内的血栓一时逆行流至肝、肾、髂静脉分支引起栓塞。 三、防治 预防方法 (一)机械预防方法国外采取跳板装置或充气长统靴,或电刺激化使静脉血流加速,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全发病率。 (二)药物预防法主要是对抗血液高凝状态。目前应用的方法有两种: 1.右旋糖酐①削弱血小板活动,降低粘稠性;②改变纤维凝块结构;③增加血栓易溶性;④有扩容作用,能改善血循环。 2.抗血小板粘聚药物近年来,国外采用潘生丁、肠溶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粘聚药物,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取得一定效果。

泌尿外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

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泌尿外科 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泌尿外科大型手术如全膀胱切除肠代膀胱、嗜铬细胞瘤切除、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等,手术时间较长、术后予止血药物、术后卧床等,都有可能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 一、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形成的原因分析 1.血流缓慢、静脉内膜损伤及血液高凝状态是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手术中脊髓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血流减慢;麻醉时静脉壁平滑肌松弛,使内皮细胞受牵拉而胶质暴露;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肉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以及术中出血、输血等。大手术后,凝血因子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因而处于高凝和抗凝功能削弱状态。大手术后,因切口疼痛或其它问题须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有时膝下垫枕呈屈曲状态,均可使血流缓慢,从而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大手术后的感染可致血管周围组织化脓性炎症,亦可损伤静脉管壁的内膜,使血小板黏附在病变的内膜上,进而发展成血栓。下肢深静脉是最常见的静脉血栓形成部位。由于解剖因素,左下肢DVT 的发生率高。大于35岁,肥胖以及术前长期住院,术后长期卧床的患者,常伴有静脉血流缓慢,故DVT 的发生风险也升高。此外,合并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静脉曲张、有静脉血栓形成史及血凝异常疾病,均可增加围手术期发生DVT的风险。 2.肺栓塞(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其发病率在心血管疾病中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占致死原因的第三位。手术是引起肺栓塞的高危因素。肺栓塞发生的危险程度与手术大小、手术时间和患者年龄密切相关。最常见的是静脉系统的血栓随血流堵塞肺动脉而发生的疾病,血栓多来自机体的深静脉,肺栓塞患者中约80%存在深静脉血栓。在致死性肺栓塞的病例中,下腔静脉、髂总静脉、股静脉血栓出现的几率是腘静脉、足部静脉血栓发生率的3倍。 二、、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临床表现

妇产科疾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报道

妇产科疾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报道 病例1:女,59岁,因左下肢疼痛肿胀半月住内科,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检查:血压 150/90mmHg,心肺未闻及异常,腹部未及异常,左下肢肿胀压痛。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盆腔彩超提示:宫腔内异常回声。予抗感染、降压治疗。入院诊断:左下肢深静脉炎, 高血压病。请妇产科会诊,询问病史,患者绝经已9年。妇检:外阴、阴道萎缩,宫颈光滑,子宫正常大小,双侧附件触及不清。宫腔镜检查发现子宫底有一灰白色病灶,行活检及诊刮术。标本送病检,病理报告:子宫内膜腺癌。患者转妇科治疗,肾脏彩超示:双肾积水。观 察左下肢膝上15公分周径大于右下肢3公分,左下肢呈暗红色,触痛。血管彩超提示:左 髂静脉内及左下肢静脉内呈“云雾状”改变,血流缓慢。患者卧床制动,抬高患肢。予低分子 肝素钠6000u脐周皮下注射,治疗10天后左下肢肿胀疼痛减轻。停抗凝药3天后手术。术 中见:子宫稍小于正常,双侧附件萎缩,左侧盆壁及盆底淋巴结与输尿管及髂血管致密粘连 如冰冻骨盆,肝脾及肠系膜大网膜未见转移灶,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右侧盆腔淋巴结清 扫术+左侧盆腔转移病灶活检术。术后行抗凝、抗感染、降压、支持治疗。术后病检:子宫 内膜呈复杂性增生。患者术后感左下肢肿胀疼痛较术前减轻,适量下床活动,每日监测凝血 功能。但是术后40天感左下肢肿胀疼痛加重,左下腹触及一女拳大小包块,压痛明显。盆 腔CT示:盆腔左侧壁软组织包块,考虑术后炎性粘连包块或肿瘤扩散。左髂部包块迅速增大,患者疼痛加重,影响活动。转上级肿瘤医院再次手术,行左髂窝肿瘤切除,术中见髂血 管床与肿瘤粘连包裹。术后行腹腔DDP100mg化疗,紫杉醇210mg全身化疗,病检报告:左 髂窝包块符合转移性乳头状腺癌,免疫组化结果符合子宫内膜转移腺癌。子宫内膜腺癌转移,血管浸润,淋巴转移。术后继行抗凝治疗,患者左下肢肿胀疼痛减轻,左下肢膝上15公分 周径大于右下肢1公分。改口服华法令5mg,1次/日,3-6个月。出院诊断:子宫内膜腺癌左髂窝转移Ⅳ期,左下肢深静脉血栓,高血压病。 病例2:女,24岁,因孕20周感左下肢肿胀疼痛,常规产检时发现左下肢较右下肢周径大 2公分,左下肢暗红色。产检无异常,血管彩超示:左下肢髂外静脉血流缓慢,呈“云雾状” 改变,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6000u皮下注射,监测凝血功能,减少活动,定期产检,孕39 周时停抗凝药3天行剖宫产术,术后3天复用抗凝药,出院诊断:孕1产1孕39周剖宫产 一活女婴,左下肢深静脉血栓。产后42天复诊,左下肢肿胀消退,低分子肝素钠减量治疗,4000u皮下注射/日。产后3月停药。随访半年无异常。 病例3:女,54岁,宫颈根治术后第5天,左下肢疼痛肿胀。查体:左下肢明显粗于右下肢,左下肢膝上15公分与右下肢膝上15公分周径相差3公分。血管彩超提示:左下肢髂外血管 静脉血管血流缓慢,呈“云雾状”改变。予制动,抬高患肢。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钠4000u 皮下注射,治疗20天后好转,左下肢膝上15公分与右下肢膝上15公分周径相差1公分。 抗凝药减量使用,转肿瘤科行放疗1疗程。出院诊断:宫颈鳞状细胞癌Ⅱa期,左下肢深静 脉血栓。抗凝药使用3月停药。随访1年左下肢无明显异常。 2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妇科术后也屡见发生。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糖 尿病,肿瘤,妊娠期,产褥期,长期手术卧床患者,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如不及时 处理,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肺栓塞,危及生命。血栓性静脉炎分为表浅性,多发生于下肢 静脉曲张,术中静脉长时间受压的患者。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约75%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在 术后24小时,常发生在小腿部,也可发生在大腿或盆腔中。老年、肥胖、癌症、产褥期或 某些药物是诱因。临床表现为受累部位的远端侧小腿自觉疼痛,有触痛或腓肠肌痉挛,小腿 可有轻微肿胀,Homan征阳性。若栓塞发生于股静脉与盆腔静脉,其远端肿胀更甚,应用彩 色多普勒超声,核素Tc扫描或静脉血管造影等可确诊。一旦确诊,应予积极处理。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钠4000-6000u脐周皮下注射,下肢周径相差2公分以内后,改为口服华法令 5mg,1次/日,3-6个月。监测凝血酶时间,一般18-21秒,不大于30秒,需手术者停药 7天手术,抗凝治疗前后做凝血功能监测,抗凝治疗后每天行PT监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