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文本0927

都市休闲绿廊创意产业金廊建筑景观视廊

规划理念上延续和强化上层次城市设计结构所确立的贯穿基

地东西的出海通道,提出了整合休闲、产业和景观三廊合一的设

计轴线。

都市休闲绿廊:是北京路商住中心区的核心开放空间,设计

成为服务整个新城区的生态休闲公园。

创意产业金廊:与西面的文化中心的功能形成互动态势,通

过开放空间的链接将创意文化理念引入区域内部,通过创意产业

集聚群打造日照全新的城市品牌。

建筑景观视廊:与设计轴线并行的超高层地标群体建筑融合

了SOHO、酒店式公寓、商务会展、休闲会所等多项功能,成为北

京路商住中心区的城市地标。

03.01 规划理念演绎

03.01 规划结构

依照规划研究提出的TOD 发展战略,在中心区的城市设计

中将枣庄路作为北京路商住中心区发展动力的极轴,结合上层

次规划的城市出海通道设置中心区的复合功能聚核,围绕该聚

核的核心开放空间布局中心区的多元化综合功能功能。因此,

中心区的规划结构可以概括为:“交通战略为先导,四区三轴

一聚核”。

三轴:分别是沿枣庄路的TOD 公交战略发展轴、贯穿地块东西的都市休闲绿轴以及两条横向的交通联系轴。

一核:为枣庄路与都市休闲绿轴结合部的中心区核心创意

文化广场。

综合商务功能区:以商务功能为主导,建议核心塔楼作为

创业中心和中小企业总部,其它高层建筑配套商务酒店和酒店

式公寓,底层裙楼形成完整的商业步行街区。

创意文化产业区:延续西部文化中心的部分功能,以文化

运动休闲功能作为触媒,结合核心开放空间打造日照的创意文

化产业中心。塔楼以 SOHO 兼容开发为主。

酒店式公寓SOHO 区:以酒店式公寓和SOHO 功能为主导的街

区,强调居住与商业办公空间的兼容,也是商住中心区的重要

功能区域。

都市生活区:体现现代都市风情的高品质生活区域。

图例

以城市总体规划制定的道路规划为依据,构建北京

路商住中心区的路网体系和相应道路等级的断面规划。

规划区域周边为上位规划既定的道路,其中中心区

东面的北京东路为贯穿新城区联系城市南北的主干路,

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100M;北面的山东路和南面的济南路为日照老城区与新城区联系的主要道路,是重要的城市

功能联系轴线,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60M;西面的临沂路

为城市次干路,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40M。

规划区域内部道路以枣庄路作为主要的公共交通出

行道路,依照上位规划规定枣庄路的道路红线宽度为30M;同时区域内部有两条横向的城市支路,规划道路红线宽

度为20M;街坊道路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12M,各开放空间

通过放射的步行交通网络进行串联。

03.01道路等级规划与断面设计

图例

03.01高度分区与塔楼分布

北京路商住中心区是新城区的城市地标,同时是城

市开放空间体系的重要节点和新城区实行TOD公交发展战

略的重要枢纽,因此急聚高密度开发的潜力。

结合功能布局与规划结构特征设计,地块围绕都市

休闲绿廊将形成高层建筑的景观视廊,同时沿枣庄路结

合TOD节点构建的城市创意文化广场将形成超高层建筑集

聚区。

因此,规划本地块的高度分区共分为四类区域,分

别为150M—200M的超高层集聚区;120M—150M的高层分

布区;40M—90M的中高层区以及现状保留的多层区。

超高层塔楼分布集中在两大区域:其一是核心开放

空间及枣庄路沿线;另一处塔楼群集聚在北京东路沿线

以形成错落有致的建筑景观界面。

图例

03.01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依据上位规划对公共服务设施的要求以及本区域作

为日照城市级商业中心的定位,规划本地区的公共服务

设施分为城市级、区域级和社区级三种规模。

城市级的公共服务设施为枣庄路北部的商务会展、

城市酒店、SOHO公寓和Shopping Mall等复合功能构成的

综合商业街区。

区域级公共服务设施包括上位规划中要求的运动场

地和一所市级小学,依照服务半径和交通便捷需求布局

在枣庄路沿线。

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包括上位规划要求的一所社区

医院以及各个居住社区的沿街商业综合服务设施和小区

会所等。

图例

规划区域的功能布局围绕核心开放空间展开,分成核心创意产业区、商住综合服务区、中小企业总部、国际双语学校、商务酒店休闲区以及现代都市生活区六大功能版块。

放射状的生态绿楔作为联系各大功能区域的纽带,同时是各个功能区域进入核心开放空间最便捷高效的廊道。

核心创意产业区:直接布局在都市休闲绿廊两侧,为从事创意产业的人群提供高品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商住综合服务区:作为核心创意产业区与都市生活区的过渡功能区段,引入SOHO 混合开发理念,为新城区乃至整个日照市注入新的生活和工作理念;

中小企业总部:布局在TOD 发展极轴与都市休闲绿廊结合部,打造日照的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和新城区的城市地标;

商务酒店休闲区:商务休闲功能的引入能够吸引国际知名企业和高端商业品牌的入驻,提升整个商住中心区的土地价值和消费人群层次。

国际双语教学区:结合上位规划要求设置的市级小学建议提高其配置级别和品质以与核心商住中心区的定位和形象相匹配。

03.01功能分区

图例

03.01建筑功能策划

为在设计中贯彻混合开发和集约用地的理念,我们

在整个区域的建筑功能引入和分布中充分考虑了各类功

能建筑的兼容性和多样性,力图通过多元化综合性的建

筑类型策划提升整个区域的核心感和中心感和认知度。

布局在核心开放空间周围的公共建筑塔楼和裙楼实

现了不同功能的混合和兼容,包括创意产业、中小企业

办公、商务会展、休闲娱乐、酒店式公寓、SOHO类居住、

运动健身、大型购物广场等各类建筑形式。

通过各种不同类型建筑的混搭,形成中心区的功能

集群和空间集聚效应,以提升区域的土地价值和投资潜

力。

图例

根据成熟的城市经营与开发理论,建议在北京路商住中心区的开发模式中以政府引导为主体,运用公共开发、私人开发和综合开发三种混合开发模式以建立据有可操作性的开发框架。

公共开发:城市公益物品的建设为非盈利性的公共性较强的开发,如学校、公园、广场、道路和其它市政设施的建设,政府投入资金到这些项目中去,改善地块整体环境,提升周边地块土地价值,政府从中收益。本区域中的公共开发以都市休闲绿廊、创意文化广场以及沿北京路沿线的景观带建设为重点,同时以放射型绿楔为框架划分混合开发和私人开发开发的基本模块。

私人开发:在政府进行了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后,政府将规划范围内的土地投入市场。土地的使用方式必须符合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土地开发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本地块中多种类型的社区建设宜采用这种方式。

综合开发:在城市建设项目的开发中,有一些项目既为政府公共事务服务,同时又能作为私营单位盈利,这样的项目宜采用政府和市场共同开发的方式进行。有一些项目投资风险很大,为了引导开发商进行这类投资,项目建成后按照一定的比例收益,承担损失。一些大型公共设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开发。

03.01开发模式分析

图例

城市的“人居空间”并非仅仅是居住场所,而是满足人们各种生理需求与社会需求的场所总和。

对于北京路商住中心区的居住类型考虑,关键是能否具有“其它区域所没有或欠缺的”人居空间品质。同时,“人居空间品质”又是一个综合的概念,而不仅仅是指环境硬件。为此,需要用“宜居战略”来指导城市的人居空间建设,在强化“环境、服务硬件”的同时,着重赋予“人居建设空间”的社会意义与文化意义。 建立在对基地开放空间格局及功能布局深刻的理解上,规划四大类居住产品:

生态友好型居住——该类居住产品濒临核心开放空间,生态环境优越。

工作友好型居住——该类型产品基于对“零出行”概念的理解,强调居住与就业的兼容。

服务友好型居住——充分利用城市集中公共功能和交通优势,打造依托城市服务的居住产品。

其它居住——即常规居住类型。

结合对居住产品四大类型的分析,规划对其进行细分。共分为多层情景洋房、小高层院落住宅、高层360°全景住宅、SOHO 、酒店式公寓共五种住宅产品。在产品结构上互补,在空间上相互衬托,共同构筑多样化社区。

03.01居住产品设计

图例

一期启动——政策导向开发:以北京东路沿线社区和环境的建设为重点,通过城市主干道沿线景观带的建设和土地批租沿线社区的开发一方面为北京路商住中心区的全面开发积累启动资金。,另一方面,高品质小区的建设也为社区迅速聚集人气。

二期启动——环境导向开发:以都市休闲绿廊为主体的核心开放空间建设为后续的开发提供良好的环境品质保证和生活休闲活动场所。

三期启动——公建导向开发:全面拉开开发的整体框架,尤其是对核心综合功能区的全面建设。通过

Shopping Mall 、创意园区等重点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心区的设计结构。在积聚了足够的人气和足够的地价巅峰后,转向大规模私人导向的开发,推动市场共同繁荣。

四期启动——居住导向开发:基于前三期开发为本区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品质、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便捷的交通出行条件以及浓郁的文化生活氛围,第四期重点在周边商住综合SOHO 区与都市生活区的建设和完善上,以为北京路商住中心区迅速集聚人气。

03.01开发时序

图例

开发控制反映土地的利用率与价值,同时也是确定城市空间形态与气度的重要因素。整个区域的开发强度与高度,由城市公共中心向周边地区逐渐降低。

容积率控制原则如下:

城市级公建设施

核心区公建,FAR ≥ 5

大容量公交站点周边公建,FAR≥3.5

社区级公建设施

一般公建,FAR≤2

公园低密度公建,FAR=0.8

大容量公交站点周边公建,FAR≥2.5

居住

城市公建核心区周边居住,FAR=1.8

核心绿化区周边居住,0.4≤FAR≤0.8,或FAR=1.8 一般居住,FAR=1.2

绿化空间

FAR≤0.2

依据容积率控制原则,北京路商住中心区共有四个密度分区:分别为FAR ≥ 5的超高密度开发区;3.5 ≤ FAR≤5的高密度开发区;2.5≤ FAR≤3.5的中高密度开发区以及1.8≤ FAR≤2.5的中密度开发区。

03.01规划容积率控制

图例

规划区域的土地利用强调用地的兼容性和功能复合理念,用地布局上延续并强化了贯穿区域东西的城市出海通道,形成整个北京路商住中心区的都市休闲绿廊;同时围绕上层规划研究界定的TOD发展极轴枣庄路引入大型商业、休闲、SOHO、办公、会展服务、商务酒店等综合功能进行高密度复合式开发,以集约化高品质的开发模式提升整个区域的吸引力和土地价值。

居住用地围绕公共功能区域承风车型布局模式,首要考虑的是公共交通出行的便捷与高效,其次是有助于共享中心区域的公共开放空间和便利多样化的服务功能设施,这样的布局模式也有助于强化北京路商住中心区的核心感和地区形象。

考虑到上位规划要求,区域要求配置一所市级小学服务本地区的人群,规划结合交通需求和服务半径需求,从整体公共功能系统的角度出发,将其布置在济南路与枣庄路东北角。

03.01土地利用规划

图例

开放空间是城市功能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路商业中心区的开放空间设计在尊重和强化城市开放空间体系规划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层面的开放空间网络,以强化本区域的中心形态结构。

城市开放空间元素:

本区域涉及到的城市级开放空间要素主要为上层次规划界定的横跨基地中部东西向穿越而过的80M开放空间廊道,以及规划研究所界定的枣庄路TOD 公交战略发展轴线。因此十字轴线为本区域的基本形态架构。

区域开放空间体系:

区域级的开放空间体系共包括六大主导要素:

核心开放空间:延续并强化上层次规划的都市休闲绿廊是本区域最重要的核心开放空间;

门户开放空间:从山东路经由枣庄路进入本区域的门户空间以及都市休闲绿廊两端的入口门户空间;

中心广场:营造区域中心感的创意文化中心广场;

标志性建筑:东中心广场东侧以双塔的标志性构筑物强化本区域的地标性和城市认知度。同时强化东西向的联系和强化东面的门户入口意向。

空间联系廊道:从中心广场放射延伸至各功能区域内部的放射性空间联系廊道,界面以商业步行空间和绿色生态廊道的形式处理。

开放空间节点:各功能区域内部构件的开放空间。

03.01开放空间与形态结构

图例

与城市道路体系相衔接,构建北京路商住中心区的区域交通网络。区域内部的交通组织主要考虑以下几点:第一,区域内部道路道路与周边城市道路的合理连接,满足本区域与新城区各功能片区之间的交通联系;第二,区域主要车行入口设置和路网体系要避免本区域对外和内部交通过于集中;第三,路网格局要有助于本区域的功能分区、形态塑造和景观视域和分期建设;第四,建立连续的步行体系,形成人车交通的基本分流格局。依此三项原则出发,本区域的交通网络共分为三大体系:

(1)车行体系

车行道路体系分城市级车行道路和区域内部车行道路两个等级。城市级别的车行道路包括南北贯通的枣庄路以及东西向两条与都市休闲绿廊并行的对外交通和功能联系道路,其余为串连各个功能片区的联系道路形成均衡分布的路网格局。

(2)步行体系

通过放射形通廊与核心开放空间的互动以形成渗透整个中心区的连续步行网络。核心开放空间中交织的景观大道、主题广场、滨水地带、林荫小径、庭院角落等开放空间创造宁静、安逸、舒适、愉悦的环境,营造自由自在和无拘无束的人际交流场所,为智慧、思想和观念的交汇提供空间载体;放射形景观廊道分为生态绿色路径和商业步行街两种类型,共同形成中心区的连续步行网络。

(4)停车场地

本区域的商务办公大型零售商业设计容量和标准较高,建议区域核心分区域划分合理的地下停车范围,不鼓励地面停车场和立体停车楼的建设;沿枣庄路区域主要入口设置两处集中的地面停车区域,形成立体化多层次的静态交通体系。 03.01区域交通组织

图例

03.01空间设计构架

规划本区域的空间设计构架遵循核心开放空间为主

导,强调核心开放空间与周边功能区域的互动与渗透。

从空间设计的角度出发,主要通过空间构架与整体

功能布局与规划结构的协调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1.中心区与城市其它功能区的功能联动;

2.中心区与城市交通网络的联系;

3.中心区与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联系。

核心开放空间

图例

03.01 绿地系统与景观格局

03.01绿地系统与景观格局

与城市道路体系相衔接,构建北京路商住中心区的

区域交通网络。区域内部的交通组织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区域内部道路道路与周边城市道路的合理连接,

满足本区域与新城区各功能片区之间的交通联系;第二,

区域主要车行入口设置和路网体系要避免本区域对外和

内部交通过于集中;第三,路网格局要有助于本区域的

功能分区、形态塑造和景观视域和分期建设;第四,建

立连续的步行体系,形成人车交通的基本分流格局。依

此三项原则出发,本区域的交通网络共分为三大体系:

(1)车行体系

车行道路体系分城市级车行道路和区域内部车行道

路两个等级。城市级别的车行道路包括南北贯通的枣庄

路以及东西向两条与都市休闲绿廊并行的对外交通和功

能联系道路,其余为串连各个功能片区的联系道路形成

均衡分布的路网格局。

(2)步行体系

通过放射形通廊与核心开放空间的互动以形成渗透

整个中心区的连续步行网络。核心开放空间中交织的景

观大道、主题广场、滨水地带、林荫小径、庭院角落等

开放空间创造宁静、安逸、舒适、愉悦的环境,营造自

由自在和无拘无束的人际交流场所,为智慧、思想和观

念的交汇提供空间载体;放射形景观廊道分为生态绿色

路径和商业步行街两种类型,共同形成中心区的连续步

行网络。

(4)停车场地

本区域的商务办公大型零售商业设计容量和标准较

高,建议区域核心分区域划分合理的地下停车范围,不

鼓励地面停车场和立体停车楼的建设;沿枣庄路区域主

要入口设置两处集中的地面停车区域,形成立体化多层

次的静态交通体系。

图例

03.01 规划容积率控制

以城市总体规划制定的道路规划为依据,构建北京

路商住中心区的路网体系和相应道路等级的断面规划。

中心区东面的北京东路为贯穿新城区联系城市南北

的主干路,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100M;北面的山东路和南

面的济南路为日照老城区与新城区联系的主要道路,是

重要的城市功能联系轴线,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60M;西

面的临沂路为城市次干路,

图例

小区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居住小区方案设计说明 指导老师: 设计者: 一.概况 1.区位条件:该基地位于南方某发达城市新城区,规划土地使用性质为居住用地,规划用地总面积为10公顷,其中可建设用地面积为10公顷。该基地地形平坦,基地内现有部分闲置建筑,多为一层砖混结构,建筑质量较差,规划予以拆迁。该基地四周均为规划的城市道路,东侧紧邻城市绿地,并有一河道从东侧经过,其余各册均为规划中的居住用地。 二.目标: 重塑和提升区域市环境及城市空间,打造城市内标志性居住社区。 三.规划设计依据: 1.本地块规划设计(土地使用)条件 2.规划建设法规文件 3.业主的相关要求 4.数字地形图 5.国家相关的主要设计规范 a 城市居住区设计规范(GB50180-93) b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c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d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e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 f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I6-87.2001年) g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二.设计理念: 设计遵循高品质及现代化的整体构念,强调居,商,景的一体化整合。从对用地现状环境特质的充分分析入手,结合地形的特点,合理安排用地分块及空间形态,功能及交通设计,形成有机秩序。层次丰富的空间序列。形成以下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以自然的生态为思考,以人文空间为参照点,塑造各具形态的居住空间。 2.关注小区公共空间的构合,以烘托小区的“大客厅”功能。 3.注意小区整体环境及空间序列组合及构成,围绕中心区和景观,交通轴线,通过建筑与景观,绿化的纵横穿插,住宅高低错落,景观节点的精心营造。配套设置的科学安排,人,车行系统的合理组织,绿化景观的巧妙梳理,为之提供了具有良好通顺,合理,宜人景色的均好性居住环境。

(完整word版)广州白云新城城市设计深化方案介绍

广州白云新城城市设计深化方案介绍 白云新城城市设计深化方案已经于近期编制完成。08年的这个时候,近十家国内外著名的规划设计单位聚集广州白云山西麓,参加白云新城城市设计方案竞赛,为广州的重点地区未来发展前景出谋划策,城市设计方案竞赛产生了两个优胜方案,在此基础上,我们重点分析白云新城的区位特征,综合考虑白云山的生态功能与景观引入,对用地规划、景观保护、交通规划和经济分析等进行了重点研究。经过多轮专家咨询和修改论证,最终编制完成了城市设计的深化方案。 一、白云新城的城市设计范围及重点 白云新城地区的范围是:北至黄石路,东至白云大道,西至机场高速,南至北环高速路,用地面积9。22平方公里。核心区为围绕旧机场跑道周边地区,面积约2.79平方公里,本次白云新城城市设计深化方案,以此核心区为重点展开。 二、城市设计的背景和意义 深化方案体现了广州建立现代服务业体系和建设宜居城市的“首善之区”的新要求。落实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按照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南方经济中心,努力成为世界文化名城和现代国际城市”的总体要求,构建空间布局合理、层级结构清晰的功能分区,建立层级有序、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城镇公共中心体系,实施“建设宜居城市、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公共交通系统”的中调战略,明确白云新城等重点地区的发展定位与承担的战略职能。白云新城作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首善之区”、宜居城市后规划的第一个城市新区,展现广州“首善之区”的重要地区、宜居城市的示范与规划设计的样板。 三、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将纳入到白云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方案中 为落实“生态优先、宜居为重”的城市建设总体要求,将白云新城打造成为宜居城市的示范新区,对白云新城原有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调整就显得尤为迫切。白云新城城市设计就是这次规划调整的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本城市设计依据新的发展定位和要求,重点对城市空间形态的进行研究,对建筑物的形体、高度、天际线等进行严格控制,高标准地规划绿地系统、视线通廊、交通和步行系统等。为实现“强化编制、细化设计、简化管理”的规划编制目标,城市设计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已同时纳入到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中,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完成后,规划部门将依法、依程序进行公示,并于4月底提交规委会审议,待市政府批准后成为法定规划管理文件,以保障规划的实施。 白云新城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成为法定规划,是规划部门依法审批的依据。在白云新城市将按照法定规划进行管理,凡是违反法定规划,突破规划指标的建筑,规划部门都不会受理。科学规划、民主规划、依法规划是我们规划编制与管理工作的方向,这将大大提高规划审批效率,并杜绝规划审批的权利寻租空间,达到保障规划有效实施的目的。

行政中心区域方案设计说明

行政中心区域方案设计说明

诸暨市行政中心区域方案设计说明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2004.05. 前言 纵观整个世界,城市中的各种核心区域一直以来对城市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城市和地区在其发展过程中时刻都会受到其主要城市核心的影响。由于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而引起城市核心的基本转变以及功能分化,正在对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和物质条件的变化产生着根本性的影响。 行政区域,尤其是行政中心,已经成功地获得了新的传播方式,从而与经济、文化的发展取得了密切的联系。传统的影响全球的政权独尊的因素,诸如一些历史的限制因素,例如地位、财力、级别和制衡等,已经被与时并进的新行政模式所取代。在这种新模式下,效率成为衡量政府的标准,行政区域的优劣在于是否处理好政府与市民的关系。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城市和地区已经在城市核心的定位和发展的开始阶段就取得卓著的效率,行政中心区域是城市在高速发展与建设阶段使政府获得高效率和统筹优势的一个卓有成效的方式。 从本质上说,诸暨市行政中心区域是诸暨在浙江地区、长三角乃至全中国范围内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地位的重要举措之一,必须承认多年以来,成为地区性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城市往往都需要通过建设高水平的行政管理体系来完善城市的整体功能。 诸暨市行政中心区域位于诸暨城关的东部约122公顷的区域,行政中心区域要把行政、文化、金融等功能通过区域规划建设合理的结合起来,其中,行政中心要作为体现这一意图的标志。

行政中心区域的设计必须体现出具有特色的,反映城市历史与文化的,亲民高效的复合特性。 本方案试图表达出行政中心区域的发展的大致意向,我们要感谢项目的发起人——诸暨市规划局,他们诚挚地邀请我们参与行政中心区域的概念规划设计,感谢他们所给予的技术上的支持。希望诸暨市行政中心区域在未来的日子里可以成为一个长江三角地区的主要政治、文化中心,我们希望为行政中心区域的更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1.0规划背景分析 1.1城市概况 诸暨市地处浙江中部内陆,建成区面积21.8平方公里,人口逾16万,规划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35万,属于现代化中等城市的行列。诸暨地形以丘陵为主,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浦阳江贯穿南北,东白山、龙门山造就了东西部的丘陵起伏,北部湖田平坦,中部城区为河谷盆地。 诸暨连续三届跻身“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经济总量进入“浙江省十强县(市)”行列。诸暨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块状特色产业与大企业大集团交互辉映,已形成了袜业、五金、珍珠、服装、贡缎等在全国知名度的区域性特色产业。 诸暨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西施传奇故事和五泄秀美景色闻名遐迩。

城市规划方案设计

城市规划方案设计 导语:一个人可以轻易的学会不在乎,但学习在乎却要付出百倍的勇气和努力。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城市规划方案设计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城市规划方案设计1、引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由此也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随养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建设生态型城市己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对该问题进行浅析,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对生态城市规划日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城市建设的绿色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的参考。 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建设,任何规划都不能只从眼下利益出发,而要从能否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城市作为人民生活的环境,不仅要能满足人们生存的功能性需求,还要能够反映人文需求,无论是文化传承,还是城市形象建设,都应该围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展开。同样的,作为影响城市发展水平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城市环境也应该是城市规划和建设者要重点关注和考量的问题,良好的城市环境可以极大的推动城市发展,反之,将会降低城市生活质量,阻碍经济发展。下文中笔者将先从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现状对该问题进行分析。

2、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现状 就目前来看,虽然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就,但是仍然存在养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由于城市管理和建设的方式不够科学,致使城市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了较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而积锐减、物种灭绝、水污染等问题,不仅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还阻碍养城市经济的止常发展。 3、利一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是一切城市建设活动的核心,所以,编制科学的城市规划是改善城市发展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上文笔者己经阐述了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所以在制定新时代背景下的城市规划方案的时候,应该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制定一个生态城市规划。这其中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还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等方而的内容。也就是说在现代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始终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而的要素,使三者协调起来共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绿色容积率是城市建筑和规划的生态量度 近些年,一些建筑设计师和工程师已经认识到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逐渐的将绿化概念融入自己的设计中。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将植物与建筑设计结合起来可以实现建筑物的更全而的使用,不仅有助于扩展建筑景观,

城市公园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一、本方案的景观设计概念一反“常规自由的”公园设计思路。我们的设计思路和概念断然将规则式园林迁到了公园里。我们相信这种规则式的建设会引起长沙人的认同,这是一种可以同时交流享用的街道、漫步路,水道、广场和公共绿色空间等区域,人们可以在这里用餐、娱乐、工作、休闲放松。我们坚持利用自然,反对一切粗劣的东西,相信人们会愿意感受自然的光线、新鲜的空气,地域的情调、优美的建筑和材质。自然的规则感受将更有趣、更艺术化。一切能发挥人们想像的景观元素将呈现在公共空间里。 二、设计目标 1、“以人为本” 设计的主角是以人为主。以人的活动为主要考虑因素。根据人们的交往、观赏、娱乐、休憩等考虑设计空间。通过不同空间序列来符合人们的行为活动和心理活动。使人感到舒适愉悦。 2、空间层次 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通过资料,考虑其人的活动心理和行为特征创造出不同性质、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公共空间。疏密有致、虚实互间,有封闭、半封闭、敞开等不同选择。每一个空间都将给游客带来不同的心里感受。 3、文化传承 其地理位置是位于长沙市,因此考虑文化上的深入挖掘,尊重传统、延续历史、继承文脉。 4、生态建设 设计通过树木的种类、数量、配置方法引入自然、再现自然、在有限的空间里尽情感受自然。通过此次项目为其生态建设献出一份力量。也为我们的生活质量提供一个优质的保障。实现都市绿洲的生态目标、发挥植物生态功能,展示植被景观效果。 三、总体布局; 布局的形式以直线转角的形式来表现,突破格式塔心理学,创造趣味性、实用性、观赏性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性公园。 四、道路系统 道路系统以环路为主,主次清晰,并以不同铺装材质、纹路、尺寸来区分。同时道路分级明显,为管理,娱乐,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提供方便。 五、植物配置 在景观上,植物配置上是以“四季皆有景”为目标,是整个公园特色。在整个公园布局上营造出一个季节以一个季相色为主,形成一年四季四种颜色鲜明变化。春季:竹子、海棠、白玉兰等,夏季有马褂木、紫薇、栾树、荷花等,秋季有桂花、红枫、三角枫、银杏等,冬季有梅花、腊梅、罗汉松等。在数量是上,数量上采用疏密有致。形成一个一个特色空间。有的采用数量众多形成气势宏大之势。在植物配置方面不仅考虑到季相色,同时考虑到整体空间上的处理有门柱绿化、垂直绿化、平面绿化。同时落叶和常绿搭配合理。树种的选择多数采用乡土树种。利用其生长优势以最好效果速度创造出最多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

城市设计方案读书笔

城市设计读书笔记 城市设计概述 城市设计意指人们为某特定的城市建设所进行的对城市外部空间和形体环境的设计和组织。大体上,对城市设计的各种看法可分为理论形态和应用形态两大类。 作为理论形态来理解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是指为达到人类的社会、经济、审美或者技术等目标而在形体方面做的构思,它涉及城市环境可能采取的形体。就其对象而言,城市设计包括3个层次的内容: 1,工程工程的设计,是指在某一特定地段上的形体创造,有确定的委托业主,有具体的设计任务及预定完成日期,城市设计对这种形体相关的主要方面完全可以做到有效控制。 2,系统设计,考虑一系列在功能上有联系的工程形体。 3,城市或区域设计,包括了多重业主,设计任务有时并不明确。 K·Lynch提出:城市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从空间安排上保证城市各种活动的交织。 Team10 认为,城市设计涉及空间的环境个性、场所感和可识别性,城市社会中存在人类结合的不同层次。特别强调了城市设计中以人为主题的微观层次。 A·Rapoport从文化人类学和信息论的角度,认为城市设计是作为空间、时间、含义和交往的组织。 作为应用形态来理解的城市设计:在城市设计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更见关注内容的现实性、目标的针对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在现实背景中,这种解释常与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机构和社区有关,具有显见的政策取向和工程取向。 J·Barnett指出:城市设计是一种现实生活的问题。城市形体必须通过一个连续决策过程来塑造,将城市设计作为公共政策。Designing Cities without Designing Buildings。 H·Shirvani教授指出,城市设计不仅仅与所谓的城市美容设计相联系,而且是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 齐康院士认为:城市设计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意义通过图形付诸实施的手段。包含这样几个意义:1离不开城市;2离不开设计。 《中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城市设计是对城市形体环境所进行的设计。 王建国认为:1,城市设计的专业概念方向可由理论和应用两部分内容构成。理论形态是一般的、理想化的、整体的,其表达方式则是理性的、自律的、规范的;应用形态则偏重方法和技术,因而常是显示的、相对易于操作的,其表达方式常是经验的、证实的。2,城市设计理论方法与城市设计应用实践的方法和技能并不等同,尽管他们常有交叉。3,只能借鉴,而不能从国外整套引进城市设计的理论。4,因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性质、程度、内容不同,世界各国对城市设计研究所运用的概念、适用范围的区别也有所不同。王建国给城市设计的定义:城市设计是与其他城镇环境建设学科密切相关的,关于城市设计的一个综合性学科方向和专业。 城市设计的本质内涵和精髓影视城镇建筑环境的设计,应着重于在空间形体方面所做的构思。

行政中心区域方案设计说明

诸暨市行政中心区域方案设计说明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2004.5. 前言 纵观整个世界,城市中的各种核心区域一直以来对城市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城市和地区在其发展过程中时刻都会受到其主要城市核心的影响。由于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而引 起城市核心的基本转变以及功能分化,正在对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和物质条件的变化 产生着根本性的影响。 行政区域,尤其是行政中心,已经成功地获得了新的传播方式,从而与经济、文化的发展取得了 密切的联系。传统的影响全球的政权独尊的因素,诸如一些历史的限制因素,例如地位、财力、 级别和制衡等,已经被与时并进的新行政模式所取代。在这种新模式下,效率成为衡量政府的标准,行政区域的优劣在于是否处理好政府与市民的关系。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城市和地区已经在城市核心的定位和发展的开始阶段就取得卓著的效率, 行政中心区域是城市在高速发展与建设阶段使政府获得高效率和统筹优势的一个卓有成效的方 式。 从本质上说,诸暨市行政中心区域是诸暨在浙江地区、长三角乃至全中国范围内确立自己的竞争 优势地位的重要举措之一,必须承认多年以来,成为地区性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城市往往都需要通 过建设高水平的行政管理体系来完善城市的整体功能。 诸暨市行政中心区域位于诸暨城关的东部约122 公顷的区域,行政中心区域要把行政、文化、金融等功能通过区域规划建设合理的结合起来,其中,行政中心要作为体现这一意图的标志。行政中心区域的设计必须体现出具有特色的,反映城市历史与文化的,亲民高效的复合特性。 本方案试图表达出行政中心区域的发展的大致意向,我们要感谢项目的发起人——诸暨市规划局, 他们诚挚地邀请我们参与行政中心区域的概念规划设计,感谢他们所给予的技术上的支持。希望诸暨市行政中心区域在未来的日子里可以成为一个长江三角地区的主要政治、文化中心,我们希望为行政中心区域的更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1.0规划背景分析 1.1城市概况 诸暨市地处浙江中部内陆,建成区面积21.8 平方公里,人口逾16 万,规划建成区面积35 平方公里,人口35 万,属于现代化中等城市的行列。 诸暨地形以丘陵为主,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浦阳江贯穿南北,东白山、龙门山造就 了东西部的丘陵起伏,北部湖田平坦,中部城区为河谷盆地。 诸暨连续三届跻身“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经济总量进入“浙江省十强县(市) ”行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500字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500字 导语:离去,让事情变得简单,人们变得善良,像个孩子一样,我们重新开始。以下XX为大家介绍建筑方案设计说明500字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500字1 一、概况 1.工程简况 工程名称:舟山市定海区定马复线安置小区建设单位:舟山市定海区城市建设投资开发公司设计单位:浙江华洲国际设计有限公司 用地面积:57232平方米适建用地面积:53704平方米建筑层数:多层住宅为6层,联排为2-3层 2.场地简况本地块位于舟山市定海区,东面,南面,西面均为规划道路,北面为田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规划建设村民安置房。 建设用地为较为规则的方形地块,中间有一条河流通过,将小区分成两个区域。场地东西向面宽约为450米,南北面宽约180米,地块现状为空地,地势平坦,环境较好,交通便捷。 二、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业主提供的建设地块规划设计条件及设计要求 2.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3. 《宁波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4. 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和标准 三、规划设计目标 1.协调好本地块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使本安置小区成为城市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 2.充分利用地块及周围环境特点创造优美宜人的高品味人居环境; 3.功能分区合理,道路交通便捷,设施配套齐全; 4.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建筑造型,丰富城市形象; 5.根据村民安置房的特点,注重地块开发的经济性。 四、规划设计思想 1.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满足住宅的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现代住宅区。 2.经济可行及适度性的原则 住宅设计充分利用周边环境,积极营造人、建筑与自然和谐的户外空间,又要尽力挖掘空间潜力,发挥土地的最大经济效益。 3.重视城市景观原则 针对项目所处地块的要求、规划的用地布局及空间组织,以人的需求为依据,充分考虑人的可达性、便捷性和舒适性,同时非常注重建筑物形体和立面处理,使建筑物展现建筑的

城市设计设计说明

城市设计设计说明 1. 研究背景 湘江东岸长沙火车南站区域的老城区,北靠劳动路,南至南郊公园,西依湘江大道,东临书院路。旧城更新改造历来是城市建设中最复杂、涉及面最广的一项社会工程,也是群众最为关注的重大问题。旧城改建问题面临着许多矛盾和挑战。 2.设计内容 2.1 确定地段形态结构 根据上一层次城市规划的要求,详细分析地块的特性,确定合理的使用功能。包括土地使用性质、功能分区、整体结构等。 2.2 建筑形态及环境景观 规划布局、建筑风格、环境设计要求充分考虑该地块的环境特点,充分体现旧站场、旧工业区的历史和开放包容的时代要求,充分考虑本地块作为湘江东侧旧城更新的效果。 2.3 公共开放空间 确定地段公共开放空间(如街道、广场、街头绿地、水域等)的位置、面积、性质、权属、空间活动内容及设施安排,与道路交通和步行体系的联系。 2.4 道路交通 确定道路交通组织、公交站点及停车场的设置、规模和要求;确定主要道路的宽度、断面和界面及其性质、特色。 2.5 步行系统 确定步行系统的组织、设计要求及其与市民活动的联系;确定步行街、广场的尺度、界面等及其性质和特色;确定步行区域的环境设计要求。 2.6 环境艺术 确定设计区域的室外公共艺术品和环境小品的位置、设置原则、设计要求;街道家具和户外广告、招牌标识等的设置原则、控制要求;确定夜景照明的总体设想和设置要求。 2.7 重要节点 确定重要节点的位置、类型、设计构想和设计要求;确定重要节点相邻区的控制要求;提出主要节点的意象设计 3. 相关案例借鉴 根据规划设计目标和主题,我们选取了国内外比较成功的城市商业街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其经验和特点,并在我们的规划中加以借鉴。 香港·铜锣湾 新加坡·乌节路 东京·新宿大街 纽约·第五大道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以上地区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商务办公、商业用途相当集中,高密度,高强度、高楼层,以显示其商业中心地位 拥有一些地标建筑,是城市的景观中心 对外交通网络多元化、立体化及高效率 商业中心区注重行人的使用 强调场所的开放性和地下、地面、地上多层次的立体人行系统 设计多把人工水体及绿地深入商业区中,利用景观提升地区环境品味及土地价值 4. 定位与规模分析 4.1 上位规划解读 在长沙市新一轮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本次研究区域规划调整为商业、居住、办公、科研及体育、文化娱乐用地,强调该区域的服务功能。该区域处在城市重要商业轴区,城市形象作用十分重要。 4.2 功能定位 地块将是长沙市区的金融、商贸及文化中心,是长沙现代都会形象的象征,城市活动的焦点。 本规划区为市中心商业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建设成为集餐饮购物、办公、居住、文化科研、文体娱乐、旅游等为一体的现代化的商业街区,作为市中心的重要支撑点,充分体现城市的商业活力与繁华。 5. 基地分析 场地现状为工业厂房及80年代居住建筑,工业区与城市居住区混杂,相互干扰较大。地势呈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状,总体地形相对平坦。 规划拟分期分批拆除大部分现状建筑,保留部分正建和已经建成的建筑及公共配套设施,规划区内现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道路体系,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另有若干组团或街坊内支路分布,道路骨架良好。 6. 设计构思 地块将是长沙的一个全新的地区。拥有齐全的城市功能,高度混合的用地,有各种金融商贸、文化娱乐、商业零售中心、居住社区、学校和部分行政及公共设施,提供灵活多样的办公和商业、居住、休闲、观光服务; 结合长沙城市总体格局特点,改造进一步完善城市整体功能结构,拉动内陆城区发展。 根据地区景观特征,创造地块作为城市的形象的中心、区域的地标及景观的门户; 充分利用基地现状城市及环境要素,提供高品质的城市环境和公共空间,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打造长沙独特的的人文景观; 建立文化特色突出、内涵丰富,轴线关系明确,视野多层次的城市商业商务区核心。 九、用地规划 6.1 开发强度与高度 在确定用地性质的基础上,根据对土地开发供需的分析和预测,充分考虑了土地的区位、环境价值因素,并结合了创造形象的需要以及对未来城区整体空间形态、天际轮廓线的构想,从而确定不同地块的土地开发容量和强度。用地开发强度保持整体不变、局部调整,形成若干高强度开发区。 考虑到树立城市空间形象的丰富性,规划建议在局部地段适当提升建筑限高。 6.2 弹性控制 考虑到开发建设过程中的很多不定因素,并为提高规划成果的弹性和可操作性,以方便规划管理部门的操作,在符合整体功能布局、空间景观原则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对部分地块使用功能的相

概念设计方案说明

附件一: 重庆市建筑节能示范中心 概念设计方案说明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重庆市建筑节能示范中心 2、项目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渝鲁大道旁; 3、项目规模:用地面积约2亩,总建筑面积约3500m2,最大层数≤3层(地上),建设总投资约2500万元。 4、用地现状:项目用地呈不规则形,主要为平地。北侧为坡岸地带,西面为一围墙,西南面约7米处为一高10层的居民楼,东北面紧邻城市I级干道,干道另一侧为高层住宅小区。 (二)功能组成 建筑节能技术展示中心:约2000m2(展区布置方式由设计单位自己考虑); 建筑能耗监测中心:约350m2(包含监测设备室、监测控制室及辅助用房等); 建筑节能技术交流中心:约450m2(包含1个80人大会议室,2个小会议室,休息室及辅助用房等); 管理用房:约400 m2 其他辅助用房及地下车库:300 m2。 注:在总面积符合要求的条件下,可适当调节各部分面积。 (三)项目建设目标 1、满足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公共建筑三星级的要求。 2、全国领先的低能耗示范建筑,节能率达到75%,单位建筑面积年能耗低于60kWh。 3、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低于30%,绿色建材使用率不低于80%,水资源回用率达到建筑总用水量的20%。 二、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基本要求 (一)“重庆市建筑节能示范中心”的概念设计方案,应充分体现低能耗、绿色、智能化的理念和内涵,在外形设计上不应拘泥于固定的模式,要有创新或突破。 (二)根据本征集公告提供的建设场地地形图及公园规划设计图,设计方案要尽量与公园的整体规划和风格协调一致,同时要结合

住宅方案设计说明范本(含各专业)

XX市XXXXXXX项目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6)《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11年版); (7)《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0)《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1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J50189-2005 (12)甲方提供的基地红线图 (13)《XX市城市规划管理设计规定》(版本号) 其它地方规范及标准 二、工程概况: 本项目是XXXXXXX有限公司开发的公租房项目,基地位于松江漕河泾工业园区东南角,东接中心路,南靠A8 高速150M绿化带,西临新二路,西南侧是四马塘,交通便捷,环境优美,也是园区唯一的住宅用地,基地周边是开发区成熟的产业用地,管理和技术人员众多,是漕河泾开发区开发建设公租房的理想地段。 总建设用地面积87083.6平方米, 综合容积率为2.0,其中地下建筑面积34897.26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77506.30平方米。住宅产品类型均为高层,共2272户。小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为充分体现现代城市生活的居住区。 三、概念设计及设计原则 1、着重利用基地周围景观的优势来布局,与周边环境融合 2、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规划布局强调视线、日照、通风,并讲究建筑的序列与肌理,创造出清新、简约、精致的社区与建筑形象。 3、以人为本提供舒适弹性的精品居家生活空间。 4、集中的配套设施与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之间的联系与沟通的问题。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总用地面积:XXX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XXX平方米 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XXX平方米 建筑密度:XX% 容积率:XX 绿地率:X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